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

第1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关键词] 知识管理;创新;知识社群;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 TP316 [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动机

现在,知识管理、知识经济已不算是新颖名词。知识革命正在改造全球企业,这是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大的变革。面对快速变迁的经济环境,各个组织需要职员能运用资讯科技,主动思考及创新,转型成为知识工作形态。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1994年指出: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唯一可确定的就是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要掌握竞争优势必须先掌握知识。在市场变化、科技不断推陈出新、竞争者愈来愈多及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的环境下,成功将属于不断地创新知识、广布新知识于组织当中并快速地吸收新科技与推陈出新产品的组织[1]。

在一个企业或是单位内,长久以来面临到的问题是知识无法传承及延续。关键技术或知识只在少数资深员工或是业主脑海里的情形是最主要的存在方式。企业或是单位内的知识有的以有形的文件、程序的具体方式呈现;有的以无形的方式隐藏于员工及企业文化内[2]。知识都零星的散在企业或单位内的各个角落,其效益可能仅止于个人或是少数的员工受益,无法在整个组织内传承及延续。因为无法整合运用也就无法发挥其综效,对提升组织整体竞争力就发挥不了功效。因此,基于知识的分享及对产官学研各界更贴切的服务,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将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及研究动机[3]。

2 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

笔者依据本身在知识管理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资讯技术、资料库管理与资讯安全的背景知识与实务经验,以供职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知识管理系统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架构图如图1),以此作为本论文研究方法的主要依据。

依据不同组织文化与特性,整个架构图可分为四大功能区块,分别是核心功能、目标项目功能及周边辅助功能。

2.1 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包括创新知识社群及知识管理两项在架构图中居核心关键地位。经由创新知识社群的成立与扩展,成立专项计划或是工作团队社群,培养社群成员知识共享的习惯并借由该平台相关专项计划管理的功能,从而达到知识管理的目标。因此,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的架构中,创新知识社群及知识管理两个核心功能是作者规划建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与环境的重要关键项目。

2.2 目标项目功能

依据本论文提出的架构,主要达成目标的项目功能有成立及扩展创新知识社群、扩展全院的知识管理、建立储存各业务单位知识产权的知识库及建立各业务单位间的协同作业系统环境,以提升计划管理绩效,达到整体研究的竞争力。

扩展创新知识社群:以专项计划或是工作团队为群体成立创新知识社群,可让相关成员在社群平台上培养知识共享的习惯,并借由该平台提供的时程管理、工作指派、工作里程碑管理等功能,达到对计划时程的掌握与管理。

扩展知识管理:借由知识管理平台的建构,建立全院的知识文件分类、知识地图及完成知识的盘点达到文件管理、专利管理及其他知识文件的管理。建立稽核制度,鼓励同事知识共享,将内隐知识外显文件化。建立安全机制及权限控管,以保护组织的知识产权。

建立储存各业务单位知识产权的知识库:当一个专项计划或是某一工作团队完成其研发工作时,借由社群产生或搜集的资讯或知识,经由研究人员或是计划主持人整合成知识文件、研究报告、专利案件或是技术移转案件,这些宝贵的知识产权利用知识分类归档储存于知识产权知识库中。所内同事可依自己拥有的权限,检索自己需要的知识文件再利用,达到知识共享、再利用及知识创新的目的。

2.3 周边辅助功能

为了要顺利扩展两项核心功能“创新知识社群”及“知识管理”、四个目标项目功能“成立及扩展创新知识社群”、“扩展知识管理”、“建立储存各业务单位知识产权的知识库”及“建立各业务单位间的协同作业系统环境”,还需要仰赖架构中的四个周边辅助功能包括知识管理需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与工作流程相结合、搭配知识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及建立即时的奖惩制度。

落实于日常生活中:知识管理业务要能顺利扩展,首先必须将知识管理业务落实于日常工作中,让同事在工作中即可进行知识管理的业务。如此,知识管理业务才不会成为同事的另一项工作负担,同事才乐于参与,而全院同事的参与才是知识管理业务扩展的最佳助力与成功的保证[4]。因此,建立协同作业的系统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与工作流程相结合:一个以科研为主的单位,平日执行专项计划时就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在执行工作流程的同时就能完成知识管理工作,才是与工作流程相结合的真正意义。作者提出的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目的就是建构一个便捷的协同作业环境并适合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能与同事的工作流程相结合,使得同事的业务工作与知识工作得以同时进行,达到事半功倍提升工作效益的目标。

安全管理机制:在安全管理机制上,使用单点登录[5](Single Sign On,SSO)的管理机制来设计组织知识管理的安全机制。除了考虑基本的安全管理机制外,也兼顾了同事使用的便利性。

建立即时的奖惩制度:即时的奖惩制度是推行知识管理主要的幕后推手之一,架构中对于即时的奖惩制度着重于奖励方面。借由对知识管理业务有功同事的实质即时的奖励,将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 研究结论

知识管理业务的扩展,是一件富挑战且具变革性质的工作。一个以研究发展为主要工作业务的学术研究机构,基于文化特质要建构与扩展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更是一项高阻力及高难度的挑战工作。然而,知识管理已是任何企业或组织提升总体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因此,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势在必行。

在实际应用中,要落实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的执行,除了要有最高主管的承诺与支持、各级主管的支持、全体同事的配合及适时有效的稽核奖励措施外,就是提供一个符合组织研发单位特质与文化、具安全性与整合性、便捷协同作业的使用者界面的平台与环境,更重要的是要管理业务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如此,才能顺利且成功地完成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业务的扩展,达到知识社群、知识文件管理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整合专项计划的管理业务及运用协同作业环境等四大功能与综效。

以知识社群导入前后同事觉得有较大改善的为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文件、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的知识,找到对象解决问题与知识文件比较容易搜集储存及再利用。而较不明显的是可经由讨论,增加部门或跨部门的互动与意见交流、可以有效运用系统内知识,提升生产力与竞争优势及可利用工作里程碑,稽核专项计划的工作进度。综合知识社群导入前后的使用状况比较,得到以下两个论点:

3.1 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导入后所创造的知识有系统的分类储存、可以减少知识的流失,在员工异动轮调或是离职时,不至于对单位产生工作上的影响,同时可透过分享的效益为个人创造价值。

3.2 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导入使用,经由讨论功能,以增加跨部门的互动与意见的交流变化比较不明显,应加强奖励制度以增强激励效果,一方面鼓励知识的创造,另一方面促进跨部门的交流。导入知识社群的使用效益,以知识的储存与分享与价值的创造评价较佳,而以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评价较低,但都显现出有效益,知识社群导入对同事而言具有正面效益。

目前,组织建构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已全面应用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知识产权的管理、专项计划的管理、协同作业环境的建立以及知识社群与知识文件的管理上。单位职工也可将本系统平台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并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中。势必可发挥研发经验与知识共享、传承及再利用,计划研提及执行上更具前瞻性及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柳巧玲,卞艺杰.组织内员工知识转移和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215-216.

[2]牛敏照,牛怡霖.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32-33.

[3]李娟,赵燕芳.信息构建在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以中国政府网为考察对象[J].图书馆学研究,2009(03):5-7.

[4]阮国祥,毛荐其.社会资本、社会认知和团队知识转移[J].情报杂志,2010(01):151-154.

第2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 知识流 特征 机理

[作者简介]石贵舟(1974-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流与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230)、2014年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01415)和2012年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生态安全管理研究”(项目编号:GY2012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75-03

高校以知识作为最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被视为知识的发源地和创新地,知识已经成为其核心的灵魂和纽带。而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的实现无不跟知识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是思想源和知识库。因此,高校知识流的研究,要把握高校知识流的特性和脉络,提高其流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高校知识创新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知识流的含义

高校知识流是指知识在高校内各个知识驻点(科研院所、院系、相关组织机构等)之间,经过共享、交流、积累、互通、序化、创新等一系列过程得以升华,价值得到提升,促进高校功能的顺利实现。知识驻点是知识流中的一些关键点,是知识流的中枢。知识流在那里聚集,既可储存又可输出,如同经过急流过后处于一个休整状态,比较平稳。而知识流依托组织载体,通过知识主体进行知识的交流和传播,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提升,从而完成知识流的往返循环,永无止境地流动。

二、高校知识流的特性

(一)知识流的动态性

知识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实现其创新,发挥其功能,提升其价值。知识在认知、提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运用及创新等这一过程中往复循环,永不停歇,从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如果引进供应链的概念,高校的知识在各个驻点之间的循环流动就是一条知识链,链的节点就是知识驻点,知识在各驻点之间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课程讲授而不断流动,保持着其动态性和新鲜性,保持着知识的常用常新。

(二)知识流的增值性

从整个价值链视角来看,知识链实际上就是价值链。各项知识活动对高校价值增值有不同的贡献程度,如高校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孵化、学术讲座和文化传承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力图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种知识价值增值的过程是高校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知识流的有效性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知识是具有无损耗、可重复、能分享、可共用等特点的理想化资源。但是,这种理想的资源并不会在认知、共享、交流和互通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效,它会因转移内容、转移渠道和转移方式的不同,而使知识流动的有效性存在着差异。具体而言,知识流的效率受到来自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其内因包括传播者和接受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素养、自身的资质禀赋和知识转移内容等因素。外因包括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转移渠道、知识传播技术、科研课题专利技术保护相关政策和法规等因素。知识流的流动效率与知识转移的成本和影响知识转移的内外因素均有关系。知识转移成本越高,知识流动效率越低;知识转移内容越多、范围越广,知识流的效率就越低。

三、高校知识流的形成

(一)知识势位差的存在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成长过程、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等各不相同,人们的知识也就存在着差异。人与人之间因为以上提及的原因而存在知识的势位差,从而形成知识流,如同电路中的电位差产生电流的道理一样。每个人无法拒绝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也无法不向别人提供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使得知识流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以知识为核心加工材料和生产材料的高校,知识流就是知识传播、共享和交流的必然选择。

(二)知识需求的不同

每个人不可能知晓所有的知识,而每个人对知识的需求又不完全相同。这种知识结构(知识资源的组合)的不同,就决定了知识需求主体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知识,有着不同的选择,因此,知识流成为人们绕不开的时代必然选择。这从我国的载人飞船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和载人深潜探海工程需要各个专业、各个工种的紧密配合,发挥各自知识特长就可见一斑。因此,从别人那里获得新的知识满足自己对知识的需求,产生知识的必然流动,知识流就应运而生了。

(三)知识创新的需要

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无一不跟知识有关,无一不需要知识的推陈出新。教育教学是对知识的传承和传播;科学研究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人才培养是知识的转化和转移;文化传承是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扩张。因此,高校的四大功能就是要求高校在不断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再创造。反过来,知识的创新需求也推动了知识的流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知识的传授、共享、转移、转化到知识的创新,这一系列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的流动过程。培养人才和文化传承也都是通过知识的移植、转化过程。高校的这四大功能,最终都是完成知识的共享、转化、创新,这是高校的需要,也是知识创新的需要,这一需求正是知识流流动的内在动力。

四、高校知识流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流动的技术因素

如果把高校整体看作一个知识链的话,知识在知识链内的流动必须是低成本的、无阻滞的运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享、融通和创新,才能实现高校的四大功能。而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知识的积累、共享和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减少甚至消除了阻滞。表1展现了不同形式的知识转移能力。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交流形式,产生不同的知识互动性。传统的书本、报刊、文件等比较固化的形式,其互动性较低;面对面的会议、交流的讨论形式,其互动性很强;而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微博、视频QQ、飞信、微信等互动性明显增强,对知识的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显然,对知识流来说,交流形式是对知识创新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互动性是知识之间产生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知识互动越频繁,知识转移和转化的概率就越高,产生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知识流动的文化因素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或运动规律的认知,具有具体性。而文化是用文字表达的能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体体现,具有广泛性。文化是知识的可靠后盾,知识流就是在知识的认知、共享和互通中,产生新的知识,体现知识价值,并提升知识价值。知识流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是无阻滞的运动,而知识依托于组织文化,在知识共享、知识交流中促进知识流动。因此,必须营造优秀的高校组织文化,让知识分子在交流、沟通、协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作为高校管理者还应该为知识的共享、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众所周知,知识分子之间有天生的竞争性,而知识分子核心的知识就是其掌握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其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过程中个人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浓缩,也是其能力的核心体现,并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这就需要营造一个相互信任和尊重,注重保护知识专利权的组织文化氛围,让奉献隐性知识的人享有冠名权或获得分享他人知识的权利,或者是在职称职务晋升中享有优先权等。同时高校可以建立核心知识库,大家可以有偿地共享库中的知识或是交换使用知识库中的知识,从而让核心知识库中的知识越用越新。

(三)知识流动的组织因素

组织是知识依托的有效载体,知识流中的知识驻点实际上就是高校的组织。通过建立高校的核心知识库来强化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作用,也就是把个体游离的知识转化到组织这个载体中去,建立学习型组织,便于知识的有效流动。其实一个人的知识包括便于编码、以书面文字或图标表述的显性知识和体现一个人能力、不易编码,体现在做事行动能力的隐性知识。高校作为知识源和智能库,聚集个体知识形成组织知识,并与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能够促进高校的可持性发展、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因此,高校应提倡全员学习,构建学习型高校,让知识流高效流动起来,知识在各节点(组织)上能减少迟滞,信息流畅。同时,高校的各组织应鼓励并支持员工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活动中去,如专利发明和创造、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在对员工进行技术知识培训,提高业务知识和学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促进新知识的产生。高校组织中知识流动的过程如图1所示:组织中的知识流通过第一层的知识认知、知识分享、知识内外化到知识创新,最后实现知识的生产,也就是完成高校的四大功能,经过第二层知识流程,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转化,经过第三层知识流程,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升华,然后依次往复,最终产生新的知识。知识价值和实用性都实现了提升,高校的功能也顺利实现。

五、高校知识流流动机理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便于人们的学习;而隐性知识是不易编码、高度个性化的知识。高校的知识流就是要促成知识的转化,并对此进行有效管理,而知识转移和创新是通过知识流的普遍化、外化、系统化、内化四个过程来实现的。从知识流动的形式来看,又可分为四种基本的知识流动形式(见表2):一是隐性之间互动;二是从隐性到显性;三是从显性到显性;四是显性之间互动。知识流通过普遍化流动过程后在灵感场作用下,会使交流者得到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和思路。知识流通过外化流动过程后,在传授场的作用下,可以将个人的知识进行转化,促进高校新知识的产生。知识流通过系统化流动过程后,在分享场的作用下,可以更新高校的知识库,让更多的人利用和共享高校知识资源丰富。知识流通过内化流动过程在应用场的作用下,提升高校的隐性知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高校知识已经实现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不断转化,所产生的这种螺旋式过程是知识创造和再创造的关键。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流动实现高校知识创新,如图2所示的知识转化和升华形式,显示了高校知识流流动的机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四大功能的实现都与知识相关,知识的创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知识以组织为载体,通过载体的知识互动促成知识的创新、共享、增值和创新。所以从知识流与知识载体的内在关系来把握知识流是非常关键的,知识流实际上包含有四个过程:知识的积累、传播、共享和创新,这四个过程是依次循环往复的。

六、提升知识流效率的对策

(一)创建核心知识库

高校建立自己的核心知识库来储存和积累知识,促进高校的知识日积月累,实现其动态增长,同时便于知识的共享和互通。高校的核心知识库,应该由高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其构成可以由图书信息中心、教学实验中心、论文资料中心、网络资料中心、报刊档案中心等构成。例如,建立高校信息中心、图书资料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学术论文中心、专利成果中心,需要对这些中心进行区别对待,有些需要建立知识冠名权,有些实行对知识的有偿使用,有些可以是无偿使用,有些则需要保密。但是,核心知识库一定是知识流的知识源和中转站。

(二)建立激励机制

只有通过建立知识激发机制,提高教职工的满意度,促进教职工奉献知识,才能实现知识从教职工转移到知识库,再从知识库到个别教职工的流动。建立激励制度,如专利权制度、冠名权制度、提供知识的奖励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年终考评奖励制度等,激励教职工主动地进行知识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提高。

(三)完善学习机制

在高校建立完善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教职工参加在职进修或学习,提高其知识和能力,吸收更多的前沿知识,丰富其知识内涵。这样,他们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也会增强职业忠诚度,鼓励知识从知识库到教职工的流动。例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和论坛,开办各种知识学习培训班,提倡更高层次的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开辟专门的时间供师生集体学习和讨论,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成果的形式贡献到知识库中。

(四)多元交流机制

职工通过交流和合作就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在科研实践中通过解决某一科研难题而互通有无,通过学术研讨开拓自己的知识面,这就是交流机制带来了知识流动的动因所在。因此,要增强科研合作和教学研究的沟通,实现知识在教职工内部的流动。例如,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传帮带制、教研室周三学习讨论制、远程视频学习和听讲座学习交流等制度。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机制,全面提升知识的流动效率。

总之,高校的知识在知识的共享、融合和互通等过程中产生了知识流,而知识流借助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减少知识流动的阻滞,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高校知识流必须遵循规律,提高知识流的技术配置,从技术上解决难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多元交流机制,营造文化氛围,建立合理组织,努力探寻知识流动的合理途径,使知识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通过上述对策,使高校顺利完善其四大功能,实现高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贵舟,余霞.大学文化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11(33).

第3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ming the las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to meet the important requirement of today's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evolution theory, constructs the enterprise dynamic capabilities evolution model,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nnovation, matching and fusion's joint evolution.

关键词: 动态能力;演化;新知识;新奇;新能力

Key words: dynamic capability;evolution;new knowledge;novelty;new skill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137-02

0 引言

新经济时代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和网络经济的推动,国内外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和动荡。随着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一定市场份额,占据国际产业链中的主要、高端环节,必须构建适应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

1 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动态能力做出了相关研究。Teece,Piasno和Shune于1997年首先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更新能力的能力,并与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有利于克服企业核心能力的刚性,使企业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1]。Zolfo and Winier(2002)定义动态能力为:为了改善经营效果企业用以系统地产生和修改经营惯例的一种学得的、稳定的集体活动模式[2]。

有关企业演化理论的理解,邢以群和田园(2005)提出企业管理的演化过程是:变异——选择——保留与传衍[3]。王永伟和马洁(2011)指出,当企业惯例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和行业惯例指导下的技术创新相似时,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选择,企业才能在行业内具有先发技术优势,获得竞争优势[4]。

有关动态能力模型的构建和演进,谷利平和张宗益(2005)首次利用吸收和创新能力与常规能力的互动关系来描述动态能力的构建和演进,提出构建的关键在于:通过整合,将新知识融入常规活动以提高效率和适应变化[5]。钟叶飞(2012)则界定了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概念,认为它由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三个要素构成,构建了由反应—匹配机制、学习机制、激励机制构成的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机制概念模型[6]。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动态能力即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组织通过持续学习或创造,产生新奇,包括新知识或新技能,经过运营实践的试错和调整,形成新的能够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而演化经济学“把经济看做开放的、演化的、复杂的动态系统”[7],因而用其理论思想来探究和深化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动态能力演化模型构建及机理分析

借助演化经济学对微观企业个体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和描述复杂的经济现象及过程。构建动态能力演化模型,不仅可以使企业塑造持续竞争力,还能够以动态演化的思想理解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

2.1 动态能力演化模型构建

图1显示了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的构建。新经济时代,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在于动态能力演化机制的建立,而动态能力的核心是知识,其演化实质是由新知识引发新奇的创生,形成新的能力。

2.2 动态能力演化模型机理分析 上文构建了适应知识经济背景的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模型,展示了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机制的形成过程,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企业通过持续学习产生新知识。企业演化理论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突出了经济过程具有路径依赖、不确定性和时间不可逆等重要特征[8]。这便首先决定了企业对已有知识的积累,经过一段时间旧知识累积形成一定的存量后,企业便可利用其判断和筛选其他外界信息、能力,吸收有用讯息。通过对旧知识的积累和对外界资源的吸收,并加以科学整合、转化、共享,形成与产生新的知识体系和架构,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新知识带来的直接和潜在效用。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新知识体系既包括隐性知识,如人力资本,也包括显性知识,如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来看,新知识的产生是个学习的过程。

其次,企业经过不断创新创生新奇。与生物基因类似,企业非技术因素,包括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生产习惯等都是历史遗留和积淀的成果,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拥有历史传承性,企业可经过“效仿”、“记忆”,遗传全部或部分“基因”,这便是惯例机制的功能。另一方面,新的知识系统形成后,必将运用到技术研发和改进中,即进行技术变迁,技术变迁同样需要在时间进步中更新完善,与非技术因素在惯例作用下共同发现新行动或其可能性,即新奇。新奇是演化理论学者们认为能够解释经济持久变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决定力量。然而,在惯例的遗传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是目前所需,也不是所有的技术变迁都能转化为创新进步。所以在二者共同作用的同时,要求伴随着搜寻行为,调整惯例应对异常,寻找利于提升竞争力的技术变迁,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进步。因此,新奇的创生实际上是个创新的过程。

最后,企业经由反复匹配形成新能力。企业创生出新奇后,这种新行动的可能性是否高效可行,能否被组织最终采纳,就需要对其进行不断试错。网络经济下企业纷纷搭建企业网络,试图通过竞合的方式实现持久立足,新奇的试错过程便可借助企业网络平台,不仅使新行动的可能性在企业内部最优,也能经受网络机制下的严峻考验,在试错中不断调整完善。这也是“动态能力”的另一个要求,即该新能力要有能力承受和应对开放、多元、动荡的激烈竞争环境。社会经济演化的选择思想表明,企业的自然选择对企业决策、战略,乃至动态能力的建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选择了那些既经过企业网络机制的试错调整,又能主动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成为足以支撑动态能力发展为持续优势的新能力。可见,这个新能力的选择确定过程也是匹配过程。

如图1所示,动态能力的构建和演化就是完成了从新知识的产生,到新奇的创生,再到新能力的形成,经历了学习、创新和选择机制的演变。当然,这个过程并没有结束,已经形成的动态能力会持续一段时间而成为现有竞争优势,给企业组织带来显著的扩散效应。但随着时间、环境等的动态改变,为了能跟进产业链主要环节的进步,在保持该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它会以“原有优势”或“旧知识”的身份,重新进行新一轮动态能力的构建,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成为该生命周期内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3 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的现实意义

与一般竞争能力相区别,研究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的构建,探讨其形成机理与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3.1 注重学习是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机制形成的前提

企业组织在创新前,需要大量新的知识体系做铺垫,这种新知识体系可能是有形的,如自主知识产权,也可能是无形的,如人才培养与储备;有可能是实体的,如某项发明或发现,也可能是抽象的,如一个新思想新规划;还有可能是有形无形、实体抽象的双重结合。新知识是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它的整合和产生需要将持续的学习过程贯穿始终,糅合“干中学”和“学中干”。

3.2 注重创新是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机制形成的源动力 创新是一切组织和企业赖以持续生长的源泉,是一种整合新知识并将其消化、应用、转化为新行动的能力。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想要在国际产业链条上占据关键环节,不仅要培养个人和组织发现新奇的创新能力,更要塑造能将新知识转化为新行动、将创新能力转化为竞争力的企业家精神,锻造企业持续创造力。

3.3 注重匹配是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机制形成的关键

主要是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反应和匹配度。一方面,企业要能对动态、持续变化的外界环境做出快速应对和调整;另一方面,还要能够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相互动且动态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为新知识体系的产生指明方向,才能保证创新活动的契合度与成功率,保证新能力与外部动态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性,使动态能力的构建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成为可能。

3.4 注重融合是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机制形成的必要

一是新旧的融合。即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累积与获取,原有技术、非技术经验和新技术、新行动的继承与发明,现有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保持与循环;二是内外的融合。主要是糅合企业内外部成果,在内外部环境中不断调整和适应;三是各阶段、环节的融合。每一个周期里,前一阶段必定是下一阶段的基础,下一环节必定要以上一环节的进步为前提,相互影响,竞争优势在动态演化中持续渐变和发展,周而复始。

综上,笔者利用演化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是一个从整合新知识,到搜寻新奇,再到选择新能力的连续过程,在这个形成过程中,企业应当重视自身的组织学习、创新精神、反应匹配和融合能力的利用与循环,关注眼前优势和积累,强调未来变化和适应,在保留现有竞争力的同时形成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循序持久成长的根本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核成.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竞争力及其演化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5,47.

[2]王翔.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32,36.

[3]邢以群,田园.企业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5,86.

[4]王永伟,马洁.企业惯例、行业惯例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基于演化理论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

[5]谷利平,张宗益.动态能力的构建——一个演进的观点[J].科技管理研究,2005,82.

[6]钟叶飞.基于企业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机制研究[J].黑河学刊,2012,21.

第4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关键词:桂西北民族文化资源;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促使劳动者的文化素养越来越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将影响整个民族的生存状况。民族文化教育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意义重大,决定着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改革创新。

在世界多元文化时代的今天,美术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土民族文化,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教育的优秀品质,营造适合中国美术教育的民族文化氛围,构建民族美术教育的平台;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确立特色办学目标,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解读现代社会的结构,决定民族美术教育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建立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同时,更要深化民族美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地方高校美术教育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基点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民族之间的和谐,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充分利用民族优秀艺术文化资源,在保护地方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寻找多元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切合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提升民族精神,使学生通过艺术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意识,自觉的担当起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本民族的根源,历史变迁、民俗文化,对开发与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桂西北蕴藏着丰富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俗风情,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闻名中外的铜鼓文化、刘三姐山歌文化、蓝衣壮的蚂拐舞、毛南族狮公舞、仫佬族依饭节、白裤瑶的陀螺节、风山神奇洞穴国际探游节,以及壮、苗、瑶等民族的服饰、民居文化、婚俗、丧葬文化。这些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地方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过世代传承的文化成果,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有文化的总和。要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底,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术教育,让现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文化底蕴,更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为地方文化、经济建设服务。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主题,关注民族文化发展,尊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并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使高等美术教育更具有民族性。高校作为信息与智能集聚地,对于开发本土文化拓展教育资源,拓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学科建设和民间美术教学工作,使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在挖掘、整理、传承与弘扬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有所作为,从而更有效地把握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关注民族文化,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扩展地方高校美术教学课程,使美术教育更具有广泛性和独特性。在开展民族文化学科建设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对于这种认识,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应把地方民族文化纳入美术教育领域之中。民族教育在现代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体系,特色的办学模式,深厚的民族文化学术氛围,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人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让非物质民族文化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造福社会。

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应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认真研究市场,主动参与市场,打造民族文化产业。运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阵地,开发桂西北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民族文化的拓展和创新搭建平台。桂西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开拓和构建地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应从本土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传统与现代的切合点上,地方高校美术教育要肩负着传承与创造的双重使命。

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应结合实际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地寻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的综合社会效益。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公共选修课和讲座的方式,介绍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欣赏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建立相应的学科工作室。如刘三姐文化的研究,河池铜鼓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桂西北陶艺、蜡染、民族服饰的制作等。根据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感情和民族文化的认识,通过学生参与和制作,加深了解、熟悉、亲近地方民族文化,扩大民族文化在大学校园内的影响。

三、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培养社会所需的美术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新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型教师的教导,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造就创新的人才。创新对于民族振兴、学校发展以及个人成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地方综合性院校,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应充分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办学环境,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潜能,寻求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路子,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经济文化的振兴与繁荣。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既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创新知识、研制新产品的工厂。美术人才的创新教育是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传统美术人才的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和技艺的熟练过程,师生仅限于知识的传授与技巧的训练,忽略了人才素质的培养。而美术人才的创新教育则要求超越现有知识范围,培养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接受新知,更新观念,积极投身于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型人才。所以美术人才的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摒弃,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美术的新的要求。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市场定位上,取决于地方经济的导向。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首先需要的是人才,没有人才就无法实现。以彩调《刘三姐》为例,长期以来名扬海外。一方面显现壮族同胞天生所具有的表演天赋,另一方面体现了壮族同胞富于创造、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歌仙的杰出人才。因此,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杰出人才脱颖而出而出创造条件,是必然的选择。通过民族文化内涵,激发各族群众创新进取的精神,使少数民族

生存的多元化环境和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让唱歌、跳舞、服装、服饰、餐饮等物质性内容和无形的、内在的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各种体现,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需要与地方高校美术教育同步而行

地方高校教育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特色办学的导向。根据知识经济市场需求,各类高校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办出特色。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改革专业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拓展教育资源,成为地方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首要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必须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结合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具体形式和地域特点,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在尊重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尊重少数民族意愿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规划和设计,突出特色开发。桂西北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虽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有差别,但其传统文化都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比如白裤瑶的民族服饰、独特的粮仓建筑、神奇的丧葬砍牛习俗,以及许多特色的民族风情,引人入胜,令人陶醉。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认识、新的方式寻求和拓展少数民族的现代化之路去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

第5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根据民族高校发展状况、内外部环境变革和组织文化类型,民族高校组织文化的转型整体上应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从控制维稳的封闭型文化转向自主发展的开放型的文化。不同层次的民族高校有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但绝非单一的文化类型,而是一个交叉并而且有不同侧重点的文化。

(一)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

面对外部环境变迁和内部困境的双重压力,民族高校应依循民族高校的文化逻辑,从政治文化转向学术文化[5]。我国民族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是实现民族政策的重要工具,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性,办学理念侧重于政治论哲学。民族高校一直以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为其基本的办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典型的政治型文化。但在新时期,民族高校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推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有了很大进步,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力逐步扩大,这些变化为民族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民委、教育部于2005年12月在全国民族高校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民族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使命即民族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这一新的办学使命要求民族高校从政治性院校转向具有民族特色的普通高校,其院校文化应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即在全面把握民族高校的特殊文化逻辑下,确立以学术为本的办学理念,传承、发展和创新大学的学术文化,注重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质量,提升民族高校的竞争力。从特殊性角度看,民族高校要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民族高校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增强自身学术实力。

(二)从控制维稳的封闭型文化转向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

在传统的办学体制下,民族高校是执行国家民族政策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工具,按照计划培养政治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才,研究特定的民族问题。国家严格控制的管理使民族高校形成了控制维稳型的文化,强调等级化管理,关注学校内部的稳定性,按照程序和要求办事,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民族高校缺乏办学自,社会需求由政府统一计划分配,民族高校并不承担办学的责任,学校和社会的脱节导致民族高校办学的封闭性,专注于其内部的整合管理,重视内部成员的需求,主要依靠广大师资队伍谋求发展,形成了封闭办学的局面,与外部社会联系甚少。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学科结构单一,各院系组织间交流较少,鲜有大规模的跨学科团队合作,主动争取外部资金的积极性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在这种既无竞争又无淘汰机制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下,民族高校缺乏一种内在激励机制去激发其不断提高自身办学实力,而只是在政府控制的系统内封闭办学,控制维稳的封闭型文化特征明显,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调、市场合理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民族高校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主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费短缺问题,需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等级制的严格控制管理不适应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状况要求民族高校由被动封闭办学向主动开放办学转变,从内部封闭型文化转向外部开放型文化,依靠学术服务从市场中获取办学资源,这既符合知识发展的逻辑,也突显了大学的开放进取精神。这种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要求民族高校积极关注外部环境的需求,灵活管理,目标明确,重视团队合作。尤其在目前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民族高校要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的学术研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校地合作育人,创新知识生产模式,跨学科联合攻关科研难题,随时搭建与外部环境互动交流的平台。紧密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开展相应的科研项目和咨询服务,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跨文化研究,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双向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的支持。

二、我国民族高校组织文化转型的基本策略

民族高校组织文化的转向是一个总体的发展面向,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并非是完全摒弃原有的文化类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民族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无法控制外部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变革,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民族高校只有在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适度超越社会才会有所发展。下面仅从民族高校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民族高校组织文化转型的基本策略做一粗浅论述,以期有所裨益。

(一)加强核心领导,实施院校发展战略规划

民族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术组织,关键在于其民族性,承担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存、选择和创新的特殊任务,它关涉民族的团结和稳定问题。但民族高校作为学术组织须以学术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只有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才可能使其更好地履行办学使命。民族高校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变化,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须不断创新发展战略,这有赖于有效的领导。因此,我国民族高校从政治文化转向学术文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核心领导才能稳定和控制民族高校的发展大局和办学方向,需要不断强化大学的驾驭核心和领导中心,以充分发挥民族高校的职能,使其主动承担应有的办学使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展战略规划是大学在一段时期内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建设学校的总体谋划,具有全局性、未来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有助于民族高校清晰办学、有序发展、自主办学和个性化办学,形成一套全员主动参与的管理理念和注重效率的理性发展观,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使大学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的地位与意义(别敦荣,2010)。民族高校要在分清自身文化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制定院校发展战略规划,准确定位,树立适应当今时代且符合民族高校特点的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一种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以谋求民族高校的长远发展。

(二)权力重心下移,实施扁平化管理

大学是基于学科而存在与发展的,其管理重心在下不在上,在现代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继续沿用科层化的控制型管理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更是对大学学术组织特性的一种误解。学术型文化和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需要分权化的组织,这既符合学术组织松散联合的特性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民族高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获得资源,形成强有力的外部开放型文化需要简政放权,实施扁平化管理。扁平化管理具有提高管理效益与效率,实现权力优化配置两种改革取向,既可以直接减少管理层次,也可以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按照就低处理各项事务的原则达到减少管理层次的效果[6]。政治型文化往往强调控制性和统一性,而学术型文化则强调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扁平化管理既有利于改革民族高校长期的封闭式办学弊端,也有利于民族高校从政治型文化转向学术型文化。实施扁平化的管理,进行权利重心的下移,全面激发民族高校学术基层组织的知识创新活力,使民族高校灵活有效地运转,积极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进行跨学科科研合作,从而促进自主发展型文化的生长。

(三)调整学科结构,创新知识生产模式

第6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戏曲文化传播戏曲形体教学近年来,不仅仅是戏曲,电影、音乐、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中国元素的加入,逐渐形成了一股极具中国特色的时尚热潮――“中国风”。中国的本土文化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而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因为生存的环境语言饮食等等各种因素的迥异,会产生不同的历史文化。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大胆探索实现改革,在原有的中国特色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表现力闯出一条新的道路,老树新芽,才能使中国戏曲长久发展,戏曲文化的传承源远流长。

一、戏曲形体教学目的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戏曲作为一门专业技术、技巧性极高的综合性艺术,举手投足,唱练做打等这些形体动作都能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性格,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可见戏曲形体教学对于艺术表现以及文化传承是相当重要的。加强戏曲文化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系统的形体教学体系,提供完好的戏曲形体教学平台,推动中华本土文化走上世界,提高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让国人甚至国际上对中国文化的伟大民族精神给予鼓励和认可。当然,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必须大胆探索实现改革,在原有的中国特色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表现力闯出一条新的道路,老树新芽,才能长久发展,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二、戏曲形体教学方法

形体教学是舞台表演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戏曲形体表演教学包括把子功、身段表演、腿功,甚至包括武术和杂技等形成一整套的程序与项目极大丰富形体表演教学。戏曲形体表现形式种类繁多,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

1.口头讲授法

对戏曲学员的形体教学首先是通过教师口头授课不使用任何教学方法体系的戏曲教学,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口授教学。由于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殊性,有些表演内容是很难用教材或者文字去教学,“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方法有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戏曲艺术家。

前辈们在戏曲的教学实践中提出的讲授法给学员传递戏曲知识除了能够突出重点,讲清难点,知识具有系统性、思想性、科学性以外,还有讲授的内容通俗形象清晰易懂的优势。当然,这就要求形体教师讲授的方式不能是简单灌输,讲述的语言也要生动,语速适当,来准确把握学生对此知识点第一概念的准确性。口头讲授法能使学员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系统的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增加学生创造力。

口头讲授也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不直接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通过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增加对戏曲的理解。

2.实践法

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表现形式的剧本,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真正的学习,是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针对已通过戏剧形体教师讲解掌握了相关技巧之后的学员,有两种实现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学员通过练习形成一定的动力定性巩固理论知识。实践法的目的明确,在发展学员能力,形成学员技巧能力习惯上具有重大作用,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力。尽管最初时期,学员进步的程度十分缓慢,但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不仅仅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而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观察分析,改良教学活动,让学员在反复练习中举一反三,自我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大量重复的单一形体动作,不仅会使学员感觉枯燥乏味,失去对戏曲的兴趣,无法提高技能,同时也会消耗大量体力甚至出现训练危险。这是不可取的。适当的分配练习额度此书时间保证练习量,引导学员正确无误的动作,进行组织性的纠正,争取进步。

其次,教学外通过作业练习实际操作,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式,达到学员戏曲形体技巧提高的核心目的。当然,教师需要向学员阐明实践的标准以及注意事项,要求学员有组织有纪律进行实践,并在是实践结束对学员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达到提高技术质量的目的。学员在反复的实践中提高戏剧表现力,综合素质夜得到极大提高。

3.实物演示法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或者现代化信息媒体等手段,展示观看。学员通过对实物或者教具的直观感受,获得感性认知。戏曲形体教学的演示法是教师将戏曲形体教学的内容,完整正确地演示给学员观看,之后学员通过模仿提高戏曲形体技巧能力。教师戏曲形体的演示必须标准规范,抓住细节要领,以便学员快速准确掌握要领,进步迅速。学员的学习过程中个体差异影响的教学进度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与学员进行沟通交流,未及时掌握要领的,耐心配合,多做示范,确保学员都能领悟要领。之后对本次演示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正确示范对比,学员清晰明了看到自己的毛病,舍弃自身不足,真正发挥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4.观察法

不仅仅是戏曲形体教学,很多舞台表现的作品形式都需要对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现场表演或者影像资料观摩进行比对,达到进步。参观法是巩固验证既有知识,更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组织学员观摩表演家艺术家的舞台表演来提高自身的表演专业素养,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提高专业人素养的学习好方法。观察法可以使用在教授新的知识点之前,学员对所授知识不了解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先形成一个笼统概念,做好心理准备,达到更快速获取新的知识点的良好效果。也可以是本文上述学习方法学习之后,再使用观察法。虽然戏曲形体教师已经对形体动作进行规范的示范以及精确的讲解之后,学员依然不知道在舞蹈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观众的视觉感受是什么,怎样的服装适合灯光的搭配是最好的效果。这依然称不上一场完整的演出教学。因此,在讲解和示范之后,戏曲形体教师根据所授的形体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影像资料,或者舞台演出进行观摩,并进行总结给予教学反馈,形体教师根据反馈结果给予建设性意见,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戏曲形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戏曲的创新

尽管中国戏曲受到文化工作者甚至国际戏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全民文化的快餐化、娱乐化、大众化、低俗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强烈冲击,如何赢得当今观众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喜爱,戏曲文化的生存开始面临挑战。保存中国戏曲文化首当其冲的是戏曲艺术的立意创新,借鉴各国居中优秀表演元素,吸取各国的艺术精华,大胆探索在保留中国吸取传统特色同时融入到自身的表演艺术中去,丰富中国戏曲文化形体表现力。同时培养学员自身的创新能力,拒绝“拿来主义”,做到真正传承戏曲文化,这样戏曲形体教学的研究也才有意义。

2.严谨规范的系统训练

由于戏曲行业的高度技术性,一个戏曲演员的成长需要从小培养,并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大量精力强化训练。一般说来,戏曲的学员通常是出于一个发育期的孩子。戏曲的形体训练中,动作的数量确实很重要,教师期望是通过量变引质变固然不错,但如果分配不恰当过量或者过少,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训练强度过大,发育期的孩子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不仅结果不理想,也导致学员的身形走样,影响十分不好;训练强度不够,学员的技术质量也无法保证,踢腿、甩腰、跑圆场等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戏曲艺术也难以深入人心。基础训练中的各种技术技巧,在提高技巧的同时也是意在体格的正常发展,以及形体的优美匀称。训练强度一定要适度并且持续。戏曲训练的持续性的核心关键就是身体柔韧度。观众在观看戏曲的说唱的同时,视觉上的超凡享受是戏曲成功的体现。要完成戏曲中的高难度形体动作,这要求学员根据不同的身体条件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一旦中断,功亏一篑,也容易对学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每一次的形体表演都需要教师和自我的密切关注。

3.教学难点

戏曲的表演需要形体的程式,但对于程式的生搬硬套是绝对不可取的,过于程式化的表演是没有观众群体的他给人带来的拖沓陈旧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戏曲的眼神、气息、步法、把位,切忌生硬不能以程式表达程式。要做到心到,眼到,形到,神到,达到神形兼备。

(1)结合音乐

形体教学过程中,应当与音乐相结合,踩准节拍,戏曲的表现张力才能最大化。甚至平时的练习也要注重音乐的练习,熟悉音乐的街拍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让功夫更扎实表演更稳定,观众也会更投入,更身临其境。戏曲中武戏的形体与音乐相结合时只有有音乐的伴奏,一锤一擂,都需要学员的表现张力,与鼓点的节拍紧密契合,给人真实感,这样的戏曲表演才算是完整的。

(2)气息运用

练过武术的朋友都知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戏曲的表现张力决定形体表演的气息问题同样重要。这要求学员仔细观摩自我总结并加强练习来正确把握如何运用气息。举例来说,气息不足走圆场的就会扭腰摆胯,没有戏曲的“精”“气”“神”,运气过头身体僵硬身体过于松散,动作也就不标准。教师也需要根据每个学员的自身特点创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更好的把握每个学员的教学收获。

四、戏曲形体教学的发展以及意义

戏曲作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国人的传承与发扬是理所应当的。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是需求、是理想、是愿望,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对生活态度,是中国人民无可取代,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财富。创新戏曲形体教学刻不容缓,戏曲获得年轻一代的青睐是势在必行的举措。同时随着戏曲艺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戏曲作为东方优秀文化代表,也受到了国际上相当的重视。纽约州立宾汉顿戏曲孔子学院机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发扬的的完美诠释,并且许多的戏曲剧种也选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前辈艺术家利用自身有限人才资源作为中外文化传播的桥梁,制造与国际接轨机会,建设好的戏曲文化交流平台,发扬戏曲文化。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戏曲的形体教学是为了戏曲的更好传承与发扬,掌握正确方法,在建设好自身文化基础,实现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文化战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获得国际认可,达到不同文化的和睦发展、社会文化融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金兰.论戏曲表演的形体设计[J]青春岁月,2014,(22).

第7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医名医思想;传承;现状;发展;时代;结合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98-01

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历年来中医药在各学科领域,如中医理论、中药、中医所属各科疾病、针灸、经络理论、医史文献、信息、图书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探索,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1]。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精粹,其“天人合一”的哲学特色、久经实践考验的临床成果、近些年来在重大流行病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奠定了其发展必要与价值。意求发展,继承为先,薪火传承一直是中医药事业与时俱进的主旋律。把握中医药传承规律,推进传承工作,创新传承思维,促进中医药全面健康发展,是当今中医药事业所面临的首要的、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2]。

随着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以及国内外社会环境对中医药知识渴求度的提升,名医学术思想继承方法的探讨成为中医药传承问题的重中之重。现阶段传承效率偏低、传承方法仍较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及名医大家的需求[3],在中医药理论继承、传播的过程中显出疲态。医院分科割裂中医思想整体性、医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使他们无法专于访师跟诊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名医学术思想传承造成了困难。因此,名医学术思想传承现状亟需调研把握,从而探索出高效的传承方式和稳定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存的传承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院校教育

作为最广泛的传承方式,院校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毕业生,中医药知识得到了共享和广泛传播,为学生打下了较为全面的中医基础。但是,这种“显性―显性”的传承模式(从教材到学生),难以继承中医药精华――隐性知识,即名医的临床经验、对疾病的感性认识以及高尚的医德。

2.师承教育

作为中医药传承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自古以来就是培养名医的有效途径,在现代仍不可替代,属于“隐性―隐性”模式(通过领悟从师父到徒弟)。但隐性知识不能像显性知识那样被直接编码,不易表达,难以传播、沟通和共享。因此师承教育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不稳定性,容易造成知识的衰减和流失,且对师徒交流时间的高要求使得人才培养的效率低。

3.资料汇总与整理研究

名医传承过程中,原始诊疗资料的完善和保存成为各种经验总结的基础,这些资料多为描述性资料,具有不可定量性。现代遵循“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临床应用验证―机理机制研究―理论指导临床”的模式,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方法,从临床中来再到临床中去,反复总结,不断提升。而基于数据挖掘得出的新知识、新发现的疗效及推广应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与评价,目前明显不足。

4.新型模式

第8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 教学科研 教学规律

高等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责,其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相对于教育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以下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研究型大学的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这虽然在精力上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挤压,但是在学养上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高水平的科研有利于教师对专业的精深把握,有助于把学生带到学科的前沿,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求知欲,因此,没有一流的科研,学科视野就会狭窄,教学就会僵化,也就培养不出创新型学生;同时,没有一流的教学态度,没有认真执教的理念,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敏锐地捕捉和反馈,思想智慧和知识精华也不能有效地推广和传承,更谈不上创新性学生的培养了。因为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有自身的规律性,需要不断地进行磨炼推敲,需要不懈地求索。

此外,教师在科研工作中为了解决科研难题需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而丰富的知识对于教师搞好教学同样重要,否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形成倒“T”字形的多学科知识结构正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应该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不仅需要辐射到相关的学科领域,甚至需要跨越文理壁垒。钱学森先生晚年谈到科学创新思维时曾语重心长,希望科学工作者也应该有艺术修养。他说:“我觉得艺术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另外,职业生涯中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学科问题,还有人生中的其他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科研以及教学工作的成败。比如作为一名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要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因为理想是学生前行的不竭动力。要充分利用相关领域的经典案例,进行真实可感的理想教育,教育学生要传承前辈的优秀品行,视野长远,心胸开阔,不辜负祖国和民族的厚望,承担起每一代人应该承担的重任。同时,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脚踏实地,所以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专业兴趣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效率。这是头等大事,也是育人良方。

综合以上所述,研究型大学的高校教师在优秀科学家和教学名师追求方面应该并重。

二、充分认识并尊重教学规律

充分认识教学规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为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教学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面对新的信息,学生首先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它,学生已有知识的拥有程度影响着他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速度。对于基础较好、知识面宽、反应敏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和掌握程度都较高,反之,则较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反复,即要安排一定的复习环节,以巩固和强化教学效果,并在反复中不断提高和深化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对于中学而言,大学课程的知识量比较大,而课时有限,因此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量往往很大,学生课堂接受程度往往不佳,鉴此,课堂教学应该重点突出,主要讲授概念、原理和经典案例,其他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并增加课后辅导与检查。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课堂压力,又能提高学生课后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其自学和思考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教学是一个积极的过程。目前我国教育基本上还是填鸭式,教师往往急于把书本上的知识在有限的课时中灌输给学生,而学生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这就不可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就对老师的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知识宽度以及专业水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讲课要投入挚诚和智慧,亦庄亦谐,旁征博引,逻辑严密,紧密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不能照本宣科,死气沉沉。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是一个情感的过程。学习本身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过程,而学生个体又存在着差异,因此会使一些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受挫感。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这种感受,因势利导,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及时调整情绪,树立信心,跟上教学节奏。另外,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本身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社会对这一话题的普遍关注本身值得欣喜。对这一话题的持续探讨,定会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推进一个新的里程。

【参考文献】

第9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范文

关键词:更新知识;反思;合作交流;教师专业素养

参加完网上的国培培训,听了专家教授的讲解,又一次真正地认识到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基本生存在一个网络环境之中,信息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交往、学习乃至工作、生活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语文教学已经步入新课程时代,新课程强调语文的学习要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挖掘各种课题资源,提倡网络、电视等进入课堂。面对这样的时代,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而不致陷入窘境,培养教师自身的现代化专业素养是当务之急。作为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要改变以往“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开阔的视野,远大的职业境界。要在学科知识素养、科学素养、美学素养和创新实践素养等方面不断地丰富自己。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呢?

一、在更新中重树知识新素养

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切入点。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才能使自己在语文课堂上信手拈来,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朗读者,让阅读史成为专业成长史。我们要成为“专”家,大量地阅读专业书籍,通晓教育专著,了解教育名家,熟悉课程特点,能够把握课改动向,更新教育理念,矫正教学行为,进行课题研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要成为“杂”家,博览群书,心系天下,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古今历史,信手拈来。既阅读经典名著,浸润心灵,又浏览报纸杂志,了解世态人生,将“大语文观”植根于心中。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读可以塑造个性,弥补自身的不足。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我们要做一个终身朗读者,和学生一起阅读名著、诵读美文、漫步文苑,采菊东篱,去寻觅“坐看云起时”的风雅,去体验“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无奈……。让语文课成为涵养气质、传承文化、构建精神家园的圣地,诗意地栖息在语文里。

二、在反思中重构新的知识与方法

语文教师还要做一个思考者,学会反思教学。肖川教授说:“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思考让我们敬业、精业,让我们从平淡琐碎的工作中感受到教育的美丽,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要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只勤于思考的蚂蚁,一棵不惧思考的青松,努力寻找与自己风格契合的教学方式。反思型教师追求的教学是完美的教学,而对完美的教学追求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善于面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总会有所收益,总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不会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感到厌烦。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思考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纵观名师们的成长之路,很多都是在阅读、实践、思考、创新中内化专业素养,成长和蜕变的。

三、在合作研究与探索中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