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精选(九篇)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

第1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精神卫生作为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从什么角度、实施何种策略、采用那些方法,去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达到“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

1思考一———公共卫生是精神卫生工作的基本属性

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教育人们个人卫生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能够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1]公共卫生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社会性、公共性(公益性),精神卫生具有公共卫生的基本特征,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1.1精神卫生涉及面广,是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都源自同一英文名词“mentalhealth”,它是人的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精神卫生是此定义不可或缺的部分,明确指出了精神卫生的基本性质。人类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有精神生活,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是对人的根本关注。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从儿童、青少年的语言发育、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学习问题、性心理发展,及青年的工作压力、就业、家庭、婚姻;到中老年的退休、空巢、躯体疾病等,都可能发生心理变化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人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竞争、快节奏,由此带来心理压力和心理冲击;以及城市新移民和农民工的环境适应问题,灾害、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新型、酒精及网络成瘾等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出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之广。

1.2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对生命健康负担大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及以上成人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5%左右,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在12%~14%;2009年上海市,对2万余名社区人群所开展的“上海市居民心身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初步统计结果亦显示,社区人群中心理异常者达15.7%。另外,精神疾病具有慢性化、致残率高的特点,在上海某中心城区的3878名重性精神病人中,经评定为精神残疾者高达1961人(占50.57%),据WHO报告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1%,而我国神经精神疾病则占疾病总负担的20%,位居各类疾病负担的排名首位[2]。

1.3精神疾病社会影响大,具有社会负外部性特征

精神疾病(或称精神障碍)既可表现人格缺陷或神经症,如惊恐、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形式障碍等,也可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上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典型者出现幻觉、幻想等,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暴力冲动,乃至于肇事、肇祸,据报告统计2008年度上海地区的肇事肇祸发生率为0.5‰,患者和家庭除了长期的经济负担加重、因病致贫外,还会产生病耻感(stigma),担心遭到歧视、排斥;而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担心和恐慌则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尽管发生肇事、肇祸的事件不多,但有时其所造成的后果则是极为严重的,如上海某区发生的精神病患者劫持车辆撞人,某地区精神病患者闯入幼儿园伤害儿童等事件,所具有的负外部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不加有效控制对社会、政治、经济安全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2思考二———临床与公共卫生的融合是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要素

由于精神疾病的独特性,所提供的精神卫生服务内涵与组织方式对其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如将临床精神医学专科对病人诊疗的要求与公共卫生对人群慢性病防治的要求相结合,对个体病人、精神障碍患者群体、高危人群及全社区人群提供系列和系统的健康管理,其经济有效则使全社会受益。

2.1社区人群的精神健康干预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的技术,也需要临床手段

由于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是内因(易感素质)和外因(应激)、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下起病的复杂疾病,至今未有明确的病因。通常在社区精神健康干预时,一是以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促进为主的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二是以增强精神疾病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等针对危险人群的选择性干预;三是针对发病前期人群,用特异性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对前驱期患者进行预防的指向性干预,以减少早期症状发展为完全的精神病,或者缩短精神病未治时间,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残疾率,改善预后。如何来提高精神疾病的预防性干预效果,从循证医学角度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马里兰州分部主任Lnsel博士认为:需要考虑从对广泛人群的全面预防到一种“抢占”(preemptive)方式转换的时候了。抢占式的干预目标是那些有着精神疾病高风险的人群以及那些具有亚诊断体征或症状的人群;近期而言,预防复发对公共卫生显得尤为重要。[3]这些前沿研究的结果或观点提示我们:在公共卫生的精神卫生服务领域针对不同人群与对象所需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临床方法。

2.2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临床与社会的结合

精神疾病如患病率最高的精神分裂症,其临床症状多变且有明显的复发倾向,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仅是控制症状,而且要让患者保持稳定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患者有可能回归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过程应是长期和完整的,需要有药物治疗、心理和社会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控制这类精神障碍,既要强调生物学防治手段,如药物维持治疗的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又不能忽视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如:个案管理、认知行为治疗、集体社会心理教育、社会技能训练等的不可或缺的协同作用。故所提供的服务,除了需要精神专科服务外,还需要提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所以无论在机构组织上,还是在人力资源配置与教育培训上都需要关注与公共卫生融合。

2.3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需要社区管理网络和医疗技术支撑

精神疾病患者的未治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2]有学者曾对某年度上海地区1068例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的研究分析,发现肇事肇祸的精神疾病患者中主要病种是精神分裂症(占73.03%),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相关因素有多种,其中与病种、病程、治疗效果、监护措施都有很大关系。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首要是降低精神疾病的未治率和复发率,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从国内外的一些经验表明:在政府财政支持与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有效的社区管理网络和有力的医疗技术支撑,(即公共卫生的社区服务网络和社区临床医疗技术服务的结合),是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有效手段。#p#分页标题#e#

3思考三———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是卫生改革的基本策略之一

由精神卫生的全球背景得出的结论是精神卫生服务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挑战;更昂贵的专科服务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面临卫生资源的短缺,通过把资源转向花费更少、有较好疗效、能使大部分人口获益的服务,也能显著改善精神卫生服务[4]。

3.1无限扩大以临床为基础的机构化服务也难以满足精神卫生的服务需求

综观国际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史,可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社会保护阶段,对精神病人实行看管式的长期住院治疗,精神科床位数急剧;第二阶段是保护患者和关注大众精神健康阶段,患者有重返社会的可能,逐步重视预防工作。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前已开始“去机构化”,而我国目前则二个阶段的状况皆有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针对许多精神障碍,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疗比住院治疗的疗效好得多。[4]有良好资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具有可及性、减轻了精神障碍患者寻求帮助时的耻辱感和减少了侵害人权的可能性,能为许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继续在社区生活的机会,避免精神障碍患者长期看管式的住院治疗,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劳动技能的过早衰退。WHO在《精神卫生政策与服务指南—组织精神卫生服务》中明确指出“改善精神卫生服务应该由大卫生服务和社区机构来提供。大型的,集中的精神病院必须被其它更为适合的精神卫生服务取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改革意见》明确要求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专业和行政层面为卫生改革提供了政策导向。

3.2实施精神健康促进策略,提高社区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与一般健康、疾病一样,人群的精神健康与精神卫生障碍由多种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决定。包括教育程度低在内的贫穷指标是精神卫生的高危因素;部分社区群体在失业、收入低、教育程度有限、工作有压力、性别歧视、社会排斥、生活方式不健康和物质滥用,成为精神卫生障碍的脆弱人群。在卫生改革中,精神卫生服务政策不应只关注精神卫生障碍,还应认识并重视促进精神卫生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及行为问题。这要求用“大卫生”的观念去整合“宏观的精神卫生”服务,将精神健康促进同社会、经济发展一起纳入政府的发展规划。采取低成本、高效益并以证据为基础的促进精神卫生干预措施,如早期儿童营养与心理社会措施相结合的干预、学生的精神卫生促进活动、职业人群中的预防工作压力干预;向老龄人口提供社区支持、针对城市新移民和外来务工者的“社区关怀”行动等,实施心理健康进社区。

3.3多部门合作,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第2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关键词:精神卫生体制;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R197

我国现有的精神卫生财政保障体制,是随着建国后对精神卫生认识不断加深、政策不断完善、配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产生的结果。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至全面开展阶段三个历史时期。了解和梳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理解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形成原因,从发展的角度探讨其现存的矛盾与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起步阶段

我国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是从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开始起步的。会议上提出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工作方针,制定规划,建立机构,完善管理,从此推动了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当时的工作方针,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之后,进一步建立了由卫生、民政、公安部门为骨干组成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开始在城乡建立精神病三级防治网。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仅建立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大体框架,而且大大促进了精神卫生理念认知、服务体系、防治水平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精神卫生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保护社会,其对象主要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收治。因此,1958年后的20多年的工作方针,大致与此相适应。第二阶段,则为保护患者,扩大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健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精神卫生第一阶段的任务尚未完成,公众对精神卫生的了解还很少,还有不少重性精神病患者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我国正处于进入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中,各类与社会变革相伴的心理行为问题明显增长,因而精神卫生第二阶段的工作,也已提上议事日程。新的指导原则,兼顾两个阶段的需求,既要重视预防,又要加强治疗;既要抓住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又要不断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同时,还要加紧立法,依法开展工作,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阶段

“七五”(1986―1990年)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方向。在城市推广以专业机构为中心的三级防治组织,提倡基层卫生组织和精神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或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在农村建立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开展家庭社会防治工作。此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家庭结构、人口结构改变,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生活事件和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增多,要求精神卫生服务必须从对精神病的防治扩大到预防和减少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把开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1986年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和1990年卫生部、民政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经验交流会,促进了城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精神卫生服务从精神病院,扩展到综合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乃至学校、工厂和社会。大多数医学院校建立了精神医学教研室、教学基地。医学心理学已列入教学计划。部分院校开设了精神卫生、行为医学或精神医学专业,国家组织了包括精神残疾在内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将探索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精神社区防治康复体系列入国家规划。选择30个市、30个县进行精神病综合防治康复试点,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精神病院、社区、单位、家庭密切配合,各尽其责,使精神病患者安定情绪,缓解症状,解除关锁,参加劳动,改善生活的要求,国家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根据这个计划纲要制定了《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八五”实施方案》。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着重强调要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尤其是要加强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和中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协作,争取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精神卫生事业。逐步扩大精神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研究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又确有成效的精神卫生技术,使更多的人通过精神卫生服务而受益。

在“九五”(1996―2000年)规划中提出扩大试点,又新增加136个市县,在覆盖2亿人口、200多万精神病人的200个市、县对120万严重的精神病人进行综合性的康复治疗,使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稳步发展。

三、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开展阶段

我国近10年来的精神卫生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的规划阶段、2005―2007年的全社会意识阶段以及2008年以后的实施性政策阶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

(一)规划阶段

2001年10月30日,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认真贯彻同志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确定新时期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发展策略与目标,动员全社会参与,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卫生部等有关部门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及《中国精神卫生工作2001―2010年规划(草案)》进行了讨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但是,由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委中没有财政部,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经费问题的挑战。经过各方面的协商,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针对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意见》要求各地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二)全社会意识阶段

2006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的部分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维护精神健康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工作组成。2005年,国家开始编制“十一五”规划。部分精神卫生知名专家联名向国务院副总理递交了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呼吁“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我国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卫生部经过研究上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高强, 2005)。监理部门间精神卫生协调制度,申请成立由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残联、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财政部等部门组成的全国精神卫生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推动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形成,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2006年11月14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卫生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卫生部牵头。国务院要求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有关问题,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张明园,2005)。

(三)实施性政策阶段

2008年以后,我国的医改进入攻坚阶段,精神卫生在大卫生以及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重视。精神卫生联席会议成员中的16个部委和文化部于2008年1月15日联合印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纲要(2008―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确定了精神卫生体系的基本原则。第一,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第二,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完善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第三,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第四,加强领导协调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张明园,2009)。《纲要》提出了精神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包括心理卫生问题预防。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网络、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精神维护心理防治服务网络及中小学心理辅导。实行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各级政府制定精神卫生体系发展实施计划;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首先满足重性精神疾病的急性治疗需要;新增机构主要设在综合医院精神科成为《纲要》的三个亮点。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精神卫生政策的沿革

(一)对精神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

纵观我国有关精神卫生工作政策的发展,不难看出政府对于精神卫生认识的逐渐深入。从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以来,精神卫生工作逐渐由“积极治疗”发展到“治疗为主,防治结合”,对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

从最初的治疗为主,到逐步突出预防的作用;从最初的避免精神病人对社会造成危害,逐渐发展为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这两项对于精神疾病和精神病人政策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于精神卫生事业认识的逐渐深入。但是,从具体实践来看,社区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和医疗专业人员,在精神疾病预防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医疗机构没有足够动力进行预防工作。因此,一个全面具体的预防体系和配套实施方案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精神卫生地位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精神卫生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和重视程度的逐渐加强。1998年我国部委调整后,精神卫生工作从由卫生部医改司负责改为疾病预防控制司负责,精神卫生开始走向公共卫生领域。

(二)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逐渐增加

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件事,其中第二件事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加强地方病、职业病、精神病防治”。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残联等4部委联署;国务院转发的《意见》,由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残联、教育部、司法部和财政部等7部委联署;最近的《纲要》 由17部委联署,新增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总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老龄委,包括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纲要》得到更多部委的认同。这三份文件首先都确定了精神卫生的重要性,认为其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民政部,2002)。

(三)对精神卫生工作投入的逐渐增加

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不断加强。从投入的角度来说,从最初的指导性工作,到对精神卫生工作专项投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看出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不断重视。2008年12月1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和配套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下发,拟安排中央专项投资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包括精神专科医院和有精神专科特长的综合医院)建设。2009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和民政部下发补充通知,要求各地依据本地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整合区域内卫生、民政、企业等所属精神卫生资源,原则上每个地市中央支持一所地市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建设任务是承担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各省已上报90亿建设资金预算和投资计划。这将是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硬件改造的首批大规模国家投资。政府对于精神卫生领域的投入显著提高,精神卫生机构硬件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精神卫生工作的落实和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对精神卫生领域“软件”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于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包括医生、护士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

2003年“非典”的防治经验使中央决定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为此,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三年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可及性为切入点、以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服务模式为目标,作为当年唯一的非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列入了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成功地进入了国家公共卫生改革的行列。因2004年获批中央经费686万元,项目以后被简称为“686项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2009年3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指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在第一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中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5大类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在第三方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中,提出重点改善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包括对中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参考文献:

[1]高强.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Z].2005.

[2]卫生部,民政部.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Z].2002.

[3]张明园. 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政策性文件――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J].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 1-2.

第3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初步形成,领导协调机制正在各地逐步建立,管理规范和制度陆续出台,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服务规模和内容逐步扩大与完善。但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还存在预防和识别处理精神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力度不够、总体服务资源不足且管理分散、地区差异明显、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缺乏、尚未建立有效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康复薄弱等问题。为顺利推进《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2年》的实施,协调部门间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特制定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

一、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71号的精神,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二基本原则。----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扩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加强领导协调和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三工作体系建设目标。----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到2012年达到70%,2015年达到85%。四工作指标与目标。----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到2012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60%;2015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在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中,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9年部分地区调查为30%-40%,到2012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

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建设五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各部门分工负责,依靠现有的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工作制度建设,提高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完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监督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和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加大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力度,维护群众心理健康。六坚持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健全完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承担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培训与指导工作以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管理工作。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基础,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首先满足重性精神疾病的急性治疗需要,东部地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轻型精神疾病基本医疗服务的资源,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剩余的资源引导向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慢性治疗的方向转变,逐步实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间的功能分化。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急性住院治疗服务的资源,原则上应设置在地市级及以上的机构或承担地市级服务功能的机构中,县级机构主要承担门诊、应急状况处置和慢性治疗等功能。精神专科机构的建设原则上以改建和扩建为主,新增机构主要设在综合医院精神科。鼓励通过改建将城市适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调整转制为精神专科机构。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对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逐步实现地区资源的统一规划和服务质量的归口监督管理,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七坚持发展全面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健全完善社区康复机构。在基层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做好精神疾病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各类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功能训练、技能培训等康复服务。八坚持重点干预,完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设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设立重性精神疾病登记和报告制度,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工作衔接机制,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随访、病情监测等社区管理工作。九坚持做好特殊人群中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作,维护社会安定。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充分依靠政府医疗救助体系和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或者法定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和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农村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助政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监控管理政策,依法做好城乡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管理工作,依法做好患精神疾病的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保所外就医和刑释解教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

第4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2001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2001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精神卫生”。从2000年开始,卫生部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00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Theeffectoftraumaandviolenceonchildren.”)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精神健康,从了解开始”。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精神障碍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精神疾患已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评价各类疾病的总全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6年资料)。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

第5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世界精神卫生日简介:节日概述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社 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至20xx年已先后举办了14届活动,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如:

世界精神卫生日简介:节日由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1992年发起,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后开始实行。创设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当前(20xx年),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为此,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初级保健中的精神健康:加强治疗和促进精神健康”,将精神卫生视作初级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呼吁各国政府改变相关政策和做法,使成千上万有需要的人得到必要的精神卫生服务,并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保健的水平。

20xx年10月10日是第1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初级保健中的精神健康:加强治疗和促进精神健康”,强调精神健康是每个人总体健康和良好状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中国卫生部20xx年曾第一次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活动在中国也更加受到重视并积极开展,已成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传播精神卫生理念的重要平台和品牌。[3]

世界精神卫生日简介:历年主题·19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

·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

·1999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和衰老

·20xx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身心健康、幸福一生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20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世界精神卫生日简介:国内概况我国卫生部20xx年曾第一次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我国20xx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主题宣传

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20xx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20xx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20xx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精神卫生"。[4]

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表的《20xx年世界卫生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精神障碍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精神疾患已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评价各类疾病的总全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6年资料)。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据1993年抽样调查表明,国内各类精神病的总患病率由1982年的12.69‰上升至13.47‰(不含神经症)。这些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另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根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xx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所以,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也是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应该立即采取的行动。

目前,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致使一些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产生了强烈?quot;病耻感"。一些患者和家属即便具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认识到疾病的性质,多数人也宁可自己忍受痛苦而不愿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害怕因"精神病"而受歧视,结果延误了治疗,病情加重。

第九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10月10日,是第九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也是我国大规模开展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第一年。我们宣传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10 月10 日当天,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南京、大连、青岛、武汉、杭州10 大城市将举办旨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顺利回归社会的“放飞希望”风筝放飞活动。各地卫生部门将组织当地专家开展义诊、科普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卫生部——礼来精神卫生新闻奖”和“礼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启动。由于众所周知的外部原因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加上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使人们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精神障碍等问题问题明显增多。根据预测,进入21 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精神疾患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经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疾患,在20xx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因此,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行动。

活动报道

20xx年10月10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根据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卫生部、中国残联、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老龄委等单位在北京举行一系列宣传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重视精神卫生工作,专为今年的精神卫生日活动题词:“愿全国青少年的心理充满阳光,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全国各类精神病的患病率已达13.47‰,共有精神病患者1600万。儿童行为问题、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性痴呆和抑郁、药品滥用、自杀以及重大灾害后心理危机等问题也明显增多,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22日转发了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宣传活动中,卫生部疾控司有关领导介绍了《指导意见》的背景情况,《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精神卫生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工作原则,确定了精神卫生工作的防治目标和措施

在宣传活动中,还举办了“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知识有奖问答”的颁奖仪式,有关主办单位向10名获奖者颁发了奖品。

世界精神卫生日:抑郁影响每个人

消息(今天):20xx是第1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从了解开始——抑郁影响每个人”。

宣传效果

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晓率偏低 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天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偏低。

这项调查共在10个监测地区发放了4000份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0个抑郁症状和9项关于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和信息。调查显示,63.3%的人把精神病和神经病混为一谈;46.5%的不知道哪里有精神卫生机构;认为人人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的人占64.5%;而认识到紧张恐惧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应推荐去看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人不足一半。调查中列举了5种精神疾病,其中听说过精神分裂症最多,占被调查人群的80.8%,知道老年性痴呆的占66.5%,知道抑郁症的刚刚超过50%,而知道多动症和焦虑症的都只占被调查人群的三分之一多一点。5种疾病名称全部听说过的人只有15.9%。

专家指出,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我国精神疾病治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精神卫生知识匮乏,尤其是对与心理问题有关而且应该寻求心理帮助的常见问题缺乏了解。

疾患统计

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像感冒一样普遍。令专家异常担忧的是,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八成病人缺乏治疗。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专家特别提醒:精神疾病并不可怕。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要积极治疗,切莫讳疾忌医。不妨告诉自己:“我只是情绪感冒了,现在很痛苦,但只要治疗一下就会好的。”

对症治疗

抑郁症是神经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国外抑郁症的患病率最高的可以占到普通人群的10%左右,并且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但同时,抑郁症又是一种危害性相当大的慢性疾病,而且致残率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易患抑郁症?又应该如何预防和祛除抑郁呢?精神卫生专家指出,有效的缓解压力是预防抑郁症的最有效措施。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持续性疲劳和内在动力缺乏、精力减退。抑郁症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生不如死等。统计显示,在我国每年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的20万人中,有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今天就抑郁症的诱病因素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冰:“一个是平常的压力不能及时缓解,再有急性的应激事件,比如突然的亲人失去,或者是一些灾难性的事件都可能造成抑郁。另外,抑郁症在一些年龄段也容易发生。很多妇女在生完小孩以后特殊的代谢阶段可能容易得,还有在更年期这个阶段也容易发生抑郁症。”

专家论症

如果不重视早期的抑郁倾向并进行积极的干预,病人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只有及时的缓解压力,才能有效的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第6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对此,有评论惊呼“原来精神病人与日俱增,精神病院已不够用”。

惨案引发重视?

实际上,这一计划在一年半之前即露端倪。2008年12月,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联合《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目标定为:“到2011年,基本建立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初步建成功能比较完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从整体上增强精神卫生防治能力,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

2010年4月6日,《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下称《工作安排》)经国务院同意下发。《工作安排》中,第13条提到启动实施《规划》,2010年中央投资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

这一《工作安排》的下发,明令启动了《规划》,使得《规划》在沉寂近一年半后,终于启动并执行。

两个多月后,卫生部副部长尹力的“改扩建550家精神病院”的消息,比《工作安排》中提到的“重点支持100所”,更扩大了国家在这一层面上的支持范围。

在《工作安排》启动实施《规划》,和尹力表态的这两个多月期间,国内发生了数起与精神疾患相关的事情。4月6日,《工作安排》下发当天,富士康女工饶淑琴坠楼,成为富士康的“第四跳”;其后两个月时间内,富士康员工的N连跳悲剧接踵发生。

与此同时,福建南平、广西合浦、江苏泰兴、山东潍坊、广东雷州、陕西南郑相继有幼儿园、小学发生杀童惨案,多名作案者被怀疑存在精神健康障碍。

精神病院改扩建“从100所到550所”,与这些社会悲剧的发生不无关系。

中国在精神卫生工作上一直在持续加强。但这一次,推动精神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却是一些社会负面事件。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医务科主任王绍礼不无感触地说,富士康事件、杀童惨案加强了政府对此的重视。这些社会事件发生后,5月,卫生部召集了回龙观医院、安定医院、北医六院等精神专科医院,征求医院的意见,进行讨论。其后,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宣布“扩建550家”的消息。

改扩之艰

有些地方没有精神卫生机构;有些地方只是有那么一个机构,但机构的硬件、软件却远不能满足其角色要求。这基本概括了中国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精神卫生机构现状。在中国,精神卫生与其他医学学科相较,仍属“朝阳产业”。另一方面,它却面临着庞大的患者群体――到去年年初,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在1亿人以上,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就诊率则更低。在1亿名精神病患者中,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600万。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

而在精神病防治的硬件设施上面,根据《2006年全国精神卫生防治机构资源配置研究报告》数据: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125所,其中精神病专科医院645所,有精神科的综合医院480所。全国精神科床位平均为1.04张/万人口。万人口床位数仍在全球水平(1.6张)之下,这一数字,在欧洲为每万人8.7张,美国是每万人9张,是中国的近9倍。

比1.04张/万人口的全国平均数据更糟糕的是,在、青海等地,精神卫生机构的建设更为落后,在有的基层地区,相关机构只能是收容所等算不上“精神卫生机构”的部门。

这些状况都决定了,“550家改扩建”将是以改为主的一次构建,为不达标的机构添砖加瓦,使其正规化。《规划》详细列出了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各项用房指标、基本设施配置清单等,却并无人员配备的相关内容。

而这恰巧是“550家扩建”最重要的困难之一。全世界平均每10万人中有3.9名精神科医生,在中国,现在将这一标准降为每10万人口2.8名精神科医生,全国仍需要3.9万名精神科医生;现实情况却是,到2010年,全国精神专科医生不足2万名,是需求量的一半。

精神科护士的世界平均数为12.6名/10万人,中国将标准降为7名/10万人,全国也需9.8万名护士;而2010年,全国精神科护士为4.12万名,缺口一半以上。

而心理治疗师和社工师,按照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数十倍的标准,国内现有人数仍旧分别为需求数的1/7、1/39。

职业康复师,这一在精神卫生领域都属较新兴的职业,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仍未出现。

精神病院的困惑

不好招人,不敢招人。这是当前王绍礼所在的回龙观医院的困境。客观的人力资源环境是:自愿做精神科医生的医学生相对较少。在早几年,尚有几家医学院设立精神科专业,精神专科医院直招该专业学生。后来,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的普遍增大,医学生担心精神科就业面窄,普遍不愿选择该专业。因此,精神专科医院便只能从其他专业的医学生中招人,到院后再做培训。

精神专科医院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能力。由于精神病迁延难愈,致残率高,精神病人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精神科面临的群体都是医疗费用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弱势人群。

不仅如此,精神病专科收费本身也明显低于其他病种收费。精神科作为一门学科,临床上相对特殊,住院病人的单床费用,要明显低于当地综合医院。

另一方面,精神病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没有必要做太多检查,但在综合医院则不然――病人一旦入院,一些常规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检查,对精神科来说,于治疗没有指导作用,因此都省却了。这一治疗方法的差异,也导致了精神专科医院的收入,远低于同规模的综合医院。

“我们能不能引进人才?肯定能引,但在总体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生存。”王绍礼说,就回龙观医院当前状况来说,人力严重不足。该医院的一个标准病区有60张床,标配应设有7名到8名医生,实际则最多有5名。全院20多个病区,医生的缺口近100人。

即使面临这样的人员缺口,医院仍无法放开招人。面临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医院又要求发展,又要求生存,必须综合考虑。王绍礼表示,不能让医生人数上去了,服务提高了,但待遇降低了。收入本就远低于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无法接受收入再行下调。

面临50%的精神科医生缺口、近60%的精神科护士缺口,《规划》并未给出任何建议。详列了硬件规划的文件上,对于人员这一软件规划,只字莫言。

第7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态度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大量的消耗了社会的公共卫生资源,降低了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对患者家庭带来了严重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进而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精神病患者家属3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排除自身患有躯体性疾病和精神病者;同意参与此次调查实验。其中男200例,女11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32±5.92)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92例,高中105例,初中76例,小学37例;与患者关系:父母135例,夫妻73例,子女67例,兄弟姐妹21例,其他14例。

1.2方法 向所有来院就诊的家属发放自制调查问卷[3-4],内容包括:家属的一般性资料,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患者的关系等;对精神卫生学知识的了解需求情况,主要分为15项,主要由精神病的症状治疗、家庭护理、社会支持、家属自我等方面构成,有被测试人回答非常需要,需要,不需要;家属对待其他精神病患者的态度调查由12个问题构成,由被测试人回答是,或者否。共发放310份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96.77%。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家属对精神病的治疗与复发、家庭护理与训练、社会理解与支持、康复指导等需求很高,见表1。

2.2精神病患者家属对待其他精神病患者的态度调查。通过调查结果能够看出,即使是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对待其他精神病患者态度也有一定的歧视性,见表2。

3讨论

由于精神病的治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医生的开导和药物治疗,行为控制等,患者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无法被替代。同时,社会在对待精神病患者的正常性与公平性发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再次复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发现,患者家属大部分都能够意识到家庭对精神疾病的康复作用,但缺乏关于精神疾病的认知,如精神病的症状表现和治疗、常用药物、家庭护理、社会支持等方面。也未能深刻理解家属对于患者疾病康复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菡.精神病分裂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及感知歧视调查[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615-616.

[2]陈文军,李瑾,徐燕.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病患者家俑好媲樾餍Ч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4,12:20-21,24.

[3]张启文,黄胜,蒋陆平.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及感知歧视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4,19:103-106.

第8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医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立法虽缓但脚步加快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进程缓慢,早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已完成第十五稿,但至今仍迟迟没有定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近年却陆续出台了地方性精神卫生条例:《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已于2001年12月28日通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经过了一系列精神卫生立法调研后,于2006年2月8日审议通过了《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哈尔滨市政府今年1月即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虽然国家立法进程缓慢,但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各地政府部门已自觉开展精神卫生建设工作,来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常州市早于2005年2月创立了公益性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由一批知名的心理、教育专家和来自高校、中小学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城区大部分中小学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

哈尔滨市计划在年底前每个区、县(市)至少有1个社区(乡镇)开展精神疾病基线调查;全市所有精神疾病患者均在社区建有基础档案;到2010年,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50%;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和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城市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降到10%以下。

世界卫生日推进精神卫生建设

2008年10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目标就是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行为的干预,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各地卫生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措施: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方面,重点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重点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在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预防和干预方面,重点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而关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彩虹计划”10月也在北京启动。这一计划旨在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帮助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探索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降低复发,达到临床痊愈,最终全面回归社会的效果。“彩虹计划”项目总负责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周东丰介绍说,研究发现,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干预,提供疗效及安全性更佳的药物,改变治疗途径,加强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教育,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中断率,降低患者的复发,从而为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全面回归社会创造新的可能。她说,“彩虹计划”将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医疗小组可以随时掌控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患者及家属的疾病知识及专业的家庭护理技巧培训计划,帮助患者接受个体化的治疗及康复方案,实现患者院内外信息化管理。

“社区”是精神疾病管理的大舞台

个案管理是精神卫生社区干预理念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场所常在医院、社区医院、家庭等不同地方变化,因此病人的病情往往会被疏漏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个案管理指定某位专业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协调服务的治疗理念,能确保患者获得稳定持续的治疗和照顾。“个案管理者”可以由精神卫生专业医生或护士担任,其主要职责包括:与患者和家庭保持联系,进行精神状况的评估和监测,参与心理教育、药物管理和监督,帮助患者加入社区活动,协助并发疾病的治疗,监督和回顾干预情况,协调不同服务群体对患者的照顾等。

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何燕玲教授介绍说,精神分裂症使用药物维持治疗,复发率为40%,而不用药物治疗复发率可以达到80%,复发后再用药物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在2006年对3000多例患者调查后发现,仅有6成患者能够按时服药。“可以看出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但仅仅依靠药物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看护人的关怀,同时要有专业人员的长期随访,及时发现发病先兆和进行急救工作。”

作为当前国际上治疗精神疾病的最新趋势之一,精神卫生社区干预倡导以社区为基本,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在坚持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帮助病人建立巩固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病人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护士则在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区的康复中承担随访和教育的工作。通过护士的随访工作动员家属,形成医―护―患者―家属的治疗联盟,突出了全程管理和个案管理的新特点。

在新模式的探讨和实施中,对于护士的要求非常高。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主任许冬梅分析:“主要是有两方面挑战:第一,护士在医院有任何问题可以求助医生,但随访时必须独当一面,必须提高专业知识;第二,要掌握更多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才能赢得患者和社区居民的支持。”

第9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

通过开展精神卫生服务与需求基本情况调研,了解目前全县精神卫生工作现状、掌握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和力量以及全县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现况,便于今后加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与管理,创新患者托管模式,有效管理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培养精神科医师,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满足全县及周边群众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调研目的

了解目前全县精神卫生工作现状、掌握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和力量以及全县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现况,即全县精神疾病患者的总量、分布与管理现状;尤其是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管理、目前工作开展情况、经验与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的思路与对策。

调研内容

全县精神卫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医疗机构内部精神科设置及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精神卫生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广饶县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20处,其中三级医院1处,二级医院3处,一级医院11处,专科医院6处。另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处。全县开设精神科门诊服务和心理咨询门诊服务的社区医疗机构仅有1处,其余20家医疗机构均未开展精神科相关服务。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心胸专科医院、皮肤病医院、骨病专科医院、肛肠专科医院、糖尿病专科医院齐全,唯独缺乏精神康复专科医院。目前,全县设精神专科的社区医疗机构仅有1家即陈官乡卫生院,加挂广饶县精神病医院牌子,内设精神病房、精神科门诊和心理健康咨询门诊,现有精神科医生5人,护士1人;性别构成:男5人,女1人;学历结构:本科1人,专科2人,中专及以下学历3人;职称结构: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专业结构:精神专业人员2人,普通医疗专业从事精神科4人;培训情况:50%以上的精神科人员未接受过精神卫生方面的专业培训。全县具备精神病患者门诊和住院治疗条件,仅此1处社区医疗机构,仅占全县医疗机构总数的5%。可见,相对于全县精神疾病患者服务需求总量,服务能力极其有限,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管理能力也比较薄弱,究其主要原因是社区康复机构规模小,缺少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和精神卫生专业医师。

业务开展情况:我县精神卫生服务工作主要由陈官乡卫生院精神科开展,服务内容主要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精神病门诊、心理咨询门诊、预防、康复指导及随访。设有男女病区各1个,床位30张,年门诊4200人次,年住院120人次。门诊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心理咨询门诊同样逐年递增,说明服务需求逐年增长。

经验与做法:①目前,陈官乡卫生院精神科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音疗、娱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对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癔病、神经衰弱、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等疾病进行诊治,在临床中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引导患者正确认知自我与客观,从矛盾和痛苦的心理中解脱出来,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治疗患者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解决患者所面临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忧郁、恐慌等精神症状,改善患者非适应行为。②创新托管模式,促进患者重返社会。在工作中借鉴部分地区精神庇护所的先进做法,对患者实行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治疗重症精神病的同时,向社会推出久治不愈精神病患者长期托管项目,每个月只收取基本的托管费用,让患者接受治疗、康复及生活技能培训。这项工作的开展能够解决精神病患者家庭成员长期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使患者家庭成员能够解脱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事业和生活当中去。在管理上,一是有正式病房,护士24小时监护;二是接受正规医生诊治,托管患者每天和住院患者一样一起接受查房;三是患者不是被封闭在房间里,而是可在院子里从事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医院配有病员伙房,保障患者伙食;五是精神疾病方面的维持治疗及一般的头痛感冒等小病,医院全部负责,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六是家属不用频繁探视,洗衣、洗澡理发等生活服务,由护理人员负责安排。现在,医院已为托管患者设立培训室、音疗室、娱乐室、康复室等,培训被托管人自觉服药、合理用钱、整理个人仪表和生活卫生,培养被托管人的良好生活习惯,并学会与他人相处或沟通,为将来回归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全县精神疾病患者情况即精神卫生服务需求情况: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价值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导致生活中的心理应激因素增加,带来了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安排,我县2010年8月17日~2011年1月12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重性精神病患者排查工作,全县共排查出重性精神病患者5773名,其中,有肇事肇祸行为倾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1144名,占重性精神病患者的19.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约有4成需要接受住院康复治疗,但目前由于精神机构建设落后,人力资源匮乏,服务能力低下,绝大多数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调查显示,仅有约30%的新发精神病患者有就诊经历,70%以上的精神疾病患者,处于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状态,任由病情发展。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也无约束条件,任由在社会上游荡,他们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有些甚至危及家人、社会和自身安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精防机构的不足,地方法规及现行法律设计存在缺陷,无精神卫生方面的立法规范,长期经费投入不足等,都是精神病收治不规范现象存在的原因。精神疾病作为一种高致残性的疾病,不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负担,也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困扰和不安,给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建议与对策:⑴要加强专业精神医疗机构的建设:目前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卫生机构对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认识也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全县仅有一家乡镇卫生院开设精神科、心理健康咨询门诊,且人才匮乏,精神专业人员得不到引进,应当引起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为了积极推动全县精神卫生工作开展,亟需建立一处专业的精神康复医疗机构,配备培养精神专业医疗人员,负责全县精神病患者救治工作,并为全县各医疗机构开展精神卫生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各医疗机构要建立精神科、心理健康咨询门诊,更好地为全县居民提供方便、就近的精神卫生服务。⑵要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全县缺少从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专业医生,陈官乡卫生院精神专科的医生数量尚不能满足自身服务需求,对于全县5700多名重性精神病患者来说,服务能力显然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应尽快培养、培训这方面的专职医生。另外,基于目前从事精神卫生门诊服务的人员资历层次、接受培训的程度不容乐观,建议今后应加强医疗机构中专兼职精神科医生的业务培训,使所有精神卫生服务人员接受专业化、系统化培训,从事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与业务水平的专业队伍。⑶实施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化康复规划: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其特殊性。精神病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不能彻底治愈,反复发作,有些经过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虽然症状得到缓解,但是还不能够完全融入社会生活。这些康复期患者在重返社会后,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歧视以及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重新复发的概率大大增加,给患者及家庭其他成员的生活和事业带来很大困扰。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医疗机构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尤为重要。将经过治疗,症状改善但又不能完全融入社会的康复期患者,纳入社区康复机构精神病患者救助站,实行半开放式托管管理,可有效减少病情复发,降低肇事肇祸率。①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以各相关部门具体运作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由民政会同财政、残联、卫生等部门,制定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的建设计划,进一步明确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机构的性质、建设标准。全县组建1个跨街道(镇)的较大规模、较高水准的精神卫生康复中心,发挥示范作用。在每个社区、乡镇组建一处社区康复机构,用2~3年时间完成全县社区康复机构的组建工作。②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街道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社区康复机构所需的场所;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包括选派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制度、安排康复活动等;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经费;财税部门按有关规定对社区康复机构的工疗加工收入制定相应的减免政策;卫生部门负责为入站患者建立病史档案、定期做好随访记录、督促患者接受维持治疗、指导开展康复治疗;残联负责贫困及无业患者的托管、医疗费用的补贴、康复人员的培训、康复方案的组织实施与效果评估。③规范社区康复机构的管理。需规范的内容包括:社区康复机构属社会福利事业,不应以赢利为目的。对进站的无业精神病患者及贫困精神病患者的生活及医疗费要适当给予减免;对有职业的和非贫困的精神病患者,可向其所在单位或家属收取管理费,医疗费按医疗规定办理。社区康复机构应当接受不低于30%的精神残疾患者,站内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康复活动的比例不少于70%。社区康复机构应根据精神疾病的康复需要,安排职业训练、医疗康复和心理治疗活动,对患者家属开展有关精神疾病知识的培训,与家属配合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④加强社区康复机构的考核:有关部门要将社区康复机构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包括:社区康复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站内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所占比例及参与康复活动的情况;各级政府投入经费和社会筹款的使用情况;志愿者队伍及参与社区康复机构工作的情况。⑤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康复机构的公益性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康复活动,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的同时,营造理解和关爱精神障碍患者,支持精神卫生事业的社会氛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我县的精神卫生工作将得到高度的重视,精神卫生工作水平将会得到飞速提升,为全县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通过此次调研,了解了全县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和力量,掌握了全县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现况,为下阶段更好地开展精神卫生工作,提供了信息和依据,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全县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能够有效地使人人享有精神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