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弟子规全文范文

弟子规全文精选(九篇)

第1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学生;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34-02

当前,中职学校的招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学校被迫降低招生的标准,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就业稳定性不好,学生的管理和德育教育也遇到了严峻挑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各个中职学校的做法不尽相同。

一、《弟子规》的内涵

《弟子规》是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编写,后经贾存仁修订而成。全篇共1080个字,介绍了113件事。首先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与人相处平等博爱;最后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中职学校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可行性

1.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明晰的线索和系统的内容。没有爱就没有德育,《弟子规》通篇讲的都是爱,要求人们爱父母,爱兄弟姊妹,这一点与学校德育教育的主线一致。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完善的系统和清晰的线索,纵观当今德育资料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弟子规》分“总叙,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8个篇章,以“孝”为线索,以“孝、仁、义、礼、智、信”为内容要点,具体而详尽地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堪称教育弟子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和学风的最佳读物。

2.为学生确立明确的道德观念。“百善孝为先”,抓住这个根本并切实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道,德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奏效。那么,如何尽孝道呢?《弟子规》给出了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一系列易于记诵的标准和要求。在孝的基础上,与兄弟和长辈相处之道、言行守信的观念、博爱平等的情怀、仁慈的情怀等一系列道德标准与孝一起构成了学生人格系统的基础,形成了学生的根本道德观念,也是德育工作最为根本的内容。

3.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可行、易操作的方案。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是道德形成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弟子规》以言简意丰、易于传诵的形式,不仅阐述了孝,而且列举了衣食住行和读书学习等方面的规范标准。既关注了人生的现实,也关照了人生的理想;既给学习者指出了光明大道,也赋予了沉甸甸的责任。学习《弟子规》,将其所要求的准则谨记心上,并付诸于实践,必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对《弟子规》中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观点,则应该摒弃。总之,学习时应将其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将会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德育天地。

三、职校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措施

目前,全国各地很多中职学校都开展了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师资不足、教学资源有限、重背诵轻实践、学生行为反复等现象。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弟子规》的教育效果,是值得中职学校共同探索的课题。

1.《弟子规》进课堂,展示其魅力和精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弟子规》是国学经典中的经典,其核心是感恩教育、和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最好教材。学校要在课堂中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弟子规》列入课程计划,培养专门的国学师资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应将《弟子规》的内容渗透到语文课、专业课,以及职业指导、音乐等素质课教学中。在《弟子规》教学中,首先是诵读,其次是解读,并付诸于实践。通过举例,将《弟子规》中圣贤的故事与中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习就业活动结合起来,并付诸于实践。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学生起床、上学、就餐等各环节践行标准。

为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弟子规》的内涵,教师可编写《弟子规》相关学习读物,如《弟子规解读》、《新编弟子规》等。还可以举办《弟子规》学习培训班,从起居、学习、就餐等方面,强化学习效果。为有效保证《弟子规》的教学效果,学校每周要定期抽查《弟子规》的背诵、解读情况,班与班之间要开展《弟子规》学习践行比赛。任课教师、班主任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一些在家庭、学习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任务,让课堂教育转化为实践效果。

为了使《弟子规》教育能得以有效推行,不走形式,要形成全校师生一齐学的良好氛围。《弟子规》教育的实施首先要靠领导,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其次是全校教师学习落实。《弟子规》要天天诵读,使之印象深刻,占据心灵,为践行打下基础。

2.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弟子规》内容布置教室、宿舍、走廊、餐厅;改变模式化的铃声为人性化的《弟子规》音乐;不定期观看《弟子规》视频光盘,举办《弟子规》学习感悟分享会,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平台,宣传有关《弟子规》知识和师生力行《弟子规》的目标要求、感悟,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积淀文化底蕴,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此,无时无刻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

3.形成共识,循序渐进,有序推进。学生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弟子规》的学习实践也一样。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广泛地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它需要全校师生将《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系统化、具体化,全面落实到学习过程中,长期对学生的道德品行进行教育。笔者的做法是,分年级、分层次制订学习践行方案。如一年级学习《弟子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三年级学习《论语》和《千字文》等,加深理解,拓宽应用面。在学习上,可以先朗读、背诵,然后解读并应用于实践中。

第2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第一次接触《弟子规》是在2008年,是一个朋友送的。她说教育孩子离不了这个。现在全国各学校都在推行《弟子规》的学习。这个年代孩子难管,老师、家长都束手无策,只能渗透《弟子规》,《弟子规》不仅对孩子有约束力,而且对家长来说也是一本好书。于是我取了一本《弟子规》,回来自己先学。

我任教于乡镇小学,2008年我教学前班,每天都会挤出一点时间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依据就是《弟子规》。

《弟子规》共1080个字,360句,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弟子规》的“总叙”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瑾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的“圣人”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老子、孔子等。这里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指的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有余力,则学文”,指的是教育方针,就是德育为先,智育为次。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儿童读本,被誉为“童蒙养正宝典”。这本书的前身是宋朝大儒朱熹撰写的《小学》。朱熹在《小学》这本书中教导孩子怎样孝养父母,怎样尊重长辈,还有在生活当中的洒扫应对之礼。后来,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吸取《小学》里面的精华,并对《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孔夫子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阐发,编成《训蒙文》,又经清朝贾存仁改编更名为《弟子规》。这本书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深受孩子的喜爱。

《三字经》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由于从小没受到圣贤的教育,原本善良的心灵不断受到各种污染,一些人才做出各种各样的错事,甚至犯了各种各样的罪行。实践证明,《弟子规》好比“防腐剂”和“洗涤灵”,从小教育孩子学习《弟子规》,就能增强孩子抗拒污染的能力,成年人学习《弟子规》就能帮助他们清除心灵上的污垢,逐渐恢复本善之心。大人、小孩学习《弟子规》,人人就会心灵向善,个个都有清净心,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弟子规》的1080字、360句,全部讲的是“礼敬”两个字。礼敬父母谓之孝,礼敬兄弟谓之悌,礼敬朋友言而有信,礼敬长上尊贤尽忠,礼敬属下仁义为本。照此办理,家庭和睦,朋友和好,上下合作,五伦平衡,万事兴旺,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记得我教一年级的时候,我班转来一名叫刘××的学生,他身体健壮,个子高高的,模样还挺英俊,但是纪律和行为习惯不好,转来第二天就把同年级三班的孩子打伤了,他一拳头就把人家眼眶打青了,接着第三天又把学前班的孩子打了,一拳头把人家的嘴角打出了血。我多次批评他也不见效,只能耐心让他认真学习《弟子规》。现在是三年级,通过学习《弟子规》,他改变了很多,每次饮水机的水都是他主动去换,他特别有力气,我选他当劳动委员,他也知道帮助别人了,对老师也很尊敬,我有信心再过几年,他还会有进步的。

通过推行《弟子规》,我有许多感触,我生病时,我的学生会画一些画给我,希望我早日康复,家长对我推行《弟子规》的做法和教学模式也很赞同。我班学生回家能落实《弟子规》,比如给父母倒水喝,帮父母做家务。有的家长打电话说孩子通过学习《弟子规》有很大进步,变得懂事了,我也及时给这样的学生以精神奖励,比如奖励他们小红花等。

在落实《弟子规》的过程中,我对学生说要把班级当成我们的大家庭,要把我们的大家庭布置得最漂亮,打扫得最干净。我们班现在布置得很漂亮,有“比谁红花多”“小组评比”“作品展示”,学生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唐老鸭与米老鼠》《白雪公主》等动画片,我就发动学生剪相关图片贴到墙上,学生也主动打扫班级,我自己用工资给学生买洗手液、毛巾、水杯等和学生日常相关的用品,还买来钟表让学生平时学习时、分、秒和掌握作息时间。下课了,学生总是围绕我问这问那或帮助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发作业、发卷子、擦黑板,学生总是抢着干,我有空时,会陪着学生玩丢沙包等游戏,我们班级变成真正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了。

我们班级落实《弟子规》很有成效,我自己花钱印刷了很多《弟子规》免费发给其他班级,希望其他学生也能接触《弟子规》,并从中受益。现在县教育局和校领导都积极推行落实《弟子规》的教育,《弟子规》作为课前诵读材料,也作为考试测试内容。现在全校已经掀起学习落实《弟子规》的热潮,学生不但背诵《弟子规》,还抄写《弟子规》,在生活中也积极落实《弟子规》并取得很好的

成效。

儿童教育问题是普天之下所有家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也是当今世人最头痛的问题,小孩子在家难伺候,在学校不听老师管,出了问题批评不得,弄不好还出大问题。怪谁呢?究其原因是我们几代人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丢掉了,现在让学生学习和落实《弟子规》是解决这个棘手问题非常有效的办法。我很赞成一位名人的观点,她认为当教师只要把学生教成一位遵纪守法的人就是很成功的,培养学生的德重于培养学生的才。《弟子规》开篇讲:“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也是把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放在首位,也就是把“德”放在首位,先学会做人,有余力才去学文!现在的社会、家庭把这件事情弄反了。

总之,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落实《弟子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现在全社会也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全社会也掀起落实《弟子规》的热潮,我真心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重视德育教育从小抓起,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新一代的孩子们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建设国家、富强国家的历史重任,我们伟大的民族才能成为全世界最伟大、最优秀的民族,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3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行,而且需要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古人言:“德才兼备,圣人也。”《弟子规》作为蒙学教材,在“余力学文”篇中对于怎样学习知识做出明确的规定。“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非圣书,屏勿视”等,告诉孩子学习知识,要用心听、用心看、用心问、用心写,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下,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绩。读书要学会选择,对于不良书籍坚决不读,正如用流行的网络语编写的儿童读物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字、词、句的正确掌握,有效利用“学文”规范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对其成长影响深远。自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弟子规》也被重新接受,学者们开始著述演说,地方学校也以各种形式开展《弟子规》学习活动,可以说全国展开了《弟子规》学习热。在这样的背景下,现阶段《弟子规》的学习现状到底怎样,其价值是否实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二、《弟子规》儿童启蒙教育现状

(一)教育途径单一,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阶段,《弟子规》的学习途径主要可划分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大模块。社会教育主要表现为媒体宣传,一般表现为以《弟子规》为内容的公益性广告、动画视频和墙体横幅宣传。学校教育主要呈现为学前教育和低年级教育,学前教育指的是幼儿园、学前班教育;低年级教育指的是小学一二三年级教育。家庭教育指孩子的长辈,主要是父母对其进行的《弟子规》相关教育。可见,儿童能够接受《弟子规》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

(二)教育群体狭窄,造成教育断层

《弟子规》学习的接收群体在我国主要是低龄儿童,即9周岁以下的孩子,而小学高段即四年级以后,大多数学校将不再进行系统的《弟子规》学习。高中、大学也很少普及性地系统开展《弟子规》的学习。

(三)教育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发挥《弟子规》的时效性

目前,国家教委未编制统一的《弟子规》教材。地方学校一般自主采用各种版本不一的单行本《弟子规》,且大多为本校自己编订的小册子。而市面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仅有《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钟茂森的《细读弟子规》和蔡礼旭的《细讲弟子规》。因此,可供学习的优秀书籍较少。而学校即使开展《弟子规》学习,但大多也只是以诵读为主;家庭长辈教育也仅是购买一两本书教会孩子背诵而已。教育内容的单一,直接影响儿童对《弟子规》学习的时效性。

(四)教育时间过少,不能保证教育质量,弱化教育成效

社会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时间,比较随意;学校教育一般是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读和背诵《弟子规》;家庭教育更是随心所欲,想起来教,想不起来不教。综观之,儿童在《弟子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时间安排,接受教育的时间过少,根本不能真正学好《弟子规》。因此,要使《弟子规》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改变现有教育模式,从关注到践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全力推进,提升其教育时效性。

三、《弟子规》儿童启蒙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育模式

中国现阶段的应试教育导致如若不将《弟子规》的学习纳入幼儿园及小学学纲,不成为考试内容,学校就只能是利用晨读时间背背而已。只有将《弟子规》的学习纳入教学大纲,成为考核内容,学校才会真正将其融入课堂讲授,赋予更多的教学时间,培养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实现从低段到高段一脉相承的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弟子规》对儿童启蒙教育的时效性。

(二)拓展教育途径

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推进《弟子规》学习的时效性,信息时代可以依据时代特征大力开发网络游戏,采用国家支持、扶助网络开发团体政策,鼓励积极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网络游戏,利用孩子爱玩游戏的特点,通过游戏学习掌握《弟子规》的基本知识,并且可以在游戏中设计情景使其践行具体规范要求,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培养儿童树立优秀的道德品格。积极开发优秀的动画视频和系统的电化教育课程。如,目前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制作的120集动画片《中华弟子规》,通过优秀动画视频和电化教育课程的反复播放,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三)优化教育内容

《弟子规》成书于清代,随着社会变革,书中的部分内容已不合时宜。时代的变迁,要求教育内容同样要与时俱进。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几千年来它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完成自身的转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在继承中变革。因此,国家应积极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通过对《弟子规》的编写、解释、整理、注释研究,编制较多适宜当代被教育者和时代要求的高质量教育书籍,以加强《弟子规》学习的时效性。

(四)加强教育实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弟子规》学习不仅是规范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践行于生活。让儿童在掌握了基本规范要求之后,通过践行来检验学习。要积极利用社区开展“孝亲好儿童”、“和谐小天使”等评比活动。学校不仅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传授《弟子规》的规范要求,更要积极利用第二课堂,通过案例讨论、学生辩论、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活动方式,开展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活动;要和家长形成团队,通过双方的交流沟通及时检验儿童的学习实效,真正将《弟子规》学习落到实处。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4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一、创设氛围,让经典随境和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可见,熟读乃至背诵《弟子规》确实是引领学生品行养成的有效途径。“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读千遍,其义自见。”为了让《弟子规》的研习有效落实,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弟子规》的人文熏陶,便于学生诵读熟记,就显得尤为重要。情境展现经典,经典触动灵魂,灵魂随境和鸣。

1.时间保证,师生同诵 师生人手一册,利用每天的20分钟晨会,要求全班学生齐声诵读《弟子规》;每天规定具体内容,按要求分段落朗读,要求会背;同时在教师的引领下共同学习、理解句子的内涵。老师也要参与研习,以身示范,一边把做人之道教给学生,一边也亲历亲为,与学生一起诵读《弟子规》,与学生一起成长。

2.栏目引领,千人共读 每周二中午读书读报课是我校“小海鸥广播”的固定播出时间。“共读《弟子规》”作为其中的一个专栏向全校播出,那段时间里,全校五十八个班级停止一切自学活动,在语文老师的组织下,认真收听《弟子规》解读,齐声跟诵《弟子规》内容。在每个班级的黑板一角开设“经典有约”栏目,把《弟子规》的内容展示出来。利用晨读、课前五分钟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的目的。

二、创建机制,让经典随情润心

在学校教育中,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创新机制,以经典习得为抓手,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经典,激发学生习礼向善的情感,随情润心,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是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1.编礼仪手册,评文明标兵 我们结合《小学生守则》,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腐朽陈旧的不用,含有歧义的不用,对那种注重内外兼修的德行再进一步细化、扩充、合并、改进等,编印了符合现代文明学生的礼仪手册,形成了《学生文明礼仪二十条》。这些内容成文成册,人手一册进行学习,每月进行对照、自省,开展评比。每月评出“文明礼仪好少年”,学校评选“文明礼仪先进班级”,激发学生学习经典,争做文明少年的热情。

2.聘校园督察,辨行为美丑 聘请一部分班干做校园督察员,及时关注校园内外学生的行为动态,捕捉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使用照相机或摄像机及时拍摄学生的行为花絮,制作成展板或者短片,让全体学生结合《弟子规》研习内容,人人参与品评,使全体学生逐渐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3.设专项训练,注重习得分享 每月老师为学生上一堂礼仪课,提出相关的要求,并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根据学生达成情况提出阶段性训练目标,写在黑板左上角“本周目标”栏内,根据存在问题,利用晨会课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月底,组织学生对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师评、家评、总评,择优推荐进行校级表彰。定期让学生写读书的感受,每周都拿出一定的时间,和大家分享自己学习的感受、体会出来的道理、自己践行的收获等,这样学生对其中蕴含的道理体悟得更深刻。

三、创新思路,让经典随文明同行

“行欲为世范,礼从文化出。弟子行当规,有规乃自行。”用传统文化、传统礼仪内化学生的言行,使学生成为民族优秀传统礼仪的践行者,是我们的目标。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创新思路,加强对学生践行《弟子规》情况的加以指导,把学传统经典、做文明少年落到实处。具体做法是:

1.研习《弟子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落实《弟子规》,从小做起。首先要管住嘴,做到“秽污词,切戒之”,管理好自己的书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保持好教室卫生,“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将《弟子规》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用书中的方法去指导实际行动,努力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打牢很好的道德根基。

2.研习《弟子规》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 我们利用常规教学这一主渠道,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教师在课前都领着学生,依据课堂内容与学生特点,选择几句来分析学习,最常用的有“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放学前经常听见有的班级在诵读“步从容,立端正”“斗闹场,绝勿近”,以此规范学生的言行。

3.研习《弟子规》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目的是转变家长的育子观念,培养家长的家教方法,使得身教胜于言教,家长们迫于对孩子的影响,会自觉地孝敬父母,坦诚待人,主动落实:“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将传统经典中的孝亲诚信之道,转化成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家风,从而推进家庭的和睦,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

第5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弟子规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96-01

一、《弟子规》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作,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由孔夫子所创,至孟子时日臻完善,其核心在一字“仁”,“仁”字从人从二,谓二人一体为仁,即若能由自己想到别人,互助互爱之谓“仁”。然而,在大自然法则中,人类关系只有五种: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即五伦大道。要做到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核心在于“孝”。《弟子规》以“入则孝”为始,阐明为人子女所应尽的孝道,从始至终,进而讲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层次递进,是人们学习圣贤规范的最好老师。

二、学校如何开展《弟子规》的学习和实践

鉴于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学课堂上传授、落实《弟子规》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学校该如何在教育管理中实践《弟子规》。

(一)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学习和运用《弟子规》

只有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教师能自觉运用了,才能使《弟子规》的教育有的放矢。我们可以请大师从《弟子规》的作者、渊源、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及必要性等方面讲述教师该怎样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弟子规》,增强教师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与自己成长的关系,使教师们能在理解掌握《弟子规》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二)践行《弟子规》

《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只有力行,才能在实践中感受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之精华,才能用之以指导我们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在教师先学习和感受《弟子规》的前提下,然后在学生中进行《弟子规》的学习和实践并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影响家长的思想和行为。

1.将读圣贤书、做圣贤人作为师生的目标,并在楼厅中提示。人是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来统领的,也是需要有正确的目标来追求人生价值的,所以我们提出的读圣贤书、做圣贤人,是一个能够得着的高度,而且很有意义,它也是在实践“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运用《弟子规》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弟子规》较以往的制度有其独特的效果,总结如下:《弟子规》的管理主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弟子规》的管理使人提高了素质,净化了心灵,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弟子规》的管理可以延续到被管理者的家庭、工作、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学校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所产生的作用

(一)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

《弟子规》有明确的指导:如“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等等,一则读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二则很有实用性,三则陶冶人的情操,让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省了劲,有了效果。

(二)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方面的作用

《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人来说,种善根,出善人;种恶根,出恶人。学习《弟子规》,就是从小给人扎善根,这个善根扎得越深,将来的成就越大。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就是从孝悌来入门,从《弟子规》做起。

(三)对家长的影响

在学校的带领下,家长也可以认识《弟子规》并开始学习,例如:两个孩子打架了,妹妹哭着向家长告状,母亲问清了原因后,对孩子说:“我们一起背《弟子规》,‘用人物’――”孩子说:“须明求。”母亲说:“倘不问――”,孩子说:“即为偷。”孩子不哭了并低下了头,母亲则笑着对她说:“过能改,归于无。”一场教育在和风细雨中进行着,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

笔者认识到古人所说的“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真正落实《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同时,教学相长,曾有老师很有感触地说:“是《弟子规》使我知道了育人的乐趣,爱人的力量。”如果有更多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么关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就可以真正落实,复兴中华的伟业必将成功。

【参考文献】

[1]弟子规.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第6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关键词]弟子规;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142-02

1前言

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深入进行,高校尤其是高校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伴随着入学门槛降低的还有入学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令人担忧,本文认为,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弟子规》搬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让学生们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深刻领会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由内而外逐渐养成。

2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总体上,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比较好的,他们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人们将他们称为“90后”,可以说“90后”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宽,懂的较多。大多数“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接受各种特长的培养,很多同学性格开朗活泼,能唱能跳能说能演。但长期以来,在“知识改变命运”口号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过于重视知识、技能和特长的培养,人们都在努力学习知识,考取学历,以此改变自身的命运。在家庭里,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更关心孩子学了哪些知识,考试成绩如何,对孩子的道德修养明显重视不够。在学校课程的设置中,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学六年的课堂上竟然成为空白。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其思想道德素质可想而知。

在人们感叹“世风日下”的时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这种感受尤其深刻,我承担的是大一新生的课程,大一新生入学以来的表现,被我总结为“大一学生大三化”,(因为高校是三年制)就是以前在大三学生的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比如大三学生逃课、迟到、早退现象,上课说话、吃东西、接打手机等现象,现在在大一学生的课堂上也能够看到,而且,这些现象呈不断发展态势。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光靠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纪律,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即使课堂上的问题暂时解决了,课堂外的问题呢,比如打饭不排队加塞问题;随地吐痰问题;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聚众吸烟、打架问题;不尊重师长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和文明礼仪规范是不行的,这些规章对于有些学生而言,等于形同虚设。

所以,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文认为,应将《弟子规》搬上高校课堂,深入细致地讲解《弟子规》内容,在讲课的同时,授课老师要以身作则、现身说法,用自己的言行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随时随地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从内而外自发地认同《弟子规》,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3《弟子规》概述

《弟子规》为清代康熙年间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他根据自己的教书实际,写成了《训蒙文》,后来清朝贾存仁对《训蒙文》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全书以儒家忠孝思想为纲,阐述对待父兄长辈,为人处世,求学读书的道理。《弟子规》适合任何年龄的人读诵,事实证明,《弟子规》已被国内外许多幼儿园,小学甚至大学所认可,颇受好评。

4探索运用《弟子规》,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41将《弟子规》搬上政治课堂,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课堂上,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弟子规》相关内容进行授课。在第六章“家庭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时,首先第一条是尊老爱幼,如果只是跟学生讲,我们要尊敬老人,爱护幼儿,这样的类似口号性的话,学生不爱听,若讲如何“尊老”、如何“爱幼”的一些实例,学生会觉得这样的授课很有内容,容易接受,在讲解时,可融合《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谈到如何跟父母相处时,可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在谈到如何孝顺父母时,可讲“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讲解含义的同时,再配一些古今孝子孝顺父母的图片或视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极大地激发,课堂的教学实效性也会大为增强。

42课内课外相结合,组织学生做一些志愿工作或义务服务工作

大学生业余时间较多,尤其是大一学生,一周只有十来节课,很多学生不知道除了上课,课下该干点什么,很多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所以,上课之余可多组织一些活动,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的学生想参加社团活动,有的学生参加各种辅导班,还有的同学希望用自身的力量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这样的途径,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义务服务,或去幼儿园义务教小朋友文化知识,还可以在市中心繁华地带做一些保护、珍爱小动物的宣传活动。

43家庭生活中,将《弟子规》作为全家人终生学习实践的一个范本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在德育方面,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还要关键。父母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极大。所以,家长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孩子面前做好老师的角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父母、做子女,很多人都存在困惑,其实,这些问题,《弟子规》中有明确的回答,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并努力实践。

关于子女如何同父母相处,《弟子规》中提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两句话说的是凡是父母喜欢的物品,作为子女,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讨厌的事物,子女一定要小心地将它处理掉。如果子女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亲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亲感到丢脸。关于如何孝顺父母,《弟子规》中还有更详细的说明。

关于如何同兄弟姐妹朋友相处。很多大学生现在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宿舍的同学生病了,不会去关心照顾。这可能跟现在的“90后”自小就是独生子女有关。在这里,我们看一下《弟子规》“出则悌”中的一些语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些说的是出了家门,在社会、国家中,弟同悌,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中、学校里要能够顺从兄姐,能够侍奉兄姐。做兄姐的要爱护弟妹,做弟妹的要尊重兄姐。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如果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彼此把财物看得轻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姐妹之间就不会有怨仇。如果说话时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愤恨自然会消除。相信,大学生只要按以上的几句话做,就不会有人际交往问题了。

5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将《弟子规》搬上高等职业院校课堂,在学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社会与家庭方面应加以配合,三管齐下,将极大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微光.学习观视角下的《弟子规》解读及启示[J].运城学院学报,2010(3).

[2]王芳.论《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魅力中国,2010(17).

[3]李红.“三元一体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11).

第7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关键词】弟子规;养成教育;素质教育

《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脱胎于《论语》,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与记忆,讲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具体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或出外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朴实无华,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路径,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精神资源。

一、《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规范,提升职业素质,形成较强职业能力的教育。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必须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体系之中。《弟子规》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弟子规》所彰显的正是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孝、悌、仁、爱,所蕴含的养成教育思想尤其值得高职院校重视和借鉴。《弟子规》中养成教育思想是丰富具体的,并且易于化为实践行动。第一,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弟子规》认为,为人弟子应该养成听从父母教导,孝顺父母和尊重师长的良好习惯。《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叫你,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你要马上去做,不可拖沓推诿;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你应该恭恭敬敬聆听;父母在责备乃至责罚你的时候,你也要虚心接受。《弟子规》还具体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冬温夏清,晨省昏定,出门回家,禀告父母。在学校也是一样,高职院校学生要尊敬师长,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严格遵循请假报告制度,有事请假不逃课,不随便外出留宿,顶岗实习及时上报岗位信息变动。《弟子规》指出,少让父母担心,就是一种孝心。高职院校学生要养成与老师的及时沟通习惯,否则“失联”的你,会导致老师父母深深的担忧和牵挂?第二,注重细节,养成习惯。《弟子规》中对小辈的规矩是非常强调的,而且规定得相当细致。如要求“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即不管吃、喝、坐、走都应让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子规》认为,应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弟子规》认为,好的行为举止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弟子规》中对为人弟子的立、行、跪、拜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现代礼仪也讲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人们的行为举止要“站如松,坐如钟,动如风,卧如弓”。《弟子规》的内容对于塑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形象大有裨益。第三,诚实守信,见贤思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论语•为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做人要十分讲信用。《弟子规》中也有类似的话,要“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的就是诚信,巧言欺骗和胡言乱语怎么可以呢?现代社会信息泛滥,真假莫辨,当学生面对各种各样诱惑的时候,更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乱发表意见,随意传播虚假信息,所以《弟子规》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继承了孔子在个人修养和教育工作中重视个人修养、迫求完美化人格的理论,要求人们形成“见贤思齐”“反求诸己”的习惯。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你就要追慕思齐,立下决心,发出宏愿,迎头赶上去。纵去远,以渐跻,立下一个长远的规划,逐渐地赶上他。古人说:高山仰止,景行景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四,读书三到,持之以恒。关于读书的方法,《弟子规》告诉我们,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就是《子弟规》所传授的读书方法,意即读书要集中精力,排除杂念,把心思和脑力用在读书上,而不是心不在焉,有口无心。实际上,读书三到这个方法不仅对读书有益,而且能借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处事习惯。《弟子规》认为,在读书、学习方面,首先要求孩子要读好书,其具体标准是:“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在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他的判断力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应该让他在指导之下阅读经典,启迪智慧。《弟子规》还告诫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对自己应该永远有一种追求,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以弟子规养成教育思想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战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把学校仅仅当成“职业养成所”,而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弟子规》蕴含深厚的养成教育思想,已然引起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广泛的注意,不少高职院校学习《弟子规》,诵读《弟子规》蔚然成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职业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学生形成文明守纪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自我调整、自我控制意识等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高职核心能力。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是构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笔者所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弟子规》所蕴含的职业养成教育思想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一)环境养成教育,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

《弟子规》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里强调学习环境贵在干净与整洁有序,不求奢华与舒适。诚然,大学校园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感染、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我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人文性与生态性”相谐和的理念,努力把校园建成环境优美又富有文化品位、人文关怀的生态型校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宜教、宜学、宜居的花园式学校。学院新校区建设之初,就成立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形象识别系统CI”课题,使得校园每一幢楼宇,每一条道路,每一处湖泊都充满人文气息。例如“齐贤楼”取“见贤思齐”之意,“修远楼”寓有大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精神,“弘毅楼”语出《论语•泰伯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南大门镌刻着我院的校训——“知行合一,明德致远”。学院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餐厅的楼道、走廊、房间中精心设计布置了校风校训、名人名言、图画标语等,让一墙、一廊、一室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环境气氛的有益熏陶。学生置身于这样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统一的校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能感受到胸中勃发的职业理想并充溢为之奋斗的勇气和决心。

(二)管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形象

《弟子规》强调管理养成教育,诸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冠必正,纽必结”“将入门,问孰存”等等,不一而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学生跑操制度。为培养在校学生“特别能吃苦”精神,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体育”活动,2008年9月起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形成长效机制。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认同感,空乘班、丰田T-TEP班、“柳工机械班”、“沪宁钢机班”等同学上课时必须身着统一职业装。学院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本院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制订了一系列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并量化成绩作为个人评比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狠抓制度的执行,坚持开展大学生文明宿舍、文明个人考评工作,促进了文明修身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

(三)身教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言教不如身教。《弟子规》云:“话说多,不如少”,又言:“果仁者,人多畏”。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踏踏实实放下身段去践行。人们敬畏那些德高望重之人,不是他们的话说的有多漂亮,而是他们“身为世范”的身教作用。学院非常重视教职工的身教作用,通过教职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影响和教育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敬业奉献精神。学院评选优秀教师由领导测评、同行测评、学生测评构成,其中学生测评的比重最高。学生坦言,他们会把票投给那些真正热爱学生,拥有职业自豪感,学识渊博,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甘于奉献,能处处身先示范的教师。学院通过网络、橱窗、表彰会议,让优秀教师的优秀事迹广为传播,让其渗透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学院还延请交通行业精英,杰出校友为学生开讲座,谈体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成功人士,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四)课堂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弟子规》在“余力学文”部分,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你只管埋头读书,而不去亲近仁者、追求道德的完善、品格的培养,结果你只能使自己浮华不实。拥有书本知识只是一个人成为仁人的某一要件而已,而不是全部,这是儒家的要义。死读书、读死书,或者说纸上谈兵,往往是难成大器之人,甚至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在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二次创业新征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堂养成教育,力求把其打造为我院素质教育的高地。学院科学制定“教学质量年实施计划”,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领导也深入课堂,督导素质教育在课堂的实施。经过科学组织和有效实施,课堂教育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小组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模拟法等在课堂得到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养成教育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责任意识、顾客意识、全局意识、保密意识、学习意识。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思想和实践,旨在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发展。《弟子规》作为优秀的文化传承,其中蕴含的养成教育思想为当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也为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作者:李前平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9).

[2]许本洲.职业养成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3]张晓华.浅析《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3).

第8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德育为先:全面落实《弟子规》系列教育工程

2009年,我到校任职以后,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领学校班子成员,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在学习了吉林市松花江中学学习落实《弟子规》的经验之后,很受启发,决定启动“学习落实《弟子规》系列教育工程”。

我们首先成立了推行国学教育、践行《弟子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学习落实《弟子规》系列教育工程《纲要》和《实施方案》,为践行《弟子规》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是加强宣传教育。学校不断开展国学教育讲座、“感恩教育”演讲、听扉文学社“感恩教育”征文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邹越老师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利用校园广播、墙壁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他们还以“孝、德、智、学”为主题,认真规划班级文化,为践行《弟子规》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再次,建立了学习践行《弟子规》的长效督导机制。把早自习20分钟作为学生诵读《弟子规》时间、政治课抽出一定时间讲解《弟子规》,定期举行《弟子规》知识测试、竞赛。学校还把三月份、九月份定为《弟子规》践行月。各班多次召开主题班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最后,要求教师、家长齐参与,做践行《弟子规》的表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把落实《弟子规》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还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培训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能力为重:推行“364”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为实现高效、自主的课堂教学目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召开会议,决定根据学校实际,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经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构建“364”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364”即指3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6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和4清手段(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两年来,我们顶着各方面的压力,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提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多次邀请区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及教研员来校听课指导,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过关课、跟踪课、达标课和开放课活动,使所有老师驾驭新课改的能力都明显增强。今年4月20日,长春市教研室邱主任连同双阳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老师一行20余人来校考察调研,对学校的“三”课改成绩予以了高度赞扬。目前,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唱起了主角,达到了自主、乐学、会学的课改目的。2011年首届“课改”毕业生中考成绩明显提高,特别是数学学科,我代表我区在市里作了中考经验交流。

全面发展:关注差异,培养体音美特长

学校关注学生差异,注重体音美特长项目的发展,坚持以排球、架子鼓为特点项目,培养学生特长。学校排球队在区大型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的好成绩,架子鼓也多次参加区文艺汇演,并获得奖项。学校每年都能为上级学校输送部分体音美特长生。

第9篇:弟子规全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弟子规》 实践 诵读 德育

一、开展《弟子规》亲子诵读

《弟子规》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断地听到同行们介绍,他们学校如何如何地开展弟子规的学习,慢慢地我也发生了兴趣,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短短的360句里面,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可以说是内容广泛,对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弟子规》就是规范,孩子们有了规矩,有了做人的准则,何愁不成为国家的栋梁?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我逐步地开展了《弟子规》学习,但是发觉收效甚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后,我发觉,应该采取生动活泼的办法,最好是让家长参与起来,不断的努力以后,终于有了很大的成效,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懂事,学习成绩和动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学习的方法:开展《弟子规》亲子诵读,让家长自己用自己的语言来参与,我们一起帮助改善。( )里面是我对家长的语言进行的修改。

父:上下五千年,智慧代代传,童蒙首养正,恭诵圣贤篇!

――(经大家一致考虑,改成了“童蒙养正气”。)

子: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家和万事兴,孝悌最为重――(家和万事兴,孝悌第一功(改正的原因:说明因果关系,并且押韵,兴是平重是仄不押韵。)

子: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古筝音乐:停顿、转换)

子: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古筝音乐继续,稍作停顿后转换)

父:谨严持身,信实为人――(谨严持身心,信实为世人:和所有的句子统一,并且世人扩大了范围。)

子:――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古筝音乐、停顿转换。)

子: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音乐停顿、转换。)

父:人人皆须尊重,爱己之心爱人――(人人皆须虔诚尊,爱人爱己同一心。)

子: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古筝音乐,停顿、转换。)

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仁者、增长正能。――(近朱者赤,近墨黑,亲近仁者遍芳菲。)

子: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古筝音乐停顿、转换)

父:读圣贤书,字字体验――(人人勤读圣贤书,字字体验幸福出)

子: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音乐 停顿 转换)

愿我们共同传承中华智慧,扬帆时代海洋,做实现中国梦的好水手!――(父子共同:伟大智慧共传承,扬帆时代圣贤行;中国强梦必实现,世界民族皆共赢。眼界、胸怀皆扩大。)

当然,这可以说是最优秀的,这位家长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有的家长和学生在台上不知所云,语无伦次,当然我们要鼓励他,让他更好地带动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所进行的活动,本身就是鼓励性的。

二、对《弟子规》进行生活式的解说

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对大部分语言文字还是不了解的,我就深入浅出进行了生活式的解说,下面略作举例。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我对学生们说:人生是短暂的,我们谁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一部分孩子举手),我接着说,生命一去不复返,随着年华老去,我们的爷爷奶奶离开了人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早晨要起早,晚上要晚睡,要珍惜时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是说:我们要讲究整洁,帽子要戴端正,衣服的扣子要系好,袜子、鞋都要穿戴平整,养成良好的穿衣打扮的习惯,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做一个温文尔雅的人,这也是对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是什么意思呢。人世间没有不喜爱自己子女的人,父母爱我们,我们也爱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因此没有任何的困难,但是如果父母不爱我们,像新闻里的某些父母就抛弃了他们的子女,当子女长大成人以后,他们的父母都已经白发苍苍,到了不能够衣食自理、需要供养的时候,子女面对他们,这时候要孝顺他们,供养他们,这才是最困难的。但是无论如何,父母毕竟是父母,父母无论怎样,我们依然要孝顺父母,这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值得每一个人来学习。

“亲有过,谏使更,怡无色,柔无声”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父母有过错,做子女的要给予谅解,我们也要帮助父母,告诉他们错误出现在哪里,下次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对父母提建议的时候,要和颜悦色,语言婉转,不仅要让父母认识到错误,还要使他们乐于接受,假如父母语言粗暴,拒不接受意见,做儿女的人不要和他们针锋相对,要善于忍耐,暂时地回避一下,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再把他们的错误温柔地跟他们提出来,相信父母一定会接受的。在学习这些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点,就是孩子们越小,对于正能量的接受越快乐,我常常设想,如果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学习弟子规,会有相当的难度,事实也证明,年龄越大学习困难,这不仅仅是记忆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纯真、质朴方面的问题。

三、批判地继承《弟子规》

《弟子规》主张先道德教育后文化知识教育,这和司马光的“德才兼备”论吻合。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而《弟子规》毕竟是先人的理论,难免有一些封建思想在内,因此我们要批判地继承。

时代在飞速前进,我们学习《弟子规》要把不符合现在社会的东西排除在外,前提是,我们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经典的价值作用和借鉴意义,要了解《弟子规》,明晰《弟子规》的创作背景,惟其如此,《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精髓才会被我们吸收利用,其当代德育价值才能得以正确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