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精选(九篇)

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

第1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关键词:投资型寿险投资环境风险防范保险需求

从1999年平安保险公司在上海推出国内第一个投资连结保险——平安世纪理财保险后,友邦、中国人寿、泰康相继推出分红保险,太平洋保险推出“太平盛世•长发”万能寿险,这三类产品被统称为投资型保险,这些产品由于具有保障与投资的双重功能而倍受青睐,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然而因收益率低下,与业务员推销时宣称的高回报率相去甚远,出现了不少纠纷,以至在2001年底2002年初大面积出现了“退保风潮”。随着《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管理办法》的即将出台,以及国务院已原则批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市场等消息不断传出,预示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将大为放宽。受此鼓舞,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寿险公司的新产品再度向投资型品种集中。多家中资、合资公司已经或即将推出新的投资型险种。在偃旗息鼓了一年多之后,投资型寿险卷土重来,究竟是喜是忧?

投资环境开始成熟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保险系副主任庹国柱认为,现在投资型产品在市场上推广应该是个比较好的时机,但还要受到资本市场发展的环境的影响。近几年,为了适应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中国保监会在加强对保险资金监管的同时,也逐步放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不断调高保险资金投资的比例。2003年5月又下发文件,调高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的比例,同时放宽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这些举措旨在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最终起到规范市场行为及保护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的作用。业内人士认为,依照目前的趋势,今后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将继续拓宽,前景看好。所以,推出投资型寿险产品,其相应的投资环境已经开始成熟。

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均趋于理性和成熟

目前,居民存款不断增加,全国居民存款已逾10万亿元,这意味着广大居民已具备较强的购买力,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来取得稳健收益。据透露,在《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管理办法》中,保险资金投资范围除了已发行上市的流通A股外,还可以投资国内A股市场的非流通股,包括国有股、法人股,以及可转债等。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一柄双刃剑,在可能带来资产增值的同时,不能忽视市场的风险。新投资型寿险不再说大话,过去销售人员误导“至少8%年回报率”的宣传已听不到了。太平洋寿险推出的新品种只承诺5年固定收益5.6%,平安“智富人生”万能寿险向客户承诺年利率结算不低于1.75%。业内人士据此认为,新投资型寿险回归了理性。新投资型保险能否扭转第一代产品的低收益状况,尚需要时间来回答。但投资者似乎已不抱太高的预期,而更看重其保障功能。投资型保险产品从1999年进入市场已有五年时间,广大市民已对这类比较复杂的保险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在购买时会更加成熟和理性。几年前,经历过投资型保险的打击后,保险业意识到保险功能应该回归到基本的保障上面,而不是投资收益,所以近两年在着重强调保险的保障功能,去年还停掉了热销的分红健康险,希望能唤起消费者投保保障型保险的意识。消费者也逐步接受保险提供保障这一理念,今年上半年,虽然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有所下滑,但传统保障型保险仍然保持了增势,这足以说明消费者对保障功能的认同。

风险仍须防范

重现江湖的投资型保险,其实质并没有改变,仍然是保险公司代客户理财的一种方式,有收益就会有风险。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收益率为3.14%,低于2000年的3.59%和2001年的4.3%。而分到普通投资者手中时,收益率往往只有1%。虽然国家放宽了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即将出台《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管理办法》,但谁能保证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肯定能赚钱?且不说股市已经低迷了3年,不少机构投资者亏得一塌糊涂,即使在股市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投资股市也存在高风险。股市不是轻易就能获得收益的地方,弄不好便会折戟沉沙,那时,不仅没有收益,弄不好连本金也要打折扣。因此,风险防范是重中之重。日本保险业从引进投资型寿险商品到最后该商品的衰败,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保险业引以为鉴。保险公司要苦炼内功。投资型寿险商品对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要求非常高。相对于传统的寿险商品,其不仅要求具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包括相对成熟、规范和透明的资本市场,更需要寿险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风险控制能力。中国寿险业的真正发展始于1992年,寿险公司在技术、人员、电脑、内控、经验和实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严重不足。外部的资本市场也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需要大力根治市场操纵等不规范行为。在投资型寿险再次升温的现实面前,保险公司是否真正有能力管控好风险,将是对未来整个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严峻考验。中国保险业必须首先苦练内功,虚心学习外国保险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让自己尽快成熟、成长起来。

以监管促规范。保险监管的核心是偿付能力监管。引进投资型寿险商品的初衷之一,是要化解中国国内保险企业所面临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问题。但前几年投资型寿险商品热销时却成为了各家保险公司突破保险产品限价规定,大打价格战,不计后果地扩大业务规模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仅未对偿付能力问题的解决起到预期的作用,更使得市场不规范行为大行其道,严重影响到整个寿险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在投资型寿险卷土重来时,更应防患于未然。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投资型寿险商品对保险监管广度、深度和效率等的要求异常地高。在中国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力量都还需要积蓄和培育的情况下,市场呼唤保险监管创造一个良好、规范的保险经营环境和运作导向。

购买必须谨慎

作为一种有特色的险种,投资型保险并非买不得,但它只适合一小部分人。如果说保障型产品是大众化的,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投资型产品则属小众化的,它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投资需要,这部分人应该是手中有闲余资金,但又没有时间对资金进行管理和投资的人。因此,大家在购买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投资型寿险。

分红保险是在投保人付费后,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享受保险公司一部分的经营成果的保险,根据保险监督委员会的规定,分红一般不得少于可分配利润的70%。若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时,分红可能非常有限,或者可能没红可分。但是,分红保险设有最低保证利率,客户的基本保障是有保证的,因此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低、对投资需求不高、希望以保障为主的投保人。

万能寿险具有分红险的某些特点,设有最低收益保障,经营成果由保险公司和客户共同分享,而交费等方面比较灵活。适合于需求弹性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对保险希望有更多选择权的投保人。

投资连结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险与投资挂钩的保险,但更注重保障功能。一般设有保证收益账户、发展账户和基金账户等多个账户。每个账户的投资组合不同,收益率就不同,投资风险也不同。由于投资账户不承诺投资回报,保险公司在收资产管理费后,将所有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由客户承担。充分利用专家理财(行内有人称之为请专家为自己打工)的优势,客户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因此投资连结保险适合于具有理性的投资理念、追求资产高收益同时又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保人。

对于在市场上热销的这几种投资型寿险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准确分析个人保险需求。如果比较倾向于传统的交费方式,即定期定额交费,同时对投资不是特别看重,希望以获得保险保障为主,对保险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也比较有信心,就可以选择分红保险。投保人如果需要保险产品有足够的弹性,希望在基本的投资保证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投资回报,可以选择万能寿险。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和资产的增长,并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可以选择购买投资连结产品,当然,这需要客户具有一定的投资理财知识。

要充分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是投资就会有一定的风险,也就是实际收益与预期总是存在着偏差。各种投资型寿险也不例外。分红保险将保险公司的总体经营盈余的部分分配给客户,但当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时,投保人所得分红可能非常有限也可能无红可分。但由于分红保险设有最低保证利率,客户得到的基本保障是有保证的,因此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人。万能寿险投资资金的运用与分红险没有大的区别,也具有保证的投资回报但是超过一定水平后由客户与保险公司分享。但由于万能保险具有较分红保险更大的灵活性,所以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但希望对保险计划有更多选择权的客户。投资连结保险相对来说,由于投资账户不承诺投资回报,客户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可能承担投资账户资产损失的风险。所以适合追求个人资产的成长为目标,并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

注意保险公司的选择。购买人寿保险是一项长期或终身投资,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投资状况并不代表未来,一定要树立长期的投资理念,因此选择保险公司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形态将越来越接近,很难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投资类保险在保费缴纳、保额变更、信息披露、投资作业、客户服务等各项内部运作不尽相同,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传统保险,需要保险公司在管理体系与信息技术系统上提供全新的平台。决定投资型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将成为衡量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高低。在选择投资型保险时,应该在认真了解产品本身的保险责任、费用水平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的实力,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在资源上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这包括详细考察保险公司的工作效率、员工素质、利润水平、以往的投资业绩、品牌形象等。

总之,三类投资型寿险产品各有自己的优势,如何进行选择,真理只有一条——只选“对”的。所谓“对”就是既适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又满足投保的本质需要。当然保险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产品之间的比较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的信息也并不充分,所以,作为客户,可通过选择专业的保险顾问来帮助自己进行决策。

参考资料:

1.张洪涛,庄作瑾.人身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2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在快速人口老龄化的重负下,我国不得不重视起未来几十年后的养老保障发展战略规划,传统社会养老保险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是未来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支柱,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老龄化下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创新。

【关键词】

商业;养老保险;老龄化

一、商业养老保险概述及其重要性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商业养老保险合理地将个人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并将储蓄、保险以及收入再分配等相辅相成的结合到同一个保障体系之内,使得养老保障体系的未来合理高效可持续性发展得以实现。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产品结构的优势与不足

商业养老保险按保险功能分类,可分为传统型、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下面主要探讨每类产品优势与不足之处。

(一)传统型养老保险

传统养老保险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通过签订合同,双方约定确定的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约定相应的额度领取,通常其预定利率是确定的。

优势:回报固定,风险低。不足: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适合人群:以强制储蓄养老为主要目的,在投资理财上比较保守者

(二)分红型养老险

分红型养老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分红险除固定的最低回报外,每年还有不确定的红利获得。

优势:除了有一个约定的最低回报,这部分资金的收益还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挂钩,使养老金相对保值甚至增值。不足:分红具有不确定性。适合人群:既要保障养老金最低收益,又不甘于坐看风云者。

(三)投资连结保险

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产品,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挂钩。

优势:以投资为主,由专家理财选择投资品种,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以适应资本市场不同的形势。不足:是保险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适合人群:该品种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不适合将养老寄托于此的人。

(四)万能型寿险

万能型寿险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底收益。

优势:万能险的特点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顶,可有效抵御银行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不足:万能账户是个人所缴保费中,扣除初始费、账户管理费等费用以外的资金。适合人群:理性投资理财者,坚持长期投资,自制能力强。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创新研究路径

(一)人口老龄化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大一方面为商业养老保险带来了更多的商机,随着60岁以上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对于自身养老方式会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的商业寿险的比例还不是很高,但是未来的发展空间却是巨大的。但另一方面却对于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使得离退休费用逐年递增,社会养老保健基金的支出迅速增长。因此只有现在重视起人口老龄化问题,鼓励老龄化人群积极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其他金融手段才能够做到未雨绸缪,良性发展。

(二)商业养老保险创新研究方向

目前市场的商业养老保险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当下主要措施是以应对老龄化社会来对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养老保障保险体系。

1.扩张保险保障范围

现有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市场上的产品大多具有的功能都是储蓄型保险保障兼投资功能,此基础上,可以将保障范围适当拓展,在原有保单上附加组合其他保险类别,或创新性的引入护理保险概念等。

2.保险产品按年龄和款项细分优化

原有的商业养老产品只是单一的对投保人年龄进行规划,大多为65岁以下,但是很多投保人的实际负担能力未必能保证其缴费区间能达到合同规定年龄,然而在这样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竞争程度高的产品市场中,保险公司要吸引更多的投保人就必须设计出更个性化且人性化的产品。

3.多险种自由组合

保险公司可以将老年人的多种风险保障保险清单列出,且为这些保险产品的各种组合事先设计好各种费率以及产品组合的年限等相关条款,投保人可以自由在保险公司提供的多种保险中自由组合,这样的自由选择更具多样性,也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程度人群的保险需求。

四、商业养老保险创新途径

(一)建立商业养老社区

随着人口流动比率的不断提高,子女到外地上学、工作、生活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空巢”便是目前社会的常见现象,使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无人照顾,从而使得建造一个为众多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医疗服务、生活娱乐的公共养老社区成为新型的养老计划,该社区的建设不仅仅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同时也有机的结合了各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等险种。

(二)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保险

多数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两部分,即养老金和子女的照顾,但是我们容易忽视的是老年人的资产还包括住房不动产,这一资产是多数人一生的最大积蓄,因此保险公司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反向抵押贷款,先付保险金,最后再收取保费,这类商业养老保险在未来老龄化市场上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市场的潜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三)对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

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国计民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保险公司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以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状态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推出一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扶持,促进商业养老保障体系的快速发展,以此来缓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财政压力。

(四)规范监督养老保险市场

在鼓励和支持商业养老保险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监督和规范,避免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新型产品的合理性、合法性、适应性、科学性,在产品市场出现不稳定情况时能够快速解决危机,保障投保人的利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常华.中国特色的养老地产发展趋势浅析[J].科技智囊.2011(07)

第3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关键词:银行上市 资本成本 贷款定价

2004年1月6日,国家动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补充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金,这两家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地位确定下来。虽然目前,国有银行上市的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比如:此次国家注资后,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有大量不良资产,还面临上市压力,银行在境内上市还需要满足不良贷款率在10%以下,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等硬指标。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问题无疑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股权资本在贷款定价中的作用

对贷款进行风险定价有利于对信用风险提供补偿。理论上讲,贷款价格的构成不仅应该包括银行的边际成本与利润,而且必须对贷款可能的风险作出弥补。

之所以应该计算股权的资本成本,是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不仅能为银行带来利润也同时带来了风险。而银行信贷的风险损失最后还是要靠资本来弥补,因此银行业必须为每一笔业务配置用以减缓风险冲击的资本,而这些配置的资本必然要求回报,回报率以股权资本的成本为基准。因此股权资本的成本应该引入贷款定价方程。

股权的资本成本应该准确的估计,低估或高估股权成本都是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如果低估了股权的资本成本,未预期的风险将得不到足够的弥补,所有者的价值就会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股权资本成本计算高一些,因为如果高估资本成本,会使利率过高,造成贷款的紧缩,并且为了到达预计的股权收益目标,银行管理人员会被迫采取冒险的经营战略。

资本成本的计算

红利收益型

股票价格可以看作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

D(1+g)

P=―――――,

Ke-g

其中P为股价,D为最后红利,g为合理的合理增长率。对于银行股而言,现金流主要是红利,计算股价的贴现率即是股东要求的股权回报。在持股人基于自己的目标收益交易股票,给出银行股价格,如果知道最后红利和将来合理的红利增长,可以计算出股权成本(或目标收益):

D(1+g)

Ke=――――+g

p

市盈率模型

该模型为

Ri

Kei=――,

P

用每股收益和股票价格的比率近似作为上市银行股权资本的成本。不过这一模型很可能因为股价的波动和银行人为调节会计利润而使准确率受到影响。甚至极端的情况是一个亏损的银行会计算出负的资本收益率作为股权成本,这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利用CAPM模型,给定系统风险的情况下,上市银行的股权成本(Ri)是无风险收益率(Rf)加风险溢价,而风险溢价可以通过β模型估算,公式如下:

Ri=Rf+β(Rm-Rf),其中Rm等于市场资产组合收益率,通常以股市得指数收益率代替,以体现系统风险。无风险收益率(Rf)则一般以国债收益率计算。

不过,因为CAPM模型只考虑了市场的系统风险,还不能完全反映单个股票的特殊风险,因此对个别股票资本成本的估计有可能存在偏差。但如果讲整个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组合的化,可以得出一个平均的资本成本,作为贷款风险定价的一个基础。

国有银行上市的意义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内部精细化的管理和大规模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得到资金边际成本、预期损失和在险资本的比较准确的估计,但是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企业,其资本是不可交易的,内部的企业化管理不能保证得到一个合理的股权资本的成本(或目标收益)。而国家作为一个单一的所有人,无法明确的制订出合理的股权收益目标。即使有这样的目标,由于对所属银行的父爱主义也缺乏必要的冲动来考核银行经营者。没有股权资本的成本,贷款风险的合理定价就难以实现。这就不利于银行股权资本(目前来看主要是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虽然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之初,其股票交易数据较少,但是也可以用简单的市盈率法计算出资本收益率。在积累了一定时间的交易数据之后,就可以用更为精确的模型了。或许一开始计算的资本成本比较粗糙,但是对于贷款定价而言有资本成本率总比没有好,并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一步步的精确化。如果不将资本成本引入贷款定价,就永远无法判断贷款的收益是否能弥补风险对所有者价值的侵蚀。

综上所述,在估计资本成本这一层面上讲,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是十分必要的。并且,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必须保持足够多的比例,以维持交易的活跃,通过投资者的出价体现所有者的目标收益,以此计算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

参考资料:

第4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1、“FOF”投资忌讳:

对于一些新基金公司的产品或是新发行的基金,“FOF”投资经理都会非常谨慎对待。

2、“FOF”投资关注:

较重视基金的历史业绩,以及是否稳定,在同期市场低迷时的亏损程度。

2006年中国股票市场的火爆,使基民们大获全胜,但是面对年后大盘的大涨大跌,投资者的心情也是起伏不定,天天利好和不利的消息,总是让基民喜忧参半,现在老百姓对投资什么基金也越来越没有把握。其实我们要分得资本市场的收益,除了借助基金经理的专家理财外,还有一个新的选择――投资基金组合产品FOF。

在2006年四季度,光大阳光2号FOF收益达到了52%,超过了表现最好的股票型基金51%。当然FOF并非没有风险。只是不同的FOF产品风险不同,如要选择到适合自己的FOF,一定要看清相应投资条款――投资范围和比例,管理人特别参与条款。

FOF,英文全称为fund of funds,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它诞生于1990年的美国,一般投资者面对当时美国的8000余只共同基金,早已头昏眼花,这时一种专门投资基金的特殊基金(FOF)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基全市场历经短短6年的发展,从开始的封闭式到开放式,从股票基金到债券基金、伞型基金、保本基金指数基金、LOF和ETF等,规模已经达到300多只基金。而2006年股票型基金最高收益率为182.22%,最低为55.14%,两者相差3倍多,你怎么能保证不会选到收益率只有55.14%的基金呢?那么FOF帮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FOF收益超过跑得最快的基金

招商证券的“基金宝”是国内的第只基金组合产品,属于创新试点券商的集合理财计划。2004年2月至年底,招商证券使用封闭式基金选择策略构建的模拟组合,获取了超过12%的超额收益。股票市场很迷茫的2005年,招商证券“基金宝”实际收益率达到了10%,远超过基金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可以说是封闭式基金助推了国内第一只FOF业绩的稳定增长。

而在2006年第四季度,FOF再次为投资者带来了辉煌,光太阳光2号第四季度的表现优异,收益达到了52%,超过了表现最好的股票型基金51%。其投资经理卓先生也明确表示,是封闭式基金做了很大的贡献,由于没有仓位比例的限制,可以灵活配置大量的优秀封闭式基金才取得非凡的业绩。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也认为,2007年封闭式基金价值回归仍在继续,春节后封闭式基全集中全面分红、今年多只基金到期以及接下来可能推出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这些因素令封闭式基金占有较高份额的“FOF”还可能会异军突起。

你该怎样选择FOF

目前市场规模比较大的“FOF”是券商的集合计划产品,总共涉及的资金量达到几百亿,收益也是差别很大。

各种“FO”在投资范围,投资门槛,费用等条款上有很大区别,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FOF”一定要看清楚集合计划如下主要条款

第一关键条款――投资范围及投资比率的区别

四大券商除了投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和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外在投资类别和比率上还有很多不同。

投资范围及投资比率决定了“FOF”的风险,一定要在购买前有所认识,首先是投资品种的区别,比如投资股票,风险还取决于行业分析 交易时机等因素,而申购新股中签率虽只有1.5%,如能成功,收益至少30%以上,这都会得到偏好高风险的投资者青睐。光大证券的阳光2号约定“持基金仓位亦无明显限制”,投资各种类型的基金比例可以从0~00%,为更灵活配置基金品种创造了条件,从这个角度说,是较“纯”的FOF,是基民的好选择。

第二关键条款――集合计划设有管理人特别参与条款

存续期内,各券商有最低总收益率的承诺,也在业绩分成等方面有不同的解释。

例如:国信证券金理财,要求管理人到期返还管理费对投资者予以补偿,分红收益分配比例达95%(业内最高),且不参与业绩分成。华泰紫金2号、招商基金宝和光大阳光2号分红都由客户优先受益,如没有达到预定收益率,管理人用自有资金参与本计划的投资收益补偿投资者,参与本计划的投资收益如未达到最低收益率由公司自有资金补偿完毕为止。

但招商基金宝和光大阳光2号还有细节区别:招商“基金宝”管理人以持有份额享有同等参与收益分配的权利,会在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部分提取30%作为业绩报酬。“基金宝”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多亿,超额分红对管理人也是一种激励,因为只有做得更好才能保证公司有收益,而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保底的保证,这可能也是券商中的“FOF”占有市场规模最大的原因所在。而光大阳光2号不参与业绩分红,为的是要给投资者更大的回报,当然如果运作不好,对投资者来说风险也要自己承担。

另外,还有参与费、退出费,最低投资额、最低退出额等的区别,这些在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简介中都作了明确说明。

但是投资者如果是长期投资券商FOF,就要衡量FOF产品优劣,此优劣的重要指标就在于其管理人的基金评价能力,这种能力在各券商的投资策略上还有细微区别。招商“基金宝”投资经理认为,基金超额收益的原因、近期投资组合的流动性以及基金公司的稳定和规范是“基金宝”锁定目标的重要因素。而光大阳光2号卓经理认为选择基金,更需要关注好的基金团队,比如股东实力、高管投研团队的稳定性和公司内部的合作和谐程度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基金组合产品以及表现形式不同,目前在中国的FOF市场上有券商的集合投资计划,保险公司的投连产品,信托公司信托计划和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券商的集合投资计划中的FOF,每只的规模基本都保持在20~30亿,总体规模也达到近百亿,是市场的宠儿。其他金融机构的FOF规模虽小,运作也各有特点。比如保险公司的“FOF”,除了有保险的保障功能外,还兼投资功能,如瑞泰的投连险,规模在5亿元,2006年的成长型账户收益率超过了100%,但是最大的缺点是丧失了投资的流动性。一旦退保,除手续繁琐之外,会扣除一定的手续费,如投保年内退保手续费高达投资账户的10%。另外,两家信托公司的FOF规模也就千万,但投资经理看中高折价率的封闭式基金,认为在两到三年内,要到期的封闭式基金会有不错的收益,存在很大的基金套利机会。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种引入中国,基金市场产品细分、品种差异会越来越大,投资者无论从专业知识上、还是时间精力上,将更难对不同的基金做出选择,但居于FOF的分散风险、投资灵活等优势,对“基金中的基金”需求会更加强烈,届时类似产品将获得更大发展机会。

第5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刘先生今年45岁,是珠海某外企高管,42岁的太太是律师。女儿现在读初三,希望她能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去国外深造。此外,两人还准备10年后同时退休,周游世界。可是由于工作繁忙,他们无暇打理自己的资产,如何合理规划才能顺利达成心愿?

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自住房子现值160万元,用于出租的3套小户型现值90万元,汽车20万元。

金融资产:活期存款200万元,股票40万元。

收入:刘先生和太太每月收入分别为2.5万元和1.2万元,还有6000元房租;此外。两人年底分别有30万元和6万元的分红。

支出:家庭每月支出约1.6万元,另外,每年还需支出女儿教育费用2万元,旅游3万元,保费1万元。

保障:两人都有社保,退休后每月共可领5000元。刘先生还有一份保额为10万元的商业保险。

理财建议:

建议一:调整紧急预备金

紧急预备金是为了应对家庭出现意外的不时之需,一般应准备3-6个月的家庭固定开支。建议保留10万元应急金。其余的190万元活期存款用于投资。

建议;优化投资组合

建议刘先生投资于低中高风险等级的资产比例为4:4:2,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为锁定财富,建议刘先生投资80万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年收益率4%计算,10年后本利收益可达1 18.4万元。

其次。刘先生希望女儿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假设学费增长率为2%,届时本科教育需10万元,留学约需60万元。建议分两步购买风险较低、容易变现的金融资产:购买3年期国债10万元,年收益率5-7%,到期后本息合计11.8万元,作为本科教育经费;投资4a万元购买积极配置型基金,如华夏回报,按8%年收益计算,7年后可达68.5万元。用于留学费用。

刘先生夫妇计划提前退休并周游世界。假设通货膨胀率4%,要保证退休后维持现有生活水平,建议现在购买60万元股票型基金,如华夏红利,以10%年收益率计算,10年后将达到155.6万元,仍有近150万元缺口,建议利用每年年终分红购买养老型商业保险进行补充(见“建议三”)。

目前刘先生持有的40万元股票都是绩优蓝筹股,具价值投资潜力,建议保留作为长期投资。以12%年收益率计算,10年后达124万元。

建议三:提高家庭保障

如果夫妻俩将未来10年年终分红的~部分,分期缴费购买相应的商业保险将极大提高家庭保障。

建议刘先生未来10年每年缴费23.95万元,用于购买例如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保额100万元的“福享未来”养老年金险(附加50万元长期重疾险)。这样,刘先生从55岁至80岁,每年可领取10万元养老金;同时,建议刘太太未来10年每年缴费2.85万元,投保例如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保额为30万元的“心聆一生”终身寿险(附加30万元长期健康险)。该险种保险金额每年会增加2.5%。那么,到刘太太70岁时,保额将增至45万元。

建议四:充分利用每年结余资金

第6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关键词]reits,风险收益,保险资金运用

一、reits的含义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reits)是一种专门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股票(受益凭证),集合公众投资者资金,由专门机构经营管理,通过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投资组合,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同时通过将投资不动产所产生的收入以派息的方式分配给股东,从而使投资人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按照reits组织形态不同,美国reits可分为信托型和公司型两种。按照投资人能否赎回分类,可将reits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封闭式reits的发行规模固定,投资者只能通过二级市场投资,同时为保证原始投资人的权益不被稀释,上市后不得再募集资金。开放式reits的规模是变化的,投资者可以按照基金净值申购和赎回股份或受益凭证。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reits可分为权益型belts(equity reits)、抵押型reits(mortgage reits)和混合型reits(hybrid reits)。(1)权益型reits属于房地产权益的证券化产品,拥有并经营收益型房地产,并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主要收入来源为出租房地产获得的租金,是reits的主导类型。 (2)抵押型reits属于房地产债权的证券化产品,直接向房地产所有者或开发商提供抵押信贷,或者通过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assets,mbs)间接提供融资,其主要收入来源为贷款利息,因此抵押型reits资产组合的价值受利率影响比较大。(3)混合型reits既拥有并经营房地产,又向房地产所有者和开发商提供资金,是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总的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值,权益型reits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抵押型reits,混合型reits的重要性最低。

reits作为一种房地产证券化产品,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在美国和澳洲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亚洲则是2000年以后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等地出现。值得注意的是,relts的国际化使得房地产市场超越了区域市场的局限,呈现出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比如,为了争夺reits上市资源,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展开了或明或暗的竞争。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法规建设等金融基础设施上面。香港地区允许海外reits上市就是效仿新加坡,而香港地区修订后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将reits借贷比率从资产净值的35%修改为资产总值的35%,新加坡针锋相对,将借贷比率提高到60%。作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的机构投资者,得以reits纳入投资视野,进而分享区域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丰厚利润。中国如果不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推动reits在内地的上市,大量国内的优质地产项目有可能被海外机构大批收购后,再通过reits的形式,流失到海外交易所。这样,一方面出于提高reits回报的考虑,国内优质地产租金的定价权在很大程度上被海外机构所掌握,另外面对国内优质地产的丰厚回报,国内投资者却没有渠道和工具进行投资。到那时,国内投资者可能要遭受商业地产高租金和房地产投资无门的双重损失。

2004年中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房地产市场遭受银根紧缩的压力,这时出现了两幅迥然不同的图景。一些资金紧张的中小地产商在银行融资门槛提高的情况下,转向房地产信托计划,催生了房地产信托的繁荣,也引来了监管机构对房地产信托的整顿。澳洲麦格里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则趁势扩张,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大量收购购物中心、写字楼和服务式公寓等商业地产,并准备通过reits在海外上市实现资金的增值循环。由此,reits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应该说,从更宏观的金融稳定角度,央行乐于见到另一种房地产直接融资工具出现,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对银行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对所有扩大证券市场深度和广度的产品持一贯的欢迎态度,将创造条件推动reits上市流通。银监会一方面对商业银行过度参与房地产市场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对信托公司能否承担起私募的房地产信托计划到公募的reits的历史性转变颇有疑虑。总之,reits作为一种房地产金融工具,涉及的市场、机构和监管机构众多,必须通过深入研究,细心设计,才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享受其便利和收益。

二、reits的制度优势及其与其他房地产投资工具的比较

(一)reits的法律安排和制度优势

在reits的发展过程中,法律的不断完善规范了reits的市场运作,引领了市场发展,增强了reits对投资者的吸引力。reits的立法普遍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凸显了其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的制度优势。一是reits的设立遵循信托的基本原则,如香港和新加坡的reits法规强调受托人和专业管理公司的相对独立性,以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二是投资对象明确,投资策略清晰,长期投资于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主营业务突出;三是收益强制分红,一般规定在 90%以上,收益稳定;四是运作透明度高,财务可预测性强。五是通过对股东结构的规定,增强reits的流动性,避免了将relts作为一个单纯的套现工具。这里,以产生稳定收入的房地产作为投资目标,把公司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分红,是reits最鲜明的两个特征。

(二)reits与国内现有的房地产信托计划、房地产抵押支持证券(mbs)和房地产股票的区别

reits与国内现有的房地产信托计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产品属性:对reits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通过持有基金受益凭证间接拥有reits所投资的不动产,reits将收益的绝大部分分配给投资者,是一种股权类金融产品;信托计划有到期日和预期收益率,实际上是以一定期限内的收益换取资金的使用权,是一种债权融资行为,少数的租赁收益权信托计划一般也有固定收益的优先受益权或回购承诺,事实上还是一种融资回报,而不是投资回报。(2)流通性:reits是标准化可流通的金融产品,可在证券交易所与普通股票一样交易;房地产信托计划是有200份合同限制的、非标准化金融产品,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3)风险分散性:reits是房地产资产在类型、空间等方面的投资组合,风险得到了较好的分散;房地产信托计划大多针对某个具体的房地产项目,资产单一,风险较为集中。(4)投资门槛:reits没有份额的限制,一般的中小投资者均可以进行投资;房地产信托计划由于有不超过200份、每份不低于5万元的限制,单份合同金额往往在几十万元以上,投资门槛较高。 (5)运营专业程度:reits负责提供资金并组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营;信托计划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一种融资方式,信托公司的主要职责是监督资金的安全运用,不参与房地产的专业管理。

房地产抵押支持证券(mbs)是对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是以房地产为担保,由贷款利息偿还的债券。reits与房地产抵押支持证券(mbs)的区别主要在于:(1)发起人:reits的发起人一般是拥有收益类房地产的业主,mbs的发起人一般是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或房贷机构。(2)基础资产:reits的基础资产是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商业地产权益,租金收入和管理收入的绝大部分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mbs的基础资产是具有很高同质性(期限、利率等)的抵押贷款。(3)发起目的:房地产商将旗下资产通过reits上市,通过部分资产变现回笼资金,又可通过合同安排reits持续购买旗下其他资产或成立新的reits,实现经营规模扩张和资金循环增值。抵押贷款银行通过mbs将资产剔除出资产负债表,可以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缓解银行流动性风险。(4)产品属性:reits属于股权类投资产品,与房地产市场波动和证券市场波动都有紧密联系。mbs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以按揭利息为标的,其最大的风险提前还款风险和利率风险。如果房地产市场走低,或利率进入上升通道,都会引发贷款人提前还贷, mbs持续稳定的利息收入泣就可能会打破。另外,利率升高还会引发mbs价格的下跌,使投资者的资产缩水。

现代意义上的reits实际上是由收益类房地产组成的一个资产组合,由于可以上市交易,又可以说是特殊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但它与普通意义上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又有区别。主要体现在:(1)税收安排。reits除了必要的费用开支,没有留存收益,不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也是reits在公司层面上免税的主要原因。有的房地产公司虽然以租金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如中国国贸,600007.sh)或作为稳定的主营收入(如招商局,000024.sz),但它们不是reits,需要交纳公司所得税。(2)分配政策。reits的股利分配政策是把收入的大多数分配给投资者,而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由董事会决定,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以不分配。(3)投融资限制。reits有投资政策上的限制,可以进行债务融资,如银行借入、发行债券和商业票据等,不过有最高的负债比率限制,其负债比率低于一般的上市房地产公司。(4)运营方式。reits往往收购成熟的房地产,通过较长时期的专业经营获取收益,转让房地产一般必须持有若干年份以上。我国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基本属于开发商,统揽土地——融资——规划——施工——销售——物业管理的全部环节,房地产就象工厂化产品一样,在完成项目开发后即可出售。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业分工程度深,专业化水平高,reits也只是作为投资商和运营商成为房地产利润链条的一部分。可以说,reits与上市房地产公司相比,财务更稳健,收益更稳定,投资风险更小,当然也无法获得房地产开发中的“暴利”。

房地产业在机构投资者眼里属于另类投资,虽然具有较高收益,但由于其低流动性,只能成为某些有独到眼光的长线投资者的领地。国内现有的房地产信托计划是在银行融资渠道收紧后的一种替代渠道,但由于其融资规模小,流动性差,私募限制等,只能在房地产开发的某一阶段作为主流渠道的补充。决定了其生命力有限直到reits出现,挟其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由此带来的制度优势,鼓舞了投入其中的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极大信心,使得投资者在传统的股票、债券之外,得以将大量资金通过reits投入到房地产业,取得了市场参与各方的共赢。

三、reits的收益和风险考察

(一)从reits运营的角度

不同投资对象的reits收益来源不尽相同,抵押型reits除了投资者本金,还通过负债融资,然后以抵押贷款的形式间接投资房地产。这里它们扮演的实际是金融中介的角色,如果市场利率提高和房地产市场萧条同时出现,抵押型 reits就很难保证派息的稳定性。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权益型reits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市值上都占绝对地位。

权益型reits的投资价值主要来自资产净值和经营收入(funds from operation,ffo)。资产净值是reits所拥有和管理的资产价值,是reits盈利的基础。管理水平不同,同样的资产会有不同的增长潜力。证券市场对管理水平高的reits,会给出较高的价格。经营收入主要来自租金收入、利息收入和管理费收入等现金流人,去掉经营成本和利息支出后即可分红。较高的经营收入不但使得投资者可获得实实在在的现金分红,更可增强市场投资者对reits的信心,推动价格的上升,使投资者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联系到领汇基金在市场的优异表现,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预期,原来由政府控制的物业资产在通过reits上市后可能转向更商业化的运作,租金提升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权益型reits还需要驾驭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两大市场的周期波动,交替采取进取或保守的经营策略,在资金和资产之间适时地转换。比如,在房地产市场的低潮期,市场利率也往往比较低,reits管理人最需要大胆举债,在承担较低利息支出的前提下,以较低价格收购优质资产,期望未来一段时期租金的上升能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入。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阶段,reits旗下资产价值水涨船高,出租率和租金收益率则可能不太理想,以往的高负债带来的利息支出正在加大经营成本,这时reits需要采取保守的经营策略,降低负债率和减少利息支出,抛售高估的物业资产以回收资金,通过高分红回报投资者。应当指出,这时reits的二级市场价格往往也非常高,对追高杀人的投资者而言,分红收益率并不一定特别高。

总之,虽然reits一般以高派息和稳定回报为目标,但如果房地产市场萧条,管理入水平不高,再加上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reits的预期派息率并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

(二)从市场投资的角度

从产品特性上看,reits必须保持相当的分红收益率,才能跟债券等其他金融工具竞争,如领汇基金和越秀基金的预期回报率与发行价比较分别为6%和6.5%左右。另外, relts具有资产增值的潜力,具有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从投资角度更多地表现出类似股票的性质。不过,将reits当作股票一样炒作,往往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领汇作为香港的第一个reits上市后,受到海外对冲基金的青睐,价格上涨很多。按照15港元的价格,其预期回报率就从6%左右回落到4%左右,与债券相比就没有多少优势了。联想到 1998—1999年的美国reits市场,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上升,房地产收购的机会逐渐减少,投资者认为reits的收益率增长会因此下降,因此纷纷退出reits市场,reits指数取得负收益。

因为reits的收益主要决定于经营收入(ffo),与股票市盈率类似,reits可定义一个p/ffo乘数。reits的市场价格就由经营收入和p/ffo乘数决定。如果经营收入超出市场预期,投资者可能愿意用更高的p?ffo乘数(相当于市盈率)来投资,reits价格加速上升。相反,同样的经营收入,如果市场预期比较悲观,p/ffo乘数就会下跌,带动re- its价格下跌更多。换句话说,ffo反映了reits经营的基本面,而p/ffo乘数反映了市场心理,二者共同决定了re- its价格走势。再举领汇基金的例子,当对冲基金宣布购入大笔领汇股份后,市场预期价格还会上升,这时投资者追求的就主要是资本利得回报,而不仅仅是预期的分红了。

(三)从宏观经济的角度

宏观经济运行最重要的变量就是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水平。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业资产价值提升,reits的净值随着水涨船高;再加上reits的租金收益一般会随之往上调整,投资者往往预期reits的分红收益也会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货膨胀的侵蚀。固定收益证券受通货膨胀的伤害是最大的,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债券利率,债券的本金甚至要缩水。

面对利率上调的压力,经济进入下降阶段,对房地产的需求水平下降,可能影响reits的经营现金流。另外,利率上调还会通过利息支出影响reits的经营成本,抵押型re- its受的影响要大过权益型reits。最后,利率的上升会造成reits市场价格降低,从而影响reits的总体回报率。

为了对冲利率上升风险,reits上市时有时会进行利率掉期等财务安排。在利率掉期安排下,reits初期利息支出会较低,但在后期的支出会较高,好处是减少息率上升风险,提高初期的回报率。不过,如果日后租金大跌,可能会使得派息剧减。

四、reits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适用性

保险资金运用的原则是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不过,当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着三个突出的矛盾:一是金融体系证券化程度不高,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充分满足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二是证券市场的产品结构、期限结构不合理,低风险的长期投资产品很少,无法充分满足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要求。三是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长期偏低, 2005年收益率为3.6%,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面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挑战和reits市场的发展前景,需要探讨的是reits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适用性。

(一)reits的类固定收益特点适合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保险业长期的实践已经证明,有固定收益的投资品种,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reits有预期稳定的高派息率,有专业管理团队带来的价值提升,有长期的经营期限(封闭式15—20年,开放式时间不限),再加上严格监管带来的透明度,可以说是一种较稳定的收益类证券,符合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要求。

(二)reits的风险收益可为保险资金所承受。以美国 reits市场为例,1995年—2005年reits的年化收益率为14.29%,高于同期美国主要股指的年化收益率:标普500指数11.41%,道琼斯指数的9.88%,nasdaq指数的 10.4%,更高过美国10年期国债的年化收益率5.07%(见表1)。reits收益率最高的两年分别为1996年的35.75%和2003年的38.47%,也在1998和1999年分别取得负收益。这里的负收益率是指reits市场的投资收益率,最可能的情况是股息收益不抵价格下跌导致投资者当年出现账面负收益。对长期投资者而言,一笔资本投入reits市场,10年后的累积收益435%远高于国债的累积收益172%才更有意义。更何况,从收益的波动性来衡量,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reits的风险远低于nasdaq指数,比标普500指数低大约3至4个百分点。可以说,reits在风险收益特征上也介于成长性股票和债券之间,是一种低风险的收益类投资品种。另外,reits所分派股息不会在信托基金的层面被征税,只会在个人层面被征税,保险资金可以获得税收优惠。从亚洲市场来看,reits的年回报大致在5%到7%之间,而国内10—20年国债平均利率为3.34%,金融债平均利率为3.5%,5年期协议存款利率也低于3.6%,reits收益率上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三)reits的加入可以优化保险资金的资产组合,降低风险。首先,房地产历来被视为股票、债券之外的另类资产,与传统金融资产的相关性较低,可以为保险资产组合提供分散风险的资产选择。比如,1995年到2000年,权益类reits与罗素2000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36,原因是该指数中占 6%的比重,而与nasdaql00指数的相关系数只有0.01。 2000年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再加上2001年“9.11”事件影响,标普500指数等主要股指连续三年取得负收益,reits则在摆脱了1998—1999年的低迷后,分别取得25%、15%和 5%的优异回报(见表1)。其次,reits本身是多元化及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组合,覆盖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资产,不同资产之间的价格走势、回报水平的相关性较小,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因此与单一的物业资产相比,本身的风险波动性就比较低。经过reits本身的物业资产分散和保险资金在债券、股票、房地产(reits)的分散配置,保险资金可在更低的风险下取得相同的收益水平,或在相同风险水平下获得更高收益。最后,在组合中增加对 reits投资的时候要考虑原股票组合中的房地产股票比重,不能使得整个资产配置中的行业比重失衡。

总之,reits作为投资于收益类房地产的现实途径,由于其适中的风险收益特征,与股票、债券等主要金融资产的低相关性,保险资金可以考虑在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健全、市场完善的基础上加入对reits的配置。

[参考文献]

[1] 毛志荣.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j].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4.

[2]王庆仁,高春涛.reits风险收益特征和资产配置作用[j].证券市场导刊,2006.

第7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对策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述

1.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以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为理财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保管、转账汇兑结算、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1.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作用及意义

个人理财业务所带来的作用是双重的,其意义也是双重的。给客户的是财富增值,给银行的是中间业务的庞大收入。

1.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分类及特征

以工商银行为例,理财业务仍围绕着证券、保险、银行自身三大金融理财产品展开,特点是:证券基金类产品,高风险、高收益,客户持有产品时间不受限制,灵活性较强;保险理财类产品,低风险、低收益,客户持有产品期间有附加保障,时间较长,灵活性不强;本外币理财和结构性理财产品,时间与风险都不尽相同。

1.4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相关介绍

1.4.1基金理财业务介绍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银行发行的基金现在只有开放式基金,工行的基金产品不外乎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指数型基金三大类。其货币式基金的特点是本金安全、买卖没有手续费,到账时间T+2个工作日,日日结算,按月份红,收益在同类产品中较低。债券配置型基金和股票指数型基金的特点是不承诺保本,买卖需一定的手续费,到账时间T+5个工作日,不分期分红,收益高,风险高,适合想获得高回报投资收益率且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参与。但债券型基金相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风险要小得多,因为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债市市场,而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证券市场。

1.4.2保险理财业务介绍

银行保险理财就是有保险公司筹集客户资金进行投资,并附加给客户在产品持有期间给予一定保障的理财,工行称此类产品为银保通。保险理财产品的特点和基金投资相反,它对客户持有时间要求较长,产品收益较稳定,但购买手续费高,主要有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接险三大类产品。

分红险特点是客户每年分享保险公司的赢利,如保险公司年度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时,客户无法获得分红。万能险随着银行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有自己的产品利率值,有最低保证收益率,复利滚存,对客户持有产品的时间要求较长。投资连接保险是一种基金产品的自合投资,主要分三种账户类型,有成长型账户、平衡型账户、安益型账户。这三款账户分别涵盖了三种不同投资客户的需求,产品灵活性较好。客户可在产品期间自由转换账户类型,以此达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成长型账户主要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平衡型账户主要投资于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安益型主要投资于货币式基金以及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

1.4.3人民币理财业务介绍

人民币理财,是以人民币作为主要投资介质的理财产品,主要投资较为稳定的债市市场和票据市场,一般预期收益率较为固定,收益兑现比例高,几乎为零风险。目前工商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有:“稳得利”信托融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理财专属理财产品――股权投资型、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工银财富人民币理财产品。特点是收益稳定,有起点金额和持有时间的限制。

1.4.4外币理财业务介绍

外币理财业务就是除人民币以外的币种进行投资的理财业务,主要面向国外进行投资,产品结构更为复杂,风险也更大,收益更难把握。我国商业银行对国外投资的经验较少,外币理财业务受国际外汇汇率、国际投资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近年工行也推出了和国际黄金价格进行挂钩的产品,受国际金价的波动影响,此类的产品风险也较大,主要有以下几款:珠联币合外币型理财、汇财通外币理财、汇财宝外币理财。

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2.1 风险提示及信息披露不到位

2007年,基金投资火爆,银行甚至出现了排队买基金也还是买不到。2008年,市场出现了拐点,5月出现下跌信号,接着便是一路下滑,发行价1元的基金开始出现了“破1”直至跌至50%左右。客户愤而谴责:银行就是资本家!过头看看银行的工作,例如,2007年基金火爆时,各银行的大厅宣传栏上只张贴了:某某时间发售某某基金。简单的发售通告,未附风险提示。宣传折页上页简单一句:基金有风险,购买需谨慎。银行官方网站也只是出现了基金的简单介绍。如发行的时间,募集的资金,费率的优惠等有关基金购买情况,并未出现醒目的风险提示语和具体基金的风险揭示情况。甚至,银行柜面员工、客户经理、理财经理、银行大堂经理向客户做基金产品投资介绍时,用的是对资本市场非常肯定发的回答:收益很好,比存定期要高得多,没风险。不管来询问基金的是年迈的奶奶爷爷,还是刚参加工作拿一点点薪水的年轻人,银行只从基金销售沉重的任务上考虑,竭力推介,非常信任银行的客户也就这样被“忽悠”了。到了2008年,市场下跌,银行遭遇唾骂,转而销售起了低风险的保险理财,开始卖保险,他们介绍类似“肯定保本,没有风险,本金相当的安全”等,2008年开始出现了保险理财的火爆场面时,银行请进了各家保险公司的人员一起和银行进行保险理财的销售。他们推波助澜,甚至对存款的老年人连蒙带骗,后期出现了一批被媒体曝光的案例。

2.2 产品过于单一且同质现象严重

各行的理财产品大同小异,性质、收益如出一辙。比如,工行推出的稳得利人民币理财,中行推出的博弈人民币理财,建行推出的利得盈人民币理财,除了名称不一样,性质极为相似,都属于信托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都比银行同档次银行利率略高。大致的投资方向都主要是短期的一年以下的可转债债券、银行承兑汇票据的贴现和再贴现、金融债、企业短期融资债、货币式基金等固定收益类品种,以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资产转让项目、优质企业的信托融资项目和应收账款债券资产转让项目以及部分银行承兑汇票所对应的票据资产,并可进行新股申购。再如工行外币理财产品汇财宝,中行的汇聚宝,农业的金钥匙,也是如此,都属于固定期限保本浮动收益性产品,主要投资境外市场,外汇市场。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都只局限在了保险理财、基金理财、银行自身理财这三大主体理财中。一家银行推出一个新的理财品种,另一银行马上会进行复制,产品同质现象严重。

2.3 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商业银行在产品营销理念推广中始终表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但却没有真正从客户的心理需求出发来营销产品,往往也是采用了外面推销产品的模式,认为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广告、营销策略便认为是营销。

银行网点因为营销任务繁重,一味将多种理财产品推给客户,对具体某个理财产品销售之前未经培训,只是简单的接到上级行的产品销售通告,营销过程中过分收益宣传,无视客户实际情况,最终遭到客户反感和抛弃。

2.4 对贵宾理财跟踪服务及售后服务欠佳

因影响各网点的业务指标,银行重视前期销售,但售后服务表现得相当差。似乎除了刺激再销售之外,没做过什么别的。客户绝对信任银行的情况下,却因为银行未能更好的对其做跟踪服务,流失了非常多的优质客户。

2.5 银行理财监管滞后,造成金融市场混乱

2007年,各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下都纷纷大做文章,相继推出了各类投资资本市场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手续费相当的昂贵,大量客户投资所产生的庞大的中间业务收入让各银行硕果累累。2008年,证券市场转牛为熊,客户通过银行端购买的基金、理财开始出现“零收益”“负收益”,客户极度不满,尤其这人群中的一批中老年客户群。银行的这些高风险的理财在没有为客户做风险评估的情况下就销售,产品出险后,客户投诉无门。银监会对理财产品市场的监管缺乏持续性、有效性、针对性、监管的尺度时松时紧,让商业银行在销售上肆意妄为”

3.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3.1 强化客户经理理财意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服务理念

近几年,银行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客户经理队伍,这些客户经理专门负责对客户的产品销售服务。各银行的客户经理都是从各个现有工作岗位上抽调出来的,或是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选的,虽有着丰富的业务知识,但各个客户经理对其理财产品的理解不一,造成销售同类产品没有同意的销售理念,各卖各的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实,客户经理的理财服务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客户经理可以做到在向客户销售理财产品前,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产结构、产品预期、客户现有产品持有等情况,建立完整的客户资料档案库。在充分了解客户产品的喜好基础上,开展差别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而要达到每个客户经理都能规范的理财服务,就必须强化客户经理理财意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服务理念。从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量身定做的理财产品,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3.2 产品不断创新,要富有多元化、个性化,顺应理财业务发展需要

首先,理财产品要大胆改革创新,不能只局限与保险、基金、银行信托理财等简单理财产品中,其次,要将理财产品设计的有个性化、多元化。不是每次等到别人有相应的理财推出后我们再做产品后续研究,这往往到最后是复制了别人的产品。我们必须要先下手为强,针对目前的市场变化、目前的客户意愿、目前的投资方向,来确定最终的理财产品销售方向。随时调整我们手上的理财产品,顺应理财业务发展需要而制定出别致的理财产品,才能跟上不断在发展的金融步伐。

3.3 严格按照核心竞争力项目展开理财服务,建立统一客户信息平台

客户经理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有助于客户经理对所管辖的客户更深层的了解,包括客户的兴趣爱好、理财偏好等等,这样,我们的客户经理在对客户进行产品的销售时,可以针对具体某个客户的大致情况进行分层管理和营销,不会盲目的乱推介客户理财,营销产品就有了针对性。同时,该系统的开发,还有助于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的感情联络。从而赢取客户的忠诚和持久信任,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3.4 提高理财人员的整体理财业务素质和综合营销能力

银行的理财经理要同时具备保险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因为客户已经产生了多种需求,不仅要了解理财知识,同时又想包括地产、股票、基金方面的理财信息。因此,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熟悉金融专业知识、具有投资意识和营销经验的理财经理,至关重要。提高理财人员的整体理财业务素质和综合营销能力,另一个途径就是实行理财经理资格准入制。统一对理财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和考核管理,做到保证上岗。例如参加权威的AFP、CFP理财师考试。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基础知识.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8(6)

[2]邓杨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8(2)

[3]刘建,陈建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第8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会议由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主持,除某些中小保险公司没有出席外,“中”字头的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均在被召集之列。知情人士透露,会议最终形成了一个大致性的结论:央行加息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影响不会特别大;相关保险业务因此受到一些影响,但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反映。

监管部门表示,暂时不会提高保单预定利率,并希望各保险公司能够以加息为契机,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尤其是对于一些险种的调整;同时,针对加息可能引发的退保问题,要求各保险公司妥善处理。

暂不提高预定利率

为应对9年来的第一次加息,保监会的准备其实早已开始。

此次央行宣布加息之前不久的10月11日,保监会人身保险部召集中国人寿等8家寿险公司高层,共商加息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固定收益产品和分红险的潜在退保问题被特别提及。

更早时候的今年4月,保监会也曾召集保险业人士,讨论利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对保险业的影响。当时有人提议,应当调整保险资金的投资策略。

监管部门之所以如此郑重其事,实因加息乃是自1995年7月以来,保险业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

从1996年起,央行连续8次降息,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下滑至1.98%,大大影响了保险公司高预定利率寿险产品的偿付能力。针对这一情况,1999年,监管部门为保证保险公司为数不多的合理利润,将保单预定利率的最高上限设定在2.5%.此后分红险、投资连结险和万能型寿险产品开始逐渐被市场青睐。至2002年,仅分红保险收入即达1100亿元,占当年寿险保费总额的49%之多。

这样,与预定利率关联度甚大的投资型保险产品,日渐成为国内寿险市场上的主要市场占有者和主流产品,这种产品同时满足了投资者保障和投资的双重目的。目前,我国寿险保费收入6成以上来自分红、投连等投资型产品。

但即便如此,保监会仍然选择了暂时按兵不动。

北京一位寿险公司负责人分析,“此次央行调整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25%,这个数字比寿险公司2.5%的预定利率上限仍旧要低一些,这可能就是'暂时不提高'预定利率的一个重要原因。”该人士同时指出,根据许多国外机构的预测,此次加息将是央行新一轮加息的起点,预计1年贷款利率最终会升高至6.0%左右,“估计要不了到那个时候,预定利率肯定会被调整”。

部分保单业务受挫

按兵不动并不等于无动于衷,对于可能诱发的退保等风险,保险界显露了它的担忧。

在29日下午保监会的碰头会上,一位中资寿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加息基本不会影响有明显保障功能险种,如健康险等;对投资连结险的影响短期内效果不会太显著;养老年金险的影响也比较小;而增值型险种受到的牵连可能比较大。总体上看,对有分红功能险种的影响,要大于没有分红功能的险种。

有专家补充说,不排除在个别险种上出现比较严重的退保现象,从而对保险公司的现金流造成负面影响。

上述说法得到与会不少寿险公司的认可,但会外也有不同的声音。合资公司恒康天安人寿并没有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但公司总经理王天运表示,考虑到分红险能给客户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银行利率的调高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增加,因此理性的投资者不一定会贸然退保。王甚至认为,非分红型的传统险种受到的压力可能反而比较大。

在上海数家银行网点,记者看到了较以往增多的退保现象。

目前银行保险产品主要是分红和固定收益两种产品,其中绝大多数为五年期的。银行作为保单销售的重要渠道,已成为保险公司的争夺重点,银行借此收取不菲的手续费。但与此同时,银行保险产品的存款替代效应,又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矛盾。

“此次加息后,一些开始就被银行作为储蓄替代品进行宣传的保单,极有可能被直接存款取代。”平安保险的一位经理不无忧虑地说。

另外,记者从一些保险公司了解到,一向被视为暴利的房贷险,正面临着数额不少的退保。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加息对于房贷险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由于加息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一些冲击,从而间接造成了房贷险的部分退保现象。

第9篇:分红型商业保险的收益范文

光大银行阳光理财C计划

建设银行“利得盈”系列理财产品

农业银行“本利丰”理财系列产品

工商银行“稳得利”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财富人民币非凡”理财产品

特点

光大银行阳光理财C计划

首次推出半年期理财产品,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余地。

建设银行“利得盈”系列理财产品

是首款人民币保本浮动收益型信托类理财产品,产品预计最高到期兑付年收益率明显胜出。农业银行“本利丰”理财系列产品

“风险低、收益高、手续简便”是该产品最鲜明的特色,以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金融资产为支撑。

工商银行“稳得利”理财产品

期限设计合理,有助于客户增加当期资产收益,非常适合拥有一年期左右闲置资金的稳健型中高端客户购买。

民生银行“财富人民币非凡”理财产品

首家推出与美国道琼斯股票指数挂钩的纯人民币理财产品,挂钩汇率区间较宽,在投资者急需资金时,可按一定质押比率向银行申请质押融资。

2006年度最受欢迎的保险理财产品:(排名不分先后)

泰康人寿新一代“爱家理财”计划

中意人寿“中意辉煌未来”复式理财计划

平安人寿“智富人生B款”终身寿险

信诚人寿“运筹”慧选投资连结保险计划

友邦人寿“育英宝”分红型两全保险计划

泰康人寿新一代“爱家理财”计划

(榜单根据新华网、和讯网相关数据综合)

特点

泰康人寿新一代“爱家理财”计划

首款简化的万能保险产品,将保险保障计划和投资账户分拆开来,主险回归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增加了“代客理财”的附加值服务。

中意人寿“中意辉煌未来”复式理财计划

首次推出少儿教育金复式理财概念,整合分红险和投连险,实现儿童教育金升级到保证型教育金+分红收益+投资收益。

平安人寿“智富人生B款”终身寿险

是集保障、储蓄与投资功能于一体的产品,可根据人生不同阶段需要自主规划适合保障。

信诚人寿“运筹”慧选投资连结保险计划

满足投资者因突发变故导致的巨额资金的需求,帮助投资者度过经济重创期。

友邦人寿“育英宝”分红型两全保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