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

区域技术创新全文(5篇)

区域技术创新

第1篇:区域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创新;盈利能力;滞后效应

当下,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聚焦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弥补了传统技术的漏洞,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信任机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欧美发达国家已经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2019年,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由此可见,我国迎来了区块链的政策红利时代。而作为研发活动主体的企业,已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其争取市场地位的重要技术资源和研发创新的突破口。目前,国内区块链的发展仍然处于底层技术和原理构建上,企业在研发区块链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引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虽然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硕,但是,从区块链概念股这一新兴的板块剖析企业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选择区块链概念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为企业把握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机遇提供一定的建设意见和建议。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学术界中技术创新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主要包含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的增加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而且具有滞后效益[1];但是,这种影响均受到企业性质和所处行业的影响。当前,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息息相关,企业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专利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俨然成为了企业独特资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近年来有研究将专利作为技术创新产出的主要要素加以研究。有学者提出专利数量和质量都能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2],专利对盈利能力也存在滞后影响[3]。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为专利数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尤其对高科技企业而言,单纯增加专利数量并不能增加企业绩效[4],并且只有合理适度的研发资金投入和高质量的研发人员投入,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5]。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研发资金投入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假设2:研发人员投入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假设3:研发专利产出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近几年,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引发了“区块链”热潮,区块链概念股应运而生,区块链企业备受关注。因此,选取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共212家,其中涉及多个行业,行业跨度大、企业规模不一;同时,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所以,选取2016—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并剔除经营状况异常和变量数据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最终,样本为148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据来均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对于数据缺失的公司,通过查询披露年报进行了手工整理,关于研发专利的数据均通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和佰腾网进行了手工整理。研究中进行实证分析所使用的软件为SPSS22.0。

2.2变量选取

参考以往文献,大多研究都以传统指标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衡量,但考虑到技术创新活动本身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的特点,所以,选取营业毛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1]作为内部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以及外部盈利能力最直观的指标———基本每股收益。企业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增加研发专利产出指标,以专利中最具有价值的发明专利[4]作为衡量内容,并采用自然对数以消除绝对数值所带来的偏差。具体指标定义及说明如表1所示:表1变量定义变量名称符号说明被解释变量营业毛利率OM(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基本每股收益BE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成本费用利润率CE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解释变量研发资金投入强度RD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研发人员投入强度TP研发人员数/员工总人数研发专利产出PILn(发明专利数+1)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Ln(企业期末总资产)资产负债率LEV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3模型设计

为探究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盈利能力的关系,根据前面的总结分析,构建以下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假设:其中,OMi、BEi和CEi分别表示第i年的营业毛利率、基本每股收益和成本费用利润率,RDi、TPi和PIi分别表示第i年的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和研发专利产出,SIZEi和LEVi分别表示第i年的企业规模以及资产结构,β0是常数项,μi是残差项。当j=0且i=2016、2017、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当期盈利能力的影响;当j=1且i=2017、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盈利能力的影响;当j=2且i=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滞后二期盈利能力的影响。

3实证研究

3.1描述性分析

据表2所示,样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平均值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表明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所付出的成本代价较高,盈利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都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研发资金投入强度整体较低,但低强度的企业数量在缓慢减少;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中低水平的企业数量占多数;大部分样本企业期间所持有的发明专利数较少,如表3所示。可见,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阶段。

3.2相关性分析

运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检验,为下一步的实证检验打下基础。据表4可知,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与盈利能力指标均呈现出正向关系,但是只有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营业毛利率的关系在0.01(双侧)的水平上正向显著;研发专利投入与盈利能力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假设得到部分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3.3回归分析

根据表5数据,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对当期盈利能力有积极影响,但只与营业毛利率显著相关;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营业毛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呈正向关系,而与基本每股收益呈负向关系,且系数绝对值大于正向关系的系数,负向影响更明显,但均不显著;研发专利产出与当期盈利能力均呈不显著的反向关系。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滞后一期、二期盈利能力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但是滞后一期影响较为明显;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滞后的营业毛利率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与滞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有负向关系,滞后一期最显著;研发专利产出与滞后盈利能力呈反向关系,滞后一期最显著。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盈利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当期和滞后二期的盈利能力不存在显著关系,假设得到部分验证。

4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以2016-2018年区块链概念股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的盈利能力影响最为显著,与当期和滞后二期的盈利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关系,但是,企业在逐年加大技术创新活动的同时,却未能达到预期的产出效果,企业盈利能力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具体表现在:①区块链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水平整体较低,研发资金的投入强度对盈利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滞后一期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但研发资金的持续增加未能有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②研发人员的投入强度对盈利能力有较大的负向影响,滞后性显著,这可能因为企业为推动区块链研发活动时大量引进研发人员,但由此产生的研发成本没有被有效控制有关;③研发专利产出对盈利能力有负向影响和滞后效益,但企业当前的专利水平不高,专利意识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数量增加上,整体的专利产出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

4.2建议

从政府角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处于基础建设阶段,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树立区块链专利投入和产出的意识,加快企业转型,在市场赢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发展区块链技术提供政策指引,对企业区块链的研发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和管理监督,加快建立区块链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同时,推行区块链技术型人才政策,为社会和企业注入新型区块链研发人员。从企业角度,区块链企业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先锋,需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区块链研发计划,定期进行效益评估和调整:①专门设立区块链项目研发资金,促进区块链研发活动的可持续进行;②吸引区块链技术性人才,建立一支优质的区块链研发队伍,有效控制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③注重区块链技术成果的保护,不仅加强区块链专利数量,还要将区块链专利通过授权、质押等手段转化成实质性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企业积极开展区块链研发活动,促进企业向“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转型,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使区块链技术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汪青玲,金烨.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2(06):91-93.

[2]周文泳.专利水平对科技型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第十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16:94-101.

[3]刘新绍,张婷,严晓云.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发明对获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6(27):114-117.

[4]李忆,马莉,苑贤德.企业专利数量、知识离散度与绩效的关系———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02):194-200.

第2篇:区域技术创新范文

要对技术创新作出综合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统计学中指标选取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一般原则,构建的指标要既能反映区域内政府在培育和促进创新活动开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又能评价市场机制在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的运作效果,同时还要兼顾地区发展潜力。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并遵循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的指标如下:

(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该要素是决定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主要包括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农业GDP)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X2、地方财政收入X3。

(二)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指标

该要素反映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人力资源构成情况,主要包括从事科技活动人员X4、科学家和工程师X5、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X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人员X7。

(三)科技投入指标

该要素反映区域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综合实力以及对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程度,主要包括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X8、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X9。

(四)科技产出指标

该要素反映区域技术资源转化状况,主要包括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X10、专利申请受理数X11、专利授权数X12、技术市场成交额(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额)X13。

二、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评价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用指标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9》和相关文献资料等,采集了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数据。

三、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主因子的提取及含义的解释

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采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3个,总方差解释率达到89.316%,具体结果见表2。另外,也可以从图1中清楚的看到,明显的拐点发生在第3个点上,所以提取前3个主因子。本文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并计算其相关系数,从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从因子分析的处理结果来看,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均较高(0.73以上),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由于初始载荷阵中各主因子的含义不是很明确、结构不够清晰,对变量实际意义的解释不是很容易,因此,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得到因子旋转载荷阵,具体结果见表3。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并未给出初始因子载荷阵。由表3可见,在主因子F1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1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农业GDP)、X3地方财政收入、X4从事科技活动人员、X5科学家和工程师、X6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X7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人员、X11专利申请受理数、X12专利授权数8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地区经济实力、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多少,可将主因子F1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农业技术创新人力及产出综合因子;在主因子F2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8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X9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X10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X13技术市场成交额4个指标,可将F2概括为科研投入及产出综合因子;在主因子F3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因子。

(二)主因子得分及排名为了明确西部各省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本文对各主因子的得分进行排序,同时为了使评价结果简单易懂,又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主因子的综合得分,并进行相应排名(见图2),具体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等的不同,使得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高低不等,从而导致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呈现出不同水平。在表4和图2中,从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及排名来看,西部12省市中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得分普遍较低(除四川和陕西外),均小于0.35,说明西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急需进一步加强。西部12省市中,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排在前列的省份依次是四川、陕西、重庆、内蒙古,其综合得分均为正值;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四川省,其综合得分为1.499294,比其综合得分排第二的陕西高0.686377,这个差距是相当惊人的,由此可见,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各省份之间的差距很大。广西、云南、甘肃、新疆4个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处于西部12省市的中等水平,其得分在某个主因子上很高,而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各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综合得分较低,但得分尚未有较大的差距。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靠后的贵州、宁夏、青海、西藏四省份的综合得分较低,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政府支持程度欠缺,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造成的,这四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远低于排名第一的四川,说明其农业技术创新能力非常低。就西藏和宁夏相比,宁夏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分比青海高0.26043,这个差距也很大,说明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还相当薄弱,发展极其不平衡,各主因子的得分排名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聚类结果分析本文在对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中的K-均值聚类法把西部12省份聚为3类,在计算过程中采用IterateandClassify法,分类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四川省和陕西省聚为第一类,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内蒙古和新疆聚为第二类,广西、云南、重庆、贵州、甘肃、宁夏、青海、西藏8个省份聚为第三类。西部12省份中,四川省的经济实力最强,农业财政投入较多,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应也较强;陕西是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较好的省份,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实力较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处于全国前列,文化教育发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好,农业发展良好,因此,陕西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与四川省归为一类。但是两省份也有较大的差异,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陕西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四川省的差距较大,这可能与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关,如2008年四川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陕西省高了近一倍。第二类涉及内蒙古和新疆两个省份,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处于一般水平。第三类涉及的省份较多,在12个省份中占据了8个(66.7%),这8个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较弱,划分为同一类的标准是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似性,这说明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还很低。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西部12个省市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西部除四川省和陕西省外的各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欠佳,且区域差距很大;第二,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第三,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地区要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区域经济总体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服务水平,以此不断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同时,依靠区域创新系统的后发优势缩小区域差距,并借此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有望赶上东中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因此,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农业科技人才与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地区的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分省份(如西藏、宁夏、青海等)的科技人员较少,农业科技人员更少,并且农业科技人员学历和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高学历人才尤其缺乏,因此,要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实施创新人才国际化战略,努力引进、培养和使用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并想法设法留住人才;其次,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充分利用各地区高校的科研资源优势,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最后,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再教育以及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掌握与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

2.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影响,一般而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越高,农业科技创新相对就越强。而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新疆、贵州、宁夏、云南等地农民教育水平偏低,因此,要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提高这些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着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重点在于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农民摄取、吸收、消化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大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总量。2004-2010年连续7个“中央1号”文件都将重点锁定在“三农”问题上,而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政府要将农业科技投入列入农业投入的优先与重点领域,不断增加对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争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改变西部地区多年来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结构。要重点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其重大技术、关键技术、综合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结构,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机制;不断优化对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投入经费,确保科研人员日常基本的业务费和机构的运行费;不断优化行业结构,建立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产品生产中“产前”、“产中”、“产后”投入的不平衡结构,构建一条协调发展的农产品产业链,同时,农产品的生产不仅要增加对农业高技术领域的投入,而且要加大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等相关技术的投入。

第3篇:区域技术创新范文

1.1创新网络发展的基本载体

随着网络信息经济时代的发展,企业间竞争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以成本为控制目标,逐步转变为地域集中化、产品差异化、产业集聚化,产业集聚在国家创新发展中显露出不可忽视的作用。产业集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构建创新网络的基本载体。

1.2从产业集聚向创新网络的过渡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日趋激烈,意大利传统产业集聚群迅速发展并彰显其优势。80年代后期,美国硅谷以其壮大的创新网络发展力量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此后创新网络便成为全世界所瞩目的焦点,以其具有灵活性、有效性等优点迅速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

1.3创新网络概念的提出

国内虽然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显示出中国速度的卓越,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地区,均围绕着产品产业铸成企业群落和产业集聚,表现出了超强的竞争优势,引起了相关学者专家对此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产业集聚是提高综合实力、增长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当一部分经济落后的国家相继采取了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提升整体实力。

1.4创新网络从理论迈向实践

产业集聚和创新网络的进展有着极其复杂的动因,当前,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较浅,尤其是它的机理还需要深入广泛地研究。创新网络是以企业为其主体,产业集聚是搭建网络与延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其必要的前提。其所具有的强大创新力与竞争的优势也为企业的战略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企业发展中的创新网络

2.1企业发展的动力因素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适应外部环境或动力场的外部动力因素,主要是由市场需要、市场竞争、技术壁垒、产业技术联盟等,内在的动力指的是企业内部对于企业标准化活动的推动性作用,包括以有效的方式压缩成本、获取经济利益、求取科学技术的进步等,企业的发展需要动力来推动、加速以及保持。企业直面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谋发展,通过创新网络的动力驱使给予企业最大的发展动力。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驱动因素和信息源泉。如果说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那么创新网络就是企业发展的新能源。

2.2企业的创新网络道路

企业的产业集聚具有相互接近性,正是由于相互接近性塑造了产业集聚创新网络的基础。区域企业群落、区域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这三个过程形成产业集聚创新网络。

2.3区域企业群落及其特征

区域企业群落是指具有相近专业分工的企业,在某个区域中完成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自然形成的生产群体,是同种类或者是相关联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现象。随着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展,给集群内各组成企业创造了相当多的利润,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这些优点博得众多企业对产业集聚化的大力支持。主要在于技术和服务、劳动力和原材料以及公共设施和道路的共享。

2.4区域产业集群及其特征

区域产业集群是特定的区域内多个主导产业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形成的地方产业系统。集群内企业在信息、知识、技术和资源等方面形成交流与共享的关系,最明显的特征是集群内的行为主体在空间上的接近性及行为的协同性,在其形成的过程中竞争协同机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以往的独立单一模式走向系统有序的组织系统,以便在行业里增长经济效益的目的。

2.5区域创新网络及其特征

区域创新网路是指区域内各企业参与到群体活动过程中,通过创新资源的流动关系形成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在特定的区域内以集群创新发展为目的,以竞争共赢为动力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创新网络的目的在于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系统性创新,使集群内资源最为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2.6创新网络对企业发展的动力因素

产业集群是创新网络的发展基础和载体,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最高阶段。其形成是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通过自行组织演变而来的,在形成的过程中竞争协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网络也是赋予企业新动力新活力的一次革命,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

3创新网络的未来发展

3.1有效发展技术创新机制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组织间源于各自研究开发技能,以技术创新合作为基础,以价格和相关政策配置资源,具备了网络共享的特征。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和运营模式,它是将网络资源合理地整合,获取优势竞争力,并保持组织的有效运行和建立信誉机制成为其核心问题。

3.2技术创新网络的特点

技术创新网络有显著的动态性、暂时性、网络性,我们不能因此推断出技术创新网络无边界的定论。应从网络的外部性、模块化原理、交易成本等多方面全角度进行动态地洞悉观察,并对其影响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有效的分析。从产业组织理论的方向来看,技术创新网络所开发的合作创新技术可以将技术溢出效益内部化,激发企业成员创新的积极性。合作创新所实现的技术共享、资源互补,能有效解决重复研究投入耗费的资源,使创新的规模经济模式得以实现。

3.3技术创新网络的实质

集群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合作上不断改革,其形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技术创新网络保障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有效机制,使技术创新的分工与合作得以向更深层次扩展,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的深度发展。

3.4创新网络的发展动向

创新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动态性、高风险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要求网络化合作提高独立性、灵活性。某局部网络对整个创新网络的稳定性随着与该模块占整个系统的重要性不同而不同,核心模块局部网络的解体,代表整个创新网络的瓦解。创新网络的实质是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不断改革的结果,创新网络有效降低了技术交易成本,其实现的技术共享和资源互补是决定创新网络范围的主要原因。

3.5创新网络的深远影响

国内学者对战略网络的内涵、自组织性、网络结构和演变过程,深入研究了核心企业对战略网络进化的影响。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改进和确定共享战略目标和商业模式,引领集群企业构建相互信任的合作战略机制;核心企业在集群企业中扮演支配角色,其他企业属于配角,主要为核心企业生产专业化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机制对企业创新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达到某一程度之后会慢慢减退,甚至会阻碍核心企业的创新机能。合作和竞争关系相互作用可以加强对核心企业创新力的影响,而且会对竞争关系起一定调节作用。

4结论

第4篇:区域技术创新范文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构建城市创新系统,而技术创新是构建城市创新系统的核心。技术创新通常是指与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及其商业化应用相关的经济技术活动。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来看,技术创新是一个研发技术向商业化应用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一般需经过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1)基础性科学研究,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头;

(2)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它是技术创新的中间环节;

(3)研发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转化,即将研发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趋势的产品;最后这个环节也是技术创新过程的最为关键的环节,研发成果在这一环节中真正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这一环节的转化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决定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率。正是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环节性,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需求也有层次性。对应上述技术创新的环节,技术创新过程同样需要三种类型的科技人才:

(1)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在大学或大型科研机构基础科学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

(2)工程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在企业研发机构进行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把基础性研究中的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进行设计、规划、决策转化成相关技术;

(3)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主要在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从事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转化,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趋势的现实产品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优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三种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呈金字塔型分布,学术型人才的需求数量最少,工程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居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数量最大,成为技术创新所需科技人才的主体。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城市技术创新、加速城市科技成果转换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既给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职教育在城市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一)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快创新技术的商业应用转化

城市创新体系的建设成效最终要用创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转化率来衡量。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加快城市创新技术向商业化应用转化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培养的大批具有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是城市产业链提升和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保障,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证。高职毕业生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企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型人才资源基础;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区域、行业乃至国家社会经济战略实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高职教育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培养大量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所需的实践能力较强、职业道德良好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创新技术转化效率。

(二)开展技术服务,提升城市创新体系的技术支撑水平

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各自的专业特点与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应用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技术创新,为行业企业解决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技术难题。跟研究型大学和工程型大学的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更加注重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特别强调应用型研究与开发型研究,以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培训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为其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而研究型大学和工程型大学的科研工作可能更多地注重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等方面的研究。高职院校通过跟行业企业的协同攻关,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强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城市创新体系的技术支撑水平。

(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城市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水平

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与优势为社会待业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服务,进行继续教育、社区培训和岗前培训等,既给下岗工人、农民工和社会青年等一系列相对特殊的人群提供了比较专业系统技能培训,帮助他们练就一技之长,习得谋生技能,同时,也给区域经济提供了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储备,为创新型城市的技术创新夯实人力基础。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要基于区域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贴近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贴近社会群众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地方和行业的认可与支持,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水平。

(四)培育创新文化,提升城市创新体系的环境支撑水平

高职院校是区域社会风尚、创新文化建设的策源地和引领者,倡导优良社会风尚,培育技术创新文化,引领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创新文化发展。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文化培育和发展,必须培育和发展一种创新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动力,必须塑造和形成一种能够激励、保障创新的社会体制环境。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的专业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促进了区域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民众了解科学、尊重科学、信任科学,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基层社会的科学素质,引领区域基层社会的创新文化。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身在一定的区域之中,它们都与区域经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这种特别紧密的关系必然会使双方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三、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机制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区域经济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通过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和学校代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协作指导委员会,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高职院校要定期调研行业企业的最新用人需求动向,紧密结合行业企业高技能岗位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对应国家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紧密对接。学校在通过学制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承担企业职工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服务。政府部门也要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积极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鼓励企业选派技术能手兼职实习指导教师。

(二)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引领应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探索建立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的教师研发工作室,工作室的任务主要是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驱动,学校教师和企业研发人员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在科技研发的同时也可以吸纳学生参与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工作室的科研工作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应用;工作室的专业教师也要深入走进企业学习考察,积极主动服务企业。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站、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及培训车间、教学工厂等高端项目,为区域经济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三)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提升高职院校的技术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够熟练操作机器设备和掌握应用技术,更要能够为产品更新、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服务。高职院校要紧跟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对技术创新需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要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投资机构、政府部门等进行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所协同、校地协同等集成、高效、开放的协同创新新模式。协同创新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要将协同创新的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全过程,以协调创新为引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协同培养。同时,也要通过培育人才创新意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培育一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创新型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进行制度创新,保障高职院校创新能力持续发展

进行制度创新的主要做法是:

(1)探索建立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管理评价体系,将学校创新文化培育、创新课程建设、教师创新水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指标纳入管理评价体系,全面面衡量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创新型团队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目前高职院校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内涵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重视科技研发人才的培养,积聚科研能量,提升科研水平;

第5篇:区域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制造业;长三角

一、长三角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从2018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方面,长三角区域城市占据第二、第五及第七名的分别是沪、苏、浙。不过,其在对技术进行创新的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以及深层问题。

(一)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较低,重技术引进而轻消化吸收长三角区域制造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企业技术能力,从表1呈现的数据可知,江浙沪地区的大中型企业中有企业办科技机构数、科技经费筹集额以及支出额的在全国的占比为28.99%。然而,科技工作者的数量仅占全国的22.33%,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仅为21.96%。根据此数据可以看出,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大型企业的科技人员与科技基金有关,当自主创新受到限制时,就会缺少高科技人才。如表1所示,在全国的企业中,长三角地区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的占比属于中下等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以往每年长三角地区大中型企业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占比都没有达到10%。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机械、电子行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占比就已经达到500%;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韩国,其在此方面的占比更高,直接达到了1000%。这说明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消化吸收经费不高。即使从这两个表中能够看出长三角地区借鉴先进技术的水平较高,但也看出了其看重的是短期的、获取效益快的模式,持久的消化吸收以及自主创新并没有被重视,导致其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从各地区科技统计监测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状况。如表3所示,其在R&D经费支出与GDP方面的占比排名都在前排,不过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却相对偏低。对地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约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R&D投入水平低。站在技术开发投入的角度,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在此方面的占比都超过1%,更是有很多跨国企业的占比在3%到5%之间。

(二)制造业行业发展层次不高,发明创造等原创能力不足从传统的玩具业到高科技的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和装配环节中,技能水平较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没有形成品牌。如表3所示,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偏低,江浙沪排名靠后,其中上海排在最后;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方面,江浙两地与上海之间的差别比较大。

(三)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资源整合存在障碍在知识与创新资源方面,长三角地区十分富足,不过因为其格局呈现条块分割、相互封闭、产学研结合度低的状态,导致这个问题在根源上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横向上分为中央、地方两类,在纵向上分为科学院系统、企业系统和高校系统,各成一派,几乎没有互动,没有建立资料共享、相辅相成、互相开放的协同网络,导致创新合力无法产生。在科技发展中,因为其着重点在于GDP,使得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比较着急获得成果,注重点偏移到应用技术和竞争技术,导致其在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方面的系统化开发有缺陷。

二、提升长三角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化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尽可能摆脱无利可图的技术,并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因此,保护技术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势在必行,通过为从事研发的企业建立产权激励机制,使得搭便车的出现频次降低,推动创新方面的企业成本回收。完善交易市场法律制度,避免投机行为,减免信息对不上的情况,制订出更加合理可接受的产品价格,将转让的困难程度降低,以此将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

(二)建立和完善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协作网络一个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是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当前,长三角各企业之间研发与创新网络发展缓慢,是阻碍企业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纵观当前越发完善的市场经济,将创新模式的领路人从政府转换为企业是刻不容缓的,从最开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建发展为新兴的产业网络,积极发展产学研技术联盟。建立“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法,建立孵化器网络、科技信息网络、科学仪器与测试仪器合作服务网络、人才培训网络和融资合作网络,通过网络组织合作达到创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