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精选(九篇)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

第1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农学类论文 英译分析

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翻译概念。

奈达的对等功能强调的是相对意义的对等,翻译的本质还是对文本信息内涵的传递,通过相对的对等,可以避免翻译过程中一些过分关注原文而造成译文难以理解的缺陷。

二、农学类论文界定及其特点

(一)农学专业的定义

农学专业是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专业。

(二)农学类论文英译的文本特色

与其他英语类型相比,农学类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客观性、精准性、简明性。

1. 客观简明的阐述。

要尊重原文的客观性,译文要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客观观点,符合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及其科学领域的专业行文表达;译者必须要全面理解原文的表述内容,包括原文词汇、语法、逻辑关系和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

2. 言简意赅的措辞。

科技英语中频频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其词意比较稳定和单一,在表达上需要简练的措辞;译文要简短精练,一目了然,文理通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译文简洁明晰,应是专业英语翻译的理想呈现。

三、常见错误类别

本文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了20篇农学类期刊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该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英译分析,发现概论论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一)标题的翻译

论文的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浓缩和缩影,根据论文的标题,读者能直接知晓论文大旨。本研究显示这些篇论文标题的英译存在以下问题。

1. 选词错误。

农学类论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客观性以及科学性,在选择用词上要求作者区分出普通词和专业词,尤其是英译成英文标题的对应表述。其中,容易忽略的还有缩写的规范性错误,对于专有名词的惯用拼写,还要考虑“同拼异指”的现象,即同一缩写对应指代两个不同的专业用语。

例1:原文:转抗虫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的评价。

译文:Evaluation of Impact of Pollen Grains of BT,BT/CPTI Transgenic Cotton and BT Cor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berry Silkworm,Bombyx mori Linnaeus.

分析:该论文标题英译的结构是合理的,其中对于专有名词的英译采用的是专业术语直接表述的形式,对于相关专业读者的理解是没有偏差的。这也突出了农学类论文专业性、科学性的特征。

2. 句式结构错误。

标题通常以短语或短语词组的形式拟定,多采用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的形式。并列结构即阐述并列关系,偏正结构通常采用中心词前置、中心词后置等。由于中英表达的思维惯式的差异,在标题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整对应语序,达到表达意义上的对应。作者应根据原论文的侧重点来选择相对应的标题组成结构。

例2:原文: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译文: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 Review of Impacts and Adaptations.

分析:该论文的中文标题结构是偏正结构,即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但英译标题采用的是并列关系,即非洲的气候变化和农业产量,缺失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效应。在英译这类标题时,应将研究的类型前置,以偏正结构或包含结构采用后置说明的表达形式。

3. 曲解原义。

标题英译过程中,容易出现曲解原义、词不达意的问题。逐词逐句英译,刻板英译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根据中文标题的字面意义,并未对论文的深意进行深层理解、分析,虽字、词、句英译都一一对应,但表达意义相差甚远。

例3:原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译文:Fertilizer use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分析:不难看出,该标题的英译和原标题所表述的研究侧重点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作者未找准该论文的研究问题中心,理解有偏差,以致译文中并未体现出“保障”之义,使得读者在读题时容易产生误解,有曲解原义之嫌。

(二)关键词的翻译

关键词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文章的检索。根据关键词能够更直接、更精准地检索,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实效性和精准性。在选取关键词时,应少而精,精而准。本研究发现论文的关键词翻译存在用词不当、书写格式不规范两个典型问题。

1. 用词不当。

关键词的个数直接限制了用词的精准度和规范性。这里所指的精准性是其概括性以及实效性,简而言之,少而精,精而准。关键词应多用实词,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主,少用动词或动宾结构。

例4:原文:土壤功能性状。

译文:soil functionalities.

分析:该原文关键词由三个名词构成,分别是“土壤”“功能”“性状”,作者缺失了“性状”的翻译。在农学类论文关键词中,绝大多数是专有名词,而“功能性状”这一词,在农学类英文词汇表述中有“functional traits”专业名词。因此,对于专业名词,要选取相对应的惯用词汇,以免造成读者的陌生化。

2. 书写格式。

关键词的英译书写格式,应按顺序与原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且各英文关键词用分号隔开,除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需注标点符号;英文关键词须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或名词词组各实词均大写首字母,关键词中出现的介词、连词等虚词不大写首字母。

例5:原文:水稻;高产;株型;栽培;技术。

英译:rice; high yield; plant typ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析:该篇论文的关键词英译,首字母均没有大写,不符合论文的书写格式。

(三)摘要的翻译

论文摘要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应该简洁明了,含义明确,表达清楚,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而且也为科技情报人员编制摘要型索引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发现了以下摘要音译错误。

1. 时态错误。

摘要部分的英译,通常以现在时和过去时为主,少用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等。农学类论文音译时,应该注重各时态的表现功能。

例6:原文:【目的】建立一种……的高精度非线性多维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方法】耦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带受控项的自回归模型(CAR),……【结果】3个农业科学实例验证表明,……【结论】SVR―CAR是一种……序列分析方法,……有广泛应用前景。

译文:[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nove1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pproach ... [Method] Integrated 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CAR)in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 ... [Resul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agricultural sample set showed that ... [Conclusion] As a novel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nalysis approach integrated CAR into SVR,... SVR-CAR,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area of agriculture,ecology an d economics.

分析:该论文摘要部分,采取的是分点阐述的方式,清晰明了,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方面,并且在阐述目的和结论部分时用一般时,阐述方法和研究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条理清晰,表达时态与方式正确无误,为正确的论文摘要撰写范例。

2. 语法结构错误。

中英两种语言本身就具有其语法、句法结构,因此在摘要英译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例如,中英文中的主谓宾位置大w相同,除开起强调作用的偏正、倒装结构,而定状补的句法结构则大相径庭。为了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实意,需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

例7:原文: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

译文:We need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nd to know the responses of climate change to African agriculture. These are critical key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for agriculture in time.

分析:该句摘要的英译在翻译表述上没有问题,但没有考虑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习惯差异。汉语表达上,习惯把关键词、关键点后置,而英文中则习惯中心词前置。因此,在英译摘要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以适应英文表述习惯。

四、结束语

本文对相对典型的20篇农学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相对应的错误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了农学类论文英译中常见的错误类型,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论文的英译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学类论文汉译英的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莘.浅谈科技英语翻译与功能对等理论[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02):124.

第2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35-01

1 引言

商务英语是ESP(专业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广泛使用于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它是连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活动的纽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翻译比普通的翻译更专业更正式,刘法公提出了三个翻译原则:诚实、准确和一致。实现忠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是商务英语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和原则。然而,文化信息等值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所追求的深层面的最终目标,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文化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且灵活使用。

2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是商业交流活动的关键。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起合作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务英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和转换。多样化的国家地区、历史背景、社会习俗、习惯和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例如荷花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日本文化里,荷花常常和祭奠、幽灵世界联系在一起。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奉荷花为圣花,与其国内尊重佛教文化有关。在希腊神话里也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希腊人有荷叶饭的食俗,因此有些食品公司会使用“荷花”一词作为食品的品牌。

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除了掌握基本词汇、常见表达、用法和规则去实现翻译的忠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之外,译者也应该考虑到文化差异这一因素。也就是说语义信息对等和文体信息等价是商务英语的翻译的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层面之上要以目的语再现源语言的深层文化信息。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一个核心概念并影响深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他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功能”理论,或“功能对等”理论,提倡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对等,即译者必须争取对等,而不是一致(奈达,2004)。它的目标是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而不是字面意义的对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语法对等;(3)文体对等;(4)风格对等。他提出:“翻译就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2004)。

“再现信息”是翻译的主要任务,译者必须具备词法和语法知识来实现语义信息对等和文体信息的对等。正如我们所知文化信息是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无形的。有时,文化信息被语言形式所覆盖就会出现文化信息的丢失现象。很多人都熟悉运动品牌“Nike”。实际上,“Nike”在希腊神话中代表胜利、美丽和正义,这种文化内涵一直传承下来直到今天。当看到“Nike”,西方人自然就会联想到美好的事物。这项运动品牌在中国被翻译成“耐克”,有耐用耐磨之意。在这里,原词的文化内涵已经消失。我们看到这样的翻译只表达字面意思而没有传递文化信息。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必须有一个形式上的调整来达到文化信息的对等。从本质上讲,翻译过程是动态的,任何适当的调整可以应用在必要的时候。这里,对等不同于数学中的“相等”概念,这是一个近似对等而非绝对。奈达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达到信息、形式、意义、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的风格的对等。

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译者的遣词造句对目的语读者要能触发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效果。这样,原文的形式就必须有所改变或调整。但“只要这种变化遵循原语转换规则,坚持文脉一贯性原则和接受语的回译转换规则,就不仅可以保留信息,并且译文也忠实可靠”。例如,中国有部电影叫做《云水遥》,西方人不理解这三个汉字为何意,就更不明白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什么。那如何让外国人可以理解呢?考虑到文化因素我们做出适当的调整,将它译为“The Chinese Titanic”,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大家众所周知,通过调整将异国文化与他们本国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使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感,更容易理解《云水遥》这部电影的故事内容。

4 结语

商务英语翻译不仅是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任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都需要克服文化差异才能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作为纽带的译者,周旋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需要特别要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及其成因,要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中消失,尽可能降低损失和避免增益。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必须争取对等,而不是一致,商务英语翻译应遵守这一原则以达到交际的效果和交流上的对等,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最贴近的等值。通过实现的语义信息对等、文体对等和文化信息的对等,促进商务交流更顺利、更成功。

参考文献:

[1]Nida, E.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贾秀海,奈达的功能对等论[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4期.

第3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辽宁科技学院外语系,辽宁 本溪 110015)

【摘 要】外宣公示语翻译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存在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其规范性亟待解决。规范的公示语翻译需要相应理论的支持,对当前在该领域备受关注的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理论和目的论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和阐释。

关键词 公示语翻译;功能对等;文本类型;目的论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外宣公示语翻译规范研究”(L14DYY037)。

0 前言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全球化的一个中心舞台,强大的经济影响力让这里成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焦点。我们不仅要营造出一个适宜的国际化语言环境,而且还要向世界传播和展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外宣公示语在搭建这一平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我国的人文形象和各方面的国际化进程,它的英文翻译既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平台和窗口,也是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一张名片。虽然我国各个角落的公示语几乎都是双语的,但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诟病,是急需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标准规范的外宣公示语翻译首先要有理论指导,但公示语有其自身的言语特征和行文特点,不是所有的翻译理论都适用的,需要找到针对性的翻译理论。

虽然外宣公示语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但国内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出来很多具体而且针对性的理论,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理论和目的论。

1 外宣公示语翻译理论

1.1 功能对等理论

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从语言学和交际学的角度,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他指出:“所谓翻译,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其理论的主旨是“功能对等”,就是强调在两种语言的转换中不局限于文字表面的一一对应,而是注重两种语言间功能效用上的对等,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起到指示,告示、警示、标示和宣传等社会服务功能的应用文体,其特点为简洁、易懂、规范,所以公示语翻译的基本要求就是传达原文对等的功能。

奈达指出翻译的最终目标是使译文的接受者理解译文的程度能够基本对等原文读者理解原文的程度。功能对等理论跟以往的众多理论不同,它不再关注原文和译文,而是译文读者,力求译文读者和译文的关系与原文读者和原文的关系相一致。功能对等将重点放到了内容信息和译文读者的反应上来,强调译文与原文在交际功能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者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功能对等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因此,功能对等原则有高标准和低标准的程度之分。在追求最高标准的同时,必须满足最低标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原文表达的功能。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公示语翻译应该遵循先功能,后风格的原则。

1.1.1 功能优先原则

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首先明确原公示语的功能,然后再尝试在不改变其功能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因此,在对公示语进行翻译之后,译者应该对比翻译前后的公示语,看译文读者是否与原文读者做出的反应一致,并且是否达到功能对等。如翻译“新北京新奥运”标语时,如果不考虑功能的一致性,而只是按字面对应,很容易译成“New Beijing, New Olympics”,但“New Olympics”所起到的含义功能可能会导致外国人误解奥运会改变了,不是我们想要的反应。两个重复的“新”字有着不同的言语功能,因此,将“新北京新奥运”译为“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似乎更合适。

1.1.2 简洁原则

简洁,是公示语典型的文体风格,所以翻译时在体现功能对等后,尽量选择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无烟医院”被译成“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is hospital”,这一翻译传达的言语功能应该是一致的,但过长的繁琐表达不仅空间不允许,也不会引起注意。如果翻译为“Smoke-Free Hospital”,实现了功能和风格对等,属于较高标准的功能对等翻译。

1.2 文本类型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之一莱思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莱思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信息型文本语言逻辑性强,其功能为提供“纯粹”的事实,如“国家地质公园”、“西湖”等地域名称,“票务中心”、“医务室”、“投诉中心”、“景区路线图”、“求助电话”等服务机构或部门名称、设施介绍、功能说明等公示语。信息型文本语言简洁明了,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基本信息,让看的人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了解设施及功能介绍。表情型文本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注重文本形式,作者态度和内心感情的表达,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样的宣传语。表情型公示语旨在表达信息发出者的情感与态度,通过排比、押韵、夸张等修辞方法及大量修饰语来凸显语言的美感,具有文化特征。操作型文本语言具有对话性特点,文本感召力强,其功能在于感染读者并引发行动,具有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一般为操作型文本,如“禁止吸烟”、“禁止乱扔垃圾”、“禁止携带宠物”、“当心碰头”、“勿拥挤等。操作型公示语多为祈使句,提醒、告诫或强制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不同文本类型理论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信息型公示语的翻译应以传递原文本信息为首要任务,译者应使用受众所熟悉的语言形式,译文须简洁明了,翻译时可使用“借译”和“交际翻译”的策略;表情型公示语的翻译不仅要传递原文的信息,还要传达原文的美感和艺术形式,翻译时可使用“语义翻译”的策略;操作型公示语的翻译应侧重信息的传递效果和目标语言者的反应,译文应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和接受心理,译者可采用“借译”和“仿译”的策略。

1.3 目的论

目的论是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认为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目的论有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目的原则为翻译的首要原则,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连贯性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例如,在翻译“老弱病残专座”时,不需要把老、弱、病、残都一一译出,而应直接译为:“Courtesy Seats”,又如“游客止步”,应译为“Staff Only”就可以了,没必要体现“tourists”。

2 结语

错误甚至可笑的公示语翻译不仅影响工作、生活和国际交流,也损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文形象,所以一定要重视公示语翻译理论的研究。但公示语作为一种社会服务功能性应用文体,其翻译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是依据哪一个理论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把更多的理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使我国外宣公示语的翻译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韩燕.文本类型理论视阈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2]刘婷,张明林.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探讨公示语英译[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5).

第4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功能翻译理论 目的论 翻译行为理论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创立与形成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莱斯(Katharina Reiss)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该理论以莱斯(Katharina R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按照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的观点,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经过了两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

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为K.赖斯(Katharina Reiss)、H.J.弗米尔(HansJ.Vermeer)和J.H.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把功能的范畴引入了翻译批评,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即她所谓的“综合性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H.J.弗米尔(HansJ.Vermeer)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创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他认为,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因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过程。因此,必须探寻其他方法。而J.H.曼塔莉(Justa Holz Manttari)则将功能翻译理论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她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区别了“翻译(transla-tion)”和“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两个概念。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

第二代的发展以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为领军人物,还包括MargretAmmann,Paul Kussmau,lHansHoning,Kupsch-Losre-i,t Heidrun Witte等。

二、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1.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Translation Criticism)

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她把功能的范畴引入了翻译批评。她认为,理想的目的语文本应该是译文的目的在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同源语文本是等同的。即她所谓的“综合性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2.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ie)

弗米尔是赖斯的学生,他于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Framework fo r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目的论。在他的目的论理论框架下,译文所意旨的接受者――受众是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他强调,翻译时确定翻译的目的十分重要,他还指出,译者是根据他人的委任进行翻译。作为委任的产物,译文最终要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而原文文本在翻译中只负责“提供信息”。很显然,原语文本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比在对等论中的地位要低得多。

据此,弗米尔还提出了目的论下翻译该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规则(skopos rule)、连贯规则( intratextual rule or coherence rule)和忠实规则( intertextule rule or fidelity rule),其中目的规则是第一位的,其他两个规则从属于目的规则,忠实规则从属于连贯规则

3.曼塔莉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第三个重要代表人物的J.H.曼塔莉(Justa Holz Manttari)将功能翻译理论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翻译行为”(translation action)的概念。并对“翻译(translation)”与“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进行了区分。她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由多个参与者(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受者等)加入的交际过程,每位参与者发挥不同的作用,强调对行为的参与者和环境条件的分析。在她的理论模式中,翻译被视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Theory)。在上一论的基础上,诺德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第二代领军人物,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一步拓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她在功能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忠诚。形成了“功能加忠诚理论”。功能指的是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概念的引入充实了目的论的内容。除此之外,她还区分了两种基本翻译类型―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文献型翻译在文学翻译上作用较大而工具型翻译则成为应用文体翻译的一种理论支撑。

功能翻译理论的启示及意义。功能翻译理论的创立与发展避免了长期以来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之争。它成为了帮译者摆脱原语文本束缚的一场重大革命,使译者摆脱了以文本为中心的对等论的束缚,并认为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给以语言学派为主流的西方翻译理论界另辟了一条新的探索道路,有利于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能动性的发挥。其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在翻译实践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与借鉴。尤其是在应用文体的翻译上,由于诺德对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的明确区分,更使该理论成为了应用文体翻译不可或缺的支撑性理论。

参考文献:

[1]杰里米・芒迪著.李德凤译.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周红民.实用文本翻译三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2,(4):15-18.

[3]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2):13.

[4]仲伟合,仲玉.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47-49.

第5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着,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 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第6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批评;目的论;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24-02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功能目的论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将翻译从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窘境中摆脱出来,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但是有关功能目的论究竟能否用于指导文学翻译,仍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些学者认为目的论只对非文学文本有效,对文学文本没有指导作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功能目的论理论对于文学翻译其实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指导作用的。在文学翻译中,许钧教授认为:“一个成功的翻译,不再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封闭性转换,而应考虑到文化因素、读者审美习惯等诸多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与影响力。”也就是说文化因素以及读者因素均应被纳入文学翻译的范畴。这与功能目的论强调语境以及受众等因素决定翻译目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毕竟,根据功能目的论,在翻译行为过程中,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必须要与翻译目的相适应,不同的翻译目的意味着最终生成的译本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功能目的论的理论主张的。

而文学翻译的良性发展与文学翻译批评又密切相关。尤其在翻译事业蒸蒸日上的情况下,为了促使文学翻译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文学翻译活动走向成熟和完善,人们更倾向于借助翻译批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虽然已经摆脱了“挑错式”和“感想式”的不良倾向,但“仍将自身囿于文本之中,仍旨在对译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要求”。不过,自90年代以来,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对于文学翻译批评的研究已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文学翻译批评的研究也逐渐由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译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更有学者提出,应将文学翻译批评视为多维动态化的认识活动,应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发展文学翻译批评。因此,借助功能目的论的指导,同时将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译者和译文作为文学翻译批评的衡量标准,重点关注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对于文学翻译批评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比分析文学翻译批评与功能目的论在理论轨迹上的相似之处,论证功能目的论对于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二、功能目的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主要由威密尔和曼塔利进一步发展,反映了一种由语言学方法以及比较正式的翻译理论向以功能为导向的翻译观念的范式转换,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种面向目的语言文化的翻译研究倾向。而且这些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文本中心论的翻译观点,使得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本以及目的语读者,关注译本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功能主义理论摆脱了先前公认的以对等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并且赋予了翻译更多的含义。

目的论是功能主义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理论,“skopos”是意为“目的”的希腊词,在20世纪70年代由威密尔作为翻译目的的专门术语被运用于翻译理论当中。它衍生于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代码转换过程,更是一种由目的决定的特定的人类行为。正如威密尔所说,翻译就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很显然,为了强调目的,目的论对翻译采取了一种预期态度,恰好与强调来源于源文的方法理论中采取的回顾态度相反。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第一条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里所谓的目的一般都是指交际目的。这样一来,便将焦点从原文转移到了翻译目的上来,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对文学翻译乃至文学翻译批评进一步研究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助益。

三、功能目的论指导文学翻译批评的可行性

(一)理论分析

功能目的论究竟能否用于指导文学翻译,历来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功能目的论创始人威密尔将反对派意见大致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有目的,特别是文学文本,根本不存在目的性,所以批评者认为功能目的论只能用于非文学文本;第二类:并不是所有的翻译都被赋予了一定目的,这一论点同样是针对文学。对此,威密尔进行了反驳:首先,目的性已经包含在行为这一概念之中,不存在没有目的的行为。其实,行为本身并没有目的,行为的目的来源于行为参与人或观察者对其的解释。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行为,就必定具有一定的目的;其次,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总是会不自觉或自觉地以某个特定的译文接受者群体为对象,使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这其实就是译文目的一种变相的体现。这样一来,就完全排除了认为文学翻译没有目的的说法。文学翻译作为一项有目的的翻译行为,其特定目的就必然会在翻译过程中影响和制约着译者的翻译。那么,在对文学翻译作品进行批评时,也就必然要考虑到翻译目的这一因素的存在。可见,功能目的论对于文学翻译批评来说,是十分具有指导意义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文学载体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浓缩,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与此相关的文学翻译实际上是一个以文化为背景的语言转换行为。这与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而设计的复杂行为”的观点不谋而合。根据功能目的论,翻译作为一种交际互动的行为,其行为特征与翻译过程中的参与者――发起人、委托人、原文作者、译者及译文读者紧密相关。而在文学翻译中,原作、原作者、译作、译者以及读者这些因素都被涉及到,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同时还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所以在进行文学翻译批评时,也应将上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对译本质量进行全面、总体的衡量。正如方梦之所说:“文学翻译批评不仅要致力于阐述原语和译语在语义、表达方式层面上的静态对等,文化、思想、意蕴、风格上的动态对等,而且要揭示在翻译过程中作为原语的读者/译者对原著/作者是如何创造性地接受性传达给译语的读者/接受者的。”可见,批评者在面对同一原文本的不同译本时,应该详细了解不同译本各自涉及的文化背景、译者、译文读者等因素,加以综合对比分析,追寻不同译本背后的目的,从而判定译本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符合特定文化语境条件之下的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而不是单单肯定其中一个自认为好的译本,对于其他译本则一棒子打死,弃而不顾。

由此可见,功能目的论与文学翻译批评实际上在理论轨迹上有着契合之处,所以将功能目的论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是十分可行的。

(二)实践论证

光从理论层面来论证可行性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我国就有学者从功能目的论角度对具体的翻译文本进行比较,如比较分析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飘》的两个译本、《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等,这些论文探讨了不同的翻译目的对选择何种翻译策略的影响。译者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相对应地采取归化、异化等翻译方法以及其他符合翻译目的翻译策略,译文是否满足特定翻译目的应该作为评判文体翻译好坏的标准,并且允许和鼓励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允许不同风格类型译本的存在。还有些学者结合功能主义目的论,直接对国内的文学翻译作品进行批评,例如对晚清小说翻译的批评、对《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种译文的比较分析、对《苔丝》两个中译本的批评等,种种的研究实践都证明了功能目的论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的可行性。

我们也曾从实践方面尝试将功能目的论用于文学翻译批评,分别从语境、参与人以及译本充分性三个方面对《格列佛游记》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的语境以及参与人决定了译本的翻译目的不同,进而决定最终生成的译本也不尽相同。正如方梦之在她的著作《译学辞典》中所说:“阐释名著有多种可能,不同的译品各有千秋。文学翻译批评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肯定其中的一种,恰恰相反,它应该为各种可能性鸣锣开道。”因此,评判一个译本的好坏,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还要从语境、参与人等方面对译本的质量进行评判,看其是否满足特定的翻译目的。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功能目的论为文学翻译批评打开了思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其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将功能目的论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不仅不违背之前所倡导的文本中心论抑或读者中心论,并且很好地将两者融合在了一起,互相弥补了双方的不足;同时也将原文作者、译者、文化语境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使得文学翻译批评更加全面且完善。再者,文学翻译批评寻求功能目的论的指导这一做法,也符合将来的理论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1〕胡作友.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8(6).

〔2〕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

〔3〕刘云虹.论文学翻译批评的多元功能[J].中国翻译,2002(3).

〔4〕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6〕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7〕文军,高晓鹰.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第7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功能主义;直译;忠实;信息

一 功能派翻译理论

1 德国功能主义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赖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和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以翻译行为的目的作为理论核心,将研究的焦点由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所产生的预期效果[1],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作为功能派的创始人,德国学者赖斯于1971年率先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研究的对象,通过分析原文与译文在功能方面的关系,来完成对翻译行为的评定。由于当时赖斯的理论仍是以等值理论为基础的,是一种相对较灵活的对等,因此这种功能方面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等值。

而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奉行功能派的观点,阐发“译文功能论”的概念,提出了目的论(skopostheory)这一功能派的主要理论,指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当考虑的不是译文与原文的贴切程度,而是译文在目标语这个特定环境下预期达到的某种或某几种效果。而后德国学者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功能+忠诚”[2]的概念,认为“翻译是创作出一种具备某种特定功能的目标语文本。该文本与原文的关系,应当根据目标语环境下的预期功能或某种特定要求加以明确”[3]。从这里可以看到,诺德认为译文虽然需要“忠诚”,但却不一定是原文的刻板再现,而是可以根据某些要求加以改变的。译者需要处理自己同原文作者,读者乃至出版社书商等之间为明确译文预期效果而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从而突现译文的某种特定目的。

2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独特性

从这里可以看到功能派与传统翻译理论的区别:翻译活动的焦点从文本内转向文本外,不再纠缠于文词句段等字面处理手段,而是着眼于如何再现原作的预期效果,或是实现翻译发起方(initiator)对译文效果的特定要求[4]。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特定的预期效果决定了译文的处理手段。根据功能派的理论,原文是译者为达到预期功能所使用的信息源之一,不再具有唯一的决定性意义,而应当服从服务于预期功能;但削弱原文绝对性的工作并不是无限发挥的——功能派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原文功能与预期设定功能在宏观上存在一致性的特点上,即预期功能无论怎样变化,也不会完全背离原文所体现的初始功能,于是翻译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有了足够的保证,这也是诺德提出“功能+忠诚”的原因所在。不过这种尺度的把握同样也是争议的焦点:如果保证“忠诚”?如果不最大程度地忠实原文反而根据功能对原文进行调整,又何来准确有效的译文?

二 有争议的“直议”

那么,究竟为什么翻译要忠实原文,又当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忠实的直译”呢?理清这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功能性翻译策略与再创作的本质区别,认清功能派理论与直译的辩证关系。

1 早期直译理论发展

忠实,就是准确翻译,就是“正确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意思”[5]。这是直译理论一个比较公认的概念。但如何做到?围绕这一问题却存在着千百年的争议。

早期的直译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就是以希腊语翻译《圣经•旧约》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在宗教观念的影响下,所谓的翻译就必须是逐字逐句地对应,强调的是原作的绝对尊崇地位,译者没有权力进行修改,任何照顾读者理解的处理都被认为是叛道离经,是不可容忍的。这种翻译理念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虽然这种观点只是翻译理论发展初期的阶段,但直到近现代仍有相当多的支持,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当属鲁迅和前苏联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iadimir nabokov)。鲁迅主张“宁信不顺”,宣称宁可因译文不通顺而令读者“痛苦”,也不改原作原貌[6],因而也留下了后人存疑诘难的空间;而纳博科夫主张绝对精确地制作复制原作,主张宁可用注释来解释,也要保存译作与原作间高度的形似,甚至在他翻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全文1200页,但译文仅有228页,其余的全是注释。极端的结果就是矫枉过正,乔治•斯坦纳和劳伦•g•莱顿都曾撰文批评称这是极不现实的做法[7],因为这种做法的本质就是否认翻译的存在,即认为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复制原文;而否认翻译,虽然未必就一定是假命题,但经验主义并不能作为科学验证的依据,在人们真正了解语言了解翻译之前,这么做无疑是比较武断的。

2 近代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而实质上,这种早期的翻译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死译”。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曾在区分翻译类别时,明确指出了直译与死译的界限(literary translation vs interlinear translation):他认为直译中,目标语文本放弃了源文本的语法形式,而保留了源文本词语的意义;而死译则是同时复制源文本的形式与内容,于是目标语文本自身的语法结构也遭到破坏,就很难承担交际的责任了[8]。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尊重语言的使用场合,也就是有没有根据目标语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直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而近代语言学的发展,又为直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不再拘泥于词句等形式上的简单对应,转而开始认识到潜藏在形式之下的内容的重要性,研究“深层结构”。这种理念认为不同话言虽然形式各异,却应当存在更高层次的普遍意义,一种超越语言这种表层载体而为所有人理解的深层“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形式的转化,体现成为各种可以理解的语言[9];而反其道行之,就是翻译。这种观点的拥护者很多,而真正的支柱却是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等。这种意见更多地强调“功能对等”,取代传统的形式对等,是直译理论发展的一大进步。但遗憾的是,这种理论的视角是对内而非对外的,虽然不断精研内在语义结构,却没有办法看到外在因素对意义的影响,道路难免会越走越窄。[10]

尽管如此,但直译理论在坚持原文这个目标上却一直是最彻底的,面且其相对精确性也位列各类翻译策略之冠。虽然由狭义的假直译(死译)发展到广义的真直译,忠实的标准及内容不停地经因着变化与修订,但忠实原文,准确把握原文意思,却是始终也没有改变过。林语堂先生说过:“译者所应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乃零字所组成的语意。”[11]。忠实原文,所忠实的应当而且必须是原文原意,而问题仅仅是出对“忠实”标准坚持程度上的差别。

三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直译特质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坚持“直译”的

本意其实就是为了更加全面而准确地传递信息,使读者能够在较少干扰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获取“源信息”。直译的“直”主要是指坚持信息的真实度,而在文本的具体处理形式上则渐渐开始采取比较灵活的态度——而这种尝试也正是功能派的灵感来源。也就是说,功能派与直译也是可以找到共同点的。

1 功能、解码与信息真实

功能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源文本作者在特定的语域背景及特定的语境下,预期自己的作品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在这里,语域背景成为解读作品,实现作品价值所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想完整地通过译作在目标语语域背景下再现原作的预期效果,还是想通过译作在目标语文化中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语域背景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源语文本。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在文本信息编码的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方式,乃至解读这种信息的背景知识,都将走完整解码信息所不可或缺的,或者说,这些也是信息的组成部分;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要素,而仅仅是将文本的意义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姑且假定这一步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没有潜在的语境来进行二次解码,作品仍是不知所云的,因此这样的翻译活动就是没有意义的。 功能派认为,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必须考虑预期功能,这实际上就是将那些被传统意义上死译理论者所忽视的背景,视作与原文文本同等显要的要素,将其视为构成完整信息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解码原文时,就完整地考虑文本信息在特定背景下所能够表达的“真实”信息,并在编码时,将完整表达信息视作翻译的最优先目标,在翻译时从目标语语域背景出发,将该背景下所缺乏的要素实体化,以文字的形式直接表达,或是将冗余要素剥离,删除多余的信息,目的就是达到一致的效果,奈达对此虽有论述,但他对此的认识是“黑箱”式的,即不明述具体的中间过程,只表述最终的结果,这虽然是翻译认识上的进步,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而功能派则提出了相对明确的处理原则,以形式上的背离来换取信息按收的真实,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破坏原意,反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多地保留了原意。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相对于原文的“准确”,其实也正符合了直译理论的目标。

2 “功能”,灵活的直译

功能派所阐述“目的”“功能” 的理论,往往做出读为乱译,理由是功能派理论褫夺了原文的绝对化地位,而只将之视为比较主要而非唯一的信息源,更多地强调译文的“目的”以及目标语的语境,因此与其说是翻译,倒不如说是再创作。但这样做的理由,都是为了更完整而准确地传递信息,牺牲形式进而保留意义,这又何尝不是传递“真实信息”的翻译,何尝不是“直译”呢?

功能派的翻译活动同样是在源信息的基础上加以处理,也并没有背离信息准确性的原则,更不是肆意地自由发挥,仍然是固守翻译的种种策略,即使是最“自由”的“发起人决定目的”式的策略,仍然是要以源信息为依据的——毕竟“功能”仍是翻译策略之一,与再创作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种处理的结果,其实无不符合“直译”的标准,因为它真正地做到了广义上的“忠实”,不是忠实了原文的文本,而是忠于作者原本的意图,或是意图之一。换言之,完全有理由将功能派的翻译策略视为直译的一种变体。

3 忠实的“原意”

而另一方面、功能派理论中发起人(initiator)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影响则是另一处争议较大的地方,因为发起人对原文的期待也许并非原文所要表达的本意,那么在发起人预期目标的影响下,翻译未必能够达到“直译”的标准。

而事实上,发起人也是原文作者的预期对象,他对原文的预期,也不可能超越原文预期功能。而功能派的处理策略,则能够动态地分析种种可能的目的,从中提取更有针对性的某种或某几种目的,进而以译者兼读者的身份,更好地解读原文的功能。也就是说,发起人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强化而非削弱或是取消了原文的预期效果,因而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地支持着原文原意,自然也无法将之剔除于“忠实”这个看似严格实则弹性的标准之外。也就是说,这种处理应当并且有理由归于广义的“直译”范畴之内。

无论是手段还是目标,功能派事实上并没有背离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虽然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形式,但却是以牺牲形式为代价换取信息的忠实,这种做法不但在效果上远远优于传统意义上的直译策略,而且究其实质,根本就没有摈弃直译理论中的种种理念,是一种更大程度上的忠实,也是当之无愧的直译。

四 结论

由于突现理论创新的缘故,功能理论在阐释时过多地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性,削弱原作对译文的决定性作用,于是往往被误读为背离直译的忠实标准,也造成了自己在理论上的尴尬处境。但事实上,当深入研究功能派翻译理论之后,人们会发现功能派的这种翻译理论,其实不过是对直译系统的另一种解读方式,无论是从信息内容角度还是文本预期功能角度,功能派理论都是在忠实地围绕着源语文本进行更为合理的处理——只不过这种处理方式与传统观念在形式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而误读的情况才屡屡发生。究其实质,“功能”和直译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否认功能派理论中的直译因素,不但是对功能理论的误解,也是对直译标准乃至整体翻译理论的误解。不同功能类型的文本在与原文近似度方面的差别,是哲学概念中“量”的差别,是译者根据具体翻译要求加工信息时所作处理的差别,是从属于直译标准这个宏观体系的,而绝非“质”的差别。刻意地将功能派中的直译成分剥离,否认功能理论的直译特征,不但是不科学的,而且也是不符合翻译实践的。只有进一步摈弃传统的语法式的翻译思想的束缚,把握“功能”的真正目标,才能在翻译实践领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47-49

[2] nord,c & katharina reiss (1997)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m]manchster:stjeromepublishing

[3] nord,c(1991)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publishingpp28

[4] schaffner,c(1998)(ed)translation and norms[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5]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6]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9] 李和庆,黄皓,薄振杰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

年代以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 方克平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j]中国翻译,1999(6),6-9

第8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贾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贫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贾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引言

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过程应该从语用的层面开始,先决定翻译的目标功能(即是说纪实性翻译还是工具性翻译),然后将原文中需要保留重现的内容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心理期待、交际需要、媒介条件以及指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是考虑的焦点。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员认识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Nord,1997)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贸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贸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贸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2、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主要包括:Katharin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ns-Venneer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 ) ,Just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Christiane Nord的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以及其他用于译员培训中有关功能方法论的著作。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式的一种。因而,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 )。Vermeer认为目的法则是: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译文的接收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日译、讲话和写作必须让你的文本在使用场合能对想使用的人起作用,并按照想使用的人所想起作用的方式起作用。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则,这些法则来自翻译要求,它是由发起人(initiator)(也可能是译者本人)给定的。翻译要求规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只是一种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面对意向受众,功能策略便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该理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它反映出了翻译的三个性质: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功能翻译理论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文本按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s ) 。商贸文件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达商贸交际信息。因此,功能翻译理论适合于商贸翻译的实践,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对于商贸翻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功能翻译理论与商贸翻译教材建设

论文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商贾翻译;商贸翻译标准;商务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贾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贫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贾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引言

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过程应该从语用的层面开始,先决定翻译的目标功能(即是说纪实性翻译还是工具性翻译),然后将原文中需要保留重现的内容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心理期待、交际需要、媒介条件以及指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是考虑的焦点。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员认识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Nord,1997)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贸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贸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贸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2、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主要包括:Katharin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ns-Venneer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 ) ,Just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Christiane Nord的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以及其他用于译员培训中有关功能方法论的著作。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式的一种。因而,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 )。Vermeer认为目的法则是: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译文的接收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日译、讲话和写作必须让你的文本在使用场合能对想使用的人起作用,并按照想使用的人所想起作用的方式起作用。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则,这些法则来自翻译要求,它是由发起人(initiator)(也可能是译者本人)给定的。翻译要求规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只是一种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面对意向受众,功能策略便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该理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它反映出了翻译的三个性质: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功能翻译理论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文本按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s ) 。商贸文件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达商贸交际信息。因此,功能翻译理论适合于商贸翻译的实践,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对于商贸翻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功能翻译理论与商贸翻译教材建设

国内学者至今还未将起源于译员培训功能主义目的论很好地借鉴、运用到翻译教学中,相关论著寥寥无几。有关研究忽略了弗美尔对原文文本在翻译中的地位、文学翻译、翻译教学等问题的阐述以及诺德德一系列关于功能主义目的论与翻译教学关系的描述。张美芳的《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从语言的功能角度出发,对语篇分析学派和德国的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途径进行了评介,并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英汉翻译实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视角独特,例证翔实,不过此书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相关的评价及相关应用研究只占了著作的一小部分。贾文波(2004)的《应用翻译功能论》对我国的应用文翻译实践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贾教授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将德国的功能主义目的论、英国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和美国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统称为西方功能翻译理论,并从中极取有用成分,系统论述了翻译过程中不同体裁的文本功能特征和翻译策略导向。不过,该书的重点在于将功能翻译理论当作一个有效的工具,进行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并未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局限性加以深人探讨。刘亦庆(2003)所著的《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初步尝试将功能目的论观点运用于教学,坚持翻译标准的辨证社会功能观和发展观,并认为应该将其贯彻到教学计划和实践中,使其成为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不过作者只在第一章引用了弗美尔对译文任务与目的的论述。方梦之,毛忠明(2004)主编的《应用翻译教程》指出将功能主义目的论与应用问题的翻译实践相印证,能较好地解决在应用问题翻译中所碰到的诸多问题,该书对各种应用问题的翻译都提供了翔实的翻译策略和思考题。但是关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论述只占了著作的一小部分。目前商贸翻译课程建设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或许我们可以从王建国(2004)的《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教材建设》中得到些启示。他指出了我国当前翻译教材中的几个问题,如缺乏语境,忽视文本以外的因素对翻译的作用;翻译目的不明确;传统翻译教材提出的忠实和通顺的翻译标准不利于对翻译失误作出正确的评价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在教材编写当中,必须注意具体的翻译要求,引例必须给出尽可能多的语境,引例的选择必须考虑文本功能,理论教学只能靠教师在讲授引例时进行理论渗透,重视文化教学和翻译规约的作用。

徐振忠提出:“必须按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如本科、专科、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职业大学)性质的区别,组织统一编写各层次各类型外语专业适用的翻译教学大纲与教材改变目前混乱的状态。”(穆雷,1999;39)一味地追求文学翻译的忠实和通顺,在现翻译实践中,往往禁锢了学生翻译的自主性,也纵容了学生不去了解目的语文化,去考察译文的接受性。而这一点,功能翻译理论似乎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他们认为,职业培训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应该让受训者从一些文本样本和翻译任务中获取洞察力和规律性,并把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文本或以后在职业生涯中会碰到的翻译任务里。

4、商务文本的多元翻译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人WTO,商务文本的翻译日益显得重要。由于商务文本一般都涉及到各方的经济利益,对商贸文本翻译的要求很高。近几年来,翻译界从事商务翻译的人士开始有意识地对商务文本的翻译标准进行较为深人的探讨,以便能够切实指导商务活动的翻译实践。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曾将文本按照语言的功能分为一下三种: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祈使功能,并进一步指出译者应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Newmark,1982:15)王佐良(1989)在“新时期的翻译观”中也提到了“根据文体定译法,体中有体,不能同样对待”。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从教学角度来说,翻译问题可以分为语用的、文化的或具体文本问题。商务文本就其主要文体形式而言,有公文体、广告体、契约体、应用体等。这些不同的文体形式,由于交际功能的不同,对翻译标准的要求亦不相同。马会娟 ( 2005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不同商务文本的不同翻译标准:商务广告翻译:劝购功能相似;商务应用文的翻译:约定俗成、人乡随俗;商务信函的翻译:事实准确、礼貌得体;商务合同的翻译:准确完整、通顺得体。在现实的商务文本翻译实践中,不同的商务文体遵循着不同的具体的翻译标准,这一点是由商务文体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一些学者在论著中试图提出适合一切商务文本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彭萍(2004)在“商务文本翻译尺度的探讨”中曾指出一般的翻译标准如“忠实、等值”不能够指导商务文本的翻译。但她尝试提出的商务文本的翻译标准“意思准确、术语规范、语气贴切”对商务合同和商务广告来说又不尽符合。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性文件,行文正式、用语严谨,语气的问题并不是翻译中最重要的问题;而对于广告来说,主要在煽情,有时意义准确并不是最重要的。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习语、套词和惯用表达方式。

于连江(2005)从词汇特征、句法特征、语篇特征和修辞结构特征等方面做了归纳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商贸翻译案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翻译各种文体。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文体,一种标准。应教会学生各种各样的商务文体的翻译标准是多层次的,多元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功能目的意识,每当遇到某一类商贸文件翻译时学生首先应该想到的时该文本的交际功能和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交际效果?这样,使学生对商贸交际的内涵进行反复认知,实现两种语言的认知图示的成功转换。同时,分门别类,按类别逐一训练使学生在遇到商贸翻译活动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使学生在实际商务翻译过程中始终坚持功能目的的第一原则,确保译出地道、规范的译文。

5、用功能理论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各种商务文本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英汉语言本质的认识及对两种语言使用规律的理解,更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商务活动实质上就是在特定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国际商务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活动,在商务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思想、行为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自文化的左右,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来表达思想,作出决定。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就会产生冲突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双方就可能会沟通受阻、甚至产生误解以致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所以,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一定要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具备在商务环境中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在国际商务舞台上挥洒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广州制造的“五羊”牌自行车远近闻名,但出口海外,英文商标如翻成“Five Goats”就很可能会名声扫地,因为" goat’’一词除了“山羊”的意思以外,还有“性欲旺盛的男人”的贬义内涵,英文定义是:" a man who is very active sexually,or would like to be and makes it obvious"。我们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公司里的翻译,是站在国际交往最前线的使者,如果这些人才在跨文化交往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嘴就说,拿笔就翻,这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更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导人是非常重要的。

为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我们应尽可能地寻求语言能力和商务英语知识及文化学习的最佳结合点,即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商务活动,了解相关的商务知识和目的国的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0(”年4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新世纪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复合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一总的目标,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使用英语作为工具,在商务环境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开展贸易活动。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应将文化教学与商务及语言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设英文文学选读、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语用学、商业与文化、语言与文化、中外礼仪等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使他们懂得“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这类课程能有效解决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语言,轻能力;重商务,轻文化”的现象。

第9篇: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 费米尔 诺德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简介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1971年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以“目的论”为其核心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它从新的视角审视翻译活动,在宏观上将翻译纳入人类行为活动,强调其目的性,而不是传统语言学翻译理论所追求的简单的“文本对等”。它从译入语的视角重新诠释翻译,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码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译者操作原文本的过程,还涉及翻译发起者或委托人、原作者、译文读者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译者应根据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读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原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译文的表现形式。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关注也就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区别于传统语言学派的显著特征。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费米尔(Hans J.Vermeer)

费米尔是德国海德尔伯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语言和翻译研究。费米尔是翻译家卡塔琳娜・莱斯的学生,并与莱斯合著《普通翻译理论框架》。在该书中,他提出该学派核心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Skopos”是拉丁语,即:purpose。“目的论”学者认为,作为交际行为的翻译,它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因此,原文本在翻译中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需要,更加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照的不应是“对等”理论中倡导的原文及其对等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这些因素决定了处于特定译语语境中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而不必拘泥于与原文对等导致在异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功能受到影响。费米尔提出翻译过程应遵循的三大规则,即: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目的规则指译文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规则也被称为“文本内一致规则”或“语内连贯”,它反映的是文本内的关系,及译文能否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译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规则或称“文本间一致规则”。它反映原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译文文本不能随意创作,过多地偏离原语文本。费米尔把目的规则放在第一位。它贯穿整个文本,适用于文本的各个部分,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从属于目的规则。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目的规则要求原文与译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就放弃忠实规则;如果目的规则要求译文不通顺,那么就要放弃连贯规则。费米尔的另外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合适度原则。合适度指译文是否达到翻译目的及要求,以及在哪种程度上达到翻译要求。功能派学者认为,一句译文本身无所谓合格或不合格,只有当它与所预期的交际功能相对照时,才能作出这种区分。以“合适”为标准来指导翻译。扩大了翻译的范围和翻译技巧的适用范围,翻译被看成是一个从原文化到目的文化的连续体。

2、诺德(Christiane Nord)

功能翻译学派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诺德。她是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代表作是《目的――析功能翻译理论》。这本书详尽地整理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整个发展过程,用简明浅显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阐释了其思想,将理论中纷繁复杂的概念和术语特别是其核心概念“翻译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理论”进行阐述;针对功能理论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忠诚原则”;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纪实翻译”和“工具式翻泽”两大翻译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体系。

“忠诚原则”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原作者,也要对译文读者负责。翻译的原则是尽量求得与原文的一致,不能离原作的意图太远,协调译文目的和作者意图,力求原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者、译文读者在译文中达到一致。“忠诚”指译文目的必须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一致。即译文既要为读者负责,也必须尊重原作者。通常,原作在翻译时,原作者希望作品的意图可以在译入语中得到忠实的传达。虽然翻译过程中改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当译者对原作者保持“忠诚”时,原作者才情愿将作品交给译者。诺德所指的忠诚是一个伦理概念,指译者与他人合作的翻译活动中的责任心。诺德的“功能”方法论立足两大原则之上,即“功能原则”和“忠诚原则”。她修正了“目的规则”的不足,克服了翻译的随意性,避免了把翻译当作一种“用目的语写作”的趋势。

她还提出“纪实翻译”和“工具式翻译”两大译法。“纪实”指“为译语文化的读者如实记录原文文化交际互动的情景”。“纪实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化发送者与原文接收者之间交际时的情境”。“工具”指“以原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做异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具”。“工具式翻译”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收者之间在新的交际情境下的互动”。在纪实翻译中,交际语言虽已改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景还是源语文化。源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式翻译中,交际语言和环境变成了译文语言和环境,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仅做交际中的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实际内容。

三、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贡献及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