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乘数范文

货币乘数精选(九篇)

货币乘数

第1篇:货币乘数范文

关键词:日本货币政策 货币乘数 原因分析

一、“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通货紧缩,货币供给低迷。为了摆脱困境,日本银行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潭,增加货币供给。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银行频繁变更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和政策操作目标,采取持续宽松的金融政策。

1991年7月11日,日本银行公布将公定贴现率由6.0%下调到5.5%,随后经过9次调整,至1995年将公定贴现率下调到0.5%的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2月12日至2000年8月11日,实施了为期18个月的“零利率”政策。在此期间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为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这期间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曾降到0.02%的低水平,若除去手续费支出,利率几乎为零。

在“零利率”政策调控无效的情况下,2001年3月19日至2006年3月9日,实施了为期约5年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银行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转变为日本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余额。根据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所制定的余额目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长期国债,增加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并诱导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接近零,以此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日本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余额目标由2001年3月19日的5万亿日元不断提高,2002年10月30日达到15-20万亿日元,2003年10月10日为27―32万亿日元,2004年10月20日达到30―35万亿日元。

根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中央银行增加的基础货币将通过货币乘数过程成倍地增加货币供应量。但是,日本银行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对增加货币供应量起到明显的效果。1991-2001年,日本的基础货币增长了95%,但货币供应量(M2+CD)的增长率仅为30%。从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2001-2003年,日本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前年比)分别为14.6%、22%和16.9%,而货币供应量(M2+CD)的增长率(前年比)分别为3.1%、2.9%和1.6%。可以看出,日本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乘数下降。日本的货币乘数在1991年2月达到了13.2的峰值以后,从1992年开始持续走低,2002年末下降到7.2。货币乘数的下降,降低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的相关性,因此日本银行虽然增加了基础货币,但却不能使货币供应量按相应比例增加。

二、影响日本货币乘数变化的因素

根据货币理论可知,货币供给M受基础货币MB和货币乘数m的影响,基础货币是决定因素,货币乘数是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提高货币乘数可以实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标。货币乘数m是货币供给M与基础货币MB之间的比率。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基础货币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多倍增加,故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各国在进行基础货币统计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日本的基础货币包括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日本银行以外各经济主体持有的银行券以及流通货币。

货币乘数反映了基础货币之外其他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本文将运用下面的模型分析影响日本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

模型中,R表示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C表示现金、 D表示银行存款、 r为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与银行存款之比、c 为现金与银行存款存款之比。现金C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家庭部门持有现金、企业持有现金和银行持有现金。根据这一模型,r和c将影响货币乘数m的大小,与货币乘数为负相关关系。

日本的c (现金与银行存款之比)在20世纪80年代缓慢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而转为上升的趋势。r (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与银行存款之比)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比较平稳,从1999年以后其变动极大。在一般情况下,若其他条件不变,随存款利率下降人们更加偏好持有现金而不愿将现金存在银行。根据模型,其他条件不变, c(现金与银行存款之比)和r (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与存款之比)上升将导致货币乘数下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货币乘数变化比较平稳,保持在12-12.5之间,“泡沫经济”后期,由于企业持有现金与存款之比的下降使得货币乘数增加。1991年第四季度由于法定准备金率的下调,使货币乘数在1992年第一季度达到峰值。1992年以后货币乘数持续下降是以家庭部门持有现金贡献度为特征的。20世纪90年代家庭部门持续增加现金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比率,使得家庭部门持有现金与存款之比持续上升。从货币乘数达到峰值的1992-2001年末,在影响货币乘数下降的因素中有一半是家庭部门持有现金所贡献的。1992年2月在实施所谓的“零利率”政策后,企业持有现金的贡献度也很大。考察1999-2002年间货币乘数的变化可以发现,银行准备金因素的贡献度很大。各因素对货币乘数影响的贡献度可参考下表。

三、日本货币乘数下降原因

(一)低利率政策本身降低了货币乘数

市场利率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增加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各经济主体将尽量减少所持现金;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也随之下降,当市场利息接近于零时,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也将变为零,此时持有现金和持有银行存款并无多大差别,人们会储藏充裕的现金。从1991年7月1日开始,日本银行陆续降低公定贴现率,到1995年9月8日降到0.5%的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2月12日实施“零利率”政策后,定期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同时现金增长,1999年末现金与存款之比上升为9%以上。20世纪90年代的利率变动对非银行部门的现金以及存款的相关金融资产造成影响,现金与存款比上升,家庭部门现金持有率上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最大,并成为信用乘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通货紧缩预期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

名义收益率固定的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等于名义收益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典型的名义收益率固定的资产―现金,其收益率由通货膨胀率决定。当消费物价水平下降时,持有现金的收益率将增加,即使名义利率降到零,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率也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发生变化。在实物投资的收益率低、消费者物价持续下降使得持有现金比实物投资更为有利。这种情况下,家庭部门不会选择股票或公司债券而会更加倾向于增加现金在Portfolio中的比重。由于企业的资金需求少,货币传导机制中通过贷款实现的信用创造进程受阻,导致货币乘数下降。

(三)金融体系的动荡加剧,动摇了人们对银行存款的信任感,对现金的需求增加

本来现金的需求是与经济运行联动的,当经济运行活跃时,现金的需求就会增加,经济运行停滞时,现金需求就会减少。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相继破产,存款的风险加大,人们纷纷提取存款将现金储藏在自家的保险柜中。另外,不得不关注不良债权问题。企业净资产的减少,使可用于担保的资产减少,招致贷款的停滞。巨大的不良债权将招致交易对象的不信任感,使原有的交易链条破裂,不良债权的增加将使银行贷款行为更加慎重。此时,贷款的停滞将导致货币乘数的下降。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5.

[2]陈作章.日本货币政策问题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9).

[3]裴桂芬.日本数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J].日本

研究,2008(2).

第2篇:货币乘数范文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货币乘数

一、引言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电子货币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公开网络上通过销售终端来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的媒介货币。2009年,在新版指引中将电子货币定义为以电子化方式(包括磁条方式)存储的、代表着对发行人执行请求权的货币价值,它是发行人收到以支付为目的的资金后发行,由除发行人之外的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接受。在目前的研究文献中普遍认为,电子货币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卡基式的(card-based)电子货币,也被称为电子钱包(electronic purses),在其中,货币价值被存储在能够记录相关资金交易信息并含有相应软件的磁条卡或芯片卡中,通过接触或者非接触的读卡电子设备发出支付指令以实现资金的转移。例如美国的Visa Cash,以及我国的商通卡、福卡等。第二类是网基式的(network-based)电子货币,也被称为软件基础产品(software-based products)或数字现金(digital cash),货币价值被存储于电子货币发行机构所控制的计算机终端中,用户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机等电子设备发出支付指令从而实现资金的快速转移。例如美国的Paypal,中国的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所发展的产物,主要通过电子设备完成资金的实时划转,数字化记录资金的转入转出,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以网基电子货币的范畴。

货币乘数则反映社会上货币总供应量与基础货币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同时也可用于说明金融中介机构货币创造的能力。周光友(2007)实证研究,表明电子货币具有放大货币乘数的效应,同时其加剧了货币乘数的波动性使得货币乘数的稳定性下降,货币乘数内生性被显著放大,从而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提出了挑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谢海芳、张丹丹(2014)提出余额宝的高收益及其与支付宝之间资金无障碍互换的便利性造成了居民手持现金的减少以及储蓄存款的搬家,通过影响现金漏损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使得货币乘数变大,增加了流通领域的货币供给量,从而造成了信贷规模扩张,对中央银行检测货币政策效果以及对金融业的监管提出了挑战。杨弋帆(2014)提到电子货币的发行,除传统的替代效应之外,还可以直接发挥货币创造机制的作用进而影响货币乘数。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放大货币乘数方面有着明显的助推作用,需要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考虑相关因素。

二、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m= M1=C+D B=C+R

m:货币乘数;M:货币供应量;N:基础货币

C:流通中的现金;D:活期存款;R: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M=

k:现金漏损率;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超额准备金率;t: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的比例

由上述模型可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以及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的比例是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接下来我们将对各因素分别讨论:

1.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法定的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根据当前的经济情形以及政府的未来工作安排而制定的,为外生变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增加了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的难度。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公司在2013年6月推出了“余额宝”(一项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的以“日日计息”的特点得到了大量持有小额资金但又达不到银行理财产品最低资金额度的投资者的追捧,截止至2015年年末,余额宝的规模增至6207亿元。天弘基金公司在托管银行监管下,主要将这些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内,其中90%以上的资金以协议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而协议存款无需上缴存款准备金,其结果增加了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规模,从而增强了其货币创造能力。

2.第三方支付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商业银行持有过多的准备金是为了解决临时突发的大额资金提现、结清存款。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对现金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银行可减少现金的储存额。同时电子货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一定的安全性,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很容易、快速获得低成本资金,由此银行会减少持有超额准备金额。

3.第三方支付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

现金漏损率(又称提现率),指客户将其存在银行的资金变现取出,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例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中的电子货币可以用于网上购物,同时随着公众对其越来越高的认可,很多实体商家已经接受支付宝转帐,其次支付宝与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合作实现了两小时以内的实时转账、提现。以上作用的结果:电子货币取代了一部分流通中现金,现金漏损率大为下降。

三、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狭义货币乘数的影响

就公众来说,是用现金还是活期存款来购买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均会对货币乘数造成不同的影响。本文接下来分别探讨公众购买电子货币之后,货币乘数的变化。

1.假设公众用手中的现金购买电子货币,而发行主体将发行的电子货币所得到的资金以存款的形式存入商业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用通货c购买了等量的电子货币E(E=c),则流通中的通货减少了c,而商业银行总的存款量增加了E,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1,则增加的存款通过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机制使银行存款增加CE(CE=E/r1),银行准备金增加E。

基础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对整个社会公众的总负债。可知电子货币只是以现有的通货、存款等量换取得来的,并没有改变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基础货币总量,因此本文不将电子货币计入基础货币的范畴中。

电子货币虽不应记入基础货币,但在计算货币供应总量时应该将电子货币量计入。在以上假定中,公众用通货购买电子货币之后,其社会通货、银行准备金以及存款变为C-c、R+E、D+CE基础货币仍为C+R,货币总量M=C-c+D+CE+E=C+D+CE。从而狭义货币乘数变为

m1==m+其中,e=

从上式可知,发行电子货币之后,货币乘数上升。公众用通货购买电子货币的资金进入银行体系,增大了货币乘数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2.假设公众用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来购买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并且发行方将获得的资金部分以存款的形式存入商业银行

公众用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d购买等量的电子货币E1(E1=d),存款减少量为D-d。发行者将发行电子货币所获得资金以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中,存款又变为原来的D,总的来说对银行的影响不大。通货、准备金以及基础货币量均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E1。则狭义货币乘数为

m2==m+其中e=

从上述分析可知,与公众用通货购买电子货币一样,用活期存款购买电子货币也将使货币乘数放大。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知,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从多方面来影响货币乘数。一,其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以及超额准备金,影响效果需考虑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而定;二,电子货币替代率的上升对现金漏损率下降;三,社会公众是以现金的形式还是以活期存款的形式购入电子货币均会使狭义货币乘数呈放大的趋势。总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使“非纸化现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对狭义货币乘数有放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周光友.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03:68-75.

[2]孙国峰,邓婕,尹航.电子货币对信用货币体系的影响――基于自由竞争市场[J].金融研究,2014,10:50-68.

[3]谢海芳,张丹丹.余额宝对我国信贷市场的影响――基于货币乘数视角[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04:17-21+44.

第3篇:货币乘数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乘数 状态空间模型 卡尔曼滤波

货币政策乘数可以较好的衡量货币政策的效果,该乘数越大说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越强。以往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乘数的平均大小,不能反映该乘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研究我国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好考虑到时间因素,也就是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状态空间模型是目前研究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较成熟的方法,本文依次介绍了货币政策乘数的理论推导、状态空间模型技术和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动态货币政策乘数的估计等。

一、货币政策乘数理论推导

货币政策乘数是基于经典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计算的。IS-LM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程:IS方程和LM方程,IS方程描述了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产出的关系;LM方程描述了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产出的关系;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就得到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1、IS方程

IS方程考察的是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收入的关系,商品市场均衡要求总需求等于收入。总需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其中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函数、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假设为自主成份。从而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可表示为:消费:C=C0+cTR0+c(1-t)Y,其中,C0表示自发消费,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TR0表示政府自主转移支付,t表示税率,Y表示收入;投资:I=I0-bi,其中,I0表示自发投资,b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i表示实际利率;政府购买:G0;净出口:NX0。将以上四个变量的表达式带入总需求方程:AD=C+I+G+NX,得:AD=A0+c(1-t)Y-bi。其中:A0=C0+cTR0+I0+G0+NX0,表示总需求中不受收入和利率影响的自主部分。商品市场均衡要求:Y=AD,从而我们得到IS方程:Y=?琢(A0-bi),其中,?琢=2、LM方程

LM方程考察的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收入的关系,货币市场均衡要求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先考察货币3、货币政策乘数

4、我国IS-LM模型中的变量选择

IS-LM模型适用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并不适合直接用于研究我国的经济现实。本文分析了构建我国IS-LM模型所需要的经济变量,发现我国的经济数据不支持构建规范的IS-LM模型。

首先,我国的实际利率经常有负值出现,实际利率与投资不存在理论上应有的负相关,实际利率与实际货币量也不存在理论上的负相关,而名义利率与投资和实际货币量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因此,本文选择一年期贷款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用于构建IS-LM模型。

IS-LM模型中的理论变量与实际经济统计中的变量并不一一对应,本文采取司春林等的做法来选择构建IS-LM模型的变量:IS-LM模型中的消费C采用统计数据中的居民消费表示;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根据资金来源渠道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等,模型中的投资I采用统计数据中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表示;模型中的政府G购买采用统计数据中的政府消费和国家预算内资金表示;模型中的净出口采用统计数据中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表示。将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看作外生变量。

二、研究方法简介

本文采用可变参数模型研究我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而要估计可变参数模型,可以通过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来估计。

1、状态空间模型

经济系统中的许多变量往往是不可观测的,被称为状态变量,可以使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这些不可观测的状态变量。状态空间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程: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量测方程表达了系统的输出与系统输入和系统状态的关系;状态方程也称为转移方程表达了系统当前状态与前期状态的关系。

量测方程如下:yt=Zt?琢t+ut,其中,yt表示k×1维可观测向量,?琢t表示m×1维状态向量,Zt是k×m阶矩阵,ut是k×1维向量,且E(ut)=0,var(ut)=Ht。

状态方程如下:?琢t=Tt?琢t-1+Rt?着t,其中,Tt是m×m阶矩阵,Rt是m×g矩阵,?着t是g×1向量,且满足E(?着t)=0,var(?着t)=Qt。以上的状态空间模型要求ut和?着t相互独立,ut和初始状态向量?琢0相互独立,?着t和初始状态向量?琢0也相互独立。设初始状态向量的期望为a0,协方差矩阵为P0。

2、卡尔曼滤波

状态空间模型的核心算法是卡尔曼滤波,卡尔曼滤波是一种方差递归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5个方程。我们以状态空间模型中的几个方程为例说明。

给定t-1时刻的状态变量at-1和状态变量的协方差Pt-1,则预测方程为:at\t-1=Ttat-1,Pt\t-1=TtPt-的递推过程。

三、我国货币政策乘数的估计

基于数据可得性考虑,本文的实证研究使用1981―2007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数字中国三十年》和国中与产出或利率无关的自发部分,基于对我国经济数据的分析,本文将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作为外生变量,分别记为G0和NX0。将消费看作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将投资看作是利率的函数,对消费和投资分别对各自的自变量做回归,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即为两个经济变量的自发部分,分别记为C0和I0。使用一元回归,本文计算得到我国居民的自发消费约为1159.6亿元,即C0约等于1159.6亿元;我国的自发投资约为15610.2亿元,即I0约等于15610.2亿元。

使用状态空间模型,本文计算得到我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如表1和图1所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乘数的变化特点以1990年为界,大体上可区分为两个阶段:1983年到1990年货币政策乘数总体上逐渐增加;1990年到2007年,货币政策乘数总体上逐渐减小。

1983―1990年间,我国现代央行体制初步确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运用也日臻成熟,这期间,货币政策乘数逐渐增加,表明货币政策效果逐渐增强。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当年的货币政策取向是放松银根,支持经济发展。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1.4%;流通中现金M0余额792亿元,比上年增长49.5%。1984年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15.2%。从估计的货币政策乘数看,1984年的货币政策乘数为1.85,成为局部最大值。

1986年以后,银行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央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1986年的货币政策取向是稳中求松,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年末余额是3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M0的年末余额是1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1986年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到107。从估计的货币政策乘数看,1986年的货币政策乘数为2.42,成为局部最大值。

1990年的货币政策取向是由紧到松、适时调节。历时三年治理整顿的效果在1990年得到了充分体现,年末M1余额6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流通中现金M0余额2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到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为103.1。1990年的货币政策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估计的货币政策乘数看,1990年的货币政策乘数达到2.58,是考察期内的最大值。

1990年到2007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乘数总体上不断减少。1994年货币政策乘数达到局部最小,随后反弹,于1997年货币政策乘数达到局部最大值;1997年以后货币政策乘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对货币政策乘数的估计,可以认为我国自1990年以后尤其是1997年以后货币政策的效果是逐渐变弱的。

自1990年以来,以M1计算的货币政策乘数总体上不断下降。这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解释。

首先,从M1的流通速度看。由货币数量方程:MV=PY,可知,如果货币流通速度V大,则同样的货币供应量可以完成更多的交易,由V=PY/M,求得货币供应量M1的流通速度,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自1989年以来,M1的流通速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流通速度的下降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表现在货币政策乘数上,就是1990年以来的货币政策乘数总体上不断减小。

其次,从货币供应量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相关性看。本文计算了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M0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5,M1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58,而M2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则为0.83。可见,相对于M2来说,M1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这也导致以M1衡量的货币政策乘数减小。

第4篇:货币乘数范文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下,国际金融市场各种金融工具得到了不断创新,金融电子化迅速发展起来。金融的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金融中的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金融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生事物当属电子货币,在近二三十年的时间内,电子货币在各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对传统交易方式、金融业、人们消费习惯、国家经济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信息科学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二、电子货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预计到2018年,交易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如下图所示。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需的影响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中央银行货币制度中货币供应量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再经过银行体系货币乘数的作用,创造出派生货币最后构成了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供给。按照目前我国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可以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来讨论电子货币对货币供需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以控制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一个特殊的货币层次。它由流通中的现金C和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两部分构成,即B=C+R。电子货币的使用必然使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呈下降趋势。据统计,我国的现金比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年的38%下降到了2012年的18%而电子货币使用率却从1990年的5%上升到2011年的687%。这说明,电子货币对现金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从而使现金使用量不断下降。同时又因为大多数国家对电子货币余额无准备金要求,所以电子货币有减少法定准备的趋势。因此这将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在决定货币供给的两个因素中,除基础货币之外,货币乘数是影响货币供给的另一个、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对中央银行来说,基础货币是一个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可以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而货币乘数对中央银行来说是一个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很难对其进行控制。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支付行为,也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它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主要是电子货币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可控性,并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因此,正确认识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带来的影响,准确把握电子货币条件下我国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对中央银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货币乘数是指当基础货币增加时,货币存量成倍数增加的扩张系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货币供给量M=C+D,货币乘数为:

m1=MB=D+CR+C=D+k.Dr1.D+r2.t.D+e.D+k.D=

1+kr1+r2.t+e+k

k表示通货比率,t表示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e表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1表示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2表示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由上面的公式推导出货币乘数的构成因素来看,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1)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k的影响。电子货币的出现,一方面加强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满足人们对各种资产流动性的偏好;另一方面,金融资产间的界定逐渐放宽,人们可以考虑持有其他预期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资产;两方面都会使人们减持通货。所以,现金漏损率k是减小的。当现金漏损率k下降时,一方面,会使商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多;另一方面,也会使银行的原始存款增多。超额准备金增多后,商业银行可以将更多的资金进行贷款或直接投资,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就会提升;原始存款增多,会增强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货币乘数的公式上来看,现金漏损率k下降使通货C下降,活期存款D上升,超额准备金也上升。但是活期存款增加量大于超额准备金增加量,所以货币乘数变大。而直接用公式计算也可得,dm/dk

(2)电子货币对超额准备金率e的影响。当电子货币流通后,由于电子货币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人们无需再考虑往返与银行的成本,电子货币的流动性也满足了人们对流动性的要求,而不再需要大量的现金。同时,刷卡消费更是成为了大多数人消费的新方式;网络上电子商务的开展,加上电子货币支付的便利,都使人们对现金的偏好大大减弱,这样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则大量减少。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成负相关,即超额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乘数变大。所以,电子货币出现,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变大。

(3)电子货币对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t的影响。从历年我国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t变化比较复杂,但是整体上看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也就是说电子货币进入流通领域以后,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t在不断上升,说明我国的货币使用者将资产的一部分转为了定期存款。t上升的同时,货币乘数成同方向变化。

(4)电子货币对存款准备金率r1、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2的影响

因为电子货币模糊了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转变成本更低甚至为零,所以两者在电子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几乎是没太大差别的。所以两个准备金率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为了保持商行的流动性,存款期越短,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当电子货币在大量发行和流通的时候,人们在满足流动性后使银行负债部分的存款期相对增长;商行在满足流动性以后,就不再不需要这些大量的、没有盈利作用的准备金,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转为更高收益率的其他业务,如定期存款或融资类业务,这些都是相对稳定的业务,这些因素都会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同时,央行对存款的准备金率的把握程度也就更加困难了。

综上分析,可得电子货币对货币供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电子货币与影响货币乘数的几个因子都有一定的关联性。电子货币增加会导致现金漏损率的变小,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小,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大,存款准备金率、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小,这些因子的共同作用导致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再次,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我国货币电子化程度和金融电子化程度都在不断地增强,使得电子货币对现金、活期存款的替代程度逐渐加强,从而进一步影响货币的供需关系。

参考文献:

[1]王鲁滨.电子货币与金融风险防范[J].金融研究,l999(10)

[2]杨路明,陈鸿燕.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改革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2(8)

[3]周光友.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

[4]周光友.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3)

[5]韩留卿.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J].上海金融,2005(7)

第5篇:货币乘数范文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途径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

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 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

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年之前基础货币增长比较缓慢,基本上是平稳的爬升阶段;1993年之后,基础货币增长较快,特别是在1993-1994年间,基础货币的增幅明显较高,1995-1996年虽有所波动,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基础货币增速放缓(当然这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增速下降趋势则是明显的),1998-1999年,在法定准备金率下调以及法定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帐户合并之后,基础货币增速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基础货币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对金融机构负债增速下降所致,1999年,非金融机构存款出现负增长,也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因此为了达到调控基础货币的目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方的各个项目来实现。历史数据表明,1993年以前,我国银行总资产中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较低,因而这期间基础货币的变化主要由中央银行国内资产的运用所决定。1993-1994年是我国经济周期发生转折的阶段,酝酿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94年初又进行了一系列税制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尤其是人民币汇率的并轨和实行结售汇体制的改革,大大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形成了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的大量顺差, 从而使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增大。1995-1997年,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使得中央银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大,1997年末达到42.1%。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形势严峻,外贸顺差有所减少,因而国外资产所占比重上升趋势减缓,年末为43.7%。可以说,近几年来,中央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国内外资产几乎均等,因而国外资产的多少、增长快慢就对基础货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增长速度看,1993年以来,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的增速呈明显下滑态势,1994-1998年其增速分别为:187.3%、49.8%、43.4%、38.3%和2.5%。1999年1-9月份,国外净资产增长10.4%,这也是1999年3季度以来货币供应量增幅回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国内资产看,1994年以前国内资产一直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80%以上,可以说那时从资产角度看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就是国内资产的变化情况。1994年后,由于国外净资产的增加,中央银行国内资产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到1998年末,国内资产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56.6%。在国内资产中,主要是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如在1993年,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70.3%,之后逐步下降,到1998年末为41.8%;其它还有对政府的债权,这一数值在1994年以前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1994年占总资产的9.1%,之后由于银行法规定政府不得向银行透支,因而对政府债权一直稳定在1582亿元,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1997年以前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小,1997年之后,由于政策性银行等的发展,因而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较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1998年末达到9.5%。从增长速度看,国内资产自1996年后增速迅猛下降主要是受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增速下降所致,1997年下降1.11%,1998年下降9.1 %,而1999年1-9月却增长10.25%,相应地带动国内资产增长10.24%。同样,对非金融部门债权自1995年后一直为负增长,对国内资产的增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与之相反,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增长在1997年达到高点,当年增长1660.7%,之后尽管增速下降,但仍是国内资产各项中增速最快的,1998年增长42.97%,1999年1-9月增长16.9%,对国内资产进而对基础货币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正影响。

2. 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根据前述基础货币的定义,1993-1997年我国M2的货币乘数变化不太规则,有升有降,M1的货币乘数则基本呈微降态势。但自从1998年春季央行大幅下调准备金率后,我国的货币乘数则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即M1的货币乘数由1998年6月份的1.104上升到1999年9月的1.426,M2的货币乘数由1998年6月份的3.094上升到1999年9月的3.915。

根据我国的情况,狭义货币乘数可表述为:(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比率)/(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现金漏损率+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广义货币乘数的分母与狭义货币乘数一致,分子则为1+现金漏损率。根据这两个公式,我们对1993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乘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其(即与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实际值计算的结果)误差很小(平均误差为3%,且很稳定),趋势也是一致的。因此,分析货币乘数,有必要对以上几个行为参数作出判断。

(1)法定准备金率

从理论上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即使是微小的变化,都会对货币流通产生强烈影响,在众所周知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中,它的效果是最为猛烈的。因此,各国一般都不常用这个货币政策工具,即使要调整,也是微调,因为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巨大 ,更为重要的是货币乘数的作用,它几倍于存款创造贷款。尽管目前我国的法定准备金率已由原来的13%降至6%,但是一方面与国外相比仍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更为重视的是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而对准备金率的要求有所放低,因此,作为刺激内需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法定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的空间。

(2)备付金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超额准备金率的不断下降,货币乘数逐步放大,即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比例关系。备付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但备付金率并不能完全由中央银行所控制,它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只能间接地影响它。商业银行持有备付金是有机会成本的,而备付金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之差,二者差额越大,备付金率越低。1998年以来,随着二者差距的增大和利率水平的逐步降低,备付金率已出现下降趋势,存款货币银行的备付金率(以法定准备金率为8%考虑)由1998年3月的7.53%下降到1999年9月的5.83%?这里所指的备付金率为在人行存款加上库存现金与对非金融部门负债之比?。2000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各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意愿会有所增强,因而备付金率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

(3)现金漏损率

现金漏损率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在我国一直比较高,不过随着货币市场的不断健全,金融交易工具的逐渐增多,我国的现金漏损率近年来有所降低,1998年3月-1999年9月,大约在 11.5%左右。现金漏损率的高低与现金需求量的大小有关,而影响现金需求量的因素很复杂。我国的现金漏损率是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共同决定的。由于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会影响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以及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化会影响个人储蓄的变化,这就使现金漏损率的变化比较复杂。2000年,由于目前名义利率水平比较低,居民储蓄存款特别是定期存款增势减缓,加上征收利息税的影响,因而居民持现动机相对有所增强,估计现金漏损率下降空间有限。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因此若现金漏损率下降不大,则将影响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能力,对货币乘数产生一定影响。

(4)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

1993年以来,我国非金融部门存款一直比较稳定,并呈缓慢下降趋势,这一点在1999年表现得更为明显,到1999年9月末,我国的非金融部门存款比率为3.58%,较之上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随着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进一步规范,这一比率将呈平稳态势,变化不会太大。

(5)活期存款比率

活期存款比率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结构变化,这个比率在决定狭义货币乘数时有用。由于受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的影响,因此这一比率与利率的关系比较密切,同时由于这里所指的活期存款主要是指企业活期存款,因而经济活跃程度如何以及企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怎样,对活期存款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1996-1998年,我国的活期存款比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进入1999年后,一、二、三季度这一比率分别为27.5%,27.8%和28.8%,呈缓慢上升趋势。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在金融交易工具增加不多、信用情况改善不大的情况下,估计这一比例将逐步上升。

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对策

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

从增加基础货币方面看,主要有三项:

(1)从货币当局资产方着手,加大国内资产的运用,即加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资金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样可以从资产方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加。

(2)扩大货币发行。在基础货币中,货币发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货币发行是扩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M1、M2)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经济过剩,绝非是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过剩,远未达到东西多得用不了的程度。实际上,我们的建设资金缺口极大,潜在消费与投资需求空间还很大,完全可以用发钞票的办法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为扩大货币发行,还可以核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帮助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尽快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贷款规模,使资金配置更加优化、有效。

(3)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央行购入债券,吐出基础货币,这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好的着力点。

从提高货币乘数方面看,主要有四项:

(1)通过降低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迫使金融机构更积极放款,加速降低备付金率水平,从而提高货币乘数。

(2)改变认购资金冻结数日的做法,消除新股认购对基础货币和银行准备金管理的不利影响。理论上讲,新股认购资金的验资既不需要资金的异地划拨,也不需要冻结数日,只要验资的某一时点上新股认购帐户中有真实资金就可以了。因此,应改进集中验资的方式,让所有证券结算银行或分行都在当地人民银行营业部开户,利用人民银行营业部联网系统实行证券认购资金的当地验资,资金信息集中到交易所进行认购。同时,为了不影响金融系统的基础货币量和准备金状况,冻结认购资金的时间应尽可能短,甚至可以缩短到几乎一个时点上。全国统一验资结束以后,认购资金重复认购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因此,资金可在验资结束后立即解冻。中了新股以后的资金交割可另行制定交割日。这样,银行准备金管理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扩大,基础货币也不会受到影响。

(3)改进金融系统的服务,增加有益于流通和交易的金融工具,从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中介功能,这样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货币沉淀;也有助于降低现金漏损率,从而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

(4)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续下猛药,调低法定准备金率,从而有效提高货币乘数。

不可否认,无论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在市场化国家都被视为“猛药”,其结果都会导致商业银行授信能力的增强,然而这只是为扩大货币供应量提供了必要条件。现在的问题是金融机构并不缺资金,金融机构存贷差逐步扩大就是一个佐证。因此如果金融机构仍然借贷、慎贷,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初衷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为此,在采取货币政策手段外,尚需在体制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具讲说:

(1)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环境。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决定其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还存在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因而使商业银行不能充分发挥其中介功能,同时也使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创新和追求效益的动力。

第6篇:货币乘数范文

    关键词:乔顿模型 电子货币 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 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挑战与困惑

    电子货币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代替传统现金,是现代经济社会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替代物,代替现金或者活期存款充当着交易媒介,但其本质特征并没有完全脱离现金和活期存款。电子货币方便、快捷,加速了资金的流通,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减少了货币流通费用。电子货币为其发行者带来了巨大收益,为交易双方提供了方便和快捷,也对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电子货币支付的安全性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电子货币对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替代效应,并且出现了取代传统货币的趋势。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并不只是形式上的替代。它不仅使货币供给结构发生了改变,还使货币层次之间的转化变得容易,各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难以界定。这对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带来极大的挑战。

    另外,电子货币的产生使狭义货币量和广义货币量难以统计,难以清晰划分货币层次,这势必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诸多困难。例如:各种信用卡、借记卡以及活期存款的通存通兑,从形式上是居民个人的储蓄存款,从货币供应层次上应该归属于广义货币范畴,但其流动性可以同流通中的现金相比拟。电子货币的变现成本非常低,当人们需要交易性货币时,可以利用电子货币迅速变现的特点,在各种金融工具之间迅速实现转换。于是,原有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指标失去了意义,无法使用原有标准来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实际变化,也就无法准确分析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无所适从。这对金融市场的分析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非常不利。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由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构成。银行体系的各种存款正是通过银行准备金的多倍扩张创造出来的。若设: M表示货币供给;B表示基础货币;m表示货币乘数;C表示通货;D表示活期存款;R表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那么:M = C + D;B= C + R。

    货币乘数:m = M /B= ( C + D) / ( C + R)=(C/D+1)/(C/D+R/D)

    传统货币供给模型为:M = B·m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乔顿对这个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发展,推导出比较复杂的货币乘数模型。在乔顿的分析中,货币只包括两项:公众手中持有的通货和私人活期存款,即狭义的货币定义M1 。乔顿货币乘数为:

    m = ( 1 + K) / [K + rd + rt·t + e]

    其中:k =C /D,k表示通货比例,C表示公众期望持有的通货;rd 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t= T /D ,T表示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定期存款,t表示定期存款比率即定期存款同活期存款之比;rt代表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e= E /D,其中E表示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e表示超额准备金比率。可以得出乔顿货币供给模型为:

    M= B·m =B·( 1 + K) / [K + rd + rt·t + e]

    根据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 货币乘数 m是行为参数k、rd 、rt 、t和 e的递减函数,即 m与 R、e、t 、k均呈负相关的关系。现在分析基于乔顿货币供给模型考虑电子货币因素后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1.电子货币对通货的影响

    根据乔顿货币供给模型,中央银行垄断着货币发行权,基础货币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从这个角度,货币供给是个内生变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产生了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数字符号,可以满足人们对交易和投资的货币需求。电子货币的使用使得流通中通货数量减少,而当今几乎所有的电子货币都是由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大企业发行的,电子货币的流通加剧了货币的竞争发行。电子货币替代了流通中的通货,致使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仅是整个货币供给的一部分,从而打破了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地位。一定程度上,电子货币的发行脱离了中央银行的控制,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变强。从货币需求的角度考虑,电子货币的产生,减少了流通费用,降低了人们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需求,也就是说,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人们对流通的通货的需求。 2.电子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根据乔顿货币供给模型,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活期存款准备金rd·D 和定期存款准备金rt·t·D组成。活期存款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属于外生变量。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被打破。对于电子货币是否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法定储备,争议很大。从全球看,大多数国家对于电子货币的余额还没有储备的要求。电子货币部分地替代了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这使得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减少。

    3.电子货币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全部存款准备金中减去法定准备金的部分,是商业银行为了避免流动性不足带来的损失而没有放贷出去的资金。超额准备金可以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也可以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超额准备金持有的数量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关系。根据乔顿货币供给模型可以知道,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受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影响,而市场利率, 融资的难易程度、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及社会公众对资产组合偏好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数量。网络技术的使用降低了商业银行转换资产的成本,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电子货币的流动性比较强的特点,满足特殊情况下出现的流动性不足问题。电子货币的使用和发展使社会公众的现金使用量减少,通货比率k降低,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其所持有的超额准备金,那么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就会减少。根据乔顿货币供给模型可知,电子货币的产生使e呈现降低的趋势,e的减少必然会使商业银行贷款的规模减小, 从而减少其利息收入。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随着电子货币广泛应用,其对乔顿货币乘数模型各个因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乔顿货币供给模型知道,货币乘数m是一个函数,它会随着通货比率k、法定存款储备金率rd 和 rt、超额准备金率e的变动而发生改变。本文只考虑,电子货币产生和使用后,假定一个因素发生变动所产生的相应变动。假设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子货币的产生和使用会出现法定储备金减少的趋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减少会导致货币乘数增大,从而使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同理可知,电子货币产生和使用后,降低了人们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需求,也就是说会减少人们对流通中通货的需求。因此,通货比率将会呈现下降趋势,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会导致货币乘数增大,从而使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同理,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子货币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使得超额准备金率呈现下降趋势,也会使货币乘数增大,使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大。

    三、对电子货币发展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电子货币的产生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因而,对于电子货币的流通,中央银行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为了应对电子货币对货币层次划分的影响,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把电子货币也纳入货币总量的统计中,从而可以更加准确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其次,为了保障支付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应该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资格进行限定。这样既可以保证支付系统的可靠,又可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发行主体如果为银行,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健全的财务体制,信誉比较高的银行;发行主体如果为企业,应当选择那些资金实力雄厚和财务制度健全的大型企业。第三,为了应对电子货币对法定准备金的影响,中央银行应该强制要求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按照所发行的电子货币提取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还应该积极探讨将电子货币余额纳入存款保险体系种,维护电子货币使用者的信心。最后,为了应对电子货币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各国应该加强国际间货币政策的协调和沟通。中央银行在测定电子货币量和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与有关国家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免通过电子货币实现对货币政策的回避,出现资金外逃,产生金融动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电子货币的跨国界流通进行规范,如电子货币流动管理和报告制度、电子货币产品与系统资料及交换方式、相互影响说明等。   

    参考文献:

    [1]徐畅畅,李玉辉.从货币形式的演变看电子货币的发展前 景[J].经营管理者,2009(14).

    [2]孟爱霞,董建俊,安琳.电子货币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透 析[J].华南金融电脑,2005(11).

第7篇:货币乘数范文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政策建议

一、引言

我国学者对于货币供给内生性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中央银行为治理通货紧缩而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自从2006年开始,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并影响到整个经济体,房地产、股票价格被抬高,然而货币政策效果仍不明显。因此,研究货币的内生性,即货币供给的数量由经济主体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内生地决定,中央银行不能自助决定货币供给的数量,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乃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分析

根据现代货币供应理论,货币供应量M=B×K(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因此基础货币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能够完全控制基础货币。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二是外汇占款。

1.再贷款。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额度等于货币发行量和存款准备金之和。再贷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占央行总资产的60%,当商业银行普遍要求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时,中央银行为了防止经济衰退,不得不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这种倒逼机制使得我国货币供给初现内生性。

2.外汇占款。虽然我国实施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浮动区间并不大,且从货币当局的实际操作来看,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仍然是货币当局的目标。我国外汇占款逐年增加,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比率也逐年增加。这就说明,这种外汇渠道产生的基础货币内生性正在逐渐增强,也就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货币乘数也是影响央行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货币乘数的推导公式:

K=M/B=(C+D)/(C+Rd+Re)=(c+1)/(c+rd+re)

其中,C为流通中现金;D为银行存款;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e为超额存款准备金;c表示现金漏损率;rd和re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几个重要趋势现象对货币乘数组成如下:电子货币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货币供给内生性对我国宏观政策的冲击及政策建议

(1)货币供给内生性与金融开放的矛盾。近30年来,我国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金融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2008年以来产生的通货膨胀也与近两年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有关。这就要求货币当局适当增加汇率弹性,减少外汇占款。(2)货币供给内生性与中间目标的可控性。要求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建立完善的利率调控体系,形成中央银行直接决定的外生基准利率,以及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水平和利率体系,使利率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3)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都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再贷款的等政策工具的敏感程度降低,也就使得这些货币政策达到最终目标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减小。

四、小结

本文对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做了分析,并对由货币供给内生性带来的宏观调控冲击给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倒逼”机制和数额巨大的外汇占款引起了基础货币的内生性,而电子化货币的发展扩大了货币乘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以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都削弱了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敏感程度。中央银行需要减少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使汇率形成市场化;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完善公开市场业务的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林,吕红娟,何练成.《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天府新论.2010(5):41~44

[2]孙伯银.《货币供给内生的逻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19)

[3]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起点和趋势》.第一财经日报.2007(10),11

[4]张明君.《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32)

第8篇:货币乘数范文

摘 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的货币政策从经济危机过后经历了由松到紧的过程。即使如此,深受金融危机广泛性的影响,我国经济仍未能彻底地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泥潭。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市场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凸显,GDP增长率的趋缓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面对这样的形势,通过对历次典型金融危机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先行性指标衡量金融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乘数 金融风险 GDP

一、 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的货币政策从经济危机过后经历了由松到紧的过程。即使如此,深受金融危机广泛性的影响,我国经济仍未能彻底地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泥潭。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市场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凸显,GDP增长率的趋缓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让我们不得不谨慎的分析我国当前的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面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我们更需要一个与经济发展运行密切联系的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经济稳定、预测防范金融风险的依据。

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较为准确地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较为迅速准确地收集并判断衡量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指标的数据资料。

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归根究底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而只有使货币供应量得到合理配置,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换言之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是密切相关的。

(一)历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供给量

从历次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危机前与危机过后,同正常的经济运行时期是具有差异性的。无论怎样看待金融危机,货币供应量都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来判断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实例的检验,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衡量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的先行性指标。通过历次金融危机中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动,进而更理性的分析货币供应量与金融危机发生的相关性。以下是三次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分别为,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的次债危机。

由图1可知,美国在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货币供应增长率呈现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1930年,并与1931出现急剧滑坡。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经济一度萎靡,货币供应量呈现振荡性负增长,直到1934年后才出现回暖。不可忽略的是1931年的货币供应量的急剧滑坡。货币供应量的突变直接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危机的严峻性。而货币供应增长率从之前的缓慢下降,到经济危机的时的急剧滑坡都可以告知我们,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发展的指示性作用。尤其是不规则不合理的货币供应将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直呈现连续10年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信贷额同样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债也达到空前的高峰。其中大部分投向了房地产。投资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东南亚各国的通货膨胀。以日本为例,研究表明日本在受亚洲金融波及之前即1992年-1997年之间货币供应增长率呈现线性增长。在1998年出现阶段性高峰,随后回落。也就是说在日本经受亚洲金融危机前,其国家本身的货币供应量就呈现出持续递增的现象。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货币供应的同步理性投放,但持续的递增投放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危险性,同样会引起金融危机的产生。:

由图2可看出,在这次由美国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在危机发生前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经济危机过后,为了刺激经济的恢复发展,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仍持续升温于2009年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呈现走弱趋势。可见,金融危机常常会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持续走强,货币流动性过快,也会影响金融危机的产生。

从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货币供应的持续增加或者减少,只要是不合理的,都会影响金融风险的产生。货币供应与金融风险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然而,迄今关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研究尚没有一个系统而明确的评价标准。对金融危机的分析,主要针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之对于新兴国家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虽然在这样的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争议,但可以明确的是,货币政策失误可能会诱发金融危机。

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更好的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防范货币政策失误。为了预测防范金融风险、使经济运行更加健康稳定,以货币供应量这个与经济发展运行密切联系的经济指标作为衡量金融风险的依据,是具有相当可行性的。

二、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通过分析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来控制货币供应的理性投放,当货币供应量出现异常变化时,找到影响其变化的根源,以便更好更合理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

影响一个国家货币供给量的因素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总量与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派生存款;二是货币乘数的变化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三是通过数量方程式中名义产出价值与货币量的同比例变动。

(一)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所谓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不仅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的基础,同时也是货币创造的基础,同货币政策目标有着密切联系。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状况。因此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

(二)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但是货币供应量仍然要依赖于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即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总之,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动影响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增加必然会反映到银行信贷的增加上,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调控的两种主要途径,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工具调控基础货币,虽然超额准备金率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控制的,但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调控可以调节货币和银行信贷的变动。

(三)从数量方程式角度分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由数量方程式,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可知,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价格水平的变动视为通货膨胀率,而货币量由中央银行控制,产出的变动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这就告诉我们,货币供给的增长决定了通货膨胀率。换言之,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稳定。经济会平稳运行。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上升。那么,会有较大的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当我们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数量方程式告诉我们: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名义GDP。经济学家把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成为名义GDP。由于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供给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名义GDP的同比例变动。我们可以得到,货币供应量的增多,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价格的上涨。不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经济泡沫会愈加严峻,由此为导火索,会增加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实证分析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衡量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面对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也应该重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变动情况,通过其变动趋势说明的经济意义,来预防、化解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负面打击。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同样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选取1978年至今的货币供应量作为基本依据,以此分析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潜在金融风险。

CPI作为消费物价指数可以衡量价格的变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到1983年,我国的货币新增量以每年平均400多亿增长,货币增长速度保持在22%。1984年-1989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造成了1988年的18.5%和1989年17.8%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了奔腾的通货膨胀。从1990年-1993年,虽然货币增长量每年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但90年与89年相比,M1新增1120.17亿元,91年比90年新增1682.62亿元,92年比91年新增3098.22亿元,93年比92年新增4548.88亿元。随后M1超过万亿。持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提高导致我国于1990年-1996年间平均1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最高达到27.7%)。1997年5月起,M1开始突破30000亿。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通货膨胀。致使国家在用经济手段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造成了我国1998年-2000年CPI的负增长。使经济强制性趋稳。

在1998年-2010年间(除去2007-2008受经济危机的波及致使经济低迷),我国的CPI振荡上升,一直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通货膨胀。

在GDP增长与稳定物价的矛盾中需要货币供应量的均衡调节。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增长而忽视通货膨胀。在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要防止经济过热现象。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我国货币供给量对GDP的变动分析

在这里以GDP衡量产出。

图6 1978年至2010年GDP增长率变化

由图4可看出,1995年-1998年,M2增长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该时期GDP同样呈下降趋势;2000年-2003年,M2增长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阶段我国GDP也以递增速率增长;2003年-2007年,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率高位趋稳,GDP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下稳步增长。值得一提的是,M2增长率在2009年急剧增大,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所进行的持续的扩张政策所致。使得我国GDP在2007年-2008年度出现滑坡后在2009年度得以继续增长。

(三)我国货币供给量同CPI、GDP的相关性分析

从图3可看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以来呈现出基本上升的趋势。货币供应量同CPI、GDP呈线性关系。从短期来看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同GDP的相关性并不是很明显。M0增长率与GDP增长率、M0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具有大致相似的同增同减的长期趋势,在这里可以近似的用CPI表示通货膨胀率。即它们三者具有长期的一致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衡量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当货币供应量呈现出异常变化或面对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非理性增加时,此时很可能蕴藏着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及监管部门需要加以重视。

四、合理控制我国货币供给量

我国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以来呈现出基本上升的趋势。但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一方面虽然带来了GDP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却令我们陷入通货膨胀的尴尬境地。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指示性作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先行性指标,当货币供应量出现异常变动时,及时采取相应举措。一方面保证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另一方面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的因此货币供应量的理性投放,国家政策的适度引导是应对经济危机过后解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合理投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即保持货币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在这里强调的是物价水平稳定(币值稳定)只是一种相对稳定,具体而言就是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和避免通货紧缩两个内容。

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货币需求增加却一直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在这种货币需求增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超额货币”现象,即超过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货币需求之外的货币增长部分。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引起整个社会货币需求增加,人们追逐货币的情形下,我们不可以忽略经济的稳定、币值的稳定。

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即使国家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也不会及时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事前防范。在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使货币供应量张弛有度,稳定经济。

(二)货币乘数的间接调控

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负相关性。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调控货币乘数,在经济过热时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萧条萎靡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应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GDP的合理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世界金融危机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我国同样受到波及。这次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单纯依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是不理性的。在当今形势下,思考我国GDP的潜在增长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约束的强化,以及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过去依靠低成本优势支撑贸易出口高速增长的现象不会再出现。同时,随着投资过度扩张,不少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扩大内需。

因此,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不应一味地追求GDP的高增长率,合理的GDP增长率,才是使经济健康运行的最佳条件。

参考文献:

[1]曼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9篇:货币乘数范文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利率;相关性分析

1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经历了从流通中的现金到贷款规模再到货币供应量的转变。随着1998年我国取消对贷款规模的控制,我国货币政策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货币供应量一直充当唯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评价

2.1中介目标选择的主要标准和客观条件

(1)主要标准。

相关性: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必须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中介指标的变动必然对最终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

可测性:对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进行迅速和精确的测量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一方面,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这些指标的准确数据;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必须有较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可控性:作为中介指标必须是中央银行能够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金融指标。

抗干扰性: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准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2)客观条件。

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管理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选择中介指标不仅要注意应尽量满足其选择标准,还应注意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客观条件。

2.2对货币供应量的评价

通过计算说明,M1与GDP几乎没有相关关系,M2与GDP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不是很大。

(1)可测性分析。

我国货币供给量统计口径还存在缺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我国对M2的定义不同。如股票账户的保证金余额等并未包括在央行对外公布的M2之内。同时,我国规定定期储蓄可以被存款人持有效证件提前随时支取,这使得M1、M2的准确统计存在困难。

(2)可控性分析。

货币供给量从实际运作效果来看,目标值与实际值大幅度偏移,其差额波动较大,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可控性难以体现。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既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变动。而后者受多种非中央银行可完全控制的因素影响。

成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货币政策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二是作为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应该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三是中介目标应该是通货膨胀领先指标。这些条件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满足。

2.3关于利率的评价

(1)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

①不仅能过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而且能够表现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利率上升表明银根趋紧,反之表明银根趋松。

②中央银行能够运用政策工具加以较为有效的控制。

③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

④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2)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缺点:

①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是名义利率,但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影响的是预期实际利率。

②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多地依赖于市场主体对经济收益变动的敏感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3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优劣比较

3.1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不可同时作为中介指标

由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意外变动,货币需求量将会出现波动。如果追求货币总量目标将意味着利率波动。反之,如果中央银行盯住利率目标将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波动。

3.2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优劣比较

(1)可测性。从表面来看,利率似乎比货币供给量更便于测量,作为中介指标似乎更为有用。与货币总量相比,利率数据不仅能较快得到,而且也更准确,并且很。而货币供给量则需多次修正。但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得到的利率是名义利率,通常情况下不能用来计量借贷的真实成本。而真实成本对于预测GDP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真实成本可用预期实际利率来衡量。预期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2)可控性。前面对货币供给量可控性说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总量确实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此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甚至直接规定利率等办法,对市场利率也具有控制力。但是中央银行只能控制名义利率而不能完全控制实际利率。

(3)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货币供给总量和利率对经济活动都有重要影响。

(4)货币供给量与利率指标的优劣比较很难从选择指标的标准直接比较。一般来说,各国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和中央银行操作的方便程度来选取。

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建议

(1)近期在控制货币供应量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基础上,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我国,金融机构的规模和效率都差强人意,金融市场的封闭性较强,金融工具比较单一,金融市场上可供投资的金融品种不多,居民和企业的金融资产仍以银行储蓄为主。这种简单的金融市场结构对于测度货币供给量是有好处的。简单的金融结构使得目标变量与货币总量之间容易有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中央银行控制目标货币供给量的难度相对较小。

(2)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随着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必须合理界定和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和各自的统计范围,以适应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增强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2)扩大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浮动范围。央行首先应该预测通货膨胀率等目标,然后根据这些预测值决定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基数,并根据预测的准确程度,确定目标区间上下浮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