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财务审计发现问题精选(九篇)

财务审计发现问题

第1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财政决算审计;对策

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一级基层人民政权,担负着政权运转,发展辖区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职能,同时还承担着国家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任务。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财政,其财政职能履行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也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基层政权的稳定。笔者近几年对部分乡镇财政决算进行过审计,从审计调查情况看,乡镇在财政支出逐年加大,支出压力越来越大情况下,努力完成预算支出,保障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在财政财务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乡镇各项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预决算管理方面。一是预算编制过粗,预算监督不力。在审计的乡镇中普遍存在预算编制过粗、不明细的情况,且上报财政的年终决算报表随意调整,预算执行不严肃。二是决算反映不真实。审计发现,某些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的项目数据,不是跟据会计账簿所记录的数据填列,而是根据上级财政年终决算编制要求,填列一些数据;甚至有些乡镇财政所为了寻求平衡倒挤一些数字,以达到收支平衡,从而造成决算数据不真实。

2.财政财务管理方面。一是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如凭证审核不严格。由于对凭证审核不严格,导致不合规票据入账成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是:入账票据为自制收款收据,入账票据内容填开不全,如无开票日期、无购货单位、无规格及单价、无项目名称等;票据票号与时间顺序颠倒;无印章或印章模糊;购物名称抽象且无购物清单等。这些不合规票据的存在,使乡镇财政财务支出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即使是管理较好的乡镇每年报账不合规票据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不合规票据报账,成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的普遍问题或者说是漏洞。二是往来清理不及时。审计发现,乡镇普遍存在往来款项挂账数额过大、时间过长的问题,有的挂账时间经历多任领导,有些债权债务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单位人员已无人知晓,有些往来款项账户,实际已成呆死账、无头账,严重影响乡镇资产、负债的真实性。三是借出款项不做账务处理且不及时清收,物资采购等支出、工程等项目完工后不及时结算,造成账外债权债务。四是固定资产不重视、管理混乱。

3.财政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一是相关管理制度制订不够全面,未建立乡镇及村两级固定资产(建)、严肃、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盘点和维修等制度,未健全专项资金使用及监管制度。二是部分管理制度落实性尚需加强。

4.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方面。目前,乡镇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比较多,主要有救灾资金、扶贫资金、基层卫生医疗建设专项资金、农田水利资金、环保专项资金和集体资金及上级有关部门拨付的其他资金。在审计中我们发现:一是资金信息上下级沟通不畅,乡镇财政对某些资金来源性质不明,又缺乏与上级财政或农业、交通等主管部门沟通的渠道或意识。二是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亟需加强,审计发现不但乡镇经费超支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而且在专项资金支出中不仅列支有为争取该资金所花的各种费用,还列支有各种名目的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车油车修费、维修修缮费等,甚至有些用其发工资、补充乡镇政府经费,从而严重违反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影响了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现行的财政体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乡镇财政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镇没有建立规范的事权格局,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例如地方税收的征收管理权,国税和地税都承担着征收地方税收的职能,国税直属中央,地税直属省,基层政府只有支出管理权,没有收入管理权,基层政府的预算收入对于征管部门来说往往形同虚设,基层政府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职能不完善,不符合“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乡镇财政支出有责无权,财政支出有明确增长要求的政策法规越来越多,各个领域的单行法规与《预算法》相互矛盾;上级出政策,下级出资金的财政管理体制,也导致下级政府支出规模加大。

2.内部控制不健全,缺乏制度落实执行机制。乡镇财政所在预算管理、村财乡管、经费管理等制度规定实际执行中往往存在行政领导“一支笔”、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执行不严等现象,加之内外部监督不力,缺乏一个有效制度落实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致使一些制度规定形同虚设,直接影响了基层财政所规范管理和对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

3.乡镇领导对财政工作重视不够,上级财政机关对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有缺位现象。审计发现,在制定某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时,仅仅将财政所赋予“出纳”角色,而忽视了基层财政所的监督职能。上一级财政部门虽然明确了相关科室对基层财政所预算管理、经费管理等进行指导,但由于基层财政所数量较多,日常人均工作量较大等因素,对基层财政所的指导不到位,特别是很多专项资金指标文件和管理文件未抄送下达给基层财政所,间接造成基层财政所监督不力。此外,上级财政对基层财政所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发现的问题没有督促落实整改或督促力度不够,整改效果不明显。

三、对策与建议

1.完善上下级财政体制结算办法,确保地方政府既得利益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对进一步明确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促进各级政府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调动基层政府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完善上下级财政体制结算办法。

2.加强乡镇预算管理,强化乡镇财政基础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完善和规范约束机制。首先,应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明确预算是由乡镇人大审查批准,政府应严格执行的法定文件,强调预算的法律效力,对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其次,乡镇应努力提高预算的编制水平,要将预算编制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大事来抓;第三,要切实发挥乡镇人代会对本级财政的监督作用。第四要细化预算项目,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乡镇政府应建立综合财政预算,把乡镇全部资金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实行统一管理。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各项支出的管理。要健全财务核算体制,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执行结果,实行民主理财,提高收支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强化乡镇财政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加强基础管理和增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其次要结合本乡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状,有针对性地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使各部门,各村有章可循,科学管理。

3.加强指导和督促乡镇专项资金的监管

一是加强工作指导。各级财政要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督促乡镇财政有效开展专项资金监管工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全面掌握其他部门下达到乡镇的各类资金的政策信息。要推进专项资金整合工作,研究对性质相同的资金进行适当归并和统筹使用,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基层政府和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建立信息通报和反馈机制。上级财政在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的文件中要明确规定乡镇财政的监管责任。要明确信息通报制度,将下达的资金管理办法和拨款文件等逐级抄送传达到乡镇财政,使其掌握开展监管工作所必需的信息。对于乡镇财政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要建立反馈渠道,逐级上报至负责资金和项目分配、管理的财政部门,以利于完善有关政策,规范财政管理。

4.进一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将经济责任关口前移,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考核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实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交接制度,明确责任。建立经济责任评价结果体系,明确评价目标,真正为干部考核发挥作用。二是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乡镇财政应支持内部审计工作,配备业务熟练的专职内审人员坚持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乡镇所属部门、村级财务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规范和解决,从而真正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关键词]财务审计;企业发展;内部审计

[DOI]10.13939/ki.zgsc.2016.01.145

1 企业财务审计概述

企业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其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企业财务审计的特点是独立性,这是财务审计相对于其他监督的不同之处,也是财务审计最重要的特征。

在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国际贸易不断加强,财务审计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领域扩大化、层次立体化、程序规范化等。但当今的财务审计也存在着种种问题,以下简单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2 现阶段财务审计中的问题

2.1 财务审计独立性方面

财务审计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独立性,这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因素。相关人员在财务审计中的基本原则是客观、公正。但是在现阶段财务审计工作中,独立性并不是很强,在具体财务审计实施过程中,尤其是部分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部分审计人员没有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范围审计相关规定,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造成了财务审计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做到监督、管理的功能,从而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可以说审计的独立性缺失直接导致财务审计的正常发展,对市场的正常秩序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2.2 审计范围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务审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然而,当今的财务审计工作虽然也做出了很大的变革,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的审计范围不够全面。比如,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一些企业存在财务费用并未计算、递延资产等应摊未摊的情况,相关部门单位检查不够深入,造成企业存在潜亏挂账的情况。尤其是相关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财务审计属于财务部门,在一定程度会造成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并不能得以体现。另外,企业的财务审计,尤其是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方面是经济效益的审计,这项工作多在年终结算前进行,从而导致了审计部门必然会面对时间短、任务重的现象,造成审计工作的表面化不可避免。

2.3 审计执行力度方面

审计的基本特征是其独立性,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相关水平,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的功能。但是现阶段的财务审计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在执行方面缺乏相关的预警机制。现在的企业虽然有着较全面的财务审计的相关规定,并缺乏执行力,通常是出现问题后才有所反思、整改问题。例如:现在的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中的效益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及其出现问题后的经济问题审计,都属于事后审计制度,如果在问题出现之前就采取措施,就可避免经济损失,从而降低企业的经济风险。

3 改进企业财务审计的相关措施

面对以上财务审计方面的相关问题,如何建立一套与当今经济形势相匹配的财务审计制度,是当今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进入国际市场的需求,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财务审计。

3.1 完善企业制度

企业审计的对象是国有企业,因此,想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审计制度,必须首先从源头出发,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从而以此为基础完善审计的相关制度,达到监管、监督的目的。对于完善企业制度,需要完善企业法人的相关制度,包含企业与所有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关系,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明确等。

3.2 法律法规方面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财务审计的坚强后盾,只有有所依据,审计才能健康发展。但我国关于企业财务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审计法》《会计法》等相关法规颁布比较早,当时颁布时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之初,对于企业相关制度并不是很理解,在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部分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新形势,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国家根据当前经济新形势颁布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财务审计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保驾护航。

3.3 审计人员素质方面

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有优秀的审计人员,在我国,一名合格的审计工作人员必须首先具有相关资质,如审计、会计职称等资质,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审计原则等。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在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经济也在高速增长,同时伴随我国的各种高新技术引入,审计人员素质也应不断提高。不管是国家专业的审计人员,还是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都应保持着公正、客观的工作原则,紧跟时代步伐,对于当今的网络技术有所了解,改变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拓展自身的见识,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如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来实施审计工作,不仅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会更高,准确性更强。这就使审计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审计更加智能、科技。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咨询,国际审计人员可有效掌握企业经济情况,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基础。

4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财务审计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发现企业不合理的开销,起到有效监督企业财政正常运行的目的,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内部审计涉及的范围较广、要求较高,尤其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其独立性自然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因此,企业内部独立性差的特点应引起相关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企业内部成立审计工作小组,明确其相关人员的职能,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更应加强执行力度,对于不合理的问题及时纠正。实施责任追查制度,对于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及时追究其责任,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审计原则。

5 审计监控体系

第3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1.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作用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配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就需要有高效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财务审计能够有效反映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合理配置资源,成为市场经济的信号,同时也能及时展现市场信息和市场价格。另外财务审计能够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对价值规律的认识程度,深刻了解价格杠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企业抱有生机与活力。

2.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我国企业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企业要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良好的发展。财务审计能使企业的资产得到保值甚至增值,增加企业的财富积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储备。另外,财务审计还能保证企业财政资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财富得到增长,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也会导致企业中出现腐败的情况。财务审计能有效降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生产经营中出现违法违规的现象,杜绝一切腐败的可能性。

4.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管理也能规范社会的经济活动。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之上,出具真实可靠地审计信息能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保证,从而促进社会资金、资源的良性循环,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1.财务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传统企业发展中不重视财务审计工作,近年来才加强对企业财务审计的重视力度,所以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都是从其他财务管理部门抽调出来的,对财务审计工作了解较少,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另外,由于很多企业不重视财务审计工作,不能定期对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财务审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较少。一方面由于自身素质偏低,不能进行科学的财务审计工作,另一方面缺少提升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机会,不能掌握财务审计的最新方法,阻碍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2.财务审计缺乏独立性

财务审计是一项复杂且严密的工作,需要相对的独立性,而目前很多企业都是直接在企业内部设置审计部门,财务审计人员在工作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不能保证财务审计的相对独立。另外,财务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怕上级领导的责罚所以存有私心,不能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的作用,还滋生了企业内部的腐败现象。

3.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不强

财务审计缺乏独立性是导致财务审计执行力不强的根本原因,大部分财务问题都是通过审计调查才被发现,财务审计没有发挥事前预警的作用。即便在发现问题后能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但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许多企业制定了与企业实际发展相符合的财务审计管理制度,但由于财务审计缺乏独立性,再加上领导的不重视,导致财务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财务审计不够全面

目前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财务会计审计上,忽略了财务审计中的其他相关内容。由于财会管理和财务审计都同属于一个部门的领导,所以很难保证财务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另外,企业只对已经出现问题的部分开展审计工作,对其他部分不再开展审计工作,容易遗漏已经出现问题的事件。

5.审计人员缺少职业怀疑精神

部分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缺少职业怀疑精神,过度相信所提供的信息,不经证实就直接使用,增加了审计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不同渠道和不同途径得到的审计证据没有进行必要的审计程序,直接使用。其次,当管理层的声明与审计证据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直接相信管理层的声明而没有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查。最后,财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时发现了问题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就直接忽略了问题,没有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审计工作。

三、企业财务审计的改进策略

1.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

财务审计人员是财务审计的直接参与者,所以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素质的第一步是健全人员选拔制度,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选拔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综合性人才,杜绝靠关系进入企业的现象。选拔人员结束后,要加强对财务审计的宣传力度,使审计人员认识到财务审计的重要性。定期对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逐渐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使财务审计人员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引进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淘汰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财务审计方法。

2.设立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

要想真正提高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水平,发挥财务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首先要保持财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根据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使财务审计工作直接对董事会以及监事会负责,脱离财务审计部门领导的管辖,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3.引入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应用到企业财务审计中是必然趋势。首先企业的各个部门应该将有关信息和数据及时录入到信息平台中,方便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工作,及时发现企业经济事项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财务审计的预见作用。其次要加强对审计信息和数据的管理力度,重视保密工作,确保录入信息的安全。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健全审计机构,提高财务审计的执行力。

4.扩展财务审计范围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审计的重点主要在财务会计审计上,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事项,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拓宽财务审计的范围,使企业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拓展范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建立专门的业务审计,创新传统的审计方法,加强内部控制,定期对每个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加强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工作,对事件前期做好预警、事中做好控制,实现企业全过程财务审计。最后财务审计工作要不断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传统的分散式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化。

5.科学规划投资

企业的投资项目在确定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市场分析和前期调研工作,对产品的价格和成本进行科学预测,科学规划投资项目。如果在投资时需要举借外债,则要对筹资成本进行科学考量,充分掌握外界资金,逐步扩大企业规模,最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减少财务审计工作。

四、结束语

第4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管理制度 内部审计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准确、连续、有效、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所以更容易获得良好的效果。其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改善和督促作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较企业比起来力量要薄弱很多,很多小的基层事业单位只设一名会计、一名出纳,内部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指出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被审单位完善内部核算制度。二是监督和评价作用。通过正规的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规范行为进行及时指出,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正确和合法,同时也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实施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更好的工作做好准备。三是财务制度和领导管理相互制约和建议作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处理及其领导对财务工作的管理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会依据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规定,指出事业单位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能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更好地完成。再次,由于内部审计在日常审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容易发生的问题,能够发现的较为及时,能较好地防止错误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挽回损失,对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四是与外界沟通联系作用。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与政府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机构进行沟通的机会较多,协助这些部门开展日常审计监督工作,有的内审结果可直接被政府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机构采纳;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对本系统、本单位内部情况更加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容易发现问题及时支出并提出更好的规范财务管理的建议,尽量避免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审计制度实施较晚,作为事业单位,作为为社会服务的部门,由国家财政拨款,按照拨款项目支出,社会监督比较少,逐渐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我管理,自己说的算的不良习惯,要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属不易,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引导。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内审工作的从属地位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被认识起来,认为内部审计相当于“自找麻烦”,很多事业单位认为将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做好就够了,每年的财务工作都是差不多的,内部审计不重要,没有必要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只是形式上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实质内部审计部门没有任何作用的事业单位大量存在,有些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还是主要履行财务审核的职能,对于财务账务以外的审计问题无法给予合理的建议。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有很多是从财务会计抽调来的,只是熟悉日常账务处理,对管理方面知识缺乏,很难从单位全局角度审计财务工作是否合理,很难全面的开展审计工作,对于日常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工作难度大,给内审工作造成缺位或漏失,不能完全体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作为依托,审计方式、方法单一,不够规范,工作思路不够明确,工作效率较低;内部审计工作只拘泥于日常会计处理是否规范、单据报销是否合理,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接轨,无法吸取先进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无法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有的监督作用。

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被上级单位、本单位领导的控制,成为维护本单位利益、规避法律的工具,往往使审计工作只做表面功夫,使不合理的报销表面合理化,使审计部门成为违法违规套取国家资产的工具,使内部审计部门既无法公正、客观地反应不合理、不合法的问题,又为不法行为形成了保护伞,失去了内部审计应有的法律作用。

一些事业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审计,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擅长对企业的审计和年报工作,对专业性较强的事业单位了解不足,一些专业性的经济支出是否合理也不能给予肯定,只是对肤浅的会计核算做大概审计,深层项目支出是否合理规范并不能给予正确的评判。

内部审计缺乏连续性,一些事业单位每隔几年就会换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审计,每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重点都不一样,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就会造成审计意见不一,使单位日常会计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事业单位单位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人在思想深处还是认为事业单位是国家拨款,支出项目也是固定的,怎么花也不会出现问题,内部审计没有实质性的必要,内审工作一直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并没有真正被重视起来,没有将内部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认为内部审计相当于“自揭伤疤”,没有存在必要的思想普遍存在。

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不通顺。内部审计是一个独立的监督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其充分履行职能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在现实的单位管理体系中,内部审计部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以一个独立的部门充分发挥作用,这种关系并未理顺。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的内审部门,少数事业单位虽然有内设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但该机构不够独立、职责划分不清、制度不够完善,是否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到底算不算问题,能不能改,还是领导一人堂,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监督形同虚设,权利得不到有效制约。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后惩处力度不够,不能发挥应有的威慑作用。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对发现错误后如何处理,特别是除去麻痹思想和习惯性陋习,做到预防和杜绝人为的、主观的错误,做到按照规定严格地进行内审处罚,责任到事,责任到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内部审计属于单位内部的自查行为,内审处罚有时难以落到实处。

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提高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该改变其从属地位,做好事业单位的检查者和监督者。将检查督促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在完善事业单位治理结构的同时,使事业单位资金做到合理使用、健康发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在严格遵守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的同时,按照本单位领导的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审计职责,正确处理好审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以及领导工作方针之间的关系,努力将审计制度融入会计日常工作和领导日常管理思想理念中去,将审计制度纳入单位财务制度中去,并将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发现的财务问题,领导管理问题及时归纳总结并向领导汇报,并形成建议书,定期向领导报告,做好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者和领导的参谋者,使审计部门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规范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的工作重点是控制财务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领导管理的制度性、可行性。实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提高财务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因此,内部审计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把审计工作同日常的财务管理、领导管理结合起来,为本单位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合规把关。其次,要转变事后审计的传统观念,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相结合,做到事前科学预测与决策,事中积极检查和督促、事后严格监督和整改,及时发现并纠正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督查改进。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做出系统、客观、规范的评价。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组成要合理,要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要求有熟练的财务知识的同时要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也有足够的了解,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炳公执法、认真负责。熟悉国家财政法规和事业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工作,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协助单位相关部门制定规范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给予内部审计人员一定的权利,使各个部门能全面配合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对内部审计做出的审计意见要严格整改,对审计人员从工作待遇、工资待遇方面都给予解决,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制定严格的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制度,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的培训及考核,从根本上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5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关键词:内部审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3-0116-03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财务审计,作为一项传统的审计项目,是人民银行加强财务管理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途径,也是央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财务会计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确保内部财务资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实际工作要求相比,财务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审计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财务审计质量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及财务审计工作概述

自《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实行以来,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和约束,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创新了许多切实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财务预算管理方式先后经历了1994年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2000年试编部门预算,2006年实行部门预算至今。费用指标管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是实行科目管理、总指标控制,2002年实行全账户费用管理,2006年重新改为科目管理。同时,于2002年和2005年对预算科目进行了两次调整。并相继在中支以上机构推行了财权事权相分离的管理办法和对县级支行费用实行报账制。上述这些管理措施,使得财务收支行为日趋规范,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得以改进和加强。

人民银行自2000年成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财务审计就成为内审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最初的几年主要是对每年的年终财务决算进行审计。近年来,随着财务工作的发展和变化,财务审计在审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财务审计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如自2005年以来先后开展了财务费用管理、财务资产管理、集中采购管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等财务专项审计项目。除这些专项审计项目外,在开展的全面审计、离任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等综合性市计项目中也涉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通过这些审计项目的不断开展,财务审计技能和审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完善财务规章制度、规范财务操作、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对财务审计的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限制了财务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财务审计质量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财务审计工作实际来看,提高财务审计质量面临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目标的局限性和审计项目的安排制约了财务审计的效果

1.传统的财务审计目标制约了财务审计的最终目的。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被审计单位遵守各项财务制度和有关法规及保证财务活动的安全、合理、高效。而目前的财务审计目标仅是以合规性、合法性的查错纠弊审计为主,对财务行为的合理性、效益性和财务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尚未涉及,不能从制度和管理的高度查找漏洞,及时、准确地反映各项财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这样的财务审计目标从源头上就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开展,使财务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2.审计项目的安排不能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人民银行自内审部门成立以来,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基本上是以专项审计的形式进行,很少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专项审计内容单一,只能反映财务管理工作某一个方面的情况,对一个单位整体财务管理情况无法做出全面的评价。同时,在开展全面审计、离任审计和履行职责审计等综合性的审计项目中,尽管也涉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但因这些项目的审计内容较多,财务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审计内容,且受审计人员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审计中难免有所侧重,或不能全面、细致的进行检查,审计结论往往较为笼统和模糊。

(二)内审部门组织管理体制限制了同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人民银行现行的内审工作,业务上归口上级行管理,具体工作的开展仍是在本级行党委或分管行长领导下进行,内审工作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也在本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造成内审工作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对同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制约作用表现得尤其明显。财务工作是一项全行性的、较为敏感的工作,涉及单位和个人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审计人员在开展财务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比其他同级审计项目都大,既有来自主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的,也有来自单位“一把手”和有关职工的。在诸多压力下,审计人员难免顾虑重重,或审计时检查的不深不透,或发现问题不敢暴露,财务审计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潜在的审计风险,影响了财务审计的质量。

(三)现行预算管理方式不完善,导致部分财务审计问题整改不力

目前,人民银行分行及省会中支对市中支财务费用预算的批复情况为:每年年初,分行及省会中支对市中支批复一个全年的费用预算,但因各市中支在年中的实际开支情况与批复的预算不相符,或有一些特殊的费用开支等因素,经市中支申请,上级行会在年终进行调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到年终调整时上级行对市中支预算的批复与实际情况相比,往往仍然有些出入,有的科目指标结余,有的科目又严重超支。因此,年终结账时,部分行不得不违反财经纪律,按照指标情况人为调整账务,造成不合规列支、相互挤占费用等现象;还有的行为避免人为调账,采取更改支出实际内容、重新开具变通发票来处理账务,造成财务核算信息失真、虚列费用等现象。受预算指标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影响,还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即:受固定资产购建指标的限制,为了满足实际需要,通过其他科目如修理费、电子设备运转费等或其他账外资金购置,当年不纳入固定资产账内,待以后年度固定资产清查时做盘盈处理,造成当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这些因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而“倒逼”形成的问题,成了基层人民银行系统内的“通病”,致使会计财务管理人员形成“人亦然、我亦然”和“罚不择众”的侥幸心态,内审人员提出的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也往往难以得到落实。

(四)县支行费用报账方式的变化,给审计问题的责任认定增加了难度

从2002年起,在人总行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和省会中心支行选择了少数县级支行进行费用支出报账试点,即把县支行的财务费用开支及财务核算集中到中心支行,对县支行实行日常费用集中报账、大额开支逐笔审批的财务管理制度。目前,这种财务报账方式已全面推广运行。在

费用集中报账制下,县支行的每笔费用凭证都必须经过中支会计财务部门的审核签章才能列支。因此,县支行往往认为经过审核的凭证和项目已经上级行批准。也因此在对县支行的财务审计过程中,县支行与中支会计财务部门之间会为一些有关费用核算责任认定的问题相互推诿,无形中增大了审计对其责任的认定难度。

(五)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段不能适应财务工作的新形势

近年来,人民银行的财务工作也像其他会计业务一样朝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如继2002年实行费用报账制后,2007年已开始运行《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综合管理系统》(FIMS),该系统服务器放置在人总行,各级行只需及时登录使用,人总行财务管理人员可直接、随时了解最基层单位的财务开支信息。而与这种现代化发展不相符的是,目前,财务审计仍然主要通过手工查账的手段履行审计职能,也就造成了财务审计的方式仍是以事后的反馈性控制为主,缺乏事前、事中的预防性控制,无法对财务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督。

三、有效提高财务审计质量的建议

(一)引入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理念,提高财务审计目标

在对各项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等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法性、合规性传统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角度来审计财务内部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比如人员配置是否合理,业务流程设计是否合理),查看各项资金是否以最低的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产和资源,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预算编制是否可靠,设备物资是否有效使用,是否存在浪费和资源闲置的现象等等。通过提升财务审计的层次,有效促进资金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最终达到提高财务工作效益的目的。

(二)财务专项审计和综合审计相结合,全面反映财务工作整体水平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项工作在一定时期内无论管理方式还是业务发展都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因此,内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以每2-3年为一个周期对辖内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计,同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有重点地开展专项审计。二者相结合,既能保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又能全面反映基层央行财务管理的总体情况,不断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进而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上审下”和“异地互查”制度,确保财务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

由上级行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采取“上审下”或“异地互查”的方式开展财务审计,尽量避免审计人员与被查单位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确保财务审计工作自主、独立地进行。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基层央行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真实、全面地反映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财务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审计分析、反映,强化审计监督,促进财务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

一方面,对那些因财务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财务审计问题,发挥内审部门的服务、咨询职能,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及时向上级行主管部门进行反映,为上级行完善、修订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对那些打着“财务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口号人为造成的问题,要切实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通过审计结论跟踪检查,实行结论落实反馈制度、审计回访制度以及审计成果转化考核制度等,加大对审计所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切实使内审部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落实,保证财务审计的高质量。

(五)全过程做好与县支行和中支会计财务部门的衔接,保证审计问题责任认定的顺利进行

对县支行财务管理业务实施审计时,中支审计部门向县支行下达审计通知书的同时要抄送同级会计财务部门;审计过程中,及时就审计的具体事项与县支行和同级会计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审计结束后,要听取中支会计财务部门对查出问题的意见,做好与县支行和中支会计财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协调工作,使被审计单位和中支会计财务部门自始至终成为审计活动的主体,便于对审计问题责任的认定。

(六)加强审计方法和手段创新,切实提高财务审计效益

创新和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是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实施审计、提高审计成效的基础和前提。一是创新审计手段,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施审计。如:结合财务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实际,可开发财务审计系统与《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综合管理系统》连接或导人数据,探索实施联网审计,实现对财务开支的实时监督和分析。二是推广内控测评、审计抽样、分析性复核等现代审计技术方法。三是建立内审日常监督制度,加强对财务事前、事中的监督力度。如一项财务活动,从制度的建立就应由审计人员介入,查看制度的合理、完备程度,并由内审人员监督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查看其程序的合规性,实现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审计。

参考文献:

[1]刘力云.关于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Ⅲ.审计研究,2001,(3):21-25.

第6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与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存在紧密的联系,能对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保证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当前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问题入手,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审计监督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保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为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所以新时期将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优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现状

新时期,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也受到重视,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作用,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新的发展成效。但是在实际开展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1.1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承担管理集体经济任务的部门主要是财务管理办公室,并且不同地区由不同的政府部门领导。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制度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并且部分内容存在模糊问题,无法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制度保障[1]。其二,财务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难以真正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不能对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其三,财务管理部门领导人员法律意识缺乏,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其四,农村地区财务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足,不能结合新时期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合理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甚至部分财务工作中存在账务记录不清楚、内容缺乏完整性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五,工作人员工作规范性较差,一般不按照规定进行及时报账,造成政府部门对农村财务掌控力度偏低。其六,不合理的财务管理工作导致集体资产存在严重流失情况,也极大限制了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

1.2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审计工作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其一,农村审计工作发展存在极大的滞后性,甚至部分地区缺乏开展审计工作的条件[2]。其二,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审计能力,所得出的审计报告说服力低,无法为经济决策提供参照。其三,农村地区审计工作与国家政府审计缺乏有机联系,无法形成良好的上下协调,造成部分审计问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也极大限制了农村审计工作的优化开展和审计作用的发挥。

2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要想保证二者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方面作用的发挥,就应该尝试从多角度入手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逐步改善发展现状,争取在新时期实现稳定发展,下面本文选取其中几点进行具体分析:

2.1全面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体制建设

结合临沧市永德县实际情况,新时期要想逐步促进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就应该在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加强财务管理机制建设,并按照实际需求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从农业部门向财务部门转移,保证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整合地区资源优势,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重要的保障[3]。

2.2对农村乡镇审计机构进行合理完善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新时期在组织开展集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想逐步解决问题,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应该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对乡镇审计机构进行合理完善,并为各地区配置专门的审计人员,保证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应的保障,促进审计监督作用的全面发挥。

2.3创新审计工作方式,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审计

结合临沧市永德县新时期开展“四双”工程半年“述诺”工作的实际情况,永德县下属乡镇地区要想保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质量,还应该对审计工作方式进行合理创新,科学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4]。这样,借助对审计工作方式的创新,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就能够加强联系和沟通,各个财务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之间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审计监督工作的全面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有效发挥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对农村经济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情况,新时期要想保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就必须探索优化发展措施,逐步提升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质量,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

作者:闻世英 单位: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丁萍.越城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8):53-57.

[2]薛得平.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24):126-127.

第7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行,高校的管理和运行模式都较之以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的运行模式在高校管理中逐步渗透。这虽然提高高校管理的自主性,但是随着财务自利的增加,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也开始出现,甚至出现了一些较为痛心的高校财务腐败问题。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5日第1版专门对北京高校的财务问题进行报道。在2004年一年中北京市有4所高校出现财务问题。“2004年,4所高校违规收费189万元,其中,两所高校继续收取已明令取消的学生重修重考费130万元。二是财务管理松弛。4所高校在账外私存私放,涉及资金人民币600万元、外币1.6万美元。至审计发现时,已支出人民币445万元、外币1.3万美元,主要用于职工福利和日常办公或业务支出。三是部分教育事业费归还了基本建设贷款。四是投资损失较大。2004年年末,4所高校累计对外投资2158万元,其中有68万元已经形成损失;参与证券投资的2000万元中,有1800万元逾期未能收回,存在风险。”①这一问题是非常典型的问题。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中的类似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怎样才能合理的规避这些问题,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进而促进高校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充分发挥其教育本质,实现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国外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和笔者自身的研究及实践,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因为高校财务管理中产生的经济腐败问题,要从技术层面、理念和监督机制建设等几个角度入手。

从技术层面而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无论是学校从管理还是从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管理都不能保持以往的封闭状态,不得不进入公开、透明、民主的状态。基于这一点,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化成为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建设必然途径。就爱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而言,目前在财务管理中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操作,几乎所有高校都使用了财务软件。但是财务软件的使用只是实现了硬件操作的信息化和会计操作机各种财务程序的信息化。但是在财务公开中却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

信息化固然便利了财务管理及相关操作,但是在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其操作程序对其他人员而言并不熟悉。这体现在在具体的报账过程中存在很多因为程序和手续差错导致报账困难。这就导致一些本应用于教学、实践和科研中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很明显,一方面加强了具体的财务审计和管理,但是又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但是这种行为并没有约束住领导层的账务报销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要通过信息化平台公开各种程序和手续。其次,建设信息化通道,通过信息化途径解决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再次,彻底摆脱“等级”意识,实现审计的平等和公开。

高校的资金来源有自筹资金和政府拨放资金。对于隶属政府部门的高校而言,其资金的使用和流转政府部门都有严格的监督。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定期的外部监督和检查基本发现不了高校财务问题。那么在外部检查和监督没有问题的高校财务管理又是如何出现财务问题呢?很明显,这意味着校内财务审计制度存在不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校内财务审计监督制度。

内部审计是针对外部审计而言的,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有着一定分歧。但是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由于高校财务有着严格的外部监督机制,这就使得高校内部审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长期以来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一直以评价和监督作为重点。但是基于内部审计师对内部审计的定义而言,高校内部审计应该定位在通过高校内部设计提高高校的效率,帮助高校实现其发展目标。从这一定义来讲,以往的以监督和评价为主的内部审计明显不能满足其需要。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的功能。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哥哥环节内部审计的加强,尽力避免在财务运转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的产生。换言之,要强化内部审计的审计职能。但是在强化其审计职能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其监督职能。

在高校内部财务审计的对象方面,不仅要对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伸审计,在流出资金的方面尤其要注重对自筹资金的审计。一般而言,政府拨放资金是有着详细统一的数据流程,但是自筹资金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最易出问题的地方。对流出资金而言,具体的常规的流出都是固定的内部审计是作为辅助使用的。但是对一些非常常规的资金流出,比如学校建设等,存在很多可利用空隙,这就需要在内部财务审计过程中给予特别的重视。换言之,内部审计是必须的,是程序性进行的,但是在针对的不同的对象上要有程度的选择。财务审计是为了资金的更好利用,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将资金滞留。

参考文献:

[1]李贤增.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学术,2007(1).

[2]袁安.高等学校基建项目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0(24).

[3]梁小琴.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几点建议[J].当代经济,2011(08).

[4]冉茂盛,曹梦菲,薛友丽.高等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基于高校企业集团财务审计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8期.

注释:

第8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是目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之中的核心环节。当前在许多的基层农村却存在有大量的审计工作不规范、不合理、走形式过程等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审计形式、审计结果等四个方面来就目前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并结合本文研究提出了完善内控制度、提升人员素质、实施公开制度、加大执法力度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村级;财务审计监督;问题;对策

开展好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是确保对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内容及任务,是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保障与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目标与必然选择。然而当前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依然存在有制度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情况,以使得村集体的财产流失情况加剧,一些违规问题不断出现。本文将主要就在对目前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1基本情况概述

本文试以福建长乐市古槐镇竹田村为例进行研究,该村下辖有村民小组31个,现有农户数1396户,其中人口5440人,全村劳动力人数2850人,可耕种土地面积共计1650亩。村两委干部8人,村民代表59人,党员93人,民主理财成员5人,财务按月公开。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36元,年均增幅12.5%。

2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文对竹田村基本情况的概述,同时结合以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下文将主要就目前在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当中,较常出现的一些审计问题予以阐述,具体包括有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审计形式、审计结果等四方面的问题:

2.1审计对象

目前在一些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之中审计资料还存在不够完备及规范的情况。村一级的财务机构因为内部控制度依然不够完善,依然存在有较多的现实问题,例如:部分存在以大额度现金付款、入账发票不正规、工程项目的财务结算未经审核便予以保障等情况。因而在针对村一级的财务工作进行审计时,出现会计资料不太齐全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还有其他一些村财务未能够设立相关的专有登记账簿、核查账簿等,一些村财务所设置的账目出现缺失无法核对,未能够依据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予以财务审计,一些账目信息依然采用流水式的账簿记录形式,对于原始的账目记录凭证未予以保存,亦或是保留的财务凭证有缺失。此外还有一些票据的办理人、证明者与审核人员,以及相关的民主理财人员对于财务公章的签订未予以详细的核对,所记载的各项会计活动不够详细,存在不规范操作行为。

2.2审计主体

在村一级的审计工作当中往往相关的审计机构不够健全,相关的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也较为有限,而政府部门对于这一部分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在政府财务部分针对村一级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及审计之时,大多地方都未能够设立以专业的村级财务审计部门,同时也未能够配备以专职审计人员。一般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是由乡镇一级的审计人员所承担管理的。但是这些乡镇一级的审计人员往往其本身还需要承担一些工程、项目以及单位内部的审计活动,而村一级的财务审计仅是其众多工作内容当中的一项,因此必然无法投入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之审计量较大、人员稀缺等因素的影响,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无法得到较为良好的落实。并且一部分的村级财务审计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程度也有所欠缺,对于审计业务的知识内容掌握的也较为有限,审计能力较为不足,以上诸多因素均直接或间接性的限制了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3审计形式

由审计形式方面来看,村一级的财务审计工作对于审计结果的公示透明性较差,财务审计的公示过程往往会流于表面。针对目前村级财务审计来说,审计结果公开在村一级仅限于村两委成员中,要想更大范围的做到审计公告的公开、透明依然还存在有极大的困难性。而村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则必须要对全体村民负责,要做到详细、公正、高效的依靠于人民群众,将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出来,促使财务审计与广大群众民主理财相结合,利用对审计结果的通告公式,来提升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以使得更为广泛的村民群众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到村集体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在村级财务管理与经营过程之中所出现的问题。

2.4审计结果

在村一级的财务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责任的追查机制缺失,责任问责难以落实。当前因为审计结果应用不合理、联动机制不完善等情况的存在,致使审计结果的责任追查、问责无法落实。①乡镇以及未能够建立起相关的审计结果应用制度,为能够将审计结果与村干部的任期考核、年度考核、评优争先等相结合起来;②未能够同相关的检查部门进行联动,使得对于审计结果的应用严重不足。针对审计结果所提出的各类建议及改进要求,使得问题被搁置、拖延,基本无法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来针对其进行处罚并下发整改通知,因而致使审计工作走向困局;③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十分复杂,人际间的关系处理往往是基于人情世故,致使广大村民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走过场的理解层面,质疑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使得审计工作的权威与公信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通过对上述四方面出现的审计监督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同时结合以竹田村的财务审计情况,指出了竹田村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非生产性开支过大;②水利卫生费垫付较多;③集体资产资源没有按规定进行招投标;④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平整赔青未落实等情况。

3解决村级财务审计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应对上述村级财务审计所出现的四方面问题,以及结合以竹田村的实际情况,下文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3.1完善内控制度

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是确保其它财务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因而乡镇一级政府部门应当协助各村建立起村级内控制度,以促使村两委能够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并且做好相关的会计审计工作,即要求对于审计的资料要做好完善、齐全,各类会计报表的登记、编制工作要做到进一步的规范,从而降低财务审计工作的难度,提升其工作效率。

3.2提升人员素质

开展有效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保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要促使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能够长久健康的开展,则应当构建起一支政治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能够依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及时、高效的审计工作。相关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上级审计单位所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活动,以及自身平时的自我学习等途径来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力,拓宽知识视野从而将理论应用与工作时间予以更加良好的结合。

3.3实施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在完成审计工作后,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规制度,对所审计的内容予以公示,确保审计工作的透明化,促使每一名村民都能够明确掌握村集体财产的审计情况,以及在审计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尤其是针对一些人民群众所热切关心、反应最为强烈的,同群众利益联系最为密切的审计项目上,要采取更为详尽、客观、公正的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告知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3.4加大执法力度

针对审计过程当中所查出的不规范问题,要坚决予以打击处理,加强审计执法的力度,不断完善并健全审计责任追查制度,切实做到执法从严、违法必究。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当地纪检部门的合作,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对于出现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保护村集体财产不受损失。对于竹田村目前所存在的财务审计监督问题,现依据上述应对策略及《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的规定,提出了几点整改意见,其主要包括有:①村干部要按照村财支出有关规定控制总额和限额,增收节支。②村干部应立即商议研究,并根据村民公约和公告等民主程序,督促包区人员及时收回应收代垫款项,保证村集体资产利益不受损。③村干部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未登记在册的集体资产资源闲置事宜进行商讨研究,并按规定进行发包发租招投标,增加村集体资产收益,更好地为村民服务。④村干部应按上级要求的标准及时发放未发放的赔青款。

4结束语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关乎着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要事、大事,是促使党与群众加强密切联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途径,因而健全并增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至关重要,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并将村级财务审计落到具体的实处。

作者:潘杨东 单位:长乐市古槐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金莲.试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20).

[2]彭广军.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4):64.

[3]靖昉.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3(11):182~183.

[4]李小满.浅议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7):173.

第9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业事业 财务工作 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使国家赋予的一定权力、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反映和监督财政性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情况。相对企业单位会计工作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一般比较简单,不进行盈亏核算,着重财政预、决算及核算资金的收支结余。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就当前农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成因,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进行粗浅探讨。

一、农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是易产生政策违规。《会计法》、《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会计档案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会计管理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规定,现行的财政制度也加大了对部门预算收支全过程的财政监管。另一方面,单位具体业务工作的开展,需要财务管理工作要具有弹性,才能发挥必要的资金调控作用。财经制度的日益严密规范同实际工作的灵活要求不相一致,易造成财务活动出现政策违规。

二是易出现支付违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其他必要支出出现资金缺口时且追加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采取挤占专项经费,弥补资金缺口,财务部门也因此容易出现违规支付。

三是易出现核算过程违规。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财务人员受自身素质及培训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准确的运用新的会计政策,处理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引起会计核算质量的下降,因核算错误造成违规受罚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上述问题的成因

一是思想认识的片面性。特别是一些农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同志,对财务工作在推进部门各项工作中的保驾护航作用认识不足,使财务工作不能提高质量。

二是财务管理体制的责权结构不合理。在目前的财务管理体制下,财务人员首先作为单位的工作人员,处于从属地位,对单位领导在工作上存在利益依赖关系,这使得财务人员在面对单位领导不合理的行为和要求时,履行监督职能时无法有效地依法坚持财务原则,为财务问题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三是会计基础工作亟待规范。当前财务工作中,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会带来大的隐患。

四是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相对滞后。多年来,大多数单位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造成不少财务人员业务知识老化,专业技能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影响和制约了财务人员素质的进步。

三、问题的防范与化解

1、强化财务内部控制

加强农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提升农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防范和化解农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易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2、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职能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财务工作秩序。

一是加强内部审计。通过审计,对本单位的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财务收支以及对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查处、建议、促使各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真正使内部审计起到一查二帮三促进的作用。

二是发挥参谋与协调作用。通过对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部门开展审计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内部审计接触面广的特点,发挥协调作用,及时把有关部门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客观、公正地反馈给领导,使领导及时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三是正确评价,促进学习。开展管理、绩效审计,为单位制订分配制度提供依据;对内控制度进行审计,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在审计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要相互学习,部门之间要相互借鉴。

3、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

所谓“三级审核”是指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对每一笔经济事项均实行部门审核、财务复核、领导审批的三级审核制度。这样可以减少财务管理中的漏洞,确保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做法是:

一是财产购进、领用、报废、处理的三级审核。避免管理粗放,造成财产物资的短缺与流失,以及不良资产的产生,对盘活单位存量资产也有一定作用。

二是资金支付中的三级审核。避免审批权限不明确,造成多头审批的混乱现象。审批过程中要严加调控,坚持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足、用好、用活。

三是现金管理中的三级审核。避免财务人员的职务犯罪,保证单位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增加现金管理中的透明度。第一级审查,由出纳员自己进行现金盘点,做到日清月结;第二级审查是由财务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监盘;第三级审查是由单位主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不定期监盘,监盘程序与第二级审查相同。这样确保了领导、群众对现金管理的安心与放心。

四是记账凭证中的三级审核。避免记账凭证输入错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第一级审核是记账凭证录入人员的自我审核。一般是在记账凭证未打印出来之前进行,审核的项目有原始单据的正确、合法、完整、记账凭证编制的正确性。第二级审核是财务主管会计进行详细审核,主要包括审查记账凭证摘要是否准确、会计科目的运用是否正确、记账金额是否正确、原始单据是否有错漏等。第三级审核是财务部门负责人进行重点审核。(下转第51 页)

(上接第27 页)当记账凭证打印后,财务负责人作最后的审核。这次审核主要是对那些容易发生错误的会计业务进行重点审核。

4、加强现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

大多数的农业事业单位的事业经费都比较紧张,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加强现金的管理显得犹为重要。财务管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财务的预测、计划功能,准确地预计现金的收、支、余。准确的预测会给单位带来利用各种机会的额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