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化工专业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专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工专业总结

第1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1、前期酱油产品上市合作广告策划公司的寻找,竞争对手市场情况的一个初步信息的掌握;

2、酱油产品上市前期市场调查,主要走访了六安、安庆、淮北、阜阳等市场,了解安徽市场酱油的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掌握了酱油市场消费的基本情况,为以后真心酱油的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3、酱油前期广告策划宣传公司的选择及媒介推广方案的初步制定,包括导购员手册、前期推广活动方案、产品手册、活动物料清单、渠道推广方案、上市中奖方案等各种初步方案的制定;

4、协助五行广告公司开展市场调查及各阶段工作的对接与协调工作,包括产品定位、广告语、宣传策略、包装文案、品牌手册、黑豆功效手册、包装箱等一些列设计调整工作;

5、产品上市所需各种原辅料的制作采购并物流发送工作,包括了包装箱、瓶贴、品牌手册、宣传海报、促销物料等;

6、协助进行产品上市征订会的相关组织、布置、招待工作,并进行相关开盖有奖促销政策的讲解;

7、与合肥分公司及区域经理随时进行市场反馈情况的对接,了解市场一线业务人员对我公司产品及销售政策的真实信息,以供总监参考;

8、配合市场、技术人员开展其他需要配合的工作。

1、随时跟踪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了解各经销商在对我司产品销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公司并配合业务人员拿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对经销商市场支持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提出各种处罚或改进意见供总监参考;

3、重点跟踪开盖有奖促销方案的执行情况,保证奖卡操作的可操作性与拉动市场销量的有效性;

4、定期针对不同市及区域经理所反映的各种市场问题,制定各种能够适应市场销售情况的促销政策,开展不同方式的促销活动,以减少即期拉动销售;

第2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 化工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49-02

1 研究前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在全球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驱动下,化工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在持续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向低能耗、低排放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因此企业对现代化工操作工的技能及内在素质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目前对化工操作工的培养无论在层次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化工行业需求的快速发展。如何形成新的培养策略,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己成为我国化工行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 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关于化工产业的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成果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化工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二是区域化工产业人才研究;三是关于青海化工产业人才的研究;四是化工专业的相关研究。

2.1 化工产业区域发展研究

天津职业大学陈保荣[1]对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高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刘卉本[2]分析了湖北省三大产业内人才分布现状,找出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和合理化建议。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伍静[3]通过我国化工产业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及对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齐齐哈尔轻上学院王墨林[4]提出了建设学科群、高技术产业基地、人才工程等观点,对精细化工如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2.2 区域化工产业人才研究

宿州学院徐基贵[5]对宿州学院如何适应化工人才需求构建新建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谈了一些经验;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马占梅[6],根据国家对青海地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培养适应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维琳[7]通过对区域化工制造业人力资源与职业教育的分析和解读,提出职业教育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上,二要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一般的技能人才。

2.3 关于青海化工产业人才的研究

中石化集团公司九江石化总厂组织部陆文豪[8]通过对企业三支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可采取的具体措施。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孙秀华[9]阐述了海西地区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适应目标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2.4 化工专业的相关研究

2.4.1 应用化工专业

吴雨龙[10]提出了“宽基础、重技能、强素质,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新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卢鑫[11]对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对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工学结合的实施成效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吕海金[12]以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目标,实施“1.5+1.5”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吴卫[13]通过企业调研,开展应用化工职业岗位群岗位分析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4.2 工业分析及检验

杨龙[14]针对市场对工业分析人才的需求,提出高职院校应准确地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丁敬敏[15]提出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配合的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郑伟[16]探讨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工业分析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张建忠介绍了工业分析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的依据和原则,着重解读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要点。

2.4.3 工业仪表自动化

张丽在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之中,提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改革新理念。陈永刚[19]提出在工业仪表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为主要特征的大型实验为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4.4 化工装备技术

李琴从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着手,构建了基于全面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张国勇根据职业行动领域进行专业教学设计,重构了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解利芹从意义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了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化工产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散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首先,对于化工产业人才培养多集中在对高校课程的设置上,从产业自身如何进行人才的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少;其次,在化工专业中应用化工技术等成熟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比较成熟,而对工业仪表自动化专业等的研究相对短缺;再次,研究多集中在内地以及沿海省市,对西北省市尤其青海地区的研究甚微。因此改革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化工各专业的培养计划、缩小各省市化工人才之间差距以适应现行的化工产业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⒖嘉南

[1] 陈保荣.基于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和对策研究[Z].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

[2] 刘卉.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3] 伍静.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4] 王墨林.面向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战略对策[J].化学工程,1997(4):93-95.

[5] 徐基贵.面向就业市场构建新建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13-114.

[6] 马占梅.“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青海省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改革成效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89.

[7] 徐维琳.江苏化工制造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对策[J].高职教育研究,2007,1(4):1.

[8] 陆文豪.关于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江西石油化工,2004(4):156-157.

[9] 孙秀华.《无机物工艺》中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93-94.

[10] 吴雨龙.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105-106.

[11] 卢鑫.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0-151.

[12] 吕海金.适应蓝色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价值工程,2013(5):191-192.

[13] 吴卫.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1):173-174.

[14] 杨龙.对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0(11):185-186.

第3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一、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工作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产值目标:截至2018年6月,畜牧业产值、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比重提高2%,非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比重提高4%,农民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1%。

2、生产目标:截至2018年6月,全市生猪出栏107.94万头、牛出栏2.57万头、羊出栏65.47万只、家禽出栏0.218亿羽、兔子出栏0.3459亿只,蜂群2.22万群、蜂蜜0.123万吨、蜂王浆1.12万吨、蜂花粉2.27万吨,人工草地建设1.898万亩,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

3、生态目标:截至2018年6月,全市建立了健全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3.67%,粪污综合利用率73.45%。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优化完善任务布局

各区县在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禁养区划定情况,细化完善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明确区域内养殖总量,形成养殖场布局图。

截至2018年6月,全市所辖6个区县,全部完成禁养区限养区调整划定工作,并上图斑向社会公布。

2、调整优化畜禽结构。

富顺县:以德康公司为主导,以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为基础,积极稳定和发展我县传统生猪产业;目前已经完成8个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主体工程建设。以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和省级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天然草山草坡资源禀赋,加快人工草地建植,目前已经完成0.42万亩人工草地改良,大力发展肉羊、肉牛、肉兔、肉鹅等节粮型草食畜禽产业。

贡井区:利用天然草山草坡资源,开展农作为秸秆青(微)贮,并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推行“50%秸秆+30%种草+20%野杂草”养畜模式,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兔等节粮型草食畜禽产业,形成了以建设镇为中心的奶牛、肉牛、肉羊产业带,以桥头镇、章佳乡为中心的肉牛产业带,以莲花镇、牛尾乡、五宝镇等为中心的肉羊产业带、以莲花、成佳镇为中心的肉兔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提高全区非猪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能力。

大安区:以3500万羽肉鸡一体化项目为依托,全面带动肉鸡产业快速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提高全区非猪牧业的生产水平和能力。

全市畜牧业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生猪产业,稳步提升优质肉猪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同时各区县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已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趋势。

3、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为提升畜禽养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两分离、三配套、零排放”畜禽粪污治理措施,制定“一控二改三建四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和规模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与技术推广;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推广农牧结合生态治理模式,精准引导畜牧业和种植业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种养循环示范场12个;今年上半年建成标准化示范场31个。

4、经营方式转型升级

荣县引进培育了四川巴尔农牧集团、自贡市毓祥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希望、正邦等行业龙头,利用“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实现经济利益链接及养殖技术提升,加快了规模化养殖的推进。

5、品牌化创建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必须注重特色畜牧业、品牌畜牧业、优势畜牧业的发展,全市着力打造“川南黑山羊、四川麻鸭、自贡冷吃兔、盐帮厨子”等特色畜产品品牌创建,发挥品牌效应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畜产品附加值。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截至2018年6月底,通过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机制。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3.4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3.67%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稳步提升。病死畜禽基本实现集中收集、统一无害化处理。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工作方案。2018年3月底,各区县人民政府根据2017年12月出台了“自贡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自府办发〔2017〕105号)的要求,出台了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方案,并报市农牧业局备案。

2、部门协同,强化养殖准入。严格执行养殖区域划分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或环评备案登记)和“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环境准入制度,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宜养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养殖场必须符合当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或环评备案登记,严禁未批先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要与养殖场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投运。

3、强化畜禽养殖信息化管理。开展了畜禽养殖摸底普查,完成了全国畜禽规模养殖信息服务云平台登记更新工作,完善了监管体系,加强了畜禽养殖信息化管理。

4、推进种养循环发展。推行“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坚持畜禽养殖粪污就地消纳利用和异地处理利用相结合,大力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体系,形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路线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追溯机制。

5、推进畜禽粪污沼气转化利用。着力推进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推进沼气深度开发利用。荣县、富顺县、大安区推行PPP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建成年产生物天然气1500万m3,生物有机肥10万吨的大型沼气工程。富顺县利用四川鑫宇环境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集中对农业废弃物、养殖粪污、餐厨垃圾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综合开发利用。目前该公司在富顺县晨光工业园区内建成占地面积78亩,利用有机废弃物年产1000万m3生物天然气国家试点工程。日处理养殖粪污560吨,农作物秸杆100吨。年处理粪污18万吨,秸秆3.6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1000万m3,生物有机肥6万吨,生物冲施肥3万吨。

6、推进畜禽粪污能源化和肥料化利用。推进畜禽粪污沼气转化利用,不断提高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配套率,积极促进富顺、荣县规模化生物天然气试点项目达标入网、发电上网。推进固体粪便肥料化利用,大力支持发展以“神奇生物肥”为代表的畜禽粪便为原料的商品有机肥产业。由富顺县神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畜禽粪便、秸秆、稻壳、菌种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减轻畜禽粪污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推进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循环综合利用。目前该公司在富顺县永年镇菜湾村已建成年产生物肥2万吨,年处理粪污20万吨的生物肥加工厂。2017年已正式投产生产生物肥1.5万吨,处理粪污15万吨,产品除满足当地需要外,大多销往广西等地。

7、强化环保主体责任意识。督促畜禽规模养殖场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按要求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鼓励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在周边流转土地、签订粪污消纳协议,实现养殖废弃物就地还田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循环。或者通过与第三方机构签订粪污消纳处理协议,养殖废弃物用于生产有机肥、生物质天然气等进行资源化利用。

8、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并纳入了市对各区县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县对各乡镇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9、定期督查。局成立了以局长李勇同志为组长,各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局相关科室、站、办、所为成员的畜禽养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畜牧科),不定期到各区县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各项工作。

第4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本文对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进行研究。

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教学目标上存在背离现象

中职以专业技能为导向,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学校因此减少了文化基础课;高职以文化理论为基础,培养的是理论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二)未建立统一的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

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由于未建立统一的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各学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主要根据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来划分课程范围和规定教学内容。部分高职学院不顾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这两类不同生源的知识、技能背景的不同和差异,采用相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造成了中职、高职课程的部分雷同,教学内容重复。[1]

(三)在专业课程内容和教材上存在重复和滥用的现象

中职的很多专业教材选自高职院校,导致在中职学的内容到了高职又学一遍,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人力、教学资源。

(四)未建立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街接体系

目前,各地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自己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与课程教学方案;中高职学校未能遵从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开发贯通中高职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体化方案;课程开发未摆脱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模式。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未建立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国家、地方和行业也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教材,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不统一,不能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五)中职与高职学校未建立有效的沟通与街接机制。

中职与高职学校之间的沟通以招生和考试环节为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环节则缺乏互动、相对独立;未开展应用化工专业层面的沟通与衔接;中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未开展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使得中职和高职学校之间缺乏课程体系衔接的基础。

二、构建应用化工专业中职和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一)构建中高职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衔接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模式,将公共基础课服务到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运用到专业技能课中。课程模块设计要结合中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对中职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操作的实用性。对高职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操作的原理性。

课程模块设置完成后,对课程模块实施要有所创新。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将课程设计成不同的学习情境,各情境间既关联又递进。情境一简单易完成,情境二中等难度,这些由中职生完成。情境三综合性加强,由高职生完成。这样的实施体系在总体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设计中高职课程模块体系,有助于减少中高职衔接中知识的脱节和教学内容的重复,确保实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立中高职院校和化工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和教材的机制体制。

建立和完善中高职院校和化工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和教材的机制体制。明确各中、高职院校、化工企业的职责与权利,健全职责机构,建立成员单位院校长经理会议、课程衔接教学工作会议等例会制度。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化工行业特色,建立以化工项目生产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完成综合性生产任务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模式[2]。课程设计遵循职业能力本位的质量关,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生产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观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内容衔接上,要根据中高职应用化工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统一的、相互衔接的中高职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将新工艺、新技术充实到课程中,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三)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街接。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化工专业学分互认机制,实施学分制管理。应用化工专业的中职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学业成绩、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等,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认可,相应课程可以免修,并折算成有效学分。高等职业学院应根据生源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分标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要增大文化基础课程学分比例,减小专业基础课程学分比例;对于普通高中的生源要增大专业课程学分比例,减小文化课程学分比例。各高职学院须加强学分制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学分的组成、确定、申请、考核等相关工作。建立职业教育学历资格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间的沟通机制,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化工专业在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和程度,规定职业教育层次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等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提供制度保障。[3]构建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建立统一的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应用化工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

第5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自我校化工专业招生后,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单独授课,由于化工专业需要学习更多的化工专业课程,考虑化工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学院的实际和其它高校化工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对这两门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这两门课有机整合为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

一、课程的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将原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调整、取舍,有机整合,建立了一个以强化应用为主导思想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新体系,力图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培养的需求,形成了一门应用性强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与我校的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相比,化工专业后续的专业必修课程比较多。专业的不同,课程的设置和学时的安排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化工专业来说,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学时就要进行压缩,而两门课程又有很大的联系,内容上也有一些重复。无机及分析化学将原来分别属于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融合,组成一个新的教学体系,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课时压缩。内容的整合避免了两门课程不必要的重复,有助于内容的精简,同时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教学的潜力,同时有对应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从而建立起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加强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有机联系,建立了一个知识全面,无缝衔接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新体系。

(一)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的基本要求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把握学生应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既考虑到大一学生刚入大学校门,尚不适应中学与大学之间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转变等特点,又注意了与后续课程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等的衔接,尽力拓宽本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同时力求避免重复、脱节。通过每一章的思考题、习题的练习,能够使学生抓住主线,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触类旁通地学习,从而保证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1]。选用的教材是浙江大学第二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该教材首先介绍的是物质的聚集状态,第二章是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前两章的内容归属于无机化学的内容,第三章是定量分析基础的介绍。在第四、五、六、八这四章内容中,介绍的四大平衡和对应的滴定的内容。每一章都是首先讲授的是平衡的原理,然后是对应的滴定分析内容,也就是一个平衡对应一个滴定的内容。这样避免了无机化学上介绍了平衡的内容,在分析化学上还需要介绍一些平衡的内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使条理更加清晰,内容上更为简练和完整[2]。

(二)适当引入学科前沿,拓展学生专业知识

在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课程的经典内容与最新进展的关系。改革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起点,加大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随时跟踪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使最新的知识前沿能够融入基础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专业特色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能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把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讲授,并通过采用多种灵活方式丰富教学手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于一体[3]。实践教学中,在开设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内容,经过多层次实验平台的锻炼,使学生能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化工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到一些公司、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参观了公司的生产流程、实验室,详细了解了产品种类、性能质量、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在参观过程中学习了知识,发现理论学习和实践的不同之处,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撑,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也更有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多种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大胆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教师的教学观从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及本科压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总结式等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积极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自觉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另外,增加习题课、讨论课或留大作业等,将理论教学延伸,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总结式是非常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对课程内容要做到:节节总结,章章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更新教学理念,既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教与学两过程动态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主要采用:板书、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粉笔+黑板”)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在第一章至第六章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板书为主,尤其在化学反应一般原理这一章中,公式的推导,计算题比较多一些,所以主要以板书为主。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跟上老师的速度,而且在推导或计算的过程学生也在进行思考和运算,思路比较清晰。如果在这些章节采用多媒体的话,速度很快,而且学生缺少必要的运算过程,印象也不深刻。在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中,内容比较抽象,微观世界的东西似乎不太容易理解。如原子轨道、能级等这些内容,单纯语言不是很好描述,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声音、动画等特点,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将晦涩难懂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如在讲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和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这一部分,学生完全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通过借助flash将作图的过程展现出来,并将得到的图片进行展示。学生在看flash的过程,感觉很有趣,也就很容易的记住图形的特点和两个图形的不同点,对于后面的原子轨道的叠加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选择,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发挥板书和多媒体各自的优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4]。

(三)注重师生交流与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不是上课教师在唱独角戏,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收获。随时观察学生在课题上的表现,随时调整讲课的速度和方法,将学生在课题中出现问题都尽快消化。教师力求在讲课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5]。构筑师生交流与互动。课下利用邮件、短信、电话、QQ群等方式将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地解决。

(四)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科研能力为目的,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我校重视创新创业训练,在人才培养上,面向全体,基于专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学生根据课程的研究前沿,可以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从选题到实验的进行,都是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教师在总体上进行统筹把握[6]。

三、结束语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由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重新整合而成,精简了学时,优化了内容,整合后的课程内容能够更好地和化工专业的其它课程衔接。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注重了多种方法的教学。

作者:郑兴芳 单位:临沂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红娟,帅琪.适合大一新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6):199.

[2]陈素清,梁华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思考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3):43-49.

[3]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11-13.

[4]毛昌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22):172-173.

第6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The Discussing of Teaching Reformation in the Voc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TANG Shuzhen

(Hu'nan 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Zhuzhou, Hu'nan 412004)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and combined with the writer's own teaching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reform effect of the course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 these aspects.

Key wordsvocational;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盛和技术交流的扩展,专业英语已经成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和技术交流工具之一。为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化工专业英语词汇、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和理解化工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1 高职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运用英语为工作服务。例如要求学生能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英语材料,包括文献、专利、合同、设备与工艺说明书等;能对相关的英语技术资料进行翻译;还能运用专业英语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沟通。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往往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有二:

1.1 学生方面

大多数学生上高职是上不了一本、二本和三本的无奈之举,因此学生构成相对来说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整体偏低,而英语又是绝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课程,长久英语学习的困难,更导致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挫折感、焦虑感甚至厌学感。

1.2 教师方面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堂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朗读、讲解和翻译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往往学生没有掌握到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还把专业英语课程与大学英语等同起来,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2 高职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针对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不甚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改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过程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围绕一个学习目标,教师把目标分解成几个小任务,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下,通过对学习资源和自身知识储备的积极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因此专业英语教学应当设定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把大学基础英语中重视分析语法的部分压缩减少,而加强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尽量少讲,而把时间交给学生。①在高职院校学生都有毕业设计环节,在学生毕业设计环节,在下达设计任务书时,就提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要求。本院化工类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我们规定每一位学生都必须用英语撰写设计摘要,也要求学生将行业的英语技术资料翻译作为毕业设计材料的一部分,这些都可以作为专业英语教学过程的任务,让学生带着这些任务来学习专业英语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2.1.2 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每组安排3-6 名成员,每组学生按成绩分组,保证各小组实力相当。课前布置讨论内容,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准备。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比如化工专业英语中的“反应设备”这一单元,把课文内容分解成“间歇操作设备”“连续操作设备”“半间歇操作设备”板块,每组重点对其中一板块进行讨论和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提高。

2.1.3 实训教学法

专业英语大多没有实验实训环节,而高职学生对于实训环节又是最感兴趣的。我们通过将专业英语课程与文献检索课程的任务(比如说CA的查阅;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查阅)结合,让学生以英语为载体进行相应的业务练习,解决文献检索过程中,英文文献的查阅和理解问题,给学生以成就感,以便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手段

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比如介绍化工生产工艺和设备时,放映动画插件,可以让学生看清设备是如何运转的。收集一些设备,仪器实物图片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新工艺、新设备,学生非常乐意去了解和接受。

2.3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首先,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书籍和资料,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巩固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其次,尊重和鼓励学生,他们都是大三上学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英语基础普遍薄弱,比如,有相当的同学是“哑巴”“聋子” 英语,甚至还有部分同学是“瞎子”英语。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给予他们信心,强调学生的长处,强调化工专业方面的知识在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因为他们已有了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英语时应当与专业课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来理解,这样就不会太费劲。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摸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让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能够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第7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咨询案例

来询者小雷,男,21岁,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大专二年级学生,就读石油工程专业。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有两个哥哥,家族无精神病史。8岁时小雷家庭出现变故,倾家荡产,整个家族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但小雷一直努力学习,中考时,顺利的升入了重点高中,由于高中精神压力过大加上努力不够,使得高考失败,考上了现在就读的大专院校。大一上学期,学习很茫然,没有目标,只希望不挂科就好。

来询的主要原因:大二的学习即将结束,小雷忽然感觉自己特别迷茫,面对选择不知道该怎么办?

1. 第一次咨询

由于小雷是我的学生,在平常的接触中我对他的一般资料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因此,此次咨询省略了收纳面谈阶段,而且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所以本次咨询是开门见山地进行的。我向小雷介绍了职业规划的程序、过程、目的、所用的技术、需要遵守的规则,并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他做些家庭作业,希望他配合。本次咨询结束前,我跟小雷签定了一份协议书,并给他留了一个“生命线”练习的家庭作业。

2. 第二次咨询

2.1商定咨询目标和方案

从提交的 “生命线”可以看出它的积极影响较多,说明他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我问他,画完生命线的感受是什么?他说,觉得自己经历了太多其他同学没有经历的苦难,但是恰恰就是因为这样的苦难,才塑造了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但是后悔高中时候没有好好学习,考上了一个专科大学,然而庆幸的是认识了这辈子最重要的两位老师,感谢他们带来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感谢家人。通过一个生命线的练习,小雷总结了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我对他的感悟表示了肯定和鼓励。接着我与小雷沟通后共同商定了如下咨询目标和方案:

(1)用非正式评估的方法,引导小明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价值观进行自我探索。

(2)启发小明对于自己的未来进行思考,鼓励他自我做出职业决策。

2.2兴趣探索

在兴趣探索方面,我与小明进行了兴趣岛的游戏。他的选择是I、E、S。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他说,挺喜欢自己现在的专业,从小想当科学家,研究人员,而且喜欢和人打交道。我对于他的坦诚表示肯定,并对他说他选择的这三个岛屿,其实是三个代码,即霍兰德代码,代表的是职业兴趣,并且可以对照“霍兰德职业索引”,根据职业兴趣代码选择相应的职业。通过游戏和交流,我发现小雷的职业兴趣主要集中在研究领域。

2.3能力探索

考虑到小雷的职业兴趣是从事研究工作,所以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他的能力问题,看他是否能够胜任研究领域的工作。我让他写“十大成就故事”,在分享的时候他说:“以前真是没有好好总结自己,通过这个练习,我更加了解自己了。不管是中学时参加奥数比赛获奖,还是大学时参加技能竞赛获奖,都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他们激励着我去攻克一个个难关,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业上的。”通过交流,我发现小雷虽然平时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不怎么说话的人,但他的思想却是深沉的,他有很强的总结和思考的能力,有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价值观探讨

在价值观探讨方面,我使用了发展清单,即在工作环境、工作关系、工作特性、内在价值中选择十项,之后在十项中再选择五项,然后在五项中再选择最重要的一项。他的第一次选择是薪资水平、升迁机会、信任程度、交流沟通、竞争性、自主性、能力、创造力、挑战、成就感,第二次选择是升迁机会、交流沟通、能力、挑战、成就感,最后一次选择是挑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挑战”对于小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他追求的不是一层不变的工作环境和工种,他需要挑战自己的能力。

第二次咨询结束时,我给小雷布置了生涯平衡单的作业,请他在“生涯细目表”里将所列出的各种参考因素,填入“平衡单加权计分表”的左侧里;给所选择的项目从1—5分配权重,5分是最重要的;在表格右边的选择项目中填入“本专业方向”和“化工专业方向”两个选择项,按照满意度从-10—+10进行赋值,10分表示最满意;最后进行加权计算出总分进行比较,选择结果将一目了然。

3. 第三次咨询

就生涯平衡单开始进行会谈,小雷最后得分本专业方向:102分,化工专业方向:116分。我与他逐条讨论了生涯平衡单,并问他做这个练习之后有什么感觉,他说他填写这个表格的时候思考了很多,在对各因素进行赋值时,其实就是自己的思想斗争过程,是自己在做选择的一个过程,通过一个个数字将自己的内心显现出来。我对他的悟性表示赞赏。然而,小雷还是疑惑地对我说:“我还是对自己的专业很在意,既想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失去自己的专业着实让我不安。”面对着这么诚恳的人,我很想去帮助他,很想直接回答他并尽快帮他解决问题,然而,作为一个GCDF,我知道我不能违背我们的职业道德准则,我不是去替来询者做出决定,而是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在他们还有疑惑的时候,引导他继续自我探索并自我做出决定。

考虑到小雷还有这样的疑惑,我运用了行为治疗的空椅子技术来帮助他自我做出决定。我让他把两张白纸分别贴在两张空的椅子上进行自我对话。一张白纸上写着“本专业方向”,一张白纸上写着“化工专业方向”。在不断的对话中,我发现他“化工专业方向”一方逐渐占了上风。他陷入了沉思。

为了解决他的困惑,我让他做个家庭作业,回去之后做个计划,同时提醒他下次我们将要结束咨询。

4. 第四次咨询

第四次咨询时,我问他的计划如何。他说:“回去之后,我认真地咨询专业课以及指导就业工作的老师,了解到大三开学就会有相应的实习岗位提供给各个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够胜任岗位需求,并且本人也有意愿继续为实习单位工作的话,学校可以出面与其签订就业协议,顺利完成实习就业一体化。如果,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工作不满意,还可以另作选择。与家人沟通之后了解到,在暑假期间,可以到哥哥家附近的那个化工厂去看看,也可以做暑期实习,如果觉得自己对这方面的工作感兴趣,那么毕业之后,或者在大三实习期间可以来这里工作。”这个时候,他的神情明显多了很多的自信和从容。

我继续问道:“你是否对化工专业有了解?”他回答说:“我已经咨询了化工专业的学生,并且在不耽误专业课的情况下,和他们一起到班级以及实训基地学习,还到图书馆借阅了很多相关书籍,现在正在认真的学习和研究。”

听了小雷这一席话后,我觉得他是个很懂事并善于思考的人。看到小雷这么详实的计划,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经过四次的咨询,小雷心里已找到了答案,在咨询结束时他对我表示感谢。由此我们高兴地结束了咨询。

职业规划师的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工作,我们能提供给来询者的只是一种方法、一种陪伴、一种理解、一种支持,我们不能去代替他做出决定,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的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第8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化工专业;实践导向

0引言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材料和生化等专业的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物理化学”课程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手段来解决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在化学变化中所遵循的规律.物理化学是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尤其在理科、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公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内容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1-2],同时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小,造成学习的畏惧感,学习效果不理想.鉴于物理化学在化工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尤其对后面要学习的“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和“催化原理”等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物理化学”课程的建设对高质量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多年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在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完成“物理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成效显著.“物理化学”课程团队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团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实践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工程实践导向

相比而言,我校开设化工专业的历史较短,所用物理化学教材也一直沿用我校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使用的《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写)教材,以相应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南京大学孙德坤和沈文霞等编写)作为学生的指导资料.在授课的过程中,虽然也积极拓展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化工实践过程联系不密切的矛盾.但随着我校化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继续使用偏重理论教学的物理化学教材显然不合时宜.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契机,基于实践导向的新教材的选用成为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从2014开始,精选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第五版)[3]工科教材作为我校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天津大学编写的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增加许多与实际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点,如真实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真实气体状态方程、二组分液体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和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以及多相化学反应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科思维的养成.另外,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将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和电解与极化作用3部分内容合并为电化学,将化学动力学基础和化学动力学基础合并为化学动力学,既优化教学内容,又适当降低理论深度,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实践视野.本教材在我院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学生良好的反响.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对工科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注重通过演示与基本原理相关的实验现象对接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直接关系[4],更好地突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授课过程中,除讲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外,还注重把从事物理化学方面的科研体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物理化学在生活和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加快适应工业生产的能力和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5].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实例说明理论

由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生产实践更加紧密相连,所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物理化学内容抽象、公式多而杂,在课堂讲授中要更加注重结合具体实例来阐述理论内容,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讲授界面现象中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时,用他们所熟悉的人工降雨和暴沸现象来说明开尔文公式,只有水蒸汽液化凝结成新相小液滴(凸液面),小液滴逐渐长大才能从天上落下雨滴.由于新相小液滴刚开始很难形成,即水蒸汽的过饱和蒸气压pr非常大,天空中的水蒸汽气压很难达到pr,因而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提供小液滴形成时的凝聚中心,大幅度降低pr的数值,使雨滴顺利形成.同理,液体受热气化形成新相小气泡(凹液面),小气泡逐渐长大才能从液体里逸出,但新相小气泡开始很难形成,即液体过热也不沸腾,是因为液体中的小气泡压力很小达不到外界大气压的数值,因而需要向液体中加入实验中常用的沸石(孔中含空气)增加初始小气泡的大小,使气泡压力很快达到外界大气压值,保证气体从液体中顺利逸出,避免形成过热液体,引起事故.总之,利用具体实例讲授比较抽象的物理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更接近实际生产和生活,激发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潜能.

3多方位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动脑与动手能力

伴随着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反应热的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地移除多余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将对化工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测量与调控在化工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温度计(如玻璃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热电偶等)用于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作为温差测量的贝克曼温度计,广泛应用在恒温槽的组装和性能测试、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实验中.由于精密电子温度测量仪器的普遍使用,使得贝克曼温度计在实验中的利用率逐渐降低,但它仍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辅助仪器使用.另外,温度效应常常在实验中有所体现.如醋酸-水-氯仿三组分系统的相图绘制实验,其成败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密切.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也并不清楚隐含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温度影响到各组分间的溶解度,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无法观察到明显的浑浊现象,导致不能很好地判定滴定终点.因此,如果能够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相图,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萃取过程,理解相图中物系点和相点的概念,对于化工产品分离条件的筛选起到良好地指导作用.其他的实验项目,例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的测定、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等,温度的影响均不可忽视.

合理的安排实验是保证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的前提.但由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较多,普遍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循环的方式开展实验.如果物理化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在同一学期开设,在循环实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早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则显得非常被动,对实验理论一知半解,造成他们更多地关注实验操作过程,只动手、缺乏动脑,实验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将实验课的开出时间较理论课程滞后一学期,先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再开展相关实验.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试讲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依托我校的安徽省化学工程实训中心,还可以进一步开设与物理化学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4结语

通过对我校化工专业本科生“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结果,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才能提高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原理知识综合解决化工实践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玉成,杜金艳.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5,43(2):161-162.

[2]胡碧茹,吴文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2):113-115.

[3]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9篇:化工专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中职化工专业 实践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因此,必须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中职化工专业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职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完成的工作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而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学生通过对工作任务和学习资源的主动分析与探索,熟悉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开展协作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提升信息素养。而且,在完成一个一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满足感,从而转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进一步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最终形成一个认知、情感活动的良性循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下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任务驱动法教学同样强调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在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

2.任务驱动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根据当前教学的知识点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及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传递—接受”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基础上,主要特点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是知识的灌输对象。任务驱动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发展而来的,它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形成鲜明的“双主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1创设情境。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用到所有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如在“环氧树脂胶黏剂的配制与应用”教学过程中提供移液管、容量瓶、碱式滴定管、电子分析天平等齐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提供盐酸、丙酮、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乙醇、酚酞指示剂、三乙烯四胺等实验药品。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发挥潜能。

3.2教师呈现任务,学生接受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呈现任务。要求学生用课堂上提供的药品和实训仪器、设备完成配制环氧树脂胶黏剂、黏结两块2×10cm光滑的玻璃片这一任务。任务呈现后,教师不讲解应该怎么做,而是指导学生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任务,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环节。小组成员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它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同伴的共同协作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每小组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写出工作流程报告或任务表,在自己动手操作之前交给教师,教师检查是否合理,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3.3效果评价,归纳总结。

评价是对实现任务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任务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环节,一方面,将学生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答疑、解疑、辅导,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效果,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及时客观地加以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和荣誉感。教师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自主学习能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对各组同学进行恰当的点评,也可以对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单独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

4.结语

随着中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化学实验平台的建设在这个转型的新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我们通过课程体系的重组、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引进、教学理念与手段的改革,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系统、先进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董玉琦主编.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