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仿古建筑装饰材料精选(九篇)

仿古建筑装饰材料

第1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关键词】仿古建筑;城市建设

1、引言

虽然中国的古建筑经历了长达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但其固有的特点及风格并没发生多大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堪称为世界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在选用材料、处理平面和外观设计等多个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木材为主的建筑物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木材容易腐烂且防火性能差等,而新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缺点,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新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仿古建筑中,既传承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也提高了仿古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如今的 仿古建筑汲取了中国古建筑优良的一面,并将它不断发展完善。以下本文将来谈谈在仿古建设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2、工程概况

某建筑物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有的建筑规模已不能满足相关事业的发展需要,经相关部门研究决定,自2004年开始对其进行修复扩建,大悲殿就是该项工程中的一项。大悲殿为南方单层双重檐仿古建筑,建筑面积1200m?,总高度25m,面阔七间,共37.8m,进深六间,共30.6m。屋顶形式为歇山顶,黄色琉璃瓦铺盖,飞檐翘角,气魄雄伟,檐下为七踩斗拱。 室内采用露明造,使空间更高大、更宽敞。

3、仿古建筑的定义

仿古建筑是指在建筑形式上较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基本上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均反映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现代的建筑作品。

现今的仿古建筑物一般都是由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并使用适当的方法使其达到仿古的目的。一般人认为,完全按照古建筑的外观来建筑新的建筑物就是所谓的仿古建筑,其实不然。对于仿古建筑要满足一下三个要求:

a 建筑物必须存在以下三个部分,即台基、屋身以及屋顶,而且建筑物的主题部分的屋顶必须是传统形式。

b 台基、屋身以及屋顶之间的比例必须与古建筑物的比例相接近。

c 建筑物的外观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股建筑的结构特征及装饰风格。

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才可被 称为是仿古建筑。不可以将那些只包含了一点传统建筑物的色彩,或者那些在建筑风格上与传统建筑物有点相似的新建筑物就称为仿古建筑。

4、中国古建筑物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4.1 中国古建筑物的特点

中国的古建筑物一般都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一种木构架结构,布局看似平常,实则层次丰富,均衡对称,空间结构井条有序,各个部分都有明确的分工,承重结构布置合理;在对古建筑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部位的形状、大小及制作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不仅如此,古时的建筑师们还设计了多种独具风格建筑形式,并且通过合理的装饰方法,使建筑物显得即庄重又华丽。中国古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叠梁式、 穿斗式、井干式等。

4.2 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

如今的仿古建筑物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不是木结构,为了使得建筑物在装饰之后的外观效果能达到模结构的程度,仿古建筑物在结构设计时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4.2.1 模数要求和构件定型化

建筑物中各个受力构件的大小和形状都要满足古建筑的模数的要求。其他各传力构件也要严格按照古建筑物中各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4.2.2 屋面造型要求

建筑物屋面各部位的变化要明显,对其构造也有很高的要求,构架体系可使用步架和举架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缓的效果,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一面完全展现出来。

4.3 在建筑结构中有许多构件具有独特的装饰作用,主要包括斗拱和雀替两种。

4.3.1 斗拱

在斗拱中有一个方型的底座叫做斗,上面的船形木块叫做拱。斗拱是古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型制,处于柱子和木结构梁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传导屋面的荷载、加大屋檐挑出的长度、以及吸收地震的能量等。 对于如今的仿古建筑物来说,斗拱主要起着装饰的作用。

4.3.2 雀替

用于额枋,与檐柱相交处,类似于三角形,在其表面一有雕有装饰的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辅助拉结和装饰等。

5、仿古建筑在防雷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5.1 接闪器未按照规范要求安装

仿古建筑物的天面设计一般使用尖顶、斜屋檐等。接闪器得形式一般是明敷避雷针与避雷带相组合。依据要求,在建筑物的众多易受雷击的部位都应设置避雷带,并在突出部分加设壁垒小针。但有时考虑其外观的影响,在有些应该安装避雷针的地方并没有安装,从而使一些易受雷击的部位不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当雷击侵袭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这些部位的瓦片、混凝土块等构件的脱落,再次对行人造成伤害。为了减少这样的伤害,必须安装应有的避雷针。有些仿古建筑物为了满足亮化的要求,在天面安装了一些彩灯线路,部分线路还直接缠绕在接闪器上,受到雷击时,电流会通过彩灯线路窜入电源线路中,对连接在电源线路上的其他用电设备造成损害。

5.2 明敷引下线没有考虑触电压的危害

为了避免触电压对人体构成危害,相关部门明确规定明敷引下线在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橡胶管等保护措施。此外,还应沿建筑均匀布置尽可能多的引下线,以引下线的分流系数,降低每根引下线中的雷电流,降低雷电反击的概率。

5.3 接地装置没有注意跨步电压的危害

山地的土壤电阻率比较高,一般会在建筑的四周埋设人工接地装置,以降低仿古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然而山地石多土少,接地装置一般埋设较浅,对于此类的接地装置检测时,应重点注意其是否沿建筑外沿构成环形回路,埋深深度是否足够,必须的绝缘措施是否妥当。

5.4 仿古建筑内的电子信息设备没有考虑防雷措施

在大多数公园内都安装有多种电气装置,此类电气装置多数安装不合理,使得这些装置极易受到雷击。在对其进行检测时,要使电气线路在进入建筑前埋地敷设大于10m,并在建筑的进出口处安装电涌保护器。

5.5 其他注意事项

为了消除由雷电而导致的电位差,在仿古建筑物内必须实行等电位连接的方式。所有金属构件都应等电位连接起来,并可靠接地。位于仿古建筑旁的大树也应该设有雷电安全警示牌,指引游客选择正确的避雷措施。

6、结语

仿古建筑是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建造难度比较大,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传统建筑设计的有点病将其发扬光大,同时正确利用现有的高科技和材料加以改造,使之产生美的吸引力,那么我们的仿古设计能力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郑键雄,林世祺;论仿古建筑在防雷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新建设;2011年7期

[2]王弦;论当代仿古建筑[J];艺术探索;2008年04期

第2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关键词] 砖石 源起 成就 无梁殿 塔 关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32

一、明代以前砖石在建筑中的应用及成就

中国虽然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砖,但砖始终没有在建筑中成为主要材料。这与中国人地面用木建房,地下用砖砌墓的传统习惯有关,这一习惯或许是受中国古代阴阳之说的影响。由于树木生长在阳光雨露之中,古人把树木视为阳性材料,而砖是取地下之土烧造,古人便把砖视为阴性材料。不同性质的建筑使用不同性质的材料,所以在居住和使用建筑上使用木材,在墓穴塔坟中使用砖材,并形成传统习惯和固定模式。另外从日本有关风水书籍《作庭记》也能找到一些侧面依据,书中认为石是不吉祥的,而日本的风水理论源于中国,这种观点的形成肯定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类似理论的影响,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古代对石料的不重视,石料只用于建筑的辅助部位,如墙角、柱础、地面、台基边缘、踏道以及陵墓建筑中。

与木结构相比,砖石建筑处于次要地位,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砖石结构技术仍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国的拱结构有自己发展的源流,早期的拱结构多用于地下陵墓建筑,西汉时期为了克服椁墓易腐朽的缺陷,出现了条砖砌筑的筒券结构墓室,将顶部的荷载传在两壁,并成为地下墓室的主要结构形式,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唐宋以来,筒拱结构大量用于砖塔及桥梁。元代以前,城门洞在结构上一般做成梯形,用柱和梁架支撑,随着军事上火器的发明,从元代开始,为了防火,城门洞也由木构架转变为砖砌筒结构,从半圆形开始,直至发展到全部采用砖券。

二、明代砖石建筑的源起及成就

到了明代木材资源越来越缺乏,砖材料开始大量用于建筑中,因而建筑形式随之也发生了改变。鉴于这种形势,在明代建筑领域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方面是有高度技术成就的木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是在一定领域中砖石结构的突出成就,两者都有很大发展。

明代是我国砖石建筑发展的高潮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砖瓦手工业的发展,剌激了民间建造技术的进步,砖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砖不但大量用于城墙,而且还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空斗墙砌筑技术的提高,使民居砌墙节省了砖用量,减少了房屋造价,砖墙得到广泛的普及。砖的大量应用,又进一步剌激了制砖业的发展,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用途的砖大量涌现,明代单青砖产品就有方砖、平身砖、线砖、磙子砖和望板砖等多种。瓦的类型也不少,有筒瓦、板瓦、勾头、滴水、花边瓦和条瓦等,另外还烧制成各种狮、马、吻兽等形式,砖制品形成了一套品种齐全的标准件。官府制定的官营手工业制度从内容和形式上保证了从业人员的稳定性,也保证了砖的规格和质量,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凡在京营造合用砖瓦,每岁于聚宝山置窑烧造,所用芦柴,官为支给,其大小、厚薄、样制及人工、芦柴数目,俱有定例”。

明代拉开砖石建筑发展的大序幕,塔、牌坊、无梁殿、陵墓、城墙等砖石建筑在这一时期大量兴建,砖石建筑取得了很大成就。

1、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佛教建筑物。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类型、结构、用途都有极大的变化。尤其后来印度的塔传到了中国,塔的功能比印度塔更复杂了。它除了保存高僧尸骨、舍利外,还有在寺庙、城郊制高点或河流转弯处、海滨港埠之巅建造的具有军事、导航、城市标志和观赏风景等功能的塔。此外,塔的造型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在中国早期出现的楼阁式塔,其作为表相的塔刹部分具有印度“堵波”的形象;作为供奉佛像的主体建筑――塔身,除了原有的复钵式喇嘛塔造型外,还出现了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楼阁式塔身形状;其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佛教本身内容的变化,又发展出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等等类型。例如,河北正定县的广惠寺花塔,花塔的出现标志着古塔的建筑造型和装饰手法发展到登封造极的地步。

(河北正定县的广惠寺花塔)

2、牌坊俗名牌楼,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它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标志性牌坊、纪念性牌坊、大门式牌楼、装饰性牌楼等,在封建社会,建坊必须有皇命。于是,建坊成为当时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例如徽州古牌坊,原来有一千多个,现存百余个。

3、陵墓砖石建筑在西汉时已经少量使用,到东汉时墓室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结构,早期砖石墓为梁柱结构,稍晚则为砖石穹窿、拱券结构,西汉砖墓常以空心砖来造墓室,有些空心砖表面还塑有花纹和装饰图案,东汉砖墓多为实心砖,表面也雕刻风格独特的花纹和装饰图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像石(砖),唐墓主要特点“以山为陵”,宋代帝后陵形制为:上宫、下宫、方城、神道等,明清帝陵则继承了前代以神道为导引空间的做法,并将唐代依山为陵,与宋代地宫上做方锥形夯土陵台相结合,形成新的制度。

4、城墙。由于明代奉行“高筑墙”的国防政策,各地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明代的长城分属九镇,各镇所属长城长达5660余公里,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长城,其中山西、河北境内长达两千余公里的长城就是此时砌筑的,大多用青砖构筑,单此一项,砖的用量可达数亿块,表明了明代制砖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出于军事防火的需要和施工的便利,明代长城许多敌楼用砖墙承重,而用木屋盖结顶。明中叶以后,在一些不十分重要的建筑中也采用这种砖木混合结构,一些城楼、钟鼓楼的上部采用木构,下筑砖台,或木构屋顶直接支撑在四面用厚砖砌成的承重墙上。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硬山式”建筑被广泛采用,同样使用砖墙承重,用木过梁和木斗拱解决受弯和悬挑问题。在对砖石材料的大量运用中,古人认识到砖的特性是耐压,于是最适合砖石材料性能的结构方法――拱券技术得到了发展,又随着石灰灰浆的普便使用和砖结构砌筑技术的提高,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无梁殿应运而生,成为明代建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

三、明代无梁殿建筑的发展

鉴于木构建筑的易燃性,随着砖石技术的发展,一些防火要求高的建筑改用砖石筒券建造。据史载,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室藏书之地“皇史”时,为了防火,采用砖石建造,但也没有采用完全不同于木构建筑的样式,只在檐口部分用石构件模仿木结构。明代佛教逐渐世俗化,佛教的三宝之一“法”又成为重要的崇拜对象,明代曾开展过几次大规模的刻经活动,各大寺庙都以获得皇帝赐予的《藏经》为荣,并专门修建藏经楼或藏经阁存放经书。明代以前,藏经一般都附于佛殿,到明代,藏经阁完全从佛殿中独立出来,成为中轴线上最后一处大殿。历史上古人曾对佛经的保存作过许多防火的努力和尝试,但效果不大,直至无梁殿的出现和其所具有的防火性能和坚固耐久等特点,才使无梁殿成为理想的藏经之处,无梁殿的无梁又恰好与佛教寺院中供奉的“无量”谐音,为无梁殿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佛教色彩。

无梁殿能够在明代得到发展,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外,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代解决了大跨度的支模技术问题,能够建造跨度达10米的大券,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第二,由于石灰胶泥的普遍应用,增强了券筒结构的强度;第三,建筑材料的发展带动了建筑结构的发展,较为经济实用的黏土砖的大量生产,是无梁殿能够在明展的先决条件。第四,在对无梁殿的建造中,对拱券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探究了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将明初半圆形筒拱改为双心圆或三心圆的尖拱状,拱线比较圆滑,承重墙体变薄,室内多设龛,承重墙有向承重柱发展的趋势,对扩大建筑的室内空间非常有利。但是由于受木结构形式的影响,无梁殿一般在外观上模仿木构房屋的形式,从外墙到檐部都出现了程式化的砖构仿木手法,异形砖构件增多,加大了砌筑和拼接的难度。在内部空间设计方面也尽量与坡屋顶的外观相适应,以减少不必要的构造体量,所以可以认为在某些程度上,无梁殿的设计受传统木结构建筑观念形式的制约,包含着建造者的独到匠心。

砖石建筑无梁殿在金代已出现,到了明代由于砖石的大量生产及使用,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使无梁殿建筑达到了发展成熟期。明代无梁殿现存实物有洪武至嘉靖年间建造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永乐十八年(1420)建造的北京天坛斋宫,嘉靖十三年(1534)建造的北京皇史,万历十四年(1586)年建造的山西中条山万国寺无梁殿,万历二十五年(1597)建造的太原永祚寺无梁殿,万历三十三年(1605)建造的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无梁殿,万历三十四年(1606)建造的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造的峨眉山万年寺无梁殿,万历三十六年(1608)建造的苏州开元寺无梁殿,另外还有建造年代不详,但专家鉴定为明末的安徽滁州琅琊山无梁殿和明末清初的无锡保安寺无梁殿等。从建造时间上看,大多集中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分布地域看也比较广,这些无梁殿无论从形制、技术还是式样上都随建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四、明代无梁殿建筑与塔的关系

1、砖石古塔的砌筑技术为无梁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古塔的建筑材料演变可以看出,砖石塔建筑艺术自宋辽时期已达到发展高峰,砖结构砌筑技术水平已相当高,再加上拱券结构的大量运用和石灰浆的普遍使用及明代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促使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无梁殿产生了。

2、无梁殿建筑艺术在模仿木殿堂的手法上与塔的演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⑴无梁殿与塔在使用建筑构件及其装饰上的一致性

从历代古塔造型及装饰风格来看,塔模仿木楼阁砖石艺术成熟起来。中国砖石古塔建筑从北魏中期开始出现了模仿木塔式样的石塔,并且塔身上赋有少量的装饰,表现手法雄浑豪放;经过隋唐的健康发展,并隐起柱枋、斗拱等建筑装饰构件,建筑装饰简洁,表现手法丰硕圆润;到宋辽时期中国砖石塔仿木楼阁建筑样式达到发展的高峰,表现手法清秀典丽;至金元时期古塔的建筑造型和装饰手法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乃至明清时甚为盛行以砖石仿木构造建塔,表现手法繁复华美。无论塔在建筑材料上怎样变化,中国古塔的主流始终沿着仿木结构楼阁式这条轨道发展。

无梁殿建筑艺术与塔在模仿木殿堂的手法上,主要表现在其建筑装饰艺术的一致性。在装饰艺术上其外观、细部都模仿木构建筑样式,在转角部位都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都可以雕刻纹样,斗拱和各种构件仿木结构亦显得十分精致等。

⑵塔与无梁殿运用建筑装饰题材上的一致性

塔与无梁殿的装饰题材基本一致。古塔与无梁殿装饰题材,大多与佛教文化有关,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佛教造像,这是古塔装饰最多的类型。佛像造型千姿百态,其形象有诸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飞天等。诸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等,是佛国世界的最高果位;菩萨有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是仅次于佛的第二果位;罗汉有迦叶、阿难、十八罗汉等,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优秀大弟子,都是获得“阿罗汉”果位的大和尚;四大天王、金刚力士、飞天等是佛门的护法神。第二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纹样,常见的有祥禽瑞兽、云纹气浪、忍冬蔓草花纹、宝相花纹等。这些花纹均围绕着佛像装饰,使建筑更为绚丽。如山西洪洞县的飞虹塔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塔身由下至上渐变收分,形成挺拔的外轮廓。同时模仿木构建筑样式,在转角部位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花纹,斗拱和各种构件亦显得十分精致。形制与结构都体现了明代砖塔的典型作风。该塔外部塔檐、额枋、塔门以及各种装饰图案(如观音、罗汉、天王、金刚、龙虎、麟凤、花卉、鸟虫等),均为黄、绿蓝三色琉璃镶嵌,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形成绚丽繁缛的装饰风格,至今色泽如新,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又如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无梁殿立面全部用垂莲柱,柱端两旁有雀替、华版、额枋及斗拱等仿木构件,各构件上均以砖雕雕刻各种精美的图案。双无梁殿的题材内容也都采用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题材内容相当丰富,平板枋、大额枋及栏板上题材内容主要以龙纹、凤纹、麒麟、锦鸟、鹭鸶、鹿纹、虎纹、如意纹、祥云纹、各种吉祥花草纹及带有宗教意义的文字纹等为主,表现形式多为单独式和带有吉祥寓意的组合式构图,砖雕工艺细腻,形象雕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第三类是与佛教有关的装饰纹样,如佛八宝、佛七珍、两鹿听法、佛教法器及莲花等。其中以佛八宝为多,佛八宝是器物图案,常以石雕、砖雕、木雕等形式,饰于须弥座、塔壁、塔脊及内外檐等处。

⑶少量塔构件上的特殊装饰与无梁殿的一致性

无梁殿与塔在脊饰上也有一致性。我国少量塔的塔脊上还装饰了瑞兽,瑞兽像在无梁殿屋脊装饰上常用,完整的瑞兽有九个,分别是仙人骑凤、龙、凤、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有吉祥的意蕴,运用在塔脊上的一般为3―5个,给古塔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如北京白云观道教墓塔等。

⑷塔的建筑装饰比无梁殿更加模式化

相比而言,塔的建筑装饰比无梁殿更加模式化。按塔的组成部分来研究,地宫,是埋葬舍利的地方,此部分少有砖雕装饰。塔基,覆盖于地宫之上,是整个塔的基础,也是整座佛塔的重点装饰部位,集中了大量的砖雕。砖雕题材以佛教题材的动植物花纹、佛教造像及情节生动的佛教故事等为主。塔身,塔结构的主体,是塔划分不同形制的主要依据,形式随塔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塔刹,是塔最高的组成部分,也是砖雕相对集中的部分,由刹座、刹身、刹顶和刹杆组成。刹座是塔刹的基础,建筑在塔顶上,多砌成仰莲、忍冬花叶形,包裹住刹杆;刹身是套挂刹杆的圆环,成为相轮,是塔的一个重要标志;刹顶,全塔顶尖,在宝盖之上,一般雕刻成仰月、宝珠状或火焰;刹杆,通贯塔刹的中轴,将塔刹的各个部分逐一串联起来。

3、无梁殿与塔在使用功能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无梁殿与塔在使用功能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藏经、供奉佛像上,但佛塔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埋葬舍利,还用佛经、袈裟、或者是有重要意义的佛教文物作为纪念,因此塔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为寺院的一个重要项目,这也是佛塔在使用功能上区别于无梁殿的主要意义。

五、结语

无梁殿又称砖殿,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建筑样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历史发展探源的研究及与同时代的古塔建筑的比较研究可以更为广泛的认识它的建筑及装饰特点,从而更好的定位无梁殿的历史地位,另外,由于至今研究无梁殿建筑的文章少且简单,也想以此为导引,进一步带动对无梁殿建筑的研究与探讨,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钱澄宇. 江苏的五座无梁殿.江苏地方志,2006(2):36-37

[2] 左国保,李彦,张映莹.山西明代建筑.第1版.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3] 王老诚.北京的无梁殿.上海消防,2002(1):86-87

[4] 张驭寰,陶世安.走进中国古建筑.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 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第1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 朱小平,朱丹.中国建筑与装饰艺术.第1版.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第3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关键词]仿古建筑;名城保护;闽南特色;技术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载:仿古:模仿古器物或古艺术品。《现代汉语实用词典》载:仿古:模仿古代器物或古代艺术品的式样或风格。仿此定义仿古建筑:应用现代建筑材料、技术,模仿古代建筑的式样或风格建造的建筑物。

1.仿古建筑的意义

中国建筑指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包括宫殿、城堡和城市、陵墓、坛庙、寺观、古桥、古塔、园林、民居、桥梁、堰渠、华表、牌楼和阙等,是中华文化的标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枕山面海,古人誉之“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泉州市是800多年前最早是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泉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占台湾汉旅人口的44.8%约900多万人祖籍地在泉州。泉州是中国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又是世界宗教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泉州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开元寺、洛阳桥、清净寺、灵山圣墓、清源山风景区、府文庙、九日山、安平桥、石湖塔和姑嫂塔、崇武古城、草庵、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蔡氏古民居、牛姆林、清水岩、仙公山、郑成功史迹、屈斗宫密址等不胜枚举。

除少数几处如牛姆林等外,名胜古迹大都与古建筑有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除应有名胜古迹外,还要保护其他的古建筑。建筑的魅力,不在于外表的浮华,而在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明显的传统特色。建筑具有记载的功能。它是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理应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如北京的四合院、杭州的古建筑、福州重建“三坊七卷”、南京在修复的古城墙……。泉州则重建了朝天门、临漳门、威远楼、棋盘园等景观。较成片的仿古建筑则有环西路、中山路、北门街、西街、新华路、学府街、涂门街、新门街、真武庙、少林寺等街区。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先民根据自然条件,采用巢居和穴居方式。后来从巢居、穴居发展到地面建筑原始的房屋。夏代、商代出现了城市和宫殿,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得到发展。战国以后,建筑类型不断丰富,不仅建筑都城、宫殿、坛庙、陵墓、王府等,还有大量的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和桥梁、堰渠等公用建筑工程。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也不断进步。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柱粱式的结构体系。构件用榫铆结合,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后来又创造出“斗拱”的结构形式,不仅增加了结构的强度,还具有装饰作用。建筑物的外观一般分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高大的台基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气势,而且有防潮作用。屋顶起遮阳避雨的作用,同时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装饰,增加建筑物的审美功能。中国古建筑的平面布局,根据环境和建筑物的性质、功能采取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平衡,主要建筑物在中轴线上,辅助建筑物排在两边。宫殿、坛庙、陵墓及其深宅大院,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另一种是打破对称平衡的格局,根据周围的环境采取灵活的布局方式。例如寺院常常顺着山势层层建筑,园林的布局则追求曲折多变,含蓄幽深,达到建筑物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除了一般古建筑的特点外,泉州古建筑有自己的风格:一是砖木结构和石结构占大多数,二是古厝多为硬山顶、悬山顶、飞檐、翘脊、也有圆攒尖顶、庑殿顶、穹窿顶等,三是外墙贴红砖,四是街道有骑楼,五是细部多运用工艺美术。

古建筑的保护与现代化冲突比较突出,如苏州旧城区古厝拉满电线,显得不协调;而杭州的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不易保存。苏杭古建筑多与园林艺术结合。泉州采用仿古重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古城既与时俱进,又古色古香。

2.仿古建筑的特点

舒秋华主编的《房屋建筑学》总结我国古代建筑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群体建筑多以院子为中心进行布置。(2)建筑物的平面多为长方形。(3)中国古建筑主要采用木构架结构。(4)中国古建筑外形有明显的特征。屋顶多采用大出檐;屋身是房屋的主体部分,采用柱子承重,窗间墙处理很灵活;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建筑细部运用多种工艺美术;色彩的运用有明显特征。五、中国园林以人工山水为造园主题。所以中国古建筑显示出了卓越的水平,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世界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传统民居追求砖厅石埕,描弯雕凤,显示豪气和装饰美。现存的古建筑大多不足百年,系晚清民国所建。唐宋时期建造的只有洛阳桥、安平桥等少数几处。有些古建筑本身也是仿古建筑。例如成为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泉州的东西塔,东塔高约48m,始建于公元865年,西塔高约45m,始建于约915年。两塔原先都是木塔,被焚后改为砖塔,十三世纪30、40年代才改成现存的8角5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是十三世纪的仿古建筑。1604年泉州湾发生8级地震,两塔仅东塔顶铁链断了一条。石块两块位移。表现了古代泉州石构建筑的高度成就。

泉州的仿古建筑主要集中在旧城区,以住宅为主,寺庙、道观次之。仿古建筑采用扬弃的方法继承古建筑的风格。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仍为长方形为主,街区保留骑楼。泉州仿古建筑有以下特点:(1)建筑物不高,一般3~5层,个别有2层沿街店面。(2)地下基础采用桩基础。(3)屋顶一般为坡屋面,有些采用歇山顶,翘脊。(4)外形较简洁,没有繁复的装饰。(5)色彩多用黑红相间,也有用暗红色。(6)与现代建筑外墙贴瓷砖或涂料装饰不同,外墙多贴仿古红砖。(7)屋顶有用琉璃瓦装饰的。(8)仿古建筑墙角仍用花岗岩短条石交砌。(9)有泉州特色的“蚵壳”厝,即用牡蛎壳砌成山墙的房厝。(10)仿古建筑也有用玻璃幕墙的,钢质或铝质门窗。

3.仿古建筑的建设

泉州仿古建筑是成片规划建设的,必然要经过规划、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的程序。作为21世纪建筑,应遵循五项原则:即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

现代建筑的设计要与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环境,创造环境,使建筑恰如其分地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之路。人口集中产生“聚集效应”,集中科学文化、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也是建筑发展的动力,达到建筑实用目的的主要手段,以及创造新的形式的活跃因素。建筑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类文化艺术成就的综合表现形式。而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度量;文化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文化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巨大作用,决定着生活的各个层面,

是建筑之魂。

泉州仿古建筑同样要遵从建筑的设计原则:(1)结构坚固、耐久,(2)应用先进技术,(3)合理降低造价,(4)注意美观大方,同时应考虑地域性、民俗性、宗教性、环境协调性等因素。

设计图纸仍是建施、结施、水施、电施等。建施设计一样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工程概况、半地下室或地下室防水设计、墙体、楼地面、顶棚、屋面、室外工程、电梯、自动扶梯、门窗、幕墙工程及玻璃天棚工程、油漆、安全防护措施、元障碍设计、其它、装修材料一览表、门窗表。结构设计依然是:工程概况和总则、设计依据、基础、材料选用及要求(混凝土、钢材、焊条、墙体)、抗震构造及施工要求、结构中间验收、地下室、施工监测。

施工则仍是打桩、立模、编筋、浇注混凝土、屋顶、地下室、卫生间防水、内外装饰等。但仿古建筑一般先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做填充墙,贴红黑相间条纹的仿古砖,墙角用24cm×50cm的花岗岩石块丁砌,体现闽南特色。

仿古建筑与现代高层建筑相比,主要是层数少、高度低、体量小。其次是外形古朴,斜屋面,屋顶造型多模仿古厝做法。其本质是应力较小,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也较低。由此引发一系列技术问题,概括起来有:

(1)由于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低,勘察、设计均可能不够重视,而局部不够准确。

(2)基础采用静压桩。径40cm,一般容易施工,要求单桩承载力为仅几个Mpa,但若施工中停压10分钟,桩会暂时达到几个Mpa的承载力,这种假象会危害建筑物的永久安全性。

(3)建施图与结施图设计有可能沟通不够,也可能审图匆促,致使差错或矛盾率较多。或图纸会审,有时细部仍有可能没发现。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施工中才发现,由施工单位提出修改方案,设计院认可或审批。

(4)设计院现行的体制是新手搞技术(绘图),高手联系业务或做领导工作,致使业务水平不太高。建施设计不太熟悉结施,反之亦然。

(5)如果勘察资料局部不准或施工原因引起基础局部下沉,会引起梁的开裂。开裂小用结构胶加固,开裂大者再加钢板、夹牢,用螺丝固定。

(6)仿古建筑外墙缝渗漏多。因框架较小,而贴砖、砌石,交接缝多,构造柱多,容易渗水。

(7)地下室一层或半地下室,地下室内墙渗漏问题常见。一般有外防水砌砖底部渗漏、集水箱容量小而被水淹没,应安装大功率水泵,自动控制。外环排水设施盖拱形钢化板挡护,接口缘防水处理要做好。

(8)每栋楼风楼接口,反梁≥30cm,用素砼浇注较好,铺砌易产生裂缝,为防开裂,应挂网布,外面应先处理。

(9)仿古建筑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水泥搅拌运输车运载,为防车到工地需等待人仓时间太长而板结不易处理,一般粗骨料粒径偏小,若掺外加剂,则凝固较快,若水分不够,水泥水化不充分,或养护不善,则楼板易开裂。可用结构胶修补。

(10)坡屋面浇斜板,无法振捣密实。靠手工铲子拍实,存在拍不实的弊端,常漏水。

(11)屋面防水涂料厚度,设计为2-3nim,施工厚度不均匀,施工碰伤处,易渗漏。

(12)卫生间预埋管道,预留洞口处要灌缝,应分为两次灌浆才有效防水,实际施工没分两次灌浆,易渗漏。处理的办法是一次灌浆,后掺益胶泥防水效果好,又增加强度。

(13)外墙贴砖最好掺益胶泥(比水泥稍贵),它收缩慢,粘结力大。

(11)注意各种预埋部位(如电灯接口等),因砼厚度小而造成的开裂与渗透。

(15)窗边若没有灌注密实,易出现渗漏。填充墙梁底不饱满,斜砌60°最好。否则,内装修有孔,外装修空洞,是渗水易发生部位。

4.结语

泉州仿占建筑保留了旧城的历史风貌,让归国华侨仿佛回到孩童时代,倍感亲切。建筑的寿命有限,而城市的存续无限,仿古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建造更多经济、技术、历史、文化多重意义共融的建筑是城市历史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林绿竹.品味泉州[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第4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关键字】现代建筑技术 仿古建筑应用讨论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仿古建筑的含义

对于何谓仿古建筑,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仿古建筑指在建筑形式上较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基本上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均反映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现代的建筑作品。仿古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一定的措施达到本质效果。目前,很多人觉得有些传统建筑的形象表现在新建筑上,就认为是仿古建筑。到底怎样的建筑才算是仿古建筑,我们有必要对其作一个定性说明。

(1)建筑单体须存在传统三段式构图,即台基、屋身、屋顶,并且主体建筑的屋顶为传统形式。

(2)三段式立面比例须接近传统建筑比例。

(3)立面外观上不同程度地体现传统建筑结构及装饰风格,或有木隔扇门窗、或有斗棋挑檐、或有雀替挂落、或有彩画灰塑等。以上三条缺一不可,方为仿古建筑。我们不可将带有一点传统色彩的新建筑,或在传统建筑风格上创新的建筑称为仿古建筑。

二、仿古建筑中数字化设计技术

1、数字化设计技术的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只需输入房屋构件、门窗、家具等物体的尺寸大小、形状以及它们的材料属性,计算机便可快速地将这些物体形象真实地体现出来。计算机辅助仿古建筑的设计工作,分三步:第一步:方案构思。从无到有,用设计软件将设计者的构思表现在电脑屏幕上,设计者可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对诸如轴网、墙体、门窗、天花、地面等建筑元素及室外景观等设施进行操作,将其按照你的意愿“布局”到需要的空间位置去,成为一个三维宅间模型;第二步:色彩表现。首先使用照相的办法对其取景,然后给不同的元素赋予相应的材质纹理,再加上现实中应有的光源、背景及光影处理效果等,即可得到栩栩如生的渲染效果。也可用图形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等软件进一步做配景编辑处理。此时如果想更完美的表达设计构思与效果,可采用动画的形式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观察效果;第三步:施工图。方案确定以后,设计软件会按照设计的要求自动生成所需的图纸,并进行尺寸标注、房间功能说明及图片说明等,最终产生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并将信息材料存储于硬盘内,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输出。

2、应用数字化设计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有关建筑设计的信息空前膨胀,传统的设计方法已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设计师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关系是一种共同去创造的朋友关系。首先是设计师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和创作灵感,而后才是运用工具和技巧去实现的问题;灵感表达是否充分,取决于设计师对绘图及制作技巧的运用是否成熟。设计师在接受设计任务之后,首先就必须想出许多方法去完成设计,运用计算机只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解决方法,不能认为计算机是万能的,因为掌握计算机技术与设计师的设计能力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计算机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思维范围,有助于设计师对绘图及设计制作技巧的运用,充分表达灵感,用计算机代替绘图笔无疑是设计工具的一场革命,从而给传统的设计观念带来强烈而又持久的影响。作为新兴的生产工具,已为现代仿古建筑设计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既可使设计周期缩短,又可模拟设计出手工不能达到的空间环境效果;它既有手工无法比拟的绘图动画功能,又能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仿古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

三、古建筑的施工工艺

1、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按古建筑形制,一般可采用框架结构、举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与砖混合结构等。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刚性节点代替木结构的各式隼卯结构。能获得较大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提高了其承载力与抗震性能。

面层处理上混凝土梁、柱可采用仿木纹装饰,但大空间建筑的混凝土柱一般较为粗大,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外观比例,可采用木质假柱外装饰的方法,使得建筑整体感觉较为秀丽匀称.细节上也较为耐看。

2、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的优点是造价便宜,但建筑平面布局较框架结构有较大的限制,适用开间、进深、层高均不太大的小型建筑。

古建的韵味体现在细节的处理,现代技术可以为仿古建筑提供较为理想的空间构架,在现代结构的支撑下,很多原来起承重作用的构配件可以转化为装饰的符号,所以设计师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去追求更为理想的尺度效果。

3、木结构

(1)柱

古代木构基础一般用砖或石叠砌,木柱下一般设有石柱础。而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都是钢筋混凝土柱础。柱与基础整浇刚性连接:按古建筑柱底靠地面处塞人石柱础。则会使柱底变成绞支座,破坏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性,对抗震不利。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时,为保证柱的连贯性,一般对石柱础的处理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柱整体现浇,完工后再在柱利用仿柱础石材,以两半圆环的形式拼接,接缝处用石头胶水粘结并打磨(见图1)。

第二种方法是柱础石凿出比柱直径小50 mm左右的圆洞。将柱浇到平地面位置附近(一般低50 mm处),将加工好的柱础穿过柱纵筋固定好,并裹塑料膜,这样保护了柱钢筋上下贯通,而且不破坏柱的整体性(见图2)。

(2)梁

木结构建筑竖向构件一般较纤细,水平构件较大,尤其是枋的断面薄而高。用钢筋混凝土仿制时,考虑到扎钢筋的尺寸后,表面不宜按常规粉刷,应采用清水模捣制,对模板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构件拆模后采取修整打磨并刮腻子灰处理。对梁、枋、檩等水平构件,如宽度大于等于100 mm可采用普通双筋梁.宽度小于100 mm时可采取单筋梁。对于非矩形梁可采取加配构造筋处理。而对于外形有弧度变化的月梁等,则可用原木材或石膏模做成阴模浇筑,也可用土或砂做模在地面浇筑.留预埋钢板焊接拼装。当然也可将梁浇成接近矩形.再通过粉灰或包贴木板材做成弧形。

(3)楼板、屋面

对于采用混凝土结构的楼板、屋面板。可按常规钢筋混凝土采用肋梁式平板结构。而要求做露明屋架的部分,宜采用木结构屋架.如采用混凝土应按仿木构件制作。混凝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的叠合梁板形式,尤其是檐椽部分适宜采用此方式。更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平板式结构,用膨胀螺栓固定木制椽条或梁、枋。屋顶折板面在整体形成一定弧度时,不必按古建筑采用麻刀石膏,而改用掺粉煤灰、膨胀珍珠岩等强度较好的轻骨料混凝土整形,挂琉璃瓦或筒板瓦也改用混合砂浆粘结。

(4)构件连接部位

在古建筑屋顶部分的梁架,有露明造与非露明造2种,凡露明造(即彻上明造)的,梁架檩木要细加工,并且根据仿古年代做油饰彩绘。非露明造的,做藻井天花,天花以上梁架檩木以粗做,并且不做油饰彩绘。在现代混凝土仿古建筑施工中,如果是露明造者,必须按古建形制,仿做出梁架;檩木及椽子望板,施工难度比较大。如果是非露明造,则上部梁架檩木的设计就可以大大简化,并且可以采取能满足结构要求的各种构造形式。

(5)表面装饰

混凝土枋木结构的表面肯定是要刷油漆的。其主要目的是装饰而不是保护,但是混凝土上刷油漆特别要注意其施工工艺,应在混凝土梁、柱上蒙上粗麻布,再做底灰,然后做油漆,类似于古代彩画“批麻捉灰”的工艺,否则,混凝土上的油漆容易大片地剥落。

【参考文献】

[1]陈永明. 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组合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施工技术2010,39(10)

[2]李舜.王家民. 谈仿古建筑造型设计艺术语言[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14)

第5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欧式风格设计是当代设计风格中的一个热门风格,而如何将欧式的设计元素运用到室内设计创意中更是一个重点。本文择取欧式风格作为主要论述对象,简述欧式风格的特点与含义,分析其给人的印象及感受,且从欧式风格的材料、家具、色彩三个设计要素解析欧式风格如何运用在室内设计中。将以上的分析与理解运用到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对欧式风格的售楼处设计做以设计说明。

关键词:欧式风格室内设计材料家具色彩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欧式风格是当今设计领域中比较流行的设计风格,也是各个设计风格之中最受关注的设计风格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欧式就是古典主义和巴洛克,欧式风格泛指欧洲特有的风格,一般用在建筑及室内行业。

一般说到欧式风格,会给人以豪华,大气的感觉。具体来说欧式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欧式风格的空间有的不只是豪华大气,更多的是惬意和浪漫。通过完美的典线,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带给人不尽的舒服触感。欧式风格的设计哲学是追求深沉里显露尊贵、典雅中浸透豪华的设计表现,并期望这种表现能够完整地体现出居住人追求品质、典雅生活,视生活为艺术的人生态度。

欧式风格的室内装饰有几个极具特色的装饰项目,包括:罗马柱、阴角线、挂镜线、腰线、壁炉、拱形或尖肋拱顶、梁托、拱形门洞、丰富的墙面装饰线条或护墙板以及顶部灯盘或者壁画。由于以上的特色装饰,就注定了一些材料的选择。

在柱子的塑造上,多力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是希腊建筑的基本柱子样式,也是欧式建筑及室内设计最显著的特色。以及阴角线、腰线的塑造,都可以用到玻璃纤维强化水泥。玻璃纤维强化水泥轻质高强,克服了石膏性脆、玻璃钢易变形、可满足用户任何独特设计,且重量轻,可安装在各种建筑物及墙体上。

另外,在柱子的表面上以及墙面的局部装饰上还可运用真石漆。真石漆装修后的建筑物,具有天然真实的自然色泽,给人以高雅,和谐,庄重之美感,适合于各类建筑物的室内外装修。特别是在曲面建筑物上装饰,可以收到生动逼真,回归自然的功效。

在地面的装饰上材料可选择欧式地砖、实木地板、仿古砖、石材、地毯等等。地砖作为一种大面积铺设的地面材料,利用自身的颜色、质地设计营造出风格迥异的居室环境。地砖花色品种非常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仿古砖属于普通瓷砖,所谓仿古,指的是砖的效果,具有极强的耐磨性。欧式风格装修中地面的主要角色应该由地毯来担当。地毯的舒适脚感和典雅的独特质地与西式家具的搭配相得益彰。

在装饰面的选择上有木材、壁纸等等。常用的木材有胡桃木、樱桃木以及榉木。壁纸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豪华气派、安全环保、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等多种其它室内装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墙纸装饰房间,比如画有圣经故事以及人物等内容的墙纸就是很典型的欧式风格。北美风格中,条纹和碎花也是很常见的。

在灯的选择上应选择具有西方风情的造型,比如壁灯,像铁艺枝灯是不错的选择,有一点造型、有一点朴拙。从材质上看,欧式灯多以树脂、纯铜、锻打铁艺为主。其中树脂灯造型很多,可有多种花纹,贴上金箔银箔显得颜色亮丽、色泽鲜艳;纯铜、铁艺等造型相对简单,但更显质感。

在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家具是非常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想要设计出优秀而有品位的欧式风格的室内空间,在家具的选择及运用上是至关重要的。欧式家具讲究手工精细的裁切雕刻,轮廓和转折部分由对称而富有节奏感的曲线或曲面构成,并装饰镀金铜饰,结构简练,线条流畅,艺术感强,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华贵优雅,十分庄重。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法国洛可可风格以贝壳和巴洛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洛可可风格的家具装饰造型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浑圆体。造型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

维多利亚风格的家具在造型上,庞大、饱满、不拘一格。从各种复古风格中衍生的母题。维多利亚式风格喜欢对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包括了各种装饰元素,样式的混合和没有明显样式基础的创新装饰的运用。矫饰古典细部配合繁复线板及壁炉,搭配水晶灯饰、蕾丝窗纱、彩花壁纸、精致瓷器和细腻油画,这些都是体现维多利亚风格缺一不可的要素。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家具线条简洁,完全不使用雕花、纹饰。瑞典家具追求式样简单,色彩淡雅,在设计上没有一丝一毫的铺张浪费。在家具的造型上,几何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被柔化了,边角形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因而时常被描述为“有机形”,使家具更富人性和生气。北欧家具原材料偏爱木材、藤、棉布织物等天然材料,造型追求简洁、实用富有设计感,只靠比例、色彩和质感,来向消费者传达美感。以极尽简单的白色、灰色、原木色调来代替复杂而无用的装饰,设计上以功能性为主。

欧式风格在色彩上比较大胆,采用的或是富丽堂皇,或是清新明快,或是古色古香,从整体色彩来说,欧式风格的底色大多采用白色、淡色为主,家具则是白色或深色都可以,但是要成系列,风格统一为上。具体上来讲,与家具的风格相对应,在色彩上欧式风格也有三个较有代表性的风格,分别为以法国、俄罗斯为代表的传统欧式风格,以瑞士、瑞典为代表的简约风格,以英国维多利亚为代表的宫廷风格。

传统欧式风格中的洛可可风格为鲜艳浅色调,代表国家是法国。法国式的洛可可风格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如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线脚大多用金色,表现了贵族阶层奢侈、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

浓烈对比色调的维多利亚风格,代表国家是英国。维多利亚风格在颜色的采用上,用色大胆、色彩绚丽、色彩对比强烈,黑、白、灰等中性色与褐色和金色结合突出了豪华和大气。不同浓烈对比色的混搭出更加华丽繁复的效果。不可否认,维多利亚风格带来的是视觉上的绝对华丽与分割取舍,人类对于自然和装饰的唯美体现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纯白自然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代表国家为瑞典。北欧家居的色彩或曲线无论是在白天的阳光下还是夜晚的灯光照射下,都极为强调温馨感。北极圈内寒冷的大地让斯堪的纳维亚人萌发了对大自然无尽的热爱和尊重,阳光非常宝贵,为了弥补光线的不足,北欧风格在颜色的采用上,用色简单,主要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光线反弹。

参考文献:

[1]张光俊、张晓川,《室内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08

[2]郑曙, 《公共空间设计》.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6.04.

[3]吴蒙友 李记荃 李远达, 《建筑室内灯光环境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05

第6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室内设计艺术与建筑技术统一的意义

室内设计者既需要懂得建筑科技,有需要设计者必须的艺术感,所以说它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因为技术和材料制约着它的发展。一个房间是由钢筋混凝土以及玻璃砖头构成的,需要自然光源或者灯具提供照明效果,地面装修需要大理石、墙壁装修需要墙纸、顶棚的装修需要瓷砖。房间的装修效果基本上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材料才能完成,室内设计的艺术讲究的是和谐统一、稳定均衡、比例协调、韵律优美。所以,在研究室内设计的同时,还需要研究建筑技术。

室内设计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关系

针对室内设计艺术与建筑技术的讨论,在业内主要存在三种看法与内容,它们分别是:

1. 忽视技术的制约作用,随意性较强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注意技术的制约性,过分追求主观效果,而这些效果并不能和新的技术、材料和工艺联系起来,过于随意。最终的设计方案用新的技术、材料和工艺方法模仿旧的形式,从而使室内环境不伦不类。中国的斗拱是古代木结构兴盛时期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而现代建筑可以用钢材和混凝土来承重,在无须用斗拱承力的地方仿造斗拱显然是多余的(应用在游览区的亭、台、楼、阁中或少量特殊建筑中则另当别论)。而古典柱式则是石结构时期的常用结构,把它照搬到今天的室内设计中依然是不合适的。

2. 过分强调所谓的“工业美”

与上一个观点相反,这种观点觉得对于结构材料的工业技术就是一种美,把新材料、新结构展现在人们眼前,人们就会有美的享受,就能感受到美。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设计者故意把结构、接头暴露在外边,管道也丝毫不掩藏,以及滥用没有装饰的清水混凝土。当然,露明管道可以用于一些工厂,如果是旅馆客房就会对人的活动产生影响,对家具的布置产生影响。对于卫生要求不高的房间,清水混凝土墙面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在会客厅和餐厅就大煞风景了,还会招尘影响到卫生状况。对于露明管道、清水混凝土墙来说,能不能体现内部环境所需的气氛和意境还是一个问题。虽然在室内设计中,适当地暴露结构,管道以及采用清水混凝土是可以的,有些时候还是必要的。问题是,这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更不能到处乱用。不能过分的强调技术,同时也不能全盘否定艺术加工。

3. 坚持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如果要将技术与艺术统一,那么就要研究结构构件的装饰效果,努力把新技术和新效果与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意大利建筑工程师奈尔维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何时何地,一个建筑物的普遍规律,它所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和决定建筑细部的艺术处理,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对复杂的建筑问题持肤浅的观点,才会把这个整体分划为互相分离的技术方面和艺术方面。建筑必须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这段话指导我们正确理解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奈尔维之所以会被誉为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巨匠,是因为他在创作中,把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了艺术感。

室内设计艺术与建筑技术统一的案例

1. 以都灵展览馆为例

都灵展览馆的阿勒利大厅是一个矩形的空间结构。屋顶是一个大波形的薄壳拱,这个薄壳拱是由许多钢丝网水泥预制构件组成。因为奈维尔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有很深入的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考虑到了拱的高度、波的形式、细部的处理甚至拱内窗的位置和尺寸,从而使大厅有了一个新颖与和谐的外观形象。加劲板与肋板的重叠布置展现了很强的表现力,观看的角度不同,视觉效果就不同。其实对于技术和艺术的统一,我国早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也有自己的传统。

2. 以古代建筑为例

斗拱本来是一个古代木结构中为了承受和传递上部荷载结构而设计的构件。由于我们祖先因势利导,反复加工,一代代的工匠的辛勤劳动使它成为一个装饰性很强的构件。还有隔扇,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隔扇是一个常见的空间分隔物,外部空间可以用它来分隔,室内也可以用它来进行分隔从而使空间有效利用。有许多隔扇是工艺品,不仅用料考究,而且式样丰富。然而,虽然是这样,隔扇仍然是一种实用家具,也是和当时的技术材料等物质条件相匹配的。我们都知道,古代的隔扇要么裱纸要么裱纱,那么棂子就一定要比较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因地制宜地发掘它们的装饰元素,赋予它们艺术的生命,最终使它们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展现技术艺术高度统一的经典结构。博古架也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这也是个集实用价值和艺术感为一体,展现技术艺术高度统一的好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方说彩画。作为我国艺术珍品的一部分,我国古代建筑的彩画是室内装修的重要内容,既能制造气氛,又能体现意境,它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且它的出现和发展也和技术和材料有关系,因此,在制造气氛和体现意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彩画的出现和发展同样与技术和材料有关,油漆彩画可以用来防止木结构腐烂。

结束语

第7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材料;装饰性质;小议

无论从装饰工程看建筑还是从装饰艺术看建筑,建筑装饰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仍受到建筑装饰材料的制约,尤其受到材料的光泽、质地、质感、图案、花纹等装饰性的影响。如,高层建筑外墙面的装饰以玻璃幕墙和铝板幕墙的光亮夺目、绚丽多彩、相交辉映的特有效果向人们展示光亮派现代建筑。各种变幻莫测、主体感极强的新型涂料创造了一个有限空间向无限空间延伸的感觉。因此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只有了解或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按照建筑物及使用环境条件合理选用装饰材料,充分发挥每一种装饰材料的长处,做到才尽其能、物尽其用,才能满足建筑装饰的各项要求。

1 建筑材料的装饰性

材料的装饰性是装饰材料主要性能要求之一。材料的装饰性是指材料对所覆盖的建筑物外观美化的效果。建筑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更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情感生活的重要精神空间。合理而艺术地使用装饰材料的外观效果不仅能将建筑物的室内外环境装饰得层次分明,情趣盎然,而且能给人美的精神感受。如的布达拉宫在修缮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金箔、琥珀等材料进行装饰,使这座建筑显得高贵华丽、流光溢彩,增加了人们对宗教神秘莫测的心理感受。

材料的装饰性是涉及环境艺术与美学的概念,不同的工程和环境对材料装饰性能的要求差别很大,难以用具体的参数反映其装饰性的优劣。建筑物对材料装饰效果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颜色、光泽、透明性,质感,形状尺寸,耐沾污性、易洁性与耐擦性等方面。

1.1 材料的颜色、光泽、透明性

颜色是材料对光谱选择吸收的效果。不同的颜色,可以使人产生冷暖、大小、远近、轻重等感觉。如红色、粉红色给人一种温暖、热烈的感觉;绿色、蓝色给人一种宁静、清凉、寂静的感觉。

光泽是材料表面方向性反射光线的性质,用光泽度表示。材料表面越光滑,则光泽度越高。当为定向反射时,材料表面具有镜面特征,又称镜面反射。不同的光泽度,可改变材料表面的明暗程度,并可扩大视野或造成不同的虚实对比。

透明性也是与光线有关的一种性质。既能透光又能透视的物体称为透明体,能透光而不能透视的物体称为半透明体,既不能透光又不能透视的物体称为不透明体。利用不同的透明度可隔断或调整光线的明暗,根据需要造成不同的光学效果,也可使物像清晰或朦胧。

因此在装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色彩给人的心理作用,合理利用材料的色彩,注重材料颜色与光线及周围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创造出符合实际要求的空间环境,从而提高建筑装饰性的艺术性。

1.2 质感

质感是材料的颜色、光泽、透明性、表面组织结构、花纹图案等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

不同材料在人的感官中有软硬、轻重、粗犷、细腻、冷暖等不同感觉,相同组成的材料表面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质感。如普通玻璃与压花玻璃,镜面花岗石与剁斧石。相同的表面处理形式往往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质感,但有时也不尽相同,如人造大理石、仿木纹制品,一般的没有天然的花岗石和木材亲切、真是,虽然仿制的制品不真实,但有时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光滑、细腻的材料,富有优美、雅致的感情基调,当然也会给人以冷漠、傲然的心理感受;金属能使人产生坚硬、沉重、寒冷的感觉;皮毛、丝织品会使人感到柔软、轻盈和温暖;石材可使人感到坚实、稳重而富有力度;而未加修饰的混凝土等毛面材料使人具有粗犷豪迈的感觉。

选择饰面材料的质感,不能只看材料本身装饰效果如何,必须正确把握材料的性格特征,使之与建筑装饰的特点相吻合,从而赋予材料以生命力。

1.3 形状和尺寸

材料的形状和尺寸能给人带来空间尺寸的大小和使用上是否舒适的感觉。一般块状材料具有稳定感,而板状材料则有轻盈的视觉感受。在装饰设计和施工时,可通过改变装饰材料的形状和尺寸,配合花纹、颜色、光泽等特征可以创造出各种类型的图案,从而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以满足不同的建筑形体和功能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装饰性。

1.4 花纹图案

花纹图案是材料表面天然形成或人工刻画的图形、线条、色彩等构成的画幅。如天然石材表面的层理条纹及木材纤维呈现的花纹,构成天然图案;采用人工图案时,则有更多的表现记忆和手法。建筑装饰材料的图案常采用几何图形、花木鸟兽、山水云月、风竹桥厅等具有文化韵味的元素来表现传统、崇拜、信仰等文化观念和艺术追求。花纹图案的对称、重复、组合、叠加等变换,可体现材料质地及装饰技艺的价值和品位。材料表面的花纹图案,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吸引人们对材料及装饰的细部欣赏,还可以拉近人与材料的空间关系,引起人与物近距离相互交流的作用。

1.5 耐沾污性、易洁性与耐擦性

材料表面抵抗污物作用并能保持其原有颜色和光泽的性质称为材料的耐沾污性。材料表面易于清洗洁净的性质称为材料的易洁性,它包括在风、雨等作用下的易洁性及在人工清洗作用下的易洁性。良好的耐沾污性和易洁性是建筑装饰材料经久常新和长期保持其装饰效果的重要保证。由于地面、台面、外墙以及卫生间、厨房等的装饰材料需考虑材料的耐沾污性和易洁性。材料的耐擦性实质是材料的耐磨性,分为干擦(称耐干擦性)和湿擦(称耐洗刷性)。耐擦性越高,材料的使用寿命越长。

2 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原则

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繁多,性能和特点各不相同,用途也不尽相同,在使用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选择装饰材料。装饰材料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装饰效果、装饰工程的质量、装饰工程造价和施工速度。一般选用装饰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装饰效果和使用功能的原则

(2)考虑地区特点的原则

(3)确保材料供应的原则

(4)施工可行性原则

(5)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原则

3 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势展趋

建筑装饰材料并不是现代化科技形成的新概念,它早已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古建筑,是以各种色彩的玻璃瓦、熠熠闪光的金箔、富有玻璃光泽的孔雀石、银朱、青石等古代建筑装饰材料的重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材工业的发展,我国新型装饰材料从品种上、规格上、档次上都将进入新的时期,今后一段时间内,建筑装饰材料将向以下两个方面发展。

第8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关键词:阿拉善蒙古王爷府;王府建筑;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44/21-1431/g4.2016.01.015

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市旧定远营城内。建筑形制模仿清代官式建筑式样,占地2万平方米。王府单体建筑空间由东南向西北的中轴线对称展开,其分别有:府门—大堂院落(东西配房及耳房)—迎恩堂院落(东西配房及耳房)—后罩房等建筑如图1。

1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历史背景

据地方史料记载,阿拉善蒙古王爷府的前身“定远营”是在陕甘总督岳钟琪的提议下,清政府为了军事守镇而兴建,并于雍正八年(1730年)竣工,清廷赐名为“定远营”。1731年,赐予阿拉善第二代王爷阿宝,城内建筑群有王府衙署、家庙、民居以及花园等如图2。“定远营”变更为阿拉善和硕特旗王府至清末期间,对王府建筑以及布局进行了不断地扩建和完善,最后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中、东、西三路建筑对称布局的基本格局。1831年绘制的“定远营”全城壁画如图3,在壁画中清晰地看到王府中路建筑、东西路建筑和王府花园布局概况和建筑空间组织特点。民国1931年,阿拉善和硕特旗第八代札萨克王塔旺布理甲拉在北京病逝,札萨克王位由塔王长子达理札雅承袭。次年,达理札雅从北京回到阿拉善左旗前,对王府进行了重新整修[1]。现存王府中路西式风格的中路大殿和达理札雅寝殿正是在此次整修中完成的。阿拉善盟在达理札雅王爷的领导下和平解放后,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根据2008年的国家文物局批准颁布的《阿拉善左旗定远营保护总体规划》,上世纪80—90年代,地方政府数次财政拨款,对王府建筑进行了3次局部修缮保护。现存王府建筑分中路、东路以及西路建筑,三路建筑横向布置。中路建筑为扎萨克公务办公之所,自府门起,依次设置了大堂、迎恩堂、后罩房,地势由南向北平缓提高,两边对称布置了东西耳房和厢房。建筑均为大木硬山或大木卷棚硬山构造。东路建筑为王爷福晋起居生活之用,地形较中路略为提高,建筑纵深三进,布局较中路灵活。建筑多为大木硬石结构。民国期间,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吸取了西式建筑风格,修建了东路大殿,这也是在内蒙古蒙古地区王爷府建筑群中较少见的案例。据史料,西路为仓廪后勤执事所用,现已无存。

2室内空间装饰表现形式

阿拉善蒙古王爷府是和硕特部从游牧走上定居的节点。由于当时蒙古王爷同时在北京设有王府,并来往于北京和阿拉善之间。由此从京城带来了很多关于建筑技术、装饰艺术的新审美理念。因此,王府室内空间装饰与当时的牧民蒙古包以及定居民居建筑装饰相比具有显著的清代内地装饰特色,同时具有北方蒙古民族装饰艺术以及满族装饰艺术融合于一身的特征。

2.1室内空间墙壁装饰

阿拉善蒙古王府建筑室内装饰总体呈现出“外粗内精”的特点。所谓“外粗”指的是在内蒙古西北地区常年缺水少雨、扬沙纷飞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建筑室外环境的“粗糙”特征。与之对应的是室内空间表现出了“内精”的精致、洁净、气派的空间环境。阿拉善王府室内墙壁装饰展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一般室内空间里靠墙对称布置清式精美家具和字画作为墙壁装饰。清式家具精雕细琢的装饰、丰富多彩的纹样雕刻以及造型丰富的形态,不仅与王爷府建筑的气派相匹配,同时与大面积空白的白墙形成简约与精致、朴素与奢华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清代王府室内空间艺术氛围如图4。其次,游牧打猎等草原民族文化色彩浓郁的壁画装饰,结合家具的摆设、镜子架、瓷器等陈设形成空间装饰,体现出了空间均衡之美如图5。

2.2室内空间顶棚装饰

阿拉善王府室内顶棚样式均采用了井口天花形式,以蓝色为背景,同时绘制了舞龙图案和仙鹤等吉祥图案。在吉祥图案的使用上极其讲究,舞龙吉祥图案仅用在正大殿和后堂顶棚装饰上。正大堂也称为迎恩堂,是王府最主要的建筑,即为王府正堂,是历代札萨克王爷处理重要政务、迎接朝廷大员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处,而后堂为历代札萨克家族里最年长者的寝室。所以,王府最重要和隆重的空间顶棚均采用了龙的图案来装饰,表达了威严、至高无上的空间气氛。王府其它室内空间顶棚均以彩云和仙鹤图案相搭配的装饰,增添了空间的祥瑞氛围如图6。

2.3室内空间隔断装饰

隔断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界面分隔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具有空间功能的多重性和功能的暧昧特性、空间实体界面的虚实性、空间形态的虚化以及空间序列的虚化特性[2]。空间的暧昧特性即是空间特性的模糊性,所谓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缺乏明确的、清晰的临界值。模糊性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处于渐变状态的一种中介,体现为过渡性和连续性[3]。空间的暧昧性是空间要素的一种不确定状态,是空间的多意性,是创造空间意境不可缺少的要素。室内空间隔断根据空间限定的程度分为实体隔断和空透式隔断,实体隔断又分为半实体隔断和全封闭隔断。阿拉善蒙古王府室内空间隔断形式中采用了上述两种隔断方式除外也出现了世俗与神圣空间界限的新分隔方式。首先,半实体隔断形式。所谓半实体是因功能需要,以青砖砌成开敞空间,用镂空雕刻的隔断门扇和木板加龙骨并表面饰以白漆的封闭隔断进行了空间分隔,很好的完成了空间的功能区分,又不失空间的开敞和连续性,赋予了虚实相间的空间艺术。在“实”空间占据相应位置后,应当配有相应量的“虚”空间,以调整视线节度,使张力和动势得以释放和延伸[4]。该王府建筑空间很好的利用了隔断的这种虚实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空间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满足了实际功能需要如图7。其次,空透式隔断形式在王府建筑室内空间中比较普遍,因为这种空间分隔方式充分表现了含蓄的传统美学思想。“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中国古典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的含蓄境界[5]。其中面阔三间的青砖瓦房室内空间,以空透式隔断的形式分隔为相应的三间,使空间既保持了通透宽敞,空间功能分区和空间感受充满了含蓄的意味如图8。另外,在王府室内空间中以空透式隔断方式划分出世俗与神圣的空间界限,在建筑空间中一般不会对两类空间性质进行分割,至少在蒙古地区建筑中比较少见。这类空透式隔断外侧为世俗空间,而内侧则是祭祀和参拜祖先排位的神圣空间如图9。阿拉善王府建筑隔断材质一般采用了北方盛产的软木为原料,其表面上雕刻了各种花草、飞禽和“囍”、“寿”等传统吉祥图案进行镂空雕刻。表达了对蒙古王爷以及蒙古草原的美好祝愿。

2.4室内空间门窗装饰

塞外蒙古王府建筑多数基本上保留了清代王府的建筑形制风格。王爷府建筑门窗也基本上在沿袭北京王府建筑门窗样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并且在材质、造型、花样等层面收敛了许多。该王府门窗装饰也不例外,采用门窗框等主要部分饰以朱红色漆面,只是在玻璃花格饰以墨绿漆。为了区分建筑等级,在主要建筑门窗花格采用更加精致的造型以示重要地位,如图10、图11。另外,室内隔断门造型、材质、色彩以及雕刻装饰上沿袭了隔扇的风格,保持了空间序列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2.5室内家具与陈设艺术

室内陈设的内容蕴含丰富,范围很广,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它对室内空间性格和空间气氛的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阿拉善蒙古王府室内陈设艺术总体呈现了清代王府文化和塞外蒙古文化艺术以及佛教文化相融合的地域陈设艺术特点。阿拉善王府家具与陈设基本沿袭了清代官式家具形态,表现出庄重、典雅、肃穆和厚重的特点,与草原民族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符合了王府官式建筑形制特点要求。如图4。数量众多的兵器矛箭的实物与厚重的官式家具的组合,更加烘托出衙署空间的威武气氛,同时仿造盾器形态的墙面陈设和精细雕刻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既保持了空间特征的延续,又增添了生活情趣如图12。另外,瓷陶器也是王府建筑陈设的一大特点,通过与家具的合理摆放,取得了与空间尺度和家具尺度的良好比例关系。并且在色彩与图案上与背景墙面和家具既统一和谐又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重点,达到了家具与陈设之间、陈设与陈设之间相互呼应、相互联系的协调效果如图13。结合上述王府史料背景和现存王府室内空间木质隔断和部分家具保护面漆已脱落并表面风化较严重的室内实际环境现状,能清晰地判断出阿拉善蒙古王府办公、起居和休憩等空间构成要素总体上保持了原貌,且反映了清代蒙古草原地区王府建筑室内空间的格局和特点。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阿拉善地区历史相关史料、国家文物局有关文件以及实地考证结果,阿拉善蒙古王府建筑群总体呈现了兴建—扩建—局部整修—局部修缮的清晰脉络,总体保存较好,是蒙古草原地区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官式建筑群,其室内空间装饰形式展现了蒙、满、汉、藏族等多民族空间装饰艺术相交融的特征。(1)内墙面装饰清晰地勾勒出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点点滴滴和厚重的清式家具与大面积白墙相辅相成,形成了简约与精致、朴素与奢华的室内空间艺术特色。(2)阿拉善蒙古王府室内空间的半实体隔断和空透式隔断,赋予空间隔而不断,私密而不乏开敞,模糊而不乏清晰的空间艺术感染力,同时满足了实际功能需要。另外,王府中以空透式隔断方式分隔出世俗与祭祀空间,从而形成了有趣的世俗到信仰的流动空间特点。(3)室内空间陈设与家具装饰基本沿袭了清代衙署空间装饰的厚重、华丽、威严的空间氛围基础上,加入少许藏传佛教图案和蒙古游牧元素,体现了塞外蒙古文化艺术以及佛教文化相融合的地域陈设艺术形式。(4)与内地王府建筑空间普遍采用名贵硬木材料相比,阿拉善蒙古王府大量采用了北方草原地区较常见的软木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少了些许豪华和华丽,多了一些岁月的痕迹,增添了空间素雅之感。总之,现存阿拉善蒙古王府建筑室内空间大体上延续了原有面貌,它既有满清宫式建筑的庄重典雅和厚重繁杂的装饰艺术特点,又有以骑马追逐、吉祥图案为主题的蒙古族草原文化以及审美取向的装饰艺术,还有佛龛佛像以及藏传佛教色彩装饰图案为主题的佛教宗教空间装饰艺术。阿拉善蒙古王府蕴含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艺术,在草原地区被予以“北方小故宫”之美称。

参考文献:

[1]阿拉善盟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阿拉善盟文史[M].呼和浩特:阿拉善盟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86.

[2]鲍英华.空白艺术在建筑中的表现[J].华中建筑,2012(12):17-19.

[3]鲍英华.意境文化传承下的建筑空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4]张煜.空白-建筑的负形式[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第9篇:仿古建筑装饰材料范文

装饰材料不仅要展现独特的装饰美感,同时还要符合安全、绿色、健康、卫生、环保、防火等需求。许多装饰设计人员过分重视装饰材料带来的视觉体现,忽略其性能指标,如:没有对复合地板、墙体涂料、墙纸等进行严格的化学物质检测,将很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的装饰材料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许多颜色亮丽的装饰材料属于易燃品,防火性能不合格,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这也是选用装饰材料时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

2处理对策

2.1重视人才培养解决装饰设计呆板、僵硬、跟风、盲目模仿等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提高人才素质,提高整体建筑装饰设计水平。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要重视人才培养,除要积极开展与建筑装饰设计相关的专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外,还要加强装饰设计经验的推广和交流,加强社会继续教育,使每一个装饰设计人员主动学习新理论知识,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育,积极创新装饰设计理念、风格,将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当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凸显建筑装饰设计的人文魅力。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尤其是企业,重视装饰设计人员的再教育,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学习型小社会,促使设计师主动学习新知识,挖掘别人的精髓,设计出更多满足人们需求的作品。

2.2加强社会群众审美意识教育众所周知,建筑装饰设计结果不是设计人员一个人决定的,是设计人员与业主相互沟通的结果,而我国建筑装饰市场上的奢华、跟风等误区很大程度是因为业主的审美能力太低导致的,他们无法品味有深刻内涵的设计作品,强制要求设计师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设计。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广大民众的装饰设计知识、设计理念、审美观的教育,让民众更好认识装饰设计的内涵,认识装饰设计必须服从于建筑设计实。另一方面加大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消除民众盲目追求奢华、时尚、从众的心理,凸显装饰设计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文明的个性。

2.3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推崇和发扬的思想,我国的古代建筑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古代的建筑文化、社会文化、小众文化、民族文化、习俗文化等都有很多精髓可供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师选择和加以发扬。比如说:利用古代建筑合理的布局,从故宫、苏州园林等著名建筑中吸取空间布局营造的独特艺术风韵,将空间的虚实相间变化多端、淡妆浓抹、空间层次丰富多样、高低变化等运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展现独特的装饰风格,形成相互流动的曲线,将自然事物也引入到建筑装饰设计中,提升空间美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装饰设计的最高境界。

2.4强化需求调研,提高装饰设计质量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设计要注重业主对装饰需求的询问,了解建筑的使用性质、功能需求、装饰需求,进行详细的市场需求调研,了解该类建筑装饰后的使用功能需求。如:对家庭住宅的室内装饰设计中,需要调研业主的装饰需求、业主经济条件、业主家庭成员、文化背景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满足业主审美和建筑使用功能的装饰设计,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创造良好视觉效果。在商用建筑中,了解建筑的使用需求,在借鉴经典设计的基础上突出该建筑的个性,满足大众审美需求,满足商用建筑使用功能需求。

2.5树立绿色文明装饰理念,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人造板材、胶、漆、涂料等是装饰设计中最常用的材料,这些材料中含有一定含量的甲醛、苯、氨、氡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很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产生各种疾病,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设计师以及施工单位必须树立绿色文明的装饰理念,选用合格的装饰材料,重视环保,运用技巧减少装饰材料的使用,重视室内装饰的环保监测,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

3结束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