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

第1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风景写生 特征 教学 风景油画

风景是油画创作的重要题材,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用油画材料进行的绘画创作。20世纪初,西方的油画艺术开始进入中国,风景油画创作成为艺术家们的主要创作题材。通过对西方风景油画艺术精髓的吸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中国的风景油画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西部是中国绘画最富有底蕴的地区,而对于西部地貌、风景的展现,绘画往往要比其他方式更容易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西部的戈壁荒城、塞外雪山、冰川河流、金秋胡杨、早春碧柳等景色,多是经过油画家之手跃然于画布。他们往往将自身融入充满西域风情的大自然中,并借助写生的形式来表现完美意境。而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也倡导对风景油画的发展进行探索与反思,并加强对写生教学的重视。以下笔者结合西部风景油画的特点,以及写生教学对西部油画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为油画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一、西部风景油画的特征

(一)民族化和本土化特征

如今,风景油画已经成为油画创作的重要题材,油画家一方面汲取西方油画绘画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风景油画的创作方法进行改进。经过了多年探索,如今,我国的风景油画创作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间的艺术交流越发密切,我国的油画家也开始探索油画发展的新道路,并提出了一些观点。当代油画家从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使用一些民族符号和创作元素,将西方油画创作技法与中国写意艺术相结合,从而创作出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性的油画作品。

(二)西部风景油画的地域性特征显著

西部风景油画展示了我国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油画家被这些自然景观所吸引、所感染,用自己的画笔把西部的自然景观展示在画作中,并在画作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观念。如我国油画家何勇的油画作品《中国西部风景》中就展现了西部巍峨陡峭的高山,充分体现了西部地区独有的特征与魅力。

(三)向多样性与时代性的方向发展

随着油画艺术的发展,画家开始对油画的绘画形式进行大胆创新,这一形式改变了以往风景油画创作的单一性,让表现形式更具多样化。他们不仅学习西方油画的绘画风格,还研究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提高绘画能力,使创作出的作品风格更加丰富,也更好地表现出时代特征。

二、写生对西部风景油画发展的作用

利用写生形式把风景作为绘画的主题,可以直面大自然,使创作更具真实性,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作品更具新鲜感。写生教学主要是高校通过“写生”这种绘画形式,让学生更加重视西部风景油画的创作,以提高对于风景油画的创作技巧。在写生过程中,学生要把自己真正地融入西部地区,充分表现出西部特有的风格和意境。

(一)油画风景写生可以加强风景油画的情感表达

通过油画风景写生的形式,可以使油画专业的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丽,从而使作品更具抒情性。通过这种形式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情感色彩,不同风格的风景油画也具有不同方面的情感特征。风景油画使艺术家把自己对于外界的看法和感受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他们的思想与绘画有机融为一体。法国风景油画家柯罗曾经说过,真实感才是艺术美的所在,他也用自己的作品践行了自己的主张。

(二)油画风景写生可以提高绘画技巧

1.风景油画写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构图

构图就是在具体的题材和思想的要求下,把所要表达的形象加以组织,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构图是绘画意境产生的前提。西部的自然风景丰富多样,然而,风景本身不含有任何情感,只有学生通过写生来描绘画面,选取特定的角度来进行绘画,才能够使风景油画作品具有作者的标志与情感。在教学中要注意,风景油画的构图主要是对油画的比例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并且要尽量准确和简洁。风景油画的构图分为斜形线构图、横向水平构图与竖形构图,要注意构图的法则和规律以及构图中的变化和统一。

2.风景油画写生可以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技巧

要想使西部风景油画更具感染力,首先是要合理搭配色彩,而西部的自然风光,则需要不同的色彩去展示。如学生可以用葱绿色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用翠绿色表现夏天树木旺盛的生命力;用金黄色表达秋天人们收获果实的喜悦心情;用素净的白色来表现冬天的皑皑白雪,展示生命的沉睡意境。色彩是风景油画创作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理进行色彩的运用。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色彩感会存在一定差别,而风景油画写生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描绘出自己对于色彩的感受。

3.风景油画写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

想象力是人们在对外界直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认识对其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油画风景写生可以使画家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对所要创作的作品进行联想。比如学生可以把花草、树木、山水等这些意象通过自己的想象融入到创作中。如风景油画家刘严的作品《黄土・空间》《西部的景之一、之二》等,不仅仅是作者对于西部场景真实的再现,还充分发挥了自身想象力来塑造充满地域特色的场景。此外,学生在风景油画写生中还可以寻找灵感,以独特的思维展开想象,充分表达当时的场景和情感。

结语

近年来,我国西部的风景油画艺术逐渐向着民族化、本土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油画风景写生对风景油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使油画家更好地表达自身情感,并提高绘画技巧。因此,高校在风景绘画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写生的作用。我国西部风景油画的创作,充分体现出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内涵,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将西部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地域风格描绘融入观者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冉玉.从东西方绘画的融合谈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J].时代文学,2008(8).

[2]唐婉.浅析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J].金田,2013(8).

[3]胡霞.对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人文关怀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2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水彩画教学 当代艺术语境 教学观念 更新

改革开放以后,西画体系的水彩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的水彩队伍空前壮大,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有了相当的影响,以至上世纪末的第九届美展第一次将水彩作为一种画种与国、油、版、雕一样单列展出,登上大雅之堂。近几年来,中国水彩沿着良好的态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内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展览,他们得到了全国美术界、文化界的关注。但我们还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水彩艺术还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它的分量还不够,对观众的号召力也不够,在人们的观念中还不能与其它画种并列,依然难以摆脱附属的小画种地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水彩艺术在前两年火热的艺术市场中并未像其他画种那样成为宠儿。在国内外的国油版雕其它艺术领域,当代性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遗憾的是,水彩艺术自身对当代没有更多的反思与探索,很难看到有人在认认真真做当代艺术这一块,历届画展中当代性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没有触及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

水彩艺术的当代性不足必然引发对培养准艺术家的美术学院的教育体制和水彩画教学进行反思。目前一些本科院校的水彩画专业学生的创作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水彩画创作“中国性”不够,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过于表面、肤浅,中国传统笔墨还未在水彩艺术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水彩太少。其二,题材单一,水彩艺术创作一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方面,人物水彩创作过于滞后,水彩艺术中那种干预社会,触及社会问题的重大题材、历史题材、风俗题材等太少,水彩艺术作品中缺乏那些包含当代人视觉感受和精神反应的作品,缺少对社会深层次的关注。缺失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其三,重视技术,忽视意识。大部分创作者仍然沉浸于对某些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的摸索和训练之中,满足一般性的写生、小风景的反复摹写,是艺术长期陷于俗套之中。水彩艺术当中,传统写实的作品过多,磨照片的作品比比皆是,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观念方面有创新的作品太少,对艺术语言和艺术样式的实验性、探索性不够。水彩艺术创作除要有深刻而真实的个性体验外,还要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作者能通过某种过人的敏感捕捉到个人与时代、传统与变化、主体言说和个性表达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站在为时代精神代言、为群体生存代言的高度,仅仅把水彩艺术作为个人样式的创造,在今天已失去意义,等等。我认为水彩画教学该从下面几点做出反省,更新观念。

一、强化水彩艺术的中国性

水彩艺术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往我们有盲目地随着西方潮流走的迹象,没有把水彩艺术的创新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绘画艺术。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反对文化后殖民主义,割裂自己文化艺术传统的历史,无视地域性、无视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具有“中国性”,要具有国族精神,制造自己本土的当代性,不盲目跟风,从文化的根性入手,真正反映中国文化个性,具有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水彩艺术家必须深刻理解中国艺术传统,认识整个中国艺术发展的格局,还要研究世界各民族艺术的现状与趋势,而不能仅限于研究水彩画本身。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绘画传统,其中意象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也是中国美学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个突出典范,中国水彩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体现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价值,吸取其精华。

二、拓展水彩艺术的创作题材

现代主义非常关注画面形式问题,极度张扬个性,很少注重画面的精神内涵,步入当代艺术语境中,“画什么”与“怎么画”同样很重要。中国水彩长时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很少触及重大题材,水彩画业内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不够敏锐,对时代精神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差,缺少一个大画种应有的人文关怀。任何艺术形式应该都是时代文精神、时代审美的一面镜子,水彩画家应该积极了解自己的时代,感知、了解表现当代事物,从人的当下状态的体验与把握入手,关注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兼顾艺术的“个性”与“时代性”。对艺术而言,问题意识是当代性的核心,水彩画家还需树立问题意识,当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生态问题、人权问题、底层问题、女性主义问题和多元文化问题等这些在当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中国都有十分突出而又独特的反应。任何学术命题都需要意义,基于文化层面的当代艺术,其意义建构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必须关注当下;必须是针对当下的反思与批判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智性。当代水彩艺术的意义应该来自对当代一些问题的反应、反思与反省而不是回避,对问题的体验集结着水彩艺术家艺术良知和批评责任。 转贴于

三、水彩艺术写生创作化

为了训练学生的造型基本功,我们常常把写生当成手段。它不失为一种好手段,可是水彩画写生教学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很多学生“为写生而写生”、“为技法而技法”,只把写生当练习,把写生当成训练基本功的一种手段,割裂了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去着手搞创作。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搞毕业创作时茫然失措。水彩画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写生练习、技法材料训练与毕业创作这种先修与后续后续课程脱节。4年本科学习下来学生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弊端使我们不得不更新水彩画教学的观念与思考水彩画教学程序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水彩艺术写生要创作化,把对景写生改为对景创作,要“为创作而写生”、“写生即创作”、“为创作表现而技法材料”,而不是“从写生到创作”,要拉近写生与创作的距离。当然,以这种观念实施教学,并不是扬此抑彼去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创作能力后劲不足,而是培养学生自觉把创作的因素和手段融入写生训练,在写生的基础上做更概括更深入的艺术创作,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创作中发觉基本功的不足,然后针对性地、目的性地加以增强。写生之前就要做好创作构思,以创作的高要求去写生,即“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为此,对于美术学水彩方向的课程,我们可以把水彩艺术创作放第一位,“从创作到技法”,强调创造意识贯穿水彩画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内容,力求课程之初就得通过较为系统的水彩画历史、水彩画鉴赏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眼界,明确水彩艺术创作的当代性要求,水彩技法材料实验练习、不同题材的速写、写生练习都得围绕创作高要求而开展。先谈创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技法材料训练与实验,而后者都是围绕为创作表现而服务的,即阶段目标必须为终极目标服务,基本功训练、技法材料实验与探索必须指向创作。

四、加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粗线条地看,20世纪以前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都是物我对立模式,画面都是尊重客观,画面物尽其形、其色、其态、其情,旨在栩栩如生地模拟客观世界,20世纪以后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逐渐向物我相融式转变,画面更多关注直觉,心灵的独特体验,音乐的律动,纯粹的形式本身,质地的感染力,等等。水彩艺术西学东渐后,国内对西画体系的水彩的教学,长期以来,沿用物我对立式,侧重表现客观对象。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强调表现主观,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短期作业,重视性情自然流露,注重训练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他们的学生没有我们学生写实基本功扎实,但他们思维活跃,手法多样,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创造力。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水彩画教学主干课程多是以题材命名课程内容,如《水彩静物》、《水彩风景》、《水彩人物》等。学生依赖客观对象即“画什么”太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作画客观描摹而不主动主观、全班画两组静物风格雷同、学老师却太像老师千人一面等不良现象。其一,遵循多元化原则,重视主观表现,张扬个性,避免趋同而力求多样,关注“画什么”的同时更为关注“怎么画”。如本课程强调技法材料实验、色彩整合练习(图底关系不变,更换物象色彩或提调和降调,目的都是建立和谐的色彩关系和使色彩表达某种情感)等在培养学生在水彩画写生与创作中变得主观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其二,加强意象、抽象风格的水彩画教学。水彩艺术技术性太强,尤其写实水彩更为艰难(如写实人物水彩)。传统本科水彩画教学以写实水彩画教学为主,这样其一,教学没有遵循艺术创作多样化原则,在具象写实风格水彩方面耗时太多,学生无暇进行本课程针对不同学情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其二,没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学情是多样和多变的,本课程一方面从具象到意向再到抽象,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针对视觉型、触觉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视觉型的进行偏向具象方向的训练,触觉型的进行偏向抽象象方向的训练。第三,根据学生基础不同进行具象、意象、抽象方面的训练。

五、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实验、新技法的探索

中国水彩画家,受传统绘画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长时间轻视物质技术的进步和工具材料的改进,顽固地坚守着所谓的水彩艺术“本位”。在水彩画的学习中,学生应大胆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探索与实验新媒介、新技法,扩展水彩艺术所用材料的范围,对水彩艺术最基本的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综合材料技法,去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达到以往不同的画面效果。尤其是青年水彩画家画家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反映年青一代的审美趣味,做当代审美的前晀者和实验者,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趣味,使中国水彩与时俱进。

第3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学画的都知道,画好一幅画,一靠构图,二靠色彩。说出来都知道,可具体地画时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惑。记得上学时期外出写生,大家满山遍野地跑,挤在一起画,也不想为何如此画。结果跑很远的路也画不出几张像样的画,但热情颇高。坚持一段渐渐地画多了,似乎也像样了,可总感到有些地方不对,对照对象也像,可又感觉画味不够。后来又听人说,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画。细想也有道理,好像外出写生又失去了意义,于是找来许多照片看着画,可不管怎样努力就是感觉不对,画的感觉也到位了,可就是冷冷的距离很远,总是缺少外出写生时身处现场的亲切感,画得当然也不生动,难以引起共鸣。矛盾许久,反思风景写生,什么是写生?就是写出对象的生机来。只有身处当时当地的场景之中,对象的气场才能感受得到,自己的情感才能调动出来,画出的东西才使人难忘。于是对写生的意义又有了重新的再认识。

外出写生只有热情还不够。必要的造型能力、构图能力和色彩常识不可缺少,画面构成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有人说,只管多画,不要想那么多。如此说的理由是熟能生巧,当然对于经验丰富的行家是不需要多想的,因为成年累月的修炼已使他们达到了自然而然、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可学生不同,由于自身的练习和阅历有限,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一定要教给他们一些构图法则,用理论指导行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看到好的风景,就会产生想画的冲动,这很好,这说明你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也就是有了感觉。“感觉”很好,也很珍贵,但也靠不住。所以此时要指导学生面对对象首先要找出兴趣点,是景物的组合形式吸引了你,还是它的色彩吸引了你,还是当地的风俗文化元素吸引了你。例如沿长城写生所感受到的雄浑壮美与江南小桥流水的雅致优美之别、太行山上贫瘠沧桑的石头房与皖南西递宏村富足生活中的徽派建筑的文化差异等。

为什么不同的景物而能撞开同一个画者的心扉。我想这是因为在这些不同的具体景象中蕴含着相同的适合绘画的抽象元素(点线面等),这也是“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画”的根据所在。列宁说:“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而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正是因为这些抽象元素以不同的面貌呈现,所以才使同一个画者激动不已,这就是我们在画时首先要明白的地方,这就要掌握构图的原理、色彩的情感表现、视觉的心理因素等;否则,就会因为把握不准而让不需要的次要的东西把这些元素破坏掉,画时随着感觉的消失越画越气馁。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些抽象元素的组合,胸有成竹、大胆地取舍,做到主题突出,构图变化统一。

第4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一、生活即教育,一切美皆来自生活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1这些陶行知亲自阐述的教育思想,读来耐人寻味,让我明白了教育要引导幼儿走进生活,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多么的重要。读着陶行知先生纯朴而又精深的理论,更让我震撼的是,像这样“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其实就是陶行知在生活和实践中得出来的,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成就证明了他的观点。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强调,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所有的环节都成为渗透教育最好的契机。

二、解放幼儿的身心,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1.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解放幼儿的眼睛

幼儿写生能较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它不是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

例如在春天主题中,我们会安排户外美术写生活动,我园地处山塘河畔,利用社区资源,山塘街上融合了苏州小巷特色的风景,石板路、亭子、假山、柳树等,春天的景色美不胜收,在带领幼儿写生时,会指导幼儿观察春姑娘的足迹,尽量用详细的话语描述。

幼儿A:“我在小草中发现了春姑娘的足迹,小草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我进行了指导小结。

教师:“是的,我们在小草中发现了春姑娘,小草的叶子是什么绿?”“嫩绿色”。“为什么会是嫩绿色?”

幼儿B:“因为小草是刚发芽,刚发芽时叶子最嫩的时候,所以是嫩绿色。”

在幼儿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帮助幼儿梳理所看见的美景的位置、特征、色彩等,这样的写生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写生――语言引导――欣赏创作”,使写生活动成为有美感的个性体验。

2.提供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指导明确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2

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教学实际和幼儿实际的前提下选题,选准教材,即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以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便于幼儿感悟、理解,乐于接受的实物或画面,能够表现出对生活和自然美的感受。我们的幼儿生活美术活动就是把“孩子跟着老师走,教师抱着孩子走”变为“教师顺着孩子引,孩子试着自己走。” 例如在《报纸变变变》活动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废旧报纸变一样有趣的玩具。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探索,逐步了解并讲述出来,我把孩子们讲述的制作过程以操作步骤示意图记录下来,并当场操作尝试,示范制作难点,一改以往教师示范,幼儿跟学的方法,让幼儿边观察边对比,边在操作中自我建构,掌握技能,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完成作品,充分展现出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3.寻找生活化的美术创作材料,拓展幼儿的思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3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选择相关的废旧材料,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增添一些生活化的美术创作材料。

例如在春天的主题中,开展了美工活动《可爱的蜗牛》。活动前,我带着幼儿在雨后散步观察蜗牛,在观察的时候我们引导幼儿观察蜗牛最明显的特征即蜗牛壳。一位孩子激动地告诉大家,大大泡泡糖的盒子可以用来作蜗牛的贝壳,大家听后都觉得非常适合,于是孩子们纷纷决定明天带糖盒。第二天,每个幼儿都带来了糖盒。唯独有一位幼儿带了一袋螺蛳壳,大家都围观,对该幼儿带的螺蛳壳表示怀疑。该幼儿立即拿出在家中制作的小蜗牛,小小的螺蛳壳里真得活灵活现的出现了小蜗牛。于是,我表扬了这位幼儿,请他介绍他收集的过程,原来他是在吃饭的时候想到的,正巧家里吃饭烧螺蛳,孩子将吃好的螺蛳壳洗干净带来。

站在尊重幼儿的角度,我们应该拓展更多的丰富的来自生活的美术创作材料。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即“美术”与“材料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结合。

第5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表现出个体差异性。传统的美术课堂一直强调同一性、标准化,对学生的动作与思维、教学内容与解答等都要求保持一致,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实际上谈不上去探究、自我感悟,学生的独特性在潜能层面就被压抑,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使课堂有助于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理解和体悟,有利于每一个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展。

科学幻想画是教学的最好实践,保护学生的个性也非常重要。人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了孩子的才能。在科幻画创作教学中尤其需要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是从引导儿童学习观察事物开始的,要他们首先明确观察任务。我让孩子们从身边的校园、家庭甚至自己的周围开始观察,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要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即运用审美观察法、整体观察法和比较观察法去发现问题。

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优势,实行“音、形、色”并举的“立体型”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音乐、电影带入美术课堂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假如在美术教学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声图并茂,声色俱全地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反映,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具有启迪人的智慧、促进智力发展的特殊功能。电影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如电影《梵高传》,让学生了解梵高的一生同他的每一幅作品一样充满了亢奋而绝望的艺术激情。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和动荡的激情,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都是梵高孤独内心底层最深的呐喊,并通过对他生平和性格的了解及他作品的欣赏,从而提高了艺术修养,感受画家作品背后的满腔热情,教会我们现代人要学会执著的追求。

3.开展户外写生活动和参观学习

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和参观,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和评价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组织进行静物、人物、风景写生是很有必要的。写生是发展学生视觉写实表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它不但有培养学生写生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基础能力的教育作用,对发展学生感觉器官,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注意、观察、思维、记忆等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的智能更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实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行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第6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高中美术特长生 生动 主动 灵动 感动

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育,作为武宣县二中教学的一大亮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既体现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基础性,又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又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宗旨,“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练得灵动、评得感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育德长知,培养能力。

一、教得生动,艺术课教给学生艺术文化知识

1.教学的现代化与生动化。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引下,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学,要与社会与时代与周围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艺术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美育情趣,使艺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与时代内容相融合。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学的严谨化和系统化。在注重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相结合的前提下,结合美术专业的特点和招生入学考试方式的连贯性及相关要求,并总结近年来全国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招生入学试题的基本特点和总体要求,我们为美术高长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制订了严格的教学计划,通过基础教学发现兴趣,通过专修课教学培养特长,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的目标化与人才化。我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当前形式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的方式,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避免“一刀切”的认识误区,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进行意向选修,分类编组,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潜能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采用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期待的方式实施“合格加特长”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实行分类教学。坚定“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信念,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学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和谐发展。

二、学得主动,艺术课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1.给学生以自由的学习活动空间。

在学生学习活动空间上,我做了一些尝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寻自由的学习空间,在课外找寻自己的兴趣点。例如,有的同学非常喜欢上网,他们就把因特网作为了自己学习艺术的自由空间,在网上找出大堆相关艺术资料,带回课堂。不仅让自己在课外就丰富了艺术体验,让其他学生有了一个补充艺术感知的机会。(右图为学生自画像作品)

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1)观察感觉能力。学生对一具体对象或事例进行表述,欣赏优秀作品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将老师的感觉强加给学生。例如:当你看到一个瓶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用线进行排列组合的时候你当时有什么想法,面对对象时,你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等等。

(2)分析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如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虚实、色彩等的规律性和逻辑性的知识进行理解分析。

(3)理性表达能力。在对事物客观表象的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表达。

(4)个性表达能力。个性教育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肯定学生不一样的观点,关注不一样的尝试,才能促进生成发展。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做的、想的都一样,就不可能有发展。

(5)心理调适能力。高中生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课程紧,压力大,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学会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6)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美术学习和各种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三、练得灵动,艺术课让学生充满了情趣的学习环境

我在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上,不断强调学生要深入生活,多画,多记,多观察,在头脑中积累素材,平时对生活景物的观察积累如同观察社会同样重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如:开展艺术讲座,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外出写生,画画家乡的特色民居(红庙、城楼、石头房、将军楼等),画画家乡的著名景点(如五马拦江、西街码头、灵湖影月、八仙风光等),采取讲解、示范、逐一辅导、集中评价等方法,还采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录像、投影、幻灯、电脑动画等多种媒体交替使用,尽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图为学生的家乡风景写生作品――五马拦江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针对历年来美术高考课目及学生报考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并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表达自己对绘画艺术的感受,获得了许多的收获与感悟,陶冶了情感,提高了审美能力,促进了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努力创造了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赢得了学生的青睐。

四、评得感动,艺术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1.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

我在每一张作品完成前、中、后做好示范讲解,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也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在师生对话的形式下,赞扬和鼓励学生的求异心理、自由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随着老师的引导,他们思维从表层到深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状态。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可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解决问题、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

3.反思―评价。

这是学生自主发挥完成作品创作后对创作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反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审美创造的评价标准对自己作品与他人作品的反思评价讨论。如:自评、他评、师评、小组评、书面评、口头评等,教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式转向探究式、自主合作式。

4.做好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录和追踪记录,课业考核;等级评定,逐层推进。

它不以“分数”和“升学”为唯一目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水平,使考核的结果能成为推动教学发展的层次目标体系。

5.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班上树立和发挥榜样的力量。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榜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学生在高中阶段好胜心理较强,在榜样的激励下,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反复修改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有时一画就是半天,画得好的同学不但能积极努力地完善自己,朝前冲,而且在静物摆放、出外参观写生等方面,能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前面的学生在跑,后面的学生在追,整个年级学生出现你追我赶现象。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群体振奋,共享成功。

第7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以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然而,美术教育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如何为培养新时代的个性化人材,这是广大美术教师面临的严肃问题。美术课堂教学是基础,要懂得如何在师生对话中进行反思,又时而进行关联性思考。在美术多元文化的影响,其课程构成的元素不断在更新,课堂教学方式更加丰富,研究角度趋向全面,思考水平愈加深入。怎样去适应这些发展呢?唯有多看书,以崭新的视角,观察不同的教学实践,用传承中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多维度对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及其创新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作为现代教师,多多读书、从中感悟,使自身建立多元化材料的认知体系,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在开拓眼界的同时,丰富了彼此的理论底蕴。

二、多面开花,从传承中获得信心

国粹是值得去弘扬的,亦能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培养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首先想到是办展览,从中获信心,作品可以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或古典、或现代、或细腻、或粗狂,倾注着师生的激情和汗水。学生稚嫩的构图、线条、笔画,虽不足以与经典比拟,但它们散发出来的缕缕墨韵清香,足以令人感受到书画这一国粹艺术之迷人魅力。

传承的脚步不能滞留,还要多参加比赛活动。如:手绘灯笼上的浓淡、干湿笔笔在目;方寸明信片,尽显细腻之魅;甚有DIY自制风筝等。比赛活动不仅传承着古老的记忆,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三、多元展示,让校际交流常态化

闭门造车不是我们想要的,现代社会的交通、通讯、信息很发达,完全可以实现集多方学校之所长,经常开展多元化题材的展示活动,在交流中必然会涌现很多不同的想法,亦可以在共享各自认知的基础上提升品味。

曾多次想过,外面的比赛活动让我们开了眼界,回到校内,我们何不展示自己的成果呢?做成展板,一方面可以影响观者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反馈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此类作品的建议。

有次展示“面具”,造型夸张,配以强烈的对比色彩,具有极强的装饰性,采用了对称的构图,虽然绘画居多但是颜料不同,有的是遮盖能力较好的水粉,有的是较为透明的水彩,有的是较为鲜亮的丙烯颜料,还有的是韵味十足的水墨表现,同时,水墨的这种呈现又是当代中国画演绎与传承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展板的形式是多样的,其表现内容、使用材料上有各种纸质材料、泥、铁质材料,在制作方法、展现形式上亦各有千秋。而要评论一件作品,就要如此多面性地去看待,很多作品融多种内涵在其中。

我认为个性化作品的展示是提高师生认识的直观途径,最早研究个性化教学的杜威说到:艺术最重个性,如果不能体现鲜明的个性,艺术就无法独树一帜,形成其独特的风格,从而引人注意。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美术,它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教学并牵手校际展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是古今一致的共识。

四、参观学习,提升专业领域素养

想要谈古论今,美术馆是不二的选择,曾看过一期展览,“相形之下——关于传承与演绎的艺术”。这里,传统水墨语言赋予艺术现代生命,同时拥有着深厚的传统文脉与清新的时代精神。惊其印度手工纸、金箔、油画颜料能做出中国画的形式,叹其创作者把石头、塑料做成动物骨架等,无不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而国外油画的视觉影响亦深远,“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看法国画坛革命的领军人物柯罗、米勒、鲁索等经典作品,见证印象派从新生到成熟的毕沙罗、莫奈、雷诺阿等人的风景写生,现场的感觉好得无法用言语去表述!

各地博物馆,能见:玉雕、留青竹刻、象牙浅刻、铜刻、陶瓷、紫砂、苏绣、云锦、梳篦、剪纸、奇石、根雕等,令人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活灵感。美术馆、博物馆里拥有无限能量,是我汲取养分的极佳之地。

此外,听讲座、听课,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啦,听教育名人一席话,胜自己上课多年所得;学百家所长,胜独自专研数年所获,我往往会沉溺其中,却总提醒自己要静下心去思考,以得到更深的感悟。

五、大胆尝试,在创新中展望未来

要让学生进行多元材料艺术创作,就得重视学生的个性创作性思维,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都应是一种个性创作。开发学生的个性创作潜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创作能力的学科之一。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如果一条长廊,渗透着中国古老元素,暗红色的廊檐,配以古典园林漏窗的框架,形式美且材质独特,园林般的环境是那么幽美。如是墙壁上再挂些教师、学生的艺术作品,如此个性氛围必能予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

除了环境布置上可以有创新,在平时教学中亦能有创新,在美术教材的引领下,尝试另类的材料未尝不可。当将模型配材,超乎异常地小心翼翼地粘贴组合时,学生在获得与航海有关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取与之相关的机械、物理、能源、环境等多领域的知识,在美术多元化领域中又能上一层台阶。当把废纸用水浸泡过后,捞出,上胶,用手攥成团,造型后等自然干,当变硬时,就成了另一种艺术——“纸泥”,随后描绘、上色成为艺术精品。还有其他很多新颖的艺术表现等待我们去挖掘。

只要有想法,就会有创新;只要有激情,就会有收获;只要敢于尝试,就会超越自我。每每夜深人静时,我总在思考,上好课的老师是好老师,会思考的老师呢?就从美术的角度考虑,临摹像一幅画,那充其量只是一个画匠,创作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那就往“画家”靠近了一步。是否有创新,以后的路,不仅要沿袭老一辈的经验来走,还要在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去挖掘一些新鲜的东西,或者解答就目前而言的一些疑问。

让“美术多元化材料”延伸至教育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个性化作业”成为一道道校园内外靓丽的风景线。

第8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重要性 课堂教学 习惯养成 反思总结。

一、主动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途径,是艺术创作的依据和前奏。观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主动观察与被动观察在观察结果上会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强调的是一种“有意的注意”,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活动,是带有某一目的或方向的观察。而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漫无目的的观看。观察者如带着目的或方向来观察事物,那就如有一只无形的“手”牵引我们的视线在周围的空间移动,哪儿有事物存在,它就指向哪里,一旦发现事物之后,它就引导我们聚焦事物,或扫描它的表面,或寻找它的边界,或探究它的地质,或分析它的结构等等,帮助我们寻找的东西。只要我们能够“主动的注意”,生活中习以为常德物品就可能焕发新貌,就能给予我们奇特的视觉享受。

如:图1中,如果没有主动观察和细心感受的话,可能仅仅就只能看见墙角中的三盏灯,而忽视了灯光投影中又出现了另一个“蘑菇”的形状;图样如图2中,看似杂乱的树木轮廓还隐含着一个“骆驼”的形状。三盏灯和杂乱的树木这是任何视力正常的人都能看见的物象,但从“灯”看到“蘑菇”,从“树丛”看到“骆驼”这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这已是一种观察的质变,一旦养成了观察习惯,将大大提高我们对创作的敏感度。

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审美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主要途径。

(一)合理的情景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观察的兴趣。

首先,一个好的情景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里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是最好的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 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只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我们知道,成人讲述一件事或一个物体,可以凭借当时的实物、情景,也可以凭借脑海中存留的记忆进行,然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积累并不充足,因此,在讲述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凭借物。传统的凭借物不是实物,就是教学挂图或幻灯片,富有动态的凭借物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构思和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计算机拥有灵活的信息处理能力,既可以展现给幼儿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画面,又可以模拟各种现实情景,以利于幼儿创造性才能的发挥。美术和音乐同属艺术范畴,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感人之处在于优美的旋律、节奏,美术也同样强调节奏和韵律的美感。美术教学通过插入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激发、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八册中的《高山、大海、江河》书本上的左边是以学生熟悉的黄河、大海作品为欣赏作品,让学生感受与讲述大世界汹涌澎湃的江河、波浪涛天的大海的“形象庞大”、线条粗犷“的壮美;右边是以气势磅礴的大山为欣赏作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到处都有壮美的存在,感受大自然摄人心魄的威力。如果有好的引入,有多媒体的帮助,有好的影像视频、音乐背景,将这些作品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但看得投入,而且表达得也十分生动、具体,同时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物象时能够受到美的感染,产生激情。如观察一丛花,要使学生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呈现的鲜艳夺目的美;观察风景,要使学生感受到或是宁静的美,或是壮观的美,或是开阔舒朗的美;观察金鱼,要使学生看到金鱼悠然游动的姿态的美------学生对物象感受到了美,有了激情,使之情景交融,这样作画时,学生通过画面构图、色彩搭配,把自己看到的,以及感受到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例如《心中的太阳》一课。我在两个班做了实验:一个班在上课时,我就让学生欣赏课本,由于书本上插图的效果不是最好,学生对之也不能产生很大的激情。另一个班,我则通过观看录像(或幻灯、其它图片资料,结合一年四季春夏冬太阳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每个季节的太阳确实和平时不一样,并能由观察到的景象,联想到其他的景象。

(二)好的教学过程能培养主动观察的习惯。

美术课在教学中离不开观察,观察离不开可视形象。学生只有在主动观察各式各样的美的形象中才能提高对美的感受。通过主动观察,学生才能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才会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理解。在指导学生进行主动观察时,既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顺序,还传授正确的观察方法。

首先,在上一节新授课的时候就要学生先预习。让学生了解这节课书本上的作品是什么时候,那个年代,出之谁的手。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是个怎样的人。了解了这些将会容易了解这幅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体会作品中情和意。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没有画蛙,而是在那四尺长的立轴上,画两山峡谷间泉水汩汩地自远处来,一股清泉直泻而下,只见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顺流而下,欢快地游动着,然而,人们却可以从几只蝌蚪想象出十里山泉汩汩流淌,蛙声不断,声声入耳。画面无蛙,却闻蛙声,这就是国画含而不露的特点。俗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认识一个事物,最主要的是要观察其主要的特征,以及物体之间的联系。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则应该引导儿童从物体的特征、形状、颜色、比例及空间关系等方面去观察。观察时遵循从较简单的事物着手,逐渐进入复杂的事物,由一般的观察进入细微的局部观察的一般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会整体的观察。先观察整体关系,再深入局部仔细观察,然后再回到整体关系上观察,这既是观察顺序也是观察方法。

其次,给予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起着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还要挖掘学生的潜能,突出学生是主体,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对低年级学生讲解时,可用一些通俗的语句来说明,如果讲解得太深奥,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关键点”,用基本形来表示。就拿《小丑娃娃》一课来举例,这是一节写生课。我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找出几个“关键点”,如身上的白绒球在整个娃娃高度的一半处;帽子、头部、上半身各占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一;鼻子在头部的中间等。接着教学生用基本形来概括各部分。如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椭圆形表示头部,用长方形表示整个身体、四肢等。这样,把几个关键点、各部分的形状确定好后,再深入画眼睛、嘴巴、头发等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同时也为以后的写生画打下了基础。

其次,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日常的观察与反复的实践。教师经常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由于观察时,出现的次要现象更加吸引人,容易窥视对主要现象的观察,只好再进行重复观察。为了增强观察的持久性,还必须培养长期观察的习惯,如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等,必须长期地坚持观察。现在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日常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低年级教材中的《服装设计师》、《帮妈妈晒衣服》、《瓶花》等,平时教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引导他们自觉的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使其头脑中形象储存逐渐丰富。学生只有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才会对事、物、人、景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再加上老师的指导,逐步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为绘画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内容。

(三)总结反思有助于学生主动观察的养成。

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甚至所理解作品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看法,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其原因,反复理解体会,重新成功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境,学生会收益很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与众不同的看法”,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力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儿童观察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特别在低年级的时候,就逐步教给他们正确的主动观察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主动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戴立德.《美术教学教参》.岭南美术出版社.第一册.136页。

第9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一、从身边的故事引导,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的时候,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发聋生的许多思考 ,如能及时保护聋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聋儿的探索精神、研究能力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老师:“《我爱家乡—新疆》这幅画画面上有什么颜色?”

聋生:“有红色、桔红色、草绿色、土黄色,蓝色等……”

老师:“新疆风景给我们什么感觉?”

聋生:“高山,冰川”“大漠的、民俗的……”

老师:“新疆有什么美食?”

聋生:“烤全羊、奶茶、羊肉抓饭、拉条子、大盘鸡……这些食物”

我爱家乡—新疆什么呢?我说:“提起歌舞之乡,瓜果之乡,没有人不会想起新疆,这个美丽的地方,大漠瀚海,驼队古风,绿洲草原天马行空,翠湖雪峰云杉绿浓,曼舞轻歌古乐回旋,瓜果清甜佳肴美味,充满魅力的自然风光,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新疆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区,巍峨的高山,高耸入云的雪峰,苍翠无边的雪松云杉,晶莹的冰川,碧澄的湖泊,浩瀚的戈壁沙海,冰川与火洲为邻,沙漠与绿洲相映的奇特景观,加上古丝路上的文化沉积,古石窟,古寺庙,古墓及千年干尸等文物留存,还有47个民族,各个民族的风格的建筑,服饰,歌舞,习俗,美食组成新疆旅游最迷人的风景。”聋儿们开始激动,有想马上把家乡最美的一面描绘出来的热情。

二、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发现美丽的色彩

当我用新疆故事来激发聋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忽然发现,刚才提问的那个学生还低着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很显然,他的兴趣并不在这些故事上。

“你在想什么?是不是有好听的新疆故事要讲给我们听啊?”他满脸稚气地抬起头,看了看我,又环视了一下四周,还是低头没有说话?

我从讲台来到他的旁边,才发现他用手势在讲自己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它清澈见底,小河两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小草和树木,鲜花开的是那样的鲜艳,美丽极了!家乡的人们非常注意保护环境,从不往小河里扔垃圾。

“老师,我在乌鲁木齐生活了那么多年,从来没见过沙漠,它是什么颜色的?给我们讲讲吧。”孩子们仰起头,带着好奇的表情看着我。我又反问到:“你们说是什么颜色的?”大家争着说“是黄色的”。 我告诉聋儿,沙漠不只是枯黄色的,还会有其它各种颜色。如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有一片沙漠是红色的;在美国南部的路索罗盆地有一片沙漠是白色的;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是黑色的;而美国的亚利桑那沙漠是红、黄、紫以及蓝、白等各种颜色,真是五彩缤纷,绚丽至奇。沙漠会有各种颜色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沙漠里的沙主要是由岩石风化而来,但岩石里含有各种颜色的多种矿物质,因此造成了沙漠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辛普森沙漠的沙子里含有铁,铁被氧化后呈红色;路索罗盆地沙漠的沙子里含有石膏质,而石膏晶体被风化后呈白色;而卡拉库姆沙漠则主要是由黑色岩石风化而成;亚利桑那沙漠的沙子里含许多种颜色的多种矿物质,因此绚丽多彩。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星空浮云、雪峰插云,危崖耸立,冰川晶莹,峡谷深邃,林木葱郁,花草满坡,泉瀑淙淙,空气清新,景色迷人等等,都是聋儿观察和描绘的素材。启发学生用他们的眼睛、耳朵、手、鼻以及全身去感受色彩的美丽,由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刺激他们从事绘画表现的意欲。

三、培养聋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聋儿创作的源泉, 聋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 创造思维的萌发, 更取决于聋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 多感才能多知。

1、尽可能多的运用题目的多种形式的变异,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如学习新疆风格的儿童画, 让学生自己根据家乡忆想作画。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 因此, 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 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 减去不入画的部分, 用加法方式,补充一部分, 使构图完美, 意境更充实。要求聋儿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 矮的更矮, 根据主观感受, 表现情趣, 加强艺术感染力。

2、消除思维定势,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讲清思路,而且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聋儿的创造个性,而对于聋儿来说个性心理因素表现为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和自信心。

3、创造需要勇气, 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 在创造活动中, 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 怕同学起哄, 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因此, 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 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 尤其在评判作业或作品时, 不以干净、规整为唯一标准, 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 有独到之处, 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 成功的作业。

四、注重评价聋儿作品

评价环节格外重要。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欣赏的眼神可能对聋儿来说都是一次鼓励。在教学中我一般采取自评与互评为主,教师评为辅的形式进行对作品的评价: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环节是不可缺少的,让聋儿在班里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以及心得,尤其是在同学面前或在与其他作品的比较下,聋儿一般会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产生一种反思或批判的心理,这样可以很快帮助他找到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