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精选(九篇)

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

第1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关键词 院前急救;急诊;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主要由患者从高处跌落、车祸等因素导致头部遭受强烈撞击所致,患者脑组织损伤、颅脑骨折,临床将颅脑创伤分为开放性损伤以及闭合性损伤,颅脑创伤患者均出现头晕、头痛、神智障碍,开放性损伤患者同时伴有脑膜破裂、脑脊液外流等症状。本次试验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估标准比较进行院前急救患者与不进行院前急救患者生存率及治疗效果,探究院前急诊对颅脑创伤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颅脑创伤患者84例,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15~68岁,平均(37.2±2.6)岁,病程0.5~12 h,平均(4.2±1.6)h。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35.2±2.3)岁,病程0.3~10 h,平均(3.9±1.5)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病例选择标准:84例患者均符合颅脑创伤的临床诊断标准,年龄15~68岁,平均(35.2±2.7)岁。入院前均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估,所有患者得分均在3~5分。见表1。

方法:对照组未进行院前急救处理,由患者家属直接送至医院进行抢救治疗。试验组均给予院前急救以及转运处理。医护人员赶至现场,应首先对患者气道是否畅通、呼吸频率、神智是否清晰等进行评估,观察患者颅脑损伤情况,查看是否有脑膜、脑脊液、脑组织流出,判断颅脑创伤患者为闭合性损伤还是开放性损伤,评估患者份情。清除患者鼻腔、口腔异物,使患者保持呼吸道的畅通,这对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以及心脏按压,对患者基本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降颅内压的药物,防止患者出现脑水肿,对于脑疝形成的患者进行脱水治疗,同时与医院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做好手术准备。行气管插管,输氧处理,同时对患者血压、体温等情况进行临床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对于持续出血的患者采用血管结扎钳、止血绷带对患者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处理,防止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对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输液、输血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颅脑创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摇晃患者,对于异物刺入的患者,抢救过程中不可随意将异物拔出。迅速将患者抬入急救车内进行转运,转运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建立有效的血循环,对于意识尚未完全丧失的患者,应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让颅脑创伤患者自行采取卧位进行装运,对于意识完全丧失的患者,最好一人搬患者头颈部、一人搬腰臀部,一人搬足脚部,防止不合理的搬运对患者的颈椎造成二次伤害。与医院接诊科室进行联系,使科室医师、B超室做好接诊准备。

观察指标:采用GOS评估标准比较进行院前急救患者和不进行院前急救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治疗效果,GOS评估标准如下。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

结果

比较两组GOS的评估情况:试验组的生存率95.3%,对照组生存率86%,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讨论

第2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关键词] 严重多性发伤; 急诊救治; 护理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02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to reduc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trauma.Methods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datas of 358 cases of severe multiple traumafrom June 2009 to June 2010 in our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to analyze these cases in aspects from the first aid principles, first aid initial assessment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Results295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rescued with an incidence of 82.4% and 63 patients were dead(17.6%). Major causes of death were (1)seriously injured late rescue, (2)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3)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4) Cardiac tamponadeand(5) seriouslung injury. ConclusionIt is essential to have the skilled and efficient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the fast and scientific response mechanisms of rescue, the close cooperat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Keywords] Severe multiple trauma; Emergency treatment; Nursing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意外急性创伤病例明显增多。对于急性严重复合性创伤, 由于病情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危重性,如何急诊快速诊治及积极高效的护理对于提高存活率, 减少致死致残率至关重要。我院重点负责全市急诊120的紧急救护工作,每年接诊各种急诊外伤患者众多,现将我院急诊科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急诊室收治358例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1 诊断标准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的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严重程度按AIS90-ISS 法评定, 凡ISS≥16 者为严重多发伤[1]。

2 一般临床资料

本组35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 男216 例, 女142 例; 年龄5~82岁。两个部位损伤147例, 3个部位损伤129 例,4个部位以上82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36例, 高处坠落伤31例,打架斗殴等刀刺暴力伤52 例,爆裂伤24 ,机器绞压伤10例, 其他5例。损伤部位:以颅脑损伤为主者162例, 以胸部损伤为主者71例, 以腹部损伤为主者56例, 以脊柱四肢伤为主者64例,其他部位为主5 例。全组死亡63例, 死亡率17.6%,急诊抢救室死亡46 例(其中到急诊科抢救室后10分钟内死亡11例),1例送手术室途中死亡,3例在手术室术中死亡,13例在手术后死亡。病人就诊时间分别是伤后10 min ~ 210min,创伤后60分钟内接受治疗者263例,死亡35占13.3%,创伤后60~120 分钟接受治疗者79例,死亡21例,占26.6%,创伤后120~210分钟接受治疗者16例,死亡7例(43.8% )。死亡原因主要包括:①伤势严重来不及抢救; ②脑外伤;③失血性休克;④心包填塞;⑤严重肺损伤。

3 急诊救治及护理

3.1 急救原则:

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变化快,我院对本组所有严重创伤患者到医院后均采用ATP原则实施抢救,并迅速实施分级救治方案,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ATP原则即:急诊外科主治医师以上( Attending) 首诊并全权、全程指挥抢救原则; 患者入院后,即成立急救小组( Teaming )原则;抢救、检查、诊断同时进行,使抢救时间最短的并联( Paralle l) 原则[2]。分级救治抢救方案就是①威胁生命的严重创伤应立即手术;②尚未威胁生命的严重伤,休克不严重,边抢救边做术前准备;③可以观察和延迟手术的创伤,进行充分术前准备,再行手术。我院对严重创伤有手术指征患者制定早期确定性抢救手术125例,成功109例,成功率87.2 %。

3.2 迅速初步评估,紧急救治护理

采取ABCDE法则对重度创伤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同时启动相应紧急救治方案。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予以床边心电监护, 监测心电、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密切观察相关病情变化,同时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BCDE方案进行快速初步伤情评估,并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生命体征。ABCDE 初步评估法则,具体方法如下为: “A”―- (Airway) 气道维持和颈椎保护;“B”―-(Breathing) 呼吸及换气功能维持;“C”―-(Circulation)循环维持和控制出血;“D”―- (Disability) 意识水平及神经系统状况评估;“E”―-( Exposure)暴露伤患体查和防止失温[3]。待病情稍稳定后,进一步全身评估及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3.2.1A-气道维持和颈椎保护

急性气道通气障碍导致窒息是多发创伤病人早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应高度重视,尽早处理。窒息常见原因:咽喉部血块、黏痰或呕吐物等阻塞、喉头水肿、昏迷患者的舌后坠及下颌骨折等,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如活动的假牙、血块和痰液等。对多发创伤患者常规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有助于防止胃内容物的误吸导致窒息而死。对危重体弱有误吸高危患者预防性气管插管可有效预防误吸导致窒息。如怀疑患者有喉头水肿引起的窒息可能,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或环甲膜穿刺,尽快解除窒息隐患,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头颈部外伤者,均应注意加强颈椎的保护,平行移动颈椎或用颈托限制颈椎活动,尽量避免因搬动造成颈髓损伤,导致呼吸抑制或瘫痪。本组患者紧急气管插管85例,主要为重度脑外伤伴较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因喉头水肿气管切开后插管22例,其中有2例为急性喉头水肿,行紧急环甲膜穿刺改善通气后气管切开插管,有效改善了通气功能,赢得抢救时间。有1例因病情危急,还未来得及气管插管就因剧烈呕吐导致大量误吸致死。

3.2.2B-呼吸及换气功能维持

多发创伤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后,应维持有效的通气。我们常规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氧流量为4~6 L /min, 必要时给予纯氧吸入。对心肺功能严重障碍或心脏骤停患者行紧急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助于有效改善呼吸及维持换气功能,可使危重多发创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较大提高。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变化, 监测血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 随时调整吸氧浓度、呼吸机参数及模式,确保有效给氧。本组有46 例入院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有效地改善了通气功能。

3.2.3C-循环维持和控制出血

严重多发伤病人伤势重,出血量大,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早期、快速、足量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尽早控制活动性外伤出血,减少有效血容量的丢失,对于维持生命体征的相对稳定,保证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血供,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成功的关键。抢救休克最关键的是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 我们建立至少2条或多条静脉通路确保液体快速输入,多选用上腔静脉系统较大血管,采用静脉留置针或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必要时准备动脉通路用于有创血压监测和抽取血气等。扩容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 轻中度休克的病人30min内输入1000~2000ml液体,重度休克15min内输入2000ml以上液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晶体液以平衡液及生理盐水为主,胶体液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液及血浆代品羟乙基淀粉为主,部分输入全血、血浆或人血白蛋白。首先选取用晶体液稀释血液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预防和纠正酸中毒及预防发生不可逆性休克;而胶体液有助于较长时间保持有效的渗透压,维持循环容量的相对稳定,提高并稳定血压。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输入液量及滴速,合并有明显肾功能损害者,提示预后欠佳。本组合并不同程度休克105例,首先全部进行了输平衡液和(或)生理盐水治疗,然后均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液或羟乙基淀粉(盈源或万汶),输入量500~1500 ml不等,其中有38例患者在抢救室进行了输血治疗,输血量400~1200 ml不等。有26例合并有重度休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其中有3例合并严重肾功能损害无尿患者,死亡2例。

3.2.4D - 意识水平及神经系统状况评估;

多发创伤患者均应及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密切观测神志、瞳孔及四肢感觉活动变化等。 Glasgow 评分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的预后关系非常密切。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昏迷程度,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或由烦躁不安突然转为安静,伴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呕吐明显均提示病情危重或恶化,应及时处理。对有颅脑损伤者意识水平及神经系统状况评估意义更加重大。本组有18例入院后即有重度昏迷患者,头部CT示大量脑出血,有10例死亡。有4例无明显脑外伤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伴瞳孔改变,头部CT示颅出血,经脱水降颅压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后,病情好转出院。有19例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入院时最初意识清楚,头部CT未见明显出血,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伴瞳孔不等大,急复查头部CT,示颅出血,紧急脱水并行脑血肿抽吸术,病情逐渐稳定。其中有12例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为老年人,这可能主要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脆性增加,轻度头部碰撞就可引起颅内血管破裂,血液逐渐外渗致明显血肿。而老年人由于脑萎缩,颅内的空间相对较大,所以在少量出血时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故容易造成临床忽视和漏诊,随出血量的累积易引起病情突然恶化,明显意识障碍,出现典型颅高压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3.2.5E - 暴露伤患体查和防止失温。

严重多发伤的病人必将合并多系统多部位损伤,对明显的外伤和危及生命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后,充分暴露患者全身进行详细的系统体查有助于发现较为隐蔽的损伤和出血, 进一步全身评估及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针对处理。严重损伤患者,机体各项调节能力均明显下降,且多合并有严重的失血或休克,要注意保暖, 防止低体温,以免不利于抢救及病情的恢复。

3.3 心理治疗及护理

多发创伤事故是突然发生的,面对这突然的打击, 伤员在遭受躯体严重创伤的同时, 大多数患者心理也遭受巨大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压力,患者会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无助等一系列复杂心理变化[4]。对伤员躯体创伤积极治疗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耐心地给予患者和家属安慰、解释及关怀,尽快让患者情绪稳定下来,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对本组多数患者及家属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有力地配合了抢救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医疗纠纷,效果明显。本组有6例多发创伤患者出现有自杀倾向(主要为有外伤后截肢或脊柱损伤后瘫痪的年轻患者),经心理治疗及护理最终放弃自杀,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

4 讨论

多发创伤是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出现严重的损伤,其不是不同部位创伤的单一叠加,而是伤情之间的互相作用。严重创伤的特点在于伤势严重,多部位损伤,治疗难度大,常出现休克,多有生理功能严重混乱,应激状态较为严重,伤者抵抗力逐渐减弱,常出现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对严重创伤患者采用ABCDE 法则快速初步评估,采用ATP原则及分级救治抢救方案,有助于尽早发现危及生命的损伤,及时正确处理伤情,提高抢救成功率。各种创伤的第一死亡高峰为受伤后的第1小时, 从创伤到急诊抢救的1h称之为创伤急救黄金1h。急诊科从接诊创伤病员一开始的10 min就要给予紧急的创伤评估和维持生命体征的紧急处理为“铂金10分钟” [5]。多发创伤患者特别强调伤后“白金10分钟”和 “黄金1 小时”内的紧急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尽快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 使患者安全度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 是提高创伤有效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对本组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救治也证实,伤后就诊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正确的急救知识和熟练的救护技能(如熟练使用除颤仪和呼吸机等),快速科学的抢救反应机制,相关科室的密切配合,绿色检查和急救治疗通道的建立,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急救医护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积极默契的医护配合是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前提。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开展急诊室手术,可为病人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是将来急诊抢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贺欣,李群,童新明.严重多发性创伤74 例的急救护理[J] .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91-92.

[2] 顾永峰, 李能平, 方伟敏, 等. 重度创伤急救原则的临床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07, 27(10) : 885-887.

[3] 杨欣, 李能平, 卢小兵.1020例重度创伤早期急诊救治的回顾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53-54.

第3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连云港市中医院急诊科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 要】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对56 例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作评价。结果:56 例患者经过急诊科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有50 例患者治愈出院,6 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总抢救成功率为89.28%。结论:急诊科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急诊科;急救护理措施

多发性创伤的发生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至少2 个器官同时或相继的发生严重创伤,单个器官的严重创伤即可能引起患者的生命危险,多个器官的损伤叠加,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多发性创伤的发生,起病迅速,病情变化快,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病死率较高[1]。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治疗,是患者后期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研究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评价,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56 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据统计,56 患者年龄22-59 岁,平均年龄(41.2±4.9)岁。56 例患者均在受伤2 小时之内送至医院就诊,56 例患者的受伤因素各不相同,其中交通事故所致的损伤42 例,坠落伤患者6 例,刀外伤患者5 例,另外3 例患者为塌陷伤患者。5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年龄、性别、创伤类型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急救原则与护理方法

1.2.1 急救原则

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救治最主要的是抢救,其次为诊断与治疗,即诊断抢救诊断治疗,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而言,确保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因为诊断以及辅助检查而导致抢救时机的延误。在处理患者多处创伤的时候,优先处理患者的致命伤,对于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创伤优先处理,时刻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2]。例如患者出现窒息则应首当清理呼吸道,建立人工气道,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则需要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按照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于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程度,对患者的多发损伤进行逐步处理。

1.2.2 迅速评估患者伤情

对于多发损伤患者,接诊者应在接触患者时即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迅速评估,首先诊断伤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是否有威胁,并作出及时的判断与处理。一边询问患者的伤情,了解受伤的状况,同时应该按照ABCDE 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检查,即A(Airway,气道检查)检查患者气道是否通畅;B(breathing,呼吸检查)检查患者的呼吸幅度与频率;C(circulation,循环)记录患者的脉搏血压以及末梢循环状况;D( disability) 对患者的神经损伤进行评估;E(exposure)全身检查。对患者依据顺序进行检查,并记录,有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创伤应紧急处理,以免延误患者病情。

1.2.3 快速准确地执行急救程序

(1)迅速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异物,如有必要可以选择人工插管或者气管切开。

(2)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的指标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以及胸腔状况等,并依据不同的状况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处理。

(3)及早建立静脉通道:应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保证其中1 条可以用来检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对患者进行补液治疗的原则为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外伤出血严重的患者即刻进行加压包扎,怀疑腹腔出血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检查或者B 超检测,符合手术指证的患者,迅速送往手术室,并注意转送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4)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需要作出及时的评估,可以采用简洁的清声痛否(AVPU)系统评估法。

(5)全身检查:进行全身检查,查找受损部位,如果患者有颈部或脊椎损伤则必须进行制动处理。

1.2.4 休克的处理

患者休克早期的发现主要依靠对患者脉搏、血压、脉压差以及呼吸尿量的测量。休克早期的患者首先出现脉搏细速,进而会有血压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心律不齐,休克晚期脉搏微细缓慢, 甚至摸不到。收缩压<90mmHg、脉压差<20mmHg 是诊断休克的关键指标,因此对于血压以及脉压差的监测是对患者休克救治的关键。另外每小时尿量≤ 30ml,说明肾脏血液灌注量不足,提示有休克。

1.3 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 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 表示,运用X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56 例患者经过急诊科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有50 例患者治愈出院,6 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总的抢救成功率为89.28%。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

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可知,患者对本院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较为满意,认可度高。

3 讨论

急诊科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第4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极高,就诊时往往病情急、重、危险性高,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我院急诊科在抢救、分析、总结临床救护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急诊抢救程序,2003年5月—2005年2月抢救了50例严重多发伤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急诊护理人员的配置

急诊护士应具备以下条件: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工作认真负责,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日常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优秀,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并熟悉创伤外科病人病情变化特点,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应用。我院急诊科护士22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0名,护士10名。16名护士按常规排班,负责分诊、抢救室、观察室、清创室工作,其他护士采用弹性排班。在多发伤病人就诊时间的高峰期如下午和前半夜,加强了急救物品、药品及人力、设备的配置,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有经验的护士与年轻的护士搭班。

2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抢救程序及护理人员职责

多发伤病人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应立即评估伤员呼吸状况及主要脏器损害情况,采用CRAMS法,TSS法和全身伤情评估CRASHPANYL法迅速判断有无威胁生命迹象,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如连枷胸,呼吸道阻塞,活动性大出血等立即采取开放气道、伤肢固定、体表止血等措施。在严重多发伤抢救过程中,复苏、伤情评估、紧急处理三者同时进行,分别由三位护理人员承担抢救工作。

2.1分诊班护士的职责抢救过程中位于病人头部,负责协调指挥,主要做以下工作:外观目测、快速评估、开放气道。

2.1.1外观目测病人入急诊科,分诊班护士主动迎接,边问边看边检查,看即观察面色、表情、伤处情况等;问即询问受伤史,伤后时间,处理情况等;检查包括:①意识状态、瞳孔;②在5s~10s内看、听、感觉病人有无呼吸;③监测脉搏和指端温湿度;④监测生命体征,迅速掌握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明确处理重点,对清醒的病人予以心理安慰。

2.1.2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观察病人呼吸的深浅度、频率,有无呼吸困难,听诊有无通气不良,胸廓运动是否对称,正确吸氧,及时吸痰,使用呼吸皮囊,尽快解除呼吸道梗阻。

2.2主班护士的职责

2.2.1维持有效循环护士在医师来到之前以最快速度开放2条或3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留取血标本,查血型、配血。负责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病人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变化,协助医生进行除颤。对重要脏器功能监测,预见病情动态变化。

2.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尿量以助判断伤情。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以便观察组织灌注量,作为调整输液的依据之一。

2.2.3协助止血,伤肢固定控制活动性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指压法,压迫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加用厚棉垫包扎伤口,夹板固定,将伤肢抬高。

2.3急诊班护士的职责位于急救治疗车旁,主要负责记录抢救过程,提供药物,提供抢救用物(导尿包,静脉切开包等),负责与相应科室的联络及护送病人入院或入手术室。

3效果

本组50例多发伤病人均在1min~2min内完成伤情评估,通知医生入抢救室5min内,建立通畅的气道,静脉通道,并留置导管,15min~18min内固定伤肢,完成备血和术前准备,抢救成功率较前明显提高,从85%提高到90%。由于抢救程序合理,护士分工明确,效果明显,措施果断,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了时间。

4讨论

4.1多发伤病人急诊的护理特点急诊护理是可以体现用最少的数据、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技能来挽救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痛苦的艺术。这种艺术在抢救多发伤病人时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多发伤病人就诊时来势急、病情重、伤情复杂,病人情绪恐慌,这就需要护士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每位病人给予积极有效的救治,对病情进行严密、连续的观察,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2改进的抢救程序的优点

第5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 院前急救 护理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多个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创伤[1]。现场对伤情的处理顺序不易掌握,因此,要求院前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是挽救伤者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现将我科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出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共76例患者,男性54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3例,刀刺伤3例,意外坠落伤7例,塌陷伤2例,机械辗伤1例。

2.急救与护理

2.1认真接听“120”呼救电话 出诊护士接到电话后除问清病情及详细联系电话及地址外,还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及现场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2评估

2.2.1环境评估 到达目的地,迅速判断环境有无危险,有危险因素,立即撤离现场。

2.2.2患者评估[2] (1)气道情况:有无气道不畅或阻塞。(2)呼吸情况:注意呼吸频率、呼吸方式、有无鼻翼煽动、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尤其注意是否有张力性气胸及连枷胸。(3)循环系统:了解有无出血,出血量多少,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尿量,以判断是否休克。(4)中枢神经系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有无偏瘫或截瘫。

2.3现场急救的护理 应用PTC原则进行急救护理, 迅速检伤分类,医护立即按照A(气道)、B(呼吸)、C(循环)、D(神经功能障碍)、E(暴露)的次序进行检伤、分类。快速作出初步伤情评估,以先救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急救原则,准确实施救治措施及急救护理方案。

2.3.1现场救护 首先,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使伤员迅速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能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抢救。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稳,切忌将伤肢从重物中硬拉出来,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2.3.2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气道梗者,必须开放气道,及时清除呼吸道的血块、呕吐物、稠痰及分泌物,向前托起下颌,牵出后坠的舌,置伤员侧卧位或头偏上一侧,有效地供氧。有舌后坠时常规放置口咽导管,有呼吸衰竭则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

2.3.3解除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 对开放式气胸,应迅速用厚层无菌棉垫、毛巾等严密封闭伤口,变开放为闭合。伴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所致的反常呼吸时可用棉垫加压包扎,使胸壁固定。有张力性气胸,紧急处理应迅速于患侧胸壁第2肋间插入带有活瓣的穿刺针排气减压。发现心搏骤停,应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措施。

2.3.4维持有效循环抗休克 现场抗休克的主要措施为迅速地临时止血,转送医院途中需实施抗休克治疗。尽快建立2~3条静脉通道,宜选用大血管,输液时应先输入平衡盐液,根据血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有效补充循环。同时要遵循就地就近转送的急救原则,以最短的时间送患者到医院进行手术或救治,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2.3.5有效控制出血 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慎用止血带,但对出血不止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则可用止血带止血。记录上带时间。止血带止血每1~2小时松解1次,每次3~5分钟,止血带使用不宜超过3小时。有骨折者夹板外固定。

2.3.6保存好离断肢体 伤员断离的肢体应用无菌包或干净布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低温保存,切忌将断离机体浸泡在任何液体中,断肢应随同伤员送往医院,以备再置手术。

2.3.7缓解疼痛,给予镇静止痛药 根据疼痛程度,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2.3.8转运护理 及时安全、尽量缩短转运途中的时间是创伤救治成功的有力保证。做好途中救护,对抢救器材、药品、物品做好准备,保证途中抢救工作不中断。应根据不同伤情选择不同的安全、合适的转运。护士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安静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途中监护和记录。

3.小结

多发性创伤患者多是病情危重、伤情复杂、变化快,在急救护理中要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如稍有疏忽和延误就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求我们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急救护理技能。熟练掌握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要点,采取适当全面、迅速有效的救治措施,安全快速的转运及途中监护,为患者的院内治疗提供有力条件,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减少了伤残率,降低了死亡率。

参考文献

第6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38例,男91例,女47例,年龄16~55岁;受伤原因分为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刀伤、烧伤、压榨伤、枪伤和其他伤等。损伤部位包括:颅脑损伤24例,胸部损伤22例,腹部损伤20例,四肢损伤68例,合并上述四个部位损伤有4例。开放性损伤65例、闭合性损伤60例,其中同时有开放与闭合性损伤共13例。休克4例,昏迷12例。138例伤者平均在伤后24.95h来急诊就诊,在急诊科处治滞留时间平均约2.5h。

1.2 护理措施: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病人,护理人员亲自到急诊室大门口用平车式担架将病人接到急诊室,护理人员应对急救室内的抢救设备操作熟练,急救措施得当,准确执行医嘱。

1.2.1 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处理:对伤员进行评估,迅速判断伤情的程度,检测生命体征并注意其变化,简要体检是否有合并伤,迅速建立2或3条静脉通道,留取血标本,查血型、配血以及必要的血液检查,并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以组织的灌注量作为调整输液的依据之一。对头部开放性伤口并出血者及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及时给氧,清除口鼻咽部的分泌物、血块、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患者就地施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开放性骨折应实施固定包扎、止痛等措施,对胸腹联合伤的病人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对休克早期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1.2.2 及时留取并送验各种标本:对创伤患者除了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处理外,应及时留取并送验各种标本,包括胃液、尿液、血液。准备好各种检查报告便于手术处置,在进行影像等检查时,护士全程陪送并对患者摆放合适的和正确搬运。送检及报告单应及时追踪,以免耽误创伤患者的救治及影响医生的诊断及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的滞留时间。

1.2.3 心理护理:创伤往往是突发事件,创伤患者受伤后,常伴随着不安、焦虑、恐惧,甚至影响其一生。创伤的心理支持在急救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病人家属焦虑、担忧、急躁,给急诊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急诊护士应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情感要求,向病人介绍病情,理解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安抚病人的焦虑、急躁心理,使病人及家属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愉快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激励病人战胜伤痛的信心。

1.2.4 给予保暖措施:创伤患者因创伤失血过多,血容量急剧下降,低灌注引起全身代谢异常,导致创伤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寒冷,如不给予保暖措施,势必会加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会死于非直接致死性创伤。所以对所有中度、重度创伤的患者应给予保暖。

2 结果

138例创伤病人中,抢救成功率为100%,有效抢救时间26~92min。

3 讨论

第7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200601~200712我院急救中心共救治创伤病人364例,回顾救治工作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4例,男293例,女71例,年龄4.5~67岁。交通伤155例,压砸伤97例,摔伤77例,刀砍伤24例,烧伤9例,电击伤2例。

1.2 急救时患者情况 意识障碍53例,呼吸衰竭48例,现场心肺复苏27例,死亡7例,多发复合伤34例,余195例为轻症。

2 急救护理

2.1 快速反应 急救中心护士接到急救电话,问清出事地点及接车地址、联系电话(做记录),立刻通知急救小组成员,同时迅速准备急救用品。白天3min、夜晚5min 内救护车出发,到达现场后,迅速给予就地紧急救护。

2.2 伤情评估 运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的快速检诊程序,对病人伤情评估:(1)耳听呼吸,有无通气不良。(2)眼看口唇有无苍白或发绀、颈动脉怒张,胸部运动是否对称。(3)手摸桡动脉及颈动脉,触脉搏跳动情况。(4)问伤情及受伤过程,判断意识状况。(5)测血压,对意识不清患者判断休克程度。通过以上检测即可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进而实施初步救护措施。

2.3 现场急救

2.3.1 基础生命支持[1](Basic life support,BLS):对危重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刻行心肺复苏,快速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2.3.2 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BLS后,立刻行气管内插管,给予有效氧气吸入,并继续心脏按压或心电除颤等,持续心电监测,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2.3.3 妥善处理伤口:出血病人迅速给予止血处理,常用方法:①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较小创口出血,局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后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增加静脉回流和减少出血。②指压止血法。动脉出血时用此法,手指按压出血动脉近心端,压闭血管,阻断血流。压迫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远端组织坏死和增加感染机会。③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出血。在伤口近心端上10cm处捆扎止血带,松紧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触不到动脉搏动为宜。放松1次/30min,2min/次,连续使用不超过4h[2],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需要时可在另一稍高平面扎绑。

2.3.4 安全运转及途中监护:给病人以紧急救护、生命支持后,迅速将病人转运至医院。转运途中,通过心电监护、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保持静脉通道给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创面出血情况及受压肢体末梢循环等,不间断实施有效救护措施,给病人以继续生命支持和监护。转运途中曾有1例心电监护发现室颤,立即给予电击除颤;5例发生颅内高压(可疑脑疝形成)立刻给降颅压处理; 15例BP下降,给快速补液,用升压药物、止血药;1例呕吐窒息立刻给予吸痰、清理呼吸道、吸氧等。以上22例经途中及时有效抢救,均化险为夷。同时转运途中及时与医院联系、报告伤情,使有关科室做好接收和急救准备,以使伤员在到达医院后能及时迅速地得到专业救治。

3 体会

3.1 重视对护理人员急救意识的培养 急救中心护士应具有较全面的知识和应变能力,具有对各种伤员快速、准确地进行评估和判断能力,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现场救护。并具有强烈责任心,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

3.2 有效的呼吸道管理 通畅的呼吸道是基础生命支持及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关键。尤其脑外伤病人、胸外伤病人常因舌后坠,血液痰液阻塞呼吸道而导致呼吸困难、窒息,因此迅速有效地清理呼吸道,解除梗阻,对院前救治效果尤为重要。

3.3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对创伤严重,有休克现象者,应于全面评估前建立静脉通路。一则可快速补液扩容,用药治疗,二则可避免检查造成时间耽搁使失血性休克病人静脉塌陷,造成穿刺困难。穿刺时应使用大号穿刺针,为加压输液快速抢救提供条件。

3.4 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迅速果断地处理直接威胁病人生命的伤情或症状。本组66例有呼吸困难,给氧气吸入; 3例肋骨骨折致创伤性气胸出现严重呼吸障碍,迅速给予胸腔穿刺排气,吸氧; 1例股动脉断裂,立即钳夹止血。经以上紧急处理,病情得以有效控制,使患者转危为安。

3.5 护理体检要全面 全面体检避免遗漏,清醒病人询问受伤经过,进行护理体检时,原则上尽量不要移动病人身体,尤其对不能确定的创伤病人,移动有加重伤情的危险。

3.6 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突然的意外伤害,使病人缺乏思想准备,尤其是成批车祸和煤矿创伤,伤情轻重不一,当看到危重或现场死亡病人,会对其他病人产生极为不良的情绪影响。主要表现为惊慌失措,迫不及待地要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甚至有过激行为。抢救人员应采取轻重缓急,先病危后一般的抢救程序,并妥善处理死亡病人。救护中不仅要重视“急的救护”,还要重视“急的心情”[3]。要适当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静、急而有序的态度,纯熟、精湛、准确的技术,敏捷、快速地处理病人的行为,给病人以安全感、信任感。

4 结论

快速有效地院前急救,对保证病人生命,减少院前期病人病死率、致残率至关重要[3]。而急救护士强烈的急救意识,快速的急救反应,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伤情评估,熟练的急救技术,有效的基本生命支持,以及伤口的有效处理,肢体的妥善固定,安全转运是院前救治成功的必要保证。同时,要关注病人心理,减少负面情绪,引导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

第8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渑池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渑池 472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从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急诊时就治的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共有65例,通过全面性进行护理评估、患者的呼吸和体位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护理以及全程心理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及时科学的急救措施和系统护理后,均健康出院,抢救的成功率为100%。 结论 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给予全面系统的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关键词 ] 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42-02

Clinical nursing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YANG Xuanpeng

ICU Mianchi County People&acute;s Hospital of Henan ,Mianchi472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first aid and nursing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September to 2013 August in traumatic shock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65 patients, nursing evaluation, the patient&acute;s respiratory and postural nursing and strict observation of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care service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after emergency measures and nursing timely scientific, recovered,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emergency care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system,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Key words] Traumatic shock; Emergency care; Surgical Nursing

创伤性休克症状多发生于生产突发事故以及社会上的交通事故中,因为其病情十分急,而且症状又相当严重,往往会常伴着多种器官的功能紊乱,情况危急随时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1]。因此,及时的辨别清患者病情的早期征象,并迅速的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抢救患者最关键的一步。现将本院的急救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资料来自本院从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急诊时救治的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共有65例。其中女性患者共16例,男性患者共49例。患者的年龄在18~47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39岁。患者受到创伤的原因:交通意外伤的患者为16例,工作中受伤患者共37例,其他的创伤共12例。

1.2急救护理的方法

1.2. 1全面性进行护理评估当患者被紧急送到医院后,护理人员应当马上依据患者的伤情以及临床的体征,准确的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及时、及早的预测到患者的主要脏器受损的程度,在必要时可以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措施。患者在被送到医院的最初的几分钟进行救治的质量,也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要素[2]。首先,快速的建立静脉通路,可以用直接针头穿刺输液输血快速补充血容量。将患者身体的各部分全面性的暴露在外面,以方便、快速的查找危及生命的主要创伤部分,遵循先救命再治病的重要原则。同时,护理人员要详细地询问患者在遭受意外伤害时的具体状况,准确并迅速地做出对患者受伤情况的初步判断。其次,要全面性的去评价患者的伤势情况。通常情况下,因为急救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会涉及到多个科室,所以在评估患者的病情时,不能忽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3]。必须认真和仔细的观察,在观察病情时,要做到有充分的预见性,尤其是对患者的创伤外观的预测要有独特的敏感性,从而正确的去评估病情,及时而果断的进行处理,避免因为忽视而使某种小细节,而造成医疗隐患甚至是医疗纠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1.2.2患者的呼吸和体位护理在护理时,如果接到患者就治,可以将患者的头转向一侧,单初步怀疑为颈椎损伤的患者除外。先要取出患者口腔内的义齿和血块,仔细并且快速地查找是否有其它的阻塞气道的污染物后,及时的给予患者进行吸痰;在必要时要进行气管插管以保证患者正常呼吸。然后安置体位,并固定好受伤肢体,尽可能防止不必要的去挪动患者,以防止造成患者的再一次损伤,或者导致出现疼痛性的暂时休克现象。护理人员在必要时,可以给患者使用镇静剂类药物,通常宜将患者的头部和躯干抬高10~15°,下肢抬高到20~30°,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与静脉回流。

1.2.3严密的病情观察护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并详细做好记录。创伤性休克患者属于特殊的患者,必须要求做特护的记录[4]。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对患者使用监护仪来密切的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状况。给予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来判断毛细血管的灌流量是不是属于正常现象。其次是通过脉压的差变小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休克早期的主要特征。护理人员经过对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动态观察和分析,可以及时的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估,并结合自身的预见性思维,积极主动的配合医师来对患者实施诊断性的治疗。特别注意的是当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时,护理工作应当以抗休克为主要症状。对于出现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在进行抢救的同时必须做好配血与备皮等手术前的护理准备工作。

1.2.4完善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与医生默契的配合,共同实施有计划以及有步骤的协调工作。通过对患者密切的观察,准确的组织进行规范的抢救工作,再结合周到而又细心的整体护理方法,是成功抢救患者身体康复的最有力保障,更是提高患者以及其家属满意程度的主要措施。

1.2.5实施全程心理护理正确掌握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对患者身体康复的重要手段。由于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大部分属于突发意外导致的症状,患者和其家属就会出现情绪暴躁,容易引发语言上不和而造成护患之间的纠纷[5]。此时,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心理方面的疏导,耐心的去对患者做好解释的工作,避免因为沟通不到位而影响到护患关系。

2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及时科学的急救措施和系统护理后,均健康出院,抢救的成功率为100%。

3讨论

临床上使用规范化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使抢救的工作忙而有序,并且有很高的效率,同时,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抢救技术,也是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根本保证[6]。对于创伤急救的护理,应当是以医院的危重症患者首诊负责制作为指导,并且以熟练的抢救技能做为基础,从而提高抢救的质量,本院所有患者经过及时科学的急救措施和系统护理后,均得到健康出院,抢救的成功率为100%。充分说明:规范的抢救护理工作流程,和完善规范化的急救护理,不仅能促进医护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的建立,而且还可以和谐有序的护理工作作风,推动各项护理工作,有利于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

[

参考文献]

[1] 丁淑华,孙玉鹏,冉中欣.创作性体克的急救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17-318.

[2]朱爱玲.骨科创伤性体克的急救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101.

[3]叶志强,戴海涛,胡祥华,等.182例创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体会[J].广州医药,2009,17(1):169.

[4]吴跃东.62例多发骨折伴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0,18(36):217.

[5]邱国秀,刘川华,王美霞. 严重创伤急诊救治中的护理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5(2):152.

第9篇:创伤急救的评估及处理范文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外科创伤患者的救治措施。方法 对134例严重外科创伤患者的损伤类型、救治方法及救治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 该组患者经床旁B超检查表现阳性66例(90.4%),X线检查表现阳性77例(95.1%),胸腹腔穿刺检查表现阳性50例(86.2%),早期漏诊患者均为胸腹部损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8.7±3.7)d,治愈率77.6%,致残率14.9%,死亡率7.5%。结论 针对严重外科创伤患者要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安全的器官损伤,适时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以保证救治的成功率。

关键词 外科创伤;急诊;救治

[中图分类号] R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b)-0046-02

[作者简介] 丁俊杰(1984-),男,山西侯马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外科、创伤。

严重外科创伤患者多因单一致伤因子而引发的一处或多处脏器或系统损伤,其中至少存在一处以上损伤会直接威胁生命安全[1]。因其具有损伤严重、病情复杂、进展迅速、机体循环紊乱及多发性创伤等特点,使得临床诊断也存在一定难度,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情况,导致急诊救治措施开展不当,而形成致残或致死事件[2-3]。该研究中针对2010年8月—2014年8月间该院所收治134例患者的急诊救治进行回顾性,旨在通过急救经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性建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4例严重外科创伤患者均为该院所收治,病例中男91例,女43例,年龄范围9~68岁,平均(35.1±9.3)岁,损伤至入院时间为1~5 h,平均(2.2±1.2)h,损伤原因中交通事故致伤82例,高处坠伤21例,刀刺伤17例,挤压伤14例。接诊时收缩压>90 mmHg者15例(11.2%),50~90 mmHg者73例(54.5%),<50 mmHg者46例(34.3%);动脉血氧分压为(63.9±17.2)mmHg,平均血氧饱和度为(70.3±12.7)%。

1.2损伤类型

伤情评估采用损伤定级标准(AIS)与损伤严重度评分法(ISS),AIS评分≥3分,以及ISS评分≥16分者均为严重创伤,其中对生命安全存在显著威胁者为重度创伤。该组患者的AIS评分为3.2~5.9分,(4.2±1.3)分,ISS评分为16~51分,(22.7±8.9)分,严重创伤102例,重度创伤32例。以腹部损伤为主者31例,以颅脑为主者35例,以胸部损伤为主者20例,以骨折为主者28例,其他损伤表现者20例。2处脏器损伤者57例(42.5%),3处或以上脏器损伤者77例(57.5%)。救治过程中平均输血量为(1535.2±298.8)mL,输血量在4 000 mL以上者12例。

1.3救治方法

收治患者后立即开展急诊救治,首先行液体复苏措施,其中深静脉插管病患共44例(32.8%);再完成呼吸道处理,维持气道畅通,其中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共32例;全面监测病患生命体征,针对性给予对症治疗。然后开展伤情评估,其中采用床旁B超检查者共73例次,X线检查者共81例次,胸腹腔穿刺检查者共58例次。实施常规急诊处理后病患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迅速进行急诊手术治疗。该组病例中开展急诊手术共79例次,麻醉后同时完成2处部位以上手术者共29例次。急诊手术术式包括腹部探查脾脏切除术17例,肝修补术14例;去骨瓣减压术、开颅清血肿及颅内引流术35例;骨折复位固定术28例,胸腔镜探查术20例,存在严重多发伤表现患者给予损伤控制救治。

2结果

该组患者经床旁B超检查表现阳性66例(90.4%),X线检查表现阳性77例(95.1%),胸腹腔穿刺检查表现阳性50例(86.2%),早期漏诊患者均为胸腹部损伤,由于其他部位损伤的掩盖而导致漏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8.7±3.7)d,经救治后痊愈104例(77.6%),致残20例(14.9%),死亡10例(7.5%)。死亡患者中损伤至手术时间在1 h内者共2例,损伤至手术时间超过1 h者8例。

3讨论

3.1严重外科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关键

针对严重外科创伤患者的救治关键在于尽量缩短救治时间,保证最佳的抢救时机,为急救建立基础保障,减缓致残与致死事件的发生[4]。在该组患者中损伤至手术时间在1 h以内者发生死亡仅2例,而损伤至手术时间超过1 h者发生死亡8例,由此可见积极争取急救时间是改善病患死亡率的最佳方式。

3.2严重外科创伤患者急治的步骤与措施

①体格检查:接受外伤患者后需立即开展全身性检查,查体方案主要遵循CRASH PLAN顺序[5],以该种方式开展查体检查可保证重点突出,且不易发生损伤遗漏情况,从而良好确保体格检查的有序性与准确性。

②伤情评估:经体格检查后,便需进行综合性的伤情评估,依据病患的损伤部位、呼吸状态、循环情况及中枢神经表现等多发面来进行创伤评分。获取伤情评估结果后,再确认病患的严重程度,以此作为基础完成相关处理,减轻死亡发生几率。

③早期急诊救治:在全面评估病情后,根据患者的实际创伤情况再行相应急诊救治方案。通常针对具有意识障碍与休克表现患者需着重开展胸腹部脏器探查,以免因缺乏自觉感受而导致病情迅速进展。存在体征不稳定患者首先积极控制体内与体外出血情况,给予静脉通道建立,完成液体输注促进循环功能稳定,该研究中部分患者还采用了中心静脉置管措施。然后分别连接心电监护设备,给予吸氧等常规急救措施,血氧饱和度偏低患者给予胸部伤口封闭,常规吸氧无效者增加应用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措施。存在血气胸表现者立即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血压水平偏低者给予控制性降压。

④辅助检查:所有严重外伤患者均需给予辅助检查措施,尽量采用床旁检查方式,缓解转运期间发生二次伤害,必须进行转运患者需确保轻抬轻放,注意保护损伤肢体,避免加重病情而提高风险。急诊常用辅助检查主要为胸腹部穿刺、床旁B超、床旁心电监护及动脉血氧分压监测等,获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情,再行手术治疗。该组患者经床旁B超检查表现阳性66例(90.4%),X线检查表现阳性77例(95.1%),胸腹腔穿刺检查表现阳性50例(86.2%),早期漏诊患者均为胸腹部损伤,由于其他部位损伤的掩盖而导致漏诊。

⑤手术救治:积极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以全面提升病患抢救成功率。该种手术方式主要为病情危急状态下,多方面因素导致一次手术并无法缓解所有损伤,早期手术主要控制具有生命危害的病症,待全身状态良好后继行二期手术[6]。手术开展时还需合理依据病患诊断情况给予最适合术式,另外,积极预防并发症,缓解脏器间相互影响也尤为重要[7]。特别在中枢神经损伤患者中避免胸腹部病情收到掩盖;胸腹部损伤患者除脏器损害外还需关注是否存在腹腔出血状况;脊柱与盆骨骨折患者容易误诊为腹腔出血;开放性骨折患者易忽略胸腹部脏器损害情况;而腹部损伤为主患者通常缺乏显著症状,务必开展全面检测再行针对性手术治疗。

该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8.7±3.7)d,经救治后痊愈率77.6%,致残率14.9%,死亡率7.5%,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急救效果。这与韩庆[8]等人对41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严重外科创伤患者通常均具有较高的临床风险,在急诊救治时需确保全面、整体的救治观念,积极争取急救时间,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安全的器官损伤,适时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积极预防并发症,以保证高效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耿欣.提高急诊外科创伤急救水平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115-116.

[2]彭朝林.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浅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51-52.

[3]龙平.20例严重外科创伤的急诊与救治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7):69-71.

[4]左永波,徐爱民,蔡景五,等.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1,12(4):226-227.

[5]潘晓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35-136.

[6]陆海南.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3,19(1):145-147.

[7]刘华波,邓杰.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87例救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4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