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思念家乡作文精选(九篇)

思念家乡作文

第1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那时,我家离海边很近,只有十多分钟的路程。周末去闻闻新鲜的空气,感受大海的魅力,看看那太阳从海下冉冉升起……真的忘不了啊!

一个周六,我迎着风儿吹来的海的味道来到大海身边,深深地吸口气,让身体的各个感官享受这大海的魅力,然后坐在金色的沙滩上,等待太阳出现。啊!望着波澜壮阔的大海,深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凉凉的海,那种感觉印在我脑海记忆中的第一页。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朝霞慢慢地装饰着天空,周围一片寂静,只能听见海浪翻滚那宏伟的声音。紫色的朝霞慢慢地变红变黄,突然太阳像个大火球穿破黑暗!天亮了,太阳沐浴着大海,海面上跳着闪烁的光,海鸥开始活动。啊!多美呀!

多么令人难忘,我眷恋这海上日出,眷恋我的家乡,塘沽占去了我的所有思念。我没有华丽的语句装点您,内心的感慨、心中的想念、脑海中的印象,只能化成朴实的语句向您倾诉我满腔思念之情……

第2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关键词】美丽 哀愁 冬至 全唐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抒发思乡之情是一个恒久的文学主题。在中国古代,由于山川的阻隔,行旅的艰难,游学游宦的人们都有着浓重的思乡情结,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渴求合家团聚,共享人伦之乐,在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同样如此。

《全唐诗》中记载了唐代诗人许多冬至思乡的诗歌,其中杜甫、白居易、杜牧等人的冬至思乡诗,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将人们普遍具有的思乡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总体来看,《全唐诗》中的冬至诗主要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直抒胸臆,流露出真挚的思乡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逢佳节之际,异乡异客的思乡情结更为浓烈。在冬至这个特殊而又传统的节日里,一些文人墨客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对故乡及亲人,朋友那份特殊而又真挚的情感。如: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在冬至这个重要的节日里,白居易远离亲人,逢佳节而无限感伤。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从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冬至思乡诗。“抱膝灯前影伴身”,形影相吊,孤独寒冷。诗人用简短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家人共思”的感人场面,“还应说着远行人”,由于诗人离家远行,家人一定也在盼望、等待、祝福、思念。画面朴质而感人,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那份真挚的思乡之情。

2.思乡之情及内心忧愁难以排遣,寄托于亲人、朋友。当人内心的愁苦忧愁难以排遣,我们往往会找人倾诉,说出自己的苦闷。当一位游子远离家乡,孤身在外,思乡之情尤其强烈,在特殊的情境之下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亲人朋友,寄托自己的情感,宽慰自我。在冬至诗的思乡情结中也有所出现,如: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惟能忆兄弟。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作者身居他乡,适逢冬至节,“樽前岂解愁家国”,可见诗人内心充满忧愁,家愁、国愁相揉合,借酒消愁也难以排解心中苦闷。这时唯能想起自己的兄弟,“辇下惟能忆兄弟”,可见愁之急,思家,思亲之切。

3.即景抒情,因异乡之景而生思乡之情。思乡情结是一种对故乡的特殊情感,情真意切,在冬至思乡诗多数以直抒胸臆,抒情为主,然而也有一些通过描写异乡之景,异乡之境,由眼前之景上升为抒发对故乡之景热爱眷恋之情的。如:

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时。

自作江南客,昔逢下雪时。

有烟栖菊梗,无冻落衫枝。

昔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

鸟声浑欲啭,草色固应知。

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

――陆龟蒙《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作者选取冬至这一节日,整首诗重在通过今昔景物的对比,如将“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时”与“自作江南客,昔逢下雪时”进行对比,突出景物反差之大,更能凸显对之前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以及无限眷恋之情。然而全诗对自己内心情感描摹很少,从所写对比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了解诗人的情感,那浓厚的思乡情结。

4.仕途坎坷,思乡之情更为强烈。古人非常重视功名利禄,希望踏上仕途,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然而众多有志之士,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在此情形之下,在冬至这个传统节日里,有志之士的思乡之情更为强烈。如: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杜甫《至后》

第3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关键词:李东阳;怀乡;文化心理归属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083-02

明代茶陵派领袖李东阳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京城度过的。在漫漫七十年的人生中,李东阳只在二十六岁时随父亲回过故乡茶陵一次,在茶陵也只待了十八天,然而他却有一股子根深蒂固的思楚怀乡的情结,对故乡茶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难以释怀。他自称“长沙游子”,是“楚人而燕产”,将书斋命名为“怀麓堂”(古城长沙之西有岳麓山),即是这种思乡情结的极好表证。一个人对自己一生仅接触了十八天的“故乡”却有着这样浓的深情,这种不寻常的情结值得我们去仔细分析并探究其产生原因。

李东阳(1447――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南茶陵,生于北京。李东阳在茶陵的始祖名李余,字庆远,宋朝时任茶陵州同知,后即定居茶陵中洲。从此李余一脉就在茶陵繁衍生息。明太祖洪武初年,李东阳的曾祖父李文祥在茶陵参加义军,这支部队先驻湖南郴州,后驻北京。李东阳的祖父李允兴(福永)在北京长大后,就代替父亲在燕王朱棣的军队当差。明英宗正统年间,他因病退伍,居住在北京海子的西涯,此后李家就定居在北京西涯。李东阳的父亲李淳,年轻时做过渡船船夫,参加科举考试失败一次后,不再营求功名富贵,在北京以教私塾为生。

李东阳和“故乡”茶陵的亲密接触仅有一次,成化八年(1472年),二十六岁的李东阳时任翰林院编修,这一年他曾陪同他父亲李淳回湖南茶陵。这次南行辗转七个月,但他们在茶陵也只待了十八天。这是他平生唯一的一次故乡之行。据《南行稿・序》称“成化壬辰岁二月,予得告归茶陵,奉家君编修公以行。至则省始祖州佐公及高祖处士府君之墓,既合族序,燕居十有八日,乃北返。”洪武初年李东阳曾祖父李文祥随军至北京,但茶陵李家仍在茶陵生活,后来李文祥在北京开枝散叶,但其宗族仍在茶陵。此次南行的目的就是省墓并把北京李文祥这枝谱入族谱。《南行稿》中有诗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如《六月九日初度,诸族父兄皆会,感而有作》、《荷木坪二十韵》等诗曰:“县令具牲缪,诸生走冠帻。伯叔在我前,子弟侍我侧。”可见当时场面是相当盛大的,县令与茶陵诸生都参与祭祀,同族的伯叔子弟济济一堂,茶陵李家在当地的兴旺可见一斑。茶陵是李家祖坟所在,又是李东阳家族族居之地,这个地方对李东阳的意义就非比寻常了。十八天在一辈子的时间中或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茶陵这个“故乡”在李东阳的思想中的分量却是不容轻视的。在李东阳厚厚的诗文著作中不乏以思乡为题材或抒发思乡之情的作品。

考察李东阳诗文中有关思乡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李东阳思念的“故乡”不仅仅指家族聚居地――湖南茶陵,还要包括他自己成长的地方――北京海子,以及李家移居北京后的家族墓地――畏吾村,畏吾村比西涯距皇城更远,李东阳隐退后迁居畏吾村。畏吾村是李东阳晚年迁居之地,与“故乡”不合,姑且不论。对湖南茶陵和北京海子这两个地方我们必须加以区分清楚。李东阳既有对茶陵的思恋又有对北京的回忆,这是两种不同的情感,李东阳独特而复杂的情感也正是他思乡情结的魅力所在。

李东阳有传统的单纯的对自己生活成长的家乡的思念。这种对故乡北京的回忆与怀想主要表现在他诗集中多首以《重经西涯》,《再经西涯》命名的诗中,如城中风景梦中路,病不出游空有身。柳条弄水色不定,鸥鸟傍沙情自亲。旧邻十室九易主,古寺百年长占春。恸哭儿童钓游地,白头重到为何人。(《重经西涯》)

另外,李东阳还写有《西涯杂咏十二首》表现了对西涯周围田园农舍山水亭寺的热爱,以及自己冲淡平和的心态。从李东阳的这诸多题咏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传统文人一样,李东阳在诗中抒发了对故园变迁邻室虽在却几易其主的感伤,以及对自己童年垂钓游玩之地,而今再次重游时物是人非的感触。在他同题材的诗文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时光荏苒的痛惜与回忆,对亲友不再天人两隔的悲痛追念,对故园海子浓浓的回味。这种感情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思乡情结相契合,是一种每每想起让人既想恸哭一场又感到饱经沧桑后的平静的感觉。

李东阳对茶陵的思恋情结与传统的思土怀乡情结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是“楚人而燕产”(《怀麓堂集・蜀山苏公祠堂记》)。这句话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李东阳首先肯定自己是“楚人”,其次才进一步定位自己为“燕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李东阳是生于燕地的楚人”。这种对楚人身份的确定无疑的认同感说明李东阳在意识里认为湖南茶陵才是自己的“故乡”。与生于兹长于兹的北京海子不同,对茶陵,李东阳更倾向于身份的归属。这种归属感在李东阳的诗文中也比比皆是,如《题雁,送邓宗周宪副》说:“我家旧在湘江东,十年只住京城中。送君无限潇湘意,昨夜南楼闻朔风。”《送杨应宁三首》之三曰:“吾生半南北,归与子同计。旧业空衡湘,侨居托幽蓟。”《守岁五平五则二首》之一说:“荆衡连沅湘,山川何迢遥。京尘缁人衣,乡心随征轺。怀哉江湖忧,沉思方无聊。飘飘神仙徒,凌虚谁为招?” 在这些诗中,李东阳都说自己本是湖南人,只不过由于仕途经济,不得已寄居京城。又如他在《捕鱼图歌》称:“长沙游子思故乡,安得坐观江水旁。” 李东阳成长做官都在北京,但却自称“长沙游子”盼望自己能回到家乡做一个垂钓江水的渔翁,对湖南的归属感不言自明。另外还有《观怀素自序贴真迹,柬原博太史》:“吾乡上人老藏真,挥毫作字精入神。”唐朝“草圣”怀素和尚,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东阳称怀素为“吾乡上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对自己身份的归属与认同。李东阳的这种归属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他思楚怀想情结缘由的考察,据笔者分析,李东阳思楚怀乡的缘由大概有四个方面:

一、思乡体现了一个人漂泊灵魂对终极归宿的向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更是血缘的确证和亲情的载体,无异于其精神之根,敏感的作家们对此更是体验殊深。为了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他们可以暂时抛妻别子,离乡背井,但精神深处却无时不渴望叶落归根,回归家园。“鸟飞返故乡,孤死必首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等自然现象对他们常常构成深刻的昭示和强烈的召唤。无论置身何处,总是心系于家乡,“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曹丕),他乡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园。贺知章“少小离乡老大回”的诗句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满足了游子们的精神渴求,勾勒出古代文人人生的最佳归宿,故乡是文人们安顿生命的终极处所。由前文论述可知,对李东阳而言,他真正精神的故乡就是湖南茶陵,这个故乡正是他一直念念不忘,心向往之的归宿,这也难怪他在诗文中屡屡称“我家旧在湘江东”“长沙游子思故乡”了。

二、思乡情结是伦常关系的心灵折光。这是李东阳思楚怀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李东阳仅有的那次回乡就是为了完成父亲祭奠祖先,以期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愿,这种对祖先的崇敬,对家族伦常的重视其实也深植于李东阳的心中。思乡的核心是思亲, 只有亲情才使得“家园”这一概念变得具体而有意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这种双重属性使之成为家庭成员的主要活动场所, 后天的共同劳作、共同生活以及共同的利害关系起着强化先天的血缘亲情关系的重要作用, 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在这种浓郁的伦理文化氛围中, 对于古人来说, 未成年时家庭既是他们物质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地, 也是他们获得充实感、安全感的雄一处所, 家中祖宗的牌位以及字辈的排列或许还有家谱族谱的保存令他们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血脉的一段。他们成年后走出家门远离故土, 家又成为其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处, 对血缘关系的情感依赖及其理性认同, 皆因远离家乡的现实而凸现出来。因此, 乡关之思也就必然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古代文人这种普遍的人生体验的高度概括。

三、李东阳思楚怀乡情结受楚文化的影响,是对楚文化的皈依。楚文化是指自春秋战国以降,两湖地区经过相对漫长而持续的文化交流、融合过程,逐渐形成的文化。“以古楚语为共同源头的语言,尚武的习俗,以‘相’、渔歌著称的流行民歌,以信奉佛教为主的,是该文化感觉区域的文化基本特性”。秦灭楚后不久,统一了全国。尽管楚国灭亡了,但楚文化区的文化感觉或文化概念却留在了两湖地区人们的心中,成为他们的文化心理归属,且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影响渐趋深远。比如,明代竟陵派诗人谭元春经常自我表白:“谭子自念其为楚人。”这种文化地域感觉甚至影响了他的行为:“钟子与谭子皆楚人,楚之岳曰衡、摺:饨显,至于,与谭子无岁不期,无言不及。”引文中的钟子指其同邑诗人钟惺,也是竟陵派的主将。可见,两人因为“楚人”的共同文化感觉,影响到了人们的行为和日常生活。当然,文化心理感觉区尽管只有模糊的边界,但还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四、“身病益愁愁转病,老来归思十分浓” 这是李东阳思乡的身体上的原因。李东阳本来身体素质就一般,,常年在翰林院任职,劳心劳神又疏于锻炼,体质越发虚弱,疾病时作。中年时还曾经坠马摔伤,晚年更是疾病缠身。从他的辞呈和有关诗文可以看出,如弘治十七年十月所上《奏为陈情乞恩致仕事》折子中说:“……得患痔漏、脏毒等症,燥热秘结,累日不通,几至危殆……精神困惫,头目昏晕,众疾交攻,不能动履。”

武宗继立之后,随着年事日高,病情日渐加剧,如正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所上《奏为患病陈情恳乞休致事》说:“连旬阅月,病势交攻,头眩愈加,腿痛增甚。比因蒸熨寒湿,发汗过多,元气重伤,精神顿耗,夜多痰嗽,口有血丝,非但不能趋朝,抑且艰于行步。官旷职,自同废人。”正德六年七月所上的《奏为老病陈情恳乞休致事》:“久任以来,中年已过,四子俱夭,一女继亡。哭泣伤多,眼目昏暗,寻丈之内,不识人形,咫尺之间,莫辨文字。其他病症,不敢再陈。”东阳年事已高而且病痛越加的严重,加上“四子俱夭,一女继亡”。如此凄凉的现实令他再也无心做官,心中的寄托只在思归,病中思乡正是人之常情。《春兴八首》之五说:“身病益愁愁转病,老来归思十分浓”,《病中言怀八首》之二说:“身老病随年共老,愁多心与夜争长”;其三说:“身病何如目病难,极知昏g胜衰残。愁来强阁东门泪,老去从欹杜甫冠”。李东阳的这些诗中触目可见“病”“愁”“归思”等词语,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老人对“落叶归根”的渴盼。

总之,李东阳对故乡茶陵的思念是隽永而复杂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以及他对楚文化的归属感对他的文学创作和诗学批评深有影响。考察李东阳思乡思想的独特性,探讨其产生的根源,对研究李东阳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乃至明代文学是有补助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钱振民.李东阳年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2]周寅宾.李东阳集(第一集)[M]. 长沙: 岳麓书社,1984.

[3]邓绍基,尹恭弘.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第4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一、导入环节,课内文章带入丛书内容引出乡愁

多媒体播放《乡愁四韵》,再展示余光中的《乡愁》,创设情境之后,教师深情表述:我们吃过了汪曾祺送来的鸭蛋,品味到了乡愁;喝过了琦君酿过的春酒,也感受到了乡愁。有人说,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那些远赴他乡,天涯羁旅的游子们离开故乡的时候是豪情万丈,归来时却万斛乡愁。踏遍万水千山,阅尽人间万象,他们会埋藏多少欲说还休的心事呢?

二、赏读乡愁,深入文本,感受作者情怀话乡愁

首先请学生速读《乡情》《剪不断的乡愁》《愁乡石》《想北平》。然后要求学生选出自己最喜爱的文章并概括其内容,说说作者如何用文字或借助什么物体表达这么抽象深沉的感受――乡愁。学生细读文本,深入思考之后,他们也能谈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生:我喜欢的是《愁乡石》,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到日本鹅库玛岛度假,隔着中国海看到了远方彼岸的祖国,借着7颗灰色小石子抒发了作者对远方故乡的怀恋与忧愁。228页第七段,体现出其他的游客游玩时的愉悦,与下文作者的忧愁相比较。(其他同学作批注)我觉得作者身在异国他乡,无时无刻不思念祖国。这七颗小石子和作者一样朴实无华,都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祖国的海浪。

师:是啊,作者的愁乡之情就这样荡漾在这片海上。可是沧海之上,永远也钓不回逝去的昨天、离别的故乡。

生:我喜欢的也是《愁乡石》,230页倒数第三段和231页的第三段。运用了对比和语言描写的手法,将游伴们的硕果累累与“我”几乎空手而归作对比,将“我”内心的哀愁与失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使我感到了作者对这几颗小石子的重视,和它们对于作者的价值,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于祖国,对于故乡的热爱与思念和她内心深深浓浓的乡愁韵味。

师:你说的让我想到纳兰性德的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当初有却不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弥足珍贵。

生:同样是这篇文章,我喜欢230页倒数第五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普通灰色小圆石带给作者温馨的童年回忆,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以及背井离乡,常年在外漂泊的酸楚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作者站在沙滩上,隔着中国海遥望故乡的情景,带给我们一股浓浓的乡愁韵味。

师(总结):张晓风8岁就离开浙江金华远赴台湾。那些年少梦幻如水一样的流逝了。“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无论张晓风在文坛上有怎样叱咤风云的影响,此刻她的生命之舟都静静地停泊在了这片海边,一一检点,化作一声长叹,两行清泪,满目烟云。

生:我喜欢的是《剪不断的乡愁》,这篇文章是写作者得知可以回大陆探亲的消息,办妥手续和安排探亲行程时喜悦、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总结):是啊,人还未走,心已归家。那你想想作者的故乡是湖南,为什么首站不去,却选择了北京?宋之问有句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者此时就是这样的心情。

小结:这个重磅消息犹如李白那晚听到的笛声,一夜之间散入春风满洛城。39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每个生命个体来说,都是一段漫长的历程。“三十余年如一梦”啊,也许“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但不管故乡怎样千变万化,故乡的人还是会认得这个游子的。

生:我喜欢的是《乡情》,令我感同身受的是204页最后一段和205页最后一段。请老师帮我读。

(学生笑。师:为什么?生: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朗读水平不行。)

师:作者是一名漂泊在外的游子,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作者的故乡世事沧桑,但作者对故乡的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而是越发深沉。不管故乡如何变化,作者的乡情都是一杯酽酽的茶、醇醇的酒。

师(总结):是啊,纵然功成名就,也掩不住灵魂里荡漾的乡愁,这种情怀一旦背负,就是一生。

生:我也喜欢《乡情》,203页第二段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学生批注),引用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写出所有动物对自己的出生地都深深地依恋,都有浓厚的思乡之情,引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小结:“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乡是每个游子心中的圣地。再踏故土,也许同学大多风流云散,也许故乡早已物是人非。可在游子心中,依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我喜欢《想北平》,文章最后一段“还,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我查阅资料,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已签订,战争即将爆发,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同样让我想到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此时的老舍和艾青内心都是一样的,饱含了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小结:你说得真好。老舍的悠悠怀乡之情溢于言表,拳拳赤子之心跃然纸上。有些往事不能回忆,有时故乡无法想念。老舍像苦苦搜寻目标的猎户,北平就是他心仪已久的七彩神鹿。满弓的箭欲罢不能,只能任其出手,射中的却是自己的心头。

三、诉说乡愁,从文本中走出,走进生活话乡愁

教师先朗诵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在和学生深入交流文本中作者乡愁情感的基础上,然后再声情并茂地启发学生:离开了那么久,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你还记得吗?请回忆后动笔写下。

(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从文本中走出,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写出自己对于乡愁的理解。)

生:今天,我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心中升起澎湃之情。我如今回到了我的故乡,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吸一口故乡的空气,是一股亲切的味道。一阵清风拂过我的脸颊,熟悉朴实的味道。今天,我回到了这里,回看一眼参天的古树,小时,我曾在这里捉过知了,低头望一眼刻在树上的文字……

生:小时候的我是在老家度过的,老家在临着长江的坝上。小时候我经常和哥哥们在长江边上用泥巴捏成一个个小圆球,用叶子包着放在火上烧,待它们变硬,就可用作弹弓的子弹,这就是我小时候的一种乐趣。每每回忆,仍然让我回味无穷。

四、我心依旧,老师自身感受话乡愁

师:听到大家对家乡的深情回忆,再读着作者感人肺腑的字字句句,老师也心潮澎湃。其实我也是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努力在合肥和大家过着一样入乡随俗的生活。我也想到了我的故乡、我的母亲。我写了一首小诗和大家分享:

故乡是一坛陈年的老酒,

不忍开封,不忍开封,

哪怕抿上小小一口,

馥郁的芳香就会

润了你的双眸,醉了你的心头;

故乡是一座心灵的港湾,

何惧天涯,何惧天涯,

漂泊的游子将

所有的委屈,所有的疲惫

化作一只小小的归帆,栖息在你温暖的怀抱。

师(总结):有一首歌,不常听,但一入耳,便能慰藉愁乡之情。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第5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思乡之情的手法,练习运用。

3.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的情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方法,尝试练习。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质疑

师:同学们,在唐代诗人张继的笔下,乡愁是夜半时的声声钟鸣;在宋代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春日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清代纳兰性德的吟唱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现代诗人余光中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乡愁》。(板书课题。)

二、走进文本,自读自悟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乡愁》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三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三遍的时候,努力把诗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学生齐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出示课件《乡愁》。)

师:好,谁来读一读这首《乡愁》。其他同学特别注意是否有读错的字音。

(学生朗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老师想提醒一下,第三小节的“啊”这里要变音,“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 “o、e、i”就要读成“ya(呀)”。哪位同学再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停顿得是否合理。

(学生朗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第一小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她在读“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时候,“乡愁”后面停顿了。

生:她在“我、母亲”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叫读得有板有眼。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字音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韵味来。比如“乡愁”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有的读“乡愁”(语速略快)。有“家乡”的味道吗?有“忧愁”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念“乡——愁”(充满感情),有感觉吗?有味道吗?

生:有感觉,有味道。

师:读诗就要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自己再试着读一读《乡愁》,争取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味道来。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读完这首诗,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生:悲伤,凄凉,无奈,痛苦,悲凉,惆怅。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初读这首诗的感受,哪位同学根据你的感受来给大家朗读一遍?

(生读。)

师:在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4幅画面,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的眼前划过。你们看见了吗?是什么?

板书:小时候 邮票

长大后 船票

后 来 坟墓

现 在 海峡

师:作者的愁绪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在诗中,作者把乡愁用实实在在的物体比喻出来,我们也就会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这样的写法我们也可以尝试着用到我们的作文之中。

师:乡愁是作者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情感,在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乡愁一样吗?在不同的阶段分别是谁对谁的思念呢?

生:小时候,乡愁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生:长大后,乡愁是作者对妻子的思念。

生:后来,乡愁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生:现在,乡愁是作者对祖国的思念。

三、剖析交流,入情入境

师:4种不同的意象,4种不同的愁绪,构成了一幅幅苍凉凄美的画卷,串成了一首首幽怨委婉的乐章,轻柔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下面就让我们走入场景诗句中,全身心地感受余光中先生那无法消散的乡愁。

师:我们再轻声地读一读第一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这枚小小的邮票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深情?

(学生读文。)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我感觉到,这枚邮票代表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师:你体会到了浓浓的思念,那就把这浓浓的思念之情融入你的朗读之中,来引起大家的共鸣吧。

(学生读文。)

师:读得很有感染力。你能够通过重读“小小的”来突出作者的感情,很好。可是老师还想告诉大家,重音并不一定要重读,有时根据需要处理为重音轻读效果会更好。如果“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3个字读得轻一点儿、缓一点儿是不是会更好呢?大家再来试一试。

(学生读文。)

师:是呀,儿时的我们,心中最可依靠的就是母亲那温柔的怀抱。作者离开故土,思念尽数献给了母亲,看到母亲的照片会哭,穿上母亲缝的衣服会哭,想起母亲翘首的期盼更会哭……当泪水滴落在邮票上时,我相信母亲读信时会闻到泪水的清香与苦涩。这泪水正是作者心中对母亲绵长的思念,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再次感受一下作者内心的愁绪。齐读第一小节。

(配乐,学生读文。)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心中的乡愁也越发的浓厚。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卷?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体会?

(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师:手中的这窄窄的船票,一边连着国外求学的作者,一边连着翘首以盼的妻子;这窄窄的船票,寄托着对温柔的妻子的惦念与牵挂;也只有这窄窄的船票,才会让远隔重洋的夫妻早点团聚,望着手中这窄窄的船票,内心也许还会有涌动的欣喜与希望。我们再来读一读诗句,体会作者此时内心的感受。

师:第一节与第三节都是写对母亲的思念,是不是重复了呢?我们再读第三小节,体会一下此时作者的内心与小时候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后来,母亲已经去世了,小时候还能相见,现在就见不到了,有一些惋惜、悲伤和无奈在心里。

师:是呀,此时,作者与母亲已是生离死别、阴阳两隔,不但有思念,更有失去母亲的悲伤和痛苦。试着用你的朗读,把作者的心情表现出来。

(学生读文。)

师:在颠沛流离中,母子俩相依为命,如果第一节写的是生离的话,而本小节就是死别。还有什么样的思念比生离死别更让人心碎呢?孟郊诗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余光中终于长大成人,终于可以回报母亲之时,如今却已经是阴阳两隔,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揪心的感觉……

(齐读第三小节。)

师:(小结课文)诗歌的前三节,作者分别用邮票、船票、坟墓寄托了对母亲、妻子的浓浓乡愁,我们可以概括为对亲人的思念。而最后一小节又会给我们展现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情感呢?

生:这一小节,表现的是作者对祖国的思念。

师:的确,故土难离,叶落归根。作者徘徊在祖国大陆的门外,却不能跨过那浅浅的海峡。如果你是作者,会有什么表情,有什么样的表现?

生:泪流满面。

师:那也许余光中是一个“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人呢?

生:可能会沉思吧,把内心的激动用文字表现出来。

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沉浸在浓浓乡思情感中的诗人。

生:也许会愤怒,恨这海峡隔断了自己返回故乡的道路。

生:最后一节诗让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站在海峡边的礁石上,用饱含沧桑的眼神,遥望对岸的祖国。

师:试着把我们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再来读一读最后一节。

师:对母亲、对妻子的思念可以称为家愁,而对祖国的思念就是国愁。家愁与国愁融合在一起,就是余光中先生笔下的——

生:乡愁。

四、渗透学法,迁移练习

师: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没有一句是写内心的感情,而是借助“邮票、海峡”等具体的事物,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形象化,用一种形象的物体来触发这种情感,是这首诗最重要的特点。其实呢,除了这些形象的事物,还有很多物象最能触动你心中的痛,触发你的情感,引起你的愁绪。想想看,还有哪些具体的物象,哪位同学能再为乡愁打个比方?

第6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越大。

故乡,游子以什么样的方式思念故乡呢?

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故乡,思念故乡,思念故乡不需要理由。

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吕和义《思念故乡》

小时候,觉得故乡很大,很大,大得没有尽头,翻过一个坡,还有一个坳。现在,漂泊在外,方觉得故乡其实很小,很小,装在心里,可以带着走。只是觉得沉重,那么多的大山和石头,垒着太多太重的病根和乡愁。

故乡啊,你永远是我胸口捂紧的37度体温,是我舌尖尖上一句滚烫的姓氏和母语,是我体内一涌奔突燃烧的血液。

故乡啊,请允许我邀来今夜的月光,在烛照八千里黄土时,也烛照我巴掌大的村庄,把隔世的粮食,种进荒芜已久的来路。

刮风了,下雨了,就想回家,家里暖和。过年了,过节了,就想回家,家里有红红火火的灯笼、团团圆圆的日子。

真想回故乡哟,作为流浪他乡的歌者,我却一直只能把所有的思念写成虔诚的文字,装进信封,让枯萎的灵魂和亲近而又遥远的故乡对谈。

――吴开展《怀恋故乡》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时,我独自微微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达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 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老舍 《想北平》

今夜,丢失了故乡的我,灵魂在月光里游荡,我把月亮作为了我的故乡。有多少与我一样的游子,把你当作了慈母的所在,把你的国度当作了灵魂的故乡。月亮如眼,一路瞩望着我如山鹰一般飞翔。暴风雨曾折断我的翅膀,在夜的沼泽里,我破碎的心流着血;月亮如耳,聆听着我以及大地上的一切;月亮如帆,托举起所有不幸的人们受伤的信念远行!在那些吉祥快乐的日子里,月亮如头戴白莲花的女王,与她所有的孩子们一起欢歌共舞。

第7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关键词:师陀,还乡动因,乡愁

卢建红指出“芦焚时期的创作主要是围绕故乡来进行,‘还乡’(乡愁)成为作家的创作主题和核心情感方式。”[1]纵观师陀作品,可以发现其展开还乡叙事时,还乡总是围绕着一个基本的因素,那就是作品中还乡者的乡愁情结——对家的思念,无论他们身在哪里,无法忘却的家乡总在召唤着他们的归来。这也注定了他们不论离家多远,在外生活多么美好或者困苦,都会某一天回到乡土中去,去感知曾经的点滴,尽管流逝的时间无法弥合变化的空间,甚至物是人非的家乡景观触动的全是伤感、苦痛,但还乡者还是会踏上故乡的旅途,正如《宝库》中写道“八年间他怀恋着家乡,几乎要害病了。他无时无刻不在做梦,他要到那干燥的土地上去,他要困一个赤条条的觉”,[2]从中可以看出乡愁对还乡者的诱惑所在。这些处在城乡二元结构挤压下飘泊的异乡者,其思绪始终没有离开故乡,虽然离乡时间长久,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恋更浓郁,热切渴望回乡,因此,乡愁成为他们返乡的一个基点,指引着飘泊的还乡者们回归故土。

对家的眷恋所引发的“思乡病”是由时空的距离所引起的,但时空的阻隔反而使思乡情更久、更浓。在空间上,家乡这个载体蕴含着众多的乡土记忆和思恋,游子们到异乡的境遇内生存,使其失去了家乡的草木,也无法感受家乡的乡土气息论文网,因此,一旦被放逐,他们离别家乡飘泊在外,便对这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产生深厚情感,这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和牵挂;在时间上,主人公自远离故乡开始,他们在外的每一天都在新旧记忆中交融、激荡,因此,数年来记忆的砥砺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日益沉积,在记忆的深处,乡土也时而模糊,时而清晰,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丝。所以,在飘泊者背井离乡的岁月里,他们摆脱不了乡愁的诱惑和对家乡的思慕,直至他们还乡成为乡土“在场”的见证。

以《宝库》为例,“归客”杜振标在时间的淤积中和空间的转换下踏上回乡的路,他在乡愁情愫的牵引下和故土的召唤中,怀念故乡的山水草木,尽管还乡路途艰辛,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返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园。虽在军队飘泊八年进行谋生,但时间和空间距离并未阻隔家乡在他心中的召唤,正像文中所言“杜振标曾怀着怎样热烈的心。三个礼拜来他在路上挣扎着,他渴望着家乡的泥土,渴望着用自己的手去耕耘田地。”[3]在外飘泊生存不易的日子里,思乡之情无时无刻不在促使其还乡。时间跨越八年时光,空间也从军队、杜家湾和乡野间进行转换,但对乡土的思恋并未消弥,在三个礼拜长途跋涉后,他终于感受到家乡田野里五月的风。《寻金者》也是如此,在文本的叙述中,时间的加长和空间位置的转换都没有使主人公沉浸于异乡,对乡土的思慕不断指引其还乡,直至触摸到乡土的气息。

“世上没有一样比最初种在我们心里的种子更难拔去的”。[4]师陀作品中,主人公离乡后,即使在背井离乡四处飘泊流浪的日子里,他们也摆脱不了对家乡的眷恋,思乡病时刻困扰着精神主体。《落日光》中“吃闲饭的二爷”离开乡土,在外飘零,先后当过店家小二、马戏班的伙计和强盗,南走南洋,西走印度,但他觉得“日子仍然平淡而无味”,在思乡的煎熬中度过,他“逐渐失去辨识时和空的能力,光和暗也混乱了,时常恍恍惚惚到了家乡:他正骑马奔下岗又沿着小河驰骋,那树林、那草径、那老屋、那远景,全都清清楚楚……”[5]。故乡对他是那样亲切,乡土中的“蒲公英”、“胡桃”和“南瓜花”也唤起他的乡愁,最终他“怀着满腔秘密的喜悦踏上了归途”。

乡愁不一定通过直接的思念,还可以通过拒绝这种形式来体现,这也是理性聪明的还乡病患者们适可而止思乡和最终离乡的一个原因。《狩猎》中的孟安卿就是此类型的人物,青春年少时,他在故土留下刻骨铭心爱的纪念,后来离乡远游,但乡土中的人和事总萦绕其心论文网,成为抹不去的牵挂,引导他最终踏上归乡的路。成为“肖像兼风景画家”的他回到故土后,“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甚至熟人相遇却不相识,他幡然醒悟:时光无情,兴亡变迁,一切难再,“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失望之下,悄然向车站走去,重新踏上漂泊之路。逝者如斯,还乡者们的还乡其实就是一厢情愿沉迷于过去,他们和流失的时间较劲,但毕竟不能扭转这一切。虽然乡愁无时无刻召唤他们的归来,但返乡后由于心理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他们也在拒斥时完成了还乡之旅,不得不在怅然中再度离乡。

赵园指出“我由如此顽强百折不回的回乡意志中读出了人对于‘忘却’的原始性恐惧,对于忘却本原、忘却故土、迷失本性、丧失我之为我的恐惧。怕是因这份恐惧,回乡才有仪式般的庄严性”。[6]可见,回乡是不可“忘却”的,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仪式性的存在。师陀正是通过塑造还乡主体回乡的冲动,表现出乡愁情感下对家乡的眷恋和思慕,乡愁使还乡具有了“仪式般的庄严性”。作为还乡病患者自我抚慰和医治思乡病的最好形式,对“母性乡土的依恋”所形成的乡愁是还乡主体永远摆脱不去的一种情结,在乡愁的冲动下,他们渴望同乡土依偎、渴望乡土庇护,也渴望与乡土肌肤接触的抚慰,不想成为无根飘泊在外的一份子。师陀将视角聚焦于乡土中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中,塑造出还乡者在放逐中的回望、梦回,续写了言之不尽的“乡愁”下的还乡故事,体现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城乡文明冲突中乡土文明的诱惑和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P57

[2][3][4][5]师陀.师陀全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9. P347、P343、P534、P213

[6]赵园.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P14

第8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关键词:师陀,还乡动因,乡愁

卢建红指出“芦焚时期的创作主要是围绕故乡来进行,‘还乡’(乡愁)成为作家的创作主题和核心情感方式。”[1]纵观师陀作品,可以发现其展开还乡叙事时,还乡总是围绕着一个基本的因素,那就是作品中还乡者的乡愁情结——对家的思念,无论他们身在哪里,无法忘却的家乡总在召唤着他们的归来。这也注定了他们不论离家多远,在外生活多么美好或者困苦,都会某一天回到乡土中去,去感知曾经的点滴,尽管流逝的时间无法弥合变化的空间,甚至物是人非的家乡景观触动的全是伤感、苦痛,但还乡者还是会踏上故乡的旅途,正如《宝库》中写道“八年间他怀恋着家乡,几乎要害病了。他无时无刻不在做梦,他要到那干燥的土地上去,他要困一个赤条条的觉”,[2]从中可以看出乡愁对还乡者的诱惑所在。这些处在城乡二元结构挤压下飘泊的异乡者,其思绪始终没有离开故乡,虽然离乡时间长久,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恋更浓郁,热切渴望回乡,因此,乡愁成为他们返乡的一个基点,指引着飘泊的还乡者们回归故土。

对家的眷恋所引发的“思乡病”是由时空的距离所引起的,但时空的阻隔反而使思乡情更久、更浓。在空间上,家乡这个载体蕴含着众多的乡土记忆和思恋,游子们到异乡的境遇内生存,使其失去了家乡的草木,也无法感受家乡的乡土气息,因此,一旦被放逐,他们离别家乡飘泊在外,便对这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产生深厚情感,这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和牵挂;在时间上,主人公自远离故乡开始,他们在外的每一天都在新旧记忆中交融、激荡,因此,数年来记忆的砥砺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日益沉积,在记忆的深处,乡土也时而模糊,时而清晰,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丝。所以,在飘泊者背井离乡的岁月里,他们摆脱不了乡愁的诱惑和对家乡的思慕,直至他们还乡成为乡土“在场”的见证。

以《宝库》为例,“归客”杜振标在时间的淤积中和空间的转换下踏上回乡的路,他在乡愁情愫的牵引下和故土的召唤中,怀念故乡的山水草木,尽管还乡路途艰辛,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返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园。虽在军队飘泊八年进行谋生,但时间和空间距离并未阻隔家乡在他心中的召唤,正像文中所言“杜振标曾怀着怎样热烈的心。三个礼拜来他在路上挣扎着,他渴望着家乡的泥土,渴望着用自己的手去耕耘田地。”[3]在外飘泊生存不易的日子里,思乡之情无时无刻不在促使其还乡。时间跨越八年时光,空间也从军队、杜家湾和乡野间进行转换,但对乡土的思恋并未消弥,在三个礼拜长途跋涉后,他终于感受到家乡田野里五月的风。《寻金者》也是如此,在文本的叙述中,时间的加长和空间位置的转换都没有使主人公沉浸于异乡,对乡土的思慕不断指引其还乡,直至触摸到乡土的气息。

“世上没有一样比最初种在我们心里的种子更难拔去的”。[4]师陀作品中,主人公离乡后,即使在背井离乡四处飘泊流浪的日子里,他们也摆脱不了对家乡的眷恋,思乡病时刻困扰着精神主体。《落日光》中“吃闲饭的二爷”离开乡土,在外飘零,先后当过店家小二、马戏班的伙计和强盗,南走南洋,西走印度,但他觉得“日子仍然平淡而无味”,在思乡的煎熬中度过,他“逐渐失去辨识时和空的能力,光和暗也混乱了,时常恍恍惚惚到了家乡:他正骑马奔下岗又沿着小河驰骋,那树林、那草径、那老屋、那远景,全都清清楚楚……”[5]。故乡对他是那样亲切,乡土中的“蒲公英”、“胡桃”和“南瓜花”也唤起他的乡愁,最终他“怀着满腔秘密的喜悦踏上了归途”。

乡愁不一定通过直接的思念,还可以通过拒绝这种形式来体现,这也是理性聪明的还乡病患者们适可而止思乡和最终离乡的一个原因。《狩猎》中的孟安卿就是此类型的人物,青春年少时,他在故土留下刻骨铭心爱的纪念,后来离乡远游,但乡土中的人和事总萦绕其心,成为抹不去的牵挂,引导他最终踏上归乡的路。成为“肖像兼风景画家”的他回到故土后,“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甚至熟人相遇却不相识,他幡然醒悟:时光无情,兴亡变迁,一切难再,“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失望之下,悄然向车站走去,重新踏上漂泊之路。逝者如斯,还乡者们的还乡其实就是一厢情愿沉迷于过去,他们和流失的时间较劲,但毕竟不能扭转这一切。虽然乡愁无时无刻召唤他们的归来,但返乡后由于心理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他们也在拒斥时完成了还乡之旅,不得不在怅然中再度离乡。

赵园指出“我由如此顽强百折不回的回乡意志中读出了人对于‘忘却’的原始性恐惧,对于忘却本原、忘却故土、迷失本性、丧失我之为我的恐惧。怕是因这份恐惧,回乡才有仪式般的庄严性”。[6]可见,回乡是不可“忘却”的,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仪式性的存在。师陀正是通过塑造还乡主体回乡的冲动,表现出乡愁情感下对家乡的眷恋和思慕,乡愁使还乡具有了“仪式般的庄严性”。作为还乡病患者自我抚慰和医治思乡病的最好形式,对“母性乡土的依恋”所形成的乡愁是还乡主体永远摆脱不去的一种情结,在乡愁的冲动下,他们渴望同乡土依偎、渴望乡土庇护,也渴望与乡土肌肤接触的抚慰,不想成为无根飘泊在外的一份子。师陀将视角聚焦于乡土中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中,塑造出还乡者在放逐中的回望、梦回,续写了言之不尽的“乡愁”下的还乡故事,体现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城乡文明冲突中乡土文明的诱惑和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P57

[2][3][4][5]师陀.师陀全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9. P347、P343、P534、P213

[6]赵园.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P14

第9篇: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乡愁在文人墨客的眼里占有相当的份量,因此,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便以诗借文来表达思乡愁绪。远至《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近至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洋洋大观,其实是文学中的一大胜景,丰富着中国文学作品的内涵。因为乡愁,所以成文;因为乡愁,所以感人;因为乡愁,所以流传至今。

1 以细腻深遂的笔墨表现乡愁之多之重之深

一滴雨会眷念它的浩渺蓝天,一枝花会思慕滋养它的广袤大地。正如饮水会思源,恰似落叶望归根,好若结草以衔环,哪一位离乡的游子,漫步于异乡的土地上,呼吸着陌生的空气,不会想回头瞧瞧,寻一寻那远去的故乡的踪影?这是谁也逃不过的情感,就如父母躲不过为孩子担忧,孩子避不开依恋父母。父母与孩子之间,好似前世就系着联系,怎样也逃不过这感情债。而游子与养育他的故土之间,不也系着这样一份难舍难分的情感吗?这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愁啊,那愁是有多少,会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吗?那愁是有多沉,是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愁是有多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白在沉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异途中的一情一景皆会拨动情思。白居易在动容,“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那屋檐上的凉雨顺着屋脊,一点一滴打落,湿透你我的心。此刻,那愁已超越了空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鲁迅的乡愁是沉重的、深厚的。故去的时光,故去的人,眼前的故乡早就不是熟悉的故乡了。曾熟识的旧人已被时光改变,变成新人了。而一路走去,在我眼中是早已变了的故人,那在故人的眼中怕也是早已变了的我,而那份对记忆中故乡的爱变了吗?回乡的执念怕是被这渗人的陌生感冲淡了,但思乡的愁恋未曾改变。

2 以跨越时空的情感抒发乡愁之纵之横之远

乡愁可以是横向的,是可以回却无法回的故地,是空间上的怅惘与凄凉。

邮票,船票,坟墓承载着余光中的乡愁,那是空间上的愁绪。一湾海峡割断了回乡的路,却切不断游子与故乡在情感上的联系。此刻,愁绪早已超越空间的限制,游子的魂灵怕早已归了乡。余光中的愁是亲人之思,是故土之思,更是国家之思,是对祖国的至诚的爱恋。

乡愁更是纵向的,是想要回却不能回的梦乡,是时间上的寂寞与哀伤。

琦君的乡愁却是甜甜的,似蜜一般的。童年偷沾酒吃的小指甲盖、浓浓的粽香、清冽的故乡水……是已长大的孩子对生命最初最美的时光的甜蜜回忆,而在这看似甜蜜回忆里,怎不包含着一分愁一分哀呢?那母亲的手艺,如今何处品?那儿时的任性,现在何处寻?故乡的美好,怕只能够在梦中在回忆中体味了。

英子的乡愁是对天真烂漫的童年的追忆。随着骆驼队缓缓悦耳铃声渐渐远去的童年在英子的笔下是那样质朴无华,于温馨中透露着点点忧伤,于明快中透露着万般深情。这是远去的童年,是无忧天真的童年,更是承载着生命的沉重的时间跨度的远去的童年。

席慕蓉的乡愁似一首明净的歌,是旷达的别离与永恒的思念。游子不老,愁思不变。

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真实感。这份乡愁是那般真实,仿佛可以触碰。

3 以魂牵梦萦的现实回归来化解乡愁的浓重与悠长

文学作品中,不仅有大量的作品来表达思乡的愁苦,也有许多作品来描写化解乡愁的艺术,愁而至喜,喜而至欢,也是一种化愁之后的情感特征。

愁啊,怎样化解心中那般愁呢?

宋之问《度大庾岭》的描写,“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是经典的相见不如不见,害怕回乡,但抵达时却又是一种喜不自胜的激动,是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正如童年山那边梦寐以求的海,当有一天鼓起勇气翻越大山,是否山那边还是山呢?正如幼年渴望的远方,当有一天心血来潮,偷偷乘坐火车,是否发现远方仅是拥挤的人群和刺耳的汽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在《回乡偶书》表达的是另一种情感,虽然思乡之愁已解,但新的乡愁却油然而生,这是一种久别后的寂寥与陌生,回到家乡,却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执念归去,才发现物是人非,一切和回忆中的样子大相径庭,只落得万般忧伤。有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不是更好,反多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但我们也不能活在回忆里,更不能活在我们自己塑造的故乡里。梦里的故乡那不是你的家乡,那是你为自己创造出的理想的梦境,是甜蜜的想象。故乡还是故乡,只是上面的人与物变了;故乡不再是故乡,我们是否应该接受故乡最真实的模样?

这愁“剪不断,理还乱”,怕是化解不了,永存心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灵秀的山川给予你明秀的眼眸,宽厚的土地给予你广阔的胸襟,故土滋养了你、塑造了你,这情份你忘得了吗?怕是魂牵梦萦吧。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永远是牵挂,永远是思念,永远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