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当地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当地的民俗文化

第1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75-01

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凭借其多样性、独特性等特点曾经一度影响了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形势和走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社会争权逐利风气的影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精髓逐渐被人们淡忘、篡改,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日渐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色彩。保护原生态文明,发展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应当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社会文化学概述

社会文化学,是一门研究文化起源、发展规律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其综合性比较强、分支学科相当广泛。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的起源、积累以及变化过程;二是自然生态文化环境等客观因素对于文化产生、发展以及分布形态的影响;三是文化自身具备的诸如民族性、阶级性等社会属性;四是文化发展变化的周期、动因以及规律;五是文化与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六是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只有对社会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够真正地在此基础上对民俗体育有所研究,才能够让民俗体育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二、目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

(一)人们认识不够,参与度呈下降趋势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工业落后,由于山区众多,其农业发展也相对滞后。最近这些年,不少青壮年为了谋取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残”“留守家中”。但是所留下的人员根本没有精力或者能力参与当地的民俗体育,导致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后继无人,出现“文化断层”的状况,也让当地居民对于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认识不足,年轻人因为外出打工的现状,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熏陶更是相当匮乏,加上当地居民对民俗体育开展投入的不足,导致许多民俗体育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物质和人力保障,这些现实情况都让民俗体育在湘西地区的活跃程度逐渐下降。

(二)活动内容简化或篡改,民俗气息遭淡化趋势

在现代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笔者发现近期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被简化或者篡改的情况比较严重,失去了民俗体育活动该有的元素和特色。湘西地区当地的居民将定期开展的民俗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形式简化的情况,造成不少原汁原味的民俗体育运动失去了其原有的生机,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形同虚设,成为走过场一种表现。

三、社会文化学视角下实现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意识到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

从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角度来看,要想让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阶段当地居民的思想状态和意识,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壮年群体了解到民俗体育的起源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改变现阶段当地居民被动参加民俗体育的现状,激发居民自觉主动地接受民俗体育文化的熏陶。

(二)保留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文化氛围,合理推陈出新

文化氛围是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关键,是吸引当地居民自觉参与的重要因素。笔者从社会文化学的调研角度发现,文化环境是文化活动得以继承、延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文化氛围的建设,加大对相关体育设备的投入力度,健全相关管理、组织部门,使每期每个民俗体育文化活动都有所保障。另外,针对民俗体育被简化、篡改这一事实,一味单纯继承也会与现代文化相背离。因此,民俗体育要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满足了许多年轻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努力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新,在保留民俗体育的精髓推动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语

湘西作为重要的文化积淀基地,其在推动民俗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来说,其更加需要人们的关注和保护,需要从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规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对其予以把握,感受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魅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和创新。

参考文献:

第2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现状

中国民俗文化村以“二十五个村寨,五十六族风情”的丰厚意蕴赢得了“中国民俗博物馆”的美誉。中国民俗文化村在深圳市锦绣中华的西侧,如今又建造了一幢幢傣族的竹楼、布依族的石房……。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1年10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包括中国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成为全国56个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情博物馆。24个村寨全部按照1比1的比例修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困境

1.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倾向。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开发,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为了发展旅游业,接待地为积极吸引各方旅游投资者,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时把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弃之不顾,不重视自己的文化结构,并且抓住不少旅游者并不关心接待地文化特色的真实含义,而只是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甚至于一味迎合游客的心理,流于媚俗的层面上。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肆意移植照仿,似乎其存在的基础再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如在深圳部分农家乐旅游项目中,为了适应旅游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农家乐旅游度假村改变了原有的农家生活方式,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及装备(电话、卫星电视、网络、豪华出租车)屡见不鲜,使农家乐旅游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乡土文化氛围,旅游者也体会不到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2.高质量、高品位旅游产品开发缓慢。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其在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却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过硬的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规模都不够。而旅游购物是旅游经济中最具弹性系数的潜在消费,可以有效拉动消费,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民俗旅游纪念品品种少,地方特色不鲜明,纪念价值不突出,缺乏创意,做工粗俗,质量差,没有开发出过硬的品牌和特色商品。对于民俗旅游的投入更是不足,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景区和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缓慢,制约了深圳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是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招来旅游者的多少,影响到旅游客源市场,影响到经济效益。一些民俗旅游景点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景点环境卫生差,使游客产生了反感。

3.民俗旅游开发企业过度追求市场效益。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开发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市场效益,然而过度的追求市场效益,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目前深圳民俗旅游开发中,民俗旅游开发企业过度的注重旅游开发的市场效益,而没有深入的去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不少旅游企业为了眼前利益,为迎合部分游客的需求,将民俗旅游活动过度的舞台化,将民俗活动转变为舞台性的商业表演活动,甚至随意歪曲当地民俗文化,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从而使当地民俗旅游活动失去神秘性和特色性,流于庸俗。因此,民俗旅游企业的过度市场化追求,导致目前深圳的民俗旅游活动流于形式,不能体现深圳民俗文化特色。

三、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出路

1.完善政府各项职能。政府主导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旅游业是个大系统,民俗旅游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受到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指导,政府应该完善其自身各项职能,在指导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战略规划的指导,地方政府应该完善其战略规划职能,根据本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情况,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一切开发都应该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划分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客源市场,根据需求制定开发策略、开发方向,并不断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科学制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近、中、远期规划,加强规划执行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建立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监督约束机制,注重挖掘和开发民俗资源中先进的优质的产品,摒弃和打击各种腐朽、没落和颓废的劣质产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2.注重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保护工作。(1)引导当地居民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民俗文化的产生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习俗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保护民俗文化中,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向当地居民传递有关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相信自己的生活文化更适合于他们,而不是盲目的接受外来的文化。采取各种学习和培训手段,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2)引导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要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关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准确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好奇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旅游地的好客度。要根据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举止进行限制,以免旅游者的不恰当装扮及行为对旅游地文化造成不适当的影响。

3.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主体是民俗旅游经营企业,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素质直接影响到民俗旅游的发展,旅游地形象以及旅游精品的塑造。服务是旅游附加产品的主体构成内容,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着游客从旅游产品中获得的旅游价值大小及旅游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在强调民俗旅游地的硬件开发与建设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其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民俗旅游企业的自身建设,引进灵活高效的企业运行机制,选聘一批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对员工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

结论

加强圳民俗文化村景区开发是指以利用和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潜力为目的,以游客需求为基础,多层次、多方面分析市场,对现有的旅游资源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人为改造,挖掘其精髓,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延长其成熟期,延缓其衰落期,适时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民俗文化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文化旅游的契机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以少数民族聚集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随着民俗村、民俗镇的不断兴起,陕西出现了一些知名民俗村,如党家村的古建筑群、凤翔六营民俗村的泥塑、袁家村的民俗、富平陶艺村的陶艺、平利龙头村的乡村美景。这些民俗村或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或发展农耕文化通过民俗民风的实体展示凸显出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独有文化,吸引了周边和外地游客的目光。宝鸡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加之“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民俗文化更是众多,但是宝鸡虽然农家乐发展很早,却没有对民俗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尚未形成知名的民俗村镇。因此,宝鸡应在借鉴周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后发制人,兼容并蓄为宝鸡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

一、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括

宝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静态的民俗工艺品到动态的社火表演,无不彰显西府风情,据粗略统计宝鸡市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78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宝鸡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宝库。笔者根据陕西省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将宝鸡市的省级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成册见表一。通过此表就可看出宝鸡的民俗资源主要集中于隶属宝鸡的关中平原一带,且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宝鸡的民俗文化除竞技类外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足见其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传统手工技艺数量最为丰富,而且涉及范围最广,动静皆有是值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不仅具有文化旅游的文化历史传承性,而且还将文化旅游中存在的物态化表现力缺失通过民俗中的相关实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由于其独有的地域特征使得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因此在宝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下,民俗文化首当其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从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来看,最早开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民俗村,随后在宝鸡各个县市得到了响应,但是主要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通过单调的起居饮食习俗来进行旅游活动,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12年底市区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积极申请部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2013年2月在陇县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的活动使得宝鸡民俗文化家喻户晓。虽然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属于旅游开发的初期,在深入学习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确定了千阳县黄里古镇、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目前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已开业运营,通过典型的民居建筑和饮食习俗为游客营造和体验出具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从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况来看,静态展示多于动态的生动表演,仅仅是通过民俗工艺品陈列,蜡像泥人的场景再现对民俗风情进行简单的表现。而对于动态的社火、西府曲子等除了民间特定时间地点的表演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体验场所,更无从说将民俗文化动静结合的整体呈献给游人。民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精神态度的高度凝练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众特色的涉及日常各个方面的信仰、社会、生活、经济的民俗。与当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谋而合,即对旅游地的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但是要生动再现民俗文化不是简单的摆几个场景,放几件工艺品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让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不仅仅是对动态的锣鼓、戏曲,还包括对传统手工艺的过程的展示和参与。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体验和传承获得不断的发展融合。

2、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对于民俗文化正是在宝鸡这块优越特定生态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民俗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目前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人文环境的展示,缺乏对文化大环境的重视和烘托,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商业化气息严重,产品类型单调,体验和参与性几乎没有的状况。

3、缺乏相关市场营销手段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其中凤翔木版年画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自然的风格、夸张饱满的造型、强烈鲜艳的色彩闻名全国;凤翔泥塑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胆夸张的造型在全国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鸡民间社火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宏大气势而久负盛名。它们现已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炎帝陵祭典、西凤酒酿造技艺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民俗却由于开发手段和宣传力度不够几乎并不为旅游者所知。

笔者通过对宝鸡各县区旅游网站的查阅发现明确将民俗单独罗列提出的仅有眉县和扶风两县,但仅对其工艺品做了图片展示。旅游产品中基本将民俗文化的工艺品做为旅游商品售卖,没有将其作为旅游相关项目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根本无从谈起,很多具有民间浓郁乡土气息,旅游吸引力极强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推销。

三、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长期生活延续下来的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活动。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脱离了自然环境下的民俗就失去了其真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鸡的众多民俗就是依托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比如信仰民俗,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不能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类民俗在西府地区流传甚广,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有些已经消亡或发生了变异,但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些地方还产生了新的信仰民俗。社火表演和龙门洞、灵山庙会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盛行的敬神祭祖都是民俗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宝鸡市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在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初七,两处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民众祭祀典礼活动。平时,海内外炎黄子孙亦来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此外,在渭滨区的峪泉村、天台山,凤翔县的槐原村和陈仓区的桥镇白荆山,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一、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祭祀炎帝及炎帝之母女登活动。祭祀炎帝已成为西府地区的民俗活动。

除传统的节目外,近年来新设立的有“清明祭祀炎帝典礼”、“炎帝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法门寺国际佛教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为宝鸡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西府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视觉盛宴。

(二)引入品牌化营销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俗文化旅游火热发展的同时,品牌化是其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唯有建立属于自身特色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因此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要重点开发,推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村,民俗镇,并且利用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助力创新营销方式将其展示给游客。

金台区的古陈仓印象,凤翔县的六营民俗文化村,岐山县的食为天公社,太白县的黄柏塬生态休闲古镇,凤县的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计划项目无不各具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后期重点在于对其的营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进行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让众多游客了解宝鸡民俗,产生对宝鸡民俗的参与和体验需求,从而吸引其前来。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让游人能够实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景区互动交流,达到高效高质服务的效果。

(三)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卫星城镇

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不可移动和模仿性,因此在百里不同俗的宝鸡地区,有重点、有计划、有特色的开发民俗村镇形成以围绕宝鸡市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特色卫星城镇,进而带动宝鸡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卫星城镇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宝鸡周边的乡镇,而是在全面的城乡规划中,通过调研寻找具有典型民俗文化资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村镇。唯有此才能在既便于外地游客前往,又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前提下达到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起飞点。

(四)形成政府保护引导,企业经营,本地居民参与共赢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的手工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后工业时代的碾压正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将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这些民间文化找到了维系的纽带,也通过旅游的方式为现代人展示了古老民间智慧的精髓,从精神层面给世人以新的推动力。

第4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文化表现力与综合修养有关,与文化积淀相联,从这个大视觉来看,对油画的文化表现力的关注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可充分利用赣南客家的民俗文化传统资源,找准某个切入点,找到与当代的民俗文化的契合点便会有新的创造,外来优秀文化是人类共有文化,在不丢失自主传统民俗文化的情况下,融合吸收,增强油画的传统民俗文化表现力,从而高扬赣南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和理想,从内因上加强绘画对当下现实的批判和审美功能,所谓“笔当随时代”,应成为当代民俗文化的一个序列。

油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是“传承”。“传承”包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油画自身所具有文化特征、特别是油画语言特性的继承。“融合”内容应是借助当代多元文化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定,在被认识的过程中完成重建的目的。艺术是离不开特定时代的,一个成功画家的艺术灵魂就是要有一种主体性的文化精神力量,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应对艺术有着不同的文化理想和追求,但是其主体文化精神是不变的,是根。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其引进的过程也是与本土文化进行不断融合的过程。如何对传统民俗文化从当下现实中寻觅更具本土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主题,以创造更具民俗特征的赣南油画,更好的促进赣南油画艺术的发展。对传统民俗文化,林风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限于当时的历史局限,而是把中国艺术的发展同世界新艺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他是站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立场上用自信的眼光平等地看待西方艺术的。所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习,以及对艺术语言当代性的追求,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也是赣南油画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品质。我们要在融合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当下的赣南社会现实,把握变动的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油画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一直试图确立自己的“本土性”,但长期以来在西方油画语言的影响下,举步维艰,而受当代艺术观念和世界性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使我们有了新机遇,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区域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对于当代油画创作者来说形成“宽视野,深扎根”的创作原则是必然的选择。艺术家要想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他就必须走出尾随他人的怪圈,深深扎根于自己最能发挥敏感性的文化资源之中,并按照个人的真实性情,最为纯真地进行艺术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赣南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来强化油画作品的民俗性和地方特色,从而充分展示独有的艺术魅力。艺术家要做到深扎根,首先要对本民系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做真切的现实感受,从而转化为艺术的精神能量,成为艺术创新的不竭源泉。由于现实生活既是民俗性的,又渗透着现代性,所以,对艺术家来说,这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艺术源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强化真切的体验,才会使自己的艺术创造显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要下大功夫学习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清醒地认识这种传统民俗文化的长处与短处,熟悉、领悟民俗生活中的艺术精神,这是在艺术变革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的血脉,不丧失民俗艺术特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中保留着属于我们文化遗传基因的特性,那是本民系先人审美文化创造成果。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许多东西已不适用,但其中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完全可能唤醒民族气质共有的特殊敏感性。每一种文化既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短处,如果一个艺术家完全抛弃属于自己优长的东西,而试图通过完全摹仿别人的优长来与其比高低,他注定是个失败者。明智的对策自然是扬己所长,补己所短。

充分利用油画语言的特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艺术,传承客家文化,油画语言创新的着眼点应是首先确立自己的主题精神,强化自己的话语方式。从油画语言所固有的表现力与张力,切入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层面,树立一个传承与发展,成为人类传统民俗文化共有的一部分,而不是依附,以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方式行事,做出对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理想的自主性反应。

当然,民俗意识、民俗风格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可以任意外加进去的什么“佐料”,只要民俗精神不泯灭,油画及一切外来艺术样式总归要渗入民俗性,这几乎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的艺术创作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都应与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相连而呈现鲜明的民俗气派,民俗性应是一种必然的,无须改正的品质。油画语言所呼吁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俗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民俗文化表现力是画家对传统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吸收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理想。在赣南传统民俗文化中创造新形式和对现代艺术形式的“本土化改造”,将西方近现代油画表现形式,通过自己的感悟、转化、发展和独特创造,努力建立起有赣南本土民俗文化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以民俗化的绘画立场,致力于在绘画中追求赣南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自觉和成熟,以富于智慧性的民俗化思考。充分认识到失去民俗传统文化品位、品性的绘画是没有生命活力的绘画。因此,我们以在民俗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在不脱离传统民俗审美意识形态下发展内在的、恒久的精神“生产力”。

赣南民俗传统油画创作的代表之一,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锋教授,自幼受赣南民俗文化艺术的浸润和熏陶,对赣南地区民俗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擅长油画,在业务上始终专注于欧洲传统油画艺术语言的研究,勤于创作实践,其作品主要表现自己所熟悉的客家民俗风情,尤其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光色变化及鲜活的人和物状态等生活原始素材,并在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方面有所拓展。代表作品有《客乡女》、《围屋情》、《山乡细路》等。

第5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WWW.133229.cOm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西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第6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民俗旅游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优势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着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三、两者关系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四、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文化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

    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出现,一些民俗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固然要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联合国把横断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划定为世界民族人文保护区的做法毕竟不可能推广到各地,也很难保证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现就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五、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文化内涵的策略

    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它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加强民族凝聚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旅游业在开掘民俗文化资源时,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保护民俗文化传统的意识;要多方位体现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民俗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发展民族旅游业应做到: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旅游开发商应注意保护民俗文化:注重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1、因地制宜,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景观、新产品

    民俗旅游资源散存在各地各处。开发,就是要使这些散落在民间或各地的民俗资源具有招徕游客前来观光的能力。既包括对新开辟的旅游区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包括对原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依靠当地所拥有的固有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等等,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同时又要让现代生活中新的民俗脱颖而出。要办原汁原味的民俗旅游,并不是要把一些文化落后、思想愚昧的阴暗面暴露给来人,而是要在开发过程中扬长避短,把纯洁、文明的、表现民族气节的正确方面提供给游客,那些落后、愚昧的东西通过开办民俗旅游,接受先进、健康的文化、科技和思想,可以逐渐消除。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可移性。民俗旅游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很多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活动更为丰富。虽然民俗旅游投资少,不需要大兴土木和投入巨额资金去培植旅游景观,但要在民俗源地逐一开办民俗旅游活动,从可进入性和区域集中性来考虑,都十分困难。要使民俗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通过开辟民俗旅游一条线或筹建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族饮食、民间蜡染、刺绣、挑花、编织等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有突出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着名的自然风景旅游点,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的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和文物古迹旅游,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

    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由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社会影响远大于他们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而,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来说,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如广西侗族地区,把清代时建的鼓楼、风雨桥拆下卖掉,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砖房和拱桥。要避免这种消极作用的产生,就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和相应的防范对策。相对封闭措施、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一种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旅游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4、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扼制低格调,标新立异、生搬硬套而造成的民俗庸俗化。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第7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来自深圳的林先生提了一个从事“民俗摄影”的摄影师似乎都明白又都不愿意提及的问题:

什么是民俗?

太应该了!不能判断何为民俗又如何能准确地摄影民俗?

我在不知道什么是民俗的时候是否应该出去拍照片?

假如你一定要出去拍民俗,我想你可以先读一些有关民俗的专门著作,了解民俗的基本定义和形态,查一些有关你要去的地方的百姓民俗的资料,这样你去了以后就不会太被动;但所有这些都不能代替你向实实在在的“生活”学习,向当地的百姓学习,民俗事象的影像自然就会定格在你的底片上。

莆田的徐先生给我看了一叠他拍的民俗图片,他对我说:最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拍我们当地的民俗,请给我提提意见。

单从你的这些照片来看可以说拍得不错,但你记录的对象(内容)目前并不是民俗,而是民俗风情表演。民俗风情表演,当然它依然是一种有关民俗风情表演的影像文献,也值得我们当代人去记录。它今天可能只是一种表演――就象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游览胜地甚至一些著名的人文祭祀场所中正在发生的景象那样,是当地人乃至行政部门所施展的一种刺激旅游消费的策略,若干年之后,假如这种表演依然存在并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或许它会成为一种新的民俗也未可知。因为民俗也是有生有死的。

湖北的邹先生问:民俗和民俗摄影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民俗摄影自然是有关民俗的记录性摄影(不是表现性的艺术摄影!)。问题多半或者常常出在我们如何确认何为民俗上。什么是民俗呢?民俗也就是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某个地域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其相关的生活内容(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等。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包括生活文化),但并非所有民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只是那些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的方式向不同地域扩展并代代传承。同时,因为民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所以看一种民俗它是否存在、是否具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是否还能发挥社会功能。

摄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文化方式,因此有相当多的摄影人特别重视实践,而比较轻视读书学习,具体到民俗摄影就是我们不了解民俗的含义。即便是在农村,当地的民俗难道就是端着大碗吃饭、挪着小脚走路、坐着花轿结婚吗?其实,这和真正的民俗完全是两码事。而对民俗的无知,势必导致“民俗摄影”对拍摄对象把握与判断的失据,进而对民俗事象表达失言,或者把泛民间生活文化都当作民俗;或者把已经没有传承并且不能发挥民俗社会功能的某种残留物当作民俗;或者把“民俗摄影”的焦点只锁定在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亦或所有民族的农村而独缺城市。如此一来,中华大地上绚烂多姿的民俗风物就被我们摄影师的无知得所剩无几了,比如“裹脚”这一残害中国妇女身心好多世纪的旧式习俗,作为民俗它早已不复存在――它不再发挥其社会功能,也不再作为民俗具有生命力,那么“小脚”还是什么民俗吗?可为什么有些人愣要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认为凡是“过去”的就是“文化”的?就是民俗的?同时,“民俗摄影”界乃至我们摄影中明显存在的这种对民俗知识无知,不仅暴露出摄影人文化准备的严重不足,而且也同样导致并暴露出“民俗摄影”批评的“失语”和“弱化”。而有些批评者对民俗的“误读”又导致其批评的“迷失”,进而进一步加深“民俗摄影”的“迷失”。

那么民俗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总的来说至少应该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这样几大部分。

物质民俗的主要是那些人们在创造和享用物质资源过程中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通讯、医药保健等方面的民俗。

社会民俗又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规范着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交往、结合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节气)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

精神民俗是形成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是人类在顺应、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形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行为方式(模式)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和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是人们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照您这么说世间的民俗是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我们的“民俗摄影”又如此的贫乏单调?

客观地讲有些民俗并不适合用摄影的方式加以记录,比如语言民俗和某些精神民俗。但从摄影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主要是出在对民俗的某些认识上。

对于民俗我们应该采用哪种类型的摄影?

我们在前面说过民俗摄影是有关民俗的记录性摄影而非表现性摄影。

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生活的传承文化,其主体部分形成并植根于过去,属于广义的民族或者民间的传统文化,然而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民众当下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某一地域民众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我们首先要明白这里说的这个“过去”并不等于是“古代”。有些人认为民俗就是我国古代人民生活的“活化石”,需要加以抢救,其实稍稍有点民俗学常识的人都明白事实并不是这样。尽管你完全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抢救”民俗,但你首先要明白你要“抢救”的是民俗,不是要你去“表现”也不是要你去“艺术”,否则,你过重的“艺术”情结将会把“民俗摄影”变成有民俗招牌而无民俗内容,更无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某种非驴非马的“文化表现”活动。其次,因为民俗形成并植根于“当今”的“过去”,其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因此,民俗如若没有消失就必须也只能是浸润在民众当下的生活中。其三,今天的民众正在也必然会再创造出新的民俗来,有鉴于此,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许许多多的“过去”,甚至只是盯着“古代”,而忽略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密切注意当今当下已经存在和正在出现的民俗并加以记录,就只能导致一代又一代摄影家周而复始地进行“文化抢救”。

假如你真是想记录民俗,比如你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用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去记录、整理、研究民俗特定的形式、内容、结构……等等,得到的将不仅是一份民俗的影像图录,也是一份影像与文字互为印证的人类文化学意义的文献报告。由于文字可以记叙民俗事象的分类、性质和发生发展过程――记叙这些积淀着民俗成因和丰富文化内涵又跨越时空限制的东西恰恰是文字的强项而非图像所长;但影像却可以记录民俗外观表现的总体特征和局部细节特点――假如它可以被记录的话,从而使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可以通过这些形成于过去、延伸于当今的民俗影像,把人们当下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与历史“链接”起来,进而围绕某种民俗建立起有关一个个“文化圈”的民间生活文化平台。

第8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傈傈族主要的聚集场所在云南,至今为止这里仍然保留着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傈傈族民俗文化。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地址所在,其最初是从2009年黎明景区统一进行规模化的整理时开始的,文化旅游村有着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刚成立之初便把自身定位为民俗文化旅游村,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积极宣传傈傈族民俗文化,打造傈傈族民俗文化品牌。虽然,丽江市傈傈族民俗文化尚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但是民俗文化旅游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已经有目共睹。

一、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开发现状

(一)传统饮食的开发

人类实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饮食,它是人类在世上生存及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便会产生出不相同的生态饮食资源,久而久之便会发展为形态各异的饮食民俗文化特色,如今旅游业飞速发展,传统饮食逐渐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用性及文化性在旅游业中尤为突出。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业中自然是以傈傈族传统饮食为主,其中最具当地民族特色及最受游客们欢迎的主要有:苦荞粑粑、籼米粑粑及包谷饭。傈傈族位于高山之上,有着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因而来此观光游览的游客们不仅可以观赏美丽的风景,而且可以品尝当地的野生菌类、山茅野菜及用中药材做成的美味菜肴。

(二)特色住宿设施的开发

旅游业中最能够体现出当地硬件设备建设的就是住宿,旅游建筑在旅游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特色设施的建设可以反映出特定时代、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背景,有些甚至会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同时,它承载着整个民俗文化旅游业,为旅游业提供了功能设施方面的保障。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中最核心区域是红石街,其因全部采用当地特有的红岩为路面而得名,在街道两旁建立的客栈共有二十余家,均采用当地特有的红岩堆砌而成。住宿设施中,除了红石街上的客栈,在村内还有许多村民自家开办的农家乐设施,这些建筑主要以木楞房为主,具有傈傈族古老的居民建筑形态。

(三)旅游交通设施的开发

开展一个地方的旅游业,交通设施的开发是重中之重,这样才能满足旅游者在旅游场景中的自由选择,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中其旅游交通设施也具有当地民俗特色,比如:从住宿地红石街到周围各个旅游景点的这段路程,包含了特色的芦笙文化走廊及河谷生态走廊,但是有些较为偏远的景点,仍还未建成通路,尤其是一些偏远的乡村及森林内部,道路越往前走越是难行。

(四)娱乐表演节目的开发

民间娱乐活动在社会生活当中广泛存在,其中有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也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发掘和创新的,但它们有着共同之处,即:可以娱神的同时也可以娱人。在民俗文化旅游业中,民间娱乐活动有着较大的研发价值和旅游价值,作为游客们较为喜爱的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在民俗文化旅游业中有着重要的宣传作用。傈傈族当地的民间娱乐节目主要有:民间节日及民间音乐舞蹈。来此旅游观光的游客可以切身的体会到当地热情似火的歌声和舞蹈,许多游客被这开心热情的舞蹈带动,会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其中较为特色的活动主要有“百人吹奏葫芦笙”、“上刀山、下火海、舔火型”等活动。

二、旅游场景对傈傈族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使民俗文化广为人知

在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中,一些逐渐被人们忘记或逐渐消失的民俗文化被慢慢激活,同时使民俗文化广为人知,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开发和发展中,复兴最为明显的民俗便是当地的民间乐器及传统歌舞。以前当地的年轻人都是往大城市里跑,很少有在傈傈族工作和生活的,自从成立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后,许多年轻人便选择在当地工作,他们一般白天在景点工作,晚上没什么事情后便到“诺玛底之声”参加歌舞排练及表演工作,这样的话,便为民俗文化的宣传作了更为深厚的当地民众基础。

(二)使民俗文化更加丰富

在进行旅游业开发时,地方民俗中一些有特色、有价值的东西会被挖掘出来,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会发生新旧因子的相互叠加,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会同时呈现出来。在景区中可以看到柏油马路与乡间土路、传统服饰与现代服装等等古今元素的同时呈现。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开况来看,旅游资源主要有传统的地方民俗特色、一直进来的民俗特色,和复兴后的传统特色,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多样化的加工,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体现出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中的居民,很多人借此契机参入到了旅游行业中,促进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傈傈族民俗文化村的经济形式由原来的农业经济逐渐转变为旅游经济。

三、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到节庆活动中

作为地方性节庆活动来说,举办的最大的目的就是,向来参观的游人们展示出自己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向人们展示当地的风俗文化,当地居民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使风俗文化更加生动的展现在游人面前。当地居民是这种地方性节庆活动的缔造者和最原始的参与者,可以更加具体和透彻的展现出当地节庆活动的灵魂和魅力。就拿我国举办的青岛啤酒节为例,青岛啤酒节上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是当地民众的参与仍然具有主体作用,青岛啤酒节是一个游客和当地民众举杯狂欢的节庆活动。它以“品饮百家啤酒,参与万众狂欢”为节庆活动的主题,可以看出当地民众在其中的重要性。同时注重民众参与的节庆活动还有日本的樱花节,日本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地参与其中,因而把樱花节打造成了一个举国狂欢的节庆活动。

从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地方性节庆活动是当地居民日常活动聚集的场所,这个时候会有许许多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同时,地方性节庆活动是传统文化和当地风俗习惯的凝聚地,对当地的风俗文化不了解的民众,可以更加深刻的熟悉自己家乡的地方特色,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所以当地政府或者是节庆活动的举办者,应该邀请当地民众参与到节庆活动的规划和举办中。同时,可以让当地民众集思广益,为节庆活动出谋划策。这样当地民众才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从地方性节庆活动的角度出发,节庆活动本来就是一个民众参与的活动,是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民众积极参与是一个节庆活动的灵魂。一个规模浩大的节庆活动如果没有民众的参与,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只有民众的参与才能使地方性节庆活动更加的热闹,更加的具有人气。毋庸置疑,政府是地方性节庆活动的倡导者,但是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做到节庆活动的独特性,使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当地文化的有效利用

使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可持续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并展现出自己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吸引更加的游客。旅游业是由许许多多的节庆内容及当地的地方特色构成的,在这繁多的内容背后应该有一个地理文化的主线内容,这样地方性节庆活动才不会虚有其表。想要做好这个主线内容,就应该充分的发掘当地的地方文脉。这里所说的文脉就是,为了使傈傈族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而发掘的当地的地理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脉络。发掘和了解当地的文脉之后,可以顺应文脉的发展进行设计,也可以与当地的文脉背道而驰,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时可以把顺应文脉发展和对文脉出奇制胜相融合,从而使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可以持续发展。

正如:在2003年的时候,陕西省举办了“金庸华山论剑”的地方性节庆活动,这个节庆活动就是以华山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金庸先生对华山的渲染而进行的;同时,日本在赏樱节的时候,当地居民都积极地参与,同时拿出当地的特色服饰和特色的手工艺品展示给来游玩的人。游人们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小吃,观赏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歌舞表演。许多的风俗活动使樱花节彰显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使樱花节充满了浓浓的民族气息。

(三)策划新颖创新

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要想持续的发展,就一定要做到策划方面的新颖和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因而,在节庆活动的策划时一定要做到新颖和独特,只有自己的活动差别与其他的活动,才能使民俗文化村在种类繁多的旅游胜地中脱颖而出。比如:在文化村有一个经典的节庆活动:玫瑰花节,在玫瑰花节上,举办方要求每个花车每一年都要有一个不同的主题,这种新颖的策划方式使玫瑰花节的举办很成功,吸引了很多外国的游客前来参观。做到新颖的同时,玫瑰花车巡游和玫瑰碗的比赛这种经典的项目被一直保留着。还有田阳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也是在不断的创新中,使得节庆活动持续的发展。节庆活动上比较传统的节目是田阳狮舞,改革开放后,主办方对田阳狮舞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增加了狮舞表演的可看性和艺术性,使这种田阳狮舞更加的吸引人的眼球,因而,田阳狮舞才能吸引更加的游客。

(四)有力的推广

一个成功的民俗文化旅游村是离不开有力的推广的,通过广告媒体等形式可以使这种旅游业更加的广为人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主办方可以借助报纸和网络把自己的节庆活动宣传出去。提高当地知名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丽江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五)特色地方性纪念品的开发

地方性纪念品可以伴随着游客分布到全球各地,纪念品是地方性节庆活动宣传的最有利最直观的方式,通过这些纪念品的发放可以有效的宣传当地的文化,同时吸引来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的经济效益。纪念品是当地文化的标志和象征,透过富有特色的纪念品可以看出傈傈族的文化底蕴,和当地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不同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因而,主办方应该充分的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并融入到开发的纪念品中,使这种纪念品成为当地文化的载体。因此可以看出,纪念品对于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纪念品是一个文化的标志,纪念品到达的地方,那这种地方性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到达了那里。如果有经济能力的主办方可以举办一些纪念品的展览会,这样可以更好的宣传傈傈族民俗文化旅游村,使其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四、结论

第9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主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43-04

根据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族文化三分说,民族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即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典籍文化,中层文化为市民文化,下层文化即广大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先生还指出“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概念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对民俗文化有多种分类方式,有把“民俗”文化分类为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礼仪、岁时节序、传统节日和信仰的民俗,还有把民俗文化分为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与一个民族某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俗文化既包含于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部分中,也包含于非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中,本文探讨的范畴界定为稀缺的民俗文化部分,即非主流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通常是指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部分。这部分民俗文化具有稀缺、奇特、原生态、活态等特点,在具有高旅游开发价值的同时,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表现出极度的脆弱性。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学术研究中日益凸现出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与传承价值。在全球一体化、现代开放型社会,旅游开发成为众多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路径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民族、民俗文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而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有效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关键。

一、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1、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出现普遍的“庸俗化”、“伪民俗”、“同化”、“商业化”等现象;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即“文化经济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普遍认可的优化路径选择。最普遍采用的价值转换方式就是旅游开发,因此,在认可旅游开发促进民俗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回避旅游开发给民俗文化演化发展、历史变迁带来影响的现实。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2、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学界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提出民俗旅游开发实际对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二、旅游开发背景下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选择

依据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可指导民俗文化的保护主体的选择,以制度安排如出台政策加以规范与管理,以强化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通过对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重新设定和再思考,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问的矛盾通过旅游开发主体与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于一个主体内,并以制度约束主体的行为,尽可能缓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目前民俗文化保护的主体主要有两类:政府与民间组织。但在旅游开发背景下,还需将“开发商与经营户”作为一重要主体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系统中,与政府、民间共同构成三大保护主体。

1、民俗文化保护的两个主体:政府、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

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模式可归结为两种:一、直接来自政府层面的主导性保护,如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借由2008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刺激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为保护村寨民俗文化,从县委政府层面积极推行保护措施,主导编制苗寨发展与保护规划及各项开发与文化保护项目;二、先起由民间自发力量,然后由政府多方协助引导,支持民间民俗文化的推广、传承与保护,’从民间主导逐渐转化为由政府主导保护工作。在主流文化强力冲击下,起源于民间的文化保护,一旦缺少政府政策与财力等的支持,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不管哪种过程模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缺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与资金投入。

行政保护力量不可或缺,民间自发组织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其角色不可取代。以往民间自发组织仅由民俗文化所依存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构成,由于民俗文化普遍具有活态性,因此民俗文化保护应涵盖保护地域内的全部民众即民俗文化所依附、依存的整个群体。

政府与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力量两者构成密不可分的两大要素,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作用互补。政府的角色:优化文化存留与传承所需的条件与环境。文化依存群体的角色:承担起自身民俗文化的存留与传承重任,是民俗文化具有传承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政府力量作用于文化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保证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尤其利于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2、民俗文化保护第三主体的选择与定位

对于旅游开发地而言,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必须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中,即依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创造经济财富的开发商与经营者群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其价值为开发商和经营户所利用转化,利用转化得当,则既可有益于保护好民俗文化,又可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反之,则在为当地带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民俗文化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约束好开发商与经营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对民俗文化的科学利用非常关键。

开发商和经营户的定位问题:他们应不仅仅是投资商、开发商、经营者,更应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人,是兼具商人与文化保护的“二元身份”人,且以文化保护、传承身份为主导。如何约束与监管开发商和经营者的“二元身份”,应纳入政府以行政法规手段进行监管的重要工作中。以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二元身份”制度设计,是将旅游开发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大系统中的重要手段。

政府、文化依存群体、开发商与经营户群体,三大主体是一个民俗文化地区以旅游开发为手段带动经济发展且同时保护当地民俗文化所必须管理好、引导好、规范好的三个重点群体。三者之间协同合作,使命共担、利益共担、风险共担,共同构建一个依托旅游开发保护民俗文化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的双目标优化模式。

此外,学者及社会其他群体,可作为三大主体的必要补充,为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