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框架 企业价值 资本流动 战略变革

财务分析生命力很旺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得到了企业集团的高度重视。然而在企业集团里,令人满意的财务分析报告凤毛麟角,问题层出不穷,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本文旨在为企业集团的财务分析报告设计一个全新框架,为报告撰写者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一、企业集团的特征

企业集团是指由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所组成的多层次且稳定的经济组织,其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个在资产、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由各成员企业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大型经济联合体。具有如下特征:

(一)法律特征

企业集团本身不是独立法人,没有法人地位,没有独立支配的财产,没有法定资本额,其财产只表现为各成员企业的独立财产。

(二)业务特征

企业集团经营规模比较庞大,通常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特点。

(三)组织特征

企业集团由集团总部、产业集团和成员企业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本投资,产业集团是二级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产配置,成员企业为经济实体,核心职能是业务运营。企业集团的实质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企业集团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决策者最关心资本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财务分析报告应当关注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达成、企业价值创造与风险、行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为其在价值创造、资本流动和战略变革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财务分析报告框架

财务分析报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定位在为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目标服务,重点关注股东财富是否保值增值及如何实现保值增值,这一点与产业集团更加注重资产配置和经营管理、与成员企业更加注重业务运营和盈利能力大不相同,应避免陷入经营管理细节的分析中去。因此,笔者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来设计企业集团的财务分析报告框架如下,以满足决策者的根本需求。

(一)战略目标完成情况回顾

此处的战略目标指受托人(各责任单位)与委托人(集团总部)签署的目标责任书中承诺的绩效目标。具体应分目标、分业务、分项目与承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过往完成情况,发现差距,找出原因,为本战略年度内完成目标献计献策。具体包括:

1、各业务板块完成情况及解析

各业务板块完成了什么目标,完成了多少,绝对数和相对数皆可使用;什么业务,什么目标没有完成,差距是什么,有多少,为什么没有完成;本战略年度内继续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没有必要,则可调整战略目标,如果有必要且可能,就应建言如何确保继续完成。这里切忌啰嗦地与上年同期比较,也无须与同行业比较,只须与承诺或预期作比较。

2、协调与影响分析

横向协调,如分析各业务板块的收入或盈利贡献,分析关联交易定价对交易双方业绩的影响,协调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得失以求得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等;纵向协调,如分析收入完成情况对净资产回报率的影响,其目的是利用杜邦分析法的精髓追根溯源,找出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3、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跟踪

重点项目是企业集团未来的生产力,有必要在实施开始就予以关注和跟踪,包括实施进度、实施困难、实施效果、实施风险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对实施的偏差、风险和困难及时提示,确保实施效果如期实现。

(二)企业价值与风险分析

企业价值是该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可以用MVA(市场增加值)或EVA(经济增加值)来衡量,具体与企业的增长、投资回报、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密切相关。

通过企业价值的同期比较分析和行业对标分析,来了解企业当前的价值创造状态和风险情况,发现影响企业价值创造和财务健康的不利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

1、增长分析

增长分析不再只是关心销售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是否匹配并符合预期,更要聚焦于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匹配分析。如果实际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率,表明企业的发展遭遇现金短缺,此时可考虑通过增加权益资本、提高财务杠杆、降低股利支付率、剥离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兼并等措施来谋求财务平衡。反之,可以提高股利支付率、资本退出或利用多余现金投资成长性行业,也可继续投资回报率低的核心业务或是坐享闲置的现金资源。

2、投资回报分析

投资回报分析的本质是价值创造端的分析,主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效率和税收负担是否能够支撑必要的投资回报水平,若不能支撑,则要看是投资失误还是经营管理不善,从而采取相应对策。具体可通过经营利润率、营运指数、经营资产周转率、实际税负等指标来与预期、上年同期或行业标杆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挖掘价值创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应对。

3、资本成本分析

资本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债务资本的利率、权益资本的必要报酬率及两者的构成。资本成本分析首先是将其与投资回报比较,若投资回报高于资本成本,表明企业在创造价值,反之,企业在减损价值。其次是资源配置端的分析,若投资回报水平正常,则表明资本成本可能过高,此时应具体看问题出在筹资方式、筹资成本、筹资时机或筹资规模那个方面,以便及时调整,在保持投资回报水平不降的前提下把资本成本降下来。

4、资本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投入构成及其比例。资本结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再融资能力和偿债风险。具体可使用有息负债比率、短期负债与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比、长期资本与长期资产比等指标来判断和构建最佳资本结构,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财务杠杆调节作用,使企业获得更大的自有资本收益率。

(三)财经环境与竞争对手跟踪

如果说上述企业价值与风险的分析可看成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那么财经环境与竞争对手跟踪就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进行识别和应对。

1、财经环境跟踪

财经环境包括国内外经济大势,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利率、汇率和税率,财金税法律法规出台等多方面,对其变化进行跟踪,就是要密切关注,并据此分析判断其对企业集团整体或局部的未来经营业绩和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以便及时应对,尤其是重大变化和根本性影响一定要未雨绸缪。

2、竞争对手跟踪

企业竞争不再是产品或市场的竞争,更高层面的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竞争,故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应在财务方面跟踪竞争对手,分析判断产业竞争格局及自身所在位置,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资产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情况,为制定可行的竞争策略提供财务支持。

(四)企业价值评估与财务资源配置

战略目标完成情况回顾对过去进行了总结,企业价值与风险分析对现状进行了评价,且同时与财经环境和竞争对手跟踪共同构成了SWOT分析,下一步就是对企业集团的未来进行展望和规划。

1、企业价值评估

此处的企业价值评估与资产减值测试有相似之处,其实质是对企业价值进行减值测试,所不同的是后者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而前者先直接影响战略决策。如果企业未来能继续创造价值,则应增加资本投入或大力发展业务,反之,则应逐步收回资本、维持或收缩业务。

企业价值评估虽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判断,但在西方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对我国企业资本运作同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在实践中,应当以上述SWOT分析为基础,针对不同对象选用不同方法进行评估,必要时可交叉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评估。

2、财务资源配置

基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结果,作出资本流动的决策之后,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配套跟上。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资本流动决策为目标,以财务战略为基础,以量出为入为理念,既要把存量财务资源配置好,也要合理获取增量财务资源并配置好。

(五)财务预警与对策建议

这部分是整个财务分析报告的结论段,是报告精华和思想的浓缩。具体应在前述四个部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把应当关注的、尤其涉及到企业价值、资本流动和战略变革的重点问题和重大风险一一揭示出来,同时逐项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必要时提出综合治理建议,使决策者能够一目了然地关注到报告的价值。

三、注意事项

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令人满意并得到有效利用的财务分析报告并非易事,除了要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宽阔的视野并对企业集团的战略和业务极其熟悉之外,还要清楚决策者的偏好,更要清楚决策者最想了解的信息,因此在撰写的过程中,仅仅只有一个清晰的报告思路和框架远远不够,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专业问题通俗化

提供给财务部领导的报告可以专业一点,但财务部门只有一个,高层管理者大都更是财务以外的背景,因此有必要运用在日常交流中能够通用的可理解的语言来陈述事实、表达观点,以免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误会。

(二)复杂问题简单化

具体分析中,难免遇上一两句话讲不清楚的复杂问题,试图用冗长语言来解释明白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决策者不知所云。面对这种情况,一要抓大放小,二要理清脉络,三要简单表述,四要剔除无关信息,五要对事不对人,六要不妄下结论。

(三)突出问题重点化

对于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应在尊重事实和避免主观臆断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篇幅可以更长一点,语言可以更重一点,对其他小问题则可少提甚至不提,必要时还可形成专项报告,以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四)顽固问题持续化

不少领导者喜欢财务分析报告求新求变,对两期或多期重复分析的相同问题不以为然甚至不满,给撰写者带来两难。实际上,领导者对此不但不能归咎于报告,相反,应该鼓励报告持续地关注和提示这样的顽固问题,并下决心去解决它。

不同的企业集团,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不同的报告期间,财务分析报告的关注重点不尽相同,报告内容和手法自然有所变化,本文只是从其中一个视角探讨了一种框架,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张云亭.顶级财务总监[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2]杰伊·巴尼(Jay B.Barney) ,威廉·赫斯特里(William S.Hesterly) , 李新春. 战略管理(中国版)(原书第3版)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 吴建斌.财务智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

第2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会上,国双联席总裁续扬发表了主题为《国双十年》的演讲。同时,国双高级数据分析师为大家解读了《2015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一份 “重量级报告”

《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数百亿次的访问行为,访问者的来源终端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地域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时间区间为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报告样本包括政府、商业、公益机构等网站。本次报告数据不包括淘宝数据,以及移动客户端APP的流量分析。

该《报告》是国双数据中心基于OLAP技术平台,将PC、移动等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聚合、关联与交叉,运用多维度数据分析法凝聚而成,从“全网概况”、“访问特征”、“渠道分析”、“行业视角”四个方面解读了“大数据”背景下2015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报告》选取汽车制造行业、互联网金融、教育、美妆这四大行业,从市场趋势、网络舆情、效果评估、用户洞察四个角度进行深层次剖析,从中可见汽车制造行业人们关注点在于微型车、新能源类型,互联网金融的受众多为30~40岁男性,教育行业的主要营销方式与用户需求有偏差、高转化率的媒体很少,美妆行业在手机端存在着大量的优质客户。这些数据的得出加深了人们对这些行业的了解,对企业的形象提升、精准营销、传播都会起到一个重要的参考作用。

“专注数据 创造价值”

这份《报告》之所以这么精细、全面,不单是源于海量数据积累,同时也是国双专注大数据行业十年经验所铸就。在这个充斥“泡沫”的时代,以往“创新”、“技术”、“激情”曾为创业企业追求的标签,而国双认为“靠谱”是对企业最好的褒奖。

第3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体系构建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的今天,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助于企业战略以及经营管理,充分发挥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评价等职能,实现价值创造。笔者认为管理会计本质是服务于管理的会计,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要依托财务会计与业务信《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后,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企业层面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备受关注,本文试图从养老保险公司角度浅析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分别从管理会计核算体系、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及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为养老保险行业的财务管理价值挖掘提供借鉴。决策需要。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从目标上看,应围绕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目标来开展。从实施过程看,依托财务与业务的融合来核算,核算的深度与广度要注重成本效益原则。从评价标准看,更加看重资源使用的效率与质量。从会计人员来看,关注企业价值导向性,会计人员通过优化决策、控制成本、提高投资收益、战略税收筹划等为企业价值增值做出应有贡献。在商业模式创新、日常运营支持、资源分配与整合、战略决策支持、风险预警分析、数据挖掘等方面体现会计的价值。

管理会计核算体系

财务会计核算主要解决企业交易在财务环节的确认、计量、记录。管理会计主要解决企业交易在管理环节的确认、计量与记录问题。与财务会计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广泛地引入了非财务数据,并且促使财务与非财务数据的融合,满足内部管理需要。(一)非财务数据内容构建。以管理需求为出发点获取非财务信息,结合平衡计分卡,从客户、产品、内部经营、员工层面来设计。客户层面从客户服务能力(时间、质量、满意度)、客户获利能力(客户净利润、客户净投资、客户市场份额)、客户保持能力(客户保值增值投入、客户保值增值净利润)来构建。产品层面从业务类型、市场份额(行业、渠道、地区)、产品收益、产品定价、产品创新来构建。内部经营流程层面从工作标准化、工作效率(指令、资金、业务)、工作质量来构建。员工学习与成长层面从核心员工保留、关键人才引进、员工培养、文化建设来构建。(二)非财务数据标准确定。财务数据确认准确性依靠原始单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此外财务单据主要是发票,管理规范,来源统一。非财务数据确认则存在标准不统一、原始单据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等特征。在核算领域推行管理会计首先要规范非财务数据统计标准。养老保险公司日常经营涉及大量非财务数据,为了发挥数据价值需要在非财务数据采集、加工、整理、汇总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用统计制度进行规范,确保数据标准统一,并且在系统使用中固化到系统中,实现数据连贯统一。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实现统一源头、口径、路径统一。(三)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融合。大量非财务数据存在于业务系统,为了实现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关联与统一,保证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的融合全面,必须要将全部非财务数据维度同步自动流转至财务系统,满足财务环节多维核算需要。实现财务数据在数据管理各维度、各颗粒度的精细核算。公司统计信息系统从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库将非财务数据进行抽取、加工和整理,同时从财务SAP系统抽取财务数据,实现财务和业务数据的多维查询。数据的融合离不开财务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一方面,业务角度信息需要通过标准、流程、制度将非财务信息第一时间进行采集,通过各方审核校验保证数据质量,另一方面财务角度需要对原始单据细化管理,确保财务信息多维核算。利用IT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四)管理会计核算方法运用。由于年金产品以及第三方管理资产产品定价明确、盈利模式清晰,因此管理收入核算环节与传统会计基本保持一致,养老保险公司管理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应用于成本费用核算环节。主要解决多维度成本确定、成本驱动因子确定、成本分摊等问题。1.多维度成本确定。多维度成本确定需要依托作业成本法,确定作业及作业链,将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产品销售(投标、客户关系维护、宣传、合同签署)、运营管理(受托、账管、投管)-账户开立、资金到账归集、分配与记账。投资管理(投资资产投资户管理、投资资金运作管理、投资资金估值)、客户服务、后勤保障(人力、财务、办公、风控)等环节作为基本作业链,同时将地区、行业、产品、客户等多维度非财务信息进行集中一体化处理。实现各作业链多维度成本,为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多维分析查询做准备。2.成本驱动因子选择与确定。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流程领域、文化制度与机制领域、项目领域、资金领域、技术领域。从企业资源要素来看,管理会计应用领域包括人力资源领域、材料资源领域、技术资源领域、资金领域、市场与客户领域、政府与政策资源领域。从企业管理层次来看,管理会计应用领域包括决策层应用、业务层面应用、执行层面应用。管理会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步推进,逐渐整合。(一)计划层面,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是从长期角度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及现状,寻求机会并管理风险,持续改善经营,增加创新与盈利能力。管理会计在计划职能应用应从战略层面和日常预算管理两方面考虑。从战略层面来看,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中于战略决策领域、战略成本管理领域。在战略决策领域,管理会计通过内外部信息获取、加工与确认,外部竞争环境分析、利用科学模型计量与分析,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在战略成本管理领域,管理会计对一定时期企业成本结构与成本动因、成本变化趋势进行计量与评定,为日常经营环节成本管理提供框架及边界。从全面预算管理角度来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落实与细化。经过战略规划,企业的资金、人员、技术、材料等要素布局已初步确定,预算是对各个资源要素的计划,管理会计通过对经营状况多维度、全时段的确认与计量,开展目标比较与控制,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二)控制与评价层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过程控制。在财务方面,开展作业成本法核算不同产品、地区、行业、渠道的成本与收入,待时机成熟建立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并通过与预算的比较进行控制。此外积极寻求成本驱动因素,科学核算成本,并将目标成本法、边际贡献分析等应用于盈利分析,提升创新产品的效益。在产品层面建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产品、养老金产品分析,通过本量利分析比较产品线成本与收益及贡献目标值与实际值,并从地区、行业、作业、渠道角度控制业务部门和业务单元的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在研发层面,从软件系统需求分析、设计、研发、评价等环节做好前期论证,加强系统开发过程控制,确保研发成果与研发成本匹配,做好软件规划及预算落实。在员工层面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探索实现员工层面工作控制表、损益表、学习成长表。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工作计划与任务落实,从文化与制度方面营造良好的员工成长环境,促进员工学习与成长。在客户层面搭建客户盈利性分析模型,对费率、客户结构、获取成本进行分析,监测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客户流失率。在内部运营维度控制业务运转效率,从中标、签约、到账、投资、待遇支付、计划终止、客户服务等方面控制业务运转进程,将无效作业消除并增加增值作业,促进效率提升。(三)预测层面,预测是管理的职能之一,养老保险公司的预测职能主要侧重于市场与业务、财务两个层面。在市场与业务层面,要与市场团队、研发团队紧密结合,进行市场分析、机会洞察及价格确定,与生产团队一起分析产品性能和成本结构,从会计角度提供决策支持和增值服务。不仅关注目标、预算、绩效评价等信息,还要分析同行业竞争对手优劣势及供应商及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潜在的用户需求。在财务层面,预算控制、资金筹融资需求的确定、财务预警功能的发挥、目标成本的确定、收入预测、盈利预测、现金流预测等都需要发挥管理会计预测职能。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第4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管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来自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其所包含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内部报告体系只有具备动态管理功能,不断更新报告信息并加以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报告信息与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状况的匹配性,进而真正实现管理职能。

二、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对策

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由各个层次的战略管理部门根据其相应的职能对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并由管理会计进行整合、梳理并将其用于后续经营决策、内部管理与控制、成果评价、发展规划等各项管理工作,进而制定出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基于这一思路的企业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职能部门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该层次的报告体系的构建旨在依照企业高层制定的战略方针,通过合理调配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优化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成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经营信息报告

即企业各项采购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的报告。其中采购信息报告包括采购的种类、规格、数量、价格、供应商信息等等;生产信息报告。生产信息反映着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生产资源的规划和配置等均影响是企业生产信息报告的重要内容;销售信息则包括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产品所占市场份额、销售量等相关信息;

2)筹资信息

主要为资本成本的报告,包括银行利率,股票发行条件、费用,筹资渠道的相关信息等等;

3)投资信息

主要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对内投资指的是企业通过购买固定资产、更新技术、开发无形资产等方式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内投资报告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价格、产能、技术情况等相关信息;对外投资指的是通过股票、债券等形式将资本投入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从中赚取利息、红利等实现资本增值的活动,对外投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拟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生产信息、业绩报告、投资业绩报告等等;

4)筹资评价报告

由资本结构报告和利润分配报告等内容组成。资本结构报告主要提供企业资本结构、财务结构、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资本结构优化状况及优化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资本结构优化所产生的效果信息。利润分配报告提供企业的利润分配信息,包括计提公积金、支付优先股股息、发放普通股股利、转增资本等内容。

2.不同经营单位的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为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常常以产品的属性或种类划分“战略经营单位”,每个“单位”分别负责其管辖范围内产品的战略经营。“战略经营单位”层次的管理会计报告通常是围绕某一种或一类产品的市场相关信息而构建起来的,主要包括供应商与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市场竞争的积累程度,竞争者及潜在进入者的相关情况,以及替代产品的威胁性等相关信息。根据以上信息,相应开展一系列价值链分析,对相关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未来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成本动因分析报告,作为相应产品未来经营战略的制定依据。

3.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报告体系是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进行制定、规划和调整的体系,旨在从企业全局出发,制定最科学的“战略组合”。其内容主要为对企业整体战略有所影响的各类宏观经济环境信息,主要包括:

1)经济因素报告

包括国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利率的升降、原材料与相关能源的市场供求情况等等;

2)技术因素报告具体包括

新产品开发报告、新技术推广使用情况报告、政府及行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支出情况报告等;

3)社会文化环境报告包括

第5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统计工作 统计制度 单轨制 统计分析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发展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迈出大的新的步伐。如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统计中应用抽样调查方法……等等。但是,制度方法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呼声也始终不绝于耳,且日渐强烈。究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主观方面很大程度在于统计部门及广大统计工作者没有就改革的目标模式形成共识,以致不改不是,改也不是,怎么改都难合适;不同领导有不同思路,改过来又改回去。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规范;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迈出新的实质性的更大步伐。确立面向21世纪的统计发展战略,必须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模式,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与弊端,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发展统计事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四化建设。

一、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二、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即政府统计部门之间实现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包括上报与反馈)。21世纪之初,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规划将告完成。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政府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联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数据库系统,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网络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

三、加强基层统计分析工作。

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统计的源头,是整个统计工作的起点,要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必需重视基层,夯实基层,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充分认识统计工作在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有效地发挥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作用,统计工作的重点是服务,服务的重点是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寻求规律,通过分析发现本质,通过分析找出内在的联系,把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影响的因素、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等预测分析出来,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更好地创造统计信息工作与经济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3.1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反映了统计工作的水平。在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过程中,能有效地检验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使统计工作得到改善、加强和提高。另外,经常撰写统计分析报告,能综合锻炼提高写作人员的素质,全面增长统计人员的才干。总之,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十分重要,那种认为“统计报表是硬任务,统计分析是软任务”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是万万要不得的。

统计分析报告也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高统计地位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报告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鲜明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因而是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

3.2统计分析是衡量统计工作水平的综合标准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分析写作全部工作水平的综合。前面几个环节是统计的基础工作,统计分析才是出成果的阶段。一般来说,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来自高质量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写作。但是,如果仅有较好的写作水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都是低质量的,也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统计分析报告写不好,当然是统计工作水平不高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还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统计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等。所以,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如何,也就反映了统计工作水平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标准。另外,统计分析的结果虽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如表格式、图形式、文章式等),但只有文章式--统计分析报告为最好,也最为常用。因此,统计分析报告也是表现统计成果的好形式。

3.3统计分析报告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统计信息又是社会信息的主体,而且是最全面、最稳定、较准确的信息。统计信息要通过载体传播,而统计分析报告是主要载体之一,适合于报刊杂志上发表,传播条件比较简便,具有较大的信息覆盖面,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中国统计,2002,3.

第6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集服务、教育和科学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也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授予单位。多年来,依托自身优秀的专家队伍、强大的资源与服务优势和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引领和带动了国内图书情报界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原名中央国家机关与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学会,是中国图书馆学会重要的分支机构,从事图书情报工作专业培训已有30多年的历史,拥有一支在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实践层面等均为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为业内培训的各类图书情报人员逾万人次,并以“内容前沿、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培训特点和良好的培训环境赢得业内好评。面对图情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需要,组织专家设置了系列新培训,现面向全国各类型图书馆、情报机构招生。常规服务能力培训

第30期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举办的“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自1981年创办以来,每年一期,每期历时6个月,已走过了30的历程。该班是北京地区唯一一个为非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全面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在职岗位培训班,现面向北京地区图书情报界招生。

一、招生范围

凡在职从事图书情报工作的人员,未受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系统训练者,刚分配到图书情报工作岗位上的大学生,新转岗从事图书情报工作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

二、教学内容

(1)图书馆工作概论;(2)文献资源建设及开发利用工作;(3)文献分类标引;(4)文献编目工作;(5)参考咨询工作;(6)文献检索;(7)工具书;(8)连续出版物工作;(9)图书馆所需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10)图书馆管理工作(含图书馆规章制度制定);(11)读者工作;(12)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13)图书情报研究与论文写作;(14)典型参观。

三、培训教材

讲义及参考用书。

四、师资力量

授课老师均具备丰富的教学及实践工作经验,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的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五、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2012年4月26日-11月29日,每周集中授课一天(含论文写作、考试、参观、结业仪式,暑期放假)

六、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七、培训费用:2000元(含资料费、午餐费)

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理论-9实践应用研讨班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是业内最早倡导并开展学科化服务实践的文献机构,通过近10年的实践,取得了卓然成效,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得到了业内的一致称赞,为引导图书馆员深化图书馆服务,推广先进经验,2005首次开设本班,每年一期,培训内容每年更新,授课内容逐层递进,现成为图书馆员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教课级课程。

一、招生对象

适合高等院校、专业图书馆以学科化服务为重点的图书馆工作者。

二、课程特点

让学员最先了解业内领先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研究成果;实践性强,帮助学员开展对学科化服务的系统认识和思考,教学形式面向实战,精讲、多练、多讨论;参与性强,学员按学科或区域特点组成小组,参加课程讨论。

三、师资力量

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及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较早从事学科化服务实践与研究的一线专家授课。

四、授课内容

(1)国内外学科服务的发展与现状;(2)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与机制;(3)图书馆用户服务战略与发展趋势;(4)立体式全方位的咨询服务;(5)学科信息平台建设;(6)学科情报研究服务;(7)面向重点用户、课题组的个性化服务;(g)构建基于用户社区的信息服务;(9)案例讨论,专家与学员交流研讨。

五、培训时间:2012年5月14日-18日

六、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七、培训费用:1000元

科研机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研讨班

一、培训对象

专业图书馆馆长、业务骨干

二、培训内容

(1)科研机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流程(文献资源保障需求分析、保障体系规划、文献资源保障策略,保障能力评价和针对评价结果的持续规划能力等);(2)科研机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分析方法及工具;(3)综合性研究院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4)基础性研究院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5)高技术类研究院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方法与实践;(6)科研机构重点学科领域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7)专业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系统与使用(利用开放或公共技术平台来设计、组织建设和维护课题组文献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方法,将科研机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变成能为科研用户方便利用的服务能力);(8)面向课题组的专业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实践;(9)如何建立一个面向课题组的专业信息交流平台一现场演示。

三、培训时间:2012年5月21-25日四、培训费用:1000元

五、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组织管理岗位培训班

一、招生对象

从事图书、期刊、资源采访、编目、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特点

上机实践,网络教室授课。

三、培训内容

(1)文献资源建设现状、趋势及其制约因素;(2)文献资源建设的一般方法、具体操作方式及其利弊;(3)中外文图书采访系统实践;(4)中外文期刊采访系统实践;(5)文献信息组织与管理;(6)分类标引方法及实践;(7)主题标引方法及实践;(8)中西文文献著录方法及MARC格式介绍;(9)规范控制方法;(10)编目工作流程及系统简介;(11)参观交流。

四、培训时间:2012年6月4日-9日

五、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六、培训费用:1400元

专业化服务能力培训

学科文献(科学数据)检索、跟踪、管理及利用培训班(第四期)

一、招生对象:

全国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系统图书馆、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图书馆、资料室服务人员以及信息机构人员、科技研究人员。

二、师资力量: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三、课程特点:内容前沿,突出实用,上机实践,网络教学。

四、培训内容:

(1)学科文献快速检索及其全文获取;(2)科学数据查询途径及其方法(LB、KNOVEL、NIST等);(3)学科文献跟踪(参考文献、引用文献、作者、机构追查);(4)学科文献评价(论文收录、引用);(5)学科文献述评(学科现状、热点学科、前沿学科);(6)学科文献管理及其利用(Endnote、RSS);(7)参观交流。

五、培训时间:2012年6月11-15日

六、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七、培训费用:1200元

科技竞争力分析实务研讨班(第三期)

科学计量已经成为评价科研进展和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和衡量国家、科技团队的综合国力或研究能力的指标,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描述科技研发现状、进展,揭示学科结构与科技优势,预测与跟踪科技前沿、热点以及发展趋势。鉴于此,分会于2012年,将继续举办第三期培训。

一、培训宗旨:

本培训班将从国际排行及对手分析、国际研究能力比较分析、技术竞争力分析、学科(研究)前沿、热点、态势分析四个方面,分别讲授其核心研究思路,主要分析方法与工具,分析报告撰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练习。

二、师资力量: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情报专家及学科馆员。

三、培训方式:

本班的最大特色是开放交流学习形式,案例教学+网络系统演练+课程小组学习相结合。全部课程在网络教室完成,开通了丰富的网络数据库,每个学员都可亲身感受和使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讲授与操练同步进行;学员利用所学的方法,在老师和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模拟的课程报告,并师生共同交流与研讨学习成果。

四、培训对象:

情报所的研究人员、图书馆情报人员、学科馆员、咨询人员等。

五、课程内容:

1.科技竞争力分析概论

2.科技竞争力分析方法

――国际排行及对手分析

(1)文献统计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2)分析工具:SCI、CPCI、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的使用;(3)分析方法:科研交流确定分析主题、文献检索、检索结果分析;(4)分析报告:研究国家、机构、人员排行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国际研究能力比较分析

(1)ESI basedline基准线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2)分析工具:ESI(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eators);(3)分析方法:SCI文献检索、引频次获取、ESI basedline基准线判读与分析;(4)分析报告;与现有国际研究水平的比较与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技术竞争力分析

(1)专利文献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2)分析工具:TDA、CiteSpace、patenfics世界专利分析系统、中科院专利分析系统、aureka专利引文分析系统;(3)分析方法:文献检索、引文数据导入与整理、数据图表产生及其判读、专利文献内容分析;(4)分析报告:专利申请国家、申请机构(公司)、主要发明人以及技术重点领域与构成比较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制作。

――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趋势、态势分析

(1)引文分析法理论基础及其应用;(2)分析工具:TDA、CiteSpace、patenties世界专利分析系统、Aureka专利引文分析系统;(3)分析方法:文献检索、引文数据导入与整理、数据图表产生及其判读、高引(施引)文献内容分析;(4)分析报告:国内外研究热点、学科前沿分析、分析报告的撰写以及图表生成。

六、培训时间:2012年6月18-22日

七、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八、培训费用:1500元(含资料)

创新服务能力跃升培训

科研院所竞争力分析――从科研立项到成果产出实务研修班

一、教学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图书馆服务科研创新和学科战略决策的知识服务能力,促进科研院所文献情报工作服务的转型和深化,专业图书馆分会推出首期“科研院所竞争力分析――从科研立项到成果产出实务研修班”。本班是在“科技竞争力实务”培训基础上学习,旨在培养一批能够开展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分析、科研能力评价、科研绩效评价、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分析、学科领域前沿动态跟踪与预测、合作伙伴遴选、竞争对手分析等方面的骨干专业人才。本班被列为图书馆员创新服务能力培训的重要课程。

二、培训对象:

参加过“科技竞争力分析实务研讨班”的学习,或已经具备一定检索能力的科研及情报研究人员、学科馆员、咨询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

(1)研究所竞争力分析技术与方法概论,主要讲授研究所竞争力的内涵、分析的角度与思路,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研究所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流程等;(2)科研院所竞争力实务分析,结合案例讲授:以国内外研究所为例,完整地演示机构竞争分析流程;(3)主要分析工具在研究所竞争力分析中的应用,WOS、CSCD、专利分析工具、TDA等;(4)竞争力分析报告撰写方法;(5)指导学员完成设计一个目标所竞争力分析方案。

四、教学形式

老师结合案例授课一学员分组实习与作业一集体开放交流研讨。

五、师资力量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资深老师。

六、培训时间:2012年9月17-21日

七、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八、培训费用:1800元(含资料、参考书)

专利查新与专利情报分析高级研修班

一、教学目的:

专利查新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查新形式,在技术研发、引进转让、专利申请、侵权诉讼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专利情报分析是从专利文献中提取技术、经济、法律信息形成有效情报的重要方法,是制定专利战略、增强竞争优势、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和前提。专利地图是通过对专利情报进行搜集、加工、挖掘后,以视觉直观的方式对各种专利信息予以揭示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决策,是专利情报分析的重要方法。培训高层次的专利情报分析与研究人员.促进科技查新向专利查新业务延伸,符合当前企业和科研机构制定专利发展战略和技术研发战略的高端需求。

二、培训对象:查新检索人员、情报分析人员。

三、培训内容:

(1)专利查新及国内外趋势分析;(2)专利检索的方法及技巧;(3)专利性查新及其案例分析;(4)专利查新报告撰写;(5)专利信息在专利侵权事务中的应用;(6)专利情报与专利地图制作;(7)专利预警机制与专利策略;(8)实例:图情机构开展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竞争力分析实务。

四、主讲老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资深老师

五、教学方式:网络教室教学+案例教学+项目讨论

六、培训费用:1500元

七、培训时间:2012年6月(具体时间待定)

六、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新班预告:有报名意向者请及时与学会联系,以便我们确定开班时间后能够第一时间通知您。

1.第22期图书情报工作高级研修班,主题:面向未来的专业图书馆引领人才(拟定2012年10月下旬)

2.数字图书馆前沿技术暨新一代数字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研讨班(拟定2012年11月上旬)

说明:

1.以上培训班结束后,颁发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培训结业证书。

2.培训班在开班前15天截止报名,前10天下发正式报到通知,请以正式报到通知为准安排差旅。

3.请登录学会网站省略.cn查看最新培训信息,如不一致,请以网站公布为准。

4.专业图书馆分会网站还将陆续公布2012年新增培训项目,请注意查阅。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100190联系人:王莹莹

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6231)

传真:(010)82626821

第7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内部管理;财务报告;重构

高等教育要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为发展之路,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转型,这势必对高校会计信息披露提出新的要求。按照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要求,财务报告旨在告诉利益相关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使用需求。多年来,高校投入大量精力满足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甚至忽视了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决策信息需求。本文将高校决策层、中层管理者、师生员工、会计人员作为内部利益相关者,他们是会计信息的重要需求者,高校财务报告既要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也要为这些内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其需要的信息,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是高校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责。

一、高等学校财务报告的现状问题

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指出:财务报告是反映高等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高校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定期向各有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提供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这是国家规范统一的外部财务报告。目前高校财务报告有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报告种类以对外为主,不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

目前高校财务报告限于对外报告的主要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这种报告模式出自我国事业单位传统单一资金来源的历史时期。彼时资金规模小,主要来自国家拨款和事业收费,内部管理对信息的需求量小,对外报表可以兼顾内部管理的需要,必要时账簿记录可直接提供更进一步的信息支持。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大大拓宽,各种无偿和有偿资金进入高校,很多高校还设立了各种基金会,建立了独立学院,现行财务报告对内部管理和其他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考虑不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报告内容以收支为主,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求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财务报告是反映高等学校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现金流量、财政拨款收支情况等的书面文件,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组成。这一制度对高校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财务报告披露信息较为全面,但还缺少对资金管理和教育成本的反映。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债务增加,财务风险在不断加大,已引起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国家已出台了高校化债意见。为了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对资金链的管理,而新制度对报表体系的改革依然没有体现对内部资金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缺乏反映现金实际收支情况的报表。同时,高校财务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也没有补充设置相关的报表,不利于高校自身的管理。所以,新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仍旧不能很好地满足风险管理需求。

(三)报告范围以总量为主,不能反映部门预算执行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外部报告仅需要反映单位总量指标,而不需要具体到内部的责任部门和个人。但基于内部管理的要求,部门、个人责任和绩效是重要的管理目标和依据。因此现行报表在支持内部责任核算和绩效评价与考核方面严重不足。内部责任信息没有在报告中给予充分披露,这种不完整的会计信息就会成为高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障碍,使内部决策层和管理层不能很好地利用报表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迫切需要财务报告的“增容”、“加深”,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深度,改进会计信息的报告模式。

二、内部管理视角下高校财务报告体系的设计

在高校内部管理视角下,财务报告应根据高校内部管理要求进行设计,协调好专业化趋势与通俗化要求,对现行的会计信息进行 “翻译”,利用通俗化的表述,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日常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便满足学校相关决策管理需求。通过对报告内容的浓缩和文字的提炼,以图表、文本、数字、音像等综合形式进行编制的信息报告,是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内部报告。它与外部财务报告共同构成了会计报告的完整体系。

(一)收入、支出预算及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随着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绩效考核评价已纳入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管理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反馈和调整。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其中:收入预算是高校年度内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用于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的收入计划,按照反映的时间可编制月报表和年度报表等。对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时,可以通过分析收入预算完成情况、收入的构成比例,找出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密切关注学校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完成年度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是高校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和特定的任务目标而编制的支出计划。对于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分析,可使用支出预算完成率和支出结构分析,用以评价学校资金运用方向、结构、规模。对专项支出需要按项目管理,通过对专项经费支出的跟踪和分析,确保项目支出的质量,维护项目支出预算的严肃性。

(二)现金流量情况报告

为了提供更加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新制度增设了现金流量表。该表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可以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结果及原因,即把收入和支出等会计信息转化为衡量支付能力、偿债能力、资金量的现金流量信息。高校通过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既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高校不同来源的资金结构及其使用情况,也有利于高校的决策者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以便于管理者、债权人等及时掌握高校现金流的基本信息,通过现金流入、流出的分析和管理,能够有效地对经营活动进行动态控制,更好地做出管理决策。高校业务在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可归为: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基建活动等五类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分别列示各项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总额,利用现金流量报告可以准确地反映高校各项活动的现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分析现金的流入、流出是否合理,从而有效地调度和使用资金,实现现金流量的动态平衡。

(三)债务情况报告

高校债务报表由3张子表组成,包括债务余额表、债务来源情况表以及应偿还银行贷款期限情况表等,反映高校各项债务的举借、贷款的规模、利息、借款期限、借款用途、贷款余额、高校化债资金的来源、债务化解专项资金的安排、学校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情况、学校自身化债计划等情况,以明确反映高校发展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并从源头上控制债务。该报告可根据需要按月或季、年度编报。

(四)教育成本情况分析报告

成本核算是指按照核算对象将高校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的方法。在收付实现制下,不进行成本核算,高校取得的各项收入无法与相应的成本进行匹配,引入权责发生制后,可获得教育、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本信息。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教育活动中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价值总和,它是综合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情况信息应当反映教学成本、业务辅助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后勤服务成本、学生事务成本、常规科研成本、其他成本等项目,并考虑生均培养成本、生均固定资产占有额,职工与学生比率,成本结构比率等信息。高校通过对教育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五)非财务数据类报告体系

非财务数据类报告体系指以非财务数据信息为依据编报的一系列报告分析,需要学校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数据信息来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主要有:(1)基本办学条件表,主要包括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资料数目、教室,机房配备情况、固定资产、生均教学设备值等,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还有人力资源指标,如教职工人数、专职教师数、高级职称人数、各类专家数、博士硕士数等。(2)教学、科研、生产绩效分析表,这些指标主要有:生师比,反映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科研项目个数及等级,反映了学校科研的能力和规模;科研成果应用转换率,体现高校科研成果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 毕业生就业率,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获奖项目情况等。(3)社会贡献指标,如社会捐赠情况,反映学校通过自身的影响及知名度从社会筹集资金或合作办学的能力。

三、内部管理视角下高校财务报告的两个难题

(一)预算细化与与报表指标的计算

首先是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的项目细化。对于收入预算,为了方便比较分析,可将报表设计为滚动表,以前1年或前2年的数据作为基期,可按照收入项目分别列示,计算收入构成比例,同时对需要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的收入项目,应列出上缴财政专户情况,并对例外项目单独列示,反映高校依法筹措经费的能力。对于支出预算,与收入预算一样可将报表设计为滚动表,按支出明细表(项目)分别列示,专项支出需要按项目管理,通过对专项经费支出的跟踪和分析。其次是预算的部门细化,特别是支出预算的部门细化。无论是项目支出还是运转经费支出,都应该根据责任部门进行细化,将每一项预算具体到责任部门,并据此开设明细科目,将每一笔开支核算到部门,这样才能将预算和日常核算均按照统一的口径进行一致的记录和报告,既方便日常管理和控制,又支持期末分析和考核。

(二)现金流量的核算与报告

在传统核算环境下,日常核算通常不单独组织现金流量的专门核算,也不建立现金流量的分类账记录,因此对现金流量表不能直接根据科目余额或发生额填列。为正确编制现金流量表,在手工传统核算条件下通常使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等方法,从全年的各类账户记录和其他报表指标中分析计算各项现金流量指标。这些方法存在着及时性差、计算不够准确等缺点,无法保证现金流量表的及时编制。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实现会计信息化,现金流量表可以通过项目核算法得到解决。具体做法是将现金流量表项目设为辅助核算项目,指定给现金类会计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作辅助明细核算项目,于是每一笔涉及这些科目的经济业务――即现金增减业务的处理,在借记或贷记某一现金科目同时,必须指定所属的现金流量项目。这样就为每一个现金流量项目建立了一个明细分类账簿。由此,就可以随时查询现金流量项目账的记录,以得到每一现金流量项目的发生情况。期末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相应的报表指标就可以直接根据其发生额填列。例如,在用友软件中,现金流量表指标的计算公式可以用累计发生额函数“LFS()”。以“业务活动收到现金”(代码为“01”)指标为例,其计算公式为:LFS(“10”,全年,“借”,“01”)-LFS(“100”,全年,“贷”,“01”)。其他项目依此方法一一定义,整个表即迎刃而解。

总之,本文探讨的内部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财务报告信息的要求,既涉及货币化的信息,也涉及非货币化的信息;既涉及高校战略管理的信息,也涉及高校日常管理的信息,丰富了财务报告的基础,提高其可靠性和相关性,也为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决策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对于补充和完善高校财务报告体系,推动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推进高校科学理财、民主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友.电算化条件下利润表编制方案的优化[J].财会月刊,2003(07)

[2]李平.试析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的财务报告体系[J].财会通讯,2012(2)

[3]李春友,周雪辉.现金流量日报表的连环编制法[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01)

第8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是加强节能监管的重要举措。为规范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现将省经贸委《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经贸环资〔2008〕517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填报单位

根据省经贸委的通知要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及以上标煤的用能单位、省千家企业等重点耗能企业均要按要求提交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我市需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用能单位名单见附件5。

二、填报内容和填报方式

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年报和季报制度,实行一季度一报送、一季度一分析、一年度一总结。年度报告的填报要采用国家统一的套表格式(见附件3);季度报告的填报要按照省的统一格式(见附件4)。各单位采用电子版报送。

三、报送时间

一是季度报告的报送。各重点用能单位应于每年的4月15日、7月15日、10月20日前向市经贸局分别报送当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的能源利用状况。

二是年度报告的报送。各重点用能单位应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市经贸局。对审查不合格的,应要求其限期整改,重新报送。省经贸委对各市经贸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汇总后,编制全省重点用能单位上一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公报,向社会公告。

四、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书的补报

由于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年度报告的格式较以前略有更改,为统一填报格式,便于汇总和分析,要求所有企业重新补报2006、**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国家监管的重点用能单位应在2008年9月底前,补报2006、**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其他重点用能单位应在2009年3月底以前报送2008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同时,补报2006、**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另外,各重点用能单位应于今年8月5日前向市经贸局补报今年上半年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五、其他要求

(一)明确责任

各镇街经贸办要高度重视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填报制度,切实负起责任,积极指导、督促本辖区内企业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对于组织指导成效明显的镇街经贸办,我局将给予表彰奖励;对于能源利用状况填报制度执行不力的镇街经贸办,除公告予以批评外,将取消其当年节能降耗工作“评先”资格。

(二)加大惩罚力度

对未按规定报送或报告内容不实的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在节能考核中予以扣分,由市经贸局委托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依照《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9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报告 重污染行业 社会责任 中外比较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我国披露上市公司的环境报告当前主要通过三种载体:一是依据沪、深两市交易所《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社科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以下简称《中》)的规范自愿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二是依据环保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的规范强制16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环境报告。三是依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规范自愿披露的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许一青,张长江,2014)。丁相安,张巧良,孙蕊娟指出GRI于2000年了第一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1),随后在2002年、2006年、2011年和2013年分别了G2、G3、G3.1和G4,这使得GRI更加完善。

Dawkins和Ngunjiri(2008)对比了南非100家企业与福布斯前100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分析发现总体上南非的企业要比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频率上更高。国内学者张长江等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某些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及其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进行形式与内容上的研究,其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来自《中》。刘莎对中美不同资本市场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评价和比较,其对报告的评分体系主要以G3.1为基础设计,进行分析对比。基于可持续发展报告载体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相对缺乏,且规范标准相对缺乏,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

(一)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选择标准

可持续发展报告因为具有自愿性,所以并没有像会计标准一样的准则制定规范。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基础制定比较晚,当前较常采用的标准包括《中》等。

G4继承GRI一贯的多方利益原则。G4涵盖了企业、劳工、非政府组织、中介组织与资本市场等,以确保能够符合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期待和利益,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利益群体。G4中常规标准披露部分包括:战略分析、机构概况、确定实际性方面及界限、利益相关者、报告概况、治理、道德和诚信。G4中分类标准披露部分包括:环境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和经济绩效指标。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选择标准的对比

中外两份指南虽在整体内容划分上各有其特色,但其实质是相互重叠的,经过对比发现报告的开篇所需披露的内容大致相同,主要有;企业简介(机构概况)、报告规范(报告概况)、高管致辞(机构最高决策者声明)、绩效对比等。

《中》以中国大型企业CSR报告为出发点,提供其简便性,以此鼓励更多企业来积极地进行环境绩效的披露。而G4则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重点关注报告的实质性,编制要求较高,数据性强。上交所与深交所的社会责任指引则分别根据《中》有所增加,其中心思想仍是鼓励企业对环境绩效的披露,而忽略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尽管GRI已经开始针对不同产业部门推出G3.1的辅助指引,但原则上G3.1仍是一套缺乏弹性的指南。G4在上述规则中有了更新的改进,不再要求企业对所列示的指标进行逐一的披露,而是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完善的披露。G4也建议企业针对重要的社会、环境、经济议题进行分析,确定哪些议题对企业而言最相关,此举将使得报告方和报告读者群专注于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等那些他们真正希望了解的方面。这也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报告更具有战略性、侧重性、弹性和可信性。

三、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内容比较

本文重点在于重污染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环境问题的调查,未考虑上市公司所处经营环境影响,因此,把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重污染行业的国内公司的对外报告与对内201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样本的调查范围,然后共选取8个上市公司的近几年内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比较对比综合,建立统一的评分标准。~交所选取中国石油(PTR)、中国石化(SNP)、华能国际(HNP)、广深铁路(GSH)、中国铝业(ACH)等8个可持续发展报告分析样本。

针对于中美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规定的不同点,建立评分体系,创造尽量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在这一点上借鉴了刘莎(2013)的评分系统对新的G4进行了指标统计。本文借鉴的分析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评分表共涉及G4分类标准的三大项和常规标准披露的七大类项目,包含10类指标,即战略与分析,机构概况,确定实质性方面及界限,利益相关者,报告概况,治理,道德和诚信,环境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经济绩效指标等各项指标合计92项评分细则。细则是通过阅读每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对照以上92项评分细则,根据其内容进行评分;对于每―项细则,若报告中详细披露计2分,简单披露计1分,未披露计0分;将各项分数加总后得到此份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最终评分(刘莎,2013)。如表1,不同公司和不同指标在两个交易所的得分情况比较如图1所示。

按照以上的评分规则,对纽交所、上交所的8个样本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详细评分,由于篇幅问题,不再一一说明,以下将对披露内容的分析对比的异同点进行阐述。

(一)相同点

第一,对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业绩指标在中美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均进行了披露。各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在经济绩效下的直接经济绩效、市场形象和间接经济影响的披露状况上基本一致;第二,“机构概况”类别的披露状况在中美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差别不大。样本中可持续发展报告基本都披露了公司简介及可利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各项奖励,但是报告期内组织规模、结构或者所有权方面的重大改变并未披露;第三,中美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产品责任”的披露状况几乎一致。

(二)不同点的对比

第一,与纽交所4.4相对高分相比,企业在国内交易所中的可持续报告对“战略及分析”的披露仅为0.6。纽交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都采用了“董事长致辞”来进行分析,并且以上两个细项分别囊括,在国内的8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对此很少有披露;第二,国内证券交易所的可持续报告对“环境指标”的披露仅占纽交所的43%。对环境的披露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披露的核心部分,然而来自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对能源的使用状况披露仅为1.2,纽交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一般会使用数据披露能源的使用情况,而国内仅仅提及“降低能耗”等类似文字描述,空洞且无专业性可言;纽交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的总用水量以及回收和再利用水资源的总量则采用数字计量,而国内的用“节约用水”等模糊性词语;纽交所8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有60%以上的报告披露了生物多样性,而在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仅有1份对此进行了简单披露;对于废气、污水和废弃物的披露,纽交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对温室气体、氮硫化物排放量进行了数字或者以表格的形式披露,而国内的样本中只有4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定量分析,其余的都仅用简短的文字进行了说明,缺乏说服性。在“环境业绩指标”上,由于定量分析的不足,国内环境绩效披露信息存在严重不足;第三,与纽交所的21.8的分数对比,上交所的可持续报告对“劳工实践”的披露与其二分之一不到。纽交所的报告均有较大的篇幅对员工方面的信息的披露,采用数字、图表等形式形象地描述了员工的总人数、员工的男女比例、员工流失人数或流失率、受集体协议保护的员工比例等情况,而国内的报告对此进行的定量分析很少,仅以抽象的文字进行说明。除此之外,与纽交所相比,国内证券交易所的所披露的可持续报告对“人权”的披露差距高达90%。

四、总结不足与提出建议

(一)总结不足

根据分析,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第一,企业“战略及分析”披露的缺乏;第二,缺乏对“环境绩效指标”的定量披露;第三,“劳工实践”披露的缺乏;第四,“人权”指标的欠缺。(5)回避负面信息的披露。

(二)提出建议

针对国内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存在的问题,以下建议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规范性的改善:第一,国内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基础需要进一步完善。上交所指引和深交所指引编制标准均比较粗略,未对披露的具体内容加以规范,导致国内可持续发展报告“形式重于实质”(刘莎,2013);第二,上市公司应积极主动充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这样做有利于上市公司建立企业品牌,提高企业声誉。第三,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监督应该加强。

⒖嘉南

[1]GRI.The GRI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Main Features of G4[EB/OL].https://.

[2]丁相安.张巧良.孙蕊娟.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改进与启示.兰州商学院学报.2015(3).

[3]吴平.徐静.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实践及发展前景展望――以宝洁公司为例.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会年会.2014(10).

[4]许一青.张长江.基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重污染行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案例分析.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会年会.2014(10).

[5]钟德明.G4的变化[J].WTO经济导刊.2013(8).

[6]刘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基于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应用的中美比较.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4).

[7]丁丽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研究――基于金属、非金属行业的实证分析.财会通讯.2012(4).

[8]张富龙.蒋德启.我国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基于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评分方法.会计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