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百分数的认识精选(九篇)

百分数的认识

第1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我们都喜欢听特级教师,尤其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的课,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课堂是一种启迪感化,循循善诱,心灵交流的过程;他们的课堂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的教学真谛;他们的课堂“行云流水”,每个教学环节都折射出“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教学功底。这犹如武林高手般“踏雪无痕”,我们权且称之为“教学无痕”吧!这种“无痕”考验的是教师的功底。《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文将以此课为例谈一谈对“无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精心创设情境,让数学与生活的对接“无痕”

“数学化”与“生活化”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两个维度,它们相辅相成:“生活化”是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化”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化”,努力实现“数学化”与“生活化”之间的“无痕化”对接。“创设情境”便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我摈弃了教材中创设的情境:足球运动员进球率与种子发芽率。原因只有一个:离学生的生活太远,缺失了教学情境应当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丰富的现实背景。为了使情境富于“现实性”与“挑战性”,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市举行三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学校教导处要推荐一名同学参加比赛,以下这是三年级两个班推荐的四位同学及其答题情况,请帮杜老师确定一名选手。

生1 :老师,我认为应该让蒋小刚去,因为他答对的题数最多。

生2: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答对题数多,代表他掌握的知识牢固,这样参加比赛得奖的可能性大一些。

师:有道理!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3:好像正确题数相差的太多了,这可不太正常。

师:是吗?你观察得很细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4: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他们每个人做的题数应该都不一样吧?

师:是的,在没有知道每个人做的总题数之前,我们所下的结论都为时过早。现在老师告诉你们,你们能比较吗?

学生在获取了正确题数与总题数等数学信息后,立即着手计算正确题数占总题数的分率,在一番计算、探讨后将分数转化成了分母是100的分数,通过比较得出了孙芳的成绩最好的结论。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现实的情境中,学生表现得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这个教学情境之所以成功,我想主要是将“百分数”概念的建构与活动情境“无痕”地整合贯穿于数学活动中。在一个“帮老师解决问题”的“无比荣耀”的任务驱动下,孩子们的认知冲突被激发了,在运用已有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了棘手问题后,也很好地帮助老师将他们自己带进了“百分数初步认识”的大门,从而顺畅主动地完成“百分数”的概念建构。

二、精心设计梯度,让思维与智慧的绽放“无痕”

随着对数学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学科,它同时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我们不可能期待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成为“思维风暴”的课堂,但通过教师在课前的精心设计教学梯度,在课堂实现不露痕迹,含而不露地“让学生自己用脚走路,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的目标却并非是遥不可及的。

《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百分数的读写学生很容易掌握,只作为考查点即可,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作为本课堂核心的数学思想――比的思想应当渗透在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上。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课堂上我设计了三次不同层次的“比较”:

一比:同中求同――引出百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90%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1:90%表示100道题目,孙芳做对了90道。

师:可以这样表述。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生2:90%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九十。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因为90%这个百分数是从18/20这个分数来的。18/20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18/20,那么90%就可以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90%。

师: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百分数,像这位同学一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吗?

二比:异中求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师:看来大家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百分数,你能说一说它们的意义吗?(PPT出示,配图)

这四组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一个数据与百分数意义的表述方式完全相同,第二数据总量与部分量的顺序相反,第三个数据则是最常见的“率”,第四则是不出现总量(但可以根据图来确定总量)。通过这样四组表述不同的百分数意义理解,旨在异中寻同,概括出百分数意义的一般表述方法。

师:说了这么多百分数的意义,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吗?

先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以便后面学生进一步交流。在学生反馈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方法不进行任何指点,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感受这里的百分数表示的是通过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在做比较,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三比:同中求异――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百分数是由分数导出的,因此,理清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之处也是本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能清晰地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之处,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PPT出示):

课堂上学生通过辨析,得出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虽然百分数与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相比的关系,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但两者的区别是,分数还可以带计量单位表示一个量,而百分数不能带计量单位表示量。因为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相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如果是表示部分同总数相比,百分数也叫百分率。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将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设计成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为学生铺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平台。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于是他们有话可说,而合作交流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所以,讨论前的独立思考不是“空白”,而恰恰是思维的最高处。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对于百分数概念的理解过程,机智地运用学生的迁移,并不是急于牵引学生回到标准答案上来,而是诱发学生自觉地反思、体会,逐步靠近准确的概念。

三、精心选择载体,让历史与文化的融入“无痕”

数学可以说是与人类发展同步的,源远流长。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的作用渗透到各个方面,人类的每一个成果都不可能与数学没有联系。数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让数学历史与数学文化自然、融洽、和谐地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或许已是老生常谈了,但依然具有新意。因为现下“数学与文化两张皮”“数学+文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与“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有什么两样呢?这又怎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呢?最好的思想教育应当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犹如春风般“润物细无声”,实现“不露痕迹”的教育,这才是最佳的模式。

我在设计《百分数的认识》中努力实现这种思想教育的“无痕化”。我首先出示这样一组题目:①请用一个百分数表示下面的四个成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百战百胜、一举两得。②请根据描述写出以下三个成语:命中率100%,生还的可能性为10%,50%的国土面积。

面对这样新颖的练习题,学生们都表现得异常兴奋,丝毫感觉不到这是老师在向他们灌输有关的思想教育:我国的古典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数学与古典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感到自豪与骄傲。所以教师认为有一定难度的第二组题目他们也同样做得得心应手,并且做完题目后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似乎意犹未尽。

课的最后,我一改往常与学生共同小结课堂内容的做法,赠送给他们一句学习宝典: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对于这句话学生也许早已熟悉了,有的或许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们还是非常乐意接受。因为老师对这句话做了精心的包装,是一句“成功宝典”,而且这是“我”(指学生)刚刚懂得百分数的知识后得到的,这是多么幸福呀!

“教的境界大约分为三个层次:上、中、下。记问之学的境界乃下界;必然王国境界乃是中界;自由王国境界乃是上界。”我们要走出被自己设计的教案和思路所奴役的必然王国境界,追求左右逢源,出神入化而又形散神不散的自由王国境界,在教学设计中就必然要体现教学上的艺术,在无形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渗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使数学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有趣、活泼的课堂,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解构;建构知识;百数;整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23-03

解构,广义上理解是一种分解,有“摧毁”“拆除”“分解”之意,简而言之就是“理解”和 “批判”。实践证明,从解构出发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是帮助学生系统理解知识,活学活用知识的有效学习方式。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百数表”一课,是引导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通过整理百数表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探究百数表内横着数、竖着数、斜着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填数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初步的推理能力。本案例实施过程中,笔者通过比较多版本教材的呈现内容,设计整理百数的问题情境,对百数表进行解构,进而让学生在解构中建构知识。

一、借鉴彼此,采撷精华――多版本教材的呈现分析

从上述四个版本的教材中不难看出,苏教版和新北师大版教材比较注重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自由表达规律。浙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在此基础上更注重百数排列时各数在行和列及数位上的对应关系,渗透了基本的坐标模型思想。

四个版本的教材全用了表格的形式来整理百数,但是由于百数表密密麻麻,学生难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必须让学生经历百数表的解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对100以内的所有数进行整理归纳,建构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思维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解构知识,构建模型――整理百数的解构实践

1.解构百数表,体会整理百数的必要性

【镜头一】出示无序排列的1~100的数字卡片。

师:这里有100张数字卡片,对于这样的排列你们有什么感觉?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

生1:一行一行排列。

生2:按从1到100的顺序排一行。

……

面对毫无顺序的100个数,学生产生了重新排列数的欲望和整理百数表的需求。百数表中蕴含着丰富的规律,本节课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按10行10列的规格做一个百数表,并探索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解构百数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镜头二】出示排列好的10行10列百数表。

师:摆好的百数表真整齐,看起来好舒服。请大家分别横着、斜着、竖着读一读,并用铅笔圈出有规律的数,在小组里说一说后全班汇报。

[学生发现]

规律1:横着看,相邻的数相差1。

规律2:竖着看,相邻的数相差10。

规律3:斜着看,左上斜右下看,个位和十位分别增加1。

规律4:斜着看,右上斜左下看,个位每次少1,十位每次多1。

规律5:个位上数字比十位上数字多1的有……

规律6:个位上数字与十位上数字相同的两位数一共有9个。

……

百数表呈现的规律交织在一起,学生很难理清并完整地表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标识数的排列位置来解构百数表,引导学生发现数的十位与个位的变化与数所在的位置有关系,通过寻找规律并加强数位以及计数单位的认知,感受到数列之美。

3.多元解构百数表,重新建构百数的位置

(1)单数、双数解构百数表

【镜头三】变换队形。个位1、3、5、7、9为一组,个位2、4、6、8、0为一组。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重新解构百数表,将百数按照单数与双数分类排列,帮助学生多角度认识100以内的数,丰富学生的数感。

(2)按位数分类解构百数表

【镜头四】变换队形。1~9为一组,10~99为一组,100为一组。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按照数位排列,使学生认识到“在1~100中,一位数有9个,两位数有90个,三位数有1个,并且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以及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同时积累更多关于数的感性经验。

(3)按数轴排列解构百数表

【镜头五】动态变换队形。1~100一行排列。

师:你觉得这样排列怎样?(从左往右)

师:100个数排成一行就太长了,看不到后面的数,该怎么办?(缩小缩小再缩小)

师:再缩小就变成了一条线,这样50会在哪里?99和8分别在哪里?100右边会是什么数呢?

师:这样的线我们把它叫作什么线?(迪撸

师: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

在学生已经有了百数表中相邻数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突破已经建构的百数表的形式,把整理百数的方式逐步抽象到以数轴的方式呈现,凸显了数轴对百数整理的优势。数线在新版的教材里地位相当重要,只要涉及数的认识它都会出现。因此,通过百数这节课建立数线的模型,能将数线的本质属性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数的无限性,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感。

(4)用坐标模型解构百数表

【镜头六】观察下图,猜一猜45在哪里。

提问:45在哪里?(利用行列知识来解决问题)45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数?(利用前面发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第一步,通过猜45的位置,初步渗透坐标思想;第二步,通过找45的上、下、左、右的数,将有形的百数表化为无形;第三步,运用发现的纵横规律来解决问题,最后将百数表移除,单独呈现填数表格。这样,学生能够快速得出百数表四个角上的数字,真正实现了对百数表知识的建构。

通过以上多元与创意解构百数表,学生对整理百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整理百数的过程中,学生还感受到了数排列与组合的神奇,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了自身的数感。

第3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预案、制作需用课件等,这是教者必做之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一是拓展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二是课题的引入创设、问题情境的铺排与收缩。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做到了然于胸,执教的时候才能体会教的乐趣,也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学的乐趣。

讲解到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时,教材上提到“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有学生马上就说:“老师,上面这些都是分母是100的分数,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呢?”有的学生说:可以;当然也有学生说:不可以。为了让学生辨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地把握百分数的概念,笔者没有简单地做出直接判断,而是借此契机,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紧接着提出了两个问题有意识地引起大家的思考:百分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00的分数,那么它和分母是100的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吗?为什么?问题提在点子上,进入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觉有话可说,纷纷发表意见,课堂进入了一个思维的高峰时期。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教者适时作了归纳,形成如下的共识:百分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具有的相同点是:百分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但两者之间不同点更为明显,读法不同:百分数读作百分之几,一般不读作一百分之几;写法不同:百分数要用专用的符号“%”;意义不同:百分数不可以表示实际数量,只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分母是100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还可以表示实际的数量;分子不同: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

课堂的讨论挖掘了教材所没有明确介绍的“四点不同”,使得学生意识到,百分数是从分母是100的分数中演化出来,专门用于表示两个数量间比较关系的常用概念,它在符号和分子的表达上比分母是100的分数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性变化,从而理解更加深刻了。教者再适时进行补充说明: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的分数或者分母是100的分数。大家的讨论验证了这种对百分数的理解。学生也从实际生活中找出了大量百分数的使用实例,进一步确认了这些新认识。不难看出,很多学生收获充实,产生了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深入的备课和恰当的引导让人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喜悦。

在试教中,我曾经对教材的例题引入作了改变。我将例题的三人比较投中情况,改成四人比较,将教材表格所列投中数、投篮数、投中比率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几项,逐一呈现。这样拉长探究过程,使得新例教学形成步步深入的课堂氛围。但是,这样一来,开头显得精彩了,引入课题耗时多了许多,接触到对百分数的探讨性认识时间不够充分,其后的练习更是来不及安排了。经过伙伴的帮助,我也感到这是做了一个“不合算的交易”。步步深入的引入效果花费了过多的课堂精力,而使得学生接触重点推迟,课的中期和后期攻克难点分配时间不足,练习讨论不够充分。由此,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只顾开头的精彩。引入环节毕竟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要从全课的整个进程统筹各个环节的教学。我体会到这里教材编排简洁的意图,后来的试教则改变了原先的铺排做法,采用了教材的既有安排,直接由分数的比较进入百分数,也取消了所增加的分析对象。

第4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知道相关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掌握千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能正确读写整百数和一千;能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2. 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整百数和一千;能利用已有的认数经验进行类推,进一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

3. 基本思想: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意识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断增强用数描述或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教学难点】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自然引入

师:同学们肯定都很喜欢玩具吧,平时都玩过哪些玩具呢?(学生自由说)玩过魔方吗?(玩过)

师(课件出示一千个小方块拼成的大立方体):瞧,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超大的神奇“魔方”,猜一猜,这个超大“魔方”里一共藏有多少个小方块?(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答案,究竟谁猜得更准呢?让我们一起来认数——认识整百数。(板书课题:认识整百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拉近师生距离,聚焦课堂教学,自然过渡至学习内容;情境创设更增添几分神秘感,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教具的出场埋下伏笔。

二、直观演示——深刻理解

1. 知识梳理。

(1)复习。

师:神奇“魔方”变变变!(课件出示一个小方块)看,现在有几个小方块?(1个)

教师每次增加1个小方块,学生同时跟着数:2、3、4……10。

师:刚才我们一个一个地数了几个“一”?(10个一)

师:一共有几个小方块?(10个)

师:那么,10个一就是——(十)。

师板书:10个一是十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十个十个地数。(课件依次增加10个小方块)

生数:10、20、30……90。

师:90再增加1个十是几个“十”?(10个十)

师:10个十是——(生齐:一百)。

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2)迁移。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现在请同学们一百一百地数,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师:先看第一幅图,有多少个小方块?(师指名生回答:三百个)

师:你是怎么数的?(一百、二百、三百)

师:这儿一共有几个一百?(3个)

师引导小结:3个一百是三百。

师(出示图2):再看第二幅图,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师:你会数了吗?(师指名,生数:八百个)

师:一起来数一数:一百、二百……八百。

师:八百有几个一百?(8个一百)

生小结:8个一百是八百。

师(出示图3):八百增加1个一百是多少?(九百)

师:再增加1个一百呢?(一千)现在一共有几个“一百”?(10个)

师:那我们可以说,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有10个一百。

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还记得神奇“魔方”开始的样子吗?再来看一看(出示图4)。

师:其实,它就是由10个一百组成的。

师:现在,你知道它里面藏了多少个小方块了吧?(一千)

【设计意图】“知识梳理”这部分,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10个一是十”和“10个十是一百”的知识基础后,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深刻理解并掌握新知识——“10个一百是一千”。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注意层层递进,复习“旧知”精简得当,掌握“新知”水到渠成。最后,注意情境呼应,给学生在新课开始的“猜一猜”一个交待。

2. 读写整百数和一千。

(1)认识数位。

师:今天,我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位老朋友——计数器。

师:看着计数器,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数位?(个位、十位和百位)

师:我们已经知道: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那么,百位满10又该怎样呢?(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师追问:千位在哪儿?(计数器上指一指)右边起,第四位又是什么数位呢?(千位)

师:请同学们看着计数器,从右往左读一读这些数位?(强调按从右往左的顺序)

师: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

(2)尝试读写。

引子:请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00,指名说一说是怎样表示的。

活动:你能用计数器表示出更多的像这样的整百数吗?

先自己拨一拨,再跟同桌说一说、读一读,比一比谁表示出的整百数多?

交流:分组汇报,根据学生拨数情况提出——你们是怎样表示一千的?

写数:你们能把自己刚刚拨的整百数写出来吗?

①学生尝试独立写整百数。

②追问,你是怎样写这些整百数的?

③离开计数器,教师说数,学生写数。

后续:写像这样的整百数和一千时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读写整百数”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较为容易。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想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这里是课堂气氛能达到高潮的一个点,在操作、尝试、比赛中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体验收获的喜悦。教师也应学会“放手”,这样会比“扶着走”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3. 整百数的加减法。

师:小猴要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挑战?

师出示第9页的例题图,两只小猴分别推着2板和3板小方块出场。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列式:200+300=

①独立计算;②小组交流;③汇报算法(生比较,选择喜欢和合适的方法);④小练习巩固。

巩固练习:

800-100=?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400+400=?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900-500=

200+100=?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1000-800=?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600+400=

师: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设计意图】有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铺垫,教师只要稍作点拨,学生便可以独立完成这类计算,这里重点应抓住教给学生合适的算法和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经验。据此,设计了“汇报讨论”和“算后追问”的环节,让整个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达到甚至超越预期教学效果。

三、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1. 说一说。

师: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像这样的整百数呢?

2. 填一填。

(1)700里面有( )个百;1000里面有( )个百。

(2)9个十是( );9个百是( )。

(3)800里面有( )个百,再添上( )个百是1000。

(4)

3. 估一估。

4. 猜一猜,算一算。

课件演示:(1)小英每天从家步行去学校的场景;

(2)信息1:家到学校的路程比300米多又比500米少;

(3)信息2:该路程是一个整百米数;

(4)问题1:猜一猜,她家到学校大约是多少米?

(5)问题2:小英每天上学一个来回大约要走多少米?

【设计意图】设计练习时,本着“扎实训练基础知识,着力提高应用能力”的原则,安排了:说一说、填一填、估一估、猜一猜、算一算这几个环节,既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基本能力,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感受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全课小结——升华认识

第5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教学片段1】

师:刚才屏幕上的两个数字(指98%和97%)认识吗?

生:认识!是百分数!

师:是的,这样的数叫百分数,“%”这个符号叫百分号。

师(板书“%”):同学们,你们会写百分数吗?让我们一起写写吧!

要求学生抬起右手后,读出几个百分数,和教师一起比划如何写下这些百分数。

师:看来大家都会读写百分数了,谁能读一读自己收集来的百分数并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思考】

百分数的读写法仅是形式上的要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易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只要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应该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有效课堂应该是学生通过经历、体验、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课堂,课堂上无需学生多加独立思考的,不予过多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障碍的,不予过多讲解。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二、淡化百分率的文字表述

【教学片段2】

师:刚才我们理解了每一个具体百分数的意义,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结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阅读第78页第一段话。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百分数又叫百分率呢?(教师板书:百分率)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课件展示图1)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句话涉及几个量?哪两个量?98%是谁和谁相比较,谁是谁的98%?

师:你们真了不起,把合格率的意思理解得这么准确!好,继续下一题!

教师出示课件:我县凤山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6%。

师:这里所说的产品合格率、森林覆盖率,这些比率都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例如,发芽率、出油率、出勤率、成活率、出粉率等,这些比率都能用百分数来表示,所以百分数又可以叫什么?

生:百分率!

【思考】

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百分数的理解和掌握并不完整。尤其体现在有关百分率的实际例子中,学生更不能准确描述出两个量的关系,毕竟这两个量相对来讲是隐蔽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起初想到从字面上去理解“率”的含义即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可那样过于抽象,只存在于文字的表述上。在实际教的过程中笔者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说,搜集到的百分率例子,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两个分数,再进一步结合实例不断让学生交流、评价、修正自己的说法,引导学生从百分数的意义角度去理解百分率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过学生实际去做,具体去用,既调动学生说百分率的兴趣,又进一步加深其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又巧妙地为学生以后学习“求百分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淡化百分数与分数的形式区别

【教学片段3】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明白了百分率的实际内涵,那么百分数与我们认识的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呢?请你结合下面的几句话,说一说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

师: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请小组代表来说一说。

师: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师:那么百分数与我们认识的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呢?结合实例来说。

生: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思考】

第6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有效性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18-01

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华而不实、片面追求外在教学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甚至无效。下面笔者结合《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谈谈自己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学生的认知规律表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关联度越大,已有认知经验被激活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新知。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在学习百分数之前已系统学习了分数,掌握了通分、约分等方法,因而在教学本课时,笔者从分数入手,先出示三位同学投篮的画面(投中的次数分别为16次、13次、30次)。经过思考、辨析后,学生认识到不能比较出谁投得最准。接着,在学生的疑惑中笔者出示投篮的次数分别为25次、20次、50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每位同学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学生经过通分之后得出[64100]、[65100]、[60100]。经过思维的顿挫后,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之后再比较的便捷性与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百分数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引入对数学与生活进行了有效的链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确实是数学学习的好帮手。

二、精心设计提问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课堂上会提出大量问题,以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但有时教师的提问使得学生要么不知怎么回答,要么不经思考就可以回答,不能充分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重点、围绕难点,精心设计提问,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问得准。如教师在出示了三名同学投中篮球的次数之后提问:三人中谁投得最准?一个“准”字一下子就将本课的核心问题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准”不是一个数量的表达,而是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即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二要问得巧。在百分数与分数比较环节中,教师出示一堆煤[97100]吨,运走它的[75100]和[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后,提问:这些分数可以分为几类?哪一类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这一提问可以说是异常巧妙,给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直指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这一核心问题。这样的提问优化了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构建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强化了百分数的意义。

三要问得活。此类提问,有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如在“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1’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中,大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00份,涂出了其中的95份。教师提问:怎样想才能一眼就看出答案?没有涂色的是5个,那么涂色的是95,涂色部分占正方形的95%。这样的提问优化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课堂实效。

三、练习题组的优化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问题设计如果像平静流淌的河水,毫无涟漪,就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活力与动力,学生也会感到枯燥,失去学习的激情,课堂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高效的目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后半阶段,当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水平都下降时,如果教师能对一节的课练习题组进行优化,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改善他们的学习状态。优化练习题组可以是重新组合教材中的习题,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增强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活度。如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教学的练习阶段,笔者分别设计了基础性、发散性、逆向性、综合性等题目。例如教师出示45%、98%、99.5%、100%、55%、2%这几个分数,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分数进行填空。生产200个零件,有199个合格,合格率是( );一段绳子,用去全长的( ),还剩全长的( )。这样的题组训练,让学生在甄别、比较中明确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怎样的百分数表示更为合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百分数现实意义的理解。此外,笔者还出示了一道题:复制一份文件已完成20%,用时5秒,你想到了什么?这道附加题大大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使练习的效果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第7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百分数的认识是从具体――抽象――具体的一个过程,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理解概念,并运用概念深入理解每个百分数得具体含义。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这个知识点,还是放在具体情境中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把它放在试一试以后引导学生理解,比较自然.而对百分数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先出示一组特殊的百分数,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整数,百分数可以小于1,等于1或者大于1,在比较全面地认识百分数的情况的基础上让后让学生通过信息会的形式交流百分数,更好的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最后一个环节把统计中的百分数用最简分数和分母是整百、整千的分数替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百分数在统计和比较中的便利.深刻理解了百分数的作用。

二、教学案例

第一次任教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感觉到从整数到分数、百分数的跨越,难度较大,很多孩子无法跨越这一步而感到困惑不解,尤其是擅长形象思维而不擅长抽象思维的女孩子们更是感到棘手,从而对数学有一种莫名的害怕感。

例如:5比4多几个?六年级的孩子没人不知道。而问5比4多百分之几?很多孩子就懵了而不知所云。怎样突破由具体数到相对数的跨越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三步法作为标准的固定模式,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效果还不错。

第一步:算出5比4多几个。我说“会了这一步,就等于会了百分之五十”来鼓励学生,听到这里孩子们很有信心(六年级的孩子都知道5比4多1个),兴高采烈哟。

第二步:跟谁比就除以谁,于是就得到了分数。5跟4比就除以4,即1÷4(1/4)。同样,我说“这步会了,就等于会了百分之九十五”,听老师这么一讲,孩子们精神大振、信心倍增。

第三步:把分数化为百分数,即1÷4=1/4=25%。

有了固定模式可循,就让孩子们试试4比5少百分之几。第一步会不会算出少几个呀?孩子们自然大声说“少一个”“你们会了百分之五十啦!”第二步“这是跟谁在比呀?”“跟5比”孩子们又说。“那就应该除以5”……亦即1÷5(1/5)“你们已经会了百分之九十五啦”孩子们情绪高涨.第三步,把1/5变为百分数,亦即1/5=20%。“按照这三步法来做,难不难呀?”孩子们高兴的回答“不难!不难!”,于是我又问“会不会呀?”,孩子们也高声回答“会了!会了!”

把这两个题目放在一起对比,让同学们仔细揣摩“5与4之间,多几个与少几个没有变(都是1),但多百分之几与少百分之几则不一样,原因是比的对象改变了(一个是跟5比、一个是跟4比)。”解决了这个题目,无疑就解决了大量类似的及其衍生出的题目。

如果说两个数相比,多几个或少几个,这是停留在认识具体数的具体思维上,那么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就是进入了抽象思维了,笔者觉得跨越了这一步就等于跨入了数学大门。

通过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很多孩子比较好的掌握了这种办法,算是较好的突破了学习数学中的这道关卡。

以上属于纯数学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因为要牵涉到具体事物,孩子们也容易糊涂。譬如:计划栽树100棵,实际栽树120棵,多栽了百分之几?我让孩子们按刚刚学习过的三步法来套做,但一些孩子还是不知怎么下手。通过和孩子们沟通了解,才知道他们对题目理解不透,不明白谁跟谁比。原来问题出现在“不会把实际中的问题,过度到数学中来。”尤其是最后问“多栽了百分之几中的‘多栽’含义没搞懂。”

所以我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如何用数学观点来看待实际问题:扣除栽树的具体事情,单看数字,开始为100,后来为120,这不就成了120比100多百分之几了吗?这样就较好的把生活中的具体事情转为纯数学上的问题了,再按三步法来套,就不难解决。

从纯数学上弄懂后,再还原成原题目,进行比较,让孩子们仔细体会实际中的问题之数学表达。慢慢训练、慢慢体会、慢慢感悟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大量应用,这又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欲望与信心。

于是我趁热打铁说:“小华有200元,小明有250元,小华比小明少百分之几?小明比小华多百分之几?”很多孩子都能较好的答出。作为鼓励,我给数学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奖了一个小小的本子,并说“你又不笨,只要好好学,数学不难的,你一定能学好数学的!”果然该同学在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有了显著进步。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具有探究的天性。这种宝贵的天性只有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之转化为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第8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

难点:

1、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前面5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会了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在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解决问题、统计、数学广角等领域都已涉足。但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失败对数学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边教新知识,边帮助他们弥补旧知识。

有部分学生已经提早进入青春期,在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寻求独立的要求,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学好数学。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

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工作目标。

3、加强学生订正错题的工作。

4、关注后30%的学生的学习,并加强个别学生课余时间辅导。

5、用“学有所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材分析与措施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因此,实验教材的编排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

难点:

1、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方向优于方法,规律重于规则。确定教学目标要避免贴标签式的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

1、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

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工作目标。

3、加强学生订正错题的工作。

4、关注后30%的学生的学习,并加强个别学生课余时间辅导。

5、用“学有所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善教者善言(趣说、妙问、善喻、智答)”。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所任教的是六年级(3)、(4)两个班的数学,共有学生99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比的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通过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思想方面,教材除了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掌握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推理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统计思想等思想方法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法、演绎推理思想、极限思想,体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发展学生的“四能”。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能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初步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题。

3.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极限思想。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圆形纸板、圆规、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工具、媒体课件、投影仪

六、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平时的练习和作业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

5.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6.借助线段示意图等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

重视用方程解答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化难为易。

7.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抓好班级学生作业书写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8.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9.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后20%学生帮扶措施

班级中后20%学生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失去信心,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接受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完成作业的速度慢,作业质量不高。有几位后进生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造成学生贪玩、懒散、好动、不好好学习。有几位后进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年龄偏大,识字不多,无法督促孩子的学习,导致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根据上述分析,制定以下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1.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2.制订合乎学生实际情况的辅导计划,按计划安排辅导作息。

3.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知识构建、能力训练的辅导。

4.帮助学生补习遗缺知识和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5.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感受成功,获得学习的自信。

6.建立辅导合作小组,做好辅导工作。

7.多与家长沟通联系,共同教育好后学生。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25人,班级数学成绩欠佳,在升级考试中还需努力。从上学期五年级的期末考试情况看,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人数不少;有相当一部分男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提高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学习环境,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教研教改。

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课,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作为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精神。

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5、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23人,其中男生12人,-11人。

2.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3.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八、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 置...........2课时

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单元:圆

1、认识圆...........2课时

2、圆的周长........3课时

3、圆的面积........3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单元: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单元:统 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七单元:数学广角..............1课时

八单元:总 复 习 ..............4课时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新课标》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指南,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

我班供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1人,-21人,大部分学生基础差,思维缺乏灵活性,还怕吃苦,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本学期教学重点是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提高学些兴趣,克服学习上的恶习,力争期末成绩有所起色。

三、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六、教学方法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5、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七、教改设想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出现求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知识等。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求出出勤率、成活率、命中率等。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教学中,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八、教学进度

一、位置(2课时)

二、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圆(8课时)

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 (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第9篇:百分数的认识范文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一种分率、一种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从而区别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在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后,出示一幅关于“一堆煤”的线段示意图,并标上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一个表示煤的总吨数,一个表示已经用去了百分之几。然后教师提问:“这两个分数有什么区别?哪个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个不可以?”学生在回答后一个问题时,显得无所适从……虽然教师考虑到了知识点(一般是重要的知识点)的教学,但由于缺乏智慧地去拓展和提炼原有的教材资源,所以只好人为地设计“切中要害”的新素材,以达到“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在整节课(以下称“原课堂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找到一二,这也是当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课后在与大家一起反思交流中,我细细品味,并思考着: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如何让学生掌握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切实感悟教学素材,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机智地拓展主题资源,丰富百分数的内涵,使学生积极主动、自然平实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应该努力让数学活动散发自身的魅力,遵循学生渐进渐悟的数学认知活动规律,而不是为了获得结论突兀地设计学生的学习轨道。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对这样的课堂状况做出实际性的回应,于是我有了重上这一课的冲动。

一、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任意选择一个百分数说说它在自己心中表示的意义。然后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引出百分数意义的范例,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再自由说说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这样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来个性化地解读百分数的意义,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印象深刻。而且,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不同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在同样的时间内,丰富学生了解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里,有一个细节教师要予以关注:在小组讨论交流前,经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有了表述百分数意义的范例,说起来就能把握知识的要义,防止学生小组交流时因失去正确的方向而以无果告终。而在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发给学生的练习纸上先提供了一个范例,然后让学生照样子填空,写出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因为教师人为地替学生设计好了统一的学习轨道,致使原本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单调乏味、齐整划一。

二、联系现实生活,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在理解主题图中各百分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百分数,这会是很多教师不约而同的设计。原课堂教学中也有学生举例的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百分数,从而揭示课题,但它削弱了学生对百分数表示实际意义的理解。对学生自我收集的教材资源这样处理,显然使用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于是,我做了以下调整:“昨天老师让大家收集自己生活中出现的百分数,现在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时说说这个百分数在你心中表示的含义。”然后请3~4位学生发言,我随机和学生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感悟,因为有了自己收集的素材的加入,他(她)们对百分数意义的感悟更生活化、多元化了。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调整,数学交流从原来单调的举例变得内涵丰富,课堂教学于无形中充满了无限的张力和活力。

三、丰富概念内涵,拓展百分数的意义

前面提到,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自由选择百分数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后,进入集体反馈交流阶段。这时师生之间的反馈交流,教师不能局限于“就数论数”的解读上,不能停留在说得“对”与“错”、“好”与“不好”的评价上,不能束缚在原先百分数意义范例的方框中,而是要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层层推进,拓展百分数意义的内涵,利于学生对百分数意义全面、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基于对原教材的拓展解读,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变得更丰富、更灵动了。请看改进后的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生1:图中的合格率为98%,表示合格的产品占这批产品的98%。

师:请你简单评价一下这批产品的质量情况。

生2:质量从整体上说还是不错的,当然还可以更好,因为还有不合格的产品。

师:那么,合格率100%又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合格的产品占这批产品的100%。

生4:也就是说,各个产品都合格。

师:如果合格率是105%呢?

生5:合格的产品占这批产品的105%。(有个别学生笑出声来,师当作不知)

师(指着其中一位笑的学生):你为什么笑?

生6:合格率最多是100%,不可能超过100%。

师:为什么?

……

四、重视提炼深化,概括百分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