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精选(九篇)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

第1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关键词:能源素养培育;小学生;国内;国外

一、能源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能源问题始终是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甚至是导致局部战争的重大问题。21世纪是能源的世纪,能源素养培育问题日益凸显。因此,能源素养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我国有关能源素养培育的政策还不完善,仅有个别法规涉及能源素养培育。但是应该看到,能源素养培育在我国的政策法规中尚无应有的地位,能源宏观政策亟待完善。

小学生是基础教育中最关键的群体,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说,小学教育为人的一生奠基,对小学生进行能源素养培育极其重要。学校作为能源素养培育的主渠道,有很重要的地位,能源素养的本质目的是要培养具备能源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节能行为的人,因此,对小学生能源素养进行培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能源素养研究现状

对能源素养培育问题研究比较深入的是日本的藤本太郎、阿部浩一、井上示恩、三浦登他等学者。他们分别从能源素养培育的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比如能源素养培育的宏观政策、相关课程的改革、学校教育中的能源素养培育等。

在国家能源素养培育政策法规方面,学者藤本太郎在其1994年出版的《从世界教科书看能源教育的最前线》一书中就指出:“20世纪70年代开始,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芬兰、荷兰和挪威等在内的国家纷纷开始在教育课程改革中纳入能源教育的内容。”

在学校的能源素养培育方面,学者井上示恩在《学校能源环境教育的推进》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善于感受、自主思考及具备环境道德行为的人才”。这也是日本政府着重把能源素养培育作为未来战略之一的重要体现。

总体来看,国外的能源素养培育起步较早,许多国家形成了适合自身情况的能源素养培育体系和推广模式,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国外能源素养培育总体上呈现出宏观政策具体化、教育课程改革体系化、组织机构专门化、教育活动规模化等特点,能源素养培育发展势头良好。

2.国内能源素养研究现状

和西方国家相比,能源素养培育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首先在台湾地区开展。台湾地区于2002年颁布了《加强中小学推动能源教育实施计划》,负有开发能源教材和能源项目、设置能源素养培育教育示范学校、组织对教师的能源素养培训的责任。

中国内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陆续开展能源素养培育工作。大陆地区的学者研究能源素养培育相对较少,主要有刘继和、吴志功、王伟、赵海涛、姜达洋、张宏武、万秀兰、张燕军等人。

(1)研究内容

学者张燕军在《奥巴马政府“清洁能源教育”计划探析》中,通过介绍美国实施的“清洁能源教育”计划,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从思想上对能源素养培育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增加投入和跨部门合作,并将相关教育延伸至初等中等教育甚至小学教育阶段的建议。学者刘春玲在《2007美国绿色能源教育法案》中指出:“随着美国能源素养培育的普及,在2007年美国又进一步修改并重新颁布了《2007美国绿色能源教育法案》,该法案为能源素养培育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

国内对能源素养培育问题研究比较深入的学者之一是沈阳师范大学的刘继和教授。他公开发表了《试论能源教育》《日本新订理科课程中能源教育设计解析》《日本新订小学理科课程标准改定的背景、方针、要项和特点》等十几篇关于能源素养培育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方面对能源素养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参考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前提下对我国能源素养培育事业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十项对策建议。

华北电力大学的吴志功教授对能源素养培育问题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他公开发表了《国外能源教育发展现状研究》《国际能源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加拿大的能源教育》等相关文章。他在《中国能源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能源教育专门机构的设置支撑还很不足,虽然成立了专门节能管理部门,但没有设置明确的能源教育推广职能;推广的平台和国际间能源教育合作还很缺乏,目前只有中意环保合作项目等少数国际合作项目;基础教育中没有开发独立的能源教育课程,学校、社会、家庭对能源教育的涉及也十分有限。不仅如此,教育界有关能源素养培育的体制、理念、原则等还没有明文规定;对能源节约技术的教育和节能意识的培养还没有正规的教育体系来支撑。”

(2)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研究能源素养的情况来看,学校已经有部分开展能源素养培育研究,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对于能源素养培育在学校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具体实施情况等具体问题涉及不多。

②在我国小学的学校教育中,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能源素养培育课程,仅渗透于物理、科学等少数的学科中,而且较少体现能源素养培育,内容零散。

③关于小学生能源素养实际水平的研究还较少,可参考的文献非常有限。

④关于小学生能源素养的研究资料、研究理论都较为缺乏。

总体来看,我国研究小学生能源素养培育的问题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尚存在很大空间需要挖掘。

参考文献:

[1]藤本太郎.从世界教科书看能源教育的最前线[M].东京:悠悠社,1994.

[2]井上示恩.学校能源环境教育的推进[J].能源环境教育研究,2007(2):5-6.

[3]刘继和,米佳琳.台湾能源教育推进举措及其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80-82.

[4]张燕军.奥巴马政府“清洁能源教育”计划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2(8):47-53.

第2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21世纪,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促使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迅速。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数逐年增加,但是,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却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旅游业相关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真正从事旅游行业的却很少。以浙江高校为例,2002-2005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仅有22%。究其原因,除了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外,还在于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存在着与该专业所需素质的较大差异,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旅游管理工作所需的各种素质与能力需求。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比较迷茫,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在未来职业的适应上存在很多困难,这些都涉及学生的职业适应性素质问题。职业适应性在各行各业都有重要影响,学生需要知道自己适合哪些岗位,自己需要培养哪些方面的素养,以及在学校的、家庭的、社会业界的各层面上有何改进之处。对于学校而言,充分了解学生的素质结构特点,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行业需求有准确认识,从而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各方面做好切实有效的培养工作,才能让学生适应本专业学习以及就业。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与旅游企业之间一直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现象。学生在校所获技能只能满足行业所需的部分,综合素质不高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被旅游企业管理层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学校在培养学生各种素质时存在一些问题,明确学生素质结构特点,把握教育教学的重点培养方向,是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在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在“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中,我们必须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做深人研究。由此,基于职业适应情况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结构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据资料的调査发现,目前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研究虽然较多,但是大都停留在理论分析上,且结合行业和学校两方面来共同分析学生的素质结构问题的几乎没有实证的研究,更没有一份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素质结构的问卷能够反映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素质结构特点,所做的素质结构分析结论也就不具体、不清晰。

2.职业适应与素质结构关系的研究

    2.1概念界定

职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时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特征。它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职业适应最基本、最突出的体现是工作技能的熟练。

素质结构:素质结构是指人们为了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搭配和组合的方式。“素质”一词在《辞海》、《心理学大辞典》、《教育大辞典》中都有阐述,系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征,主要是指感觉器官和神经方面的特点”。

2.2职业适应性的研究

社会有机论学者赫伯特?斯宾塞指出包括社会在内的每一种有机体总是在适应它的生存环境。社会学领域的学者认为,适应分为无意适应和有意适应。无意适应是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别人的教化和社会的熏陶,参与了社会化过程。有意适应主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

欧美学者对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之后逐渐细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出现了个人职业适应(OccupationalAptitude,简称0A)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于0A研究在内容、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日本心理学研究者森下侧重于个体因素来研究职业适应性问题,心理因素与职业适应具备关联性,职员性格与职业环境相适应更加利于职业适应状态。心理动力学的学者基于个人愿望在职场中的满足程度进行职业适应性研究。社会学研究者更加注重组织机构及个体群体角色关系(作用)测量职业适应性水平。

国内学者在职业适应性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多地集中在大学生职业适应性问题的实证研究上。目前问题在于,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具体研究某一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适应良好所需具备哪些素质结构研究缺乏;二是在研究运用上,研究某一职业如教师、公务员等职业适应需要哪些基本能力,为企业进行人才招聘、选拔与开发上的研究居多,多是在进人岗位之后基于他们与环境、人际关系方面的适应过程与问题等的研究,而在未毕业的高职学生中进行职业适应的素质结构研究及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提供意见的研究基本缺乏。

由以上职业适应和素质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因为,素质结构本身就是“人们为了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搭配和组合的方式”,与职业适应息息相关。而中外学者的研究,无论是在心理因素包括性格或是社会学角度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都与人的素质有关。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结构的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培养具有旅游管理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检索2001年到2011年旅游管理专业学术论文,前五年对旅游管理专业文章有493篇,主要涉及的领域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建设、实训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文章,2007-2011年的五年时间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文章有1689篇,多涉及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改革、职业生涯规划、工学结合、实践实习的模式等方面。可见,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研究逐渐走向更细、更实际层面的研允。

从巳有的文献研究结果来看,目前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研究是一个空白,我们只能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研究这方面结合学者们对于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研究。

研究意义上比较相近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研究的文章主要表现在:

范智军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知识结构、人才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态度和学习能力七个方面。

周旗从新时期旅游的需求特征出发,分析旅游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全面的人文素质、一定的信息素质、熟练的人际交往素质和深厚的旅游业务素质。

贺建武、陈炜认为加强高校素质教育有三个基本思路: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并注重分析,一种是基本素质,包含道德修养、艺术鉴赏和政治理论;另一种是专业素质,即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课;三是综合素质课,即交叉学科和人文综合性课程。

马华泉认为,素质本身是一个综合指标,素质实际上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李鹏军、秦志英通过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旅游行业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吻合度分析来说明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包括思想、专业、行为、心理四个方面。

从以上学者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研究来看,不同学者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比较侧重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的获取,有的侧重综合能力,即不仅有知识的掌握,还有信息素质、人际交往与业务素质等,范围比较广,然而,素质结构应该是一种结构比较稳定的综合素质模型。在这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有:

白学伟、李文涛认为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素质结构体系主要由思想道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及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组成。

李柏良提出“职业素质核心”理论,包含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和能力素质等七大要素。

杨静维指出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所要求高职教育学生具备的素质结构应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和心理素质。

肖鸣政主编的《人员素质测评》首先把个体素质划分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两大类。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的体质、体力和精力的总和。心理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肖先生认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国内学者关于高职院学生的素质结构的主要构成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信息素质、创新素质等。参考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经过归纳分类,我们可以将素质结构大致整合归并为品德、智能、身心三种素质。

国外学者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结构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近从素质结构研究内容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研究方向上还是有所差异的。以思想道德素质为例,国内学者普遍强调思政政治素质,而欧美学者更加注重公民意志、个人价值观、人格修养提升等方面的研究。

4.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趋向的分析

旅游、酒店业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世界旅游组织(WT0)预测,2020年中国将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国际旅游创汇60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可达2万亿人民币,旅游业总产值可达全国GDP的一成以上,成为真正的绿色支柱产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旅游就业前景更加趋好,预计到2020年,我国从事旅游业人数约7000多万。

由于旅游业具有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特征于一体,以及劳动密集型等特点,其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比较强。旅游行业涵盖了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景区、旅行社和导游等多个行业领域’其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为就业创造了巨大的人力市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会管理、懂技术、素质高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也更将成为旅游行业发展大潮中的“佼佼者”。

针对行业岗位的需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和输送一批直接能从事旅游专业的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从事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人才的专业,具体地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将从事直接的旅行社服务工作和旅行社管理工作、成为一名称职的第一线骨干;也可担任基层或中层的管理工作,从事旅游企业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因此,本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一专多能。

第3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关键词]就业;学生培养;企业人才测评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培养的优秀学生与企业认定的绩优员工存在差距。国内的研究有如下趋势:学者对高校评价学生体系的认识趋于客观化,但科学性不强,指标未细分,没有实地调查资料作佐证,缺乏说服力;2005年到2005年研究企业用人标准的文章较全面,2007年后相关研究较少且研究不完备,可操作性不强;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呼吁高校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尚无学者把改进高校学生培养体系与企业人才测评相联系;没有学者提出按照文、理、工科学生走上岗位后不同的能力要求来分类进行学生评价。本研究以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为参照,通过对湖北高校在读本科生及企业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找到高校学生评价标准与企业在同类项目上的差别并归因,提出创新高校学生培养体系的建议,促进建立就业导向型的学生培养体系。

二、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利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制定的“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对素质能力的重视程度分析表”,制作与其各项指标一一对应的“高校学生素质重视程度量表”发放给高校的在读学生,让其按照“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太重视“不重视”填写学校其对自己各项素质的重视程度。高校以一本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学校内部的院系按照文科、理工科、艺体类划分,把“企业员工素质重视度量表,J发放给样本企业的工作人员填写,填写方式同上。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率为91.75%,回收问卷的总有效率为95.37%,调查样本包括湖北省在读本科生260人。在有效问卷中: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在读本科生分别占78.9%、18.5%和2.6%。学生样本按专业类别划分:理工科类、文科类、艺体类学生分别占52.8%、38.8%和8.4%。企业从业人员140人,涵盖工业、服务业、建筑业、商贸业、房地产业企业。企业从业人员按大学主修专业分类:理工科、文科、艺体类分别占34.0%、65.0%和1.0%。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企业员工评价与高校学生培养间的差异

1.高校更注重学生的学术科研成果。企业填写对学术科研成果的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分别占22.8盼和25.4%,高校在相应选项上分别为37.6%和38.4%,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术科研关系到院系乃至学校的评级和荣誉,也关系到学生评优评先的结果。

2.高校相当重视学生的平均学分绩,企业并不太重视。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对分数不敢轻视,高校课堂到课率普遍不高,学校和教师为了维持课堂质量,往往采用记录考勤和平时成绩的方式提升到课率。企业则以营利为主要目标,需要能动手实践水平高的员工,许多企业认为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学习上不如闭门读书的学生好,不太重视平均学分绩。

3.在企业非常重视的应变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上,高校却不太重视。企业对应变能力的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指数分别为40.5%和43%,高校相应的指数为17.9%和31.4%;企业对责任意识的非常重视指数为55%,高校相应地为28.2%;企业对团队合作精神的非常重视指数为60.8%,高校仅为27.2%;企业对问题解决能力的非常重视指数为61.2%,高校仅为26.3%。

4.企业更注重计算机能力,企业对计算机能力填写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比重共为60.5%,超过高校在对应选项上共15.9个百分点。企业重视主要是由于办公需要,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考评不多。

5.数据表明企业更注重员工的写作能力。企业在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上累计为52.5个百分点,高校为36个百分点。可以看到,考证热催生了英语课堂、小语种课堂,高校对汉语言重视程度持续减弱,供学生选择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也相对较少,对非汉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考评几乎没有,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甚至汉语交流水平逐渐降低。

6.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高校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却不够。企业在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上累计占79.2%,高校为56.1%,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以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辅,辅助开办了时事政治课,可以看到的是,这些教育大多流于形式,考评也以背诵为主,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7.在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上,高校与企业正在达成共识。企业和高校在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上累计非别为75.8%和73.4%,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加大,高校已经逐步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提供各种机会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

8.在综合素质名次上高校和企业都比较重视。在综合素质名次的重视程度上,企业填写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比重分别为23.3%和42.5%,相应地,高校在这里两项上分别为35.8%和37.1%。原因是高校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竞赛活动,获奖加分政策既能促使学生响应学校号召,又能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企业对理、文、工科员工能力要求的差异

1.相对于文科和工科,企业尤其重视理科学生的学术科研成果和平均学分绩。企业对理科员工学术科研成果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比重分别为35.7%和28.6%,高校对应地为14.3%和28.6%,主要原因是本科教学中对文理工科要求不同,理工科以做题为主,科研成果更能说明个人能力。

2.企业对工科学生的外语水平重视度较理科生和文科生低。企业填写对文科和理科类员工外语水平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累计比重分别为42.8%和39.4%,工科相应地为28.6%。主要是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文科生更多地需要与合作伙伴中的外企或为外宾交流,理科生在进行科研时要参考外文数据,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

3.企业更重视理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名次。企业对理、文、工科员工创新能力非常重视的比重分为别:46.4%、37.9%和14.3‰主要原因有:第一,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开拓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第二,理科学生进入企业后多从事研发工作,这对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第三,由于抽取企业样本属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能高新技术型企业占比重大一些,对研究数据有一定影响。

4.企业对文科员工的计算机能力重视程度并不亚于理科员工,对工科员工计算机能力重视度较低。究其根源是无纸化办公要求文科员l工的熟练操作计算机,工科多为动手作业,应用计算机频率较低。

(三)一本院校对文科及理工科的学生培养的重视程度

1.理工科比文科更注重学术科研成果和平均学分绩。在非常重视选项上,高校对理工科类学生学术科研成果和平均学分绩的重视比重比文科生高出18.5个和12.9百分点,这是由于学科性质差异,理工科学生以做题和实验为主,用这两个指标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2.在综合素质名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理工科和文科的重视程度较为相近。在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选项的比重上仅相差4.8%和3.7%。细化比较发现,文科更注重学习能力,理工科更注重综合素质水平。

3.数据表明在人际沟通、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上,文科比理工科要求更高。主要原因是文科性质以读写、表达、沟通为主,社会对文科生表达和写作的要求也较高,并且学科课程设置上,这三类课程在文科学生课程中比重较大,重视程度也较高。

4.在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外语水平、责任意识上,高校对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的要求并无明显差异。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在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指数合计上,文科和理工科指标相近,高校并未对文科和理工科分类培养和分类评价。

5.高校更注重对理工科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高校对理工科学生计算机能力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分别的占19.2%和38.5%,对文史类学生相应的比重仅为7.4%和18.5%。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理工科学习的计算机公共课比文科难度大,学生的重视程度高:受专业类别影响,理工科样本学生中包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能对数据有影响。

四、对高校学生培养体系的启示与建议

1.调研结果对高校学生培养体系的启示。(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和高校都比较重视综合素质名次和实践经验,这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企业需求,有利于提高高校就业率。(2)高校更重视理工科的学术科研成果和平均学分绩,在人际沟通、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上对文科生比对理工科学生要求更高,这与企业对不同类别员工的要求一致,是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3)高校更注重学生的学术科研成果、平均学分绩,企业在这两点上不太注重。企业非常重视的应变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上,高校却不太重视。(4)企业对文科员工的计算机能力重视程度和对理科员工计算机能力的重视程度相当,高校却区分对待,不太重视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2.为高校学生培养体系提出的建议。(1)针对出企业人才评价和高校学生培养之间的差异,建议高校逐渐降低平均学分绩和学术科研成果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提高对综合素质名次和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使学生评价体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向企业需要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2)高校需要建立就业导向型学生培养计划和评价体系,提升对学生应变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更注重对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的教育。(3)高校应当对学生分类别培养,更侧重对理工科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责任意识方面的启发教育,提供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施展的平台。(4)高校需要提升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提升其对思想道德水平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其提高思想境界。(5)建议高校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高校需要提升对文科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重视程度,开设针对文科类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并在学生标准中加入计算机能力考核,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明钦,企业用人标准与大学生素质匹配,从力资源[J],2006

第4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2)

摘要:自2006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以来,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中职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高;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水平与教师的年龄、所从事的专业有很大关系,而性别差异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影响不明显。一般地,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在校生的影响随在校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但对毕业生的影响随毕业时间增加而递增。根据调查结果,对今后中职教师培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58-0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市场经济输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职校生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更是对从事职业教育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功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自2006年底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该计划实施几年来已有近15万中职教师接受各种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中职教师的总体素质。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学改革的意见》,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的中职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同时,为了更好地全面掌握河南省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现状,我们开展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素养研究》课题调研,通过调查总结,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虽然具有地方特色,但对我国今后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计划的修订应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中职教师职业素养调查研究对中职学生今后的就业质量、生活态度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为了使调查研究的结论具有代表性,我们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考察和制定。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中职教师本身,还引入学生参与,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考虑进去。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一)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包括本校和兄弟院校,研究对象为中职教师和学生。学生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教师和学生均涵盖各年龄层次和不同专业,专业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教师年龄以45岁为界限,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学生分为低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毕业生按照毕业年限进行区别。发放调查问卷2493份,收回有效问卷2352份,其中教师有效问卷323份,学生有效问卷2029份,调查问卷的有效收回率为94.3%。

(二)调查方法

根据职业教育特色,制定教师职业素养调查项目 中职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具有特殊性。因此,制定中职教师职业素养调查项目须综合考虑中职教育的特色。调查项目涵盖了影响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业务素养和身心素养。每一项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每一项又分为不同的小项,如表1所示。对于不同的调查对象,调查的角度不同,但是分值一致,均为100制,便于统计对比。对于教师调查:5-优秀;4-良好;3-合格;2-不合格;对于学生影响力的调查:5-很大;4-较大;3-一般;2-无影响。

制定教师和学生调查表 根据上述调查项目总表,分别制定出适合教师和不同学生的调查表,每一个分项中的小项都设定合适的分值。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及对学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建设性建议。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调查校内外共收回有效问卷323份,其中男性156份,女性167份,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表中,H代表人文社会科学,N代表自然科学。

从表2可以看出,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具有以下规律性。

年龄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水平影响最大 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45岁以上教师的职业素养水平明显高于45岁以下教师(高出3.7分)。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也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教师的社会成就感不足。因此,刚刚走上职教讲台的青年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想法较多,这是难免的;另外,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但是,调查发现,年轻教师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和人文知识丰富,这与青年教师的时代感强、易于接受新知识的特点是一致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他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因此职业教育素养得到较大提升。

专业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水平影响较大 人文科学教师的职业素养略低于自然科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职业道德素养中的团结协作方面,人文科学专业的教师明显低于自然科学专业的教师,这可能与专业特点有很大的关系。自然科学需要集体的参与和协助,而人文科学更需要个人的学习和探究而得出规律。

性别差异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整体水平的高低影响不大 男性略低于女性,基本相等(相差0.1)。但就职业素养的四个大的方面比较,女性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明显优于男性(高出0.6);而男性在身心素养方面高于女性(高出0.5)。这也说明,男性和女性一样适合教师行业,社会上流行的说法“女性更适合当教师”是不正确的,至少对于中职教师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

(二)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参与调查的校内外学生共计2170人,其中本校学生1170人,毕业生500人,兄弟院校(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500人,调查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1131份、438份和460份,共计2029份,有效收回率为93.5%。在校生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在学生心中的高低和对学生的影响呈现如下规律。

在校生对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价和教师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力随年级升高明显降低 这一规律与学生在校时间和知识阅历的增加有关。初入校门,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教师是他们在中职学校最亲近和崇拜的人,对教师的评价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主观因素较大。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加,学生逐渐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了较高的要求,发现了教师的不足,对教师职业素养水平评价比较客观。到了高年级,特别是接近毕业时期,学生面临择业,与高职和本科生相比较,中职生择业尤其困难。学生会将择业的不顺与教师的职业素养紧密联系。从表3可以明显看出,教师的职业素养中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三项高年级学生给教师的打分与二年级相比低很多(分别低1.5分,0.5分,1.0分)。仔细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打分较低的项目集中在道德素养中的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和为人师表方面,这也提示我们在平时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时应特别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

不同性别对教师职业素养水平评价及教师职业素养对该性别学生的影响力基本相当 分析发现,女生对教师道德素养要求较高,而男生对教师的身心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这与“女生爱静,男生爱动”的天性有很大关系。

专业维度上教师职业素养水平差异和教师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力差异有所不同 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价稍高于人文科学专业学生的评价(高出0.8分),教师职业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力自然科学专业学生高于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高出0.9分)。这是由于不同专业对教师职业素养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人文科学的学生更注重教师的身心素养,而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偏向于教师道德素养的提高。这一点与教师调查结果是吻合的。

毕业生调查结果如下页表4所示。表4显示了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对中职毕业生的影响力。从表4可得出如下规律。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对毕业生的影响力随着毕业时间增加而增大 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回头思考在校学习时的方方面面,基本可以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而且这种评价随着毕业生年龄的增加、社会阅历的丰富会更加公平、客观。从业两年以上的毕业生,教师职业素养中对自己影响明显增加的因素从小到大依次是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而教师的业务素养对他们的影响力反而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工作以后,学生已经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团结和谐以及技术创新等,这些方面的优劣是与他们在学校学习时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因素分不开的。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对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影响力有很大的不同 从表4可以看出,女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行为方式更易受到教师的影响。从举手投足、待人接物到求知创新均受到在学校学习时教师职业素养水平高低的影响。女性毕业生工作后多对身心健康不够重视,这一点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相比于男性毕业生,教师的身心素养对女性毕业生的影响力下降。而教师的知识素养对男性毕业生的影响力更大。毕业生特别对教师知识素养中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对自己的影响力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一调查结果提醒我们,中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应注意自己知识的更新,学习一些相关学科知识,不能一本书教到底、教到老。

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专业不同的毕业生就业后的影响力也不同 从表4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素养对自然科学各专业毕业生影响比对人文科学各专业毕业生的影响更加显著,特别是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对自然科学各专业毕业生的影响力表现突出。而教师的身心素养对人文科学各专业毕业生的影响力更大。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明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教师和毕业生所作的全部调查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师职业素养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在影响就业质量的教师职业素养各因素中,毕业生对教师的道德素养给出了很高的要求,这说明平时学生对教师的道德素养是特别重视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工作热情的高低、与人相处之道等无不受到教师的影响。这也警示中职教师要特别注重自身道德素养,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教师职业素养的四个因素中,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较小的是业务素养。但是从调查的详细情况看,在业务素养中,毕业生对教师语言交流能力和心理分析能力对自己就业质量的影响几乎给出了满分。这说明毕业生非常看重在校学习期间教师日常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这些能力和素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对中职教师而言,他们的职业素质显得更加重要,这也再一次强有力地说明,中等职业教育不是简单地帮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第一位的。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培训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某一门课、某一项技术的培训,而应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周密的计划,不能流于形式、疏于管理,只看培训的人数和次数。

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总体上是比较高的 以满分100分计算,基本上都可以达到92分以上,但是离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中职教师的业务素养有待提高。不管接受调查的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教师的业务素养的打分都明显低于其他三个职业素养因素,这说明中职教师在教法、职业教育理念等教育能力的综合素养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年轻的中职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热情不够高、缺乏职业教育理念,表现在对职业教育的教法熟练程度不够。年长的教师同样有待与时俱进,接受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成分差别 不管是从教师自身评价,还是从学生角度来看,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中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交叉学科知识、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能力表现比较突出,但在团结协作、学科专业知识、前沿知识、人文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专业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力、心理分析能力、教学方法研究和创新等方面尚有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

应注重维护中职教师身心健康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职教师的身心素养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对毕业生的生活质量影响更大。但是中职教师的身心素养有待提高和改善。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使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缺乏社会荣誉感和成就感,因而,职业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职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自律性差等特点使中职教师感到担负的社会责任特别重大,特大的压力导致中职教师思想压抑、焦虑,这严重影响了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建议

加强中职教师道德素养培训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首先必须加强中职教师道德素养培训。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互勉共进等优秀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首选,而且是所有职业人的共选。任何一位成功的职业人士首先必须是爱岗敬业的人,中职教师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热爱职业教育工作。有了这份投入和热爱,才谈得上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才谈得上知识素养的提升、业务素养的精炼,才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愉快的身心,使身心素养得到加强。

全面提升中职教师的业务素养 应加强中职教师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培训,全面提升中职教师的业务素养。在知识素养方面,应着重专业知识的更新,注重新知识、前沿知识的了解和补充,强化人文知识学习,为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人文知识传播中的主力军作用,培养身心全面健康、知识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职毕业生做好准备。在业务素养方面,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创新,并将改革创新成果用于教学过程,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水平。

应关注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 应关心中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制定合理可行的中职教师身心健康计划。要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辅助作用,使社会群体关心中等职业教育,提高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社会的认可度,使中职教师能以一份愉快的心情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宫雪,邓泽民,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24-31.

[2]刘辉,王海亮.中高职衔接的历史逻辑、显示困境及其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5-11.

第5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关键词:网络化;校本课程;信息技术;以人为本;校园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对于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具有发展性、趣味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在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但是,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深受基础学科中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影响,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但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却难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一门课程,是建立在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基础上的,它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目的,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

目前,国外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其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跟我们有较大的差异。如美国教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是单纯地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非技术素养。

因此,我们提出了进行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进行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其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凸显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征。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凸显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三、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德育问题、科技创新问题,以及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形成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的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研究目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将学生的发展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标。

2.研究内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构建网络化信息技术校本课程。(1)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把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社会实际生活与信息技术整合,构建网络化信息技术校本课程。(2)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构建能够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理念的特色资源专题网站,以构成网络化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3.研究思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确定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得到提升,态度得到转变,从而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五、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实践

近年来,我们组织信息技术教师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特点,开放了适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网络化课程资源。利用这些课程,一些年轻教师在省市的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

对这些课程资源分析比较,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化。各个课程资源均是以主题学习网站或网页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就可实现访问课程资源。

2.兴趣化。各个课程资源中集成了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如游戏、歌曲、视频、动画等,比较容易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程化。各个课程资源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某一课或者某一个单元知识点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学习网络资源,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点。

4.易操作。根据主题学习网站的视频教程或自主学习课程,学生比较容易实现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共享学习。

5.交互性。利用课程资源网站中的聊天室、留言板,实现了人机、师生、生生的交互性。

六、反思与展望

在使用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资源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较集中的是开发比较成熟的网络化校本资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开发出成熟的作品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因此,需要多位信息技术教师通力合作,及早准备,实现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资源的模块化,缩短开发时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开发出整个初中信息技术全部课程的网络化校本资源,实现初中信息技术网络教学,能够让学生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张扬个性。

第6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地方高校 培养模式

1.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而高校是研究生教育的实施者,应努力探索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研究生群体是高校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也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研究生扩招,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研究生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进入社会之后在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日渐明显[1-3]。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由于自身实力和地缘因素等,地方高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面临着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的危机;(2)与重点院校相比,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发展时间较短,普遍存在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需求更为迫切。地方普通高校扮演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之领头羊和加速社会发展之催化剂的角色,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为之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的重任。因此,提高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地方高校对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影响力,是目前国家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通过对国内不同类型高校(包括国内知名大学、省会211大学、省会一般院校、地方一般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具体课程的教学实验成果,对于地方高校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近些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数量迅速增加。其中,2003年招生人数为19.6万人,2004年为27.49万人,招生人数增长了40.3%,2005年至2010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2.49万人、34.4万人、42.4万人、44.8万人、47.9万人、47.5万人和49.5万人,较上一年增长率分别为18.2%、5.9%、23.3%、5.6%、6%和4.2%(见图1)。2003年至2010年间,研究生扩招率虽然受国家政策等方面因素影响,变动幅度较大,但是总体招生人数始终保持高速增长。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生招生的种类也日益繁多。按培养方式的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按学习经费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生)和自费研究生;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

图1 我国近几年的研究生招生数量统计

地方高校一般从两种意义上进行界定:一是从行政隶属关系上,指归属省级人民政府管理的高校,和国家部委直属高校相对;二是从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上,指地处首都、省会和大型中心城市之外的高校[4]。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视阈,我们把地方高校主要界定为拥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截至200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的普通高校479所,其中地方院校381所,占79.5%,但是其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8.28万人,仅占全国普通研究生招生规模的48.7%,不足一半。笔者针对某中部省份地方高校近五年来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和来源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图2)。从图中可以得出,该高校近五年来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但二本生源所占比例逐渐下滑,本校生源也处于下滑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周边地方高校的三本生源。

图2 某地方高校07—11年硕士招生情况

目前国内有关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文献和研究相对较少,对上述问题没有给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其中几个比较有参加价值的有:浙江工业大学的潘立、赵颖娣[5]对地方高校依托区域经济特色来建设研究生创新基地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地方高校应在结合区域特色的基础上聚集高校、科研所和地方政府三方优势共同发展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并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基础、重点和发展方向上提出了其建议;焦健、唐祖爱[6]对目前国内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地方高校在教育评估中明显处于劣势,并存在特色弱化,办学趋同的发展趋势,提出地方高校应利用地域优势,在突出行业特色,注重服务地方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革;淮北师范大学的鹿荣建[7]分析了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两方面因素:教学资源和研究生自身素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如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采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发现目前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献较少,缺乏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结合与对比,所得结果较浅显,可行性较差。

本文结合国内不同类型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国内知名大学、省会211大学、省会一般院校,总结出相关的成功经验和实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针对某所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第7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一、教师教学素养和学生学习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得到落实,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成为影响教育实践变革发展的瓶颈。

(一)教师教学素养培训较重视

新课程改革和“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来,各级各类层面组织的教师培训和研讨,关注的焦点基本聚集在转变观念和研究教法、学法上。教师培训的内容过于注重理念的更新,而忽视了影响教师素养的最基本的东西――学科素养。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如果教师只有教学素养而没有学科素养,就如同纸上谈兵。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在专业素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可以较大地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但是,如果教师教学素养与专业素养能够得到同步的提高,就可以极大地、成倍地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学科素养是基础,教学素养是关键。没有学科素养,一个教师就没有教学内容;没有教学素养,一个教师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结合起来,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二)学生学习素养提高较迅速

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素养比较低时,学生的学科知识较少,此时对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也不多。当学生学习素养比较高时,学生的学科知识就已经比较丰富了,与之相应,对教师的学科知识的要求就很高。我校学生由于具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习素养的提高较迅速,因此,教师需要较高的学科素养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更好成长,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便具有其必要性。

为了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教师学科素养”的工作要求。由此,英语学科也开始了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实施教师特色建设的有益探索,从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英语学科教师队伍,同时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设计创意

(一)总目标

根据我校《三年发展规划》中对于教师发展的阐述,通过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活动和实施教师学科特色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夯实英语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提高英语教师的教育实践变革能力,促使英语组教师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在某些领域以鲜明的特色,较为完善的知识成果为外显形式,全面彰显我校英语学科的特色。

(二)成事目标

以具体研究任务――“实施教师特色建设”为抓手,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营造个性鲜明、百花齐放、团结协作、彼此欣赏、有凝聚力、敢于创新的教研组文化,并形成年段化的学科特色项目。

(三)成人目标

1.在亲历具体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包括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人际能力、态度及心智能力。

2.通过“实施教师特色建设”,激发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真切感受教师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提升教师的个性化实践变革能力,彰显教师的个性特色。

3.通过特色项目的建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异域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提高学科素养的同时形成良好而独特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三、活动步骤与操作要点

(一)创设浓郁的英语氛围

1.创设浓郁的英语环境,如在英语办公室创设英语角,播放英语歌曲或英语节目。

2.大胆与外教对话,提高英语口语与会话能力。

(二)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

1.举行专题校本培训。我们每学期至少举行3次专题校本培训,对教师的学科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

2.组织学科专业方面的竞赛。我们每学期举行2次,如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口语能力竞赛等。

3.组织英语沙龙活动。我们每两周组织一次英语沙龙活动。

(三)实施个性化的特色建设

1.每学期初,一是由各备课组组长牵头,制定本年级个人或团队的特色方案,并在学期的教学计划中作整体的安排,以保证特色项目的实施时空;二是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结合教材内容,积极筹划和实施学科特色项目,使学生通过学科特色项目活动,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并以此为载体,加强英语组学科文化建设工作。三年级规划了“英语儿歌的演唱和创编”、四年级规划了“英语口语交际”、五年级规划了“英文歌曲欣赏和演唱”、六年级规划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特色项目。

2.建立研究月历制度。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首先从教研组层面进行了“研究月历”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并结合研究现状,不定时地向全体老师发放教研组整理的研究月历。这份月历记录,不仅记录了一些老师的个性化思考、探索的成果,而且为下阶段的研究提供了若干个思考、探索点,供各位教师争鸣。同时,结合研究主题和研究现状,适时地向老师推荐一些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以引领教师拓展自己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这种研究月历的记录扩展至备课组层面,各备课组也及时记录了本组的研究情况。并与同伴定期交流,分享研究的快乐,共同探究研究的策略、方法,共同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四、实施效果与反思

我校项目实施两年以来,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通过提升教师素养和实施教师特色建设活动,打造了研究型教师团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营造了个性鲜明、百花齐放、团结协作、彼此欣赏、有凝聚力、敢于创新的教研组文化。英语教研组两次荣获(2004、2006年度)“感动局小团队”的称号,2007年8月又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这些荣誉的取得进一步激发了全体英语教师的研究热情,为“新基础教育”的课型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亲历具体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包括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写作、翻译;对英语学科的特殊能力:听、说、读、写、译;对英语学科发展和相关联系的了解)、管理能力、人际能力、态度及心智能力。特别是造就出了一批研究型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通过特色项目的建设,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了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掌握了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并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生命成长。如2008学年一年,学生获全国金奖3个,银奖1个,铜奖1个;常州市一等奖10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44个。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优异。

五、改进的设想

(一)加强教师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间的互动

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并不是单独地对学生发生作用的,只有当教学素养与学科素养间进行互动时,尤其是教学素养对学科素养进行改造与重构后,才可能显现为教育素养。学科素养是静态生成的过程,而教学素养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要想实现两者的互动以达到教育素养的形成,还必须时刻审视学科素养对教学素养的影响,以及教学素养对学科素养的整合作用。只有有机地处理好了两种素养间的互动关系,才可以看到学科教师整体教育素养的提高。

第8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一、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现状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研究生培养机构为本机构所培养的研究生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所做出的具体规定[2]。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正在从单一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并进的培养模式。周太军和袁本涛等的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比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相对提前1-2年,他们提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需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不同人才的特定要求[3-4]。孙芳提出建立“教学一科研一服务”一体化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建立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并进的培养体系[5]。王建民和张更辉等的研究指出,学术研究和教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已经供大于求,因此许多硕士研究生需要走向非学术的工作岗位,所以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实行“研究型”与“职业型”共同发展的培养模式[6-7]。张文辉和林基明提出研究生培养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人,在这里他们强调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8]。已有的研究表明,诸多教育者和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虽然部分研究者提出了相关的方案,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相关研究理论性研究的多,实证性研究的少,方案不具有说服力。 

二、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 

本文是基于用人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需求状况的分析进而思考研究生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用的是研究者自己编制的《用人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需求状况调查》问卷,问卷的6个题项包括:1.用人单位的性质;2.硕士研究生的职务;3.单位的规模;4.贵单位在录用硕士研究生时最看重的五个因素;5.贵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首要具备的能力;6.贵单位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研究者在江苏省的526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这些单位主要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个体等,主要答卷者为单位的中层管理者以上级别的人员。发放问卷共526份,有效问卷为484份,回收率为92.02%。具体的调查研究结果(见图1)。 

图1是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首要具备的能力,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创新、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学习、操作和适应等10项能力中,484家用人单位中,强调专业知识能力的比例是17.8%,强调语言表达能力的比例占15.6%,强调职业道德的比例是14.5%,强调工作态度的比例是12.22%,强调学习能力的是11.1%,强调创新能力的比例是10%。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首要具备的能力应该是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不是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能力。这体现了社会对于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基本要求和标准。 

图2是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创新、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学习、操作能力和适应等10项能力中,在484家用人单位里,23.3%的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合作精神,21.1%的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创新能力,14.5%的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用人单位中认为最欠缺的能力是适应能力的比例是10%。这表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基本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硕士研究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工作态度等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的现实情况揭示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机构应该及时转变培养目标,加快改革,不断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綜合素质。 

图3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最看重的第一个因素,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外貌仪表、性别、学习成绩、学校名气、政治面貌、学生干部、数量与质量和实习经验等十个因素中,484家用人单位里,47.8%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第一个因素是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最看重的第一个因素是专业知识的比例是23.3%。然而,在外貌仪表、学习成绩和学校名气等其余8个因素均没有被超过10%的用人单位排在第一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是大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最看重的两个因素,而且综合素质(47.8%)的重要性明显大于专业知识(23.3%)。这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硕士研究生能力需求的实际情况。

    由此可见,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很难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导致研究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水平比较低,尽管培养单位认识到了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同,但是缺少相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合理的区分体系。因此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仅仅是高校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口号,没有付诸行动,而综合素质又是社会对于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要求,这说明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需要调整。 

三、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一)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1.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 

2013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以后,国家围绕服务需求,以质量提高为主线,加快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步伐。2014年,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强调,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质量提升的紧迫性更加突出[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逐步推行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在发展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基础上,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速发展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0]。在此背景下,培养单位必须适应改革的形势,重新思考培养模式,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2.硕士研究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突出强调,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学术研究或独立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达到这个要求,研究生需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在于个性化的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虽然存在理论上的学术型学位和应用型学位的区分,但是诸多高校在实际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活动中,在课程设置、导师选择和实习安排等方面缺少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严格区分标准,造成发展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困难的局面。因此,培养单位应该转变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的个性化塑造。 

3.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调查的484家用人单位里,23.3%的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合作精神,21.1%的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创新能力,14.5%的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这说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硕士研究生的最终归宿是服务社会需求,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转变培养目标,实行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硕士研究生供给侧改革的构想 

美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具有多样性的特征[11],学术型和应用性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都是进行了细化和分类,这对于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优化结构-学术型和应用型并进的培养模式 

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增强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注重统筹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为其更多参与高水平、前沿性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研究生国际化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发挥多学科交叉培养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根据职业领域属性,界定专业岗位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在产学结合上下功夫,注重发挥用人单位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尤其是针对如MBA等专业,探索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机制[12]。 

2.提高质量-改革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前瞻性及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和科学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应在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课程设置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校际情况的课程体系[13]。当前,多数高校以二级学科为单元来设置课程,这样课程的知识面就过于具体和专业,限制了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忽略了学生的特点与特长;另一个弊端是,由于课程划分过于细化,选课人数较难集中,不利于优化教学资源。实践经验证明,研究生课程在一级学科层面上设置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课程内容设置应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为落脚点。研究生的课程内容除了基础理论,应紧跟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不断地注入新的知识点。此外,要注重交叉学科课程内容设置。在当今时代,各学科领域知识的更新加速与相互渗透加深,具有跨学科知识、交叉学科知识的交叉性课程设置就显非常重要,可以探索在校级层面建设跨学科平台课程。以美国为例,诸多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重视相关学科渗透甚至文理交叉,同时比较注意多学科的交叉,这样就大大拓宽研究生可研究的领域被,对学生掌握宽广扎实的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非常有利[14]。此外,随着国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课程设置要重视世界前沿知识、体现国际化水平。大胆聘用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教师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全外语课程,让学生能接受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通过把国际留學生的课程作为选修课、专家专题讲座课程、赴外交流和国际联合培养等措施,使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水平达到国际标准。 

3.实行弹性学制-鼓励人才个性化发展 

弹性学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导师制为保证而实行的学分制度[15]。弹性学制有利于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根据学科属性和个人特点选择缩短或者延长学习年限。在实行弹性学制时应该考虑不同的学科与方向应有不同的培养实践限制,严把质量关。如人文社会学科类硕士研究生可以2年内毕业,但是对于实习实践要求较高的理工科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在扎实学好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满额的完成实践环节学时要求。所以弹性学制的实行应该根据专业、学科的不同而具体对待。

    4.以德育为先-加强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加强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其教育的全过程。人文素质教育涵盖面广,内容广泛,但德育是其中的重要一条,也就是要解决其价值观和人格的塑造问题。 通过人文教育课程学习、导师以及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明白,学会“做人”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品德”“道德”和“人格”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基本要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 

以上提出的构想是基于调查研究、文献阅读和实践探索,当然这些改革方案的实行和培养目标的转变离不开国家政策、培养单位的制度體系和质量评估结构等内外部因素。因此,本文的调查研究结果和改革的构想旨在为主管部门和学校确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S]教研[2013]1号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29. 

[3]周太军,马桂敏.研究生教育规模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6):26-29. 

[4]袁本涛,王传毅.省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争鸣与辨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65-69 

[5]孙芳.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影响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129-130. 

[6]王建民.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3):46-49. 

[7]张更辉,郑龙.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理论前沿,2013(18):7-13. 

[8]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66. 

[9]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1):1-6.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新华社,2010-07-29 

[11]马德伟,张航.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物理专业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30-134. 

[12]李梦娥,张登银.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资格衔接难点与实现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81-83. 

[13]康若祎,夏凯. 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3(12):93-96 

第9篇: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肥胖;营养状况;家庭环境

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近年来的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大学生的体质整体呈下降态势〔1〕,构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中,学生的肥胖问题也比较突出,大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影响人体肥胖、营养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3〕。我们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测试大学生目前的营养健康水平,分析研究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营养健康的关系,以期为干预和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学生,采用不同系、不同专业代表性随机抽取共262名,其中男生143人,女生119人,年龄20.56±1.18岁。各专业分布人数见表1。学生样本中既有参加体育教学锻炼较多的学生,也有非典型体育专业而参加体育教学锻炼较少的学生,具有代表性。

2.2研究方法

2.2.1专家访谈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就有关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问卷设计等有关问题对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和访谈。另外对目前学生营养状况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也对有关方面的专家以及学生进行了访谈。

2.2.2调查问卷

在彭莉博士制定的学生营养状况社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4〕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经信度和效度检验研制完成。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5.8%。

2.2.3营养状况的测定

测试基本指标为: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体型

采用韩国JAWON公司生产的T-SCAN PLUS Ⅱ身体成份分析仪进行体型测量。测试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和考核,严格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方法和要求完成测试。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分组方法是以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于2002年6月通过“中国人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的讨论中确定的BMI值小于18.5为低体重,18.5~23.9为正常体重,24~27.9为超重,大于28(含28)为肥胖〔5〕的标准为依据。

2.2.4数理统计

根据研究需要,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Excel和Spss for window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

(1)对各测试指标和调查问卷各部分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完成。(2)研究一般营养健康与体质的相关性时采用卡方检验来完成。

(3)研究营养健康状况与各环境因素之间关系时采用卡方检验来完成。

3研究结果分析

3.1大学生营养现状

表2显示:肥胖的发生率,男生大于女生。T检验结果表明,肥胖、超重发生率男生与女生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存在营养过剩情况比女生更严重一些;女生在营养不良检出率上高于男生。

表3显示:男生与女生状况比较显示:女生标准型体型所占比例高于男生,超重与临界肥胖的比例,男生多于女生,肥胖体型主要出现在男生中,低脂肪与瘦型主要出现在女生中;在低体重类别中,男生多数为低脂肪肌肉型;而女生多为低脂肪型。

3.2家庭状况与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

统计发现,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与其父亲的体质指数有关(p

统计结果显示:父、母亲学历大专以上的,其子女占BMI正常的所比例较多,父、母亲小学学历的,其子女超重比例最高,占BMI正常者的比例最少。

表6的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的学生中(2000元)超重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肥胖比例最高的出现在>2000家庭中。

表7的调查结果显示:父亲有锻炼习惯的,其子女BMI正常比例高于父亲没有锻炼习惯的;母亲有锻炼习惯的,其子女营养不良的所占比例较低,正常、超重和肥胖的所占比例较高;选择“有”与父母一同参与锻炼的学生,BMI正常的比例高于选择“没有”的。

4讨论与分析

4.1大学生营养状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总体状况营养正常的学生占70.0%;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12.1%,营养过剩(包括超重和肥胖)率为17.8%,男女性别差异比较显示:男生的肥胖率大于女生,而女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从体成分分析结果(表3)可以发现,在低体重类别中,男生在低体重类别中,男生多数为低脂肪肌肉型;而女生多为低脂肪型;女生瘦体型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这说明,男生虽有一部分的BMI低于正常值,但多数是由于体脂肪过低而造成的,肌肉所占体重比例较高;但BMI低于正常值的女生其肌肉所占比例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跟青春发育期男女内分泌的影响,使男性肌肉较女生发达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不同有关,男生在余暇时间比女生更多的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身体的成分由于锻炼的因素而更倾向于肌肉型。

4.2 父母体质指数与学生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

父、母亲体质指数分组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所制定出的标准为依据:28为肥胖〔5〕。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与父亲BMI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关系,父、母亲体重过低的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率都最高,营养正常、超重和肥胖比例最低;父亲肥胖的学生肥胖率最高,营养不良率最低。同时统计发现父亲的体质指数与母亲的体质指数之间呈低度正相关 (父亲体质指数与母亲体质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r=0.307,P=0.000)。这证明学生的身体形态受父母遗传影响。

许多研究证实,父母超重或肥胖为孩子肥胖的危险因素〔6〕。因为非正常体质指数的父母更有可能具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过少或过多,饮食种类的喜好与偏爱等。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影响着子女。尤其是父母的饮食习惯对子女形成自己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影响,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环境里,父母吃什么实际上就预示着子女今后应该吃什么。1970年美国10个洲的营养调查表明,儿童肥胖症的危险性直接随父母的肥胖而变化。父母都不肥胖时危险性最小,父母一方肥胖时危险加大,父母都肥胖时危险性最大。这表明儿童肥胖症有遗传基础〔7〕。对Pima印地安人的研究可见,生活在墨西哥农业生活环境的人群BMI平均值为25kg/m2,而生活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同种族人群的BMI平均值是36.25kg/m2〔8〕。对加拿大魁北克家庭的研究提出了肥胖的形成中基因的作用占30%,文化背景占10%,其他因素占60%的看法〔9〕。因此非正常体质指数的父母应从自身做起,给子女正确的引导,重视培养子女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4.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

教育能够涉及到许多有关健康的问题,如人的健康知识、卫生习惯、行为等。美国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在死亡率和健康研究中应用最广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之一。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教育程度是在社会地位的基本构成中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4〕。杜琳等〔10〕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学历是影响学生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男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均起着明显的作用,母亲作用大于父亲;对于小学生、初中生,仅母亲的学历起作用;对高中生,仅父亲的学历起作用。提示低年龄阶段母亲影响大,高年龄阶段父亲影响大,而且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越大。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知道的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越多,因此相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来说,对其子女的教育应该更科学和全面。本研究显示:体质指数正常的学生,父亲母亲小学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均为最少,父亲学历大专以上的所占最多,母亲学历大专以上的所占比例也较高,名列第二。在父、母亲小学文化组中,子女超重比例均最高。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

4.4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

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为反映家庭经济状况最为有效的指标。收入水平与家庭消费、营养状况、医疗保健状况等有关。因此,家庭收入水平应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关系。美国健康基金在2011年7月的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穷人家庭肥胖症的人群比例远高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比例。在年收入1.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33.8%;年收入1.5万至2.5万美元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31.8%;年收入2.5万至3.5万美元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29.9%;年收入3.5万至5万美元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29.5%;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24.6%。这显示出一种趋势,收入越高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越低。反之,收入越低的家庭,特别是穷人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越高。但对于中国的同类研究中,却呈现出相反的结果。尹小俭〔11〕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肥胖组男生家庭人均收入显著性高于正常组及偏瘦组,女生各组间则不存在类似的显著性差异。《美国健康行为期刊》刊登的《中国青少年超重状况的相关因素:东西方矛盾》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来自高收入和高教育水平家庭的中国孩子更有可能肥胖,这与美国甚至欧洲的肥胖人口构成明显不同。在美国,超重的青少年往往来自贫困、较难获得新鲜农产品的社区、教育程度较低和普通营养学知识较少的家庭。而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较高收入家庭买得起汽车、电视、电脑,运动量下降了。同时子女进食多,消耗少,过剩的营养被储蓄起来,造成了肥胖。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情况一致,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中体质指数正常者的所占比例最高,而肥胖和超重者所占比例较低。随着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贫困家庭的温饱问题也已基本解决,因此低收入家庭给的学生并未出现营养不良比例增多的趋势;而家庭收入较高的两组中超重和肥胖所占比例更高。

4.5父母锻炼习惯对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

父母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体育动机、体育锻炼态度的积极性以及体育锻炼行为有明显影响〔12〕。如果说遗传只是提供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那么环境才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本研究发现体质指数正常组的学生中,父亲有锻炼习惯的比例要高于没有锻炼习惯者,而非正常BMI组中,父亲有锻炼习惯比例均低于没有锻炼习惯者。而母亲的锻炼习惯对子女的影响并无与父亲状况相同的明显规律。这说明父亲的锻炼习惯和子女与父母一起锻炼的习惯对子女拥有正常体质指数BMI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另外,我们对子女与父母一同参与锻炼情况也作了调查,BMI正常组学生中,选择“有”的比例高于“没有”的,其余非正常BMI组的学生比例中均为没有一起锻炼习惯的较多。适宜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正常体型。有研究报道: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改善体脂的含量及分配,比如一般的人群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0%左右,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群肌肉比重可以达到45—50%〔13〕。体育锻炼可以充分发挥机体的生长潜能,有效利用各种营养物质,促进代谢过程加强,全面提高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水平及机体免疫能力〔14,15〕。

5结论与建议

5.1关于大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大学生营养工作的重点应该是防治肥胖和营养不良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女大学生应该采取措施干预其营养不良状况;男大学生应在肥胖问题方面进行干预。

5.2学生的营养状况受父母的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锻炼习惯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状况较好家庭的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更高,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裕虎,张红.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9:85.

〔2〕卢志勇,袁小武.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6,(2):139-141.

〔3〕刘玉梅,武光林.大学新生肥胖与饮食及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3:515.

〔4〕彭莉.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预防指南〔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3.

〔6〕欧阳凤秀,吕抒弋,高萍.上海市部分中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03~304.

〔7〕Bouchard C. Genetics and obesity: Overweight and research direction. In: Bouchard CB, ed. The Genetics ofObesity. Boca Raton CRC Press. 1994: 223-233.

〔8〕Ravussin E, Valencia ME, Esparza J, etal. Effect of a traditional lifestyle on obesity in Pima Indians.

Diabetes Care. 1994;17:1067-1074.

〔9〕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e epidemic. WHO Technical

ReportSeries. 2000;.894:8342.

〔10〕杜琳,方少瑛,邓小冰.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肥胖影响因素 Logistic 分析〔J〕.中国校医, 1995,13(5):326-327.

〔11〕尹小俭,李世昌.中国大学生BMI、血压、肥胖及与家庭人均收入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00.

〔12〕李华禄,杨慧玲.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30-133.

〔13〕From Princi Ples &Labs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 lst edition.RePrintedwith Permission of Wadsworth,a division of Thomason Learning .1999,86:38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