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

第1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档案局的指导及省州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州广大档案工作者积极进取,团结奋进,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认真实施《州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力推进档案事业向前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州档案资源建设得到加强,馆藏档案大幅增加,结构明显改善,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稳步推进,馆库与设施设备建设得到改善,档案部门工作条件和保管利用档案条件有一定改善,档案工作和保护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全州档案馆工作人员全部实现“参公”管理,档案事业发展体制进一步理顺,档案业务培训得到了加强,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推进工作能力得到了加强。

档案服务工作取得新成绩。6年来,全州5个综合档案馆全部建立了现行公开文件查阅中心,成为党委政府公开信息的窗口之一。各级档案部门利用多种档案服务形式,积极服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社会各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全州5个综合档案馆先后向社会开放建国前后档案241个全宗25625卷(册);接待查阅利用18497(次),提供档案资104043卷(册),提供复制51421页,为社会各界工作查考、经济建设、编史修志、学术研究、宣传教育、落实政策和解决纠纷等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档案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到年底。馆藏档案资料由“十五”末的520个全宗、96972卷(册)、2622件、资料4607册,增加到544个全宗126750卷(册)、10206件、资料16633册;6年来,全州建成了2个档案馆局域网络,著录目录43.3万条,有力推进了档案数字化战略的实施。

档案依法管理取得新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省档案条例》,建立完善了档案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档案行政执法责任机制不断完善。积极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和专项督促,及时查处档案违法行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逐步落到实处,全州未出现档案安全事故。

覆盖全社会的档案管理走出新路子。通过实施档案工作“八项工程”,全州共有93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实现星级达标。全州1980个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林改档案成为林改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和纠纷调处的重要凭证。档案工作深入到了农村、社区,延伸到了民营企业、家庭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领域。

年,全州档案工作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强化了各项服务工作,切实加强了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三个”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收效。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认真宣传学习了新修订的《省档案条例》,增强了社会档案意识,提升了档案工作的知名度。

2、不断强化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加强机关档案业务建设。选派业务骨干深入到各机关单位档案室进行业务指导积极开展机关档案室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深入180个单位开展业务指导达380多人次。

3、严格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执法检查;二是开展了档案安全管理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三是及时组织开展了民政档案执法检查;四是组织开展了公证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4、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到目前已审批了271个单位共271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全州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审批)。

5、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料的进馆接收和积极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为社会各界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6、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在州县级机关积极推行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加强业务指导工作,有效地推进了档案现代化管理。

7、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州县档案馆基础建设。针对州县档案馆较为陈旧的情况,设法筹措资金加强州县档案馆基础建设。加强州县档案馆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建设。通过多方努力,福贡县级综合档案馆争取到了国家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资金的支持,可望于年底建成。兰坪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可望明年动工建设。州档案馆建设项目于年内3月份正式动工建设。、县档案馆建设各项前期工作正有力推进。

8、进一步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正建设,推进了档案业务各项工作。

9、认真完成了州委、州政府和省档案局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6年来,我州档案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库房老化、库容饱和、功能不全等现象突出,已不能满足全州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二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滞后于政务信息化发展;三是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需在今后5年里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我州档案事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启动了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通过多方努力,我州4个县级综合档案馆列入“十二五”期间支持范围,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州县级综合档案馆安全保管能力。6年来,国家、省加大了对档案事业的投入,档案事业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今后5年是我州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档案部门只有正确认识档案工作在我州实施“三基地、一品牌”战略目标,推进“二次跨越”进程,构建和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抓住发展机遇,才能实现档案工作从“三线”走向“一线”、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的要求,才能在今后5年期间推动档案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二、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以全面建设“三个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为基本落脚点,积极实施“三大战略”(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安全第一战略)。确保将全州4个县级综合档案馆建成符合“五位一体”功能要求、公共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更为完善的公共档案馆;打造少数民族档案品牌,初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州县综合档案馆馆藏在现有基础上增长30%—50%;以加快档案开放工作,完善档案利用服务,提高社会宣传服务工作为抓手,初步建立覆盖党政机关和民生的档案服务体系;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数据异地备份化,以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为重点,促进州县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中心和数字化档案馆建设;适应档案科学保管、档案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等新形势,完善档案安全体制,规范档案业务流程,提高档案科学管理和安全管理效能;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和《省档案条例》,切实提高对社会各类档案资源的依法监管能力。

(二)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1、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一是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推进档案法律知识的普及化,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二是加大依法治档力度,进一步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监督指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认真履行档案法赋予的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严肃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做到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推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2、实施县级档案馆建设工程,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抢抓国家实施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机遇,全面实施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确保我州在今后5年期间4个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将全州4个县级档案馆建成具有文化品位、地方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的地方标志性建筑,建成体现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公益性、公共性的现代化档案馆。要加快推进州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规范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效能。进一步完善档案安全责任制和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档案馆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和消防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加强对所有拟开放或者拟出版公布档案及档案目录、上网信息的审核审批,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配备消防、温湿度控制、防盗报警、安全监控等设施设备和先进实用的档案装具,提高档案馆安全防范技术水平。

实施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制,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加紧实施重要档案异质异地备份制度。各综合档案馆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重要档案互为异质异地备份工作,将重要档案数据异质异地备份保存。

4、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一是全力推进丰富馆(室)藏工作,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按照本单位的文书档案及各种专业档案,特别是新形成的专业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把反映党和国家重点工作、本单位职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档案全部归档。二是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民族档案品牌。紧紧围绕我州实施“文旅活州”的发展目标,逐步开展对3个较少民族档案的收集、征集工作,将反映民族进步发展、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档案收集、征集进馆。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方法与途径,开展民族文献资料、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服饰、民族风俗、民族音乐歌舞、民族医药、手工技艺等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建立少数民族档案数据库,全力打造民族档案品牌。三是突出地域性特色,建立特色档案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建立特色档案收集长效机制,积极收集反映电力工业、矿产业、生物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的档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名人档案、建国前各类历史档案、地方重大自然灾害档案、传统风俗档案列入重点收集范围。建立健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参与重大活动的工作机制,加大对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特别是声像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四是突出服务民生,建立民生档案资源。围绕服务民生的要求,强化对涉及民生各类专门档案的监管。联合各专业主管部门建立完善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门档案管理办法,修改涉及民生的职能部门、涉农部门和乡、村档案室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调整并扩大档案接收范围,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林改、移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公证、婚姻生育、土地流转、学籍、房屋建设等档案资源向县级档案馆的定期移交和集中保管,不断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为民生服务。

5、加强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一是加快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步伐,完善档案开放鉴定领导机构和开放鉴定制度,加大依法开放馆藏档案的力度,规范开放和公布程序向社会开放,并及时把开放的档案以各种形式提供社会利用。二是进一步推动档案服务公共化、均等化,完善档案利用服务设施和条件,规范档案利用工作程序,提高工作人员档案服务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加强利用需求预测,开展馆际合作、馆室合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水平。要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省州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真正纳入档案馆重要的工作范畴,将档案馆建设成为州县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中心。全州各级综合档案馆要设立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以现行公开文件利用工作为基础,努力与本级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开信息送交机制,积累丰富的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四是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社会宣传服务。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做到县级综合档案馆新馆建成之日就是展览开展之时。要配合州县重大活动、重点任务举办成系列、多方位、有影响的各类展览。要针对不同的群体,以“走进档案馆”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在今后5年期间有突破性进展。

6、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是统一标准,稳步推进各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要在全州建立配套的各类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和交换格式标准,统一全州档案机读目录格式,结合各县实际实施好《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加快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接收、重要数字信息采集等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将党委、政府等重要全宗档案、涉及民生的档案和纳入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范围的档案全文数字化。要优先将馆藏涉农、涉及民生的档案数字化,加快可公开涉农档案的开放鉴定和目录数据上网,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和平台,建立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7、强化机关档案工作,从源头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要全面完成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确保把反映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反映本单位基本职能、反映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档案全部归档。通过实施机关档案工作年检制度及《档案登记备案办法》,进一步强化各单位对应归档文件的控制,确保归档文件准确、完整、规范和安全。

8、强化企事业单位的规范管理,积极为各项工作服务

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和《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实施国家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评定标准,进一步推进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建档工作,依法对非国有企业中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企业档案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9、强化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管,创造精品工程档案

全面加强各级各类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及时对建设工程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不断规范项目档案验收工作。在本州内实施的部级、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都要按照《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备案办法》及时登记备案。深入推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贯彻实施《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实施办法》,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广泛开展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评先活动,创造精品工程档案。

10、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实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以实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为中心,加强乡镇和行政村两级档案室建设,加强土地、林改、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以及能让农民致富的科技档案、经济档案等的收集、保管。加强涉及农村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要将有关“三农”的政策性文件、关系农民各方面切身利益的凭证材料,以及帮助农民致富的知识性、技术性档案信息数字化,形成专题材料,刻成光盘或汇编成册,积极组织开展送政府公开信息、送档案信息下乡活动。争取通过网络、光盘、汇编材料等形式实现农村档案资源共享。

为了认真完成今后5年的目标任务,要采取如下措施:

1、要依法将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档案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馆库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后5年的总体规划。各级财政根据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将档案事业发展的必要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解决好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建立档案事业发展考核评估体系。通过建立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档案馆测评、机关档案工作年检、企事业单位规范管理认定等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督查。结合建设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的要求,建立档案服务承诺制、档案行政问责制,提高工作效能。积极开展档案专项督查活动,落实各项重大工作部署。

3、加强宣传,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要重视档案的对外宣传工作,拓展档案宣传范围与形式。通过编发简报信息等途径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档案工作的进展情况;每年要在《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档案》及州县主流媒体上刊登一定数量的宣传文章,宣传开展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和特色,宣传档案文化,尽量在第一时间反映工作亮点。要强化档案信息网站的宣传阵地作用,及时更新信息。要加强与社会宣传媒体的协作,不断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培育档案利用者和利用市场。要建立档案宣传考核机制,促进档案宣传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4、积极争取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要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扶持,落实国家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把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与业务工作发展紧密结合,切实推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和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档案抢救与保护经费使用效率,切实发挥项目经费对工作的带动作用。创新思维方式,找准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积极争取新项目,拓宽合作领域。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事业创新发展能力。一是建好领导班子,带好干部队伍。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作”的要求,建设好领导班子,开创档案事业新局面。二是加强档案岗位基础知识的培训。继续实行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制度,所有新上岗的档案专兼职人员必须依法在上岗1年内参加培训。岗位培训根据“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学习档案专业基础知识、标准规范和基本操作技能,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加强实践环节,保证培训质量。三是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根据《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省档案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要求,对档案专兼职人员进行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接受档案专业更新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档案工作的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以及档案学术研究中的新观点、新知识等。

三、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我州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抓好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正建设,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服务的水平。

2、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加大档案宣传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文书归档年度审验登记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做到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推动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3、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料,积极提供利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4、进一步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档案管理步入规范化、现代化的标志,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馆藏档案全文录著工作,加快数字化进程,以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5、做好档案馆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档案馆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档案馆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州县综合档案馆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建设,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6、加强对国企改制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档案、农业农村档案、社区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和家庭档案的指导、检查工作,进一步拓展档案服务领域。

7、全面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档案事业的成败兴衰关键在于人,培养和造就一支熟悉业务、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的档案管理干部队伍是推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要采取选派到基层挂职锻炼、加大轮岗交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档案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尽快提高档案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对档案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8、积极完成州委、州政府和省档案局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第2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一、档案公共服务功能在新形势下凸显

21世纪初,国家档案局提出,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不仅具备收集、保管、利用档案资料三项基本功能,而且还具备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资政襄政、繁荣科研、发展经济、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以后,进一步明确档案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的问题,强调档案馆应集“四位一体”功能于一身。档案馆公共服务内涵丰富、外延宽广,除满足档案查阅利用基本功能外,公共服务功能还有宣传教育功能、文化交流功能、保障民众政务信息知情权等功能。综合档案馆的这些公共服务功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凸显。

社会宣传教育功能。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2005年,国家档案局了《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使基地建设进一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档案馆不仅是青少年教育基地,也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围绕重要节庆和大型纪念活动以及突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热点问题,举办的各种专题档案展览,日益受到社会欢迎。

文化交流功能。档案馆文化事业属性与文化发展血脉相连。一些档案馆馆库建设较好的部门,在发挥档案馆文化功能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通过改善档案馆环境建设,营造和谐的条件氛围,提升档案馆文化氛围。围绕档案的编研及展览,开发相关档案文化产品,出版画册、宣传册、电视片、光盘,主动参与国家及地方各级文化工程建设,既积累了丰富的档案资源,又提升了档案馆文化价值,服务了文化事业发展,社会效果明显。

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功能。早在前几年,综合档案馆就被明确为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利用中心,为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查阅服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众对政务信息查阅更加渴求,2007年4月5日,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492号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档案馆建设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不仅把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提升到政府信息公开的层面上,而且确立了档案馆“集中查阅窗口”的地位,使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市民休闲娱乐功能。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馆藏档案资料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记录,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档案馆是人类文化财富的宝库,是储藏文化资源的基地,它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编写家谱、族谱的寻根愿望,带给人们知识的增长和精神的愉悦。独特的资源辅之以良好的建筑及环境氛围,档案馆将成为人们文化休闲的好去处。近年来,一些设在政务中心或休闲旅游区的档案馆(如深圳、上海等地的档案馆),其休闲功能特色彰显,良好的公共服务功能为市民津津乐道,亲民效应十分显著。

二、拓展档案公共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拓展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是实现档案馆事业跨越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性、必要性在于:

一是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以适应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需要。行政管理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强化公共服务理念,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职能的运用,实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我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与档案馆实体管理合二为一的局(馆)体系,决定了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馆工作必需适应政府行政体改革的需要,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馆服务工作向公共服务的转型。综合档案馆作为政府的文化性机构,应适应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要求,探索实践档案馆为公共服务的途径方法,以充分发挥档案馆“四位一体”作用为抓手,不断拓展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发挥自身鲜明的价值特色。

二是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要求拓展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必将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实现档案工作观念的“两个转变”,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转变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才能不断拓展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实现传统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转型的要求。公共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的区别就在“公共”二字上,公共档案馆具有文化性、开放性、服务性、特色性和休闲性特征,将促进传统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变,突出提供更加有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的功能作用。

三是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规范了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建设。2008年颁布的《档案馆建设标准》对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提出明确要求:“以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宗旨”;“档案馆建设应满足档案馆作为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阅的法定场所的设置要求,同时要满足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档案馆房屋建筑由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和附属用房及建筑设备组成。其中,对外服务用房占整个档案馆总面积的26%,由服务大厅,开放档案阅览室、音像档案阅览室、现行文件阅览室、展览厅、报告厅和利用者休息室、餐厅等组成。

三、创新档案公共服务功能模式

档案馆扩展公共服务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要素很多,推进的途径及模式各异。为此,各地档案部门探索创造了一些推动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做法与经验,主要有整体推进与单项推进两种方式。整体推进就是通过新建符合规范的档案馆馆库,全面解决场地、设施、设备问题,突出库房建筑的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供各项公共服务。这是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单项推进是立足档案馆现有的基础条件,通过开展单项性的公共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不断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基于此,全国城市档案馆推进公

共服务功能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常见综合型模式。档案馆的社会公共功能与档案馆基本职能紧密相连,与档案馆的其他业务工作综合为一体,全国绝大多数综合档案馆皆属此模式,以沈阳市档案馆为典型代表。沈阳市档案馆新馆于2006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开放,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后扩建至3万平方米),开馆仅半年,共接待利用者5356人次,向社会推出“沈阳的记忆”主题展、“中国档案珍品展”、“沈阳市十万家庭档案珍藏展”、“沈阳世园会专题展”等五大展览,接待参观群众1.8万人次。档案馆档案阅览大厅设电子触摸屏等设备,利用者通过计算机检索平台检索、触摸屏和簿册式目录检索档案资料和已公开现行文件,可供57人同时阅览;开放档案阅览室可供10人同时阅览;影像档案放映室可供36人同时观看电影。

其二,单列突出型模式。将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分离或单列出来,并予以突出强调,突出典型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与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加工基地的仙霞路老馆、原档案教育基地等三个点多点互动、彼此呼应。外滩新馆大楼面积9270平方米,设有售品部和咖啡--_吧、专题或主题展厅、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厅、多媒体视听室和学生课堂、多功能厅、报告厅、观光平台。举办过《抗日战争与上海》档案文献实物图片展、《海德堡的建筑》图片展等多种展览。常设的《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档案陈列展》,用两层展厅展示旧上海和新上海的不同风貌和历史发展进程。邀请高校教授和各界名人主讲东方讲坛。新馆共有5处观景平台,是城市风貌观光的理想场所。

其三,依托拓展型模式。将档案馆建在市民服务中心或政务中心区域,依托或借助这些公共功能极强的部门强化拓展档案馆自身的公共服务功能,最典型的为深圳市档案馆新馆。该馆设在深圳市市民中心,2007年4月15日正式开馆,时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专程前往市民中心新馆参观《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展》、《鹏城印记――深圳档案文献展》和文件档案接收利用大厅。深圳市档案馆珍藏中央领导、国家部级领导为深圳市的题词,深圳市与国外建立友好城市的协议书及公务往来纪念品,国家及广东省授予深圳的荣誉奖状、锦旗、证书、奖牌等,设有165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向市民开放(含周末)。深圳市档案馆还设立“文件管理中心”,集中统一管理入驻市民中心的各单位文件档案,各单位不再单独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

四、不断完善档案公共服务功能

拓展完善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各地实际出发,逐步推进。实现档案管理由传统的注重实体档案的保管利用向为公共服务的转型,是完善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关键。根据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结台地区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应牢牢把握以下五个着力点,逐步推进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建设。

第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是档案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文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各级国家档案馆在不断完善为各级领导服务、为各级机关服务的同时,将服务对象扩展至人民群众。把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档案馆工作的重大跨越,更是档案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档案事业与社会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谐发展,要求档案馆自身也应各方面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各项功能,服务社会各方面需求,带动促进档案馆功能的全面发挥。

第二,实现“两个转变”,建设“两个体系”,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利用服务,促进档案馆公共服务。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实现档案工作观念的“两个转变”,是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扩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应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改进档案馆利用服务,实现档案馆各项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2008年,武汉市的市、区两级11家综合档案馆整体创建部级档案馆,提升了档案馆综合水平。市、区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明显改善。市人民政府对档案馆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建设问题两次发文。有关档案馆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共接待查档群众2万多人次,调阅婚姻档案3.5万卷,妥善应对全市婚姻档案查阅高峰,为广大老百姓办了一件惠民实事。

第三,不断推进档案馆库建设,完善基础保障条件。拓展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对档案馆合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全国而言,除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少数发达地区外,其他地区的档案馆馆合建设难以适应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的需要。以广东省档案馆为个案进行分析,该馆总建筑面积44368平方米,设置了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阅览厅和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展厅,为充分发挥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武汉市档案馆馆库面积近6000平方米,保存档案资料55万卷册,受馆库限制,开发的文化产品较难向社会大范围进行展示,只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社会教育作用难以全面充分的发挥。武汉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已经政府立项,建设规模可望达到档案馆建设标准,目前在调整选址。几家区档案馆正在迁建,远城区档案馆正申报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

第3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确定了电子文件的形式与管理标准。这个规范的颁布和应用,说明档案部门正在行使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权。档案部门在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电子政务离不开档案工作的支持,只有重视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才能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和信息增值。

1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两部分。网络基础设施是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政务信息以及其它运行管理信息的传输和交换平台,它是整个电子政务信息的最终承载体,整个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根据电子政务应用的实际需要划分为互联网、业务网、非涉密办公网和涉密办公网等。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网络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增加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通用安全服务,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高性能的可信和授权的计算平台,从而使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能够以便捷而灵活的方式来构建自身的安全体系。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明确了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2 信息资源开发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普遍存在着信息内容少、信息质量不高、信息流通慢等方面的问题,而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却长期得不到应用的重视。因此,实施档案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共建高水平的基础信息资源库,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合理途径与方法。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是有依据的。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两者在内容上有着重合性,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来源于政府部门在各种政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政务信息,它也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之一,经过鉴定具有保存价值的政务信息就会转化为档案信息。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实施两者的战略共建就是必要的。同时,档案信息资源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都包含纸质文件和非纸质文件两大类。在电子化时代,两者都面临着大量文件的数字化处理问题。信息数字化的任务让两者合作开发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3 资源整合与共享

要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充分利用,使之在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程度上满足电子政务与社会公众对档案资源的需求,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对现有的档案资源进行整合,走档案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之路。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宏观层面上需要国家的总体规划与管理,给予政策的引导和法律的保障;中观层面上需要各级档案管理机构以及其与社会其它信息服务部门如图书馆、情报中心等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建立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的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微观层面上需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档案资源以及档案资源与其它社会信息资源之间的充分融合,创建一个理想的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与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深层次的、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

因此有人提出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形式就是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管理一体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档案资源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四个方面:机关档案室电子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档案馆档案资源管理网络系统、文献中心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和政府公众信息网络系统四个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由此可见,电子政务标准主要由国家或行业制定,省、市、县一级要制定电子政务标准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在目前电子政务标准制定普遍滞后的情?r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可能存在应用系统或数据库建设与以后的国家标准不完全一致的风险,这是档案部门应该意识到的,也必须有所准备,必须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留有一定的余地。《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已将电子公文交换、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电子政务数据元等作为重点制定的标准,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这些标准的制定,反映档案工作的需求。这样的话,我们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供使用执行。

第4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知识管理角度,论证了公共档案馆的管理服务的基本职能,以及在这三种环境下,公共档案馆基本职能深化的具体内涵

“公共档案馆”这一概念是舶来品在世界范同内.公共档案馆的存在和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83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档案法》,成立了公共档案馆(public reeord 0ffiee).即英国的部级综合档案馆.负责保管中世纪以来英国中央政府各机关和法院的档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依法命名的公共档案馆。…公共档案馆的概念由此产生。l8世纪末的法国档案改革确立了国家档案馆向普通公众开放的原则.使国家档案馆摆脱了王权的枷锁.开始具有社会共有的性质在我国.“公共档案馆”相当于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档案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同内的档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明确指出:“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这两部法律法规明确了档案馆的性质与职能。概而言之.档案馆的基本职能是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在我国.对于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等方面的讨论和研究开始于2001年[2]同年出版的由冯惠玲、张辑哲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中,我国理论界首次在高校教材中使用了“公共档案馆”的概念理论界对于公共档案馆职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馆职能的扩展和新时期档案馆角色定位等方面.主要是结合档案工作的外部环境变化论述公共档案馆的职能定位与拓展问题。下面,笔者将从新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的背景下分析公共档案馆的职能以及职能深化的具体内涵

l从新公共管理角度来看

自20世纪8o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革新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公共行政因其规模庞大、反应迟缓、效率低下、制度僵化受到了质疑,新公共管理由此兴起虽然各国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持不同看法.但在以下方面却有共识:1.公共组织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2.公共组织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3.公共组织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4.公共组织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5.公共组织应重视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在这种大背景下,就政府机构而言,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责任所体现出来的公共性理念成为政府职能转型的方向从新公共管理角度看.公共档案馆的性质和职能如下:

1.1公共档案馆的性质:负责公共物品档案的管理并提供服务的非政府公共文化组织

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来说,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所谓公共物品,是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公共物品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非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个人消费被排除在某种物品的消费之外.在公共物品概念下.这种排他性是不存在的.合法公民皆可享用公共档案馆馆藏档案除尚未解密的外.只要是合法公民。理由正当。人人皆可利用。第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公共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类政务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信息记录。政务活动具有公共性.是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因此其产生的记录也具有公共性。即这些档案属于公共物品从内容上来看.档案具有信息和知识属性.档案的利用对档案内容没有损耗。从载体上来看,档案的利用会造成一定损耗.但这可忽略不计.况且这种损耗可以通过档案的数字化来弥补。

公共档案馆属于非政府组织,所谓非政府组织,即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相比较.非政府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公共档案馆属于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本身没有行政权力。其职能通过国家授权才能获得。我国档案行政权主要是由各级档案局行使。因此,公共档案馆的性质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可以界定为:负责作为公共物品档案的管理并提供服务的非政府公共文化组织。

1.2公共档案馆的主要职能:为公众最大限度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职能”是“工作职责”、“工作范围”的浓缩用语。管理与服务是公共档案馆职能的两个车轮.管理是基础.服务是根本公共档案馆的档案服务包括以下两点基本内涵:

1.2.1公众为本。新公共理论理念下,公共组织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所谓以公众为本.就是公共档案馆必须以满足社会公众的档案需求为本这是公共档案馆公共性本质特征最集中的反映.也是贯穿公共档案馆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要求这一基本原则有以下规定:社会成员的档案需求是多元的这就需要公共档案馆以公众的档案基本需求为准绳.研究档案利用规律.并使公众需要的档案进入管理范畴.确立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1.2.2服务至上。目前.我国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尊重行为主体基本权利尤其是自利权利.通过提供一定的环境或条件.让行为主体合乎规范的自利行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增进整个社会利益.因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必须顺应管理对象的意志和愿望来实施职能行为,为他们需求的满足提供充分的条件。公共档案馆服务的目的也就应由“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拓展为“实现和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根本利益”

基于此.公共档案馆不但要扩大服务对象.而且要主动服务:主动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政府部门、研究者.也包括普通公民:服务的内容不仅包括提供档案原件.也包括提供问题分析报告以及建设性解决方案等:服务方式不仅包括实地查阅,也包括远程查询、专题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公共档案馆不仅提供单一的档案信息服务.还包括提供已公开现行文件在内的政府信息公开

2从电子政务角度来看

在一定程度上.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政务管理的结合。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总体成熟度还比较低为推动公共服务改革.进一步扩大民主,我国制定了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决策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电子公文系统、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等;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等;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等。

由于公共档案馆不属于政务系统.因此其馆藏档案信息化不属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范畴但是公共档案馆是政务系统档案的保管基地.而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应是全面的信息化.如果发生联系的双方之间存在数字鸿沟.信息化的建设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公共档案馆也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究其实质,公共档案馆信息化主要由信息技术革命这一原动力推动

2.1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其工作职能的扩展

公共档案馆信息化是其管理与提供利用服务的应有之义.其本质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手段。有人把信息化作为档案馆职能的扩展或创新.这是值得商榷的。公共档案馆的职能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应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时代性的.新的技术发现与采用可能会使信息技术贬值甚至走向历史。

2.2公共档案馆要主动做好信息化建设.并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支持

公共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为配合其他部门而做的信息化相关工作。

2.2.1公共档案馆自身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档案馆办公自动化系统、馆藏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 档案管理、档案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以及档案网站的建设以及数字档案安全等在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重视与档案数字化相关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增量电子文件的标准。

2.2.2公共档案馆配合电子政务建设应做的支持性工作。在政府间电子政务方面.公共档案馆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提前介入电子公文流转系统的设计.从政务电子文件的归档以及长久保存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提供馆藏档案信息.为政府决策服务

在政府对企业方面.公共档案馆主要应参与其所产生公务档案的接收.以及向企业提供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档案.为企业服务

在政府对公民个人方面.公共档案馆主要应参与对公民的教育.为政府对公民的教育.特别是国情、省情、市情教育方面提供原始资料。

在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公民两个方面,公共档案馆所参与的内容都是在传统环境下公共档案馆的工作内容。考虑到系统性.笔者故在此述及。

3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

知识管理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管理范式.由于利益的驱动,首先应用于企业的知识保护、创新。知识管理是指综合运用组织、文化、战略、流程、技术等手段.通过建立基于组织业务内容和职能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共享体系.以最大化对知识及有知识的人的尊重.最大化组织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保持并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变革知识管理的兴起给公共档案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档案馆的诸项工作内容都要深化

3.1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建立档案知识库.深化公共档案馆管理职能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成功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掌握着全国80%左右的信息资源.其中绝大部分由公共档案馆管理。因此.公共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对于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很多公共档案馆建立了档案目录数据库.但仍存在不足:1.条块分割,缺乏宏观管理和协调。2.类型单一.品种不足。在我国已建成的档案数据库中,多以文字型数据库为主.而其中又多数是目录数据库,全文型、事实型、指南型、字典型数据库相对较少。单机、脱机使用的数据库多。联网使用的少,共享程度低。3.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由于各档案馆只满足于自建自用的应用要求.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从而造成数据库的应用受到严重的限制.各种数据库软件的兼容性很差.转换困难.因而交流的范围与程度受到较大的制约数据库的这些缺点成为档案资源网上建设的不利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协调、控制、监督职能.而档案馆之间应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的沟通与合作

从信息资源建设和技术的角度来讲.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知识库知识库(knowledgebase)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关联的知识片集合对于公共档案馆来说即建设档案知识库.而档案数据库是建设档案知识库的基础档案知识库要求建设文件级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这对于文件的关联度、结构化要求更高。这样,知识管理系统对相关内容的档案才能够进行数据挖掘.提炼出对决策有利的结论

知识管理不但对档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档案知识库内的档案数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丰富的档案信息才可以保证决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因此公共档案馆除采取网络实时归档以提高档案的数量外.还要向社会征集相关档案.以使公共档案馆馆藏档案反映政府职能中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貌

3.2建立专家系统.提供档案咨询服务。深化公共档案馆服务职能

在服务职能方面.知识管理要求公共档案馆提供档案服务的产品化、智能化。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档案馆充当的是“仓库保管员”的角色.服务停留在“保存备查”的状态.提供的档案孤立性强,关联度及与问题的相关度不大知识与信息的区别在于.知识是与人的行动相关联的,即能够直接指导人的行动.这就要求公共档案馆档案服务能够提供定型的、综合的档案内容.争取做到“一站式”服务。为满足这一要求.在档案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要建立基于档案全文数据库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一个具有智能特点的计算机程序.它的智能化主要表现为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内模仿人类专家思维来求解复杂问题因此.专家系统必须包含领域专家的大量知识.拥有类似人类专家思维的推理能力,并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公共档案馆专家系统应具有以馆藏档案为基础.利用人类专家思维的推理能力,提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

知识管理还要求公共档案馆开展档案咨询服务。在我国档案学论著和教材中有“咨询”的概念,但仅限于“参考咨询”的范畴“档案馆(室)的参考咨询工作.是档案工作人员以根据档案解答问题的方式.向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及有关情报的一项服务工作”从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参考咨询工作.具有很强的被动性,且服务深度不够。档案咨询是指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档案咨询服务机构运用以档案专业知识、经验为主的知识、经验,根据委托者的要求.提出有关档案咨询项目的数据、资料、调研报告、建议方案等。供委托者参考。它应包含以下服务:

3.2.1档案专业基本知识咨询服务主要向社会提供档案专业基本知识,如有关档案、档案公布、档案信息资源布局等方面问题的咨询。

3.2.2档案信息咨询服务。根据委托者提供的专题,在充分研究该专题的基础上.向委托者提供以档案信息为主,并辅以建设性解决方案的信息服务。

3.2。3档案管理咨询服务主要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编研、检索、利用等方面的咨询。也包括档案馆(室)选址、档案管理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咨询

第5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切实抓紧档案馆库建设。改造市档案馆原库房,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区县和专业档案馆,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库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积极抓好各级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大力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整合信息资源。建设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接收示范应用工程项目。打造一流水平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市档案目录、全文、多媒体档案基础数据库,全市档案目录数据库总量达到1500万条,全文数据库总量达到500万页,多媒体数据库总量达到500G(照片2万张、声像1千小时、音像5百小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全面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境内外珍贵档案的征集工作力度,做好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完善接收工作标准,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全市档案总量达到900万卷。

加强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开放。围绕全市工作重点和百姓关注的热点,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大力开发有价值、高品位、多元化的档案文化产品,为领导资政和社会服务。重点完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历程回顾》、《国家清史图录》、《中国二十世纪图鉴》等书目的编纂工作。

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基础建设。继续深化社区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档案服务。围绕滨海新区城市建设、重点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切实抓好档案工作的跟踪服务,为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服务。

全面落实《天津市档案人才2005―2010年教育培养发展规划》。重点加强对全市档案系统"185"人才的培养。分层次、有计划地举办高级研修班、境外学习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造就一支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为加快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开展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到“十一五”末,全国国家综合档案馆、60%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40%的重点国有企业达到评估标准。进一步强化国家综合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建设,切实加强档案事业宏观管理,推进档案业务建设,提升全市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天津市档案局 黄 健)

辽宁档案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档案法规体系,修订部分地方档案法规、规章。健全档案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档案依法行政职能,全面落实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档案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档案馆建设。建成有文化品位、有地方特色、有现代气息、充分发挥公共档案馆功能的标志性建筑,实现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职能。新建市级综合档案馆建筑面积应达到5000-20000平方米以上,县级综合档案馆建筑面积应达到2000-10000平方米以上。省档案馆在方便公民进出的地方建设一座功能完备10000平方米以上的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档案利用中心,并作为省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场所。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基本完成建国前档案整理任务。省档案馆及沈阳、大连、抚顺、辽阳等市综合档案馆要完成馆藏40%重点破损档案抢救工作,其余市、县综合档案馆要完成90%。加强档案鉴定工作,适时开展馆藏档案分级保管试点,确保珍贵档案重点保管。

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各级综合档案馆为中心的全省分布式档案数据库和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省档案馆档案信息数据库完成录入文件级目录2000万条,重要档案全息存储200万页;各市综合档案馆完成馆藏开放档案80%以上的文件级目录录入,完成馆藏重要档案全息录入;县级综合档案馆数据库完成馆藏开放档案80%以上的文件级目录录入和重要档案全息录入。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档案室工作。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要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强化对应归档文件的控制,确保归档文件准确、完整、规范和安全。依法按期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符合进馆标准的档案,提高管理水平和为机关工作服务的能力。做好撤并机关档案移交工作。县级以上机关档案工作应纳入机关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机关档案信息化与机关信息化同步建设,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与归档。

社会经济领域档案工作。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驻外企业、农业农村、城市社区、社会保障等方面档案管理模式。完成社区建档并实现规范化管理。城市、农村社会保险建档率达到100%,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交县级综合档案馆保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建档率达到90%以上。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重大活动、海洋管理、国情普查、房地产管理等领域档案工作。

(本刊辽宁通讯员 佟福贵)

山东―、档案法制建设。在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和已有档案法规贯彻实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档案法规与标准建设。制订、《山东省档案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等八个法规文件。

二、把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建立山东省照片档案管理中心。做好现行文件的收集利用工作。

三、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省档案馆及济宁、威海、泰安、烟台等市档案馆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任务。市以上综合档案馆、大型企业档案馆以及青岛、威海、东营等市的所有县级档案馆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

四、加强档案馆建设。完成省和济南、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济宁、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等市的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以及青岛市档案馆二期工程建设、菏泽市档案馆展区和新库区建设。实施档案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完善重点档案保护制度。

五、全面提高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改革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方式,推行网络远程监督指导模式。

六、做好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加强对国有及国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坚持和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跟踪服务责任人制度,推动开发区、经济园区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认真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七、加强农业、农村和社区档案工作。探索和改进乡镇档案管理体制,实施社区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新机制,建立和规范社会保障档案工作。

八、加强档案科技和教育工作。加强档案应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积极推进档案标准体系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行档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规范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展档案业务技能比武活动。继续依托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培养档案人才。

九、强化档案宣传工作。实施山东地方文献开发工程,编辑100种以上系列丛书和书刊、画册,拍摄50部

电视专题片,组织开展全省档案电视片、图书汇展评比活动,完成《山东省志・档案志》编纂工作,加强档案网站建设,办好《山东档案》和《档案工作简报》。搞好档案学会工作。

(本刊山东通讯员 周卫国)

福建理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开展全省档案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法规知识的教育与考试,设区市档案局建立档案行政复议制度,开展档案行政复议工作。各级档案局建立和完善档案行政许可的相关制度。建立档案行政诉讼应诉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程。加快档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做好档案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的后续监管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违法行为责令改正制度、定期通报制度,档案违法行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制度;建立档案行政执法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开展《福建省档案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把档案业务规范化建设纳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范围,充分发挥各级档案局监督检查的职能。开展建立贯彻实施档案法律法规示范单位活动。组织开展福建省“五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扶持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和档案服务实体的建设。

完善国家档案馆测评体系,全面开展档案馆测评工作。基本完成国家档案馆1980年以前形成的档案解密划控与鉴定工作,依法向社会公布开放档案目录。研究探索档案提前开放的途径与方法,拓展机关档案向社会开放利用的范围。把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纳入各级政府政务公开体系。全省各市县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好省、市、县(区)三级已公开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资源的有序整合、传输与。充分利用互联网档案网站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检索服务,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实施“一馆一品”工程,编辑出版一种有价值、高质量的档案文化精品。继续开展和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评奖活动。

建立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监督指导的分级管理制度。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登记工作。依法做好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和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档案移交工作。开展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评先创优活动,创建精品工程档案。贯彻落实《福建省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意见》,指导和帮助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做好档案工作。2007年前基本上完成社区居委会档案管理合格单位认定工作。实施“档案管理示范村工程”,加大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力度。研究制定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专业档案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

加快存量档案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的步伐。设区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在2006年前,县(市区)国家综合馆在2009年前完成“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二期)”任务。2010年以前,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完成永久保存的重要纸质档案和其他类型载体,以及缩微档案数字化建设任务,建立全省性、规范化、可共享的分布式档案全文数据库。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2007年前开展电子档案接收试点活动,建立“电子档案数据接收保管中心”,各级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2008年起,向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电子档案。2008年前,各设区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完成档案馆局域网平台建设。2007年,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各级政务网上全面建立档案网站,形成“福建省分布式档案政务网站系统”;2008年,建立以政务网为主干资源,以福建省档案政务网为中心,以9个设区市级档案政务网为分中心,以84个县级档案政务网为管理中心的“福建省分布式档案政务网平台”,利用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政府公开信息的网上数据传输、信息集聚和档案公布。2008年基本完成“福建省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安装使用,2010年在全面完成“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档案数据解密划控等开放鉴定的基础上,实现全省开放档案目录数据和相应的全文数据在各类档案信息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圈

(本刊福建通讯员 朱 文)

江西档案法制建设。出台《江西省档案登记办法》、《江西省档案利用收费办法》;制定“五五”普法计划,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档案法》、《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切实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健全档案法制机构,建立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工作队伍。

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数据库建设,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设;各设区市档案局全部建立起局域网,有条件的县(市、区)档案局建立局域网;各设区市档案局全部建立档案信息门户网站,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立档案信息门户网站;省、市、县(市、区)建成档案馆在线接收同级机关电子公文系统,实现机关电子公文在线实时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电子公文数据库传输。

档案馆建设方面。新建一批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并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档案的整理、编目、保管、保护等档案馆业务工作,做好重要档案的抢救工作,完善档案检索体系,加快档案开放进度;加强对有参考和凭证价值档案的收集,有重点、有计划地征集散失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发挥好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的作用,办好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档案室工作。加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档案业务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重点抓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档案工作,建立和完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的档案工作;进一步做好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档案工作;提高城市社区建档率,并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加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坚持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乡村档案工作,巩固和提高村级建档率。

档案科技工作。加强档案科技工作的规划,组织引导对重大档案科技项目的研究;加强全省档案保护技术的指导工作,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

(本刊江西通讯员 魏红波)

重庆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五。期末,江北、南岸、沙坪坝、巴南、长寿、綦江、大足、巫溪、武隆、彭水、酉阳、丰都、万州等区县要完成档案馆舍的新建、改建或扩建,90%以上的市级机关、团体、国有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80%以上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和渝西经济走廊各区县级机关、街道和乡镇,60%以上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各县区级机关、街道及乡镇的档案库房应基本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

加强档案资源和功能建设。优化档案质量,丰富馆藏档案数量,到“十一五”期末,市档案馆要完成市级机

关1997年前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各区县档案馆将到期档案全部接收进馆,逐步开展三峡库区移民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完成2.3万卷重点档案的抢救任务。到“十一五”期末,全市40%的区县档案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市档案馆保管的民国时期档案和涉及三峡移民工作区县档案馆保存的三峡移民档案进行重点宣传和开发,建立专门的目录检索中心,打造重庆知名品牌档案。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按照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划分的不同特点,实事求是确定不同地区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指导方法和业务要求。开展民营高校建档试点,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档案管理模式,规范企业档案工作。开展一次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调查,加强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应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结合各地机构改革,研究探索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新体制、新模式,科学规范城市建设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市档案局拟修订《重庆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规范》、《重庆市企事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拟制订《重庆市区县档案事业发展评估实施办法》、《重庆市物业档案管理办法》、《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档案管理办法》、《重庆市机关电子文件处理的若干规定》等,完善档案信息化法律标准规范;拟研究起草《重庆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重庆市档案质量管理评定办法》、《国家综合档案馆永久保管档案划分标准》、《国家所有档案范围、划分标准及管理要求》。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开发利用。适应“数字重庆”要求,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移交和接收的标准规范体系,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逐步开展档案资料数字化加工,建立全方位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平台。市档案馆完成1966年至1980年馆藏187个全宗、5万多卷档案的开放工作,各区县档案馆也应做好满30年档案的开放工作。市档案馆将着手准备编辑《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重庆卷》;继续与民生公司合作完成《卢作孚峡防局长公牍选编》等书的出版工作;完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之迁都・定都与还都》一书的增补工作,争取在2007年纪念抗战爆发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70周年之际公开出版;着手《近代以来重庆100件重要历史文献》、《重庆大轰炸档案资料》、《重庆城市发展史料》等书籍的选编工作。

(口重庆市档案局法规处)

贵州档案法制建设。省档案局将做好《贵州省档案条例》修订的准备工作;制订《贵州省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暂定)》;制订《贵州省国家综合档案馆考核评估办法(暂定)》、《贵州省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评估办法(暂定)》及《贵州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南(暂定)》等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

档案信息化建设。以“贵州档案信息网站”为龙头,建立起由市(州、地)档案网站和部分县档案网站(网页)组成的全省档案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各级综合档案馆要逐步建立起分布式的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并实现办公自动化。省档案馆和有条件的部分档案馆要开展接收电子档案的工作。

档案馆建设。对不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或不能满足档案馆功能需求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档案馆,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资,完成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基本完成应开放档案的划控和鉴定,完成积存档案的整理鉴定工作。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加大珍贵、特色档案征集和档案开放力度,充分发挥档案馆“四位一体”的功能,并新建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现行文件的收集和规范管理,把市、县档案馆全部建成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和政务信息公开场所。制订出台示范档案馆建设实施标准,继续推动档案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

重点工程和企事业档案建设。研究制订《贵州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验收实施细则》,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研究制订《贵州省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评估办法(暂定)》,认真开展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评估工作,促进全省企事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破产、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管理工作,推动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6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字:民生档案科学发展观服务民生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是实现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档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XXX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民生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关注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所在。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主动融入民生领域、档案工作如何自觉服务民生,这是摆在全体档案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一、充分认识民生问题[2]的重要性

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把“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一直把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政权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告诫后人“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以上古言揭示了两个哲理,一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二是以民为本,治国首略。新中国成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民生问题,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广大劳苦大众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状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领导集体的光荣传统,站在时代的最高处,想在人民的最深处,提出了“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问题来抓,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了,人民群众满意了,社会和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科学发展才有了强大的动力,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全面理解民生档案[3]的新内涵

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涉及群众方方面面。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民生问题不仅其内涵在不断发展,而且其构成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既有政治的、又有经济的,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既有文化的、又有生活的等等。但就目前而言,权威部门对民生问题还没有确切的定论。结合档案工作,民生领域的档案涉及哪些内容、涵盖哪些方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着力探索、全面理解。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民生档案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及内容:

1、民主政治档案。包括公民在参与民主选举、申诉个人利益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2、社会保障档案。包括公民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收入分配、养老保险、生产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3、国企转制档案。包括国企转制后企业资产评估、流向、转让、拍卖、重组以及职工安置、分流、政策处理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4、教育卫生档案。包括学校教育收费、学生招录、公平施教以及群众看病、就诊、医保、医患处理、病案防保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5、安居乐业档案。包括土地承包、拆迁征用、房屋权属、山林延包、移民安置、人口婚姻、转业复退、知青安置、环境居住、食品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6、公共服务档案。包括公民在出行、旅游、休闲、娱乐、办事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三、扎实探索民生档案[4]的新举措

民生档案既然涉及如此多领域,涵盖如此多内容,影响如此之重大,这就要求全体档案工作者超前思考、努力探索,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符合时展,顺应形势潮流、满足社会需求、广大公众满意的路子来,以服务民生、回报社会。当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从五个方面思考档案工作服务民生[5]这一大局:

1、认清形势,形成共识。要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党和国家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关系到亿万人民的长久幸福。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清这一形势,主动融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行列,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我为解决民生问题出点子、找路子、解难题的良好局面。

2、加强宣传、营造环境。民生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不同层面,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花大力气对民生问题和民生档案工作开展广泛的宣传,既要宣传民生问题的地位、意义,又要宣传民生档案工作在改善民生、和谐民生、促进民生中的作用,以全面营造关乎民生、体察民情、善解民忧的良好环境。

3、突出重点,分步推进。要推进民生档案[6]管理工作,必须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走调查研究之路,通过摸情况,订规划、搞试点、出政策、抓重点,以实现稳步推进。同时,要围绕民情、民需、民意,积极开展档案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四进”活动,组织和发动基层干部群众踊跃投身到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来。

4、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抓民生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单靠档案部门自身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教育、国土、环保、房管等作为民生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履行本部门民生档案的管理职能,积极配合本级档案部门做好各自工作,要健全工作网络,寻找服务载体、拓宽工作渠道,努力实现各系统民生档案的良性互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5、加强监督,强化服务。要使民生档案[7]管理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健康的发展,档案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加强行业监管,主动提供服务。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超前”:一要超前控制。民生档案不仅信息面广、利用频率高,而且价值系数大,群众特别关注,各职能部门对该收集、应收集的民生档案要做到建档对象一个不漏,建档资料齐全完整;二要超前监管。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规范管好、用好民生档案并确保这些重要信息的长期安全、永久可靠;三要超前服务。基层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在民生档案工作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不仅要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谋划方案,而且要认真履行职责,精心指导、帮助,促使本地、本单位民生档案有序推进,规范运作。

四、关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的实践

1.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保管利用的关系

《档案法》第六条、第八条分别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档案事业的主管地位,决定其必须切实加强对本行政区域档案事业的领导,统筹规划本行政区域的档案事业,协调好档案局与其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与市、县(区)、乡镇之间,以及与社会各方面之间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关系,建立本行政区域统一的又兼顾各方面特点的档案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各方面的档案工作。国家档案馆是档案事业的主体,主要任务是认真接收整理、安全保管档案,科学开发利用档案。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既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又要充分发挥保管利用职责,必须统筹兼顾,要防止和克服重行政管理、轻保管利用,忽视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建设的倾向,也要防止和克服重保管利用、轻行政管理,忽视统筹规划和监督指导的倾向。

2.正确处理自我发展与优化外部条件的关系

自我发展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档案部门不能关起门来发展,自我封闭,自成体系,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档案部门应当更新观念,创新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宣传本地区档案事业取得的发展,宣传档案部门为促进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所做的工作,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争取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创造档案事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2007年,广西开展全区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各级档案部门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主动汇报,主动协调,积极争取。各地党政领导都非常关注,亲自过问,到档案局馆调研和现场办公,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和困难,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3.正确处理基础业务建设与服务大局的关系

抓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是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和前提,是档案部门一项基本的、长期的任务。自治区档案局从实际出发,从2007年初开始,在全区范围内连续3年开展“档案业务建设年”活动,重点抓好档案基础设施、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和档案法制建设。活动开展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为各级领导决策、为各部门工作,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服务,是党和政府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档案部门要根据不同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明确主题,找准位置,选准切入点,不断拓宽服务面,不断加大服务力度,为广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拓展空间,使档案工作深深植根于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建设中,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

4.正确处理业务建设与干部队伍的关系

档案事业,人才为本。做好档案工作,业务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同档案事业发展快的省(区、市)相比,广西壮族自治区条件性差距固然很大,但是最大的差距在于档案干部队伍。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与档案事业发展不相适应,是制约我区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从组织领导上讲,普遍存在重业务、轻队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缺乏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也有部分档案干部缺乏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自我满足,感觉良好。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才资源开发推动档案工作发展。要切实注重培养,大胆引进人才,创造学习条件,提供深造机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技能比武,人人争当岗位能手,个个练就业务绝活。要像青岛市档案局一样推出一批“一口清”、“一拿准”、“难不倒”的业务能手,涌现出一批优秀工作成果和以档案人员姓名命名的工作法。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人才成长进步的浓厚氛围。档案部门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开展专业研究的良好条件。只要引导得当,措施得力,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就一定能出成果,见成效。

5.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在长期的实践中,档案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必须长期坚持,很好继承。档案事业是一项不断接力的永恒事业,永恒的事业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永葆青春活力。要坚持与时俱进,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力创新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服务手段、服务方法,在为各级领导和部门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的同时,不断拓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要重视传统载体、传统领域档案资源建设,也要重视新型载体、新型领域档案资源建设。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搞好档案工作的硬件建设,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进程,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6.要加大对档案经费的投入

政府各部门要在档案[7]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征集接收、保护抢救、编研开发等方面给予财力支持,确保档案事业发展的必需经费,才能促进档案事业发展。1)库房建设。库房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我区档案库房是在建区初期办公房改建的,无论是面积和标准都未按规定的要求,制约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政府应把档案馆库的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定,列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按标准、规定加大投入,建设好档案库房,争取早日达国家二级标准,否则跟不上时展要求。2)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新时期新阶段历史赋予档案部门的新的历史重任,抓住这一机遇会给档案事业、档案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否则将会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一是要按照国家关于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好档案内网、专网、外网和档案数据库(即“三网一库”),向社会各界提供现行文件和历史文献服务。二是添置计算机、打印机、刻录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使办公现代化。三是注意培养和吸收专业人才。加强档案的保管保护和抢救工作,是档案部门必须面临非解决不可的重要课题。建议区政府把档案保护费以1-2元/卷.年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抢救工作的落实。3)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建设。开展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是档案馆的一项全新的工作,是档案馆自我加压、勇于创新的结果,需要配备具有文件管理经验和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需要落实办公场所,购置专用计算机、打印机、刻录机、扫描仪、复印机等设施设备,实现信息采集、查询、利用一条龙服务。通过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这个意识面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宣传档案工作,提高档案部门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希望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把文件利用中心和现在的政务公开实现一体化建设。4)档案保管保护。管好、用好档案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管好是职责,用好是目的。但从档案馆的现状看,目前处于自然保管保护的状况,很难达到恒温恒湿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经费问题。

总之,加强民生档案[8]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确保民生档案造福民生。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丰富民生档案为手段,不断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建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对重点民生档案要制定接受计划,尤其对保管条件差、利用手段落后的单位民生档案,要求采取协商的办法,提前接收进馆。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专题,要创造条件开展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加工,以更好的为群众查阅利用服务。因此,做好民生档案不仅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风敏.论民生档案的数字化[J].兰台世界,2009,(03).

[2]对民生档案工作的两点认识[J].上海档案,2008,(05).

[3]张荣斌.从“民生档案”着手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J].新上海档案,2006,(01).

[4]民生档案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J].上海档案,2008,(05).

[5]李广都.建立民生档案应注重公民个人信息保护[J].上海档案,2008,(08).

[6]浅谈民生档案建设之意义[J].上海档案,2008,(05).

第7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期,自治区档案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在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现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107个,比“九五”末增长5.9%;各级各类档案馆138个,比“九五”末增长11.3%;各级档案局(馆)专职人员1387人,比“九五”末增长8.2%;各级综合档案馆总建筑面积66998平方米,比“九五”末增长5.2%;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4139473卷(册、件),比“九五”末增长80%;各级各类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16.8万人次,提供档案资料79万卷(册、件)次。

档案事业宏观管理不断加强。14个地、州、市和92个县、市、区建立了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实现了档案事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管理对象的重点化,促进了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档案法制建设继续推进。**年3月22日,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部分条款的修改。建立完善了档案工作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档案执法检查,认真纠正档案违法行为,查处档案违法案件,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水平不断提高。

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日益巩固。围绕“抓住主体(档案馆),发展两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稳步推进。47个地(州、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目标管理达到自治区级标准,近1000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到国家或自治区级标准。档案工作发展深入到农村、社区,延伸到民营企业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全区乡镇建档率达到90%以上,村级建档率达到47%。

档案科研、教育、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内外环境及墓内文书质量研究》和《新时期新疆宗教档案管理研究》两个课题被国家档案局立项,一批围绕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保护、档案业务建设与发展等档案课题研究获得自治区奖励,档案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档案继续教育、专业培训成效显著,培训人数达1万人次。档案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编辑出版档案刊物、简报60余种,近四年仅在《中国档案报》上刊登有关全区档案工作的稿件就达386篇。

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制定了地、州、市和区级机关档案信息化规划,建立了局域网15个,12个地、州、市、县档案局(馆)建立了网站或在当地政务信息网上挂有网页。

档案工作创新服务成效显著。全区107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有63个建立了已公开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公开政务信息的窗口之一。自治区和18个地(州、市)、县(市、区)档案馆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了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

档案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全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比较薄弱,少数地区和部门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馆库建设整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50%的地级档案馆、33%的县级档案馆没有档案馆库,部分馆库已成危房,影响了档案的安全保管;档案馆设施条件较差,部分县、市、区档案馆没有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档案事业经费不足,许多正常业务工作无法开展;一些县、市、区档案部门人员编制少,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时期,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档战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向,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档案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不断增强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时期,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档案法〉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依法治档、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水平;全面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以各级各类档案馆为主体,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基础,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科学、优势显著和区域特色更加鲜明的档案资源体系;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档案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全社会档案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扩大档案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依法治理、科学管理、功能完备,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档案事业发展体系,力争建成西部地区档案工作强区。

三、**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1.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档案法制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注重宣传效果,增强全社会档案法制意识,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2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档案法〉办法》颁布实施10周年,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

2.制定和修订档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期间,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关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公有制企业档案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档案管理办法》;修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公开现行文件中心管理办法》;加紧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档案业务和技术标准规范,进一步健全自治区档案法规标准体系。

3.进一步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大力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抓好人员聘任培训和日常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地、州、市档案局配备档案行政执法员5人以上,县、市、区档案局配备档案行政执法员3人以上。档案行政执法员聘任满三年必须重新进行培训。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期间,自治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每年按区级机关总数的20%和地(州、市)级机关总数的5%安排检查,必要时进行专项检查;地、州、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每年检查比例。

4.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完善和依法理顺档案管理体制,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大力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增强档案行政监管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水平。

(二)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1.档案馆库建设。认真贯彻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精神,把档案馆库建设作为档案馆工作的根基,坚持“四位一体”(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档案馆库建设。档案馆库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统筹规划,同步建设。重点抓好7个地级、66个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新建工作,力争到**末,全区档案馆库条件有明显改善。

2.档案馆设施设备建设。按照强化档案馆社会功能的要求,积极抓好档案馆设施设备建设。各地(州、市)、县(市、区)档案局(馆)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适应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到**末,地、州、市档案局(馆)建成局域网。地、县两级档案馆有保证档案工作正常开展所必需的设施设备,档案保管保护条件进一步改善。

3.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硬件建设。到**末,自治区区级机关和地(州、市)级机关有专门的档案库房,并配备有符合档案安全保管和现代化管理要求的设备。30%的县(市、区)级机关有专门的档案库房;其他县(市、区)级机关有档案专用柜架。乡(镇)、村在保证档案安全保管的基础上,逐步改善档案设施条件。

(三)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1.抓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建设。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最重要来源。**期间,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业务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档案收集、归档的完整齐全和整理质量。丰富宏观管理手段,推动区级机关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其对行业档案工作的引领作用。按照档案工作分级管理的要求,认真抓好对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以抓好非公有制经济档案工作为突破口,促进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以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重点项目档案工作、宗教档案工作、家庭档案工作为重点,大力拓宽档案工作领域。到**末,乡镇建档工作全部完成,村级建档工作还没有完成的地区,建档率达到70%;尚未完成社区建档工作的地区,建档率达到100%。

2.丰富馆藏资源,改善馆藏结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进一步扩大馆藏总量的同时,加快馆藏结构调整和优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档案法〉办法》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的规定,认真抓好到期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展接收档案的范围,不断调整和优化接收档案的结构,把接收的范围逐步扩大到西部大开发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档案、名优产品和特色产业档案、科技和专门档案。以抓好声像档案征集为突破口,打造区域档案资源特色建设新品牌;以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突发事件档案收集为重点,形成馆藏资源新的增长点;以接收已公开现行文件为契机,构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新框架。采取档案室、档案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配合、多管齐下的办法,努力做好档案收集、征集和接收工作,使馆藏进一步优化,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日益突出。

3.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档案资源。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档案资源管理新机制,引进档案资源管理新方法,实现各类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用档案信息的需要。大力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不断夯实档案工作基础,提高档案质量。做到档案开放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开放所有到期应该开放的档案,努力盘活馆藏档案存量。进一步加快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的步伐,积极开展珍贵档案特藏建设。**期末,全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完成全部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自治区档案馆和14个地、州、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珍贵档案特藏室。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1.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根据《全区地、州、市档案信息化管理规划》的要求,制定阶段性计划,抓好阶段性工作,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移交和接收的标准规范体系。积极开展数字档案馆试点工作,加快对馆藏档案规范化的数字处理,大力加强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逐步建成全方位的档案利用服务平台,使档案信息化与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

2.建立档案网站或网页。进一步加快档案网站(网页)建设,在此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等公益性信息服务;以各级党政网为平台向党政机关和社会相关部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和政府内部共享使用。**期间,全区地、州、市档案局(馆)和大部分县、市、区档案局(馆)建立档案网站或网页。

3.推进各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工作是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必须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切实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本系统、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建立健全电子文件形成与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指导,进一步规范电子文件形成和归档、电子档案接收与管理工作。按照《自治区区直各单位档案信息化规划》的要求,努力加快自治区区级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从**开始,自治区区直单位形成的档案,必须以档案目录、档案原件及其数字化形式同时保存。

(五)加强档案馆服务功能建设。

1.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增强档案服务功能。建成自治区民国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两个档案目录中心,为科学研究、编史修志服务;建立新疆名人档案资料库和声像档案库,整合特色档案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特色化的档案服务。建成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为各单位提供及时有效的电子文件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合作及档案系统内部的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跨行业、跨地区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史料编辑出版工作。加大对各单位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信用档案、工商档案、社会保障档案等大型数据库,为社会各界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进一步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配合政务信息公开,加快已公开现行文件中心建设步伐,全面提高为社会提供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水平。到**末,全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规范化的现行文件利用中心。

3.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到**末,全区14个地、州、市和50%以上的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挖掘馆藏资源,配合重大纪念活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档案史料展览,努力发挥档案工作的宣传教育功能。

(六)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档案干部队伍。大力推进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部门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着力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档案工作需要的档案行政管理人才、档案事业管理人才和档案专业技术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评估制度,充分利用各级档案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在档案师资队伍建设和档案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上有新的突破,在档案教育培训的效果上有新的提高。坚持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培养各类档案人才,力争**期间,档案人员参加各种类型专业教育培训的学习时间人均达到300学时以上。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档案干部的培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少数民族档案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四、**档案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实施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确保档案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到档案工作“五纳入”,即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任期目标,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考核内容,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政策保障,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力度。

1.加大档案馆库建设力度。把档案馆库建设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大力实施新疆历史记忆工程,根据国家成立中西部档案馆库建设基金的模式,设立自治区地、县两级档案馆库建设专项资金,采取自治区和地、县三级投资建馆的方式,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拓宽渠道,广开来源,建设73个档案馆库,其中地级档案馆库7个,县级档案馆库66个,尽快改变我区档案馆库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

2.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政务信息建设总体规划,把公文电子归档管理纳入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并根据国家下拨资金的情况,配套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地、县两级档案馆局域网建设。

3.加大档案事业经费投入。继续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研究自治区档案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的精神,按照档案馆馆藏1卷1元的标准,保障档案工作开展的必要经费,努力改善档案工作的保障手段。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的要求,对国家拨付的档案抢救费予以相应的资金配套,尽快完成对国家珍贵濒危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

(三)坚持依法治档,依法管理档案事业。

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把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普法教育整体规划,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计划,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档案法制意识。进一步明确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档案事业宏观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继续完善档案工作局(馆)合一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档案执法监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大对档案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格执行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投资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制度。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档战略。

进一步加大档案科研工作的投入,积极进行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行政管理、档案保管保护、档案现代化建设、档案服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发展。重点抓好关系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和重大技术项目的研究,集中力量完成几项国家档案科研项目,提高全区档案科研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学会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种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第8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2009年全县档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档案部门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档,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一、抓好档案法制监管,优化档案发展外部环境

深入开展档案宣传教育活动。以《*档案信息》、*档案网站为主要阵地,开展档案法制宣传,通过举办知识竞赛、上街咨询等多种途径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并组织一次“档案宣传月”活动。使《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普遍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

强化档案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履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的各项制度,切实履行职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进一步规范机关档案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8号令),针对新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和各单位新制定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做好年度组卷业务指导;通过年检、目标管理等手段,加强对机关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大力推进机关档案业务建设。

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贯彻落实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和重点建设项目专项验收标准,根据《浙江省档案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扩权强县改革中涉及档案验收认定等事项的通知》精神,按照“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提供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行政区域范围内浙江省B类省级以及县级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登记制度和专项验收制度,加强竣工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的现场检查工作,做到事先登记、提前介入,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保管。

二、围绕中心,进一步拓展服务民生的档案工作领域

深化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一要积极争取将“三农”档案工作纳入到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考核,积极联合各涉农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二要拓展新领域,建立土地流转档案、农村社区档案,继续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档案。三是根据三年规划完成情况开展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创建扫尾工作,继续开展行政村示范档案室创建活动。四是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创建。

推进城市社区和社会保障档案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档案工作,在提高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加强对民政、社保、维稳和家庭档案的业务指导,确保民生档案资源的依法归档、规范管理和安全保管。

抓好企业档案工作。以“宣传、引导、服务”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有效办法,以抓好重点企业档案工作为重点,积极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水平。鼓励条件较好的企业开展现代化管理和省级目标认定活动。

加强维稳档案管理。围绕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建好用好各类民生档案。抓好食品药品检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领域方面的档案业务建设,出台规范性制度,抓好试点,加强管理。

三、加快“两个体系”建设,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水平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科学发展观对档案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着眼当今和未来社会用档需求,扩大档案收集范围,增加社会活动等方面鲜活内容,注重做好我县重要事件、重大活动以及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加大名特档案以及地方文献资料的征集力度,尤其是特种载体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力争在档案资源多元结构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突出档案资源整合。科学规划有序地整合行政区域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特别是民生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是调整、扩充档案接收部门。联系确定新组建的县城司及元济高级中学、武原中学等县管主要学校为档案接收单位。二是做好领导干部个人留存的党史资料征集。三是通过实物接收、数据库共享、通晓目录形式等方式方法达到档案资源共享。

抓好馆藏档案调查摸底工作。大规模开展馆藏档案史料的调查摸底。一是立足馆藏,摸清珍贵档案的家底,制定出保护抢救措施及数字化处理方案。二是重新整理修订县档案馆指南。三是启动县档案馆国二级创建活动。

切实加强档案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深刻认识档案安全的重要性,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定期开展档案馆室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构筑档案现代化服务平台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一是继续进行专题目录数据库建设,根据《*县民生档案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施计划》开展好数据录入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档案网站建设,做好已公开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资源的有序整合、传输与公布,不断更新内容,美化版面,增加全文和照片上网数量,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法律法规、服务社会和公众的重要窗口。三是抓好老照片数据库建设。做好馆藏老照片扫描,编辑出版《*老照片集》。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建设。完善档案开放制度,丰富利用形式,扩展服务范围。抓好现行文件公开阅览室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场所的作用,把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扩大网上查阅范围和内容,拓宽查询途径,实现多渠道、多方位提供利用,提高服务水平,将现行文件公开阅览室办成老百姓信赖的党和政府政务公开的重要场所。

五、抓好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档案工作新形象

加强协调和沟通,遵循档案馆建筑新理念,做好布局和功能设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争取档案馆新馆建设早日破土动工。

六、加快档案队伍建设,促进档案工作全面发展

第9篇:政务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1、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服务的水平。

2、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一是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工作力度。面向社会,突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推进档案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二是要加大依法治档力度。进一步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监督指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认真履行档案法赋予的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严肃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做到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推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3、积极提供利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是积极提供馆藏档案利用,不断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二是认真做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工作,将档案馆建设成为州县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中心,以现行公开文件利用工作为基础,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开信息传送机制,积累丰富的政府公开信息资源。三是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

4、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一是积极接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和现行公开文件等档案资料进馆;二是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怒江民族档案品牌。紧紧围绕我州实施“文旅活州”的发展目标,逐步开展对怒江3个较少民族和傈僳族档案的收集、征集工作,将反映民族进步发展、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档案收集、征集进馆。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方法与途径,开展民族文献资料、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服饰、民族风俗、民族音乐歌舞、民族医药、手工技艺等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建立怒江少数民族档案数据库,全力打造怒江民族档案品牌。

5、机关档案室基础业务建设。加强对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指导,做到本单位各种文件材料应归尽归,各门类档案实行集中管理,确保档案整理规范,管理科学和完整齐全并依法及时移交档案进馆。同时进一步推进机关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机关档案管理水平。

6、进一步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档案管理步入规范化、现代化的标志,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馆藏档案全文录著工作,加快数字化进程,以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7、做好档案馆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档案馆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档案馆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州县综合档案馆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建设,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8、建立备份机制,确保重要档案安全。各综合档案馆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重要档案互为异质异地备份工作,将重要档案数据异质异地保存。

9、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档案、农业农村档案、社区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和家庭档案的指导、检查工作,进一步拓展档案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