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

第1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基于移动通信无线技术为一类高新科技手段,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大众对移动通信需求更加丰富多元化,因而不同阶段,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特征也会伴随改变。例如传统的模拟信号时期,移动通信无线技术并没能实现广泛普及,再加上模拟信号技术传输应用的限定,使得此时的通信功能并不多。一般来讲只能完成语音通信,同时信号质量无从保障。到了数字时代,该类状况明显改善,移动通信无线技术在满足语言通信的同时逐步实现了文字以及多媒体传输,同时通信标准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研究设定了CDMA以及GSM两类通用标准。然而,伴随用户总量的不断增长,大众对服务质量水平要求逐步提升,该两类标准由于自身传输速率的限定,因此较难符合广大用户多样化需要。该类背景之下,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同前两代比对,第三代技术拥有较多明显特征,首先可实现视频通话,确保语音以及画面始终处在一致性状态,另外数据信息传输效率实现了明显提升。

2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智能化发展

2.14G通信技术

伴随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各企业单位渐渐投入更多技术力量研究开发4G技术。当前3G技术标准分为三类,在欧美地区国家一般采用WCDMA,该类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应用最多的一类,韩国研究开发的为CDMA2000,此技术标准主要应用在一些东南亚地区,我国自主开发研究的则是TDS-CDMA。当前,我国主要形成了三个移动运营商,各家均应用了一类3G标准,由于市场竞争状况良好,通过几年的发展运营,绝大多数地区实现了3G信号覆盖。然而伴随大众对移动通信无线技术应用功能需求的高端化发展,3G技术也显现出了一定的不足问题。同传统2G技术相比,虽然3G技术传输速率明显提升,然而仍旧不能满足大众日益提升的需求。该类背景之下,我国将对后续的4G技术进行更大力度的投入。当前已经研究开发了衍生LTE技术,并逐步获取了业界乃至国际领域的认可,在一些发达地区实现了试运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4G通信技术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移动用户迅猛增长,我国用户总量已突破十亿,从中不难看出,移动通信无线技术市场前景广阔。面对这样庞大的群体用户,为最大化的符合他们的不同需要,仍旧采用传统无线技术手段势必无法跟上形势。倘若今后在发展通信技术的过程中,仅仅实现了速度增长与功能增加,那么该类标准在国际领域中将毫无竞争优势可言。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本质改善,可赋予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智能化功能,例如可做好通信网络系统结构的有效调节。在现实工作中,依据用户具体应用状况,针对网络线路的空闲以及繁忙,针对网络结构做进一步的优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优化无线通信服务质量,还可节约企业扩容投入成本,从中不难看出智能化发展的现实重要性。基于智能化研究开发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并不多,因此在研究开发的初期阶段,可首先做简单一些的智能化设计,而后经过实践应用,完成智能优化,真正实现无线技术向着智能化发展的目标。

3结语

第2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课改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性质、课改定位及方向分析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通信和电子相关专业近年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计算机通信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课程知识在通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通信和电子专业的其它课程不同的是,移动通信技术涉及许多软件和硬件知识,跟实际通信过程联系紧密,并且随着通信行业的大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中技术、术语日新月异,概念、术语、缩略语繁多。根据笔者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现就移动通信技术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段、内容选取、技能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课改浅谈,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2 明晰教学目标,注重技能培养

现今,高职院校在讲授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时,大多沿用了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侧重于移动无线网络原理的介绍,而缺少现行移动通信设备的学习使用等移动通信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因此,由笔者教学经验得出的总结就是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移动通信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设计、建设及运行维护人员。

3 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思路

3.1 加强多媒体动画、视频录像等辅助计算机教学手段的使用

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的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过程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授课内容,并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比如:在讲述移动无线网络接口协议与信令工作流程时,把接口协议组成和信令工作流程做成动画演示,使学生对其工作机制有一个形象化的理解,加深学习记忆,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在讲述移动通信设备的施工安装过程时,通过播放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施工过程视频录像,使学生详细了解施工安装过程中可能会碰到问题,并熟悉一些施工过程专业术语、缩略语等,这对于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升有很大帮助。

3.2 以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如果教师一味讲理论会让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学会“多替学生着想”,多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授课内容。比如:在讲述移动通信网络协议标准的工作过程时,可以通过引用生动的比喻或者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例子来进行辅助说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述移动无线接入网的工作原理时,将2G的GSM与2.5G的CDMA95相联系,与WCDMA、CDMA2000、TDSCDMA相比较,突出3G网络的优势;在讲述移动通信分层信息传递的实质时,跟两位语言不同的哲学家的交流过程相类比,说明其工作过程的相似性;在讲述移动数据交换工作原理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这三种交换工作过程联系与区别的理解,可以选择大家熟知的电话和邮政这两种通讯方式来进行比喻说明。

3.3 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

技能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述移动通信网络相关概念时,让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充分感觉到工作实践少不了理论的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讲述天线信号覆盖问题时,可以结合灯光等常见实物的工作状态来类比性讲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在讲述信令协议格式时, 通过演示电脑抓包分析软件的使用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信令网络各层协议单元的报文结构,从而使学生突破对抽象协议“摸不着、看不懂”的感觉,而对信令协议有一个全面具体的掌握;在讲解无线网络控制器和基站主设备的电路单板配置时,使用组装电脑的例子来讲解,使学生了解RNC和NODEB的硬件配置就跟个人电脑配置相似的,根据用户要求包括规模大小、功能类型等去备置硬件单板,以完成整机安装。

4 适当选择课程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移动通信技术涉及很广的知识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讲实践中,要合理选取课程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多讲一些跟工作实践结合密切的知识点,而少讲实践中不用或者少用的内容。比如:对于大多数通信专业学生来说无线电通信方面的知识是难点,因为无线电通信理论性太强,而高职学生毕业后很难从事无线电通信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就是说这方面的知识跟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联系不大。因此该部分内容不应成为课程重点;由于在移动通信实际工作中需要了解天线覆盖范围等,因此在讲解电磁波和天线内容时,就要突出其传播特性以及电磁波辐射和天线覆盖的工作原理,还有掌握天线工作参数等;在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方面着重讲授我国现行3G所用的三种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的组成设备为例来深入讲解基站设备的工作原理;在3G网络关键技术部分,可以重点介绍接口协议与信令流程。在RNC系统结构部分,重点掌握RNC和NODEB系统的硬件及功能组成、各个单板的功能作用、数据流向、配置和组网。在无线网络设计方面,重点掌握无线室内室外分布覆盖系统的解决方案,无线勘测等。

5 加强实践环节,增强实操技能

在课程学习中期或者末期,组织学生到当地电信运行商移动通信主机房进行参观见习,对应理论课程学习内容,详细掌握一些实际运行的移动通信设备的组成及其工作状况。对于课程实验的开设,需要充分考虑与移动通信工程实践的结合,以达到让每一个实验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效果。在课程安排中增加实验学时,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议设置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例为1:1(即理论授课32 学时,实验32 学时),并在暑期或大三下学期安排三个月的生产实习或六个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习单位中掌握一门移动通信类的就业技能。通过加强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确实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对知识的实操应用能力。不仅使其掌握从通信线缆制作到布线施工,再到3G无线接入网的硬件连接和测试,并完成对RNC、NODEB硬件单板的基本备置,而且掌握了利用网络管理系统OMC的配置和管理,最终完成整个移动通信网中核心接入网设置的全过程。

6 结论及展望

总之,课程改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要从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不断突出教学重点,不断加强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实操应用技能,并为其后续的学习升造或者工作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教改项目:通信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编号:200910

参考文献

[1] 张舵.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教育探索,2007(9).

第3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迁移 ;信息技术课 ; 过度学习 ;学习情境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迁移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种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或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其实质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或干扰,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迁移都是指的正迁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这一理论代表了从认知的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本文主要从认知结构角度阐述学习迁移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课”的特性要求重视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1、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看,学习迁移发挥重要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际应用,即知识、能力和应用的统一。学习迁移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实效性,完成“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

2、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看,学习迁移发挥广泛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基本技能才会熟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会得心应手,这充分体现了正迁移的作用。

迁移不仅仅发生在信息技术课理论知识方面,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能发生迁移。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而且要形成有价值的信念系统,包括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情操。知识是构成情感价值系统的基础,积极的情感又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注重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迁移的同时,也要发挥情感因素对学习的正面促进作用。

二、改革“信息技术课”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1、过度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顺利地从“旧知”向“新知”迁移。

迁移总是以先前的知识、技能学习为前提的。奥苏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半是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比较好的缘故。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越多、越牢固、越熟练,越容易学会新的知识,产生正向迁移。一般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容易顺利地掌握新知识,这方面的过度学习是有助于学习迁移的。例如我们学习文字输入技术,就必须从学习指法开始,学会计算机键盘分区,学会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指法、正确的训练方法等一系列知识,才可以使这些基础知识在文字输入中发生正向迁移。不可想象,一个根本就没有关于键盘、指法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可以很快速地通过键盘进行文字输入。因此,在我们学习中应当树立一种观念,就是不断地学会使知识和技能得到迁移,这里指的是会消除逆向迁移的干扰,会充分利用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正向迁移,使我们学习的效率更高。

各种知识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一般的原理,只有更深刻地掌握了知识体系才能促进正向迁移。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中,通过老师的指导,某位同学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有了一套自己自学的方法,那么他自学其他课程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他将信息技术课学到的技能迁移到其他课程中去了。

2、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顺利地从“课堂”向“应用”迁移。

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还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运用情境中的种种情况。例如学习文字处理,不仅要让学生单纯地学会文字处理的方法,还应该使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文字处理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堂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在日后学生能将其活动应用于相类似的实际生活时才是有效的。例如:在操作系统学习中,不能仅仅学会软硬件安装、使用等基本技能,而应通过比赛,有效地使基本技能向实际的综合性能力发生迁移。有许多技能的学习,如文字输入、系统操作、网络应用等,在类似于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最为有效。近年来开展的许多室内模拟装置的训练,为培养和训练各方面技能的专门人才起到了既经济又有实效的效果。

3、加强教师的启发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迁移思维品质。

实现迁移不是自动发生的,它的发生是要有条件的。实验证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基主张,迁移的基础在于概括。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正向迁移,防止负向迁移。迁移的发生,也就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是旧与新之间发生的一对一的关系,它是一种在思维层次上对知识的概括与理解,是一种建立在能力系统上的影响作用。

此外,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生的信心、紧张程度等等,都会对迁移发生影响,特别是学生应用知识的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更为明显。

实践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学习迁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信息技术课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指导越多,迁移的效果越大,但指导不能预先指出正确的答案,以免妨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总之,学习迁移理论是影响学习效应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知识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 SPI接口与CRC算法在双DSP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非平衡正交四相调制在无人机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数据通信在民航的应用与发展 数据通信中多路复用技术的应用新探 联合网络编码技术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多线程技术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数据通信中多路复用技术的应用研究 浅谈宽带接入技术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浅议移动数据通信的实现方式 移动数据通信的安全加密方案分析 数据通信网技术及其在电力通信网的应用 浅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刍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浅析数据通信中CAN总线技术 数据通信网络的应用前景 浅谈数据通信的类型及其应用 浅谈数据通信的类别与应用 浅议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应用 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 浅谈现代数据通信中的交换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文件,为Echarts准备一个具备大小(宽高)的Dom。

(2)新建标签,引入模块化单文件echarts.js。

(3)新建标签中为模块加载器配置echarts和所需图表的路径(相对路径为从当前页面链接到echarts.js)。

(4)标签内动态加载Echarts和所需图表,回调函数中可以初始化图表并驱动图表的生成。在此需要设置option属性给图表设置数据,并对tooltip提示框、legend图例、calculable设置是否拖拽。其中需要注意的是option为数组元素。

3 Echarts实例应用

选择一台智能手机,记录这台手机的常用软件,经总结将其分为六类,分别为腾讯QQ、腾讯新闻、手机淘宝、支付宝、新浪微博、其他。记录其在11日到16日的流量使用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对于表中的数据,通过记录6天的数据使用情况,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数据流量的流向与流量。

现将部分标签展示如下:

Option={

Title:{

Text:‘某月手机流量统计’,

Subtext:‘数据来自统计 单位:MB’},

Tooltip:{

Trigger:‘axis’,

axisPointer:{

type:‘shadow’},

Legend:{

Data:[‘腾讯QQ’,‘腾讯新闻’,‘手机淘宝’,

‘支付宝’,‘微博’,‘其他’]}}}

总体效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某一天中每个软件的流量使用累计量,点击某一天,会出现图1中的说明,对当天的信息进行全部显示。若想查看某一软件在最近几天的流量使用情况,点击上面的图例,可以通过图例的暗亮来控制图形的显示与隐藏。将所有的图例关闭,点击所要查看的图例,即可出现所要查看的图例。关闭所有图例,点击腾讯新闻,即可出现如图2所出现的图形信息。显示信息表示同一软件在11日至16日的使用情况。

柱状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能够使读者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从折线统计图上不仅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还可以根据曲线变化趋势分析产生的原因,推测下一阶段的数量变化情况。该实验通过Echarts作出其线状图,如图3所示,系统默认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软件,折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每一种软件与其他软件的总体使用趋势和使用量多少的对比。关闭所有图例,打开某一图例如图4所示,可以单独查看某一软件的变化趋势。对于统计数据,若是存在变化,可以点击数据视图,会出现图5的情况,可直接查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辑。

4 结束语

本文采用Echarts工具对数据流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抓住4G移动通信技术在研发、推广和应用的机遇是我国通信行业的共识,Echarts与移动通信的结合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的初步研究和开发工作,实现在不同种类的工作和不同类型的业务的应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视化的作用会愈加强大,可视化的功能愈发多样。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前进,两者结合迸发出的火花越发让人期待。

参考文献:

[1] 李再扬,吴名花,杨少华. 移动通信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90―2012年的统计数据[J]. 当代经济科学, 2013(6): 1-13.

[2] 张玉龙,李志峰,赵勋. 对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J]. 信息通信, 2013(1): 226.

[3] 胡海明,董绍经,姜有田,等.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浅析[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5): 1563-1567.

[4] 施盛建. 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实践应用[J]. 信息通信, 2014(1): 231-232.

[5] 朱建华.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回顾和展望[J]. 电信科学, 2000(1): 21-25.

[6] 胡俊. 数据挖掘可视化模型机器应用[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7] 雷蕾. 常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分析[J]. 现代电视技术, 2014(9): 137-139.

[8] 杨建业,耿建平. 基于HTML5的实时Web数据监测系统[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2): 136-141.

[9] 王锡良,卿光勇,武敬锋. 基于HTML5的数据图表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5(15): 75-76.

第5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网站;构建;因素;策略

1引言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通过手机、PDA和掌上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目前已应用于银行业务、即时交易、订票、购物、娱乐等领域。移动电子商务主要通过短信、网站等形式进行。其中,网站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

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开设了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例如淘宝),更多的企业还停留在以传统电脑平台用户为受众的电子商务网站阶段,无法为移动用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随着我国3G业务不断完善和发展,移动用户数量必将超过互联网用户,这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势必会引起企业的关注,并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进程。

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与传统电子商务存在较大差别,构建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不能期望通过简单地照搬传统电子商务网站来实现。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环境,分析影响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重要因素,制定合适的移动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策略,帮助企业建设高质量的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从而抓住新的商机。

2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环境

构成移动电子商务环境的要素主要包括:用户、使用环境、移动设备、浏览器、互联网接入、网站结构和内容等。

(1) 用户是指参与移动电子商务过程的人。

(2) 使用环境是指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电子商务时所处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时间环境等。其中,物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天气情况等;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状况、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其他人对用户的影响力等;时间环境指用户执行某个任务的时间点及时间限制。

(3) 移动设备与浏览器。移动设备即通常所指的具备联网能力的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浏览器指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的网站浏览软件。

(4) 互联网接入是指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联接。

(5) 网站结构与内容是指企业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平台,是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商业目的、信息和技术的综合体现。

3影响移动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网站过程中,需要考虑用户、使用环境、移动设备与浏览器、互联网接入、网站结构与内容等因素对网站产生的影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制定出有效、可行的策略,使企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取得成功,使用户在移动设备上使用传统的电脑(台式PC、笔记本电脑)平台进行在线交易。

3.1用户及使用环境的影响。移动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是移动性,即用户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访问网站。这就意味着,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必须满足用户在特定使用环境下的特定需求。因此,需要对用户和使用环境两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即不但要考虑用户的需求、以往经验、期望、精神状态等对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产生直接影响,还应该考虑用户所处的环境,关注用户的需求、期望、精神状态等如何随着使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希望通过网站实现什么目标;从用户角度看网站应该提供什么信息或服务;信息或服务是否与预期一致。

3.2移动设备的影响。移动设备与浏览器在设备屏幕大小、运算能力、输入方式、联网速度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站设计所采用的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移动设备性能较弱。移动设备不但在运算能力、屏幕色彩表现、稳定的高速联网能力等方面与传统电脑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不同移动设备所具备的能力也有差异。这些差异使得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在不能采用复杂的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尽最大可能兼容最广泛的移动设备。

(2) 移动设备屏幕限制。移动设备屏幕普遍较小,无法在移动设备上展示大段文字信息或者大尺寸图片,从而影响用户获得信息的质量。因此,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必须考虑如何在不同尺寸屏幕上展示出尽可能一致的效果,这对网站页面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 信息输入不便利。移动设备一般通过有限的按键来实现信息输入,用户无法快速、高效地输入大量信息。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必须考虑如何在尽可能减少输入的前提下,帮助用户顺利完成信息查找和交易等操作。

(4) 浏览器导航操作不方便。在移动设备上访问网站不能像传统电脑那样通过鼠标方便快捷地浏览网页,仅能通过具备向上或向下功能的按键来实现页面翻滚或者切换。

3.3互联网接入的影响。互联网接入对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接入的可获得性、安全性、可靠性、联网速度、费用等方面。目前,我国通过移动网络联网的速度不快,而且资费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站无法大量使用音频、视频、FLASH多媒体手段展示信息。因此,为了减少用户等待时间,网站需要考虑将篇幅较长的信息拆分成若干页面,让用户通过使用移动设备的浏览功能按键以翻页的形式依次浏览。

3.4网站结构和内容的影响。移动设备访问网站缺少窗口技术(Windows)支持,无法像传统电脑那样同时打开多个网页并且在多个网页之间来回切换,一次只能打开一个网页。因此,与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尽可能提供给用户丰富、全面的信息不同,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应该向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提供强大的搜索功能,以尽可能少的信息输入和点击次数来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得最希望得到的信息。

由此可见,网站信息结构的合理性、信息的可用性与表现力、页面浏览的便捷性都能对用户产生重大影响。精确的信息、良好的信息结构有助于提升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商业价值。它能向用户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满足其最迫切的需要。同时,能帮助网站突破移动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实现方便阅读、快速浏览。

4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构建策略

用户与环境、硬件与软件技术、互联网接入、网站结构与内容条件等因素决定了移动电子商务网站需要采取与传统电子商务网站不同的策略,才能使用户得到很好的体验并取得成功。这些策略包括:综合考虑商业目标和各种因素确定总体目标、确定目标客户、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合理的信息结构、良好的页面设计等。

4.1确立网站总体目标。构建移动电子商务网站首要工作就是确立网站总体目标。只有明确网站总体目标才能为寻找网站目标用户、确定合适的移动设备与技术提供依据。为了便于确定网站的总体目标,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企业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将会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总体目标;使用电子移动商务网站能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否创造新的商机?在现有商业模式下,是面向移动用户提供完整的产品与服务还是简单地创建一个网站供用户获取信息;采用什么样的信息结构能体现企业的商业价值。

4.2明确目标。用户移动电子商务网站总体目标决定了网站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决定了哪些用户是目标用户。在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大多数是年轻人和商务人士。需要在资费、网站的色彩与表现效果、可用性、易用性等方面作充分的市场调研,以便在明确和了解目标用户的同时,验证总体目标的可行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目标用户,可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哪些用户会访问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并完成哪些工作;用户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网站的功能;用户最常用、最关注的功能有哪些;用户在不同环境下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网站需要对哪些变化予以支持等。。

4.3确定网站适用的移动设备。移动设备的千差万别对移动电子商务网站所能采用的技术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移动设备的屏幕至关重要,不但要考虑屏幕大小的差异,还需要考虑如何较好地在较小的屏幕上展示网站。

在明确目标用户过程中,有必要对目标用户所使用的移动设备进行调查,以使用最广泛的某种或几种类型设备作为网站的主要适用设备。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差异对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不利影响,在实现尽可能适应最多移动设备的同时,降低构建网站的成本。

在技术角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哪些技术可以帮助网站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如何实现美观生动的页面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采用何种技术能将信息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如何能帮助用户快速查找和浏览信息;所采用技术在移动设备上的适用程度如何。

4.5合理的信息结构。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只有提供快速地查找产品与服务、方便地浏览产品与服务信息、简化的交易等功能,才有可能使用户在移动设备上使用传统的电脑(台式PC、笔记本电脑)平台进行在线交易。因此,必须在信息结构上进行优化。

(1) 精简信息。移动用户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移动电子商务网站要在合适的地方提供给用户最需要的信息,而且越简单越好。这样也避免了用户因浏览大数据量页面而等待较长时间。

(2) 整合栏目。在精简信息的基础上,以帮助用户完成特定目标为出发点,将关联度较高的栏目按照“任务”的形式进行整合。

(3) 采用向下钻取的方式组织复杂内容。使用页面链接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扩展,方便用户进一步深入了解其感兴趣的内容。

(4) 提供有限的选择。遵循“二八原则”,提供最有价值、最常用的信息和功能给用户,其他特殊功能暂时不予考虑。

(5) 提供强大的搜索功能。尽管能通过精简信息和栏目的方式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最需要的信息,但还应该在网站的首要位置(例如页首)提供模糊搜索功能。同时,尽量做到在网站任何地方都能让用户方便地使用搜索功能。

4.6良好的页面设计。在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网站页面设计时,时刻要考虑用户是在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访问网站并使用其功能;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使网站功能和交易过程更加人性化,并与用户的期望始终保持一致。

(1) 使用XHTML代替WAP。采用WAP技术制作的网站交互能力较差,极大地限制了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使用XHTML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 适应不同大小的屏幕。采用流体布局,使网页适应不同宽度的屏幕。同时,方便用户通过向上或向下功能按键浏览网页。

(3) 采用样式表美化网页。这样不但能使网页更美观,风格更统一,而且能通过字体和颜色的变化减轻网站对图片的依赖。

(4) 尽可能减少用户输入。使用若干选项或者辅助程序能有效地减少用户输入。例如,让用户选择所在城市,或者通过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确定运费。

(5) 优化页面跳转流程。让用户随时都了解当前他在网站的位置,并提供便捷的导航让用户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

5总结

第6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5G;移动通信网络;绿色通信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存在的较高耗电量开始受到各界关注,近年来通信行业年耗能量在全球总耗能量中所占據的比例不断扩大。随着5G通信网络的商用落地,移动通信的耗能量很可能出现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本文围绕5G移动通信网络下绿色通信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

1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

为满足5G移动通信网络需求,很多已经实现及需要实现创新突破的关键技术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如小站密集化部署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新型网络架构技术等,本文研究主要以小站密集化部署技术为基础。在小站密集化部署技术的研究中,必须解决同频干扰严重、网络容量与网络能效无法实现最大化等问题,并做好小区边缘速率优化、移动性切换与额外开销的应对[1-2]。

2小站密集化部署技术与异构网络能效模型

2.1异构网络中各类小站

现阶段的小站技术主要包括Fematocell、Pico、Relay、Repeater。以Pico技术为例,Pico技术也可以被称作微蜂窝技术,该技术能够较好满足热点地区及小区边缘容量的提升需求,通过宏基站分担负载,网络结构的精细化程度能够在技术支持下大幅提升,且具备高数据率、低功耗特点。Pico技术不仅发射功率较小,且具备宏基站的所有功能,但具备组网成本高的不足,这是由于技术应用需得到专门铺设的传输链路支持。在Pico技术的具体应用中,能够保证业务切换的连续性,但如果出现与宏基站同频覆盖情况,则很容易干扰影响通信质量[3]。

2.2异构网络能效模型

考虑到5G移动通信网络存在的异构化趋势,为衡量各类异构化网络能量效率,统一的异构网络能效模型建设存在较高必要性。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采用异构网络基础能效评估方法,由此开展的计算需应用目标系统容量与能耗。如同构网络场景仅存在宏基站,则能够得出能效统计公式,计算需应用宏基站数量、第i个宏基站的吞吐率、第j个宏基站的功耗等数据。最终可明确异构网络能效的计算方法,其中,各低功率节点容量与宏基站容量总和包括Pico等小站的异构网络系统容量,各低功率节点能耗与宏基站能耗的总和为系统能耗,但需要单独考虑各低功率节点能耗模型参数。采用EARTH能效评估架构,E3F采用该评估架构中的小尺度短期系统级评估基站能耗模型,基于模型可得出基站线性能耗模型。

3高能效小站密集化部署技术

3.1高能效Pico部署目标函数

结合以上研究,可得出优化目标函数式,该函数主要用于得到最优的Pico部署位置矩阵以及部署数量,每个Pico的二维空间位置通过Xp、Yp两个位置矩阵表示,Np则为Pico的部署数量,Xp、Yp均为一维矩阵。式(1)中的PmM为第m个eNB的能耗,PpP则代表第p个Pico的能耗,TmM为第m个eNB的吞吐率,TpP则代表第p个Pico的吞吐率[4]。

假定宏基站的位置是固定的,且一个用户只能接入一个基站,基站频谱资源、总发射功率受限,Pico位置受限,且用户满足最小接入SINR门限,即可求得Pico可选位置。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对应子载波上的SINR值与用户分配的资源数及吞吐量相关,采用等效SINR值进行系统级仿真,通过EESM映射方法求得各子载波SINR值,但考虑到上述方法的复杂性较高,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开展高能效小站密集化部署技术的深入研究。

3.2仿真参数设置

采用3GPPLTEFDD仿真平台,信道模型选择M.2135标准模型,完成小尺度衰落与大尺度衰落的校准后,研究基于平台开发了可密集化部署Pico模块与能效评估模块,由此即可针对性建设天线模型、路径损耗模型,并开展用户SINR计算,研究采用7个固定的网络环境宏站,并基于网络层面统计整个网络中Pico与宏站的能效。仿真部署采用“目标区部署Pico后,目标扇区中小站位置副本为另外两个扇区在本小区中的相对位置”,采用的仿真参数包括7个小区数目、1~9不等的每小区小站数目,采用均匀或随机的用户分布、20m,15°的仿真密度、25个用户、21dBm功耗的小站、43dBm功耗的宏站,宏站站间距为700m不等,采用与宏微同频覆盖的频谱。

3.3宏微协同部署单小站场景能效研究

在初级的密集化部署阶段,一个扇区仅放置一个小站开展研究,采用参考部署方式的Pico,且用户均匀分布,由此即可得到等值线分布仿真结果。结合仿真结果,可确定距离eNB距离为370m的确定天线主瓣方向处为小站能效最高区域(370m,60°),且小站属于宏站干扰源,小站的距离越近,则宏站能效越低,这是由于干扰的升高所致。整个网络能效等值线分布基本对称,网络能效最高时为非边缘区域放置Pico情况下,约为9Kbit/J,该情况下Pico与宏站的距离较远。总的来说,仅放置一个小站的情况下Pico能效、宏站能效、网络整体能效分别处于90~100Kbit/J,6~7Kbit/J,9Kbitt/J左右,Pico的部署实现了2.5Kbit/J左右的网络能效提升。

3.4宏微协同部署两Pico场景能效研究

将每个扇区小站数目增加到两个开展研究,结合上文研究结论,在370m,60°位置固定Pico1,Pico2基于仿真设置于不同位置,由此可得出等值线分布仿真结果。结合仿真,可确定Pico2位置的变动会直接影响Pico1的能效,二者距离的拉近会导致能效降低。(320m,90°)、(320m,30°)为最佳的Pico2位置,此处的Pico2布置具备10Kbit/J以上的网络能效,Pico2位置距离宏基站较近同样会导致网络能效大幅下降。总的来说,Pico2的增加进一步实现了1.2Kbit/J的网络能效提升,但网络能效提升与小站数量提升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為探讨独立随机部署,设置场景一与参考部署网络拓扑,分别对目标小区内的6个小站进行参考部署与随机部署,对照组全部采用参考部署。通过比较可发现,一般情况下其他小区的部署方式对目标小区的能效影响较小,这是小站的发射功率较小所致。开展同类研究,可证明本小区的整体能效会受到本小区其他扇区的小站部署方式影响,但目标扇区受到的其他扇区的小站部署方式影响较小。

3.5宏微协同部署3小站场景能效研究

在每扇区3个小站下,开展高能效部署方案研究,随机均匀播撒25用户于每扇区,可得到能效图,P1,P2,P3均采用参考部署,P1固定于(320m,30°),P2则固定于(320m,90°),P3进行整个扇区的仿真遍历。围绕用户热点播撒的同类场景开展仿真并进行结果对比,可确定二者总用户数量相同,但热点播撒的网络能效平均高出2Kbit/J左右,因此Pico的部署需关注网络间同频干扰,通过适时关断、唤醒Pico的方式,即可更好地提升网络整体能效。

第7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互联网;融合技术

前言

目前,互联网正以较快速度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发展要求,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移动通信方面的优势,二者巧妙结合有利于促进移动通信问题顺利解决,有利于充分彰显互联网应用优势。由此可见,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具有重要的探究意义和必要性。

1相关定义和特点

1.1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概念出现的时间较晚,属于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产物,主要借助语言优势获取庞大的、稳定的客户群体。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多,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客户增长速度,进而导致这一资源供不应求,为了充分迎合客户需要,应与时俱进的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GPRS技术可以将网络平均分组,以此满足用户通信需要[1]。常见的通讯渠道主要有微博、QQ等软件,这些移动软件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传输,而且还能语音、通话,具有时效性、联系方便性等特点,此外,所在的移动设备还有移动化、便携化等特点,所具备的特点能够及时迎合通信发展需要,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1.2互联网

互联网与现实世界相比属于虚拟世界范畴,用户能够利用这一平台实现资源获取,并充分彰显所获取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和应用。互联网特点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点是类聚效应,第二点是分享性,第三点是众包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互联网发展方向。

2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技术分析

2.1设计思路

一方面,通信融合思路。社交本地移动模式最早产生于美国,该模式的英文简称为SoLoMo。将该模式进行关键词分解即对移动互联网的解析,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彰显。这一概念产生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接受和认可,并且各国纷纷向这一方面努力、不断探索。随着探索工作的持续开展、不断深入,多样性社交网站渐渐成立并广泛应用,社交内涵逐渐凸显。受本地化特点影响,社交在提供地理位置这一方面的信息服务时,自身的定位功能也随之增添,并且这一功能优势的应用率能够短时提高。移动化指的是社交终端设备具有自由性,不易被固定,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服务需要。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良好基础于社交软件推广和移动化实现。在实际设计阶段,应注意以下三点:掌控社交关系之前应对用户间的通信情况全面掌握,基于用户间的通信关系掌控社交关系;彰显移动通信优越性于客户,进而客户能够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交关系,扩大融合网络范围;整合移动通信优势,以此促进融合网络顺利发展。另一方面,产品定位。产品准确定位能够为融合网络发展提供方向指导,产品以“云应用+终端”的方式进行定位,即多种数据借助服务器终端设备进行存储、获取,并且用户能够通过不同设备实现数据获取、数据整合和有序管理。这不仅会丰富用户业务体验,而且还会强化用户通信感受。

2.2技术架构

2.2.1总体架构云计算平台为融合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并且模块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即通讯录模块、运营模块、服务模块、管理模块以及统一认证模块等。总体架构技术主要表现为LAMP技术,借助这一技术实现融合网络开发和位置确定。明确总体架构时,应注意身份认证和用户感受的统一性,如果基本的统一性尚未落实,那么网络融合效果会与预期相差较远,总体架构也会失去建设意义。2.2.2用户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融合技术架构发展的关键环节,该过程实现时需要用户利用密码或者口令的方式进行数据资源获取和终端访问,用户在此期间能够获取安全性保障,同时,能够获取所需时效性信息,同时,还能减少二次登录现象。为了丰富用户的体验效果,一方面提高认证凭证识别能力。选择适合的识别方法,加强识别权限限制,在认证中心方面也应加强凭证识别管理,同时,确定相应的访问权限。另一方面强化认证中心建设。针对用户信息全面检验,并支持多样性认证方式,针对认证行为、密码管理、信息标识等进行全方面管理,同时,强化认证风险控制。2.2.3资产云化由于用户信息资产类型较多,实施资产云化管理能够实现多种业务的有序分类,能够实现信息资产传输和终端传送。具体操作为:扩大硬件存储容量,提高对丰富信息资产的存储能力,融合终端在此期间借助接口拓展进行数据传输;优化数据库存储结构和流程,根据相应存储机制实现硬件资源的合理利用;强化终端设备能力,通过增强融合能力减少设备操作不足,丰富终端类型、优化终端设备性能。2.2.4体验一致性所谓体验一致性,即指不同业务对用户的体验感觉具有一致性,还可以指用户借助差异性终端实现同一业务效果,有利于用户全面了解融合网络,提高对融合网络的认可和应用,充分彰显融合技术的应用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应提高终端设备类型识别能力,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优化系统建设和管理,以此丰富不同类型终端设备的应用体验。与此同时,还应适当提高网络传输载体的试验能力,由于业务体验受传输载体差异性影响,通过全面、准确性试验能够促进业务有序运行,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效果。此外,优化设置功能模块,模块设置之前,应根据终端类型全面分析模块,探究模块的在融合网络中的适用性,以此促进业务活动顺利开展。做到上述工作之前,还应完整记录状态,确保记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片面记录、错误记录等现象[2]。

3结论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有效融合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实现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应明确设计思路,从总体架构、用户身份认证、资产云化、体验一致性等方面完善技术结构,这对融合效果实现、融合技术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信息化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应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融合能力,促进融合网络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国岩.关于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16,08:164+167.

第8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1 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发展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移动通信新技术研发方向,决定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总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是其产品升级换代的关键,更是企业开拓更加广泛市场的法宝。而专利拥有量的多少是表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一项重要指标。图1是移动通信领域专利申请发展趋势。表1移动通信领域专利申请逐年发展趋势一览表。从图1和表1 可以看出1994年以前,在我国移动通信领域,新技术研发一直处于低靡状态,专利申请量很少,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移动通信业的起步阶段。进入1995年后,人们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新技术研发热情逐年走高,专利申请量也是逐年上升。1995年的年申请只有101件专利,而到2006年,其年专利申请量高达1877件,是1995年的18倍。这说明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自进入1995年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6年至今是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黄金期。

2 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专利的国、省分布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7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7083.5万户,达到92983.7万户。12月份,全国德律风用户净增961.8万户,其中固定德律风用户减少130万户,移动德律风用户净增1091.8万户。全年累计净增德律风用户11802.4万户,总数到达 12.71亿。其中,固定德律风用户减少922.6万户,到达2.85亿户,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1076.2万户,到达1787.0万户;移动德律风用户净增12725.1万户,到达9.86亿户;3G 移动德律风用户净增8137.2万户,到达12842.4万户。如此庞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无疑加剧了移动通信技术市场的竞争。表2是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前十强国、省专利拥有量一览表。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广东和北京申请的关于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专利,均超过了韩国和日本;位居第一和第二名;排名第五的上海专利拥有量也超过了美国、芬兰、瑞典;浙江和山东位居前十强的第八和第九名。由此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掌握了大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经济强国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市场的垄断。就拿排名第一的广东省来说,这些年来在移动通信领域主要从事的研究有电话通信;无线通信网络;图像通信等方面,其代表性的专利有:在移动通信中协助导航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一种移动网络电话系统及无线接入点;电视系统、移动通信终端与电视系统的通信方法;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在移动通信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业务接入系统及方法;对本地IP数据进行管理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的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基于WCDMA核心网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及终端接入方法。

3 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涉及领域分布

移动通信行业主要有通信标准制定、芯片制造和协议软件、电路元件供应和系统组装三个环节。所有关于移动通信的技术研发都是基于以上几点进行的。表3是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一览表,从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主要研发方向和热点是:H04Q (选择);H04B(传输);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H04M(电话通信);H04W(无线通信网络);H04J(多路复用通信);H04N(图像通信);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G01S(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H05K(印刷电路;电设备的外壳或结构零部件;电气元件组件的制造)。其中最为活跃的研发领域是H04Q(选择),其代表性的专利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接收 MBMS业务的方法;第三代移动通信协议栈系统中防止 RRC资源配置冲突的方法;移动通信网络信号监测终端一种移动通信自动巡检拨打测试系统;一种基于信令中继技术的移动通信号码携带的系统及方法;移动通信终端机;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声光告警系统。

第9篇:移动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引言: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它的应用已遍布陆、海、空三大领域。所谓移动通信即指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它以其用户可在通信覆盖区域内任何位置、任何时间并在可移动的情况下通信,从而极大扩展了实用性,因此被广泛研究应用。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已进行了四代技术革新。以模拟信号传输为基础的第一代一些通信即1G解决了人们的基本通话需求,所采用的蜂窝网络结构实现了频率的重复利用,满足了在有限的频率下实现广大民众通话的需求。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即2G已数字信号传输为基础,在改善通信质量、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和信道容量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即3G在数字信号传输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实现了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同时也实现了手机上网和移动计算等。这是移动通信领域一次较大的技术革新,满足了不断发展的社会人们对通信技术的不断需求。在人们为3G通信技术取得的成果欢欣时,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不断酝酿。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即4G在总结前三代技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了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具有通信速度快、网络频谱宽、智能性高、兼容性好等优点,因此被迅速推广应用。目前这一技术已被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大帮助。

一、4G的发展概况

4G移动通信技术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前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等而进一步研究发展起来的。伴随着3G在2001年开始于日本和韩国投入商用后,3G业务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开始快速构建3G系统并投入使用,但由于用户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而3G系统并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国际电信联盟(ITU)及各厂商们开始思索4G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标准制定。

发展到今天,4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对3G技术的有力补偿,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和频谱利用率,更高的安全性、智慧性和灵活性,更高的传输质量和服务质量而被广泛推广应用。虽然目前还存在网络兼容等问题,但仍会进行不断研究,使4G系统与无线接入网及IP网络不断融合,成为一个全IP的网络。

二、4G移动通信的几种关键技术

4G移动通信技术的两个主要目标是: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业务。为此,需要研究应用各种关键性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应用的几种关键技术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和基于IP核心网技术等。

1.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这一技术实际上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高速串行的数据码流变换成N(通常取偶数)路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再将这N路低速数据流分别调制到等频间隔的一组总数为N的子载波上,并且这组子载波要满足下交的条件。OFDM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消除或减小信号波形间的干扰,对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不敏感,提高了频谱利用率;适合高速数据传输;抗衰落能力强;抗码间干扰(ISI)能力强。但这一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缺点有功率效率不高,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

2.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

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采用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多副发射天线和接受天线,通过多发送天线和多接收天线相结合来改善每个用户的通信质量或提高通信效率。利用MIMO信道成倍的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的提高。MIMO技术实质上是为系统提供空间复用增益和空间分集增益。空间复用技术用以提高信道容量,空间分集则用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信道误码率。MIMO技术的关键是能够将传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径衰落影响因素变成对用户通信性能有力的增强因素,有效地利用随机衰落和可能存在的多径传播来成倍地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因此它能够在不增加所占用的信号带宽的前提下使无线通信的性能改善几个数量级,使得在不同环境下能够获得最佳的传播性能。

3. 软件无线电技术(SDR)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标准化、模块化的硬件功能单元经过一个通用硬件平台,利用软件加载的方式来实现各种类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所有体制和标准的更新,以及不同体制之间的兼营,使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的通信兼容,从而实现“无疆界网路”。其核心思想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A/D和D/A变换器,并尽可能多地用软件来定义无线功能,各种功能和信号处理都尽可能用软件实现。其软件系统包括各类无线信令规则与处理软件、信号流变换软件、信源编码软件、信道纠错编码软件、调制解调算法软件等。软件无线电使得系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和空中接口。

4. 基于IP核心网技术

4G的核心网是基于一个全IP的网路,可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无缝互联,这是4G通信技术同已有的移动网络相比具有的根本性优点。核心网独立于各种具体的无线接入方案,能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能同已有的核心网和PSTN兼容。4G的核心网具有开放的结构,能允许各种空中接口接入核心网,同时核心网能把业务、控制和传输等分开。采用IP后,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方式和协议与核心网络协议、链路层是分离独立的。IP与多种无线接入协议相兼容,因此在设计核心网络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需要考虑无线接入方式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和协议。

三、4G移动通信的特点

4G移动通信以其优于前三代的技术优势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青睐而被迅速发展应用。目前4G通信具有以下特征:(1)网络频谱更宽。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来说,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开发研制过程中使用和引入许多功能强大的突破性技术,使无线频率的使用比第二代和第三代系统有效得多。(2)通信速度更快。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终端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它有更快的无线传输速率。根据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M-20Mbps,最高可达100Mbps;(3)通信更加灵活。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因为语音数据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因此未来4G手机更应该算得上是一只小型电脑了,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会有更惊人的突破,眼镜、手表等任何一件能看到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

虽然4G移动通信技术有上述诸多优点,但目前仍存在标准多、技术难、容量受限及设施更新慢等多种缺陷。所以仍需不断进行研究来突破现有的技术局限,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