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精选(九篇)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

第1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备课组需要每学期初,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并就全册教材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1

一、教学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 格率都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二、情况分析

我任教八年级186、187、188、189四个班的历史。共有140人,上次的期末考试总年级人平分为62.1分,及格率58.1%,优秀率24.1%。 由于学困生比较多,四个班考得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爱学。 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 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展开、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五、具体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3.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5.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在此,希望各位老师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和计划。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2

为了开展初二下学期的教学活动,加强教研力度,特地的拟定了如下的新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提高,能热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亲,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还着重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不能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本学年,八年级备课组有两名任课教师:朱芳芳老师、杨艳华老师。这两名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且不止一次教过八年级内容,已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作为青年教师,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全新的教学观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生现状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政治这门课已有所了解,但却不够重视。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心态。努力促使他们刻苦认真学习,养成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素养,在他们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将这一优秀的品质带到更高的年级,带进更高的学府。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分为3个单元,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3课组成。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到繁地安排《新课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本册的重点是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能正确处理与师长的关系以及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工作措施

1、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学习课改,领会课改精神,教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体现课改精神。

2、坚持每周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进度。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发言人,开展集体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资源共享,实现效率最大化。

3、加强常规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关心帮助学困生,加强学法指导。

4、在平时积极参加学习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素养。

5、积极参加市、校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外出听课学习。

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3

八年级下学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学期,是步入初三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期。所以关于本学期英语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关键的,再次做出本学期的英语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我们八年级共x个班,共有英语老师x位。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备课组的老师们将会齐心协力,认真反思过去经验的成功与不足,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争取在本学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 缩短差距 整体推进

具体目标:

1、在八年级下学期阶段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训练,强化听说读背练习,重点落实合格率和优秀率的提高问题。

2、积极参与英语组内培训,提高老师业务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开展各类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内在的动力,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而不是靠老师来逼着学。上学期,我们备课组成功举行了外语文化节活动,活动的举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本学期,我们八年级备课组将会继续组织学生参与手抄报比赛,单词过级,书法等比赛。

2.继续坚持每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八年级英语组教师将珍惜每周备课时间,共同研究教法,经常性进行组内互听互评,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备课组全体成员要做到精心备课,吃透教材,根据每个单元各自特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出不同教学设计方案和任务单,以此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学时,力求教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3、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结合各班实际,仔细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特别注意面向

全体,随时调整教学密度、深度、广度,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深浅结合、因人而异,増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2)、对待每一位学生都满腔热情、一视同仁,为每位学生的成长负责。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倍关心、特殊爱护,耐心辅导差生,耐心解答他们学习疑难问题,使之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让每位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她们的知音,产生亲近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和-谐。

3)、尝试分层教学。可以尝试分班分层或班内分层等形式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照顾到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可以解决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多沟通,多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学期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八年级英语组备课任务。

愉快的寒假过去了,关于八年级下学期的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也要开始完成。这学期我们也本着上学期的教学理念进行工作计划,争取再接再厉。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培养学生的联想、分析、综合、比较、能力,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基本国情建设,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内容及进度安排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共22课,每课时一课,本学期有20个周,实授课为18周,段考前授课1—11课,第18周全部结束本学期课程内容。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研活动

1,集体备课,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备课组在每星期一下午集中备课一次.探讨教学方法与措施

2,定时考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段考前的第四周和第八周各测试一次,段考后第十四周和第十八周各测试一次,教师要认真讲评.

3,上公开课和听课,互相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次数不少于5节.段考前后上一节公开课,课后要集中进行评议工作.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5

在这个新的学期的开始,为了更好的展开八年级下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此,拟定本学期八年级历史备课组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中考研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依靠全体历史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我校初三历史教师的群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通过组织集体备课、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作用,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2、加强中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初三历史教学质量。组织初三教师认真分析月考情况,依据抽测反映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组织初三历史教师近两年中考试题,探索新课程命题的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试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探索高质有效的历史复习模式。抓住向外学习的机会,收集中考信息并将中考信息进行反馈。

3、强化训练,增强适应性。在抓好自主性学习,精讲精练,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中考的适应性。

三、工作目标

1、设计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践行学校“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打造和谐高效的历史课堂。3、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如下

1、深入研究中考考纲与教材,注重中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们全体备课组老师仔细研读讨论教材,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逐一研究考纲与南京市历年中考试题,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我们还要关注跟踪当前热点,设计新颖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努力提高中考备考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利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构造和谐团队。

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组内的老师要经常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听课,互通情况,共通商讨,出谋划策。开学初,备课组老师共同商讨制定详细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初三年级历史备课组教育教学计划,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工作指导方案来贯彻实施。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做好分工合作和交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坚持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各种大型的教学活动,都表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集众人智慧,展个人才华,大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在今后共同工作的日子里,大家毫无保留,彼此取长补短,要让丰富的教学经验、超前的创新意识、扎实稳妥的教学作风以及好学上进精神在组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融合。

3、教学常规规范,不断追求教学创新

教学上我们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工作,大到每一节上课,小到一分钟到位,时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及中考的要求,在作业批改上,我们要认真及时,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五、重点工作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边的历史”寒假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汇报。

(1)效能目标:总结假期的读书、观看历史类的脱口秀节目和游历历史景点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2)具体措施:寒假前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假期结束后上交读书笔记、观后感或游记,教师审核,有内涵有新意的,课堂上安排时间让这些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2、“历史课堂学习卡”的设计和编写。

(1)效能目标:设计和编写历史课堂学习卡,以备每堂课教学使用,期中期末复习时另外编写综合提纲,使复习系统高效。

(2)具体措施:由x和x两位老师主要负责学习卡的编写,x老师审核,全组讨论研究并修改,课堂学习卡每堂课前印发,综合提纲期中期末复习时印发。

第2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历史教学 运用 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它指在教学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采取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思多德曾说:“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世界在发展,中国在发展,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必须不断地学习,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一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一、以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要把书本上灰色的理论融入常青的生活中,离不开创设理论运用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我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史实的兴趣。

如在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歌曲视频《松花江上》,凄怆的乐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这让学生们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九一八”那段让国人痛心的屈辱历史,同时利用多媒体介绍九一八事变发生的部分背景资料,这时我提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以为首的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国内其他各方的态度如何,最后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等问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使学生学习热情升温,这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了兴趣。

二、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历史课堂上,若只有教师的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其结果必然是一片死寂,学生不感兴趣,如果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舞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首先播放了四段视频――《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既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又让学生对本单元形成一条清晰的线索:侵略与反抗。

再如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这样神态各异、各具特点、又为学生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一一展现在屏幕上,同时在下方打上字幕并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学生边看边听边随声附和,如痴如醉。之后,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具有趣味性、可视性的片断,学生在观赏中体验历史情感,学习历史知识,自然进入探究角色,教学效果很好。

三、以问题巧设学习情境,点燃探究火化。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

例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先引导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战争背景、主战派有哪些理由、利弊关系等等。先在网上搜寻这方面的内容,然后总结如下:主战派理由是,第一,曹操本人能谋善断,胸怀大志,又善于用人,身边有很多谋士。第二,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就显示了实力。第三,如果天下不统一,那战争就不会断。所以曹操有愿望统一天下是好事,因为这顺应历史潮流。第四,曹操兵多,而且最近又攻克了荆州等地,士气正旺。学生说,如果曹操能利用这些优势,这仗定能打赢。反战派则列举了许多不利的因素:第一,刘备有诸葛亮等谋士,而曹操的谋士中没有一个能抵得上诸葛亮。第二,孙权手下有许多有勇有谋的猛将。第三,孙权、刘备联合,力量更大。第四,孙刘一方拥有长江天险,这对曹军也是不利因素。第五,曹操的北方兵不习水性。第六,曹操军队长途跋涉,且水土不服。第七,曹操本人也开始骄傲轻敌,有时疑心病很重。学生的搜集、整理的过程,就是对这场战争的背景、利弊关系、战争胜负原因等的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组织活动课,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探究。

社会实践形式是多样的,对学生来讲积极参与历史活动课,进行探究,学生可拓宽知识面,扩大历史视野,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1、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兴趣小组,主要是组织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让他们运用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亲自动手做一些简单可行的历史小制作,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讲完隋朝大运河这一知识点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幅图,图上标出运河的起止点、中心、分为几段、全长等知识点,一目了然,学生很感兴趣。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第二历史课堂,如观看历史影片,游览历史文化古迹,自编自演历史小短剧。这些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激发了兴趣,且学生乐于参加,在快乐中学会探究。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独立的学习者,教师是咨询的答疑者,是讨论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既密切配合又严谨的学习气氛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提问、总结、辩证、归纳等探究活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充分地体现。

参考文献

第3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单元复习;复习的策略;记忆效能

一、编顺口溜,统领知识

复习中国近代史时,把握教材两条线: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将1840年――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史实编成顺口溜,记忆方便,总结性又强:

一八四零战争起,屈辱灾难不停息;

人民抗争与探索,中共领导是核心;

反帝反封终实现,百年沧桑成回忆;

一九四九谱新曲,民族复兴看今夕。

二、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单元复习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的知识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爆发年: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二战局部爆发)

1938年,台儿庄战役,慕尼黑阴谋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

决战年:1944年,诺曼底登陆,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胜利年: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4月,中共七大;5月,德国投降;8月,日本投降;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10月,联合国成立

三、创设情境,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第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第二,利用文字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第三,利用生活情景创设历史情境。

四、单元复习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记忆效能

记忆效能,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行为影响记忆结果所特有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历史学科记忆量大,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记忆窍门。例如,西欧走向联合的时间(1967年和1993年)。学生总结为“一九六七欧共体,欧洲联盟九三年”两句话。这样在单元复习时,一是节省了学生书写时间,二是学生复习时携带起来比较方便,还方便保存。

本文以单元复习策略的运用为例,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玉林.课堂教学:创情境体悟历史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9).

第4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1980年代 “八一”研究 成绩 问题 展望

在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南昌八一起义具有重大意义和里程碑地位。历史的车轮已向前行进了80多年,但八一起义的熠熠光辉却没有丝毫褪色。进一步深化“八一”研究,既是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学术研究的应有追求。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对19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梳理,检讨其成败得失,并对今后的研究予以展望,以期推动“八一”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有新的进步。

一、“八一”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

随着国家整个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改善,自1980年代以来,“八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了基本的研究基地、队伍和氛围。关于“八一”研究的基地主要包括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此外,军事科学院军事史研究部、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科院以及中共南昌市委党校也是从事“八一”研究的重要阵地。其中创建于1956年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收集、整理、展示了大量八一起义的珍贵史料,并对起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几十年不懈怠的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于2009年11月成立,2010年11月举行揭牌仪式暨首届“八一精神”理论研讨会,2012年6月被批准为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侧重对八一起义孕育的“八一精神”展开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党史文苑》《江西社会科学》以及《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是展示学界研究成果的主要窗口。一批学者孜孜不倦地进行“八一”研究,形成了基本的学术梯队,主要包括余伯流、沈谦芳、何友良、姜廷玉、王瀚秋、刘勉玉、叶桉、陈洪模、肖燕燕、符玉兰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八一”研究作出了贡献。军队系统、江西省的相关机构举行了多次纪念八一起义的活动,一些宣传单位出版了宣传八一起义和“八一精神”的画册和书籍,每年大量的游客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所有这一切使得“八一”研究和宣传形成了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产生了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南昌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编纂的《八一起义资料》(195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革命史研究室《南昌起义资料》(1979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纂的《南昌起义》(1987年),许农合所著《八一进行曲》(1999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著的《军旗升起的地方》(2004年),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亲历南昌起义》(2007年),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合编的《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2007年),陈幼荣等所著的《八一起义中的叶挺将军》(2007年)等。其中《亲历南昌起义》一书收录了当年亲身经历过南昌起义的100名革命前辈的回忆文稿、学术论著和访问录,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八一起义的重要综合性历史文献。另外,30多年来发表的论文大约110篇。围绕“八一”研究的相关问题,众多学者在过去的30多年间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

一是对南昌起义本身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陈洪模的《也谈八一起义为何发生在南昌》(2011年)、肖燕燕的《中共早期政治军事工作与八一起义的关系》(2011年),符玉兰的《八一起义的地缘政治学解读》(2007年),齐刚、陈洪模的《对八一起义军接管江西省银行几个问题的探讨》(2008年);于继增的《揭秘八一南昌起义的台前幕后》(2008年);蒋文澜的《八一起义个别史料补正》(1997年);等等。

在过去的30多年间,对八一起义的研究主要从中共的维度进行,使研究呈现出平面化、单一化,多宏大叙事,少细节研究,缺乏立体感和丰满感。这一倾向容易遮蔽历史的细节,给我们全面、准确、详细地了解历史带来困难。但是,在这一整体氛围下,一些学者还是作出了努力。例如,蒋文澜就八一起义的个别史料进行了补正,就我军在南昌全歼驻敌究竟是几个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1]p20-22近些年来,研究的维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齐刚和陈洪模引用正反两方面资料,论证了起义军接管江西省银行这件事件的真实性,并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接管后获得的现金数量进行了探讨。[2]P67王小玲和陈洪模对八一起义的财政和后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全面了解、研究八一起义提供了新的视角。[3]P126另有一些学者将共产国际的因素引入“八一”研究。例如,王新生认为南昌起义从酝酿到起义都是在联共(布)、共产国际指导下进行的,其指导方针有脱离中国实际的地方,对南昌起义的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它在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给中国共产党很大的帮助,为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作出了贡献。[4]P127也有一些学者尝试着用新的理论来阐释八一起义,虽然有些许生硬,但这种理论思维和探索精神值得称道。例如,苻玉兰运用地缘政治学的理论,认为大革命失败后的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一次争取自身生存空间的武装暴动。[5]P2-5

二是对“八一精神”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余伯流的《论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军魂的塑造》(2007年),肖燕燕的《“八一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2010年),叶桉的《试论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的渊源及流变》(2011年),李星的《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2011年),等等。

上述学者对“八一精神”的内涵作出了各自的概括,有的认为“八一精神”应概括为: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跟党走的信念,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有的认为应表述为:在逆境中奋起,敢于斗争、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对革命理想无比忠诚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有的则认为,对“八一精神”应概括其最基本的内涵,这就是:不怕挫折,敢于斗争,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6]P79余伯流认为“八一精神”的内涵是敢为人先,听党指挥,百折不挠,为民奋斗,并认为敢为人先是“八一精神”的核心,听党指挥是“八一精神”的灵魂。[7]P7-14姜廷玉认为“八一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应把握以下三点原则,即论从史出、突出个性、有时代特点和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八一精神”的内涵: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以及坚定不移地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郭杰忠从“八一精神”的理论基础、思想内核、基石支撑、发展动力来概括其内涵。刘中刚把“八一精神”概括为“旗帜、军魂和奋起”。[4]P127-128学者普遍认为,南昌起义所蕴含的精神跨越时代,超越空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6]P79胡云和叶桉认为,弘扬“八一精神”,打响“八一”品牌,对推动塑造江西人新形象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加快南昌创建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和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重大价值。[8]P127-129还有学者谈到如何用“八一精神”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如何用“八一精神”来增强党的意识等。

三是对八一起义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白冰等人的《同志和“八一”南昌起义》(1980年),巫忠的《谭平山与“八一”南昌起义的始末》(1993年),金一男的《八一起义中走来的共和国将帅》(1997年),吴达德的《吴玉章与八一南昌起义》(1997年),张廷益的《对“八一”南昌起义的特殊贡献》(1997年),黄禹康的《“八一”起义中的与》(2007年),彭世华等人的《试论徐特立在八一南昌起义中的特殊贡献》(2007年),金立人的《陈独秀与八一南昌起义》(2010年)等。

在对、、、等中共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其他历史人物在八一起义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了研究,拓展了“八一”人物研究的视域。巫忠论证了谭平山是南昌起义的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显示了可贵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9]P17-21彭世华等人拨开徐特立作为革命教育家的光环,向世人展示了其另外一面的辉煌,即他在八一起义中争取姜济寰、维护南昌起义后的稳定、为南下起义军筹款等历史功绩。[10]P25-30金立人认为陈独秀先于斯大林提出中国革命要进行武装斗争的论断,并为八一起义做好用兵之道,使得大家认识到陈独秀也为八一起义作出了贡献。[11]P36-38吴达德认为吴玉章是八一起义的重要领导成员之一,他为起义的成功发动和南征途中的后勤保障作出了贡献。他在苏联撰写的《八一革命》总结报告,是研究南昌起义的十分重要和珍贵的历史文献。[12]P111-114

四是论证了八一起义的重要历史地位。主要包括邱松庆等人的《“八一”起义军南征的历史功绩》(1987年),刘勉玉等人的《八一起义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的开始》(1997年),何友良的《八一起义与江西土地革命的兴起》(2007年)等。

上述著述普遍认为八一起义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还在于八一起义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的开始、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寻找革命新道路的起点、对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6]P78-79邱松庆等人认为,八一起义军南征,长驱数千里,转战在闽粤赣湘广大地区,宣传工农革命的道理,扩大了政治影响,播下了革命火种,有力地推动了闽粤赣湘等边区各地人民的革命斗争。[13]P22-24刘勉玉等认为,八一起义不仅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而且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的开始,即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14]P6-10何友良认为,八一起义既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起点,又是在新的奋进中开创土地革命新阶段的标志。[15]P4-8

二、“八一”研究存在的瑕疵

19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八一”研究付出了艰辛努力,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缅怀革命先烈、推动学术进步作出了贡献。但在过往30多年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研究不够精深细致。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很多人认为八一起义本身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很多研究人员也经常说这句话,其实,此话差矣。历史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回归历史场域,再现历史真实,但这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已出版的著作和文章绝大多数是宣传类和宏大叙事性的,对南昌起义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并不多。像沈谦芳等人那样对八一起义的史料进行认真仔细爬梳的学者和著述不多,像王小玲、陈洪模、肖燕燕等人那样对八一起义进行战争之外的金融、后勤等诸方面细致研究的学者和文章也不多,大多数研究八一起义本身的文章大同小异。其实八一起义是一个立体的历史事件,不是线性的、平面的,起义究竟在什么背景下发生?起义为什么在南昌发生?起义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起义之后发生了什么?起义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都明白,但都是似是而非,感到读来不过瘾,浮在空中。

第二,研究视域不够开阔。通观已有成果,觉得八一起义就是共产党特别是、等人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台戏”,在里面很少看到其他力量和因素的介入与博弈,左派和的形象很模糊,共产国际的影子等其他变量则更是难寻踪迹。当然,最近几年有所变化,王新生等人将共产国际的因素引入到八一起义的研究之中。但这还很不够,显现这种学术自觉的文章和论著屈指可数,绝大部分还是在原来的叙事框架中进行述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是诸多变量合力的结果,因此,学者要尽可能多地对变量进行梳理,才有可能更接近真实。比如,从已有成果中,我们只看到起义方是如何谋划起义的,很少看到对方是怎样谋划应对这一变局的,只看到起义军是怎么进攻的,很少看到对方是怎样抵抗的,只看到起义后起义军方面的反映,很少看到对方的反映。这种线性的研究,显得研究比较单薄,也使得一些结论缺乏说服力。何友良曾提出“会通民国史研究苏区史”的观点,其实会通民国史研究革命史同样需要。将八一起义放在整个民国史和全球苏维埃运动史的角度来研究,势必将使研究更深入、更客观、更立体。另外,视域不宽也体现在研究的面太窄,“八一”研究总体上还停留在革命史的范畴内,缺乏从各个群体的不同视角去探究八一”起义的努力,缺乏探究八一起义对社会层面、经济层面以及民众等方面的影响,等等。

第三,创新意识比较欠缺。过去30多年间的110多篇论文以及著作,相当部分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但也存在埋头写作、不顾四周、借鉴过度等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问题。例如,关于八一起义为什么在南昌发生就有好几篇不同作者的文章,但仔细看来大同小异,在史料拓展、理论运用、研究结论等方面没有创新。不看前人做了什么,上来就抛出自己的观点可能显得轻率了一些,也于学术没有什么贡献,更有一些借鉴过度而又不注明出处的现象,虽然可能够不上抄袭但也至少存在学术不端的嫌疑。甚至可以说,在过去30多年的成果中,有一部分对学术的贡献很有限,在论题、理论、方法和史料等方面缺乏创新。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些文章和著作在占有的史料相当有限和分析论证很浅显的基础上,就得出一些很夸张很大胆甚至是哗众取宠的结论,似乎有悖历史研究的严谨传统和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要求。

第四,研究重心有失偏颇。如何引导研究力量合理配置,如何引导研究重心符合社会期盼和学术发展规律,是决定一个研究领域成绩大小的重要因素。在“八一”研究上,存在研究力量的配置和重心指向欠妥的问题。例如,在“八一精神”的研究上,众多学者对其内涵和现实价值进行了探讨,呈现各说各话的现象。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缠,没有必要刻意追求用几句话、几个字将它统一起来,只要将其区别于其他精神的最核心特质挖掘出来,凝聚共识就行。环顾其他精神形态,也存在同样的状况。有多少人能完整地记住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太行精神等的全部内涵表述?况且很多内涵是重复和接近的。因此,不纠缠于无益的争辩,集中将“八一精神”的核心特质提炼出来,然后集中力量着重探讨“八一精神”的现实运用方是正道。又如,目前在“八一”研究的很多基础性问题仍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很多学者不去做文献的爬梳,而是去做建构于其之上的精神研究,是不是有基础不牢之嫌?当然,并不是说要等基础性研究完全做好了再去做精神层面上的研究,但是在研究力量的配置和研究重心的指向上应有所侧重,有所区别。

第五,学术队伍仍欠齐整。一个学者只有长期扎根于一个领域的研究,才有可能作出较大的学术贡献,东一枪,西一炮,只能是浅尝辄止。过去几十年,长期致力于“八一”研究的学者并不多,也就叶桉、陈洪模等少数几个人,其他的基本上是偶有涉猎,浅尝则止。当然,余伯流、何友良等学者,虽然较少瞩目“八一”研究,但由于长期从事苏区史和江西地方史的研究而具备良好基础,偶尔为之也闪现真知灼见。但是,一个领域的研究没有一支坚实的学术队伍终究是撑不起来的,“八一”研究显露出这种困境。最近几年,一批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博士、硕士加入进来,他们尝试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给该领域带来了新的气息。但毋庸讳言,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如同其他史学领域一样,资深的研究者对史料比较熟悉,但是在理论运用、方法创新、思想解放、学术规范等方面较为欠缺,年轻的一批研究者正好相反,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史料功底不够、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如何使得二者扬长避短,是一件需要时间也需要学者高度自觉的事情。

三、“八一”研究的展望

过去的30多年间,在党中央、江西省委以及军队系统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下,特别是在学术界众多学者的艰辛努力下,“八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它仍是一块富矿,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方面。时至今日,八一起义的烽烟已经飘散80多年了,如何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八一”研究,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冒昧地提以下建议,供各位学人批评指正。

第一,注重机制、平台和队伍的建设。八一起义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其及其衍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政治意义和现实价值。目前存在的机制不畅、平台不高、队伍不齐整的问题必须改变,方能奠定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要在“八一精神”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八一”研究会,将“八一”研究的方方面面概括进去;要创建“八一”研究的专门杂志,开始可以以季刊的形式出现,不求文章多,但求文章精,将该杂志寄送党政领导、学术大家以及相关图书馆、阅览室,扩大“八一”研究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投入该领域的研究;要创建“八一”研究的网站,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宣传教育情况,提供最新的档案线索,交流大家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要整合好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军队系统等的研究力量;要吸引史学大家参与到该项研究中来,同时鼓励年轻的博士、硕士投入其中;要定期召开“八一”研究的学术研讨会,总结之前的研究,明确下一步的主攻研究方向。

第二,注重宏大与精深的紧密结合。不注重宏大研究就不能把握历史的总体脉搏和发展方向,就会将具有紧密联系的历史问题碎片化,同时,不注重精细化探析就不能展现历史的复杂和多姿多彩,就可能导致整体把握的失之偏颇。“八一”研究同样如此。要将“八一”研究置于20世纪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社会大转型中去审视,而不仅仅局限于大革命这个历史阶段;要将“八一”研究置于整个中共军史、党史中去审视;要将“八一”研究置于整个国际共运史中去考量;要将“八一”研究置于社会各方力量特别是国共双方的博弈中来考量;等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清楚地从宏观层面来审视“八一”研究。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八一起义进行精细化探析,这也是之前的研究特别欠缺的方面。八一起义本身的很多问题,以及八一起义衍生的问题,很多似是而非。例如,按照一般的宣传,南昌市民热烈拥护起义,但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一般社会民众对主义不了解,对共产党的政治诉求不明白,他们是不是拥护?为什么拥护?对起义军究竟是怎么动员的?又如,之前的研究对起义军的南下着墨不多,基本观点是慷慨悲壮,但究竟怎么慷慨、怎么悲壮?缺乏细致的研究来说明;等等。只有把很多细节搞清楚了,才能展现八一起义的丰富多彩和历史真实,才能更准确、全面地把握八一起义,也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八一”精神的资政育人效用。

第三,注重第一手资料的发掘运用。现有成果的借鉴过度、所述角度和史实诸多雷同等现象,说到底是急于求成,没有深入进行档案、口述史等第一手资料的发掘所导致。要切实树立有一份史料说一份话的意识,注重从原始史料中爬梳出有关八一起义的历史资料,将史料创新作为推动“八一”研究深入的重要路径;要注重方面所藏史料、民间所藏史料以及地方档案馆、图书馆等机构所藏资料的收集整理;要注重找当事人的后代或相关人员了解八一起义的细节;要注重考证和发掘有关八一起义的遗址遗迹,从这些凝固和物化的史料中找寻八一起义的蛛丝马迹,进而打开新的研究窗口;要注重进一步充实完善“八一”研究的史料集,为学者进行研究从事基础性的工程。总之,要树立不说无依据的话、不下过于武断的结论,坚守用史料说话、用第一手史料来说话的追求。

第四,注重研究领域和视角的拓展。八一起义作为20世纪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对其进行政治史特别是革命史范畴内的研究是必须的,而且始终应该是“八一”研究的主体取向,毕竟截至目前,对八一起义本身的很多问题仍没搞清楚。但这并不妨碍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从新的视角来对八一起义进行解读。例如,近几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一批学者倡导的“八一精神”研究,就为前些年有些疲软的“八一”研究注入了新的精气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推进“八一精神”的研究,特别注重其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设现代化军队以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激励作用研究;要注重研究八一起义筹备、进行和起义之后国共双方以及内各派的态度与力量博弈;要注重从当时普通民众的视角去看八一起义,客观判断其社会影响力;要注重从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各个角度对八一起义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唯有不断拓展研究的领域,开启新的研究视角,才能使得“八一”研究有新的突破。

第五,注重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学界的一个基本印象是日本学者擅长于细节研究,而欧美学者擅长于理论构建。这两种倾向在中国史学界也普遍存在。很多学者看到了这两种倾向的弊端,即过于注重细节探析会使历史研究碎片化,过于注重理论导入会使研究片面化,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完全解释复杂的历史现象。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在“八一”研究中不导入理论的理由。将每一种理论导入后解读的历史图景展现出来,供读者评判,自有公允偏颇之分。例如,八一起义为什么会发生?传统上都是用阶级斗争理论解读,而苻玉兰尝试着用地缘政治学理论来解读,使得读者耳目一新,开启了一个新的思维路径。就这一问题,我们还能不能用别的理论来解读?比如精英循环理论,想必也是可以而且有益的。用每一种理论解读的八一起义,毫无疑问都是不全面的,但将N个理论解读的图景予以对比,就会为读者绘就一幅清晰的历史图画,这就是注重各种理论导入的魅力。同时,也要注重引入经济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其有可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资料中勾勒出简洁但有说服力的线条。

总之,在未来的“八一”研究中,要竭尽全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注重学术平台和学术队伍的建设,注重研究理论的导入,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一句话,唯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方能在新的历史时期谱写出“八一”研究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蒋文澜.八一起义个别史料补正[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4).

[2]齐刚,陈洪模.对八一起义军接管江西省银行几个问题的探讨[J].党史文苑,2008(10).

[3]王小玲,陈洪模.八一起义的财政和后勤若干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1).

[4]丁留宝.“八一精神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1).

[5]苻玉兰.八一起义的地缘政治学解读[J].南方文物,2007(3).

[6]罗惠兰.八一南昌起义七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1997(9).

[7]余伯流.论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军魂的铸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7(8).

[8]胡云、叶桉.论“八一”精神与塑造江西人新形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2(11).

[9]巫忠.谭平山与“八一”南昌起义的始末[J].佛山大学学报,1993(1).

[10]彭世华、孙光贵.试论徐特立在八一南昌起义中的特殊贡献[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

[11]金立人.陈独秀与八一南昌起义[J].四川统一战线,2010(8).

[12]吴达德.吴玉章与八一南昌起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13]邱松庆,孔永松.“八一”起义军南征的历史功绩[J].党史资料与研究,1987,(5).

第5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一、把课结成“问号”——设置悬念

一堂好的课,不应该结成句号,而应该结成问号。也就是说,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临近结束时,不给课堂画句号,而是给课堂画问号,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历史的兴趣。

(1)评书式结课。在评书中,说书人总是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束,这样能给听众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求知空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的“品三国”之所以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易中天在每集最后都会设置一个悬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诱发观众的好奇心。在历史课的结课中,采用评书式结课,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经济危机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一课结束时,我这样问学生:“美国通过新政慢慢摆脱了经济危机,那其他的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的呢?它们难道也采取了美国的方式了吗?要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这样,在结课时顺势把以上内容提出来,不但预示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而且使前后两节课巧妙过渡,衔接自然。同时,这样做使悬念萦绕在学生脑海、驻留在学生心间,学生便可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探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这样的结课,就如同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样吊住了国王的胃口。

(2)谜语式结课。在历史课中,有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深化,这时候采用谜语式结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一课时,我这样结课:“同学们,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当年的元宵节那天,中国的一家报社在报纸上出了这样一个谜语,谜面是:抗战胜利的原因,要求打四个古代历史人物,你们可以在课后猜一猜这个谜语。”这样的结课,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课后思考,引导学生在课后去进一步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把课结成“省略号”——拓展延伸

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拓展式结课,把课结成“省略号”。所谓拓展式结课,就是指结课时,将教学内容作纵式或横式的拓展延伸,伸展开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促发求知兴趣。

(1)纵向式拓展结课。所谓纵向式拓展结课,就是指教学完一课的历史内容以后,结课时把该内容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自主探究的结课方式。例如,在教学完“西汉的历史”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西汉的历史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着名的历学家司马迁曾经写过一本史书《史记》,其中有许多章节也记录了西汉的历史,你们课后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读后你们一定会对西汉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结课,就能够有效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横向式拓展结课。所谓横向式拓展结课,就是指教学完一课内容以后,引导学生把相近或者相似的内容进行横向对比的结课方式。例如,教学完“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可以这样结课:“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摆脱了被殖民压迫和被剥削的困境。而隔了30年的中国进行的却失败了,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结课,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很有效的。

三、把课结成“双引号”——首尾呼应

在一堂课中,开头和结尾的设计是很重要的,“龙头豹尾”能让课堂焕发异彩。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结成双引号,结尾的设计力求首尾呼应,这样,就能够让课堂浑然一体,达到一种艺术的效果,增加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弄清历史的内在联系,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明确重点难点,深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隋唐时期的文化”一课时,课的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赵州桥、李白、杜甫、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等一系列的邮票播放给学生看,然后问:“这些邮票上的历史知识,你们都知道吗?”学生说:“不全知道。”于是我按照教学要求讲完课文,到最后结尾时重新把邮票的图片播放一遍,这时候的学生就会利用刚学到的内容一张一张地讲出邮票的历史知识。

这样的结课首尾呼应,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又前后照应,完善并升华了主题。

四、把课结成“感叹号”——激感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历史课程标准》很强调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注重情感目标的达成。历史课的结课应该结成“感叹号”,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情感。这样的结课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第6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我想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编一张知识的“网”。而这张知识的“网”指的是历史教师让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1. 是一件什么事 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历史,都可以作为历史知识体现在中考历史试卷中,而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要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和组织者教师,必须就学生难理解、难掌握而考试又很可能涉及到的含义、定义、历史概念要尽可能地分析透彻、解释清楚,让学生从总体上得到认识。例如:教师在讲“华北事变”时,先让学生了解“华北事变”是指日本在中国华北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事件的总称。它不是一次会议,也不是一次战争这么简单。只有学生了解了才能对它进行分析、总结并能得出结论。

2. 谁干的 世界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相互的,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都有它的对象,事件不会独立存在,教师必须让学生去寻找对象。如红军的长征中对象是;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等都有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去寻找事件的对象,然后去区分主体,只有学生了解这一点才能把握全局。

3. 为什么干 因为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包括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去寻找了解原因的方法,有些原因是可以在课本中直接找到的,而有些原因是要通过分析才能得出。例如:教师在讲到“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决定的,直接原因是日本为了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有是在课本中找不到的,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联系日本的实际,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这一问题。

4. 能不能干 这是每一件事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每一次战争的发生、一次会议的召开、一个小小的举措,首先都要看条件是否成熟,这是事件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例如:我们学过的“鸦片战争”,英国为什么敢于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因为英国看到了本国经济和军事势力的强大及清政府的腐败。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会进一步思考英国为什么强大而中国落后呢?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会使学生得出中英这场战争为何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80年代。

5. 怎样干的 这是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只有学生了解它,才能有效的进行对整个事件的分析,这里包括很多的内容,它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又能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编织历史知识网络,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趋势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夯实学科内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又能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复习中教师要始终依托课本和考纲,让学生全面系统落实这一点,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6. 结果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它的结果,没有结果的历史事件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记住结果,又让学生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

7. 评价 任何历史事件都有两个方面,即积极性和局限性。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应用“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一原理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待历史问题时一分为二的观点。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能联系实际加以分析,用发展的观点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才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

第7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南岳史志专书;流变;官修史志目录

中图分类号:K2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1-0066-05清代学者王鸣盛曾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1]古人关于目录学的本质,或者说其根本任务,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可见目录的重要与价值所在。本文拟从第一本南岳史志专书出现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民国以前,即1912年前历代官修史志目录书入手,考察南岳史志专书在目录书中的著录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其流变特点,为山水专志的研究尤其是南岳史志的研究打下基础。

一、南岳衡山辩证

南岳,五岳之一,历史上有关它的记载很多,《舜典》、《禹贡》、《周礼》等古籍中皆有记载,翻阅四部书籍,有关南岳的记载遍及四部。关于南岳,现在已毫无争议地认为是指湖南境内的衡山。而在历史上,其具体所指,却并无定说,南岳有两个的说法比较盛行,以长江为界,江南、江北各一处;衡山有两座,江南、江北各一座,而南岳与衡山并称,比较占主流的是湖南南岳衡山说和安徽南岳衡山说[2]。两种说法的持有者皆引经据典,各持一端,在地域上和时间跨度上皆存在争议。在时间跨度上,部分学者认为先有江南南岳,后汉武帝迁往安徽,理由是,湖南南岳衡山离中原太远,帝王祭祀不便。郭嵩焘在光绪本《南岳志・序》中,“汉武以潜霍本衡山之副,衡山道远,徙祭于庐江之潜山,缪矣。”另一说法为,一开始衡山在安徽,但随着中国疆土的扩大,势力范围越来越广,因此隋文帝杨坚将南岳移至江南,湖南衡山乃成为南岳。然而,隋以前,许多正式史籍上关于湖南南岳衡山的记述,有力地否定了南岳衡山于隋文帝后才定在湖南的说法。可以肯定地说从隋朝以后,官方和民间的史籍均将南岳衡山定位在湖南[3]。在光绪本李元度所修《南岳志》中,引用了多人如彭维新等人关于衡岳的考证之文,已能为我们较清晰地拨开历史的迷雾,也梳理了南岳地名变迁的脉络,此处不再累述。

本文在讨论南岳史志专书的流变时采用沿用至今的湖南南岳衡山说。有关于湖南南岳衡山在官修史志目录书中的记载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历代官修史志目录书所载南岳史志专书梳理

历史上对南岳的记载,遍及四部等各类书籍,有正史中多处关于南岳郊祀的记载,有集部中众多关于南岳的游记,记载南岳的名胜古迹众多。从基本古籍库中搜索“南岳”词条,可达14980条之多。其中除了少数不是指南岳衡山这个地理名词外,如有的是指“南岳夫人”,或是少许资料中的重复记载外,其余部分皆指地理上的南岳衡山。但是这些有关南岳的记载,或是仅为了说明南岳的地理位置,界定南岳衡山,或是仅为了记载在南岳发生的事件,或是仅记载南岳的某处名胜古迹,或是为了说明某一历史事件而附及其地理场所,寥寥数文,并不深入和全面。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具体来说南朝刘宋时期,出现了第一本专门记载南岳衡山的书籍,即吴郡道流徐灵期的《衡山记》。李元度在光绪九年《重修南岳志》自序中有言:“夫山有专志,实始南北朝。及唐盖多出道流栖真者之所为,宋明以后踵为之益多。衡山志代有专书……”可见,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代都修有南岳史志专书。

(一)历代正史目录书所著录的南岳史志专书状况

中国古代统治者自汉开始,都较为重视文献典籍的收藏和整理,每次改朝换代建立新政权伊始,都要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大规模的文献搜集和整理工作,并建专门的藏书机构和藏书室,以聚天下典籍。“汉兴,改秦之弊,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箧,置校书之官。屋壁山岩,往往间出,外有太常太史之藏,内有延阁秘书之府。[4]”这为正史“艺文志”或“经籍志”的写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其真实性提供了保障。具体到南岳史志专书,在从隋朝开始的历代官修和私修目录书中都有出现。古代官修目录书,除《崇文总目》及《四库全书总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几部目录书单独成册、单独流传外,史志目录一般放置在官修正史中,以“艺文志”或“经籍志”的形式出现和流传。如前所述,官修目录的修撰得政府之便,搜集文献较为集中,记载较为准确,同时为了研究方便,在此拟以历代官修史志目录为重点,对其中所载南岳史志专书做一考察与研究。考察历代官修史志目录书我们以历代官修正史为重点考察对象。《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这七部艺文志中,其中《汉志》至《宋志》兼收前代书目,明、清史《艺文志》则断代为书,只记一朝之典籍。

历代正史目录书所著录南岳史志专书情况如下表:

清姚振宗撰《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二十一史部十一中可见:“《南岳记》,徐灵期。”后附“以上一百十六部见诸书所引,不明其卷次”。

需要说明的是,据清永、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记载,有两本关于南岳的史志专书,一为《南岳小录》,浙江汪汝家藏本;一为《衡岳志》十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其对《南岳小录》的简介前半部分如下:

《南岳小录》一卷,唐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遍阅古碑及《衡山图经》、《湘中记》,仍致诘于师资、长者,岳下耆年,或得一事,旋贮箧笥,撮而直书,总成一卷。按书中有咸通年号,当作于懿宗以后。序末所题壬戌岁,盖昭宗天复二年也。《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著录。郑樵《通志・艺文略》始载有此名,与此本卷数相合。惟“冲昭”作“仲昭”,或传刻误欤?

由此段记载我们可知,《南岳小录》在新旧两唐书中皆不著录,与以上表中信息不相符,但据笔者翻阅两唐书,《南岳小录》在《新唐书・艺文志》(卷五十九艺文志第四十九)中确有所见,且作者注明为“李冲昭”。在此我们只能说是纪昀所编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当时两唐书中的信息未作全面反映。

(二)官修地方志艺文等目中所载南岳史志专书状况

要弄清反映南岳史志专书的官修地方志是哪些,我们首先要知道南岳衡山在历史时期的地域归属,在此基础上还要查明在这些历史时期官修的此地的地方志书有哪些,哪些存,哪些佚,然后选取代表性的志书就其艺文目录进行考察。据《(嘉靖)衡州府志》卷一载:“衡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五岳之一也。《寰宇记》云:‘宿当翼轸,度应玑衡,故曰衡山。’《周职方氏》‘荆州之镇曰衡山,舜南狩至于南岳。’即此。”又据清光绪李元度修《南岳志》载:“南岳衡山,在湖南衡州府衡山县境,县故以山名也。古荆州之域,秦属长沙郡,汉属长沙国,三国属衡阳郡,晋属衡山郡,南朝或属衡阳国,或属衡阳郡,唐属衡州,五代属潭州,或属衡州,宋属潭州,元属潭州路,明属衡州府,国朝因之。”由此可知,南岳衡山自隋唐时起属衡州或潭州,在今湖南境内。因我们要考察有官修地方志后的南岳史志专书的收录与记载情况,隋唐后的湖南方志、衡州府志或潭州府志和衡山县志等成为我们的重点考察对象。据金恩辉、胡述兆所编的《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载,自魏晋时始,湖南的历代所修方志总计为八百四十多种。同时在文中说明“这是就文献记载和现存志书目录统计得出的一个大致数字”[5],“至今到底几何,只能得其大概之数”[6],而“湖南现存最早的志书,要算唐《南岳小录》一卷”[7],湖南历代志书亡佚甚多,如“不计清代亡佚者,共亡佚二百六十八种”[8]。现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现存湖南省的通志及衡阳地区的方志,湖南通志可见4部,衡州府志可见5部,衡山县志可见7部,大部分修于明清时期,以清朝居多。现就其收录南岳史志专书的情况,对上述三层级的,即省、府、县三级现存志书的艺文目进行考察,选取代表进行考述。结果如下:

1、衡山县志

(1)(道光)衡山县志

在《(道光)衡山县志》(1823)增刻本卷五十典籍志中,将历代著述分经史子集进行分别著录。有关南岳的史志专书著录在史类。主要记载有:

隋朝的宋居士所撰《衡山记》一卷;宋朝的卢鸿撰《衡山记》一卷、钱景衍(衍一作)撰《南岳胜概》一卷、李芾撰《南岳衡山记》一卷、宋僧文敏(敏一作政)作《南岳寻胜录》一卷、张隐撰《南岳要录》一卷,且以上六种见学宫旧藏书目,今皆无存,因明季毁于兵火,后遂失传;明朝的衡山令彭簪所修《南岳志》八卷;清朝的邑令谢仲撰《南岳略》一卷、邑令高自位编《南岳志》八卷。共有9条记录。

(2)(光绪)衡山县志

《(光绪)衡山县志》(1875)刻本在卷四十著述中,将历代典籍按经史子集分类以朝代为序进行著录与简介。在记事类下,其有关南岳史志专书的记载有:

南齐宗测撰《衡山记》,卷数未详;六朝宋居士撰《衡山记》一卷;唐徐灵期撰《衡山记》一卷;宋卢鸿撰《衡山记》一卷、钱景衍(衍一作)撰《南岳胜概》一卷、李芾撰《南岳衡山记》一卷、张隐撰《南岳要录》一卷、陈田夫撰《南岳总胜集》三卷、僧文敏撰《南岳寻胜录》一卷、未详道人所撰《南岳证胜录》,卷数未详、李冲昭撰《南岳小录》,卷数未详;明朝湛若水撰《南岳纪行略》一卷、曾朝节撰《南岳纪略》一卷、彭簪撰《南岳志》八卷、张宣续刻《南岳志》,未详卷数、毛令重修《南岳志》,未详卷数、邓云霄重修《南岳志》,未详卷数;清朝朱衮修《南岳志》,未详卷数、高自位重编《南岳志》八卷、谢仲《南岳略》一卷。共有记录20条。

2、衡州府志

所见嘉靖、康熙、乾隆年所修衡州府志虽有艺文一门,但并无著述介绍。

3、湖南通志

(1)(嘉庆)湖南通志

《(嘉庆)湖南通志》(1820)刻本所载南岳史志专书见地理类、山水志。主要有:

齐宗测撰《衡山记》,未详卷数;未详朝代宋居士撰《衡山记》一卷;未详朝代徐灵期撰《衡山记》一卷;未详朝代卢鸿撰《衡山记》一卷;未详朝代李冲昭撰《南岳小录》一卷;未详朝代钱景撰《南岳胜概》一卷;未详朝代僧文政撰《南岳寻胜录》一卷(通志略作《南岳胜游录》);未详朝代及撰者《南岳要录》一卷;未详朝代道人所撰《南岳证胜录》,卷数未详;未详朝代陈田夫撰《南岳总胜集》三卷;明朝邓云霄撰《南岳志》八卷、彭簪撰《衡岳志》八卷、姚宏谟撰《衡岳志》十三卷、张宣撰《衡岳志》,未详卷数、湛若水撰《衡岳纪行略》一卷、顾撰《登衡小记》,未详卷数、曾朝节撰《南岳纪略》一卷;清朝朱衮修《南岳志》,未详卷数、旷敏本修《南岳志》八卷。共有记录19条。

(2)(光绪)湖南通志

《(光绪)湖南通志》(1885)刻本为曾国荃所编,卷二百四十八艺文志四所载,有关南岳的专门记载主要有:

南朝宋徐灵期撰《衡山记》一卷;齐宗测撰《衡山记》,未详卷数;隋朝宋居士撰《衡山记》一卷;唐朝李明之撰《衡山记》,未详卷数、李冲昭撰《南岳小录》一卷、卢鸿撰《衡山记》一卷、释章安撰《南岳记》一卷;宋张隐撰《南岳要录》一卷、李芾撰《南岳衡山记》一卷、钱景撰《南岳胜概》一卷、释文政撰《南岳寻胜录》一卷、未详道人所撰《南岳证胜录》,卷数亦未详、陈田夫撰《南岳总胜集》三卷;明朝曾撰《南岳纪略》一卷、邝祖诗修《南岳志》六卷、邓云霄修《南岳志》八卷、彭簪修《衡岳志》八卷、姚宏谟修《衡岳志》十三卷、张宣修《衡岳志》,未详卷数、陈士元撰《岳纪》六卷;清朝朱衮修《南岳志》,未详卷数、谢仲撰《南岳略》一卷、唐仲冕撰《衡疏》,未详卷数、旷敏本修《南岳志》八卷、释源顶撰《南岳图志》一卷。共有记录25条。

从上述正史和地方志书艺文部分所著录南岳史志专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南岳所属地官府所修的地方志中,著录南岳史志专书从内容上看要比正史艺文目录所载要详细和丰富,信息要全面一些;从数量上看,要比正史著录数量要多。再有,从所选地方三级志书所录南岳史志专书来看,省一级地方志书中所录南岳史志专书最为详细与丰富,县志次之,州府志由于体例原因,未列著述。其中两部湖南通志分别著录历代南岳史志专书分别为19种和25种;两部县志著录南岳史志专书数量分别为9种和20种。很明显,省志著录要比县志多。从时间的角度对四部反映南岳史志专书的方志进行纵向考察,我们发现,一是年代越往后,记载数量越多。二是在记载前朝书目上,后期所修志书也比前期所修丰富。三是同一地区志书在重修时,前期志书是后期所修志书的主要资料来源,从艺文目上看,前期志书所载书目一般会全部收录在下次重修艺文目中。

三、南岳史志专书的流变分析

从上述梳理可以得到以下认识:

一是南岳史志专书从南朝刘宋时期开始直到清朝,除元朝缺乏确切记载外,代有所修。我们从正史目录、湖南省志及衡山县志艺文目录中可以发现这一点。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名山在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地位,崇山理念在中国的整个民族意识形态中都有渗透和影响。

二是南岳史志专书有一个在历史上不断层累的过程,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岳史志专书在现实中确实出现了新的成果,造成目录书内容的增加,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前朝南岳史志专书的记载,时间越后的地方志目录书越是详细和丰富。“层累地构造古史”和“后来居上”在这里有所体现。

三是南岳史志专书在明朝以前名称不一,多为私人所修,可以看出其体例不一,形式较为灵活,如在名称上有《衡山记》、《南岳小录》、《南岳总胜集》等;而明朝以后多为官方所修,除少数外,主要为衡山县邑所修,名称渐趋稳定,为《南岳志》或《衡岳志》,由此也能推断其体例和形式也渐趋稳定与统一。明朝以后虽也有专门记载南岳的著作,但已是少数,多为文人所作游记之类的专篇。较之明朝以前,南岳史志专书几乎全为私人之作,且作家群体多为释道之流,而后期这个作家群体显然渐渐淡出这一领域。从著述群体上看,也符合地方志发展历程,有一个从私人撰述到官方编修的发展过程。但作为南岳史志专书,在作家群体上也有特殊的地方,即前期私人著述时期,其他地方志多为文人创作,而南岳志却多为缁黄之流,这与“天下名山僧道多”的背景有关,因为在南岳衡山上早年多是道观庙宇,释道之人往返其间,他们对南岳比较熟悉,同时也较有感情,这为南岳史志专书的撰写打下了基础。如《南岳总胜集》作者陈田夫在隆兴甲申(1164)拙叟序中,“称耕叟,居南岳,往来七十二峰间三十余年,访求前古异人高僧灵踪秘迹,考其事而纪之”[9]。同时他们也为南岳的开发以及南岳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四是南岳史志专书在目录书中出现的数量与南岳受重视程度、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文化典籍的保存状况密切相关。在隋以前,南岳是五岳之一,帝王也有巡狩,《礼记・王制》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尚书・舜典》记载:“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如初……”《史记》中也有多处记载帝王祭祀和巡狩南岳的文字,可见,南岳受重视程度不亚于隋及其以后的朝代。但隋以前却未在官修目录书中出现有关南岳的史志专书,或许是有记载,但未保存下来,或许是无记载,因而留下空白,我们无从考稽,但这种状况我们只能归因于当时文化的发展程度和文化典籍的保存状况。隋以后,随着文化的繁荣,尤其是国家层面对文化典籍的重视,使大部分古籍得以保存、流传和记载,南岳史志专书也搭上了这一历史便车。隋以后,南岳定位湖南衡山,地理位置十分明确,之后其祭祀也渐成定制,而在南宋时,南岳崇祀独隆,南岳史志专书数量在这一时期也有了突破,从一变为多,之后随着方志的发展,这一山水专志也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

五是南岳史志专书著述群体多元,且呈现一定的主体阶层变化趋势,先是道流、然后有释子,后来以或仕或隐的儒家文人为主,我们从目录书的作者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这种著述群体的变迁实际上也体现了南岳主流文化的变迁。如果说南岳首先是一座政治意义上的巡狩对象,后发展为山岳崇拜的宗教祭祀对象,然后成为一个儒释道三家文化融合的承载多种意义的文化奥区,这一历史轨迹可以从历代对南岳的记载中发现和证实。南岳史志专书的著述群体变迁,揭示了南岳在著述群体所在历史时期道家文化先占主体,后有释家文化的抗衡,然后儒家文化成主流、融合佛道的文化发展轨迹。虽然主体构成阶层不一样,但他们都以南岳衡山为记载对象,表明他们有共同的心理积淀,可以说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崇山理念和山水情结。

六是卷数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六朝到隋唐及宋之前期,关于南岳的记载多为一卷,自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3卷行世后,后期作品多为6卷或更多,到光绪时,因为出现在所考察目录书之后,未在目录中著录,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已多达26卷。这也表明人们对南岳的了解、熟悉程度越来越高,南岳的价值多元化,同时也表明撰述主体认识和写作水平、对资料的占有等方面水平的提高。

总之,南岳史志专书作为与南岳共生的文化现象,与客体――南岳衡山、主体――人及其创造的文化密切相关。南岳地位的隐与显、南岳主流文化的变迁、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撰述主体的不同,都在它身上打下了烙印。从南岳史志专书的发展历程上,我们不仅能看到山水志和地方志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文化发展的脉搏,窥见民族文化心理的一斑,是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见证。

参考文献:

[1]王鸣盛:《汉书叙例》,载《十七史商榷》卷七,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洞泾草堂刻本。

[2][3]陈兆忠:《由南岳衡山管窥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湖南师范大学2004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4]牛宏:《请开献书之路表》,载梅鼎祚《隋文纪》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8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考历史启示类题目解答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10

“以史为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历史启示类问题旨在考查历史上的重大史实,且大多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明显的时代性和灵活的命题形式,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成为各省市中考的一种常见题型,是备考的重点。要解答好这类问题,在平时的复习和应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紧扣题意发挥

中考中的启示类问题一般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对我们的启示,主要以组合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无论哪种形式,我们解答时都必须抓住重点,紧扣题意。教科书中一般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往往需要我们认真提炼、概括、归纳、总结。如解答“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与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时,要紧紧抓住“改革”这一突破口,可分析如下:二者虽然与我国改革的性质不同,但都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并且这两国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向先进的外国学习。自此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如下启示:1.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要实行改革开放,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落后的国家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河北等省市近几年不断出现如关于两次国共合作的功绩和合作分裂后对国家民族带来伤痛的历史的问题: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答曰: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国家民族进步,分裂则相反。不但保证了理论高度,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

“斯大林模式”也是教材的重点,它对我国的革命有着很深的影响。那么它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呢?结合教材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以解答,就不难得出启示:1.社会主义国家既要发展重工业,又要发展轻工业,二者应紧密结合,不可偏废。2.要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充分维护农民的利益。3.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思想政治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可墨守成规。5.不可照搬别国的经验,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等。

二、简练概括,多角度思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考的启示类问题一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解答。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二战给我们的启示,二战后德、日经济迅速崛起对我国的启示,红军长征胜利给我们的启示和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左倾”和“右倾”错误对我们的启示,德、日对二战的不同的反思给我们的启示等等,都是内涵非常丰富的问题,可供选择的思考角度较多。

“二战给我们的启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作答:从战争的性质来看,不义之战必将失败,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从战争的过程来看,要重视世界上国家之间的联合,以彻底击败法西斯;从战争的后果来看,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来看,我们要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当然,解答启示类问题时,概括一定要精炼,不可拖泥带水、不着边际;还要有自己的主见,善于创新,不可人云亦云;此外,还要提升到政治高度。如“红军长征胜利给我们的启示”:1.我们要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报效祖国。2.青少年要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和自强自立的精神。3.青少年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总而言之,要紧紧抓住“长征精神”的内涵来解答。

三、注意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近年来历史启发类问题常常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来设题,时代感与思想教育功能很强,较为新颖,一定要随时注意和历史问题密切相关的重大时政新闻。如2014年新设置的烈士纪念日和以依法治国为主要内容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和近现代史上的历次战争和建国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等密切相关,我们要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教育和借鉴意义,从不同角度解答。

第9篇: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

(一)城池建设永州历史上人文与自然的紧密结合首先表现在其城池建设上。事实上,中国古代尤其长江以南的城市中,人工建设与自然形势的紧密结合是非常普遍的,例如温州、福州、常熟、绍兴等都是城建史上的经典案例。但若论其天然形势于人居环境建设之便利,永州却是颇为突出的!永州古城的选址——此处不论在大尺度区域地理格局中基于军事、交通等原则的战略性选择,而仅论在下一尺度上对城市基址(天然条件)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首先,潇水绕城几乎环其三面,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便利的水源和交通运输条件。其次,在潇水环抱的东岸台地上恰恰有一座南北向狭长的东山,与潇水一起限定出一个适宜聚居的范围,并构成东部的天然防御屏障。第三,在潇水与东山之间,又恰恰有一北、一南两座山丘,成为历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坐标(或“生长点”)。此两座山丘,北为万石山,南为千秋岭,在柳宗元的文章中都已有明确记载,其残存地形今日也仍清晰可见。但以往研究中对这两座小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永州古城基址上最早兴建的汉代侯国城,虽然目前尚缺乏准确的考古发掘证据,但根据文献记载,大约就在万石山一带。唐代永州有“子城”,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和地形推测,也约略就在东山、万石山、千秋岭与潇水形成的天然围抱之中,甚至可能就是依山而建。宋代城池扩展,向东沿着东山山脊筑城,向西沿着潇水筑城,因为地形狭长而南北收束呈枣核型,这正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天然地形优势,减少人工修筑成本。因此宋人吴之道的文章中早有总结:称永州是“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关而固”①——说的正是这一天然地形是多么不可多得。再看城内建设对天然地形的利用。汉代资料太少姑且不论。从唐代开始,文献记载中可以确定位置的所有最早的公共建筑(包括衙署、寺庙等)都选址在这三座山丘之上或山麓地带,依山势而建,以利防御和水患;后来用地不足才逐渐向山下平地发展。宋代以后形成的城中道路格局,主要有二纵五横(或七横)。横向(即潇水与东山之间方向)街巷多,正是充分利用潇水岸线和滨水界面的表现。历史上临水城门曾多达5座,现存之清代格局中也有4座;这也说明了古代永州城内的生活与潇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因此我们可以总结,永州城规划建设的特点正是“随形就势”、“依险设防”、“因山为城”、“凭溪为阻”。之所以称其巧,就是因为它以最少的财力、最少的人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禀赋与优势,来实现最大的效果。这种巧,是因为人们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价值;也是因为在规划营建过程中,人们巧妙地选择自然、充分地利用自然、适度地改造和修补自然;虽朴实无华,却真可谓大智慧也。而事实上不仅仅是零陵古城,宋代以后永州地区下属诸县城——如祁阳、宁远、江华、道县、新田等——的规划建设也都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二)文化环境建设永州历史上人文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第二个特色,是在当地的文化环境建设与道德人文追求。这也形成了永州历史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即古人是通过“自然”来“作文章”的。这一特色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一,在永州“悟道”的先贤皆从这片广阔丰美的自然之中获得灵感。不论远古的舜帝、唐宋的元结、柳宗元、周敦颐、以及后来众多的明清名士,无不如此。他们的文学和哲学思想,皆从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中生发出来;他们的成就离不开永州的自然,也恰恰得益于永州的自然。以唐宋两代永州的大量贬官为例,贬谪对他们的人生而言乃莫大之不幸,但这里丰厚美好的自然山水却又抚慰了他们,陶冶了他们,成就了他们;而他们也为永州创造了深远的文化。其二,文化的传播在永州也是通过“自然”。永州以“天然碑林”闻名,被称为“石头上的文学史”②。何以会形成这样的特色?正是因为古代的文人墨客以其石奇石多而愿将他们的道德理想、人文追求以石刻的形式永远留在自然之中,永不磨灭。因此“自然”也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播媒介。后人慕名而来,看到前人的印记,读到他们的思想,有感而发,撰文刻石;后人再来,再读,再刻。如此往复,精神一点一点流传,文化一点一点累积和创造。因此可以说,永州的文化、精神与道德,不仅仅是用书本传播,更是通过自然——准确地说是千百年来不断被“人文化”的自然——来传播的。其三,历史上永州的文教设施建设也充分表现出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这也说明文化教育事业在当地极受重视的历史传统。永州古代的学宫、书院数量巨大,笔者曾专门论述这些文教设施的选址和建设是如何苛刻地追求理想的地势、水形,以及对周围自然环境要素的充分利用与契合③。其中,清代邑人樊名世对在一风景极为美好之地——东溪——兴建书院的阐述令人印象极深。他说:“其形胜如此,匪惟于禅居宜,而于吾儒之游亦宜。……旷与奥与,于吾儒心性之学实有所裨。……旷与奥与,于吾儒技艺之学,更非无补。后之学者游于斯,必于斯有起不徙。形胜娱观己,此所以为最也,所以难已叠葺也。”④用今天的话来说即:风景如此美丽之地,不仅适宜建设寺庙,当然也适宜建设学校。美好的风景对儒生的心性之学有益,对技艺之学也有益。后人在这里学习,如何会没有所得、没有成就?这么美好的地方,如何能不建学校呢?事实上,类似的文章在永州地区明清府县方志中比比皆是,这恰恰说明永州前人深谙优越的山水环境对于教育人、教化人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也说明他们懂得应该把最好的地方用来兴修学校、进行文化建设。这次调研中我们看到,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将原来萍岛上的萍洲书院整修重建,作为永州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场所,算是对这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值得提倡。综上,永州的文化传统是与它的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我们必须从这个层面上来认识,才能体会永州的文化特色。然而在近几十年来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全国很多地方政府和规划设计从业者忽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环境建设,造成了许多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文化传统的断裂、城市环境缺乏整体的精神文化追求等问题。当然这也更突显出永州历史文化传统的珍贵。尤其在本届中央政府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形势下,永州更应该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创造性地继承与发扬。

(三)风景发掘建设永州历史上人文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第三个特色是在风景的发掘与建设。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两个事件,乃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与宋代的《潇湘八景》。前者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山水游记的经典之作,也是柳宗元在永州从事风景开发与设计的完整记录。如果说是《永州八记》使永州之名终为天下人所知,那么这“名声”正在于当地奇异之山水、及柳子的慧眼识珠、非凡发掘之功。后者乃明清风靡全国的“八景”文化之源头。为何“潇湘八景”会有如此广博深远的影响?以前不甚理解,但当第一次亲临潇水之上,耳边回荡起北宋欧阳修“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①、南宋陆游“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②的感叹,则略有所懂。“潇湘八景”,开启了后世地方以“八景”形式整合当地风景资源、并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模式。上述的事实足以说明永州在中国古代风景开发史上的重要地位。永州的风景发掘历史中又蕴藏着怎样的人文精神?从元、柳的文章里,我们可以读到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发掘风景的:这是一种“不忍”——不忍心美好的自然无名地淹没在荒野中,所以“不能不”将其发掘,为其命名,施其建设。这一方面因为永州的自然风景资源实在太美好、太丰富;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儒家思想中“人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的伟大精神,即人有责任及能力帮助自然之化育,发现其美,点化其神。元、柳的行为后来在永州地区也形成了相当深刻的风景发掘传统,历宋元明清,大量的风景地被发掘和建设,并伴随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③。因此,今天我们不能单纯只看到永州的自然环境如何之美好,而更要看到它们如何吸引诸多名士将他们的情感、思想、信念都一点一滴融入到这个自然之中。这个“人文化”的自然、丰富厚重的自然,才是永州自然独有的魅力与特色。综合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永州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精彩之处正在于其人文与自然恰到好处的结合。因“巧”而“妙”。从现实的角度看,这正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财富。今天永州的城市建设如能继续巧妙地选择自然,充分地利用自然,适度地修补和加强自然,那么其文化传统之精髓即得以传承和发扬;反之如果今天忽视对自然环境应有的尊重与协调,一心只想高楼大厦的现代都市景观,那么永州的历史文化特色将被弱化甚至消失。

二、名城申报不是终点,未来城市建设更应侧重文化环境创造

今天永州能珍视自我的历史文化价值,积极申报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并作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与保护工作,非常值得赞许。但名城申报绝不是一个终点,而是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基点、新起点。如何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天需要慎思而笃行。在200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由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吴良镛院士针对历史文化城市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了“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八字原则④。这一观点针对过去的单纯保护而言,强调应将遗产保护与建设发展统一起来:不仅保护遗产和文物建筑本身,更要维护历史文化环境的整体秩序,使新建设尊重所处环境的历史文脉,并加强原有文化环境特色。技术方法上,整体创造并非复旧,而鼓励在尊重历史、尊重整体秩序的前提下适度创新。吴氏常常谈到绍兴“兰亭”与武昌“黄鹤楼”的案例。兰亭因王羲之而久负盛名,然而今日兰亭早不在东晋旧基,而是明嘉靖十七年在原天章寺北择地重建;本是“伪古董”,然“经康熙乾隆之游幸与题记,今日已成地地道道之真古董矣”⑤。武昌黄鹤楼历史上更是九毁九建,每次设计均依当时之审美与创造有所不同,但并不损伤其作为重要文化地标之真实性与深厚价值。此二例旨在说明,文化环境不仅是前人创造的,更需要后人的继续创新。所欲“整体创造”的正是一个既延续历史文脉又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环境。这也正是永州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及申报成功之后,需要不断思考与着力之处。并且,必须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文化环境的创造统筹考虑,放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因为文化经营与文化环境营造不仅是永州历史上的宝贵传统和突出特色,必须继承;也是永州未来城市经营与发展的巨大优势。

三、对名城申报相关工作的其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