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精选(九篇)

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

第1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策略是如何搜集幼儿美术活动保存资料的指引,是连接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和资料的纽带。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策略,是以美术目标为基础来确定评价项目的,这个策略需要幼儿、家长、教师合作,共同确定评价项目。标准化的策略有助于教师很快的了解幼儿的作品以及发展情况,在选择评价项目的时候,应该让幼儿参与,让其清楚自己该怎么样发展,便于过程中的自我检视,也能与教师更好的合作。

一个清楚的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策略应该包括:

(1)幼儿美术档案评价的目的,例如现阶段幼儿涂色方面的发展。

(2)教师、幼儿和家长合作找出档案项目。比如照片、美术作品、逸事趣闻等。

(3)三方共同提出评价项目的标准或准则。例如幼儿对造型活动的兴趣程度。

在这个环节中,家长的参与非常重要,因为家长了解了评价标准,可以更好的支持和配合评价活动。最重要的是让家长明确自身角色,家长必须注意观察和记录自己孩子的进步情况,并用文字或照片进行记录,及时加入到幼儿的美术档案中,便于家长和教师更清楚的了解幼儿在评价标准下的进步情况。

2搜集幼儿作品

幼儿美术档案评价中最典型的内容就是幼儿的作品,幼儿的原始图画和创作是幼儿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真实反映,持续收集的幼儿作品可以反映幼儿的进步情况,收集幼儿作品是档案评价的开始,它能让教师重新了解幼儿的要求和兴趣。

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他们绘画技巧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搜集作品的重点应该放在幼儿自愿制作的作品上,这样能反映出很多真实的思路、真实的创作、真实的情感,最好少放在教师要求下的作品。教师最好是根据评价策略与幼儿协商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并指导幼儿在作品上注名全名、创作日期和评价,评价可以由教师针对幼儿的讲述写下简短的意见,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提问来帮助幼儿思考,例如你在创作作品前有什么想法?你喜欢这个作品的哪些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可能只有简单的“我喜欢”这样的评价,而说不出喜欢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越来越详细,持续的记录能真实反映幼儿的进步情况,教师尽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针对学前阶段的幼儿作品应该包括美术作品、口述内容。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作品和美工制作,口述内容主要是由教师来记录,描述幼儿的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创作前的思路等。口述记录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不仅呈现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反映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和家长要持续的收集幼儿的口述记录,并记录背景资料,口述记录可以在作品旁边加注,可以是录音也可以是文字。

对于搜集到的幼儿作品,不仅仅是记录幼儿的进步情况,也可以运用作品增强幼儿之间的学习,可以定期的对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然后组织讨论会,也可以增加对作品进行完善的活动。还要运用幼儿作品扩大家庭参与,可以在家长会的时候和家长分享作品,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制作成幻灯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将幼儿的口述内容加以说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

3用照片进行记录

照片不仅可以记录幼儿的作品、记录他们的进步过程,记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细节,照片也是评价幼儿的有效方法。

对于幼儿的一些立体的作品不易在档案里存放,可以拍成照片。对于幼儿的活动过程可以拍成照片进行记录,教师也可以在照片上附加文字说明,能更清楚的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在下午玩活动区时候,有两个小朋友在美术活动区讨论了起来,老师没有打断他们,只是走近一点倾听他们的争论,他们在玩石头,一会用手摸,一会敲敲石头,一会观察花纹,后来他们被石头上的花纹吸引了,一个说有点象“波浪”、一个说象“蜗牛线”,然后就拿出纸画了起来。说明幼儿主动的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回忆。这个老师就把这个过程拍了照片并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来。

这些照片汇集起来可以跟家长一起分享,可以制作成幻灯片、录相带等让幼儿拿回家与家长分享。也邀请家长把家庭活动的照片拿到幼儿园,放进幼儿的美术档案里,在合适的时间与大家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家庭的经验延伸到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比如幼儿的家庭旅游可以让大家一起欣赏和感受,通过这样的“资源共享”达到教育的“整合”。

4做好美术学习记录

教师和家长很少有时间经常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学习记录的方式,增加幼儿、教师和家长三方沟通的机会。美术学习记录是一种持续的记录,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定期的、一对一对话的产物。学习记录主要是由教师和家长来完成,教师和家长可以针对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作品的效果等进行文字的记录,针对幼儿作品进行沟通,让孩子讲讲作品,然后根据作品、幼儿的叙述和表现等写下简要的评语,评语可以涵盖情感、态度、能力、兴趣等多方面。

美术学习记录能够保存幼儿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幼儿互相学习,鼓励幼儿谈论他们在家和幼儿园的美术学习活动。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尽量每天安排“美术学习记录时间”,一般都是由两个教师同时上班,可以由配班教师主要负责。通过向幼儿提问题的方式了解他们在家的美术学习情况,寻找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延伸。及时总结信息,通过合适的方式呈现集体的讨论情况。也可以原汁原味的把口述的比较好的学习记录分享给大家,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5做总结性报告

总结性报告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对某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的摘要性总结记录,它是幼儿美术档案的核心,档案里的资料、作品以及家长和教师做的记录、评价意见等,都是总结性报告的素材,一些关键的幼儿作品能提供许多有意义的信息。

第2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评价 多元化评价 多元智力 幼儿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多元化评价的建构基础

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指导、激励、导向功能,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目前我国颁布的《幼儿园课程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新教学理念建立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新课程教育评价理念又建立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新课程理念指向课程目标的多元化,新教学理念指向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由此,新课程教育评价也应指向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基于这一理念,构筑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则是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介绍了该理论,他认为个体至少应拥有这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的智力。个体之间存在智力差异和不平衡发展。这一新型的教育理论与当前的教育不谋而合: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个体差异。

(一)评价理念: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多样性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每一个个体的智力组合都是唯一的,每一个幼儿都有各自的发展强项和弱项,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正如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我们应尊重幼儿的世界,尊重幼儿的差异。

(二)评价目的:开发潜能,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和有特长的发展

传统的评价是为了把人分类,排名次,是为了发现学生的短处和弱点,这对于大多学生来说是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和表现的热情,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的评价则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潜能,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三)评价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顺应社会需求提出并强调智力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此,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把能力培养作为评价的重点。

二、幼儿园多元化评价的价值取向

1.教育评价要从单一的评价者评价转为多方参与的评价。

《纲要》中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参与者。”《纲要》运用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建立了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即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为主渠道,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总体评价框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对幼儿的大一统的评价体系。这样的教育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能使家长、社区更好地了解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更加关心幼儿园教育,从而真正实现“教育评价的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这一目标。

2. 教育评价要从对幼儿的静态评价转变为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动态评价

《纲要》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在内容上具有多元化、综合化、个性化的特点。多元化,即从体、智、德、美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全面发展;综合化,即评价内容具有完整性、系统性,有利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个性化,即注重培养幼儿个性,鼓励发展特长,提倡幼儿自主发展。这些要求是我们评价幼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其中渗透了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即讲评价作为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将幼儿的现实发展评价和幼儿的未来发展潜力评价结合起来,即由静态评价转为动态评价。

3. 将定量评价结果和定性评价整合应用,才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幼儿的发展状况。

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但是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本身鲜明的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标签,进行优劣之分,显然是很不科学的。因此必须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如评价内容必须涉及所有的领域,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运动的,也要涉及到幼儿学习的情感和倾向,并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评价指标还应涵盖幼儿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社会等发展的主要方面,要全面反映幼儿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有所遗漏,评价要体现多元化。

三、幼儿园多元化发展评价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多深化,我们也把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观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性评价是以人为本,以幼儿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质性评价方式,可以说它是以幼儿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

案例一:涂色《快乐的小鸭子》

在美术活动涂色《快乐的小鸭子》中,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地在涂色,忽然间听到一阵喊叫:“老师,老师,你快来看呀,文杰把小鸭子都弄哭了,难看死了!”老师忙走到文杰小朋友身边,原来他拿油画棒在小鸭子身上涂来涂去,完全没有按照方法来涂,把画纸弄得很脏。老师没有批评他,只是说了一句:“希望你的小鸭子能够快乐起来,你该怎么办?”活动结束了,小朋友们都拿着自己满意的作品贴到展示板上进行展览,只有文杰站在那里。老师问:“怎么了,文杰?”他说:“我的小鸭子不高兴了,我没有让它变漂亮!”老师听到这里,忙问:“为什么你的小鸭子不高兴了呢?”文杰说:“我没有好好涂色,让它变漂亮!”“那你自己说这样做对吗?”教师又问。“不对!”文杰说。教师微笑着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涂得很好的!对吗?”文杰点了点头。就这样,整个过程教师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语,而是让文杰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

评价分析: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案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总会对幼儿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进行评价,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者,并且带有强烈感彩的评价,使得幼儿没有任何自,只得乖乖接受。然而,成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幼儿也是可以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态度等进行评价的,他们也是评价行为的参与者。《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这一点可以看出,幼儿园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一种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

案例二:“多角度”看皓文

皓文小朋友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平时很不爱说话。以前的期末评估测试,教师最害怕抽到他,因为这个孩子注意力分散,表达能力、数学概念、绘画技能都不好,认知水平不高,得到的测试分数总是班级里后面的。但通过日常的观察,教师发现了不一样的皓文,也对他有了新的评价。教师发现这个孩子几个特点:1. 爱运动——几乎每天来幼儿园都会带着他很宝贝的球,放学了,奶奶来接他,他一定要奶奶带他去篮球场玩一会儿球再回家。并且,皓文拍球的姿势既准确又帅气,感觉象个小篮球明星,和上课时比较就像两个人。抢着分发碗筷,耐心帮保育员晾挂毛巾,乐意帮同伴整理服装;2. 爱劳动——皓文总是抢着分发勺子,积极耐心地帮保育老师晾挂毛巾,乐意帮同伴整理服装;3. 善表现——在表演区的自由表演活动中,皓文的音色优美,能流畅地边唱边跳许多歌曲(集体活动中孩子从没那么自信,也不会举手表现自己);而在老师的认知里,皓文的能力是很差的。可见,通过日常活动的观察评价,就会发现幼儿的很多面。 评价分析:通过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教师应当重视全面、客观了解和评估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关注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观察、思考、假设、选择、推理等动态过程;关注幼儿概括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的展现以及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兴趣、注意力和能力程度。了解孩子如何获得答案或解决问题比判别孩子的答案或行为结果是否正确更为重要,这样的评价可从一定程度上明确幼儿活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习惯、情绪情感、创造能力等发展状况。

案例三:《方和圆》

在科学活动《方和圆》中,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去找生活中方和圆在一起,不分开的物品。小朋友们都很快地找到了,并回到座位,只有李科润还站在那边没有找到任何物品。这时好几个小朋友都在说:“科科笨,什么也找不到!”

教师见状就走到了李科润小朋友身边,肯定地说:“方和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认真去找,一定可以找到的!”这时李科润小朋友好像有了重大发现似地喊到:“老师,我找到椭圆形的可以么?”此时,老师说道:“我请小朋友找圆形的和方形的,以后我们再找椭圆形的,好么?加油找啊,我和小朋友等着你!”很快,他就找到了许多方和圆形的东西,满载而归地回到了座位。

第3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一、问题表现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因为遇到个别孩子说些难以理解的话,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或因幼儿间发生意见分歧,争执不下,而一时语塞、不知所措。

案例1: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教师给小朋友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下是师幼对话的情景:

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身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幼:长出了两条腿。)

师:对,在大脑袋和长尾巴之间长出了两条会扑水的后腿,小蝌蚪能游得更快了。

师: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它游哇游,这时它看见了谁?(幼:鲤鱼妈妈。)

师:小蝌蚪是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是怎么说的?我请几对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表演完毕)

师:通过表演,大家知道青蛙的外形特点了吗?(幼: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幼:要是鲤鱼把小蝌蚪给吃了怎么办?

师:……(愣了一下,然后假装没听见)

案例2:老师在让幼儿初步理解“2”和“3”的含义后举例说:“君君有2个苹果,方方有3个苹果,你们说君君和方方谁的苹果多?”小朋友争着回答说方方比君君多。老师接着说:“小朋友说得对,3个比2个多。”这时,兰兰忽然站起来说:“老师说得不对。我家三叔叫二叔哥哥,那不明明2比3大吗。”“对呀,2比3大。”“不对,3就是比2大。”“不,哥哥比弟弟大。”大家各不相让,争了起来,教师一时慌了手脚,班上顿时乱作一团。

二、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评价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教育行为的复杂性,很难找出像儿童发展水平这样的常模,因此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评价多依赖于幼儿园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或其他教师的主观经验。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但事实上,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上,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不够,评价体系中也普遍地只含有对教学效能核定的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而教学过程中的“小插曲”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又往往不是全体幼儿完全一致的行为,并不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因而常常被教师所忽略。

2、现有评价指标不全面。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现有评价主要关注以下方面:(1)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幼儿年龄特点;(2)活动形式是否游戏化,有趣味性:(3)环境创设、教具、学具是否适当;(4)活动过程是否层次清楚,重、难点是否突出,(5)幼儿思维是否活跃,等等。笔者查阅了不少关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评估的资料,却没能找到关于课堂教学应变力的评价表。只有极少数评价表的二、三级指标中有“灵活应变”一项但也仅仅指教育时机的把握而已,不仅评价指标没有细化,而且缺乏操作。比如,《班级教养质量综合评价表》二级指标中的“一日活动的组织”的评价标准――教师能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善于组织幼儿注意力,使活动顺利进行;注意发挥教育机智、因势利导:幼儿能较充分地自我表现和发表意见。又如《教师技能考核表》二级指标“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的评价标准――接纳每一位幼儿,视他们为有价值的人,并以非言辞的方式向他们示意;帮助幼儿彼此接纳与相互肯定。这样的评价指标,不仅不利于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形成完整的评价概念,更不清楚在实际教学中面临交流困难时的行为规范,使得一些教师平时忽视了对这种教育困境的省思,因而当教师面临上述情景时,难免缺乏应变性,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

3、教师考核机制不完善。我们将中、美、英三国对教师考核的程序做如下对比(见表1)。由此可见,我国倾向于只做总结性考核,英、美则相当重视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的结合;在进行教师成绩考核时,我国仅运用书面资料作为考绩判断的主要依据,英、美除收集书面资料外,亦相当重视教师自我考核及教室观察,这是因为对教师课堂应变能力的评价应该是以教师自评和教室观察为基础的形成性评价。考核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得幼儿园在实际评价教师时产生了偏差,忽视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的评价。既然教师应对课堂交流困难时的行为不会影响自己的考核成绩,客观上就缺失了使教师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外部动力。

三、建议

近年来,美国各主要教师或教学专业组织纷纷就教师教育问题展开研究,1999年美国教师教育工作者协会颁布了《教师教育的现场经验标准》。通过其认可标准的实施,不仅对美国的教师教育起到了规范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

为了有效地评价幼儿园教师在应对教学交流困难时的行为,笔者在参考《教学机智》和深入分析幼儿园的几个教学实例的基础上,设计出以下评价指标:

说明:(1)逐项对照衡量后,在评价等级分值内打√。(2)将各项计分权重后相加得出“定量评价指标总分”。(3)将它与“特色特长加分”相加,算出“评价总分”。(4)将“评价总分”纳入相应的等第即为评价等第。评价:30分以上(优);29-23分(良);22-15分(中);14分以下(差)。

第4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许多幼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了幼儿的成长而付出和奉献。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幼师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幼师的自我评价范文一:时间飞逝,我在幼儿园已工作了四年多了,从我踏进幼儿园一路走到今天,与共同工作的领导、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她的闪光点,都是可以虚心学习的榜样。只有在领导正确的指导下,同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关心、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努力下,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幼儿也才能更健康、全面地成长。 自我评价怎么写" 教师自我评价怎么写 在本学期内,我能严格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完成各项教学、教研工作。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以至用,为幼儿园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园的建设出一份力。 工作中,以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细心、耐心、关心、爱心地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以促使幼儿在自身水平上得到发展。积极学习和钻研新的教学方法,以《规程》与《刚要》为指导,尝试开展小班化教学。在学习、实践、总结中不断完善教学,也进步自身的专业素质。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小,年龄差距又大,使得各方面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班上老师共同努力,并及时做好家园的联系工作,做到与家长多沟通,多商量。通过家访、早接、离园、电话联系、家园手册、校讯通等途径及时了解幼儿情况,同一对幼儿的要求。使幼儿通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在各个方面有了一定进步,受到家长的肯定与支持。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有待进步,身体素质也不稳定,这更需要教师的悉心照顾,在抓好教学的同时注重保育工作。消息交替,及时擦汗、换衣、喝水、洗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并做好班上环境卫生工作,让幼儿有一个清洁、卫生、优美的环境。预防疾病的产生和蔓延。让幼儿活泼、健康地成长。 一个学期结束了,让我深有体会的是无论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努力、专心往做。下了苦功才能出成效。要有好的收获,就要辛勤地耕耘。幼儿教育工作更应如此。

幼师的自我评价范文二: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已在幼教岗位上奋斗了五年,从走出学校校门,踏上工作岗位,我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 在园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让我成长、进步、收获了不少。

五年里我与教师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送走又迎来了一批批可爱的孩子。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一、师德修养方面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以德治身,培养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以满腔热情投入幼儿教育,要从“德”中体会到献身幼儿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我从事幼教工作已有五年,回顾自己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经过各种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对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幼儿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工作中从不迟到和早退,坚持100%出勤,准时参加园长组织的各项会议,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基础就是从良好的幼儿教育开始,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小学、中学及大学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人们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尤其幼儿教育,从事启蒙教育更加显得重要,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二、教育教学方面 :我2005年毕业于湛江市幼儿师范学校,三年的师范生活炼就了我扎实的基本功,进入工作岗位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幼教老师,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在教学中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与同事们交流、探索研究新方法,新方案;生活中,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在教学中,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也有满意与不足,但无论怎样,都需要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做人。作为教学经验尚浅的我,经常向其他老师请教,并观摩她们的教学活动来学以致用,取长补短。

为做好教学工作,我认真制定教案,做好每次教师汇报课的工作,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在教法上,不断反思与总结,努力实践。 我每一次的汇报课,园长和各位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成为我对以后上课的渴望与成功。只有在不断的批评与好评中使我不断进步。在幼教的工作中,我非常热爱幼教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每一位幼儿,用爱心、耐心让幼儿喜欢我,愿意和我交朋友。五年的幼教工作,使我自身的素质和政治觉悟都提高了。

在教学上,我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三、自我完善与发展方面 :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阅读有关书籍,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四、反思和总结: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学无定法,面对如雪花分飞般的教材以及网络带给我们丰富的信息经验,我们必须把握一点: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得到发展。做教师的难,做幼儿教师更难,但是我觉得在辛苦中,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乐趣——那就是童年的乐趣。

幼师的自我评价范文三:1、责任感:热爱幼教事业,对工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工作。

2、和幼儿相处的能力:尊重、理解、信任幼儿,善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热情活泼,能歌善舞,深受幼儿的喜爱和尊敬。

3、教育艺术:以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感受,准确的判断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有效的教育。

4、业务知识: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能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

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较强的表达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熟练的工作能力。

5、工作能力:能熟练地引导幼儿开展活动,活动有计划、有条理。

6、工作效率:能迅速完成工作,突出表现在以很快的速度完成某些活动上。

7、首创性和独立性: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经常想出机智巧妙的办法解决问题,有很好的见解和较系统的计划,不依赖领导、同事,能自己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8、人际关系:具有组织、应变、协调和交往的能力,和领导、同事的关系融洽,待人有技巧,善于交朋友,能广泛地争取社会各界对幼教工作的支持。

9、总结、表达能力:有较强的口述和笔述技巧,能有效地向同事和领导提出建议,对孩子讲话时能使用富有哲理且生动形象的语言,内容丰富,有吸引力。

10、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有较强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努力进取,认真研究.

第5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教育评价问题。有的教师对司空见惯的评比栏进行了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陈老师:放学时,常听到家长的询问:“宝宝,今天得到小红花了吗?”如果听到肯定的回答,家长满意而去。如果听到否定的回答,孩子则不免被责怪几声。亲朋好友聚会,席间若有上幼儿园的孩子,那么他(她)不免要被拷问:在幼儿园得到的小红花多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她)的父母脸上无限“荣耀”。但试问一个班级中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获得这种“荣耀”呢?

陆老师:这个星期,瑶瑶的表现非常棒,进餐习惯、交往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她的评比栏上多了好几个五角星。周末了,我想鼓励瑶瑶下周继续保持好习惯,于是问她:“为什么老师奖励你这么多五角星呀?”瑶瑶回答:“我乖!”“为什么很乖呀?”瑶瑶想了半天:“唔——我听老师的话。”班里还有很多孩子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更关注的是五角星的数量,而不是自己的进步。

从教师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幼儿园评比栏存在诸多弊端。作为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教育评价方式,评比栏的存在到底有何价值?我们又如何赋予它新的教育生命呢?我园就此展开了探讨。

二、评比栏的价值溯源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当儿童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马上给予正性强化物,这样就会巩固这个行为。反之,如果儿童的行为是消极的,就给予另一种负性强化物,促使其不良行为消退。评比栏就是上述理念的实践运用,即把五角星、小红花等贴纸作为正性强化物,以试图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老师们也感受到评比栏部分作用是值得肯定的。首先,评比栏符合正面引导的原则,对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帮助;其次,评比栏能把成人对幼儿的赞赏展示出来,这种外显的表扬方式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容易为他们理解接受。第三,评比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的发展状况,是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表现的重要途径。它还可以成为家园沟通的“依据”,使家长更信服教师。

总之,评比栏在教育工作中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评比栏的模式已经许久不曾变革,与现今的教育理念产生了脱节。

三、对现有评比栏的观察与分析

为了了解现有评比栏的使用情况,我们设计了四项观察内容,包括:(1)幼儿对五角星(小红花)含义的理解;(2)使用评比栏时的评价标准;(3)使用评比栏时的评价主体;(4)使用评比栏的时间。然后我们抽取了小、中、大各两个年龄班进行跟踪观察,被观察教师共6人,被观察幼儿每班30人,共180人,每班的观察时间为周四、周五两天。

(一)幼儿对五角星含义的理解

分析:被观察的教师都用五角星、小红花贴纸表示对孩子的评价。虽然从表面上看,五角星、小红花为孩子熟悉喜欢,但是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是抽象的。在180名幼儿中,只有约五分之一的人能大概说出获得奖励的具体原因,大部分幼儿都把原因表述为:“我很乖”“我听老师的话”“我表现好”……幼儿对五角星、小红花贴纸的理解仅仅在于“好”“不好”之分,究竟自己哪些方面好,哪些方面还要努力,他们都不太清楚。

此外,五角星、小红花这些评价载体只有两个维度:得到就是“好”,没得到就是“不好”。非此即彼的评价过于绝对化,会对幼儿的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具有外控性特点,教师、家长对他们的评价是绝对权威的,幼儿会据此逐渐确立对自我的评价。贴纸数量居前列的幼儿会认为自己很棒,但同时他们也可能丢失反思自我的能力,变得骄傲、自我为中心。而经常得不到奖励的孩子有可能会自信心不足。

(二)使用评比栏时的评价标准

分析:我们在观察中统计了使用评比栏时涉及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守纪律、劳动、友好交往、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其他六种类型。其中,有关守纪律的评价最多,其次为友好交往、劳动,有关学习习惯的评价比较少。在观察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教师使用评比栏的功利性目的较强,总试图用评比栏规范班级常规、约束幼儿行为,对个体全面发展的关注极少。乖巧型的孩子在评价中更容易得到认可,而有的孩子虽然思维活跃、敢想敢做,但在老师眼中他们非常“不守纪律”,因此贴纸数量总比其他小朋友少。

《纲要》教育评价部分指出:教育评价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鉴定、甄别、选拔功能,更具有教育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对照《纲要》精神,显然评比栏现有评价标准是不全面的,即重道德评判,轻对幼儿生活、学习的引领。

(三)使用评比栏时的评价主体

分析:在观察中发现,中、大班的教师有时能请幼儿自评,但是自评次数较少,评比栏基本上以教师的评判为主要依据。长此以往,容易使幼儿思维僵化、迷信权威。《纲要》倡导幼儿、家长也成为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因为幼儿能在自评中初步学习评判自身行为的正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内省智能的提高极其有益。而家长参与评价能形成家园合力,从而达到家园携手、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四)使用评比栏的时间

分析: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教师大多在周五的周评时间使用评比栏,教师总是在这一时段集中讲评幼儿的表现。但是幼儿的进步都在点点滴滴活动中,比如某个幼儿周一时能认真观察自然角,观察记录特别有质量,当周五开展周评时,教师很难保证是否还记得他的表现,而且幼儿自己意识中的活动情景早已淡漠,或者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评价效果就要差得多了。

四、评比栏的改进策略

针对评比栏存在的问题,我园教师反复研讨,大胆改革创新,力求使评比栏成为引领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阵地。主要做法如下:

(一)评价标准精细化

前文中提到,教师使用评比栏的功利性目的较强,总试图用评比栏规范班级常规、约束幼儿行为,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引领不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经过研讨,我们认为深层原因是幼儿园的评比栏从来没有制定过完整、系统的评价标准,教师无据可依,不知道应该评些什么,于是就按照传统方法,年复一年地随意使用。

结合我园园本课程目标,我们制定了《杨舍中心幼儿园各年龄段日常评价标准》,《标准》横向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纵向分为学习品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社会交往等内容。对照《标准》,教师知道了本班幼儿应该达到哪些目标,能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评价工作,避免了评价的随意性。

(二)评价载体形象化

传统的评比栏都用五角星、小红花作为评价载体,它们的含义过于笼统,不利于幼儿明确知晓自己哪方面进步了。为了避免这个弊端,我园大胆创新,根据幼儿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在评比栏中投放了许多不同图形,尝试让图形与幼儿的进步相联系。小班和中班定制了图形印章,比如小碗、小手、小问号等等,这些图形形象具体,幼儿一看就知道小碗表示进餐好,小手表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问号表示动脑筋……大班的载体比小、中班的略抽象一些,用各种各样颜色的五角星表示评价内容,如绿色五角星表示安静倾听,紫色五角星表示积极发言等。评价载体形象化之后,就连小班幼儿也能对照评比栏说出自己哪方面进步了。

(三)评价方案个体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以往教师总是用一套标准去衡量每个孩子,对幼儿进行横向比较,忽视了纵向的进步。比如有些幼儿的美术作品与其他人相比总显得不那么美观,但如果纵向观察,他每次都在进步。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这是我们进行评比栏个体化改进的宗旨。

首先,我们老师撤掉了评比栏版面,改为利用教室各种空间为每个孩子开辟一小块“展示天地”。其次,教师在对幼儿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再综合家长的意见,从评价标准中“拾取”每个幼儿需要的内容,制定一张个性化评价单。比如有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较弱,那他的评价单中就会呈现自我服务方面的细化标准,表现较好的方面则不列出细化标准。评价单还会根据幼儿的进步不断调整,以引领每个个体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同时,个性化评价单避免了横向比较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例:个性化评价单

我是可爱的畅畅

大一班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育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和家长。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家长应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当幼儿取得进步时,教师尝试着先让幼儿说说感受,然后再表扬。教师话语后置了,幼儿就有了再次梳理想法、再次温习成功体验的心理过程,有益于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中大班还进行了幼儿互评活动,试图让幼儿从关注自我转移到关注他人。家长参与评价则通过放学时间进行,家长可根据幼儿在家的表现,在个性评价单上刻图形(贴五角星)。家园共同参与的评价单架起了沟通的有效桥梁,形成了更大的教育合力。

(五)评价时间随机化

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评价应随机进行,当幼儿出现进步及时鼓励,增强幼儿对这个行为的正面情绪体验,这样的教育评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当场给予鼓励。如果时间不允许,就利用餐后时间、离园时间进行评价,保证当天内完成刻图形(贴五角星)的工作。

五、研讨后的再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及实践尝试,评比栏的改革初步呈现了教育效果,教师明显感受到孩子普遍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但对教育评价的探讨还不能就此止步,我感受到以下两个方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1.教育需要等待。

幼儿犹如一棵棵幼苗,每一棵的生长速度都不尽相同。尽管我们实行了评价方案个体化的措施,但仍有个别幼儿似乎没有显著的进步。部分教师因此有些灰心。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生长轨迹,同样的一个进步,也许有的幼儿一天就能跨越,而有的幼儿则需要一年。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将教育等待变成最美好的姿态,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期待。

第6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

1.文献法。查阅、研读文献资料,弄清相关理论问题,为开发幼儿教育自然资源和进行主题活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法。设计调查工具,开展幼儿教育自然资源实施现状调查。

3.行动研究法。组织研究人员,边研究边实验,将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4.观察法。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分析幼儿发展状况,构建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整理研究资料,总结提炼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

(二)研究过程

1.调查分析本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及幼儿园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情况

我们通过向全区各乡镇幼儿园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本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调查范围包括自然界的动植物,如花草树木、卵石泥沙、水果蔬菜,飞鸟走兽、鸣蝉游鱼,等等。对资源利用情况不仅要看资料,更要看实物,以切实了解各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2.主题活动资源开发

主题活动资源开发目的是引导各幼儿园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系列活动或园本教材。活动内容主要由课题中心组成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合作开发,幼儿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也是活动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例如,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然资源进行个别性活动或小组性活动,教师或家长根据幼儿活动内容收集、整理活动资料,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或区域活动。各实验园依据自身特色、教师优势和本地风情开发主题活动,形成系列教材,最后,由课题中心组整理成册。

(1)对自然界事物的开发活动

在不同季节,教师带领幼儿走进田间、野外、溪边,让幼儿亲近身边的动植物,认识它们的特性,感受季节变换和美丽景色,感受生命的珍贵。教师带幼儿观察自然界的景物变化,同幼儿一起收集物品,如植物类有豆类、谷类、瓜果、蔬菜、种子等各种农作物以及花、草、树、木等,动物类有家禽、昆虫、水中生物等,矿物类有卵石、泥沙等。把这些收集带到幼儿园,作为主题活动设计资源,进行系列活动,让幼儿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通过言语、音乐、绘画、制作等形式自由地表现出来。如,讲述春天景物的《我们在春天里》《我认识的春天》;用竹管、芦苇演奏《好听的鸟叫》,用泥巴、土豆等捏出、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造型,用叶子、种子、豆类粘贴、拼组成一幅幅图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等;带幼儿到田野里走田埂、爬矮树,锻炼幼儿的体力和平衡能力等;教师还引导幼儿通过认识、比较种子、树叶、花瓣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等,以此来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

(2)对废旧资源的开发活动

在收获季节,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一些果壳,如白果壳、鸡蛋壳、瓜子壳等粘贴成各种美丽图案。能编扎成小动物的稻草,能装饰成龙的养蚕用的蚕山,甚至是修剪剩下的枝条,一片落花,一个烟盒,一张旧画报,都会在孩子手中变成美丽的工艺品和有趣的游戏玩具,都能表达孩子们充满童趣的内心世界,藉此,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

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活动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评价要反映幼儿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知识的获得和成功的体验。各个子课题都建立了幼儿观察记录表,对幼儿个人兴趣、体质、智力、语言、社会性及审美能力、习惯等各方面进行观察评估,学期末结合幼儿的作业袋进行评价、总结。总之,各子课题注意在活动过程中采集信息,对幼儿发展进行多方位、全面评价。

(2)对教师发展的评价

主要由园长进行,体现在教师选择内容、设计教案及指导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园长或教师共同对活动设计的内容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教师的设计意图、活动反思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价,在这里,也要注意教师的自我评价。

(3)对幼儿园评价

体现在幼儿园能否为课题研究的正常深入进行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等重要方面,由教研室研究人员进行。

二、研究成果与收获

(一)初步探索了幼儿教育自然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1.资源开发的基本思想

幼儿教育自然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

2.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策略模式

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整理自然资源,课题组定期召开资源汇报会,由收集人对自己近期收集材料及设想进行介绍,课题组其他人员提出建议和意见,互相交流,由教师设计教案,再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由执教老师在年级组内说课研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幼儿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及各种能力和习惯。而各子课题也探索出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如体育子课题的观察(搜集自然资源)互动(开发自然资源)积累(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园本教材),音乐子课题的调查分析自然资源集体研讨活动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评价记录,等等多种模式。

(二)建立了幼儿教育课程自然资源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类和可利用的废旧物品类

自然环境类。主要涉及对人的生存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问题研究,核心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的动植物,如花草树木、卵石泥沙、水果蔬菜,飞鸟走兽、鸣蝉游鱼,气候植被等;废旧物品类。如剩余的物品外包装、过时的装饰物、生活中的用品等等。

(三)促进了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经过3年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工作,我区幼儿乐于亲近自然、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大大提高,幼儿习惯运用各种感官,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发展了幼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

1.课题组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了根据幼儿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内容的“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形成了可以有选择地使用现行教材的观念。通过活动,课题组教师有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上。

2.课题组教师的创新意识及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明显增强

主要表现在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挖掘利用自然资源,大胆地创编活动教案,制作各种玩教具,开展主题活动,形成主题活动方案集。

3.教师的职业生活更充实、更富有情趣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积极构建新型的师幼关系,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自学意识形成了,积极参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培训,自觉阅读各种理论书籍,主动设计主题活动,组织参与活动。教师研究意识强了,钻研课程相关资料,探索实施策略,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出和研究新的教材问题,形成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五)构建了幼儿教育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1.评价的基本理念

(1)开发和利用活动要全面、深入。即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要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2)开发和利用活动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突出幼儿主体地位,注重幼儿亲身体验,根据幼儿兴趣选择活动内容,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各种能力。(3)所形成的园本教材对其他幼儿园有借鉴作用,具有推广的价值。

2.评价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评价应目的明确,有计划地进行,对照活动方案,检查和评估活动制订与实施的适宜性,不断提高开发和利用活动的效果。(2)合作性原则评价应激发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相互支持合作,共同成长。(3)前后一致原则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能够持续促进幼儿发展。

3.评价的内容

(1)各子课题广泛、深入挖掘、使用自然资源情况。(2)所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的适用性。(3)所形成的园本教材价值。

4.评价的方式

(1)关注过程的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即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努力程度,在活动中各项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价值观形成、意志品质培养、知识获得等方面表现,将其作为评价活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的标准。(2)对活动设计的评价研究人员、园长或教师共同对活动设计的内容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准确、活动过程及教师的设计意图、活动反思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价,在这里,也要注意教师的自我评价。(3)对结果的评价通过两年的研究,对各子课题形成的园本教材进行评价。

(六)形成了丰富的园本教材

各中心园根据自己的基础、现状,包括园风、教师、园长的状况、社区的状况及家长的状况,更重要的是根据本园幼儿生长的环境、现实的需要、发展的现状,积累了教师的活动设计、教师的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各种讲座和会议记录、家长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各种评估的结果、教师的工作总结等,形成了自己的园本课程,彰显了本土化创新教育的特色。

三、反思和建议

第7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氛围;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23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154

人是环境之子,特别是幼儿更是如此,环境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无形的精神上的。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幼儿做好一个健全的社会人的必然过程。尤其是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不同发展方向,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对此缺乏认识,存在方法欠缺、内容狭窄等不足,导致幼儿无法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中不会自我选择、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幼儿阶段的孩子,虽然年龄较小,但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讨厌紧张、恐惧、对抗和压抑的氛围,更愿意在相对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与探索。如果教师一味迎合某些家长“急于成才”的心理需求,违背幼撼沙す媛桑过早进行深入的智力教育,那么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可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遵从幼儿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首先,创设宽松的精神心理环境。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坚持公正、理智的原则,对每个幼儿给予平等的关爱,并在平时多与幼儿沟通,观察、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自由、平等、温暖的精神环境,激发幼儿内在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其次,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和创造,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能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漂亮的小鱼》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凭借想象在纸上自由发挥,画出心目中最美的小鱼。结果,有的画出了身上长满草的鱼,有的画出了戴着帽子的鱼,有的画出了各种花纹的鱼,有的画出了三头六臂的鱼,更有甚者画出了人类和鱼手拉手的画面。无所不有的小鱼形象,恰恰是幼儿发挥想象力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借助想象和创造,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提供自主探索机会

在幼儿的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无可替代,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毫不夸张地说,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态度、语言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总是一味自己讲解,不注重诱导、启发幼儿,或者瞻前顾后,不敢放手让幼儿自己探索,那么教学活动便成为了教师自己的主场,幼儿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 因此,在自主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给幼儿提供各种可能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自我表达、独立思考、敢于尝试与创造,相互交流感想、心得。比如,在一次探索“泥土”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泥土的颜色和性质。幼儿通过用眼看,发现有的泥土是黄色,有的泥土是黑色;通过用手捏、用脚踩,发现湿的泥土软、干的泥土硬。这些发现让幼儿兴奋不已。这时,我适时引导,提问泥土下面是什么样的。幼儿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他们用小棍、小铲子挖泥土,探索泥土之下的奥秘。结果,有的幼儿从泥土下挖出了蚂蚁和蚯蚓,有的却毫无所获。看到他们不同的表情,我接着让他们总结有蚂蚁和蚯蚓出现的泥土的特点。幼儿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湿的泥土中有蚂蚁和蚯蚓,而干的没有。有了这一收获,我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蚂蚁和蚯蚓,总结蚂蚁和蚯蚓的生长环境及行为。活动结束后,幼儿仍然沉浸在对泥土的观察和对与泥土有关事物的感知中,收获了成功与满足。可见,充分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幼儿提供探索与实践的机会,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求知热情。

三、推行积极正面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幼儿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是幼儿学习情况和生活能力的直观反映,更是增强幼儿自信心的关键一环。可以说,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从评价方式、评价时间、评价程度等方面全面把握,以公平、公正、全面、积极的态度对待。首先,多用积极鼓励性评价。在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多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其次,鼓励幼儿相互评价。除了自身对幼儿的评价,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幼儿用稚嫩的童音去评价自己的伙伴,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比如,在美术活动后,教师不要急着用“像、逼真”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美术作品,而是让幼儿将自己的画作展示出来,鼓励他们互相审视,交流,发表见解,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就能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更加自信,更加愿意探索方法和展示自己。

四、结语

对于幼儿来说,其真正需要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操作,是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愉快的体验。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引起重视,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为幼儿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并配合科学、正面的评价,将幼儿的潜能真正释放和开发出来,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名勤学、乐学的未来之星。

参考文献:

[1] 张维维.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校外育,2015(4):188-

189.

[2] 赵雪霞.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J].新课程(小学版),2009(6):

99.

[3] 李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学会自主[J].科学大众,2008(01):74.

[4] 张婕.论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及早期教育[J].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8):128.

第8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自我评价的发展对幼儿的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生活适应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目标指出“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高度的独立性和责任心,他们愿意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任务,并以旺盛的精力创造性地完成,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一个人自信心的形成是与自我评价密不可分的。

国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评价能力产生于学龄前期。学前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听到成人对别人和对自己的评价,并从这些评价中获得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体验,进而模仿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最后才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由此可见,幼儿的自我评价尚处于学习阶段,而且它具有依从性、局部性、主观性等特点。影响幼儿形成正确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有:(1)成人的评价。儿童往往将成人的评价作为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如有的幼儿评价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因为“爸爸、妈妈”说他是好孩子;有的幼儿说自己不是乖孩子是因为“老师常常批评我”,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依赖于成人的评价。(2)幼儿的认识水平。幼儿的认识尚处于较低阶段,他们的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单一,或没有具体依据,如有的幼儿说自己是“好孩子”但说不出自己哪些方面好。(3)幼儿的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如让幼儿对自己的绘画和别人的绘画作品比较时,当幼儿知道比较的对方是老师的作品(老师故意画的不好),总是评价自己不如对方,而与其他幼儿作品比较时,则总评价自己的作品比别人的好。

童心晶莹剔透、纯洁无暇,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阶梯。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和教师接触最多,教师是幼儿最可信赖的人,教师的评价对幼儿自我评价影响最大。再者,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言谈举止,有意无意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比教师的评价影响更大。因此,在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正犹如“一车两轮,一鸟双翼”,只有家园携手,共同合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多给幼儿提供评价及自我评价的机会,锻炼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本身就是一种“镜像自我”的评价,是主体将自我当作一个客体进行审视,做出判断的过程。因此,如果多给幼儿一些参与评价的机会,不仅可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还可以通过模仿成人的评价,比较自己与成人的评价,学习如何评价他人,练习社会比较,最终提高自我评价能力。首先,教师应多开展各种活动,让幼儿进行评价自己和别人。如“绘画比赛”、“讲故事比赛”“评好孩子”、“评红花”等活动,甚至可以是在每次做操后、区域活动后进行评价。其次,家长在家为孩子设立“红花栏”,让其有机会对自己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要求幼儿做个“小小评论员”、“找榜样”等等,评价所看到的一些人与事。如在上幼儿园路上看到有人闯红灯,就让孩子说说这个人做的对不对,应该怎么做等等,教会幼儿学习社会性比较,取长补短。

二、引导幼儿从具体事实出发进行评价,知道评价要有依据,帮助丰富幼儿的评价语言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而且评价也比较笼统单一,评价语言比较单调。比如在家评红花的时候,往往这么说:“我能得红花,因为我很乖”、“今天我表现不好,还要努力”等等。因此,每次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时,家长要求幼儿说出具体的理由,比如“今天我吃饭速度比以前快了,也没有挑食,所以能得到小红花了”、“我今天在幼儿园发言大胆,声音也响亮”、“我做的还不够,今天为了争玩具和别的小朋友打架”等等。多次要求后,孩子就会知道评价要有依据,语言也会越来越丰富。

在幼儿园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评价活动时,要引导幼儿从各个具体方面入手进行评价。如在绘画活动《金色的房子》中,教师引导幼儿“看哪张画上的房子画的很平稳,不会倒塌”,这是让孩子从绘画的形象上去评价作品;“哪张画画的最满,摆的地方看起来又很舒服”,这是让孩子从构图是否丰满、合理去评价作品;“哪张画的颜色鲜艳均匀”,这是让孩子从涂色方面去评价。

三、创设各种机会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注重个别指导,教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因此,成人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与条件。要结合幼儿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使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特别是要注意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也能享受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乐趣。幼儿园可以多开展一些例如“介绍自己”、“我能……”“今天我做小老师”、“自我竞赛”、“我又学会了……”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促进自我强化,不断进步,逐渐懂得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也有部分孩子还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存在自负和自卑等不健康心理。例如,班上有个别幼儿,因自己的某方面比较“能干”而常常受老师表扬,就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回家后老贬低嘲笑其他同学。对此,家长要通过故事、谈话等活动进行教育疏导,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帮助孩子理解:人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才能使各人的本领得到最好地发挥。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儿园某一方面单独可以胜任的,需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在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双方协调同步,才能收到“一鸟双翼齐飞,一车两轮快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中华儿科杂志,2006,(1).

[2]华道金.儿童自尊感的人格教育价值及其保护与培养.2006.

[3]杨丽珠.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心理健康,2005,(1).

[4]林运清.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5,(4).

第9篇: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词:角色游戏; 评价;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04-002

一、研究的缘起

随着年龄的渐长,学龄前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强烈,开始产生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充满自主和愉悦,正好满足了幼儿的这种愿望,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可以说,游戏是幼儿特有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

角色游戏一般由准备、进行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结束部分包括收拾材料和游戏评价两方面。在游戏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而角色游戏的评价,正是对幼儿角色游戏的一种间接指导,开展角色游戏的评价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师深入到游戏中去观察、了解游戏情况,改进指导方法,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二、概念界定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

2.角色游戏的评价

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①

三、角色游戏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角色游戏富有创造性,充满想象力,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为了能在游戏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而游戏评价作为指导的重要环节,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评价倾向成人化,没有童趣

幼儿选择游戏中的角色,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成人味的角色,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或理解对角色加以模仿、或改造创新,以符合自己游戏的乐趣。幼儿的角色游戏来源于生活,但绝对不是生活的复制。有些教师在幼儿游戏评价时一味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生活规则一成不变地进行,渐渐地幼儿机械化地游戏操作,失去游戏本身的意义,游戏兴趣也逐渐淡化。

2.评价环节被忽视,草草了事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比较侧重于对游戏材料的准备、游戏环境的创设以及游戏过程中的指导,而游戏结束时的评价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制约和忽略。有时因为评价时间不充分而简单走过场,或者直接省略。这样的情况导致下一次角色游戏故伎重演,幼儿的游戏水平得不到真正提高。

3.评价重点不明确,方式单一

每一次角色游戏开始之前,教师一般都会提出1~2个核心要求作为此次幼儿游戏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在游戏开展的时候教师主要观察、指导幼儿的实施情况,以便最后评价环节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但是在游戏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对于游戏之前提出的要求过多,导致游戏评价时重点不明确,没有抓住游戏的核心问题,枯燥乏味。而且教师的评价方式一般以呈现式为主: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向幼儿展示,并向幼儿寻求解决方案。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和内化的东西过多,导致收获不大。

四、如何优化角色游戏的评价

1.教师要进一步了解角色游戏的本质和意义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教师在评价时要进一步理解角色游戏的本质和意义,转变观念。在评价时要摒弃以知识获得、技能掌握、角色模仿为主的评价,更应突出幼儿积极情感的体验、想象创造力的发挥、角色之间的交往合作、情节的拓展丰富性等方面的发展。

2.教师要有机把握评价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要求

游戏评价既是本次游戏的总结,又是下次游戏的导向。较好的评价能总结经验,提高幼儿今后游戏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握游戏评价,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教师有机把握评价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要求,能有效地达到帮助幼儿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的目的。

2.1把握成熟的评价时机。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控制游戏时间,不能过短。游戏时间过短通常是幼儿游戏的兴致刚刚浓厚就戛然而止,幼儿心理满足感不强,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评价很难引起幼儿的共鸣。如果游戏的时间过长,通常是教师因为某些原因延误了游戏结束的时间,从而幼儿匆忙结束。教师在时间的不充分和幼儿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评价只能草率结束。

游戏结束进入评价环节,孩子们要从游戏兴奋状态平静下来,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教师深刻地认识到把控游戏评价时间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前播放一首舒缓柔和的轻音乐,例如《清晨》,暗示孩子们游戏即将结束,让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一个缓冲的机会。随后教师再播放另一段节奏稍快的音乐,例如《造飞机》宣告游戏结束的音乐,孩子们就开始整理游戏材料并回到活动室固定集中的位置坐好,集中注意力,与老师面向而坐开始师幼互动评价。

2.2寻找核心的评价内容。游戏评价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与价值判断能力,找到游戏中出现问题的核心,才能有重点地引导幼儿整理与分享经验,解决游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2.1将新出现的创意及成功的体验

提供给幼儿分享,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幼儿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幼儿是评价的主人,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评价时要注意以幼儿为主,帮助幼儿将外在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而不要急于替幼儿回答或直接将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幼儿。

2.2.2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矛盾的焦点,提供给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重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度决定了游戏评价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抛接球”的互动技巧,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帮助幼儿在游戏评价中积累游戏经验,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3.1回放式情境互动。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由教师主导的集体讲评活动。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况,然后根据需要拍摄下某些有代表性的游戏情境,在评价时用电视回放的方式再现出来,或者定格某一画面组织幼儿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直观地分享游戏经验,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提升游戏水平。

3.2互补式师生交流。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通常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对于一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困难。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想法适当作补充说明,帮助他们完整表达。这种方式较适合在小、中班游戏中使用。

3.3交往式生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点评方式鼓励幼儿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幼儿互问互答展开你呼我应的讨论,同伴之间相互点评、建议。此时教师作为一名倾听者,可从中有效的捕捉幼儿的游戏需求和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这种方式一般在中大班游戏中使用。

五、结语

游戏评价既是本次游戏的总结,又是下次游戏的导向。较好的评价能总结经验,提高幼儿今后游戏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直以来,教师都在游戏评价中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但游戏永远是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游戏还给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更有效的评价,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满足,让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因此,不管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让孩子自主参与、互动学习最重要。

参考文献:

[1]毕晓芬.《大班角色游戏评价的有效策略》[J]教育导刊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