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精选(九篇)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

第1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管理类课程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渐由封闭式、单向性的知识传播向开放式和多向性转变,呈现出多元的趋势,教学环境也呈现出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就是指把教学活动的开展看作是多元的互动沟通和动态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对与学习有关的各个教学要素进行充分利用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结构形式。

一、多元互动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目前,在管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常用的多元互动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互动模式、研学互动教学模式以及人机互动教学模式。

1.案例互动教学模式

案例互动教学模式是指结合课程内容和目的,通过多媒体等媒介向学生提供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最终提炼出精华。案例互动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分享,涵盖知识面广,印象深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大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够系统,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

2.研学互动教学模式

研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学习和学术科研结合起来,教师准备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感兴趣的课题研究中去,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对研究得到的成果进行交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深入学习课堂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某个研究领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形成独到的见解。缺点是组织起来难度大,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主动配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3. 人机互动教学模式

人机互动教学模式是指让教师、学生能够动手和计算机设备接触,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以及相关软件了解、掌握更多的学习资源。这种互动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缺点是需要更多课时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并且对配套教学设施要求较高。

二、教学方式实际效果对比

为了解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使用情况及效果,我们在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从教学难度、教学质量、可行性三个层次对比以上三种教学方式以及传统教学方式(即无互动教学模式),评估这些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对课程而言,无互动模式和案例互动模式在偏理论基础型课程中使用较多,案例互动和研学互动模式在偏实用操作型课程中使用较多。从师生角度出发,案例互动、人机互动、研学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使用程度均达到50%以上,而无互动教学模式使用比例只有41%,说明无论基于老师意愿还是学生意愿,都更偏好互动教学模式而非无互动模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互动教学模式课堂效果和学生表现更佳。综合来看,人机互动教学模式得分最高,其缩短了备课时长,降低了讲解难度,学生课堂任务完成较好,对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在高校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的情况下更受师生青睐。其次是案例互动教学模式,对老师而言,虽然增加了备课难度,但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注意力更高,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参与案例讨论既能锻炼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又能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对综合素养提升最大。研学互动教学模式表现稍差,由于其备课时长过长、讲解难度较大等原因,在实际运用时完成度不高,取得效果不佳。

三、结论与展望

管理类课程在我国起步较晚,其教学内容还需要不断拓展和创新,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规范和调整。教学改革倡导使用创新模式,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学校必须要提供必要的资金及技术支持,完善配套设施和相关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新型的管理类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 案例分析; 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97- 02

1 引 言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显然已不符合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现阶段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斯卡特金(1982)说过:“我们已经建立了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性情感的粮食太少了,因而引起了许多学生学习的苦恼、恐惧或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特别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旨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互动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做到这些,它把学生真正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其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如果说互动式教学法是个纲,案例就是里面的真材实料。

2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界定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早在1918年就在哈佛大学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模式被运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曾被誉为该校的法宝。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样式,而是通过师生双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李春意、陈洁(2011)研究认为: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法是建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上,仅以“黑板+粉笔”为媒介,单纯采用纸质的教学素材,通过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讲授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更忽略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案例互动的多元互动因素。而广义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是建立在现代教学基础设施之上,即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应在明确互动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择典型的、具有时效性的、相关联的案例素材,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充分的讨论、辩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应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构建严谨的教学框架予以完善。

3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互动模式两极化

互动模式两极化是指在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时要不过于互动,要不呈现互动形式单一的局面。既然传统课堂枯燥、沉闷,互动式教学能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如今的高校课堂上,很多课程就变得游戏化了,在嬉笑怒骂中时光悄悄流逝,也未留下发人深省的观点,过于互动。也有的互动教学存在互动模式单一、互动深度不够的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仍沿袭了传统的互动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导致课堂上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学生仍随着老师的指挥棒思考,无发散性的的思维,无创新,不存在思想的碰撞,更没有情感与心灵的交融,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空间的创设只是“有形无神”。

3.2 缺乏有效案例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所选择的的案例质量,案例质量关系互动式教学的成败。而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很多老师都穿插了不少大小案例,但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学生仍然感觉茫然,没有思路,考试结果很不理想,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仔细分析下来,应该是案例选择不当,缺乏巩固新知识,综合运用旧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的效果,事倍而功半。具体来说,目前互动式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存在如下问题:① 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课堂上穿插的案例往往是随手拈来,只能反映某个阶段某个特定知识点上的问题,毫无拓展性和深度可言,再加上一问一答的低级互动模式,学生的思维无法发散,根本达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② 缺乏时效性和关联性。信息时代的都来,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不可否认以史明鉴,但这个时代更需要前瞻性的眼光,过时的案例对有限的课堂时光是个极大的浪费,一学期下来,案例之间再缺乏一定的关联性,各自为政,对学生系统性知识点的掌握无疑是有害而无利的;③ 缺乏实践性。目前,国内课堂上的案例大都是通过老师杜撰或者媒体被教师收集起来用作课堂所需,而并未像哈佛大学那样建立真实的案例库。消弱了学生的参与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面对媒体披露的事实成为了一名旁观者甚至是八卦者,往往不能对案例结合自身的专业进行深入的剖析,效果减半。

3.3 师生准备不足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课前将讲义下发,设计各个环节的问题,做好总结陈词的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阅读相关案例材料,网上检索信息,并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准备,甚至应该提前与同学交流,准备问题和观点,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准备不足,学生习惯了填鸭式教育方式,课前无任何准备,只想看老师如何表演,直接导致了互动教学效果无法凸显出来。

4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框架

从而,笔者认为,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不应是放任自流,停留于美好的愿景中,应该形成规范的教学框架。

4.1 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不应是一盘散沙,随性而教,应该在开课之初就明确教学目标及每节课应完成的教学内容,并采集真实案例资料,形成科学规范的案例库。

4.2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发挥。所以,在互动式教学开展中得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高校校园营造合作共赢的研讨氛围,师生间的联系不仅在课堂,并延伸到课外。

4.3 课堂讲授主要知识点

在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仍然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重要理论的讲述,明确相关知识点。

4.4 案例分析

按照教学目标和任务,精选切合主题的案例,同时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及关联性,争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提前作充分的准备,利用假期建立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形成的案例库,设定合理的问题,制作详细的教案,做好必要材料下发的准备,明确学生在参与课堂时需要的知识储备及必要的资料准备。并要求学生分组,就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当观点出现正反交锋时组织辩论,以实现围绕案例分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5 提供实践的机会

围绕案例分析在课堂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后,尽可能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公司进行调研,参与上市公司上市咨询课题研究,行业现状及未来等课题研究,并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让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查遗补缺,结合实际更好的掌握知识并延续内涵,甚至有所拓展及发现,让互动教学在实践中继续延续。

4.6 主要知识点反馈

在围绕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总结关键知识点,拓展思维,提醒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总结及启示,同时教师也需要立刻做出点评与总结。

5 结 语

从以上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框架可知,不管案例分析多么的重要,它也只是整个互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目标一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采用了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来完成《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们从网上下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一个个鲜活的现实故事,典型性、时效性、实践性非常强,彻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非常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把学生的学习从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课外时间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主动地“逼”学生去熟悉教学内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课的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要在师生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投入了大量课外时间和精力到图书馆、网上查资料,经常召开小组讨论,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请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性能力,极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此外,在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心是异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明确,案例库的建立,课堂的组织,课外的交流,及时的归纳总结等都是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付出艰辛的劳动的。因此,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需要师生改变传统观念,共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方正松. 互动式教学: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8-140.

第3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 案例式互动教学; 《内部控制》课程; 应用

一、引言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地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对于课程的教学实施及其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内部控制》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性强、专业涉及面广、理论较为抽象的特点。所以,《内部控制》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其特殊性,而案例式教学方法具有直接、生动、鲜明等特点,如何巧妙地将其引入《内部控制》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是教学研究领域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

二、案例式互动教学在内部控制中应用的必然性

(一)《内部控制》课程的本质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涉及经济、法律、人文等方面,又受到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管理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并要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决策者管理理念变化及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变化,所以《内部控制》是多专业交叉、渗透,不断更新的课程。最初是以财务会计课程中的章节存在,现在还与财务会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形成传统的认识误区:内部控制是会计活动的从属分支。在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操作技能纯熟的、记账式会计人员,与现代财经管理人才的要求差距甚大。实际上,该课程从其他专业吸收了大量理论,比较典型的就是采纳了大量管理学理论中的知识与成果。目前财务会计中所提及的关于内部控制的知识只是内部控制中的一个子系统(主要涉及结算、核算、资金等),仅相当于树林中的一棵小树。而《审计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内部控制,对内控理论描述较少,且还侧重于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角度,内容也不全面。

(二)《内部控制》课程的必要性

受安然事件的影响,美国于2003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要求于2005年开始,在美国上市的所有公司必须披露其内部控制情况。同年香港联交所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我国也分别于2008年5月、2010年4月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就其内部控制情况予以披露。同时为了防止案件发生,许多企业将内部控制提高到治理层面,尤其是上市公司,需要按定期单独披露内部控制状况与自我评价情况,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内部控制部门”专司内部控制的建立与评价。而评价内部控制状况也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年报审计的必须程序之一。许多国际人才公司就预言:“内部控制将创造出和会计师一样多的专业人才需求,内部控制的评价师与设计师将很快成为热门的会计职业”。所以学好《内部控制》课程有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三)《内部控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讲授《内部控制》课程的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往往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尤其是在公司中的经营管理经验。另外,现有的《内部控制》教材,很多是以工业制造的采购、生产、销售及供应流程为主要内容,更使学生不易理解、较难接受。另外,有很多授课老师,也是毕业后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务工作经验,这也成为限制《内部控制》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发达国家在内部控制理论领域又不断探索,以COSO《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理论为代表,从风险理论、企业治理等方面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了丰富和扩展,而这些最新成果也没有及时地囊括进教材中。这些原因导致了在《内部控制》教学过程中,出现投入的课时资源不少,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情况。

三、如何实施《内部控制》的案例式互动教学

《内部控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需要活学活用的课程,特别是一些案件可以加深相关理论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一切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出发,突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通过有代表性的案例,打造丰富多彩的“案例式”互动教学模式。

(一)确立案例式互动教学的目标

开展案例式课堂教学,应该实现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并以教学方式的调整来带动学生思维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再以简单掌握、背记有关理论与概念为主,而应通过沟通、联系实际更好地学习。

1.案例式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在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提高与促进。教师在授课开始前,要熟悉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学习的兴趣点,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案例,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通过联系实际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从而使课堂学习成为充满活力、互动充分的过程。这样教师就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在激发学生的同时,吸收来自学生的新颖观点,使自身专业理解力得到提升,从而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激发进取心和创造力,培养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式互动教学的引导下,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通过课堂上的互动与沟通,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构建灵活多样的“案例式互动”教学模式

1.应从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分析入手并进行模拟练习,从中加深对定义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内部控制》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销售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场景实践模拟,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对话,使学生深入其中,在加深理论理解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将多媒体手段应用于《内部控制》案例式互动教学当中,可以使单调的讲解实现图、文、画并茂的场景再现,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多媒体方式的案例演示,可以让学生简单直观了解,并通过相关案例创建的“系列问题”与之互动,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内部控制》案例库的建设。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将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到案例库的建立与维护中来,就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通过吸引与指导学生开展案例的立项、选题、设计、讨论、编辑、修改及演示讲解等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自身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吸收理解、不断探索相关专业知识与理论,最终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

实践经验证明,通过课堂中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将自己看成讲台的中心,或者只是将学生作为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形成学生被动式单向接受的局面,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90后”学生,大多个性鲜明,是有理想、自主性强的青年人,通过课堂案例式互动教学,可以营造启发、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行为、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通过“案例式互动”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大化地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能,在教学方式、手段、目标、质量等方面实现价值最大化,全面提升《内部控制》的教学效果。

(四)案例式互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内部控制》课程不仅仅涉及专业理论与知识,同时也是一门强调交流沟通能力的开放性课程。案例式互动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另外,针对某一问题,可能会因观点不一致,而引起辩论或讨论,所谓“真理越辩越明”,辩论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提高口才与表达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成为主角,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案例式互动教学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式互动教学对案例的选择要求更高

原本案例在教学中就必须满足为课程内容服务的原则,只有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的案例,才能相得益彰。但只有内容贴切的案例还远远不够,还要体现互动式呈现,所以系列问题的设计尤为重要。这就使得案例式互动教学要选择不仅与所授教学内容匹配,还要能够设计出多组式系列问题的案例,并设计有针对性的“系列问题”,以便学生互动并能在短时间内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对案例产生“心灵震撼”。

(二)注意传统理论教学与案例式互动教学的平衡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案例式互动教学并不能代替理论教学,讲好案例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理论,所以,案例式互动教学必须植根于专业理论,必须与课程内容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性,注意与传统理论教学“无缝对接”,切不可顾“此”失“彼”,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更好地学习内部控制专业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通过灵活的考核方式来引导学生

案例式互动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学习成绩。成绩考核的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考核的成绩要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真实表现,才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参与其中,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内部控制》互动合作-讨论式案例教学模式下,对该门课程的成绩评定应以平时的分散考核为主,而且形式需要多样化,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笔试。

(四)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深度挖掘

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将枯燥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理解案例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对案例中的鲜活人物与典型事由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开展了社会教育,让学生明白与理解更多的人生哲理与操守,提高其对社会的认知度,促使其更理性地面对未来的人生,达到锻炼能力、智慧人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

第4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导学 网络 互动

一、开放教育环境下,导学式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开放教育环境下导学式案例教学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基本依据,以信息理论与案例教学理论为基础,将建构主义理论定为网络案例教学的核心依据,并以系统理论的方法论依据,加以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同心理学、认知学习、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管理等诸多补充性理论依据,为网络案例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理论前提。

二、开放教育环境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引入导学式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要求管理学科的教学必须应用案例教学法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目的是“旨在通过课题的研究和试点工作,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开放教育条件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电大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培养规格上,应更为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开放教育的特点及教学模式改革目标的角度来看,要求《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教学要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

开放教育冲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网络教学打开了教师、学生、教材、教室、黑板之间的不可分割性,教学以实时和非实时的不同方式同步进行。这使以集中面授辅导和个人自学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要逐渐转化为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教学为主体、自主的个别化学习与交互式的协同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教学中,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交互式的讨论的案例教学法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从课程内容角度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内容需要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

在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结合企业具体的实际案例,采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客观、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案例的阅读、理解、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等环节,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领会,不断提高学生掌握并利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从学习资源与汲取途径的角度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具备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的条件

《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使用的教材非常适用于成人自主学习,配备了比较合理形成性作业。其中,网上导学资源丰富,有网络课程,与主教材紧密衔接,相互呼应,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库。

(五)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开放教育的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是必要的

各专业层次的学员之间,由于工作环境及内容存在相近之处,或者学员年龄及特点接近为协作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如工商专业专科学员大都来自几大商场,彼此间的工作环境及内容有相近之处,互相比较熟悉,有利于开展小组协作学习;专科学员的年龄大多偏小,便于沟通,组织学习小组开展互助学习比较容易、方便。

从上述几方面可以充分说明,《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是可行的。

三、开放教育环境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导学式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

(一)《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教学设计是增强导学效果的关键

课程教学设计是在遵循系统性、学生主体性、媒体优化性、教师主导性及科学性等原则基础上,要从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四大基本要素出发,从学生特征分析做起,充分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情况,认真分析成人的学习特点,制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1.课前的准备

由于开放教育“准永久性的分离状态”的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和控制者。教师首先要摆好自己的导学位置,做好开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备人、备课、备方法。

2.课程教学设计以提高导学质量为目的

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在层次、综合质素、接受程度、学习习惯及进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及特点,要提高导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热情、有积极性,最好的方法是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对此,教师必须动脑筋,想方设法对学生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精心设计。

(二)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导―学―评”的互动教学效果

“导―学―评”的教学互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第一次面授课是否讲清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是否全方位地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一体化方案、主要章节内容及案例素材、形成性考核形式及分值、考核类型、三级平台使用方法及资源情况、课程讨论和答疑解惑的互动方式及途径,使学习者清楚地了解所学课程的概况,掌握索取资源的渠道和途径,这样才能在课程的全程学习中起到最基本、最关键的导学作用,才能为以后的“学-评”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的监控

在进行导学式案例教学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监控:

(一)建立长效机制,激励学员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将学员的参与度与应答率,比如发帖质量、数量、讨论稿的撰写内容定标准,与形成性考核成绩挂钩。

(二)引导学生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的主题进行讨论,不要偏题、走题。

(三)事后的整理总结

将每个案例的评议标准挂网,并做出一定的评议。如是否扣题、是否有独到见解、是否有实践意义都是评判准确度的标准;发帖量的统计。

总之,开展导学式案例教学,通过面授辅导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交流,真正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热情与兴趣、锻炼与提高能力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导―学―评”的教学互动,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上述做法的效果还需要探讨,而且也必须在不偏离考试方向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依然需要继续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宇飞.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第5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案例教学, 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学习自主性增强

院校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较宽的特点。在没有实施案例教学之前,益阳某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堂参与度普遍不高,低头一族比比皆是,但在案例教学后,学生思维活跃, 竞相发言,讨论高潮迭起,参与口头讨论的学生按高职年级的不同比例分别在78%、88%以及60%左右,课中和课后书面参与讨论的学生达90%以上。

(二)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讨论空间

透过案例素材,有效利用音像动画和多媒体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手段使案例事实更为现实生动、 即时快捷、音像图文俱全,因而具有更广阔的讨论空间。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产生自觉的学习行动,从而将教材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理论思维与实践探讨的有机统一。

(三)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真正体现

论案例,阐述和补充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结论,在相互启迪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是平等的案例讨论参与者,深入的案例讨论使教有所悟,学有所思,能言善表,教学相长。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研究现状

近10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视。

(一)“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走向成熟

目前在益阳某职业院校已全面实行了“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1.专业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将某专业的培养方向与某一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统一,使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普适性能力的基础上,完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来确定。

以 “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将会计课程与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课程均溶入到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在毕业获得大专学历的同时,通过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与该专业的学生及老师的访谈、分析学生的毕业设计,我们了解到,按照这样的课程模式教学,学生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就业率非常高。

2.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该课程模式的思路是,按照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的规律,将相同、相近的能力进行归纳和组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形成课程模块。这些模块包括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术基础模块和职业技能模块等。

3.单门课程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调查发现,这种模式为许多专业所采用,即一门课程是专门为某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设计的。该课程包含了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应知、应会,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就是课程的目标。自2012年,益阳某职业院校即对以上课程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对“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如何更加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的研究与实践,学院正在进一步探索。

(二)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正在形成

从2005年开始,益阳某职业院校就致力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该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实训为一体,产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按照职业实践活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模式在学院全面推行并形成了自身特色。较为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单元教学模式。即将一门或一个教学模块的专业技术课程所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安排完成,学生在这个单元时间里,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并进行实训,最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项目教学模式,它是将专业技能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一门课程或若干门课程的组合),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

3.产品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企业为平台,以企业产品为核心,将专业课程融入企业产品开发的制作过程,将企业工作现场作为专业教学课堂,在产品开发和实现的过程中完成专业教学。同时可将企业技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学习教育、企业效益和学生能力的“三赢”。

参考文献:

[1]陈银华,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J],内蒙古教育,2010(3).

第6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  工商管理  案例教学  网络平台

        案例教学法首先创造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 教学中,我国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引入。案例教学是在教师带领下, 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目标,通过讨论和师生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和研究性,能很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也开始采用网络技术,使案例的采集更丰富,互动更及时,讨论更广泛。克服了传统了案例教学存在着共享度差、编辑整理困难、建设和使用效率低、修改完善工作量大等困难。

        一、工商管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必要性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广泛,1908年哈佛创立了工商管理研究院,确立了以问题驱动和经验为本的“问题方法”教学观念,1920年哈佛商学院开始有专职教授从事收集和整理案例的工作,并成立案例教学开发中心。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工商管理活动,该项活动具有多因性、实践性、权变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基本特性,教学中就需要培养学生如何处理具有这些特征的各种工商企业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具有多因素环境、多角度分析和多方案结果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商管理问题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案例方法特别适合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

        2.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问题分析

        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例教学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很多案例教学组织形式都是老师提供教学案例,学生参与分析,老师指导的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案例教学只能是在课堂上,只能是有老师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这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其二,案例内容单一老旧,缺乏新意。案例时效性、针对性、代表性差已经不适应教学的要求,缺乏对当前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等新产业的案例。其三,教师教学压力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应处于案例采集者、案例分析者和讨论协调者的位置,这要求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因而,老师工作量和压力都十分巨大。其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案例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性明显缺乏,常常出现冷场现象,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案例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的意义

        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高校中的普及,案例教学法也开始采用网络平台进行实践,这种网络平台可以克服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形式单一,教师工作量大,学生自主性不高的缺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网络平台搭建还有以下各方面的意义:其一,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案例材料。网络平台可以通过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和仿真软件等多种媒体,最大限度地真实展示案例材料。其二,可以实现案例资源共享。可以建立网络案例库,案例实现网上免费共享。其三,可以实现教与学的时空自由。案例教学可以课堂进行,也可以课下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四,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网络平台的实现

        1.网络平台功能分析

        由于案例教学网络平台涉及到使用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平台管理者,因而,网络平台的功能也就是这三个主体的功能要求:其一,教师的功能要求:教师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在线案例上传和编辑功能,充分的互动模块,在线测试、课程管理和班级管理功能。其二,学生的功能要求:学生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电子笔记、参加主题讨论、完成作业提交、案例检索和学习测评等功能。其三,平台管理者功能要求:系统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系统栏目管理功能,分级管理和权限设置功能,信息公告功能,查询统计功能,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功能等。 

        2.网络平台的技术实现

        案例教学网络平台的搭建需要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实力从而采用不同的实现途径。其一,自主开发实现。如果学校信息技术能力强,可以采用自主开发实现。该途径可以充分调查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建设符合要求的网络平台,也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自主开发网络平台可以采用b/s网络结构模式,也可以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即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和浏览器三部分,三层体系结构顺应了网络发展的趋势。其二,委托开发实现。当学校信息开发技术能力欠缺,可以采用委托开发,可以借助他人的技术优势为自己进行定制化网络平台开发。其三,购买软件实现。当前完善的商品化案例教学网络平台还没有,但是虚拟教室已经十分成熟,该虚拟教室可以充分进行案例展示和教学互动,但是很多不具备案例和互联网互动功能。 

        三、网络平台案例采集分析

        案例教学中案例采集是基础,因而网络平台案例采集十分必要,同时网络技术也为案例采集提供方便。

        从案例采集主体看,案例收集可以是教师进行收集,也可以由学生收集案例素材,甚至可以是企业提供其实际经营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从案例采集方法看,其一,通过跟踪企业变化,收集以某企业或者行业为主题的案例材料。其二,教师服务地方经济,提供案例材料。其三,通过互联网跟踪当前工商企业热点事件形成案例。

        从案例的真实性看,其一,收集企业真实材料,形成案例。其二,通过模拟经营游戏,形成虚拟案例。其三,通过仿真软件,管理沙盘形成模拟案例。

        四、网络平台教学模式分析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改变以教师驱动型教学模式为案例驱动型“课堂—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主提供教学材料,可以网络互动,可以在线测评,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可随时随地上传自己的案例,可以通过bbs 论坛、聊天室、e-mail 等方式及时与他人进行讨论沟通,从而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

        其三,教师角色从“教师”转变为“教练”。教师将从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案例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除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还应该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五、案例教学网络平台学习模式分析

        当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将进行转变,学生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模式。

        1.运用网络平台实施自主性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获得知识的主体。

        2.运用网络平台实施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的案例库中,学生可以通过检索功能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和相关案例,进行比较研究。

        3.运用网络平台实施合作式学习。通过平台学生可以提供案例进行同学互助讨论,通过bbs和聊天室进行合作式学习。

        总结

        案例教学的革新不应简单以网络教学的开设为标志, 对案例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程度才是衡量教学进步的标尺。应该通过案例教学网络平台的应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交流中思考问题,在交流中分享学习的愉快。但是网络教学不能只注重技术而忽略案例的主体地位,要在网络平台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用网络平台和传统平台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王伟.专题讨论在网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3)

【2】黄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0(4)

【3】刘进志.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第7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2.0;本科教学;PSR模型;评估评价

0 引言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概念在国内各个领域的推进,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也为各个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与契机。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新形势下,对本科教学活动带来的种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影响,开拓本科教学开展的新思路,希望对国内各高校本科教学的改革能起到积极的意义。

1 本科教学现状

本科教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保障,是整个国家发展、创新的动力源泉,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但国内的本科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能力有限、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案例匮乏等问题。面对社会发展的诸多变化,要结合新形势新环境,开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教学创新,要做到高校教育也能与时俱进,让高校学生在本科教育中能获得真正的收获,能借助“互联网+”的时展浪潮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综合素质能力人才。

2 “互联网+”带来本科教学改革新思维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随着“互联网+”的概念在国内各个领域的推进,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也为各个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与契机。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新形势下,对本科教学活动带来的种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影响,开拓本科教学发展及改革的新思路,希望对国内各高校本科教学的改革能起到积极的意义。

3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案例转变

“互联网+”新形式下,本科教学所引用教学案例也应与时俱进,可以引入很多最新最优秀的科技成果,比如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可以引用的教学案例很多,可以简单分类为:①自然科学类案例+②社会科学类案例+③生活类案例+④前沿科技类案例。其中:①自然科学类案例,可选“互联网+”相关的新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新发现、新见解、新理论;②社会科学类案例,可选“互联网+”相关的社会关注问题、国家法规政策、商业诉讼等;③生活教学类案例,可选“互联网+”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各种转变,如搜索引擎相关、网络购物相关、物联网等案例;④前沿科技类案例,可选最新电子产品及新技术等,如谷歌眼镜、虚拟现实技术、iphone设计制造探秘、3D打印快速制造、新能源汽车、无人飞行器等。总之,要把“互联网+”形势下的新事物,新思维与本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本科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本科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传播方式转变

“互联网+”新形式下,随着微信、MOCC、微课等新兴传播媒体及传播方式的涌现,本科教学的传播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微信、微课、慕课等多种传播新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本科教学。可以利用微信、网络教学平台,负责本科教学的信息推送,各种本科教学的进度安排,本科教学的作业布置、考试布置,教学成果的积极推广等。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实时跟踪本科教学进展,及时推送本科教学宣传,做好教学成果展示,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积极推广本科教学,并为后续的课程的开展提供平台及技术支持。

5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对象转变

“互联网+”新形式下,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除了基本的在校生外,教学的受众对象也在发展扩大。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教育发展趋势,都在破除学校的O篱,让整个社会都能公平的享受到大学教育,通过开展慕课、微课等形式,让更多想学习知识,受限于时间地点金钱等因素,不能进入大学学习的民众,藉由慕课、微课、互联网等方式,享受与在校学生同等的教育的权利。但从事不同行业的普通民众,又有着不同的教学需求,需要根据受众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形式,用以满足“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

6 基于“互联网+”背景,提出PSR评价模型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最早由加拿大统计学家TonyFriend和David Rapport提出,用于分析环境压力、环境状态、环境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从1970年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环境报告中采用PSR评价模型来研究环境问题[1-3]。1990年OECD根据1989年7国集团首脑会议的要求,启动了一个专门开展环境指标的研究计划,首先将PSR评价模型应用于环境指标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此后PSR评价模型被广泛引入到其他研究领域。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将PSR模型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如乔莉发表的“基于PSR模型框架的企业危机管理研究”,用于研究企业危机管理[4]。本文则将PSR模型引入到本科教学绩效评价领域,希望能利用PSR模型梳理本科教学的各项影响因素,对本科教学的有效开展及效果评价产生积极意义。可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 模型对整个本科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选取:压力指标(教学完成度、教学进度、学生满意度、受众参与度、调查有效度等),状态指标(教学场数、学生人数等),响应指标(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目标完成率等),建立一套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7 总结

“互联网+”浪潮为高校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各领域都在与“互联网+”争取交集的时候,本科教学也应该结合“互联网+”的新形势,对传统本科教学进行创新,以求借助互联网新力量,实现本科教学的更有效开展及转型改革。本文基于“互联网+”新形式,分析了国内本科教学的现状,深入探讨本科教学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提出教学案例、教学对象、教学方式、传播及推广方式的变革,并提出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 模型对整个本科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期科学地评估评价本科教学,建立一套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互联网+”环境下本科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参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缪桂根.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李琳.基于PSR模型的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

第8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园林设计

对了专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传统是的教学方法一般以教师作为课程讲述的主题,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之相反的互动式教学将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执行者、参与者、反馈者,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园林设计》课程的应用不但符合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符合了学生的学习要求。

首先在讲述如何在《园林设计》课程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园林设计的性质和特点。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它包含文学、艺术、生态、工程建筑、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将诸多理论内容融合在一起,并指导实践。

其次我们应正确认识我们在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一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一贯以来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述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采用“满堂灌”式教学,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很少,使得学生逐渐养成不爱思考的学习态度,也进一步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第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核分数,导致学生注重背书,以通过考试取得高分为学习目标,有的学生甚至只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学校和教科书,对世界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不能适应社会高分而低能。

最后《园林设计》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实际应用。

互动式教学的概念互动式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以教学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影响到老师,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管理人才。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园林设计》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以案例分析法、项目驱动法、实践讨论法三个部分来展开教学工程。

1.案例分析法为了丰富实际教学,教师可以引入经典案例来丰富实际理论,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将案例与理论相结合,从而将理论知识得以掌握。在讲述经典案例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实际案例中的优势和缺点。

2.项目驱动法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体,将知识点融入整个过程之中,项目一般来之真实课题或教师设计,如在城市选取已有园林或空地进行设计,或以虚拟场地进行设计,教师将地址概况简单向学生介绍,让学生通过对拟定场地进行现场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自己分析调研结果,完成设计草图,制定设计方案,完成独立设计并成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从旁指导,在调研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在草图阶段与学生交流选定最佳方案,在方案制定阶段及时指点学生的错误或问题,在最终设计成图阶段教师则应作为一个最为挑剔的审核者。

第9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范文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 互动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 问题引导教学法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清晰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自从有了教育以来,人们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体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完美传授,都是值得采用的。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主干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些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因其枯燥,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其晦涩,所以内容不易理解,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深讲解才能理解。因此,教这门课的教师大多采用讲析法进行教学,认为讲析法是教好这门课的不二法门。讲析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在采用讲析法进行古汉语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教师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融合与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它对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传统观念。教师不应是知识的注入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要甘当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互动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和谐友善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尊重教师,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再次,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挖掘教材中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古代汉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古代汉语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在初中及高中阶段,接触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汉语知识,大学一年级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汉语知识,有了不少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生可以拿它们和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再者,古代汉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中还是有一些知识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它们。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中放弃传统的讲析法,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可行的。 

前文已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一种讲析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绝对不会太好。再者,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参加工作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了。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的知识、新的问题。要获得这些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自己去看书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在大学时代就要不断加强培养。互动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下面选取几种教学法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