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全民健身日的来历精选(九篇)

全民健身日的来历

第1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抓好文艺精品创作、社会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体育市场管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艺精品创作实现新突破

我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抓好以“三枝花”为主的文艺精品创作,打造县域文化品牌,并通过文化交流展现县域文化的风采。年内,参加省市大型文艺演出20余次,荣获重要奖项14个。

1、靳派乐亭大鼓唱响省市及国内曲坛。2月24日,乐亭大鼓《效能风暴赞》荣获首届唐山市廉政建设文化艺术节创作一等奖;3月25日,乐亭大鼓《小两口争权》参加唐山“三八”妇女节文艺联欢会并获一致好评;3月28日,乐亭大鼓《作风建设颂》代表唐山市参加河北拾正气之歌”反腐倡廉文艺晚会演出,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评价;9月20日,在唐山市首届“弘艺艺术杯”乐亭大鼓比赛中,我县选手荣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10月份,乐亭大鼓《赞歌唱给曹妃甸》代表河北省海洋局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海洋系统文艺汇演,受到了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交口称赞;10月16日,乐亭大鼓《盲人摸象》参加曹妃甸论坛文化演出,反响很好。二是评剧在文化交流中尽显风采。年内,县评剧团参加中央电视台11频道“走进宝坻--评剧之乡”演出活动,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参加河北省第二届青年(戏曲)演员比赛,荣获两个二等奖;参加“迁安杯”第五届河北省戏剧“燕赵红梅奖”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10个银奖和铜奖。11月份,组织参加河北省第八届文化艺术节,评剧新剧目《凤凰坨》荣获剧目奖1个、编剧奖2个、优秀伴奏奖1个、优秀舞美设计奖1个、优秀音乐唱腔设计奖2个、优秀表演奖3个、表演奖6个和荣誉奖1个,专家评委一致评价:“作为一个县级团,一部戏荣获如此多的奖项,在参演剧目中是极少的,实属不易。”

2、歌舞及书画作品获奖颇丰。2月份,歌曲《纪检三十年颂》获首届唐山市廉政建设文化艺术节表演二等奖、创作三等奖。4月份-10月份,组织参加了唐山市第八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的“新农村、新农民”秧歌大赛、唐山市大中学生街舞、健身操大赛和唐山社区居民歌咏大赛等多项赛事,荣获优秀组织奖、十大名票1名、十佳票友3名、二等奖1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2个。

二、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建国60周年和“健康滦南、幸福人民”,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历时2个多月,包括“大地欢歌”春节联欢晚会、16个镇秧歌队和县城老干部秧歌队秧歌进城表演、评剧票友演唱会;3月份,承办了全市反腐倡廉书法、美术、摄影巡回展,和县委防范办联合举办了“反”图片展,受到县领导的好评;4月份,举办了“健康滦南、幸福人民”文艺专场演出,揭开了健康文体工程的序幕;五一期间,举办了庆“五一”文艺演出和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大型晚会;6月份,举办了全县“红歌唱响未来”歌咏比赛;7-9月份,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消夏系列文化活动,这次活动历时一个月,举办了10余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的主题突出庆祝建国60周年,每场演出不少于3首“红歌”,作为对建国60周年的礼赞。彩色周末消夏系列文化活动在我县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已成为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经典品牌活动。10月份,组织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和杨绍福个人漫画展,两次展出作品250余幅,参观人数达1万人次,还邀请了国家、盛市知名书画家现场作画,这次活动在我县及周边县形成了广泛影响。9月份,我县顺利通过第二次全国先进文化县的复查,继续保留荣誉称号。

在组织重大文化活动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文化阵地、文艺人才等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年内,送戏下乡200余场,送文艺下乡60余常深入机关、厂企、学校和农村辅导200余人次,辅导文艺骨干2000余人次。

三、全民健身运动日趋活跃

年内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突出户外运动。春节期间组织举办了滦南县2009年“电力杯”中国象棋精英赛、门球赛、太极拳(剑)展演等系列健身活动;5月15日,举办了滦南县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填补了残疾人群众没有综合性运动会的空白;6月12日,举办了“健康滦南”干部职工钓鱼比赛,由来自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0多名选手参赛,推动了“健康滦南,幸福人民”户外运动的开展;7月29日至8月9日,举办了第六届“劳动杯”男子篮球赛,共历时12天,赛事70余场次,成为我县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篮球体育运动盛会;7月30日,在县城古城文化广场举行了首届集体健身舞大赛,来自城区的21支健身舞队的360名健身舞

爱好者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现场吸引了近4000名群众驻足观看;8月份举办了庆祝首个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包括太极拳(剑)比赛、健身腰鼓展演、首届“太阳光辉杯”青少年跆拳道比赛,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9月23日,举办了全县迎国庆“燕南杯”第六届职工乒乓球赛,来自全县的32个代表队15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10月26日,组织举办了2009年老人节庆祝活动,进行了13项文体表演。年内的全民健身活动次数之多、项目之丰富、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近年来唯一的,许多活动都是首届,充分体现了“健康滦南、幸福人民”的主题。年内,市人大组成调研组对我县《唐山市全民健身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市局确定的示范单位,我局按市局要求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各类人员体育锻炼状况调查,工作经验被市局在全市推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及传承得到国家及盛市的充分肯定。1月份,我县乐亭大鼓、评剧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月份,滦南民间剪纸艺术、靳派乐亭大鼓艺术、滦南旱船和滦州驴皮影被列入首批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月份,我县皮影、乐亭大鼓入选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月16日至5月19日,我县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赴山东省博兴县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社文司、中国群文学会主办的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戏剧之乡经验交流会。会议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间文艺之乡”为题,来自全国19个盛自治区、直辖市的40名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经验。我县在艺术之乡创建、评剧艺术繁荣与发展及民间艺术传承保护方面的经验,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和专家的肯定。9月份,靳派乐亭大鼓艺术研究会成立,为靳派乐亭大鼓的理论研究、保护发展提供了保障。靳派乐亭大鼓第三代传人何建春为已故靳派乐亭大鼓创始人靳文然先生音配像时长200分钟,为贾幼然等艺术家录音、录像总时长700分钟,为靳派乐亭大鼓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按照县委办、政府办下发的《滦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国家、盛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具体要求,精心部署,层层抓落实。全年召开普查动员会、信息交流会、工作座谈会等各类会议8次;下乡督导、检查、辅导30多次,下发《普查情况交流》信息12期。全县17个镇普查领导小组逐村逐项逐人进行走访,已收集到大量文字及图像材料,查到了很多宝贵的遗产项目,完成了总字数达50余万字的《滦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这是我县建县以来首次全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涉及地域广、规模大、普查内容多(共十六大项,二百余小项)、历时时间长。在6月3日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市文化局白局长对我县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工作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将作为典型在全市推广。8月底,全面完成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省文化厅、市文化局验收后,初步建立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五、基础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完善

1、新建10个镇综合文化站。今年以来,经过积极申报,争取资金,倴城、长凝、司各庄、安各庄、南堡、东黄坨、马城、柳赞、胡各庄、坨里等10个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被列为2009年新增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我们作为项目责任单位,多次深入基层就建设标准、功能布局、工程进度等问题进行督导。目前,10个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加上去年建成的镇综合文化站,我县各镇已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这在全省是为数很少的,在全市是唯一的。

2、完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们积极申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省市下拨的健身工程46个,目前已全部到位。同时,省下拨的县城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已到位,在县城文体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3件。为配合健康滦南、幸福人民行动,我们在全市县(市)区中率先在部分主要干道、宾馆、公园、广场及主要健身场所设置了体育锻炼提示牌和体育运动量标识。

3、30个村新农村书屋工程全部落实。该工程总投资60万元,涉及我县项目村30个,目前图书已发放到各项目村。每个书屋配备图书2000余册、音像制品百余种,确实为农民送去了精神食粮。

4、加强了图书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年内,积极争取资金,配备了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设施,顺利通过省市公共图书馆评估。

第2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步道 健康 弘扬忠文化 促进三峡旅游 休闲健身

重庆市忠县翠屏山全民健身步道位于忠县忠州镇东溪镇翠屏山,可用地面积为42554.7平方米,其中已有道路占地2424.3平方米,拟建设健身登山步道、配套景观、绿化及服务设施、改建三台寺、复建文峰塔等,项目估计投资3450万元。[1]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三峡移民迁建重点县之一,上距重庆主城区180公里,下距万州城区105公里。

忠县历史悠久,是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300多年。唐贞观八年为纪念州人巴曼子“刎首留城”和严颜宁当断头将军、不做投降将军之壮举,唐太宗赐临州为忠州,清雍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设为忠县。

忠县旅游资源富有特色。有“世界奇异建筑”之一的“江上明珠”石宝寨,有堪称"中华一绝"的汉代历史文物丁房阙、无名阙、乌杨阙,有“江中仙岛”皇华城、“人间胜境”白公祠、“避暑胜地”天池山森林公园。风景秀美的翠屏山有曾为“忠州别驾”的唐代贤相陆贽之墓、古塔文峰塔和佛教三台寺,近年发掘的干井镇中坝遗址被专家誉为“中国活的二十四史”。 三峡移民使忠县县城淹没拆迁三分之二,从而使古县城剩下了“半城”,形成了三峡库区唯一的“半城文化”遗迹。[2]

东溪镇位于长江南岸,与县城仅一江之隔,是忠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溪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AAA 级翠屏山旅游景区;有忠州八景中的“翠屏春晓”、“紫极晚烟”两大自然景观;有三台寺、陆赞墓、甘宁故居、姜维井、石马栏、文峰塔等人文景观。

翠屏山健身步道海拔总高差264.61米,全长1474.8米,该项目围绕文化、旅游、生态特色,着力为市民打造休闲的前花园,全民健身的好去处,三峡旅游的新景观。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实施健康工程

翠屏山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然和人文景观较为丰富,是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但长期以来,没有完善的登山道路,给休闲旅游者带来不便,限制了许多人的出行,使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三峡移民搬迁中忠县属半淹没城市,过去爬坡上坎的山城特色少了,对市民爬坡上坎的健身作用少了。在实施健康忠县的造福工程中,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健身条件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大力完善健身设施,尽量让每个忠县人都积极参与锻炼,让百姓寿命更长、活得更健康,活出质量,活出精彩。本项目是健康忠县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3]

2.有利于展示悠久民俗民风、弘扬忠文化精神

忠县历史悠久,民俗民风浓厚,有着渊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和人文风情。灿烂的忠县民俗文化,包括生产民俗、民居民俗、信仰民俗、节日民俗等诸多内容必须收集、整理使之传昭世人。翠屏山景区有陆贽墓、甘宁故居、姜维井、石马栏、三台寺、文峰塔等人文景观,在健身健身步道的过程中,将对文峰塔进行整修,对佛教三台寺进行复建,将这些民俗文化精华收集、保存并向世人展示,发展民俗旅游,以弘扬民俗文化非常必要。

3.有利于建设旅游文化精品,促进三峡旅游发展

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区域范围内既有名扬四海的长江三峡,又有众多蜚声海内外的名胜古迹、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2009年后,出现了更多雄奇俊秀的壮美景观,整个三峡库区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焦点和热点,长江“新三峡”(重庆段)成为了海内外游客旅游的首选地和目的地。忠县及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但忠县景点虽多,但上规模档次的王牌精品景点少;过往游客多,留住游客少。而忠县处于长江三峡旅游的端部,又是三峡水库的腹心,区位优势明显。通过翠屏山健身步道的建设,修复完善翠屏山景区景点,提升翠屏山旅游档次,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吸引部分三峡游客,可以为忠县带来巨大的旅游收入,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本项目借助“人文忠州、精品旅游”品牌形象的提升,可以培育和开发三峡旅游线路新产品,助推三峡旅游。[4]

4.有利于发展休闲文化旅游经济,推进产业发展壮大

翠屏山景区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健身步道为重点,开发建设翠屏山休闲旅游景区,使其成为具有文物保护价值和休闲健身旅游价值的场所,既符合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的规划要求,又可以成为知名精品休闲旅游景点。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移民搬迁的完成和库区的形成,高峡出平湖,国家把三峡库区规划为生态保护区,把发展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作为重点。忠县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发展旅游既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又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必将成为忠县的重要产业之一。

5.有利于打造宜居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健身

随着忠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随着健康忠县工程的深入推进,有越来越多的人增强了健康意识,加入了休闲健身的行业。双休日、节假日、早晚时段,成群结队的人走出水泥城,融入大自然。翠屏山景区与忠县城隔江相望,通过忠县长江大桥连接,在长江黄金水道上,文物种类丰富,文化积淀厚重,是休闲度假的良好选择。

三、分析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健康工程的相关要求,符合忠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将旅游业列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满足重庆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将“健康忠县”建设作为重要民心工程,力争在2020年将忠县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忠文化之都的精神。本项目的实施,将充分利用忠县翠屏山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展示忠县风景秀丽、民俗民风浓厚,渊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和人文风情,为市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健身休闲场所,丰富忠县和三峡黄金旅游带景点,提升忠县城市形象,为三峡移民提供就业和发展经济的机会。同时,本项目也将有利于当地的移民安置和脱贫致富,对促进忠县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忠县旅游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

[2]《重庆市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渝府发〔2003〕64号)

第3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红色体育文化;全民健身;时代价值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陕甘宁边区位于陕西省北部、甘肃省东部和宁夏自治区南部,故称陕甘宁边区。面积从南到北约九百里,从东到西约一千里,地处六盘山、横山、梁山支脉等地区,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零八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万,可耕地约九百万亩。红色体育从广义上讲是指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自己做主的体育,从狭义上讲主要指的是瑞金中央苏区以及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体育。主要是指上个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育实践活动,它主要包括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各个红色根据地开展的体育活动。红色体育是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所创新出的一种鲜明的组织活动,不同于平时的竞技体育,它贴近实际、源自群众生活,不仅给忙于革命、生产的军民提供一个体育平台,更将不屈不挠、永不言弃、拼搏向上积极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民众。红色体育既展现红色革命精神,又弘扬了革命优良传统,也诠释着红色文化核心价值,同时为全民健身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红色体育的开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推进全民健身、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教育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一、红色体育文化的内涵

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革命根据地及广大解放区领导宣传、组织,由广大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所留下的特殊体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为革命战争服务的鲜明特点。在当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边区广大军民靠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撑,全员参与、坚持不懈、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让官兵士气高涨、敢于斗争,群众精神面貌生机勃勃。指出“开展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勇敢、坚毅、机智、灵活、集体主义精神、组织性和纪律性。”不管是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指挥员、战士、党政领导干部都积极参与,平等切磋,这种团结、友爱、自由、平等、进取、拼搏的精神激励和教育着每一个人。红色体育活动最大限度还原战争中的历史故事和场景,红色体育文化让大家在参与过程中体验革命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感受边区人民当时的生活状态,升华人们的革命精神思想和爱国主义情结。

二、红色体育文化开展历史经验

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为中国近代体育发展从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近代中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查阅以往历史文献,陕甘宁边区体育的成功有一下几点经验:

(一)领导关心支持体育事业

在当时环境如此恶劣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带头参与和节省开支,为边区捐献体育器材。

(二)建立体育组织机构并培养体育人才

从由政府单一主持的体育活动到由边区各俱乐部、体育主管机构计划组织,为整个边区红色体育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组织作用。

(三)体育活动多样化

改造传统优秀、民间传统体育,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如传统秧歌舞蹈的改造、儿童教育中增加捉汉奸、捉侦探、送信、打骑兵、运输、爬山等特色内容。如闹社火、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荡秋千、踏青、放风筝、拔河、赛马、打腰鼓等;

(四)进一步完善体育法制法规建设

在中央苏区体育法规基础上,颁布了一些体育法规和政策。如教育部颁布《体育节(九月九日)举行办法要点》、《国民体育实施方针》等。

三、红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当代体育文化发端于红色体育文化,它必然继承了红色体育文化的诸多特征。所以,研究红色体育文化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当代体育文化,推动当代体育的合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启发作用。在中国现有的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中,它们既是红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体。在文化、景观游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各大景区也结合实际,开辟出具有众多特色的红色旅游路线。 如西安-洛川-延安-子长-榆林-绥德线、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线。陕西的景点有西安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延安市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王家坪旧址,瓦窑堡会议旧址等,这些景区依托特有的自然景观,虽然景区人数每年有所递增,但是还是以说教的形式展现红色文化,以图文形式展现红色体育文化,实际上红色体育活动是最能让人直接体验到革命时期革命先辈的革命情怀,将红色文化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更大的推广。通过2010年8月山东临沂、2011年6月甘肃庆阳两届红色运动会的举办,利用合理的运动项目把革命年代红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和战斗过程重现,如“红嫂救伤员”、“独腿长征路”、“手榴弹比武”、“红军的扁担”等,而且参赛队伍由三十多支增加到61支,参赛人数达600多人。这些体育项目不但能锻炼身体、增加生活趣味,而且有着极高的教育意义,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健身条例》、《阳关体育》贯彻落实的一个重要推动手段。

四、红色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健康意识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锻炼,随之体育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各地要培育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红色体育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精神传承的重要手段,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有其新的现代价值。

(一)是革命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新手段

红色体育是新时期体育发展观的最佳体现,它集健身、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种特色为一体,它充分体现了体育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又能展现文化性和观赏性,还能最大程度提高活动的广泛性和参与性。红色体育文化是以健身体育为载体,体育活动与红色文化相交融,体育参与与休闲旅游相连接,无论从理论、投入产出还是可视性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迅速地得到推广和发展,它是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而发展的,必将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广泛的参与和强大的反响,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新手段。

(二)增强民族体育文化自信心

近代中国所承受的屈辱,使很多国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信心。实际上红色体育文化便是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衍生的优秀文化,是革命抗战时期形成的博大精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它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艰难历程,它凝聚了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彰显了国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通过大力发展红色体育项目,极大地丰富了边区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军民的革命热情,为民族的独立和革命的胜利发挥着重大影响力。红色体育文化包含的优秀品质与精神,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斗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抗日战争的军民提供了精神支撑与文化合力。它不仅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与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将为今后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自信心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全民体育、体育强国的历史见证

体育的大众普及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提出,但主要是指学校体育,忽视了工农大众。1940 年,在颁布的《体育训令》中指出:“体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选拔出优等选手再去指导普及”。这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方针,大大推动了革命根据地民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和边区体育军事化进程,并把体育的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增强军民体质、振奋革命热情和提高军队战斗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 年 9 月 27 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体育强国”在接受记着采访时表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基础性短板就是大众体育”。真正的体育强国应是在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在大众体育的基础上实现竞技体育的突破、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这也和“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的体育文化思想是高度一致的。《解放日报》曾指出“组织体育运动工作要创造出更大众化、更适合边区环境和经济条件的运动。现阶段,我国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进程还需继续推进,只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解决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全民体育和体育强国。

(四)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精神财富

革命战争要求强健体魄和坚强意志,这便成为战争时期发展体育的强劲动力。五卅体育运动会后,中共中央提出“提高军事技术”与“体育军事化”口号,特别强调“提高军事技术,必须发展体育运动,锻炼强而有力的健全身体。”战场上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被贯穿到体育运动中,而在比赛中的团结友爱、奋力拼搏,极大展现了新一代运动员极强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艰苦的革命时期,革命先辈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自然环境和现有资源进行编排和创造了一个一个体育项目。小山头锄平就成了运动场,几根树枝构成篮架,用棉布制作篮球,竹条一圈编成篮筐,用木头制作跳马等,充分体现了勤劳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勇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所以全民健身开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开发红色体育运动项目,让大众感受和体验这种独有的红色体育文化,也是对于这种精神财富的保护和传承,这种结合与倡导,必然让全民运动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增明,徐国营.试论陕甘宁边区体育的目的及其历史地位[J].体育文史,1989(05).

[2] 常保荣,牛秀燕.关于举办红色运动会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

[3] 刘显,马晓丽.红色体育文化思想的影响与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

[4] 中国红色旅游网[EB/OL].http://.cn.

[5] 陕甘宁边区体育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6] 乔克勤.西北体育文化史[M].兰州民族出版社,1993.

第4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一、继续深入开展以“华佗五禽戏”为代表的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一)打造华佗五禽戏品牌,开展迎奥运全民健身活动。

为打造华佗五禽戏品牌,弘扬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开展了五禽戏进学校、机关、乡镇、企业、社区的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人员、有交流、有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开展了“全民健身迎奥运”系列活动,为推动我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举办亳州市迎奥运五禽戏进机关启动仪式。1月24日,在市行政中心院内,我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五禽戏进机关的启动仪式,市直各单位体育骨干近2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在仪式上,我们精心组织了一批五禽戏画册和健身气功五禽戏光盘送到了各单位手中,并且现场安排演练了五禽戏,在市直机关引起了健身热潮,唱响了我市2008奥运年主旋律。

2、举办迎奥运倒计时100天亳州市首届社区运动会。为了进一步在全市掀起奥运气氛,在全市营造奥运热潮,4月25日,我们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了亳州市首届社区运动会,来自全市各社区的近1000名运动员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项目的角逐,同时还进行了武术绝技、健身气功表演,调动了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了全市人民的精神风貌。

3、举办“华佗五禽戏标志、服装设计”有奖征集活动。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扩大华佗五禽戏的影响,在年初广泛征求了华佗五禽戏标志,经过初评,共选出16件入围作品,组成了考评小组,进行了初评、复评。布置展板-召开专家讨论会-设计评选表格,确定评选内容-分别征求各俱乐部意见-专家评选,确定了结果。

4、结合青少年阳光体育工程,与亳州市师专联合,2008年,在亳州师专推广了五禽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建全省“全民健身(五禽戏)活动”基地。

5、举办“药都人民喜迎奥运华佗故里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充分展现药都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我们于2008年7月25号——2008年8月8号举办以“药都人民喜迎奥运华佗故里全民健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来自市区各个晨晚练点的优秀群体队伍近1000人,参加8月8日上午8点举行的亳州市首届优秀群体节目展示。

6、筹建安徽省全民健身(五禽戏)活动基地。为逐步完善我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推进我市全民健身科学化进程,进一步扩大五禽戏的影响,我们向省体育局提出了申办安徽省全民健身(五禽戏)活动基地的申请。市领导批示:同意筹建。筹建工作中如需解决场所、资金、人员等实际问题,则另行报告,视情况而定。市政府已给省体育局正式出函,同意筹建安徽省全民健身(五禽戏)活动基地。目前正在运作中。

7、举办市直机关第二届运动会。亳州市市直机关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此次市直机关运功会受到了市直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许多部门的领导干部积极参与,来自市委、市政府等40多个市直单位的560名运动员参加了篮球、拔河、围棋、象棋、台球等项目的角逐。本届运动会自10月21日开赛至28日闭幕,历时8天。市直各机关展示了近年来开展健身活动取得的可喜成果,展现了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对提高干部职工身体素质、建设和谐机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举办了亳州市“药检杯”文明单位羽毛球比赛。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为了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市文明办、市药检局、市羽毛球协会联合举办了全市“药检杯”文明单位羽毛球比赛。共有26个文明单位79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

(二)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认真落实了市政府新农村建设体育工程,以面向基层特别是农村体育工作为重点,全面启动我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按照要求,我们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积极洽谈,商定我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方案,并于今年6月份,对全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抽查。今年将在谯城区、蒙城县的82个行政村全面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三)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工作,发挥工作积极性

各体育单项协会是群众体育工作的生力军,为了更好的发挥各协会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3月11日上午,在市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了亳州市体育协会工作座谈会,讨论出台了《亳州市体育先进社团评比办法》,各协会在会上交流了工作经验,畅谈了工作思路,纷纷表示以实际行动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召开。筹备成立了亳州市健身气功协会、亳州市篮球协会、亳州市残疾人体育协会、亳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督促县区成立体育总会。市残疾人体育协会已经于9月底成立,市篮球协会已于10月17日上午成立,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正在紧张的筹备当中,将于月底成立。

(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加强群体队伍建设。

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体育骨干队伍,加大对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积极组织参加省级以上各单项活动,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建设。按照年初安排,我们举行两期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市局群体科带着教练员、辅导老师走向基层,深入到县区培训。

(五)积极组队参加安徽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全国历史文化名称乒乓球比赛,展示药都新形象。

2008年11月1日-7日,安徽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在淮南市举行。本次体育大会共设有象棋、篮球等27个比赛项目,每个地市必须报12个项目以上。本次体育大会是由省政府主办,省体育局、省体育总会、淮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四年一届的群众体育盛会。全省17个地市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运动会。我市组织了以副市长祁述志为团长的代表团,共参加了12个项目的角逐,经过运动员的顽强拼搏,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在健身气功、象棋等项目中取得了四金、四银、两铜的好成绩。

2008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比赛于9月20日至24日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为进一步提高亳州市的知名度,加强与其他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交流,按照市政府要求,我市组织了6个组别(共计26人)参加了比赛。全国共有63个历史文化名城组队参加了比赛,参加比赛的队伍达103支,运动员多达500多人。我市运动员荣获了女子丙组团体第三名,女子乙组单打第三名的好成绩,顺利的完成了参赛任务。

二、继续推进“省十二运”周期备战工作,积极组队参加2008年安徽省青少年竞赛。

2008年,亳州市竞技体育工作按照“省运提升,积极培养优秀后备人才苗子”的新周期目标,围绕贯彻落实2008年全省竞技体育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训练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努力提高青少年训练的质量和效益,我市训练竞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积极酝酿综合性赛事激励措施

为充分调动一线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局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配合市政府出台了《亳州市参加安徽省运动会奖励办法》和《亳州市有突出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奖励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发挥了应有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抓好新周期运动员注册工作

2008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工作,对新周期全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采取以二代身份证为依据的网上注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注册管理工作,提高了注册工作的透明度。2008年,全市共有377名运动员完成了网上注册手续。

(三)认真做好参加年2008度安徽省青少年竞赛工作

根据我市参加全省青少年竞赛计划,竞技科积极组织16个项目的代表队,258名运动员参加安徽省2008年青少年锦标赛比赛,截止到现在,共计夺得金牌26.5枚,银牌20枚,铜牌16枚。其中在全省少儿体操锦标赛中,取得十金八银的好成绩,超历史锦标赛记录。在全省国际跤锦标赛中,亳州队取得三金、一银、四铜的好成绩,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特别是55公斤运动员田企业获得最佳技术奖。充分展现了亳州儿女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抓好“体教结合”工作,大力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为加快构建和完善我市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市体育局积极与市教育局合作,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在推行“华佗五禽戏等群体活动进学校的基础上,加快“体教结合”步伐。我市各中小学现在正在开展“晨诵弟子规、午做广播操、晚练五禽戏”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加快构建和完善我市新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我市今年有5所学校积极申请省级特色学校和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8年10月,涡阳一中(手球)经省考核小组审定,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批准为安徽省体育专项特色学校。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体教结合”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认真抓好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

继续坚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抓好教练员队伍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2008年3月,我市利辛县教练员的论文《试述“迁移”理论在少年篮球训练中的运用》获得省竞技处评选的优秀奖。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体操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的培训工作的通知,我市体操教练员王中山参加了培训。我市13名田径教练员参加了省田游中心举办的田径裁判员培训班,还有多名教练员参加了省举办的各个项目的培训班。

(六)切实抓好反兴奋剂工作

根据安徽省体育局关于印发〈〈安徽省体育局反兴奋剂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体育运动训练任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制定了〈〈亳州市体育局反兴奋剂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市各业余训练单位、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立反兴奋剂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办法和措施,切实加强对运动员的反兴奋剂工作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教练员、运动员和医务人员必须与所在单位签定反兴奋剂承诺书,确保了我市运动员没有出现一例兴奋剂违规事件。

(七)顺利完成体育外事交流工作

2008年8月份,大韩民国庆上北道荣州市武术队在参加全国运动会之前,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能力和增进体育方面的友好交流,到亳州市的武术学校进行集训,亳州市体育局和外事办成功地完成了本项工作。

三、学习宣传贯彻《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做好体彩销售管理工作。

按照省体育局的统一部署,我局组织了学习宣传贯彻《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活动,多次组织全局人员学习讨论《条例》,并对县区体委作了学习贯彻《条例》的要求,印发了《条例》学习手册,在报刊、电视、网络上进行了宣传,与省体育局联动,组织开展了条例颁布实施启动仪式和大型全民健身活动,扩大了条例的宣传和影响氛围,在我市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新高潮,真正营造了依法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实现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召开了全市体育工作会议,抓好电脑体彩销售工作,争取各地政府协调即开型体育发行销售工作,继续做好扩点和增机工作,加强现有电彩的管理工作,做好服务,做好体彩公益性宣传工作,力争完成2008年体彩销售任务。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传达学习了市纪委《关于2007年全市查处的典型违法违纪案件情况的通报》,学习了在十七大上的工作报告和中纪委向党的十七大所做的工作报告强化学习意识,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观看《赌之害》,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洁自律自纠活动并进行了廉洁承诺。

2、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贯彻中央、省、市确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指导思想以及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在体育工作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方法,逐步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

3、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推进活动为抓手,做好工作质量管理标准试点工作。

一是动员部署。成立领导小组,深入进行思想发动,召开动员大会。二是组织开展查摆活动。紧密联系体育工作实际,围绕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认真组织制度查摆活动。三是抓好制度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反腐倡廉、提高效能、促进发展,结合推行工作质量管理标准试点单位的要求,我们对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工作制度进行了多次讨论和研究,修订完善了制度和程序。四是做好制度公开,我们通过省体育局网、政府网和新闻媒体公开我们的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工作要求,接受内外监督。五是严格落实制度。我们及时总结制度建设和执行中的好经验和做法,认真办理受理投诉,及时曝光存在问题,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严格执行责任追究规定。六是做好自查工作,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总结经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二)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

认真贯彻全市深化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会会议精神。召开全局工作人员传达领会会议精神,开展集体讨论,大家纷纷发言,针对目前工作存在问题和差距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效能承诺,并在媒体公布,接受各界监督;开展了2008回头看,检查了工作年度完成情况,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以及省体育局安排的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建立了工作日志制度,认真谋划明年工作,研究讨论了2009年重点工作安排;坚持把效能建设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与廉政文化建设、与健全决策机制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2009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完成全市62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魏武广场、部分村四套路径器材。

二、积极参加省2009年青少年锦标赛,备战省十二运。

三、积极争取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查拳比赛在亳州举办

四、办好亳州市首届华佗五禽戏健身养生文化节

第5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语言表达是口才艺术的核心和灵魂,善于表达的人,能惜言如金却又能恰到妙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活动领导致辞稿,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领导致辞稿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广大市民朋友们,同志们:

奥运风来,涌动瀚海,全民健身,壮我情怀。在伦敦奥运会正如火如荼举行的时候,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新安县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这既是对奥运精神的弘扬,也是对我县全民健身活动成果的展示,更是对我县今后全民健身工作的动员。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对各位体育健身践行者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增强体魄、愉悦精神、锻炼意志、塑造品质、交流情感。经国务院批准,自20__年起,每年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它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奥运遗产社会化、全民化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健身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操等各种健身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充分展现了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举行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必将在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必将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深入、广泛、全面的开展,必将对不断提高我县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我提三点希望:希望以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契机,全县广大群众都能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行列,让“体育锻炼经常化、个人健身生活化”,树立“体育就是生活,健身就是健康”的理念,在全县形成“全民健身、人人健身”的新局面;希望县教育局、体育局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健民”的体育服务体系,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全民健身软硬件条件;希望广大群众更加踊跃参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各类体育活动,增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促进身心健康,激发奋发向上的热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全民健身日”活动的带动和宣传,将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日”活动的影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把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迸发出来的体育激情、健身激情转化为热爱新安、建设新安的巨大精神动力,让体育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让“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转化成为促进新安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

最后,祝全县全民健身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领导致辞稿2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首先,我代表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区全体建设者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各条战线的同志、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区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亲切的问侯和节日的祝贺!

新中国成立56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民主法治深入人心,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今年,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极具意义的一年,新中国成立56周年,红军长征出发71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01周年;今年,也是区进行“二次创业”的重要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区党工委、管委会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和__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努力把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火车头,三个文明的示范区”。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在环境优化、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中芯国际、TCL、MPS、友尼森、PCC等项目相继签约我区,我区的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一派喜人势头。

未来几年,是我区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的发展寄予了厚望,为了确保“二次创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加快实施“一二二三”发展战略,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产业聚集,培育壮大区内企业,做优做美区形象,实现“世界知名、全国一流、西部第一”奋斗目标,将我区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中国重要的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充满希望;展望未来,我们踌躇满志,信心百倍。

同志们,朋友们。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6周年的喜庆气氛中,让我们牢记光荣历史,宏扬优良传统,肩负责任使命,紧密团结在以__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我区“二次创业”目标而努力奋斗,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愿我区的事业更加灿烂辉煌!祝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同志事业发达、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活动领导致辞稿3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及参与组织演讲比赛的工作人员、所有选手表示衷心地感谢!并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地祝贺!

国庆节来临之际,我局举办了这次以“创省级文明单位,建新型和谐机关,庆国庆60周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一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二是为了扎实推进“创省级文明单位,建新型和谐机关”活动,是不断活跃机关氛围,提升干部职工思想境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个有效载体。

刚才认真倾听了大家声情并茂的演讲,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是演讲主题昂扬向上,富有时代气息。大家紧扣活动主题,结合当前的国情、区情、局情,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和自身的经历感受,引经据典,博古论今,抒发爱国情感赞颂民族精神,讴歌祖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财政改革发展的美好明天,选手们激情昂扬,会场高潮迭起,观众们倍受感染,演讲效果很好,这是一次精彩的演讲,成功的演讲。

二是演讲内容丰富多彩,抒发了财政干部职工的心声。参加这次演讲的,绝大部分是我局的中层干部,他们既是业务骨干,也是财政部门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演讲,有的从全局着眼,回顾历史,剖析现实,展望明天,在讴歌祖国建设丰功伟绩的同时,也阐述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表现了财政干部职工对祖国深诚的祝福;有的从工作实践出发,提出了财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号召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与时俱进,拼搏创新,争创一流。我从中深深体会到了财政干部职工识大体、顾大局、爱岗敬业,为…财政事业做贡献的一片真情。

三是演讲活动组织周到,保证了比赛达到预期目的。各位参赛选手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在工作之余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有关工作人员,积极筹备,精心策划,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保证了比赛的圆满成功。我认为,这次演讲比赛,既活跃了机关氛围,又锻炼了干部的演讲才能;既丰富了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主题实践活动,今后我们还要多组织几次,不断推动机关建设向学习型、文化型、服务型转变。

同志们,希望大家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学习,深入持久地开展自身思想素质建设,为我区财政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国庆快乐,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工作愉快!

谢谢大家!

活动领导致辞稿4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在此,我代表,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区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为的繁荣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外国专家和留学生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建设和发展事业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56周年华诞。57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设了一个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农奴制的羁绊,开辟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现在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局势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关心、全国支援的结果,的发展印证了一个伟大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回顾共和国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必胜信心。我们坚信,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在以__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现在,我提议: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55周年华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各族人民的幸福,为在座的各位来宾和同志们的健康,干杯!

活动领导致辞稿5

各位领导,各位文艺界朋友们,同志们:

东原大地披新绿,群贤毕至更生辉。在这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我们迎来了____、________在我县开展的“美丽__—文化__,中国著名书画家走基层”活动。在此,我代表__县委、县政府向莅临活动现场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席活动的各位文艺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承办此次活动的____有限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__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县区内湖光山色,秀美如画,三千多年的文字历史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山川河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__人,可谓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近年来,我县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始终不忘精神文明建设,十分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各类文化艺术团体,民间艺术协会等多次成功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次的“美丽__,文化__”活动更是一次文化的盛会,艺术的盛会,希望艺术家们以书为情,以画为意,广施才华,不吝墨宝,留下您精彩的一笔,为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自古以来,__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建设“幸福魅力新__”的时代精神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则是艺术创作的宝库;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更是荟萃了众多艺术的精华内涵,在这里生根、成长。朋友们,百花齐放争春色,百家争鸣赋新篇,我们衷心的希望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为__的文化事业发展再添瑰宝,而且也能为____的文化事业增光添彩。

最后,预祝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来宾和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

第6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 民间鼓舞;健身;传承发展

一、前言

“鼓”,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象征和重要的民俗符号。它从远古走来,一直和我们结伴而行,历久不衰。鼓舞,是文化的产物,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一份不动产,也是中国民间的“精神”实践,鼓与舞是力与美的组合,通过各种肢体动作表现韵律,抒感,使人们在娱乐身心的运动中,受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负荷的双重锻炼,具有极强的健身价值和功效,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健身艺术形式。

经过实地考察与辨析,陕西现有鼓种七十余种。2010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谷玉梅等撰写的《陕西民间鼓舞博览》出版,该书以陕西鼓舞为视角,着重对陕西鼓舞文化进行了研究,是迄今为止陕西鼓舞的代表作。而本文的出发点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实践,寻求鼓舞健身的拓展,将民间民俗的鼓舞引入大、中、小学的课堂,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实现学生的阳光人生。让鼓舞文化走进课堂、延伸课外、推向社会,在全民健身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核心理念。[1]为了秉承这一核心理念,既要保持传统血脉不断,还要在尊重原创群体的精神权利标注产生该作品的群体或地区的前提下,允许对民间鼓舞进行改编和再创作,让民间鼓舞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需求和环境,而民间鼓舞中所蕴含的健身价值,必会为民间鼓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导致民间鼓舞生存与延续的原生态发生了变化。这些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被推向了历史舞台的边缘,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充分挖掘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健身价值,更好的继承、弘扬、保护鼓舞健身资源,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陕西民间鼓舞的形成与传承发展

1、陕西民间鼓舞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关于击鼓助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记载,表明了鼓最早是用于战争的。遇袭或告急,以鼓传讯;两军交战,擂鼓助威;克敌制胜,以鼓为乐,把鼓作为战斗中不可缺少的装备来使用。[2]由于战争的原因,鼓的生命在不同的地域延续下来,它的内容也不断的充实,形式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陕西受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制约,人们为了求得生存空间而与大自然抗争,因此大多数的民间活动是为了敬神、祭天、祈福,鼓作为这些活动的重要道具,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延续下来。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鼓成为了陕西民间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娱和娱人的主要形式,更是陕西民俗思想内涵和情感的集中体现。每逢佳节庆典,陕西人民就用鼓舞的形式,表达自己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和抒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2、民间鼓舞的传承发展

安塞腰鼓: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乃至西部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且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文化品牌。发源地陕北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安塞腰鼓先后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和澳门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参加了1999年50周年和2009年60周年的国庆庆典。先后远赴俄罗斯、日本等国进行表演。

岐山转鼓: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时为战鼓,为军事所用,后在历代相传中增加了舞蹈等艺术动作,鼓手绕鼓而转,全场皆转,由此形成。改革开放以来,转鼓艺术得到空前繁荣,该县从娃娃抓起,发展转鼓文化,成为岐山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特色品牌。

秦汉战鼓:起源于秦朝时的咸阳,是秦军作战时横扫六合、统一全国的激昂鼓调。后由秦军掌旗官带回村落,留在民间世代相传。此鼓乃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时相传击鼓出征,鼓角齐鸣。

陕西省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上,身着兵马俑战甲的勇士,擂响手中的秦汉战鼓,用气势恢宏的鼓声与舞蹈动作,将秦汉战鼓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知晓了秦汉战鼓,吸引了众多境内外媒体和影视界的目光。2010年,秦汉战鼓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保护民间鼓舞的创造者及传承人是关键,要以人为本,把民间艺人的整体性生存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在这样的基础上,激发民间艺人对本身的自信与认同,建立完善的鼓舞保护机制,及相应的规范条例,利用陕西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各级学校开展该项课程,树立起鼓舞在后辈人心中的地位,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

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星光璀璨,缶声震天,古代的缶和现代的声、光、电的完美结合,把人们带入了梦幻般的境界,它震撼了世界,敲醉了国人,缶也是秦时就在陕西地区流传的传统器乐。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鼓舞艺术也总是伴随着历史的步伐在前进,今天的民间鼓舞已融舞蹈、文化、体育于一体。

三、陕西民间鼓舞的健身价值

1、民间鼓舞的健身功能

(1)促进身体健康。鼓舞是一项能全面锻炼和健全体能的运动,鼓从动作结构上由跑、跳、扭、转、闪、摇、跨等要素构成。它以鼓舞的形式来表现舞蹈艺术,在多变的节奏中完成各种表演造型和难度动作。鼓舞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促进健康,提高人体的力量、柔韧性及灵敏等素质,特别是对人的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功能十分有益。(2)促进心理健康。参与鼓舞健身运动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能够抵抗抑郁和困惑等消极心境,调节人的情绪和心态。由于鼓舞健身没有人数的限定,因此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交往、倾诉、宣泄的平台,使参与者锻炼时在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联想、思考等思维活动,促进思维的反省和脑力的恢复,有效的集中或转移了注意力,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根据研究发现,因鼓舞的动作特性,参与者在身体锻炼时会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具有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啡呔。[4]它可降抑郁、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程度,有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3)具有广泛适应性。鼓舞健身运动受场地及人员限制较小,可一人单打,也可双人对打,还可以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群打。单打者腾跃旋跨,群打时则变换出多种美妙的图案。完全可以用于晨练和取代单调枯燥的健身项目。全民健身计划落实的最大障碍是国民意识的提高,不良的健身习惯造成了人们的惰性。[5]鼓舞健身可以不受以上因素的限制,不受场地、器械限制,也不受时间气候影响,更不需要多大的资金投入,因而十分适合于广大群体。

2、民间鼓舞在全民健身中的意义

鼓在经历了由战争向民俗活动过渡的历史时期后,同样也实现了职能的根本转变,体现了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价值取向。通过与他人的协作配合来充分体现群体的价值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参与者通过个体的觉醒和张扬,增强了自我肯定。[6]通过体能的释放而获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强化了生命机体功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规划》中指出“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全民健身计划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契合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我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规划,整个计划贯穿着倡导和推广适应我国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担负着向群众推广简便易学、科学有效的体育健身形式和方法的重任。陕西民间鼓舞的动作易学易记,优美明快,热情欢畅,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使参与者获得娱乐和健康,获得充分融入群体和社会的满足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让参与者在鼓舞健身中体会人类团结、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人的心态变得积极健康,朝气蓬勃,从而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且不仅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参与,也适合不同体能水平人群的选择,便于推广。

四、陕西民间鼓舞健身发展现状分析

1、鼓舞健身的社会发展现状

鼓舞健身艺术来自于民间,是一种民间艺术的表演形式,每逢农闲、节日、集会、群众自发的聚集在一起,用这种传统的艺术愉悦身心,抒感,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打出了健康,雅俗共赏,合而为一。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又是对百姓休闲生活的丰富。

在农村,活跃在鼓舞健身广场上的是来自基层的群众。这项健身艺术,成本低廉,群众认为是一件乐事,很愿意参加,村寨、乡镇具备了这种艺术发展的土壤。以西安市的七区六县为例,未央区谭家乡就有80%的人参加这项活动,可谓是老幼皆宜。定期的举办培训班,进行各种切磋交流比赛,其中的佼佼者多次参加公益性演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有着陕西“鼓舞之乡”美誉的户县,2010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五日,有15万人参与的两年一度的鼓舞大赛拉开了序幕。这里变成了鼓的世界,舞的乐土。欢庆的鼓舞在边鼓、边舞中,队形多变,造型各异,让人眼花缭乱,把现场的气氛烘托的红红火火。大家称之为百姓的乐事,古都的一绝。

在城市,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亚健康人群中的一员。都市中有着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白领们意识到了健康对于生活工作的重要性,选择了诸如瑜伽、羽毛球等这类较为时尚的俱乐部健身方式。然而这种健身的方式局限性多,且费用高昂,青年人群缺乏对这种民间艺术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在他们中间该健身艺术发展极为缓慢,因此无法普及和推广。而鼓舞健身这种民间艺术,完全弥补了俱乐部健身的局限性,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健身方式。在目前,该项健身艺术只是在下岗、退休的中老年群体中发展迅速,各种赛事、庆典活动中均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年轻人缺乏对这种民间艺术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使其健身艺术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2、鼓舞健身的学校发展现状

鼓舞健身艺术在学校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只有少数学校,为一些庆典活动及表演进行了专门训练和教学。曾经陕西民间打击乐团团长应邀到某知名高校进行讲座、表演时,气势磅礴的《大唐六骏》,把学子们带进了古战场上万马奔腾、雄壮威武的意境,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昂,现场的氛围达到了极致;目前这种民间艺术未得到高校教育政策上的支持,没有列入高校教育的范畴,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而在中、小学,农村较城市学校开展的更为普及,且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有独到的见解。户县人民路小学,汲取了民间鼓舞的精髓,将少先队鼓号与鼓舞结合,给表演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取得首届少先队鼓号鼓舞表演特等奖。在各种庆典赛事上均留下他们的身影,且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品牌。前主席连战的母校——西安后宰门小学,因外事接待任务,常年保持着鼓舞队的训练,迎宾的腰鼓,欢乐的锣鼓,给来访的嘉宾和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延安大学等院校还将安塞腰鼓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一项特色内容,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突出了办学特色,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力提倡。

在海外,龙的传人将浓浓的思乡之情用中华传统精髓的鼓舞文化艺术表达的淋漓尽致,在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凡是世界上有华人居集的地方,均开展了该方面的教育,且硕果累累。

从以上发展现状来看,要想更好的推广发展鼓舞健身艺术,就要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举办各类学习班,深入基层,传、帮、带,专家、学者、社会指导员要发挥骨干作用。让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回归大自然,扎根在民间,在民间的沃土中开花、结果。

五、民间鼓舞健身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目前国内学者对民间鼓舞与健身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该方面论著较少,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如何使陕西民间鼓舞与健身相融合,使其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将健身与鼓舞融合,使人们通过鼓舞的健身功能,既锻炼了身体,又对民间鼓舞有了一个崭新和清晰的认识,从而激发人们对民间鼓舞的喜爱和认同情感,使我们宝贵的鼓舞艺术得以发扬光大,能够以较强的适应力在现代化的土壤中不断壮大,同时推动了全民健身时代下的民族体育的发展。

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把历经数千年流变的民间鼓舞这一民族、民俗文化推向了历史舞台的边缘。因此,要为其注入更多的现代因素,从体育健身角度实现融合与共生,充分展现这一民族、民俗文化所蕴含的健身文化的魅力。对部分民间鼓舞重新整理或改编,使其融于学校体育教学,把民间行为传承与学校教育传承有效结合。从实践中看,目前民间鼓舞尚未在学校广泛推广,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借鉴,合理利用学校教育来发展民间鼓舞健身艺术,在不断的教学活动中拓展其研究空间,我们可以通过一批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师资把这种原生态的鼓舞带入大、中、小学的课堂,不仅传承和发展了民间鼓舞艺术,而且对发展民族体育运动,推广全民健身运动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结语

陕西民间鼓舞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上千年的积淀,生生不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民间鼓舞与健身的结合,既传承了民间艺术,又为传统的鼓舞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契机。而民间鼓舞健身艺术中包含和体现出的中华民族团结、协作的理念和精神素质,更是传承发展民间鼓舞健身的不竭动力。这种精神,是我们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Z].2005.3.

[2] 徐国忠,焦建军.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61.

[3] 谷玉梅,李开芳,梁挺.陕西民间鼓舞博览[M].美国华文出版社,杭州出版社,2010.

[4] 刘树军.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2)75-77.

[5] 李子伟,白永泉.天水民俗录[M].香港:香港飞天文化出版社,2003.

[6] 雷湃,蔡智忠,陈爱军,聂晶,蔡中,毛海燕.旋鼓舞的文化内涵与健身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4)105.

[7] 韩长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中小学体育艺术创新的研究[J].2011.4.

第7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 济南市 城区居民 体育活动 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济南市历城区的18~60 岁之间的城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公开发表的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论文十余篇,为本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做了充分准备。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济南市历城区500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4 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其中男性居民286人,女性居民188 人。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 及Microsoft Excel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制表。

2.结果与分析

2.1城市居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表明:济南市历城区有95 %以上的居民认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促进身心健康;有61.2%的城市居民经常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见,济南市历城区大部分居民对体育及其功能有正确的认识。

2.2 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而且体现了多样化功能,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从表1 可以看出,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主要包括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疾病康复和美化体形等(具体情况详见表1),其中居于首位的依然是强身健体,说明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对体育较高层次的功能诸如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认识尚浅

2.3 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次数

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取决于个人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即每个人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同,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不同,投入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不同;另一方面取决于地方政府和领导对群众体育活动的支持和重视程度。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每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不多,仅占到14.3%;每周参与体育活动1――2次的居民占69.9 % ,说明参与体育活动已逐渐成为济南市历城区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人虽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但和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还尚有差距。

2.4 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分析

济南市历城区居民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来确定的。从活动时段来看,年龄较大的居民比较倾向于早上参加健身活动,年龄较轻的居民则喜欢在下午或晚上参加健身活动。主要原因是由于年龄较大的居民习惯于早睡早起,同时认为早上空气好的缘故(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2.5 城区居民体育活动方式的选择

调查发现与朋友、同事一起练、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练是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这一结果表明济南市历城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自发型的。说明集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济南市城市居民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参与动机及体育健身行为习惯。但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3.1.2 自发型是济南市历城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多在早晨和傍晚;在体育活动环境的选择上,多以不收费的公共体育场所或公园、广场、街道为主;在体育生活内容的选择上,男性居民主要以散步、跑步、大球类、小球类为主,女性主要以散步、跑步、小球类、健身操、秧歌为主。

3.1.3 济南市城市居民达“体育人口”比例低,体育消费能力较低,居民消费观念比较落后,但对体育活动的主观体验和整体感受较好。

3.1.4 影响济南市历城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不会体育技术,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差、活动场地少等。

3.2 建议

3.2.1 加强场馆建设,规划城市体育设施。加大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修建一些必要的健身设施,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利用社会力量,吸纳各方资金,参与体育投资和经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日益频繁的城市发展,其体育场地设施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并留出必要的土地面积,要立法加以保证。

3.2.2 大力加强体育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体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始终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政策法规的深刻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群众体育将逐步通过法律条款来控制、监督与调节,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当前除了《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全国性的体育法规文件之外,地方性的体育法规还比较缺乏,各级政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快地方立法,使社会体育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3.2.3 加强居民的健身意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并不乐观,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应加强居民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和街道宣传栏,大力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全民健身的方法,使全民健身活动家喻户晓、人人乐于参与。特别是从事体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多开展群众体育宣传工作,使居民参加体育运动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3.2.4 应开展形式多样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城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运动竞赛活动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许多人由观赏竞赛发展到参与竞赛,进而成为体育运动的热衷者。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探讨开展群众体育竞赛的方式、方法,以丰富多彩的城区体育竞赛带动全民健身活动。

参考文献:

[1]裴立新. 西北地区实施全民计划基本对策研究[J ] . 体育科学,1999 ,19 (4) :124.

[2]于振峰. 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 ] . 体育科学,2001 ,21 (1) :9211.

[3]常乃军. 山西中等城市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 ] . 体育科学,2001 ,21.

第8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公益;健身;妇女

体育健身业是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身业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康复、休闲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和消费而发展起来的面向大人的体育文化服务行业。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通知,通知指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织部分。

妇女健身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群众也是全民健身中一支最热情、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影响力的力量。在各广场、社区公共区域都能见到妇女姐妹的身影。笔者就参加公共区域健身妇女的年龄段、学历、在职情况等信息走访调研了包括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在内9个杭州主城区的多个街道社区健身点,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述图表中可看出,参与公共区域健身活动的妇女年龄集中在50周岁以上,学历在大学专科以及下水平,退休在家人员比重略高。

通过此次调研走访,笔者深刻感受到组织公益健身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就目前现状来看,女性健身活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健身空间不固定,公共健身场地设施缺乏,健身指导人员数量偏少、专业性欠缺,组织程度低等问题。妇女同胞急需一个健身场地固定,健身设施齐全,并且配备专业的健身指导人员的场所。

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杭州市妇女联合会下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拥有包括健身器械中心、瑜伽房、跳操房、游泳馆等在内的多功能健身区域,组织妇女同胞参加瑜伽、舞蹈、健身等休闲活动提高女性身体素质是其中的一项基本职能。

“中心”系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且人员配置额度有限,为使健身场馆科学合理运作,并且更好得为杭城妇女服务,“中心”公开招募一家专业健身会所进行日常的运营管理,同时提供相对固定的公益时间及健身教练服务全城女性健身。成立初期,妇女同胞对“中心”公益健身的功能和其所起到的社会效益认知度、对“中心”内部管理知晓度及“中心”社会公益形象(媒体曝光率)等方面问题知之甚少,对此“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实行“三步走”计划。

第一阶段:送票进社区,广泛做宣传。

为响应的号召,反对铺张浪费,“中心”成立之时并未大操大办,也未通过媒体渠道大肆宣传,仅通过自有平台进行了宣传报道,周边居民知晓程度很低,更不用说其他区域。基于此种现状,“中心”制作了健身场馆的公益体验券,由专人将体验券送至各街道、社区,以单位所在地作为圆心向周边区域扩散开来,做宣传的同时以吸引居民前来体验,主要集中在上城区各街道、社区。

交通是居民较为关注的因素,公益健身的目标受众为退休在家的妇女同胞,她们的主要出行工具是公交和地铁。“中心”毗邻“近江”地铁站,当时仅开通地铁1号线,交通设施便利,故以此作为契机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计划,将重心放在地铁沿线的各街道、社区上。

第二阶段:设特色课程,创品牌理念

充分利用周末黄金时间,以月为单位,每月共四次,开设的专题课程,系统学习某种健身项目。到目前为止,“中心”已开设跳操班(课程包括尊巴、爵士、肚皮舞、有氧舞蹈等)瑜伽班(基础瑜伽、静心瑜伽、舞韵瑜伽等)、游泳班、动感单车等。召集方式主要通过“中心”自有平台,先前积累下来的参加体验的人员资源以及其他能利用的媒体资源。

寒暑假期间,开设女大学生专场健身体验课程,不仅丰富在杭女大学生的假期生活,也在大学校园中普及“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目前的“周末兴趣班”和“女大学生专场健身”已成为“中心”的品牌项目,获得了极高的影响力。

第三阶段:办主题活动,赢口碑效应

第9篇:全民健身日的来历范文

舞蹈素来就有健身之功能,强体之疗效,将舞蹈传统的健身功能时尚化、普及化是我们在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关注生命品质,注重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也很快地反映在以传播为己任的电视平台上。近十年来倡导健康理念、传授健康手段的电视舞蹈组合已经成为时代的新宠。

有生命就有舞蹈,舞蹈是生命之初至今最真诚的伴侣。以舞蹈的形式去关注和热爱生命,用舞蹈增进生命的品质,以舞健身娱心是大众对于舞蹈的最基本的诉求。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舞蹈的功能性和社会性,使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我们不仅推出了具有时尚性的街舞、拉丁舞,也致力于收集整理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以舞蹈的形式传承民族艺术,宣传文化。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我们在保留了以往舞蹈组合的坚守上,将健康的理念溶于舞蹈组合之中,使广大群众能够获得更多的健身方式手段。将以上的理念体现于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推出的中国系列舞蹈教学组合之中,在以明星跳舞、教舞,广大群众赏舞、学舞的组合互动中,适时强调舞蹈的健身功效,使广大群众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学习科学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这样的尝试不仅增加了组合的信息含量,使组合的受众更加丰富多元,在向大众推介了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同时,使大众大饱眼福。并且,使广大群众在观看组合时深深“陶醉其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与舞蹈视频中的舞蹈全明星一起舞动,培养其审美情操的同时,大大增进了身体的健康,使广大群众的身心大受裨益,也使得舞蹈组合更加丰富和科学。

在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贯穿健康理念基于我们对舞蹈功能的探索。舞蹈与健康的关系,源自于舞蹈自身的功能。健身是舞蹈的重要功能之一,舞蹈作为艺术之母,自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强身健体的使命与职责,舞蹈增强身体体质,健身祛病,我国古已有之。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曾记载:在远古阴康氏年代,天气阴霾多雨,河道壅塞不通,洪水泛滥,人们的情绪忧郁,身体也逐渐衰弱,于是有人就创造了健身的舞蹈让大家跳,舒展人们的筋骨,增强人们的体质,排除了“滞伏”、“郁”的潮湿阴沉之气,使人们恢复了身体的健康。长期身处阴凝滞伏的天气、积水壅塞的环境,先民们风寒内伤,身心郁闷,筋骨瑟缩,腠理滞着,这当然极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必然会导致“重腿”等疾。面对严重的灾情,先民们及其氏族首领陶唐氏、阴康氏、葛天氏就“始制舞”,用以锻炼身体,宣导郁阏,通利关节,克服腿疾。对于这类舞蹈,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中如此论述:“可以断言,原始跳舞具有纯粹的锻炼性质。”自此以后,用于健身的舞蹈不断发展,有与兵器相结合的武舞;有模拟鸟兽、走兽动态的五禽戏与拟兽舞等。现代社会则有艺术体操、冰上芭蕾、体育舞蹈等等。

由此可见,舞蹈对于增进人类的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活动全身筋骨、疏导负面情绪,其舞蹈文化历史久远,尤其是缺少健身手段与科学指导的远古乃至封建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深入地挖掘了舞蹈与健身的关系之后,一方面将传统的具有健身功效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整理,另一方面探索以动作为元素科学论证其具体功效。在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我们发现用民族化的优美的舞蹈肢体语言作为健身的载体,比起其他的健身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在弘扬舞蹈本体功能的同时,也为健身舞蹈开拓了新的领域。健身舞蹈的发展也是人类对于舞蹈健身功能的一个很好的肯定。在舞蹈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下,不断地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品类,在这些自然、自发、自如的舞蹈之中遗留着最本质的健身功效。我们在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收集整理民间舞蹈文化。例如:牡丹江的朝鲜族舞、杜尔伯特的安代舞、达斡尔的罕拜舞、宁安县的满族蟒式舞、赫哲族舞、鄂伦春族舞蹈等等。我们将这些舞蹈进行收集整理和提高,形成了我们独特的表演和教学体系。多姿的文化,丰富的舞蹈,健康的理念,使组合的定位更加注重服务型、更加体现人性化。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舞蹈健康功能的关注和肯定,不仅仅体现在群众健身舞蹈组合上,舞蹈被直接运用到其他健康的领域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年推出的健身秧歌从编创之日起,就严格地遵循人体运动的规律进行指导,成为一个有很强健身价值的大众健身舞蹈。现在,全国的健身舞蹈形式繁多,种类丰富,深受大众的喜爱。很多省市成立健身舞蹈协会用来保障和指导健身舞蹈的普及工作。历史流程进入到了现代,舞蹈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大的规模上与体育以及医学、武术、气功相与交叉,互为融通。在理论层面上,一些体育美学著作无不涉及舞蹈。70年代,日本舞蹈学家邦正美写了《舞蹈美学》后,又写了《体育美学》,这也标志着舞蹈与体育的互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