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互动性公共艺术精选(九篇)

互动性公共艺术

第1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艺术教育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受到功利化、世俗化办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受重视;而专门的艺术类院校,由于学科狭窄,办学规模小,公共艺术教育无用武之地。在这一背景下,杭州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艺术教育积淀的院校,学校从办学伊始就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理念,突破轻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窠臼,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重点与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培养“文理渗透、艺体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机构设置、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加以重点扶植,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实用轻美育”的现象。从领导办学的角度来看,一些领导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办学心态,仅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轻视人文艺术教育,把一般的娱乐活动混同于艺术活动,把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混同于艺术教育活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一些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到位,将精力放在专业课程和考研课程上,把完成学业和成功就业作为主要目标,对公共艺术课兴趣不高,态度消极、敷衍了事,影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偏少

正因为一些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因此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不到位,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一些高校没有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育教研室等专门机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一般都挂靠在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团委等机构上,在管理、财务、教学等方面缺乏自,其自主发展空间受到较大牵制,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

3.师资队伍缺乏,课程设置零散随意,课程效果不佳

一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不到位,没有一支比较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难以有计划地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人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失调,课程数量少,教师学历职称偏低。据有关调查,在承担公共艺术课任务的老师中,教授占6%,副教授占21%,讲师占34%,助教占32%,教员-占7%。有些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则形同虚设,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分散零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课程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教学内容过于粗浅,甚至存在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

二、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实施的艺术素质教育,通过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和专业艺术技能,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创新能力及艺术文化修养,通过艺术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其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它重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修养提升,而不是艺术技巧的简单传授,因此它不仅仅停留在艺术修养与技能的养成,而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与活动中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增进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熏陶,进而对道德养成、人格完善、智力开发产生积极影响。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杭州师范大学致力于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其内涵是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与提高,通过三种方式的联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品味与水平,促使学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功效。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机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和美术,还涵盖了舞蹈、文学、影视、雕塑等多门类的艺术系统,整合公共艺术资源,打通艺术各门类的内涵,寻找艺术门类的相通点,倡导艺术课程综合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是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可以增强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通过学生在实际中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与感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艺术氛围等内容,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公共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对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提升学科水平,设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加强研究项目的管理,推广优秀成果,提高教学实效,引导公共艺术教育良性发展。

三、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杭州师范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发源地,在历史上曾经涌现了李叔同、丰子恺、姜丹书等一大批从事艺术教育的先驱人物,为我国艺术教育做出了奠基性的不朽贡献。新时期的杭州师范大学,秉承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传统,延续了艺术教育薪火与遗风,提出“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理念,又确立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效,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把艺术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装饰与点缀,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形成了“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

1.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统领全校艺术教育工作

早在1990年5月,学校前瞻性地提出了重视艺术教育的思想,成立了“综合教研室”,为全校开设书法、美术、音乐、普通话等课程。学校于1993年成立艺术委员会,加强全校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并于当年出版了《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著作。为了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形势,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艺术教育研究院,下设艺术教育专家学术委员会、艺术理论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等机构,主持全校艺术教育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为了进一步彰显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强化公共艺术教育优势,学校于2011年又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部,给予专门的人员编制和固定经费,专门负责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实践工作。在这二十余年的过程中,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设置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组

织保障,既有领导机构,又有专门的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初步理顺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体制机制。

2.构建完整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学校把公共艺术类课程划分为普及、提高、拓展、实践四大块。普及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分析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提高课程目的在于针对完成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拓展课程是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各艺术门类,通过与艺术相关的人文、文化等课程了解艺术门类的相通性,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实践课程主要是将学生的艺术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课程修读方式来看,除了开设“音乐基础与欣赏”、“美术基础与欣赏”等需要全体学生修读的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如“舞蹈鉴赏”、“影视鉴赏”、“艺术概论”、“书法习作”、“美学导论”等限定性选修,另外学校还设置了大批高水平特色任意选修课程。必修、限修、任修三种方式层层推进,给学生提供了远非一般普通院校可以比肩的公共艺术课程修读机会。通过四个系列的课程体系,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限选与任选、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专业与通识的合理设置,强调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普及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加强文化含量,充分体现艺术文化性,推进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3.完善社团与艺术实践活动机制,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

学校把课外实践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之中,专门设定第二课堂学分,以保障艺术课外实践的实施,从而使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外得以延伸和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办学积累,学校涌现了一批艺术类精品社团。如1996年成立的“流霞剧社”,在李叔同开创中国话剧艺术之先河的精神感召下,坚持自编自导自演,他们编演的话剧作品接连在省内及至全国获奖,被称为全国六个高校优秀话剧社团。美术学院唐趣漫画社、初等教育学院缘书画社都是学校精品社团。目前,学校拥有学生社团100余个,其中艺术类社团占35%。学校定期举办大学生社团文化节、读书节、话剧节、书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活跃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学校依托艺术类专业组建了交响乐团,该团经常为本校师生及兄弟院校演出经典曲目,承担高雅艺术下基层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校还是“浙江人文大讲堂高校分讲堂”所在地,学生常年能听到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学术讲座,每年设立的讲座为10余讲,至今已有100余讲。学校组织艺术类社团的“送戏下乡”、“送戏到基层”等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融专业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扩大了我校在艺术实践活动领域的社会影响。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一院一品、一生一艺”文化艺术活动,强化公共艺术氛围与学生艺术技能的养成。在2011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教育部和省政府联合授予学校“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奖牌。通过艺术培训、对外交流、观摩演出、承办活动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艺术教育研究,创立全国唯一的美育学术刊物

学校拥有“艺术教育”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整合了音乐学、舞蹈学、艺术学、美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力量,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艺术教育类研究课题。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团队被列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为了延续1920年学校创刊的《美育》杂志,传承以艺术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运动”,推进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学校重新审批创办了《美育学刊》杂志,依托该刊物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研究,在注重“美”与其他学科交融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美育实践,通过组织课题立项和专题研讨会,从理论层面引导公共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并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水平、高层次上得以实施,对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实效产生了积极影响。艺术教育研究院还组织撰写了《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史志》,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5.完善艺术场馆设施等条件,创建一流的艺术教育环境

第2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公共艺术是两种内涵的结合,首先是公共内涵,强调的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指明其受众是广大群众、发生地点是公共空间;艺术内涵表明其本质是美的载体,是运用各种适合于公共场域的表现手法而展现出来的艺术之美。因此,公共艺术应该是有助于从形态美和精神美上增强公共空间整体美的存在。城市公共艺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佐证之一。当代城市空间公共艺术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园艺或城市雕塑作品,城市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都已经成为了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是城市空间、情感、场景、公众事物等的集合。综上所述,城市公共艺术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根据其时效性、规模、形式、结构、情感等可细分出非常多的类型。比如通过艺术类型可分为雕塑、装饰、影像、园林艺术等,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平面、立体等,从内涵上可分为写实的、抽象的、寓意的等。因此,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需要根据现实空间的功能需要、情感需要、场景需要、文化需要等来决定,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才能创作出适宜的公共艺术作品。    

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决定着它的特征,所有城市公共艺术都具有如下典型特征:第一,装饰性。公共艺术的首要作用是点缀城市空间、美化城市环境,装饰性是其作为艺术的基本特性。公共艺术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的装饰性和表现手法的装饰性,合理、美观的空间布局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恰如其分的表现手法同样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第

二,实用性。现代城市发展重心是“人本建设”,以服务于民为宗旨。因此,公共艺术在装饰城市空间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实用性。比如与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公共设施,以浮雕为载体的具有视觉导向作用的过道和长廊,即具有实用性也增加了公共环境的美感和趣味感;第三,互动性。公共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中的居民等相互协调共存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物与物、物与环境、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满足城市空间审美需求、城市居民知行需求的同时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公共艺术的上述典型特征也不是独立的,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公共艺术的独特性。    

成功的公共艺术不在于公共艺术作品本体的突出艺术性和经济价值,而在于是否做到了艺术性与公共性的相互协调,是否有助于城市社会与空间自然的协调,是否实现了城市情感与艺术形式的融会贯通。    

二、公共艺术之美对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推动作用研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宣传载体和城市形象的名片,对城市空间整体美感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效手段。    

(一)公共艺术对增强城市空间美感的双重促进作用    

城市空间的构建是否具有设计美感与城市的系统规划息息相关,而公共艺术是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城市规划以公共艺术的形式表现出城市的细节美和形态美,从平面、空间等不同维度来勾勒城市的设计之美,从而从城市自身形象建设上去推动经济建设。良好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是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是增加城市辨识度和知名度的有效媒介,随之而来的商业效应和经济效益能够直接、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此外,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态文明滞后是得不偿失的。当代城市中以环保为题材或以环保材料为载体的公共艺术作品数量越来越多,通过这种手段将艺术之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运用循环生态哲学来进行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在满足城市公共空间审美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这种形式的公共艺术在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的延续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从而从城市自身去推动经济的永续发展。城市空间的美感不仅仅体现在空间内优美的环境和亮丽的风景,同样体现在城市经济、文化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艺术对弘扬城市文化内涵的名片作用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实质上是隶属于文化范畴的,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城市文化形成于历史积累和城市精神,公共艺术是这些风俗文化、人文精神得以表达的直接手段,而城市文化又给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北京丰富的历史建筑和雕塑展现着北京的皇城文化特色,拉萨的佛教建筑群透露出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通过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向人们传达着城市、民族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和审美需求,从而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是由城市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建筑风格等公共营造的,城市旅游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反映着城市形象的好坏。而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当人们来到城市旅游时,总会重点寻找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对该城市的认知也大多建立在这些具有对方特色的景点或者艺术作品之上。比如到了长沙就一定会去橘子洲,到了武汉就一定会去黄鹤楼,这些建筑、雕塑都可以划分到公共艺术作品的范畴,他们对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已不必赘述。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三、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性    

艺术不是文化人的专属,要渗透到生活中去,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就是深入推进生活与艺术的互动,培养人们的艺术素养,从而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品质,艺术不应该都是曲高和寡,应更多地融入生活。纵观当代城市社会,互动性的艺术作品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互动必然是多个个体共同参与,互动需要主体、客体、场域和媒介。}4}公共艺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过程就是典型的互动过程,其中互动的主体包括城市大众和公共艺术的创作者,这两者的思维、情感、技艺等构成了互动的主体;互动的客体主要包括公共艺术作品和城市空间环境,公共艺术创作者根据作品所处的空间环境、人文氛围等因素,从风格、尺度、主题、色彩、功能等方面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将这些要素融入到客观环境之中,以实现作品与空间环境的呼应和协调。此外,通过这种客观的表达手法和特有的人文气质来烘托周围空间的文化氛围,从而改善周围空间的环境。    

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性主要表现为以行为的方式(如语言、肢体动作、动作场景等)和以物的形式(色彩、造型等)进行。公共艺术的这种互动性逐渐构成了以人为主体,公共艺术作品为媒介,发生在城市空间环境场域中的情感、审美、技艺的互动与交流,并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体现了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促进了城市的和谐与融洽。当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参与到公共艺术的这种互动之中可实现放松与减压,这种微妙的情感体验不仅能帮人们舒缓情绪,还能够进一步拉近公共艺术作品与人之间的距离。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空间的活力,同样能够帮助城市空间在功能和审美上实现提升,公共艺术作品一方面可以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是识别城市的标志,同时给城市空间中的人们形成一种归属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公共艺术的互动性是建立在艺术作品与城市空间价值互相匹配的前提之下的,也就是说,公共艺术作品不是简单粗暴的将某个艺术作品不假思索的置于某一公共空间之中。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地域性,而不是趋同性,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品质相互关联,在作品的创作初期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结合人文、空间、环境等要素进行恰当的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重点是公共性,曲高和寡不是公共艺术所追求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被广泛接纳,艺术性再强的公共艺术作品放置到不合时宜的公共空间中只会显得突兀,破坏空间的整体性。公共艺术的互动性是多方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其目的是增强城市空间环境的宜居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向人们传达城市特有的精神文化,从而逐渐形成人们的精神归属。    

四、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美感与情感体验    

设立公共艺术作品的初衷主要分为两大块,首先是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增强居住环境美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其次就是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使人们身心愉悦并感知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在美感形成的基础上加强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从审美和情感两个角度来增加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已实现其历史使命。    

第3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城市公共艺术交互设计应用现状

公共艺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认知、理论批评的发展而持续变化着的;对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可以理解为:公共艺术是以大众的需求为前提,以政府、机关单位、艺术家、设计师的指导为动力的艺术创作活动;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交互的意思就是“互相”,简而言之就是双向互动的意思。那么在公共艺术中“交互”是一种双向传达,是一种参与过程,在参与艺术活动或作品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包含思维的互动、行为的互动、五感语言的互动、心理的互动等,强调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交流,以达到作者与参与受众信息对接的目的。

1.国外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应用的现状

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诞生在1960年以后的美国,伴随着二战以后美国重新对战后城市进行规划建设,艺术领域精英文化的消失,艺术家们把艺术创作搬到了城市公共空间去,大量室外艺术作品的出现,使得公共艺术一词终于诞生;美国的公共艺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由整座山体雕成的拉什莫尔国父纪念碑,它成为窥视美国公共艺术实现其国家价值观的绝好范本’。

战后日本对公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努力探索,最具有创新与个性的作者以草间弥生为代表,她是一位极富影响的公共艺术家,被日本国内称为“怪兽婆婆”,她的作品艺术实践非常广泛,涉猎绘画、拼贴、雕塑、表演、电影、装置、音乐等多个领域,作品多寓意生命的主题,无穷尽的原点和条纹,艳丽的色彩像海洋般浩瀚无垠,错乱的时空混淆真实空间的存在,都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韩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强调创新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影像艺术之父“之称的白南准,他是一位韩国视频装置艺术家,创造了前卫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这种延续传统的同时有强调创新的探索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2.国内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应用的现状

新中国建国初期,当代公共艺术的良好开端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天安门广场的建设,到改革开放后,主要以1979年首都机场壁画影响较大,从此,以城雕、壁画为主要艺术表王见形式的中国公共艺术进入―个快发期。此段时期公共艺术在中国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深圳、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尤以1984年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的建立为代表,但此时的公共艺术缺少互动性的设计。

随着城市的建设,对城市公共艺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20世纪末叶国内的城市公共艺术以城市雕塑为主,其次为壁画,表现的题材有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神话传说和生活场景等,表现手法有具象也有抽象,这些城市公共艺术往往安置在某一固定地点供大众欣赏。数字化技术对城市雕塑的影响十分明显,未采用数字化技术的城市雕塑一般是艺术家先用雕塑泥做一个小稿,确定方案后按原比例放大,可翻制成石膏,还可铸铜或者用其他材料,而采用数字化技术的城市雕塑,使用三维立体雕刻机就可以直接将作品输出。

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使城市公共艺术实现的方式更加方便,呈现的方式更为多样,不论从材料、手法还是表现题材上都要比传统的城市公共艺术更加多元化。

第4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社区;空巢老人;公共艺术;游戏互动

引言

纵观社区公共空间的现状,不难发现社区内设施建设极度缺乏对老年人的关注,因此,正值大力推进公共社区服务建设的关键时刻,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于老龄化背景下,紧密联系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探讨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提出将公共艺术融入社区建设的观念,将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再造社区,为老年人社区进行合理的文化性公共艺术品配备,改善休闲居住环境,以此构建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的新型文化社区,达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目的,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供相应建议和改革思路。

一、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

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20%,并且正在以年均3.28%的速度不断递增,老龄化问题是中国面临的又一项严峻挑战。而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空巢老人的问题也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地域性的流动而越发严重,在我国1.67亿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空巢老人的比例占据了一半左右,已经成为了人们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泛指当子女由于学习、工作、婚姻等因素离家后,独自居住的中老年人群。由于独自生活孤单寂寞,缺乏子女的精神慰藉,空巢老人在心理上要比一般老人更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常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消极沮丧、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等。精神文化生活对于那些已经退出工作交际圈子、子女不在身边且心理精神状况不佳的空巢老人来说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老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他们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高低。从平时的观察来看,不管是一般老人还是空巢老人,他们的空闲时间虽然很多,但由于室外缺乏休闲活动场所及活动设施,而社区空地上仅有的几件普通体育器械,在很大程度上又无法满足他们与其他老年朋友进行精神交流的需求,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待在室内看电视、打麻将,到户外也只有跳广场舞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富有乐趣的文化活动了。因此,推动和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关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是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要建立健全城市养老保障制度、规范医疗保障体系及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等基本养老政策外,还应立足于为空巢老人改善休闲居住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进情感互动交流的角度,加强社区休闲活动场所及活动设施的建设。结合智力或体育游戏设计出适合于老年人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设施,搭建起一种全新的互动模式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增进情感交流的目的,使空巢老人不再孤单,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来自于社会大家庭的无限关怀。

二、游戏化公共艺术的观点解析及必要性

一提到游戏这个词语,人们便会联想到儿童天真的玩耍,其实并非如此,游戏是人类的本能,人生来就有追求游戏的天性,它是人类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情况下随时都在进行着的不同性质的行为活动。游戏的实质是对消极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当人们被烦恼充斥时,游戏可以消除现实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疲乏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和缓解,所以它不仅是儿童的专利,也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具体化的游戏种类中,适合于老年人群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使老年人活跃思维、回归童趣的智力游戏,像拼图、积木、九连环等。这类游戏不仅可以缓解老人的精神压力,排解空虚孤独的情绪,而且可以通过图像、形状等视觉符号引导老人去思考,促使大脑灵活运转,提高大脑对手眼协调的处理能力,从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另一类则是有利于帮助老年人活动筋骨,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体育游戏,像空竹、陀螺、瑞林球等。经常参加这类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老年人放松心情,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而且在丰富娱乐生活,扩大社会交往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基于以上适合于老年人娱乐的游戏种类,要营造出具有游戏互动形式和开放体系的社区空间,必然离不开公共艺术这种极具观赏性和功能性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了。随着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共艺术成为了改善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国内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可以泛指一切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形式,相对于架上绘画来说更具公共性、开放性及互动性特点。公共艺术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及程度,它所凸显的并非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风格和特点,而是最大限度地与公众沟通交流,和谐共融。因此,鉴于游戏对于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和目前兼具游戏化的公共艺术品尚少的现状,设计出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游戏化互动性公共艺术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和前瞻性意义。因此,在不断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游戏化公共艺术设施的出现,将提高老年人对游戏的主动参与性,充分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营造出良好的互动休闲氛围。

三、关于空间、形式、材料等设计因素的研究

游戏化公共艺术所设立的位置可以是社区中空巢老人经常出入的室内外公共休闲区域,以关怀空巢老人,尊重自然人文环境作为切入点,力求做到公共空间环境和公共艺术之间完美融合,把它作为环境中一种文化关系的体现,以它大众性的艺术特点,面向公众、融入生活,构成一个整体性空间,从而塑造出和谐自然,具有较高艺术品味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公共艺术独有的艺术感染力改善和提升周围的环境。因为形式内容的表现在游戏化公共艺术的观念表达和思想传递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需要通过对比例、结构、色彩等形式元素进行有效地整合,完整地传达出作品的意图和想法,使人们无论所处位置的远近,都可以从它的形式感体会到它的活力与气势。例如,基于前文提到的适合于老年人娱乐的具体化游戏,公共艺术设施在形式上就可以利用拼图、积木等元素创作出具有趣味性的解构主义雕塑,打破并脱离传统城市的装饰形态语言,在艺术表现上运用错位重组的方法,突出可拼插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创造性,使老人们可以通过进行摆放拼插立体积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智力体力、追溯童年回忆、沟通玩伴情感,同时还可作为坐具供老年人休息倚靠,让公共艺术变得更加可看、可玩、可用。材料作为表达游戏化公共艺术的媒介,是体现其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的关键环节。不同材料所具有的不同的属性特点,像色泽、重量、质感、密度等都会直接关系到作品风格特点的审美差异,并引起作品制作、观念表达等方面的不同影响。所以,除了要考虑作品的造型语言和形式内容以外,还要在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上进行反复比对和考量,选择使用合理的个性化材料进行艺术处理,以此来符合游戏化公共艺术的主题观念,产生新颖的形式感艺术作品,为空巢老人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公共艺术。例如,在前文的基础上,在材料上便可采用海绵作为立体积木的表现媒介。海绵的质量适中,柔软舒适,是软体积木雕塑的最佳材料选择之一,适宜老人和儿童对积木的挪动与拼插,并确保了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性。考虑到积木可能会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地改变位置并受到挤压,因此可选择海绵种类中的高回弹海绵。这类海绵泡孔直径大小不一,骨架粗细也不相同,在受到压力时会在不同形变状态下产生不同反弹力,相对于一般海绵而言弹性更大,不容易因为过力挤压而变形凹陷,而且它的密度相对较大,具有一定支撑力,在拼插组合积木之外,可以作为活动板凳,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随着科技的创新发展和人们在艺术道路上对材料的不断发掘探索,开始摒弃以往常规材料的大范围使用,借助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对个性化艺术语言的处理上做了大胆创新,尝试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变幻出引人入胜的视觉新影像,而正是这种观念的转变在把多样化材料的自身品质推向使用极致的同时,也更加使艺术作品得到了充分地表现和释放。

四、注重开发和营造公共艺术的游戏互动性

随着公共艺术的服务对象范围不断扩展,公共艺术的设计无论是从内在立意还是外在表现上都更加贴近百姓的审美和生活需求,逐渐成为了大众所能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而互动正是引发二者发生联系的主要因素。单纯表面化的互动性公共艺术通常表现为从架上艺术到架下艺术的转变,但这种公共艺术只能存在于表面化的视觉艺术范畴之内,且只是艺术本身的物理特性和人的生理特性发生关系的简单“接触”互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体现。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限于可以触碰或零距离观赏,更多的是可以参与到其中的艺术作品,操作并改变它的存在状态或形式,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体验,也只有通过观众的参与,才会构成一件完整的公共艺术品,从而具有其所要凸显的艺术价值。要在空巢老人日常居住和休闲娱乐的社区,这样一个公开的且不可回避的空间环境中设立一件公共艺术品,难免会使人产生强制欣赏的感觉,因此,在创作时要充分考虑互动性的特点。而游戏化公共艺术正是区别于那些单纯表面化互动的艺术形式,在互动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满足老年人游戏、娱乐的需求,使公共艺术品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参与的愉悦感。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可以利用立体积木或拼图的拼插重组使老人及儿童触摸并游戏,打破传统呆板造型的局限,赋予游戏独特美感,给人以轻松、欢乐的感觉。略加以功能性的扩展,使公共艺术在具有审美功能的同时又兼具实用的功能性,这种形式大大地提升了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不再是放置在孤立的环境内,令人感到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融入生活的功能艺术,成为社区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让空巢老人能亲近地、自然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参与,与艺术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尝试到一种新的审美体验。虽然游戏化的这种互动模式对于公众来说有些陌生,但不论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它都开始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蔓延到世界各地。这种新的互动模式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主题更是时代的创新性要求,它以最强的互动性和最高的公众参与度,再加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且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公共艺术将不再由艺术家完全掌控,而是以游戏化公共艺术的全新面貌分享于公众,让公共艺术真正融入到公共空间环境和人群中,为城市的建设和美化服务。

结语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本文将公共艺术设计介入社区、融入社区,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开发出形式多样并兼具功能性的公共艺术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定制化的专属设计,以此达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目的,构建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的新型文化社区,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供相应建议和改革思路。但无论怎么设计,设计的宗旨就是要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基于空巢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妥善处理好老龄化趋势下社区内的种种问题,吸引和鼓励老年人加入到社区的大家庭中去,展现社区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1]张馨.浅析城市老年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J].设计.2015.(1):123-124

[2]李正军.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J].设计.2016.(5):49-51

[3]李文琴.论居住区健身设施设计与环境的融合[J].设计.2016.(3):152-153

[4]赵文瑾.基于老年人行为特点的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研究[J].美术大观.2016.(3):116-117

[5]方辉,宋阳.基于老年人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构建[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6):43-45

[6]李昕阳,洪再生,袁逸倩等.城市老人、儿童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5):104-111

第5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无深度、平面化,解构了传统艺术所标榜的精英主义、宏大叙事、绝对理论等内容,后现代文化旨在消除界限、去除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艺术作品和公众之间的交流,使人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通过自身表达想法。后现代美学特征渗入到公共艺术领域,使得公共艺术作品呈现出后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契合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大众文化作用下公共艺术的平民化倾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作用于公共艺术,使得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成为生活艺术化最直接的媒介和形式。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与人文观念的体现,是作为生活的需要而不仅仅作为纪念的需要而出现的。公共艺术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理念:艺术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它已经走出了博物馆、美术馆,重新走近了大众。艺术从高贵的殿堂来到了城市的街头,由供人景仰与对人说教变成了民众可以参与的一种生活的娱乐。[1]由此,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公共艺术的概念早已众说纷纭,90年代以后对于公共艺术概念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美术百科大辞典》对公共艺术的定义也将之等同于环境艺术、景观艺术,认为它是“一门以环境的艺术为要旨,由雕塑、建筑、城市规划以及行为科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兴艺术学科”。[2]广义上的公共艺术泛指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的造型艺术,只要在时间和空间中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联系的造型艺术样式,都可称为公共艺术。[3]笔者认为,公共艺术首先是视觉空间的造型艺术,且应被界定在“公共环境”之中,其“公共性”也决定了其与公众的关系,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另外,城市公共艺术一定是与周围的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加之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艺术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互动性、艺术作品的传播空间大大增加,现代的城市公共艺术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

1 多元互动:艺术走进大众

大众文化时代,观众要了解艺术作品,就需要与艺术作品有交流和互动,艺术作品与大众的互动,即艺术信息传达和观众接受的过程。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出造型各异、极具视觉吸引力的特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改变了传统的单向、静态的展示方式,以更加开放的形式面对大众,更加注重与大众的交流和互动,使公共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空间。因此,“互动”成为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在向大众传递艺术信息的同时,将大众带入互动交流的状态,引发观众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并接收到大众的信息反馈。公共艺术与大众之间良性互动的交流给大众的日常生活添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的艺术审美鉴赏力。

“我不想洗碗”互动公共艺术展是由市民和网友创作的2000只图案各异、写有“我不想洗碗”字样的盘子铺满草地,活动旨在倡导全民绘画艺术,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这样由大众参与的艺术作品构成了一副壮观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整个艺术展示作品,由观众创作参与,开放自由地展示形式,也使观众自发成为传播媒介,互动性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的十几名学生用塑料水果筐建造的“巴比伦塔”。整个设计使用了1400个黑色水果筐和30个白色水果筐,用尼龙束带绑扎做成柔性节点。“巴比伦塔”本质并不是形式上的塔,而是一个人们交流的地方,一个可以诱发活动的地方,这个设计也是由此为出发点发展出来的,其形式来源于水果筐的特性。水果筐适合受压,不适合受拉。拱的形态非常符合这种特性。然后以拱为基本单元,发展出一套能够随基地、地形不同而随意变化的形态。展示的空间选在人流众多的校园草坪,事件发生的概率高,最终的形态也引导了人流并刺激事件的发生。“巴比伦塔”的设计形式直接诱发观众的行为,最终形成艺术作品的完整呈现,大众在互动中完成艺术作品,这也实现了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和诉求。

2 视觉消费:造型艺术的视觉性呈现

在大众文化时代,“视觉消费”成为一种常态。随着当代社会和文化越来越倾向于视觉化,也就形成了所谓“以形象为基础的现实”。在视觉化的今天,城市公共艺术以公共空间为依托,更需以极具视觉化的造型和形象走进大众的眼睛,并引起大众艺术思想的共鸣。城市公共艺术在实践“视觉消费”的同时,完成了公共艺术要将艺术思想传达给公众的诉求。在“视觉消费”时代,看本身就构成了消费。因此,在偌大的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呈现要极具视觉化的特性。另外,视觉消费不仅是视觉关注,还生出意义和欲望,公众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能够与艺术作品产生某种或情感或行为上的交流,艺术作品将艺术思想传递出去,并能收到公众的信息反馈,“视觉消费”的意义便生成了。

地铁站每天人流川息,而且大部分城市的地铁站模式化严重,毫无艺术气息。因此,地铁站成为艺术家创作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被誉为“上海最美地铁站”的同济大学站,将国画和光影融合得恰到好处。巧妙的天窗将自然光线直接引入地下站厅,画作以散点透视法构图,通过“春――丞相故里桃花坝,夏――三江口放筏,秋――金秋庆丰年,冬――深渡瑞雪”一年四季的沿江四处有代表性村镇的刻画,将场景故事由此统一在画卷中,描绘了由清朝至新中国成立那段徽州繁华时期的风俗文化。远观与光影相融,近赏则有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作品极具视觉化,或大气磅礴,或色彩绚丽,或造型独特,如此才能吸引行色匆匆的人们驻足观赏,将艺术搬进地铁站,能让每天无暇忙碌的人们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为枯燥的生活增添色彩。

大型城市公共艺术展“奔牛上海”在上海的十大地标城市空间展出多头雕塑牛,由艺术家亲自给牛身绘图,颇具风格和特色的牛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出现,极为引人注目,每头牛的造型和图案都不一样,它们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案和色彩吸引大众,牛身造型的设计也别具风格,或惬意趴卧状,或牛气奔走状,或直挺驻足状……极具风格化的奔牛造型和图案在“视觉消费”的今天也成功传递出奔牛所承载的上海城市文化精神。

3 公共传播:自由的媒体空间

媒体越来越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参照。媒体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价值有效等特质也成为公共艺术作品青睐的重要载体。当下媒体空间越来越自由,尤其是新媒体和多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想法发到媒体上,新媒体迅速的传播速度和大幅度的传播范围使得人们发表的内容不断扩展。因此,媒体的特质能使公共艺术得到更大程度的曝光。另外,媒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能够引导公众参与、公众自发分享、扩大公众话语权,如此一来,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加密切,公众也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自身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艺术作品的意义空间也随之扩大。

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展“奔牛上海”户外展出的多头奔牛雕塑引发人们竞相拍照、分享,网络媒体、电视媒体、报纸媒体也竞相报道,传播面迅速扩大,新媒体趁势鼓励人们拍照合影分享到媒体上,并选出幸运的观众给予奖励,部分观众在获得“奔牛”模型后可自行绘制创作“奔牛”作品,并通过一定的平台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看到由普通大众所创造的作品,这大大促进了公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和交流,公众在参与创作、参与分享的互动过程中,便能从中了解到“奔牛”所体现的上海城市精神风貌。

第6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众;参与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外来概念,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艺术的设置应该以少数精英意志为依归还是以体现公众需求为考虑;应该强调公共性还是艺术性,两者的冲突与矛盾一直是公共艺术辩论中最有争议的议题。 

 

一、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条件 

 

公共艺术的关键在于作品是否体现出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最基本的条件。孙振华先生说:公共性的前提是对每一个个人的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肯定和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肯定和尊重。没有这些前提将没有公共性可言,也没有公共艺术可言。因此,怎样能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就是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公共空间,一般地讲,就是广大市民自由进出的,进行相互交流,休闲娱乐以及从事社会公共关系等活动的室内外环境。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 首先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在这个空间和场所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参与进来,就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表达各自的意愿、交换彼此的观点。 

与西方社会相比,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公共空间的。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封闭压抑,城墙与院落的建造,都是阻断式和包围式的,在严密的等级制度下,决不轻易对外公开,更不能与人共享,这样的结果是彻底消除了大众参与行政决策和公共事务的可能。一般情况下广场的功能仅限于教化与宣传的场所,而忽略或不提供大众交往的条件。在很多特大广场上,仅有一座明显的高大纪念碑,而不提供座椅,使大众置于只有景仰的被动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型史诗性叙述的时代已经过去,高大宏伟的纪念碑开始从城市中心逐渐退出,公共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实施的场所从城市中心扩展到城市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它可能是一个站台、一个平凡的社区、一个不具有标志性特征的街道、一个能与公众相遇的任何地点,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生美的共鸣与感动。

三、公众参与是公共艺术存在的理由 

 

公共艺术的创作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公众合作互动的产物,作品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公众的参与。在公共艺术中,艺术家要从个人的风格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切入点。这不是艺术家向公众的妥协,更不是艺术品质的降低。因为公共艺术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作品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完善,公众也在作品的影响下慢慢成熟。而公众审美情趣的提升,也能促使公共艺术作品的更好实现。在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里,关于城市文化的记忆才能真正被凝固下来,公共艺术作品才能长久的存在下去。 

一九八二年卡塞尔文献展上,约瑟夫·波依斯的作品《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无疑是个旷世巨作。波依斯要在卡塞尔种植7000橡树,并在树旁安放一座花岗石砖,之后他广泛发动市民出资来参与这项活动,每棵树500马克,申请人将会获得一张捐款证明和一张由波伊斯签发的植树证书。波伊斯在开幕式上栽下了第一棵橡树,希望在5年后的下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上种下最后一棵。现在的卡塞尔市,几乎随处可见树木,卡塞尔有了一座生长着的社会雕塑。他的作品强调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以及每个个体必须身体力行。正如他所说:我们需要社会艺术的精神性泥土,通过它,让所有的人变成创造者,能够掌握世界。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众;参与 

【论文摘要】公共艺术是现代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其需要向社会的公众靠拢、向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靠拢,承载公众的共同经验与记忆、体现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与公众真正产生良性的沟通与互动,才可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外来概念,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艺术的设置应该以少数精英意志为依归还是以体现公众需求为考虑;应该强调公共性还是艺术性,两者的冲突与矛盾一直是公共艺术辩论中最有争议的议题。 

 

一、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条件 

 

公共艺术的关键在于作品是否体现出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最基本的条件。孙振华先生说:公共性的前提是对每一个个人的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肯定和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肯定和尊重。没有这些前提将没有公共性可言,也没有公共艺术可言。因此,怎样能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就是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公共空间,一般地讲,就是广大市民自由进出的,进行相互交流,休闲娱乐以及从事社会公共关系等活动的室内外环境。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 首先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在这个空间和场所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参与进来,就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表达各自的意愿、交换彼此的观点。 

与西方社会相比,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公共空间的。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封闭压抑,城墙与院落的建造,都是阻断式和包围式的,在严密的等级制度下,决不轻易对外公开,更不能与人共享,这样的结果是彻底消除了大众参与行政决策和公共事务的可能。一般情况下广场的功能仅限于教化与宣传的场所,而忽略或不提供大众交往的条件。在很多特大广场上,仅有一座明显的高大纪念碑,而不提供座椅,使大众置于只有景仰的被动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型史诗性叙述的时代已经过去,高大宏伟的纪念碑开始从城市中心逐渐退出,公共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实施的场所从城市中心扩展到城市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它可能是一个站台、一个平凡的社区、一个不具有标志性特征的街道、一个能与公众相遇的任何地点,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生美的共鸣与感动。

三、公众参与是公共艺术存在的理由 

第7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制定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标准,首先必须按照国家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审美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体验,以及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能力,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思维、多元文化与社会交往。高职院校必须从学校实际和目前大学生的现状出发,确定统一可行的公共艺术课程标准,保证课程目标符合《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课程内容深浅适度且与课程目标不脱节,确保公共艺术课程的质量与实效性。同时,根据学生入学时间的长短和对艺术领悟的程度,按不同学期、不同层次、不同教学阶段来制定教学标准,以更好地完成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任务和教育目的。

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称之为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结构,包含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衔接关系,以及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的权重比例关系。

(一)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的目的

高职院校应改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只有理论课程,缺乏实践与活动课程、层次不明确、结构单一的现状,理顺课程之间的层次关系,重新认识和确立公共艺术课程中各种类型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价值和相互关系,通过优化和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的整体性能。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结构应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综合性。课程结构应该将课程内部知识与学生的社会经验整合起来,还应该整合学科内各课程之间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第二,层次性。公共艺术课程在横向上应该能够互补,纵向上按学习阶段要有层次、有知识深浅程度的差别。公共艺术课程要让不同基础的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系统地接受艺术教育,让那些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学生提高层次,让那些文化艺术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从难度较低的基础课程学起。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有兴趣想提高的学生应该给他们进一步选择学习的机会。第三,均衡性。通过合理设置和安排公共艺术课程的课时,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及其课程内容应保持适当、合理的比例,以适应本地区、本校学生的需要。

(二)优化和调整公共艺术课程结构的方法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常分为两个方面:1.注重课程建设的特色,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开设之前,要按照课程目标,组织最优秀的师资认真设计、仔细斟酌课程的具体内容、授课方式等,认真完成教材编写、制作教学软件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在课程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定期评价总结,保证课程有特色、质量高。同时,课程的开设、建设应该协调各门类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一方面要提高课程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用课程间的相关性来强化课程结构。2.注重课程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按课程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供学生选择的公共艺术课程门类和数量,尽量避免学生在选课中出现堵车现象。同时提高各门类课程本身的质量,做到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公共艺术选修课应该有较大的知识容量,涵盖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和需要了解的知识;课程的授课方式、讲授内容应该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应该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由于《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没有对课程作具体要求,各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比较混乱。笔者认为公共艺术课程结构应从基础搭建,同时还要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知识的广泛性、知识难易的层次性以及课程之间的序列性等多方面思考。南通职业大学的公共艺术课程经过调整,按照要求设定限定性选修课程与任意性选修课程后,又按照课程形式分为理论课程与相关联的实践课程;按照课程层次分为鉴赏基础课程与相关联的鉴赏提高课程;按照课程内容分为分科课程与相关联的综合课程;按照课程实践的要求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各有特点又具有互补性,有序地将公共艺术课程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

三、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具体化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安排课程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组织,充分体现各课程、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课程指导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高等职业院校应以此为基础,在相应的限定性课程上建立课程体系,形成系列课程,以任意性选修课为拓展,兼顾赏析、理论、实践等多个层次。南通职业大学开出《课程方案》规定的《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在限选课所规定的课程中,采用通识教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以此为核心课程,向两头延伸开设任意性选修课程,即向艺术基础、艺术理论方向延伸,提升课程系列的内涵;向艺术实践和技巧课延伸,让有需要的学生亲身参与艺术活动。南通职业大学在兼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与条件的基础上,按课程设置结构要求开出一系列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以《音乐鉴赏》为核心而两头延伸的《音乐欣赏》、《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与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合唱技法》、《长笛演奏》等;以《美术鉴赏》为核心而两头延伸的《中国画鉴赏》、《工艺美术概论》、《装潢中的美学》、《版画赏析》、《装饰画入门》、《摄影构图》、《数码摄影》、《数码摄影与后期实践》、《盆景制作》等;以《影视鉴赏》为核心而两头延伸的《中国电影史》、《纪录电影分析》、《经典电影解读与欣赏》、《影视广告鉴赏》、《影视动漫鉴赏》、《经典影视欣赏》、《flas欣赏与制作》、《微电影创作与后期剪辑》等;以《艺术导论》为核心而两头延伸的《传统文化赏析》、《经典小说与影视作品赏析》、《南通非物质遗产赏析》等;以《舞蹈鉴赏》为核心而两头延伸的《舞蹈基础》、《形体舞蹈》、《拉丁舞》、《舞蹈形体训练》等;以《书法鉴赏》为核心而两头延伸的《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书法鉴赏与实践》等;以《戏剧鉴赏》、《戏曲鉴赏》为核心而两头延伸的《通剧的前世今生》、《校园话剧》、《艺术表演》等。南通职业大学还增开了与8门限定性课程有关联的10门网络选修课程,便于学生调整学习时间,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公共艺术教学覆盖面。在艺术教育与活动方面,南通职业大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定时组织艺术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参观美术馆专题展览、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吸引师生广泛参与;通过艺术比赛、艺术论坛、动漫制作、大学生艺术团表演、服装表演、模特比赛、演讲与朗诵比赛、迎新生文艺汇演、平面设计比赛、大学生社团活动、表演实践与观摩交流、讲授展览与实地采风等多样化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课程。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艺术课程的吸引力,教师一方面应不断丰富、更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应强化与学生的互动,逐步完善课程。

四、建立多元化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

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公共艺术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公共艺术课程课程评价分为狭义和广义的课程评价。狭义的公共艺术课程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过程的评价。广义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以课程评价来分析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环境、课程合理性、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教学成果等内容,涵盖课程设计评价、课程需要评价、教材与教学成果评价、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通过课程评价的反馈作用,能够推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向科学化、合理化、整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的重心,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具体包括课程中心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多种方式,可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小组互评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能够促进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起到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作用。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第8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趣味感知;公共艺术;地铁导向

一、地铁公共艺术发展现状概述

目前,全球约有40多个国家,百多座城市拥有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国内已开通或在建地铁的城市有30多座。地铁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铁空间也将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铁环境中的公共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外地铁公共艺术发展较早,作品的形式多样,空间认知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与地铁建设的繁荣相比,国内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国内各城市的地铁建设中,虽然不同程度的在重要节点设置了公共艺术作品,用于展现城市的风貌,但是整体面貌雷同,缺乏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公众参与性较低,互动性较差,地铁空间认知度并不高。

二、地铁公共艺术环境导向作用的理论基础

所谓环境知觉(environmentalperception),是大脑对外部环境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解释,从而形成对事物整体认识的过程。1在环境知觉时,包含着知觉组织、辨认和识别等具体过程。在组织阶段,大脑将一系列简单特征,比如边界、角度、颜色等进行整合,形成对知觉对象完整而协调的认识。在辨认和识别阶段,在先前经验、期望、动机等心理活动影响下,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比如,人可能会将蓝色、波浪起伏的形状辨识为海水。人的环境知觉既依赖于那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环境刺激物的特征,比如光线强弱、物体的长度、运动轨迹,同时也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期待等心理过程。当人们对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心理加工时,就是在空间认知。空间认知是对方向、距离、位置和空间结构等信息的编码、储存、回忆和使用,它涉及定向、形成认知地图和寻路等一系列空间问题的解决过程。认知地图是指个体对环境空间的结构布局所构建的空间心理模型。2寻路是人们在进行空间认知时经常完成的一项任务,与认知地图作为一种心理表征不同,寻路是一种行为。在地铁环境中,人们有很明确的目的,即通过这一空间到达要去的场所。而定向和寻路是人们在这一空间中首先要做的事情。能够快速、顺利的到达目的地,是人们获得安全感的关键。地铁环境的复杂性很容易让人产生寻路问题,仅仅通过传统导向标识来进行空间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加强环境特征的区分性、提高可见性、降低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发挥标示作用等方面增强环境刺激物的识别度。

三、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环境的必要性

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物质的、实体的存在,更是可被人感知的物质空间;它不仅是三维空间的存在,更是公众交流互动、认知体验的场所。它既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情感功能。这种情感的功能体现为:第一,公共空间影响着公众的行为活动。丹麦建筑师扬•盖尔曾将公共空间中的人群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人们对空间的体验与感知不同,产生相应的情绪反映,由此引起行为的变化。一般而言,当环境质量越高时,自发性活动频率越高,社会性活动水平随之增长。第二,公共空间能在精神情感层面对人造成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优良的空间环境能提升人的安全感与满足感,能促成人行为的主动性与多元化,实现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反之,恶劣的环境极大地减少了人的互动意愿,造成疏离感。挪威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指出:方向感和认同感是由场所决定的,场所是营造方向的空间结构,还形成一种认同感;城市的公共空间就是一种场所,人在公共空间中的归属感来自这两种精神功能的实现;人的生存依赖于他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有一种实用功能上或心理感受上“好”的关系,因为一个“好”的环境意象能使它的拥有者在心理上有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显然就是人对空间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地铁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对公众的重要性。地铁公共空间是一种人为营造的场所,它需要被设计和塑造,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更得以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趣味感知”公共艺术与地铁环境导向分析

“趣味感知”公共艺术指具有趣味性艺术语言并能被人所感知的公共艺术作品。趣味的概念主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共通感和拉丁语的“品尝”或“味觉”。“趣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征。作为美学概念,趣味指对审美对象具有一种判断力的认识,同时趣味也常常能引起人的生理感觉。在地铁环境中,任何一种导向性的暗示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按其意图行事,须经过三个步骤:首先,使用者必须发现这个提示信息。其次,能够理解其导向的含义。最后,乐意按此信息的提示去行动。艺术家在了解人的习惯以及行为心理模式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寻找、选择和组合各种元素,使艺术形象直接呈现在公众眼帘,引起人们的兴趣,促使其驻足欣赏并参与其中,从而带来愉快的体验。这些设计被人主观意识接受后,能诱发好奇心,形成趣味感知,导致连续的探索地铁环境的行为,并在情感互动、行为参与中形成制约,达到信息双向传递的功能,使得艺术体验具有偶发性而导向功能具备唯一性特征。趣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具有美的特性的奇趣、奇异等,也有具有情感特性的幽默、荒谬等。本文所指的趣味不仅能引起人发笑,更重要的是让人将这种情感趣味上升为审美趣味。趣味性导向的艺术语言所追求的是在将方位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的同时,做到更吸引人的眼球,使人在满足了导向功能需求的同时还放松心情,体验艺术的美感。“趣味感知”公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被赋予了更多情趣化的内容,力求在人与地铁环境中创造轻松的氛围,使人们在与环境共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趣味。

结语

当下的设计秉承“以人为本”,人的行为感知成为设计中首要思考的因素。“趣味感知”公共艺术以人的行为理论为依托,成为人与公共空间交流的纽带,并在地铁环境导向中起到合理的交互作用,与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它不仅美化地铁环境、传播公众思想,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在设计活动中带来不可小觑的启发。

注释:

1.吴建平,候振虎.环境与生态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102.

2.陈烜之.认知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8.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9篇: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广告;公共艺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众媒介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信息不断地变化着,很容易被人们遗忘。如何制作一则让人印象深刻的广告成为媒体发展的重点,以整合“互动”数字化“体验”参与“技术驱动”跨界等颠覆广告的创意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创意广告的制作必须结合新媒体运用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它以互动和交流为基础,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从而提高广告的质量和水平。

一、数字媒体时代广告的主要特征

一是媒体环境与受众角色不断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告也经历着不断的变化,互联网对于广告创意的影响力日渐增加,资源不再是少数人的私人产品,媒体也成为了大众的媒体,广告也日渐多元化,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广告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二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广告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告的创意也层出不穷。手机APP、AR 虚拟增强现实、二维码、LBS ( Location - Based Service 基于位置的服务) 、NFC( 近场通信) 、SNS( 社会性网络服务) 等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广告的创意,人们对于广告的认知也更加多元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广告的变革,也实现了人与人的良好沟通。

二、广告与公共艺术的内在联系

1、广告不断借用着艺术形式

一直以来,广告都担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宣传和推广产品。它并不是一件供人们审美的艺术品,相反,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的目的是通过多样的广告形式去宣传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这一产品,提高产品的销量。广告和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广告却一直积极将艺术引入其中,通过充满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吸引顾客,从而提高广告的价值。

公共艺术是指美术馆、画廊及私人空间以外的,设置在公共广场、道路、公园等公共场所中的艺术作品。但是它并不是指传统的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形式,它是丰富多彩的,强调与公众的互动式体验,且非常注重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直以来,公共艺术都具有精神性,它强调公民参与和价值分享,因此,许多与公共艺术相关的广告都具有公益性质。广告借用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彰显出自身的特点和时代性,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参与性。

2、公共艺术加大了数字技术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变得日益多元化,艺术的发展变化也与技术手段的革新密不可分,互联网对于艺术的影响日渐加深,使得公共艺术彰显出更加多样化的特征。美国的一个艺术团体Sing for Hope,为了推广高雅艺术,汇集了一千多名艺术家和艺术系学生,将88 架涂鸦的钢琴放在纽约五大区的标志性景点附近进行展览,并欢迎公众随时弹奏。与此同时,公众还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其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和变化,公众与大众艺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由于二者之间联系的加深,使得公共艺术被更多的人们熟知,加之互联网的推动,使得人们日渐体会到艺术的美好。

3、从公共性看广告的社会意义

具体而言,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它不仅包含着与公民相关的问题,还包括审美问题和社会发展等相关的问题,它是对于人类发展的重新思考,公共艺术的本质应当是丰富的、公益的、多样的。但是广告是商业性的,它对于社会的发展能够产生什么积极意义呢,我们认为,应当重视广告的公共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其自身的意义。企业必须主动建构自身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在创造利润、对相关方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虽然目前那些借用公共艺术的广告大多是公益广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广告创意的进步,公民的公益观念也会日益进步,那些将公共服务信息与商业品牌价值的结合,或者通过商业广告形式提供更多社会服务信息,传递更多正面价值观,创造物质价值以外的根本性价值的广告会越来越多。广告的作者和价值也不再是宣传和销售,它还具有促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功能。

三、介入公共艺术的广告策略

1、激发社会的关注

公共艺术之所以是公共的,主要包括两个原因:一是公共艺术设置在公共场所;二是因为它具有公共性,公共艺术不仅包括城市雕塑等内容,还包括事件和节日等内容。2009年召开的气候变化会议,通过展示冰雕北极熊逐渐融化的过程,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全球变暖问题的严重性。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从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人们认识到信息传播的重要性,一些简单的话题,借助新兴视角的解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易于被分享传播

易于分享指的是受众愿意分享、乐于分享信息,以及有便捷的方式及时分享。首先,那些被广泛传播的内容往往是容易触动人们心灵的,还有的消息是有意义的、好玩的,其它的消息则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在沟通链条上,根据人们的行为预设“分享开关”,诱导关注与分享路线,也是至关重要的。如前面提到的Sing for Hope 的“pianos”,就是利用社交网络成功搭建分享平台。再如,2014 年新年期间,在日本东京汐留caretta 商城广场上,设置了一个“大耳朵屋”许愿装置,只要参与者对着耳朵说出新年愿望,装置就会根据声音分析技术,输出一份“大吉”新年运程,参与者拿着运程签,可以到商场内抽奖,以印证你的好运,奖品上预设了相关的数字连接信息,诱导参与者进一步地搜索商场信息,鼓动参与者在社交网络上及时分享体验过程,引发关注及更多的参与。通过洞察受众的心理,设置极富创意的装置造型以及体验过程,成为人们分享的热点。

四、结语

公共艺术体现着城市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那些具有广告特征的公共艺术作品,不断地推动社会价值的实现,他们彰显出社会的正义、平等,提高了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水平,更彰显出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明松.翻飞公益理想之翼―-公共艺术与公益性的对位与耦合[J].公共艺术,2013( 9) : 7 - 11.

[2]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朱丽. 今日动画:剑走偏锋卖创意[J].中外管理,2013(1).

[4]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

[5]Mark W.Johnson,Clayton M.Christensen,Henning Kagermann.Rei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