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精选(九篇)

空间思维训练方法

第1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空间思维能力 手绘教学

知名画家陈丹青曾反思当代油画创作,认为许多油画家对油画的视觉经验与感性认知,几乎全是“机器复制图像”(画册图片),而照相机加画册则是我们视觉经验的全部来源。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同样也存在着“机器复制图像”的现象。许多学生在专业课阶段要求手绘表现时,通常就是对现成图片进行机械式地复制加工,缺乏原创力;且空间尺度感较弱,表现差强人意,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空间思维能力薄弱和手绘表现技能欠佳。

一、空间思维能力和手绘能力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

空间思维能力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立体角度思考空间,并利用空间的各种性质形成问题,寻找答案,并呈现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以处理空间关系为要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空间思维能力的具备尤为重要。甚至可说,环艺设计师空间思维能力的强弱程度决定了其设计水平的高低。

手绘表现课程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以训练学生通过手绘的方式快速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业人员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现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软件渲染的表现方式大幅度地取代了传统的手绘表现方式,手绘表现的作用也从传统的准确表达外观、质感、光影关系转变为快速表达设计思维、捕捉设计灵感、表达设计意图。这要求环艺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绘画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基于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手绘教学课程安排及注意事项

笔者认为,在环艺基础课阶段的训练中,应有目的的加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学生手绘表现的水平,为专业课程及实习实践打好基础。比如在手绘课程的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将两者相结合作为课程训练的目的来安排教学工作。学生在学习手绘课程之前必须先修画法几何课程,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将有助于手绘课程的顺利进展,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手绘课程的目标是锻炼学生快速表现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训练时徒手画线,不依赖尺子等辅助工具,在不受约束的放松状态下运笔。整个手绘课程的教学安排可分成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个阶段。

(一)临摹阶段

临摹阶段的教学安排根据临摹对象的难易程度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是入门级的临摹训练,主要进行线条、基本形体以及配景的基本训练。这个步骤训练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要点,如练习线条时注意应以手腕关节为支撑点,以确保线条流畅有力;线条的交界处、块面的交接处应明确肯定等,以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第二步是临摹线稿,以优秀手绘线稿图为临摹对象,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各种线条的组合运用,进一度加强基本功。这个步骤的训练时应理解原作的构图以及各种线条运用的用意,而不等同于复制原作。第三步是临摹图片,将优秀设计案例的实景照片或电脑效果图用线稿的方式呈现,即照片线条化。这个步骤的训练也不等于简单复制图片,而是要理解其中的空间关系,将图片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如主景表现宜精细,背景处理则宜简化,通常还要加入一些配景以使画面更为完整、美观。此外,这类图片通常都构图讲究,通过临摹训练也能加强学生的构图能力。

(二)写生阶段

写生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能将实景用线条的方式呈现,类似于基础课中的素描课程的训练。写生的训练在校园内进行,要求学生用专业眼光观察校园环境,选择良好的角度进行表现。这个阶段的训练是对上阶段训练成果的进一步加强。从画面的构图、层次,画面内容的取舍、移位,到线条的疏密、组合等,均无参考,学生要从大脑内存中调取有益资源并加以组织运用。通过训练能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摆脱对图稿、照片的依赖,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

(三)创作阶段

创作阶段通过两种形式的训练,可以加强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锻炼,并将手绘的各种技法融入其中。第一种是给定某一设计作品的平、立面图纸,要求学生画出指定角度的透视表现图。图纸的难度由低到高逐渐提高,先是简单的室内家居设计案例图纸,指定角度为一点透视;到后期则是较复杂的古建筑外观图纸,指定角度为成角透视。这一形式的练习量宜适当加大,以通过大量的读图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第二种形式的训练,则比前者难度提高,即小幅度转换视角并分别画出表现图。此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画面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的注重,亦是对空间思维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和考验。学生要理解视高对于画面表现效果的意义。此训练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宜给出示范表现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领悟。

在课时安排上,写生和创作阶段比临摹阶段所占时间较长,以用更多时间进行基于空间思维能力的手绘表现训练。课程训练的时间有限,激励学生把手绘当成兴趣爱好而不是任务,课程结束以后继续坚持手绘的习惯,以巩固和提高相关能力,否则课程训练的成果将不会持久。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课程训练的效率,课程训练的作业量宜适当,保证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每张作业,从而保证作业质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每次训练完成进行随堂点评,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提出建议,能让学生在后期训练中少走歪路;互相评比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空间思维能力和手绘能力都是设计能力的基础,其培养并非朝夕之事。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关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学生明晰课程训练的目的,扎实设计基础。另外,“优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成高质量的学习,但学习是由学生而非教师实现的。”①手绘课程训练中需要师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引和学生的主动相结合,课程效果才能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孙明宇.浅谈当代油画创作的逻辑思维误区.艺术教育[J].2011(7).

注释:

①L・迪・芬克.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M].胡美馨,刘颖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78.

第2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思维 建筑制图 四段 教学

研究与实践的背景

各高校的建筑制图课程信息统计表明我国本科建筑制图课程教育正在发展着巨大变化和进展,课程学时普遍减少,课程内容体系发生着变化,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门类显著增加,教育环境不断改善,图学教育近期也呈现出改革热潮,面向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引进各种现代教学内容,理论与技术、内容体系,教学手段等构成了研究热点。

长期以来,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平面图形和图样表达以及制图技能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工作实践中,真正需要的是形象思维、立体构思与创造设计的综合能力。

但事实上,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通过读平面投影图来想象三维立体形状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一些研究人员多数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上下功夫,想借助于三维实体软件直接应用计算机进行实体造型,能直观、清晰地把设计者头脑中的立体构思真实反映出来。但这只是一种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立体构思和创造设计的综合能力。

由刘申立教授主持的课题“建筑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是河南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立项项目,获国家教育部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但他的研究对象是理工类学生,对艺术类学生并不适用。

《建筑制图》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后继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艺术类学生整体数学基础薄弱,立体几何知识欠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而且《建筑制图》作为一门新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让他们由三维空间进入二维平面或由二维平面进入三维空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作为从事制图课教学的教师, 要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作指导, 结合学生制图学习实际, 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 把思维训练渗透到制图教学过程当中, 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律。这对提高制图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1 思维与思维训练

关于思维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界被广泛重视与应用。对于教师而言, 理解思维的本质与过程及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必要。

1.1 思维概述

对于思维有许多相近的说法,一般说来,思维是人脑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同时还包含各种思维信息材料在头脑中的再现整理和深入加工,以获得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创造性活动的过程。思维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来实现。按其所用的思维材料、目的及结果的不同,通常有逻辑(抽象) 思维、形象思维及创新思维等。例如,逻辑思维用概念、定理或经验等材料进行思维,用抽象的方式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概括。思维的结果是概念或结论。而形象思维则是以大脑中感知的各种形象作为思维材料,通过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及与概括等形式进行思维,思维的结果是具体的形象或已概念化的表象。世界万物既复杂又丰富多彩,要想深刻认识它们,揭露其奥秘, 要靠科学的思维来揭示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1.2 思维训练

不容置疑,人人都会思维。然而,科学的思维并非如此,这里有许多技巧,或者说思维本身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需经训练方能养成和提高。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提倡科学有效的思维。比起不动脑筋毫无目的的机械模仿式的思维,科学有效的思维更具有批判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掌握的重要心智技能。心智技能虽然与个人的天赋智力有关,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思维训练获得并达到更高的层次水平。 因此,将思维的教学与训练融入课程内容,对开发学生智力水平、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2 根据课程内容及所用思维特点设计、组织教学

依据形象思维的规律和发展过程将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训练阶段,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换训练阶段,制图国家标准的强化阶段,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图纸的绘制)阶段。

2.1 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教学内容体系如下:在强化投影概念之后,讲解三面投影图及其特征,接下来直接讲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然后在立体上取点、线、面,讲点、线、面的投影,逐步引入空间坐标概念,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画组合体视图上,使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并不枯燥。进一步深化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训练,引出投影图类型,剖面图、断面图画法。

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方法:

第一、 强化投影的基本概念。

形象思维在形成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中起着主导作用。按照形象思维和发展过程安排组织教学内容,则应在建立投影概念初期,按直觉――表象――联想――想象的顺序将思维训练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初期安排相应的课时做各种实体模型测绘,或反复观看影视课件演示的形体投影及三视图形成过程,使学生明确三维立体与其二维投影视图之间的联系与转化规律。以上这些对于学生对各种立体的投影图形成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即所谓见多识广。正是这种概念化的表象,使形象思维的认知活动完成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并为进一步学习工程制图准备了充足的思维材料。

第二、 利用直观性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教学的方法叫直观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初学“投影作图”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心理学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记忆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视觉记住的,因此,在课程初期,教师应主要使用教学模型、教学挂图等直观教具,这样不但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再现感,而且能为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供形象的感性材料。可引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思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进行直线、平面的投影分析时,可以将教室的各个墙面当作投影面体系。以学生课桌作为实物进行投影举例,课桌上的各个面和各个面与面的交线,就成了空间平面和空间直线,三种“垂线”和三种“平面”及其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就一目了然了。还可以用一些细长棍表示直线,用一些硬纸板表示平面,在前面讲解的基础上,在课桌上摆出“平线”、“垂面”、一般位置直线和平面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通过这样分析,学生借助课桌的直观感,便能较容易地理解直线、平面的空间位置,弄清它们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2 第二阶段: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换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教学内容体系是组合体的读图和轴测图的画法。主要教学方法是:

第一、开展制图趣味题和一题多解题

已知主视图,要求学生根据主视图,构思不同形状的组合体,并要求画出另外两个视图。选用这类题目时,可邀请多位学生于黑板上作答,要求给出不同答案。

通过解题过程,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空间思维体系,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同时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逐渐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第二、读图与画轴测图结合

轴测图在空间想象中,尤其是在由图到物(平面到空间)的转换过程中起着很好的桥梁作用。例如在讲解组合体视图部分补缺线及补画三视图的习题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轴测图,让学生对照画出第三视图,或者学生在做补画第三视图的作业时,让他们采用画出轴测图的方法来帮助想象,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学生发现轴测图能与平面图很好地联系起来,这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建立、巩固和发展空间想象力。

2.3 第三阶段:制图国家标准的强化阶段

制图基础部分,将国家标准进行强化;使学生树立规范作图的观念,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徒手画图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这阶段的内容以强化记忆为主,枯燥无味,为了避免学生的厌烦情绪,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4 第四阶段: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图纸的绘制)阶段

工程图纸的绘制是《工程制图》特有的实践教学。教师应将绘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抄画或绘制实际工程图纸。绘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实现由空间形体到平面图形的转换,再通过检查和校对,实现由平面图形向空间形体转换。通过这两个互逆过程的反复实践,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应当通过长期有效的教育培训和实践训练,才能不断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运算技能、设计技能、发明创新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创造发明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等。而工程制图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实践教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成果理论水平与应用价值

《建筑制图》是工科与艺术结合类课程,该课程属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对应的教育模式是行为教育模式,简称行为模式,其特点是:刺激强化,反馈中学。行为教育模式的基本教育过程是:

依据形象思维的规律和发展过程将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训练阶段,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换训练阶段,制图国家标准的强化阶段,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图纸的绘制)阶段。通过一段一段的训练,反复进行刺激―强化―反馈―目的这个过程。

从实践效果看该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制图课教学,同时可以向工程制图领域延伸,如工科专业的机械制图、建筑制图、化工制图、水利制图等等。该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4 结束语

笔者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证明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制图》课的四段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建筑制图》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能为其他制图课程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美]Robert J. Stemberg, Wendy M.Williams著,张厚粲译. 教育心理学[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 [英]爱得华・得波诺著,何道宽译. 思维的训练[M]. 北京:三联书店,1987.

第3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 数学能力 培养

“数学能力大致包括语言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这些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各种能力得以提高,为将来继续学习或进入社会能有更大的发展。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数学语言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日常言,图形语言则是直观、形象、生动,符号语言简捷、抽象、精确、概括。“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是无法学习并交流的。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概念教学,丰富学生语言词汇,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数学概念、表示符号,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其所揭示的具体内容。强化数学语言的教学,注意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互译训练,它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个学生能否流畅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理解互译各种语言。近年中考高考频繁出现语言互译、阅读理解、学科内小综合问题,学生失分率很高。由此可知,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素质起重大作用。随着社会数学化、科学数学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语言必将成为人类交流和信息存贮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语言,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存的一种工具。

二、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①计算的准确性(基本要求)②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较高要求)③计算的技巧性、灵活性(高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思想上一定要充分认识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把运算技能上升到能力的层次上,把运算的技巧与发展思维融合在一起。为了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做法。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数学理论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有关的数学概念,切实掌握有关的数学定理、公式、法则,才能为运算指明方向,开拓思路,提供依据,才有可能取得正确迅速的运算结果。

2.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能力总是存在与人的具体活动之中,离开了具体活动就无所谓能力。所以要培养运算能力,必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具体的做法是:(a)在教学中加强口算与速算;(b)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结论;(c)养成验算的习惯,向学生介绍一些最基本的验算方法,如还原法、代值法、估算法等。(d)讲究训练的层次,做到先模仿练习再变式练习;先单一练习再综合练习。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3.掌握运算的通则、通法。培养运算能力必须紧密联系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数值的计算和数式的变换等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要突出具体的运算特点,围绕具体的运算方法、法则和思想方法,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基础知识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和能力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只要把知识的教学作为培养能力的载体,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或介绍逻辑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加强思维基本功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思维中学会思维,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基本功。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做关于概念的思维训练。(2)做关于判断的思维训练。(3)做关于推理的思维训练。(4)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5)做关于辩证法基本观点的训练。(6)通过反例剖析,纠正逻辑性错误。

四、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理论的多少,也不仅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中学生性格活泼,既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喜欢学习有生动现实基础及将来从事“四化”建设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才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倡做中学,通过问题学,着重从学生今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适应变化发展的世界,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和关心未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五、空间想象能力

中学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几何教学入门难,历来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因为初学几何时,学生必须经历认识上的一个转折――由代数向几何的转变。这个转变在两方面给初学者造成困难:一是研究对象由数转变为形,学生要由对符号信息的操作转变为对图形信息的操作;二是思维方法由以计算为主转变为以推理论证为主,学生要由对事物间的数量化分析转向对其空间形式的定性分析上来。

培养空间观念,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二是能够由较复杂的空间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平面图形;三是能够在基本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四是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

第4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制图;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画图的能力。而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即: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动态思维、逻辑思维等。制图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讲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学好制图课,不是靠记忆,关键靠多练,要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练习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一句话:要精讲多练。事实证明,学生的制图能力是“练”会的,而不是“教”会的。

为提高制图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确立了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中,我精心挖掘制图学科中创新思维训练的生发点、训练点,坚持以各种思维训练为核心,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训练形象思维

制图教学中接触的图样、物体都是形象。在三维形体――二维图样、二维图样――三维形体的相互转化过程中,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投影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参与,但这些思维都是以形象为对象和结果。所以形象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实物、制作模型、画轴测图、记图(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等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想和做的过程中,左右脑积极协调活动,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2.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创造力是以发散思维为核心,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制图教学中,我通过设计一些典型作业作为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探索和推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题型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思维的变通性(改变思维方向,克服定势影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补画左视图。

题目布置后,发现每个学生都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在短时间内想出多个答案,但是要独自想出10个以上答案还是有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有其局限性。但是在公布交流学生的答案时,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启发,开阔了思路,学生积极性越来越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散,答案越来越多,但是答案显得零乱。此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思维的方向和特点,纠正学生发散思维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3.训练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指通过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方法等寻求一个最佳答案的思维。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由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4.训练想象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不仅是创新的动力,而且还是学生理解掌握制图知识和理论的得力助手。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思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之一,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而独立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制图学科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做法来训练想象思维:通过制图中常规的识读三视图和由已知二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等来训练再造想象思维;根据给出一个视图补画另外两个视图,通过创造性地想象各种空间立体形状来训练创造想象思维;通过自由设计组合体,进行充分的想象构思,从而训练创造想象思维。

5.训练动态思维

线面分析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常用的方法。按此方法讲解图形上的每条“线”时,常被表述为轮廓、面形投影、积聚。这样表述的结果,往往使得本来较抽象的“线”,仍然停留在线面的概念上。如果改用动态的表述方法(如使用切割、抽出、叠加、提位等术语)描述形成形体局部结构的“线”,这就容易使学生很快地建立起深刻的空间形象,养成动态思维的习惯。

6.思维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注意各种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掌握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制图作为各类工科院校普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教改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遇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梁德本.《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法建议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9

[2]赖志奎.《现代教学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第5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方法,培养

《机械制图》课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绘图与读图一直是机械制图教学的两大任务,而它们都离不开空间想象,都离不开对空间形体的分析和表达,因此培养绘图能力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空间形体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并以空间想象能力为核心。那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解决好哪些关键因素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呢?

1.直观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有效措施

直观教学主要包括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空间视图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内容,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这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

实物教学是在制图教学中学会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多看一些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的视图,如长方体、三棱柱、圆柱体、圆锥体的视图,通过对图形的认识,熟悉这些视图所对应的空间形体,实现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换;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便于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在制图中,有很多形体表面有孔、键槽,同时内部还有其它各式各样的结构,初学时单凭想象绘制视图的确有一定难度,此时模型便是一个较好的手段。有了直观的模型作教具,再加以适当讲解,绘图便变得简单了许多。

而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多媒体的形象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较快地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的空间概念更快地形成。《机械制图》课的核心章节是通过“投影理论”的教学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看图与绘图的实际应用能力。初次接触这一学科的学生,由于空间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都会感觉到很困难。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接受,而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画面,能将“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地结合并清楚地展现出来,同时,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也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在此投影图演示的基础上,教师只需因势利导地讲解和板书本节的“学习要点”,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小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将传统教学方法中无法突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多媒体画面完整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

2.强化训练是发展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关键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要严格学生的基本作图技能,并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2.1 切割模型训练。

要培养学生空间与平面的转换能力,必须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利用橡皮泥进行模型制作实际训练,切制空间与平面相互转换的形体,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制图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三视图用橡皮泥进行基本体和各种模型的制作,并且借助模型制作进行正确补图补线,用橡皮泥切制出模型,再补画就容易多了。通过以上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这种特殊训练是实物模型或挂图等无法比拟的。

2.2 类比训练。

所谓类比训练,是指给出几组较为雷同的三视图,使每组三视图中有一个或两个视图相同,然后由学生分析总结视图所表示的两个不同形体各自的投影特点。

2.3 构形设计训练。

构形设计训练是指根据给定的一个(或两个)视图设计出各种形体,并补画出它的另两个(或一个)视图。通过这种训练,可以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例如可以给定两个视图,补画出多种可能的第三视图(即一题多解),也可以进行趣味投影构形。

2.4 同一形体的变位训练。

同一形体,如果变换它的空间位置,则其投影后的三面视图也将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有时一个十分简单的变化,就会引出难度较高的视图,经常进行此类训练,无疑对提高学生识图中的应变能力和想象力十分有益。

2.5 分步切割训练。

所谓分步切割就是从基本体开始切,一步一步切成所要的立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徒手绘制轴测图的能力。这种方法在讲切割类组合体时特别实用,例如,在做补视图题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想象出没切之前的原始形状,在黑板上画出轴测图,然后切割,第一步切割后变成什么样,补出视图,第二步切割,再补出视图……最后完成。补漏线也一样,每切割一步补一步,一步一步完成。这样,学生就会清楚的看到每一步切割的立体形状,在脑海中建立空间立体的概念,增强立体感。

综上所述,要通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手脑并用的多种训练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第四版).

[2] 王幼龙.《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 蒙太奇 设计素描 组接 创意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将其引申到电影艺术中,是指电影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蒙太奇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要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电影制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艺术实践中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对影视艺术以及其它艺术领域的创作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设计素描训练中,蒙太奇手法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连续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

在设计素描训练中,这种连续蒙太奇体现为准确描绘的能力训练和明暗表现的能力训练。艺术的问题首先是视觉形式的问题,是观察的问题。准确描绘的能力训练,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实物及图片等的一对一的写生,引导学生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掌握透视规律及其作图方法,培养视觉的敏锐反应,增强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而明暗是构成完整的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基因,我们感受周围的事物都必定是在一定的光影空间里进行的。WWw.133229.CoM明暗表现的能力训练通过对物体明暗、质感等进行逼真描绘,锻炼学生对于明暗值变化的敏锐感受,获得明暗塑造和质感表现的能力,从而达到对于视觉信息的有效表达。所以,借鉴影视艺术连续蒙太奇手法,通过设计素描训练,实际上有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富于技能的适应能力。

二、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的并列表现和分头叙述而将其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平行蒙太奇在设计素描训练中主要表现为虚构时空的构思想象能力训练。虚拟情节、时间以及环境的行为,是造型设计必须依据的一种思维训练过程。客观的空间即我们置身的空间是理性存在的三次元空间,在描绘它们时,往往受限于客观的规律,使之表现不能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而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进行构思想象时,往往面临着虚构时空的问题。所以,在设计素描训练中,我们经常通过改变视觉常性,利用视觉和心觉来统观事物,统观素描本身的发展过程,从物体和素描实际的暗示中捕捉新颖而充实的意象。比如在训练中,当我们把老人头像的面部以虚构时空的手法描绘为一片干裂的土地时,我们从中就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老人的沧桑、质朴、辛劳。由此,两幅独立的、从表面上看似毫无联系的画面在我们的意识中就巧妙的结合为一体,唤起单独的一幅画面所没有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收到了1+1>2的效果。再如,当我们以自行车为素材进行设计素描命题训练时,在面对实物写生的同时,把它的车轮想象成古代的木构造车轮,从而使拙扑与精密、传统与现代结合为一体,传达出比“车”本身更为深刻内涵。所以,设计素描训练的平行蒙太奇思维通过画面的组接,从而产生出了比单独一个画面更多更好的表达效果,即1+1>2。

三、隐喻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是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

隐喻蒙太奇在设计素描训练中主要表现为意象造型训练。所谓“意象”在《现代汉语辞典》中即“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概括起来,“意象”一词表达的是设计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设计素描意象造型训练是创作者客观分析能力和主观感知能力的完美结合。在创作中,通过客观的写实性与主观的抽象性的结合,准确、深入地表达创作者对自然物象的形态、结构和空间的理解、发现,使作品更加情趣化、意境化、深刻化,所以隐喻蒙太奇在设计素描训练中,其主要特点实际上可概括为:随象写意、形随神变、以形达意。例如:在设计素描创作中,创作者将一位少女的面庞描绘在苹果的“形体”之中,苹果此时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苹果,少女的面部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面部,因为此时水果与人物之间拥有了共同的特点:光滑鲜嫩。这个共同的特点使这幅画拥有了象征性的意义,从而变得更为生动、更加耐人寻味。创作者又在苹果上描绘了一只忙于采撷的小蜜蜂更增添了想象的意趣和空间表达的气氛和魅力。这种在同一形体之上完成异质意象的统一表达,满足了视觉传达意象之间“隐喻”的需要,是设计素描训练中常用的一种蒙太奇思维方式。

四、心理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是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它往往是有画面和声音形象的片段性、叙述的不连贯性和节奏的跳跃性,而且声画形象带有剧中人强烈的主观性。

心理蒙太奇在设计素描训练中主要表现为解构和重构表现训练。审视自然界的物体,他们是由各个部分重复或无序地组合而成,这种结构单位的生产模式由于其与生俱来的严谨而生动的生命机制,使其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换和以新的模式重组的可能性。当创作者把物象为我们所熟知的形态和构造进行分解和拆卸后,将其基本构件和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建构,就可以呈现给欣赏者一个崭新的形态,为欣赏者开启一扇想象之门,每个欣赏者都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一个个分散的独立形从心理上进行“完形”,从而给予作品以不同的释义和更丰富的内涵,实际上欣赏者在“完形”的同时也完成了作品的“再创作”,这正体现出了设计素描心理蒙太奇思维的优势。

五、抒情蒙太奇

抒情蒙太奇是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感情。通常的方法是将意义重大的事件分解成一系列的近景或特写,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与渲染事物的特征。

在设计素描训练中,抒情蒙太奇主要表现为空间构筑练习。造型艺术是以通过视觉感受空间为特征的。空间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空间的二维平面表现;二是空间的三维立体表现;三是空间的四维运动表现;四是空间的散点并置表现。在设计素描训练中,当我们把一个小物体做放大描绘或对一个大物体的局部做特写描绘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平时不为我们所发觉的新颖、微妙的空间构筑方式,带给我们创意的灵感。例如,当我们正对着鱼的头部进行描绘时,就会得到其与我们头脑中留存的鱼的侧面形象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再如,当我们把一个小海螺做放大描绘时,其螺旋形结构空间的韵律美、形体呈现出的点线面的空间构成之美,定将使我们受到美的感受与感动,从而迸发出创意的火花。

六、重复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是将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

对比蒙太奇是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或形式上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

第7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生 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途径和方法

1.引言

在新课标中关于小学几何教学内容中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位置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加工、创造想象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几何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特点是对于在人脑中构成的研究对象的空间表象,进行认识、加工、改造。所以它的本质是在头脑中进行“想象和创造”。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客观世界中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的知识,包含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位置的知觉,在培养空间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从而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2.1能借助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来认识客观事物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能认识用语言及数学式子所表达的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2.2能熟练地从较复杂的空间图形中抽象出基本图形并分析其基本元素的关系。

2.3能对已有的空间表象进行加工、创造,从而产生新的空间形象。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3.1加强识图训练,丰富空间表象。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具有抽象性特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图形。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几何图形,教学时注意数形结合,在教算术的同时应让学生观察图形和认识图形。指导学生对模型、实物,以及直观图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比较、对照和识别,认识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让学生能看得懂直观图,能分解出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并能画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例如,认识长方形时,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实物(门、窗、课本等)观察,用直尺度量长方形的四条边,用三角板度量长方形的四个角,得出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角都是直角。然后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位置的长方形,以及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比如梯形),给学生识别,进一步掌握长方形的特点。

在识图训练中,要让学生抓住图形的基本特征,先认识图形的各个方面,然后综合起来形成对图形的整体感知、认识。要求看到直观图能感知图形的真实形状,能想象出看不到的部分的形状。有时候需要把直观图分解,抽出其中一部分,认识清楚后再回归到整体,比如求图1中长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

利用图形的转化也是培养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例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是通过图形的切割、组合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圆柱的侧面积也是转化为长方形计算。总之,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和实物模型,培养小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初步的想象能力。

3.2坚持画图训练,提高构图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图形是交流空间想象的重要工具,而识图和画图是两个重要的认识过程。它们都要通过空间想象来完成。关于直观图的画法,学生开始会感到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或想象所画几何图形中元素的位置、大小等结构,然后再构思想象画图。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先画简单的图形,如线段、垂线、平行线、角等,再画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然后画一些立体图形,如圆柱、长方体等。通过画图练习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由直观图形能想象出对象在空间中的实际形状,以及基本元素的位置关系,能根据实物画出一些简单的直观图形。

3.3重视想象训练,发展创造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所以小学生对空间形式的直观感觉是很难的,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意思地培养空间想象过能力从实物模型到想象过渡,最后脱离模型,在大脑中不仅仅能对已有的素材加工,甚至能创造出新的空间形体。有关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可在有了一些识图、画图的基本能力之后训练,也可以与前两种训练交叉配合进行。在低年级侧重前两种训练,在高年级更应突出第三种训练。构造训练想象训练举例:

例1:先把右图沿虚线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用其他方法也能拼成正方形吗?(小学数学教材思考题)

例2:用方格纸剪成面积是4的图形。其形状有以下2种,哪一种图形拼成面积是16的正方形?

类似的练习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创造能力。

4.总结

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抓好双基教学,即识图画图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空间想象创造能力;加强对空间图形的看、画、想三方面的训练,看、画是基础,想象是目标。多媒体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具有色彩丰富,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等特点,在几何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为什么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不好几何,这和小学阶段没有学好几何基础知识,未能形成空间观念不无关系。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有抓好双基教学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为小学生升入初中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意竹,张卫国等编著.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赵启泰,赵国宏,王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岑国健.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1.

[4]陶文.中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与培养[J].小学数学教师,2010,4.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吴正宪与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郜舒竹.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徐悲鸿精辟地指出:“艺术的起点,第一个在所有精密观测对象,这是第一。”然而现实状况是艺考持续升温,大多数速成考生流入到高职高专设计专业中。这些学生往往在入学前两三个月进行绘画基础训练,缺乏一定的造型能力更别说创新意识。有一些新生连基本造型能力都没有解决。在素描教学中,如果单纯地将学生关在狭小的空间内,茫然地进行相对固定的光源、角度的写生,来表现相对稳定的物象关系,其理解活动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室内设计素描教学优先考虑学生,它可以使学生用具体而有效的方法来分析客观事物,观察和表征。例如:素描草图不是绝对类似于一个对象,而是进行了元素分析,对自然进行观察,保持和加强其形象特征的部分,削弱或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分析物体形态内在结构关系与构成规律。

(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设计师需要具备空间形态和造型能力,以及概念设计预期的有用的图像映射能力。通过室内设计素描训练,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角度来看,比例、结构、明暗的方法,线性能对象技术,在三维空间的概念,学习形式的内部结构分析,表达室内空间形态和空间协会。理解和掌握对象的形状、结构、原则和尺度空间的角度来看,以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包括:准确、深入的表征技术,形式、结构、空间和具象空间形式、意象、抽象表现技巧。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学家普罗维登斯在古希腊时说:“头脑不是一个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在室内设计素描课程中,从技术和审美上要求做到多元化和个性化工具可以自由选择、表现方法可因人而定、表达形式凭个人喜好均可尝试。满足需要设计的思维方式和造型,不仅能使学生在素描造型上获得严谨、标准化的培训,还因为这种思维和想法包括时间和空间、思维等宏观和微观因素,从而大大拓宽了空间形状的表达,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创造性的形状造型理念培训,使学生从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创建可操作的规则,提高创新能力。

二、室内设计素描的核心要素

(一)室内设计素描与室内设计专业

就室内设计素描几周的课程而言,宜减少使用绘画写生常用的水果类、蔬菜类静物。室内设计意识、专业造型技能、专业创造思维难以在这些静物形态素描中得到训练。应创造性地驾驭现代视觉表现元素。

(二)专业知识题材的表现

室内视觉素描课程描绘的题材应全面靠近空间元素,学生在素描训练中应以几何形态家具设施写生、几何形态公共设施写生、小空间写生等训练,密切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联系。

(三)多元化组织的训练

多样性可丰富地训练学生的表现方法、手段和设计词汇,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最终实现“通过草图、空间结构设计”。

(四)“图”和“画”

第9篇:空间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制图是工科学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制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放进了计算机磁盘;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因此制图课的教学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调整教学内容,明晰培养规格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以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旧的绘图方法已无多大用处,就连圆弧连接的方法也都不适应现代绘图的需要了;轴测投影由于计算机上的三维实体技术的出现也显得无足轻重,这些内容只作简单的介绍即可。而对于其他方面:学生必须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这些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通过制图课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正投影法图示物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熟练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二、采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制图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所谓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形体与视图之间的一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它是读图与图解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教具、模型很有限,挂图又显得比较呆板,无论老师怎样描述比划,有些学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因此传统方法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上效果较差。随着计算机在制图中的应用,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容易起来。通过观察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画出其平面图形(视图),即由空间到平面,再根据平面图形想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即由平面到空间。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完成这种训练,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有条件,制图习题集上的练习题可以画出二维平面图和三维立体图进行对照,通过评讲,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除了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外,还应该带学生到车间现场进行参观了解,增加对实际机器零件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空间思维的培养。在制图的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让学生进行读图的练习,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加强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这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岗位能力为本位。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正是满足了这样一种思想。计算机绘图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工矿企业很多技术图样(新产品的设计,老设备的改造,旧的技术图样的磁盘保存等等)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现在计算机绘图软件有很多种,每种都有它的特点,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包括平面图形的绘制和三维实体的绘制以及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学生重点掌握1~2种绘图软件,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在以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能将所有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用计算机绘制出来。要达到这样一种能力,在制图课的教学中就必须安排足够多的时间上机教学和练习。AutoCAD中平面图形的绘制需要20多学时,CAXA制造工程师中的实体造型需要20多学时,这些学时可以安排在制图课的总学时中。制图的理论知识可以融合在上机的训练中,例如,绘图的基本知识与AutoCAD绘图环境放在一起介绍;投影原理结合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含点、线,面、圆等)来介绍;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等内容和CAXA制造工程师绘图软件中的实体拉伸结合起来,通过拉伸增料和旋转增料可以得到各种基本体的三维实体,通过拉伸增料、拉伸除料及旋转除料可以得到叠加式组合体和切割式组合体,同时可以从多个方向来观察它的投影,得到三视图,图纸的尺寸注法融入AutoCAD尺寸标注的设置中t标准件和常用件融入块和属性的操作中;这样既可以减少理论课的学时,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培养起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足够的上机训练,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画图技巧就可以达到一般企业对制图人才的要求。

四、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