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生活中的项目管理精选(九篇)

生活中的项目管理

第1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 项目化管理 大学生 校园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其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知识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渠道。策划和举办各种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品位,同时也能促进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当前很多高校均把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各类学生组织、社团组织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据调查,一般高校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社团,6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社团,有的高校甚至达到87%[2]。

一、当下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与大学生活动蓬勃发展相比而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普遍滞后,特别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管理思路,加上各地区高校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我国高校学生活动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发展的需要,落后的学生活动管理己经成为制约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体现为:

1.效率低,难自主

我国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活动领域狭窄,自主管理意识缺乏,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较差,缺乏长效的监控和保障机制,学生活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严重,管理缺乏效率。这些弊端集中体现为缺乏自主意识和效率。很多学生社团活动虽然不少,但基本年年都是那几项,老师不催,学生不做;或者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老师不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就按部就班。

2.忙应付,走过场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活动主要以学生组织承办,能参与到活动组织、策划的学生人数是极少数的学生干部和干事,并非是真正对活动感兴趣、能够理解活动内涵的学生,而参与活动的也多是被安排的学生,最后活动成了应付老师检查的过场,最终造成这样的怪相,活动热热闹闹却难真正受学生欢迎,学生干部忙忙碌碌,却依然很迷茫。

3.乏创新,无人气

当前多数高校由于采取行政管理方式来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导致活动形式创新不足。校园文化活动的发起人一般是高校的管理层,在活动方案的制定上缺少对受众需求的采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离现象屡见不鲜。高校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校园十佳歌手的比赛、文化名人、著名学者的讲座往往一票难求,大学生们想尽办法去参加,但是一些学校精心策划的活动却乏人问津,甚至需要强制安排人参加,实在值得思考。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创新学生活动管理机制,提高学生活动管理水平,使之真正成为既兼具品味与创新,又充满吸引力、参与度高的活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和思政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化管理机制的引入

项目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己经在国内外各行各业得到普遍运用。国内外项目管理实践证明,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在高校学生活动中得到运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观念,促进高校学生活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2]。

1.项目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项目管理,简言之就对项目的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是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项目日趋复杂而产生的一门管理学科,最早发端于美国,早期应用于国防、航天、建筑等领域。项目,是指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完成某个特定的产品、服务或者目标所开展的一次性努力[3]。项目具有目标的确定性、一次性、独特性、整体性、时间限制等特征。项目管理通常是指项目负责人为完成某一特定目标,临时组建团队,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目标的管理方法。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方法,更是一种行为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日渐成熟,项目管理被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它有助于解决项目运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人员的配置率[4]。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诸多学生活动所组成,而很多学生活动都具有项目的特点:独特性、一次性、整体性、目的性等等。这些学生活动都具备将项目化管理引入的内在条件。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也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引入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效果良好,这些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学生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2.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运用的意义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活动的重要内容,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开展的文明修身活动、文体文化活动、公益文化活动,还有学术科技活动、就业创业活动、新媒体活动等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吸取能量,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学术底蕴。如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扩大参与度,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认同度

当下,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虽然受到高校的重视,但效果却不明显。若将一些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细分为若干子项目,将项目化管理运用于这些子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申请立项,不只是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更扩大及所有同学,只要有兴趣有能力就可以写策划书进行申请,负责人贯穿活动从策划到结束的全过程,必然会促使他们去思考如何靠活动本身吸引同学参与,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这将大幅度提升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2)培养创造力,提高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在世界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各种思潮、文化现象充斥着高校校园,吸引着大学生们的注意力。比如,当下的洋节在高校校园里大行其道,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显得冷冷清清,对围绕传统文化开展的活动也兴趣寥寥。这一方面和高校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活动的吸引力不足有关。实际上,同学之间年龄差异小,没有代沟,最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就是他们自己。将项目化管理运用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让项目管理的模式从确立项目目标开始,直接面向广大学生群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创意好、立意高、参与性强的项目策划选出来,如此,既能切实地考虑学生受众的最终需求,又能增强活动的创意,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种类,提升活动的质量和品位。

(3)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大学生搭建了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台,在项目的设计、执行的过程中,以项目化方式进行协调管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思考、沟通、协作的能力,给学生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空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强调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的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将项目分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有助于培养项目负责学生的责任意识,以确保有计划、有目的地按时完成项目。此外,融入竞争机制,更能有效配置人员、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促进全员育人,真正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三、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运用设计

根据项目化管理的要求,把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分为项目的申报与审批、实施与过程管理和总结与评估三个阶段,为确保活动有效实施,还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活动进行规划、监督、控制和总结评价。

1. 项目的申报与审批

这是一个项目周期开启的起点,指某一项活动正式被审批同意为一个新项目的过程。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涵盖的面很广,包括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续的时间也应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由于其内容之丰富,运用项目化管理很有优势,能够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根据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不同,在项目申报时可以区别对待,按其重要性分为:核心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因其重要性的不同,申报的程序、要求、经费保障都应有所区别。把活动面向所有学生,让有意向的学生自由组团,从项目立意、策划、创意、可行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论证撰写申报书,学校的管理方组成评审委员会,会项目进行招投标,选出最优的项目进行立项。只有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令更多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自觉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公开立项项目、责任人、团队、工期、预算及预期效果,签订项目合同。

2. 项目的实施与过程管理

本阶段是项目化管理的关键部分。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应对项目负责人进行适当的理论培训和业务指导,以提高项目团队的执行力和业务能力。项目负责人要围绕“目标管理”这一核心,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的计划执行,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资金问题及阶段性成果进行协调控制,并且及时与管理部门反馈与沟通。高校管理部门也要对项目活动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监督项目的运行情况,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和指导,做到项目隐患随发现随解决。而在进行了活动项目化管理后,项目负责人及团队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对活动经费进行有效控制,对活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为了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还要确保有足够的学生能参与其中。由此可见,整个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

3、项目的总结与评估

学生活动项目运作方式与其他领域内的项目化管理的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项目评价和对评价的应用。项目结束后,高校管理方要及时开展总结与评估,建立相应的项目评价体系,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来衡量项目立项设定的目标是否实现,整个过程是否规范,项目的预期效果是否达到,成本是否控制在预算之内,进而总结经验,并将与活动相关的经验总结、图片等资料进行建档、存档,通过备案机制的建立为接下来的新项目决策,提供更优的建议参考。对组织活动的学生和学生团队在整个项目中的表现及时肯定和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能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参与项目中,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学生的德育考核中,也能提升大学生对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2016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总之,将项目化管理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创造性,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质量和品位,为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化、精品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既有利于优化学生活动的管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组织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然,项目化管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增强其在活跃校园文化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 张富良.高校社团的德育载体建设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35- 36.

[3] 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第2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廉政教育,实践活动

 

多年来,国内高校的各级党团组织都十分重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为广泛开展各类大学生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取得了很多成效。特别是近几年,不少高校创造性地把大学生廉洁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组织了许多廉政主题实践活动,但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还不成熟。怎样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创新开展大学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效果,成为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思考

1、廉政主题实践活动的现状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有组织地走进社会、深入基层、面向群众,直接体验生产和生活的课外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借鉴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和做法,近年来,不少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了以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早在2006年,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就组织召开了大学生廉政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大学生的廉政观”和“八荣八耻”等话题,分析批评大学校园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强调要从自己做起,做一个爱国诚信、勤俭节约的新时代青年。云南大学的廉政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的比较成熟,学校出台了有关文件,大多数学院都进行了有效的贯彻。如,2009年5月,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下发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学生一支部和研究生支部将重点开展“弘扬廉洁文化、铸造廉洁人生”为主题的廉洁教育活动,学生二、三支部将重点结合学风建设和班风建设开展“廉洁人生从校园起步”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教风、学风建设。[1]

但是,客观地分析这项活动起步不长,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落后。高校的廉政主题实践活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在组织结构、评价制度、项目落实等方面仍不够完善,组织意图不明显,各项实践活动开展的不系统、不规范,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实践活动模式化。多数高校廉政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相似、模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活动涉及面不广也不够深入;三是实践活动脱离生活实际。硕士论文,项目管理。一些高校的廉政主题实践活动仍较多的局限在校内,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深入社会和基层,其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当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老师学生的认识程度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方面的考虑等等。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管理问题,因为管理方法滞后和管理力度不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老师参加,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不到推广,组织者也缺乏底气和信心。

2、廉政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思考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一种科学管理方式。它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综合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项目目标。当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体系,在许多大型、复杂的项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它是一种获得公认的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的理念是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和环节进行管理,以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项目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机构要充分调动项目以及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实施最优化的管理。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项目启动、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控制过程及结束过程。项目管理的精髓:一是系统思考,二是对项目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2]

能否发挥项目管理的优势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大学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中实施项目化管理;能否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设计思考和申报廉政实践活动。高校的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推进廉政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升活动的效果。

二、大学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依据

我国各行业进行项目管理的实践起步较晚,但随着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它的有效性的认识越来越深,项目管理的方法在软件开发、建设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实施项目化管理必需具备三个要件。

一是要具有明显项目特征的才能实施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中,一个实践团队可以是一个项目,一个大型活动可以是一个项目,一次专门的宣传或教育内容也可以是一个项目,因而它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满足了项目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二是项目化管理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把项目管理的思想、策略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廉政主题实践活动中来,要求高校相关部门和党团组织在制定廉政实践活动计划的时候,就要进行项目规划,提出总体要求,排出时间表,立项操作、公平竞争、公开评审,目标到位、责任到人,一旦立项,给予一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旨在强化重点、难点活动的落实,探索廉政实践活动的新机制、新载体,提升和创新大学生廉政实践活动的水平和效果。

三是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取得成效。2000年开始,我国各地各类的共青团组织在工作中引入了“项目带动”的新机制,在各项活动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吸收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成熟理论,如团队激励、目标导向、成本管理、过程控制、绩效评估等,有效地提高共青团工作的执行力,降低运作成本,实现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3]2006年福州团市委开展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项目”就是在团的工作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成功案例。一些高校运用项目管理开展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如华南农业大学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在学生党建中实施项目化管理。还有,同济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已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尝试运用项目管理的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大学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具备项目化运作和管理的条件,而且还能够起到减轻组织者的工作量、落实项目责任、增强主题实践活动实效性的作用。

三、大学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流程

项目管理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流程化管理活动,一般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流程。硕士论文,项目管理。项目流程化管理的优势,首先是项目管理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采用严格的管理流程,可以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加强项目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有效监控项目的动态变化。其次是项目相关各方按照一致的管理流程处理项目事务,不仅有利于相互协调,而且也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再者,各个项目管理活动有机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无疑是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管理保障。因此,建立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也是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根本要求。[4]

根据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大学生廉政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应包含如下基本流程:

1、酝酿准备阶段。校纪委和各学院党委分别成立廉政主题实践活动项目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负责全校性的重点实践团队和项目,院级管理机构负责一般的实践团队和项目;两级项目管理机构会同有关专家,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总的活动构思,征集活动方案;对大学生廉政实践活动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分析,选择适宜项目化管理的任务,确定项目要求和目标,制定项目指南,明确具体的活动项目是由学校立项还是由学院立项;通过各种途径通知公告,加大宣传,组织报名。

2、申报审批阶段。指导报名的大学生和社团按实践项目组成申报团队,认真制定活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并进行充分论证,书面向项目主管机构申报。

3、立项实施阶段。项目主管机构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教授对上报方案进行审核,经研究评定后按活动规模、影响范围、申报团队的条件确定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资助;立项的项目管理机构对实践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对批准实施实践项目进行把关,对项目过程、进度和效果实施动态监督和控制,相关部门予以配合;项目实施完成后,团队及时提交结项书和项目成果等资料,未完成的项目申请延期或变更方案,重新实施。

4、总结表彰阶段。硕士论文,项目管理。项目主管机构根据结项书和项目成果组织专家评审、鉴定;及时召开总结表彰会议,表彰优秀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宣传、推广成功经验,扩大成果交流。其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第3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1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项目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项目管理中项目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项目都不同于其他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是为项目的预定目标而进行的;项目开始时需要建立项目组织,项目组织中的成员及其职能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将不断地变化,项目结束时项目组织将会解散;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它的过程是渐进的,潜伏着各种风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业就业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学生工作的具体活动也具有项目的普遍特征。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过程规范化、思路灵活化和活动普及化。通过立项申报的方式强化竞争机制,实现校内外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不断完善项目化管理制度,下发立项指南、立项批准、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加强了过程规范化的监督管理,既给学生以广泛自由的发展空间,又保证了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过程的可监控;思路灵活化就是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通过立项申报和项目运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将每年都举行的活动办的每次都有新意;活动普遍化就是所有学生组织及个人都有机会施展才华,申报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创业就业、校园文化活动等各种项目,使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受益者。将项目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凸显出其在先进性和科学性、竞争性和激励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项目化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一是目标明确,不仅有详细的项目运作计划,可以事先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方案,而且项目小组成员也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机制,可以保证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二是资源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原则,项目化管理不是以组织为纽带,而是以项目为纽带,充分整合利用了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员的有效合作。

2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项目管理的程序

学生工作项目管理方法的实施程序包括立项指南、立项申报、立项批准、项目运作、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总结评比等环节,需要成立由辅导员担任负责人,辅导员助理、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前期宣传动员、初期立项评审、运作期间监督检查、中期指导培训、末期审核验收、后期总结评比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教育方式逐渐转变的今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项目管理为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开拓了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途径。我们可以借助项目管理进一步创新搞活大学生素质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大学生活的主人和实践者,使学生工作充满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当然,项目管理作为开展学生工作的一种新模式,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地方,需要我们刻苦钻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不断总结提高,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更好地实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目的。

作者:高慧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4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 学生工作 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51-01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一方面在学生活动中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得以应用体现;另一方面为学生活动科学运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剂和动力源。本文通过高职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一些内容进行探讨,着力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工作的管理,增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适应能力。

1 项目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目的及意义

项目化管理,一般情况下是以项目为对象,通过组成专门组织执行管理的系统工程和方法。通过PDCA模式的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按照计划、组织、实施、纠偏等,来实现对项目进行静态和动态管理。同时,使用一定的技术、技能、知识和必要的工具,综合协调与优化达到项目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要求以项目为中心导向以及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参与人力和物力要积极配合。其管理领导人员不仅要想尽办法实现项目的成本、时间、范围和质量目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引导整个项目的协调完整性,促进人员合作,以此来达到参与者或受其影响人群的预期目的。目前对项目化管理的运用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公司已经开始在本部门内部实践管理。

项目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开展实质上是把在校生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科技、就业创业、社会锻炼、政治思想教育等活动看成具体的一个个项目来管理。针对不同的活动采取针对性的项目设计,可以成立“立项指挥部”通过指挥部进行申报、审批项目内容,审批过后组织参与者进行项目运作,中间环节进行检查纠偏,最后项目结束验收、总结评比等程序,整个过程从项目规划、实施、检查、纠偏以及考核评比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就是“项目+产品+创业成功”的项目管理模式。通过该模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那些复合型大学生人才,如:具有创新精神对公司和工作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强的青年人。把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学生工作中推行,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更好的规范的组织行为,模仿逼真的市场化目标管理,强调竞争机制,强化青年人应有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设计、勤于思索、敢于担当重任,独立完善自我的能力,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项目环境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进行创造性的超越自己,学校在这里需要及时搭建合适成长的平台,真正接地气的推动和加快青年人素质教育的发展,以此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青年人的需求。

2 项目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实践过程

高职学生学习成绩低,相对本科院校学生素质较低,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课本知识外,主要让他们多参加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每一个实践都有它特定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同项目管理基本相同。通常的项目化管理涉及五个基本管理过程即: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纠偏和结束项目。高职学生工作可以将组织实施与纠偏作为一个过程。

(1)启动项目:立项。由学校学生会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以某项主体立项,这个阶段要根据项目的对象、目的、经费和条件等方面做到全面考虑,首先主动考虑项目收益者的利益,任命项目责任人。

(2)计划项目:立项申报。根据立项计划项目管理部组建项目小组,通过项目组集思广益进行项目设计和策划,同时向项目管理主管部门提交本次项目立项申报书,为了保证项目的高效有序完整进行,项目书中充分考虑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针对突发问题的应急方案。本阶段可以参考刘易斯的16步管理模型。

(3)实施项目:项目运作。本阶段在项目申报和批准之后进行,项目经费到位后项目管理的学生成员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运作。包括实施、跟踪和监控三个项目过程。

(4)纠偏:中期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偏,项目管理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假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确实存在浪费物力、财力的情况,应该立刻中止该项目,事后写出中止分析报告。

(5)结束项目:结题验收评比。项目技术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好的结果可以鼓舞学生的士气,为下一个项目打好铺垫。项目完成后,该项目负责人提交本次项目的详细报告,内容涉及项目目的、意义、宣传、运作、预期目的和最终效果,同时包括项目运行中间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对其它项目借鉴的优势。由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核验收,将该项目与其它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距,及时总结反思,争取下一个项目更加优化。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工作以项目化来规范活动,彼此之间相互推进形成良性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无形中规范管理自己的思想教育,对拓展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自信、自强、自力的性格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通过项目化管理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改变以前上课低头玩手机,宿舍玩电脑的习惯,利用项目化的优势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高职学校学生工作应该提供更多的项目化管理活动,以此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到项目化管理当中来,使一批批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3 结语

高职院校整体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985”“211”以及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历层次上不占优势,高职学校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有效的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中崭露头角,加快采取应对措施做出特色,通过对学生工作采取项目化管理来培养学生过硬的“项目能力”。实践证明,在学生工作活动中展开项目化管理,利用项目的学习来带动学生,利用学生的基础条件和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心理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高职院校在学生工作中真正能够达到教书、育人、教人的目的,使学生在实践中从被动变主动,真正体会项目化管理给高职学生带来的好处,锻炼学生、培养能力,增强高职品牌学校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蔡小平,孙良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及项目化管理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01-203.

第5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项目经理;学习方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本科或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类专业及信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基础与先进实践技术相结合的工程类课程,涵盖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理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具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更加专业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者为目的,在已有企业管理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管理者的项目管理能力。该课程一般情况下设置于本科阶段第7个学期,或研究生阶段第3个学期,说明该课程是学生阶段向职员阶段转化的一门课程,同时也说明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先修课程作为知识铺垫。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表明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面向学生就业。

一、研究综述

鉴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应用性,很多老师都在积极探讨课程的教学模式。从目前研究的成果来看,研究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方法的研究,例如谢刚等人探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以IT项目招投标情景模拟为例,探讨了在本科IT项目管理课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苏亚丽探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强调团队协作能力,建立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同时构建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李长云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了立体化的IT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结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IT综合运用能力。龙琼认为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加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大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韩万江通过“爱课堂”平台进行了SPOC课程建设,在课程中进行课堂与在线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李长云构造了信息管理人才的“能力阶”模型,分析IT项目管理在支撑能力形成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IT项目管理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情境”“一个专项”和“一个案例”的“三个一”教学方法。由此可见,课程老师已经意识到了这门课难教、难学,虽然从教学方法上进行突破,但是这种改革或基于特定的学生、或基于特定的组织方式,没有从根本上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解决途径。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从教的思考走向学的思想,从“过来人”的角度尝试帮助学习者找到更加便捷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内容描述

从本质上来讲,我国《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和体系源于美国的PMBOK,目前高校采用的教材大部分根源于PMBOK。美国PMBOK的内容则源于美国项目管理(并非特指信息系统项目)优秀实践的总结和集成,所以,课程知识的架构是以“应用”和“实践”为导向,从应用和实践中寻找问题,从理论中导出问题的答案。作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在职学生和在校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采取的策略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和他们的知识背景是有关系的。在职学生通常会采用“联想式”的学习方法,将课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的管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相对学习效果较好。但联想学习的方法容易产生碎片化的知识,造成知识之间缺乏黏性和联系。在校学生由于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一种学习背景,缺乏实践的沉淀,造成知识的抽象性。学习中只能生涩地记忆理论知识,无法有机地贯通知识,自然也达不到融合的目的。由此可见,对于在职学生,提高知识之间的黏性,实现碎片知识的整合是课程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从案例出发搭建知识体系,梳理知识脉络则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无论知识的整合,体系的搭建,抑或知识脉络的梳理,其根本是借助项目管理的思想把握或者构建项目管理的知识图谱。通常情况下,记忆知识图谱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对于在校生来说,这种方式只能造成“课程结束,还给老师”的结果;对于在职人员没有几个愿意花时间去记忆。因此寻求好记忆的方法,为后期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实际上,从PMBOK2004版开始,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在搭建这种知识图谱(如表1所示)。其本质在于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帮助学习者熟悉和掌握课程中、管理中心覆盖的知识点。对于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项目经理来说,表1的内容正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活动,同时也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宝典所在。由此可见,快速而准确地把握表1的内容是取得教学成功和实践管理成功的基础,但是实际的教学和管理是存在一些困难的。首先,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对于其中的内容甚至是名词都感到较为陌生。其次,表1中涵盖了项目管理中的44项活动,各项活动之间存在“包含”“关联”“因果”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定位和把握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学习过程中,寻找好的学习方法是达到事半功倍的根本所在。

三、课程知识的梳理

(一)整体框架的描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可以看成是一枚硬币,九大知识和五大过程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而透彻地了解一枚硬币需要从正反两面入手,正是基于这种逻辑,表1的行定义为五大工程,表1的列则定义为九大知识管理。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表1的行看成是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列看成是纵坐标。由于五个过程代表项目管理实践中不同的五个时间段,因此可以将横坐标看成是时间轴,代表项目管理过程中从启动到收尾经历的具有相关关系的五个实践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时间过程并非严格的逻辑时间过程,它们之间具有时间重复性和交叉性,如图1所示。图1五大过程时间描述纵坐标代表的九大管理是项目管理涉及的九类管理,实际中代表项目经理从事的具有相关关系的九类管理范畴。为了便于理解,可以依据九大管理的不同属性,将其定义为从事九类不同工作的九个项目经理。进而,图1所表达的含义就非常明了:图中每一个点(x,y)表示某人在某个时间点该做什么事。如果项目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每个时间点做什么事情,那么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无论是系统开发项目还是系统集成项目,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项目管理过程想乱也乱不起来。

(二)表格特征的抽取

死记硬背表格,不得要领是无法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表1内容繁杂无序的客观事实迫使学习过程必须另辟蹊径,寻找优化路径。实质上,表1描述的知识图谱是有很多内在属性和特征的,因此,特征提取则成为后继学习的第一要点。1.表格的行特征。直观观察表1可以发现,九大管理中唯有整体管理这一行写满了,其他八行均有空格存在。这说明九大管理中只有整体管理跟随了项目从启动到收尾的所有过程,其他管理都有空闲时间,这一点和整体管理本身的特殊性是不谋而合的。整体管理是九大管理中唯一一个宏观的管理,它从全局的层面把握整个项目的运行,整体管理从全局的角度协调平衡其他八个管理。2.表格的列特征。首先,表1的五列代表五个时间过程,在这五列中,有两列非常松散,分别是启动和收尾。两个实践过程各做两件事情,说明项目一头一尾两个时间段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复杂度不高。一头一尾四件事情也很容易记忆,分别是启动环节的“项目章程”“初步范围说明书”和收尾环节的“项目收尾”“合同收尾”。其次,表1的五列中,有两列较为丰满,分别是“计划”和“监控”。这说明,每个项目经理进入项目组织都需要做计划,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是“计划,计划再计划”;每个项目经理都要做监控,通过计划和执行的对照,使项目纳入“监控”之中,这也是项目得以成功完成的保证。在“计划”和“监控”两个时间段,项目经理全部聚齐,这是项目开展绩效审核的最佳时机,也是项目各方进行沟通协调的最佳时机。九个项目经理在这两个时刻全部聚齐,也说明这是项目中复杂度最高的时间段,资源冲突最为明显。

(三)九大管理的逻辑分析

表1特征的捕捉实质上是为了对九大知识域采取逻辑分析的方法,而逻辑分析的目的则是从根本上把握项目管理的内在本质。逻辑分析一:在特征捕捉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两点:第一,表格一头一尾两列各有两件事;第二,整体管理在五个时间段均需要工作。由此可以断定,“项目章程”和“初步范围说明书”两个活动中至少有一个活动属于整体管理;“项目收尾”和“合同收尾”两个活动中至少有一个活动属于整体管理。“合同收尾”很明显与采购相关,它是属于采购管理的范畴,所以“项目收尾”必然属于整体管理,“项目章程”和“初步范围说明书”均属于整体管理,这一点是需要单独记忆的内容。逻辑分析二:抛开已获知的“项目章程”“初步范围说明书”“项目收尾”“合同收尾”四个活动;九大项目经理进入项目以后做的第一个活动必然属于“计划”,而做的最后一个活动必然属于“监控”,这一特征在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七个管理中比较明显。逻辑分析三:鉴于以上的两点分析可以梳理每个管理中各个活动在管理过程中的隶属关系和位置关系。

四、实例验证

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整体管理和时间管理为例,采用以上逻辑分析判断各个活动存在的时间点。

(一)整体管理

整体管理共有七个活动,以1~7的数据按顺序标识。由前述分析已经知道了“项目章程”“初步范围说明书”“项目收尾”三个活动处于启动和收尾环节,得到表2。此时只剩下活动4和活动5,根据表格特征抽取可知,整体管理项目经理在五个时间段都有活动。所以活动4和活动5至少有一个活动属于执行列,简单看一下4和5的名称,5是“监控项目工作”,自然属于监控列,因而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二)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三大核心管理之一,很多项目经理均以按时完成项目作为最大的挑战。时间管理共涉及6个活动,以1~6的数据按顺序标识,由逻辑分析二的内容和启动和收尾环节均无活动两点可知,活动1和活动6分别位于计划和控制两列,如表5所示(以X代表活动为空)。大体浏览时间管理包含的6个活动,其中活动5为“时间管理计划”,自然属于计划的范畴,那么5活动之前的活动2、活动3、活动4三项也必然属于计划范畴,得到逻辑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五、结论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具有内容广、关系复杂、融合多的课程特点,因而梳理和把握课程特点、课程内容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之一。论文从课程中有关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知识图谱出发,分析了表格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并基于此找出了管理与过程内涵的几种逻辑关系。最后从逻辑关系出发,探讨了项目管理中44个活动在表格中所处的位置。论文的研究,可以说是这门科学“教与学”方法探讨的一块敲门石,从知识图谱尝试课程内容的记忆方法。论文一方面总结了项目管理中各个知识点的基本结构和整体框架,另一方面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当然项目管理的教学和学习中还有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内容,例如,如何将九大管理的内容串成一条线,构架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如何深刻地挖掘表1背后隐含的九大管理、五大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使理论知识同步于项目管理实践,如何用理论规范和指导实践,这些都是作者后期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崔春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定量化方法的作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9):93-96.

[2]谢刚,李文鹣.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探讨———以本科IT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31-32.

[3]苏亚丽.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及其活力的增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31(5):64-68.

[4]李长云,田世海,姚锋敏,马树东.“IT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7):100-101.

[5]龙琼.《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经贸,2014(11).

[6]韩万江,张笑燕,陆天波,孙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初探———以“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1):38-42.

[7]韩万江,张笑燕,陆天波,孙艺.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建设[J].大学教育,2015(10):161-162.

[8]李长云,田世海.基于能力阶的IT项目管理“三个一”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5):39-41.

第6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1-02

大学生课外活动是高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课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是将学生课外活动作为一个项目,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对大学生课外活动进行管理。开展学生课外活动项目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水平和育人功效。

一、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的策划管理

学生课外活动的策划主要是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总体构思设计和论证的过程。

1.目标体系的建立。活动的开展必须围绕目标而进行,活动以实现目标为宗旨,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检验活动成效的关键。在建立目标体系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路线、政策,高校的培养目标,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二是高校培养方案与课外活动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三是目标体系的系统性、过程性、层次性。四是活动目标与活动管理目标关系。

2.课外活动的设计。学生课外活动的设计是合理的布局活动的内容和进程的过程。在课外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培养性原则。在管理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的培养放在首位,将管理与培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管理各个环节的展开都要围绕学生的培养而进行。二是需求性原则,通过对社会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学生成长需要分析,确定项目内容与形式。三是总体性原则,是指要在时间,内容、目标等方面,统筹设计规划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四是项目化原则,将学生课外活动作为一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基本方法与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3.课外活动的评估。课外活动项目评估是对项目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的过程。开展项目评估,一是要建立一套从项目申报,到项目审核,再到项目答辩、论证和项目审定的项目评审制度。二是建立成员结构科学合理的评估小组。三是在评价时,将活动价值评价与可行性评价相结合,对于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给予分析指导。

二、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的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工作是系统安排任务的集成。

1.确定并描述为完成课外活动项目目标所需的各项任务。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界定为完成项目目标所要开展哪些工作,明确这些项目的目标和项目的可交付成果。运用工作分解结构(WBS)技术对项目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对项目工作内容的分解,可以更加明确所要完成项目的具体任务,从而有效地计划和控制项目进程。

2.对项目的时间做出合理安排。一是要做到课外活动安排与教学安排协调有序。二是要按照最优化原则,对各项子活动开展的先后顺序,有一个科学的安排。

3.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就是保证项目中每项工作都有具体的部门与人去做。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一是要明确有关部门和个人对项目组织的关系、责任、地位。二是明确项目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组织与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三是根据责任的大小,任务的轻重,组织的功能,个人的能力与特点合理分解责任。

4.项目的团队建设。在团队建设上一是要按照项目制的组织形式构建团队,项目制的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资源的整合,更增加了学生参与组织活动的机会。二是确定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团队。在确定项目负责人时,注意对有工作潜力的学生进行挖掘和重点培养。建立课外活动项目人力资源库,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三是加强对项目团队的课外活动项目化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三、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的实施管理

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实施管理就是将大学生课外活动的计划付之于行动过程中的管理。

1.课外活动的项目跟踪。课外活动的项目跟踪就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运行情况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课外活动是否正常开展。项目跟踪是通过对课外活动项目信息收集分析而实现的。收集分析、信息,一是建立访谈、观察、报送、汇报等信息收集的规范模式与途径。二是明确项目团队成员在信息报送中的职责。三是通过对信息的定量定性分析,对于项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课外活动的控制管理。课外活动的控制就是采取措施,保证课外活动沿着预期目标发展的过程。实现控制目标一是要树立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二是认真做好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和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重点控制应对影响活动的内外部因素。三是事前控制为主,事中、事后控制为辅,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四是调整计划中不切实际的部分。

四、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的评价管理

大学生课外活动后项目评价是指对已完成项目的活动项目的目的、完成情况、效果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评价管理总结经验教训,并利用评价所产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活动管理水平。

1.目标评价,它是评价在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目标实现的程度。在进行目标评价时,一是要检查预定指标在活动的运作过程中的实现程度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对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二是要检验和评价原定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一些活动的原定目标不明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评价,找出原因,为以后的活动制定目标时提供经验和依据。

2.过程评价,它是对活动项目各阶段和各环节的工作与原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在进行过程评价时,一是按照项目活动的周期,对项目策划、计划、实施、收尾各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二是由于课外活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是由不同的团队成员协作完成的,因此特别重视各阶段,各环节衔接部分的过程评价。

3.影响评价,它是指对活动项目所产生的影响而开展的评价。课外活动影响评价可分三个部分,一是评价课外活动对于校园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产生的影响。二是评价课外活动对于项目团队成员思想、行为、态度、知识、能力所产生的影响。三是评价课外活动活动对于一般参与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4.总结评价,它是对活动总结工作进行的评价。在总结评价中,一是要评价总结工作的组织安排,总结方式。二是要评价总结工作是否对开展的课外活动项目成功与失败之处进行了正确、深入的分析,是否为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了借鉴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1]王长峰,李建平,纪建悦.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杨坤.大型活动项目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高峡,康健,丛立新,高鸿源.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第7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长输管线;后勤管理

1.引言

后勤管理是管理者动用必定的原理和办法、手法,经过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动和领导活动,使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以到达后勤工作目的的进程。后勤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方式,管理通常实质在后勤管理中的一种体现,因为后勤工作部门是为一个单位的功能活动供给物资保证的组织,它的任务是为功能活动效劳的。因而,后勤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动用各种管理手法,经过安排、指挥和协调后勤员工的活动,去创造一个远比每个个人活动力量总和要大的后勤保障力量,以便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结后勤作业任务,进而确保单位功能作业的顺利开展。在建设施工工程中项目部的后勤管理的任务即是保证该项目项目部的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管理的中心是围绕生产。

2.正文

后勤管理因其在各单位中履行服务职能不同,因此管理的方法也不同,针对长输管线项目的特点,项目部后勤管理有着不同于其他管理的方法。

2.1 长输管线无损检测项目的施工特点

(1)检测施工空间跨度大(数十至上百公里);(2)检测施工工期要求高(一般情况下必须满足建设方工期计划);(3)项目部一般在省外,或距离公司较远,材料设备补给不便;(4)检测施工对车辆和设备(主要指管道爬行器等大型设备)依赖性比较高。

2.2 后勤管理的内容

在长输管线项目部组建到正常运作的过程中,后勤管理主要包括一下七个方面:

(1)项目资金办理(资金运用方案、资金运用方法、预算外资金办理);

(2)生产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3)设备及车辆管理;

(4)基本建设办理(方案管理、设计管理、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安排管理、竣工检验与结算);

(5)平常生活管理(项目部租房管理、水暖电气管理、膳食管理(食物质量管理、膳食成本管理、给养与环境卫生管理);

(6)卫生管理(食品卫生质量管理、医疗卫生管理);

(7)其他服务管理(接待服务管理、生活服务管理)等。

2.3 常输管线项目部后勤管理特点

(1)经济性。后勤工作是行政工作,又是经济工作。常输管线项目部后勤工作的实质是通过现有的条件对后勤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鉴于3.1中第3条,项目部一般设置在外省,因此对项目部设置地的各个方面的经济核算(包括房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物价等)是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

(2)服务性。服务就是后勤的工作。从它的管理目标来看,后勤作业并不直接表现一个单位的职能,而是单位职能活动进行的服务性作业。后勤管理的特点就是服务,服务也是后勤管理的全部意义。在项目部的日常管理中,后勤服务的对象是项目部,围绕中心是生产,因此项目部后勤管理一切都要以生产工作正常运作为依据。

(3)时间性。各个单位的职能活动是一个有紧密安排、严格程序的进程。为职能活动服务的后勤工作也有必要依照这些程序的需求进行管理。每项服务作业都因职能活动的需要面有确定的时间要求,,因此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具体很强的时间性,此时其一。其二,时间性还体现在“后勤先行”方面。任何活动都要有必定的物资条件做保障,在以一定的物资条件作为基础的前提,提供基础跟前提就是后勤的工作。其三,时间性还表在许多后勤工作因为遭到时节的影响和制约,违反了时节的需求,就会造成失误,出现损失。

(4)复杂性。工作繁琐,任务多,工作复杂是后勤工作的主要特点。例如资金、物资、人员、设备、食品、房屋、交通、设备及其它的综合服务工作,都是有后勤部门管理的。政策性强是其复杂性的又一个特性。使用资金纪律、车辆运用维护准则、项目奖金发放等,项目后勤管理部门都必须依照中心相关的管理手册办事事,决不能随意而行。触及面广,内外关系多,则是后勤管理复杂性的第三个特性。想要完成这许多的服务项目,项目部后勤既要与单位的每个员工,外雇员工打交道,又要与甲方,监理的有关部门坚持经常性的密切联络,不只有纵向联络,还有横向联络,不只触及到人,并且触及到财、物、时间和空间。

(5)群众性。后勤管理的很多工作与项目部成员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为项目部服务的,与项目员工及外雇工的切身利益有紧密的联系。后勤管理者必须每天接受项目人员的监督和查验。为了搞好后勤管理,还有必要坚持发扬民主、公正、公开,这也是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

2.4 长输管线项目部后勤管理的作用

(1)为职能活动供给可靠的物质保障。一个项目部的生产活动要想正常进行,后勤部门就必须事前组织搞好工作的必需的条件设备,提供后勤服务,这是职能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只要加强后勤管理,就可以使这些物资条件得到可靠的保障。基本职能决定了后勤管理的保障作用,而这一作用是后勤管理的根本职能确定的,就决定了这一作用是后勤管理的基本作用。

(2)想要提高生产的工作效率,必须提高对项目部人、财、物的利用率。即使有充足的物资保障,但不去科学管理组织,工作效益也不会提高的。后勤管理工作做好了,可以使人、财、物似最佳方式结合,可以充分有效的运用,就可以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到“财尽其力”;物资设备潜力的充分发挥,做到“物尽其用”。以上这些正是职能工作高效进行的必要条件。提高效益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所在,否则就没有管理的必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作用是后勤管理的首要作用。

(3)稳定员工队伍和日常生活。搞好后勤管理工作是稳定员工队伍和日常生活,保证在项目作业过程中团结的重要条件。搞好衣、食、住、行等日常工作,是后勤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后勤工作做好了,可以让领导放心,员工们定心,我们都不忧虑。因此,员工队伍可以安稳,生活秩序可以稳定,然后可以保证项目部内部人员关系融洽的局面。

第8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一、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的特点

油气管道工程主要由管道运输线路和终端与中间站场两大部分构成,整个管道系统包括线路工程、站场工程、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穿(跨)越及管道伴行道路等。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是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进行管线、场站的安装、配置与施工、调试。管道施工主要完成管道的现场运输、管道焊接、管道现场补口、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管沟回填,河流、公路、铁路穿越,地貌恢复等施工工序。油气管道项目建设有以下特点。

第一,工程施工作业量大,点多线长。由于油气输出地和使用地距离较远,同时发挥管道长途运输的规模效应,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点多线长。例如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越黄河、淮河、长江,途经九省最后到达上海,全长约4000公里。

第二,工程建设均为野外施工,施工作业条件恶劣。我国已基本建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道干线网。油气管道地理跨度大、环境复杂,往往一条管道就要经过高原、山地、沙漠、戈壁、江河、水网各种地貌,自然障碍多。地形多变、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现场分散,施工区域气候条件多变,这都给管道项目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第三,施工设备器材多,组织工作量大。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需要起重机、吊车等吊装设备,汽车、平板车等运输装备,焊接设备,烃泵、压缩机等从动装备,供电与控制装置以及防雷、防静电等设施。还包括大量的管材、弯头以及法兰、三通、螺纹短节、大小头等管配件,施工作业搬迁频繁。这些设备、装置根据不同的施工单位、工地、工位、管材等工程条件,需要便于移动、组配。因此工地施工设备组织、器材管理工作量大。

第四,安全性与工程质量要求高。长输油气管道的工作压力一般大于6MPa,有的甚至达10MPa,输送的又是易燃、易爆等石化介质。管道工程项目对焊接工艺要求极高,确保每一道焊口的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同时管道工程建设推进很快,每个作业机组每日综合进度可达3km,一般采用流水作业。需求保证每一道工序的工作质量,这样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二、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中物流活动

管道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的物资,物资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管道工程业主方和各承包商“各自为政”,各自负责责任范围内工程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与领用。由于石化企业长久以来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将物资的流动活动认为是物流。这种对管道项目物流的看法有失准确,没有抓住现代物流管理的性质与内涵。从而不利于管道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物流操作与物流管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内容。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中的物流活动既包括基本的功能性活动,还包括一些附加的活动。功能性活动包括大量施工设备、管道线材与配件的运输、装卸搬运,物资的采购、库存管理、配送、调度等。附加活动包括编制物料的进场计划,设备、器材、配件的组配与合理统筹,管材、构配件的检查、清洗、吹扫、干燥、防腐,以及运输、安装全过程的跟踪与检测等活动。

油气工程建设各参与方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工程项目业主方需要考虑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供应网络的构成。该项目需要强调各参与者的群体合作和整合,以实现项目目标。在管道工程项目供应链网络中,各参与者之间同时传递着业务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价值流,需要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研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5个流程的管理,以达到工程建设成本、工期、质量等目标的优化实现。因此外包物流服务正成为油气管道项目建设物流管理的新方式。在项目建设中,供应链管理也意味着跨越各方的物流管理,项目物流被视为精益工程的关键一步,项目物流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对物流管理的要求

物流管理的本质是满足货主企业物资管理需求,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按照合适的状态与包装,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成本费用,在合适的时间送到合适的客户的合适地方,使总成本为最小。物流管理的本质可以认为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物流管理通过一系列物流活动的有机结合,保障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领域的正常运作。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也是一种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的管理,其对物流管理提出了一些特定的要求。

首先,保障油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管道工程建设的主体工序主要包括测量放线、作业带清扫、施工便道修筑、管道干燥、管道焊接、防腐补口、管沟开挖、管线下沟、管沟回填和三桩埋设等工序。这些工序间关联性很强,同时每道工序均须采取严格的实时质量控制。各个工序需要不同的施工设备、物流装备与管材器件的合理配置,大量物资的管理则成为保障整体工序正常衔接的关键。油气管道项目涉及的物资除了钢管、配件等施工材料外,还包括施工设备和运输装备两大类。这些物资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以及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看作是系统工程。

其次,加强项目过程物流成本控制。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接近2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比重。在油气管道这样的大型工程项目中,物流成本大大高于一般性的生产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加强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物流成本控制,有助于扩大管道业主方的生产利润空间。管道项目成本包括施工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主要直接成本和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质量成本。其中材料成本中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直接是项目物流成本的主要部分;机械费中的设维修养护费用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也与物流成本相关;同时生产机械的规模化、生产调度的改进以及物流活动的合理安排也有助于加强人工费控制;加强施工设备和原材料的检验养护工作可减少管道项目质量成本。?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要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交实行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

再次,注重项目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是施工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且好的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管道项目建设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物流虽然是派生于施工活动的服务需求,但是物流活动的良好运作有助于确保管道项目工程质量。例如管材及配件的采购商选择与仓库保管确保了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轻拿轻放的装卸搬运可减少管材的破损,管道两头的密封包装可防止异物混入。在油气管道工程中,项目安全甚至比项目质量更为重要,这是由该项目的运输介质决定的。项目施工安全不仅仅保障现场施工人员、设备、原材料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还直接影响项目建成后的油气长距离、全程输送安全以及中间、终端场站等设施的生产安全。物流操作规范、物流制度标准、物流设备性能维护等等物流安全管理的到位,都有益于保障油气管道项目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

四、加强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物流管理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物流管理的实质是管道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系统工程实践与应用。其一与物流理论相关,通过有效管理到现场的物资供应减少浪费。事实表明物流理念在管道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应用是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各项目参与方的信息流。这种观点强调项目过程中把物资供应商、物流设备厂商看成是围绕承包商的分包商群组。其二与精益生产相关的精益物流思想,目的是物流活动与物流服务在整个供应链中为业主创造价值。实现精益物流要求项目的各参与方,包括代表业主方的管理组织、承包商、物料供应商和其他服务商,能以项目目标为共同目标联合起来工作。

一方面从管道项目施工企业的角度,研究管道工程施工现场的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将项目管理从现场施工扩展到施工场外的供应物流及其管理。从供应链角度研究管道项目供应网络的物流及其整合,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对象不局限于较标准的管道建设工程生产物流,还有管道建设工程前期的招投标、物流服务商、物流设备商的选择,原材料采购与现场生产物流、场站建设配套工程以及管道设施设备调试与试运营等后期工作。

另一方面从工程角度来研究的,构建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精益物流过程。加强物资管理,在施工现场物资需要时刚好能提供需要的物资调度。重视施工现场的物流管理,如承包商施工管理、现场布置、现场运输、现场存储等。着眼点在于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减少无附加价值的活动,从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时间浪费。近年来工程建设过程的集成管理越来越受重视,管道建设项目物流管理应集成项目设计、项目施工与项目试运营,同时重视项目组织变革,包括物流服务相关方介入整个项目过程。

此外,管道工程项目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工程项目全程物流服务方案。在我国,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应用实例较多,给管道项目物流管理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由于管道工程建设复杂且不确定性因素多,我国管道项目实施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实践还比较少。这与当前我国物流系统和设施不完善、管道施工参与者的观念传统等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的项目物流管理可以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分支,与项目组织、项目总计划、项目控制、信息沟通等息息相关。项目物流管理应发挥自身的专业化作用,保证项目实施的连续性和协调性,集成各项建设工作,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五、完善油气管道建设各项物流活动,形成系统工程

油气管道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流通企业活动,也不同于建筑、场站等大型设施的物流项目。由于其专注于长程管线架设,又是用于输送石化危险产品。因此在进行管道工程项目物流管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工程特点,开展物流系统工程管理,将大件运输、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实施有机结合。

随着管道技术的发展,管道施工项目中的大型阀门、超长管线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开展大件运输。大件运输包括超限和超重两个方面。超限设备(货物)是指装载轮廓尺寸超过车辆限界标准;超重设备(货物)是指车辆总重量对桥梁的作用超过设计活载。凡承运上述设备(货物)亦称为大件运输。管道项目建设中,由施工方承担大件运输必然导致成本过高、专业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本文建议管道项目方宜将该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化的大型物件运输业商。实施大件运输外包时,项目方应需要考虑运输商的车辆装备、技术人员、技术、安全规章等软硬件能力,同时提前办理好托运手续、勘察运输线路、制定运输组织方案、制定货物装卸、加固等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

我国管道项目工程量大,涉及大量的物资管理。物资管理一方面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占用大量资金,因此需加强库存管理。管道项目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库存项目,即项目施工中的所有物料,包括管材、配件、施工设备、劳保工具,以及辅助物料。库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在施工现场、库存点之间建立供、需缓冲区,达到缓和施工需求与供给能力之间的均衡。我国管道项目建设目前多是开展自有库存等常规库存管理,这与我国物流整体管理水平和管道施工企业管理方式有关。本文建议应多实施供应商库存管理和利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来管理库存,来提高库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共享、合同约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手段加强供应商管理,同时合理安排运输与配送时间,确保物资的准确到达。

流通加工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对象的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流通加工在油气管道工程项目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捆扎手段提高管道线材的搬运活性系数,有助于实现集装化、规模化物流管理。通过管材与配件的组配,有助于提高物资配送能力和加快施工物资的配套流转。通过管材的分口与包装,可减少施工后的吹扫与清洗,优化施工工艺流程。通过现场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明显的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油气管道项目涉及大量的建设材料与配件,配送不到位或配送成本过高都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在管道建设项目中应实施联合配送中心工程,由管道工程业主、原材料供应商、物流服务商联合成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集中采购,发挥规模优势。具体配送可采用大型原材料直配施工现场与小型配件配送中心共同配送至各需求施工现场的配送模式。这样可以减少配送成本,同时提高配送效率。

第9篇:生活中的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社团 项目化管理 SWOT分析

当前,实行项目化管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谋求可持续发展,自觉进行观念转变和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根据近几年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团工作的实践证明,在当前工学结合改革新模式下,实行项目化管理有助于社团活动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促进社团组织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实施项目化管理既有可行性,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概念界定

1.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项目”作为独立的组织单元,通过项目的形式来保证组织的灵活性和管理责任分散,以目标为导向解决问题。它具有规划性、科学性、创新性、团队协作性、群众参与性等特点。在当前,项目化管理正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渗透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

2.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企业战略管理中最常用的战略规划分析工具,借用到社团组织运作上,是将社团发展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环境提供的各种机会与威胁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使优势与环境匹配组合,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社团发展战略。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项目化管理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实施项目化管理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社团活动效率。项目化管理通过对社团活动的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实施项目申报、审批立项、检查跟踪和验收评比等制度体系,使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大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社团活动活动效率。

2.实施项目化管理能最大范围上发挥社团整体效应。在学生活动项目化的申报实施过程中,大型活动往往不是一个学生团体所能够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一个主办团体与其他团体协作共同完成。只有加强沟通,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才能完成项目,也为完成规模更大的活动积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实施项目化管理能最大限度整合社团活动资源。项目化管理的实施以项目的申报和开展为纽带整合团学活动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在校内部门间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而且有利于引入社会资源参与社团活动,从而为高职院校团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劣势分析

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既存在灵活性强、专业性明显等优点,也具有稳定性差、活动层次低、管理体制松散等缺陷,这给项目化管理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如下:

1.活动资源不充足。部分高校对社团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社团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一些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社团成员会费。社团活动场地、设施不健全,是导致很多学生社团活动“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

2.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学生社团由于成立仓促,加上自身制度建设没有跟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3.奖惩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会干部和社团干部不能一视同仁,认为学生社团是自发性组织,在各类评比方面社团干部都不享受学生干部的相应待遇,这就挫伤一部分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积极性。

4.创新意识不充分。在活动策划方面不周密,形式过于简单,缺乏品牌与特色;组织实施活动随意性强,没有规划与设计,缺乏连贯性和深度,缺乏创新,一些社团活动内容一直在低水平上重复。

(三)机遇分析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也给项目化管理的实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社团数量和参加人数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初步实现规模化。截止2009年10月份统计,我院共有注册社团数102个,社团成员4693人,占在校生一半左右(顶岗实习生除外)。学生社团的数量和成员人数都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

2.从活动范围和经费来源方面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呈现出深刻的社会性,资金来源实现多元化。在项目化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推动下,许多社团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得到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的经费支持,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目前,我院一些专业类、社会服务类社团如创业社团、绿橄榄环保协会由于具有这方面较强的优势,已经率先尝试将这种方式固化为社团资金来源的经常渠道。

(四)威胁分析

1.社会支持力度不够。从社会上来看,社会舆论对学生社团的关注和认可度还不够,社团的发展缺少外在监督力量的推动,容易导致发展的后劲不足。

2.学校引导管理缺乏。部分高职院校对于社团的成立和活动开展缺乏总体思路,只要求社团活动不违法违规,较少引导社团开展活动,更谈不上科学管理和规范活动。

3.市场功利观念影响较大。部分社团负责人缺乏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有些社团干部只把社团当成自己发展的助推器,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增加筹码。还有很多成员把参加社团作为炫耀的资本。

三、高校社团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其一,项目化管理宗旨要明确。申报的项目应有利于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既要注重活动的思想性、普及性,又要讲求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力争出精品。

其二,项目化管理激励机制要健全。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开展情况和项目验收结果与共青团工作年度绩效考核和学院各项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评选挂钩,等等。

其三,项目化管理指导力度要加强。指导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完善、制定、落实社团指导教师聘任、考核、奖励办法,通过制度保障,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引导社团高质量、高层次和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J•D•费雷姆著.郭宝柱译.组织机构中的项目管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