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课外作业设计精选(九篇)

课外作业设计

第1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一、确立“软设计”为主课外作业的重要地位

从当前课外作业的主要弊端着眼,应当大力克服全班统一模式的一刀切,对此,我在去年起开展了小语“软设计”课外作业的实验,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施,“硬设计”与“软设计”的运行机制归纳如下:

当然,以“软设计”为主的课外作业,绝不意味着学生在练习中“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是一概排斥“硬设计”,而应当是“软”“硬”结合,以“软”为主。我在设计《翠鸟》这一课外作业中,觉得颇能体现这一点:

1.词的训练。读读词语,把不会写的在横线上写一写,写几次由自己决定。

小巧 灵活 衬衫 锐利 隐约摇晃 荡漾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翠鸟的颜色非常( )。( )的羽毛像橄榄色的( ),( )满了翠绿色的( )。( )的羽毛象( )的外衣。( )的羽毛像赤褐色的( )。

3.段的训练。任选一句总起句写一段话。

小白兔真可爱。 大公鸡真美丽。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是“软设计”,选一个练习是“硬设计”。通过这样的软硬结合,从各人的差异出发分层设计,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到个别后进生,既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吃得饱,又让学有困难的同学不挨饿,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大增,质量也大大提高,这为他们的成功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在课外作业设计中,“软设计”为主的课外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重视“软设计”为主课外作业的过程优化

在课外作业的练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学生通过课外作业这一中介媒体使其所学知识不断巩固、螺旋上升,所以在设计高质量以“软”为主的课外作业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1.重突出重点。学生的课外作业既是课堂训练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课内外的练习应是在总的学习目标统领下的有机整体。课外作业的设计只有围绕学习目标,才能使课外训练有针对性;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2.重能力迁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并非终极目标。因此,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中将知识转化成技能。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必须两者兼顾,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训练的效率。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后,设计了下面两个课外练习:

①找出课文中“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所在的段落读一读。

②观察附近菜场、商店、田野等,用“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这一作业设计的精当之处,就在于紧紧围绕重点目标,将读写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语言运用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

3.重尝试探究。课外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能的手段,也是强化学习方法的较好方式。学生在尝试探究中不免产生争议,教师要适当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下面的两道课外作业题的设计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①多音字的读音要根据这个字在词中的意义来确定。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横线。

A.宁愿(ning ning) B.困难(nan nan)

②理解字义的方法之一是:据词定义,即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字的意思。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打上“√”。

A.张灯结彩(a展开b看望c量词d姓)

B.威武(a关于军事的:武器、武装 b关于技艺的:武术 c勇猛)

这两道课外作业题与传统练习方式比较,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它重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强化了探究的方法,而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授之以渔”的具体体现。

第2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 数学;课外作业;原则

凯洛夫曾指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种作业从根本上具有用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的使命”.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常常会遇到诸如题量多少、题型如何选择、难易程度如何把握等一系列的难题,下面我就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原则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针对性原则

就是说我们所设计的课外作业应该符合课标对某一知识点的要求,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来设计课外作业,要达到训练重难点的目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具有不同梯度的课外作业,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学生学习的差异. 例如在学习完反比例函数时我们设计这样的课外作业:

1. 必做题:(1)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 ,y = -的图像;(2)反比例函数y = 上有两点A(x1,y1)和B(x2,y2),若x1 > x2,则y1和y2有怎样的关系?

2. 选做题:在反比例函数y = (a为常数)的图像上有 A(-3,y1),B(-1,y2),C(2,y3)三点,则函数值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3. 探索题: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取两点P,Q,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1,过点Q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2,那么S1与 S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在此课外作业设计中,必做题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选做题是学困生根据需要完成,中上等学生必须完成,探索题根据中上等学生的需要自愿来选择.

二、适度性原则

课外作业的设计在数量上不超过3道题,时间设置控制在30分钟以内,切忌搞题海战,额外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课外作业的难易程度上要适中,避免课外作业过于简单或重复课内的例题,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也要防止设计的作业过难过偏,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外作业.

三、多样性原则

课外作业的设计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要设计巩固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也要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提高题和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思考题,要利用多样的课外作业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能力训练,能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生活性原则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当然要回归生活,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所以设计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趣较浓的问题. 例如学生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内容后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咱们班的王帅同学准备在“五一”期间和他的爸爸、妈妈外出旅游. 青年旅行社的标准为:大人全价,小孩半价;方正旅行社的标准为:大人、小孩一律八折. 若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一样,你能帮王帅同学考虑一下选择哪家旅行社更合算吗?

五、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作业过程就有了动力. 设计数学课外作业也要注意这一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愉快的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七年级上册“探索与表达规律”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题:

蓬蓬国王为了获得贫穷老百姓的支持,图一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决定施舍每个男人1美元,每个女人40美分(1美元等于100美分). 为了不使他花费过多,这位陛下盘算来盘算去,最后想出了一个妙法,决定将他的直升机于正午12时在一个贫困的山村着陆. 因为他十分清楚,在那个时刻,村庄里有60%的男人都外出打猎去了. 该村庄里共有成年人口3085人,儿童忽略不计,女性比男性多. 请问:这位“精打细算”的国王要施舍掉多少钱?

六、开放性原则

让学生在较宽泛的条件和环境中自主完成非统一性和标准性的作业,通过设置答案不唯一的问题,通过分类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条件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判定二”之后,我们设计这样的问题:

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要判断ADB与ABC相似,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 ).

A. ∠ABD = ∠C

第3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教师设计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很重要,因此,以下的几种方法将充分的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状。

其一,作业的锻炼目标明确。课外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关键性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明确了这一点,老师就应该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考虑到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三者保持一致,重在研究作业的有效性设计问题。同时,在设计作业之初,老师个人必须清楚自己设计的作业内容重点在锻炼学生哪一方面内容,或者帮助学生掌握哪方面的知识,只有明确了这些相关性内容,老师所设计的作业才能目标明确。

其二,作业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形式。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后作业内容,只有老师设计的作业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的外在形式,学生才愿意去完成作业。比如说,在教完《燕子》这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请学生根据课文画一幅画,或者请学生根据课文制作一张剪纸。这类的作业看似与语文没有关联,事实上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上课教师所说的重点回忆一遍,这样就起到了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亦或,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口头性作业,这样既解放了学生的课下玩耍时间,也丰富了作业的形式。

其三,作业任务量适当化且体现知识能力的结合。现阶段,小学教育十分提倡“减负增效”,即在减轻作业任务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应该和别的代课老师一起商量探讨,在保持训练效果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并体现能力和知识相结合的结果。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秉持差异设计的方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优等生和学困生都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让不同层次学生均体会到学习的喜悦和成功,享受别样的精神体验。再者,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以考试为目的,所以作业呈现出明显的枯燥、无聊乏味的色彩,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调节作业的平衡状态,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将小组合作的作业穿插在平日的作业设计中,完善学生的作业完成方式。

二、总结

第4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课外作业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倡导下,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也逐渐形成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学生一走出课堂,却难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与英语学习的乐趣,主要是因为很多教师习惯把“抄单词、背课文”等机械而单调的任务作为学生主要的课外作业形式。另外,受学生英语基础、家长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对英语课外作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也影响了课外作业的完成质量。如何设计有趣有效的小学生英语课外作业已逐渐成为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迫切关注与思考的话题。近年来,笔者处在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线,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上有了一些体会和探索。

鉴于当前的农村课外作业的问题,通过研读新课程标准,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主的思想,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农村英语课外作业应该按照以下的方式去设计。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趣味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问题,并以此作为作业的素材,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完成关于“动物”的单词学习后,我布置学生画一个动物园,并要求他们在每个动物图画的下面写上它的英文名称。然后在班上举行评选活动看哪个动物园里的动物最可爱对于画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我欣喜地看到许多学生都画了一些英语课上没学过的动物,由此学会了一些新单词,这样的效果比教师生硬地要他们去学、去写要好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这样作业就能做到有趣味性,学生在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还激发了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

二、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小学阶段所要学习的英语大多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如有关学习用品、颜色、五官、水果、食物、家庭成员等类型单词。每次学完这些单词后,我都会布置学生将这些物品归类并贴上标签,这样既能帮助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此外我们生活周围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英语信息,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如商标、指示牌、广告标牌,老师可让学生随时留意、摘抄、收集。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也五花八门。例如KFC,WC,USB,CCTV YAHOO等等。同时,还可推荐学生收看电视或光盘中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画英语节目,如“快乐学英语”“朵拉”等,这些节目既愉悦身心,又学到知识,一举两得。通过这些练习生活的课外作业,学生不但可以提高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觉学习英语的意识。

三、设计实践性的作业

语言具有交流性,只有在实践过程中语言的魅力才能体现出来。平时我要求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英文对话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个“小小老师”。农村里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不懂英语,我就让学生在家尽量做个称职的“小老师”,把学会的英语儿歌唱给父母听,还把当天学到的词汇、句子、对话“教”给家长,遇到不会教时,就与家长一起听录音学习。如在学习了“Hello!”“Good moring/afternoon/morning.”等日常用语后,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这些话和爸爸妈妈打招呼,不少学生迫不及待地给家长“上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学唱英文歌,念英语儿歌给父母听,或直接和家长开展对话。如在教完表示天气的单词与相关句型后,我要求学生回家收看电视天气预报,了解明天中国各地的天气情况,用英语记录下来,并向家长汇报。如学习完“What’s your favourite…”“What can you do?”“When do you…”等句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对同学、家人、老师做一些调查并完成相应的调查表。这些实践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将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四、设计分层性的作业

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设置分层性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从学生学习能力出发,分层设计作业。所以我时常会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适当调整教学目标,设计出“作业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难易、形式等不同的作业,效果比较好。

总之,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确英语课外作业在英语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情况,开动脑筋,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在完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拓宽英语学习的视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实践 作业

所谓课外实践作业,即强调学生是作业的主体,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性,注重实践探究,让他们在创造性的实践作业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以获取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作业。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课外实践作业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作一例述。

一、语文教学中设计课外实践作业的意义

(1)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语文是工具学科,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课外实践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作为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作业,必须强调其课外实践。

(2)体现学生语感的实践发展规律

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主要是在接触具体的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从自身的读、写、听、说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积累感性经验,掌握语言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由此可见,只有通过语文实践,才能使获得的语言和语言规律内化为能力。学生语感的发展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实现,由学生自己的各种语言实践来获得,来积淀。设计课外实践作业有助于学生语感实践发展。

(3)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规律

语文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中,通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学生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就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的语文课外实践作业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语文课外实践作业的具体设计

(1)观察

所谓观察型作业是指在学习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规律或自然现象的存在,而布置的让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的实践作业。例: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前,可设计作业:观察空中的小燕子怎样灵活地飞上飞下?地上的老黄牛怎样悠闲自得地吃草?水中的鱼儿怎样逍遥自在地游来游去?通过课前有目的的观察,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小壁虎借不着尾巴的原因。再如,学完《三亚落日》一课,可设计作业:观察校园夕照,学记观察日记。以此可抒发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热爱的感情;学完《海上日出》一课,为让学生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象,可设计作业:观察家乡的日出,并比较平原日出与海上日出有何不同之美。通过观察学生享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之美。

(2)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布置拓展性课外阅读作业,以此开阔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①课前预习阅读

此类阅读往往在课前进行,主要是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例:教学课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前,可让学生选读《西游记》的有关章回;教学课文《草船借箭》之前,可让学生选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回。

②课后拓展阅读

此类阅读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例:教学完《忆铁人》一课后,可布置学生阅读语文选学读本中的《铁人王进喜》;学习完《白杨》一课,可让学生补充阅读《白杨礼赞》;学习完《猫》一课,可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其它著作;教学完《当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后,可布置学生阅读《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少年》、《革命领袖的故事》、《,你在哪里》等课外读物。

(3)习作

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情境体验类的习作型作业,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例:学习完《三亚落日》一文后,可布置作业: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为三亚的热带风光所吸引,请以导游或游客的身份作一介绍。且看一生以游客的身份所写的片断:“来到三亚的海边,只见椰子树那带有斑纹的树干笔直地挺立着,它不时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是那么生机勃勃。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调皮地在我的脚趾缝里钻来钻去,怪痒痒的。等我散了一会儿步回头一看,呀!一串串脚印已经留在了沙滩上”实践证明,凭借课文内容进行小练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

(4)资料搜集

语言学习同任何学习一样,都需要以积累为基础。积累,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著名学者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重视积累的。”所谓资料搜集型作业,即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通过精心设计物化的形式,表达传递出相关信息的作业。例:教学《台湾蝴蝶》一文前,可布置作业:收集关于台湾的图片、文章,歌曲歌词。通过此类作业的完成,学生不仅对台湾的人文地理有了较深的了解,还知道了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之一,有着“米仓”“水果之乡”等称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尝试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又使学生的视界得到了有效开拓,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总之,实施语文课外实践作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摆脱了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式的束缚,让学生的手、脑、耳、目、口、鼻各种器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了积极调动,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以骏.课外实践作业例谈[J].小学教学设计.2002 年10期

[2]吴金鹏雷笑艳.课外实践作业的特性、类型与评价[J].湖南教育.2003 年12 期

第6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学 课外 作业 设计

数学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缩影再现与提升,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课外作业,使得课堂教学得到落实巩固与升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堂知识得到拓展与提升。那么。如何设计初中数学的课外作业呢?

一、新课程背景下数学作业的特点

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具体说来,数学课外作业有以下特点:

1、生活性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 数学课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这些作业,涉及阅读、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自己、发展个性。

2、综合性

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作业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同时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

3、趣味性

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

二、初中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1、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拓展。

一是启发性。我们要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认识,启发学生不断掌握新知,促成新旧知识不断地交互作用,使认识结构不断扩展。因此,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二是要有综合性。变单纯书面作业为书面作业与口头并举,变单纯课外作业为课内、课外作业并行。通过综合作业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把握三个“度”:

1)数量限度。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如果一味追求数量,易使学生丧失对作业应有的良好情绪,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虽然迫于压力,也能完成任务,但是采取消极应付方法,导致效能低下。反之,过少的作业量,蜻蜓点水,也达不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2)时间跨度。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所布置的作业要有兼容性,既有刚学到的“新知”也有已学过,需进一步巩固的“旧知”;二是对学生完成作业要有时限要求,既不能急于求成,导致学生马虎应付,也不能把时间拉得太长,使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不理解之处,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点拨,时过境迁。

3)难易程度。作业留得太深,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很容易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自信心丧失。反之,作业太容易,降低了教学的要求,也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

3、优化课外作业的类别

1)实践型作业

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作类作业

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

3)探究性作业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系列学习内容后,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

4、课外作业的布置应具备一定的层次性

新课标理念下的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差异,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为此,设计课堂作业时要充分注意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之苦。为此,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三类题目:

A类是基础题:针对基础较差、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设计,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为主,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密切相关的基础训练,一个题目尽可能安排一个知识点的练习。通过练习,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真正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7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学生的作业是有效的巩固和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途径。但是现在学生的英语作业让人堪忧。在农村,由于条件有限,专业英语教师少,每个教师要担任好几个年级和班级。每天要上四,五节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也便于教师的检查,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1.形式很单一。2.标准过于统一,缺乏层次感。3.作业没有实效性。4.只练基础,不讲技能。作业只是一个形式,学生写作业只是为了应付教师,作业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逐渐被磨灭了。

因此,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让作业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使作业适应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兴趣的个体,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又突出思维的可显性。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对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势在必行。

一、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

新课程提出:“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必须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需求,体现层次化。 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性格特点把班级色学生分三个层次,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认真,快乐的完成自己的作业。确保优等生吃的精、中等生吃的好、后进生吃的饱。有时也把作业分成自选作业:1.把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课文,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梳理一下。做到自己能够掌握。2.把你新学的知识展示给你父母或朋友。3.利用学习的新知制作英语卡片或者英语头饰,明天来班级表演。4.上网及查课外书收集本节课外你想知道的知识。明天上课你当小老师来教给全班学生。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你喜欢的一到两项作业。学生乐此不疲。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二、英语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1.创意型作业。小学生所学的英语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文具用品、家居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物名称等等。学了这类单词后,布置学生为这些物品贴上英语标签,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在实物上贴上标签,如:rule, pencil?鄄box, doll, bedroom等, 或者让学生画出这一物品再在画纸上写下这一英语单词,如:rabbit, lion, toy train,doll等,还可以让学生手工制作出这些物品然后贴上标签,如kite ,dragon?鄄boat, plane, 等。由于此类作业更具趣味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牢记单词,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书写水平及审美能力。

2.动感作业。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有许多chant、 song帮助学生去巩固、记忆句型,学生非常喜欢。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加,技能的增强,我们建议在学习一种新句型后,要求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用你自己喜欢的旋律编排本课的句子。用唱歌的形式把句型唱出来。这样的作业会给学生一个充分读、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再创作的空间。

3.录音作业。在英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老师经常布置学生课后听读录音,但是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单调机械地重复听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较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变换方式,让学生模仿课文朗读制作录音磁带,定期进行全班评比,那么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听读录音进行制作,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此类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英语的语感,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实践性

英语学习不光要动手、动脑,更要动口,只有多交流,才能更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英语,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就要会用。因此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学习了感恩节一课。我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你的父母,兄长姐妹,老师同学。为他们制作一个感恩卡片。用英语写上自己的祝福。学生特别喜欢。这次作业所有的学生都精心的设计,找语句,收集资料。百分百的认真完成。

四、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合作性

合作型作业――编演课文。编演课文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把教学推向深入,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语言的空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要求自己找家近的同学。共同合作完成课文的内容,可以自己拓展内容。各个小组的学生对大显身手,共同编排。如学了“Go shopping”就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对话,设计场景来表演。这样反复的研究和运用,加深了对此句式的理解。培养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设计手抄报也是学生合作型作业的一种。在学习了“there be”句型结构后,我们让学生以此为主题编辑一份手抄报,内容是为自己设计一个学校,要求图文并茂。内容明确后,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查资料,设计版面,编排内容。学生热情高涨。设计的手抄报版面活泼,构思新颖,内容丰富,赏心悦目。同时,同学们在编辑手抄报过程中,通过对“there be”句式的反复研究与运用,加深了对此句式的理解,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

由于学生间的能力、信息资料的差异性,每个人对学习英语采集的信息有很多不同,有时有必要让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彼此交流信息及心得,在合作中取得双赢或多赢的局面,既培养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五、英语课外作业的评价多元化

第8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外作业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其包含了地理学科在育人方面的核心功能,倡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控[1]。在传统高中地理教育中,学生课外作业多数是以参考书上的大量习题为主,枯燥无味,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影响高中地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改变这样的格局,教师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基本诉求,对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文章结合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探讨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立足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作业活动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而对于课外作业而言,教师必须充分调研了解学生的趣味点,并将其有针对性地融入课外作业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高中生能够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价值观,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形成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并树立危机意识,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能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绿色食品知多少”一课教学为例,学生在接触绿色食品相关知识之后,对于生活中的绿色食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增强课程的交互性,教师可以绿色食品知识为背景,让学生设计绿色食品知识普及及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人们对绿色食品的看法、生活中绿色食品的选择情况、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形成关于绿色食品相关知识的系统化认知,在问卷调查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要懂得合作共享以提升效率,使整个课外作业展现出实践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其所获取的数据来自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前景的客观认知,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显然,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兴趣点与生活是关联的,由此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时,对于学生兴趣点的寻求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关注社会热点等,并将其融入课后作业设计,以实现相关兴趣点的升华。

二、关注乡土性,活化课外作业活动的资源配置

费孝通先生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所蕴含的自然风物、生存智慧、文脉习俗、道德精神对于开启民智、塑造人格、传承文明等方面影响深远,从某种角度来讲,乡土地理可以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体验,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做到与实践充分融合,而地区性的教学资源必然成为课外作业设计的重要素材,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需要高度重视乡土教学资源的挖掘,关注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知识点教学环节,课文中主要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视角,教师可将其换成厦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数据信息,并结合相应知识体系的建构组织教学,依照这样的思路,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和整理本市区工业城市化发展的资料和信息。学生收集资料可通过以下途径:图书馆、报纸杂志、上网查询、企业调查、人物访谈等,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城市设计规划者的身份谈论我们的城市应该如何发展工业,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城市化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应如何克服?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联系全国的情况加以延伸拓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外时间,可选派学生代表讲述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且补充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使问题的互动交流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可见,倡导课外作业的乡土性,其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从局部认知向整体认知发展,使学生可以站在区域分析的视角审视和解决问题,随着对于本地区相关问题认知的不断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目标也得以实现。

三、倡导合作性,形成课外作业常态运行机制

传统高中地理课外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交互性和合作性,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时就需要落实合作性原则,营造良好的知识交互和应用氛围,以活动促发展,通过类型多样、主题丰富、组织灵活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业,使学生学用结合,促进其思维和智慧的发展及技能和能力的提高[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高中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综合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良好训练,并学会用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审视世界,使思维能力展现出综合性的特点。以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中“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点教学为例,教师设定了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分小组充分利用自身收集到的材料构建对应南水北调的模型,并体现以下程序:“明确主题—分配角色—设计情境—学生展示—讨论评鉴”,该作业需小组成员在相互探讨之后进行展示,并讲述清楚南水北调是如何运作的?南水北调带来的巨大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最好让学生制作成PPT,在此环节中,学生不仅需要完成诸多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还要懂得进行有效的知识体系构建,实现地理学科知识的应用,使课外作业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形成共同探究的习惯,久而久之将此部分成员固定为兴趣小组,进而成为推动课外实践作业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发挥小组长的效能及学生的主体性,要懂得处理不同意见和建议之间的关系。实践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最佳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使学生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朝向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第9篇:课外作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作业 巧妙设计

新课程提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环境和课程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为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我们可以挖掘学生的课余时间,设计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和谐的巩固。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现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状,我们在实践中精心设计能够体现探究性、实践性、层次性和人文性的作业,在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兴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布置层次性作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长期以来,作业的形式和内容都由教师指定。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去选择、决定、思考、体验、感悟和应用所学内容。学生对事物的体验和兴趣各不相同,新课程也特别强调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布置英语作业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应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Home Supermarket(作业超市)”的形式,让学生自选作业,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例如:笔者在教完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7“At a snack bar”后,设置的“作业超市”如下:①录音作业——模仿课文录音中的人物(Su Hai,Su Yang,Mr Su and Waitress)朗读课文内容。②对话表演作业——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创编并表演对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英语程度挑选难易不同的作业。这种作业形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增加了作业的弹性,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观需求,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布置活动类作业,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1.趣味性作业

英语中有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在日常生活中,中英文商标、广告和标牌随处可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平时多留意、收集和摘抄身边的英语(如Made in China,CCTV,Bank of China,KFC,Safeguard,Nokia,Siemens等),学生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英语而欣喜。如果教师指导学生用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其英语知识,还能培养其良好的观察习惯。

2.创造性作业

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外作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设计出能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力的作业,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比如,要求学生每月办一次英语小报,栏目形式要多样,内容可以是从英语媒体中摘抄的一些英语小故事、小幽默和英语知识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改编英语小故事、英语歌曲及歌谣等。

3.实践性作业

语言交际性本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完美体现。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注意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语言。例如,教学完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3“What’s your job?”中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调查表格,分发给每一位同学,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句型互相采访,完成此调查表格。因为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乐于去花一定的时间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的自己的语言,效果较好。

三、创造性地批改作业,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就感

《英语新课标》指出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正确、科学地评价和批改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要多使用富有创造性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作业的兴趣。

1. 多写激励性评语

相对等级制评价(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来说,激励性评语耗时较多。但是,此类评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鼓励性评语既能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作业,又能暗示他们注意学习方式,还可以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

2、实行多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