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

第1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水彩风景写生教学 色彩感觉 选景 构图 技法 训练

水彩画在英国形成独立画种以后,随着传教士的足迹,明清时期传入我国,通过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画种。水彩色以水为媒介,色泽纯净透明而美丽,非常接近大自然本身的色彩和微妙变化,更能体现出独特的情调和意境,因此常被大多数的画家作为表现自然风景的手段。又因其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记录下所见景象,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景观等设计领域,成为必备的设计手段之一。

水彩风景写生课是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对于学生认识户外光色变化规律、培养色彩感觉、表现自然景物、提高色彩的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能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对艺术形象的归纳和提炼,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为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色彩教学的重要环节,以下将侧重探讨水彩风景教学中几个重点:

一、水彩风景写生的特点

水彩风景写生表现的主要是自然界变化多姿的色彩瞬间,具有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光色变化对比强烈等特点。了解风景写生的特点将是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风景画有创作与习作之分。风景画的创作,是通过表现大自然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一幅好的风景画创作,并不仅限于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以客观存在为依据,通过作者独有的感受,创造性地将大自然的美升华到艺术形态的美,反映出作者的构思、意境和情感。它应具有诗一般的情景和令人向往的情调。水彩风景的写生,是按照教学要求与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通过推敲写生对象的构图,反复进行色彩和技法训练,以表现自然界色彩的冷暖变化和浓淡干湿,从而使学生掌握水彩这种颜料的特性及水彩风景画的绘画方法和表现技巧。

二、色彩感觉的训练

作为刚接触设计的大一学生,曾学习过基本的色彩知识,有一些画水粉画的经验,但那只是基础的入门和应试技法的训练。高等教育的色彩教学体系是引导学生科学的掌握色彩规律,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规律来进行个人创作。

训练色彩首先要从光与色的知识开始。光是人们感知色彩的必要条件,色彩是一种视觉感受,客观世界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形成信息,使人们对它产生认识。所以,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来自外界的一切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以及它们的界限和区别都由色彩和明暗关系来反映。风景写生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和辨别色彩,并充分把握自然风光中色彩与光线之间不断变幻的复杂关系。只有掌握了光与色的规律,学生才能在色彩的海洋里畅游。因此,对于光与色的训练,在风景写生中尤为重要。而水彩正由于其透明、轻快、能快速表达的特点,被高校基础美术教育作为重要的色彩训练手段。

其次,应注意色彩冷暖的培养。色彩的特性是由于人的生理特点和人的知觉、联想等原因而对色彩产生的心理反应,使人对自然界色彩的视觉感受与机体其他感觉形式相互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相对地固定下来,构成色彩的种种特性。比如,色觉与温度感觉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色彩的冷暖特性。自然界的丰富变化,给色彩的冷暖训练带来了很好的题材,从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中培养学生对于各种色调的把握和提炼,从而加强其驾驭色彩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色彩整体感的培养。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曾说:“你如果要做一个艺术家,你要牢记:必须开拓你的胸襟,务使心如明镜,能够照见一切事物,一切色彩!”初学水彩风景的学生,往往过分地强调某一部分色彩的存在而忽视了其作为整体的组成部分;或画面没有主体,面面俱到。写生中色彩色调是第一位的,没有色调的画,只能是颜料的堆砌,谈不到美和情感的表达。“调”一词是由音乐术语中来的,色彩画的色阶就相当于音符,它有序的变化才会组成有旋律的色调。因此要培养学生明确画面中所有物体的颜色是一个整体的色彩组合,需要从整体入手,抓住构成整个画面的色调关系和色彩倾向,所有局部的色彩都应从属于画面的总体调子。

三、水彩风景选景

自然风景是适合任何风格和绘画方式的主题,因此选景的题材也十分广泛,如城市建筑、乡村风光、园林景观、市场街景等。这些景物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描绘自然风光的风景画,总是受到观赏者的喜爱。风景画的选景不需要追求高大的气势,也无须描绘复杂的内容,一些平常的景致,随着季节、光线、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会呈现出十分动人的特殊意境。比如山谷、水乡、海边等,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与情调,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这种对自然风光的特殊感觉,才是选景的动机。

自然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要从中选定一个美丽的景色来作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特别对于初学风景写生的人,更为困难。所以要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景色入手,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选景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自然、认识自然,提高对自然景色的选择和感受,同时要增强审美知识的修养,多欣赏世界著名风景画,再加上积累写生实践的经验,才会做到得心应手。

四、水彩风景构图

选定了合适的写生对象,就要进行创作了。这时对于构图的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传统的基础绘画教育中,教师示范怎样画,学生就怎样画。长此以往,不仅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而且影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构图,之所以这样画。应端正学生构图时的指导思想,鼓励他们创新思维,去寻找自然界的新景象。在基础风景写生教程中,课本往往教导正确的构图形式有三角形、对角线等,这些对于初学者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但对处于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讲,教师给予更多的应是积极的引导,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构图思路和理念。

2.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的构图方法,逐渐形成个人的绘画风格。风景构图教学是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能只讲授自己的绘画风格来指导学生,要结合国内外各种流派和新兴技法理论,带领学生对自然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反复作各种构图训练,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及思维方式。

五、水彩风景写生技法训练

“水彩是现场作画最理想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水彩可以迅速创造出微妙的氛围和效果,这是其它材质难以比拟的”。每一幅成功的水彩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各种技法的运用,因此在写生技法训练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讲解和练习。

1.平涂法。平涂法是最基本的水彩技法,是绘画中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大到天空,小到细节的部分。训练方法也简单,水彩色中加入大量的水,用大号的刷子在绷好的水彩纸上作大面积的连续的平涂。刷子与画面最好成15度角倾斜,以便下一笔能带走上一笔底边的液体。平涂的效果是光滑、均匀的大面积色彩,常用作天空、水面等的描绘。由于需要水色的混合,在训练的时候就要指导学生注意水和色的比例关系,可先用喷壶将纸面打湿,再加水彩色,从而控制色彩的浓度。平涂法也可以干后逐渐加涂层数,就可以形成另一种手法――层涂法,通过逐层的涂颜色,达到理想的色彩和浓度。这种画法也可用在细节丰富,结构明确的景色中,如岩石树木、水的反光等,可使画面更加生动或均衡。

2.渐变法。渐变法也是水彩基本画法的一种。以颜色的渐变来表现晴朗天空中逐渐消失的蓝色,使天空看起来更加透明和纯净。具体操作则是画板倾斜,在平涂的过程中加清水蘸笔,让颜色逐步减退至地平线。渐变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加上第二种颜色,以达到两种颜色的自然结合,我们称之为湿接法或浸接法。这种画法用来画天空是最常用的技法。

3.湿画法。“水彩是表现烟雾微妙效果的最佳媒介”。湿画法是先将画面打湿,再用浅色画出理想的气氛或远处的树、灌木、建筑、山峰等,产生出柔和的气氛和深远的空间感。画面随水分多少而显出不同的效果。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底层颜色的含水量要多于其他层次,以防止上层颜色跑散。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在于对水分的控制,这也是水彩画的重要技法训练。

4.干画法。干笔画法可运用于很多画种。对于水彩风景画来讲,也是很重要的技法。干笔画要求是使用很少量的水或不用水,轻擦或推,在画面上留下各种特殊的肌理效果,适用于表现一些粗糙的肌理,比如草地、树皮、岩石等。实际教学中可选择不同的颜色以及变换运笔的力量来取得不同的效果。

5.其他技法。水彩画还有一些特殊技法,比如使用留白胶、撒盐、蜡封、拓印等等。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可以达到某种特殊效果的手段,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色。

水彩具有纯净而美丽的特点,非常接近大自然本身的鲜明色彩和微妙变化。当运用技巧和想象力来使用水彩,从而表达薄雾风景的朦胧效果时,水彩或许正处于最佳状态。绘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水彩风景写生更是需要渐入佳境。水彩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的媒材,但水彩那叫人惊叹的透明感,却又是任何画种所不能比拟的。一张成功的水彩风景写生作品,包含了对作画者多方面的综合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色彩的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合理的构图方式,良好的绘画习惯。这是将水彩风景写生教学推向秩序化、规律化、有效化的合理手段。

参考文献:

[1]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7.

[2]西蒙・詹宁斯.柯林斯艺术教程[M].海南: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37,88.

第2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读图时代 油画风景写生 教学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被不断引入我们的生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数字图像等愈发普及,随便在电脑里键入几个关键词,需要的图像便纷至沓来,真正实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很多学生外出实践往往只带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甚至借助于发达的互联网,然后依托图片完成风景写生。这为油画风景教学带来了许多的困扰,也导致部分师生对风景写生教学的理解出现了问题。

一、油画风景写生的意义再认识

从根本上说,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美妙的风景可以除去思想和精神中的毒物。人们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又渴望能遁身于自然之中,这从15、16世纪欧洲的贵族庄园以及现代人住所设计追求中不难窥知。中国自然之声油画艺术研究院院长赵友萍在首届中国自然之声风景油画邀请展的前言中说道:“风景画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对待生我、养我之大自然――土地、山河、大海、森林、家园等的态度问题。”在诸多的绘画作品中,风景画无疑是人类与自然最为直接发生关系的产物。风景写生,中国历来有之。中国古代将风景画叫山水画,“历代的艺术家将山水画作为追求与天地精神往来之肃然、悠然的灵魂漫游的载体,寻求羽化或不羽化而登仙的神游物外之畅想的意趣和寄予情怀的一方天地”。而作为油画风景发源地的西方,艺术家们也一度将风景写生视为远离都市和政治的有效途径。

欧洲文艺复兴的代表达・芬奇在《画典》中指出“画家是所有类型的人物和事物的统治者。如果他想要河谷,如果他想要一片从高山之巅一直延展到海平线的巨大平原,他就是这一切的统治者;同样,如果他想要从低矮的平原看到高山,或者从高山看到低处的平原和海岸,他就是这一切的统治者。事实上,任何出现在宇宙中的东西,从本质上、从外观上、从想象中,都得先经过画家的头脑,然后才出自他的手,他们如此的卓越,他们有能力展现出均衡而和谐的整体景象,他们可以在同一时刻、在一瞥中被观察,就像真正自然界中的事物一样”。所以,油画风景写生无论是过去和当下,对于艺术家探寻个人绘画语言都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古语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自然”,艺术家在油画风景写生中可以提炼个人语言,对自身审美能力及绘画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是现成图像所不能具备和实现的。

二、油画风景写生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

油画风景写生虽然也以客观的外在对象为蓝本,但每个人在观察和把握对象的同时总是在不断的努力融入个人特色及内在精神。《文心雕龙》中即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领悟。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说,风景写生正是摆脱视觉束缚,提炼个人语言及抒发个人情感的理想殿堂。简单地说,风景写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整体意识

大自然和图片带给观察者的视觉冲击是不一样的。图片是经过筛选的风景,其构图、光线已经受到摄影者的限定,其色彩、空间也受现代数码技术的制约。而原始的风景是没有边界、没有穷尽的,这就需要写生者自己去构图和选择景物。在风景写生时,由于没有了相机镜头的框定,学生往往可以更宽泛的选择自己的画面组成,尽可能少地受视点、主体物的局限,让画面更加整体而富于个人特点。其次,写生时外界的光线、事物都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称:“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就需要学生在写生时具有全局意识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定义画面的光线和物象,并妥善处理自己的画面色彩、空间等问题。

(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感悟能力

绘画是一种创作美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活动主题不是对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也包含了绘画者主动性的创造。相同的风景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视点、偏好、习性都不相同,在写生风景时也往往是选择符合自身审美情趣的场景。有时候就算是相同的景象,因为作画者的理解和情感不同,画面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王国维曾经提出“一切境语皆情语”,意为在风景写生中,往往是通过写景延伸至写情写意。所以在风景写生中,写生者往往是结合自身审美及感悟能力对外在物象做出反应,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而对图像画画其实已经是二次审美,很多方面受到图像的限定,远远达不到对景写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写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生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因材施教,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象的生动,在一草一木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感悟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塑造能力和画面把控能力

大自然是复杂和变化的,而图像却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在风景写生时除了要寻找美、发现美,还需要表现美。这就需要作画者具有较好的画面把控能力和较强的塑造能力。为了使画面更加完善,作画者必须对所选的景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取舍,反复推敲,甚至多番修改,根据画面的需要对景物进行归纳和重新组织,使画面最后实现和谐与统一。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对着图像画画时所不能比拟的。

风景作品是基于作画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自身专业素养而形成的,需要作画者对大自然的亲切的关注和近距离的感受。这与来源于图像的间接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是画自己所拍摄处理的照片,也远没有风景写生时对景象的理解透彻,很难达到对景写生的教学目的。

三、读图世代的油画风景写生教学

科技发展从来不是阻碍艺术进步的绊脚石,相反绘画艺术借助于科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进步。油画的出现得益于绘画用油的发明,颜料的批量生产使绘画变得更加容易。今天,在提倡数字化的大环境下,风景写生亦成为流行语,“南方的风景”“写生中国”等风景写生集体和风景写生展览层出不穷,更多的人愿意停下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无穷魅力。

(一)利用图片辅助油画风景写生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将写生风景拍摄成适合写生练习的图片,让既有的图像帮助学生确立风景写生的景象选择、构图、色调以及时间光线等外在因素。教师可以基于此客观景象指导学生完成风景写生练习,让学生在选择景象、构图时与图像予以联系,将学生写生作品的色调、光线等多方面与原图片的做比较研究,帮助学生迅速提高选景和构图能力,以及对画面色调、外光的处理能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不同天气情况拍摄同一组风景图像,反复观察比较研究画面的不同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外部世界。同时,对于那些景象优美,却不具备写生条件的风景,可以利用相机、电脑等辅助工具制作成图像帮助学生完成风景写生作品。

(二)在教学中厘清油画风景写生与图像的关系

中国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曾有“对景写生,要懂得‘舍’字,追写状物,要懂得‘取’字,‘取、舍’不由人,‘取、舍’可有人”的观点,认为懂得取舍的创作方式可以“追踪内美”和“画中山川要比真实山川为妙”。诚然,图像对景象的反应都基于电子设备对对象的木然接受,在一定的技术范围内将景象印刻记录。风景写生却不同,它是作画者对大自然的自我感悟,是对景象的主观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写生作品与图片对比研究,找到写生作品与图片的具体差异,肯定图像带来的积极因素和对景写生的作用,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有别于图像记录的写生观察方法和风景表现手法。

(三)利用风景写生教学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通过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写生的过程中,学生在对客观自然的研究、观察,和对绘画基本规律认识的同时,能提高敏锐而生动的审美感受力以及整体艺术素养。这些能力的提高无疑会帮助学生在读图时代对图像的选择与把握,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图像信息并实现最大的利用价值,为以后的风景写生和艺术创作积累更多有效资料。

结语

读图时代,图像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当下美术教学,冲击着当下既有的教学模式和经验,也不断给现有的教学带来机遇和惊喜。既然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重视与肯定油画风景写生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正视图像时代对油画风景写生带来的冲击和便利,充分利用图像带来的正面和积极因素,更好地完成油画风景写生的教学工作。

第3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水彩画教学 当代艺术语境 教学观念 更新

改革开放以后,西画体系的水彩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的水彩队伍空前壮大,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有了相当的影响,以至上世纪末的第九届美展第一次将水彩作为一种画种与国、油、版、雕一样单列展出,登上大雅之堂。近几年来,中国水彩沿着良好的态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内举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展览,他们得到了全国美术界、文化界的关注。但我们还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水彩艺术还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它的分量还不够,对观众的号召力也不够,在人们的观念中还不能与其它画种并列,依然难以摆脱附属的小画种地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水彩艺术在前两年火热的艺术市场中并未像其他画种那样成为宠儿。在国内外的国油版雕其它艺术领域,当代性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遗憾的是,水彩艺术自身对当代没有更多的反思与探索,很难看到有人在认认真真做当代艺术这一块,历届画展中当代性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没有触及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

水彩艺术的当代性不足必然引发对培养准艺术家的美术学院的教育体制和水彩画教学进行反思。目前一些本科院校的水彩画专业学生的创作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水彩画创作“中国性”不够,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过于表面、肤浅,中国传统笔墨还未在水彩艺术中进行有效的渗透,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水彩太少。其二,题材单一,水彩艺术创作一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方面,人物水彩创作过于滞后,水彩艺术中那种干预社会,触及社会问题的重大题材、历史题材、风俗题材等太少,水彩艺术作品中缺乏那些包含当代人视觉感受和精神反应的作品,缺少对社会深层次的关注。缺失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其三,重视技术,忽视意识。大部分创作者仍然沉浸于对某些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的摸索和训练之中,满足一般性的写生、小风景的反复摹写,是艺术长期陷于俗套之中。水彩艺术当中,传统写实的作品过多,磨照片的作品比比皆是,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观念方面有创新的作品太少,对艺术语言和艺术样式的实验性、探索性不够。水彩艺术创作除要有深刻而真实的个性体验外,还要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作者能通过某种过人的敏感捕捉到个人与时代、传统与变化、主体言说和个性表达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站在为时代精神代言、为群体生存代言的高度,仅仅把水彩艺术作为个人样式的创造,在今天已失去意义,等等。我认为水彩画教学该从下面几点做出反省,更新观念。

一、强化水彩艺术的中国性

水彩艺术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以往我们有盲目地随着西方潮流走的迹象,没有把水彩艺术的创新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绘画艺术。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反对文化后殖民主义,割裂自己文化艺术传统的历史,无视地域性、无视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中国水彩的当代性转型要具有“中国性”,要具有国族精神,制造自己本土的当代性,不盲目跟风,从文化的根性入手,真正反映中国文化个性,具有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水彩艺术家必须深刻理解中国艺术传统,认识整个中国艺术发展的格局,还要研究世界各民族艺术的现状与趋势,而不能仅限于研究水彩画本身。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绘画传统,其中意象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也是中国美学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个突出典范,中国水彩应该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体现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价值,吸取其精华。

二、拓展水彩艺术的创作题材

现代主义非常关注画面形式问题,极度张扬个性,很少注重画面的精神内涵,步入当代艺术语境中,“画什么”与“怎么画”同样很重要。中国水彩长时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很少触及重大题材,水彩画业内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不够敏锐,对时代精神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差,缺少一个大画种应有的人文关怀。任何艺术形式应该都是时代文精神、时代审美的一面镜子,水彩画家应该积极了解自己的时代,感知、了解表现当代事物,从人的当下状态的体验与把握入手,关注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兼顾艺术的“个性”与“时代性”。对艺术而言,问题意识是当代性的核心,水彩画家还需树立问题意识,当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生态问题、人权问题、底层问题、女性主义问题和多元文化问题等这些在当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中国都有十分突出而又独特的反应。任何学术命题都需要意义,基于文化层面的当代艺术,其意义建构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必须关注当下;必须是针对当下的反思与批判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智性。当代水彩艺术的意义应该来自对当代一些问题的反应、反思与反省而不是回避,对问题的体验集结着水彩艺术家艺术良知和批评责任。

三、水彩艺术写生创作化

为了训练学生的造型基本功,我们常常把写生当成手段。它不失为一种好手段,可是水彩画写生教学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很多学生“为写生而写生”、“为技法而技法”,只把写生当练习,把写生当成训练基本功的一种手段,割裂了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去着手搞创作。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搞毕业创作时茫然失措。水彩画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写生练习、技法材料训练与毕业创作这种先修与后续后续课程脱节。4年本科学习下来学生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弊端使我们不得不更新水彩画教学的观念与思考水彩画教学程序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水彩艺术写生要创作化,把对景写生改为对景创作,要“为创作而写生”、“写生即创作”、“为创作表现而技法材料”,而不是“从写生到创作”,要拉近写生与创作的距离。当然,以这种观念实施教学,并不是扬此抑彼去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创作能力后劲不足,而是培养学生自觉把创作的因素和手段融入写生训练,在写生的基础上做更概括更深入的艺术创作,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创作中发觉基本功的不足,然后针对性地、目的性地加以增强。写生之前就要做好创作构思,以创作的高要求去写生,即“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为此,对于美术学水彩方向的课程,我们可以把水彩艺术创作放第一位,“从创作到技法”,强调创造意识贯穿水彩画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内容,力求课程之初就得通过较为系统的水彩画历史、水彩画鉴赏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眼界,明确水彩艺术创作的当代性要求,水彩技法材料实验练习、不同题材的速写、写生练习都得围绕创作高要求而开展。先谈创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技法材料训练与实验,而后者都是围绕为创作表现而服务的,即阶段目标必须为终极目标服务,基本功训练、技法材料实验与探索必须指向创作。

四、加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粗线条地看,20世纪以前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都是物我对立模式,画面都是尊重客观,画面物尽其形、其色、其态、其情,旨在栩栩如生地模拟客观世界,20世纪以后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逐渐向物我相融式转变,画面更多关注直觉,心灵的独特体验,音乐的律动,纯粹的形式本身,质地的感染力,等等。水彩艺术西学东渐后,国内对西画体系的水彩的教学,长期以来,沿用物我对立式,侧重表现客观对象。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强调表现主观,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短期作业,重视性情自然流露,注重训练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他们的学生没有我们学生写实基本功扎实,但他们思维活跃,手法多样,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创造力。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水彩画教学主干课程多是以题材命名课程内容,如《水彩静物》、《水彩风景》、《水彩人物》等。学生依赖客观对象即“画什么”太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作画客观描摹而不主动主观、全班画两组静物风格雷同、学老师却太像老师千人一面等不良现象。其一,遵循多元化原则,重视主观表现,张扬个性,避免趋同而力求多样,关注“画什么”的同时更为关注“怎么画”。如本课程强调技法材料实验、色彩整合练习(图底关系不变,更换物象色彩或提调和降调,目的都是建立和谐的色彩关系和使色彩表达某种情感)等在培养学生在水彩画写生与创作中变得主观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其二,加强意象、抽象风格的水彩画教学。水彩艺术技术性太强,尤其写实水彩更为艰难(如写实人物水彩)。传统本科水彩画教学以写实水彩画教学为主,这样其一,教学没有遵循艺术创作多样化原则,在具象写实风格水彩方面耗时太多,学生无暇进行本课程针对不同学情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其二,没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学情是多样和多变的,本课程一方面从具象到意向再到抽象,加强意象抽象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针对视觉型、触觉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视觉型的进行偏向具象方向的训练,触觉型的进行偏向抽象象方向的训练。第三,根据学生基础不同进行具象、意象、抽象方面的训练。

五、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实验、新技法的探索

中国水彩画家,受传统绘画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长时间轻视物质技术的进步和工具材料的改进,顽固地坚守着所谓的水彩艺术“本位”。在水彩画的学习中,学生应大胆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探索与实验新媒介、新技法,扩展水彩艺术所用材料的范围,对水彩艺术最基本的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综合材料技法,去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达到以往不同的画面效果。尤其是青年水彩画家画家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反映年青一代的审美趣味,做当代审美的前晀者和实验者,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趣味,使中国水彩与时俱进。

第4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风景写生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59-02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色彩风景写生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切感人的强有力的手段。在作画过程中,正确地观察和掌握客观物体的色彩规律能提高色彩的分辨能力和使用色彩造型的能力,是色彩写生的关键。因此,要提高作画者的色彩写生水平,不仅要强化色彩意识,还要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近年来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色彩写生能力,进而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美术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很少受过色彩写生的专业训练,加上艺术鉴赏能力不高,色彩知识欠缺,观察方法不正确,因此,在色彩写生教学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没有光就看不到色彩,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是阳光,在不同的时辰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面对同一景物,每隔一段时间画一张画,生动地表现了不同时辰、不同光线下同一景物所产生的微妙变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印证了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阳光、火光为暖光;中午的阳光、天光、月光为冷光;光源的冷暖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为暖光,傍晚的阳光就比早晨的阳光要暖;同为冷光,月光就比天光要冷。理解了光与色的关系,学生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环境色与固有色的相互关系,画色彩时不再一味从固有色出发,而是充分考虑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例如:画绿树不再只用纯绿色去表现,而是用不同的颜料调和成不同冷暖、深浅的绿色,使它跟特定的光线、环境相协调。

其次,色彩的三要素也是理论学习的重点,它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写生中学生们对原色、间色、复色的相貌较容易识别,而对混合次数增多产生的色相就难以识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去加以识别。科学实践证明,物体的色彩是因光的照射形成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是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绘画中的色彩分为写生色彩和装饰色彩两大类。装饰色彩着重研究物象固有色的对比、协调,颜色组合、色调问题,在色彩运用上较之写生色彩注重色的单纯和大色域对比,主观性较强;而写生色彩也考虑物象固有色因素、色调的协调问题,但它更注重不同光照条件下物象的客观色彩变化以及色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各种色彩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还相互联系,无论是写生色彩还是装饰色彩,都各有特长又有局限性,在色彩训练中不能彼此分割,应相互渗透,才能认识色彩,体会色彩。

色彩写生技巧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全面熟悉这门课的教学,掌握该课程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只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作画步骤图展示给学生,而应该在课堂上加以演示,从构图、落幅,到铺大色块,深入刻画,调整完成,都要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些常见的技法,如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画法、刀画法,以及如何用笔、如何用色,也应该进行示范。教师的直接演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作画,对写生的方法步骤和表现技法一目了然,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具体示范时,范围要大,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反复强调。当写生过程遇到障碍时,要及时演示。例如,有的学生画面上常出现脏、灰、粉的毛病,教师就要对其进行调色和用笔的示范,并指出产生这些毛病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其他画种的知识,加强画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培养创新意识风景写生艺术实践教学是艺术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师生到野外捕捉大自然时段性的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教学中学生直接面对大自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通过与大自然接触,学生提高了对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对色彩的应用能力,通过与老百姓的接触和相处,学生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 风景写生教学可以弥补室内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学习色彩的效果,它能拓展学生的审美感受空间,通过野外写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和瞬间而得的捕捉力,从而使学生掌握色彩风景造型的基本规律,因此,它是整个色彩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悟,发现自然之美,乡土之美,同时通过对大自然色彩的观察、取舍、组合归纳,能快速提高学生的用色彩塑造物象的技能技巧素质。十几年来,我们通过带多届学生到野外进行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如何保证艺术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风景写生实践教学中得到社会知识的增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一、精心选择风景写生艺术实践教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体制的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艺术实践教学中选择教学点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它涉及到食宿、交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所以在教学点的选择方面不舍近求远,应该就近写生,保证交通安全、食宿条件满足需要就可以了,我们学校所处河南西部,各地均有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城镇乡村、河流山脉,均是理想的风景描绘场所,再加上气候的自然变化,各种植物应有尽有,使描绘对象多姿多彩,关键是怎么去发现它们的美,怎样把它们的美很好地表现出来。从绘画角度来看,关键是怎么选择怎么取舍,从哪一个角度去表现的问题。所以在写生教学中,离开学校及所在的市区到太行山、王屋山、黟县等乡村去写生,可以刺激身心,引发表现欲望,开拓视野。同时注意对地域的风土、风貌,民族民俗的了解,让学生增加阅历。另外,教学点的选择应多考虑大学所在的区域性,大学办的艺术专业应该为当地服务,用我们的画笔去表现这个区域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使学生了解当地的地理风貌、民风民俗特点,也使老百姓逐渐了解当地这所大学的办学概况。最近几年,我们艺术设计系实践教学点多数选择到安徽黟县、林州石板岩、辉县郭亮、南坪等地,每到一个乡村,老百姓都喜欢我们,乡镇领导欢迎我们。合适的教学点的选择,保证了艺术实践教学的安全和质量。二、认真进行风景写生艺术实践教学的指导当今艺术发展强调区域本土化特性,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现代的艺术理念不由自主的影响着风景写生教学,风景写生教学必须适应现代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作为教师要研究新的教学指导方法,探索研究新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媒介,在写生教学中贯穿现代新的理念,新方法和新信息。

首先:培养学生在构图上的创新意识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取景构图,如何在群山起伏、山峦重叠、宽阔而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在繁多的房屋中如何取舍,在杂乱的森林中如何选取理想的一丛树,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使之构成一幅画的画面。当我们带领学生到称为太行大峡谷的石板岩,面对呈v字形的山谷,如何构图;到王相岩面对象屏障一样的高山,如何截取;到称为世外桃源的宏村,画什么?画房屋、石板路,还是陷河旁的洗衣亭,每一样都蕴涵着自然和人文,如何去选择角度,怎样选取组合成一幅有意境的画面来表现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是我们必须去研究探索的。写生教学中,学生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选景困难,不知从何起笔,构图不会取舍,画面主次层次不清,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教学指导方法,今天的美术教育,在取景构图上并不一定让学生按照以前书本所谓的构图法则,什么视平线不能在二分之一处,采用什么三角形、s形、对角线构图等等作为风景写生的定式手段,而是让学生知道现代个性化的构图理念――创新、创奇的精神,这就是现代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风景写生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构图习惯和风格定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在取景构图方面自由创新。鼓励学生多观察和思考,多进行小构图试验,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创造性思维。风景写生的构图很难,要画出新、奇就更难了,而我们的教学是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取景构图训练时,注重对学生的绘画意识与创造意识的培养,我们鼓励学生在取与舍方面动脑筋,在现代构图美的意识方面进行研究创造,鼓励学生取景时,多寻找自然界美的元素,先从看似简凡的小而精美的角度入手,它能使我们绘画者更会倾注全身心的注意力,等有了一些写生经验之后,取景时可以逐渐放大角度,画面才不会空荡,在风景写生中,构图美是画面的生命线。

其次:色彩的选择归纳无论选择水彩、水粉还是油画进行风景写生,都是以色造型。选择色彩、归纳色彩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写生又是理解和掌握色彩的最有效途径,写生与色彩关系十分密切,画家的想象创作,也是离不开写生而认识色彩法则的。写生作为面对野外大自然的描绘,大自然中各种物象色彩极其丰富,春天的嫩绿;夏日的翠绿;秋天的金黄;冬日的暖紫灰。风景写生过程中,如何去选择色彩?在取景构图时就应该考虑,色彩美的物象取在画面里,色彩不美的物象舍弃,同时还要考虑色彩冷暖对比组合搭配。如何归纳色彩?艺术原于自然,还要高于自然,值得注意的是,风景写生虽是面对自然的绘画,但它不只是为了使自然再现,而是重在对自然的发现和表现,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分析所取之物的空间、结构、色彩、明暗诸关系,自然本身的色彩空间层次,在自然色彩呈现的基础上,去揣摩、领悟,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把画面中所取之物的色彩关系进行重新组合,根据自己对画面色调的追求,进行主观意识的色彩归纳和夸张强调处理。

再次:整体调整风景写生实质是情感与意境的结合,面对自然的写生,所画形象不只是客观的真实,需带有主观因素的提炼加工,侧重于把大自然中物之间色彩冷暖关系、物之间体感虚实、线面结合的交替变幻、强弱节奏等韵律感现象对人的视觉反映,充分的表现出来,追求作者情感与自然相融合的意象写生,调整阶段是最难的一个步骤,古今中外,有成就的风景(或山水)画家都有如此感叹。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加强绘画意识和创造意识,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明确自己写生的画面表现什么情感,追求什么意境,认真审视画面,减弱和加强哪些色彩对比和体感关系,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等节奏韵律感,才能够在写生最后阶段把画面调整好,最终体现画面整体和谐之美。

对于初学色彩的学生来说,写生中可能还会碰到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读画

读画,在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往往不知到哪些是好作品,好在什么地方?那些作品不好,差在什么地方,甚至有学生把不好的作品看成好的作品,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因此,读画是第一课,读画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西方经典油画写生作品;二是国内当代优秀油画写生作品。油画起源于西方,我们要向西方大师学习,特别是“印象派”时期作品,这些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写生完成的,对色、笔、光都有经典的表现,因此,解读西方作品,从中吸取养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赏析西方作品时,学生往往会有距离感,总觉得这些作品表现的对象和时代离我们很遥远,缺乏“心”的沟通;所以,解读国内当代优秀写生作品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些画家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时代,同环境,所以,解读这些写生作品就格外的亲切,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中国当代油画家的写生作品,风格多样,技术成熟,不但有西方油画的传统,还具备东方绘画理念和气质,极具可读性。例如任传文的作品,许多平常的风景,他能画出梦幻般的感觉。王克举的风景充满激情,主观厚重。多看画,看好画,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只有眼力提高了,观念转变了,手上的功夫才能提高。

观察

观察是首要因素,在还没有观察之前,不要急于动笔,先观察,后思考,然后再思索画面的色、光、点、线、面所承载的意义。实践证明,针对一个要写生的风景时,我们要用很长时间静静的观察思考,反复的揣摩眼前的风景,通过充分解构与分析,深思熟虑后开始严谨地构图。作为画家,要培养独到的观察力,这独到的观察力非常重要,比如面前的景物,是什么使你激动,是什么使你产生“诗情画意”,要在整个写生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这个令你心动的兴奋点,至于画面中的其他景物皆为陪衬,这样写生起来,就会随心所欲,体味出运笔写诗的感觉。在写生中,善于观察的优势是:有时一处极平常的景致,你也会觉得“有味”,突然产生创作冲动,有股值得一画的热情。王琴论文《对油画风景写生教学的思考》中讲到,油画风景写生无论在校内校外,都要求学生对所画的风景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对物象进行具体分析和取舍,根据艺术需要经过归纳、组织,使画面结构与表现语言整体概括,富有生气,达到形体与色彩刻画与表现,整体与细节等各种因素的和谐统一。鼓励学生在写生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经营画面,运用光与色、明与暗、节奏与韵律等视觉语言,充分发挥主观表现功能,把对客观物象的认识转化为主题的感受和情感的抒发。

构图

构图是具体的形式,也是一件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因为一切形式因素,不论是线条、形体还是色块等都必定集中展露在构图之中。从表面看构图不过是画面的形式结构,往往关注的是它的形式规律,而忽略了其内在的本质分析,没有充分认识到它是艺术家精神境界的综合体现。在写生过程中要大胆进行尝试,寻找全新的构图样式,使其既符合视觉审美要求又具有独特性。构图在风景写生当中尤为重要,很多学生看好了一处风景,坐下来直接就画,就像课堂画静物写生一样,如果有感觉可能画出一张好画,但大多时候可能因为考虑不周而失败。我们在选好一处风景之后不要急于动笔,要多看,勾速写,哪些东西要,那些东西不要,都要事先想好,都要在构图中体现。

色调

色调不等同于颜色,一幅画要什么调子,是灰调是绿调,是早晨的感觉还是黄昏都要事先想好。王铁牛曾经对学生强调说:“你要对自然写生,首先你要采取定什么调来表达,定调是很关键的问题。”每个人对自然感受,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画家们对同一个景物写生,表现出来的画面没有相同的,你怎样表达景物,怎样用自己的感受,把自然唯美地表现在画面上,进而达到欣赏者和你产生情感共鸣,就在于你运用色彩语言的表达能力。对自然的感悟深浅程度,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境历练的深浅程度。因此,许多油画家对同一个景物写生后,不会出现创作出相同的作品,意境是每个人内在思想的体现,加之画家对大自然抒发的情感,表现的技法,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油画风景注重光影与色调,调子要定准,用色要准确,避免反复描摹,防止匠气,尽量要一气呵成,始终保持画面的通透感,不浪费时间。

轻声唤醒沉睡的自然,重又发现阳光下的色彩,“光”和“色彩”是印象派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雷诺阿曾说过:“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光在风景写生当中非常重要,有光才有色彩,有光才有影子,无论晴天与否都是因为光我们才有不同的感觉。因为光线透视,很可能在几分钟内,或几秒钟都会影响色彩透视,打乱你最初的意境,色彩微妙变化,也会使你束手无策。

感觉

油画风景写生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写生,要有感觉,我们的作品才会有“味道”。绘画时可以不要画面的空间感,可以弱化透视,可以主观。绘画是以“我”为主,以“美”的表现为主。绘画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有形地反映可见之物,而在于对存在物之变化的感知。一幅画不仅要描写它外在的美,更要表现它内在的精神,这得靠内心体验,把自己的想象力,穿入物象内部去,而后进行提炼加工,通过大自然的美,表达你的思想,你所应用的形式,就是你对绘画语言的理解程度。

第6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油画风景;观察;构图;色彩

油画的绘制过程是一个审美与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是指运用色彩和造型语言将生活中的各种素材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任何优秀油画作品的完成都来源于艺术家对目标形态的观察,然后通过主观加工,借助各种不同材料,最终得以完成。对于艺术家来说,观察是极其重要的。只有通过视觉审美观察,才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最终实现对客观对象的把握。所谓事物形体,就是指客观对象的外在形状,是客观对象的自然模样;而神态是指客观对象在人们的心理经验中产生的情绪联想或情感升华,即对客观对象精神态势的感受。这种精神态势必须以客观对象的形体为基础,以人类的心理经验为依托。在绘画艺术中,神态和形体是两个重要的组成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艺术创作的第一步就是观察目标的外在形态,从形态中深入自然,继而产生心灵共鸣,以饱满的情感在画布上进行表达,这个过程并不是强调对自然的单纯模仿,而是用心感受自然,从自然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和发掘。

一、油画风景写生的一般规律

1.观察与选择对象

在对风景进行写生的时候,首先要对客观景物进行观察。观察包括两个方面,即如何观察和观察什么。我们身边的景物复杂多变,创作者要知道如何取景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要完成一幅满意的油画风景作品,创作者首先要做的是仔细分析自身的性情、情感特征与作画习惯、手法等,将这些都搞清楚了,再面对自然风景时,自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心里便知道自己要画什么、能够画什么,而不是面对多样的景物茫然不知所措,或者机械地进行临摹。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观察。单纯地依赖眼睛看,这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创作者如果想赋予作品感情,就必须深入思考,这样最终选定的自然风光才能富有感染力。绘画是一种创造性艺术,仅靠画家的画笔就能借助自然美景传递情感,但观察力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有所突破。观察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即一点观察法、整体观察法与多点观察法。在风景油画的实际创作过程中,三种观察方法都会被运用。如,在深入刻画细节时,创作者可运用一点观察法;在进行画面比较时,可运用多点观察法进行反复比较;在把握画面的整体布局上,可以采取整体观察法。

2.画面结构

风景油画的画面结构生动、灵活,与其他类型的艺术并无多大差异。油画艺术的构图是有规律可循的。风景油画的构图主要依靠点、线、面的穿插对整幅画面进行分割和建立,利用各个元素之间的差别,打破原有的构图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求得新的平衡与稳定。色调是风景油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画面和谐的基本因素之一。创作者可以通过纯度、明度、色相等几个方面,搭配出适合表达作品内容的色调。自然景物由于气候、环境不同,本身就有着不同的色调,再加上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感受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在色调的把握上彰显出自身的艺术个性和魅力。

3.色彩关系

色彩也是风景油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一外形的目标,仅仅因为色彩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就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在一幅油画作品中,色彩要素包括色块的面积、颜色的明暗程度、变化节奏等,这些简单的元素不能被杂乱无序地拼凑在一起,它们应当像一部交响乐,要经过合理的组织,和谐地呈现出来。色彩的组织必须遵循一定的形式法则和标准。总结起来,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色调的关系:冷暖、色性、色相、明度;其二,色块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比、类似、对称等;其三,笔触之间的关系:薄与厚、干与湿、遮与透、浓与淡。教师要让学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景物与目标的整体色调进行观察和归纳。根据光源的方向、冷暖、明暗、强烈程度等要素,总结出整体的色调。在明确了整体色调以后,再进行同类色和相近色的推敲,设定好几大色块的位置、面积与它们的形态特征,如长短、圆方、直弯等,然后选择相应的笔触和工具进行塑造和刻画。画面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色彩质感的归纳和表现,即如何运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表现对象的形态与特征。在刚开始构图时,创作者就要考虑色彩面积,还要考虑色彩和布局的对比关系。在一幅作品中确定主要色彩,合理控制、运用相近色和对比色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最终形成画面色调的基础。作品以某种色彩为主色调,对比色在画面的总体效果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万绿丛中一点红”,红色和绿色虽然是对比色,却不可或缺、互为依托。创作者在运用对比色时,应注意保留面积上的差异,不可出现等量的面积。

4.表现语言的选择

油画虽然是一种空间艺术,但经过画家的构思,会有主次、前后的安排。创作者要对观众的视线加以引导,使之先在主体物上停留,再切换到画面上的其他细节。一幅画从整体来看,不管是色彩还是明暗程度,都有主次顺序和强弱关系,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不能以同样的力度把每一个对象都表现得同样清晰,否则整幅画的风格会使人感觉很平缓,不知道亮点在哪里。尽管创作者描绘自然的技术手法无法与自然的真实程度画等号,但是创作者能以自然的角度运用特定的绘画手法描绘目标,因此,在开始描绘物象时,创作者必须面对主观处理的问题。

二、当代油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世纪初,一批从欧洲和日本留学归来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如徐悲鸿、李叔同等,把在国外留学时所学到的油画理论与绘画技法带回了中国,填补了中国绘画的空白,也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来画种单一的局面。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选派了一批学员到苏联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和列宾美术学院留学,把苏联的油画艺术引进了中国,又聘请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等来中央美术学院讲学、授课,培养了一批具有明显苏派绘画风格的美术教师。所以,苏派绘画特别是苏派油画对当时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油画风景教学的发展。但当时苏派画风一家独大,导致当时的油画风景教学观念和模式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西欧古典主义风景油画开始被国人了解,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照当时国内油画的教学状况,中国当代的油画家开始反思和探索,特别是20世纪末伊维尔和宾卡斯油画技法高研课在中国一些美术学院的开设,很多美术工作者和美术教师接触到了西欧的油画体系,对油画的教育理论、美学层面、作画步骤、材料和技法等方面的认知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促进了当时中国各所美术学院油画教学模式的改变。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如,由于过于注重和追求画面的制作感而忽视了画面的趣味性;用笔用色过于拘谨;太重视造型的形体而削弱了色彩的表现力;等等。当代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应该批判地继承,在遵循传统油画教学理论和美学标准的前提下,思考当前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立足学生,着眼未来,改革和调整油画风景教学,以适应当前我国油画的发展趋势。首先,油画专业教师应该学习传统的、严谨的、细致的油画理论和技法。只有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了这些知识,才能确保油画风景的纯粹性和准确性,否则油画教学就会无的放矢、不伦不类。同时,油画教师要与当代接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积极学习当代艺术,探索当代的不同艺术样式与表现风格,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触新的艺术理念。其次,在油画风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系统说明油画风景的发展过程和历史脉络。随着当代艺术样式和艺术门类的不断发展,油画的标准和定义也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油画最基本的界限也被混淆,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迷失和无所适从,要么只会盲目地学习教师的绘画风格和技法特点,要么没有任何标准,想当然地进行创作。这会阻碍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发展。最后,在油画风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临摹和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进行现场风景写生练习,鼓励学生在立足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新材料和新工具,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只有这样,中国油画艺术才可能有突破和发展,学生的创作之路才会更宽阔。结语油画风景写生是美术院校油画教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国的油画风景教学一直在探索中前进,中间也走过一些弯路。在当今众多艺术样式并存的局面下,美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兼容并蓄、继往开来。文章强调观察在整个油画风景创作中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的创造力。随着中国油画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笔者相信中国风景油画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周建宏.如何拓宽学生视野加强油画风景写生训练的力度——浅谈高师美术专业油画写生教学.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2]田军.浅谈油画风景写生在油画教学中的重要性.美术大观,2010(10).

[3]春雷.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油画风景写生教学.科技信息,2010(36).

[4]王巍.浅谈油画风景写生教学.艺术科技,2014(4).

[5]胡旺.浅谈中国乡土风景油画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吴达清.悠然见南山——浅谈油画风景诗化倾向.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秦玉国.论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自由”与“规范”的策略.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第7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意境构思神似情景交融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意境品评绘画作品,画作的意境体现了作品的深邃精神内涵,在风景写生中营造意境是教学的重要要求。

意境是绘画基本要素的综合反映,它以各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浓烈的画面气氛和超脱自然的客观物象,表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贯通,无比广阔的艺术的化境。

意境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且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是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①这指明了绘画的意境。然而不同的艺术家对意境的理解不一,如:北宋郭熙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可”之境;李可染说“意境”是绘画的灵魂;唐代刘禹锡的“象外之象”“境生于象外”;有的艺术家重“实景”,有的重“真景”,有的重“梦景”,有的重“神景”。在今天的色彩风景写生中,笔者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以景表情,以独特的构思达到画面有序,气氛浓烈,物象神似,感人至深。色彩风景写生时要求充分的投入,完善画面元素优化,增强画面的意境表达。

写生时营造意境,要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要做到这种境界,就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意入境的关系,必须在色彩写生时从多方面进行创造。

第一,格调高雅,深思周密的构思。一幅色彩风景写生作品的格调优雅,耐人寻味,它直接体现了作者的精神气质,因此加强自我修养必不可少。面对自然景物在营造意境时首先是选景,选择你感兴趣的景,由景生情,以情观景,从而把看到的繁杂的景物在大脑中加工成艺术形象,确定立意和表现形式。立意或是明快的、简朴的,或是秀美的、苍劲的……不同立意应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笔触的运用、色彩的薄厚、调子明度高低……通过点、线、面、色有机变化组合的视觉造型语言营造意境中的具体形象。立意与形式确定后采取相应的构图方式,如边角构图,三角构图,S形构图等。从构图的规律和法则净化画面中的各种构成元素,如区分物象均衡、对比、节奏、变化统一、主次、虚实、前后、藏露等巧妙的经营位置,以虚求实,以真求神,以有求无,无限寓于有限之中营造象外之境。在这个过程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的妙境。

第二,画面的色调营造一种气氛,就是说要有境。色彩的不同倾向可传达不同的情境,如倾向大红色调让人感到热烈、兴奋,充满激情,使人联想到中午或夏天等;倾向黄的色调让人感觉成熟,使人联想到秋天;冷色调让人感觉凄凉、阴冷,使人联想到雨天或早晨。不同的色调让人感受和联想到不同情境。色调对于作者更能表现当时的感受和情绪,更能使观者身临其境,感受画作的整体魅力。第三,建造画面秩序和情景。提炼所画物象的各种关系,一幅画中所有表现对象的主宾、空间、透视、轻重等各种对比关系突出体现了其思想内容。反之画面对象平均、秩序混乱、思想模糊不清,让人看不清、没启迪,更谈不上美,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意义。因而我们画画时要从大小、前后、虚实、远近、高低、冷暖等对比关系;视角变化,画幅大小长短等构图的形式,语言表达形式,材料运用及笔触变化等方面,通过概括、加减、聚散、夸张、重叠等艺术手法的处理给画面建造秩序和情景,清楚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情感,使画面有更深的精神内涵。

第四,注重“神似”。神似是中国画的理念,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强调山水画的“畅神”概念,强调主观作用,抒发胸怀,发挥以形似传神的写意功能。在风景写生中自然物的繁杂不可能都画出,这时我们为解决此问题,应简洁地概括追求形似,以画印象,画感觉取代客观对象。在风景画中忽略或放弃具体的自然景物的细节描绘,取而代之的是意象描绘,注重抒发主观情绪,强调“意”的表达,不拘泥于“形”似和“笔”到,但有时意到,笔不到,形不似,则减弱意境成分。对于“神似”要恰当地把握,才能加强意境。总之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如北宋范宽的《蹊山行旅图》,树丛掩映之下的小人及驴马,人与自然的比例充分表现了人对自然崇敬的高远意境。西方画家也不例外,如法国画家彼爱尔·波纳尔风景油画《棕榈之枝》的空间意境表现独具匠心,他画中光线强烈,色彩纯度很高,画面中间色彩略有变化的红房子,画面上方棕榈叶从头到尾画出许多变化。远处明亮蓝色背景映衬出高高低低不同的造型,细微多样的描绘使画面层次丰富多彩,近景与远景的区分造成空间气韵,色块对比和光影效果引人入神。画中人物很“虚”,隐约的轮廓造成人物“神似”和蓝色背景相协调,中景的房子清晰可见,这种虚实对比和高纯补色对比,使整幅画处于阳光明媚人物闲逸意境中。画中虚实情境和空间韵致的高度意象化和精神化,有如闲逸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作者心里荡漾。这是巧妙地利用虚与实、藏与露的艺术处理手法造成的一种高境界;相反,则境界愈小。从中外大师物象处理中可以看出,各种物体在情境中相互包容、渗透与变化,从而构成深远的意境,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幻觉和相应的情趣。审美的愉悦不仅在于美的直接反映,而且在于反映过程中美的再创造。在创造性的意境想象中,审美者能获得无穷之味、不尽之意。意境是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融合的结晶,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意境的营造是绘画的灵魂,也是构图艺术的最终目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最终目的,融情于景是构思、营造意境的绘画构成方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宋·苏轼),既达到了意境的造化,又不失构图艺术的美感内涵,借景抒情,完美契合,超以象外。色彩风景写生不论是油画还是水彩画、水粉画,在写生过程中需注重构思构图、情感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写生是一种绘画综合能力的训练,大家要重视结合各知识点的综合利用,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因素融合一体。面对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优美动人的风景,画出佳作来,顺利地完成写生课程任务。

注释:

①夏征农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P2026.

第8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富有特色的写生之地首推“江南水乡”,江苏周庄、同里、嘉善西塘、桐乡乌镇等。各学校美术专业的学生都会在春、秋季云集在这几个写生点。在这几年的写生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在色彩风景在基础教学中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法和体系,通常只有水粉、水彩的特性与技法的介绍、习作的构图等,而真正涉及到风景写生活动方法的非常少。

在近二十年的美术专业基础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色彩风景写生方法上的研究已愈发重要。色彩写生是美术教学实践的一部分,应在整体教学中有明确的位置,每一次写生活动的安排,都应有教学理解念和教学目标,它是处于哪个学习阶段,应完成什么目标,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笔者以浙江青年艺术学校二年级美术班学生去江南水乡嘉善西塘写生活动为对象,在教学活动方法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究。

一  必须有明确教学目的

风景写生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等专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作为2002级美术班是第一次风景写生,重点应让学生掌握色彩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是如何把自然界的景物综合加工,把看到的最美的东西加以组合,成为一幅完美的画面;其次是如何把握画面的总体色调(掌握室外的光色变化)。教学目的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集中时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外光写生作业,使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必须有完整的写生活动过程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前期准备期、活动实践期、调整展览期。

前期准备期,是色彩风景临摹阶段,是在写生前在画室中进行的。经过色彩静物写生的系统训练,在对水粉画的特性、工具和材料的运用,用笔、用色的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掌握后,通过对优秀的水粉或油画、水彩美术作品的研读和临摹,来学习别人的处理手法,以达到放开眼界、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目的。临摹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这也是学生学习风景画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后再结合写生训练,全面锻炼学生综合利用各种手法、处理复杂色彩关系的能力。

在学生临摹练习的同时进行课堂教学。结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讲述风景画的概述、如何选景、如何构图、写生的方法步骤及画面一般的处理方法。

在临摹作品的选择上,笔者选择近年来较优秀的、印刷精良的、篇幅较大的水粉、水彩、油画风景作品的印刷品为临本,内容以江南水乡或民居为主。教学内容上以透视、构图为着重点。透视是水乡蜿蜒的河道、高低错落的房屋、笔直延伸的街道在画面中构成的关键,是景物中的近、中、远三种层次的深远空间的具体表现。构图上要有统一(色调)、变化(对比),一般采用对比与调和的方法,明暗、疏密、动静、虚实、高低、远近、强弱等。写生的方法步骤中,采用由远到近的分部进行法,由近及远的层次推移法,或全面铺开的统一调整法。特别强调景物中天与水的画法,顺光与背光(逆光)的天空和景物的关系;平静的水、流淌的水、荡漾的水的具体表现方法。使学生边临摹优秀作品中学习,为写生打好基础。

教学中要表现的重点是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泉,在江南水乡它与人们的生活与感情息息相关,所以是水乡风景中必须表现的绘画题材。

平静的水:止水如镜,清澈地反映出水边的景物—倒影,倒影的形与陆上的形形成对称,但在画面表现为色彩和明暗对比弱。静水的表现技巧常常先用垂直笔法表现倒影,然后用横笔表现水纹:水纹的透视关系是近宽远狭、近长远短、近强远弱。

流淌的水:用曲线表现流水的结构与方向,其倒影随曲线断续映现。

荡漾的水:用碎片法,表现平行型的波纹。河边因行船等活动引起的浪纹即属此类,有时为局部水面的动荡,其倒影随波摇曳断续可见。

风动涟漪:用交叉法,表现微风吹皱水面形成的鳞鳞细波。

“水天一色”也是水乡风景中的一大特色,是指水面从某个角度望去,反射了天空之色。而水面除了反射天空之色外,便是其水的固有色,只有靠近色彩,景物的倒影才会有其景物的颜色影响。静水的倒影是垂直的趋向,常多用垂直的笔触画出,并辅以水平的波光使水面平起来,倒影处理得概括而虚幻,多是先画倒影再画较亮的水面及波纹。

活动实践期,是色彩风景写生实践阶段。到了写生目的地后,笔者先带领参加写生活动的15名学生,考察整个写生区的地形,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就开始让学生三五成群地在一个写生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写生角度。要求学生尽力避免画色调雷同、环境相似的风景,应选择具有明显特点的、有区别的环境来写生,更不能重复表现同一角度的同一景物,以免写生后的作品雷同。

在真正进行水粉风景写生前,应先进行一些风景速写练习,以帮助学生构图和景物的选取组织及掌握透视关系,然后进行简单的房屋和景物写生。首先进行简单的房屋写生:房子体积感强分面清楚,外光色彩也很典型。可就近选一简单的小房,如阳光明朗则有冷暖不同的明暗两面,作画时应注意分析天空、地面、房顶、墙面的色彩关系与差别。在进行简单的景物写生时应注意选择一种有远景、中景和近景的画面,观察其远、中、近三景的色彩差别,要求在色调统一的前提下,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觉。要达到这种感觉,除了色彩上的递变之外,在表现手法上(用笔、干湿、造型)要有相应的处理。最后进行较复杂的街景写生:街景写生难度较大,但相对而言,街景主体房屋都是固定的。街景色彩的特点是色彩的纯度对比比较明显,路面及建筑虽有新旧之分,但大体上是以灰色为主的,而街道的装饰点缀着无数鲜艳的色彩,呈现出一片沸沸扬扬的闪烁之感,所以画的时候既要表现出这种感觉,画出丰富的色彩,又不要画“花”。画点景人物及车辆等重要细节,只需描画出感觉上的具体,不要画得过分呆板、孤立,与画面的整体风格不相吻合。

调整展览期,是在写生过程中进行或写生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讲评和调整完成作品的过程。写生过程中的讲评与修改:是指学生白天写生的作品,晚上指导老师逐一进行作业讲评,让学生集体参与,指出写生作品中较好或不足之处,学生再在写生作品的基础上,修改、调整画面的关系、色调等,使画面的表现形式统一,画面完整。

对那些在实景写生期间来不及修改的作品,在写生活动结束返校后,学生要在画室中完成,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整体记忆和主观表现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自己的速写作品、自己拍的一些照片来完成作品。在这时学生画的作品都较概括、整体、主观、大胆、熟练,作品也较成熟和完整。

水粉风景写生的习作展览,是教学活动的成果展示,是写生活动方案的重要环节。2002级美术班嘉善西塘写生活动结束后,在学校成功地举办了《水乡行—02美术班赴嘉善西塘写生作品展》。15名学生,一周的写生时间,共60幅精选作品,本次展览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鼓舞了学生创作的信心。

三  必须有活动总结

风景画的创作是通过表现大自然来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体裁。一幅好的风景画并不仅局限于简单地模仿对象,而是以客观自然为依据,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创造性地再现自然美,反映出作者的理想、愿望和感情,有深刻的诗意和特有的情调。

通过本次写生活动,学生掌握了风景写生与静物、人物写生相比较而言,风景写生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其一,光源变化大。风景画里对光的表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自然界光的变化必然导致色彩的变化,这种光色特点可谓复杂纷繁,但仍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天晴时,室外景物阳光直接照射,光线集中,光色对比强,投影清楚而透明,物与物之间光色相互反射影响也相当大,调子也更明朗,甚至暗影里也有光流穿过;天阴时,景物明暗对比弱,色彩关系柔和。其二,季节、气候与地理环境不同,景物的环境色变化比室内的静物、人物复杂。如早、中、晚的自然景物色彩各有不同,四季色彩更替与阴、晴色彩变化也迥然有异,如西北戈壁滩与江南水乡色彩格调相差甚远。这样无疑给室内的色彩写生带来更大变化,也带来了不同的境界。其三,视野广阔、深远、上下、左右距离相差大。与静物画相比,风景写生空间更为增大,透视也更为明显(包括色彩透视),景物随空间推远,其明暗和色彩对比变化比较明显。

概括、洗练、强调、集中都有一个原则:从生活出发,充分体现自然的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并在大自然中领略到的艺术感受。

第9篇:风景写生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色彩风景 写生 内容改革 主观 创新 现代绘画

色彩风景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走出狭小的画室,感受和认识户外风景的色彩,对户外景物光色、表现技巧等进行分析、探索研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户外色彩写生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并尝试运用不同色彩媒介进行训练,解决室内作画难以完成的户外色彩问题,使学生掌握户外光线的特点,区别构图、着色、表现等步骤与室内色彩的异同,为后续课程和色彩创作打下基础。以往的教学侧重于使学生掌握客观景物的再现技巧以及立体感、空间感等塑造能力,遵循的是一种写实的绘画体系,作为一种基本功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应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中国的绘画艺术已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写实绘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色彩风景写生课程也不能一成不变地遵循陈旧的教学内容。要想跟上当今绘画艺术发展的节拍,色彩风景写生课的内容必须进行改革。

一、将现代绘画观念引入教学内容,训练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想使色彩风景写生课程内容跟上时代的节拍,就应该融入现代绘画元素。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并不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简单复制与追随,这种现代性有许多中国式的因素在里面,如对民间、传统绘画等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精神的吸收、借鉴等。总体来说,现代绘画观念注重画面的构成、色块的平面化、不同材质的对比与肌理效果、意象性的用笔、使物象陌生化、画面的主观处理,反对纯客观自然的再现等,在视觉上具有冲击力。当下,很多绘画不是再现性的写实绘画。致力于客观再现的写实绘画就像一个点,写实程度越高就越接近这个点,同行之间的风格也就越相似。反之,越是不写实的绘画就越远离这个点,呈放射状,风格会有很大差异,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因此,要确立一种风格需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结合现代绘画观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现代观念引入色彩风景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写生中形成自己的特点。探索自己绘画风格的过程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锻炼的过程。古代文言文已经很完善了,但很难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写实绘画体系已经很完善了,也难以全面表达当代人的思想感情,陈旧的绘画语言早已缺少了冲击力,不能够打动人们。石涛在画论中说过“笔墨当随时代”,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石涛的观点仍具有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二、提高色彩感受能力与多种材料、技法试验相结合

在自然界,色彩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把握好色彩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色彩风景写生过程中,如果观察色彩的方法不当或写生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视觉上的疲劳与麻木,因此,增加色彩速写训练是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快速把握画面色彩能力的好方法。与画色彩小稿不同,其强调的是迅速把握色彩的感受,由于时间短,不会形成视觉疲劳,便于区别不同时间段的色彩变化,久而久之,必能提高观察色彩的敏锐度。在画色彩速写的同时,还应结合材料运用上的试验训练,不同材料、技法给人以不同感受,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的材料与技法,有利于风格化的形成,还能锻炼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弊端。美术史上,画家对材料与技巧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材料上,早期有湿壁画、坦培拉等材料,文艺复兴时期凡艾克等人发明了油画,现代又出现了综合材料绘画;在技法上,开始由水彩、坦培拉技法到油画混合技法,直至后来的油画技法等,无一不是画家探索试验的结果,体现了人们永不满足于现状的艺术历程。

三、将现代绘画形式语言引入教学内容,强调主观性,加强视觉冲击力

现代绘画形式语言有点、线、面、构图、造型、色彩、肌理、材料、结构、空间等诸多元素,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与样式成为画面风格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绘画语言。现代绘画形式语言注重画面点、线、面的构成与色块的平面化、意象化等,其与模仿或真实再现自然物体之形态的自然主义有本质的不同。模仿或真实再现自然物体的写实绘画作为一种绘画基础训练手段也不一定完全抛弃,但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形式语言可拓宽学生的绘画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尽管现代绘画形式语言有诸多复杂因素,但在色彩风景教学中,可归纳为形与色彩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主观处理画面的效果。在形的方面,主观地进行画面控制,不必太在意画面的真实与否,传达的实际上是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析,更准确地说是对自己艺术的解释,应有独特的视角,而不是照搬自然。景物的多少、前后、大小、位置、形状、方向等都可根据画面构成的需要,运用各种现代绘画的形式语言元素主观地去改变。境由心造,现实世界只是一个参考,简单、真实再现景物已不是现代绘画艺术的目的,重要的是能否画出属于个人的风格。在色彩方面,主观控制画面的效果,色彩的选择要看画面的需要而非与现实相似,色调与色彩的组合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这种画面的主观色彩使人更加自由、充满想象的活力与创造性。在进行形与色的组合过程中,一边画一边思考,点、线、面、肌理等各种元素融入其中,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效果。

融入现代绘画因素后的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色彩造型的创新思维及应用能力,能够使学生作业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势必影响到后续课程的进行,如毕业创作等。由于平时课程的客观写实训练到具有很强主观性的毕业创作中缺少过渡阶段,新内容的应用可迅速提高学生主观处理画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多地思考艺术风格等问题,成为由客观写实训练到毕业创作的中间环节。目前,艺术理念更加趋于多元化,原有的较为单一的写实绘画训练内容已明显落后,色彩风景写生教学中,新内容的融入与实践对色彩风景课程新型内容体系形成是有利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教学调整,才能符合艺术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与时俱进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