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精选(九篇)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

第1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欧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02一、引言

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在人类的百年历史历经多次波折,这不仅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体现,也是人类对其以货币表示的国际信用秩序选择的历史。八十年代中期后,在以美元推动的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强势区域国家不断试图摆脱美元控制,因此便出现了货币的区域协调安排和货币区域化趋势。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区域体,在货币一体化领域尝试也走得最远。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性是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如何恰当有效地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是一体化成败的关键。欧盟的情况则更加特殊,欧盟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较为独立。但财政政策却分散在各成员国财政当局手中,各国之间普遍缺乏协调机制,如何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直是欧盟宏观调整政策的棘手问题。目前欧元区结构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缺乏财政联盟或财政一体化。二是缺乏一个最终借款人。

因此本文从欧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现状分析入手,运用博弈论框架,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风险和可能均衡解,并给出我们的政策性建议。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欧洲经济货币萌芽阶段。本阶段的启动标志为欧共体的建立,结束标志为1969年海牙首脑会议出台的 “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合作是基于功能性组织的。主要由六个国家主导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该时期的主要经济伙伴机构。1957年,六个参与国家的煤钢共同体签署了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体提出了货币合作的倡议,如成员国国际收支的调节,减少成员国之间的汇率波动等。1958年,六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欧洲货币取代欧洲支付联盟协议,促进自由兑换货币的发展。

第二阶段:第一次经济、货币联盟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1969年共同体的海牙首脑会议,结束的标志是1978年欧洲货币体系的诞生。首先,在共同体内部实行了“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1971年12月史密森协议将布雷顿体制成员对美元的浮动幅度由±1%扩大为±2.25%。其次,在1973年建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其主要职责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干预,成员的外汇储备管理,帮助成员国协调收支平衡等。再者,创建新的“欧洲计算单位”。欧洲货币单位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成员国内货物贸易结算的机制,但也部分地适用于成员国的金融业务。欧洲计算单位是欧洲统一货币的萌芽。

第三阶段: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可自欧洲货币体系正式生效的1979年算起,直到1989年第二个经济、货币联盟的出台。

1973年,欧共体决定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主要包含两个要素:(1)对外部的浮动汇率系统内固定术的实施,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的稳定性,使所有成员国保持相互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家的汇率波动不超过中心汇率±2.25%。成员国以外的其他国实行联合浮动货币。(2)建立一个欧洲货币单位。在九个会员国的货币形式的“一篮子货币”,以加权平均值作为成员国货币的法定中央率的计算标准和提供国际结算方式。

第四阶段:建立经济与货币贸易联盟阶段。这一阶段从1989年《德洛尔报告》开始,到2003年3月1日,欧元现钞进入流通领域并取代成员国本币为止。

1989年6月《关于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对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又被提上了日程。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通过,欧洲经济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3年,欧盟正式取代欧洲共同体。欧盟制定统一的市场,基本上是在欧盟范围内实现了货物,资本,劳动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单一货币。

根据《马约》制定的欧盟货币一体化的时间表,1991年1月1日起由欧洲中央银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发行单一货币欧元;从2002年1月起,欧洲中央银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发行单一货币欧元;从2002年3月1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盟货币一体化计划完成。

三、欧盟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

(一)欧洲的货币制度

欧洲中央银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欧洲中央银行和其他由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的国家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欧洲央行和欧元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共同构成体系。只要欧元区外还存在欧盟成员国,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将与欧元体系一直共存。

欧洲中央银行具备法人身份,决策机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将不具有法律地位,是执行机构。理事会由欧元区中央银行行长;共同委员会将吸收欧盟非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该组织的日常管理是执行委员会,决策机构是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负责制定一个统一的欧元区的货币和金融政策,然后交给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实施。

(二)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一,货币政策目标。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105(1)款明确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在不与此目标相抵触的情况下,各国中央银行可以在促进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提供支持。

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评估标的有两个,即两个支柱目标:

1.货币供应量M3的增长率。欧洲央行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供应的政策选择的主要战略中间目标。欧洲中央银行将货币供应M3的年增长率设定为4.5%。它的统计范围包括:现金,存款本两年期存款,回购协议三个月通知存款单,货币市场基金和货币市场工具,两年期债券。

2.对未来价格风险的广泛评估。除了货币供应量,欧洲中央银行将大量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作为第二支柱的货币政策策略分析。第二支柱的分析集中在中短期内对价格指数的影响。这些指标包括:工资,汇率,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曲线,财政政策指标。欧洲中央银行对这些指标的价格可能带来的风险评估主要集中在物价评估,金融发展评估,欧元区宏观经济预测等方面。

第二,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决定。

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是基于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以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政策应使按照欧洲中央银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要求维护欧元区的物价稳定;第二,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第三,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欧洲中央银行依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立的独立地位及赋予的使命自主行使其在欧元区的货币政策职能。

四、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困境

欧洲一体化的历程中,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始终处于平行发展的轨迹上,但是两者的推进速度并不一致。一体化的每一次重要进展,都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安排作保障。而每一次进展都与各成员国政府围绕条约进行的谈判密切相关,这些谈判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政治领域的。由于各成员国对政治领域的敏感性以及让渡方面的障碍,使得长期以来政治联盟的建设比经货联盟更加困难。因此,欧洲一体化采取的基本上是经济先行,带动政治的路径。

欧盟在一体化进程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管理当局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财政机关,也没有建立一体化财政体系。事实上,从关税同盟开始,欧盟财政政策便在协调。欧盟体系内的财政政策现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在欧盟层面的财政,即欧盟共同财政,财政收入转移到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欧盟共同体预算收入和再分配的形成,但中央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只占欧盟GDP的1%~2%;二是独立的国家预算,国家财政仍然在大多数成员国内部。

目前,欧盟财政政策的基本模式: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调节功能主要由成员国承担以保持更大的国家财政独立。这容易造成欧盟国家彼此形成混乱的局面。在财务方面,在欧盟范围内统一的声音的缺失,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抵消了各国财政政策协调的初衷。

五、博弈论框架下的欧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高财政赤字将导致通货膨胀,但如果货币当局不以货币的方式来支持国家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便不会出现。这将是两种可能的结果:国家破产或财政改革。这基本上是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博弈:不同的部门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而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导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冲突。

对于欧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前文所述,是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掌握货币政策的货币当局是欧洲中央银行。掌握财政政策的却是各成员国的财政当局。

(一)静态博弈

博弈结果矩阵由博弈的矩阵可得,我们制度A与D都是可能的均衡点。如果财政当局估计货币当局会保持强硬的态度,维持紧缩政策,所以最好也采用紧缩政策。但如果财政当局估计货币当局会让步,那就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因此对于究竟实现哪种均衡,结果是不确定的。

(二)动态博弈

在静态博弈下,我们无法保证实现欧洲货币联盟所追求的最佳政策组合A。但在实际中,是货币当局首先决策,然后各国财政局进行决策的,因此我们引入了动态博弈框架。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明确定义价格稳定是欧洲货币联盟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并且将保持欧元区的价格稳定这一目标授予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同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还确定了一锅加入欧元区的赤字和债务标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明知货币局的决策后,各国财政局最理性的选择就是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使得均衡A得以实现。

从欧洲货币联盟的角度在成立初期,该成员的财务状况获得极大地改善,欧洲货币联盟的经济决策是令人满意的。没有出现经济学家所担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但问题是,自2001以来,在面对经济衰退,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违背了原来的承诺。使得达到了均衡B对货币联盟生产的直接威胁。

此时的货币当局又该如何选择呢?如果依然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拒绝为各国经济振兴计划融资那将陷入非常危险的均衡B状况。而且在某些特定时期,由于政治压力和一些特殊原因,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很难进行调整,此时的货币政策就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现实是,欧盟只是对如果一国长时间赤字将考虑取消其成员资格这一点还有坚持,其余时候货币政策最终都还是配合了财政政策的行为,因此最后达到的均衡不是A。

六、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统一的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和财政分权政策下必有利益冲突,这利益冲突将导致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冲突。通过博弈理论框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矛盾是欧盟经济系统的一个巨大的风险。

但在经济高度一体化的现实面前,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又是利益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认为调和这种矛盾似乎是不可能的。调和这种矛盾是依赖于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的财政约束,而且还取决于成员国的利益相关者的自我调节。

因此我们认为其主要表现就是在经济危机时货币政策将服从财政政策利益,采取双扩张政策。但在长期仍是财政政策服从货币政策利益,以价格稳定,减少赤字,遏制通货膨胀为第一目标。

但我们同时认为,如果不能解决财政权分散化的问题,从长期看欧盟的稳定性必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注释:

①陈亚温,李双.欧元论—欧盟货币一体化始末.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②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③欧洲中央银行网站(http://www.ecb.int)。

参考文献:

[1]Alesina,T.2002.”Fiscal stabilization policy in a monetary union with inflation targeting.”ECPR discussion paper No.3232.

[2]Banerjee,G.2001.”Ruled and discretion with common central bank and separate fiscal aurthoritie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53:45-68.

[3]陈亚温,李双.欧元论——欧盟货币一体化始末[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第2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资产价格 稳定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部分国家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资产价格的波动会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甚至还会诱发银行信贷危机,引发社会宏观经济的衰退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持资产价格稳定,这需要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出发,探讨资产价格与其他经济变量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资产价格的稳定发展。

一、资产价格的相关概念

资产价格在金融定义范畴包括证券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这两方面概念,这一概念中所涉及到的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资产价格中的证券资产价格对于利率的敏感性较强,其波动主要来自于短期股票投资回报率的影响,极易受到货币政策及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证券资产价格的波动与相对应的实体经济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其上涨和下跌往往伴随着实体市场经济的上升和下滑。资产价格中的房地产价格则与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密切相关,需求方面依赖于当前收入水平、现金流状况以及平均折现率,在供给方面则依赖于土地面积或建筑的可用性,以及现有住房的质量水平。实质上资产价格发生波动,这将直接影响当前社会的金融系统和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基于此特征,探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具备极为深远的现实应用意义。

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正不断发展和深化,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所在。同时包括土地出让金等房地产相关税费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也成为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开发进程不断加快,抵押贷款以及购房行为处于快速增长进程之中,资产价格中的金融资产属性不断增强,同时资产价格正处于不断波动之中。这不仅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同时也增大了社会居民的经济负担,对于社会层面而言也制约着发展方式的优化转变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进程。因此维持包括证券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等内容的资产价格稳定,有助于更好地促进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社会影响。资产价格稳定与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力作用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一)维持资产价格稳定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界较为奉行的一种宏观调控理念为“一个目标”和“一个工具”。“一个目标”为保持物价稳定,通过单一的物价稳定目标可以有效平抑通货膨胀预期;而后者“一个工具”则为短期名义利率,通过一定规则的利率调整可增强财务政策的透明性,从而现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基于此理念可发现,财政政策较为有限,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则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能带来差异化的影响,财政政策可更为直观地反映资产价格的波动变化。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初期,居住房屋类别依赖于我国福利制度,在这段时间财政政策能更为直观地反映资产价格的变化。随着房地产业市场增长不断加快,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变化过程中有着更为直观地体现,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容差率也有着极为明显的变化。为了维持资产价格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者实现协调发展,统一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资产价格的科学合理控制。

(二)资产价格中的货币政策反应模型

货币政策的实施目标在于维持物价稳定,即维持商品价格的稳定。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将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和破灭对于经济产出和货币通胀的影响纳入考量范畴。资产价格中的汇率波动会对货政策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来自于货币流动以及市场交易等方面对于货币供给政策的影响,货币升值会直接影响货币兑换过程中的等额价格波动,国家银行需通过货币供给的不断提高来改善这样的现状,但同时货币升值的预期提升会促使国际资金流入我国货币市场,客观层面引起货币扩张,这会直接影响物价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的提升波动,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应用资产价格中的货币政策反应模型,通过缩小货币市场流入,有效改善货币扩张的金融状况。

(三)资产价格中财政政策反应模型

“一个目标一个工具”的宏观经济调控理念在过去似乎取得了成功,然而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却对这一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我国央行明确宣传,资产价格稳定并非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依据。在财政政策反应过程中也需时刻关注和掌握资产价格的波动状况。财政部门不仅需要维持政府债务的持续发展,同时还需促使产出稳定,基于此税收比例将成为政府债务缺口和产出缺口的重要函数,对于资产价格中财政政策的反应模型需体现债务和产出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通过两方面的综合协调和控制,合理实现资产调配,从而实现资产价格的稳定发展。

三、结语

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资产价格的稳定会带来差异化的影响,在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机制及关系的过程中需有所侧重,通过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资产价格趋于稳定。

(作者单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俊雪,秦聪,张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J].世界经济,2014

(12):3-26.

[2] 邓创.中国货币政策应该盯住资产价格吗?[J].南京社会科学,2015(07):33

-39+53.

[3] 刘哲希,韩少华,陈彦斌.“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16(06):3-11.

[4] 王劲松,韩克勇.资产价格、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与金融稳定研究――一个理论研究述评[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03):63-69.

第3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用空间;历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3―0106―07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导出

(一)国外研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登上历史舞台真正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是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之后。凯恩斯学派(keynesians)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有其演进过程。凯恩斯偏爱财政政策,对财政政策高度重视。凯恩斯指出:“就我自己而言,我现在有些怀疑,仅仅由货币政策操纵利率到底有多大成就。国家可以向远处看,从社会福利着眼,计算资本边际效率,故我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汉森(A.H Hansen)曾言:“货币武器确实可以有效地用来制止经济扩张”。“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所提供的充分证据表明,恢复经济增长仅仅靠廉价的货币扩张是不充分的”。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在其名著《经济学》一书中引用维尔,罗杰斯的话――“自从开天辟地以来,曾经有三件伟大的发明:火、轮子以及中央银行”。――对中央银行包括货币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他颇为自负地认为:“经济科学已经知道如何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使衰退不致滚雪球式的变成一次持续而长期的不景气”。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共同撰著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他们更意气风发地指出:“凯恩斯革命早期,一些宏观经济学家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充满疑虑,正如他们对新发现的财政政策充满信心一样。但是最近20年来,联邦储备体系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并显示出自己有能力减缓或加速经济发展”。“目前,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都趋向于相信,美国的稳定政策应该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实施”。詹姆斯・托宾(James Tobbin)高度重视货币政策:“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人――当然也没有一个新经济学的实践者或支持者――会认为货币无关紧要,货币政策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无关”。他甚至断言;“在美国,标准的新凯恩斯学说,即我前面所说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至少从1950年以来,也就是说远在货币主义兴起之前,便认为货币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至少从1951年签订了财政部一联邦储备系统协议以来,政府就已根据这种看法制定政策了”。

货币学派(Monetffrists)是以凯恩斯学派的对立面出现的,其最显著特点是强调“货币最重要”(事实上是强调货币分析最重要而不是货币政策最重要)。但其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也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三:“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政策的作用持消极否定态度,货币政策自难例外。卢卡斯(Robert E lucas)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

为了回答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理论危机”,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Keynesian Economics),开始批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凯恩斯主义的全盘否定。阿兰・布林德(Alan.Blinder)指出:“宏观经济学已处于另一次革命之中,这次革命等于凯恩斯主义的再现,但是具有更加严密的理论风格”。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更专门撰写了《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指出:“萧条经济学,即专门讨论30年代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的经济学,已经重返历史舞台了”。“萧条经济学回归了,这意味着什么?从本质上看,它意味着两代人以来,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方面第一次出现问题,即私人支出不足以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越来越成为世界大部分地区通向繁荣的障碍”。

(二)国内研究

1984年建立二级银行体制后,我国经济学界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有价值的讨论。黄达认为:“我们上上下下注视到现代宏观经济政策是在80年代中期。就一般趋向看,是估计偏高。比如那时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只要控制住货币,就可以给建设和改革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这样的高估价在1989年的紧缩中有明显的反映:紧缩的贯彻,货币政策显得单枪匹马,过分突出;企图扭转下滑的趋势,也过于单独依靠扩大货币供给这一个杠杆的‘启动’。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谢平指出:“货币政策短期内的多重目标是否能同时达到呢?非常困难”。“面对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能否像抑制通货膨胀那样迅速有效呢?答案是否定的”。

范从来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戴根有指出:“相当多数的人认为,货币政策不像财政政策那样有效,认为这两年的经济增长只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作用。其实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是总揽社会总需求的,任何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加以配合,都可能落空。所以从道理上讲,这两年财政政策作用,很大程度上是货币政策给予积极配合的结果”。

(三)简要评论与问题的导出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看法也不尽一致。原因何在?主要在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中外经济学界却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缺乏足够的重视。为此,深入探讨我国经济运行格局的变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空间的变迁,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政策的调控空间越来越大

(一)我国财政政策调控地位的历史演进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不仅行政国防文教卫体靠财政拨款,发展国有经济和支援农业的资金也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由此,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财政政策

“独木撑天”,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三平理论”的权威解释――财政收支平衡是关键,物资供求平衡是基础,信贷收支平衡是综合反映――即可得到说明。

改革开放初期,不少人认为财政分配权过分集中,从而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力量过强,不利于搞活经济。极端的意见则是要财政退出经济建设领域。现实发展结果是国民经济“紧运行”,财政日益贫困化。在财政日益贫困化的情况下,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东南亚金融危机(1978-1997)这一时期,财政政策很难承担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本该承担的调控任务,一直默默无闻。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国家财力日益增长,财政政策重新崛起。我国财政政策作用空间的变迁可简单归纳,如表1。

(二)财政政策的调控空间越来越大

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政策的调控空间越来越大。具体表现是:

1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占GDP的比重日益提高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持续保持良好势头,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增长率也稳步提高。1997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6.8%,至2007年已提高到32.4%。

伴随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深入和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日益提高。同时,国家财政已有能力通过增加债务来集中财力,为财政政策发挥调控作用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证。199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1%,至2007年已提高到21%。财政收入与债务收入已成为国家集中财力,保证财政政策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基础。

2 税收的强制性有利于财政政策调控作用的“全天候”发挥

2007年5月8日,为了抑制信贷过度增长和股市投机,中国人民银行三管齐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和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但股市逆势而上,不跌反涨;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宣布,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由千分之一上调为千分之三),股市应声而落,900多只股票下跌至跌停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调控股市效应的巨大反差,向人们充分展示了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的调控威力即税收的强制性有利于财政政策调控作用的“全天候”发挥。

诚然,中央政府财权集中度的提高为财政政策发挥调控作用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证。但是也应看到,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日益提高,中央政府财权的过分集中与市场化改革之间又存在着潜在的难以克服的矛盾。

三、面对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调控效力日益弱化

(一)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地位的历史演进

前已说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是国民收入分配主体,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调控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巨大的调控作用。但那时银行却是财政的附庸,无足轻重,甚至连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也不存在,更谈不上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了。改革开放特别是1984年二级银行体制建立以后,我国货币政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宏观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改革开放初期至东南亚金融危机(1978-1997)这一阶段,货币政策一木独秀,宏观调控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面对通货紧缩和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受到重挫,调控空间受到挤压。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空间的变迁可简单归纳,如表2。

(二)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发挥调控功能的约束条件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时期以来备受经济界和社会有识之士广泛关注的“流动性过剩”。就流动性而言,我国经济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流动性过剩在金融领域大体具有下列表现:

1 M2/GDP过高

M2/GDP是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提出的衡量金融发展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是金融相关比率)。戈德史密斯认为,一国的货币化率越高,表明一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货币化率已高达165.03%,已是全球最高的货币化率了。高达165.03%货币化率一方面表明我国流动性过剩,货币资本由短缺转为过剩;另一方面则表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理由很简单,货币化率的倒数GDP/M2是个金融效率指标,它代表单位货币供给量所推动的GDP产出。货币化率越高,表明单位货币供给量所推动的GDP产出越少。

2 金融机构巨额存差

自1995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开始持续出现存差,从而一举结束了金融紧运行的格局。至2006年底,存差规模已达110148.82亿元,存贷比已高达148.89%。巨额存差表明,金融机构资金十分充裕,是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的集中体现。

3 外汇储备激增

继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出现持续存差后,200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同时呈现双顺差格局。在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迅速增加。至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44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与此同时,外汇占款已高达98980.27亿元。巨额外汇储备造成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日益加强,市场流动性日益加剧。

(三)流动性过剩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效力的弱化

由于货币政策调控功能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的,这里,仅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功能的变化便可清楚看到货币政策调控效力的式微。

中外学术界公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却没有进一步说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强有力调控作用的适用条件。其实,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强有力调控作用有其适用条件即商业银行体系对中央银行的资金依赖(具体地说,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必须大于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率)。失却此前提条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会从“强有力”变为“无能为力”,从“巨人”变为“侏儒”。

二级银行体制建立以来,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可分为两个阶段:1984――1997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是负值,在资金上严重依赖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具有强有力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1998年以来为第二阶段,此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是正值且超额储备越来越多,流动性十分充裕,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已失去强有力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2007年我国中央银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在紧缩信贷扩张和收回,剩流动性方面却收效甚微。

应该承认,2007年我国央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防止经济过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已将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推至极限。流动性过剩有其产生的我国外汇体制和国际背景根源,远非货币政策所能从容改变。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由于中国的财政金融格局方面的原因,在中国有一种明显的倾向: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普遍高估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财政政策开始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启动内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时人们又普遍看好财政政策而贬低货币政策。为此,如何正确看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真正发挥调控作用是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之后。基于当时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衰退的背景,凯恩斯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进入20世纪40年代,长期的经济萧条暂时为战后繁荣所取代,有效需求不足得以缓解,通货膨胀开始抬头,在此形势下,凯恩斯主义者进而提出了“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Compcnsatary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即根据经济的冷热,交替实施紧缩和扩张政策。著名的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托宾等更看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组合。 从世界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践来看,人们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逐步形成了下列共识:(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总供求的平衡,即AD=AS;(2)货币政策利用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来影响总供求的平衡;财政政策利用支出和税收影响总供求的平衡;(3)阿尔文,汉森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原理已经得到中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即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具有强效应而对治理通货紧缩效应较弱,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具有强效应而对治理通货膨胀效应较弱。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异同可简单归纳,见表3。

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四种搭配组合即“双松”、“双紧”、“一松一紧”和“一紧一松”,就其实质而言只是抽象的理论模型。货币政策是科学,更是艺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审时度势、灵活运用。我国当前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应对流动性过剩、实现“双防”目标的一种对策。

五、结论与启示

总结全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1 财政政策发挥调控功能以国家财政拥有一定财权为基础,货币政策发挥金融宏观调控功能以商业银行体系对中央银行的资金依赖为前提(具体地说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必须大于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率)。失却此基础和前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功能就会大打折扣甚或完全丧失调控功能。

第4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在市场经济http://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理配合使用,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本人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利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同总需求波动、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内在联系,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使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通过这种对比关系调节总需求变动及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的平衡。财政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是国家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政策体系。它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和控制的,国家可以通过它直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和各种活动,这是价格政策、货币政策不具备的。二是强制性。财政政策一般是通过立法形式制定和颁布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制定,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所以,财政政策就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财政政策运用得恰当,就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财政政策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运行。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而且增加了财政政策运用的难度。货币政策是国家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相应措施。也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传导等内容。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调节经济的宏观政策和经济工具。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共同点和统一性,但也有一定的区别。两者的统一性在于:第一,这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第二,两者都是需求管理政策;第三,从经济运行的统一性来看,财政、信贷和货币发行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所以,如果这两个政策目标不统一协调,就会形成政策效应相悖,造成宏观经济运行失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和总共给进行调节,但二者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并且它们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它们的不同点是: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调节范围不同。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税种、税率、预算收支、公债、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贷款限额、存贷款利率、汇率等。财政政策的调节范围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非经济领域。货币政策的调节范围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其它领域居于次要地位;第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分配所起的作用不同。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所以,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下来,财政收支的规模也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及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银行是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的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的方式集中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调剂。这就决定了银行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形成;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需求调节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来看,包括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社会消费需求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财政在社会消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财政在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进行适当压缩,就会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立竿见影。但是,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就无能为力。财政、信贷两方面影响消费需求的形成。财政通过个人

转贴于 http://

所得税制度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而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只是间接影响。由于居民的储蓄存款可以随时提取,导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http://求的形成弱于财政。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再生产供应资金,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由财政承承担,流动资金投资主要由银行供应。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重点是供应流动资金。所以,财政对形成投资需求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对形成投资需求的作用主要是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扩大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所以,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需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银行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才会发挥其扩张或紧缩的作用。从而可以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第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同。由于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从确定到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决策时滞较长;而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决策时滞较短。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滞后,由有关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长。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要优于货币政策。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能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这些方面的作用不同,所以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否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政策之间就会发生摩擦和碰撞,彼此抵消作用,从而减弱了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应和力度,这就难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目标。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就是各种类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即膨胀性(松的)、紧缩性(紧的)和中性三种类型的不同组合。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松的政策措施,扩大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紧的政策措施,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至于到底是要采取何种政策搭配,主要决定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及其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一)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即“双松”政策。这种配合形式适用于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如果配合不好,或放松幅度不适当,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抑制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适用于严重通货膨胀时期。但如果控制力度过大,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

第5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 本来财政和银行都是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综合部门,应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置于第一位。但是现实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各部门根据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为基点、依托自己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机制而制定,而对两大政策相互关系和影响、尤其是对两大政策的相互抵触可能导致的后果缺乏权衡;财政和金融部门之间也缺乏稳定的沟通机制,致使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和调控力度很难准确把握,乃至出现逆向调节和相互抵触。因此,为有效地发挥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合力,必须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目前的各自为政到协调配合的根本转变。

(二)财政调控能力弱化,金融调控独木难支 制度变迁进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资金配置渠道了根本性变化,即国民收入分配由政府向企业和个人急剧倾斜,资金配置由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主导型,金融事业空前发展和凸显。但是金融事业的过分凸显并非其自身真正发展的结果,而是财政规模萎缩和国有企业资金困难烘托而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规模不断萎缩,财力日趋困窘,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致使财政调控缺少必要的物力基础,调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富集了足够的财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如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等,其结果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劣化,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由于银行承揽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使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既定目标,甚至扭曲变形。

(三)财政与银行职能错位,影响两大政策的配合 绩效财政和银行在宏观调控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两者的地位和特点各异,运作方式和手段便不尽相同,因此两者理应有明确的分工。而长期以来,财政和银行关系不顺,使调控职能相互错位,影响配合绩效。(1)财政资金信用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并存。银行挤占大量财政资金,使财政直接增支或减收,干扰了财政的调控效果。财政挤占银行资金也日趋严重,如财政向银行的间接透支有长期化扩大化的趋势和银行承担部分本应由财政安排的国家专项储备等。(2)银行代行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突出表现在用银行贷款维持亏损企业运转和代行社会公共保障职能。(3)通常,货币政策侧重总量控制,财政政策更适于结构调整。但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变化,银行信贷资金成为社会投资的资金主源,银行承担总量和结构调控职能,但其成效并不显著,结构矛盾不但没能有效解决,反而日趋突出。 国有企业体制缺陷严重阻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现代企业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点,也是宏观调控成败的关键。但是,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基本上不具备硬预算约束机制,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低下,但却有着强烈的投资欲望和冲动,而自有资本和财政资源又非常有限,便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致使负债居高不下;兼之企业效益不好、亏损严重、信用观念缺乏,导致偿债能力和愿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了对国有银行的多重冲击。值此情形,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都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架构

第6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摘 要]CPI和PPI均是反映一国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出现一正一负的状态。面对“二率背离”出现的“剪刀差”现象,不应再仅仅抓住CPI不放,应同时兼顾近年来PPI持续紧缩的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结合,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配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增长,同时警惕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由CPI、PPI的分化现象导致的我国政策的走向。

[关键词]CPI;PPI;政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87

[中图分类号]F424;F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价格波动通常从由PPI所衡量的上游价格指数,向CPI所衡量的下游价格指数传导,然而我国的价格传导关系在近10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例如PPIq跌幅度远远大于CPI涨跌幅度,CPI和PPI的背离越来越大,PPI的波动不能及时向CPI传导。鉴于此,本文从CPI和PPI的含义入手,一方面分析了近几年我国CPI和PPI的波动特征,同时解释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并对如何适应未来经济改革提出了政策上的建议。

1 CPI指数和PPI指数

1.1 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购买的食品、衣服、住宿、燃料、交通、医疗、学费及其他商品的价格基础上的,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生活成本。

1.2 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又称批发价格指数。它是衡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用到的产品的价格变动的相对数。生产者价格指数是建立在产成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基础上的,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生产成本。

1.3 CPI与PPI的关系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1.3.1 CPI和PPI的关系

PPI作为CPI的先行指标,对CPI产生传导作用,当前的PPI走势会决定以后CPI的大致走向,但从2008年5月份开始,我国的CPI走势和PPI走势出现了相反的变动,甚至自2012年3月,PPI与CPI便开始出现了一正一负的变动,且这一变动持续了近50个月。

1.3.2 CPI和PPI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CPI与PPI两者一般呈同向趋势,只有当经济走势发生变化时才会先后发生变化。变化蕴含的一般经济含义是:CPI和PPI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上升,经济增速加快;CPI和PPI下跌,意味着经济放缓,下跌幅度过大,导致通货紧缩,经济陷入衰退;CPI上涨,PPI下跌,意味着企业利润增大,经济将进入一个扩张期;CPI下跌和PPI上涨,意味着企业利润减少,经济有衰退的危险。

2 CPI、PPI变化趋势分析

2.1 分析变化趋势

CPI和PPI在2011年10月份左右出现了交叉后,PPI出现明显的下滑,形成走势分化的局面。且在PPI走势低迷的情况下,CPI也逐渐形成了下行的趋势,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形成了“剪刀差”的现象。

2.2 从变化趋势分析我国目前经济形势

CPI和PPI均可以作为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指标,一般而言,CPI更为广泛使用一些。然而在PPI长期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只研究CPI指数的变化显然不合理。尽管CPI仍维持在2%左右,但依据众多其他指标及跨国经验,基本表明我国经济状况已进入轻微通货紧缩阶段。

3 针对CPI和PPI分化的政策及建议

3.1 财政政策

3.1.1 财政政策的建议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变动调节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某些经济总量的政策。在我国出现经济轻微通货紧缩,国内出口受到抑制、国内消费不足、投资需求带动不了的情况下,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3.1.2 财政政策的优势与不足

凯恩斯曾指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过剩的产能和不足的需求,然而供给不会自发的创造需求,只有需求才能继续生成需求。财政政策工具有较强的填充需求缺口的能力,这是货币政策望尘莫及的。财政政策不仅能有效带动消费和投资,且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可直接成倍增加就业和产出,而后者则是以利率为中介向市场传递信息,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然而,财政政策并不能取得理想中的好效果,原因在于它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越差;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越好。

3.2 货币政策

3.2.1 货币政策的建议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在我国目前轻微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下,应采取适当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从而达到刺激投资,刺激总需求的效果。

3.2.2 货币政策的优势与不足

货币主义论者认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会导致“滞胀”问题,而货币政策不仅可以通过利率渠道引导经济,还能直接作用于信贷量等变量,进而刺激需求。且与财量相比,货币供应量与消费水平的相关性更高。

货币政策存在的不足是当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会被货币流通的速度所抵消,且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由文中两种政策的局限性可知,单方面使用一种政策来调节经济并不足够,为了使政策更好的达到预期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将两种政策结合起来使用。从根本上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使供给与需求在变动中保持一个最优的结构,进而使社会经济维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时,可能会损害各自的独立性。且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预防扩张性财政政策与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

4 结 语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将构成我国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发展的真正基础,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已经进入增长速度“换挡”、市场化改革“阵痛”加剧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等多重背景下,摒弃原有的思维模式,彻底告别非常规刺激政策的时代,对经济增速的减缓持包容与克制的态度,且政府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缩小CPI指数与PPI指数之间的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康.PPI、CPI传导机制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5).

[2]向悦月,周昭雄.我国PPI与CPI走势“背离”的成因及协整检验[J].中国林业经济,2016(4).

[3]邹静娴.中国CPI、PPI的分化与通缩[J].国际经济评论,2016(4).

[4]姚兴财.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6(11).

[5]燕雄.10月份CPI重返“2”时代[N].中国信息报,2016-11-30.

[6]刘金全,解瑶姝,龙威.“新常态”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的新视角[J].经济问题,2016(3).

[7]尹岁.新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法[J].时代金融,2016(11).

[8]何代欣.中国财政政策取向[J].中国经济报告,2016(10).

第7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引言

中央银行要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完全充分地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主导着金融体系,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银行体系在一国融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股票市场作为融资渠道、资源配置和产权交易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强,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另外,传统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抑制通货膨胀即保持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稳定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经济增长日益重要并且与消费价格水平相关的资产市场价格股票价格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中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激烈争论和中央银行的极大关注,这就使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挑战;以及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影响;最后还包括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下降。

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传导经历如下过程:当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变化一方面通过影响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直接使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支出从而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利率以及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进而影响支出和总需求。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通道,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大企业以及原来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才能获得资金的大量中小企业都能低成本地进入股市直接融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货币政策主通道的地位将大打折扣,而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则日益突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传统的、教科书式论述的是凯恩斯的理论,即央行的政策调整先影响市场短期利率,再传导到长期利率,影响投资水平,进而影响实际经济。股票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从而影响社会信用规模和实际经济活动。财富效应,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居民的消费支出由居民的毕生财富决定,人的毕生财富由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及金融财富组成,而金融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普通股;当股价上升时,金融财富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支出将增加,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当然股价的短期爆发性上扬,对消费者而言只是暂时性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较小。但如果股市的繁荣是长期而稳定的,居民的金融财富将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此外,长期稳定发展的股市还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增加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增加消费支出。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经济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带动股市持续上涨、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对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影响。一般地讲,升息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成本而减少投资需求。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公司盈利和价格——收益比率上升,同时投资者从股市的回报率高于利息成本,这必然会削弱利率对消费和借债入市需求的影响。从这几年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结果来看,利率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已有所改变,表现在:一方面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在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加大。以前,美联储调息对股市影响很大,当利率上调,股市价格通常是大跌;当利率下调时,股市价格上涨。而近几年从美国联储利率调整的影响力来看,股市投资者是透过利率的变动来预期美国经济走势而非利率本身的含义,也就是说,当利率上调时,股市也同时大涨(个别情况除外),因为利率上调意味着经济的增长趋势;如果利率下调,其意味着经济的疲软,股市也随之下跌。利率与股价的关系已经有所改变,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已在下降。相反,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经常要考虑股市走势的因素。如2001年3月20日美联储调整利率多少与股市的发展动向有关,尤其是考虑到调整前股市财富缩水对消费支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又如2001年4月18日,美联储在降息的公告中表示,持续下跌的股票价格、制造业疲软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是促使联储今日降息的主要原因。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传统的货币政策立足于保持币值稳定,多将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作为目标。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价格的变动已经开始对一般价格水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生活水平(在此意义上与商品价格的作用一样),因为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股票价格的上升会改善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从而通过财富渠道带来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同时,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误导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决策,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还可能会促进企业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投资股市,助长股市泡沫。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的膨胀有可能造成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因为财富效应会增加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刺激消费者花费他们的股票收益。即使在产品市场的买方条件下,股票价格的猛涨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膨胀没有什么影响,中央银行也仍然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膨胀。因为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可能会促使公司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因为他们可能在未来的资本收益上下赌注。股票价格膨胀的另一个巨大风险在于它的高度波动性。这种高度的波动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金融与经济的不稳定。历史的经验证明,股票市场持续的泡沫时间越长,它爆破的声音就越大,对实体经济的损害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一旦股票价格剧跌,则会使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从而动摇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并大量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诱发信贷危机,这些情况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急剧下跌引起的通货紧缩才是真正可怕的通货紧缩。因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剧跌意味着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急剧减少,严重动摇人们的消费信心,减少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因此,至少从理论上看,将一般物价水平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不完全的。实践中,人们还发现,股票价格的过度上升往往出现在一般价格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价格水平的背离往往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局面。

四、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金融当局采纳的主要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理论,即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比如,每年增长6%~7%,以保证经济在无通货膨胀下按自然率水平稳定增长。但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人们发现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经济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都越来越令人不满意。股票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函数发生变化,使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较大差异,而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仅仅考虑的是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因而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的全貌。从货币供给看,货币供给量是由央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共同决定的,而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在日益增强,而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这三者行为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货币的供需,使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受到挑战。

五、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传统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这三个工具都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有效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消费、投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金融结构的变化使再贴现、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公开市场操作则以其更富弹性、更具市场化而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因此,可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使公开市场操作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小结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对货币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在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然而对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参考文献:

[1]Bernanke,B.,andM.Gertler,1995,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ofMonetaryTransmission[J],JournalofEcono

micPerspectives,Vol.9,No.4,Fall.

[2]Bernanke,BenandGertlerMark,1999,MonetaryPolicyandAssetPriceVolatility,i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

[J].KansasCity: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

[3]Bernanke,BenandGertlerMark,2001,ShouldCentralBanksRespondtoMovementsinAssetPricesAmericanEconomicRev

iew[J],May.

[4]戴有根.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研究,2000,(9).

[5]冯用富.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J].经济研究,2003,(1).

[6]李振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

第8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引言

中央银行要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完全充分地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主导着金融体系,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银行体系在一国融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股票市场作为融资渠道、资源配置和产权交易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强,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另外,传统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抑制通货膨胀即保持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稳定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经济增长日益重要并且与消费价格水平相关的资产市场价格股票价格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中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激烈争论和中央银行的极大关注,这就使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挑战;以及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影响;最后还包括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下降。

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传导经历如下过程:当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变化一方面通过影响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直接使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支出从而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利率以及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进而影响支出和总需求。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通道,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大企业以及原来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才能获得资金的大量中小企业都能低成本地进入股市直接融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货币政策主通道的地位将大打折扣,而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则日益突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传统的、教科书式论述的是凯恩斯的理论,即央行的政策调整先影响市场短期利率,再传导到长期利率,影响投资水平,进而影响实际经济。股票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从而影响社会信用规模和实际经济活动。财富效应,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居民的消费支出由居民的毕生财富决定,人的毕生财富由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及金融财富组成,而金融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普通股;当股价上升时,金融财富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支出将增加,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当然股价的短期爆发性上扬,对消费者而言只是暂时性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较小。但如果股市的繁荣是长期而稳定的,居民的金融财富将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此外,长期稳定发展的股市还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增加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增加消费支出。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经济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带动股市持续上涨、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对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影响。一般地讲,升息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成本而减少投资需求。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公司盈利和价格——收益比率上升,同时投资者从股市的回报率高于利息成本,这必然会削弱利率对消费和借债入市需求的影响。从这几年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结果来看,利率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已有所改变,表现在:一方面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在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加大。以前,美联储调息对股市影响很大,当利率上调,股市价格通常是大跌;当利率下调时,股市价格上涨。而近几年从美国联储利率调整的影响力来看,股市投资者是透过利率的变动来预期美国经济走势而非利率本身的含义,也就是说,当利率上调时,股市也同时大涨(个别情况除外),因为利率上调意味着经济的增长趋势;如果利率下调,其意味着经济的疲软,股市也随之下跌。利率与股价的关系已经有所改变,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已在下降。相反,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经常要考虑股市走势的因素。如2001年3月20日美联储调整利率多少与股市的发展动向有关,尤其是考虑到调整前股市财富缩水对消费支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又如2001年4月18日,美联储在降息的公告中表示,持续下跌的股票价格、制造业疲软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是促使联储今日降息的主要原因。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传统的货币政策立足于保持币值稳定,多将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作为目标。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价格的变动已经开始对一般价格水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生活水平(在此意义上与商品价格的作用一样),因为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股票价格的上升会改善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从而通过财富渠道带来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同时,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误导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决策,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还可能会促进企业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投资股市,助长股市泡沫。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的膨胀有可能造成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因为财富效应会增加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刺激消费者花费他们的股票收益。即使在产品市场的买方条件下,股票价格的猛涨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膨胀没有什么影响,中央银行也仍然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膨胀。因为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可能会促使公司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因为他们可能在未来的资本收益上下赌注。股票价格膨胀的另一个巨大风险在于它的高度波动性。这种高度的波动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金融与经济的不稳定。历史的经验证明,股票市场持续的泡沫时间越长,它爆破的声音就越大,对实体经济的损害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一旦股票价格剧跌,则会使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从而动摇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并大量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诱发信贷危机,这些情况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急剧下跌引起的通货紧缩才是真正可怕的通货紧缩。因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剧跌意味着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急剧减少,严重动摇人们的消费信心,减少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因此,至少从理论上看,将一般物价水平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不完全的。实践中,人们还发现,股票价格的过度上升往往出现在一般价格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价格水平的背离往往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局面。

四、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金融当局采纳的主要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理论,即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比如,每年增长6%~7%,以保证经济在无通货膨胀下按自然率水平稳定增长。但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人们发现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经济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都越来越令人不满意。股票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函数发生变化,使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较大差异,而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仅仅考虑的是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因而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的全貌。从货币供给看,货币供给量是由央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共同决定的,而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在日益增强,而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这三者行为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货币的供需,使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受到挑战。

五、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传统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这三个工具都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有效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消费、投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金融结构的变化使再贴现、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公开市场操作则以其更富弹性、更具市场化而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因此,可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使公开市场操作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小结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对货币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在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然而对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参考文献:

[1]bernanke, b., and m. gertler, 1995,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j], journal of econo

mic perspectives, vol.9, no.4, fall.

[2]bernanke, ben and gertler mark, 1999,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 in new challenges for monetary policy

[j].kansas cit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3]bernanke, ben and gertler mark, 2001,should central banks respond to movements in asset prices american economic rev

iew[j], may.

[4]戴有根.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研究,2000,(9).

[5]冯用富.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j].经济研究,2003,(1).

[6]李振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

第9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金融市场;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53-01

经济危机的出现导致了世界经济陷入了一个低潮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就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来保持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所谓的金融市场指的是资金的提供者以及需要者利用信用工具而进行的交易行为,是一个资金融通的市场。金融市场与商品以及劳务市场同为一种类型的市场,其是融通资金的一个场所,资金的集中借贷和分配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在现在的金融市场中,其规模十分庞大,分支机构很多,因此金融市场又被分为两类市场,其一是货币市场,二为资本市场。二者的区别是根据融资的时间长短的来决定的,长期的融通资金的市场是资本市场,反之时间较短的资金融通就是货币市场,这两个市场又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子市场。

二、金融市场中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我国对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一)金融市场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我国政府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政策就是实行货币政策,因为我国市场中平衡供求关系以及货币的供求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必须要以货币的供给数量作为基础。我国实行的货币政策主要侧重的是控制货币供给数量的中间环节,以此作为基础达到货币稳定、增加就业量、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对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主要分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货币的供给量大大地减少,这样就会阻碍股票市场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却会增加货币的供给量,其会更好地促进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但是需要注意不可以无限的增加货币的供给数量,一旦货币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很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这样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二)金融市场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我国政府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做法就是实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也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主要财政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债。国债与银行信用是不同的,其是实现财政信用的一种调节工具,我国政府发行国债的数量将会影响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以及证券的收益。二是税收。税收也是我国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工具,政府部门可以使用税收杠杆有效地调控证券投资人员,对于不同的证券投资的收益实行不同种类的税率和纳税种类,这会直接地对证券投资人员的收益造成影响。当税务部门增加征税的时候,企业的利润就会相应的减少,并且用来发放股利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少,这样就造成了证券投资者购买证券的基金就会逐渐减少。这种高税收会对证券投资者投资股票、基金以及证券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会直接导致其投资证券行业的积极性。相反的,实行地税率的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免税政策就会刺激个人的投资行为和消费欲望,这样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其对企业扩大生产有着十分积极地作用。

三、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具体措施

(一)2000年实行货币政策的内容

不断实行市场化的利率,改进外国货币的管理体制;加强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力度,存款储蓄实行实名登记制;创新金融服务的种类;不断加强信用贷款的政策的指导力度,积极引导资金的主要流向;加快建设货币市场;加强金融性企业的上市工作。

(二)2002年的财政政策

为了加大投资者的投资力度,持续地发行长期的建设性国债;使用发行国债的方式对企业技术改进补贴利息,以小的投入发挥大的作用,进而让银行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投资和发放贷款;不断优化政府的财政支出;不断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税收的相关制度;制定一套完备的进出口税务体制。

(三)2002年的货币政策

降低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加大力度进行利率市场的改进;进一步扩大公开性的市场业务,以便于保证资金投放的灵活度;使贷款管理程序更加规范化,实行先收回再进行贴现措施;加大政府部门实施货币政策的透明程度,加大社会预期的合理性。

(四)2004年我国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保证其转型的同时,政府部门还适当地调节了货币政策,保证了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还通过宏观调控加快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这一年我国实行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实施货币政策的科学性,以保证货币增长的平稳性;调整我国金融机构信用贷款的组织结构,加大力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开发金融市场,使金融性质的投资行为不断增长。

(五)2005年的财政政策

在这一年我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为平稳性的财政政策,这样就表明我国未来的财政政策转变为一种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改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这一年的货币政策同样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加强货币供给总量的控制,使信用贷款机制得到优化,不断加快改革金融性企业的步伐,完善金融市场的建设,以便于货币政策的相关机制得到相应的完善,以达到平稳金融市场,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总目标。

(六)2006的财政政策依然是保持我国连续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断促进资金的投放和消费

要不断地较少财政赤字,继续发行长期建设性的国债;不断完善我国政府的投资比例,使投资结构得到很好的优化;不断地调整我国收入分配的相关秩序,保证其规范性。

我国在每一年都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关调整,以便于满足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也会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时刻离不开政府部门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始终离不开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二者缺一不可,必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金融市场发生波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我国政府部门要时刻关注金融市场的实时动态,一旦其发生一些波动,我国政府就可以快速的实施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处理这些问题,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金玲.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08(11).

[2] 杨东亮,陈守东,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8(6).

[3] 英 英,萨如拉.金融工具创新之夹层融资——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可选途径[J].中国科技论坛,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