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精选(九篇)

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

第1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材料防水是靠建筑材料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加抗渗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刚性防水以及粘土、灰土类防水等。构造防水则是采取合适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如止水带和空腔构造等。

    一、建筑防水工程的重要作用

    1.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和功能

    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和构筑物不受浸蚀,内部空间不受危害的分项工程施工。通过防水材料的合理应用,可防止浸水和渗漏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任务不断增加。防水施工的任务是必须保证防水工程无渗漏,质量优良。防水工程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年限,涉及人们生产、生活、工作的正常进行。严重的渗漏,不仅危害着建筑物,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甚至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防渗防漏,提高防水工程质量,是防水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其中防水工程的规范作业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3.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直接关系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防水工程最终是通过施工来实现的,而目前建筑防水施工多以为手工作业为主,稍一疏忽便可能出现渗漏,国内外渗漏工程的调查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前几年从各地收回的80多份调查表统计中显示,造成渗漏的原因,施工占45% ,材料占22%,设计占18%,管理占15%。这说明施工是主要方面,是关键。

    二、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监理要点

    1.监理规划中应确立防水工程的系统概念及系统的监理规划。长期以来,监理规划中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分部工程划分编写,有些在给排水工程中考虑防水部位的监理,有些则在楼地面工程、屋面工程中写进防水的监理,这样的规划容易产生顾此而失彼的不到位。事实上也是这样,监理工程师往往重视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与安全,对防水工程的考虑往往是支离破碎的,造成防水工程中大量的不合格及返工现象。因而,完全有必要使我们在编写监理规划时把防水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予以充分的考虑。防水工程作为系统工程,他是由以下四个子系统所构成:防水工程方案——防水材料选定——施工工艺规程——质量检验验收。总监理工程师在编写防水工程监理规划时,应严格按照各子系统顺序编写,明确案头工作与旁站监理的布置,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监理。在此也建议国家有关单位能把建筑工程的防水工程验收资料单列归档。

    2.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阅施工图纸,重点是防水工程方案的优化。无论业主是否委托了设计阶段的监理,监理公司都应做这项工作,这也是取得业主奖励、提高监理单位信誉度的机会。比如某高层住宅地下室防水方案的设计为:基础阀板、地下室底板、墙板均为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渗等级S6,同时加做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场地土质为Ι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这种防水方案很普遍,设计方与施工方都是轻车熟路。但是做为监理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要在确保防水功能与质量的情况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3.科学选择防水材料, 确保防水功能及质量要求。目前建筑物上使用的防水材料多达数百个品种,生产厂家更是复杂。根据国家对建筑防水技术进步及产品结构的发展要求, 应当选用环保性好, 质量稳定, 耐久性好的防水材料。在工程建设中,业主单位往往对具体的防水材料不十分了解, 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选择建筑防水材料时不可避免的带有经验性或随意性, 更多的是选择自己熟悉的, 便于施工操作的厂家及产品,有些甚至仅仅追求低价产品。一些住宅小区设计图纸中对卫生间及厨房的防水方案不尽合理, 选择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无法保证管道口及细部的防渗。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是国家“ 十五” 期间推广使用的防水材料之一, 适用于屋面、 地面的防水防渗, 但作为浴、 厕、 厨房等使用就不合适。作为建筑物中给排水集中的部位, 我认为使用防水涂料比较好, 尤其是渗透结晶性的更佳,  既可做外防水, 也可掺入到混凝土中形成刚性防水。经与设计方研究后改为了水乳型的聚胺脂防水涂料,这种防水涂料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质量稳定, 防水效果比较满意。 4.熟悉防水施工工艺及做法, 加强旁站监理。防水材料多门类多品种,其施工工艺及做法也不尽相同。监理工程师在协助选定防水材料后, 应对该防水材料的施工工艺

    及做法进行学习与了解, 同时编写相应的监理细则与方案报总监审批执行。监理工程师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 建筑科技日新月异, 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 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吐故纳新。旁站监理, 是指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员依据施工图纸及工艺做法在施工现场的监督活动。需要提及的是, 施工前必须由施工方技术与生产负责人进行技术施工交底( 监理方可派人参加),施工方工种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现场跟班作业。现在很多工地上是民工施工监理指导, 这是极不正常的。在对某烟厂住宅楼屋面工程监理时发生过这样的事: 施工方在屋面保温工程作业时突遇下雨, 由于现场没有施工方的管理人员, 民工们匆匆忙忙撤下工地, 监理工程师根本无法阻止, 已基本完工的保温层没有遮蔽保护, 积蓄了大量的雨水, 造成屋面大面积渗水, 这一教训是惨痛的。监理工程师的重要职责是监督施工方的管理人员就位, 自己决不能当施工员, 但决不排除监理人员在现场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旁站监督, 杜绝返工, 不留隐患。

    5.严格验收程序, 确保质量标准。防水工程是一项十分严谨的系统工程, 施工作业的每道工序都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及质量标准施工, 监理工程师也应该从方案, 材料, 工序, 验收各环节严格监理。地面及屋面的防水施工各工序验收合格后, 监理方应通知施工方及时隐蔽,厕浴间的防水工程作业完工后,必须进行泌水实验, 对渗漏水的地方应责成施工单位及时修补。

    参考文献:

    [1] 窦洪涛, 黄军. 试述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要点[J]. 民营科技, 2011,(03).

    [2] 张岩. 谈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5).

    [3] 刘士文. 厨厕防水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J]. 科技信息, 2010,(07).

第2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关键词】设计;材料;施工;管理;验收

随着屋面工程新版的两大规范于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2012,以下简称验收规范),给建设参与各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笔者多年的工程管理实践并结合新规范,探讨一下屋面工程的实施要点。

屋面工程应严格遵循“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证”的综合治理原则,以下分别就材料、设计、施工、管理、验收等方面探讨。

1、材料方面

屋面工程仅构造层就有十多个,涉及的材料更是千种万种,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保温隔热材料,市场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防水材料,经济技术指标的权衡(保温材料的防火要求近年来不断提高)、材料之间的相容性等都应事先考虑。屋面材料的进场报审、品牌确认、技术指标复试乃至生产商、供应商的资质信誉考察等,都是必须认真把关的。最基本一条:“先复试合格,再使用”。材料使用过程的监控也很重要,防水材料一般价格比较昂贵,掉包现象、复试批次不足、复试项目不足也时有发生。只有把材料这个基础夯实了,实现既定质量目标才有基本保障。

2、设计方面

《技术规范》对屋面工程的设计做了详尽的规定。《技术规范》基本规定中列出了屋面工程应符合的7项基本要求,概括就是基本的防渗漏、抵抗风雪荷载、抵抗变形、保温隔热防结露、防火及作为房屋“第五立面”的美观等功能。

做为监理方,应事先仔细阅读屋面工程的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对于屋面各细部的构造做法应提前了然于胸:“一头两缝三口四根”、反梁过水孔、设施基座、屋脊、屋顶窗等部位。细部构造设计应做到多道设防、复合用材、连续密封、局部增强,并应满足使用功能、温差变形、施工环境条件和可操作性等要求。实践中经常发现设计未考虑的节点做法或不尽合理的做法,在图纸会审阶段提前将监理读图意见拿出,及时与设计和其他参建方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或停工。对于过程中施工方提出的材料变更、做法变更等应谨慎对待,分析其变更动机,是否有必要变更,对屋面工程的整体性、对其他专业的施工、对工程造价是否有影响等。做出基本的专业判断后,与建设方、设计方取得一致意见。

以下为笔者在某银行新建高层办公楼,作为项目管理方现场负责人的实际案例体会:

1)、裙房屋面防水层已完成,业主又提出要在裙房屋顶增加绿化、休闲水景、网球场等功能。因为完成面标高增加至少400mm,意味着女儿墙泛水、设施基座等部位防水层上翻高度已不符变更后屋面工程的要求,当即与原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沟通,核算增加后的荷载,屋面结构是否能够承受,并要求防水层增加上翻高度,确保至少大于最终完成面250mm。

2)、原设计为传统的重力排水,原来主楼屋面设计10根立管,且所有立管都位于办公室内,将来一旦雨天,办公室内噪音很大,建议业主改为虹吸排水。通过虹吸排水专业设计,屋面共设计6个虹吸排水口,每3个排水口通过屋面板下的排水横管(几乎没有坡度)汇总到一根立管,将2根立管布置在水管井内,增加预算造价约8万元,大大改善了使用功能。

3、施工方面

有了可靠的设计与合格的材料做前提,施工成为了关键所在。确保“无渗漏”应该是屋面工程最基本的使用功能与质量目标。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几乎涉及到施工的每个环节。

屋面工程是房屋建筑的一大分部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发生渗漏的原因多种多样,施工别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方案编制合理可行;

2)施工前组织管理到位:专业单位资质、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天气条件、水平垂直运输等条件具备;

3)基层处理到位;各专业配合到位;

4)各构造层按照设计逐层进行,按照既定节点做法执行,注意规范中“平衡含水率”的要求,上一构造层达到平衡含水率的要求方能进行下一构造层的施工。

5)斜屋面的瓦屋面:木质顺水条、挂瓦条的防腐、防火、防蛀处理,金属顺水条、挂瓦条的防锈蚀处理,与瓦的可靠连接。该涉及到施工安全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6)保温隔热层的施工:尚应符合《建筑节能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7)验收程序按规范要求进行:每道工序完成后,应经监理或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并应在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当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应对已完成的部分采取保护措施。

4、管理方面

“管理是保证”,应将施工方的自控体系(总包及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等),监理方、建设方乃至监督部门的他控体系充分发挥作用。

施工之前,施工方自身的质量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非常重要,监理应予抽查或者派专人参加。监理方根据审批的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屋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总监审批后对施工方进行细则交底,明确材料复试、监理工作程序、质量控制要点等。

针对屋面工程,“严肃、细致、执着、全面”应成为监理工作的关键词和核心理念。很多渗漏案例的原因分析显示,不是故意造成的、不是技术水平不够造成的,多数是“一不小心”酿成的,随着各构造层的技术和材料日臻成熟,管理确是不折不扣的最后“保证”。

涉及到各专业配合的,应该特别予以注意。一般来讲,防水层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保温隔热与传统的找坡、找平、保护层也不是同一劳务班组,金属板屋面、玻璃采光顶屋面、种植屋面一般也是专业单位施工。工序搭接、专业搭接、工作界面搭接以及成品保护,都是屋面工程的协调重点。土建、幕墙、钢结构、涂料、消防、门窗、防水、给排水、防雷、泛光照明等单位(这些单位如有的话)都可能在屋面上有施工作业,要求这些单位约法三章:保护好自己的成品、保护好别人完成的成品、互相监督不破坏别人的成品。从多年的监理实践中发现,成品保护至关重要,各地在工程项目的评优对于屋面工程是必查必看项目,工程做到最后,观感质量如何,细部节点处理的如何,都是评价工程优劣的重要考虑因素。

屋面工程的施工需要充分发挥总承包的管理作用,监理也应及时协助协调。作为总监必须对项目业主思路和意图、质量要求、进度总目标和节点目标等全面了解和把握,必须对总包、专业分包、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参建各方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各方利益的共同点、矛盾点等进行全面的梳理,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深厚扎实的技术实力、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大度风范去行使总监职权管理项目,才能站在相当的高度进行实时的、有效的协调工作,才能在业主、总承包、专业分包、设计、材料供应商等参建单位树立自己应有的威信,才能协助业主更好地管理好项目。监理实践证明,通过监理方从事现场的管理协调工作,可以消除内耗、把分力变为合力实现1+1>2的效果,为实现总体目标起到剂和助推器的作用。

5、验收方面

主要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材料验收、检验批分项工程验收、蓄水试验、观感质量检查、资料核查、屋面分部工程验收。特别注意对强制性条文的贯彻执行。

在此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各项验收项目按照《验收规范》执行,事先建立规矩,打造项目执行力,验收不通过,决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

2)蓄水试验建议:屋面结构完成、穿屋面板孔洞补洞后进行一次蓄水试验;屋面防水层完成后进行一次蓄水试验;屋面工程全部完成后进行一次蓄水试验;蓄水高度300mm,蓄水时间至少24h为宜;发现渗漏点及时处理。

3)雨后检查:大雨小雨后监理均应组织施工方到现场仔细检查,提前发现渗漏隐患,发现渗漏点及时处理。

4)外观质量检查: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等参建各方应取得一致意见。

5)资料核查:分部工程验收前对资料完整性、正确性的核查,严格按《验收规范》规定的执行。对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验收记录、淋水或蓄水试验记录、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安全与功能抽样检查记录等重点核查。

6)最后组织屋面分部工程验收。

参考文献

第3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关键词】 两型一化 绿色变电站 绿色监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建设的效益和效率,贯彻住宅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的精神,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变电站典型设计的总体原则,深化,细化有关技术原则和设计要求,按照“试点先行、总结完善、稳步推进”的工作步骤,全面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简称“两型一化”)绿色变电站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的绿色变电站。

全面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简称“两型一化”)绿色变电站建设,必须提高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以人为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加强安全生产,保护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作为工程建设重要一方的监理单位,也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的要求,监理人员要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输变电工程的绿色施工监理策划与控制,才能迎接挑战和适应建设绿色变电站的绿色监理要求。

1 充分认识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的重要意义

建设“两型一化”绿色变电站,是国网公司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履行公司社会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转变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大力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求,进一步明确其工业性设施的功能定位和配置要求,实现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降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行成本,深化、完善变电站典型设计,倡导国网公司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方向,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公司电网建设方式的转变。监理人建设“两型一化”绿色变电站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环境友好,以用为先、简洁适用,创新优化、节约资源。

2 树立和谐建设的理念

变电站建设环境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的总称。由于工程项目的实施,会产生居民拆迁、市政管线的迁移或保护、交通疏解以及施工污泥和污水排放、渣土外运、噪音、民扰和扰民问题等,影响到原有系统的运行平衡。监理人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树立全局意识与伙伴关系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协助业主做好相应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工作,处理好各种矛盾与各方面关系,促进工程项目参建各方的和谐,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和谐、顺利。

在事务操作上,各方的责任和义务首先以合同为基础,从项目整体利益出发和谐合作。在实施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应在相互信任和加强沟通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监理工作,树立自身的威信,以取得业主的信任和施工单位的支持;还要以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的建设各方关系为基础,贯彻和谐的管理理念,努力与各参建方建立相互礼让、友好协作的关系,创建精诚合作、诚信为本、密切配合的工作氛围,尽量减少工程争端和索赔,更大程度地实现项目价值。

项目监理部的内部和谐也是保证监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项目总监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品德操守和专业技能树立威信,并加强内部沟通和交流,切实关心监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注重员工的学习和技能培养,营造融洽、宽松的工作环境,建立友好和谐、步调一致的监理团队,以提高监理部的凝聚力和工作效力。

3 树立绿色监理的理念

变电站建设必然占用土地和消耗材料和能源,工程建设过程也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对环境造成空气、水、光、噪声、电磁、外来物种等污染。作为负有工程建设监督管理职责的监理人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程方面承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开展与之相配套的绿色监理工作,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提倡绿色建筑新技术和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通过监理的有效控制,监督保证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最大限度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4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场监理工作要始终将人的安全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站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好安全监理工作。监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监理职责,加强安全工作检查力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督促整改,防患于未然。还要关注现场参建各方人员的身体、生理和精神等方面的健康,要求提高参建各方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工作、生活、教育、卫生条件,以减少人为因素给工程或人员带来的安全质量风险。

5 创新监理方法,实施监理控制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不断完善,变电站工程监理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方法,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工程监理经验,但为了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简称“两型一化”)绿色变电站建设对工程监理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还必须以服务理念创新为先导,结合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所担负的责任,不断创新工程监理方法,如编制绿色监理细则,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精神贯彻落实到监理工作每个环节和各项具体业务活动之中。

5.1 施工准备阶段

(1)在项目监理部组建中,坚决摈弃成本效益至上、搭建草台班子的作法。首先把总监的选配作为有效实施监理工作的关键,应根据工程项目的专业特点、规模标准、技术难度和风险性,选派具有相应工程经验、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总监,并严格按照专业配套、满足工作需要的要求配备相应数量和素质的监理工程师、监理员,还要严格规范和落实项目监理部各项管理制度,从人员和制度等方面为项目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图纸会审与交底工作。除按监理规范的要求对图纸的完备性及遗漏、差错、矛盾之处进行认真审查外,还应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编制变电站《强制性标准条文》执行指导书,对强条的实施情况进行预控,对发现有违“强条”的问题以文字形式提出一些建议,提请设计处理;加强对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原则和方案措施等的审查,高度关注提高投资效益、节能降耗减排以及环保材料、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重要环节;还应结合绿色建筑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大指标体系对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进行会审,明确绿色监理的内容及依据,并积极就此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

(3)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中,除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组织的科学性、进度安排的协调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常规重点审查内容外,根据“两型一化”具体内容,认真审查绿色施工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安全及环境保等预案,重点审核安全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要求从组织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施工工艺、应急准备等各个环节全面落实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措施,并在监理细则中明确针对性实施措施;关注各个工程控制目标的协调性,确保在合理的造价、工期控制目标下,有效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等控制目标。

(4)加强与完善监理作业指导文件的编制工作。在监理规划的编制中,充实并强化绿色监理、安全监理、职业健康与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工程创优施工实施细则编制纲要》,编制工程创优策划书,在工程创优策划书中明确绿色监理工作目标,制定实施与检查方案;探索应用各种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在监理工作目标控制中应用,建立目标控制的分解结构及评价准则,将抽象的监理工作目标分解到普通监理人员可以直接掌控的具体指标,并用下个层次的目标值保证上个层次目标值,使监理工作目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建立包括专业类、管理类和其它类三个类别的完整的监理实施细则体系,有效指导监理的业务操作。在编制监理细则时,除国家监理规范规定的内容外,还应根据国网公司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文件及施工方案,编制各专业的绿色监理及节能施工监理细则;针对工程特点,制定质量通病的专项监控措施,审查、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详细的监理要求;编制《变电站防质量通病监理措施》并作为《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的补充,并在相应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中制定特殊控制措施。

5.2 施工阶段

(1)在投资控制中,有关绿色施工和节能施工的进度款以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要根据招标文件中的相关清单内容进行专项审批,作到专款专用,使投资控制起到促进绿色施工和安全生产的经济杠杆作用。

(2)在工程进度控制中,首先应树立合理工期的概念,坚决抵制随意压缩工期、盲目赶工等不正确的做法,并就此积极向建设单位提出建议,编制一级网落进度计划,控制施进度,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先进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科学组织人员和合理施工工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之间及各专业之间的有序协调,以及施工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将计划评审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软件应用在进度计划、检查、分析、调整等各个控制环节,提升监理在工程管理方面的权威性。

(3)在质量控制中,制定质量控制点预控措施,建立质量控制点预控表,在施工过程中并严格对照执行;严把进场设备、材料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高噪音、有隐患的施工机具进场作业和伪劣材料的使用;监理要以变电站《强制性标准条文》执行指导书、工程创优策划书、节能验收规范、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09年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为依据,抓好进场材料报验、隐蔽验收和工序报验工作;将质量通病作为本工程的控制重点,按变电站防质量通病监理措施进行有效控制;从影响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入手,综合运用各种系统定量评价方法,适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状况,科学评估产生各种工程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而找出主要矛盾,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监理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4)在安全监理工作中,除履行国家法规赋予监理的安全管理职责、贯彻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的有关通知,还要将文明施工管理、职业健康与环境控制等纳入安全监理范畴。配备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在监理组织内部,通过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监理人员危险点管控日安排”记录本,明确监理人员当日的工作地点、工作分工及安全重点管控内容,并设立“危险点管控日公示板”黑板,将以上监理工作安排内容公示,每日更新;加强事先对施工的部位、条件、环境、气候、难度的风险评估,编制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办法以及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积极探索各种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在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中的应用,有效防范与控制各种风险,确保施工安全;检查施工单位执行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一工种、一守则、一卡片”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发现施工单位没有使用或未按规定使用,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并上报业主项目部。在专项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中增加绿色施工的检查内容,根据绿色施工方案及监理细则,加大相关施工内容的日常巡视和专项检查工作力度,发现有违反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的文件要求的现象,坚决督促施工方进行整改。

5.3 竣工验收阶段

(1)竣工验收阶段是提交监理成果的重要阶段,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范规定的程序、内容与要求,组织或参与各项验收工作,坚持“先验收、后使用”的原则,为建设单位提交合格的、可放心使用的工程产品。同时,把好竣工结算关,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2)除常规的验收程序和内容外,应按照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文件规定,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要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检查工序报验的完整性、审核材料性能检测报告和功能性实验检测报告的符合性,对绿色变电站和节能分部进行专项验收。

第4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 堤身; 堤基; 防渗处理

Abstract: through the embankment engineering project, desig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nning management of each link discuss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the dam foundation seepage prevention dyke measures and principl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ross-sectional; Foundation; Seepage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沿河、湖、海等构筑的挡水建筑物就叫堤,它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堤身堤基防渗处理之所以重要,因为发生洪水时小的渗漏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大的渗漏,大的渗漏可能会发展为管涌,管涌可能导致溃堤,而溃堤的后果有多么严重无需赘言了。由渗漏发展产生的破坏就是渗透破坏,渗透破坏的研究是水利科技中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不打算探讨渗透破坏的机理,而是着力探讨堤的防渗处理的措施和原则。

一般而论,堤的防渗不会仅仅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需要从工程立项、设计、施工、监理一直到工程运行管理全方位全过程都重视的问题,换言之这是一个系统问题,解决系统问题需要使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来实现。系统工程学其实就是研究系统最优化的科学,如何在各个环节中最优化地处理堤身堤基防渗问题,是本文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石。

2工程立项、设计环节的防渗措施和原则

2.1 工程立项的原则

水利工程立项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方案[1],方案选择的依据应当是“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的原则[2]。由于水利工程事关社会大众的利益,需要“长治久安”,来不得疏忽和失误,所以要做到风险最小;效益最大,既是要有最好的经济效益(工程项目造价合理,运行后经济效益显著),还要有好的社会效益(服务社会大众,体现出很好的公益效果)。因为堤的防渗效果决定了堤的使用寿命和抵抗汛期洪水的能力,所以项目立项时应当将堤的防渗能力作为关键指标来考察。

2.2 设计环节的措施和原则

2.2.1 堤身堤基防渗设计要点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下面简称设计规范)将堤身堤基的防渗设计要求做了详细的规定[3]:

1.堤基的防渗处理。堤基防渗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前堵、后排,降低堤后渗流位势[4]。设计规范在这方面有充分体现,它将堤基分为软弱性地基、透水性堤基、多层堤基和岩石堤基四类,每一类都有适合该类地基性质的防渗处理手段,即:

(1)软弱性地基(软粘土、湿陷性黄土、易液化土等构成的堤基)可采用铺透水垫层,再在堤脚外加压载,做垂直排水砂井排水,但在要求防渗部位不能造成渗流通道。

(2)浅层性透水堤基推荐采用铺盖防渗;深厚性透水堤基宜采用截渗墙防渗,截渗墙有高压喷射灌浆截渗墙、“射水法”混凝土防渗墙、板桩灌注防渗墙、固化灰浆防渗墙等。

(3)多层堤基宜采用减压井、盖重,或者两者结合使用。

(4)针对存在裂隙、风化的岩石堤基采用砂浆或混凝土封闭的办法。

2. 堤身的防渗处理。设计规范在堤身防渗上主要要求满足堤的渗透稳定性,而对渗流量只要不影响安全就不予控制。该规范推荐采用土工膜和土工织物做堤身防渗和排水材料,并且对材料抗老化性、拉伸强度、渗透性等提出了要求,同时要求表面加保护覆盖。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防渗体在堤防中应用较少,如用时按其他相关规范处理。

2.2.2 堤身堤基防渗设计原则

针对具体的堤防工程,堤身堤基防渗设计主要体现在采用哪种防渗的方案,例如是前堵还是后排,是采用减压井还是压盖,使用截渗墙时是使用高压喷射灌浆截渗墙还是板桩灌注防渗墙,不一而足。设计方案的选优可以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1.堤防工程防渗设计同样适合“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的原则,这里的风险最小是指防渗能力上足够的安全裕度,效益最大是说造价合理,施工费较低。这两者有矛盾时需要平衡处理,但首先要满足风险最小的原则。

2.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建议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进行优选。模糊层次分析法针对多种难以精确预估权重的方案,以层次分析法区分定性定量指标,对不确定指标进行模糊处理,这种方法最大优势在于方便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处理,很容易获得优选的方案。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文献很多,“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方案优选方面的应用[5]”可供参考。

3.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但在经济效益没有明显差距时应优先采用本地区或本单位过去使用成熟的设计方案。

4.设计堤身防渗时应该将其看成与堤基防渗同属一个系统而统一设计(虽然两者还是有区别),这样在确定防渗结构和材料上更容易做到优化。

5.慎重选用新技术或新材料。由于水利工程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才能看到效果,特大洪水发生年份又难以准确预估,新技术或新材料用于水利工程的时期往往较短,不足以完全验证其效果。“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修订版征求意见稿)”1.0.4条说“经现场工程试验、专家论证,且证明确实有效的” 就可以使用“新技术(含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6],笔者不完全同意,新技术或新材料的使用除了年限外,还需要“数量”的证明,根据概率论只有样本的数量足够大时才能证明试验结果是真实可靠的,笔者不反对在严格监控的条件下使用新技术或新材料,但对中小水利工程来说还是不要盲目使用新技术或新材料为好。

3 施工和监理环节的防渗措施和原则

3.1 施工环节的处理措施和原则

3.1.1防渗施工的基本要求

堤身堤基防渗施工应当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下面简称施工规范)[7]5.3~5.6及6.6条款相关规定进行。防渗效果的好坏与施工的关系非常密切,下面这几点应该充分满足之后,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1.施工方案是否经过严格审核论证;

2.施工工艺是否合理;

3.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

4.施工设备、机具和工具是否符合要求;

5.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达到要求;

6.施工的组织是否协调和衔接流畅;

7.重要的关键节点或结合部的施工是否到位;

8.施工是否严格按照工艺和规范执行。

3.1.2防渗工程施工的主要形式

1.水平防渗,以铺、压、导为主,例如铺盖、土工布等;

2.垂直防渗,主要是构造防渗墙。

3.1.3防渗施工的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有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严格的检测和抽检制度。虽然事后检验很重要,但有些隐蔽的缺陷并不容易检验出来,把握施工质量还是要靠施工全过程的工作质量和扎实的施工管理来实现的。

防渗施工的质量检验依照施工规范10.4.5和10.4.6进行。

3.2 监理环节的措施和原则

监理环节对保证防渗施工的效果和质量控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监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的全过程,需要重视以下几点[8] [9]:

1.监理部应在施工招标之前组建,以便更好地对施工单位进场的资质进行复核和对前期施工准备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把握,防止工程一开始就失控。

2.选好总监,全面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选择一个优秀的监理总负责人是实现监理工作重中之重,然后是组建好的监理团队。

3.理顺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之间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监理工程师应在开工令之前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不健全就不能开工。

4.处理好处理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监理工程师监管整个施工体系的质量控制,业主应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

3.3 工程验收环节的措施和原则

防渗效果的验收应按《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简称验收规程)[10]执行。但是验收规程对防渗效果的验收缺乏物理指标的规定和检验方法,参考“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质量检测及评价方法探讨” [11],检测方法如下:

1. 检测组成防渗体的各种原材料(例如水泥、膨润土、外加剂、砂、石、土工布等)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2. 检测防渗墙墙体材料的质量和检测墙体的完整性。检测防渗墙墙体材料的质量方法是现场取样然后室内试验,如果成墙后就用钻孔取芯的方法检测,钻孔后注水试验,测试墙体的连续性和渗透系数。墙体完整性的检测主要检查墙体是否连续、完整,包括墙体的厚度、垂直度、墙体的外观、接缝等,采取现场开挖,使防渗墙暴露一定的深度,再进行观测的方法。

上面的方法对防渗墙有一定破坏,无损的检测可以使用相控阵地质雷达等手段[12]。

4 工程运行管理环节的防渗措施和原则

4.1 工程运行之后的管理措施和原则

工程运行之后的管理应该按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13](简称管理规范)执行。

4.1.1渗漏观测项目主要有两点:

1.表面观察。观察裂缝、洞穴、隆起、翻沙涌水等渗透特征。

2.渗流观测。观察堤身浸润线,堤基渗透压和减压井排渗效果等,还可以测渗流量和检测水质。

4.1.2管理规范还规定了必要的机构组织建设,通讯、交通和其他维护设置等。

4.2 堤身的应急处理措施

在汛期洪水猛涨时遇到堤坝险情,常以以下方法处置[14]:

1.堤身漏洞。采用“前截后导,临重于背”的原则,在临水侧堵,背水侧疏导,并设围反滤井,阻止泥土流失。主要做法有塞堵和盖堵以及“软帘堵漏[15]”等。

2.堤基管涌。管涌多发生在背水侧,处理原则是反滤导渗。主要做法是反围滤井、反滤层压盖和蓄水反压等做法。

3.堤坡渗水。原则是“前堵后排”。

其实,上面几种险情处置的原则都是类似的,临水一侧可以利用水压达到堵的效果,背水一侧面临水压只能疏导,不能堵,堵则越堵水越大。

5 结束语

本文对堤身堤基防渗处理技术性措施的叙述较简,因为笔者认为大部分工程渗漏的问题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观察并不是太复杂不能解决的,目前已有的很多方法都比较成熟可靠,也足以应对这些问题,比较难的是防渗其实牵扯到方方面面,这些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考虑它,并加以解决。笔者尝试提出一些观点,以期达到“抛砖引玉”效果,不妥之处还望有识之士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 沈坚等. 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途径研究[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21(4).

[2] 董哲仁.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 水利学报,2004(10).

[3] GB 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4] 占洪波. 堤基防渗处理综述[J]. 治淮,2010(1).

[5] 陈欣.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方案优选方面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0).

[6] SL260-200X,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修订版征求意见稿)[S].

[7] 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8] 闫玉才. 中小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山西水利科技,2006,5(2).

[9] 王伟珍等. 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路径探析[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21(3).

[10] 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1]李家正等.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质量检测及评价方法探讨[J]. 中国水利,2002(12).

[12]肖柏勋等. 堤防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试验研究最新进展[J]. 中国水利,2002(12).

[13] SL171-96,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4]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手册》编委会.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手册 土石方工程[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第5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问题;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思路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10 条35 款,共238 项具体措施,提出了6 类主要指标,26 项具体要求,明确了38 项措施的完成时限,并要求各地方政府要于2015年底前制定并公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但如何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则需要科学部署、统筹规划。以下就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水污染防治工作思路进行简要分析。

1 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1 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九龙治水,管理分散。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涉及到31个部门,虽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但有牵头部门,有参与部门,这样就形成了管理交叉。如建设部门负责市政给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农业部门负责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保护,国土部门负责地下水资源监测,环保部门负责更多的则是水污染物的减排。此外,还有发改委负责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海洋部门负责海洋污染的监管,工信部门负责工业水污染防治,交通部门负责航运污染防治等。可以说,水污染治理领域才是真正的“九龙治水”。“九龙治水”的结果往往是,当水污染治理资金下拨时,会出现一些部门争抢资金的情况,一到落实责任时,则出现相互推诿的局面,最终使得“交叉变成了真空”。虽然水十条对目标考核明确了责任,但如果国家考核力度不到位,负总责的地方政府不重视,一纸文件批复到环保部门,仅靠一个部门来推动工作,那么实现水质改善目标只是空谈。

1.2 中央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地方资金配套不足,治理项目进展缓慢。2014年以来我国GDP增速持续下降,至今情况并未好转。此前,中金将中国2015年GDP增速的预测从7.3%下调至6.8%,高盛预测中国2015年GDP增速为6.8%,对未来三年,高盛则大幅下调预期,预测中国2018年GDP仅增长5.8%。而经济下行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税源减少,财政收入减少。由于经济下行,导致部分企业减产,税收减少。没有税收,政府如何兑现改善民生的承诺?地方政府如何运行?如今,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地方财政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城镇污水厂、管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退耕还林还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修复等工程基本上无法推进,仅靠工业企业治理根本无法实现水质改善。

1.3 污染治理第三方治理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治污责任缺乏法律支持,企业发生超排等行为,由于没有法律依据,环保部门只能处罚排污企业,而不能惩处治污企业。二是治理费用问题,工业企业自行解决污染治理问题,其环保投入可计入企业生产成本而无需纳税,或者自己买环保原料可以抵扣进项税。一旦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企业就必须向环保公司支付服务费用,环保公司则要缴纳各项税负。如果污染企业付出的环境税少于付给第三方运营公司的治理费用,排污企业则无动力实施第三方运营。

2 水污染治理思路

治理水污染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因此在编制水污染防治方案的,确定治理思路时,要做到科学筹划,首先要将辖区内的水系按照实际情况分区分块划定单元,其次开展单元水质现状和任务目标现状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明确与总体目标的差距,从而针对单元提出改善水质或保持水质的治理措施和治理工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确保部门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各保障措施实施到位。

2.1 划分控制单元。以地级市为例,建议将市辖区各区、县作为基础,根据辖区内的各主要河流流向,对县(区)域内河流、县(区)界河流、跨县(区)域河流进行细化,以各区、县边界为基准线,将县(区)域内河流划分为一个单元,县(区)界河流划分为一个单元,跨县(区)域河流涉及几个区、县划分为几个单元。依据单元划分情况,在河流支流汇入口、入河排污口、河流出境口、县(区)界河流末端设立监测点位。

2.2 开展单元水质现状和任务目标现状调查。按照设置的监测点位,开展单元内水质现状监测,对水体来源进行调查,摸清水体来源中工业、生活、农业、船舶等废水排污状况。同时对水十条提出的238 项具体措施的工作基础状况和指标现状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调查。

2.3 确定实施范围。根据调查结果,在单元内确定《水十条》提出的任务实施具体范围。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执行一级A的敏感区域(含水域和陆域行政区)、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IV类标准的城市及其污水处理厂,实施总氮控制的沿海城市范围,需要调整种植结构的地下水易污染地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未划定的要明确划定时限和基本要求),需强化再生水利用的缺水和水污染严重地区,关闭自备水井的公共管网覆盖范围,禁止新增取用地下水的超采区范围,明确实施总氮总量控制的富营养化湖泊及汇入河流,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区域范围,实施退地减水的地区等。

2.4 明确任务措施主体,并将任务措施细化量化分解到年度。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确定任务实施具体范围,明确与水质及任务要求之间的差距,有差距的要提出改善措施和治理工程,无差距或已经达到要求的提出保护措施,并明确任务措施的主体,包括: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以及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矿山开采区、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堆存场、再生水灌溉区、高尔夫球场等重点监管污染源;利用生态沟渠净化农田排水的大中型灌区,实施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的港口、码头、装卸站,需建设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集聚区,工业污染防治淘汰和整治企业,需提标改造的污水处理厂,需关闭、搬迁的养殖场,城市建成区需退出的重污染企业,需整治的城市黑臭水体、入海河流等。同时,将治理措施的内容进行量化,如污水处理厂、管网、污泥、再生水规模,进行综合整治的村庄数量或人口规模,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等措施的土地面积,取缔及淘汰的企业数量和产能等,并将这些措施分解到年度,确保年度任务量均衡。

2.5 完善制度落实保障措施。各地政府必须主动地承担水污染防治责任,注重政策制度保障,具体细化深化,提出方向性要求,在协同机制上,强调各部门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在资金筹措上,要遵循依法合规、重诺履约、公开透明、积极稳妥、公众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PPP模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明确项目实施的管理框架、健全财政管理制度、建立多层次监督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培育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场。在考核上,建议实施条块考核,国家各部门纵向考核各省相应部门,并将结果由环保部门汇总上报国务院,针对结果由组织部、监察局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参考文献:

第6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问题

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没有很好的运用多元化设计理论,设计思想被单一的设计框架所限制,在建筑设计的整体考虑上有待提高。而且在设计中关于材料的选用以及管道的铺设,还有地漏的设计等问题,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不相符。并且管道的设计在尺寸的计算上不明确,还会出现阀门数量不充足的现象。另外,在接口的对接,安装设备时的坡度问题,以及标高等事项都会出现不适宜的现象。上述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程,甚至还会出现漏水或者是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1.2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供水施工过程,一个是排水施工过程。而这两项内容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前提。当前的给水排水建筑施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难题,分别是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导致安全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单位的监察不到位,现场实际指挥工作较少,以及没有具体的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监管人员。这些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违章操作还有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极容易使现场的施工环境混乱还有水管网系统铺设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因道路设置不通畅,还有消防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火灾问题。这将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在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施工时的工艺比较粗糙、材料的选取达不到标准要求,还有施工的程序不科学以及技术水平不到位的问题。上述因素都可能造成水管漏水以及开裂的现象的发生。还有就是由于技术的不到位而使水管未进行事先定位,而一线工人对图纸和施工工艺又不是很了解,这些也会给最终的施工质量带来影响。

1.3建筑给水排水使用中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使用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多数居民家庭中没有使用节水用具。而且整个的供水系统也不完善,所以供水的形式比较单一,这也就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在生活中对污水废水处理再利用的力度不够。也就导致了很多水资源在一次利用以后很难进行二次使用,这是很大程度上的浪费水资源现象。热水供应循环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形式,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反复调试,来进行冷热水的转换,这无形当中就会造成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虽然浪费的水资源比重不是很大,但是也与现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不适宜。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质量监理

2.1事前控制

第一,编制好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合理的监理规划和工程实施细则是进行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施工前,要先掌握好监理工作的实际内容,施工程序以及预期达的目标。另外还要与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为以后的监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监理工作还没有展开的时候,一定要与施工方做好规划交底工作。第二,做好设计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监理工程师要先熟悉图纸,充分领会设计师的意图,对图纸中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尽量早发现以便在交底时解决,以避免施工阶段过多地返工,影响工程质量。如果参与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则应配合设计工程师对设计方案加以评估分析,以选择最佳方案;协调好与其他专业(特别是通风、电气专业)管道的交叉,尽量避免“碰头打架”现象;应建议设计人员尽量采用标准产品,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要合理采用等。第三,严格审核分包单位的资质在现今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会把水电工程分别承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但是各个施工单位之间在人员的配置,技术管理,以及承包经验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这样最终就会带来施工质量的差别。因此,在把排水工程向外分包的时候,必须要对承包单位的技术和人员等情况展开调查,对其过去同类工程的施工状况进行审查,从而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2事中控制

第一,加强巡检施工的时候,监理人员要时刻进行展开巡查。在巡查的过程中,有过发现错、漏,可以及时进行补救工作。另外,监理人员对图纸的审查工作也应该细致,从而防止一些管道的铺设与其他工程项目相矛盾的事情发生。特别是给水排水管道与通风电气管道出现碰头矛盾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发现,并做出补救措施,避免事后返工。监理人员的监察内容还包括管道的焊接是否严密,防腐材料的涂刷是否合格,以及管道是否安装牢固等问题。第二,现场旁站监理旁站也是监理人员为保证工程质量所必须采取的一种监理手段。在重要分项工程施工和隐蔽工程施工时由专业监理人员针对施工工法、施工环境等进行现场旁站监理,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中间验收是加强事中控制的主要措施。内容包括管道预留洞的尺寸、标高、坐标的复核,设备基础及预埋件的尺寸、标高、坐标验收,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的交接检查等。因此中间验收不能敷衍了事。第三,系统打压试水监理在试水或打压时,施工方为减少工作量或存在蒙混过关的心理,往往在打压试水时,关闭部分阀门和封闭部分管道,把小部分管道或部分系统的打压试水当作整个系统的打压试水试验。因此,在检查打压试水时,一定要保证打压的压力或试水的高度。要及时检查系统各阀门是否开启、通畅等,特别是上水、热水、消防管道的打压试验必须严格控制。对下水管道一定要求施工方完成闭水试验后做通球试验,以避免接口处阻塞和管道中的异物造成的阻塞。

2.3事后控制

第7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关键词:事前控制 屋面防渗漏 外墙防渗漏 施工监理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建筑由1栋地上2层地下1层的商业;4栋地上33层地下1层是住宅;6栋地上18层的地下1层住宅;7栋地上5层地下1层的花园洋房组成。工程总建筑的面积为18万m2。外填充墙体采用200厚A5.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厨卫间、屋面防水使用聚氨酯防水涂膜,外墙装饰主要采用的水泥砂浆抹灰涂料面层。

二、防渗漏的事前控制

1、组织监理人员熟悉设计图纸、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特别注意设计图纸的设计说明、验收标准、及细部节点做法。

2、组织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规划,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各项程序、方法、制度,编制监理细则。

3、对分包单位进行审查,防水工程多为专业分包,优选分包单位特别重要,通过审查施工资质、业绩,对已施工和正在施工的项目进行考察,特别注重考察拟进场的作业班组正在施工的工程,可有效避免高资质低水平。

4、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方案施工。

5、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派监理工程师参加,对没交底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

6、样板中的引路,要求施工单位要建立样板展示区,在施工前一定要对样板验收合格,并要求施工单位组织好所有施工人员(包括工人)参观学习样板,并详细的讲解施工要求、程序、方法以及注意要点。

7、进场材料优选,建议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对相关建筑材料进行约定,选择大厂知名的品牌,并进行必要的考察。

三、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渗漏

1、地下室底板施工时,墙与底板的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检查止水带设置是否闭合、位置是否正确,特别要注意止水带焊接位置是否合格。

2、在施工墙体钢筋前,应对施工缝进行凿毛、清除浮浆,在钢筋隐蔽检查时,应注意各种钢筋和扎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杆应采用专用的止水螺杆、穿墙的套管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应将留在混凝土上的止水螺杆端部进行防锈处理,并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结构中预埋的管道必须要有止水措施。

3、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监理的旁站工作,根据规定抽查商品砼坍落度次数,坍落度应控制在设计值的±2cm,使其和易性的满足要求。

4、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均匀和密实性,混凝土必须要连续浇筑,计算出每次砼浇筑的推进宽度,顺序推进,不得产生冷缝;钢筋较密的地方要重点旁站,检查振捣是否到位。

5、还应做好砼的养护工作,使混凝土处在有利于硬化与强度增长的湿润环境中,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

6、后浇带处理

(1)后浇带部位必须严格按图及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在后浇带混凝土未浇筑前禁止拆除(始终保持原来状态,严禁拆后再支现象),应待后浇带砼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

(2)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应把其表面的浮浆和杂物的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然后再用水将后浇带冲洗干净;

(3)后浇带浇筑时间一定要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其强度等级应比两侧结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并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膨胀剂,使其具有一定的微膨性,防止新旧砼间产生裂缝。砼振捣密实,并及时浇水养护。

四、外墙防渗漏

1、重视砌体的质量,保证灰缝饱满和厚度的均匀,不可以出现断砖。当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并留出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至少要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2、不能在外墙随意留设孔洞,施工中应留设外墙脚手架连墙杆、卸载钢丝绳、悬挑脚手架支撑型钢孔洞堵塞时一定要清除酥松的砂浆,采用微膨胀细石封堵,安装过梁、腰梁、构造柱等构件不得在砌体上穿孔拉结固定,梁可采用卡箍从梁面向下固定,构造柱必须采用穿墙螺栓固定在构造柱混凝土内。

3、要确保外墙抹灰质量

(1)抹灰前应对基层做好浇水湿润。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搓时,在搓端抹实压平和定浆后,用尺板贴着,用铁抹子切成反搓。当下层接搓抹灰前,向搓内充分的洒水浸润,然后刷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到墙体后再抹灰。

(2)抹灰工程要分层进行。为了可以增强抹灰层的抗裂能力,在砂浆中应掺入一定量的纤维。

(3)由于混凝土和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差异比较大,因此就容易引起砌体与混凝土梁板交接处抹灰层开裂。施工中要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不同材料的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用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使用加强网时,加强网和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可以小于100mm。同时对框架柱、梁的表面进行甩浆处理,以利抹灰砂浆粘结牢固。

4、外面墙抹灰后还应进行洒水养护4及6天,然后做24小时淋水试验,要是出现渗水点,要查找原因,确定好修补的方案。

五、屋面防渗漏

1、防水层就是依附于主体结构中的基层,其质量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主体结构和找平层刚度、平整度、强度、表层坡度的准确,表面的平整无起砂、起皮、裂缝、基层的含水率等都是确保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基础,建筑屋面及厕浴间必须要准确坡度,否则会因为排水不畅,所造成积水,浸泡防水层,加速其老化所造成渗漏,所以找平层施工前混凝土基层表面尘土、油污、砂浆疙瘩、杂物等全部清理干净,表面湿润,在找平层施工时一定要对基层挂线打灰饼找好标高,用长尺扫平,在阴阳角转角处用圆角抹子抹100mm半径圆弧,找到平层抹平收水后再进行二次压光。

2、在涂膜防水的施工前必须要进行检查排水坡度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特别是天沟、水落口、地漏、伸出屋面管道周围及自由排水的檐口等各种的坡度。将平层表面尘土、油污、砂浆疙瘩、杂物进行全部清理干净,待找平层表干(含水率小于20%后)并在晴天施工。防水涂膜的大面积涂刷前,首先要对屋面的阴阳角和天沟与檐口以及分隔逢 出屋面设施的底部、上人口、厨卫间的管道等每个节点处进行附加增强处理,监理旁站细部处理,经验收合格才可以进入下道工序。

3、防水涂膜应连续施工,屋面涂膜尽端收头处必须要按照设计用密封材料封严。施工后涂膜层厚度要应进行检查,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可以小于设计厚度的80%。

4、涂膜后,应严禁在防水层上堆放杂物品,并及时作二次24小时灌(淋)水试验,无渗漏就可以进入下道工序。

第8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关键词】灌注桩;监理;基础

某商住楼工程,共12层,总建筑面积1.4万m2,其地质情况(淤泥地质)较差,属于软弱土地基。由于软弱土具有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等特性,极易出现局部剪切乃至整体滑动失稳的危险,不能作为持力层。因此,设计单位选择灌注桩基础并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以提高软弱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基础的沉降。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软弱土地基处理方式,它能有效地把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地层上。但由于桩基础是在地下施工,隐蔽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因此,必须更加严格地监理其施工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结合监理实践,谈一些对灌注桩基础质量监理的体会和看法。

一、监理要点

根据“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的划分,灌注桩工程质量监理的全过程控制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前期工作阶段

前期工作阶段在监理工作中,事前控制是最有效的手段。灌注桩工序的不可逆转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其前期监控工作的必要性。

1.编制监理细则:根据工程验收规范和实际要求,编制可行的监理实施细则。

2.体系审查:开工前,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承建单位的资格、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往的施工业绩、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书等。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核施工方案、施工机械及打桩顺序,尤其是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主要包括桩位控制、钻孔控制、钢筋笼制作及下放、混凝土灌注等。

4.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是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位图、施工图、复核桩设计承载力等;设计交底主要是设计人员讲明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要点、监理人员明确质量控制标准、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答疑等。

5.审查进场原材料:审核钢材、水泥等的出场日期、力学及化学性能、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等。

6.桩位放线及标高复核:根据施工图,对桩位轴线放样情况及标高进行复核。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监理是保证整个桩基础质量的关键。灌注桩施工阶段的监理要点如下:

1.原材料抽检:主要检查钢筋、水泥、石子、砂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如水泥要进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钢筋要进行拉力、冷弯等实验;砂石要检测其级配、含泥量等。如果采用商品混凝土,则需要认真核对水灰比,确保符合现场地质条件。

2.钻孔过程监督:在每次钻孔前应该重新复核该桩位及标高,确保无误;检测终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度及二次清孔后的沉浆密度、沉渣厚度。参照地质勘探报告,检查是否已经达到设计持力层以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施工中如果遇到地质变化,进入持力层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深0.5m~1.5m,以保证达到设计承载力。沉浆密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

3.钢筋笼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下笼、焊接质量、搭接长度。分段制作的钢筋笼的长度以钢筋的定长为宜,但不宜短于6m,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且两钢筋轴心在一直线上。为避免灌注导管挂笼及钢筋笼上浮,笼底钢筋略成喇叭状。对非全长配筋的桩,钢筋笼顶标高低于地面时用吊筋将钢筋笼焊接牢固,防止下落。钢筋笼的保护层最好是设置成混凝土滚轮,厚度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每隔2m均匀布置4个,穿在箍筋上,这样既保证保护层厚度,又能减少对孔壁的扰动。在夜间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焊缝的饱满程度。

4.混凝土浇筑的旁站监理:根据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过程应进行旁站监理,主要应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以及混凝土的搅拌、配比和浇注质量,对于导管的检查一定要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查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出规定应进行二次清孔。混凝土应有较好的和易性即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只有这样才有良好的抗离析能力,才能真正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禁止使用。通过实践表明桩基浇筑过程中的堵管也与混凝土的离析有关。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没有特殊原因,不得长时间中断,防止坍孔情况发生,最好使用商品混凝土。钢筋笼上浮的预防: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导管口低于钢筋笼底部2m~3m,且混凝土表面在钢筋笼下1m左右时,应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以上,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除上述方法外还应从钢筋笼自身加以考虑,将钢筋笼骨架中4根主筋伸长至桩底,实践证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混凝土桩身局部夹泥,灌注当中遇到不良地质,诸如流砂、淤泥层等应改变施工工艺,连续快速地浇筑,提高混凝土坍落度,防止夹泥情况的发生。例如有一项工程两根桩凿除桩头过程中发现桩身处有大小不等的夹泥情况发生。事后分析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中断时间太长造成桩孔局部坍孔所致,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类似的情况以后没有发生。灌注即将结束时要预防短桩情况的发生,可采取加大侧锤的重量;加水稀释泥浆,使之达到泥浆参数规定的上限,以防坍孔;仔细核对混凝土方量,混凝土应超灌0.5m~1.0m,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避免短桩事故的发生。桩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人员必须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取样,预留试块,并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5.报表:编制监理月报表,定期向业主汇报。

(三)工程验收阶段

在工程验收阶段,监理人员的工作主要包括成桩检测和质量评价两个部分:

1.桩检测:包括桩位偏差、桩身质量、桩的承载力检测等。该工程采用了应力反射法检测桩体质量,未发现严重的缩颈、夹层和混凝土不密实等缺陷。桩的承载力检测包括静载试验、动力测试两项。规范要求:作静载试验的桩数不少于总桩的1%,且不少于3根;检验桩体竖向承载力的动力测试取桩总数的10%~15%。

2.质量评价:监理人员在完工后应根据桩基施工过程记录、成桩检测及试块试验结果对施工质量做出评价报告,对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意见作详细说明。

第9篇:防水工程监理细则最新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特别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上来,积极推进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减少灾害损失与减轻灾害风险相并重,做到指挥高效、防救协同、综合施策,积极防御洪涝干旱灾害,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提供坚实防汛抗旱安全环境。

二、总体目标

防汛抗旱工作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落到实处,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努力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发生设防标准内洪水,要保证重要江河不漫溢、堤防不决口、水库不垮坝、城市不受淹、人员不死亡和重要基础设施不毁坏、交通干线不中断;发生超标准洪水,要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大中型水库、大中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遭遇突发暴雨山洪,要确保受威胁区和低洼内涝区不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发生轻到中度干旱,要保证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重要工业、重要生态用水安全;遭遇重特大干旱,要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基本口粮田灌溉、核心区生态用水安全。

三、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在全面落实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落实地方党委责任,实行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持统分结合、协调配合、防救协同,强化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牵头抓总、协调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坚持预防处突结合、防抗救并重,有力有序防范应对,努力把水旱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

四、重点任务

(一)健全各级防汛抗旱指挥体制机制

1.加快理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防汛抗旱体制机制意见的通知》《国家防总关于健全地方防汛抗旱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按要求将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责划入应急管理部门,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承担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职责。要建立健全指挥工作机制,全面形成上下对应贯通、部门纵横联动的防汛抗旱新体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制定工作职责和工作规则,全面履行防汛抗旱指挥责任,加强防救统筹,统一领导指挥和管理所辖范围的防汛抗旱工作。

2.全面建立防汛抗旱指挥协调机制。着力发挥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防汛抗旱指挥协调机制,加强全覆盖、全链条、全过程、全环节的防汛抗旱指导监督,细化落实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加强职能衔接和工作协调配合。全面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无缝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建立驻地部队、武警部队和综合消防救援队伍联络机制,分级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演练,统筹调配防汛应急抢险力量,增强防汛抗洪抢险突击能力。

(二)扎实细致全面开展防汛抗旱准备

3.提早做好周密动员部署。提请各级政府及时分级组织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逐级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和组织动员。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适时召开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会议,落实各级各部门单位防汛抗旱职责任务,全面梳理今年防汛抗旱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精准会商分析汛旱情形势,精心安排部署防范应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落实防汛抗旱工作措施。

4.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准备。针对体制改革后我省防汛工作实际,提早下发关于做好防汛准备通知,专门下发做好防洪预案修编和抗旱预案修编通知。实行防汛抗旱准备责任制,细化分解落实各项准备工作的责任人、承办人和时限要求,把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节点控制、有序推进,扎实细致完成备汛备旱工作。

5.逐级压实防汛抗旱责任。实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分片联系各市防汛抗旱工作制度,在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推动落实地方党委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分级分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将防抗责任层层分解,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严格落实堤防、水库、淤地坝、尾矿库和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巡防责任,健全落实防汛责任体系。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应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6.科学修编防汛抗旱预案。认真总结去年机构改革防汛抗旱新职责运行实践情况,汛前及时组织修订编制完成防汛、抗旱、城市应急预案和洪涝干旱防御、调度实施方案,严格履行预案方案审查、审批、报备等程序。针对重要江河流域、重要区域和重点河段、城镇、乡村基层,细化实化组织动员、转移避险、抢险救援等关键环节措施,大力提高防汛抗洪方案预案的科学水平,分级组织预案演练,全面提升决策指挥调度和应对响应处置能力。

7.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经费投入,及时拨付防汛抗旱补助经费,落实应急度汛准备、物资储备补充、应急抢险救援、突发灾害救助、防洪设施修复等专项资金。理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及时补充去年消耗的抢险物资,增加抢险物资储备数量,优化关键物资储备类别品种,多渠道、多种方式备足备齐抢险物料、救生器材和应急救援机具,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应急抢险物资能够迅速调运到位。

(三)突出洪旱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

8.彻底排查洪旱风险隐患。各级要提早组织防汛抗旱大检查,严格检查落实防汛抗旱指挥体制改革到位情况,查找制约理顺体制机制的短板弱项,重点检查县乡基层山洪应急抢险的盲点和漏洞,建立撤离避险的“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去哪里、管得住”责任链条。强化洪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式督办,落实闭环式整改,落实安全度汛责任。把常态化的明查暗访、暗查暗访机制严格落实到防汛抗旱工作全过程,实行失职严肃追究制度,促进各级各项防汛抗洪措施落地落实见效。

9.积极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洪旱安全风险,落实风险识别评估、隐患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措施,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建立健全洪涝干旱灾害日常险情灾情巡查报告制度,严格落实重要防洪工程、重要城市区域、重要基础设施、重要抗旱水源安全监控责任,强化重要行业领域的风险评估与防控巡查防守措施,保证险情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全力确保安全。

10.大力提高洪旱灾害防御能力。抓住“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项目化、有投资、可实施、能落地的要求,加强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有机衔接,积极推进防汛抗旱指挥能力建设,健全法规预案标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多源信息融合共享的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实现洪旱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控、会商研判、指挥决策、应急调度、抢险救援、队伍调派、装备调配、物资调运、信息等环节的全过程、全链条综合管理,全面提升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能力。

(四)全力组织防范应对洪涝干旱灾害

11.严格落实汛情旱情报送责任。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提早下达今年报汛报旱任务书,认真落实好防汛抗旱信息报送责任。各级气象、水利、水文部门和水库、水电站、淤地坝、河道闸坝、尾矿坝管理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按照要求向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门指挥中心,传输实时天气预报、雨情、水情、旱情监测和洪水预报预警信息。各级自然资源、住房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将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农业墒情旱情等监测预警信息与统计数据,实时传输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门指挥中心,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提供准确依据。

12.建立汛情旱情会商制度。各级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与应急管理、水利、气象、水文等相关部门汛旱灾情会商分析研判机制,科学高效处理雨水墒情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定期组织开展汛情旱情趋势预测,对重要天气、雨水情过程及时会商科学研判,密切掌握汛旱情形势和发展动态,有针对性的提出洪涝干旱灾害防范意见和应对措施。

1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管理。各级气象、水利水文部门要加强雨水情监测站点、预报预警设施和应用系统管理,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汛前,水利水文部门要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通信网络、视频会商、图像监控、监测站点和信息数据、应用软件接入应急管理和防汛抗旱部门,落实好维护运行管理责任。各级气象、水利水文部门要梳理相关部门联系信息,确保部门会商顺利进行。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设施设备应用,落实管理维护经费,确保系统运行正常,确保汛情信息监测及时、预报准确、传输畅通、报送快速、预警到位,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决策提供支撑保障。

14.全力防范应对洪涝灾害。各级防汛抗旱部门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带班工作制度,密切监视天气和雨水情发展变化,精准会商研判和应对处置,及时预报预警信息,果断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行动。加强洪涝灾害应对工作监督检查,科学做好江河水库防洪调度工作,落实重点江河和水库工程巡查防守,做好突发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今年要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全面强化转移避险措施落实,从严夯实县、乡、村基层“防、抢、撤”各环节责任,科学制定群众转移方案,建立山洪上下游汛情信息互报联防机制。全面加强山洪防汛抢险的组织领导,增强基层抢险领导力量,严格落实群众转移和避险的领导责任、组织责任、安置责任、管理责任,做到指挥责任到人、撤离对象到人、安置场所到位,确保山洪威胁群众在暴雨发生之前、洪水到来之前应撤尽撤、提前转移,加强安置点安全防控,全力避免人员伤亡。

15.积极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加强抗旱基础保障工作,完善抗旱预案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高旱情监测预警能力和抗旱调度能力。密切注视不同时段旱情发展的动态规律,不失时机抓好抗旱减灾工作,各有关行业部门及时开动各类灌溉设施,努力增加抗旱供水,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尽最大可能减轻旱灾损失。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统筹调配城乡抗旱水源,协调好生活、生产用水矛盾,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全力保障城乡群众生活饮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抗旱供水安全。

(五)全面增强防汛抗旱基础保障能力

16.加强防汛抗旱技能培训。针对机构改革后新履职防汛抗旱岗位的行政领导、分管干部和工作人员多的实际,进一步按照省委组织部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培训的要求,按照省级培训市县、市级培训县镇、县级培训镇村、镇级培训村组的原则,持续组织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长、市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防汛抗旱知识培训,全面增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和抢险救援技能,大力提高各级防汛抗旱综合指挥能力。

17.抓好防汛抢险救援队伍落实。加强与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和公安、民兵预备役等部门的联系,发挥好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的防汛抢险行业优势,统筹涉水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专业力量与社会应急力量,主动做好防汛抢险预案交底和联合现场查勘等工作,建立健全汛期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提前预置应急抢险力量,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生险情,能快速响应、处置有力。

18.健全防汛抗旱技术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全省防汛抗旱应急专家智库力量,及时调度防汛抗旱、应急、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气象等行业的高级专家技能人才,全面服务防汛抗旱指挥决策、重大险情抢险和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组织编制《省防汛抗旱工作手册》、《省重大洪涝灾害应急响应手册》。积极开展新体制防汛抗旱理论研究和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为防汛抗旱提供技术保障支撑和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