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仿古建筑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仿古建筑设计方案

第1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佛山,建筑陶瓷,造型,装饰

1引言

笔者在2008年9月12~29日这段时期内,对佛山市华夏陶瓷博览城和中国陶瓷城两个主要的佛山建筑陶瓷集中展示区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并且列表研究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00家企业的建筑陶瓷产品外观。笔者认为,在设计师设计建筑陶瓷产品外观之前,应首先了解与分析当下中国建筑陶瓷产品的外观现状,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佛山市建筑陶瓷市场的状况。

2建筑陶瓷概述

2.1建筑陶瓷的概念与种类

建筑陶瓷指用于建筑工程的陶瓷制品,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的室内外地面、墙面的表面装饰及卫浴空间。

建筑陶瓷按使用空间可细分为建筑内部墙地砖、建筑外墙砖、建筑琉璃制品。其中,建筑内部墙地砖使用最为广泛,产量、产值均占据建筑陶瓷行业的主导地位,是建筑陶瓷行业的典型代表。

2.2建筑陶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范围

笔者查阅了近十年的多篇文献资料,发现对建筑陶瓷的研究多集中在与它相关的市场问题、产业发展与部署,以及其工艺技术方面,即使有论述到建筑陶瓷的外观设计问题也只作简要概括,还未曾从设计角度深入详细研究。

中国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分布较广,以广东、福建、山东地区最密集,其次分布在上海、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区。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最具代表性的地域为佛山市,因此本文仅对佛山市建筑陶瓷企业进行调研。文章的研究视角是从外观的设计方面出发,从地砖和内墙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分析其在装饰与造型两个方面的特点,并进行分类调查研究,主要包括装饰的设计题材和表现手法,以及单片瓷砖造型和多片瓷砖组合造型等。

3地砖的调查研究

内部墙地砖包括内部地砖和内部墙砖,内部地砖一般可分为抛光砖和仿古砖。抛光砖通过对砖体的表面打磨以形成一种光亮效果,其表面光洁、耐磨,适合在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的地面使用,也可作为墙面装饰使用。仿古砖带有独特的古典韵味,并通过样式、颜色、图案来营造出怀旧的氛围。

3.1抛光砖

3.1.1装饰方面的调查研究

抛光砖的装饰题材可理解为装饰的内容,包括仿石类和少部分仿云海类等。其中仿石类包括仿洞石(见图1)、仿岩石(见图2)、仿大理石、仿天山石、仿珊瑚石、仿玉石(见图3)、仿砂岩石、银河石(见图4)、缤纷石等。例如仿岩石就是将自然变幻的细线和晶花朵朵的纹理质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呈现出图纹动感的变化多姿,让尊贵气质浑然流淌于肌理之中;洞石是指与天然罗马洞石有着相同的质感,性能却优于其它新的材料,表现了地质运动时岩浆翻腾流动所产生的空隙与气泡,完美尽现天然洞石的纹理和凹凸有致的尊贵气质。

抛光砖的表现手法是通过电脑花色模拟技术,模仿原生态的自然肌理图案,达到与模仿物尽可能相类似的效果,如洞石上面的凹凸小洞、流淌搅动的岩浆、变幻的云海等,都可归结为设计中肌理的表现手法。

3.1.2造型方面的调查研究

建筑陶瓷的单片瓷砖由于从三维角度上看变化不明显,因此本文所指的是二维角度的瓷砖形状。抛光地砖的基本规格为1200mm×1200mm、1000mm×1000mm、800mm×800mm、600mm×600mm、400×400mm。抛光砖的造型以正方形居多,也有长方形,但较为少见,单片瓷砖可以切割成小块的正、长方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多片抛光地砖的铺贴也可以称之为组合铺贴(见图5),指的是用单片地砖和被切割的地砖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铺贴出来的效果,这种组合方式主要为单片地砖连续组合再配合其它经切割的小块正、长方形或异形地砖。

3.2仿古砖

3.2.1装饰方面的调查研究

从装饰角度来看,仿古砖与抛光砖相比,仿古砖个性化、艺术化强,模仿原生态自然物的形似程度更强。仿古砖的装饰题材较抛光砖丰富,包括仿木纹、仿金属、仿沙漠、仿麦田、仿星辰、仿岩石、仿皮革(见图6)、仿云彩、仿光线等,以及带有装饰性的缠枝花、羽毛等。其中又以仿石材的居多,包括金镶石、云洞石、天源石、古韵石、文化石等。

仿古砖从装饰手法上看,与抛光砖的工艺技术手法有所区别,通过特有的工艺技术和电脑花色模拟,使模仿的肌理图案更加逼真,并增加抛光砖不曾具有的凹凸感和雕刻的立体感,使仿古砖具有更鲜明的原生态美感。

3.2.2造型方面的调查研究

仿古砖与抛光砖相比,规格较小,基本规格为600mm×600mm、600mm×300mm、600mm×150mm、300mm×300mm。单片瓷砖的造型与抛光砖一样,可被切割成小块的形状,但与抛光砖不同的是,被切割后的瓷砖规格会更小。

由于自身风格定位的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多片仿古砖的组合铺贴效果更具灵活性,能在小范围的空间内营造出一定的效果,而抛光砖的自由组合铺贴较多运用在比较大的室内空间中。多片仿古砖的切割拼贴效果如图7所示。

4内墙砖的调查研究

按照建筑陶瓷的装饰功能,内墙砖可划分为瓷片、花片和腰线三个部分,按照室内空间的运用情况则可对应划分为卧室、客厅、饭厅、阳台、浴室和厨房的使用,其中内墙砖又较多运用于浴室和厨房,因此本文只对这两类空间进行调查研究。

4.1内墙砖在浴室应用的调查研究

4.1.1装饰上的表现

从装饰题材上看,在浴室使用的内墙砖其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仿原生态的木纹、石纹等,也包括花卉植物、人物、景物、静物、动物、几何纹样和欧式纹样等。其中瓷片的装饰题材有类似仿古砖题材的纹样,但没有仿古砖的艺术个性,主要有现代清新和欧洲式样(见图8)这两大风格,现代清新风格的装饰题材以几何纹样或抽象纹样最为常见,欧式风格的装饰题材则表现出模仿原生态物体的肌理感。花片和腰线的装饰题材也比瓷片丰富,包括花卉植物、人物、景物、静物、动物、几何纹样和欧式纹样等。

内墙砖在浴室环境中的装饰手法,从瓷片分析,主要包括肌理刻划、平面图案构成,从花片和腰线分析,则表现得更为丰富,包括平面图案、工笔国画、写意国画、水彩、油画、照片、马赛克、浮雕、卡通漫画等。

4.1.2形式上的表现

内墙砖在浴室空间的表现形式,包括重复铺贴、自由组合铺贴、散点式铺贴、图案式铺贴等。自由铺贴可以在瓷片与腰线、花片的搭配上重新设计,根据人们的喜好自由组合;散点铺贴指在瓷片的基础上利用花片和腰线进行点缀铺贴;图案式铺贴包括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铺贴形式。

4.2内墙砖在厨房应用的调查研究

4.2.1装饰上的表现

相比浴室空间,内墙砖在厨房空间的装饰题材较少。由于厨房空间的特殊性,要求瓷砖防污性强,能给消费者带来更为清雅的心理感受,因此其装饰题材多以植物花卉(见图9)、水果、日用器皿、几何纹等为主。在所有的厨房空间装饰题材中,又以水果和日用器皿居多,其中日用器皿类又包括餐具、茶具、酒具、锅、刀等。

同样,内墙砖在厨房空间应用的装饰手法较少,包括平面装饰、水彩、雕刻、照片、肌理等。

4.2.2形式上的表现

内墙砖在厨房空间应用的表现形式与浴室空间相似,包括重复铺贴、自由组合铺贴、散点式铺贴、图案式铺贴的方式,其中图案式铺贴又包括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铺贴方式。

5小结

根据在佛山市主要建筑陶瓷集中展示区的调查,对于内墙砖、地砖装饰和造型上的特点,总结如下:

(1)仿古砖较抛光砖的花色更多,仿造能力更强,艺术表现力也更突出,但抛光砖特有的高贵、简洁的石质纹理同样不可取代,有着不同的装饰魅力。

(2)仿古砖与抛光砖的组合铺贴方法非常相似,都是通过一定规格的瓷砖切割后自由组合拼贴而成。略为不同的是,抛光砖切割后的规格大多数大于仿古砖的规格,其原因为抛光砖多用于酒店、公司大堂或客厅等大面积的室内空间。

(3)从内墙砖的整体装饰内容分析,瓷片的装饰纹理不是一款砖的重点,花片和腰线的设计才是决定它成功与否的重点。花片和腰线的装饰题材和手法才是整个系列能否闪亮的核心。

第2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古为今用,探讨砖雕在现代环境装饰上的运用

综观现今的城市环境设计,信息铺天盖地,高科技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视觉的疲劳和精神的压抑,信息传递的加速带来的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下的强势文化的蔓延,某些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作品虽然口号响亮却不能真正尊重历史文脉赋予我们的乡土特性。社会高速发展却得不到文化方面的补养,缺少底蕴,难免会发育不良。而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和疑惑使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减轻现代社会给人类精神带来的种种压力,不得不将设计理念重新定位于民族、生态、人文等方向。事实上,由人类思维水平发展而形成的种种理论所主导的景观、建筑空间环境形态是自发的、无过错的。但是程式化的表达语言则会导致景观建筑形象呆板,这也是形式雷同的空间效果在我国近年的建筑设计作品中泛滥的原因之一,结果当然不能使观者得到很好的审美体验。因此,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如何挖掘并合理利用珍贵的地域文化、艺术遗产,使其展示无尽的生命力。砖雕现今已经作为室内外建筑装饰的微型雕塑,在天津本地的室内外环境设计改造中应用广泛。景观雕塑手法的乡土化主要体现在:1.装饰构件旧物展新姿原样保留,但须进行维护和整顿,使其与周边环境融合。天津砖雕可喻津门工艺一绝,由于砖雕为纯手工在质地细腻的青砖上雕刻,设计困难,雕刻费工,因此古代遗存下来能拥有很高水平的作品已寥寥无几。现在随着文化修养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砖雕饰品的兴趣越来越浓,尤其是砖雕可以装饰在风霜雨雪中,永不变形。青砖雕刻的古雅韵味,已令文人雅士无限向往。砖雕收藏悄然兴起。在现代环境空间设计中,将传统砖雕与砖石结合砌筑,彰显历史的凝重与记忆。如将砖雕与木材结合,以木材为边框将砖雕镶嵌其中,作为室内墙面、门框装饰,既可起到装饰室内提升风格效果的作用,又可展示收藏作品、保护作品,体现主人的文化品位。2.新做仿旧烘托设计主题修复保留,对原有符号进行修复,并继续保存下去。材质上的创新:新型砖雕装饰件,是由高标号水泥与各类天然砂石聚合而成的仿砖雕刻构件,适用于建筑物室内、外各种雕刻装饰,对仿古装饰、水乡园林装饰、古朴自然风格装饰效果非常好。装饰构件有装饰线条、壁画、浮雕、挂件、摆件、屏风、墙面装饰板等。颜色以古青砖色、红砖色、土黄色、褐色为主,仿砖、仿石效果逼真。特性:强度高、安装方便、牢固等优点。实例: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在城市建设的特色化进程方面结合历史符号的整理、提炼,使明清时期古典建筑的风韵在城市中得以体现。鼓楼商业街仿照明清民居建筑特点,采用砖雕等建筑装饰构件,增添城市的文化气息。在街容整修工程中,把天津明清古建特点、比例特征、构造做法以及细部装饰抽象出来,体现出天津民居的生活气息、厚重的内涵;在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上,围绕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等文化元素,使现代城市功能、现代建筑功能、新型建筑材料等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新旧融为有机整体。另外,古文化街改造项目,对原有街区店面建筑物进行街景立面改造。改造后的建筑物屋面挂青灰瓦,在檐口部位增加装饰纹样,墙身的重点部位增加带有天津文化元素的刘海戏金蟾、八仙过海、福寿延年等图案的装饰砖雕、彩画,在建筑物的底层处运用仿古栏板和古典图案。这样,突出了古典建筑风格,体现了天津民居特色。不仅历史符号得以保留,同时为城市的发展添加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现代景观公园改造中砖雕应用实例也不少,北宁公园后门商业街建筑,杨柳青商业街建筑群外檐装饰中都运用了砖雕作为屋脊装饰。修建工程体现了“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特定的建筑艺术美。外檐装修的砖木雕刻以著名的天津砖雕、木雕为蓝本,充满着浓郁的民间气息。在室内设计实例中天津运河渔村饭店,以经营天津特色地方菜为主,在室内雅间门楣上运用传统民居中门的造型,利用水泥材料压制成匾额,两端饰以莲花牡丹图案,使到餐馆就餐的客人吃出地方特色,吃出天津文化。

新材料老图案历史的符号

第3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咸阳古渡的起源于发展

“咸阳古渡”美景始于秦代。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据咸阳地方志记载,“咸阳古渡”建筑于明嘉靖年间,渡口处建有一座木桥,通陇通蜀,过客众多,为秦中第一渡。“咸阳古渡”为古长安 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古桥遗迹,在隐没百年后,2001年重现人间。

咸阳古渡

今天,横跨市区的渭河上已经架起四座现代化的公路桥和四座铁路桥,还有西宝高速公路桥,成为关中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枢纽。“咸阳湖”的生态景观建设总体规划西自西宝高速公路渭河桥,东至机场高速公路桥,全长15.56公里。一期规划的“咸阳湖”位于咸阳铁路桥以东450米处至中华小区西侧,长5500米,水面宽度350至400米。生态景观工程主要包括绿化、亮化、美化两岸的滩地及岸坡,主要以秦文化为主线,加上绿化、美化,形成咸阳特有的渭水历史文化景观。游客来这里探寻古渡遗址,在怀古的同时,更感慨时代的变迁。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的整体板块。

以渭河为轴线,西起涝渭交汇口,东至泾渭交汇口,南北两岸延伸800-1000米,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该区是西咸都市圈重要的生态景观带。将以河堤建设、河道治理、生态绿化、景观打造为重点,积极开发渭河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渭河生态长廊。

咸阳古渡的消失,是历史的变迁,以渭河为中轴线长达100多里渭河生态长廊,成为西咸一体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正是那传说的秦代阿房宫的历史延伸。

二、建筑景观设计

本次改造方案中,建筑风格为秦汉风格,采用对称式布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造型古典挺拔恢弘。建筑外观以浅灰色为主色调,含蓄淡雅。原有建筑的交通路线不能容纳足够的人流量,在本次改造方案中,在建筑的中间设置了两个拱形大门,使得南北贯通,能更好地分散人流。拱门与仿古的建筑围观协调统一,在表现浓郁的古韵气息时相得益彰。两个拱门之间阶梯的设计,连接了南北有一定高差的地势,形成了视觉山的新颖点。在建筑外立面上,南立面拱门两侧的斜坡上用水纹和云纹浮雕加以装饰。浮雕上方的斜坡采用钢化玻璃,使得建筑室内有很好的自然采光,同时建筑本身也显得更加灵动。北立面的外墙采用大面积的浮雕,再现秦汉时期繁华的古渡场景。除了南北拱门这两个主要出入口,东西两侧也都设有出入口,通道贯通整个建筑,观赏路线灵活,可以应对高人流量的需求。南北外立面的四个阶梯和东西两侧的两个阶梯的设计,使得人们可以在多个方位顺畅地登上建筑顶部,也使得建筑外型上更有层次感,也有步步高升之意。

建筑上的仿古护栏、建筑南面的亲水平台以及特色灯柱等都是古香古色,与建筑的风格协调统一。建筑外的景观绿化尽量利用原有自然景观环境,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调整,既能体现当地的地域点又能保护现有生态。建筑南面临水,南北地势高差大,建筑西侧用阶梯代替原有的汀步,不仅满足了交通上的需求,也突出了建筑的层次感。昔日美丽与离别并存的古老渡口,化身复古与现代一体的端庄建筑,环境的平和与建筑的含蓄融为一体,让传统文化的脉络传承不息。

三、室内设计

本次改造方案的室内空间整体设计风格为新中式风格为中式风格,充分运用秦汉古典历史图片等相关元素来重现秦汉时期咸阳古渡的繁荣昌盛。

此次改造设计中,室内空间亦是采用对称均衡的布局。从功能 上大致分为遗址展示区、休息区、通道、楼梯间、办公管理区、卫生间、配电室、监控室等功能区。平面布局上,功能分区明确,观赏路线清晰贯通。立面上,装饰风格浓重而成熟含蓄,颜色沉敛深厚,细节富于变化、文化品位浓郁。

匾幅、中式格栅、石雕石柱、展示面板、仿古船、砖雕、月亮等古香古色的中式元素,在运用中相得益彰,表现出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室内空间。尤其是遗址展示区的仿古船,它仿古的设计和立体的效果,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中式格栅的运用,在展示了它古典之美的同时,还丰富了空间的层次。

此次改造设计中,运用中式风格的同时又避免了繁琐的装饰,中式元素与现代材料的巧妙兼容,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古典端庄又不失简介大方的现在中式韵味。

第4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设计,仿古建筑,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居多.木结构有很多优点,倒如卯榫结合整体抗震、雕粱唾栋艺术纯粹、单体组合空间丰富等;但也有许多致命的缺点,例如取材匮乏、腐朽老化、制作复杂、单体空间单调等。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合理化、规律化的在古建筑中应用,使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既保持浓郁的中国古代特色又能摒弃木结构的致命缺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特点分析

1.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概念简述

中国建筑文化历史悠远,形成独特,建筑物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宏伟中不失细腻,庄严中不失优雅。而“仿古建筑”一词正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末学术界在理论上的探讨, 褒贬不一, 可以说它经历了一个坎坷不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仿古建筑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 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狭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 在特定范围内对古建筑的复原,严格讲属于文物修复范畴。

2.仿古建筑的特点简述

仿古建筑通俗点讲既是用现代的施工工艺体现古代建筑的外形。而我们知道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理论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存在高层结构;故而现今的仿古建筑多以单层和多层为主。众所周知,现代多层建筑多为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所以在仿古建筑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一)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体现在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保持构架制原则。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鉴于木结构的耐火性很差且使用周期短,在现今建筑中已经不提倡使用;而构架制的结构形式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极为相似:传力途径明确,主体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这就说明框架结构是最能体现古建筑精髓的结构形式。这也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但彩画制度这一形式在现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只能通过外贴或喷绘等装修手段才能达到。

(三)中国古代建筑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间传递荷载以及承担抗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精华所在。随着现代结构形式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这一重要的结构构件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质性作用,而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装饰构件。但是它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性构件是不可或缺的。

(四)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正是由于这种理念,古代建筑的单体建筑形式也是高度统一,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这些特点难免单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建筑的多样性,而古代建筑师则从建筑组群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从而使庭院变化丰富多彩的。而在古代园林的设计中这些特点并不明显,原因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各式园林。

三、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仿古建筑中应尽可能的以现在设计方式来使得各个方面的特点得到显示。中国古建筑中以明清时期的苏式园林古建最具代表性,也最为人们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苏式古建为主。仿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笔者将以一个简单的仿古建筑设计做出分析。

1.景点的整体规划

如图1,该景点是为纪念一个上古凰落架”的传说依山而建。简单地分为两个标高平台。

首层平台是一个小型的游园,二层平台是围绕一颗老梧桐树的纪念游园。两个高差所形成的两个立面采用汉阏组合造型,第一立面两组组合,中间设神道,通过神道台阶上至第一层游园平台,该平台采用对称手法完成以铺装、落差广场、旱地喷泉等要素组合的休闲广场;第二立面一组组合,中间设过门阀门,阕门两侧分列两组阁和宫墙,通过阕门上至二层纪念平台。该平台上设纪念亭和老梧桐树遥相对应。其间夹杂绿化、铺装、廊道、水池等园林设计因素。

2.单体设计

如图2,汉阕的造型古朴刚劲,别名凤阕,能够很好地突出该景点纪念。凤凰落架”的古老传说。将单体的阗分体量大小,前后不一地组台在一起形成立面造型就要求单体的阔比例及大的构件仿古特点明显,且利于现代结构施工。

设计中通过对古代汉阋造型有选择取舍,强调大形体的同时忽略某些结构细部,尽量通过小型装饰构件体现古朴的昧道。单闫分上下两层檐,中间是空口回音腔体,内置风铃致枚,每当山风吹过铃声清脆引人寻觅。戗脊、覆瓦条等构件粗拙刚劲.线条挺拔。双层阕顶面覆墨绿琉璃平瓦,其余外露面铺青灰陶土砖。阕体正面中间置古式青铜浮雕。总体组合色调以青灰的阕墙、青灰的铺装地面、墙上铜制金属花箍、古松柏、红绿的花草构成既庄重又活泼的纪念场所。单体组合方面通过阕体的高低、前后错落,材质的转换,横向竖向线条的对比,墙体古式花盆的点缀形成单体的统一,丰富的多角度观感组合立面。

3.结构分析

如何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百分之百解决建筑设计的思路,在基础承载、基础形式、墙体形式、阕头形式、细部构件等方面分别对待,既要考虑安全合理.又要考虑经济实用。由于该地盛产石灰石,所以在基础和墙体上采用了M7.5水泥砂浆浆砌MU20石灰石,在围头标高范围内采用了内部框架,两层檐板和竖向腔板从框架梁上以折板的形式挑出,板厚100 mm,壬10配筋,根部由于双层板厚承载剪力不是问题,主要荷载考虑板自重、瓦板重量、风荷载、雪荷载。内部框架柱基础伸人浆砌石灰石满足锚固,并每隔800mm环形拉结一道框架梁,框架梁内侧挑出基础板,上浆砌石灰石作为压载。且为防止风的侧向力,必须在框架基础上砌够足够压载的石灰石,防止阕头的侧倾。其余戗脊等构件按照加工尺寸,用细石混凝土9号铅丝做骨架,壁厚15 mm,预制后,焊接在相应位置的预埋铁件上。外露装饰分90采用铺装、抹面涂料、斩假石等做法。

四、结束语

通过对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对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借助古老传说的优美意境,和谐地与景观规划有机地融为一体有了浅显的认识和大胆的尝试。该景点建筑建成后,给人以建筑总体布置。彰显雄浑大气,单体建筑突出沉稳厚重,细部装饰刻意精雕细琢的感觉,是谓成功的现代设计思路,同时也成为人们在闲暇时观赏、游览、休闲、散步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牛毅胜 浅析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7年28期

[2]张向东 肖胜利 夏琪谷 洪勋 马学 仿古建筑地震灾后重建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施工技术》 ISTIC PKU -2011年6期

[3]张福萍 仿古建筑结构设计实例简介 [期刊论文] 《煤炭工程》 PKU -2003年9期

[4]谢海燕 浅谈仿古建筑的设计――永定下洋温泉度假酒店设计 [期刊论文] 《建筑设计管理》 -2012年7期

第5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三维仿真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档案管理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3D Simulation in the File Manage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Renew Project——Taking The Foshan Ancestral Aemple to Donghuali Area as an Example

ZHENG Nan, CHEN Ruixin, ZHU Guangtang

(Foshan Urba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enter,Guangdong,Foshan,528000)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key technology of 3D simulation applicated in file management of the Foshan Ancestral Aemple to Donghual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 renew project, which is adopted in the practice. First, 3D laser scanning is used to collect the accurate spatial coordinates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Later on, 3D models of indoor and outdoor buildings are created. Finally, the 3D simul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3D simul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diversified styles of file management for the protection, rebuild and imit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Keywords: 3D Simula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 renew project; fi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体现了一个区域的文化积淀,属于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和保护成为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当前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过程中,档案管理成为保存和延续城市记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大都利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对改造过程进行记录,缺乏直观性与生动性。本研究旨在将三维仿真技术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档案管理中,利用三维仿真形象、直观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延续城市记忆、建筑文化与人文景观,使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祖庙东华里片区位于佛山老城中部,该片区属佛山老城区的核心保护区,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祖庙和东华里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简氏别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007年开始,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正式启动,改造过程中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步开展。收集的档案包括摄影摄像资料、实物档案、录制口述档案、制作声音档案、建筑物调查资料、绘制建筑图(或建筑绘画)、历史文化考证、以及广泛收集政府机关、建设施工单位、新闻媒体等单位形成的资料等。

2 关键技术

2.1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及传感装置所创建的一种虚拟环境。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1,2】。虚拟现实技术是三维仿真展示系统搭建的基本技术支撑,利用各类三维模型搭建模拟环境景观的虚拟三维场景。在这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下,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建筑区域进行全方位审视。利用这项技术,提供一个逼真的三维场景,身临其境地在虚拟的环境中行走、漫游和飞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以三维展示的方式,再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全貌。

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采用非接触式的测量方式,具有快速、精确、多方位、“所见即所得”等特点,为古建筑测绘提供了具有革命性的方法。三维激光扫描能够快速获取点密度和精度都非常高的建筑物点云数据,将所测量的对象进行1∶1的实景复制三维成型,由传统的实地野外手工测量转变为室内计算机对点云数据的高精度测量【3】。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空间点云数据,可快速建立结构复杂、不规则场景的三维模型,而且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不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因此,在古建筑三维建模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3 研究思路

在本研究中,综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建立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代表性历史建筑精确数字化档案,并搭建东华里三维仿真管理系统。

首先,获取代表性历史建筑精确的三维坐标、立面图等建筑档案资料,为古建筑保护、修建和重建的提供精准历史资料。鉴于该区域内建筑形态以不规则的古建筑和岭南独特的建筑装饰构件为主,因此,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大量采样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形成点云数据,进而形成单体建筑的立面图和历史装饰构件的大样图等资料。

第二,选取历史文化街区内代表性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基于高精度的点云数据和其它测绘数据,结合三维模型技术对东华里室外和室内场景进行三维建模。为三维仿真展示系统搭建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搭建三维仿真展示系统,构建虚拟三维场景,在三维场景下浏览、查询独具特色的清代岭南建筑和特色建筑室内家具摆设,真实再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貌和人文景观。

通过建立多方位的数字化成果,用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城市的建设,为特色历史建筑的维护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料。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路线图

4 研究内容及实践成果展示

4.1 建筑物三维激光扫描

(1)点云数据的采集

扫描前仔细踏勘测区的道路及建筑分布情况,根据控制点的分布情况,设置合理的站点点位,保证数据具有一定的重叠度,从而避免出现扫描盲区和点云拼接后的数据出现黑洞。扫描点云间距设置为2mm,保证成果足够的精度。

(2)点云数据的处理

把采集的不同站点间的数据进行拼接及坐标转换,以获得被扫描的历史建筑物完整的点云模型,并将同一扫描对象不同测站的数据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下。此外,需要对采集数据进行平滑和去噪处理,消除采集过程中环境和系统等因素的影响。最后产生的点云数据为历史建筑的档案记录、三维可视化和逆向重建等应用提供精准数据依据。

建筑物三维激光扫描流程如图2所示。产生的点云数据如图3所示。

图2 建筑物三维激光扫描流程

图3 点云数据

4.2 建筑物室内外三维建模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点云数据,选取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建立室内外三维模型。东华里是佛山现存最完整的清代庄宅式府第建筑群组,具有典型的岭南民居建筑风格。通过室内外三维模型的构建,真实模拟东华里特色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家具、陈设等岭南特色民居和人文风情。其中,室外三维建模对象包括道路、建筑及附属设施(特色雕花、构件等)、植被以及其他设施等。室内三维建模对象包括建筑内部结构(包括建筑物的墙体、梁、柱、走廊、楼梯等)和装饰性物品(包括家具、构件、字画、装饰等)。建筑物室内外三维建模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建筑物室内外三维建模流程

4.3 三维仿真展示系统搭建

在完成室内外三维建模的基础上,搭建了东华里三维仿真展示系统。系统具备实时、交互的三维功能,同时建立了传统表现方式无法提供的交流界面。在从不同角度(包括室外和室内,上楼和下楼等)纵览东华里的建筑布局和室内陈设的同时,还提供信息查询、二维导航、路径漫游等功能。

5 结束语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三维激光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了三维仿真展示系统,为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重建和仿建等积累了多种原始信息,保存了较完整的技术资料,同时也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过程中的档案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今后应用可通过定期采集更新已有数据,结合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属性数据,进一步在古建筑现状评估和检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新邵,骆文芳,杨武.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月,第21卷第4期: (69-73).

[2] 汪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 周立,李明,毛晨佳,吕晓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修缮测绘中的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 2011(04): (47-50).

[4] 周华伟,朱大明,瞿华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GIS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 2011(06): (73-77).

[5] 杨伯钢,张保钢,冯仲科.北京西四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12): (205-207).

第6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仿古建筑;屋面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1 引言

仿古建筑毫无疑问已经成了现如今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仿古建筑被应用到现代建筑和园林工程中,应用大量仿古建筑风格的项目主要是如娱乐、餐饮业、度假旅游、社会公用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风景区等。我国当代仿古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入城市和风景区中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不管是在富有古代气息的小古镇,还是在现代氛围浓厚的大城市或是风景名胜地,我们都可以见到型式多样的仿古建筑。

2 仿古建筑的屋面结构

迄今为止,我国比较常出现的几种主要的仿古建筑坡屋面结构主要为屋架和屋面层,屋架形式有木结构屋架、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架,屋面层形式有瓦屋面层、钢筋混凝土屋面等。仿古建筑坡屋面形式有人字形、单面坡形和多面坡形。仿古建筑坡屋面一般有瓦件、苫背、屋脊、宝顶和防雷设施等附件,仿古建筑屋面的附件有陶制品、矿渣制品、水泥混凝土制品、钢制品、铜制品等类。

3 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屋架和屋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仿古建筑屋架和屋面层的主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屋架和屋面层分项工程施工前,需得到监理部门的审批,然后才能开始施工。在钢筋混凝土屋架施工前应制定混凝土屋架专项施工方案。下面的几点问题是要在钢筋混凝土屋架施工过程中谨慎注意的。

3.1 规范屋架混凝土施工,克服质量通病,避免混凝土产生秘水离析、蜂窝、孔洞、明显的温度缝隙等质量通病。针对这些缺陷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1)制定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尤其是水灰比和砂率,以便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等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和现在浇筑要求。(2)在施工中严格测定砂石的含水量,准确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持设计的坍落度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避免浇灌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拌合物秘水离析、混凝土拌合物沿着屋面流淌、混凝土凝固后出现蜂窝麻面和强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因此一定要控制合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和坍落度。(3)控制水泥、砂、碎石或卵石等材料的质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拌合站应提供配合比报告、出厂合格证明和抗压强度报告等质量保证资料。(4)规范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发生混凝土拌合物发生秘水离析、凝土凝固后出现蜂窝麻面、强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5)严格屋架和屋面混凝土浇灌顺序,合理设置施工缝。屋架和屋面现浇混凝土一定要合理进行分段分区,科学设置施工缝和膨胀缝。(6)控制屋面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和均匀度极为重要,保持屋面层混凝土表面的收光的平整度。(7)模板工程有牢固的支撑,支撑系统需要经过安全技术设计和验算合格。(8)规范混凝土的养护方式和养护时间,按照规范制作试件,一般屋面和屋架现浇混凝土采用渗水土工布覆盖养护,养护时间应达到7天。冬季气温低,一般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度不允许进行屋面层和屋架混凝土预制或现浇施工,若必须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的防火层、保温层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在此不赘述。

3.2 保证钢筋加工、连接和钢筋骨架安装质量。(1)控制钢筋、焊条等原材料的质量。钢筋、焊条进场前提供质量保证资料和检验报告,钢筋进场后,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取样复检,复检工作应由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合格才允许使用。(2)主要受力钢筋、箍筋和构造筋应按照设计图要求下料、加工,主要钢筋弯头符合施工规范要求。(3)钢筋的连接方式和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的还需要满足现行《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等规范要求。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按照有关规程进行分批取样检验,检验合格才允许继续施工。(4)钢筋骨架的安装尺寸误差、绑扎和焊接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避免因钢筋骨架尺寸偏差过大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露筋问题。

4 仿古建筑屋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下面介绍仿古建筑坡屋面一般有瓦件、苫背、屋脊、宝顶等附件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瓦件施工

我国古建筑所用的瓦件规格为九样制,通过业内工程人员的多年实践, 一般采用“筒瓦宽”为主选瓦件,当筒瓦宽的尺寸确定后,以此尺寸查样式表中筒瓦的相近稍大尺寸来确定“样数”。对于一般屋顶,筒瓦宽按椽径选用,例如椽径为12cm,则可查样式表,选用七样筒瓦口宽12.8cm;若遇椽口很高的城台上建筑,可按选定值加大一样;对重檐建筑,要求下檐比上檐减少一样,如上檐瓦件定为6 样,则下檐应为7样。

4.2 苫背施工

现在的仿古建筑不再做泥背,因为泥背容易生长植皮,造成瓦口阻水,植皮的生长还会引起防水层的破坏,因此均做炉渣背,其优点是强度高、堆积密度小、易操作、易干透。对于坡面的囊势要求及整坡的平整度,应严格根据屋面的举架构造进行囊势调整,在确保最薄处不小于30mm的前提下,采用直径为4mm的细钢丝进行造势贴灰饼,而后统一挂线找坡带势。如果囊势不一致,平整度就不合格,势必造成铺瓦砂浆的厚薄不一致,不均匀厚度砂浆的干缩系数也会不一致,最终会造成屋面瓦垄不流畅,即“跳垄”现象。对于炉渣的拌和,应以机械拌和为宜,先把炉渣、石灰拌和,经过48h的闷灰,使石灰熟透。使用前再加水泥进行二次搅拌,随拌随用,配合比为水泥:石灰:炉渣=1:2:7,并应控制炉渣粒径,不得大于10mm,这样才能保证质量。

4.3 屋脊安装

现在的仿古建筑屋脊多采用压肩法,按水平线先粘贴当沟片,砂浆须饱满,粘贴须牢固,把瓦垄端头部压严压实,然后粘贴脊片瓦,采用1:1加胶水泥砂浆粘贴,严禁用铺瓦砂浆粘贴。脊盖瓦坐浆须饱满,顶头缝砂浆须挤严。按照定位线安装鸱尾及宝顶等大型箱体。鸱尾及宝顶内用型钢作构造柱,焊在脊背的预埋铁件上即可。先根据柱位,将箱体的底面开孔,再把箱体上提后放下逐层安装,并应在空腔内浇筑1/3高的轻质混凝土固定箱位,不能灌满,以防高温撑裂箱体。

4.4 宝顶安装

对于攒尖屋顶的宝顶来说,一种情况是宝顶为陶质制品,为了防止有水浸湿使得冻胀破裂的问题出现,宝顶应该分层安装,使用竖筋和铜丝紧紧拴住,其间填充介质采用细石混凝土,但要注意:最顶层应有漏水孔的设置,有空隙约5-8cm,因此最顶一层不能填实;另一种情况是宝顶是金属制品。这种情况就要注意连接和防水缝隙的问题。宝顶制作安装也要进行分层,将钢筋混凝土防雷柱(雷公柱)设在中间,连接防雷柱时一定要结实固定,填充介质为轻骨料。

5 屋面的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的质量控制要点是:(1)在铺瓦过程中如果有发现疵瓦或者坏掉的瓦应该及时更换剔除。(2)为了避免有瓦面污染的问题出现,铺瓦的操作人员应随着瓦沟清洁瓦面上残留的余浆,并在铺好屋面后马上进行勾缝处理。在进行瓦屋脊的铺砌时,梯子板应该用草袋子在已经铺好的瓦面上垫起来,操作人员在上面运瓦、运灰时应动作轻缓,避免猛冲猛撞。(3)不能在铺好瓦的屋面的砂浆还没凝固时就在上面踩踏或者走动。铺瓦的操作人员应尽量不要在瓦上行走,如果实在没办法,为了使得瓦不被踩坏,铺瓦人员在瓦上行走时应使脚踩在瓦的底部顺着瓦底。

6 屋面的施工安排

(1)在屋面混凝土附件制品安装施工或现浇施工安排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冬季,因为在冬季时气温低,而铺瓦是一项高空露天作业很难做到养护保温,很容易出现温差裂缝、低温收缩等通病,使得工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2)为了避免出现垄背上下端出现“坍鼻梁”现象以及“跳垄、跑垄、滚垄”现象,铺瓦作业可以对多个操作面进行对称划分,在可能的情况下缩短施工周期,扩大工作面。随着铺瓦进度,屋面上的瓦件应有序有计划的上瓦,避免因来回的移动而窝工,瓦面上的瓦件的分布堆放应合理均匀,轻拿轻放在还没铺设的地方。

7 结束语

仿古建筑的屋面工程是一项工艺较为复杂和综合性强的结构,是仿古建筑中的关键部位,该部位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仿古建筑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质量。仿古建筑屋面的设计和施工应注意挖掘、总结和发杨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工艺和材料,要对仿古建筑屋面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最大可能地传承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同时,由于当代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在仿古建筑的屋面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与当代技术进行结合,总结和创造出仿古建筑屋面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古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强.浅谈仿古建筑歇山屋面施工[J].鸡西大学学报,2011(01).

[2]刘卉.仿古建筑坡屋面设计探讨[J].上海建设科技,2009(2):31-33.

[3]郑键雄,罗志勇,刘艳玲等.论仿古建筑在防雷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建设,2011(7):31.

[4]宋敏菠.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8(11):178.

[5]姚运良,班振洋.浅谈仿古建筑屋面琉璃瓦施工工艺[J]科技传播,2011(11).

[6]刘强.浅谈仿古建筑歇山屋面施工[J].鸡西大学学报,2011(01).

[7]吕俊杰等.仿古建筑屋面施工注意问题[J].建筑工人,2012(04).

作者简介:覃文元(1968,4-),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身份证号430103196804204175,从事建筑、市政和园林绿化专业技术工作。

第7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古建筑;设计;现代建筑;比较;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现代建筑的设计

(一)形式对功能的服从

在功能化的时代中,我们使用电梯使楼层越建越高,自动火灾系统、电子防盗使我们更安全;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此方便的功能却将我们的生活同一化,本该多变的建筑形式被圈框起来。“形式服从功能”使建筑师的思想被条款限制,这些功能使建筑师看不清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建筑周围的客观环境等等,从而产生出一些没有特征的建筑。

(二)把握本质,演化出更多更有创意的东西。

很多人认为东西方的建筑理念是相同的,设计是无国界的,但是如果具体到一个项目,传统的文脉必须要尊重,特别是居住建筑与人的生活习俗、地方气候条件、居住模式等决定因素要在设计方案里得到很好的反映,就不能够随便引入一些外国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它又是有国界的。

二、现代仿古建筑设计风格

仿古建筑是仿造古代建筑的形式,提取古代建筑的某些有特征的、能表现历史风貌的元素进行设计。不是单纯的仿造,而是抓住古代建筑那些元素结合现代的装饰工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华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深厚,这很有利于设计师的创作。现代仿古建筑风格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西式建筑的基础上附加上中式传统建筑形式。然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世界,大量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对西式建筑的盲目崇拜,风格的模式化使得城市变得单调。专家和民众开始反思现有的建筑,要如何既体现了当地的特色,又起到保护传统的作用。

三、现代商业街仿古建筑方法

现在的商业街改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旧建筑整体拆除,然后重新定位风格年代重建。

某商业步行街完全拆除了原来的老街道和旁边的建筑,以完全现代的风格重造商业街。商业步行街由二大核心街区组成,其中一条作为百年老街,沉淀了久远的历史情结,在整体的表现上,更多的突出古朴的元素;而另一条街是改造而成的。由于商业街新建筑的风格都是现代的,为了体现街道原来的历史,特地在商业街的东西两头设立牌坊以作纪念。这种把旧的建筑完全拆除的方法,从施工方和设计方的角度来说是节约时间和资金的。由于旧街道房屋被整体,设计者相当于从一张白纸上描绘新蓝图。不用为如何保护文物伤脑筋,新的商业街设计风格就更容易确定,从程序上、人力和物力上都简化了。这虽然支持了城市化进程,刺激了投资,繁荣了商贸。但是,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没有好处,类似于中国朝代更替运动中,新建立的君王要把前朝统治者的宫殿烧毁的举动。这种设计方法,抹杀了人们对旧街道的记忆,剥夺了后代人感受传统建筑文化底蕴的权利。这个百年老街,是先人留下的物质遗产,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先人给后辈子孙们留下的财富,不是属于某一代人的。我们没有权利摧毁它。第二种,在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局部外观的改造和对旧街道整体进行景观的规划和形象的包装。一般旅游景点采取这种方法的比较多。

四、古建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

(一)古建设计与现代的比较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我国古典建筑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现代我们的建筑都由更加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做框架,木材已经退出了建筑历史的大舞台。木结构确实有着很多问题,砍伐树木会导致森林减少,同时木房屋也存在防火,防虫,防潮等大量问题。材料的转变也带来了结构上的转变,钢筋混凝土在抗压抗拉能力上远远高于木材,所以建筑才可以越建越高,既节省空间又开创了一种建筑的新格局,同时在安全性上也得到了保证。

中国建筑的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古建的特点如前文所述,就空间上来说古建在平面上讲究围合,即房屋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而现代中国建筑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为了节省空间主要以楼房为主,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小区(即包含多个建筑),楼与楼之间配以绿化。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由平面展开向竖向延伸发展。

(二)思想上的融合

“中国固有式”建筑的正式提法出自民国政府,具体而言它是指运用西方建筑技术手段,同时又具有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某些形式特征与视觉效果的中国近代建筑。这一阶段的建筑师们纷纷提出“依据旧式,采取新法”,即在思想上仍然禁锢在中国古建筑的设计思想上,但在材料和技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可以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建筑师的思想开始有了转变。

“民族形式”建筑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便使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思想充满了政治性和传统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形势与社会的不稳定使得建筑师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出现了以宫殿式大房顶来表现民族形式的建筑。设计师们抛开低矮的木式建筑,将古代中国式的屋顶架在砖与水泥的结合体上,以衬托“民族”特色。

由横向发展变纵向发展,有人认为做到三层就已经不能算是中式建筑了,这种思想大大限制了中式建筑的发展空间。而部分项目把中式建筑的精华和理念应用于小高层、高层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

中国的传统住宅与西方的住宅在空间格局上的不同之处在庭院,西方是以起居室为核心来布置它的功能,而中国是以院子为核心的,生活的场景都在院子里面展开。因此,做好院子与房子的布局关系,也就做出了中式建筑的精髓。

结语

中国古建设计与现代的融合还有很大空间,我们既可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又可以从国外借鉴经验,也可谓效法自然。今后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建筑的“意”“境”,找出属于中国的文化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古建筑语言[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330.

第8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1.缘由

1.1选题背景

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富豪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使得国内原有的,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所谓的西式楼房,取而代之。身处现代的我们,生活方式虽与过去大不同,却依然保留着我们自己的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生活,工作,以及饮食习惯,着装,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与西方有着显著的差异。然而,随着近代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完全照搬“宫殿式”的结构,确实已不符合近代科学与艺术的理想。而此刻,在当代学术对仿古建筑设计的一片质疑声中,揭示仿古建筑的真正意义,以及对目前走出生搬硬套古建筑形式的仿古误区是有很大意义的。

1.2提出问题

第一、特色危机: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现代化进程加快,当我们的城市决策者们在为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而自鸣得意之时,有见地的专家学者们则对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特色危机”问题表现出极度的忧心。“千城一面”(见注释)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第二、仿古危机:由于城市风貌特色处于发展的历史交叉口。全国各地都在努力保护各自的文化底蕴,因此旧城改造之风戛然兴起,一些利益熏心的开发商也从此寻找到一条暴利之路,使得开发之后的古镇变成车水马龙的商业中心,各地都企图从中寻找当地致富之路,从而使中国古城的改造跟风仿古而粗制滥造,优劣不齐。

2、江津――长江的水运枢纽:

2.1 地域背景

江津隶属重庆市的四个区之一,位于长江上游,其名始于隋,是重庆所属县市中定名最早的县之一(仅次于垫江县),据《太平寰宇记》载以斯地在江之津,故由原名江阳改为江津,遂沿用至今。

石门镇位于江津西北长江之滨,石门山川形胜、区位独特、资源丰富。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成渝铁路两大水陆交通动脉,吴朱二级公路纵贯全境,年吞吐能力达400万吨的货运码头辐射川、滇、黔及渝西等地。

在江津乡镇地名中含有“山、石”的有六个:琅山、龙山、四面山、石蟆、羊石、石门(中山因原名三合场,不列入其中),相关的有一个:阳岩。这些乡镇名或因境内山名,或因传说名,但都共同传达了一个地理信息,即江津是一个多山多石的地区,表明“山石”已融入了该地的历史文化当中。

2.2何为仿古建筑与旧城

仿古建筑:广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狭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在特定范围内对古建筑的复原,严格讲属于文物修复范畴。本文所研究的仿古建筑属于广义的范畴。

旧城:“旧城”是以时间概念来指对特定的城市空间,其对应的是“新城”或“建成区”的概念。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划定旧城的时间概念。重庆将1989年5月《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理》实施以前,已作为城市用地并进行了建设的地区,称为“旧城改造区”。旧城区一般处于城市建成区的主要区域,长期以来这些地块形成了与城市功能和形象极不协调的大片“停滞发展”的旧城区。

3、研究背景与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重庆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这种趋势产生了对土地资源的大量需要,这与重庆城区土地资源并不丰富的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因此,对土地的需求形成两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趋势:一是城市在向周边扩展,形成“郊区化”或“城市粘连”的现象;二是针对相对滞后的建城区(旧城)特别是周边的乡镇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对历史文化底蕴有价值的地方给与翻新和保护。

3.2 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国家看起来新楼很少,实际上与这些国家不崇尚“拆旧建新”,而是喜欢搞“建筑再生”有关。这种既环保,又能够保存文化的做法,不但让旧的建筑焕发生机,而且节省了建新的成本。例如英国的“旧城改造”换一片瓦都要打报告。日本修建文物古迹致力于修旧如旧,在翻新过程中,也很少把旧建筑物拆光扔掉,能利用的材料任然继续利用。由此看出国外并没有纯粹的仿古建筑。

3.3 对目前仿古建筑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 目前的研究成果多为对仿古建筑的批判性的解读,并未提出实质性和具体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2. 以往对某个案例旧城改造的研究多为在其地域文化的价值方面来宏观和直观的分析其优劣,很少有对其如何仿古?为何仿古?具体在哪仿古?有针对性的说明。

3.对待巴渝民居的研究成果多为其吊脚楼的建筑样式和院落样式的研究,在其与其他民居的差异性上寻找立足点不够全面。例如湘西的吊脚楼。

4、仿古建筑在旧城改造中的现状和发展

4.1 仿古建筑在旧城改造中的利用形式

不是简单的利用符号化的东西进行组合与拼接,而是需要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提高自身素养。在这个基础上把握建筑造型样式。所建造的仿古建筑既能丰富现有的建筑形式,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并且和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

4.2 仿古建筑在旧城改造中的功能分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大型现代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日益增加。而商业价值是普遍开发商和区县政府最为看重的领域。

4.3 巴渝民居在仿古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古往至今巴渝民居以吊脚楼建筑样式以及其院落方式为人所知。如今以重庆江津的石门古镇的开发为例,从石门当地的建筑材料石料为基础探讨具有当地特色的巴渝民居建筑。深入了解巴渝民居的文化特色,寻找其历史的构成、生活的反映、文化的积淀,结合当今国内外仿古建筑的现状从而探讨仿古建筑的新出入。

5、研究意义:

5.1 社会文化意义

数千年的中国建筑史实际是数千年的文化史,积淀着社会伦理、风俗习惯、宗教精神、审美意识等丰富的文化蕴涵。文化通过建筑形式展示给人们看,试想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其建筑设计如果缺乏文化思想,尤其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撑.那么我们生活的建筑空间将是何等的苍凉,何等的浅薄。

5.2 社会现实意义

社会时代的演进,迅猛地涂抹着城市记忆,改变着建筑形态内容。人们习惯于以技术语义和功能语义阐述着建筑的含义,机械地将建筑视为工业化的产品,却忽视了建筑在文化体系中承载的文化记忆和生活情趣功能,给观察者和使用者留下了索然无味的感触,也使我们的环境显得冷漠和苍白。

不可否认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重建、新建仿古建筑,并不属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善举,从中更多看到的是利益驱动的影子,许多地方政府更多是将它作为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充其量不过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或是其它方面的需求,只可惜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是热闹了一阵子,就冷了下来,因为人们真正在意的还是货真价实的历史建筑,而对“人造景观”缺乏热情,甚至不屑一顾。所以探索一条从长远发展来看的仿古建筑之路。使得仿古建筑真的能够留住值得回味和纪念的历史痕迹是非常重要和急迫的。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第9篇:仿古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园林 仿生 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摹本,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美景名园。因此,深人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熟悉大自然,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源泉,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证明了这一点。经研究发现,由选择进化磨合积累的功能,最符合大自然的和谐原则与优化原则[1]。人们向大自然学习, 由此诞生了仿生设计学,园林设计师们从仿生设计学中汲取灵感,充实和丰富着园林设计的设计语言。

二、仿生学的概念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质、原理、行为以及相互作用,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科学。而仿生设计学则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以自然界万物的生理、结构、形态为设计理论,在设计过程中应用以突出其功能性。目前已涉及到数学、生物学、电子学、物理学、控制论、信息论、人机学、心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动力学、工程学、经济学、色彩学、美学、传播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

三、仿生设计在园林中的应用

仿生设计在园林中的应用是以上述四种原理为指导,以高科技为手段,将生物界某些外部形式、内部结构与自然环境共生繁衍的特殊规律及生态美学的法则应用到设计中,在结构、功能形态上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目的。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仿生学包括:材料仿生、机能仿生、结构仿生、形态仿生及空间仿生等。

1、对材料的仿生

仿生材料是对生物组成、形态及结构的研究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作用和功能的材料。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对材料的仿生设计多指对材料进行加工和拼接,模拟生物的表皮图案、色彩、纹理,形成不同于原始材料的肌理、形态。例如,运用卵石、瓦片等组成的丰富多彩的“花街铺地”,景观中对仿木、仿竹、仿石材料的运用,都能使这些材料既满足功能的要求,又不破坏统一风格;将碎瓷片嵌入水泥中形成的各种彩色图案,用人造沙砾制作岩画、模拟沙滩,用人造贝壳制作花朵等,既经久耐用,又朴实自然;釉陶瓷片、马赛克的应用为模拟动植物或物质的形态、进行肌理重构创造了条件,较好地体现了天空湛蓝的色彩与光影变幻的效果;依据蜂窝原理制造的蜂窝泡沫混凝土,既隔热又保温,结构轻巧且美观;依据蜥蜴皮肤对环境的反应原理制造的建筑界面遮阳百叶作双层皮,具有夏天挡阳光,冬天作为日光采集器,加热空气预热空调的作用。

2、对形态的仿生

形态仿生是基于人类美学的出发点,通过对生物体形态的模仿,使建筑形象生动、有趣,愉悦人的视觉感受;或者根据一些提取自生物的符号,来表达某种具体的象征意向。在园林规划中形态仿生又分为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

(1)具象形态仿生具象形态仿生设计是自然界生物形态的直接再现。根据自然界中动物或植物等的形态、造型、色彩或图案进行构思设计,并力求最真实地再现和描绘自然界的形象,反映出设计师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情感寄托。在园林规划中具象的形态仿生设计应用比较广泛,如我国古代纹饰商代的饕餮纹、战国的蟠离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等都采用具象的仿生来模拟大自然的形象。在西方也有具体的应用,如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及爱奥尼柱式分别模仿男性威武和女性娇媚的体态;再如,在居住小区中常用树木修剪造型而成的鸟类、动物形象,用石材等制作的人物塑像等小品;在铺装上有模仿大地干裂的冰裂纹的铺装,模仿鱼鳞形状的鱼尾纹铺装等;还有蒲公英状的喷泉,模仿大自然台地的地形都能满足人们接近大自然的需求。

(2)抽象形态仿生抽象形态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来源于自形态又不同于自然形态。抽象形态设计通过简单的形体反映物的本质特征。它是通过联想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对比、分割、重复、渐变等形式法则或组合视觉审美元素,将自然具体的、精细的生物形态,经过归纳和总结,演变成抽象的、单纯的形态,使形态表现出节奏感和秩序美。抽象仿生设计在主观感受基础上具备联想和暗示的特点。在园林规划中日本的枯山水园林就是典型的抽象仿生设计,用白沙象征大海、置石代表山体,抽象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整个设计充满隐喻的色彩。

3、对空间布局的仿生

对空间布局的仿生常常融合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多项仿生设计,并通过艺术的提炼与升华,使这些设计在三维空间内得以重组。我国古代,很多城市的布局采用空间布局的仿生设计理念。如苏州古城龟城、开封古城卧牛城、杭州古城凤凰城、泉州古城鲤鱼城、龙盘虎踞南京城、金马碧鸡昆明城、岳麓山下长沙城(古城中轴线正对岳麓山禹王碑)、广州五羊城、“龟城有灵、七桥似斗”的成都等。安徽宏村亦开创了仿生设计在园林规划应用的先河,规划并建造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宛如“牛头”,村头2棵参天大树恰似“牛角”,前后4座横跨古阳水的桥梁像“牛腿”,村中数百幢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如卧牛盘踞;一条近lm宽千米长的清澈水渠形似“牛肠”环绕全村,盘曲流经各家各户,村中半月形池塘月沼和村南较大水面南湖分别是“牛胃”和“牛肚”,整座村落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一大奇观。

四、空间仿生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和谐共生

共生思想强调建筑与环境不应该是紧张的对立关系,而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和谐统一的关系。它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目的就是为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在中国古代村落规划中,已经注意强调建筑的群体与自然的融合关系。村落是自然环境的核心,同时自然环境又是村落时空的延续, 自然形态与聚落形态、建筑形态共同创造出一种协调的宇宙形象。景观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模式,充分地尊重所在城市的历史风貌,使景观小区与城市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2、小区内部交通、采光及植物的合理布局

住宅小区是城市的缩影,是人和天、地、自然相联系的一个中介场所,为了使人们的居住空间变得更加舒适、美观、合理和人情化,在交通、采光及植物合理布局上,需要将自然环境及生物群落的功能、结构及形象融合于园林规划设计之中。

结论

总的来说,园林仿生就是要到达声、型、色等各个方面的和谐。从整个园林的布局结构就要求园林于整个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是休闲空间更加舒适和合理。园林仿生设计作为一种新型设计理念不仅仅是材料使用上的环保和谐,更要起到美化城市生活的作用。人类生存的本源是大自然,因此二者的相互统一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景观设计师要积极地利用空间和结构,细心观察自然、亲近自然,与时俱进并且融入巧妙地心意才能够创造出具有非凡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会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益春.论仿生形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北京:规划师,2007(6):95~9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