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实验室管理问题精选(九篇)

实验室管理问题

第1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chemical laboratory is carries on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mportant place, is the personnel training,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social service base. But also has many problems in the chem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 aspect, how to summarize has problems and finds the solution, already became the laboratory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 管理 问题 措施

key word: Chem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 question measure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基地。但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何从中总结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已经成为实验室有效管理的关键。当前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管理制度不规范

由于近几年的教育改革,高中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断的更新,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显得跟不上步伐,出现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实验室管理员管理不到位,或者分工不明确。比如,有的教师不写试验通知单,甚至有的不愿意做实验,还有的没有及时记录详细的试验过程,对试验仪器管理不到位,借出和归还都没有记录,仪器的维修和保养也不能有效进行。

(二)实验人员不稳定

一部分学校的实验人员不固定,变动频繁,队伍不稳,更重要的是有的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人员,一般多是化学任课老师兼管实验室。人员的流动性是造成仪器损坏和丢失的原因之一,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加重了实验室的管理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实验室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部门配合不协调

这种现象在某些学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直接导致实验管理效率不高,实验仪器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学生也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故而教师之间,部门之间需要互相配合,多方包容。

(四) 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教育改革的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学校教师不能在短时间内摆脱其教育模式,认识不到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不能把化学实验放在正确的位置。有些学校用旧课桌改成化学实验台,根本不符合规格要求,当然更不安全;有些学校在“达标”时就有了化学实验室,过后就挤占实验用房,让化学实验室形同虚设;有些学校的实验室水、电根本不到位,在消防设备方面也很简陋等。对化学实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学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大问题,直接影响化学的教学质量。

二、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开展实验室教育工作,确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实验室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使实验室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和时展同步。实验室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落实好国家的相关的管理规定,具体的做好以下的五项措施,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使实验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要明确实验室的管理目标和任务,在遵循实验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合理组织教学,而不能依靠感觉、记忆等主管感受来进行管理。

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科管理和学生发展的规章制度,将其张贴在醒目位置,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无论什么工作,管理都是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于实验教师的管理则是实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主导因素。

三是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定期对实验过程进行考核和评估对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实验管理人员的考评包括实验室和试验教学,而对于任课教师则要重点考核试验教学。要将这种考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实验室管理中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落实责任,以此作为考核评估的基础。通过考核评估,既可以发现不足,不断探索研究新方法,提高管理说平,改善教学环境;又能交流成果,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进行业务培训。事实证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实验室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管理的重要目标。要定期对化学实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提高理论水平,并定期对实验教师的工作内容进行评定和考核,逐渐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另外,还要加强对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管理,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详细的实验室配备标准和维修保养制度,科学采购仪器,做好仪器进出的记录工作,同时,仪器的摆放要做到安全、方便和科学,这不仅有助于使实验室管理走上规范道路,而且对于提高试验效率,优化实验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把“重视过程,重视细节”,当成实验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统一起来作为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以适应化学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有效管理带来的效益,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达到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信息化建设 共享平台 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224-02

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逐年增加。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载体,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作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据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那么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应重视高效利用实验室,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该文通过对新建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并加以浅析,希望日后能够为新建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加强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新建独立学院实验室逐年增多,并形成一定规模,各系实验室应尽量集中,方便管理。同时,为了更好地做到精细化管理,应该采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实验室管理软件将所有的实验室信息汇聚到一个系统,与教务系统的实验课程进行对接,方便日常管理。一所学生规模在一万人左右的独立学院每学期的实验报告印刷费用近万元。如果把每学期实验报告印刷的费用节省下来购买一款适合实验室管理的软件,让学生网上提交实验报告、教师网上批阅,岂不是更加方便高效。这样也方便我院实验室相关资料的维护和保存,以上所有日常管理功能也可以实现。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使实验室管理走上高效化、信息化之路,这也是未来实验室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第二,实验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实验室安全应该高于实验教学。没有了实验室安全,实验教学也就无从谈起。目前,新建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教育一般都比较薄弱。为做好学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应结合学院实际购买或开发一款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学生根据本专业特点,选择本专业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试卷,通过安全教育考试的学生方可进入实验室。有条件的独立学院,每一个实验室可安装一个门禁,将通过安全教育考试的学生信息录入学生一卡通,设置成只有通过安全教育考试达标的学生通过刷卡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或政策让师生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比如,将安全教育考试成绩计入学生的学分),更加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保障学生实验安全。

第三,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目前,有的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实验室归属各系管理,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很少有交流和互动,有些实验室或实验仪器利用率很低,难以实现资源开放和共享,不利于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开展。如果各学科实验仪器实现资源共享,则可以避免因重复购买或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这样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可以提高实验室或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强开放性实验平台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一方面完善网上预约实验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可将实验资源放在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验、探索创新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及动手能力。

第四,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虽然不能像真实实验室那样直观,但可以利用虚拟实验来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效果。虚拟仿真实验室不但可以让学生在网上通过终端来预习实验项目,提高实验效率,而且一些危险性的实验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来实现,有效地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第五,建立网上实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通过校园网访问学院实验教学资源,在学生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有效地融会贯通。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各学科的视野,而且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第六,关于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问题,在新建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中这个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实验员基本上成了门卫和卫生员,开关门和打扫卫生成了他们的主业,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很难独立完成。实验员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应该适当地承担适量的实验教学工作。实验员只有了解了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具备了动手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七,加大对特色实验室的宣传力度。有的新建独立学院已经建设成一些颇具特色的实验室,但是实验室没有一个好的平台进行重点宣传。如果我们在做好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将特色实验室进行有效地宣传,那么对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也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八,关于实验室相关资料的保存问题。新建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初期的审批文件、建设方案、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指导书、获奖成果等资料一般都散落在各系。由于各系的保存方式和管理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已经缺少丢失。如果建立统一的实验资料档案室,将所有的实验室资料都汇聚都一起,则便于以后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第九,关于实验员的日常管理问题。实验室日常管理、安全检查、专业评估、领导参观等工作,经常需要各系实验员的配合。但是新建独立学院实验员一般归属各系管理,在统一协作方面有些困难。在日常管理中,尤其是有领导来参观检查时,有时会遇到实验员脱岗或迟到早退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各系又疏于对其管理,造成平时实验室管理效果不好,工作效率低下。为方便对实验室的统一协调和日常管理,应成立实验室管理部门,实验员由本部门统一管理,这样对人、财、物实现综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定期培训和业余进修。实验教师应该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条件,但是往往存在实验室仪器设备过时陈旧、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师知识更新比企业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一线实验教师走进企业,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触,了解最前沿的技术知识和企业需求,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容易被招聘单位所接纳。我们应经常组织实验室管理教师到管理比较先进的高校进行学习与交流,组织实验教师到相关企业学习先进生产经验和工艺流程,及时了解当前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模式,开阔视野,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实验室管理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利用现代化手段整合学院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实验室实现高效利用。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新建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研究课题,它不仅关系到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实验室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洪彬,陈小飞.新形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模式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3):101-103.

[2] 赵霞.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西部科技,2009(34):45-46.

[3] 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

第3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1、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校领导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未能把实验室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忽视实验室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的学校“达标”时就有了实验室,过后就挤占实验用房;有的学校用旧课桌改做实验台,很不规格,也不安全;有的实验室水、电不到位,消防设备简陋等。

2、实验人员不稳定。有一部分学校的实验人员变动频繁,人数不足,队伍不稳,加之有的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人员,多是任课教师兼管,不少教师的实验技术、素质、素养还有待提高。有些管理人员只能当保管员,不能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修理等日常工作。人员的变动有时也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失,这诸多问题增加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室管理的紧迫性也就更加突出。

3、管理制度不规范。近几年通过普及义务教育,仪器设备的配备速度大大加快,管理工作明显跟不上配备速度。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也在做也很忙,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还是不少,这些问题往往是实验员管不了,学校又管不到,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确。如:有的教师嫌麻烦不愿做实验,有的教师做实验不写通知单,实验室不及时做实验记录,不及时对仪器进行维修保养,借出仪器不登记等现象。究其原因是没有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未能形成制度管理。

4、部门配合不协调。某些学校存在着部门之间不够协调现象,实验与教学环节之间、实验人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甚至教导处,总务处、实验室各部门之间分家现象,造成实验室管理工作步调不一,矛盾突出,效率不高,未能发挥仪器设备应有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提出如下的对策:

一、学校领导要站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实验室工作,确立实现实验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目标,使实验室工作也和学校教学工作一样跟上时代步伐。

二、各级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应该树立“两个基本观点”,并要抓实“六项管理”措施。

两个基本观点是:

1、服务观点。实验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离开了服务就失去了实验室工作的意义,有了服务思想,就能够主动做好工作。实验室管理不是一般的财产管理,它有财产保管,更有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育思想等教学管理,管理好仪器设备不是目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好,通过管理给师生提供良好的仪器装备,随时给师生的教学研究、教学活动提供方便、支持、欢迎、鼓励、提倡、帮助师生使用仪器设备,并要起到督促作用和保证作用。总之,要做好服务,使实验室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2、教育观点。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学校的教职工都是教育者,各个部门都有教育学生的任务,学校处处要体现出教育,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教师和学生都是实验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实验教学同样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实验室管理要研究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要研究人的行为,所以,实验室管理不能单靠管理人员,领导、教师、学生都要参与,这也是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要加强实验室内外环境建设和各项工作环节的教育作用,重视发挥它的教育职能,让师生在做实验的整个过程都受到教育。

六项管理措施是: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一切工作的成败都与管理有密切关系。要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章可循,首先要根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实验规律、经济规律和分工协作规律等客观规律,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合理组织实验教学。不能只凭经验、凭记忆、凭感觉,要靠科学靠数据来管理。要结合学校实验室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学生实验守则,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上,并要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2、加强财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实验室财产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的物质条件,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环节。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就说明了管理财产的重要性。财产管理不善,配备的越多,损失就越大。因此,管好、用好实验室财产,尽量避免损失和浪费,是每个实验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评估实验人员工作业绩的基本要求,因此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和不断探讨这一重要岗位的职责和管理方法。

3、加强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规划、配备标准和装备要求,正确合理地选择,采购、配备仪器设备,做好验收、登记、建账、立卡等帐册管理工作。仪器的陈列存放要做到科学、规范、安全合理、美观、方便取用。要建立健全实验室计划总结、通知单、记录等各种资料的档案,强化管理措施,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开展兴趣小组和自制教具活动,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激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学习兴趣。

4、加强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维护保养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在这些具体工作中,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才行。要按照不同仪器的不同要求,坚持不懈地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既可减轻仪器损耗的程度,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前提。

5、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实践证明,要管理好实验室,要开展实验教学,没有一支有良好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此,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师素质,是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和理论探讨,提高教研理论水平。要对各学科实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实行实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实验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定,逐步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4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一、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存在实验教学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激励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机制,使实验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低于理论课教师,部分高学历的教师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实验队伍不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能单一,队伍结构不合理。初级和中级实验技术人员比例较大,高级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尤其缺乏基础好、业务精,受过专门训练的实验师。实验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缺少相关研究的带头人。

2.仪器设备利用不平衡

近几年,随着高校发展,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新专业也在增加,许多院系实验室是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实验室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造成相近专业的实验室重复建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设备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的现象。

3.实验教学体系陈旧

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教学方法传统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目前多数高校实验教学的弊端。许多实验教学仍然是以验证性实验教学为主,实验课程中综合性和设计性的比例较低,实验教学计划不够合理。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原理、步骤和处理方法,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法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机会。

二、加强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措施

1.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素质

对于教学型学院,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技术队伍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管理、科研工作的开展。重视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层次是强化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强有力地保障。

我院农学与生物实验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由主管院长负责,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实验秘书1名。有专任实验人员8人,兼职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2人。为了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学院制定了《实验人员业务培训计划》,按计划实施实验人员学习和进修,并定期对全体实验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考核。实验人员积极参加各种技术讲座,学术报告及其他学术交流活动。实验人员在认真完成教学认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实验技术研究,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到实验室工作,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优化队伍结构,使实验技术队伍的年龄结构、学位层次逐渐趋于合理。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实验技术人员组成合理,理论水平和实验技术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有博士1人,硕士1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各1人;本科以上学历9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1人,中级职称5人。

2.科学合理整合实验室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仪器的使用效益,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各实验室实行专职实验人员定位管理,以服务实验教学为目的,使实验仪器定位于实验室和教学实验的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建立开放性实验环境,有利于学科发展、交叉、融合,打破专业界限;有利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有利于人员、仪器设备的调配,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3.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知识的综合,逐步减少简单、重复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加大力度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目前我院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涵盖了29门课程,面向农学、生物科学、林学、生物技术、植保、园艺、农资等专业,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共开设25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为86%。随着开设实验课程数目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学校设立了《实验技术开发基金》,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技术开发。近三年来,共完成实验教改课题46项,实验技术开发基金13项,校级鉴定验收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已发表教改论文6篇,自编教材共17门,其中《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实验实习教程》和《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已正式出版,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项重点突出、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它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优化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科学合理设置实验室,加强实验设备科学化管理;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室开放管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高校实验室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教学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培养学院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当前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麻明友,杜建林,肖桌炳等.《教学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67,(3):94~99.

第5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把强化实践环节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从教育的观点看,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实践,而实验室恰恰是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点,学生既要通过实验验证和深化理论知识,也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实践,又是一个教育实践,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活动,才能使他们成为手脑并用,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新的“课程标准”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要求理化实验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深化实验改革,倡导以动手实践和合作创新为主的素质教育,让学生通过理化实验教学学会观察、学会动手实践、学会思考,使理化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动手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农村初中因为学校办学硬件条件所限和实验室师资、整体办学理念存在误区,现阶段理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成为一个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管理环节,根据多年的理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实践和学校具体发展现状,归纳农村初中理化实验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

目前农村初中因为学校硬件和软件所限,加之办学理念存在诸多误区和错误做法,主要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表现如下:

1.注重升学率,忽视实验室的作用。

几年几轮新课程改革的确声势浩大,然而中考的指挥棒依然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但现阶段中考没有把理化实验操作作为分数考核之一,初三理化加试又形同虚设,大部分学生、班主任、学校领导、甚至家长对于理化实验处于可有可无的认识和理解状态,所以也就谈不上理化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估又潜规则的将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学生的理化实验操作成绩不记学生中考的升学总分。

2.实验室物质条件跟不上,资金不足。

现阶段整体学校领导普遍认为经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硬件投资和“吉林省省级理化实验室装备投资,给基层学校调拨了大量的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认为整体硬件已经不错了。加上上级国拨经费有限,维持基本日常办公需求上有缺口,再加上国家和省级标准下的理化实验室的投资费用要求高的现实原因。不少农村初中对理化实验室进行投资改造都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无奈地让理化实验教学得过且过,应该分组的实验变为演示实验,能简单应付上级检查就万事大吉了。

3.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不敢触及的深层次的原因。

理化实验教学因为它的仪器和设备特殊性一定的危险性存在,比如实验室用电问题、浓酸、浓碱合理使用和妥善安全,以前存放和过期化学药品和试剂处理,理化实验室空气不流通、实验室诸多细小玻璃器皿和笨重铁质仪器的使用等原因,加上参加分组实验课教学中,极个别学生不听实验室教师管理要求和安全劝告,违反操作规定,经常造成一些或大或小的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在现阶段社会,整体学生安全占第一的大环境下,一些学校领导为了保稳定、保安全,只能对理化实验教学使用采取最低标准,最终变为黑板上和演算纸上的电路安装和氧气制取、树木嫁接等可怜而又可悲的现实画面。

二、实验员素质不过关,偏低

1.对理化实验教学的实验仪器准备、教学组织不够。

多数农村初中没有配备专职的理化实验员,一般都由任课教师兼任,因此对理化实验教学的仪器准备、实验教学组织等工作往往得过且过,有些教师在理化实验教学中只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两个方面,而对于理化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生人身安全问题、学生的操作如何指导、评价与操作后的反思等方面却常常忽略。

2.部分理化教师对理化实验教学重视不够,认为可有可无。

部分理化教师认为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并不记入教师的个人成绩评估和中考成绩中,初三面临中考,课时又紧,所以把做演示理化实验、分组理化实验变为讲述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这就使学生分组和演示实验形同虚设,从而忽视了通过理化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

3.理化实验人员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且人员组成不稳定。

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理化实验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人数不足且队伍不稳,绝大多数的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人员,一般是由理化任课教师兼管,或是部分后勤人员兼顾,不少教师的理化实验教师年龄偏大、管理技术、自身素质、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甚至出现柜内卡不会填写,仪器设备不会标准摆放,初三理化加试中显微镜不会调试等诸多难堪现象出现,加上上述人员的变动后不能及时进行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正常手续的移交,有时也会导致仪器、设备的不必要的损失,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增加了理化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理化实验教学的正常的有序开展,所以配备专职的高素质、懂业务、善管理的理化实验员、规范开展理化实验室管理的紧迫性也就更加迫在眉睫了。

理化实验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化实验教学工作必须符合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规律与原则,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理化实验室的管理,把责任心与事业心及业务水平、组织能力高的人员充实到理化实验室工作中去,对原有的理化实验教学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争取在短时间内提高业务素质和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

总之,实验课在理化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技能的全面提高。同时,新课标中对知识和技能要求的难度降低,但增加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从中会考命题的导向中也可看出纯知识的考察在减少,实验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察在增加,如果学生平时没有亲手操作或没有认真观察研究,将很难得出正确答案。这就促使本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加强教学中对实验的研究。也更应该重视理化实验室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第6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为了提高国民综合文化水平及素质,兴办民办高校的举措将有助于普及全民高等教育,实现国家人口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当前社会的发展培养综合型技能型复合人才。

2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在管理实验室的重视程度上存在不足

民办高校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影响严重,在思想上就得不到高校管理层的重视,与此同时高校管理人员在行动中对其重视程度有限,有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设备,但是在实验室规划方面依旧是模棱两可。其次,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专业之间、学院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实验教材、大纲更新不及时、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等问题。

2.2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比较差

在教改工作不断推进完善的今天,民办高校将人才建设放在了首位,对现有教师的薪资待遇都有所提升。但是,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与本校正式教师的薪资待遇依旧存在差距,造成校内一碗水难端平,从而让实验室管理、技术人才不愿意长干,导致了很多毕业生都以此为跳板,借机跳槽去别的单位。因此,实验技术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不高,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不能充分实现老带新、老帮新的效果。再加上实验室往往是教研室之外的独立科室,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缺乏参与教学和科研的机会。多年来,能留在实验室长期工作的人员,多数只是做好眼前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意识。

2.3民办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创新,所应用的管理体制依旧是传统的“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该模式通常按照专业进行课程划分,但是由于交叉学科的存在又导致了建设重复问题严重,在设置上的“小而全”现象增加了学校对其管理上的难度,造成了有限的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上的浪费现象。实验室仪器设备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管共用、资源共享,许多实验室项目设置重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技术垄断、数据相互封锁,科研成果共享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

2.4民办高校的实验室缺乏开放性

民办高校实验室以封闭式教学管理方式为主,在授课中采取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缺乏全天候开放性的师生公共实验室。实验室之间缺少沟通和共享,导致了实验室的设备和资源大量闲置,使用率不高,也难以发挥高校的整体优势。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频发,影响了实验室使用效果与实际教学目的,亟需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3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高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程度

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对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及综合型技能型人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将实验室的管理放在与传统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与理论教学、学科建设、党的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谋划。尤其是,要充分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充分研究透彻各个专业学科的发展走势,充分掌握本校、本院系、本专业的建设特点和自身优势,对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出一个更加长远、更加科学的计划,成立好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使实验室的管理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3.2做好民办高校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

实验室队伍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更新传统观念,设立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工作。对现有人才的岗位进行合理的人事变动,积极吸引关键位置人才,打造综合素质高、技术水平超越的技术队伍,确保实验室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保证相关实验教学任务的有序开展。其次要做好自身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说:一是要确立实验技术人员应有的地位及相应的经济待遇,以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尽可能为他们的进修学习创造条件;二是要实现实验技术队伍的合理化。要想提高队伍内部的人员的学历、经验等组成的合理性,民办高校就必须优化当前实验室技术工作者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吸引大量的中青年技术人员投入到该岗位的工作中,从而为学校打建一支高素质实验室人才队伍。

3.3确保实验室建设资金拨放到位

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需要充足资金的支持,在社会发展进步的今天,学科实验更加精细化、复杂化,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就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增加投入上,一方面,应该对实验室的经费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每年的经费支出、设备采购都进行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进行运行,节省运营成本,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与此同时,应通过向社会大众筹资、寻求基金会支持等方式提高经费投入比重,让实验室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确保相关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3.4对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民办高校应重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通过建设管理机构的方式对校内的实验性工作进行全面管理,提高实验性的操作性,确保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消除各学科各立山头的状况。然后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由于实验室需要使用大量设备,所以资金投入就比较多,同时他也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关键。在进行设备选购的时候应做好设备购买方案的可行性、潜在风险等的研究,避免过度添置与无用添置现象的发生。在设备管理中,要做好设备使用、维修、保养等记录工作,确保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3.5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程度

应将实验室开放性的提供给校内的教师与学生,采用开放性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最大化,发挥实验室的根本作用。首先应将实验室建设标准提升。对于同类别专业、学科的实验室应以建设综合性实验室为主,从而提高实验室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其次,可以基于一定的先决条件,针对不同专业、学校、企业进行开放,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交流,让设备的有效使用率得以提升,促进各学科健康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相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之间对人才的招聘要求也会随之提升,所以民办高校在进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实践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对此只有不断的强化实验室建设,完善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作者:包宏巍 宋元甫 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 质量管理 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日益改善,产品质量问题已摆在一个空前突出的位置。检测实验室必须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和把关作用,才能有效地保证市场经济质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安全生产和消费,实现实验室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目前有些实验室还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实验室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个别实验室法制意识差、主观性强、为完成检测而检测;保证检测公正性的内部约束机制不完善、不落实、或落实的不到位;走形式,或为应付监管需要随时应付,更有极个别实验室在利益的驱动下存在违规检验的行为。

二、人员覆职不到位。近年来,由于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工作的强化,促进了各单位提高对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的认识,并主动维护资质认定工作的严肃性,建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可是在工作运行中,各部门负责人、各关键支持岗位的人员工作职责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推脱责任避重就轻的现象时有存在,相互间不能搞好密切沟通和通力协作,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不佳。

三、内审质量不高。少数实验室的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未按要求开展内审工作,内审无计划,内容不全面。不能覆盖实验室的所有部门和工作场所,不能包括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内审记录无签字,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分析原因,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跟踪验证,编制的内审资料只是应付各项评审或监督检查。

四、文件控制做的不好,尤其是标准资料不能全部保证现行有效,不能及时更新,标识不规范,受控不严谨,部分实验室未建立对在用标准不间断跟踪和定期查新的制度。有的实验室有制度不执行,对检测中偏离标准或规范的行为不能有效控制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

五、样品管理环节欠缺。样品交接登记不签字,核对不仔细,记录不完整,缺少样品状态描述,接收后的样品不及时全面规范标识,缺少样品流转过程记录,样品的存放处理存在随意性,给管理带来不利。

六、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要求。专业领域人员配备不足,业务量与检测人员不匹配,或不能完全胜任该领域的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或虽经过培训,但没有经过资格确认,难以保证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否具备上岗资格。有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一人多职或更换频繁。

七、仪器设备不能满足要求。实验室设备老化,仪器设备达不到标准要求。少数实验室设备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有的超过检定周期使用,设备得不到严格管理和控制,使用维护不随时规范记录或不记录。

针对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员工法制意识,加强思想建设。要进一步加强《计量法》《产品质量法》《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执行力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保证检测的法制性、公正性,同时要通过开展坚强有力的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更新理念,增强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意识,为提高工作质量打牢思想基础。

二、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都有据可查,有章可循。要严格奖惩,狠抓落实,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保证检测优质高效,提高实验室员工的战斗力。

第8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对高等教育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各种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陆续进入高校实验室。如何科学管理这些仪器设备,成为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中。

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仪器设备重置闲置严重,实际利用率低

大多数高校实验室在采购仪器设备时都普遍存在着过分求全求精的通病,无论当前是否能够用到,先把经费申请下来、把设备采购回来再说,而且往往是越全越好、越精越好,从而直接导致大量仪器设备重置或闲置,实际利用率较低。根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闲置率高达20%,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闲置率更是高达85%。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全没有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二是虽然建立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但是却不能及时地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更新,成了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死制度;三是虽然能够及时更新,但是却得不到有效地落实,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的摆设。

(三)管理人员不稳定,技术水平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处于“辅助教学”的尴尬位置,无论是职称、薪酬还是福利待遇,都与教学岗位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使得很多人员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倦怠情绪,流动较为频繁。此外,由于重视度不足,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外出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机会,致使其技术水平得不到更新和提高,无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

(四)日常保养不到位,维修不及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越来越为重视,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也随之越来越高,很多仪器设备都在高负荷使用,空出的时间极为有限,从而缺乏必要的日常保养。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厂家售后服务不善等因素,有些仪器设备在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的维修,被长期搁置,久而久之,昂贵的仪器设备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五)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虽然目前各高校实验室基本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管理软件,但是,由于计算机操作技术和长期习惯等因素,仍然有少数高校实验室还在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对于计算机管理手段使用率并不是很高,管理模式较为陈旧、手段较为落后,从而直接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二、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

(一)购置仪器设备前充分论证,做到物尽所用

在购置仪器设备前,由仪器设备主管部门组织校内相关专家、教授或聘请校外专业人士成立论证组,对仪器设备的总体分布、各实验室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效益等进行全面、充分地调研和论证,并制订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以确保所购置的仪器设备能够得以充分利用。

(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执行到位

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视度,积极根据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并及时地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同时,仪器设备主管部门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到位。

(三)建设一支稳定且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

拥有一支稳定且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条件,所以,必须要给予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地在职称、薪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其和教学岗位相同或相近的政策,增强其“平等感”,同时,还要多为其提供升一些外出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从而以降低其流动频率,提高其技术水平。

(四)加强日常保养,及时进行维修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日常保养制度,坚决落实执行到位,对于日常保养到位的实验室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于日常保养不到位的实验室和管理人员给予处罚,以激励其积极主动地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同时,要积极地与各仪器设备厂家建立合作关系,让厂家派遣技术维修人员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维修培训,以促使其在仪器设备损坏时可以独立完成维修工作。此外,在购买仪器设备时,也要多注重厂家的售后服务效率,选择售后服务好的厂家。

(五)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充分认识仪器设备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使用率,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科学高效、方便快捷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三、结论及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必然将越来越为重视,各种精密、高端的仪器设备也将越来越多的进入高校。为此,积极探索和解决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莹.谈如何搞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5).

[2]魏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现存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11).

[3]刘晓波.加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第9篇:实验室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任务 。高校实验室作为理科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管理的优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目前许多高校实验教学一方面面临实验室空间不足、实验室条件简陋、仪器设备陈旧、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员实验技能低下的困难; 另一方面又由于实验室管理不科学造成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实验仪器和耗材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低效利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制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摆在高校实验室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实验室的具体管理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一) 实验耗材管理。无论是实验教学工作还是科学研究工作,都需要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因此,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做好登记和保管工作。

 

学校根据学院的学生人数及所开设的实验课数量,每年拨给学院一定的实验耗材经费。授实验课的教师自己还有带本科毕业设计的任务,这些学生都在教学实验室做实验,秩序很乱,经常出现乱拿乱用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的现象,玻璃器皿损坏率很高,药品浪费很大,学生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使实验员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同时由于实验室室之间不能进行资源共 享,造成实验课所需要的实验药品即使用量很少,也得整瓶购买,剩余的由于超过保质期而浪费,致使每 年实验耗材经费严重不足。

(二) 实验仪器管理。管理和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要做好实验仪器的合理购买、定期保养、外借登记、用后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1.重视仪器的购置而疏于管理

随着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引进了更多先进复杂的仪器设备,对操作者和管理者以及技术维护方面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某些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把重点放在了仪器设备的选购、配置等方面,忽视了购置后必要的管理环节。实验室为仪器的使用和保管部门,基本是以满足教学为提,而缺乏仪器设备管理的具体制度。

2. 重视仪器的使用而疏于维护

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应是实验室常规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得不到足够重视,学校在这方面的投资也相对较少。如果只重视仪器设备总值、大型仪器的档次,而缺乏购置后对仪器设备科学合理的维护,对出现故障的仪器不能及时维修,势必会影响仪器长期高效的发挥自身的使用 价值。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设备是由不同批次的学生和不同的实验教师使用,维护的难度很大,而 另一些大型精密仪器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 很高。如果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不能投入足够的精 力,那么对仪器的维护维修、功能开发、延长使用寿 命等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2]。

3. 仪器设备部分闲置,设备资产配置不均衡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有些仪器因学科调 整,实验项目取消等原因而造成长期闲置。另一方面,由于课程设置及分配原因,各部门都从自己使 用方便出发追求“小而全”,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 围内资源共享,不注重资产效益的发挥。 因此就 形成了设备购置经费紧张,仪器设备更新较慢,一 些仪器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要求,而从全校来看, 却有许多的资产闲置,无法发挥其使用效益,且重 复购置现象严重,造成资金浪费。

4 .仪器的报废处置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报废的仪器不能得到妥善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实验室仪器设备 的更新换代速度。一些达到使用年限或损坏的仪器未能及时报废,仍然占用浪费了部分实验室资 源,并且加大了设备维护管理的难度。对于待报废 仪器,处置工作如果不完善,就可能因报废标准不明确而造成资产流失。而对于已经报废的仪器,经常不能做到物尽其用,设备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 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教学管理要求在实验课开始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备齐实验指导用书、实验预实验及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在进行实验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指导,并做好实验评定工作,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完成。

学院实验技术人员隶属关系是归属于系院,主要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实验课程而划分的。这样的管理机制存在许多弊端:

1. 由于实验室之间各自为政,实验技术人员只负责完成本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任务,其余时间闲置,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验室工作人员一直被看作是教辅人员,服务于教学的二线人员,目前我国实验系列的教师普遍年龄结构老化,职称和学历结构都不尽合理[3].高素质人才留不住,部分人员在达到一定层次就转岗或调动,工作交接存在漏洞,文档材料随人员变动丢失,人员编制上有缺口,人员补充不能及时到位.

二、解决办法

(一) 成立实验中心,实验耗材经费由中心支配,根据各门实验课程对玻璃器皿及药品的实际需求量的购置计划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购买、照顾重点、适当调整、合理分配。各门实验课之间的实验耗材实现资源共享,并建立了实验用品的消耗记录制度和损坏赔偿制度,这样极大限度地避免了实验耗材的浪费; 同时对本科毕业设计实验用品实行借条制度,避免了实验用品的有去无回,极大地节约了实验经费,不仅扭转了以前实验耗材经费不足的局面,而且每年能够节余1 /4 的经费,用于综合实验的更新。

(二) 实验室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可以推进管 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当师生使用仪 器时通过登记系统向系统录入电子信息,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及科研工作者便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 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台数、使用时段、工作运行 状况、使用率等情况,并进行在线预约等,实现仪器设备的动态化管理。其次,仍要加强仪器设备原始 资料的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包括专家论证意见书、审批文件、购销合同、验收报告、产品说明书、技术 指标、操作手册、合格证书、设备使用记录册、维护 维修登记等纸制材料,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编目,统一管理保存。加大维护维修经费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维护维修制度。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管理部门应对大 型、精密型仪器设备做好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增加维护维修方面 的经费投入。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投入这方面的精力使自己具备一定的维修技能。及时更新设备,做好仪器的正常报废工作,妥善处置报废资产

(三)  实验技术队伍是一流大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 ,改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要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进行人事管理关系的改革,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其次要提高实验人员的学历、素质和实践技能。成立实验中心后,全体实验技术人员归实验中心统一调动,合理安排实验员应承担的实验课、辅助本科毕业设计及研究生的实验工作,并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利用工作之余,每人至少熟练掌握 2 台以上大型仪器的操作方法。学院鼓励提高实验人员的学历,学院有目的、有计划地派出实验人员去进修与培训大型仪器的操作技能,并鼓励积极参加到学院的科研团队中,这样不但改变了实验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了实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而且还为学院的科研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为了加快知识的应用速度以及流动程度,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的网络系统建设,积极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确保不同学校、不同院系之间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共享等,通过设置网络虚拟实验室,确保研究项目的跨学科开展,在实验室管理网络中应用创新性管理系统,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的先进成果,除了实现实验室管理的智能化以外,还应推动实验室远程教育网络的完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细致、繁琐的工作,必须要做好管理工作,以免产生混乱,对实验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带来不便。因此,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在管理人员的严格规范管理下,使实验室的管理走向规范有序的道路,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各科实验教学及科研项目。

[1] 左铁镛. 高校实验室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