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精选(九篇)

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

第1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一、加强口才训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口才训练不容忽视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而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它以应有的一席之地。

2、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口才训练非常必要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辨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用口才?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谁个不需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才。

3、从学生的基础看,加强口才训练十分迫切

笔者曾在普教职教任教十八年,从所接触的学生情况看,无论是普教还是职教,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如人意。进入高中的学生,目标始终描准高考,而高考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学生们整天埋头于练习卷,语文课上忙于听分析记答案做试卷,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而且高中生相对初中生来说,心理上更趋于成熟也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不多。在职业高中,生源相对较差,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从无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这样长期以来形成不良循环:越不会说锻炼机会越少,锻炼机会越少越不会说。

因此,不论在普教系统还是在职教系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才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口才训练中的主要问题与关键环节

1、普通话语音训练

在口才训练中是否需要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呢?笔者认为非常必要,因为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不仅演讲是这样,其他的口才表述亦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在口才训练中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心理素质训练

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

我们先来谈心理素质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书面考试与比赛来说,在口语考试与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提高心理素质呢,一般说来,越怕当众说话越要锻炼当众说话,只有在反复的锻炼中才能克服紧张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永远开不了口就永远怕开口,只有多讲多练才能从“不敢讲”到“不怕讲”。我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时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我更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永远站在岸边就永远怕水,这时候我们必须伸出热情之手把他们拉下水,只有下了水才能不怕水,只有通过当众说话才能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加强口才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3、思维训练

口才训练系统中的另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是思维环节,思维训练也是口才训练中的重要一步。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纯而又混乱的人,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2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强化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精心设计

既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的重要,而数学的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时机。为此我在课堂中尝试了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强化口算训练,畅通学生思维

口算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口算的思维过程实际上要比笔算复杂得多,通过口算的训练快速性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达到思维的流畅性。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每天都会有口算的练习时间,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一节中,我设计了一组练习:

(1)3×5 4×2 3×3 5×2 4×3 4×5

(2)2×4 1×2 2×2 3×3 1×4 2×3

要熟练而正确地通过这一组口算训练,学生的思维必须是敏捷的,必须是连贯的,加强类似对比的口算训练,对于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是至关重要的。

二、强化联想中的训练,展开学生思维

联想是创造的翅膀。强化联想中的训练是充分利用人脑意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大有益处。

创新思维也是联想的拓宽、形成、深化和发展的过程。要展开学生的思维,就要引导学生想得远、广、活,从多角度、多功能上着重训练。而数学学科又十分有利于联想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正方体、长方体”时,针对学生学习三维空间知识,空间想象力薄弱的现实情况,应该着手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我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最终使学生闭上眼睛都能熟练地说出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在此之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出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通过强化联想中的训练,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展开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

三、强化多元的解题思路,发散学生思维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是重点。创造性思维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此我在教学中创设“多思考就是好学生”的氛围,保护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一题多问”的训练,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在强化多元化的提问思路训练中,我着重进行“开放式”训练,在问题不唯一的开放性习题的训练中,如,减法应用题的提问中,我首先跟学生一起总结出了5种提问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最终针对出现的减法应用题自主提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问身边的小朋友。尽可能“简”,尽可能“新”的答案来。而这本身就是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活跃,不断地发展着……

四、开拓解题思路,拓展学生思维

第3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口才能力;口才训练;培养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效,已经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被显现出来。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口才能力的培养的脚步,却日显迟缓,这一问题被逐渐地凸显出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仍然是领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口才交际的能力却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所看重。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一线教学实践,就学生的口才能力培养进行思考与探索,希望能为其他语文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口才能力的意义之所在

(一)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直是围绕着培养并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然而,在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视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说的教学保留一席之地。

(二)是当今社会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

在当今的社会,许多工作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更多的工作需要的是团队协作,与他人的合作。而且在与人的交往中和从事社会的工作中,更多的需要人才能够进行宣传、谈判、演讲等等工作。无论我们的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但是一定的口才能力和交际能力都是必须要具备的。

(三)学生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加强培养

根据笔者的研究调查,发现现在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口头表达能力都不足。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的学生每天都忙于做练习题,在语文课上也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听教师的讲解和记笔记上,机会没有到讲台上进行发言的机会。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口才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以往,越来越不会表达了。

二、口才训练中的问题与方法

口才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口才是十分重要的,口才训练这么重要,那么,在口才训练的过程中,又主要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解决呢。在此,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是关键环节,需要加强训练培养。

(一)普通话训练

普通话语音的训练,对于口才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当演讲的时候,演讲者在台上进行演讲,台下听演讲的人是较多的甚至是众多的。若是演讲者用的方言进行演讲,则台下的听众不一定都能听明白演讲者的演讲。若是多数的听众不能正确理解演讲者的方言演讲,则演讲者的口才再好,也是无用的。不止是演讲时如此,在其他的需要口才表述的场合亦是如此。尤其是在一些庄严肃穆的场合,若是使用方言或者带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演讲,则显得与庄严肃穆的场合不符。所以,普通话口音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训练

在口才训练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是非常关键的。这其中之一的环节便是心理素质的训练。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决定了这个人在需要口才表述的时候,其是否能较好的表现出来。在学生中,有不少一部分学生是不敢在众人面前演讲的。究其原因,大多数的学生便是由于不自信、害怕等心理因素造成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一般情况下,学生越是害怕当众演讲,就越需要鼓励学生当众演讲。若是一味害怕不敢演讲,则只会越怕当众演讲。只有克服不自信的心理,不断的训练自己当众演讲,方能逐渐的锻炼出口才。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的时候,我对于那些不敢当众表述的学生,常常先鼓励他们唤起自身的勇气,鼓励他们对自己增强信心,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只有不断的训练,不断的在各种场合锻炼口才表述,方能逐渐的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所以,要加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踊跃积极的进行口口才训练。

(三)提高思维训练

口才训练中另一个关键的环节便是思维的训练。为什么如此之关键,是由于一个人口才表述的高低是与这个人的思维能力的高低相关的。一个人口才能力的提高,是随着这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的。所以,思维训练是训练口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那么,对于学生的口才训练,也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述相对于书面表述,口语表述对思维的要求更高。因为在作书面表述时,学生可以等想好了之后写,若是有觉得不妥的地方,学生也可修改了在写。但是对于口语表述,则要求学生是边想边说的,学生既要想前又要想后,同时要说出来,这便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既敏捷又要清晰,对思维的要求极高。所以,在训练口才之时,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口语交际要文明礼貌

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礼貌。在训练学生的口才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说话的时候,眼睛不要到处乱看,而要看着对方。同时,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要正确的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由于有些学生,演讲、说话的时候,必须要依赖提前写好的稿子,离开了稿子,就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因此,教师也要训练学生能够脱稿说话。

【参考文献】

[1]夏菲.试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口才训练[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01

[2]巫雪莲.浅谈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口才训练[J].新课程学习.2009.07

第4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口头作文;五分钟;心理素质;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p朗读p复述课文p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听说训练。但这些形式却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出口成章”。如果增设“课前五分钟口头作文训练”环节,即每节课上课前指定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完成口头作文。五分钟口头作文分三个阶段进行训练:第一阶段,学生自拟题目,只要表达完整、说明白一件事就可以了;第二阶段,教师课前做好题签,学生课前抽签,做一定的准备,然后上台演讲;第三阶段,当堂出题,即兴演讲。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有如下重要意义。

1.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条捷径

人的听说过程其实质是大脑多种思维能力协调活动的过程。如接受语言声波信息时需要集中注意力,储存语言声波信息时需要具有持续且稳定的记忆力,处理语言声波信息时需要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一个人会想,才会说;善于想,才善于说;想得有条理,说话才会言之有序,逻辑性强。口头作文训练就是要训练学生会说p善说,说得内容丰富,说得流畅,说得言之有理,这本身就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由此可见,口头作文训练是一条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捷径。

2.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剂良方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前语文课往往重“文”轻“语”,学生很少有机会上台讲话,一些学生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语病百出。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心理障碍,由于紧张p害怕,引起思维混乱甚至失调,表达能力下降,这种障碍严重地影响学生进行正常的口语表达。口头作文训练第一阶段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减轻学生怕说错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感到上台说话是件很容易的事;学生讲完后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等到第二阶段p第三阶段训练时学生基本上能正常地发挥,而且表现越来越自如。可见课前短短五分钟口头作文训练是治愈学生“惧说”心理障碍的一剂良方。

3.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窗口

教师在设计口头作文的内容时,可以纵横古今中外,天文p地理p历史p哲学无所不谈,所以通过课前短短五分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人生观p世界观p择业观p金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利用这短短的五分钟,也可以和他们共同讨论校园里p社会上的一些热门话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让他们在锻炼口才的同时,也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可谓“一箭多雕”。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讨论中,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当他们产生意见分歧时,就自然会请教师来裁判,而这时正是我们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所以口头作文训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好契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窗口。

4.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是培养书面写作能力的一个辅助手段

由于受到语文教学课时和教材作文训练重点的局限,语文教师不可能对每一种体裁和题材的内容都面面俱到讲解分析。口头作文训练可以有各种体裁,内容可以涉及各种题材,就可以弥补上述缺憾。学生完成口头作文后,教师做适当的评析p指导,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各种体裁的写作方法,懂得如何选材组材,同学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在说的过程中提高了写的能力,正所谓“说是写的基础,二者相得益彰”。

5.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是训练师范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师范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运用语言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根据不同场合p对象p心境,在短时间内把思想意识转化为有声语言。而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正是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快速选词造句,组段成篇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快速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说,口头作文训练是专业素质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第5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一、交际性口语的特点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相互联系的一种行为,是人们运用一定方式和手段,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口语交际训练虽然包含听、说训练,但不同于“听话、说话”训练,它注重的是训练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口语能力。

和独白体口语表达相比,交际性口语有如下特点。

1.思维的及时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口语表达过程实际上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口语交际中思维的品质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口语交际的质量。口语交际一开始,思维就必须及时跟上,这就要求生除者必须思维敏捷,反应灵活,表达迅速。因此,口语交际训练离不开思维训练。

2.时间的突发性。口语交际的发生,不是事先预约好的,有很强的突发性。有的是双方都毫无准备,如不期而遇:有的是一方没有准备,如学生突然被老师叫去谈话。

3.情境的特定性。交际性口语具有情境因素的特定性。其情境因素主要是交际对象、时间、空间和具体的场景。

4.能力的综合性。口语交际的能力不只是“听、说”的能力,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诸如思想、人格、形象、风度、个性、气质、修辞技巧等。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内功”、“外功”一起修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做到:①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好。②训练学生的言语应变能力,对突发性的口语交际能够“应对自如”。③训练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做到“察言观色,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无贬意)。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情境,双向互动

人际交往,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和交际双方的互动。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健是创设情境和双向互动。

1.创设情境。教师要在借鉴运用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境,给学生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例如在人教社第一册教材培训会上(2000年6月),北京的乔老师在上《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创设了一个“记者问答”的情境,就颇有新意。创设情境时,一注意不能流于形式,二注意要以培养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

2.双向互动。上口语交际课,一定要互动,让学生有听有说,有评有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1)师生互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地做出反应。如《有礼貌》一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中扮演成年人的角色,以扩大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和范围。师生互动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不会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学生才能真正地自主思维,有了自主思维才能有自主的言语活动。

(2)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有竞争与合作。学生从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没有课堂上的合作,学生很难形成社会所要求的合作性。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前后座位之间、小组同学之间,用说、问、评、议、比、演等方法,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群体之间互动。群体间的互动对学生要求更高,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分子,在群体中可以培养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态度及参与意识与交往能力。课上可采用小组与小组互动的方法。如《看谁背得好》这一课,可用“打擂台”的方式,看哪个小组背得多,背得好,听得认真,对别的组的同学有礼貌。这时,为了小组这个群体的荣誉,学生就会对自己和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参与活动,渴望依靠大家的智慧和行动赢得胜利。

三、规范口语交际,培养良好习惯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技能及操作上的问题。口语交际训练,只有对学生放手,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但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规范性,现代汉语也不例外。而交际过程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要遵守。口语交际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一个逐步习得的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运用语言的阶段,对祖国语言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语感不强,容易出错,如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忽视教师的引导规范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一句空话。

1.规范口语表达。

(1)普通话语音要标准;语气语调要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2)语义要清晰完整;语法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修辞要运用得当。

2.培养良好的听话能力和听话习惯。

(1)听清音节和句子,并通过语音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理解内在的感情色彩和分量。

(2)要能快速而准确地理解语义。

(3)对话语的品评能力要强。

(4)听话时要能迅速抓住中心和重点;要能对别人的话作出是非、效果和价值的评价。

(5)听话的态度要认真、有礼貌要尊重他人。

以上的前三点是听话的能力,在听话过程中是综合起作用的。

3.养成良好的态势语运用习惯。

第6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口算;训练;强化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口算训练尤其重要,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是小学数学的基础,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口算训练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重视直观演示,强化算理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小棒操作、图片拼贴等直观演示手段,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强化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逐步提高口算能力。

二、注重学具操作,强调主体参与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口算教学而言,更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

三、引导发现规律,加强思维训练

在口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研究教材,发掘教材中带规律性的内容,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自主地发现知识规律,获取口算技能。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从简单入手,逐步练习。要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力,要多制作一些口算计算卡片,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口算游戏,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能力。

四、注重每堂数学课的前三分钟口算训练

我一般在每堂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训练,口算的内容尽量与上节课的内容和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训练的方法多样化。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来拓展他们的思维,从而提高孩子的速算能力。

五、丰富练习形式,提高口算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口算训练是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要想提高口算速度,首先,要教给方法;其次在课堂上坚持训练,达到熟练;第三,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常用的口算练习形式有视算、口算、笔算和游戏性练习等。

第7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口语训练 遵循原则 实施对策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口语的训练,回归了语文教学“以表达为中心”的本质,响应社会对新型口才型人才的需求,能更好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更自信、更有思想与个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口语训练应遵循哪些原则,教师又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应遵循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使用教材,自主驾驭训练口语。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对话本质上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口头语言,它从属于阅读教学又高于阅读教学,其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与文本紧密相联。那么怎样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高屋建瓴自由驾驭展开对话?

1.整体性使用教材。

每个文本是一个独立的活的整体,近几年来,整体性阅读受到广大教育者的研究与推崇。整体阅读的实施体现为对教材的整体处理,即把文本视为一个独立的活的整体,对文本的解读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模式。[1]

(1)突出整体领悟,步骤因文而易。

文章是有难易之别的,我对教材整体性处理实行了区别对待:较平易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步骤改为:整体——整体;较含蓄深刻的抒怀哲理性文章,步骤改为:局部——整体;中等难度的文章,步骤仍为:整体——局部——整体。

(2)局部为整体服务,问题因文而设。

整体使用教材并不排斥对教材的局部细研,相反,对教材精当的局部细研会更深入地达成对文本的整体领悟。但局部不可为了局部而局部,局部必须为整体服务。在对文本细节处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文本的主题与表现手法。

2.针对性使用教材。

(1)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表达话题。

首先根据文本专题内容,设计阶段时间阅读训练的主话题。其次根据主话题设计每篇课文子话题,将主话题内容分解细化。

(2)根据教材特色,营造对话情境。

教材特色首先是指文体特色。新教材突出人文内涵,淡化文体观念,不同文体的文章常收编在同一专题。教材淡化文体观念,这会导致学生作文因文体不分而四不象的恶习。教者应认真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征,努力引导学生的课堂表达与文本鲜明的文体特征相一致,潜移默化中掌握文体知识并运用。

教材特色其次是指文章的语言风格。文本提供了学习语言的最佳范例,各种风格的语言都值得学生借鉴模仿。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性地让学生口头造句、仿段,纯粹就为学习语言表现技巧、美化语言表达。

教材特色还指文章的具体语境。每篇文章的内容与其形式一起,构成其独特的语言环境。这种语境是文本式的,是静止的,需要教者用心发现、体悟并用各种手段去营造,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言语环境,更具真实感、情境性,更能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

3.创造性使用教材。

(1)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这里所说的“创造性使用教材”,表现为备课时对教材文本的修正、删减或调换。

(2)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在新课程中,提出了“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理念,即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二)因“人”施教的原则——口语训练应关注学生个性与思维发展。

1.目前对话教学存在的弊端。

(1)对话形式的问答化。不少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把对话理解或者演绎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师问生答,教师依然保持着话语霸权,通过程式性的发问把学生的思维纳入预设的轨道之中。

(2)对话主体的精英化。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创设民主、平等的情境,让大多数学生自由地参与。

(3)对话内容的浅层化。不少教师的对话实践往往把经历和眼光到外在的形式层面,更多地关注课堂气氛的热闹与否、课堂过度的自然与否,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浓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烦琐化。

2.重新思考对话关注点。

(1)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首先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即要听到学生独特的见解。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张扬个性,发展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能产生独特体验,表达独特见解。其次是关注全体学生个体性格的发展,即要听到不同学生见解。

(2)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针对目前对话教学走过场的肤浅化趋势,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在对话教学中尤为重要。具体措施:

给学生思考时间。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对课堂提问对话进行改革,尤其在时间上,变提问即答为“等待时间”再答或允许暂时不答,这应是对传统提问答问的一种改进。增加了“等待时间”,等于增加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提高对话质量。关键在于话题的设计,以及教师的引导。

(三)因“时”施教的原则——注重课堂口语训练的实用价值取向。

文本阅读的价值取向可概括为两点:理解赏析层面上的审美功用、积累运用层面上的实用功能。课堂对话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实现其实用性目的。

1.表达内容多关注生活。

阅读教学中联系生活的表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表达的内容联系生活,包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表现在为学生引进大量的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鲜活素材,对文本有效拓展、补充,使之更丰富、更深刻。

2.形式上注重交际性。

课堂教学中教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学生口头表达的交际:(1)普通话的训练;(2)各种辅助手段进行语言交际训练。

二、可采取的方法

(一)让学生有话可说。

1.坚持积累,使说有源头活水。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语文老师如何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状况下为学生赢得更多阅读时间?追求效率与持之以恒是最务实的出路。

(1)坚守阵地,实现课堂的有效积累。

首先,重视对文本的体悟式积累。①以文本为资源。课堂让学生多讲一点、多体悟一点、多积累一点。②以理解为核心。课堂坚持少教多学,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对思考表达的内容常会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种隐性的积累。③以交流为过程。多联系课文中引起共鸣的思想感情,和学生进行开放、平等的交流。④以积累为结果。只有将积累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看到成效。

其次,提倡文本外的点滴式积累。①培养自觉积累的习惯。改变学生观念,使之认为积累是一件有价值的事。②形式简短、丰富。改变以往所采用的每日几个成语、几个音、一句格言等过于零散不成体系的做法。部分由学生自主准备。③过程紧凑、灵动。展示积累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交流、互动。

(2)拓展阅读,实现课外的针对积累。

针对文本,为课堂服务,课前进行目的性、指导性的准备,以保证课堂表达的有效进行;排斥干扰,选择优秀读物,布置学生阅读与文本相关的文学类书籍。

2.精心设计,使说有的放矢。

(1)精心设计教师的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2]

(2)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课前,教师还必需充分“知生知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二)让学生敢想敢说。

1.消除心理障碍,产生说的需要。

(1)突破学生不愿说的心理防线。首先,从理性的层面,让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说的重要性。“说”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说”可以锻炼能力,“说”可以成就人生。其次,从情感的层面,让学生体会说的艺术与乐趣。可向学生列举口才成就人生的名人事例,使学生对说话艺术产生由衷的羡慕钦佩之情。最后,从行动的层面,导之以行,坚持说的训练。

(2)消除学生怕说不好的心理障碍。首先,课后提倡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课后主动与学生多沟通、交谈,使学生从心理上亲近教师、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倾诉。其次,课堂营造民主亲和的教学氛围。关键的是要在课堂上营造民主、轻松的气氛。

2.营造语言情境,激发说的兴趣。

营造语言情境是指创设与文体特征、专题内容相一致的语言环境,前文已对有关文体特色的语境详细阐述,这是再从方式上略加补充:

(1)导入时,设置情境。任何高效的课堂学习都应从“头”开始,好的开端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

(2)教学过程中,辅以适当情境交融的媒体片断。如音乐、画面、影视剪辑等。

(3)艺术化板书。或突现理性,或突现感性,亦可图文并茂,所选用的词语简练、优美、富有表现力,与课堂上的语言情境相得益彰。

(4)专题总结活动课。比如记者招待会、模拟审判会、录音访谈、演剧等,把学生带到说话的具体场合中去,造成一种氛围,激发兴趣。

(三)让学生能说会说。

1.结合各种表达训练,强化言语实践。

(1)听的训练——说的重要基础。

听的训练形式:礼貌倾听——要求耐心、专注;素材模听——从音准、音高到表情达意的语气、语调,都给学生提供了标准的范式。

(2)读的训练——表达的必由之路。

读的基本要求:①读与思的结合。一定要养成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②读与情的结合。要求学生在把握作品创作背景主题、情感基调的基础上用响亮的声音自主、清晰、动情地朗读。③掌握读的技巧。充分合理运用停顿、语速、声调等朗读技巧,才能读出韵味,更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

(3)说的训练——表达的实践要道。

说的训练要求:①规范性。阅读课中的说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随便交谈,说的内容与形式教育都应作规范性的引导与要求。②灵活性。说的训练灵活性首先是指计划安排的多样性,其次是指非计划内的生成性。③挑战性。说的训练具有挑战性兼指说的内容与形式。

说的训练形式。①针对文本的说——复说、概说、问答。②与文本相关的说——演讲训练、对话训练、佳作介绍、故事接龙。③文本之外的说。善于及时抓住教学中出现的有效契机,随机性进行说的训练。

(4)写的训练——说的辅助升级。

写的训练要求:①关注文本。写的视线应聚焦于文本。②关注质量。借助于写的辅助,学生的说会更准确、更自信、更流畅,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能提升学生口头表达的质量。

写的训练方式:①说前构思写。主要指写下灵感中出现的关键词、观点、思路以及句式,一刹那想到的妙语、修辞等零碎的词句,这种构思写能有效保证说的质量。②说后润色写。这是课堂发言的一个重要回顾与再加工,使学生表达能力进一步提纯与升华,温故而知新。

2.运用多种方法,训练言语思维。

(1)言语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

①思维广度的训练。就是利用和发掘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拓宽思路,使话语内涵丰富,言之有序且富于变化。②思维的深度训练。思维的深度,就是指想得深、看得远,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从一些个别性事物的特征,推断出事物带普遍性的规律。③思维的速度训练。口语语言稍纵即逝,面对复杂多变的言语对象、言语情境和言语话题,必须快速捕捉信息,快速分析判断,快速构建思路并组织语句,及时、准确而流利地表达出来。快言快语、对答如流,都离不开快速的思维。④思维的灵敏度训练。思维灵敏指的是脑子灵活一点儿,解决问题应对有方,不拘一格。⑤思维的创新与批判性训练。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即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

(2)言语思维训练的主要策略。

首先,应注重言语内容,利用问题教学法训练言语思维。

第一,题的质量要高。具体表现为:

问题明确无误。主要指问题的表述简明流畅,没有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也指问题所指向的内容准确切题,与问题紧密扣合。明确无误的问题才有思考的价值,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

问题难易适度。①不提过于空洞抽象的问题。问题应靠实,接近学生实际,不是那种学生脱口而出、异口同声的无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问题也不偏怪刁难,架空无物。②不提无智力任务的问题。浅层次的问题,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展开多向的交流、深入的探讨。

问题富有启发性。①较朦胧的抒情散文,联系生活,体会情感。②较抽象的思想论文,辅以理论框架,宏观把握。③较简单的叙事文,跳出文本,巧妙联系。更不必就文论文。

第二,问的艺术要精。具体表现为:

善用追问艺术。①类比追问。是指把相似或相近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将一个问题作为另一个问题的铺垫、桥梁,起到横向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②对比追问。把相对或相反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在对比过程中,寻找异同,起到逆向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③层进追问。这种问法根据学生思维实际将问题一步步推进,由浅层带入深层,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处发展。④随机追问。抓住时机,即时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训练学生思维多角度任意发散的能力。

善引学生质疑。①不可为了质疑而质疑。将解读文本所设计的阅读题也由学生提出才有价值,方显质疑精神。②疑不在于形式,关键在于内容思想。学生确实有疑而质,因百思不得其解而质,这样的质疑给学生共同探讨后才能起真正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

其次,要注重言语形式,提升表达要求,训练言语思维。

第一,平实表达的提升训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平实表达要力求简明、准确、清晰、连贯,若具有情境性,还要求得体。可引导学生不断自我更正或互相修正言语形式,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第二,生动表达的提升训练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师可采取表达方式转换的训练和善用修辞的训练。

3.运用非语言因素,辅助表情达意。

(1)声音要素。响亮、富有高低变化、流畅、清晰;还要掌握一定的语音修辞技巧,如语气、语调、重音、节奏、连顿的使用。

(2)形象要素。应力求生动、适度,可配合体势、手势,增强表达效果。

(3)心理要素。要努力构建与他人的和谐。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发展的需要,重视口语交际、将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口语交际教学与读写有效结合,切实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培养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新教学理念、注重语文课堂和学生生活的实证研究、不断探索教学理论基础,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第8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提高;口语;水平;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应“语”,“文”并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加强学生口语训练,提高口语水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正确认识口语的特点

口语是凭借发音器官发出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一是比起书面语来,口语传递信息更为直接、快速,它是有声的语言且转瞬即逝。二是口语具有情境性,它讲究对象和场合。三是口语句子简短,结构简单。四是口语直接来自于生活,生活气息浓厚。

二、要根据上述特点,掌握其技巧与要领

口语是语言,它也是一门科学,那么,口语训练也要按一定的科学规律,才能达到预定之功效。

1.“三个结合”:口语与书面语结合;口语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说与听结合

口语与书面语结合。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二者又互相促进。现代书面语不同于古代,与口语差距不是很大,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典范的白话文,这实际上为口语的借鉴和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口语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既然口语传播速度转瞬即逝,那么,对思维的要求也高。反应要快、要灵活。自己打算说什么,别人说了什么,都得通过大脑思考,才能准确地表达和吸收。在学生口语训练中,要着重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发散性。说话前,对自己将要说什么,打算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目的。要想说得丰富、生动,听出别人话中有话,话外之意,还得加强思维发散性训练,因而训练学生想象与联想,也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一个有效途径。说与听结合。一提到口语训练,有人就只管训练怎么说,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说和听是口语训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善说者必先善听。

2.重视教师的示范

口语训练乃口、耳之学,不管接收也好,表达也好,有时直接模仿也是途径之一。如看新闻、听广播;模仿节目主持人,开辩论会;模仿演员演剧等等,都能起到训练之功效。平日在学校里,师生接触最多,教师就成了学生第一任模仿对象,因而,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示范性,那就是要有很强的科学性,要求准确无误;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有强烈的感染性;要简洁凝练。因而,要提高学生口语水平,首先还要提高教师的口语水平。

3.要不断积累和更新

口语直接来自于社会生活,应及时从社会生活中吸收新鲜词汇,注入新鲜的血液。要不断地引入活水,才能延长语言的生命力,使口语与时代紧密联系不脱节,要向群众学习语言,平时注意搜集群众中健康清新的语言为我所用,特别是一些谚语俗语,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注意培养学生语感

同一句话,用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如同样一句话“你真是太聪明了”,如果用在爸爸表扬刚做完一道难题的儿子身上,儿子定会高兴地笑起来。如果一个老师正在批评他的学生粗心,连简单的3+2=5都做错了,而说出了这句话,这个孩子一定会难过得低下头。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悟性,不论是说话还是听话,都要注意说话者的真正意图,领悟话外之意。

最后,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口语水平。①用朗读、诵读的方式。②采用口头复述的方式。简要复述要求进行概括和归纳,应与思维训练同步进行。③口头答问的方式,是训练中最接近、最常用的一条途径。

三、用口头争辩的形式,召开班级辩论会

四、用口头说话的方式,课前5分钟说话节目

口头说话比笔写作文更难,因而要求先不要太高,宜循序渐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口语水平的目的:如讲故事会,读书报告会、新闻转述、评析会、演讲会、演剧、模拟日常生活等等。

第9篇:口才思维训练的方法范文

一、把握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性这个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一)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二)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 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

(四)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 、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 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 ,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 动手解题。

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 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 正确程度。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