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精选(九篇)

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

第1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77―01

这里研究的“情”指的是幼儿的个性品质,它包括了情感教育、兴趣爱好、孩子的态度和需要等品质。“智”指智慧和潜能,包括了好多种种不同的智能,即体态智能、语言智能、内省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本研究着重揭示和应用“情”和“智”在教育活动中融合协调发展的规律。

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是以促进典型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幼儿的情感智力相互交融为发展目标,采取丰富多样、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情景策略,运用情智互动,以情为先的教育方法。它有机地融合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五大领域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情萌智,以情育情,智中生情,促进幼儿情智教育融合发展。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1.孙双金老师的“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教育理念的启发。“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是孙双金老师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的最高理念,他还探索出了“情感智力相互交融”的方法和策略。我通过学习孙老师在语言领域创建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思幼儿园情智教育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确立了在幼儿园领域开展情智教育方面的研究的想法。

2.关于罗杰斯的情感学思想的启示。罗杰斯认为“人类内心的机体感在不断铺就一条有利于变化的道路”。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认为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的,这种整体首先表现为知情活动的合二为一,认知情感的协同活动单凭认识能力本身是不能达到的一个高水平。为此,就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教育对策,就是要将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人成为“完人”。

3.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互动关系研究成果的启示。除个性心理特征中的“能力”和心理过程“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属智力或认知范畴)外,其余的一切,决定智力活动的效益并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这些都被称之为非智力因素。严格地说非智力因素是指心理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与能力活动和智力有关的一切非智力(认知)、非能力的心理因素。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实施课题研究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2.实施课题研究是促进幼儿园创新发展的需要

3.实施课题研究是实现情智融合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幼儿情智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实施途径,基本流程、方法和策略,初步明确情智教育活动操作要领。

2.探索情智教育活动典型活动内容和环境教育,促进幼儿情智教育融合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流程。

2.研究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实施途径及活动环境。

3.研究促进幼儿情智融合发展的典型活动及情智教师基本素养。

(三)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本研究探索出情感为先、以情萌智、融合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路,有效地推进了《纲要》的贯彻与实施,在全园形成了情智发展的氛围,提高了保育教育质量,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2.本研究提出的幼儿园情智教育具有融合性、诱导性、互动性、情境性等特点,对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二)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2)拟订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3)结合理论学习分析我园现状,完成相关的收集调查,拟定课题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措施和方法,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

(1)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情智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个案辅导,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2)建立教师和家长、社区居民交流的平台,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为打好下一阶段研究基础,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将自己成功的礼仪教育活动案例,通过进一步的反思和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4)充分利用家园互动活动和幼儿园大型开放日等活动搭建家园共育平台,并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收集、积累资料,撰写阶段性总结。

第2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目标;方法;家园配合

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幼儿教育界逐步认识到“整合”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意义,课程研究者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趋同倾向,给儿童提供“整合”课程成了国际国内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多元智能理论为早期教育课程整合打开了大门。而且,“多源智能创意课程”的提出显得特别的及时和重要,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者乃至整个社会对儿童、儿童智力的看法,使人们重新看待“学习”的含义,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实施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的目标及方法

我国实施研究实验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已有三年时间,我们根据课改的要求,研究之初选择了三个不同年龄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确立了三个研究目标:一是站在21世纪幼儿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深入系统地理解领悟多元智能理论,把握这一理论的核心精神,探讨多元理论创意课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智能的核心精神,探讨多元理论创意课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智能的核心线索是否是恒定的;二是探讨幼儿如何在生活环境中,在见、触、思、创中进行多方探索、自我反思;三是探讨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内容在呼伦贝尔市及我园是否可以实施,在实验过程中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和本土特征。

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课改小组成员学习多元智能理论,领悟其理论精髓,了解其特点。

第二阶段:熟悉教材,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模仿教材案例进行实验教学。

第三阶段:各学龄班教师互相听课,全国组织公开课教学,实验班以教材主题网中的内容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

第四阶段:在总结公开课及多元教学的基础上,每学期进行多元创意课程实验总结,修改教学手册中不适应我园教学的内容和案例。

三、“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为幼儿园教学增添了学习亮点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在传统的课题教学模式中,每节课往往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通过讲述帮助幼儿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但这样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更谈不上幼儿的个性发展。而这套“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教学方案具有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根据以上特点,我们有的放矢地组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所有参加“多元智能”教学的老师都体会到多元智能的重点在于开发幼儿的潜能和活动兴趣,使幼儿更多地探索,更多地操作、创造,教师在欢快、活跃的气氛中教学,幼儿在自由、轻松、开放的气氛中学习,同时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让孩子们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并引导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如在培养幼儿认读好习惯的活动中,由于我园三个实验班在进行“多元”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配合幼儿快速阅读教学,所以幼儿自己能看图讲解。如:在“超市”和“我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活动中,幼儿能够自己认读,并认识到食物的五大类别,知道偏食和暴食都会影响身体健康,知道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由于幼儿识字量的增加,良好认读习惯的养成,图书区发挥了作用,幼儿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

(二)主题网络设计灵活多样,内容可塑性强

“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的资源手册中,比原有的教材多了主题网络这一项,每个主题的目标鲜明,网络设计明确,而且最大的特点是主题网络设计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的情况和幼儿发展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与拓展。在调整和拓展前首先要全部了解教材内容,选择可行的内容进行第二次网络设计。(根据班级的课时安排)

例如:《冬天趣事》有些内容要更改:

1.穿毛衣:我会做操,毛衣暖洋洋,毛线哪里来,我会自己穿。

2.暖洋洋:我会做操,常做运动身体好。

3.暖暖的冬衣:毛线衣真有趣,小小毛线球

可设为一个主题活动的内容;时装设计师,冬天衣物大展,冬衣细细看,冬日时装表演。

四、家园配合,为完成多元教学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组织各种形式,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和老师互相交流,探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多元教育活动使用的操作材料多,需要幼儿从家中带,这样就给家长增加了麻烦,但家长了解了教学内容后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有一次,一个班级用塑料瓶组织小朋友粘贴娃娃头后,感觉效果不理想,当教师请求家长再次帮忙时,家长毫无怨言,积极配合。

第3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一、更新教育管理观念——引领与服务

教育管理者要与教师建立新型的互动、合作、分享和支持的人际关系,给予教师发展的空间,这样教师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园的行政班子在工作中真诚地与教师们交朋友,对教师关爱、信任和尊重,及时了解、关心教师,主动接近教师,为教师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沟通环境,给予教师充分的肯定及细致、专业的指导,还给予教师学习上的支持与服务,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去,接触其他幼儿园的先进教育理念,更新教师理念。教育管理者自身也要不断学习、积极反思、更新理念,寻找、发现问题,探讨管理优化策略,观察、了解教师的真正需要,将支持和服务落到实处。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今日幼儿——明日栋梁”,幼儿园的优质教育与教师的素养成正比,教师的专业素养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我园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教师专业素质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定期邀请专家来园引领教师的工作实践,派遣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培训回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培训心得,不断推动教师更新观念。每周例会开展“智慧分享”活动,由一位教师把自己工作或学习上的收获在会上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而把积极、上进、健康的思想带给大家。做好“结对子工程”很重要,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引领作用,鼓励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勇于尝试创新,尽快成长。通过总园与分园、年级组与年级组搭班结对、自我结对等多种结对形式,搭建思想交流、教育研究、教学研讨、成果共享的平台。注重每位教职工的师德修养、言行礼仪培养。对外开展家长会活动、幼儿园开放半日观摩活动、亲子活动。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家长充分体验我园的优质教育,从而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形象。

三、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分享与交流

1.理念的转变:“一日生活皆课程”

孩子的发展落脚在课程,要转变以往只重视课堂教学的观念,“一日生活皆课程”,要关注孩子一天的活动。幼儿教育的内容是要情境化、活动化、过程化的。我们建立了科学的一日活动常规,园内开展“周冠军”评比活动,细化每一环节的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与指导。我们借助音乐常规法、常规记录法等轻松有趣的方法强化幼儿常规习惯的养成。在一日活动中尊重孩子的人格,让孩子度过有质量的每一天——给孩子这样的感觉:每天都很开心、每天都有新鲜有趣的事情做,喜欢在幼儿园和同伴一起生活、游戏。鼓励引导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细化检查教师一日活动组织实施情况,及时反馈指导,与教师分享好的教育教学策略,优化、提高教师组织管理一日活动的水平。

2.优化集体备课,合作提高

集体备课重效果,讲实效。提倡有效备课,并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展开研讨,解决实际问题,活动内容相对宽泛,游戏、活动、教学均可,目标指向解决问题,真正提升教学质量。集体备课,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加强对课程的审议,从而优化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群体素质的整体提高。

3.创新园本教研,让教师在交流分享中成长

从问题进入教研,搜集、整理、确定问题;用理论支撑教研,帮助教师梳理、寻找、建立理论联系;以案例展开教研,让反思提升教研。教研要有专业引领,将感性上升为理性,将观念转化为行为,将理论内化为一种素养。

在园本教研中,为教师创设“专题研究”“现场案例分析”“一课多研”“同题异构”“沙龙”“特色经验交流”“智慧分享”“头脑风暴”等平台,营造求真、宽松、分享的教研氛围,让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我园开展的“主题背景下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以游戏畅想为导入,用经验分享法、案例分析法、分组研讨分析法一起探讨幼儿园主题背景下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指导策略、有效讲评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交流各自在自主性游戏开展中积累的方式方法以及心得体会。教师抛出了面临的困惑,在大家热烈的研讨中,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让教师收集来自同伴的智慧,自身也获得思想提升的机会。

第4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教学内容上过分的知识化倾向。幼儿教育需要对孩子进行综合全面的培养。但现在很多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过分偏重知识,而忽视德、体、美、劳等方面。在幼儿教育中,将小学教育的内容提前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有的幼儿园甚至选用小学的教材。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十分明显,他们要求孩子在学会汉语拼音后,能够熟练背诵和书写声母、韵母,能够标注一些字的拼音;要求孩子在计算上具备高位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在孩子的识字能力上,要求认识常用的500甚至更多的汉字。有的幼儿园还要求孩子能够背诵大量的唐诗,甚至要会一些英语的会话。这么多的学习内容,无疑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沉重的负担,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十分不利。 

2.教学方法上过分依赖教师授课。有些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分配给孩子自由活动和游戏的时间非常少。这样的幼儿园教育无异于一个小学模式。教师在前面讲课,孩子在下面听课,不守纪律的孩子还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教师对孩子不能完全理解的内容要求幼儿以反复重复的方式去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少、游戏活动少、师生互动少,让幼儿在机械的记忆中紧张而枯燥地度过一天又一天,很容易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和畏惧情绪。 

3.教学评价上过分强调学习结果。教师以孩子是否掌握拼音、汉字、运算等作为评价孩子学习的唯一方式,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否喜欢学习、是否感到学习的困难、是否对没学会的知识感到迷茫等都被教师忽略。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造成孩子缺乏学习活力和热情。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1.家长的过分期望。我国的家长几乎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有的家长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知识的教育。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每天都在督促孩子学习,考查孩子的唐诗、运算等智力知识,而孩子一天过得是否开心等缺乏应有的关注。 

2.幼小缺乏良好的衔接。我国教育部门规定小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不应该进行入学考试。但现实的状况是很多优质小学面对众多的生源而举行入学考试或面试,家长和幼儿园不得不提前进行小学知识的教育。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1.形成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合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的身心发育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对家庭和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幼儿园按照幼儿的成长规律教学时,需要家庭方面给予支持、理解和配合,形成良好的共同教育环境。 

2.做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消除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不等于放弃幼儿到达小学入学前的过渡和衔接教育。幼儿教育应着重对幼儿对知识启蒙,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及自我管理能力,让幼儿更加独立和坚强。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要刻意去灌输小学的知识,应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喜欢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形成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3.加大对教育的监管力度。一方面,政府教育部门或社区应建立对幼儿园教育内容、形式及水平的监管机制,杜绝灌输小学内容。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小学入学考试的监管,实现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史文秀.如何克服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谈幼教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J].文教资料,2013(18) 

第5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课程名称

0—3岁婴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课时

4

教学目标

1、运用理论知识和案例剖析结合的方式阐述个性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培养0—3岁婴幼儿的良好个性;

2、提供有效的方式方法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稳固的行为习惯;

3、指导家长怎样应对婴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帮助婴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教学重点

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稳固的行为习惯。

教学思路

针对我国幼儿的教育现状,特别是0—3岁婴幼儿的早期家庭教育所出现的只注重智力发展而不重视个性培养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教学,引导抚养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养育幼儿的过程中,提倡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重,达到早期教育的目的。

教学环节

一、个性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1、以世界上不存在两棵完全一样的树引出课程的主题,阐明个性的差异性;

2、说明个性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个性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以“人格生态圈”阐释遗传、环境、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从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几方面个性品质阐明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养婴幼儿的个性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婴幼儿乐观稳定的情绪

①、关系重于教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以《妈妈的裙带》的故事引出主题,结合现在的亲子教育模式,阐明关系重于教育的原因;

②、运用名人故事阐释亲子教育应以爱为前提,以爱为基本,并且使孩子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培养融洽的亲子关系;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

①、观念引导:家长培养婴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需从零岁开始;

②、同伴交往和游戏体验是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3、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

①、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向家长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需要被尊重,并且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②、提倡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避免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

三:养成良好稳固的行为习惯

1、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说明从小培养婴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2、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案例指导家长如何从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四: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1、从环境、幼儿的个性、幼儿以往的经验等因素来剖析为何幼儿会产生分离焦虑;

2、正确认识分离焦虑,2—5岁是婴幼儿的分离期;

3、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指导家长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教学资源

教师、0—3岁婴幼儿抚养人、投影仪、电脑、PPT、视频、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资料

[1]早教月月通:0—3岁/王木木主编.—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3

[2]让孩子赢在起跑点/李苏仁,陶红亮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

[3]早教学校/崔绍珍,吕庆瑛主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11

[4]1分钟教育:培育出色宝宝的101个方法/李轶君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1

第6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新《幼儿园工作规程》培训心得

2016年7月8日至10日,梁河教育系统13人参加了由德宏州教育局组织的"德宏州新《幼儿园工作规程》培训班",与全州各县市教育同行的134人共同参与了德宏州幼儿园半日活动观摩及课程改革阶段成果交流会,聆听了云南省教育厅曾莉琼处长的《云南省学前教育发展报告》、《云南省幼儿园保教工作指导手册》发行介绍,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以及学校幼儿园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学前教育研究》编委王小英教授所作的精彩的"新《幼儿园工作规程》解读",《幼儿游戏的观察与组织指导》讲座。通过三天的学习,我和同事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粗略概况为以下几点:

一、对王小英教授授课内容认识

王教授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熟悉教书育人之道,特别深懂幼儿教育经验,在培训中王教授结合工作和生活案例,指出了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幼儿实践能力差,幼教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私立幼儿园办学有待提高,卫生间不卫生,幼儿营养有待改进等等诸多问题;同时深入浅出地给广大学员介绍了日本、美国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幼儿教育的先进经验做法;王教授的三场讲座生动有趣,妙语连珠,寓意深刻。广大学员从中接受了一场心灵与思想的碰撞和洗礼!

二、 对新《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认识

1.新《规程》的特征

培训中,王小英教授就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与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进行了对比,指出新规程有七大突出的特点:即1.坚持立德树人的立场;2.体现依法治国的诉求;3.高扬尊重儿童的旗帜;4.突显游戏活动的地位;5.强化安全管理的职责;6.提升教职员工的素养;7.扎实家园合作的纽带。并就每个特征展开详细的解释,配以生动活泼的案例、照片等,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欢迎。然后,王教授指出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要做好幼儿园工作我们就必须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学会幼儿教育这一门艺术,培养完整的儿童,让每一个儿童成为身(体育)、心(德美育)、脑(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新《规程》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幼儿安全工作。

新《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首位。是的,生命属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只有爱护生命,健康成长,人生的价值才可能体现。《规程》还要求幼儿园应开展反家庭暴力教育,发现幼儿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及时向个公安机关报案。是的每一个儿童都是稚嫩的幼苗和花朵,需要尊重和爱护的,现代教育更应该重视儿童的认识、想法,再不应该是家长棍棒之下的模子,"听话"、"奴化"只会生产出工厂里的成品,而不是有个性特征的人。

3.游戏是学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可满足和稳定儿童的情感,增进儿童的智力,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儿童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协调,学会了与人相处和交往,学会了自我调适,正所谓:教育改革只有零售没有批发,幼儿园应该积极创设各类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和智力的环境,让幼儿园成为幼儿的乐园,在园中让幼儿从游戏中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切实避免"小学化"教育,更不能以学会了写几个字,会算几道数学题来证明我们所谓的"教育成绩".

4.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教教师知识技能和素质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的师资是提高幼教工作质量的保证。新《规程》规定普遍提高工作人员认知资格和工作职责要求。每一个幼儿园都要建立教师学习培训机制,建立教研和保教计划,研究解决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与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学习,逐步完善,我们幼儿教师才能培养出"完整的儿童".

三、 下一步工作打算

教育之道博大精深。对于分管的幼儿园工作如何入手?如何抓好指导?我曾一度迷茫,通过这次新《规程》的培训学习,我对幼教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对我县幼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方向和切入点:

1.全面开展以县为主的新《规程》的学习培训活动,以《规程》标准为衡量我县幼教工作实效的指南;

2.借力云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活动,提升幼儿园教师能力水平;培养一批懂管理、会管理的优秀幼儿园园长;

第7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第一条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招收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儿园。

第三条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应当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幼儿园的发展规划。

幼儿园的设置应当与当地居民人口相适应。

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幼儿园设置的布局方案。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条例举办幼儿园,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或捐资助园。

第六条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第二章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审批程序

第七条举办幼儿园必须将幼儿园设置在安全区域内。严禁在污染区和危险区内设置幼儿园。

第八条举办幼儿园必须具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

第九条举办幼儿园应当具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保育、幼儿教育、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

(一)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应当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三)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健培训。

(四)保育员应当具有初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

第十条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具有进行保育、教育以及维修或扩建、改建幼儿园的园舍与设施的经费来源。

第十一条国家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未经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第十二条城市幼儿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

农村幼儿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登记注册,并报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应当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

第十四条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应当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幼儿园,可以使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

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安排和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但不得进行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十七条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第十八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

第十九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幼儿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

第二十条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有可能发生危险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措施,排除险情,防止事故发生。

第四章幼儿园的行政事务

第二十二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负责监督、评估和指导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组织培训幼儿园的师资,审定、考核幼儿园教师的资格,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和指导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会同建设行政部门制定幼儿园园舍、设施的标准。

第二十三条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工作。

幼儿园园长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聘任,并向幼儿园的登记注册机关备案。

幼儿园的教师、医师、保健员、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由幼儿园园长聘任,也可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聘任。

第二十四条幼儿园可以依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向幼儿家长收取保育费、教育费。

幼儿园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各项经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挪用幼儿园经费。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幼儿园园舍和设施,不得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筑和设施,不得干扰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予以奖励:

(一)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成绩显著的:

(二)保育、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

(三)幼儿园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行政处罚:

(一)未经登记注册,擅自招收幼儿的;

(二)园舍、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妨害幼儿身体健康或者威胁幼儿生命安全的;

(三)教育内容和方法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的;

(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的;

(三)克扣、挪用幼儿园经费的;

(四)侵占、破坏幼儿园园舍、设备的;

(五)干扰幼儿园正常工作秩序的;

(六)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者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设和设施的。

第8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一)“333工程”素质教育研究

此实验是采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明的以“333工程”系列智能学具为操作工具,以学习与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操作性、教育性、持续性、兴趣性为手段,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进行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幼儿手、眼、脑、口、耳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学和生活中老师和幼儿都学会了反思,学会了举一反三,特别是幼儿的倾听能力、手指的精细动作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幼儿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培养,教师幼儿受益匪浅。此项实验历经5年通过了市科委的成果鉴定,顺利结题。专家组对此项实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该项实验在呼市地区的同类实验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自治区同类实验中处于先进行列,具有推广价值。此项研究成果获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二)儿童民间游戏教育价值的研究

儿童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它集劳动人民聪明、智慧于一体,具有易操作性、创意性、教育性等特点,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儿童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等优秀意志品质非常有利,通过游戏还可增强儿童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民间游戏本身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家庭等其他场所都可随时开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向一些前辈、老师、家长、同行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游戏,之后进行了整理、改编,同时又创编了一些新游戏,其中包括户外体育游戏、室内益智游戏、玩具的一物多玩、民间艺术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园教师还创编了许多幼儿喜爱的手指游戏。我们将收集、整理、创编后的民间游戏等进行了分类录像,分类文字编辑成册,该试验课题顺利结题并荣幸地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课题奖。

(三)李忠忱学具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李忠忱学具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以动手操作系列智能学具的方式,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具有手脑并用,寓学于乐的特点。幼儿通过对学具块的拿出、放入、嵌入、排列、配对组合、接插、拼摆锻炼了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操作过程又充分体现了手、脑、眼、口并用,教、学、玩合一。这项试验活动每一个幼儿手里都有一套学具,每一个幼儿都能动手参与操作活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都有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每一个幼儿都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探索结果做在桌面上,这样既能充分地显示自己,又能为教师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充分的发展。经过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倾听能力、表达能力、观察力、分析力、思维力、想象力、生活知识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二、促进幼儿多种智能的发展的实践操作

(一)以实践操作作为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知识、获取知识。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已是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在为幼儿创设操作性强的环境的同时,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了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教师再引导幼儿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例如:在美工活动中,能力较强的孩子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较为复杂的材料;而对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就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较为简单的材料创作。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制作新年贺卡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彩色的小纸片、漂亮的图案、剪刀、浆糊、水彩笔和白卡片。让幼儿在听完老师的要求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组合粘贴或画出漂亮的图画做一张新年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幼儿根据意愿开始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卡片,他们有的粘贴鱼,有的粘贴花,有的画房子和娃娃,有的画可爱的小动物,有的……当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卡片互相欣赏时,洋溢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二)将动手实践操作活动渗透到幼儿活动中

1.室内益智类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容

我们在生活周围发现很多可利用的游戏材料、废旧物品,对此进行了收集。老师和幼儿共同进行了玩具的加工制作,开展了许多形式多样的桌面游戏、各种自制棋类游戏、小型竞赛益智游戏等,这些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例如:幼儿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挑棍、挑绳、扇宝、猜杏核、拍手游戏、石子棋、转陀螺、翻花绳、叠手绢等,这些游戏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合作意识的培养与规则意识的形成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2.作为实验活动的延伸我园又进行了民间艺术活动的尝试

教师、幼儿通过动手剪、捏、贴、缝、绣等发展了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同时也使幼儿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美。例如:民间剪纸与扎染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在剪纸作品中蕴含浓浓的民族情感。我园历经五十年的发展,在回族与其他民族的教育工作中起到纽带与传承互融的作用。在儿童民间游戏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师幼民间剪纸、扎染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一把小剪刀、一张彩色纸,从简单的直线剪成曲线,从单一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剪到有故事情节的连环剪纸画,都体现出每个孩子不同的理解与创想。然而,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要经受一次次失败,克服困难,又一次次用心体会设计拼剪的过程,从照着、学着老师剪到自己设计图案,每一个孩子都走过一段有趣的心路历程。这样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扎染图案因色彩的不同而奇妙绚丽。孩子们通过各种颜色的搭配,扎染方法的不同而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孩子们的手上,没有禁忌与避讳,只要勇于尝试,掌握技巧,付出耐心,每个孩子都会获得成功和自信。我园老师还收集了大量的扎染图集、扎染作品,如:民族服装、装饰物品、民间艺术作品等,从而丰富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美,寻找色彩的奇妙,寻找构图的思路,从而帮助幼儿认识美,感受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3.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巧心灵”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操作得以实现的。“手巧”就会“心灵”。训练手就是训练了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练、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造力就越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我们挖掘了手指游戏这个生动活泼、有趣、形象的游戏形式。我们想到,民歌、民谣节奏感强、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趣味十足、琅琅上口,如果将它作为训练幼儿手指灵活性最直接的方法,同时再被运用到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及教学活动中,会是怎样的效果呢?于是我们开始手指、手影游戏的探索。通过实验我们已深深感受到手指游戏的价值所在。

(1)手指游戏的训练促进了幼儿手的灵活性,促进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促进了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

(2)手指游戏丰富了幼儿活动过程的各环节,使每一个具体活动更加富有趣味性,使教师的指导用语、规则讲述、幼儿活动过程更加浅显易懂。

(3)手指游戏使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实现真正的融合,成为教学常规与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快捷有效的方式。

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简洁的儿歌、民谣特别感兴趣,并有极强的表演欲望,幼儿通过上口的儿歌,有趣的童谣,伴随幼儿灵巧的小手动作,达到了幼儿手、眼、脑、耳、口的协调,提高了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成为我园一日生活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等待时间、休息调整的时间、各环节的衔接空隙,领着小朋友用一双小手做起了游戏。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要,创编大量生动有趣的手指操、手指歌、手指游戏、手指律动等。例如:

(1)大拇哥、二拇弟、三中指、四兄弟、小妞妞,爱看戏,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2)小老鼠,爱爬高,瞧见墙上的红辣椒,眯眼笑,胡子翘,辣椒香甜好味道,拽下来,大口嚼,哇,捂着嘴巴吱吱叫。

在手指游戏中,我们发现在幼儿的语言领域中有很多有趣的儿歌、故事、古诗词,也可以创编成手指动作用来游戏。艺术领域中有许多歌曲也可以创编成手指动作来表演,游戏表演的效果非常好。手指游戏在几次的特色汇报中展示,均受到好评。手指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手段之一在我园广为采用,在园所之间的观摩交流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此教学手段已在我区很多幼儿园使用。

4.活动区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幼儿年龄小决定了他好奇、好动、好探索,而操作活动丰富多彩,操作的材料五花八门,操作方法多种多样,这恰与幼儿的好奇、好动、好探索相吻合,幼儿随手拿到材料,随意制作,完成作品便产生了由创造成功带来的喜悦。这种成功,促使幼儿进一步尝试,从而产生探究的兴趣。操作活动是发展幼儿创造力,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实践探索活动,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幼儿多动手,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幼儿自主去活动、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区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投放材料要科学,遵循幼儿发展认识规律,操作活动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内容设置有难易的区分。比如:在锻炼幼儿手部灵活性时,从用小勺喂娃娃吃饭、用筷子夹豆、拧转螺丝、敲打钉子,再到编织、装饰等,既面向全体,又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教育的开展。

(三)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幼儿的生活中,我们注重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要求幼儿为父母和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中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1.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自我服务中

我园教师注重指导帮助幼儿学习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切实提高了幼儿生活服务方面的动手能力。如:利用儿歌《长大了》,看图讲述《上幼儿园》、《自己站起来》和歌曲《好孩子》、《劳动最光荣》等手段引导幼儿自己动手的愿望、使孩子明白:长大了不做小尾巴、不能总依赖大人,好孩子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并要求幼儿吃饭时帮着分发碗筷,吃完后帮助整理教室,练习自己穿脱衣裤,折叠衣裤,到了中班后幼儿学习了自己整理小床铺,整理书包,我们不要求孩子做得多完美,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做的自己做,能想的自己想,学会自己动手,而不是依赖他人 。

2.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趣味中

在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学习劳动技能时,我们运用了形象直观的语言、动作引导幼儿。如利用《穿衣、刷牙、洗脸》音乐律动来教幼儿穿衣、刷牙、洗脸等,幼儿学得很认真。利用游戏《鞋宝宝》启发他们自己穿鞋,运用儿歌:姐妹俩好朋友,先交叉后分手,你弯圈我弯圈,打个结变蝴蝶,讲解系鞋带的要领,让幼儿明白方法,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这对他们来说最难的事。

3.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大自然中

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他们可以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堆雪人、打雪仗、制作动物标本而忘记吃饭。因此教师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在幼儿园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小种植、玩沙、采摘、编织活动。在春天教幼儿扎风筝,放风筝,夏天教幼儿玩水,秋天一块到野外捡落叶,进行树叶粘贴,冬天则可让幼儿冻冰花、堆雪人。充分利用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锻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将实践操作活动延伸到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最佳场所。因为,家庭拥有温馨的环境、宽松的气氛,父母接触孩子的方方面面,又独具一对一的交往条件,在孩子的动作发展中父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我园开展每项活动都要请家长参与。家园共同达成一致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合力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五)良好环境创设是幼儿实践操作实施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的场所,幼儿教育过程应是潜移默化、文化熏陶的过程,创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使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应。为此,经过精心设计,我园绘制了20多幅具有教育意义、色彩鲜明的大幅儿童画,墙面制作了具有童趣的卡通立体画,大型配有简介说明的福娃及奥运标志立体壁画,节日、纪念日彩喷画,配有图案和歌谣的幼儿常规行为的立体画,制作了不同功能的橱窗,名人名言宣传板,攀岩画,充分发挥“墙壁育人”的功能,同时还建筑了较具规模的升旗台,用彩油刷过的旧轮胎围了沙坑,草坪围了漂亮的围栏,绿化面积900多平方米,种树80多棵,并悬挂了具有名称说明的树木标牌,假山雕塑符合幼儿特点。同时,我们又为各班幼儿开辟了12块幼儿种植园地,种有10多种蔬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样,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处处能说话,处处能动手、催人向上的氛围。老师和孩子们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内的一切都在感染人、激励人、陶冶人、塑造人,达到了愉悦师生身心,净化赏者心灵,使之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陶冶的效果。

第9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

一、如何看待幼儿园教学小学化

在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国教师》杂志社和学习型幼教组委会主办的“学习型幼教・第二届园长世纪论坛”上,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张文介绍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案例。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小女孩的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这位母亲提讼的理由是: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女儿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法庭最终裁决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认为,该幼儿园的做法犹如剪去了伊迪丝一只想象的翅膀,并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使孩子在智力的启蒙阶段不能在想象的天空中振翅翱翔。

这个案例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或许正是这一规定,使美国在科技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富豪。

反观国内幼儿教育,幼儿园变成了大量识字、大量读写算的场所。类似劳拉三世幼儿园限制孩子思维的非科学的教学方式比比皆是。一位家长无奈地说:“要上好大学必须上好中学,要上好中学必须上好小学,如此一来,原本集中在小学六年级的竞争下移到了一、二年级,甚至下移到了学龄前。”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竞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扩大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山东省菏泽市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二、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表现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问题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上,用小学课程中拼音、识字、百以内加减法等教学内容替换幼儿园的课程,或者用所谓的“特色课程”充当幼儿园全部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监督幼儿死记硬背,实施知识强化学习,甚至留家庭作业;在组织形式上,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开展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和竞赛;在办学形式上,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获取利润。

三、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弊端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幼儿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这种倾向超越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过早地增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负担和压力;又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有悖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前教育原则,容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学等不良情绪,进而提前干扰了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弊端如下。

一是危害幼儿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另外,由于小学化教学过早地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的发育。

二是危害幼儿心理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做出的牺牲也就太大,不仅智力水平跟不上,而且由于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影响幼儿全面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小学化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训练,这种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发展的做法,由于忽视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忽视了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被削弱,因此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四是干扰幼儿的未来学习。一些幼儿提前学完小学一年级课程,他们入学后不用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习上显得格外轻松。但由于重复教育,使他们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把超前学习的那点“垫底”知识用完时,面对新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不适应。可见,采用揠苗助长的方法,只会过早地把幼儿拉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对幼儿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不利。

四、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应对策略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切实有效地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转变幼儿园办学指导思想。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转变幼儿园园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全面提升幼教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其次,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有效地掌握幼儿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如何开发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适宜方法;最后,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填鸭式”教学。

二是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有专家的调查显示:有的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因此,幼儿园要与家长密切联系,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向家长宣传幼教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家长学校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家长能从理论上全面地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大、中、小班的作息制度,使家长意识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要根据幼儿大脑容易兴奋、疲劳的特点,注意动静交替、动静结合;要帮助家长理解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

三是做好幼小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小学办学行为的管理和指导,要积极为新入学儿童创造适应小学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入学面试或笔试。要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不得随意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更不得根据学生已掌握的课本知识程度分班。幼儿园也应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要指导家长参与其中,帮助幼儿顺利入学。幼儿园可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幼小衔接”专题活动,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五、国外幼儿园的教学借鉴

幼儿园教育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于1840年前后创立。后来出版了卢梭的《爱弥儿》,主张幼儿要抛开课堂,到大自然中让自己的手脚和眼睛当第一位老师,从直接的经验中学习。接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幼儿应该通过直接与实物接触获得知识。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就必须从实物开始。这样,他创造了把实物抽象化为积木游戏的实体教学法,他认为幼儿可以像科学家用原子来解释万物一样,用积木等基本元素构成自己的世界。

始于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教育革命。其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园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的主流。现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不断证明,孩子在这种由成人引导和组织的游戏中能够最有效地学习。他们能够自己发明场景和故事,解决问题,磨炼社会技能。那些在这种复杂的游戏中长大的孩子,比起不太玩游戏的孩子,有更好的社会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更高的语言能力。

当前,一些国外幼儿园的教学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美国的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东西。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幼儿们通常会在早上围坐在一起,由教师带他们做考勤和谈天气等。然后,与大家分享他们在家里或上学路上的趣事。随后,幼儿会学一些简单的数学,比如数教室里有多少个窗户等。午饭过后是阅读时间,教师会给幼儿读故事书,然后让他们根据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画画儿、做手工。

英国的幼儿园注重对幼儿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在英国幼儿园的课堂上,教师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活动和个别辅导为主,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做点心、玩电脑、学画画儿或者玩各种游戏,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技能。在活动中,教师从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对幼儿提出的各种解释,只要有合理因素,或者有想象力,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

法国的幼儿园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把绘画和艺术活动引入教学是他们常用的方法。通过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具画画儿、举办木偶戏表演、做角色装扮游戏等,来发展幼儿的语言、情感表达、艺术表现和创造性等各种能力。科学技术活动是他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制作、拼拆、修补等活动中,了解事物的属性、特征,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