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精选(九篇)

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

第1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论销售行业地方推广的绩效考核办法

一、人力资源考核的内涵与原则

人力资源考核的内涵与原则,人力资源考核,顾名思义根据企业人事编制通过考核绩效制度更加成分的体现出行业生产力与人事工作差距,根据绩效结果体现出员工个体之间的差异。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基体中的一把标尺,是衡量业绩与员工状态的杠杆。

(一)人力资源考核的内涵

1. 内在意义。所谓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就是考查职员对岗位规定职责的执行程度,从而评价其工作成绩和效果。每个职员都希望他的努力及努力成果能得到认可并得到合理的经济及荣誉回报,而组织也迫切希望通过职员的劳动实现预期目标。绩效考核就此应运而生。它迎合了组织与职员两方面需求,不仅对职员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在分配和人力选拔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理掌握人力资源考核,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力提高,提高的方向在于指挥棒形成后的职员执行力提高,积极性、主动性提高。

2.人力资源考核的主要包括:成绩考核(业绩考核),态度考核,能力考核。成绩考核乃是针对“职务的完成度”来做参考的标准。重视第一考核者的评估在实际的工作上对较远的人是较不清楚的,所以在成绩考核时无论如何都以第一考核者的意见为中心。而第二、第三考核者则站在辅助性的立场对成绩考核时的绝对评价有所影响。业绩乃是从发挥能力中增减工作。考核的方法 比照各职能资格等级的能力标准,原来其本人目前是否已达其标准中进行绝对评价乃是其原本应有的态度;态度考核可以说是担负着成绩与能力考核的桥梁作用;能力考核是归纳每一个阶段的能力,能力可分为基本能力与熟悉能力。

(二)人力资源考核的原则

1.公开化、透明化。组织对其人事考核标准、程序及考核责任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同时,这些规定应向职员公开、透明,使他们对考核工作产生信任感。对绩效考核结果有了信任感,制度执行初期就可以调动起一部分积极职员的主动意识,充分利用80/20原则带动企业发展。

2.客观性。整个考核过程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标准进行,通过员工的客观表现及组织的客观条件和要求,尽可能地避免掺入主观感情色彩。再次,直接性考核。直接上级最了解职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成果、工作态度,也最可能反映真实情况,因此,直接上级应该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下级的工作表现。

3.差别性原则。考核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核评语在工资、晋升、奖金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充分体现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

二、销售行业地方推广的含义以及与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关系

(一)销售行业地方推广的含义

1、地方推广的含义。任何物质需要让人们接受或知道途径很多,尤其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留媒体、网络、社区广告、高速公路广告等等很多方式,然而这样的宣传模式属于不会交流的广告,消费者只能观看,不能进行了解,也没有沟通的过程。地方推广就是在各地,建立以人为本的宣传基体。将销售终端发展到各个地方,真正意义上将销售深入市场,一方面是高额“空推”(网络、电视、街头广告),另一方面这是服务到人,可以与消费者直接建立对话的地方推广。因此推广的模式通常也会划分为两部分,空推与地推。

2、交互意义。地方推广的作用来源于可以直接接触基层,可以直接针对用户群体。电视广告也好,社区流媒体广告也好,这些宣传推广只能看,然而地方推广是将宣传与交流融为一体的推广基体,不仅仅做了产品的推广,并且可以与用户对象产生交流、互动。如Interint最早只能上网浏览网页,看信息查信息。发展至今不仅仅是看那么简单,而且还可以发表评论,并且其他人可以针对别人的评论继续发表评论,评论与评论之间的交互就变成了舆论,只有议论起来的信息,传播性才是最有效的,大家(身边的人)都说好,必定消费者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消费倾向。销售行业地方推广的意义就是在基层了解真实的情况,深度掌控市场。在地方形成交互,并且发动传播的集体。在打个比方,网络游戏。今天有200余款网络游戏,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是不一定好产品就能够有好的回报,不好的产品就一定不能红红火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经过分析同样付出巨额广告费用的多款产品,产生消费最多的那一款产品是在各地具有地方推广的公司。这些地方推广的销售人员将产品用“小道消息”、“客情”、“推销”的形式将产品零距离的介绍给了网吧的消费者,消费者在选择游戏产品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人与他推荐所以才选择去玩。近期刚刚得到的一个有关市场调查结果。10名网络游戏玩家里没有一名玩家是因为看到了某款游戏的宣传而开始玩的,100名网络游戏玩家中97%加入网游世界的原因都是朋友、同学推荐,或者是看到其他人都在玩自己才选择玩的。这样的一个结果无非是一种社会认同,但是又是由谁来带动这样的社会认同呢?是地方推广。地方推广借助空推造势的条件下,展开最基础的工作,从而对自身的产品在地方市场上引起呼应。交互的意义无非就是让消费者不在只是看和想,从而可以进行交流、探讨。

(二)销售行业绩效考核制度给企业带来的意义

1、绩效考核是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组织活动良性循环的必要途径。绩效评定结果就是衡量员工水平的标尺,成员可以根据绩效的结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学习,同时这个过程也成了企业内部交流沟通的良性平台,企业内的架构有了,管理制度完善了,在加上内部的良性平台,企业文化也就会逐步形成。也是所说的企业的魂;

2、绩效考核是影响组织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努力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争强好胜的心态谁都有,尤其是在企业内部人员方面,在绩效考核的标准下,才能让彼此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何提高来继续进步。所以说绩效考核会直接影响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3、绩效考核是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以及进行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公正严格的绩效考核能够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员工在贡献、能力、品德、知识水平的资料和数据;客观而公正的绩效考核还能为人才的成长和开发提供一各比较理想的环境;绩效考核为组织成员的公正,合理的待遇及各种奖励、惩罚措施的实行提供了依据。

(三)销售行业地方推广与人力资源考核的关系

销售行业的企业,地方推广管理直径较长,超出了地域控制。所以沟通交流由为珍贵重要,这样在有效的条件下,更有效的控制和激励地方推广提高生产价值及生产力?因此绩效考核的意义也就成为了重点,将成绩(业绩)、能力、行为(态度)等一切日常指标以绩效考核的形式来事实,首先能够体现出企业的公平公正,其次正规化,在次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意识。

成绩考核。评估何物 在一定的期间内(6个月或最长在1年以内的期间)工作的进行状况、及完成了多少以“过去式”来加以评估。 考核方法,对照职务标准在考核的原则下进行。部下只有一人时也要确实执行。 考核要素考核其“工作量”“工作质”“目标达成度”“指导、教育”。但若是属一般职列中间指导职的话,则尽可能的就分类别目标的完成度加以评估。也就是将每一项目被确认的工作在绝对评估的基准之下进行A.B.C.D的评分,进而做到对这个考核的要素别进行评估。自我评估与回馈 工作别达成度的评估,如果可能的话则先由本人来作自我评估。再由专属上司(第一考核者)来进行评估,在这之中特别是看法不同的地方则必须再沟通。

能力。评估何物 把能力归纳成每一个职务等级并列出标准。以“现在式”来评估是否具备了解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依照“职务标准”来加以评估。成立的条件 在每一个职务等级里所被期待的能力须得到全公司的认同才行。

态度(行为)。评估何物 以“过去式”评估在一定的评定期间之内、本人对身为组织的一员的自觉及实际在工作上的热诚、态度与行动。成立的条件 整理出样的态度、行为才是员工应有的形象。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求全体员工彻底实行。考核的方法 视为一般“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以成绩考核相同的方法实行。考核要素 在态度考核中必须注意的要项主要有下列几点:规律、责任心是态度考核基础。

三、销售行业地方推广绩效考核重要性

重要性。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考核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有效性。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绩效考核主要服务于管理和发展两个方面,目的是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最终使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另外,绩效考核是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连的,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把员工的行为统一到战略目标上来。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还对组织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不准确或不符合实际的绩效考核不会起到积极的激励效果,反而会给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重重障碍,使员工关系紧张、团队精神遭到损害。因此,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看到绩效考核的意义所在。

地方推广,需要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绩效考核来进行激励和指引。地方毕竟是不在身边,不在身边的组织,就更需要细密的绩效考核制度。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地方推广的意义重大,重大来源于价值、重大源于产品投放市场后信息反馈、渠道建立扩张、与消费者的零距离交互。因此,针对地方推广的人力资源考核办法更要符合实际,与目标一致与效率一致与企业指导思想一致。地方推广绩效考核办法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绩效,远程的管理模式必须将人事管理制度与绩效相融合。

在绩效考察期结束时,依据预先制定好的计划,管理者对下属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绩效考核的依据就是在绩效考察期开始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关键绩效指标。同时,在绩效实施与管理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能够说明被考评者绩效的数据和事实,可以作为判断被考评者是否达到关键绩效指标要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席奥迪尼著,陈叙译:《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国际通用管理制度》 编著:周春彦、袁乐乐出 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卷

4.《第三届中国人力资源大奖文集》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年

5.《人力资源管理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郑晓明 2006年

6.《绩效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武欣 2005年

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本社 2008年

8.《在星巴克要买杯大咖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日]吉本佳生 2008年1月

9. [美]罗伯特.席奥迪尼著,陈叙译:《影响力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2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经过认真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意见》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方案》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了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具体意见。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上述两个文件,同意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现在我受国务院委托,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向大会作说明,请予审议。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机构设置还不尽合理,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方面权力仍然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着力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充分利用当前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一些重要领域迈出较大步伐;又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潜在风险,循序渐进,不毕其功于一役,有的可适当过渡,有的可在集中改革后根据情况的变化再适时调整,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一、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形势是好的,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非常艰巨,宏观调控任务十分繁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同时,进一步减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一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继续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审核权限,简化审核程序,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二是改进规划和产业政策管理。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外,由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三是将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划给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

财政部要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货币政策,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二、加强能源管理机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妥善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复杂的国际能源形势,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战略性问题。能源问题涉及多领域、多部门,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设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订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为加强能源行业管理,组建国家能源局。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能源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及机构,与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核电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划入该局。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发展新能源,促进能源节约等。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为促进能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的紧密结合,统筹兼顾,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不再保留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三、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目前,工业行业管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分别负责,管理分散,不利于工业的协调发展。为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有必要对相关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四、组建交通运输部,加快形成综合运输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后几年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为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组建交通运输部。将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同时,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为加强邮政与交通运输统筹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考虑到我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特殊性,保留铁道部。同时,要继续推进改革。

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五、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人力资源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为此,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拟订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组织实施劳动监察等。同时,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国家外国专家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六、组建环境保护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加大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力度,组建环境保护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监督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协调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等。

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七、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统筹

住房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统筹城乡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统筹城乡规划管理,指导全国住宅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监督管理建筑市场、建筑安全和房地产市场等。

不再保留建设部。

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食品药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责任,理顺医疗管理和药品管理的关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这次改革,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同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并相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整合。调整食品药品管理职能,卫生部负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药品法典,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卫生许可,监管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药品的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药品安全等。

调整后,卫生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职责;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同时,各部门要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各位代表,按上述方案,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交通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这些机构的调整以及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置,请大家审议。

组建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民用航空局、国家公务员局,以及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和其他机构的调整和设置,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将由新组成的国务院审查批准。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改革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二是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按照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求,对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总的看,改革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出发,着力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迈出了重要的改革步伐,又保持了国务院机构相对稳定和改革的连续性,并为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调以下几点:

一要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不论是新组建和调整较大的部门,还是机构未作调整的部门,都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二要着力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抓紧制定国务院部门“三定”规定,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明确相应的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门;着力解决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三要精简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该撤销的坚决撤销,任务交给职能部门承担。今后要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确需设立的,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

四要抓紧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各层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合理调整和设置机构,除中央有原则要求上下对口外,地方政府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设时间限制;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第3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082-01

1 进一步明确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同时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制度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能源节约和鼓励政策、能源标准,如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计量和监测标准等,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机结合,形成规范合理的一体化推进体系,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在提高职工节能意识、规范能源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等方面,用系统的思想来指导和开展工作,而且,高度重视能源的源头控制,超前谋划。

2 烟草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节能管理模式,早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注和重视,国家标准已颁布实施。因此,我省烟草系统要加快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国家标准,有利于推动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

2.1企业内、外部环境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需求目前,我国烟草企业能耗问题严重,国家、行业、公司对能耗的要求也越来越上升到工作日程中,全面推行能源管理体系,是烟草工业企业节能工作走向科学、系统、全面、持续的重要途径。目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还面临着相当大的难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烟草行业能源体系粗放管理模式导致实际生产中企业各生产单位为完成生产计划而忽视产品单耗这一现象现象的长期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烟草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有些企业虽然建立能源管理制度,但只在职能和机构上规定“谁”、“做什么”,而对于“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没有进一步完善。新的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越来越依赖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因此,谁抓住了这一环节,谁就会受到更多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把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就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推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开展企业能源消费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对于促节能、降成本、增效益意义重大。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协作,确保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顺利推进。要以“烟草行业十三五节能减排纲要”的要求作为指导,按照“统一策划、明确主体、分步实施”为原则,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各单位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为此,各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健全机构,保障运行。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自上而下有序有效开展工作。同时要强化培训,营造氛围。要广泛宣传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强化员工对节能减排工作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

2.3努力提升能源体系管理水平能源管理是卷烟工业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开展能源管理工作,是企业争先创优、打造标杆企业及争创优秀卷烟工厂的必要保障。应围绕企业的工作方针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能源管理,需要更加注重提高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及体系架构的完整性、能源管理方法的系统性及科学性、能源信息系统建设的全面覆盖率及数据分析的即时性及准确性、设备经济运行的合理性、节能降耗关键节点的准确把握及严格监控、能源计量考核监督,以充分发挥好管理、技术、人才的关键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3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企业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加强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工作,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为促进全省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3.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通过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持续改进的节能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企业节能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全省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坚持企业主体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起切合企业实际的能源管理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原则,通过政策激励、创造氛围、搭建平台等措施,营造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外环境;坚持持续创新原则,在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采用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办法,扎实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要细化阶段性任务,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使企业节能管理水平有较大改善,节能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能源消耗水平有较大降低。

第4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并强调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之所以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处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决策者、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不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对此,必须加深认识、加大力度,切实抓紧抓好。

第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从制度上保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如果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不解决,政府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和资产关系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就不可能完全确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不理顺、不明确政府职能,就不可能建立灵敏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第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在政府工作中也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经济、轻社会”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更多、更为紧迫的要求。如果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加强,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群众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增加,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将受到很大制约。政府财税体制不完善,税收调节不健全,转移支付不规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就难以完成。

第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政治领域各项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关键环节。政府究竟应当管什么、怎么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些事只要有一定的规章,放在下面,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本来可以很好办,但是统统拿到党政领导机关、拿到中央部门来,就很难办。”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是基于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必须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搞好,不仅直接影响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诸多方面,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能否顺利展开,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充分的保障。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具有影响全局、带动各方的关键性作用。

第5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意义

目前来讲,由于能源密集型行业,全国的钢铁企业能源使用量能达到我国总使用量的15%。2011年我国能源总使用量为255421亿 t标准煤,而仅钢铁企业能源消耗量就达到了41934万t 标准煤,约占总消耗量的16%。并且众所周知,钢铁企业的能源使用效果,直接决定了它在生产过程中废气、固体废弃物及废水的产生量。2011年,钢铁企业SO2排放量达到 2639万t,约占工业总排量的7%,钢铁企业烟尘排放量为达到 69万t, 约占工业总排量的9%,钢铁企业废水排放量为达到19亿t,约占工业总排量的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全国钢铁企业密集型地区,钢铁企业已严重威胁到了当地的环境,成为污染的主要源头。因此我们认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它是达到我国“十一五”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 10%”的重要保障。从而本文认为钢铁企业应增强节能减排的认识,并针对节能减排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

1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是更好体现了社会责任。节能减排是中央从经济发展全局出发,站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做出了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决策,促进科学发展稳步向前,是所有钢铁企业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长期坚持且务必抓好的政治任务。在实现自身企业利益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同时,应该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把节能减排真正融入到企业发展中来,推动节能减排取得大成效,在节能减排中争当表率。

(2)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工业化不断加快,钢铁企业迎来了发展良机。但最近随着钢铁产能过剩,需求减缓,原料成本过高等因素,钢铁企业利润逐渐下滑,2011年,钢铁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51%。在利润下滑的影响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能源消耗影响显现,钢铁企业面临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恶化,节能减排已经迫在眉睫,提上钢铁企业发展日程。

(3)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是自身发展和价值观的体现。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像以往以资本技术和设备先进为主导,而是逐渐向企业社会形象、公信力、品牌影响力等因素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资金和技术等实力慢慢接近,而节能减排、企业发展前景、企业社会价值等问题将会影响未来钢铁企业。

2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和自觉性。 “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只有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才能激发企业全体职工自觉地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 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培育全体职工正确的节能观念和环保理念,提高节能减排意识,是钢铁企业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 充分利用会议、新闻媒体等各种场合和宣传工具, 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的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

(2)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节能减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长远的战略需要。 钢铁企业要把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正确处理科学发展与经济增长、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结合战略和规划的实施,研究制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措施,把节能减排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切实发挥战略和规划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控制作用,从源头把好节能减排关。

(3)推进结构调整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 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是破解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是推进节能减排的要求,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因此,钢铁企业应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充分认识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结合企业实际,抓紧制定和实施企业淘汰改造落后生产能力计划,按规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并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优质、高效、节能、安全、少无排放为重点,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确保完成淘汰落后的目标任务。 同时加快调整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生产技术优化升级,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的先进生产能力。

(4)采用先进技术 ,不断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 科技创新是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重要手段。 钢铁行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努力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行业在节能减排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 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的话语权。 钢铁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每年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和改造方面安排专项资金, 按年度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扶持和银行、投融资机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烧结余热发电、炼焦煤调湿、蓄热式燃烧、干式高炉炉顶压差发电、干熄焦等一批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 并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为平台,加强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成立节能减排攻关小组,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升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效果。

(5)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是钢铁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钢铁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管理节能。 当前,一部分企业对现代化企业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或措施不足,已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因此,钢铁企业应当将节能减排工作与现代化管理紧密结合,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利用系统的思想和过程方法, 以及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确保能源管理活动持续进行、能源节约的效果不断得以保持和改进,从而实现能源节约的目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钢铁企业应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对标管理系统,选取国内外先进标杆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通过与先进企业指标进行对比,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阶段性、有依据、可量化、可实现的目标,将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基层单位和个人,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做到权责明确、奖惩分明。 加强节能管理,提高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素质,更好地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3 结语

当前钢铁行业的生产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粗钢产量已经呈现了供大于求状态,同时钢铁行业的利润已经降低至冰点甚至亏损状态,这样节能减排的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钢铁行业能源二次利用率得到提高,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使钢铁行业努力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型行业。

参考文献:

第6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政府行为 信息资源共享 政治人理性 政治利益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分类号]G203 D035.1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间整体关联和社会对信息资源均衡配置的需要,也是体现政府执政理念的重要方式。信息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该领域表现出很大的研究兴趣,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如有学者从产权经济视角。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视角、共享要素分析视角等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政府的特殊社会政治定位使得政府信息资源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从政治学的研究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加以考察,从逻辑上而言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涉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均衡问题,基于政治学领域当下流行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涉及的政治利益开展分析,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不言自明。1政府信息资源及其政治属性

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是由政府掌控并决定其分配的信息资源。如果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可以简单理解为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那么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可以理解为追求政治的终极目标,即促进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的最大化。作为政府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政府信息资共享过程必然涉及多种政治利益的竞争与协调。

1.1政府信息资源概念界定

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界定实际上涉及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政府”如何认识,这直接决定着政府信息资源的范围;另一方面是“信息资源”的外延,即哪些内容可以算作政府信息资源的范畴。本文把政府界定为广义上的“大政府”,即国家机构的总体,或者说等同于人们通俗意义上的“当局”,把行政机关和与行政机关密切联系的政党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等看作整体来对待。反映在方法论上,就是强调政府与其他政治现象乃至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研究社会其他部门(如公民意见表达团体、新闻舆论等压力团体与公共事业单位等)与政府的关系。这种界定对我国当前政府过程研究、行政管理研究都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相应地,本文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界定是指与政府的运行和管理活动有关的、有序的信息集。

1.2政府信息资源与政治利益的关联

作为政府掌控的重要资源,政府信息资源与权力等政治利益密切相关,从而使得政府信息资源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利益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所产生的政治需要及其满足,包括政治权力、政治权威、政治声誉、政治支持等。

政府信息资源从采集、处理、开发到分配利用全生命周期都离不开政府部门政治利益的运行。以政府对社会公众和诸如企业等其他社会主体无偿征集信息资源过程为例,政府往往需要借助于政治权力,以法制化手段将行为合法化并强制执行,要求社会公众和企业等信息提供主体无条件配合并为各自提供的信息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起点就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目前有个别政府部门在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开发、经营等权利的归属、配置及相关管理等方面所坚持的原则尚不明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少政府部门将政府信息的产权归属部门化,从而导致了政府信息资源“部门所有”的格局。不少政府部门将所掌握的政府信息资源当作寻求政治利益的筹码,从而有意或无意地设置信息共享的壁垒,阻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顺利开展。

尽管政治利益往往表现出政府部门之间的关联,但是政治利益分析中的利益主体最终指向具体个人,也即只有具体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最终的政治利益主体。国内政治学学者研究指出,任何由具体个人所构成的集体,不管这些集体是按照什么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抽象出来的,也不管这些集体是按照利益要素的哪些方面抽象出来的,这些集体都需要最终归于具体个人。就分析的意义而言,这些集体最终须在现实性上返回具体个人之间的特定的、具体的和特殊的关系。20世纪美国著名政治学家Lasswell H D和Ka―plan A提出“政治人理性”的基本假设,并将其表述为“追求权力最大化的人”,认为理性政治人“要求关乎他们所有价值的权力的最大化,希望以权力决定权力,还把其他人也当作提高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利益实质上是“理性政治人”之间的关联。

因此,从政府中的理性的个体一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来研究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具有理论层面的可行性,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秉承理性选择理论的“理性人”基本假设并将其置于既有制度约束,可以作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视角之一。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作为新制度主义三大主要流派之一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最初用于美国国会政治现象研究。正是因为传统理性选择理论在解释政治现象时的现实局限性日益暴露,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主要思想是既正视政治过程中个人利益的存在,又不迷信于个人的“完全理性”,而是强调现实制度对个人行为的重要影响。这一思想对分析政府行为具有较强的方法论意义。

2.1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基本理论

作为一种制度分析范式,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界居于主导地位。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政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流派,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但直接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西方政治学界对行为主义政治学批判和反思、对传统制度主义扬弃和对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成果吸收的产物。理性选择理论主要坚持经济学中的“经济理性人”假设,认为个体在政治活动中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政治科学研究的核心,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相比同样是一个理性人为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交易过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理性选择理论把个体视为完全不受制约的理性人,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中个体的现实政治活动必然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因此,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坚持“理性人”假设的同时,认为政治分析的核心应该是既定制度约束下的个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制度在个人选择过程中起着重大约束和激励作用。“政治理性人”尽管带有“经济理性人”的理性色彩,但会更加看重自身的政治利益和政治发展。

盖伊・彼得斯认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虽然可以分为若干分支,但作为一个整体却有共同的基础。政治过程的核心行动者是政治人个体,效用最大化是个体开展理性行动的目标;②制度是一种规则,这种规

则界定并约束政治人在追求效用最大化时采取的策略;③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根本是如何通过制度来引导、约束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政治人的策略选择;④当面临同样的制度激励与约束时,政治人应该会以相同的方式做出策略选择。

在个人与制度关系问题上,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制度不决定人的行为但对其有一定约束,个人在制度约束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决定行为,制度为人与人的战略互动提供了重要的限制环境。

2.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方法论适用性

从方法论渊源来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实际是理性选择范式向制度方向调整的结果,它继承了理性选择理论关于“经济人”行为动机的基本假设,同时又较为充分地兼顾到制度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从而使这种研究视角带有一定的整体主义色彩。

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政府行为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可以从过程上分为决策行为、计划行为、指挥行为、监督行为等。政府行为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去分析政府行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当代政府过程中任何政府行为都同时伴随着利益追求和制度约束。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之一,政府会对社会的利益格局产生作用,同时也会受到现行利益格局的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都是通过利益关系调整来体现的。权力及相关的政治利益是政府行为涉及的利益主要方面。“这些利益是伴随着政府自身的产生而产生的。它超越了历史阶段和意识形态,是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为政府利益影响其行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其次,政府作为权力执行机关,拥有在全社会推行自己意愿的强制力量,这为其利益对其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前提条件”。

与此同时,当代政府过程强调法制建设对政府行为和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巨大作用。有很大一批政治学者在从事政府制度建设的研究;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了赢得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的社会认可,也在不断强化相关制度建设,以期通过制度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进一步逼近政治的终极目标。因此,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方法论对政府行为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3政治利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

所谓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就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目的是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这个定义较好地表述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或者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行为,既包括信息资源在政府内部不同层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共享,也包括政府面向外部其他社会主体提供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实质上是政治利益博弈与协调的过程。

3.1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涉及的政治利益要素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对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与政治终极目标是相符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有来自政府内部的动力,也有来自于政府内部的阻力和障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涉及权力、权威、声誉等一系列政治利益要素。

3.1.1 政治权力 作为理解政治内涵的核心要素之一,政治权力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政治权力的基础是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政治技能、知识等。作为权威性资源的核心基础,权力与利益密切相连,利益往往通过权力得以实现。政府信息资源若由某个政府部门垄断,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作为权力的基础或者索要权力的要件;如果将自己部门掌控的信息资源无偿提供给其他部门或社会主体共享,就意味着这种政治权力的流失,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遭遇政府部门的阻力也是可以预见的了。但是,反过来,如果通过共享其他部门的信息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以前所未获得的权力优势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他部门对自身的权力威胁,则能对政府部门及其具体政治人参与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一定的激励。

3.1.2政治权威所谓政治权威,就是政府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令其他社会主体自愿地服从和支持的影响力。人们对权威的安排的服从是出于认同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权威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正当的权力的影响力。掌控一定的信息资源,往往是政府部门或具体政治人在该领域政治绩效的证明,政府部门或者具体政治人在该领域就拥有一定的行为权并且有理由使得其他部门或社会主体对其行为产生信服,有利于获得进一步的政治支持。

3.1.3政治声誉政治声誉即政治人所拥有的政治名望和受到的评价情况。虽然政治声誉相当于权力而言显得要虚很多,但在政府过程中任何一个个体都希望拥有一个好的政治声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其自身政治利益的不断跟进。政府信息资源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果涉及对某些个体政治声誉不利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很可能会被屏蔽掉;也可能会有人利用这部分信息,将其故意放大或散播以达到对政府中具体官员政治声誉造成影响的效果。

3.1.4政治支持所谓政治支持,指的就是政府过程中具体个体获得社会公众正面肯定的环节。在民主制政府中,政治支持决定着政府官员的政治生涯发展。为了保证自身政治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官员总是希望向社会传递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资源,以期获得更多的政治支持,同时利用社会效应去影响其他社会公众,增加其对自己的支持力度。

不难发现,以上提到的几种政治因素,其实都是跟政府过程中具体个体密切相关的,即使某个政府或具体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带有上述政治利益属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该政府或部门中具体个体所拥有的政治利益的反映。

3.2政治利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的影响

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角度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表面是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重新配置,其背后隐藏的却是政治利益的调整。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必然会对现有的政治权力结构和既定的政治利益格局产生触动。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关系到政府部门的社会形象和具体政治人的政绩,信息共享的范围、深度等都是政治人要反复权衡的问题。所以,尽管政府信息资源垄断可能会对具体部门的个人带来潜在的经济利益,但对于理性政治人而言,政治利益追求才是首位的。有学者通过与“经济人理性”比较,指出“政治人理性”是“以满足精神需要为主要特征的自利行为”,是一种“社会公共”,同时具备“政治行为主体的工具理性”特征。

有学者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涉及的类型根据主体不同分为政府内部纵向、政府内部横向和政府面向社会三种类型。这种分法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即从这三个方面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中涉及的政治利益展开分析。

3.2.1 纵向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纵向政

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分为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两种方式。由于纵向政府部门设置具有结构一功能的统一性,往往其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政治利益也体现出较强的同一性关系,即不同层级的具体政府部门间由于职能的相似和隶属等关系而联系在一起,对外往往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利益诉求。

上级政府部门往往更看重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来更好地实现向下级政府部门的政令畅通,从而保证上级政府部门的政治权威。下级政府部门往往更加看重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向上级政府部门展示自身的政策执行效果,以期获得上级政府部门的认可和信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争取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授权的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由下至上的共享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隐瞒甚至篡改信息的情况。政治利益特别是权力和权威的追求是十分明显的,但通过保守信息资源以期获得信息经济利益的诉求绝不是理性政治人的选择。

3.2.2横向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相较于纵向政府部门,横向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过程难度要更大一些。由于不存在部门隶属关系,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主要目标是实现政府工作的协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会由于主体之间的信息需求和提供能力异同形成政治利益的互补或对抗关系。互补利益关系是指不同具体政府部门之间由于职能定位、管辖范围、目标互惠等的因素而彼此结合起来的利益关系,对抗性利益关系是指不同的具体政府部门由于职能交叉、定位模糊或其他的差异性而同时获取同一利益的关系从而导致的利益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共同的上级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尽管出于信息资源共享成本的考虑,往往对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的部门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赢得良好的政治声誉对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来说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因素。

3.2.3 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信息资源公开,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以期获得良好的政治声誉和政治支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信息资源主体并不仅仅限于政府某个部门,部分社会信息资源可以由多主体提供,不同政府部门或政府与社会其他主体之间形成替代关系。即在具体的政府部门与其他部门或其他社会主体不存在明显利益冲突的情况下,由于目标的一致性等因素,特定具体主体可以取代既有利益关系中的其他具体主体而形成利益关系。

尽管目前仍然存在部分由政府掌控的信息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向公众提供服务并从中牟利的行为,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面对公众对其合理性的质疑,理性的政治人绝不应该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自己政治发展更为有利的政治声誉和政治支持。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政治利益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实际上扮演着二元角色:一方面,出于政治利益的争取和维护,政治人希望通过信息共享不断巩固自身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另一方面,考虑到既得政治利益流失的风险,政治人又不希望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被其他部门特别是存在竞争关系的部门所共享,因此可能会采取短视的“个体理性”做法,而忽视了政府“整体理性”。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对这一行为进行引导和规约。新理性制度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关注制度的运用,将制度定义为规则,用规则指导行为;制度约束行动者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和利益平衡。目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薄弱环节正在于制度的不足,仅从产权激励等经济角度设计制度并不能有效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对于不同层面和类型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关键是在尊重其具体政治人(特别是政府行为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关键性政治人,比如政府部门领导)的政治利益的前提下,在制度层面设计一套合理的规则来实现不同政治人之间权力、权威、声誉和政治支持等政治利益的平衡。4结语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关系着政府的良性运行及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政府的最基本组成要素――理性政治人研究人手,结合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视角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动力根本在于政府信息资源的所有主体与共享主体的政治利益协调与均衡,特别是如何处理好政治权力这一典型的政治利益。政府从制度层面设计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政治利益协调机制,把握政府部门关键政治人的行为特征并采取有效激励,将是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如何从制度层面设计一套合理性规则,从而激励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主体在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过程中推进政府良性运行及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是笔者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7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对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这就要求我国在对文化机制的改革创新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首先应从文化艺术普及的内涵着手,以艺术的内涵为全文探索的视角,对全民艺术文化普及工作的内容进行综合的概述,时刻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群众普及实际情况制定优化的措施,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此外,在针对文化机制的革新方面,应坚持以大局为重,建立健全的文化管理机制,完善社会之一文化市场发展体系,并致力于构建公平统一稳定和谐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以此为全民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

二、我国实行全民艺术普及的内涵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与生活[1]。艺术起源与我国国民的生产生活劳动的方方面面,是人类勤劳智慧下的产物,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极具创造力的综合体现。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的优化与融合,现早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范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

而文化相比之下,并不是抽象的,它是一种群体,此类群体可以是国家,可以是企业,亦可以是家庭,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体。没有特定的要求,也没有清晰的界定。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基于群体为特定对象的反映其思想、行为、理念以及习惯等等的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范畴。

文化与艺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艺术参照于文化的基础上产生,而文化又是基于艺术的形式对社会做出理性与感性的认识。是创造性与情感结合的哲学,对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的新时期下积极进行全民艺术的普及工作是相当有必要的。

三、当前我国实行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总体意义

(一)主要内容

提到我国全民文化艺术的普及,首先想到的就是对公共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建设,没错,我国无论推行哪种政策,其主体一定都会是人民群众,?@是千古不变的内容[2]。只有充分的结合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地位,才能将此次进行的文化普及工作的内涵发挥到实处,进而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我国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对群众娱乐项目的建设以及文化艺术的教育普及这两大方面。而开展全民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的重点是大力的在人民群众之间进行文化的教育与推广,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保障文化的艺术性得以更好的传播,最大程度的将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普及推广方面。

在具体的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保证全民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树立全民性艺术文化的推广理念,始终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首要方向,在普及活动的方式上积极的带动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活动中来,保证工作稳定有效的开展。

(二)总体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将精神文明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3]。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总体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建设离开精神文明的扶持,就会失去人心所向,导致国家的建设发展失去方向。因此,在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进程中,应积极发挥精神文明中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重要性,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最终达成全国上下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的伟大目标,进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进程。现阶段开展其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莫大的帮助作用,是我国最正确的发展决策,这不仅对传统文化起到了较好的弘扬与传承,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创新与优化,有利于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四、提升我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有效发展路径

(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国政党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可见一斑[4]。并多次在会议上指出,应加强文化的管理工作,明确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其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深化文化艺术的发展规范,始终将文化艺术的资源管理作为文化机制革新的重要依据,在宏观方面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大对文化艺术全民普及工作的管理力度。并针对企业文化的管理要求制定符合此要求的管理模式,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到管理方式的大胆创新。

(二)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对我国来说,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机制的引导,文化机制要确保其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才能在根本上对全民艺术与文化的普及工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5]。因此,在普及工作中应当充分将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以及政府政策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大力度对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进行积极的建设,为最终能够有效提升市场的文化竞争力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以最大程度促进文化资源的流通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全民艺术文化的普及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政府方面还应坚持职能的管理,坚持对文化机制的创新进行良好的示范。因此,我国社会要想将全民艺术工作的重要作用落实到实处,并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创新,就要时刻注重市场文化体系的微观调节作用,保障文化资源的流通活力,进而全面提升我国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三)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进程

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普及工作中,应将工作的中心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积极探索文化体制创新的发展路径,进而保障人民群众接受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应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保证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时代性与创新性的特征,只要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起到了保障作用,才能将文化服务做到标准化具体化,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全体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为群众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实质性的成效,推动我国的全民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迈上发展的新台阶,实现从内到外质的飞跃。

第8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区域推进;统筹城乡、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原则,牢固树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理念,科学规划,协调行动,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结构,推进素质教育,健全关爱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特色、精品”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实施目标

围绕“2012年全市率先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15年率先实现全市区域内高水平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实施好“标准化学校、教师队伍、教育质量、关爱学生和规范管理”五大建设工程,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育质量优质化。

年至2015年,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工作目标是:

年:完成全区90%学校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颁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实现全区免费义务教育,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2年:完成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80%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按城市学校标准配齐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实施新修订的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配齐配足学科教师,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基本实现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城域网接入,实现“教室班班多媒体化”,实现“农村教师人手一机、生机比达到6∶1”;全面实施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达到95%以上。

2013年:通过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的合理布局调整;探索移动互联教室等高层次的“班班通”模式在区域中小学校的建设。

2014年:农村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全部按照城市学校标准配备;实现教师配置基本均衡,形成比较合理的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机制,实现区内50%以上的中学、20%以上的小学至少有一套课堂录播系统。

2015年:编制内专任教师达90%,基本解决农村学校开好课程的问题;建成和完善网上教研系统、网上教师培训系统和教育资源网站,形成较为完善的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实现区域内较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

三、实施措施

(一)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按照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及改造加固标准,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区域内各学校校舍、常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后勤保障设施等达到规定的标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1、优化完善中小学布局。根据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及学龄人口变化情况等方面因素,按照“方便入学、相对集中、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原则,科学编制以学校布局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为主体的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加强工业区配套学校建设,重点加大新城、工业集中区、小城镇配套学校建设,完成、中学、一中、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一小、二小、、头小学、新星小学、小学、小学、吕厝二小、小学等学校新(扩)建工程,满足新增生源就学需求;改造老城区学校,重点扩(迁)建老城区小学,完成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大中心小学校区和城南小学工程建设,破解城区教育资源紧缺难题;扩大乡镇中心学校办学规模,适时整合可整合的办学点,努力归并服务半径在4公里以内、在校生规模300人以下的学校。

2、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积极按照“标准化”和“精致化”建设标准,加大资金投入,计划完成10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到年全区90%的学校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2012年全区全面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3、加快校安工程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加固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2012年完成34幢、44084平方米的校舍加固任务和全区在2013年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提高中小学校舍抗震及综合防灾能力。

4、加大信息化建设。加大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力度,建设“教育网络平台”和“教学辅助平台”,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学校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实现到2015年全区建设成网上教研系统、网上教师培训系统和教育资源网站。

5、加大资源配置建设。按照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学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标准”总体要求,制定计划,落实资金,合理配置,实现到2012年全区80%的学校教学仪器配备达到《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要求、90%的学校图书装备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到2014年全区100%的学校教学仪器配备达到《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要求以及100%的学校图书装备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要求。

(二)积极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积极推进“小片区”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实现全区教师配备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定期交流形成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落实,教师学历达标、专业对口、学科配套,各学校师资水平均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1、规范核编。积极实行“以县为主、区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学、捆绑考核”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编办管编制、人事管进入渠道、教育主管部门自主调剂现有师资”做法,实现全区师资统调;积极探索“因事设岗、以岗管人”办法,规范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按《市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核定教师编制,近年新增的教师编制优先用于补充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紧缺学科,确保2012年前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和2015年编制内专任教师达90%任务的完成。

2、帮扶支教。健全和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互派”、“轮转”、“走教”等长效工作机制,合理解决师资城乡分布不均、结构性短缺、学科配备率不全、骨干教师缺乏等问题;认真总结现有教师交流经验,不断拓展“挂职”、“帮扶”、“支教”、“送教”、“跟班”等短期工作模式,合理制定区域内学校“强弱帮扶、扬峰填谷”实施计划,不断完善城乡、优质校薄弱校教师结对帮扶活动;积极推行“教师坐班制”、“月工作考核”、“帮扶工作督导考评”等制度建设,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努力构建“风气好、用人少、队伍精、效率高”的教师队伍群体。

3、研训一体。一是坚持专家引领示范,促进新课程实验与校本教研工作的内涵发展。二是狠抓全员培训质量,每年利用寒、暑假举办全员培训活动,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分学科、分批次对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专任教师进行通识及专题培训,内容涵盖新课程专题培训、学科教材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技术培训、小学转岗教师培训等。三是科学实施名师带动战略,继续开展“名师工程”评选活动,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名师”的评选、使用、考核和待遇,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带头作用,逐步形成以各级“名师”为龙头,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为中坚,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德高尚、结构优化、富有活力、专业化和现代化的优质师资队伍。四是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主动把我区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转化为研究的重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研究实验,并通过加强行政管理与业务引领,落实教研常规,提高科研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是深化教师岗位练兵,进一步强化“三项主题”活动,创新形式,讲求实效,提高师资的执教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六是搭建三级教研网络,建立“区进修学校、片区、和学校”教研活动网络,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七是积极开发远程教育工程,制作优秀教师示范课和教学光盘,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中小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八是加强区级教研队伍建设,形成专、兼职教研队伍,建立和健全教研员帮扶计划考核考评制度,以确保教研员工作落实到位。

4、科学考核。严格执行师德考核规定,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检查,落实教学环节,强化教学反思,研究、制定和完善教学过程的各项管理措施;完善教师量化评价制度,实行“日考勤、月考核、年考评”办法,完善考核公示办法;有效探索学校绩效考核评分办法,规范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资优酬的分配原则,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提高待遇。教师培训经费按规定比例核定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顶岗见习教师工资财政足额预算,继续落实山区教师补贴制度,有效探索农村教师交通费用补助、教师寄宿房建设、教师海外研修资金、名优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等措施办法。

(三)积极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工程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

1、加强和改进德育。积极开展以“三种习惯、三种意识”(即品德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健康心理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原则,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不断创新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方法,牢固树立“德育辅智”、“全员育人”、“过程育德”理念,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全面推进“六个一”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的书香校园、阳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特长,提升学校品位。

2、深化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落实国家学科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大课程”体系,严格执行课时计划,控制作业量和考试难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活动,有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突出教学质量。以“质量年”为平台,推行课程模式、质量评价模式、个性发展、行为规范、学分体制、管理模式等改革,突出能力培养,突出个性发展,突出特色培育;以“有效年”为媒介,探索“备课有效性”、“教学有效性”、“作业有效性”、“学习有效性”、“评价有效性”等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授课和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坚持以“提高合格率、降低低分率”为核心,着眼于“抓起始(即小学低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固中段(即小学中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提高层(即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落实,有效开展“减负增效”、“培优辅差”、“帮困扶弱”、“助学提质”等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4、深化评价改革。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健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严格学校教学管理,积极开展学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业考核、作业布置等检查,完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深入推行质量细化分析,总结成绩,找出不足;重视基础知识,重视人人发展,重视人人成功,探索建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评价新模式,并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机制。

(四)积极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完善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共负责机制,依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依法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推进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1、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杂费等政策,切实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切实帮助特困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单亲孩子、孤儿接受义务教育,确保到201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

2、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服务与管理。坚持政府负责、公办为主原则,切实承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公办学校充分吸呐,并与当地学生享有等的义务教育政策,并适时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后的教育服务与管理,完善在就学地参加中考的办法。

3、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积极实施教育关爱工程,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形成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整体合力。建立在校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完善学校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联系,注重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4、关爱心理和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的儿童少年。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人的个体差异,给予心理和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的儿童少年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选择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完善第二特教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提高三类残疾学生的入学率;落实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和特殊教育教师编制津贴,扩大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试点,完善普通教育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办法和保障体系。

(五)积极实施义务教育规范管理工程

以“规范年”为载体,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体制,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1、规范办学行为。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电子化进程,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防辍、劝学工作的法律责任;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足开好省颁课程,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分重点班和实验班,不违反规定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不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和按照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不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违反规定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费,不动员或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2、规范招生秩序。坚持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和公办初中免试对口升学政策,严禁小学、初中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测试。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区开发、人口变动等因素,适时适度调整招生片区,有效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

3、强化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强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水上安全、大型活动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管理,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推动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创造和谐有序的义务教育办学环境和发展环境。

4、加强民办学校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办学纳入全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并按照自愿报名原则免试录取招收学生。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督促民办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报批、报备和公示制度,严格执行期初与家长签订收退费协议制度,妥善处理家校矛盾纠纷。

四、实施保障

(一)思想保障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区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不程度地存在差距,影响和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坚持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性任务,贯穿于深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过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把义务教育办成惠及人人的平民教育,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基本均等的义务教育。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为组长、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人事、编制、教育、发改、财政、建设、公安、国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教育局副局长兼任,领导小组要认真制定本区域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工作规划,明确本区域、分阶段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线路图,确保本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各镇(街)、场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提高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

(三)责任保障

建立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人事、编制、教育、发改、财政、建设、公安、国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相关工作,加强联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做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问责机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政府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政策落实、教育机制创新等方面工作落实到位。

(四)经费保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依法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逐年提高,并按年初确定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用于教育;依法落实教职工教育经费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2%列入财政预算;依法落实从2012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全市统一的标准;依法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名费接受义务教育规定;依法落实区域内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规定;依法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健全和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免工作,完善生源地学生借款、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加强对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禁挪用、截留、挤占教育专项经费。

(五)监督保障

积极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机制,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政府教育督导专项检查和效能建设重点;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提出督导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报制度,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区政府奖惩的主要依据和对其有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未完成任务或者有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定行为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9篇: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范文

(一)中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二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快速增加。三是从我国资本的来源看,我国国内国民储蓄率较高,这又为产业发展的投资积累了源泉。四是随着城市化、交通现代化和通讯数字信息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港口和机场、信息网络等条件将不断改善。五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风险因素

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公正问题凸显。二是就业问题任重道远。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尖锐,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四是重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腐败问题相当严重。五是公共卫生教育问题突出。

上述情况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背景。在此背景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完善体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第二,完善体制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第三,完善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改革来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未能走出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包括“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很普遍。三是产权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国有企业在现今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情况下,已取得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但是,目前的国有企业,无论从产权体制上,还是从产权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产权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四是资本市场的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结构单一。股票市场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少。债券市场刚刚起步。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问题更为突出。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尚未形成。这些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五是贫困悬殊差距大,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改革30多年,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影响了社会稳定。六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相关配套改革不到位,导致其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相关宏观体制改革

一是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推进行政层次和行政机构改革。二是推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推进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社会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微观基础和市场体系等关键领域的改革

一是构造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在继续推进竞争性行业领域企业改革的同时,重点向垄断性行业推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二是深化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立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推进外经贸体制改革

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二是加快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鉴于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也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严峻挑战,要学会把握国际规则的主动权,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包括保护关键领域产业安全的应对方案以及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等。通过以上机制,建立一种扩大对外开放与增进国家权益的平衡机制,以保证对外开放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一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建各种民生性体制保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围绕自主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是围绕全面协调,特别是城乡协调着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四是围绕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环境体制创新。现行环境管理体制难以有效解决跨界环境问题;难以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的干预;不利于落实环境保护责任;难以有效履行环保监管职能。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改革需要缜密的思考、系统的法律和体制设计

改革需要防止由于各方面的干扰而被异化,不轻率地推出每一项改革措施。改革应通过法制的形式,通过大规模自上而下的立法方式推进。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同时也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三)防止把政府转型简单化为机构精简

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推进政府转型已迫在眉睫。在推进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防止把政府转型简单化的倾向,政府转型并不是简单的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转型实质上是政府的再造过程,包括职能、定位、机构等各方面的再造。

(四)注重把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