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和教育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

第1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要更加重视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

(二)素质教育的特性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其要点一是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和整体性必须受到特别重视。

3.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三个要点,一是教师要尊重形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形式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尊重形式的人格,尊重学生人格和价值和独特品质,三是要把学生的主动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和个性的发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5.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教育内容要宽,有相应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突破校内课堂内和书本的局限,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中美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对比

(一)中国素质教育实施情况

我国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行困难,根本原因就是“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制度。为保证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实现考试的选拔功能,考试内容只能以客观题为主,而客观题所能考查的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命题难度来说。限时闭卷的统一书面考试,即使是主观题,也是容易考查学生的知识,而较难考查学生的素质。因此,这“一考”毫无疑问地把中小学生学习导向以知识为中心。在升学率几乎是学校质量唯一评价标准的条件下,中小学校不得不屈从于社会的强大压力,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显然,“一考定终身”的结果必然是,学校、学生及整个社会以牺牲素质教育为代价,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推向极端。形成所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为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减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然而,随着减负的实施,游戏机室、录像厅的生意迅速火爆,周末班、假日班亦如雨后春笋。因此,每一次的减负都是虎头蛇尾。为推行素质教育,各学校纷纷开设一部分所谓素质教育课程。由于没有解决以知识取向为中心的问题,结果必然是加重学生的负担。现如今,社会用人机制还是唯学历论,社会条件制约着升学考试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出现以上问题是无法避免,不可回避的。

(二)素质教育在美国的实施

美国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7个多小时,学习时间被安排得相当紧凑。学生除上课以外。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课堂作业。放学后。学生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美国中小学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课程门类很多。以中学为例,必修课中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应有尽有,选修课更是五花八门,如相对论等原属大学教学的内容也进入到高中教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早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性课程的作业有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此外不定期要做一个“项目(PROJECT)”类似于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除了知识性课程以外,美国中小学还专门开设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如果从学习负担来说,学生既要学习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各种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应当说负担是相当重的。但是。学生并不感到很累,因为这些作业是贯穿在活动之中,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美国的中小学能够实施素质教育与美国的升学考试制度有关。美国高中生上大学的必备条件是高中学段的总成绩。即各门课的平均成绩必须在B级以上。高中阶段每门课的成绩由3个部分组成:平时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占总分的50%;项目(PROJECT)考试占25%;段考和期考古25%。按照这一比例,学生的压力分散在平时作业和每一个项目之中。学生的平时作业和项目考试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和做大量的习题。考查的重点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素质自然得以提高。每门课最后的分数不仅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美国的升学考试制度有其自身的社会基础。其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基本上不存在,任何一个适龄青年只要愿意就可上大学。第二,社会用人标准已从唯学历论转变到唯能力论。一个人即使没有学历,但只要他素质高、能力强,在美国照样有用武之地。

由此而见,素质教育的成功推广与可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关联。

三、素质教育与考试改革

(一)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1.以招生制度和考试制度改革为考试方法改革的突破口

考试方法是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种类:按考试形式可分为口试、笔试和操作考试;按考试目的可分为诊断性考试、达标性(目标参照性)考试和选拔性(常模参照性)考试;按命题范围可分为学科考试和综合考试;按考试时间可分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按考试规模可分为全国性统考、地区性统考、校内班级考试等等。考试方法得当,能针对学科特点对号入座,才能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

2.实现考试方法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所谓考试方法的科学化,是指考试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要符合评价的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和指导性等原则。在具体选用考试方法时须注意: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相结合;诊断性考试与达标性考试、选拔性考试相结合;评分、评级与评语相结合。

考试方法的制度化,是指应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根据新工时制调整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计划》关于考试科目、内容、次数、结果等的规定执行,保证考试为素质教育服务。

(二)考试命题的科学化

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是考试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提倡加强对试卷的信度、效度、难易度及区分度的分析,尤其是校统考的课程,应使命题更贴合实际,更科学化,有利于加强学生们素质教育。

(三)学生学业评价的综合化

第2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里的“仁言”是指说理,“仁声”是指音乐。他认为音乐比说理更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艺术不是通过单调的说教来打动孩子的心灵,而是以其丰富的音乐形象、特有的艺术手段,如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节奏、高雅的和声及健康向上的歌词,来启发学生的革命理想。通过“寓教于乐”、“寓理于情”,生动、深刻地引导孩子们求真、向善、爱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优良品格,培养高尚情操,使之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

一、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爱国主义内容。如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中学生们是早已熟悉的,作品创作于1939年,距今已有61年的历史,学生们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那有如呜咽、悲壮,咆哮、怒吼的黄河的旋律、节奏,又使我们感到中华民族崇高的性格和伟大的力量。唱起《保卫黄河》或者聆听《黄河颂》时,必然是情绪饱满,心情激荡。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进新时代》等等是能反映歌曲的意义。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加之教师的引导,歌曲及电视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深深的感染,并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这些好的品德都是学生应学习的。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再次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一束束音符的火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二、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塑造了学生美的心灵

学生在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会为其中的人物、行动、情景、事件、寓意所吸引,从而以此为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反映。这种审美情感所提供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不同形象,能够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并在对比中受到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功能,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的从感情上接受教化,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成为真诚、善良、优雅的人,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例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教师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通过对节奏、速度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育学生热爱、尊重辛勤工作的人民教师;……音乐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音乐的力量渗入人的心灵时,就会使人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从而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通过音乐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守纪律意识,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现在社会每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他们便成为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这些孩子往往会处处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如任其发展,是很难适应社会未来的需要。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律动、和声、表演、评价等几个方面。在教师的伴奏下,部分同学打节奏,部分同学唱谱例,部分同学唱歌词,部分同学作评判。每组同学都有一位小组长负责,让各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意识,那么为了本组共同的目标,大家都会努力的做到最好,要想做到最好就必须齐心协力,团结协作。

音乐的欣赏和演奏可以训练儿童注意力。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要求儿童保持注意力的稳定,习惯于跟随音乐的运动和变化,以便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感受。音乐欣赏和演奏还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和分配能力。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律动,舞蹈中动作的编排、音乐游戏规则等等,都使儿童在一种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养成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了自律、自我激励。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体验到集体创造的快乐,学习与他人非词语的交流、默契合作,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

第3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理论;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也是一场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变革[1]。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必定会为教育理论提供更多的经验,使之更加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素质教育概念的孕育阶段

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在“”前就普遍存在[2]。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中,既指出了学生负担过重的种种现象,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96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发的教育部党组《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中指出,近来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有所发展,有些情况相当严重。

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曾受到主席的重视。尤其是1957年2月27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对教育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3]。在此期间,尽管尚未形成素质教育的概念,但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理念已明确提了出来。

二、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阶段

据考证,“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研究》1982年第10期中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 ,作者是冷冉。冷冉先生是我国“情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是: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将情感纳入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体系,率先提出学校德育的阶段连续理论,最早地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在《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中,“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虽然与现在的“素质教育”的含义有一定的出入,但毕竟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重要名词。

1985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时,曾用过“素质教育”这个名词。1987年,《贵州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了题为《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文章,这是报刊杂志的标题中最早正式出现“素质教育”一词。此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专门研究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当时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不完善,但在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上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85年5月27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4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就从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角度,确认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构建素质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4]。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政策理念,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增强了“素质教育”的合法性地位,坚定我国政府、学校与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志与信念,扩大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与讨论范围,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发展。

三、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积极推进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广泛而深入地展开。1990—1992年,专门探讨素质教育的文章明显增多。1995年起,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不断出现[1-4]。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推广阶段,广大专家学者参与的理论讨论,加速了决策层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政策上,最早涉及“素质教育”的文件有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文件是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2月,又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6月,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阶段。

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为标志。会议对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作了具有实质性深化的全面部署。会后,教育主管部门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上注意抓住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加大行政干预的力度,击破难点、理顺关系、突出统筹。各地开始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从总体上看,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7年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三份文件,构成了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3-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指导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及纲领性文件。全文提及“素质”一词达20余次,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素质教育”,但却从政策层面上肯定和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纲要》的明确导向,把素质教育的探讨推向了高潮,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念上升为国家教育决策的指导思想。教育主管部门在《纲要》的指导下,陆续在文件中表达了对素质教育的肯定态度:强调它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确定它在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引导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从个别学校向区域整体推进。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阐释了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特征,并就薄弱学校建设、课程体系、督导评估体系、考试评价改革、升学考试制度改革、改进德育工作、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意见》的颁发,标志着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指导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也由此成为国家近年来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政策。《决定》第一次界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还第一次指出素质教育政策的重点,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表明教学整体改革已经成为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决定》中关于素质教育的界定,吸收了十多年来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为贯彻国家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各地相继出台了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政策,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萃英.试论素质教育的开放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6):54-56

2.黄成权.素质教育概念泛化的影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1):89-90

第4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研究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现代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将体育素质教育视为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独立子系统,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界全面推行体育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新世纪高校体育的大发展探求改革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共267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78人,讲师87人,助教37人,教育行政干部34人样本覆盖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安徽、山东、河南、陕西、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等12省市的46所高等院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面访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其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其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3.1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体系的探讨

研究表明,身体显性因素与身体隐性因素共同反映着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可将其归于身体素质类。心理因素与个性因素是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两个主要内容。体育认识因素和体育实践意识可统称为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基础与体育道德实践因子描述的是大学生体育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状况,属于体育道德素质。体育基础知识素养和体育人文知识素养集中体现着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准,可概括为体育文化素质。运动技术能力与学习锻炼能力明显反映的是学生体育能力发展水平,可归纳为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修养与体育审美倾向因子,形成了大学生体育审美素质的主要内容而个体行为习惯和社会行为因素则体现了大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状况,其本身也以体育行为素养的新姿成为这一素质体系中的新成员。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一观点,将上述8个素质加以进一步概括,可分为3个基本层面。一是生理层面,指的是身体素质类二是心理层面,主要指体育心理素质类三是社会层面,涵盖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素质与体育行为素养。我国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这一相对合理结构,揭示了大学生体育素质系统的多维复杂、纵横交错的内容构成,展示了21世纪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与优化的演进轨迹

3.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2.1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组成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学、人才学及素质教育论的有关理论,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与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揭示。

与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相匹配,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应地包括身体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体育道德素质教育、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与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等8个方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仍有必要依据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对上述8个方面逐一进行详细分析。

第1类: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含义,既特指运动训练学意义上的运动素质发展,也泛指解剖、生理学意义上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适应能力、身体耐受能力以及身体抵抗疾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身体素质教育是依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体现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即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

身体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提高身体耐受能力等5个方面。身体耐受能力是指人体承受高强度、长时间地持续劳动的能力。它作为未来社会高压力、强竞争特征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应被合理纳入身体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不言而喻,身体素质教育是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最为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功能。

第2类:体育心理素质教育 意志品质、培养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以及自信心等自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包括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我意识,同样,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

第3类:体育思想素质教育

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体育价值观、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法规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良好的体育思想素质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思想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体育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

第4类:体育道德素质教育

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体育道德认识、意志和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倡导良好的体育道德,是当前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加强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必定成为体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5类:体育文化素质教育

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提高学生在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修养。知识的内化表现为人的知识文化素养。因此,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掌握知识文化为手段,以培养知识文化素养为目标而有序、系统地展开。

第6类:体育能力素质教育

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运动能力、技术能力、学习能力、锻炼能力及自评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体育能力素质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综合品质,在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第7类:体育审美素质教育

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方面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爱好与情趣等。体育美是体育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特质之一。充分挖掘与表现体育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素养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8类:体育行为素养教育

体育行为素养教育主要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及人际交往行为等。良好的体育行为素养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因此,将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纳入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是理念上的突破,而且是实践上的需要。第3,在内容组成上体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组成吸纳了古今中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众多优秀思想与改革成果,并创造性地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经验推向了高等教育领域,将一般素质教育成果移植到了体育学科素质教育范畴,因而表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3.2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研究通过以上体育素质与体育素质教育对应关系分析,以及各类不同体育素质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依据前述3个层面素质结构的分类方法,我们可进一步将8类体育素质教育归纳为3个层面:一是生理层面素质教育,主要指身体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层面素质教育,即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三是社会层面素质教育,包括体育思想、道德、文化、能力、审美与行为素质教育等6个方面。至此,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可以加以展示。

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具有以下5大重要特征

第1,在指导思想上体现出全体性、全面性与主体t性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面向全体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出全体性特征;其内容体系涵盖体育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同时,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指向“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体育能力、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反映出高度的主体性特征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上述3个特征与素质教育的一般特征完全吻合,符合广义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思想。

第2,在产生机制上反映出客观性与时代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产生来自于广大高校体育界人士对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趋势的客观判断与瞻前考虑,反映了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育素质培育的时代要求,因此该结构具有客观性与时代性。

第3,在功能特征上反映出特殊性与拓展丨性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将身体素质教育作为生理层面素质教育而提出,突出了体育的强身健体的本质功f能从这一基本功能出发,该内容结构挖掘出体育素质教育的多种心理价值与社会价值,拓展了体育的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多功能,因而它在功能特征上具有特殊性和拓展十性第5,在内容构架上体现出系统性与动态‘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该系统的内容构架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系统性与动态性是这一内容体系的重要特征。

第5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针时有效交往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项要求,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行应该以能力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灵魂,以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为保障。

自1988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改革这一名词起,至今已经历20余载,然而面对根基深固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其全面推行中仍然困难颇多。在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入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1“素质教育”概念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日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却不统一。有人认为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广义的素质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还有人把素质分为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外在素质则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这些学说虽然对“素质”一词做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但同时也造成了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比如在某些地区和学校,“素质教育”竟被误解为“艺术教育”,“狠抓德育”,甚至要“取消考试”。

可见,正是因为公众不清楚素质教育的明确所指才使改革在实践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4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4种”。

第一,目的行为。即行为者使用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行为,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指社会群体成员服从规范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行为,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它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面前表现自己,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主体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

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他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3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以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要达到理解,交往主体必须: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②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③与他人达成相互理解或共识。而“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很久以前就为教育家们所重视。孔子特别强调学生间交往的作用,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苏格拉底十分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此也有论述:“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4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3个不同类型,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3个层面。这3个世界与3个层面密切相关。3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3个交往层面是①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②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③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3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笔者将从这3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4.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

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个交往层面上,作为主体的人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是与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相符合的,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交往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客观自然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中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观念还是值得肯定的。

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更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文明史上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依靠知识的,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作为一条有效的反馈途径,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但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知识的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是复杂多变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旧知识不断淘汰,新思想不断涌现。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会学习,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心理素养等。

4.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

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的趋向十分严重。现行的德育工作也已经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盲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净化本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避免青少年学生受到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

4.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

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平等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彰显了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素质教育,是以“爱和友谊”为基础的师生心心相印的交往。它从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相反,它关注和尊重每一个生命,它把爱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心底,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

第6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论文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素质教育

自1988年上海市最先提出素质教育起,至今已有二十余载,然而在与根基深固的传统教育长期交锋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仍然困难颇多。那么在这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人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帮助。

一、“素质教育”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不下十余种,诸如先天遗传说、三层涵义说、身心倾向说、稳固性质说、基本品质说、基础学力说、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合金说、主体品性说、综合表现说、心理教养说、历史积淀说、内化说和本质属性说等。这些学说对人的素质作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虽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但同时也造成了对“素质”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针下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就笔者所见所闻,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音乐、美术辅导班。

其二: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抓德育。认为只要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了校园风气,学生素质就会迅速提高。

其三: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学校主张减少考试科目,降低考试难度。

可见,概念的模糊不清使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四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四种。”它们有不同的取向,关联于不同领域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有效性要求。

第一,目的行为。它以成功为目标,以合理谋划为特征,津津乐道于对自然的统治,而缺乏主体间向度,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社会群体成员以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为取向的行为。“规范表达了在一种社会集团中所存在的相互意见一致的状况”,要求人人遵守。它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戏剧行为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构成观众,并使自身呈现在诸观众面前,以便在公众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印象。它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至少是两个或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交往行为不仅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还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它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三、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关涉到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关涉到人的本质性存在状态,关涉到主体间性的造就。交往是人们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在很久以前就被教育家们所论述。孔子十分重视学生间交往的作用,他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看重的正是师生间的交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对教育中的交往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中特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四、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世界,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世界与三个层面密切相关。这三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三个交往层面是:(1)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2)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3)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三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种交往活动中,主体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符合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自然规律,还要具备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也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走向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时候都是依靠知识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实践。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等。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教人有一种专业还是余事。”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学校的德育工作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问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的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交往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第7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17-04

近年来,素质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一度受到社会、家庭和整个教育界的重视。如今,大学生大多属“90后”,其个性张扬,思想开放,性格特点比以往的学生显得独立、开放、前卫,体现着新时代的气息。大学生的培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特别是德育培养更值得整个社会关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作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核心工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是齐头并进的,高校学生的行为表现大多由思想意识决定,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关键的行动导向。有了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学生在求学道路上才能有正确的行动导向。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栋梁之才的重要教育阵地,是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关键。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素质教育是由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承担着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素质的提高,在我国现代高校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如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甚至有些是“富二代”“官二代”。对于这些出身条件好的大学生,他们的励志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很有可能不如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该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得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武装和引导。

(三)素质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素质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前提。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为改变目前存在的“应试教育”“重智轻德”等现象提供了有效途径。

其次,素质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教育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尚未取得良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未能很好到位。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大学生过了高考这一严酷的升学关,现如今却面临就业难,这给了很多大学生新的压力,所以很多大学生还是要面临熬夜看书考研、考资格证书和国家等级考试等。只有抓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个根本,全面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某些高校“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就业率的不良倾向,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实到位。

再次,素质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强大的合力。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现代学生的素质培养牵系着社会、家庭和学校,牵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的素质影响到学生的社会视角、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学校、社会和家庭关注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而重大的工程,都在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强大的合力。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学生素质的培养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思考如何推进高校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要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下工夫。

(一)继续坚持实施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是培养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动机。高校教育还是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只有把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练扎实了,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发挥专业技能,创造更多的业绩,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完善学校本身的教育制度和体制,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多数有学习能力的青年都能完成高等学业,努力使学生不因贫困等原因失学,创造一个更加公平、严谨而又宽松的高等教育环境,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动力支撑。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的贫困生给予了很多资助和扶持,解决了很多贫困生的后顾之忧,教育优先这一战略仍需坚持实施。

(二)着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大学生是社会年轻一代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他们步入社会的道德品行、个人发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从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培养下形成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去唤起学生的道德意识,如: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的课堂教育来树立学生的道德信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对道德品质表现好的行为予以表扬,对道德行为表现恶劣的要给予批评处分,明确正确的道德观;通过校园网络、校园板报、校园广播、知识竞赛等校园活动加强道德品质的宣传等。

其次,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向道德模范学习。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要引导学生去传承;对于校内外的道德模范典型人物,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学生学习道德模范精神。

再次,以新时代的道德观念统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接班人,要深刻领悟新时代的道德观念,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根基。

(三)大力培养素质领先的创造性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在于它促使学校以德育为先导,统帅和引领学生的智育工作,使学生不光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唯一目标,更能够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高度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用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纪律意识和健康心理去正确处理与人、集体和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同志曾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放在主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与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三、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素质教育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等多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当前,网络信息发达,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大,不管是影视娱乐、科技文化还是道德意识等,国外的信息也很容易渗透到中国青年一代中,校园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学生,很容易就受到一些不良思想或者是外国低俗文化的侵蚀,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主阵地,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二)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课堂讲活了,才能吸引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在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以课堂为主的理论教育同用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去鼓舞和教育人的形象教育相结合,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同学生自我演讲、主题辩论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把理论教育同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抓好高校党团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集聚和培养优秀青年的场所,高校的共青团组织是团结和教育青年的核心力量,是党的后备军。党建带团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各高校应该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展壮大学生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青年团员,在思想上、作风上和工作上把党建带团建落到实处,为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保障。从入党知识着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党课培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学生干部队伍锻炼中,耐心地疏导和教育学生党员和优秀团员,发挥其积极正面作用。

(四)结合实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新世纪,我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诸多因素和矛盾的发展变化对我国产生较大的冲击。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家庭有条件带自己的子女到国外旅游或留学,年轻人思想觉悟还不够高,意志力不够坚定,国外的各种新鲜事物很容易动摇他们建设祖国的最初梦想,因此要适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尽可能提供平台,提供必要经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迟晓燕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财经日报,2007-05-12

[2]禹规娥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5

第8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观;创造教育论;成功素质教育论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高教界对大学也要实施素质教育已形成共识,但是实施什么样的素质教育和怎样去实施,则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探索。在这些热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见解,即以刘道玉为代表的“创造教育论”和以赵作斌为代表的“成功素质教育论”。之所以认为具有代表性,这不仅是出于对其特殊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认同,前者是老一辈的教育家,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多年而且在教育行政机关担任高官多年,尤其在他任武汉大学校长任内,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就为教育改革率先做了颇有影响的工作;而后者则是新的一代教育家,现任武昌理工学院(民办高校)校长,他是现职校长中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的领军人物,何况他又是一位民办企业成功人士,既有信心又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教育改革,更可贵的是这两位教育家均有系统的教育理念。前者有其系列的超过百万字的理论巨著《创造教育书系》(以下简称“刘著”),而后者则有于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的作品《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及其他研究成果(以下简称“赵著”)。在上述论著中不仅是他们多年从事大学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而且更是他们多年对大学教育改革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尤其对于“赵著”来说,这些论著也是他所主政的大学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单位的指导理论。所以这两位教育家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大学素质教育的推行过程中,不谋而合地具有时间上的传承性。所以他们的素质教育理念值得学习和研究。

一、基于不同素质内涵的两种素质教育观

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有多种理解,现在通行的表述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但问题在于对素质的理解,尤其是从教育学角度来理解,如果我们把“素质”和“考分”联系起来理解,那么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反映。

对素质含义的理解关系到以提高受教育者的什么样素质为教育目标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的问题。也就是所谓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或办学)模式问题。如果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就构成了所谓“素质教育观”。由于教育模式是教育理念的实现形式,人们对素质内涵理解不同,从而对教育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多样的“素质教育观”也是很正常的。对此素质的教育学含义,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能普遍形成共识的是认为它是一个系列的智力和非智力要素所构成的多质而非单质的概念系统,对此本文认为它可类似于经济学中的“产权”概念中“权”的含义,是指一个“权利束”的定义方式,而我们称之为“素质束”。那么由这种“素质束”所构成的“素质教育观”,由于这个“束”中诸种单质要素的结构差别,从而形成多种“素质教育观”,但不论各种“束”的内部结构有多种不同,但简单的予以归纳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认为在这个“束”中某种质的要素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而其他要素则处于被支配和补充作用的地位。对这种素质束的结构本文称之为“关键型素质教育观”,这种素质教育观通常以这个素质束中起决定性关键作用的要素的名称命名为“某某素质教育观”,其中以刘道玉的“创造教育观”具有代表性。而第二种情况是认为在该素质束诸多要素中,其中有一种以上或若干种要素共同起到决定作用,其中由于若干要素的结构不同从而将构成不同层次功能的素质形态,本文认为这是一种“综合型素质教育观”,这种素质教育观通常以最终达到的目标功能来命名,典型的就是“成功素质教育观”。

二、“创造教育论”学习体会

创造教育是一个引进的概念,有各种定义,就“刘著”而言由于其宏篇巨著洋洋数百万字未能通读,只是对其中《创造教育新论》有关篇章作了学习,所得体会是不深的。因而只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肤浅的认识而已。学习“刘著”以后,本文认为可以作出如下定义:创造教育是指在我国高教领域,以创造性的教育理念、运用创造性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具有创造性素质的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所以也可谓之“创造素质教育”。刘教授经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他提出了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中心,抓好三个能力的培养:自我设计和自我实践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能力。”所以刘教授又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作为文章的标题来讨论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问题。他在该文中提到对人的素质的广义分类,认为主要有道德素质、个性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创造素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素质。其中技能素质、个性素质和创造素质对中国人才尤其是中国学生特别重要。然而他强调了创造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核心”所以“我才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唯有抓住了这个问题,那么素质教育才算抓住了根本。”由此可见刘教授主张“素质的核心是创造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中心”而这又表现于“三种”能力之上。由此可见,有没有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构成为是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这就是刘道玉教授的大学素质教育观与其他人的素质教育观区分所在。因此本文认为刘教授的素质教育观应当属于“关键型素质教育观”。

教育模式是教育理念的具体运用,根据上述理念,他构想了大学实施创造教育的模式即“SSR创造教育模式”。其要义是指强调“自学”或“独立学习”、“讨论式课程”和“探索、研究”等三种学习方法,这三种方法既具有各类高校普遍适用性,也代表在大学期间的三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特点,所以这是最能体现其创造教育理念目标的科学教育模式也是“刘著”的创新之处。“刘著”中还在《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文中专门论述了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异同。在此他更强调了“创造”比“创新”在其价值的内涵上具有更高的层次性从而显示了创造教育比创新教育在实施的作用上具有更大的重要性,这一论述也更体现了它与其他“创新素质教育论”者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别从而构成刘道玉素质教育观的另一特色。

三、成功素质教育观学习体会

作为概念“赵著”中做了明确定义:“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学生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和就业成功,并为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述定义表明成功素质教育具有六项基本内容,即“六个根本”:(一)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亦即所谓“成功四部曲”;(二)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成功素质;(三)其根本途径是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在此赵作斌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非专业素质教育”。并且强调了它与专业素质教育具有同等重要性和同步推进的必要性。并且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传统专业教育适应于现代社会要求的一种优化和深化”;(四)其根本要求是促使学生“五大体系”全面发展、个性特征充分开发。这里“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各项素质(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等五大体系)“都得到发展,缺一不可”,这里还强调了“个性特征”问题。由于个性因先天基础、发展潜质、素质优势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较大的差别。这样素质五大体系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充分发展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但这两者均构成了成功的本义;(五)其根本标志是素质学分制。这是一个体现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中独创的测评模式;(六)成功素质教育与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实质就是成功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前者主张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两大系统的教育,而且在两大体系教育中深入贯彻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的内容。而后者仅仅只限于专业教育而已。形象地说,前者是两条腿走路而后者是一条腿走路而已。这种区别既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先进性独特性所在。

“赵著”还提出了办好成功素质教育需要遵循的一般性规律,还需要重点把握六项基本原则:(一)是创新教育原则,在此赵著认为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是核心,而创新精神又是观念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显然创新是重中之重;(二)学生为本的原则;(三)个性发展原则,在此强调了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彰显个性、引导个性和因材施教;(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五)学以致用的原则,这里强调“三用”即“适用”和“够用”是要求,“会用”是目的;(六)开放办学的原则等等。上述六项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大体给我们显示了成功素质教育的“素质”是一个可以“两分”并由“五大体系”组成的“素质束”。由于使受教育者差别了的个性要能得到充分发展,需要因材施教,因而在这个“素质束”中各组成素质的结构式可以因人而异的,全面发展五大体系素质并不等于各个素质的平均发展或按一个标准去发展。在素质束的构成中某一素质可能是优势的,应当得到彰显,而某一素质很可能是弱势,应当得到保护,其中某素质中潜伏着失败因子需要得到引导加以克服。由此可见成功素质教育观中的“素质束”是一个综合型结构,因此将成功素质教育观列入“综合型素质教育观”是十分恰当的。

四、两种素质教育观的比较

现从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两个方面来谈作者对上述两种素质教育观的看法。对于刘教授的“创造教育论”,由于他所提出的观点切中了我国传统大学教育的各种弊端,他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和国外实践的经验教训,因而有很强的科学性。也因为“刘著”已在好多年前就从理论上阐释了“钱学森之问”的大难题,这不仅是一种先见之明而且是有足够的理论勇气的创新见解,值得学习。

然而就其理论本身而言,由于他强调了从素质上看“创造”和“创新”的层次上区别,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创造力培养的特别重要性,因此在事实上已把创造教育推上了精英教育的目标层次上了。其结果可能就加大了创造教育实施的难度。因为就我国高校现状而言,如何让具有较强的创造素质的大学教师来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成为一个难题。而且我们现行的大学生都是经过应试教育而选的,有“应试”思维惯性,所以如何对他们开展创造教育的培养成为另外一个难题。

至于成功素质教育,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已由2009年度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予以证明。也由高教界知名学者如周满生、周文斌、陈全明、陶梅生等作了评价,本文予以赞同。现在本文只对其作为教育模式实现的可能性给予评估。本文认为由于“赵著”将教育任务确定为成功素质的培育,而成功的人才又有“99+1”两个层次之分,其1%的高层次成功人才实际上相当于“刘著”中的“创造性人才”。这样成功素质教育任务的实质就成了“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了。也由于“赵著”中把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定位为“观念体系”,而观念中的创新精神则是重要内容。所以在学生的观念中,只要能培育具有“我要成功”和“我想成功”的意愿,即使没有什么“创造性能力”而只要有些“创新精神”,这样的学生仍有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也就加大了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可能性。因此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就能对更多的大学生有吸引力,也促使更多的教师“用心”施教的积极性,所以这些既是能得到广大社会公众欢迎的原因,也是能获得教育部授予赵作斌教授主持下的武昌理工学院作为全国民办高校创新性人才模式试点单位的理由所在。

我们期待这两类大学素质教育观有着更新的“创造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道玉.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

第9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健词:体育社会属性;素质教育;青少年;社会化;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教育问题历来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世界各国政府把培养下一代作为国家“兴衰存亡”的重点工程来抓。要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体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自我形象的确立,健康人格的养成,身心的正常发育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与体育社会属性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不仅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还以赋予积极意义为其内容,身心活动为其形式的结合统一,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因此,从社会学、体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去探讨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影响规律;揭示体育于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良好心理品质、公平竞争意识,以及引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增强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标志,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看,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体育的发展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体育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属性。那么,体育的这些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与青少年教育又是什么关系?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三、研究对象

    10-17岁青少年。

    四、分析与讨论

    (一)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