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区域经济服务精选(九篇)

区域经济服务

第1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分析;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155-02

高职教育本着它自身的区域性与职业性等特点,目的就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内职教界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情况

最初的大学主要是为了传承文化,为了探索新知识而设立的,与区域经济的联系较少。直到19世纪中期,经济的发展促成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始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转变大学职能。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职业教育,最早的要属美国的赠地学院,它提出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地方政府加强联系,形成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理论,对后来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直到上世纪中叶,出现了新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模式,其中产学研结合模式影响比较广泛,另外还要校企合作模式一直流传至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等,他们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对世界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目前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它强调了企业和学院处于教育的同等地位。其他在世界范围有较大影响的还有CBE模式、TAFE模式、BTEC模式等。

20世纪60年代,《职业教育法》在德国已经诞生,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品牌,在法律上予以确认。政府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政府成为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系的桥梁,加强了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企业针对就业市场上的人才能力的不足,与职业学校一起制定职业教育培养计划,建立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此教育模式是学员通过申请的方式获取双元制教育机会。学员与企业之间确定培训关系后签订培训合同,决定学员能否获取此教育机会的是企业;同时,学员拥有学校和企业2个学习及实习地点。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密切配合行业和职业发展,来推动社会经济进步。企业使用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统编的实训教材,同时学院使用出版社组织专家特编的非统编教材,灵活操作,保质保量,提倡能力本位的教与学,实施严格周末的计划安排。双元制教育注重过程考核,由行业协会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实现教考分离,采取宽入严出的方针,同时保证考核的公平性。

还有一种CBE职业教育模式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主要存在于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它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职业分析形成DACUM图标、学习包的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这种职业教育模式遵循的原则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知识和技能,只要有合适的老师指导;学生之间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同是因为没有适合他学习的环境,而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只要给他们提供让他们满意的学习条件,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就会非常接近;作为教师不是只关注于自己的教的过程,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个环节,关键点就在于学生是否受到了比较高质量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方法是否能让学生愉快接受。CBE职业教育模式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构建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学习的课程也是在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基础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或培养学生的专业学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即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评价的能力的培养;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支撑,办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

TAFE模式是经过了澳大利亚人近百年的教育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学制灵活,生源广泛,对不同的学制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包括对就业前和就业后两方面的教育,有全日制教育也有业余培训。学制上灵活掌握,时间不等,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和获取文凭高低来确定,学员来自不同国家。在课程专业和教学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行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作为依据,以技能培训为主,课程依据培训委员会制定、国家培训局批准后的培训包。课程涵盖范围广,种类全,覆盖了多个行业。对从业教师的要求是:专职教师必须具有3―5年实践工作经验、具备行业相关资质证书、熟练职业技能,兼职教师必须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政府主要负责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少部分是学校的自筹资金和学生缴纳的学费。

英国BTEC课程唯一获得世界130多个国家认可的课程,它是有自己国际标准的。它强调的是让学生全方位发展,让学生学习多门外语,了解世界最新的技术,它主要培养的是与国际接轨的外向型人才。BTEC教学模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发展适用性人才。根据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内容,学校与企业专家一起制定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结构和培养何种职业能力。课程结构实施模块化,知识体系为纵向式,有核心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无需针对性很强教材,鼓励学生查资料,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上运用安全分析、讨论、演讲、案例、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考核上破除传统的分数定成绩的方式,采用“优、良、通过、不通过”四等,以课业为形式、重点考核学习成果的方式来确定成绩。教学质量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相结合。

二、国内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情况

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存在一定的空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较弱。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一部分本科高校才开始了服务区域经济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在我国出现的较晚,在它出现之初,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发展环境较差,夹缝中求生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模式单一,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较小。到1998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关于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使得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到2004年,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据了高等学校的一半。发展速度快了,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大多数学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缺乏明确的办学特色,很多学校在忙着升本,这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明确提出“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强调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服务区域经济是职业学校存在的意义。

第2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山西;地方高校;区域经济

一、山西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担当

(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山西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纵观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完美收官,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卫生、反腐倡廉全方面开花,基本完成预期目标。“十三五”开局势头良好,全省上下高度统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和廉洁自律、安全发展,积极转型煤炭产业发展,整合山西优质文化、旅游等资源,努力再造一个新山西。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将三大产业尤其是煤炭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单纯依靠各级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杯水车薪,急需要强大的科技、人才和智力保障,尤其是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让传统的煤炭产业“旧貌换新颜”。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学实践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山西有近70所高校,其中有国家211战略重点建设高校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百年老校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老牌医学类高校山西医科大学、财经类高校山西财经大学,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山西经贸职业学院以及地处晋北的大同大学、晋中的大学城、晋南的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等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专业优势,结合山西转型发展趋势,我们要把科技、人才、智力、技术等高级生产力优势运用到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为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为地方高校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空间。目前,山西一些市县(区)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已分别与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经贸职业学院签定了校县、校企、干部培训等多个项目,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这种合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地方对高校的需要更加细化,从而加大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政策、资金、社会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这样又极大地增强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积极主动提升人才和智力等服务,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山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地方高校根据社会调研,在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学科设置,以山西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各项事业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专业对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教育厅等十分关心并大力支持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发展,省级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山西经贸职业学院进一步贯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展ICT行业人才培养及ICT行业应用创新,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第二,地方高校专业人才辈出,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即政府政策对头、环境合适、保障有力,就能极大的引导高校技术人才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地方的重大研究、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加速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第三,地方高校汇聚着优秀的精神文化、名人教授等人文资源,他们传承与传播着高大上的精神力量,整合三晋大地的优秀文化成果等优质资源,主动发挥“晋善晋美”的历史文化传统,引领和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为构建和谐文化社会、健康文明社区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二、山西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一)认识不到位

目前,山西身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高校也把注意力集中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但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主动服务意识薄弱,对地方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因而,无法从高校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认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就制约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这一主要职能。最为关键的是,这种认识不到位还影响了高校与地方主动合作意识和自身价值的正确估量,没有进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循环链中,近而也就没有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自然也不会有高产能、大产量的技术成果。

(二)协调程度不够

近年来,虽然一些山西地方高校在发展中对学科与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但仍然存在重传统基础学科,轻新兴应用性学科的不合理问题,尤其在“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机遇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可行性研究和调查,最终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没有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三)参与程度不够

过去山西国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煤炭资源及其相关产业,近年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煤炭产业跌入冰谷,山西需要走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此时,地方高校要积极通过技术支持、科研服务、教育服务、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智力支撑等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但现实情况有点滞后,山西地方高校尤其是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碍于资金、政策等支撑条件不到位,毕业生就业率相对低下,每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毕业等于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偏低,专业不对口,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高效的生产力,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向前发展。

(四)缺乏合作机制

基于合作意识薄弱,山西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的互助合作发展规模较小,目标短浅、参差不齐,机制不全、领域有限、很多合作项目还在摸索与尝试中前进。从长计议,急需建立长效、集中、联动的合作发展机制,进而形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三、山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

(一)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山西地方高校要把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学思路和社会定位。优化这种服务意识,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站在“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高度,在“一带一路”、中部崛起战略、“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大好机遇中,提高认识、主动担当、加强服务。只有精准的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才能赢得自身发展的更大空间和更广平台。二是积极主动服务,密切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服务、科研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智力服务等方面做好服务。三是高校在具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要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关,更要多类型、多层次、广领域,积极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历继续教育、干部培训,全方位多方面提升社会劳动力综合素质。山西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应主动把自身蕴含的巨大知识、人才优势、创新能力、知识讲座、名人讲坛、体育设施等优质资源,顺应市场和人民的需求,主动转化为地方社会、企业的财富和利益。

(二)调整专业结构,增强双方发展的协调度

近年来,山西地方高校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为山西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还不能满足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山西地方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主动整合区域内丰富的煤炭、电力、旅游、文化、农业等资源,优化环境,有针对性的用前瞻性的视野调整自己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地方高校的需求。

(三)提升科研水平,加速成果转化

高校的科研水平是高校办学的实力体现,同时也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照。山西地方高校在通过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省部共建高校山西大学紧紧围绕转型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应用对策研究,其中,重点学科项目《转型发展中的山西煤炭产业链研究》成为山西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连续几年来,山西大学持续出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完成《山西省煤炭产业投融资风险研究》、《山西省煤炭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研究》、《山西煤销集团煤炭物流供应链优化方案》、《基于整体均衡发展的山西煤炭企业供应链网络优化研究》和《基于快速响应、定制化的煤炭产品配煤与调度研究》五份研究报告。建立了“山西煤炭产业链优化支持系统”,完成了《山西煤炭产业链优化及路径选择》设计方案,为山西省煤炭产业与非煤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但是,从地方高校整体建设、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能力不足、精力分散、专业滞后、轻视市场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必须以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为依据,高度注重科研水平、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实践应用。

(四)重视高校建设,积极构建服务机制

山西地方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基本上都签订了一些校县、校企共建或合作协议,共建与合作中结下累累硕果。近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与吕梁市岚县签署了院县地合作框架协议,学院在合作中能够发挥科技、人文、人才的优势,并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合作办学等方式,为推动岚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同时,岚县也将运用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产业鲜明、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等特点为学院搭建科学研究、教育实践、社会服务等平台,实现院县同力、院地合作、产学研共进。这种校县合作模式,充分挖掘了校县优质资源,为推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为了确保这种合作互利共赢局面持久性和稳定性,需要制度和机制保障。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相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建立牢固的服务与支持关系,双方在合作发展中,要主动打破政策瓶颈,完善政策体系,明确责任义务,合理投入经费,科学制定计划;另一方面,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机制化、常态化,双方要主动沟通,加强合作,建立机构,明确目标,高校全面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地方要确保高校参与合作发展渠道的畅通和高效,并加以制度的保障和支撑;最后,搭建互动平台、完善考核制度,高校要主动热情邀请地方政府、企业共建诸如“三晋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晋商企业家论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定期合作交流平台,主动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和渠道;双方还应该科学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从而提升双方合作的效益和效率。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创新办学模式的有效途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的重要前提。扎根于三晋大地的70多所高校,以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地方办学特色,顺应“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依托山西自身的独特文化传统和科研资源优势主动作为,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互助共赢。

参考文献

1顾群玉.试论地方高校参与社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2田伏虎,冯晓江.人才培养: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职能[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第3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新医科;地方医学院校;经济社会发展

引言

在2020年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而地方医学院校具备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与地方经济互动日渐频繁[1]。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医学院校的发展则互为助力、相辅相成[2],地方经济的发展必然为地方医学院校提供相应的资本支持,地方高校的稳步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3]。因此,在新医科战略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应努力提高自身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服务区域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能力,这将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医学院校自身改革与创新发展。

1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政策保障不够健全

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地方医学院校也在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社会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也明确了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对于地方医学院校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如何操作,各级法律法规没有给出详尽的明确规定[4]。而地方医学院校往往缺乏针对服务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服务徐州经济发展、徐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有效开展。

1.2地方医学院校科研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科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5]。随着徐州市经济的转型和新医科战略的提出,对于学校传统科学研究方式产生了一定冲击。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学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志性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仍不够。地方医学院校科研成果在数量上的增长较迅速,但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难度较大的问题[6-8],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医学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在成功转化后能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比例较低,对于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其科研成果转化率甚至低于10%[9-10]。

1.3部分医学院校缺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在医学院校上级主管部门方面,对高校、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高等院校教师缺乏对市场、对社会经济服务方面的了解。在高校层面,部分医学院校未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自身发展互为助力、相辅相成的关系,导致其在办学模式上并没有相应调整,部分教职工只顾埋头工作,缺少参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1.4产、学、研合作缺少政府部门的紧密配合,企业与医学院校之间缺乏了解

地方财政的经费投入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主要资本支持,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建设资金的投入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部分地方政府缺乏为地方高校“牵线搭桥”的主动意识。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协调沟通作用。由于地方高校与区域企业之间沟通机制不够顺畅导致企业对地方高校沟通不够了解,进而缺少与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更有甚者地方企业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存在质疑,导致部分企业宁愿与区域外高校合作。

2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同志在徐州医科大学调研时,提出新时代医学教育是“大民生、大国计、大学科、大专业”,并就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进行了指导。作为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徐州医科大学承担着区域“新医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任务。学校按照“新医科”新在背景、新在理念、新在专业、新在融合的特点,超前谋划、主动融入,实施产学研融合发展和数字医学引领发展的“双轮”驱动,抢占“新医科”建设高地,推动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近年来,徐州市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举措。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徐州医科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徐州市确立在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地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1完善制度体系,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徐州医科大学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徐州医科大学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修订)》等系列制度文件。《徐州医科大学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以育人为本、以服务学校师生和地方经济为导向,通过构建以产业主导、学科凝聚、政府指导、社会协同的产学研用创新基地,形成园区、基地、产业、人才四位一体、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育,服务学校“新医科”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徐州医科大学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修订)》等文件的出台,大大提升了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近年来徐州医科大学各类专利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协作类合同较以往大幅提升。

2.2推进科研创新,适应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徐州医科大学大力引进科技人才,集聚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承接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创建特色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以徐州经济发展需求为引领,立足学科优势,围绕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与运用等区域热点共商共计,为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依托徐州经开区雄厚的产业基础,以东湖医学产业园为载体,加强校地共建,推动产教融合,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

2.3产学研紧密合作增强区域影响力

学校形成与政府结亲、与行业结盟、与企业结友的良好发展氛围;与徐州市政府开展多轮校地对接工作会议,学校先后与华为、百度、东软、浪潮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徐州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建设;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深化战略合作,筹建徐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与正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为公司拟将工程师培训体系落户徐州医科大学,由该公司牵头筹建的全国首个“医疗大健康数字创新产业联盟”也将落户徐州。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在线共享平台,实现“预约后使用”的集约化管理,在保障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共享服务。

2.4聚焦解决人民健康福祉和医药安全,为政府药

品监管提供智力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依托麻醉学学科特色优势,2020年牵头申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镇痛与精神类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围绕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关键科学问题和监管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系统谋划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科学监管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标准,提高监管技术平台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批药品监管科学创新人才,2021年初,成功获批。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将在东湖医药产业园为该实验室提供一幢1.2万平方米实验楼作为专项基地,助力学校更好地服务我国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科学监管战略需求和江苏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徐州市经济升级转型。

2.5以贡献求支持,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依托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徐州经开区开展密切合作,共建徐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参与推进医药创新谷和东湖医学产业园建设。2020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7亿元为肿瘤研究所建设的科研转化大楼已全面启用。医药龙头企业复星集团万邦医药积极参与徐州医科大学“细胞治疗药物国家工程中心”申报工作,复星集团也将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追加投资1.5亿元,助力该实验室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服务生命健康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徐州医科大学开展校地深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该实验室在国际上最早开展人源化CAR-T应用,“全人源CAR-T细胞治疗肿瘤关键技术”入选江苏省高技术发展重点项目计划(江苏省医学院校仅1项)。作为牵头单位,注册完成国际临床试验10项,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CAR-T临床试验18项,数量居全国首位。参与获得全国10张CAR-T临床批件中的3张。国际首家开展CAR-T治疗肿瘤并通过美国AABB认证,治疗300余例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患者,有效率达80.7%,技术影响力蜚声海外。2020年10月,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CAR-T细胞治疗,目前,该患者已出院。

第4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 服务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凸显。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促进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已经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教育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变化,这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使然。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互动的需求和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等多种功能。教育与经济内在互动的关系,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高质量地有效发展。现代经济发展中知识的价值作用显示出来,教育以经济因素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企业需要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切实有效地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变现有办学模式,构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高职院校在区域发展中与经济的关系最密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伙伴,在与企业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与区域实现良性互动,必须构建新的教育与经济关系和互动模式,即相互依赖、相互驱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和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等模式。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师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在教学、实践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要的对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企业岗位需要的对接;实现学校办学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双赢。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建设为目的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办学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特别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经过在企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经过在企业的实践。为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搭建了一个良性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平台。一是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明确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和面向企业的需求,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点,根据行业、企业岗位对人才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以市场需求设专业,以企业需要定课程,为社会、企业、家庭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构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实践实训基地为核心,建立起学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为社会、企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发展。三是高职院校必须改变现行的办学模式,在注重教育公益性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走集约化办学之路。不断调整和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企业资源,进行规模化、集团化、集成化办学。四是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外开放办学力度,树立国际意识,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放办学,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运营机制,把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探索出创新、共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更好、更快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高职院校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中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取决于地方区域内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取决于地方区域内的教育发展,特别是取决于直接为社会、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生产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相比较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和资金资源数量少,唯一的优势是拥有数量巨大的人力资源。努力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将大大促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然而,我国人力资源数量虽多,但质量却不高,这种优势只是潜在的优势,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可能变成沉重的人口负担。只有通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潜在的优势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才可能成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积极因素。近百年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可以通过投入大量资本和无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而实现快速增长,但其却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收入分配不公,这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或破坏性增长。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重要任务,应当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上来。优先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每个环节中,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矛盾日趋凸显。同时,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要,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即知识型劳动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反映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企业对学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渴求和现代经济发展对现代教育的依赖。同时,也对学校人才培养、办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人才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能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人员培训服务,是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多层次、多样化、国际化的多元发展,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这既为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又为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良好互动提供了施展舞台。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身要求,更是与区域经济双驱、互动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院校

多数创业型大学都是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备创业意识、创新意识的人才为目标,最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创业型大学刚刚起步,多数创业型大学都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需要依靠政府、社会企业的支持,才能推动创业型大学顺利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构建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机制

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构建有效的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机制框架,可以保证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在《三螺旋》一书中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三螺旋关系模式。

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等。亨利・埃兹科维茨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式分析了创新系统中处于三螺旋模式中的三方地位是平等的,每一方都可以成为系统中的主动力,而另外两方给予一定的支持与辅助,在互相促进过程中提高创业、创新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转化科技成果、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途径,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收益和利润。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同时也是一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业型大学。在学院建设过程中,各系部、各专业紧密围绕三螺旋模式,坚持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方针,以“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兴一份产业、创一个品牌”为学院建设原则。各系部、专业通过创办公司实体,与校外企业联合,将真实的工程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以创业团队形式输出服务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为大学与产业之间的技术传递和知识传播搭建广阔平台。在大学和产业互动过程中,必须有法律、制度及相应政策给予保障与支持。在教师、学生取得科研成果输出、转化的过程中,结合相应政策,制定规范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当遇到法律、制度等问题时,政府给予合法权利保障,通过知识产权立法,对发明创造者提供申请专利的法律保护。

二、创业型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作用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技能各方面普遍存在差异,遵循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原则,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无法做到紧密联系,导致某些学生在实习、毕业时无法适应本职工作,而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创业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常规教学中不但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扩充,而且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实训技能,通过最初的岗位实习,发展到组建创业团队,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优秀人才以企业预备役形式对外输出。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技术成果作用

师生通过企业实践创造的科研、技术成果,是创业型大学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创业型大学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明确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极其重要的。创业型大学通过创办企业实体将科研、技术成果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使之服务于企业运营,促进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大学内的公司实体成为区域产业构成的一部分。创业型大学是创业者的孵化器,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职业型创业者。通过科研、技术成果的作用,紧密联系大学与产业的关系,搭建二者良好实践平台。创业型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教学做合一、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创办家政服务中心、汽车实训大楼、机床厂等实体,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结合项目促进教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探究思考,研发成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构想,学院创办了科技园,大力支持学生创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学院公司实体进行创业,学院会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各种资源对接,待学生项目有了雏形、成熟之后,可以通过组建团队、创办公司的形式运作创业项目,学院为创业学生提供科技园场地支持和专业的技术指导。学院的科技园作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器,整个创业过程在科技园体系内完成,并以此为平台与企业进一步洽谈合作。

三、推进地方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地方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来自本省城市及区县,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省内就业。某些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虽然根据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各自的培养目标,但对自身办学定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将办学重点放在培养理论型人才上,因而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校自身发展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和支持。由于以上原因,某些地方高校面临巨大的招生、就业问题,学校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某些地方高校调整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着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努力走出切合实际的办学新路。

(一)地方院校应强化转型基础

地方院校是目前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主力军,而且这种趋势会维持较长时间。致力于发展成为创业型大学的地方院校,以及准备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院校,始终需要思考的是根据本校特点制定转型发展方向。虽然要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但同时不能缺失理论型人才培养,倘若只专注于创业教育,只将创业教育作为转型工作的主抓手和着力点,这样地基不牢固的创业型大学终究是走不长远的。

(二)地方院校重视科研发展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院校的普遍特点是科研实力一般,师资队伍不强,科研力量较分散,因为办学趋同的桎格,在政府及社会资源竞争上一直处于弱势,一定程度上是对地方院校的巨大挑战。在这种形式下,“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将科研立足于企业根本需要上,鼓励教师、学生创新创业,并将专业知识融入科研成果中,不仅有益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还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与利润,对学生而言,是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的提升。

(三)地方院校转型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教育教学始终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地方本科院校多属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不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普通高等院校注重培养理论型人才,而地方院校注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前者注重理论,后者注重实践。地方院校转型的创业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要基于专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四)地方院校增强特色实力

在民众心中,教学规模、师资配备与科研实力是衡量一个大学实力最显著的指标。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先天劣势,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研究实力等远不及研究型大学,处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的不利位置,游离于高等教育体系的边缘,所以地方院校需要发展成为具有办学特色的大学,特色也是一种实力。地方性、应用性、大众性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创业的有利条件。在转型过程中,只有挖掘自身优势,有效利用特色实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第6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2008年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3561.19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9.5:59.4:31.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接近60%,是典型的 工业 型城市。当前,唐山湾“四点一带”和“四城一河”的开发建设以及着力打造的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链,均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唐山经济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生产性服务业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大部分生产性服务是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是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要求。生产性服务业对当地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其它产业的互动发展来综合体现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各产业融合的润滑剂,是促进各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日益融合的趋势下,唐山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必须把推进先进制造业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结合起来,加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分工与合作。三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增长。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高,就业吸纳能力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能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四是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延伸产业链,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工业品生产提供更专业化的中间产品,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创造和增值的重要来源。

二、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2008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07.89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市gdp增速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3%,对经济的拉动率达到4.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大概在45%左右。根据2007—2008年唐山统计年鉴整理,唐山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下:

(一)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一席之地,产值不断增长,但对经济的贡献度并不突出

从绝对值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的生产总值是在逐年增长,然而其所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却上升缓慢,甚至个别年份还有反复,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唐山市2008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左右,第三产业的增长依然依靠传统第三产业。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对于经济的贡献力量并不突出。

(二)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合理

从结构上看,唐山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例偏大,新兴服务业比例偏小、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以信息服务业为例,目前在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已占服务业的60%以上,而唐山市信息传输、 计算 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增加值仅占服务业的3—4%,差距明显。

(三)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以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发动机——曹妃甸为例,2008年曹妃甸工业区完成投资3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6.6%,第三产业增加值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绝大部分由 交通 运输和仓储构成, 金融 业2007年也仅有1116万元的增加值,其他三产近乎为零,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极其有限,不能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尚未发挥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动力还是在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在岗职工人数没有太大的变化;从行业内部结构来看,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行业等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金融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则有增减反复。 科学 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却没有变化,说明唐山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吸引人才的能力较差。

三、促进唐山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 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要根据唐山市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等方面确定重点发展的领域,打造 企业 服务品牌;结合唐山市 经济 发展水平与结构状况,结合现有各产业的发展程度、基础条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禀赋条件等,有选择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还要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整顿和规范服务市场秩序,优惠市场准入条件,以几大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如资金资助、税收减免、信贷补助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要加快与其他主导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产业聚集,提升产业关联度

一是要通过产业梳理,分析主导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哪些需求,因地制宜,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与相关产业互动融合,紧密产业关联;二是要鼓励生产企业将没有比较优势的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出来,以降低其成本,进行社会化生产;三是要鼓励实力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企业间合作,以多种形式,促进其集群发展;最后,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抓住唐山湾大开发机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

唐山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应该抓住唐山湾开发的战略机遇,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根据唐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区位、港口、产业、市场及后发优势,结合唐山在大北京经济圈的功能分工和城市产业布局,积极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转移工作,重点发展外贸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服务外包,分工互动、错位发展,做好京津的外应,有选择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7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人类社会进人了终身教育的社会,高职教育必须具有促进全民教育的重任:一是“学者有其校”,为所有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适龄青年提供全民平等的人学机会;二是“学有所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以及有接受高职培训意愿的社会青年提供学业成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此外,要通过其影响力与社会资源为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优质、足够的人力资源。

 

1、高职教育服务的滞后性与社会升学取向对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影响

 

中国的高职教育都是以省为单位分区管理,为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开发保障服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是根据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要求设计的,其毕业生就业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所在行政区域与生源地;而且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还停留在科技服务与成人教育方面,没有全面开放地融人当地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尽管在设置新专业时依据区域产业布局,但对新产业的岗位要求及社会需要并不十分了解,加之企业对技术等相关信息的保密,高职院校在考虑提高原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其新设置专业与其学校的原有专业会有很高的相似度,从而造成新设置专业与新产业的岗位群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学生求学取向取决于自身的就业定位:职业、就业区域、未来工作的期望等,但这种取向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直接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数量,造成在毕业季许多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为此,很多经济发达地区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服务体系培训的途径,实现区域产业与未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双方重新定位就业方向,实现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此外,学生的就业取向也影响着久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致出现某些产业的人才“留不住、引不来”的现象。

 

2、地方经济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全方位向社会开放服务

 

高职教育的部分专业教学资源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工程一线获得的。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得的工程实践能力水平,应与学校所在地的产业岗位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地方政府能提供给高职院校的财政、技术、政策支持也不相同,此外,20世纪末从沿海到内地及西部地区其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经济观念、企业经营等方面形成一个梯度分布,沿海经济最发达,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高,企业经营与地方经济理念较先进,而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各区域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有着天然的差距。产业的转移,打破了我国各地区产业水平的分布格局,先进的技术装备催生当地产业的技术升级,先进的经济与企业经营理念冲击着当地的习惯性思维,让人们重新找到了新的学习榜样、赶超的目标。同样,产业转移也打破了高职教育原有人才培养的稳定生态系统,迫使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移,使其能尽快提供与产业承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

 

产业转移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持续地进行着,产业总是向着有利其发展的方向转移发展。近来,珠三角多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倒闭,其原因主要涉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环境保护的加强等,导致这些企业倒闭后转移到东南亚地区经营;其他地区也存在此类情况。这些区域的高职院校,当时为了应对区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设置了许多针对承接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投人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经过近30年的努力,并不遗余力地将这些专业培育成省内、国内较有影响的特色或品牌专业。然而,面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高职院校纷纷重新思考专业设置定位与办学模式,在实现做强做精、做出品牌过程中,去积极运用社会的一切可利用资源,短期性地应急地方经济少而散的人才;同时,又能应对产业转移的人才应急需求。

 

3、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职院校跨地区联合办学机制

 

3.1当地政府要根据实际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未来

 

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周期,高职院校培养一届毕业生需要3年时间,如果还需要到实际岗位上锻炼培养,还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独挡一面。因此,为了让技术升级或产业转移的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必须尽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能在政策、财政上给予人才引进方面的支持。

 

此外,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集中度与人才引进、委托培养的效益度成正比关系,即产业的集中度高,某一类人才的需求大,则引进与委托培养的此类人才就容易,且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满足度更高;这样就促进了该产业的成长发展,也为后续同类相关产业企业的引进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逐渐降低了产业后续企业引进的门槛,提高了该区域招商引资的影响力,增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必须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本地区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引进同类企业,发展当地经济就比较容易,新建企业获得对应的人才与其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比较容易,这样可大大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同样也能促进当地原有企业的技术升级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变革,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一个区域某一产业发展基本稳定后,就有许多类型人才与资本集聚,促进与该产业配套的其他产业的企业引进与发展,使当地经济由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方向自然发展,也实现了由政府规划推动经济发展转变为由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3.2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有积极持续的政策与财政支持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就比较容易,且容易获得企业要求的人才。因此,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政府要以自己培养为主的人才发展策略,构建以职业教育PPP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教育事业,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公私合伙企业模式、公私合作涉及基础设施的制度安排形式,共谋“双赢”或“多贏”为合作理念的现代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模式,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配套的职业人才培养布局,实现职业教育投资渠道的多元化,迅速壮大职业教育发展后劲,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紧缺的矛盾,协同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在职业教育PPP运行机制指导下,地方政府及社会其他有志于投资教育的社会团体可以委托区域内相应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还可以支持受委托的高职院校,通过政府教育行政机构跨地区建立校际联盟,共同来培养本地区急需的高职人才,实现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在职业教育PPP运作机制中,政府与私人企业都是投资者,政府代表社会公众利益,是公共服务产品的设计者与监督管理者,而私人企业代表投资者个体利益,拥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生产和服务供给的专家。因此,PPP模式必须实行全面制,即在该制度的安排下,政府部门凭其拥有制订规则的权利,严格规定社会教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市场准入制度,监管企业为社会持续地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管理者的第三方,要在向社会投放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满足其设计要求的时候,权衡各投资方的利益,发挥各自优势,实现“1+1>2”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要控制私有资本背景与其投入的比例,永葆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正能量,防止资本的过度侵入以致渗透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扭曲性影响。同时,要设计社会资本畅通的退出机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充分占领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此外,要构建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充分利用各协会、商会、专业学会的力量,引进现代学徒制度,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缩短回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期,提高其对社会的应对能力,实现回流本地区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的有效二次开发与利用,解决高校单业生的就业与社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让他们的聪明才智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能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培育区域创业人才队伍,激发社会创业热情,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地方政府要让高职院校参与到新型产业的规划与开发工作,并以购买高职院校教育与培训公共服务产品的模式,组织在校学生或社会应聘人员到所引进企业中接受联合专业教育与培训,让学员尽快适应新型产业岗位要求,掌握企业经营的先进理念,满足新型产业扎根、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3.3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列入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实现开放性办学的相关指标

 

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是高职教育走向的风向标,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行动方针,推动高职教育迈向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轨道,引导高职院校促进内涵建设与控制外延的扩张,使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做强做精。

 

3.3.1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应以专业为评估对象

 

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不应以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进行质量水平评估,否则,被评估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各专业之间的相似性成果来掩饰弱势专业的真实教育质量水平,这样,不利于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均衡发展。此外,有些招生就业偏弱的专业,也会因其办学效益等考虑而长期照旧开办,挤占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更不利于高职院校内部深化改革。

 

如果以专业为评估对象,则每所高职院校就必须按照专业建设的要求认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去努力做好。学校没有能力建设的,就会想方设法借助校外的社会资源建设一个具有创新理念的专业。例如,可运用PPP混合体制运行机制来进行校企的深度融合与校校之间的合作,使所设专业的教育质量水平达到应有的高度,办出人民满意的专业,培养社会满意的工程一线人才。这样有利于社会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利用,符合培育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开发。

 

3.3.2改变高职教育的办学绩效观

 

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即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为对方的生产要素,使得职业教育与地方相互之间具有包容与开放性,具有技术、经济社会信息流的交换,两者的发展互相依存,共命运,从而增强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能力,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同步协调发展性、可持续发展性。

 

高职教育办学的绩效应是培养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与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枝术支撑,即培养地方经济社会欢迎的建设人才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与技术服务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办学的绩效不仅仅是规模经济效益。

 

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绩效考核中,应该明确考核指标体系中专业建设的开放度考核指标:注重新建专业或弱势专业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情况,优势专业对外开放情况,与职业教育PPP运作机制模式实施效果的社会认可度考核。

 

3.3.3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跨地区建立高职教育联盟,促进跨地区高职院校联合办学

 

可以借鉴上海西南片联合办学的经验,各合作方始终保持独立办学的身份,在各方合作平等的地位与自愿协商基础上成立某种合作事务管理机构,在承担相应义务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条件选择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这样,可通过校际合作办学打破原来学校各自封闭办学、自成体系的状况,对于优化高职教育结构和学校专业建设环境,促进教学及学术资源共享,促进专业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都是有益的。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构建成了比较成熟的高职教育校企业合作机制,比较完善的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企业较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丰富的对外协作与贸易的经验,对于已经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的新疆等西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跨地区的高职教育联盟,利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教育资源、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尽快地培养西部已经启动的陆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急需人才,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4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实施跨地区联合办学的控制机制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尽管是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定,但总是跟不上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为专业设置需要投入、师资配备等,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与过程才能见效,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呈波浪形推进,还涉及产业的转移,从而造成地方经济所需的人才显现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专业面较窄、通用性差的人才与社会需求量不大的专业人才培养,如果以开设新专业的方式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因这类专业投入的装备较多,师资配备也困难,其办学效益肯定不佳,且其培养的人才很难在短期内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有,这些人才培养多了,因其专业适应性不好,会造成结构性失业或二次培训就业的问题。所以,如何以专业设置的长期稳定去应对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不确定性,就办学理念而言,必须是开放型办学,既利用原有的教育资源办学办出特色,又充分利用其他髙职院校及其所在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全社会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

 

校际间的联合办学或跨地区的联合办学,可以让更多人到科技先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系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及到对应产业中实践与锻炼,可为本地区带回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而高职院校可采取全面开放的办学方针,融入社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倍增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融人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引领地方职业教育,参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制造公共教育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生产要素——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增长与质量提高。

 

首先,要融入地方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实习服务体系,并利用该体系的资源与人才培养标准,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改革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体制,在组织本校的成人教育的尚时,兼顾成人教育服务,即针对本区域稀缺教育资源的专业,跨地区为有接受高职教育培训意愿的社会青年提供学业服务,为区域紧缺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保障,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紧缺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最后,高职院校改革常年制为学分制,按学分——学费对应交费制度;并通过建立跨地区校际联盟,推行校际间学分互认制度,实现学生校际间走读,实现全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

 

4、结语

 

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职院校跨地区联合办学方式是强化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融人社会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在学历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职能外,还要充分融入当地社会,有效优化配置当地人力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育服务。因此,地方政府在建立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须配置高职教育,并发挥其引领作用,利用其他高职院校的省内或国内知名的特色或品牌专业资源,为本地经济发展定向培养急需人才,实现社会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加大对外开放办学程度的考核,高职院校改革学籍制度与办学制度,引导高职院校在资源、师资投入上有利于向着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方向发展,而弱势专业或短期专业则充分利用校外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提高其教育质量。此外,地方政府利用职业教育体系,引导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采取人才培训教育制,在校际间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急需人才的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邹宁,罗淑云.浅谈高职院校职能的正确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3(06).

 

[2]金毓.高职院校职能与课程改革关系之辨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07).

 

[3]杨萍,徐国庆PPP:公共实训基地融资管理的新途径[J].职教论坛,2009(22).

 

[41吴伟伟.中美高校校际合作办学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06).

 

[5]史志陶,宗小忠.“互联网十”与髙职教育深度融合下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构建的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02).

第8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按照依法治区规划的总要求,着眼提升城区法治管理水平,把营造良好区域法治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摆上议事日程,有力推进了“富民强区,加快发展”的进程。当前是我区实现 “一年面貌大变,三年全面小康,五年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向依法治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我们有必要审时度势、结合区情,努力寻求工作新思路,开拓新局面,增创新优势,在优化法治环境中服务“第一要务”,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区的法治环境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不同类型投资经营者的要求。主在表现在: (一)市民法治素养方面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和依法维权意识没有普遍确立;在经济往来中,相关法律知识匮乏,未树立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理念;在主流意识中,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观念尚未形成。 ( 二)基层稳定方面的问题。短时期内众多改革和建设并举,引发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矛盾纠纷的多样化、复杂化,使社会稳定存在较大隐患。仅2002年,全区发生各类矛盾纠纷就达1262起,其中重大纠纷6起,造成群体上访17起,数百人次。 (三)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个别领导认识不到位,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处罚”,在管理活动中重行政手段,轻法制手段,习惯用老办法、旧经验办事;执法活动往往注重处罚结果,忽视处罚的法定程序;个别执法人员素质较差,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作风“冷、横、硬、推”,缺乏用法律手段处理工作矛盾的能力;管理体制不顺、执法力量不足,造成执法推诿、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等现象,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 (四)服务意识方面的问题。少数单位和部门服务于中心工作的意识不强,执法行为受部门利益驱使,缺乏全局观念,“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的问题还较突出,对轻微无害违规的处罚较重,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仍然存在,影响了秦淮形象。 (五)监督机制方面的问题。执法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缺乏有机结合,监督机制的责任意识薄弱。监督工作不到位,对反映的问题缺乏专题调查、处理等硬性监督形式,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例行公事的监督多,解决问题的监督少。 法治环境是政务环境、治安环境、服务环境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给投资经营者明确的利益预期,增强投资的信心,成为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信用保证,从而保障招商引资的实施。我区正面临经济快速发展、集中开发建设的高峰期,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安置就业等多种问题交织,任务重、压力大,繁杂的矛盾和群体性纠纷将会更多、更复杂。依法治区工作要深刻认清面临的形势,无条件融入经济发展中,培育 “法治环境就是投资环境”的工作理念,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引导、服务、保障作用,努力将秦淮营造成为开放、守法,诚信、安全的投资热土。 (一)政务环境的优劣取决于依法行政的水平,并将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进程。因此,必须要强化依法行政,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政务环境。 &nsp;1、普法工作在做好常规性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注重贴近经济活动一线,由教育型宣传向服务型宣传转变,提高宣传的实效性。要从投资者需要、关心的问题入手,围绕他们的所需所盼、所急所愁,实行“个性化”、“贴身式”的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帮助理解掌握新法律、新政策的内容,引导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同时,注重宣传的“法德结合”,对经营者开展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促进树立守法经营和信誉至上的诚信意识。 2、开展“法治环境就是投资环境”主题年活动,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改革政务,从“重管理轻服务”向“强化服务”转变,从“注重权力”向“严格责任”转变。健全“一条龙”服务,减少行政审批,试行“无害违规不处罚”,实施市场预警、处罚预告制度、行政审批“阳光操作”等改进管理和服务的措施。敢于拓展法律的内涵,能动适用法律、政策规定。坚持政策围绕项目走,规定随着市场变,服务按照要求上。提高办事效率,该办的事迅速畅通,有利发展但规定不明的主动变通。 3、深化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法律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完善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体系,大力拓展开放型法律服务产业,加快推进公证产业化进程。通过“律师服务直通车”、“公证批发优惠卡”、企业法律顾问等服务类载体,为市场经济活动延伸服务、主动服务、超前服务。 4、以驻区企业法制建设联席会为载体,丰富为企业服务内容。联席会在促进企业法制建设的同时,发挥其沟通、组织、协调的桥梁作用,做好政府服务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使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主动、高效地向企业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

第9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因素影响力度分析

随着社会化生产需求变化,生产化的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逐年扩大,社会现代化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工业化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生产服务业逐渐成为独立行业,而且通过企业内部分工或外包等形式,与社会的各个行业的交集已经日益紧密,并逐步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对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并让其进入加快发展阶段,我们就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科学运用政策、经济调节手段,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调整区域实体经济结构,从而有效促进和壮大区域实体经济实力,拨高区域经济实体发展质量。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经济实体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兴、独立的行业,它不单独的,而是与其他行业并存在且息息相关的,也是重要实体经济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对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它能够依托实体经济主体为基础,凭借其创新的高度性,渗透的广泛性,产业的深层次关联性和效率倍增性的优势,达到促进优化实体经济的升级。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实体经济整体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并能够增加实体经济的知识水平,扩大实体经济的赢利能力,为实体经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促进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的地位。在世界国际产业链条中我国一直都处在一个中低端层次,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落后,没有高水平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生产性服务业不能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取得了支配权,从而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直接获益。

4.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可以得到全方面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升产品出口能力,优化区域整体生产供给和出口产品结构,增加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在产品非价格竞争力,使我国的经济实体彻底摆脱依靠价格竞争的不利局面。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偏低。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太高, 新兴服务业比例偏小、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使得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后劲不足,发展势态受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与总体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还有很大差距。

2.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不足,发展缓慢。从表中可以看出, 金融业比重在历年的表现中不升反降。租赁、商务、信息传输、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等产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

3.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度还较低。从生产性服务业绝对值来看,其创造的生产总值实现了逐年增长,但体现到整个第三产业中,在第三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却上升缓慢,甚至在个别年份不升反降,对于整个经济的贡献力量还不突出。

4.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作用还不够明显。如今第三产业中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动力还是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不明显,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还较低。虽然近年来,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行业等行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其他的金融、科研等行业就业人数增减反复。

三、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分析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实体经济的科技含量,推动实体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提升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改进实体经济的生产迂回度,从而使实体经济实现生产专业化,最大限度提高劳动和其它要素的生产率。

3.提升企业生产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在为企业提供紧缺的资金和技术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规避生产风险,激发生产者新的投资信心,带动产业整体就业率的增长。

4.加快优化城市结构。因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生产服务业发展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影响作用非常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提升城市整体能力,并能在

最大限度地降低各产业之间的信息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健全完善和促使城市功能。

四、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应措施

1.要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大力深化服务领域市场化和服务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彻底放开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给其营造宽松、积极、公平的发展氛围。

2.要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要紧密结合经济实体发展共性需求,全方位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还要生产性服务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结合当前实际需要完善服务的流程和环节,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化程度。

3.要紧密结合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结合区域实际,大力吸引海外服务业人才,吸引国外中高端服务企业经验,在技术法规、标准、认证体系上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从而在当地培育一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龙头服务供应商,实现经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实现当地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升级。

4.要提升生产性服务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就要积极利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搭建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各种政策引导,对生产性服务业中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国家给予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区域性聚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体化的发展,提升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实力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并要求其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作用,就必需要结合人才战略实施更多的措施, 面向国内外广泛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中高端人才能的发挥, 积极服务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安云飞.服务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j] .经济研究.2011, (12) .

[2]常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人文地理. 2010, ( 2).

[3]高大海.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中国统计[j]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