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疗养院环境设计精选(九篇)

疗养院环境设计

第1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园林式 人性化 环境心理 旅游养生 医疗旅游目的地

1 背景

1.1 时代背景

随着医疗旅游和健康管理产业的逐渐兴起,人性化的医疗园区或开始成为旅游目的地。人们开始在各式疗养院中做各种医疗检查,并安心享受自然,疗养身心,旅游与养生相结合的新式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具有专业性疾病治疗、疗养、养生和休闲的医疗园区在转型时期的新形式下运应而生,甘肃省武威市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暨荣华颐养园项目,标志着国家重离子辐照技术的实质性建设将在武威率先应用于临床。依托该项新型科技技术,在生态和谐的前提下,规划以重离子中心园区为核心、集专科医院、大型公园、溪谷生态康复社区、中医理疗养生中心为一体的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医疗卫生园区。

1.2 病人心理

针对医疗园区中的肿瘤医院,由于肿瘤具有病程治疗时间长的特点,所以约有90%以上的肿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肿瘤中的癌症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而使癌症发生、发展或抑制。 缓解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是当前肿瘤医院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使其身心轻松平和并且愉悦放松,感受来自自然和人文的关怀和爱护,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3 规划策略

3.1策略一:隐

在园区内的多个区域设置地势起伏的微地形,山水相依,崇尚自然,一池三山,诗情画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四合院建筑分布在山水相依的各分区中,若隐若现。各个区域皆具有微地形,生态型缓坡结合与贯穿园区的水面营造的临水开放空间,共同构筑出趣味的生态环境。

3.2策略二:灵

充分运用“开合聚放”的传统理水手法,引水进入肿瘤医院、大型公园、溪谷生态康复社区、中医理疗养生中心等区域,挖地成池。在整个园区中心设置生命之湖,使得各区域都能充分利用到优质的湖景景观,在肿瘤医院面朝生命之湖的区域打造高质量的湖景治疗区,并将湖水渗入医院中心景观,形成引人入胜的休闲环境。医院住院区拥有全景湖景视野,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身心的放松。

3.3 策略三:畅

绿色人性化环路顺应地形连通各个分区。每个区域设置一个公共停车场,分布在各区域主要入口附近。在园区中设置参观流线、医技流线、工勤流线等三条特色流线来区分园区中的各种交通流线,使得各流线人群互不干扰。

参观流线主要针对来园区参观访问的交通,以满足公交、电瓶车及换乘为主。沿参观线路设置了青少年科普基地、国学讲堂、日光沙滩、等活动项目供参观人流访问使用。医技人流主要是医护人员通勤交通,以满足小汽车交通为主。沿医技线路设置了肿瘤医院诊疗区、重离子中心治疗室、临水养生四合院、山林公寓式疗养园、中医理疗馆、中医养生馆等治疗理疗养生活动。工勤流线主要为后勤服务交通,以满足小型货运车辆交通为主,工勤流线附近设置了后勤服务中心 、家庭医疗陪护、理疗护士站、中药材加工等工勤服务项目。

4 功能划分

4.1 肿瘤医院诊疗区

该片区位于荣华大道以东紧邻中心生命之湖。肿瘤医院属于专科医院,门急诊量相对不多,各区相对独立,联系方便,路线简洁便于提高效率。门诊区在设计上更强调医生和病人一对一的服务,诊室趋向小型化,在医院区设置商业设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各种生活需求。

面朝生命之湖打造高质量湖景治疗区,为病人营造出开阔放松的医疗环境。生命之湖的湖水渗入医院中心景观,在区域景观延续的同时形成医院景观引人入胜的休闲环境。打造出园林式肿瘤医院诊疗区。诊疗区建筑采用中国四合院的组合方式,主体建筑层数为3-4层,一般由几进院落组成,周边以连廊相连,创造出即规整又灵活的人性化内院尺度。住院区设置临景观公园住院病房,拥有全景湖景视野,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身心的放松。

4.2 生命公园

本片区为园区的中心景观活动区域,依托生命之湖为景观核心布置各项活动用途,并为周边区域创造出优美的环境借力。生命之湖周边打造出具有地域风情的日光沙滩,并在微地形上塑造当地特色沙丘提供沙丘微坡活动区

正对生命之湖设置园区的主要出入口,出入口正对健康大道,并塑造丰富的景观活动喷泉及悬壶济世湖景雕塑,将活动引向生命之湖及湖心岛并延续至重离子中心建筑,塑造出具有标志性及地域特色的景观活动轴线。

4.3 溪谷生态康复社区

位于园区最东侧的依山临水休疗养养生园区拥有优质景观微地形,被水环抱的临水独栋四合院疗养屋,依水而栖,轻盈古朴,周边有日光沙滩。北侧的山林公寓式疗养园随着山势起伏而栖,隐约在树林之中,若隐若现,建筑从1-3层依地势而变化,该社区配套护士站、室内体育场、室外网球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此区域建筑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建筑屋顶以暖灰褐色为主,墙面米白色与水面交相呼应。建筑与环境地势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本区域为肿瘤康复病人、疗休养放松人士及医疗休闲旅游游客提供多种需求的中长期养生居所服务。

4.4中医理疗养生中心

本区为医疗旅游提供各种服务,设置中医理疗、疗养、养生、康复中心、展示馆、中医健康体检中心等项目,主要包含有职业病的防治等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武威市特色医疗旅游目的地。

滨湖四合院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家门口湖水的独占性,力求提供一个完美的休疗养景象。围绕湖水开发区域打造唯一的高品质的精品酒店和豪华水疗中心。综合颐养宾馆会议中心坐落在半岛之中,设置养生道场、国学讲堂、顶级SPA体验等养生项目。通过水上廊道与自然养生会所和中藏医院进行联系,为游客提供完美的休疗养景象。

5 总结

转型时期更人性化、更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愈渐体现。通过舒心减压锻炼,利用环境优美的花园缓解病人心理上的负面情绪,通过药物治疗到心理健康与环境融合的新健康模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因素追求纯天然的治疗方式。

新型医疗园区有专业医院、疗养园、中医药颐养中心及公园的混合功能、综合载体,规划从城市文化背景、经济特征、现状条件、服务人群心理、时代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虑。努力创造一个以人为本、以医疗为核心的综合化、生态化、人性化的现代医疗园区。

参考文献

[1] Yamane K.Roles of daily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in physical and mental QOL for elderly adults[J].People-plant Relationships,2003,3:19-22.

[2](美)约翰・西蒙兹著.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第2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医院;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door space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We concluded that the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of medical space should be followed, proposed a theory that an healing garden must satisfy the needs of various specific clients . From the Guangxi Liuzhou Eas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dscape design we got a method of how to design an hospital landscape with healing garden that an good outdoor space and environment must provide good behavior,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for particular users.

Keyword: Hospital Healing Garden Landscape

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国内医院建设迎来新的高潮。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根据中医院住院病人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40~59中年和80以上高龄住院病人构成比逐年增加,基于这些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衰老人群等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中医院的服务功能更加凸显。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的花园景观,让优美的景观服务于这一特定的人群,营造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1.理念阐述

医院的环境作为一类特殊的功能空间,是由建筑、景观以及其中活动的人群所构成的整体,优美、健康、积极的环境能满足患者感官的愉悦,并能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削减压力、放松身心,进而能够促使其康复。医院景观设计的核心应该是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要,应以特殊使用者为中心,为其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恢复提供支持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场所的景观设计,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之于患者的意义就更为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使景观空间蕴含着的总体特征和气氛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力求使患者在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能始终保持平和、轻松、愉悦的心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医疗效果。1

2设计因子

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离不开合理的设计,总结出“康复性空间”、“色彩因子”、“环境因子”、“植物因子”是疗养型户外空间能否具备缓解压力特质重要的影响因子。这也是要设计出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

2.1康复性空间

将医院户外空间环境设计成医院康复设施与医院休闲场所的综合体,成其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的“医疗花园”。

面向医院人群开放,创造符合医院病患及康复者的特点,设置康复路径、廊架、百草园、喷泉、雕塑、花径、康复器械等设施。营造多功能的户外空间可放松人身心、促进康复的整体环境氛围,营造积极向上、轻松、优美的娱乐和休闲空间气氛。

2.2色彩因子

色彩的舒适与疲劳感是色彩刺激视觉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视觉刺激强烈的色彩往往使人疲劳,反之则容易使人舒适(胡彦清2011)。

注重植物的色彩及铺装色彩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针对性地应用于医院景观中。如冷色(浅蓝、淡绿、淡紫等)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米黄、浅黄等)有刺激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

运用不同深浅与色彩倾向的绿色植物,进行和谐色彩组合,给人柔和宁静的感受。不同色彩的植物和群体植物景观带来不同的视觉剌激和不同的生理反应;良好的植物搭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如人体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显著降低,人体活力水平升高。与黄色花和红色花相比,蓝色、白色和粉红色花能更有效地使人体放松,并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度。绿色和紫色植物群落景观更能有助于人体放松以及缓解焦虑、愤怒和疲劳感,如观叶植物中的常春藤和鹅掌柴比绿萝、彩叶草、和花叶万年青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们放松身体和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黄色秋叶植物景观在帮助人体放松,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2.3环境因子

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是风、光、气流都比较舒适宜人的环境,它可以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环境可以会给病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吸引更多患者进入户外空间。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景观、优美的户外环境确实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院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场所,它组成复杂,科室繁多,患者尤其是门诊患者对于医院空间的位置、路径不清楚;要求医院的标识系统都要简明、连续、规律,规划路径要有序、易识别。规划合理的交通,这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也有利于空间划分和人流物流规律有序。

尽量做到视线通透,即使在病房内也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这样也有利于吸引人群到户外去。能够到户外活动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也多坐轮椅外出,但他们都有需要被尊重、独立自主的心理特性。医院庭院中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可以不靠他人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的地。让患者切身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增加生活的信心。

功能空间具备专业分类的特征,依照病患类型不同开辟不同的户外空间。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营造空间,尤其注重儿童及老人的使用性。并保障其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满足他们对户外空间的身心需要为最终目标。

2.4植物因子

在医院规划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恰当的绿化能起到衬托和美化作用,并能改善医院小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净化空气。

保健型园林植物的应用,这类植物除构成优美的景观外、同时还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的有益。这类植物具有防病、缓解、抑制或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保健植物的分类多是根据人类器官对保健植物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生理感受,分为视觉类、听觉类、嗅觉类、触觉类、味觉类五种类型。还可根据植物医疗功效分为杀菌抑菌类、调节神经类和辅助心血管类以及药用观赏植物、观赏型芳香植物等种类。

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有些植物的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如松科、木兰科、忍冬科、桑 科、桃金娘科等许多植物散发的气体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2 这些植物都可以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3.设计解析

3.1景观规划

柳州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柳州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之一。位于柳州市双拥路东侧,四面均与城市规划道路相邻,基地北侧为城市绿地,东侧隔城市道路与山体相望,生态环境优美。项目规划总用地而积73537. 05平米,场地内局部高差较大,场地外山地景观优美。

建筑为传统“合院”形式,场地独特的坡地生态环境,共同形成景观设计的良好基底。遵循最小土方量原则,对基地进行塑造,营造自然山水环境与适宜地形的台地和坡地花园。

根据场地特征,对基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分为静湖生态区和康复疗养区、入口广场区、内庭院区域、屋顶康复花园区,可供医护人员及患者休憩与游玩。在场地北侧保留原有山体,起到隔离噪音和生态过滤的作用。

3.2景观功能区的分布:

3.3风格定位:

遵循建筑“简中式”的简洁明快风格及多功能的医疗建筑性格特征,园林设计充分结合自然,依托自然环境营造功能合理、健康舒适、优美的“简中式”环境空间意境。达到建筑、环境、人的完美和谐。通过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设计,营造中医特色文化氛围。宣传、教化、将中医文化发扬并传承下去。

3.4设计理念

针对医院的特殊人群营造景观氛围及功能要求,空间清晰明朗,开阔简洁,功能性较强,充满阳光感,适合患者使用。

区别于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特点;在入口广场及其他休息等候区域展示中医文化。以中药百草等元素,展示中草药科普知识,给人们在休闲休憩的同时普及中草药常识。

在设计之初整体考虑设计美观适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控制成本,体现高科技、绿色生态元素。

植物设计采用比较自然的方式,运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保健功能的以及观赏型中草药植物,体现医院特有的中医文化和植物氛围,植物配置丰富多样,生机勃勃。

3.5景观设计

3.5.1流线合理的医院门诊及入口空间设计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并对大量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防治保健工作的地方。从使用角度来说,人流量最大的是医院门诊人流。人流时间的分布集中,受病发率季节性因素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门诊人流在时间分布上出现不均衡性。如在一年中门诊高峰多出现在6,7,8月,在一周中每周一的人流最多,而且多集中在上午8--11时;3 人群类型多样,在门诊人流中,有病人,健康人;儿童,成年人;传染病人与非传染病人,在院停留时间为平均146分钟,其中医生直接诊断时间仅占滞留时间的7.5%一16.5%,等候时间占全程时间的2/3。4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医院主入口广场的设计是整个医院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人流交叉的密集区,需要合理的规划车流,人流、开辟舒适的室外等候空间。明晰的交通流线、通畅的视线、较易识别的指示系统尤为重要。统一的空间序列,方块的绿地连接不同的功能场地,清晰明了的就诊路线,在有序的空间序列中使人们感到安全、舒适的,并设计足够的相互不干扰的室外等待休息区。

柳州夏季比较炎热,遮荫与降温非常重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设计形式。遮阳的长廊,开阔的主入口广场空间,视线通透,方向感明确,广场通过分割成块状的绿地,并种植广场树,每棵广场树为一个单元为病患提供休息等待的空间,形成多个互不干扰的活动圈。

3.5.2住院部周围空间环境---康复花园

住院部室外空间人的活动类型,以放松休息、散步或小憩、运动健身为主,主要的活动人群为住院的患者和少量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分类,以呼吸道、肠道、心血管、肿瘤居多,住院部外部空间的特点:

1. 良好的视觉,即在屋内就能观赏到良好的景观,窗前有景。

2. 良好的可达性,近距离就可以参与室外活动。

3. 康复训练的需要,必要的康复器械、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4. 主要游线无障碍,而且有扶手等辅助运动设施。

5. 公共交流的区域,相互的交流促进病情的痊愈。

6. 不受外部干扰的私密的活动区,有利于静养。

7. 自信心的恢复,积极的环境空间对人情绪的调动起到关键的作用。

3.5.3静湖(平台、湿地、雕塑、景墙、湖心亭、丘园)

运用柳州多雨的特征,在整个区域中低洼的地带设置约1800平米的人工湖,可以调蓄雨水、减少径流;运用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软化湖边驳岸,增加意趣。同时也为医患人员提供了游憩的空间、也提升了整个片区的环境。湖面位于一期与二期建筑围合形成的绿地花园中心,运用水上平台相互连接,并设置湖心亭,形成整个景观的中心,与避雨方亭形成对景。蓝天、白云、碧湖、荷趣、鱼趣、小鸟、蝴蝶倒影,引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尽的遐思。

3.5.4屋顶康复花园(花园、休息椅、阳光)

屋顶的利用改善了地面空间小的格局,可以把集约化利用的地面尽量的让位给车流,人流交通,将功能性的花园放到屋顶,是未来设计的趋势。

屋顶花园采用简单绿化的方式,以干净整齐的绿篱,组成简单图案,配合清逸的灌木,油油的、青翠的绿色给人无限的希望,约束的绿篱让人精神振奋,放松的同时勾起回复正常生活的欲望。

3.5.5内庭院(花园、休息椅、阳光)

庭院处于两建筑之间的围合空间,阴凉少阳,运用丛竹、细石砾、耐荫地被等打造成具有简单休憩地的观赏空间。

4 结语

通过对疗养型户外空间设计的探索,尊重病人的心理需求和使用功能,从物理环境到心理环境设计都应体现以“患者”为本的思想,疗养型医院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院绿化,而是一个满足患者需求的活动和空间设计,并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景观营造,进而形成一个集医疗、康复、休闲、文化等多功能的健康服务中心,营造一个富有治愈能力的花园式医院景观环境。

疗养型花园式景观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此类医院景观设计示范,对国内医院环境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病患对于医院的整体评价,对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64~65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45~51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徐磊青:《环境心理学》,32~42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52~63页,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5] (英〕布莱森B劳森著.空间的语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美〕约翰.西蒙斯: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 习孟瑾等.医院疗养院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2

[8] 杨欢,刘滨谊,帕特里克・A・米勒 传统中医理论在康健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园林,2009(1):13-18

注: 1吉立峰等 关于行为和精神支持的景观设计――以温州第一医院滨水空间设计为例

2珠三角地区常见嗅觉类保健型园林植物种类介绍 杨金风 刘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510220)

3陈倩 黄志萍 李小华 林玲 某中医院2006年门诊就诊情况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 2008.09 15卷 第3期

第3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北戴河;疗养院;商业化酒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影响,我国对于疗养院的定位和政策没有清晰的思路,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疗养院发展模式、文化内涵、经营方式和办院宗旨都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曾经辉煌的北戴河疗养院,在有着复杂的隶属关系和战略定位的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存和发展困境。疗养院向商业酒店的转型模式,这对疗养院走出困境是一项有效的探索。

一、北戴河疗养院目前发展困境与模式创新

据统计,目前北戴河有中央国家机关的疗养院超过一百多家,而这些疗养院绝大多数只是夏季才营业。虽然夏季收入颇丰,但平摊到整年的话,一般来说,还是亏损偏多。而这些中央国家机关的疗养院每年只有从上级单位获得少则上百万,多则上千万的补助才能经营下去。

(一)转型前医疗定位与实力分析

北戴河疗养院和医院一样也是同属于医疗机构,其承担着为中央领导、退休老干部、劳模来的休、疗养任务。这就使得北戴河疗养院与别的疗养院在社会定位和社会责任上有所不同。从北戴河疗养院的内部设施以及提供的服务上来看,这些疗养院与酒店没什么区别,只是由于特殊性使得疗养院所占据的位置更好。疗养院内主要的建筑设施还是提供住宿的客房,在北戴河的疗养院中,一般的都具备一百至两百间的客房,而有些多的能够提供六百多间,在整个北戴河旅游区,可以看到很多的宾馆所占据着。

(二)转型发展的必然

通常来说,疗养院失去计划经济时代的政策支持,则其原有的理念都显得模糊,并在社会上形成有病去医院、无病才疗养的观念。这是在这错误的观念导向作用下,而不能够有着较强的竞争实力去参与竞争,这就使得疗养院出现生存问题成为必然。北戴河疗养院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仍然使用着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进行经营,只有一小部分的疗养院是面向社会营业。可是这些疗养院主要的还是依靠国家机关的财政不且才能够经营,这就使得北戴河疗养院没有了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说到底这种模式就是全民供养疗养院的机制,而这是与当前的经济环境显得特别不协调。

(三)转型发展的结局与新模式

由于面临着生存困境,各地的疗养院也进行着一些有效探索,总结出来,主要会出现以下五种结局:一是继承原有的优良传统,使得疗养院的风格保持不变,这里比较著名的就是汤岗子疗养院;二是利用某一特殊优势,形成康复医院或者是专门性的体检机构的形式,这比较著名的就是华东疗养院;三是对于疗养院进行有效的转型,或者是依附医科的某项优势转型为综合性医院,或者是利用自然环境的良好优势逐渐转型为度假村;四是按照市场的导向作用,向综合性业务发展,这比较著名的是番禺疗养院;五是停办。

(四)对北戴河疗养院新模式的思考

自从2003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党、政、人大、政协、军队这五大领导班子结束到北戴河办公的决定后,而且中央的各部委负责人在此期间外出和休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去执行,不得擅自到北戴河这些避暑胜地去,同时还作出了取消休、疗养福利制度的决定。北戴河疗养院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必须进行新模式的摸索。北戴河疗养院根据社会需求可以对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进行转变,大胆的进行尝试和摸索,创建出新的疗养模式或者是转型经营理念,这可以使北戴河疗养院能够在困境中得到生存和发展。由于北戴河疗养院所在的位置是整个北戴河最优质的东南部海滨土地资源,这就使得北戴河疗养院在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良好资源优势,在立足于做好一定时期的中央首长、部委领导和退休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等疗养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向商业性酒店转型,而目前来看,在整个北戴河范围内五星级酒店的话还是要在疗养院中产生。

二、北戴河疗养院转型为商业型酒店的几点建议

(一)始终坚持以医为基础的发展方向

由于疗养院从关系上是隶属于医疗卫生机构,这就要求北戴河疗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以医为基础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如果离开了这个方向的话北戴河疗养院就不会再有医疗的属性,这也就断了疗养院长期发展的道路,所以我们必须在制定疗养院的目标的时候,积极主动的和当地的卫生系统联系,实行规范化管理。而由于北戴河所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这就显示出北戴河的独特之处,立足于做好疗养康复特色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起以环境为特色的健康产业。

(二)始终坚持以服务大众健康为中心

由于北戴河疗养所都是隶属于政府部门,以往只是为少数人服务,而在新时期要不断的扩大所服务对象的范围,对社会开门营业,转变为名副其实的全民可以花钱使用的休闲场所或宾馆,而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优秀劳动者享受专利的天堂。并且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使得自身的实力也得以提高,这样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三)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由于北戴河疗养院长期以来每年只有从上级单位获得少则上百万,多则上千万的补助,这就要求疗养院要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据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来进行发展,不要一心等着补贴,而要边干边等,通过对经营方式的创新,如转型为商业化酒店,不但可以完成以前的疗养任务,还可以找到一条改变疗养院的经营状况的道路,使得北戴河疗养院的经营困境得以突破。

结语

由于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明显得到提高,也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在人民的思想观念中,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而北戴河疗养院就可大打健康牌,因此北戴河疗养院要在立足于疗养康复的基础之上,积极向商业化酒店转型,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从而能够服务更多的人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使自身摆脱现在困境。

参考文献:

[1] 苗庆,刘裕和,朱建,李建如,吕芬芳.市场经济条件下疗养院进一步发展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1996(04) .

第4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康复景观设计;园艺疗法;受众心理;绿色设计;患者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58-01

医院的户外空间是医院空间环境的总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中人们户外活动的集合的重要场所。住院部户外休闲景观是医院整体户外环境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仅关系到医院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辅助医疗的一种手段。

一、康复景观

1.康复景观的概念。一般而言,康复景观是通过营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通过加强与使用者的互动作用,从而达到恢复或保持健康目的的户外空间。也可以称之为康复园林、康复花园或者保健型园林等。时至今日,康复景观的治疗对象不再仅限于老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下者之类的特殊人群,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也是同样适用的。

2.康复景观的特征:(1)生态保健。在康复景观中进行活动不仅能够有效的抑制冲动,并且能够消除病人的急躁情绪,培养注意力与忍耐力;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多种丰富的生态植物群落周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能够达到调节患者失落抑郁的不良情绪的作用,增加病人的活力,促进病情快速好转;(2)回归自然。浮躁嘈杂的城市生活早已让人们感到厌倦,人们有着回归自然的强烈欲望,康复景观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够让人们与景观相互作用,身心都得以充分的放松,达到疗养保健的目的;(3)以人为本。优秀的康复景观设计能够准确的抓住患者的心理特征,满足患者的康复治疗的需求,通过观察和了解医院患者的活动情况,主体需求,使用情况,来进行康复景观设计,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应交叉结合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特点,关注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目标进行调查和研究,找出规律,以此作为康复景观设计的依据。

二、目前国内综合医院住院部户外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医院住院部户外康复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一个贴近自然的、舒适的、高度适合的、非室内的、并可以促进康复的活动空间。它不同于其它的景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的。通过对国内几个综合医院的实地考察和访问,发现在住院部户外景观的建设上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纳如下:

1.绿地面积不足。在城市用地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很少医院会关注景观绿地,多在完成建筑规划之后,见缝插针的布置绿地,这不利于医院外环境景观的建设。住院部户外休闲景观作为医院外环境的重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面积往往得不到保证。

2.绿化形式单一,缺乏功能性。住院部户外景观的设计没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而只是随意的使用大面积的草皮铺地,再象征性栽几棵树,就把它当做是医院的景观设计。整个住院部户外景观中缺乏可停留设施的设置,没有运用到园林绿化和色彩设计的元素,更没有考虑住院部户外康复景观的实际使用功能。

三、住院部户外康复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1.尊重使用者对于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的话语权。研究人士认为.医院户外景观能够让使用者产生可控制的感觉,既户外景观容易找得到,也容易被使用。例如花园里设置一些可供病人独立使用行走的辅助器、拐杖、轮椅等。对医院户外景观设计师而言,在单一的空间为使用者提供多样的选择,让使用者可以自己选择运动或冥想,是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设计目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从景观使用者角度出发设计,例如在景观中设置许多的步道,安排不同的座位、让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能够观赏到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气候对景观河使用者的影响、使用者能否享用不同类型的户外空间等。

2.花园促进康复的相关疗法:(1)园艺疗法。广义的园艺疗法包括通过“五感”(视、听、嗅、触、味觉)来调节人的身体健康。人的信息来源约80%源自视觉,因此园林景观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视觉的。由于医疗花园的特殊作用,园艺疗法中五感刺激的环境设计,将障碍人群融入一般人群考虑,充分开发患者除对景观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共同体验环境;(2)游戏治疗。游戏治疗适用于儿童医院中,因为儿童需要外出到开放的环境,避免局限在病房里。结果显示,在家长积极的配台之下,游戏治疗可以缩短儿童平均住院时间,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正面影响。

四、结语

康复景观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同时还担负着对特殊人群进行康复治疗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使命。在充分考虑康复空间环境要素特征的情况下,以人为本,精心布设康复设施,正确规划道路系统,合理配置植物群落,营造亲水性强的水景观以及塑造简明易懂的标识引导系统。本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探索住院部康复景观及其干预模式,以期对此交叉学科研究做有益探索,更对该类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第5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多中心, 高效, 快捷, 绿色生态, 智能化

Abstract: the modern medical facilities could be compared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city, the agency's huge hospital that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become no longer clear and is hard to control. Must be in a simple, can identify way, trying to simplify the huge hospital layout, make the hospital pattern and structure is more clear. The center of medical building mode. Each specialized subject center set to a unit modules, each unit module auxiliary building around radiate out in Settings, and large medical and surgical department such as closely linked.

Keywords: more center, efficient, quick, green ecological, intelligent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浙医二院创建于1869年,其前身为英国圣公会设立的杭州广济医院。经过140多年的发展,浙医二院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专科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余杭(浙医二院)国际医疗中心位于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规划1500张床位规模的公益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大型现代康复医疗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

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约298亩,分为两个地块,紧邻城市主干道荷禹路(51米)和城市干道新州路(30米)绿洲路(24米),A、B地块之间设城市干道顺意路(36米),交通便利。用地周边设置城市绿化带,北侧紧邻城市公园,环境优美,得天独厚。

 规划设计

根据A、B地块的特点,将人流量最大的医疗区园设置于地块A的南部,靠近城市主干道;北部设置康复养生园区,比邻城市公园,环境优美。医疗园区和康复养生园区之间设置绿地相隔,东北部作为医院的发展用地。地块B设置科技园区及行政后勤区 。地块A和地块B之间设置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进行连接。

1. 总体布局

(1) 医疗区:

现代化的医疗设施的复杂程度堪比城市,医院的医疗服务,应在高效、快捷和安全、秩序的基础上,形成各种人流、车流、医疗流程、物流支持系统和信息流的“链”,各条链共同构成医院的医疗服务系统。但机构的庞大使得医院的整体架构变得不再清晰和难以把握。必须以一种简单的、可识别的方式,努力简化庞大的医院布局,使医院的格局和结构更为清晰。

针对,浙医二院的医疗强专科的医疗特色,医疗园区采用多中心的医疗建筑模式。每个专科中心设置为一个单元模块,其中包含专科诊室、专科医技、专科病房。各单元模块围绕辅助综合楼呈放射状设置,与大型医技及手术等科室联系紧密,距离相同,流线短。各单元模块形态相同,又根据各自专科的特点,功能有所不同。整个医疗区呈仿生的蝶状布局,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短。医院未来发展将沿着主街方向向北部发展。

污水处理站位于医疗区东南角,位于下风向,避免对医疗区的影响。

垃圾站位于医疗区西北角,紧邻污物出口,采用全封密垃圾处理系统,避免二次污染。

(2)康复养生园区:

设置康复中心、健康养生中心、国际特色医疗中心,各中心设独立出口,互不干扰。

(3)科技园区及行政后勤区:

设置科研用房、教学用房 、行政中心、会议中心、职工餐厅、锅炉房等功能 ,并通过地下连廊与医疗区相连通。

2. 交通组织

(1) 出入口

医疗区门诊主入口设于地块A南部,西侧设置出入院入口、急诊入口和污物出口。

康复养生区入口设置于地块A北部;科技园区和行政后勤区入口设置于地块B南部,东侧设置人行出口,通向地块A。

(2) 人车分流

医院入口进行严格的人车分流,设置了下沉广场,主要机动车进入医院后直接通过坡道进入地下车库,人行则通过地面上的景观广场进入。

(3) 停车

园区内3000辆停车分为地面停车、地下停车、停车楼来解决,停车楼融合于主体建筑,病患可从停车楼直接到达医疗楼内,避免在园区内的多次周转。

3.景观设计

“自然能够治病,我们必须借助自然的力量”——南丁格尔

与规划中的城市绿化景观带、院前绿化广场、中心花园、天井绿化、屋顶绿化、下沉庭院、水景绿化、内外交融的室内绿化构成了不同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绿化空间,提供了一个绿色、生态的、花园式院区环境。

4. 生态策略

(1) 气流组织

杭州气候炎热潮湿,因此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来降温、降湿便成为适应当地气候、注重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技术。气流组织着眼于自然通风、引风。针对外部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利用全球领先的流体传热分析软件Fluent对建筑进行模拟计算,使通风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自然通风:园林包围建筑,建筑以板式布局为主,内部形成对流,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对人工环境的依赖。

引风:在门诊大厅和医疗主街两侧设置通风罩和通风竖井,气流组织上形成“烟囱效应”,加大了通风量和空气流速,形成良好的微循环小气候。

(2) 节能

在建筑顶层设有屋顶绿化和隔热格板,达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屋面还设置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生活热水。

外墙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空气在表面之间形成对流,利用自然风能带走热气,改善环境和降低空调使用能耗。

空调设计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冰蓄冷和水蓄冷技术,节约能源,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根据杭州降雨较多的特点,将雨水收集,供应景观用水,减少资源浪费。

 建筑单体设计

医院建筑的设计一切必须从患者出发,重点是功能流线的科学合理布局和人性化环境空间的创造。

1.功能布局

(1)医疗区:

医疗区采用多中心医疗模式设计,心脏中心、眼科中心、神经骨科中心、肿瘤中心、移植中心、综合诊治中心通过大厅、主街与辅助综合中心联系,各中心相对独立,又与共用医技联系紧密。

第6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一体化设计模式

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一体化的设计模式,将建筑、景观、机电等相关专业进行一体化设计,如结构专业预留降板区域并增加结构荷载,为大堂及室内中庭的水景及植物做好预留;电气照明设计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性,如光源放置在病床正两侧,避免灯光的直射;室内患者活动范围内的风口均侧送风,并与室内空间造型相接合。

与建筑一体化的室内空间设计,有效避免了工程施工上的重复拆改,节约了资金,缩短施工工期,将技术与室内艺术完美结合。

设置中庭室内花园

由于该工程位于院区中部,用地狭小,周围建筑较为密集,视线干扰严重,无法提供合适的室外修养空间。因此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了6个贯穿室内空间的中厅花园,成为整个建筑内空间的核心景观。在4~9层的病房区,每两层设置一个花园空间,在医院设置中庭室内花园,这在国内医疗建筑中,还是首次。根据不同的采光和植被生长特点,设计了不同主题的兼有四季特点的花园环境,引入水景亭台,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了能够监护、较为个人化和相对独立、私密的花园式环境。室内环境室外化、园林化的处理,开创了国内医院景观内环境的先例。

组团式候诊厅

在等候空间的处理上,门诊和医技区域在国内首次采用组团式候诊厅方式,根据科室的功能将大科室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合,以方便管理、提高效率,从而使患者和陪同人员有更为人性化和舒适的等候空间,各个功能区域流线清晰,不同的使用人群采用不同的交通流线,对患者的私密性提供了更大程度的保障。

大面积使用新型医疗专用材料

设计中选用了适合医院使用的新材料,解决了施工中的问题,保证了医疗环境的使用品质。如大面积使用树脂挂板作为墙体材料,其表面抗腐蚀、易清洁、安装简便;模数化的设计,减少损耗;转角做成弧形,防止患者磕碰,并可防止推车撞击,适合医院的公共空间使用;病房内的卫生间采用了医疗专用抗病菌尼龙扶手,在满足无障碍使用的同时,其本身有抑菌自洁的功能,并与紧急呼叫系统配套使用,体现了人性化关怀;部分公共区域、候诊区及病房内分别采用了PVC卷材和橡胶地板,易于保养、舒适耐用、便于施工。

这些当时在国内医疗室内设计首次使用的材料,如今早已得到普及,成为在医疗空间广泛应用的首选材料。

专家点评

北京医院的室内设计,从人性化角度来讲设计得比较好,北京医院本身也有一个特殊性,主要为领导干部服务。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病房设计很高端,每间病房均采用越层设计,设有独立的花园。其中的中庭室内花园景观,还采用了不同的主题,其他的医院基本做不到,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也给其他医院提供了一个参考,作为一个优秀项目很出色。

——庄念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院方感受

原北京医院老北楼是承担国家部分高端、特殊医疗任务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该项目于2001年重建,为具有国际一流医疗设施与建筑室内外环境的高端项目,在国内医疗建筑与环境设计领域内具有开创性。目前,该项目已建成使用多年,但当时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仍具有前瞻性。北京医院老北楼重建工程的室内设计部分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和亮点之一,对于项目最后的建成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陈亮所长作为室内设计的主创人员,秉承了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理念新颖、思路明晰、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和项目难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得到院方领导的认可。

——陈书明 北京医院基建处处长

获奖感言

第7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 军队离退休人员;疗养保健;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85-02

近年来,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深入实践和以人为本护理意识的不断树立,医院疗养保健观念、疗养保健理论以及疗养保健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各个医院的人性化疗养保健及护理的实施与推广受到了广泛关注[1]。本文旨在选取2008年5月――2013年7月我院针对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军队离退休人员疗养保健及护理的相应措施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5月――2013年7月我院针对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发放的调查问卷作回顾性分析。本文所涉及受调查者在接受本文研究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中男性194例,女性26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7.9±3.7)岁。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与本文研究相适宜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年龄、学历、退休时间、已确诊病症、生活方式、接受疗养保健的主要目的、是否参加过健康教育等;受调查者对疗养保健的认识,是否具备老年人常见疾患、亚健康的防治知识及疗养方法;受调查者疗养保健期间的健康教育需求等。调查问卷以多项选择为主要形式,部分情况通过与受调查者面谈获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率、均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详见表1。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对自身疾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很了解的占36.8%,比较了解的占63.2%;对亚健康认识很了解的占9.1%,比较了解的占22.3%,完全不了解的占68.6%。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中有80.9%的受调查者疗养期间主要对疗养环境、方法及效果感兴趣,21.8%的受调查者对前沿的保健养生知识感兴趣,20.9%的对亚健康防治知识感兴趣,17.3%的对所患疾病的研究进展感兴趣。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专家集中授课(82.3%)、自学指导材料(54.5%)、咨询服务(48.2%)、一对一指导(25.9%)。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主要的疗养保健需求包括疗养环境舒适(95.5%)、疗养保健设施齐全(62.2%)、饮食合理(96.8%)、能及时学习疗养保健知识(82.7%)、治疗环境有适宜景观(21.8%)、能掌握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89.5%)、合理用药(55.0%)、掌握老年多发疾病防治方法(63.2%)、组织参加文体活动(80.0%)。

3 讨 论

疗养保健关系着每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护理效果,医务人员应本着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的宗旨,积极推广合理的疗养保健措施以及人性化护理管理,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与患者增进交流,改善医院疗养保健环境[2]。本文研究表明,军队离退休人员对自身疾病防治知识、亚健康防治知识的认识有限,对合理的疗养环境、疗养方法及良好的疗养效果有巨大的需求。针对本文研究涉及的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疗养保健的需求调查结果,现提出如下护理方法:

3.1 人性化护理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整体素质,根据科室具体情况,系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护理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学、美学、伦理学、法学学习,提高自身精神风貌[3]。

3.2 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根据行疗养离退休人员的具体健康状态、自我疗养保健技能,正确地、主动地应用专业知识,在不同层面上实施健康教育。

3.3 加强沟通 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热情对待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疑虑,建立与患者间的相互信任,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消极情绪,巩固患者痊愈的信心,给患者更多关怀、理解和尊重。

3.4 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3.5 加强临床护理的预见性,积极预防并解决护理人员与患者间各种潜在问题,给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放松的治疗环境[4]。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现代医学注重精神关怀对患者康复的作用,人性化护理及疗养保健方法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疗养保健及护理模式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延伸,能够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感情,为患者提供和谐的、轻松的医疗环境,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5]。实施有针对性的、合理的、人性化的疗养保健措施和护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玲,刘丽红,张蕾,等.296名军队离退休人员疗养保健的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2,28(2):165-166.

[2] 马火娣,孙双艳.对离退休疗养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3,12(6):454-454.

[3] 叶凤萍,朱建明.军队离退休干部疗养期间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12,23(5):42,92.

第8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疗养院的经济补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市场经济,二是上级部门给一部分。决策者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竞争,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拓展自身在医疗市场的份额,又要协调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面对种种压力和冲击,只有意识到加强疗养院管理,才能做到在满足军队疗养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1 现状

1.1 传统分工

疗养院按传统分工,即营房租住、信息网络、被服中心组、接待科、水电班、膳食科、营区绿化队、采购中心组、点心组、疗养科、药械科、影像科、检验科、门诊、理疗科等,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人员分工细致到位,部门之间却相互封闭,难以逾越。有时为了一件小事,相互之间要花很多时间协调。比如兄弟单位赠送的空调、电脑、热水器等,下发到各科、机关三大处,药械修理组却无设备记录档案,许多业务小事被分割成零碎的片段。部门之间的协调精力大于实际操作所需的精力。组织上分工过于精细和专一化,使得全院运行和监控显得复杂化,其中间环节多,管理效率低,部门之间具有排他性和自我封闭,导致了院管理的刚性增加、柔性降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需求。

1.2权力等级分工太明显,影响全院正常运行

全院运行仅靠指令、惯性和觉悟运行。靠指令是疗养院管理的一贯做法,遇到大小事,都要党委研究。如刚下拨一台500mAX线机,厂家只给两个月的保修期,可是安装设备房子的特殊装修款项,仍要经过正常操作才能运行。有时下级信息反馈不够及时,造成操作没完成或不准。靠惯性,执行者往往奉事而行,没有太多的激励因素,只要日复一日工作,不违军规、军令、院规、院令就行,不需要靠激情。若靠觉悟,觉悟属个性化,不是靠机制能激发工作热情,稳定性差,维持时间短。由于疗养院的管理具有这些特点,其对应环境的变化反应灵敏度相对不足。当今,疗养院的管理体制、机制已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3 营房陈旧疗养员和工作人员住房简陋

营房外貌非常破旧,疗养用房、客人租住房和工作人员的住房简陋,严重阻碍了疗养院的发展。因受客房条件所限制,无法留住客人,也无法满足客人的需求。房子到处可见油漆脱落,屋顶漏雨,住房的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大厅可随意分割成几个小间,成为工作人员的储藏间和厨房。

1.4卫生信息落后 实施数字化疗养院难

全军开展“军工一号”,基本实现卫生信息化,而疗养院存在经费困难,实施“军工一号”步履艰难,卫生信息网络落后,在管理、医疗服务、技术建设等方面难再上一个台阶,更无法实施数字化疗养院。

2 改革

按照管理学的理论,当一个组织不能适应形势时,再造就成了历史的必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组织再造势在必行,这是一种涉及体制、机制的改革,其中有管理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组织结构、行为方式、运行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决策者意识到改革必有风险,要采取审时度势和循序渐进的方法,否则会前功尽弃。

2.1 疗养院的管理建立危机意识和激励机制并存

要想推进疗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就要使全院人员心理存在危机感。①首先利用各种场合和渠道介绍国家宏观改革的举措,分析目前体制、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强调改革的必然性,对后勤工作人员作相应调整。干部、工人的轮岗、换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给每个人产生危机感,激发工作的热情和激情。②建立改革的危机意识。改革存在成功与风险,要建立改革的风险意识。几年来,我们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改革,如点心组、三个食堂、接待科等进行成本和利润独立核算,根据经营情况分配奖金。同时把权力下放,接待科、总服务台根据季节情况对客房价实行浮动,膳食科对客人饮食进行适当调整等。机关、各个科室需要的物质,可向有关部门申请采购后到采购中心组领取,为此,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一年多来的改革,使干群意识到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只有改革,疗养院才能发展。

2.2 整治营区绿化环境

为了改变营区的面貌,决定从院福利中挤出一部分资金,向上级部门争取一部分资金,对营房进行全面综合治理,修建楼房5幢、装修5幢,同时对营区全面绿化、美化环境。今年在营房整治评比中获装修、设计一等奖。同时提供许多优惠政策,鼓励调动或转业的干部搬离营区住房,使调动和转业干部的家属陆陆续续搬离营区,疗养院得以腾出一些空房,干部、职工的住房和疗养用房得到明显改善。绿化队既要管营区日常保洁,又管绿化。这几年,营区面貌大变样,凡是步入疗养院的客人都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新旧楼房错落有序,处处呈现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象。

2.3建立卫生信息网络打造数字化疗养院

为了实现卫生网络信息化。我们决定克服资金不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机关和科室都配置微机、并安装网络线,彻底改变信息落后的状况,为建立数字化疗养院夯实了基础。

第9篇:疗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机构养老;选址模式;评价;分析

ANON曾经说过:“即使对建筑物的室内设计细节考虑的再多,也补偿不了在最初的场地选择中产生的失误。”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在对其居住、使用的建筑在进行场地的选择过程中,要慎重考虑各项因素。目前,我国对于机构养老建筑的选址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一.城市中心区模式

城市中心区模式是指养老设施位于城市经济繁荣、文化活动较为丰富、活力性较强的地带。多为建设年代较早的机构养老设施选择的模式。此种模式有优点也有缺点。

(1)优点: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居留于城市。”城市中心区的机构养老设施周围的交通发达、便捷,老人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到达市区内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超市、公园、健身场所等地。如遇突况,可以就近送医;老人居住设施周围的城市功能混合,可以带来地块的活力,养老设施也相对开放,可以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使老人避免出现单一功能带来孤独感和缺乏趣味感;利于社会各界开展的敬老、爱老活动;由于设施在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比较大,周围的居住区可成为该养老设施的潜在住户,方便当地居民的就近养老。

例如,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新奥尔良市的兰姆贝斯大宅坐落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地带,这里一度处于衰落的境地。此后,利用这个地段和建筑,建筑师将其改造为老年居住单位和零售商店组成的混合地段,成为该市的第一个持续性生活辅助设施,并对周围的居民产生吸引力。

(2)缺点:

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价格昂贵,设施建设成本将会提高。一方面给入住老人带来费用上的负担,将中低收入有入住需求的老人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开发单位在开发上多会选择高密度的模式,老年人居住的设施外部环境相对减少,不利于老人与大自然的接触,一些需要场地的运动场地如门球场、网球场等无法充分展开,老人的室外交往和逗留的场所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停车场车位不足健身器械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养老设施的规模和服务质量。经调研发现,市中心区开放的一些养老院为弃用旧建筑的改造,好处是可以带来旧建筑的更新利用并且降低设施的建设成本。但是原本并非居住建筑的旧建筑在设施上就更加难以达到适老化的要求,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改造后的设施仍未达到老年居住设施的设计规范要求。

(3)针对缺点的应对方案

针对费用较高这个问题,要依靠政府对老年人入住养老设施提供政策上的支援,也要依赖于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力度的进一步深化。目前,国家对五保户实行让其免费入住敬老院的政策,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多是老人被安排入住养老,丧失了自由选择入住养老院的权利。所以政策和社会福利的发展方向应该既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又给予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使以充分的自由选择权。

针对高密度的开发模式这一问题并非意味着机构养老设施不适合高密度的这一场地开发类型,相反,紧凑式的场地开发对于城市来说是成熟和有效的开发模式。高密度的开发使得建筑室外场地的利用率减小。因此,要注重建筑内部的活动空间的设计,加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设计的联系性,利用屋顶花园、露台、阳台等形式创造出多种室外空间的可能性。使老人的活动空间从高密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要加强室内空间的设计的层次性,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提供不同层级的交往空间、活动空间,提升老人的归属感。

针对城市中旧建筑改造这一问题,首先,要统筹利用社会的闲置资源,并不是所有的旧建筑都适合改做养老院。改造之前的建筑(群)对养老设施要有一定的适用性。如北京某央企把自己闲置多年的职工宿舍和生产车间改造成了一个养老院,废弃的汽车修理车库现在变成了可以接待150人活动的多功能厅。以前的工厂女工宿舍也被改建翻修成了医疗保健中心。养老院的餐厅,是由工厂以前的食堂改造的,做饭的工作人员也全部都是工厂以前食堂的大师傅。在老龄化加快的同时,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幼儿园、小学入学率也在降低,汕头市调查发现许多闲置的小学校舍未被利用,民革在2012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提请由市政府统筹将闲置校舍改造成养老院”的提案。提案得到市民政局支持,表示接下来的工作要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将闲置的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卫生所、商店、厂房、办公楼等改建为养老服务机构,以缓解城区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的压力,消除城区养老服务盲点。在已经建成的实例中,2011年9月建成的广州市珠海区松鹤养老院就是成功的案例,这是一家由旧厂房改建而成的养老院,占地44亩,提供800个床位,保留了原厂区生长了几十年的老树,充分利用原厂区的环境,形成了容积率低、绿化率高的花园式的养老院。其次,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无障碍设计。

二.城市郊区——自然风景区模式

城市郊区远离城市中心的嘈杂喧闹,具有相对市区中心较好的生态环境,多位于自然风景区附近。加之市区的养老机构已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可供开发利用的空间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养老设选址于此。同样,此种模式的优缺点兼备。

(1)优点:

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老年旅游服务工作。积极开发符合老年需求、适合老年人年龄特点的旅游产品。在此背景下,许多新型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养老院应运而生,利用天然的景观河城市郊区相对宽松的用地,可建设大型高档的养老院、老年公寓。场地开发模式灵活,既可以选择低层高密度的开发模式又可以选择高层低密度的开发模式。老年人的服务配套设施用地充足,可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室外活动空间、健身空间、交往空间。设施周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建设规模,因此地块比较接近城市快速路、城市干道、城市环路等,交通时间上虽然耗费较市区长,但也比较通达,易于到达城市中心和其他地方。郊区养老院最直观的优势是空气质量好,自然环境好,物价水平相对较低,瓜果蔬菜新鲜。例如上海众仁老年乐园、嘉定康福敬养院等郊区养老机构,无论从环境还是从软件设施方面都走在全市的领先水平。

(2)缺点:

一些先天上的缺点是郊区的机构养老设施无法改变的,如区位的优势上没有城市中心的养老设施明显,医疗条件没有市区优越,再加上“多数民办养老院位于郊区,公办养老院位于市区”的观念影响,人们不愿意到郊区的公办养老院养老,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心城区养老床位已是“一床难求”,而郊区养老院入住率平均只在六成左右的现象。另外,老人也担心由于交通的不便利给子女探望老人带来一定的麻烦。其他周边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如老人要去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商场等要利用公共交通到达市区,浪费时间和精力。

(3)针对缺点的应对方案:

针对区位上的先天劣势,要靠后天的补足。一方面可以利用增值服务来补足,如:上海浦东泥城镇春雷养老院院长何春雷就制定了许多优惠服务,老人每月享受一次免费理发服务;每月特设“探亲日”,有专车停在人民广场,将家属集体接过来探望老人;老人要入住,100公里以内都可以提供上门候接。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水平,位于上海青浦健乐颐养园特地委托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进行管理。创办者看中的不光是张瑞芳的名人效应,更重要的原因是,张瑞芳有过自己创办养老院的成功经验。张瑞芳创办的爱晚亭从2004年开始已经赢利,它的管理模式已经显现出成效。

针对医疗问题,首先,机构在选址时,尽可能地靠近医疗设施,最好是医保定点医院,一旦老人发生意外,可以就近入院接受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医院要有能力在最快的时间内提供转院的各项服务。其次,机构可委托医院做定时定点上门服务,为老年人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再次,机构可根据规模的大小,考虑设置机构内的小型医院。如位于正定县和石家庄市区中间滹沱河风景区周边的石家庄市老年公寓,在其一层就设置一个1000㎡的小型医院。由附近医院派驻,设内科、外科、急诊科等主要科室。

针对交通问题,首先,在选址时,机构应选择接近城市干道或城市主要道路的地方,即使不能满足时间上的迅捷但是一定要满足路途上通达的要求。如北京郊区的延庆厚德养老院,以度假养生、休闲养老为主题的养老院。交通便捷,距北京城区1小时车程,919公交车每天早晨从德胜门发车去往延庆旧县城,再转乘875路到旧县政府即到。其次,养老机构本身也可以做出努力,如上海郊区一些养老院计划在市区开出班车,一方面作自我宣传,另一方面也想邀请市区老人亲自到郊区养老院实地感受。

三.高新开发区模式

高新区模式是为了提升区域养老水平,促进高新区的建设和全面快速发展而选择的一种选址模式。城市副中心、新城区的建设都可以采取这种模式。

(1)优点:

它加大了新区功能的混合程度,有利于开发区的良性发展。每个城市的高新开发区都是城市发展战略中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政府的扶持和社会资源的投入会带来高新区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各种类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会有较高的标准。在这里建设养老机构也会在硬件上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建设用地比较宽敞,储备用地比较充足。利于机构养老建筑大规模的集中开发。以苏州高新区狮山敬老院为例,它是高新区为推动和完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而投资兴建的一项惠民实事工程,主要为狮山街道“五保户”及其他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该项目占地面积28亩,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300个。利用高新区的真山真水风貌,设计渗透苏州传统宅院模式,打造成一个园林式的养老机构。

(2)缺点:

新区的首要矛盾是基础配套设施的矛盾。资源的暂时短缺给老年人带来生活的不便。完全崭新的环境可能会带来老年人心理上的不适应。其他方面如距主城区距离较远的缺点也在“城市郊区——自然风景区模式”一节中已经体现。

(3)针对缺点的应对方案:

首先,要统筹规划,分期开发建设。先合理地划分功能区域,规划便捷、通达、合理的交通路网,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再进行养老机构的开发建设。等周围形成了一定的生活气氛,再让老人入住。再次,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带动整个区域的服务水平。仍以狮山敬老院为例,它融合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残疾人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上采用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合作的方式操作,硬件由狮山街道负责实施,建成后委托苏大附二院管理,附二院将提供3500万元的医疗设备。敬老院不仅能提供一般的养老服务,更可为老人提供治疗、疗养、康复、护理等深度服务;中西医结合医院将为高新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四.机构养老设施选址模式选择建议

综合的机构养老设施的选址不论采取以上哪一种选址模式都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环境、交通、配套设施。除此之外的考虑因素包括定位、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开发强度等因素。

第一是定位,定位决定选择的位置,如果是定位健康型老人服务,位置可以选择在郊区或者市区,也可以选择高新区。环境好、交通方便、安全卫生、餐饮合理营养、娱乐活动丰富、健身活动室、绿化设施、医疗室、康复室等都应具备。如果是定位不能自理老人就是护理院形式,专收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护理院选址建议选择在市区,离家近,家人方便探望,护理院最好能注册成为医保定点单位。护理院也可以选择在郊区,但是自己要有一定水平的医疗服务。

第二是开发方式,如果是新建新型老年社区,建议选择郊区或者是高新区模式,低价相对较低,而且可以建设多种老年设施,从更多样的角度提供适应老年人生活的场地。在城市中心区适合采取改造提升的方式,将周边资源整合利用,降低成本,同时也激活城市某些衰败地块的活力。

第三是开发规模,市区模式受土地和城市空间限制,往往开发规模不大,而郊区模式和高新区模式可以选择较大规模的开发,否则其他配套设施也跟不上去。

第四是开发强度,目前我国养老问题严峻,多数城市养老床位严重缺少。所以增加开发容积率是势在必行的。城市中心模式由于占地面积小,要选择高密度的开发强度;郊区模式可以选择低层高密度和高层低密度两种开发强度;高新区今后面临高强度的开发,选择强度上与城市中心区类似,以高密度为主。

第五是交通,城市中心区交通网络比较发达,选址尽量避免拥堵地段。郊区模式应选址于与城市主干道、城市快速路或城市环路相近的地方。高新区也要选择连接主城区的主要道路近的地方,同时要考虑也要方便到达高新区的医疗设施。

第六是环境,城市中心区的养老机构尽量选择离城市公园、街心花园、休闲广场等休闲地带较近的地方;城市郊区可选择著名旅游风景区附近,可组织老年人旅游,呼吸新鲜空气。高新区的选址也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若自然景观不理想,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突出环境规划和设计。

第七是配套设施,城市中心区的配套设施相对齐全。郊区的配套设施建议同步建设,消除老年人被孤立的感觉。高新区的基础配套建议先行开发。

参考文献:

[1]王江平.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