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课外书阅读计划精选(九篇)

课外书阅读计划

第1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关键词:职高语文 课外阅读 评价策略

一、课外阅读评价原则的多元化

1.模糊性原则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2.导向与激励性原则

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评价内容的灵活化

1.多读书──内容与范围

(1)在《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中,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涉及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对新发现的好书进行阅读,可以申请更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将其列入《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当中去。

(2)《周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

(3)上课时间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寒假或暑假每周不少于2万字,总体阅读量每学期不少于25万字。

2.会读书──技巧与方式

(1)“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学生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能运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积极参加读后叙述课、评价课等语文活动课。

(3)上好读书笔记交流课,并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多种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三、评价措施的层次化

1.资料查阅法

查阅内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周课外阅读计划》、《读书卡》、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查阅时间:《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审核、期末验对,其他内容每周查阅一次。

2.成绩显现法

第2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60-01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课本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改革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英语课外阅读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与课内教学有很多契合之处。当下,英语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重视,原因主要是:首先,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及习惯。部分学生缺少阅读氛围和读书的习惯,这种现象在农村尤其突出。其次,缺乏书籍来源。农村地区的条件与城市相距甚远,很多学校没有图书馆,更谈不上英语藏书了。而家长反对给孩子买课外书,觉得浪费钱。再次,英语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进行探析。

一、加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小学生刚接触英语,基础较薄弱,认识的~语不多,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比较难的学习任务。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和书籍,增加阅读机会,拓宽知识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教师在每一节阅读课中都要做到把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活动新颖化,让学生爱上阅读,从而自觉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在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把爱国情感、历史使命、时代责任感等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指导学生制订英语课外阅读计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英语课外阅读计划。计划要详细得当,要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和学年计划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阅读计划。一段时间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查看计划实施情况,并不断地完善和调整计划,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

首先,学校要积极创设英语课外阅读环境,使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学校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增加英语藏书量,合理高效地使用图书资源。各班要建立英语书报角,设专人保管,供学生借阅,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轻松、开放、自主的英语阅读环境。其次,英语教师是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主要指导者、组织者。教师除了要挖掘身边优秀的英语阅读材料外,还应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指导。同时,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应该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指导两方面进行。第三,广泛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保证英语课外阅读时间。可开展学校或班级英语课外阅读的专题活动,如朗诵会、童话节活动等。第四,家长和社会也应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家长应多给孩子买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在共同学习中提高阅读兴趣。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自觉阅读、乐于阅读,进而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开阔视野,丰富学识,陶冶情操,提高英语素养。

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当学生掌握了阅读学习的方法,他们的阅读效率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才会增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浏览阅读、快速阅读、细读、研读、精读和泛读等不同技巧和策略。比如,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中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如When,Where,Who,What,How,Why等,根据这些词寻找相关信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个体阅读和小组合作阅读相结合的方法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有了好的方法,学生才能尽情领略阅读的美好,成为阅读的主人、美的发现者和欣赏者。教师还要经常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英文报刊和网络平台,不断激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五、结束语

英语课外阅读作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农村学校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学习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英语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加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指导学生制订英语课外阅读计划,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不断巩固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从而能够轻松学习英语,达到基础和能力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10).

[2]徐爱春.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J].英语教师,2015(19).

第3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的重要阵地,课堂上应该始终贯穿阅读教学兴趣的培养,少做肢解文学作品的讲解,重视体验阅读。阅读兴趣的培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小学生喜欢读童话,寓言等富有童趣的作品,初中生更热爱阅读一些充满智慧、哲理、情感的小品文,投其所好,才能培养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1.建立班级图书角,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教师可以从图书室(馆)借些学生爱看的书籍,或开展“献一本好书,读百本好书”活动,动员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带到班级,建立班级图书柜,让学生互相借阅,多渠道地增加学生读好书的机会。

2.尊重学生阅读兴趣,认同个体阅读差异。

新课改把阅读教学从传统的求知、受教目的转变为体验、享受目的,这充分说明,阅读必须尊重个体差异,性别差异,需求差异。

3.精读于语文课堂,泛读于语文课外。

精读,是学生学习、获知的有效手段,文章读精读透,阅读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创新,实现举一反三,为课外泛读做准备,打基础。何谓精读?精读就一个字――“品”。品字词,品文句,遇到一些字词、文句,要联系语境,对比分析。对于课外泛读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去广泛涉猎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要指导学生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需要的,采取精读,对有参考意义的,或需把握大概就行的,则采取泛读,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只要经常读书,热衷此道,阅读的兴趣就会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谚语云:活到老,学到老。读书也是如此。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阅读时要专心,一心不能二用,不要一边读书一边听音乐、吃东西,不能把读书当成消磨时间的可有可无的事。读每一本书,都要认真对待,不要只翻阅大概,只问情节,不问其他,而是要根据需要读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通读二十四史,在读史的同时,在史书上做了不少批注,这就是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对于自己的书,可以直接把阅读感悟、想法用相应的文字、符号加以标注,书写在字里行间、书页空白之处;对于外借书籍,可把好词好句加以摘录,做好读书笔记或读书卡,坚持写读后感,以读引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水融。

2.加强课外阅读管理。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是薄弱环节。管理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哪里入手?我认为,管理学生的课外阅读需仔细认真地做好几件事。

第一,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中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但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思想状况、年龄特点、成长需要,认真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一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二是书籍内容健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三是选择的书籍语言要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的生活,用语规范,尽量避免方言、俚语过多的作品,选择题材丰富、故事性强、篇幅短小的作品。

第二,帮助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力避课外阅读无人管的现象。“放羊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能力都是一种很大的伤害。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制订好课外阅读计划,计划分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当然长期计划时间不宜过长,最长的以一学期为佳,制订好这一学期读哪些书,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短期计划就是把长期计划付诸行动的计划,宜以周、日为单位,制订好本周、当天阅读什么书籍,完成多少任务量,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第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做到“三结合”:一是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二是课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三是课外阅读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

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在辅导学生阅读时,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文字材料的描述进行合理充分的想象,是创造性阅读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学生主动阅读、吸取活化信息、形成新见解,对作品再创造的必要条件。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采用虚实相映策略创造性理解课文。

阅读教学强调字词句篇的基本功训练,因此,必须紧扣课文,切忌天马行空式分析,这是实。但是,如果一味死守这一教条,不敢越雷池一步,阅读教学必然会显得刻板呆滞,缺乏生气。学生在枯燥无味的词句分析中昏昏欲睡,哪里谈得上创新火花的闪烁?阅读教学必须做到虚实相映,教学情境才能余韵悠长。这里的“虚”指的是看似偏离了教学内容,实际有紧密内在联系的教学活动,或设计一种情境,或创设一种气氛,或激起兴趣,或勾起联想,或为深入理解课好铺垫,无论是解题还是练习、小结,都有其用武之地。

2.采用激励思维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第4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课堂;走进;教学;语文素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一样,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使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语文学习需要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有机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中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经过课堂实践发现,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没有课外阅读,仅靠课内阅读一条腿走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终将无法形成和提高。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两者的珠联璧合,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课外阅读怎样走进语文课堂

1.制订计划,落实到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始,就要将课外阅读列入该学期的教学计划中,阅读计划的制订要具体翔实,可操作性强。每周都有读书计划。如,每天阅读不低于500字的文章,对于高年级可规定多长时间精读一本书,多长时间泛读一本书等。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可一曝十寒。其次是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结合,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应当既是独立的个体,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因此,教师在课堂布置的课外阅读,一定要在课内得以检查落实。如,每天摘抄几个词语和一句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话;每节课前3~5分钟的积累交流;每周抽出一节或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或谈感受,并予以适当的评价等,教师只有定期抽查读书的效果,才会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才会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推荐作品,激发兴趣

阅读是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滋养精神、愉悦生活。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同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课外阅读打好基础。在课堂阅读时,教师要善于借助那些文字美、感情丰富的课文,让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撞击,感情的激发,智慧的启迪,并以此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指导学生博采众长的最好办法,是借课堂的阅读教学,开展拓展阅读,引荐众多的名家名作。如,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积累借“月”抒怀的诗词以及苏轼的诗词。如,学过《出师表》,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如学完课文《紫藤萝瀑布》后,顺便向学生推荐《季羡林散文集》《季羡林谈人生》两本书,以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阅读更多作家的作品。老师向学生推荐的大多是经典作品,往往蕴含了名家的思想、情感、情怀,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这是教师让课外阅读走进语文课堂的第二步。

3.师生共读,感染学生

特级教师武霞凤曾经说过:“语文教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教学生读书和写作,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的人生也应该是读书和写作的人生。”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和读书,教师必须是阅读的爱好者。这样,教师和学生谈论读书时,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和老师是朋友,有很多话题,老师积极参与,与学生共享阅读,共同感悟。这学期我和学生一起阅读《鲁滨孙漂流》《名人传》和《三国演义》等书籍,一起聊故事中的人物,一起赏精彩的片段,一起悟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并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的阅读期待。在师生共读中,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持久。师生共读,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新天地,也是打造“师生共读,其乐融融”书香校园的好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关于读书的成功经验。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是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补充、延伸与完善。让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牵手同行,让有力的脚步走向自信、走向成功,将课堂小天地,变为天地大课堂。

第5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阅读计划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其中强调的是读书程度的重要性,然而,读书数量也是很重要的,拓展阅读教学,适度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通过课外阅读来促进课内学习,同时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也是践行素质教育教学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掌握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实践分析

1.立足课内,拓展课外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实践的开展必须以课内教学为基础,这样一方面使得拓展阅读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带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更乐于通过拓展性阅读训练提高课内语文成绩,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拓展阅读中。

例如:对于“司马光”这一课文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立足“司马光”这一历史人物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训练,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司马光传记的课外书籍,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书籍,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司马光这一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历史贡献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所选教学材料必须符合学生学龄段的认知特点与思维能力,要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掌握这一人物的功勋与思想进步性特点等等,从而为课内学习提供辅作用。

2.注重拓展阅读方法的训练

拓展性阅读教学是在已有的课内教学任务基础上设置的额外教学任务,要想确保这一教学任务发挥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正面支撑作用,就要注重拓展阅读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产生良好的效果。

(1)科学编制拓展阅读计划

科学的计划是拓展阅读实践成功的保证,教师应参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接受能力、兴趣特征、课内教学内容等因素来科学编制阅读计划,形成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等等,其中明确具体“精读书目、涉猎书目”等等,确保学生能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2)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在拓展性书目阅读工作完成后,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日记、读书笔记等形式来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记录下来,深化对所读书目的理解,并在课上将自己的读书感受念给其他学生,形成拓展阅读的信息共享,也确保课外阅读同听、说、读等有效融合起来,实现知识的科学教育与引导,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作为拓展阅读教学的引导者,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就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兴趣引导、分析讲解、分享感受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打造积极、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二、家长合作,积极促进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训练,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引导,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因为拓展阅读教学属于课外阅读,家长作为学生的课后学习辅导者必须发挥一定的引导与支持性作用,教师要试着与学生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以星期为单位,安排任务,要求家长掌握所安排的拓展阅读内容,并能够同学生一道共同进行阅读学习,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作用,能够正确掌握更多的课外词汇量。

同时,教师也应该试着创办读书交流会,在每周周末举行,汇聚全体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讨论,相互间交流读书感想和感受,同学之间相互发言,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培养全体学生更加积极的课外阅读兴趣,形成一个良性的拓展阅读循环,从而产生积极的读书效果,让拓展阅读带来积极的成效和成果。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对语文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通过拓展阅读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发挥拓展阅读对语文科目教学的正向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课外阅读;阅读指导;阅读心理

一、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中学图书馆拥有教学教师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也难以取代图书馆员的工作。专业馆员为了履行图书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重要职能,必须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随着课程改革日渐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代中学图书馆需要精通专业,了解各科课堂教学,熟悉教育学、心理咨询学、统计学等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学校管理层也应当优化学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图书馆员提高业务水平,定期选派人员参加校外图书馆业务交流,学习兄弟馆指导阅读的经验,并在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方面与一线教学教师平等对待,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图书馆员应自觉地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图书馆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自己终身事业的理念。

二、选购高质量图书充实馆藏

中学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和图书馆知识讲座等活动,必须首先配备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藏书,并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针对本校学生阅读现状,选购书刊推荐给读者。例如,为适应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需求,有必要选购《中学生要知道的 10 种学习方法》等一类图书,使学生主动地学会学习,而非被动地接受老师在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 同时,学生历经考试多次,应明白考试其实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考试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分数高低,而是体现在参加考试的过程。馆员可以在现有馆藏的基础上精选优质书刊推荐给学生阅读。若学校购书资金存在困难,中学图书馆可以向社会公益性大型图书馆外借部分供学生阅读,以弥补本馆自身馆藏之不足。

三、成立读者俱乐部,发挥阅读辐射作用

成立读者俱乐部,营造良好读书环境。一所学校形成良好学习风气非一日之功,近年所谓书香校园也不过是“揭牌”之功。而真正形成书香校园,使学生在校园感受浓厚的读书氛围,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特别是教育资源不足、生源不好的非名校,指导学生阅读尤为重要。某些起步晚、办学历史不长的学校,社会知名度不高,学校可以采取“以点带面,以面促学风”的策略措施。目前,学生学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即不利于功名的书不读,不利于提高学习考试分数的书不读,这本来就有悖于读书的目的。读书并不一定能使自己功成名逐,但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中学图书馆可以成立读书俱乐部、文学社或书友会作为指导课外阅读的切入点,高一级新生中段测试后,招募一批(20 人左右为宜)基础一般、学习成绩一般(成绩在班排名20 名至35 名之间)、既渴望学习又不知道如何学好的学生加入读书俱乐部,作为指导课外阅读的典型群体。只要把这批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学生们就会感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利益。阅读习惯良好的人,一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个道理不容置疑。

四、建立会员心理档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指导读书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首先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由于大多数学生相对偏爱文学类图书,可以向读者俱乐部会员推荐若干字数适中的文学类书籍,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两周为宜)阅读完,并写出读书心得、体会,以便组织者初步了解会员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组织者应采取面谈的方式,综合考虑学生会员的个性心理发展状况、兴趣爱好、学业成绩状况等因素,指导和帮助每个会员制订详细的课外阅读计划,以适应会员成长的需要。制订会员个体阅读计划时,必须特别注意指导会员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组织者在会员个体阅读计划的基础上,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进程,制订可行性的具体指导计划。以提高会员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出发点,定期(两周为宜)在会员内部举行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会。读者俱乐部还应建立会员档案,详细记录会员的阅读计划内容、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变化、思想行为方式改变情况等,为进一步指导阅读提供事实依据。图书馆员定期将俱乐部的成果在学校以图书馆板报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并对优秀和进步会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奖励,这样既可以鼓励会员们的进步和努力,又可以激发全校学生的读书动机。

五、开展多种形式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园书香中健康成长

读者俱乐部在校园形成强有力的辐射作用,历时一年多的俱乐部,再经过努力培养,将是学校的学习榜样。图书馆可以在适当时候,定期(半学期为宜)举办读书会、研究会、欣赏会、放映会以及图书期刊资料展览会等活动,让全校师生感到阅读带来的良好效果,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正确动机。中学图书馆可以与社会公益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建立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实行资源共享,图书资料馆际互借。这样,既推动中学图书馆建设发展,也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中学图书馆还可以进行校际交流,让校外的读书爱好者或成功人士给学生介绍先进的读书经验,同级别之间可以联合开展校际学生读书比赛活动,在多种形式读书活动中,使学生身临校园书香氛围中健康成长。

六、结束语

人才的培养,不应只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智慧的启发和身心的成长。学校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真正喜欢阅读,使学生和名人对话,在书香中健康成长。阅读名人传记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远胜过教师空洞的课堂说教。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学生缺乏自由阅读的时间,大量时间在上课或者做练习,从而被动地接受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到快乐地学习。因此,教师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配合一定的课外阅读。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开展个性化课外阅读活动,既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强烈欲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快乐地学习。即使对学习兴趣不强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也有助于改善他们课堂学习的状况。

参考文献:

第7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内学习;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71-01

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双翼,让学生展开双翼,他们才能自由地翱翔于语文学习的广阔天空。那么,我们究竟是怎样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呢?多年来,学生的课外阅读很难得到有效落实,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点滴经验,特期盼能抛砖引玉,引来各教育同行更多的争论性的权威论断。

一、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基本途径

依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从课文的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见识,具体操作如下:

1、由学习节选的课文,拓展到整部著作。

2、由学习短篇课文,拓展到阅读文集。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去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学习《纸船》,去阅读冰心的诗集;学习《皇帝的新装》,去阅读安徒生童话集。

3、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其他文章。如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去阅读的《回忆我的母亲》;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去阅读《后出师表》、《三国演义》。

4、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传记。如学习了鲁迅、朱自清、冰心等作家的作品,去阅读《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等。

5、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评论、鉴赏课文的文章。如学习了一些唐诗、宋词后,去读《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的相关赏析文章。

6、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题材、写法同类的其他文章。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魏苏的《台阶》,去读《父亲的爱》、《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表现亲情的文章。

二、告诉学生在阅读中要遵循一些原则

任何事都有一定的原则,阅读同样也不例外,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告诉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从整体上说,中学语文拓展阅读对课标推荐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都应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找到相应的拓展点,并加以落实。从层次上说,开展拓展阅读,还必须注意初、高中阶段、每学年每学期课外阅读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把握阶段总体目标、学年阶段目标和学期具体目标的层次性、联系性,形成一个层层推进、逐步到位的完整体系。

2、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外拓展阅读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地阅读。

3、课内外相互促进的原则。开展课内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反映了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辩证关系。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课内打好基础,带动课外;课外积累和发展,促进课内提高。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所以,学生要注意,不是说要扩大阅读量,要发展课外阅读,就是天天抱着课外书不释手。

4、读写结合的原则。读与写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吸收与表达的角度看,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吸收为表达奠基、引路,表达对吸收起着加深、拓展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者,还必须要求学生既是“君子”又是“小人”。否则,学生只管成天埋头苦读,结果一动笔便束手无策了。

三、对拓展阅读的管理与指导

1、管理。

(1)制订计划。我和学生都要制定拓展阅读的计划,我先把指导计划拿出来,学生才好根据我的计划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我明确地告诉学生拓展阅读要以课文的学习为拓展点,以自己的独立阅读为基本形式。

(2)介绍阅读材料。根据阅读需要,我也对选定的拓展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介绍,或介绍全书内容,或介绍有关章节,或介绍写作特点。

(3)检查督促。每次专题阅读后我都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摘抄卡等,并作好统计,在班上公布,以促使学生更认真地进行阅读。

(4)总结表彰。每学期或每次拓展阅读后,对阅读中的经验、体会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表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意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巩固阅读成果。

2、指导。

(1)我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每次专题阅读或每读一本书,都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为了明确课外的总体要求,调动学生参与、家长支持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在初一学生入学后,就给学生宣讲课外阅读的意义和指导课外阅读的计划安排。这点要注意,如果你不给学生家长讲清楚,恐怕在分数教育的今天,不单是学生要挨骂,老师也躲不了批评、指责。说你成天就教学生看小说,不误正业!

(2)给学生确定阅读的时间和方式。拓展阅读的材料选定后,还必须确定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方式。要在课内阅读的必须争取当堂完成,要在课外阅读的材料,则放宽尺度和要求。

(3)指导阅读方法。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法、背诵法、三步阅读法、文体结合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勾画圈点、摘录、评点、提要、质疑问难、归纳梳理等。

四、拓展阅读要注意的问题

1、解决图书问题。开展课外阅读,必须解决图书问题,即保证有可供进行拓展阅读的相关材料。我是通过让学生传看自家的课外书或借读学校图书室的书来落实这一点的。

2、打好课内基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打好课内基础,即“得法于课内”——老师对精读课文的示范分析和自读课文的学法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训练,领会阅读的规律和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课外阅读才能有法可循、有路可走,才能真正做到“增益于课外”。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养成有目的的阅读习惯。拓展阅读以大纲为纲,配合教材和课堂教学,指点阅读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习惯。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勾画圈点、批注点评、摘录提要、写阅读笔记、札记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养成勤问多思的习惯。课外阅读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读思结合、勤问多思的习惯,要让学生“站在书上读”,亦即以质疑和批判的眼光来阅读,力求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第8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一、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虽然新课标出台已有好几年了,但依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各年级学生的观察和调查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兴趣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对考试知识的学习,不支持和鼓励学生花费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压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其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

2 阅读习惯不良

很多学生阅读没有计划,很多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读,缺少深入地理解和整体的把握。这样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使阅读效率不高。同时,很多学生阅读都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据调查显示,65%的学生对课外读物只是粗略看一遍,不懂得精读和范读,更不去作读书笔记。

3 阅读资源匮乏

在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还十分有限,图书添置和更新跟不上学生阅读的需求,并且目前在学校图书室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好书也不多。另外,由于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很多家长没有多余的钱来为自己的孩子购买课外读物。

二、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为改变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笔者在此提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1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的要求之一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为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具体指导。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有浏览、略读、选读、速读、跳读和精读等,要使学生懂得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纯真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中,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2)要培养学生做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鼓励学生养成在阅读时勤于动笔的习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而这些东西的出现常常是混乱、短暂和零碎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要随时记录下课外阅读中瞬间产生的“智慧的火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和妙句等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

2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制订计划,统筹安排。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随意性强。进行课外阅读必须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重点做到时间落实,列入课程表,雷打不动。还应把课外阅读计划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和作文配合,统筹安排。

(2)提高阅读认识。学生的课外阅读偏重于消遣类和中学生文选类的书籍。针对这种情况,或举办专题讲座,或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辨明几种关系,以提高认识:一是消遣和求知的关系;二是流行与需要的关系;三是习作与杰作的关系。

第9篇: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

发现二学生冷落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当代名家文学作品、科普类书籍,消遣类的报刊杂志、娱乐性的流行读物成为新宠,校园小说、漫画读物流行,“游戏攻略”受追捧。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手机、电脑上网看书比例有所增长。

发现三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极其有限的一点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合理的规划。

发现四父母、学校、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支持不足。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2010年11月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教育局为了扩大初中学生的阅读面,曾下发过《关于在初中学校开展“课外阅读与硬笔书写”活动的通知》。文件中对学校、语文教师、学生提出“每周按要求上好课外阅读课,不能挪作他用;要指导学生利用多种阅读方式进行阅读,经常了解、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并及时表扬、鼓励;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等要求。文件中还提出“每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购买一本以上的课外读物,初一学生配齐中考考纲规定的12本名著,每学期阅读3本,两年读完”;“要摘抄优美词句、精彩文段,并进行仿写活用,语言品析,在书中做出圈点、批注,写简单的读后感。每周最少有两次阅读摘抄,每学年摘抄70页左右,并在笔记本的每个页面上注明页码”等具体要求。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这些要求落实得如何呢?

本调查试图通过解剖一个麻雀----对本校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进行系统分析,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真正达到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素养,塑造学生优良品质的初衷。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为了较全面反映在校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本次调查采用整体抽样的调查方式,抽取了惠东县稔山第二中学八年级的其中两个班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内容涉及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式、习惯、喜欢课外书的内容、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家长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等方面共计15个问题。问卷共计发放130份,有效回收126份,有效率为96.9%。之后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课外阅读。学生在回答“是否喜欢课外阅读”这一问题时普遍表示喜欢并认为课外阅读有益,不会影响学习。有近半数学生认可课外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拓宽阅读面,丰富知识。(见表1)

可见,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认可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二)学生阅读内容及方式呈现多样化

统计结果显示,中外经典名著、当代名家文学作品、科普类书籍受冷落,消遣类的报刊杂志、娱乐性的流行读物成为课外阅读的新宠儿。(见图1)

在流行读物中,不少同学倾向于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校园小说,不用费劲去想的漫画。游戏攻略这一类型的读物在学生中流行。不难推断,一部分初中学生已经开始迷恋网游。(见表2)

学生在填写“您最喜欢的课外书的名称”时,结果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在前面的统计分析中得知学生对中外经典名著表现出了漠然的态度,但在这里,却有不少的同学写下了名著的名称。说明经典名著更能在学生心里留下阅读痕迹。(见表3)

在喜欢的报刊杂志的选择上,学生的意见是较统一的,主要都集中在《青年文摘》、《意林》、《读者》上,主要是因为这三本杂志的内容短小精悍,易消化,实用性强,可从中摘抄,也可从中获取一些写作素材。(见表4)

可见,学生的阅读内容多样,中外经典名著、当代名家作品、科普类受冷落,文化快餐、流行读物受青睐,“游戏攻略”受追捧。

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以传统的纸质书本阅读为主,但也有学生喜欢利用电脑上网阅读,少数学生更乐意手机上网阅读。(见图2)

可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课外阅读,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但也不难发现,利用手机、电脑上网看书比例比过去增长了不少。随着近几年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以其方便快捷、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等优势成为阅读的新主流。

(三)学生课外阅读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没有作课外阅读计划;超过半数的学生只是偶尔作读书笔记,有学生几乎完全不作读书笔记。可见,学生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合理的计划与安排,阅读时懒得作读书笔记,看过的书如过眼云烟。由于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势必影响阅读效果。(见表5)

(四)初中生课外阅读时间匮乏

调查表明,33.7%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极其有限的一点时间,32.6%的同学主要是利用阅读课的时间阅读课外书,仅有11.8%的同学愿意拿出周一至周五的空余时间来阅读课外书,21.9%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在对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统计中,出现了非常不乐观的状况。38.9%的学生表示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以下,38.1%的同学的一周课外阅读总时间为一至三小时,15.1%的同学的一周课外阅读总时间为三至五小时,仅有7.9%的同学的一周总课外阅读时间超过五小时。学生阅读时间匮乏,过重的课业负担及升学压力成为阻碍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

(五)父母、学校、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支持不足

统计结果显示,51.5%的学生家长、57.1%的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持支持、肯定态度,4.8%的学生家长、10.4%的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持反对态度,而 43.7%的学生家长、32.5%的教师则未表态,不支持也不反对,这表明部分家长、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明确地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

四、对策建议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的终身伴侣。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阅读对于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知识的积累,文化底蕴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本次调查,我校学生的读书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尚存亟待关注的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教师示范,转变学生的阅读观念

目前,学生的阅读观念都较“功利”,基本上是为考而读,这就使得学生的主动阅读大打折扣。我们急需转变学生的阅读观念,端正学生的阅读思想,变“功利阅读”为“需要阅读”,真正把阅读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这其中,加强教师自身阅读积累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不但给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而且还以榜样的形式对学生性格、行为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通过持续不断地阅读积累,提升自已的文化品位,将名家名作的精神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

(二)开展读书活动,指导阅读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习需求的内在驱动力。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少学校组织开展“美文欣赏”、“指定书目课外阅读竞赛”、“指定书目摘抄展览”、“读书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名著人物评论会”等活动,均收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尝试利用学生对网络、电子游戏感兴趣的特点,通过影视、游戏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课外阅读质量的保证。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语文素养、兴趣点等的不同,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布置阅读任务。教师还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如何做读书笔记等一些阅读方法,不仅授学生以“鱼”,更重要的是授学生以“渔”。让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引进评价机制,推动和规范课外阅读

目前,一般初中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阅读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任课。阅读课的上课方式基本上是将学生带到图书室,由学生自由选择书目,自由看书,任课老师管理好纪律即可。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阅读效率较差。为了提高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规范阅读课的上课流程与方式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