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疗养院口腔科危害及防范

疗养院口腔科危害及防范

1职业危害因素

1.1接触血液、体液污染因素口腔科工作人员在为口腔疾病患者诊疗时,手上、指甲上、身上会接触到病人血液、唾液,甚至脓液、分泌物,有时还会溅到脸上、眼睛里,形成危险性暴露接触。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可传播血源性疾病[1]。

1.2气溶胶、飞沫颗粒污染因素高速涡轮手机、超声波洁牙机头等的高速转动,产生大量飞沫、气溶胶,集中在治疗台周围,对工作人员体表、吸入的空气造成污染。

1.3锐器刺伤锐器伤也是口腔科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工作人员的皮肤被锐器损伤的职业暴露最危险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液传染性疾病[2]。有研究表明[3],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率[4]。

1.4空气污染我院口腔科由于在驻地有较好声誉,病人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有时一上午查体和治疗达200多人,使病毒及细菌在空气中悬浮造成空气污染而引起呼吸道感染。

1.5患者中传染病情况难以明确我国是乙型病毒肝炎高发区,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5-6],在实际的口腔诊疗过程中,无法了解病人是否为血液传播性肝炎和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及携带者,由此,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

2预防措施

2.1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对每位来诊病人,均应视为传染源,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无论是否具有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经血液传播性疾病,均应遵守标准的预防措施,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穿隔离衣,手部皮肤有破损,应保护好破损皮肤再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

2.2加强诊疗室环境消毒诊疗室每日中午、晚上由口腔科保洁人员开窗通风30min、紫外线消毒1h;桌面、台面、地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健之素片溶液擦洗,2次/d,遇血液、体液污染时,用10000mg/L的有效氯溶液擦洗。

2.3锐器伤防护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使用锐器操作和传递锐器时,动作要稳,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锐器盒。一旦被污染锐器损伤,需保持镇静、患肢下垂,立即从近心端向远端挤压受伤部位,挤出污血,用盐水或双氧水冲洗后,碘伏消毒,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备案并定期随访。

2.4重视手卫生和手消毒科室配备洗手液、一次性干手纸、非手触式水龙头和自来水冷热水系统,以提高大家的手卫生依从性。脱掉手套后,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必要时用75%酒精消毒双手。

2.5污染物品的处理用后的污染医疗器械经过2%碱性戊二醛溶液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酶洗、清水冲洗、擦洗干净,最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清洗器械时应戴橡胶手套、穿防水围裙。医疗废弃物装入黄色医用垃圾袋,用过的一次性探针、车针、扩大针、注射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锐器盒,进行无害化处理。

2.6预防接种本院口腔科医务人员每年组织2次体检,对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给予接种HBV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