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第1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历史理解与演绎推理概述

1.历史理解

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时,理解历史是认知历史的核心,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掌握之后。

比如,在学习英国绥靖政策时,有学生进行探究: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已崛起,对于欧洲的利益、海外领地等已经开始产生威胁,而英国并没有立刻参与法俄同盟,而是在德国明确威胁英国的利益之后才加入同盟进而形成了三国协约,可以说这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一种表现。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以演绎推理的思维模式将知识点联系到一起,明确英国颁布的绥靖政策不仅是一种时政形势的体现,而且也是一种习惯性的政策,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英国绥靖历史问题的理解。由此可见,高中生要想对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关键在于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历史关联,方能不断扩大自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便于培养更深层次的历史推演思维。

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属于逻辑推理的一种,是人们认识事物时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除了演绎推理之外,逻辑推理还有归纳推理,两种推理模式充分凸显了前提与结论的关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对于构建高中生历史思维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体现:

(1)展示与验证规律:在学生的认知中,演绎推理往往由简到难、从抽象到具体。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一系列事件、人物、思想等加以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历史情感,构建正确、科学的历史认知体系。(2)通过演绎推理更新旧知识:若演绎论证的前提被指出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则需要对其推理的前提加以修正,这就是逻辑学中常提到的归谬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归谬法进行历史学习,有助于及时发现已学知识体系中的错误之处。(3)通过演绎推理,有利于建立历史知识联系,便于扩大学生的历史认识。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甚至发现一些之前没有认识的东西,但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否到达这一层面,则成了学生之间思维差异的一种体现。

二、在高中生历史学习中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

1.对历史逻辑给予尊重,并且确保学生思维准确

任何演绎推理,都是在尊重历史逻辑的条件下开展的,学生的推理务必与客观规律、常识相符合,简而言之就是演绎推理不能偏离客观的历史事实。

例如,在讲授关于青铜鼎的用途时,学生可以大胆推论:古代用于加热食品的器皿就是食器,而在我国考古中所出土的青铜鼎,发现其中装有熟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商朝的青铜鼎就是一种食器”。从这个推理过程来看,学生提出:用于加热食物的器皿属于食器,这点推论与常识相符合,前提正确,那么推理的结论也正确。此时,教师就要展开更深层次的教学,远古的陶鼎虽然属于烹饪器皿类,但是发展至商代后,这种青铜鼎则主要被用于祭奠,属于祭祀礼器而非常用食器。这样一来则明确了学生的推理过程,可能将历史差异忽略了,从而得出错误结论,通过这种推理方式,加深了学生对青铜鼎的认知,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2.多角度推论,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

在历史学习中积极运用演绎推理,在此规则中一组前提对应的结论只能有一个;但是对于学习历史的学生而言,某个历史事件很可能会出现几种结论。历史认识有辩证性与多维性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通过反复推理,最终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历史事实,进而培养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首先让学生推理:民族的内部争斗停止、一致对外提示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的各派势力逐渐消停,并展开团结抗战;得出结论:“九一八事变”之后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这一现象是基于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前提下,这一事变非偶然,属于日本蓄谋已久,然后再进行对“‘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起点”进行再次推理。最终基于一个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展开推论,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及后果。

总的来说,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中积极运用演绎推理,不但要尊重历史的逻辑性,而且还要站在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事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达到客观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效果。

第2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激趣;提效;导入;问题;活动;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学科,必须寻求提升学科教学效率和魅力的高效途径,以挖掘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新课程背景之下,不少历史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法,力求突破传统落后的“满堂灌”模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但是总是重于形式,差于效果。那么,如何突破“形式”或“表面”的“刺激”,展现历史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呢?

对此疑惑,笔者试结合近年来教学感悟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一、奇思妙想,趣化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作为一课开端的导入一定要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引领下文的效果。

很多教师总是低估了新课导入的魅力,要么直接点题,要么一成不变的用复习旧课的模式导入,比较认真的教师会利用教材提供的导入材料导入,但由于学生已经提前浏览过课本,所以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因此,好的导入,需要结合课堂内容,学生特点,社会实际等多方面因素来精心设计,方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当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作了以下比较成功的尝试:

(一)搜集资料,回归情景

历史上的人、事、物很多是距离学生比较久远的,仅靠文字的描述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利用历史图片和影像等形象的资料导入,会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课堂效果就会凸显。

在讲《辉煌的古代工程建筑》一课时,为了拉近学生与世界辉煌古代工程建筑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我精心搜集了古今中外著名工程建筑的图片,配合优美的音乐,制作视频来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提了上来。

(二)巧用事例,联系历史

人总是对自己知道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喜欢参与到与此有关的讨论中来。因此,巧用发生在他们身边,或者为其所熟知的事例导入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八年级历史上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一课时,我巧用2003年激怒中国国民的日本丰田“霸道广告事件”导入新课,由于丰田汽车在很多家庭中存在,加上最近中日之争升温,此事件的重温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愤慨,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学生很顺利的进入了与之有关的“卢沟桥”事变的新课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设问题,层层递进

心理学研究证明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而问题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法宝,学生会在好奇心驱动下思考,潜移默化中消化知识。因此,巧设问题,持续激发学生兴趣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在讲八年级历史《抗日救亡》一课时我就运用了这个方法,我巧设了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问题2: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问题3:东北为什么会迅速沦亡?问题4:为什么推行不抵抗政策?问题5: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和共产党态度如何?

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引申出下一个问题,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学生的好奇心被步步带动起来,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让学生主动去翻阅书本和资料,挖掘历史真相,弄清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提高教学效率。

三、设计活动,凸显主体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总是处于“统治地位”的老师要真正“授权”给学生,还学生自由学习与发挥的空间,才能真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此时显得更为重要。

在七年级历史《辉煌的古代工程建筑》一课,我就设计了“我来做导游”的活动。活动设计如下:

(1)准备和动员阶段: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收集资料,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编写导游介绍词,带大家开启“观赵州桥,体味古桥之美”的旅程。介绍全面且有趣,受大家认可的,会有意外的“小费”奖励!

(2)执行过程:通过自愿报名和小组推荐,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展示他们的导游风采。

(3)活动效果:活动开始之后,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寻找资料,展开讨论,组织语言。最后,不少同学积极上台带领大家享受他带来的“赵州桥之旅”,台下的学生也饶有兴趣,不断有调皮的“游客”提出“刁钻”的问题考验“小导游”的应变能力,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在欢声笑语当中轻松掌握了赵州桥的相关知识,并体味到了自己劳动果实的甜美。

四、利用史料,开拓思维

史料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中介,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因而要学好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精心选取史料,巧妙安排,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帮助教师突破重、难点,激活历史课堂,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魅力的法宝。

(一)利用史料,突破难点

在九年级历史《美苏对峙》一课中,讲美国“冷战”政策中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时,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并生动历史课堂,我出示了一幅形象的“‘夹板’保护下的脆弱的西欧经济”的宣传画(下图):

学生在看到“夹板”后跳出的第一个想法是“扶持”的积极作用,反过来细想又会想到“限制”与“控制”的副作用,从而轻松的意识到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通过援助欧洲,在政治、经济上控制欧洲,进而联合西欧,最终遏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这样,利用趣味史料,深入浅出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史料,辨析历史

在七年级历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中,在评价隋炀帝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历史人物,我引用了皮日休“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算多。”的诗,让学生读诗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诗中反映隋炀帝有哪些功与过?皮日休的评价是否正确?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正确地评价隋运河的历史作用,学会客观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薄看法。当然,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魅力的途径不只这些,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只有我们历史教师本人调动起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不断创新,才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创设高效且有魅力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2]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3]朱良才.课堂教学实用艺术.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06.

第3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结课初中历史艺术方法

一个好的结课,不仅能够有效总结一堂课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够给学生以“课已尽而意无穷”之感,给精彩的课堂画上点睛之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课的艺术化设计,努力使结课达到巩固知识、诱发兴趣、启迪思考、开发智力、训练思维的效果。

一、把课结成“问号”――设置悬念

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临近结束时,给课堂画问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历史的兴趣。

(1)评书式。在评书中,说书人总是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束,这样能给听众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求知空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的“品三国”之所以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易中天在每集最后都会设置一个悬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诱发观众的好奇心。在历史课的结课中,采用评书式结课,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经济危机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一课结束时,我这样问学生:“美国通过新政慢慢摆脱了经济危机,那其他的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的呢?它们难道也采取了美国的方式了吗?要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这样,在结课时顺势把以上内容提出来,不但预示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而且使前后两节课巧妙过渡,衔接自然。同时,这样做使悬念萦绕在学生脑海、驻留在学生心间,学生便可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探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这样的结课,就如同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样吊住了国王的胃口。

(2)谜语式。在历史课中,有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深化,这时候采用谜语式结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一课时,我这样结课:“同学们,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当年的元宵节那天,中国的一家报社在报纸上出了这样一个谜语,谜面是:抗战胜利的原因,要求打四个古代历史人物,你们可以在课后猜一猜这个谜语。”这样的结课,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课后思考,引导学生在课后去进一步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把课结成“省略号”――拓展延伸

将教师教学内容作纵式或横式的拓展延伸,伸展开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促发求知兴趣。

(1)纵向式拓展。教学完一课的历史内容以后,结课时把该内容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自主探究的结课方式。例如,在教学完“西汉的历史”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西汉的历史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著名的历学家司马迁曾经写过一本史书《史记》,其中有许多章节也记录了西汉的历史,你们课后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读后你们一定会对西汉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结课,就能够有效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横向式拓展。教学完一课内容以后,引导学生把相近或者相似的内容进行横向对比的结课方式。例如,教学完“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可以这样结课:“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摆脱了被殖民压迫和被剥削的困境。而隔了30年的中国进行的却失败了,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结课,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很有效的。

三、把课结成“双引号”――首尾呼应

“龙头豹尾”能让课堂焕发异彩,结尾的设计力求首尾呼应,这样,就能够让课堂浑然一体,达到一种艺术的效果,增加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弄清历史的内在联系,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明确重点难点,深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隋唐时期的文化”一课时,课的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赵州桥、李白、杜甫、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等一系列的邮票播放给学生看,然后问:“这些邮票上的历史知识,你们都知道吗?”学生说:“不全知道。”于是我按照教学要求讲完课文,到最后结尾时重新把邮票的图片播放一遍,这时候的学生就会利用刚学到的内容一张一张地讲出邮票的历史知识。

这样的结课首尾呼应,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又前后照应,完善并升华了主题。

四、把课结成“感叹号”――激感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注重情感目标的达成。结成“感叹号”,激发、升华学生的情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第4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把课结成“问号”——设置悬念

    一堂好的课,不应该结成句号,而应该结成问号。也就是说,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临近结束时,不给课堂画句号,而是给课堂画问号,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历史的兴趣。

    (1)评书式结课。在评书中,说书人总是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束,这样能给听众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求知空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的“品三国”之所以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易中天在每集最后都会设置一个悬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诱发观众的好奇心。在历史课的结课中,采用评书式结课,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经济危机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一课结束时,我这样问学生:“美国通过新政慢慢摆脱了经济危机,那其他的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的呢?它们难道也采取了美国的方式了吗?要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这样,在结课时顺势把以上内容提出来,不但预示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而且使前后两节课巧妙过渡,衔接自然。同时,这样做使悬念萦绕在学生脑海、驻留在学生心间,学生便可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探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这样的结课,就如同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样吊住了国王的胃口。

    (2)谜语式结课。在历史课中,有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深化,这时候采用谜语式结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一课时,我这样结课:“同学们,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当年的元宵节那天,中国的一家报社在报纸上出了这样一个谜语,谜面是:抗战胜利的原因,要求打四个古代历史人物,你们可以在课后猜一猜这个谜语。”这样的结课,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课后思考,引导学生在课后去进一步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把课结成“省略号”——拓展延伸

    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拓展式结课,把课结成“省略号”。所谓拓展式结课,就是指结课时,将教学内容作纵式或横式的拓展延伸,伸展开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促发求知兴趣。

    (1)纵向式拓展结课。所谓纵向式拓展结课,就是指教学完一课的历史内容以后,结课时把该内容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自主探究的结课方式。例如,在教学完“西汉的历史”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西汉的历史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着名的历学家司马迁曾经写过一本史书《史记》,其中有许多章节也记录了西汉的历史,你们课后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读后你们一定会对西汉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结课,就能够有效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横向式拓展结课。所谓横向式拓展结课,就是指教学完一课内容以后,引导学生把相近或者相似的内容进行横向对比的结课方式。例如,教学完“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可以这样结课:“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摆脱了被殖民压迫和被剥削的困境。而隔了30年的中国进行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结课,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很有效的。

    三、把课结成“双引号”——首尾呼应

    在一堂课中,开头和结尾的设计是很重要的,“龙头豹尾”能让课堂焕发异彩。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结成双引号,结尾的设计力求首尾呼应,这样,就能够让课堂浑然一体,达到一种艺术的效果,增加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弄清历史的内在联系,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明确重点难点,深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隋唐时期的文化”一课时,课的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赵州桥、李白、杜甫、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等一系列的邮票播放给学生看,然后问:“这些邮票上的历史知识,你们都知道吗?”学生说:“不全知道。”于是我按照教学要求讲完课文,到最后结尾时重新把邮票的图片播放一遍,这时候的学生就会利用刚学到的内容一张一张地讲出邮票的历史知识。

    这样的结课首尾呼应,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又前后照应,完善并升华了主题。

    四、把课结成“感叹号”——激发情感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历史课程标准》很强调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注重情感目标的达成。历史课的结课应该结成“感叹号”,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情感。这样的结课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第5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插图 历史教学 益处

近年来,中考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插图知识的考查。表现一是读图题目越来越多,所占比例越来越重,显示了它的重要性;表现二读图题目难度越来越深,对历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历史插图作为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常会忽略对它的使用。因此,我们要注意这一细节,加强对历史插图的研究,让历史插图成为教学中的“助力器”和“氧化剂”。

一、巧导入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导入时常用复习旧课模式,则学生容易厌烦;如果用视频影像资料导入,则要花太多精力查找资料。若教师能巧用书上的插图,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例如,在上八年级第八课《》一节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谭嗣同就义图》插图,让学生先看插图,再叙述故事,然后提问:清政府为什么要杀害谭嗣同,谭嗣同要杀害的是盗贼吗?这与又有什么关系?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展开的?维新变法又采取哪些措施,结果又如何?通过一看一问,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激发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还可以引入讨论,如: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为变法流血牺牲是否值得?所以在导入选择历史插图时,一定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这样就能达到好的效果。

二、激兴趣

初中时期,学生的理性思维开始处于形成阶段,但感性思维仍很强烈,喜欢听故事,而课本的插图,有的就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充分运用历史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中,在上关于“陈胜吴广起义”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大泽乡起义》这一图片,先让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中有什么人,在干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叙述:公元前209年,九百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当他们到达大泽乡时,遇到大雨,不能及时到达,按照秦朝法令,误期者要被处斩,陈胜、吴广号召大家起来反抗秦的暴政。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对陈胜、吴广为什么起义有了初步了解,那起义又有怎样的发展,有怎样的结果,他的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利探究

历史插图中包含许多信息,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插图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发现、探究色彩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例如在上山顶洞人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火烬堆》图,设计问题:通过观察图片,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探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山顶洞人会钻孔和磨光技术;②山顶洞人会用火;③山顶洞人爱美了,要用装饰品。所以,通过对历史插图分析获取历史知识事件的知识点,就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力度并对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有了很大锻炼。

四、助理解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客观存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特征,我们要将其上升到理论角度,只是通过讲解方式,留在孩子脑海里的东西就如同浮云一样飘去不留痕迹。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领会了。”这就告诉我们,看见的让人们记忆更为深刻,因此我们应尽量让学生看到,而历史插图就是最好的道具,将课本上的历史图片重新排列组合,展现历史特征。例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这一单元介绍的是在近代社会中国人面对外国的侵略,改变国家命运,让国家富强,几代人不停探索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展现这一历史特征,我们可以将历史插图根据不同探索,把人物图片如:奕、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掌握相关历史事件,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可以感悟到:中国在近代探索过程中,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器物―制度―思想),并且面对每一次失败,中国人仍不懈努力,积极进取。

五、受教育

第6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我想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编一张知识的“网”。而这张知识的“网”指的是历史教师让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1. 是一件什么事 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历史,都可以作为历史知识体现在中考历史试卷中,而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要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和组织者教师,必须就学生难理解、难掌握而考试又很可能涉及到的含义、定义、历史概念要尽可能地分析透彻、解释清楚,让学生从总体上得到认识。例如:教师在讲“华北事变”时,先让学生了解“华北事变”是指日本在中国华北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事件的总称。它不是一次会议,也不是一次战争这么简单。只有学生了解了才能对它进行分析、总结并能得出结论。

2. 谁干的 世界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相互的,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都有它的对象,事件不会独立存在,教师必须让学生去寻找对象。如红军的长征中对象是;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等都有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去寻找事件的对象,然后去区分主体,只有学生了解这一点才能把握全局。

3. 为什么干 因为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包括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去寻找了解原因的方法,有些原因是可以在课本中直接找到的,而有些原因是要通过分析才能得出。例如:教师在讲到“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时,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决定的,直接原因是日本为了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有是在课本中找不到的,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联系日本的实际,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这一问题。

4. 能不能干 这是每一件事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每一次战争的发生、一次会议的召开、一个小小的举措,首先都要看条件是否成熟,这是事件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例如:我们学过的“鸦片战争”,英国为什么敢于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因为英国看到了本国经济和军事势力的强大及清政府的腐败。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会进一步思考英国为什么强大而中国落后呢?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会使学生得出中英这场战争为何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80年代。

5. 怎样干的 这是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只有学生了解它,才能有效的进行对整个事件的分析,这里包括很多的内容,它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又能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编织历史知识网络,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趋势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夯实学科内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又能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复习中教师要始终依托课本和考纲,让学生全面系统落实这一点,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6. 结果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它的结果,没有结果的历史事件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记住结果,又让学生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

7. 评价 任何历史事件都有两个方面,即积极性和局限性。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应用“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一原理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待历史问题时一分为二的观点。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能联系实际加以分析,用发展的观点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才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

第7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考历史;命题趋势;演变形式

观照近年来的江西中考历史试题,可以理出一些命题趋势及其演变形式,这可以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复习应对找到方向。

一、江西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1.以周年为线索命题

历史是不容改变的,那么历史中考的内容也就年年如此。为了避免每年中考的内容出现重复,结合周年纪念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考查就自然成了中考命题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如2009年中考对“”和2011年中考对九一八事变的考查就是如此。

2.以社会热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命题

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使中考试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历史中考的时代性、现实性是近年历史中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如2010年中考结合上海举办世博会考查科技革命,2011年中考对中日关系进行考查。

3.以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宗旨,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目的命题

近年来,历史中考已基本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命题从考查知识掌握为主,转变为以考查学习能力为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全面。如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知识要求学生提出解决经济危机的思路和方法。

4.以体现历史教育功能和借鉴作用,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的目的命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命题在要求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兼顾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主要趋势,这也是历史中考与现实的社会需要之间的互相结合。如通过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的认识来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通过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优秀品质,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使命感,就是出于对历史教育功能的这一认识。

5.以提高学生综合理解分析能力,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或以专题形式命题

这一类题目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综合思考分析问题,达到将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条理化模块化。如对中外古今历史上的改革进行分类对比,对中外历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献的内容进行辨析等。

6.以江西地方史为线索命题

江西是革命老区,作为江西考生理应熟知自己的地方史,如2010年中考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考查,2011年中考对詹天佑和上高会战的考查就是出于这一目的。其实江西中考每年都会就江西地方史进行命题考查,以使江西考生熟知自己的地方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树立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二、江西中考历史命题演变形式

1.图表题

每年的中考都会出现图表题,一般是课本中的人物图像或历史图片,只是近年来这类题型不断增加和创新,形式开始多样化,所占分值也在上升。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要求学生通过识图,再把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答题。这类题型主要是要把图表看懂看细,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图表题的演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时间轴。要求从时间轴的某一节点判断发生的是何重大历史事件,如2010年中考考查中美建交。(2)曲线图。如2010年中考考查判断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3)柱状图或扇形图。如2010年中考考查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4)表格。如2011年中考考查九一八事变。(5)地图。如2011年中考考查诺曼底登陆。(6)漫画。如2009年中考考查巴黎和会的内容。

2.以新材料、新情景、新形式设问进行命题

第8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结课形式;感情升华

课堂教学,大致要经历导入、授课、结课三个环节,三者缺一不可,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结尾,却往往草草收场。本文从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课堂结尾常用的几种形式谈谈如何增强结课的艺术感。

一、归纳总结式

我们平时经常在课的结束时,采取这种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既可以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

这种归纳形式既可以让学生上来板演,也可以由老师根据内容进行总结。我们经常在课堂小结时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要点”。当然,在这里它不应该是授课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用知识框架作知识内容上提纲挈领的归纳,形成课的高潮。如,在教学“改革开放的推进”时,我在结束时就利用下面的知识框架进行归纳:

这种知识框架式的小结,清晰地呈现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让学生在脑海中重新过滤了一遍整节课的知识体系,效果很不错。

二、设置悬念式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理,在一节课结束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议论,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完八年级内容“新的大一统”后,我的结尾是这样:西汉王朝结束后,代之而起的是东汉王朝,东汉末年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黄巾大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东汉政权的基础,东汉政权风雨飘摇,各路英雄豪杰纷起并争,各显神通,下一堂课三国鼎立可告诉你详细情况。因为《三国演义》绝大部分学生看过其小说或电视剧,或听说过故事,很喜欢其中的人物故事,通过这样饶有兴趣的结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接下去学习的兴趣。

三、内容整合法

1.利用图片整合

历史与社会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内有许多插图,既有地图资料,也有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图片,课堂结尾既可以用书本已有的图片结尾,也可以用自己收集到的图片进行。

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结束时,我让学生结合书中和图册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反映的角度回顾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样的结课形式让学生印象既深刻又直观。

2.利用表格整合

心理学告诉我们:刺激物之间在大小、强度、形状、颜色、持续时间等方面对比越明显,越能引起注意。根据这一心理特征,结尾教学也可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比较,历史与社会课内容有许多概念,教师可借助课尾概括小结之际,把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点拨、启发,讲清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特点、作用等,此时可采用表格的形式。如,在讲完八年级下“连通世界的新航路”这一目时,学生对四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航海家、时间、支持国家及航线几个角度制作表格。

制成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完整的理解和认识,也就会加深自己的整体认知。

四、知识比较式

历史与社会课中许多知识点既相互关联又各有差异。课堂小结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鉴别差异、理清脉络。比较分析时可以借助一些知识体系图表来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夯实知识基础。

在上复习课“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时,最后结尾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四大地理分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比较,既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由教师出示相关空白比较表进行填空对比:

在对比中,更容易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相关知识的印象,从而起到巩固的效果。

五、感情升华式

1.借助诗歌升华

心理学实验表明,青少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鉴赏力和丰富的爱憎情感。运用诗、歌等文学艺术手段提供感情材料,创造一种形象的意境,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如,在教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改革开放的推进”时,我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开头》,结尾时用了《走近新时代》,既体现了课堂的前后呼应,又让学生对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发展和繁荣充满自豪。

2.借助多媒体影片升华

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等转化为直观的图像等,结合音像效果,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动感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我播放了《哭笑的地球》作结尾,整个播放过程中,学生认真观看,全神贯注,保护地球,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观念、意识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

3.借助名言警句结尾

青少年好崇拜名人,甚至模仿名人的言行,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可以用名言警句做结尾。

如,在讲八年级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课内我补充了“淝水之战”这一材料,谢安、谢石以少胜多打败了苻坚,结束时我引用大画家徐悲鸿的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既点出了战争胜败的原因之一,又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品质教育。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是教师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用能力的理解,是教师的知识、智慧、感情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不管以什么形式结尾,都要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新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因为艺术的结课形式,能让整节课有一个精彩的收官。

第9篇:八下历史的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八百壮士” 革命女性 历史意识

沈虹光是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其戏剧创作曾四次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话剧创作是其主业。2015年却出版了一部很好的历史纪实文学《壮士无言》,其中收集了她近几年来创作的关于抗战与现实思考的一些作品。

一般而言,纪实文学主要有两个大的创作指向:一是关于历史的,重在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记述;一是关于现实的,在描述和呈现社会现实生活中进行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反思。从题材与内容上看,纪实文学大致可以划分为记事、写人和作史、立传等四种类型,相应地就包括了事件纪实、人物纪传和史志史录等。很有意思的是,这些类型和写作方法在《壮士无言》这本著作中没有截然的区分,它们圆融地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式叙说着壮士的前世与今生,荣耀与灰暗……

一.“壮士无言”与“撞上壮士”

本书的“壮士”,特指1937年日寇侵略上海期间,为掩护中国军队后撤,固守四行仓库达三个月之久的,中国88师524团团长谢晋元及其率领的四百多名青年军官,号称“八百壮士”。很偶然的,却让为了戏而去通城的沈虹光给“撞上”了。

壮士无言。除了书中的第一章《壮士无言》是深入“八百壮士”的历史真实外,其他章节似乎都与“八百壮士”无关。但我们认为,书名《壮士无言》与第一章节《壮士无言》中的“壮士”,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管是通城的“八百壮士”,还是性格刚烈的赵氏妈妈,亦或是爱国将领张自忠,他们都是狭义的“壮士”的广义化代表。作者也是经由他们的人生经历一点点彰显出壮士的无言性特征。

首先,抗战烈士无法言语。抗战时的中国,无数国人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祖国大地,是一个连留下名字都是种奢侈的时代。

“中国军队不怕牺牲源源而上,往往整连整营地倒在敌人的高效炮火中。”[1]残酷的战争造就了无数无名英雄,曾活得轰轰烈烈的他们,却好像从未来过这个世界。正如作者在天岳关一节中所言,“更多的墓碑无名,甚至连荒冢也没有,只在凸兀的岩石上凿出一槽,石碑就插嵌在槽里,四下看去,‘与天岳长存’‘壮烈精神,普天同仰’‘威震殊谷’‘求仁得仁’‘忠勇之气永不泯灭’的碑刻题词比比皆是。”[2]而远在南太平洋的岛国,更有千余座抗战时期留下的中国战俘荒冢,至今仍隔海遥望,未能荣归故里。

历史不是一场晚会、一次报告可以被全程记录的,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由不同人物促成的不同事件,往往是导致某一个历史结果产生的必然和偶然的必备条件。当我们回过头来,想要针对这一历史结果展开历史追溯时,某些历史细节的淡化和忽略是必然的,人们注意的往往是经由自己有意识的选择、判断和筛选过的部分真实。正是基于这一历史状况,作者没有用小说的方式叙事,而是用限制性很强的史志史录的客观实录方式,经由抗战烈士的无言来诉说震撼读者的精神和信念。

其次,抗战英雄无法言语。艾萨克・辛格在初学写作时,他的哥哥曾教导他,“事实是从来不会陈旧过时,而看法却总是会陈旧过时。”[3]看法的改变不单单取决于自身的社会经验,更与社会的变动、政治的变换、时代的更迭、意识形态的流变、价值观念的更新等繁多因素相关联。的确,在某种意义上,生活和历史本身比虚构更能冲击人类的想象力。

没有向敌人屈服的壮士们,却不得不对生活低头。胡梦生,在战后绝口不提往事,“好多年里,‘兵’就是一块巨石,压得他抬不起头来。”[4]万连卿成了战犯、劳改犯,被流放遥远的车排子,直到晚年才回归故土。有勇有谋、不畏生死的周福其回到通城后,也“低眉顺眼,跟胡梦生一样,他也绝口不提往事。通城壮士多,在街上搞不好会碰到,碰到了也装作不认识,不打招呼,头一低走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抬起头来,此时生死与共的壮士们已然凋零,很难碰到了。”[5]

政治政党的分野,意识形态的不同,都会有选择性的取舍客观的历史真实,沈虹光的这段话深刻的揭露了这种矛盾:“你说他是‘八百壮士’,他说他是‘国军’,不是‘共军’;你说他是革命烈士后代,他说他是劳改释放犯。”[6]在共同的国家主义立场上,没有人质疑“八百壮士”的真实性,但不同时代的政治政党、意识形态,使得抗战英雄失语无言。抗战历史既是国际史,也是民族史;既是党派政治史,也是个人爱国史……众多利益作用的合力,使得作为个体的抗战英雄被软埋在历史的尘埃中无声无息。事实上,沈虹光意识到这些,并力图用既存事实说话,这,也是沈虹光不直写“八百壮士”抗战伟业,而重点书写三个有代表性的壮士的战后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撞上壮士。沈虹光开篇就说自己“撞上了壮士”。“我用‘撞’字一点也不夸张,‘嘭’地一下,一个愣怔,‘八百壮士’在通城?完全没有想到的。”[7]湖北著名作家居然不知道“八百壮士”多是通城人,无意中“撞上”才知道,可想而知壮士被软埋的历史有多深。

造成壮士的历史被软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历史的软埋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且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历史会被软埋,壮士的历史就在看似偶然的境遇下被必然的埋葬。无独有偶,“全国第二位女党员、的爱妻与亲密战友,也是一位为神圣爱情和革命理想英勇牺牲的伟大烈士。”[8],在故去半个多世纪后因其手稿的发现才再次为大家关注,那段不平凡的、被软埋的历史才逐渐清晰起来。

历史的被软埋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历史的无言性和不可逆性使历史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需要借助人、文字、图像等诸多载体,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真实、揭露历史真相。我们必须关注更多被软埋的历史,挖掘被时间封存多年的历史真相。

于是壮士终于有言了。无言的壮士终有可能经由书写、铭记等各种形式“发言”。

作为一部历史纪实文学,在《壮士无言》中,沈虹光并没有严格区分写作类型和方式,而是以史中有事,事中有人,史论结合,传记叠加的方式叙说着历史真实,披露“八百壮士”前世今生的历史真相。如同马识途所说:“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并不需要追究什么。但是这些仁人志士献身中国革命的斗争事实,不容歪曲,他们的功绩不应淹没。”[9]

沈虹光主要通过胡梦生、万连卿和谢晋元三位壮士,由点及面,使“八百壮士”的前世今生跃然纸上,令人信服。沈虹光几次拜访胡梦生的家人,多方了解胡梦生的性情和当年逃跑的细节;详叙流落车排子的万连卿回乡的几番波折;由谢团长的勤务兵周福其的言说,窥视谢团长庄严肃穆、治军严明的形象。人物采访、实地考察、史料钩沉、资料梳理、观念掘发,沈虹光用文字让我们了解了“八百壮士”,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事迹公之于众,对诸多历史疑问和误区都做了合理的解释,歪曲的历史真实被扶正,为许许多多含冤受屈的抗日英烈“发言”,也借此纪念抗战的胜利,向抗战英雄致敬。

二.革命女性的必然与偶然

抗战中不仅有男性的“八百壮士”,也有女性壮士。由《长江日报》以《家中旧照片》为主题的约稿切入,作者沈虹光引出先生的母亲赵氏妈妈,由家族的“言说”,成功再现了一位坚毅不屈的革命女性形象。《母亲的故事》立足于“展望的要预测未来,回眸的要怀旧反思”的基调,书写小人物与大历史之间的密切牵连与渗透。

作为女性革命者,在革命事业和日常生活面前自觉或无奈的抉择,都体现着革命女性的必然与偶然的胶着。

“事实上,时代给予当时的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真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早生十年或晚生十年,从他自己的教养和外界对他的影响看来,便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了。”[10]似乎为说明歌德关于人的“生存时空决定论”的正确性,在20世纪前半期,许多知识女性感应着革命风潮的激荡,“逃离”小家庭的有限空间,进入到革命大家庭的公共空间去寻觅自己的人生出路。赵氏妈妈就是其中既普通又有代表意义的女性之一。在赵氏妈妈的革命生涯中,作者突出叙写的是命运的必然与偶然的胶着导致的无常。

时代与革命,性格与革命的必然与偶然的胶着,使得赵氏妈妈的革命不可逆转。

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认定的,历史进程由许多细小暖味的、不可捉摸的原因,促成了个人性格的某种特点,影响到了社会的命运,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是很大的。于是,历史的面貌就是我们所见的这样了,不可更改了。赵氏妈妈的个人性格虽不至于影响到了社会命运,但却成为她加入革命,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因素和内心动力。如果说赵氏妈妈所处的革命时代是一种偶然,那么其冷峻和兀傲,特别是其凌然不可侵犯的性格则是其革命的必然。

革命与命运,生活与命运的必然与偶然的胶着,使得赵氏妈妈的死亡同样不可逆转。

不同于赵氏妈妈的大姐想要的安稳生活,赵氏妈妈追求的是超越日常、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但革命从来都是激进而血腥的。于是她的狠心弃子,她的失夫之痛,她的狱中苦闷,都成为革命必然的组成部分。她的冷峻兀傲不仅表现在革命和民族大义中,也体现在应对日常生活的矛盾中,于是一次家庭间偶然的口角直接导致了赵氏妈妈生命的陨落。

应该说,赵氏妈妈的个人性格和人生经历是一些具体的“小环境”事件,单独看,它们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如果把这些“小环境”事件与“大环境”时空相联系,就会看到二者之间充满辨证的关系。一方面,具体的人事总是处于“大环境”中,于是人和事都会相应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之趋向,那么,在“大环境”下所采取的行为和做出的选择,则常常能使个体的气质和性格越发鲜明地彰显出来;另一方面,个体的生活经历、情感思绪等“小环境”的累积叠加,也会产生从某方面来决定大环境的选择力量。具体到赵氏妈妈而言,作者以为上述“小环境”事件之所以能成就其革命事业,并伴随非命的死法,是与“大环境”所蕴涵的“历史的必然”有深刻联系的。质言之,革命风潮、救亡图存、女权思潮、抗日战争等“大环境”导致了社会欲为女性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和表现空间的“历史必然”,而这种“历史必然”又与个体的“小环境”选择或契合,或相离,或存在缝隙,由此,形成个体命运的“事件”。

孤守东战场的“八百壮士”经由沈虹光的书写被人铭记;鲜活的抗战精神值得后人传承;革命的抗日的赵氏妈妈同样令人感慨万千。然而,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无法归家的抗战英雄,祖国土地上还有无数被软埋的抗战历史,面目全非的来凤机场,急待保护的苦竹岭遗迹,都在不断提醒着当下的我们关注历史,留心历史,铭记历史!

注 释

[1][2]沈虹光.《壮士无言》.崇文书局,2015年6月第1版,第5页.第179页.

[3]学昕;梁 海.《时间之上:“非虚构”的历史与人生―――齐邦媛的与“非虚构”写作》.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

[4][5][6][7]沈虹光.《壮士无言》.崇文书局,2015年6月第1版,第11页.第41页.第30页.第3页

[8]欧阳友权;程海威.《信仰热血的女性传奇----评长篇纪实文学》.湖南社会科学2014第5期.

[9]马识途.《长篇历史纪实文学序》.四川党史1999年1月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