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全民体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全民体育的意义

第1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群众体育

1.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

1.1 群体性格局初步形成。国务院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提出了“三纳入”的要求。即要求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13年底,地市级“三纳入”总体覆盖率高达97%,在县级市“三纳入”的总体覆盖率达93%,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实现全民健身“三纳入”,已经普遍成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重断发展,全民健身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财政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这是为我国全民健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1.2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截至2014年,我国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28.2%,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方式。以各级政府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突出标志的法规制度日益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加快改善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粽体育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机制和要求,积极推动《“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推进基层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2013年,投入总局本级体育公益金约13.3亿元,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近5万个,“雪炭工程”190个,采购符合新国际的健身路径器材1192套。为支持各试点单位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群体司在2013年支持20个试点单位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示范工程”,每个试点单位有10套《新国标》生产安装的路径器材,集中安装在1-2个公园(广场)或大的社区等对外开放,便于群众使用的公共场所。并对“示范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努力将“示范工程”场所打造成宣传科学健身的新阵地。

2.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

2.1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符合客观规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

(1)个人层面的意义。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个长远的,重大的,有建设性的策略。那么对于个人层面来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的,全民健身,全民参与体育运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扩大社交,锻炼意志,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全民的身体素质水平和社会素养,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参与运动对其成长的积极意义非常重大。“现代文明病”的出现,更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求尽快建立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更加文明、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 因此,开展全民健身,使大众树立“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力量”的全新健康理念 ,走出“食物进补、药物保健”误区,提高大众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 形成科学的体育健身观,并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是全面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有效途径。

(2)社会层面的意义。全民健身的开展,可以使体育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积极意义得到很大的体现,如:规则意义,团队合作,顽强拼搏,公平公正等充分的发挥,同时,全民健身也具有体育的固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塑造人格的健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和谐社会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国家层面的意义。对于国家而言,体育是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国家文化宣传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的,是建设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

2.2 推动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支柱性产业。截止2013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1万亿元,中国体育产业年度总产值占 GDP 的 0.6%,而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体育产业总产值大致占到GDP的2%,与此相比,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另外,我国目前的体育人口还达不到美国上个世纪80 年代的水平。美国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8亿。基于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预计在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万亿,是目前规模的5倍,其专家预测增加值将占到GDP总量的1.3%。全民健身的开展可以优化体育产业内部结构,使其体育服务业所占比重在体育产业总比重中大幅提高。

2.3 能够稳步提高体育人口数量,培养群众体育意识,促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发展全民健身,本质上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可以激励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促使群众逐渐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我国体育人口数量,推进体育社会化。同时,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言传身教,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随着体育人口的增加和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推广,群众对体育基本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这种较高层次的需求,将促使体育知识在大众中迅速普及,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2.4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能够提升老年人身体素质,为广大老年群体造福。根据联合国定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有超过10%的人口超过60岁,及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到总人口数的15.5%。根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届时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表示,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在此情况下,老年人的身体与否特别关键,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推广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届时运动养生康复运动需求将大幅提升,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所以推进以舒缓亚健康及自然生态休闲为主体特色的,将健康监测、健康评价、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紧密结合,将社会交往、医疗康复等元素与体育健康相结合的健身养生康复产业势在必行。

3.结语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里程碑式的突破发展,标志着我国全民健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条例》的贯彻实施,也为我国全民健身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定会使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建设的环境与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另外,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财力保障、以及制度和政策保障,必然会使我国全民健身进入到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平台,为实现全民健身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夯实的基础,也为全民健身事业的腾飞提供了保障。(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波,李慧萌.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A].体育科学,2011,31(2).

[2]阮伟,钟秉枢. 2014年体育健身业格局与市场前景分析[C].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4),P90-91.

第2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内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等社会变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更为全面地发展自身,实现自身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升现代意识,培育现代公民。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新主题,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或者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体现这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它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判断是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标准,除了是否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还要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看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质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将公民教育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视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事实上已经把公民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公民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2.全面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的来看,与过去相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与此相适应,要形成比过去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较高的公民教育是相伴而生、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全面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促进公民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处于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公民教育搞得好,就会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就越增强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促进公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指导思想。执政者的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公民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全体公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科技生态观。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要求国家给予个体公民的权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宏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明确了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的培育思路。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范畴,需要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需要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需要保护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自尊自信意识。

3.民主法治教育。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重要的是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意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公德教育主要是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公民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四、构建和谐社会,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公民教育同样也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面对复杂的新环境,公民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公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这是制约我国法制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公民教育重在实效,它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只侧重于讲解和传授,而更侧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认可和参与。如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合作与秩序的重要性;模拟民主选举场景;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思想传承。

4.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学校公民教育是社会公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改革公民教育课程为主线,改革公民教育办法,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此外,公民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它的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公民教育的氛围,保持公民教育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民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搞好公民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开放和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机会增多等等,都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N].人民日报,2005—03—18.

[2]苗伟伦,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3]雷骥,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6]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2006,(3).

第3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以维护和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工具。列宁说,国家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一切政治活动、一切政治关系和一切政治现象都离不开国家,都以国家为主轴。自然,国家观也成为政治观教育的灵魂,政治观的其它内容都是围绕国家观所形成并为国家观所决定。民族观与国家观紧密相连,一个国家对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生活。因而,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加强对公民的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捍卫国家的整体利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2 全球化对我国公民国家观教育带来的影响

2.1 全球化对公民国家观教育带来的机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公民处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他们的政治思想更加开放、活跃和自由。“地球村”、“地球人”、“国际公民”等概念相继出现,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为我们进行公民国家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要求我们放眼世界,培养公民的国际观念和全球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帮助公民了解国际知识、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公民的的国际交往能力。以科技全球化趋势为先导的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尤其是以智能化、便捷化、多媒体化为特征的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公民国家观教育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手段,使教育公民国家观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方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

2.2 全球化对公民国家观教育带来的挑战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地球村”、“地球人”、“国际公民”等概念相继出现,“民族国家时代己过去”、“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领先于阶级和民族的意识”,“人类共同的利益高于一切”等所谓的消除国家意识形态壁垒,以便更平等更自由地进行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化思潮也在西方国家的宣传和鼓动下风行起来,成为影响当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的一种新观念。从表面看,它确实从一定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各国期盼自由平等交往的愿望,但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大讲意识形态全球化,甚至将它作为分析当前国际关系和看待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根本观点,是非常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潮误导了公民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放松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进行经济剥削与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和防范。(2)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潮淡化了国家利益观念,弱化了国家归属感,销蚀了爱国主义精神。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潮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爱国主义教育。(3)模糊国家界限和国家意识的意识形态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完全对立,对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强烈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第4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在任何历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陷入各种思想意识斗争的漩涡,作为国家发展精神根基的爱国主义思想曾一度被人民抛弃,给俄罗斯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进入21世纪,俄罗斯重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并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为国家重要战略,努力创建 “一个符合时代特色,凝聚各阶层、各民族力量的俄罗斯公民爱国主义教育体系”[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政府连续颁布了一项跨越二十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实施纲要,包括《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2001-2005》《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2006-2010》《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2011-2015》和《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2016-

2020》,以“五年规划”的形式稳步推进新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建设。俄罗斯爱国主义新型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国家面临威胁时公民对政府的支持和保卫国家安全的决心。俄罗斯建设新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经验,也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一、在危机中重建:21世纪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政策连续的“五年规划”

苏联解体后,共产主义信仰的丧失,对苏联的全盘否定,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给俄罗斯人民的思想造成了极大混乱。俄罗斯民众心中弥漫着冷漠,极端个人主义、玩世不恭、无心进取和不尊重国家政府的情绪。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急剧降低,公民服兵役的积极性也大幅减退,爱国意识逐渐丧失,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危机下,重建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成为最紧迫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扭转公民爱国意识淡漠的情况,俄罗斯总统普京上任伊始便高度重视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1年,俄罗斯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2001-2005》,纲要中指出:“恢复和重建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俄罗斯伟大复兴的前提。爱国主义是个人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意识和国家制度的根基,更是俄罗斯公民道德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础。该纲要的目标是促进俄罗斯公民形成为国服务的精神,整合社会精神力量以巩固和增强俄罗斯国家力量。”[2]确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爱国主义教育――国家政府和社会机构开展的系统性、目的性的活动,旨在促使公民形成爱国意识和对祖国的忠诚,随时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保护祖??的利益。”以此纲要为标志拉开了21世纪俄罗斯新型爱国主义体系建设的序幕。

2006年俄政府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2006-2010》,体现了建设新型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延续,目标主要集中在新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本纲要的目标是以自由和民主的国家的标准,完善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形成俄罗斯公民高水平的爱国主义意识,使公民忠诚于祖国,愿意履行宪法义务。”其中,提出进一步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律、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行政体系,设立联邦、区域、市级的建立跨部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委员会,发展民间爱国主义教育团体,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监管制度[3]。

2011年俄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2011-2015》,提出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意见:“改善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措施,恢复历史上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方式,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引进爱国主义教育的专业人才,加大对爱国主义教师的培训力度。”[4]

2014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俄罗斯经济再一次陷入衰退。同时,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也急剧恶化,因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对立和不信任,导致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陷入冷战后最严重的危机。在这一危机中,俄当局不敢有丝毫懈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全民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提高公民为民族和国家利益服务的意识,成为俄罗斯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重要“战略武器”。于2016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2016-2020》将爱国主义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未来五年,提高全体公民的爱国主义水平,发展各个年龄阶段、各个阶层的公民共同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俄罗斯新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重点任务。

二、在创新中发展:21世纪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新特点

(一)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

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之新。在以往的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政策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总是零散地被提出,或是重视一部分而忽视另一部分。经过连续的爱国主义教育“五年规划”的发展,在新型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被总结为五个部分:一是开发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体系、法律和监测体系;二是实现国家机构和民间组织之间跨部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合作;三是发展军事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公民自愿服兵役的积极性;四是促进志愿者组织或其他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五是利用现代化大众传媒手段,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范围。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新。在俄罗斯新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为公民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体育爱国主义教育六个部分。公民爱国主义教育旨在为公民树立统一的国家价值观念;军事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服兵役的积极性;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旨在提高公民对俄罗斯历史的了解和自豪感;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增强俄罗斯社会代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旨在使公民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体育爱国主义教育旨在通过发展大众体育运动强化公民的身体素质,增强保卫国家的信心和能力,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整体。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进一步细致地划分,使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内容的“抓手”和载体,避免使爱国主义教育沦为空洞的口号。

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群体分类之新。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涵盖各个年龄阶段的公民,新型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受众分为六个不同阶段。0-6岁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营造传统文化的环境,使儿童形成对故乡和祖国正确的认识;7-10岁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对俄罗历史、地理、文化的了解;11-17岁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公民态度,深化青少年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理解和判断;18-24岁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鼓励青年人参与俄罗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政策的讨论和制定过程;25-59岁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发展俄罗斯公民自愿服兵役的愿望,促使公民了解全球、本国、本区域的政治、经济发展信息;60岁以上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增加老一辈革命者和青年一代的接触机会,强化代际之间的联系。俄罗斯新型爱国主义教育针对不同年龄的公民,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使爱国主义教育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贯穿于不同年龄阶段,形成所有社会阶层和年龄群体共同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措施,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俄罗斯政府在继承苏联爱国主义教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转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力求使新型爱国主义活动更加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表示:“苏联时期所采取的‘笨拙宣传’曾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收效甚微,这一情况应该避免。我们应当经常地谈论祖国,让爱国主义走进每个公民的生活。”[5]因此,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全俄爱国主义活动,将俄国家价值观与公民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现如今俄罗斯发展新型爱国主义教育最广泛的形式。

1.提高全民参与程度,实现对卫国战争胜利纪念的常态化

卫国战争胜利是俄罗斯人民英勇团结的象征,对卫国战争胜利的纪念也是俄罗斯公民参与最广泛的爱国主义活动。近年来,对这一节日的庆祝活动愈加频繁,活动形式也更加丰富,仅2015和2016年,卫国战争的纪念活动占全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近50%[6]。每年对卫国战争的纪念活动都会掀起爱国浪潮,胜利纪念日当天,在莫斯科红场会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表彰革命老战士等活动。全俄各地区举行“不朽军团”游行,战争英雄的亲属们举着先辈的?s誉奖章和照片走上街头,以此纪念他们。此外,各地区也举办读书会、战争历史讲座、文艺演出、老战士讲座等活动。

俄罗斯政府也力促在儿童、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中扩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影响,比如组织全俄范围的青少年卫国战争美术作品展览、摄影作品展览、爱国主义教育论坛、传统民间艺术节等。已经形成规模的活动,如全俄青年爱国行动――“我们牢记,我们骄傲”,青少年论坛――“胜利之路”,寻找战士遗体的行动――“无名战士日”等。俄罗斯对2014年新加入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非常重视。2014年8月,在克里米亚地区举办了关于爱国主义和卫国战争历史问题的大型系列论坛,共有1.7万人参加了该论坛。俄政府也希望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该地区对俄罗斯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利用现代化大众传媒等新工具,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民众的生活

俄政府积极利用现代化大众传媒方式,扩大爱国主义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政府支持传统媒介,比如设置爱国主义教育的电视节目,增设爱国主义教育的广播频道,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动画、歌曲音频、图片视频等,积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媒体开始走向数字化与网络化,俄政府也着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资料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比如开设了“俄罗斯爱国者(Патриот России)”等上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网站,不断更新各地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俄政府尤其注重利用互联网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首先,将各类博物馆、档案馆的资料和文献电子化,并与各级学校相连,使学生方便查找国家事件的历史文献和事实记载。其次,积极在社交网站中建立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比如,俄政府利用青年群体使用最频繁的网络社交平台“Вконтакте”

“Facebook”等,建立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账户,不断推送爱国信息、国家历史文化的相关内容,增加与青年群体的互动交流,此外,积极发展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游戏和电影、动漫产业,以此拉近爱国主义与青年一代的距离。

3.强化国防教育,强化军事爱国主义教育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历来重视军事爱国主义教育,新世纪伊始普京也曾提出让年轻一代具有军事素养的理念。尤其在现阶段,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军队在民众眼中的英雄主义色彩与日俱增。俄罗斯军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采取研讨会、辩论会、出版书籍、开办电视台等形式,突出苏联军民在卫国战争胜利过程中的决定性贡献。另一方面,为培养年轻人爱军习武的兴趣,俄军各部队还经常组织开放日,邀请中学生和家长到部队参观武器装备,了解军人的日常生活。

苏联时期形成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绝大多数都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比如苏沃洛夫军事学校、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等。除此以外,社会军事爱国主义俱乐部的数量迅速发展,它们是自愿、自治、根据民间倡议形成的非商业性组织。仅在莫斯科就有大约上百家军事俱乐部,包括军事爱国协会、军事体育俱乐部、退伍军人俱乐部等。在这些军事爱国主义俱乐部中,青少年不仅能够学习俄罗斯军事历史,还会进行各种真正的军事训练,如野营、耐力行军、徒手格斗、使用自动步枪、投掷手榴弹等。俄政府坚信,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军事技能和团队精神,有利于促进适龄青年积极服兵役,为国家储备优秀的军事人才,增强国防力量。

三、在动荡中验证:21世纪俄罗斯新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对公民国家认同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俄罗斯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在全球地缘政治竞争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俄罗斯国际发展空间被不断打压。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爱国主义成了振奋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团结的重要力量。俄总统普京曾公开表示:“在不同时期,俄罗斯一直不可避免地承受外部势力的威胁,但是人民的决心和勇气做出过真正的历史性壮举,只有公民热爱祖国,认同国家的核心价值,俄罗斯才能重新成为统一的强国并获得持续发展。”[5]

第5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观的完整性

“大德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的核心概念,反映其内在属性和重要特征。无论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内涵属性研究,还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的整体属性来认识,其核心概念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和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德育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与当代中国德育实践相结合,指导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党的德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科学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围绕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性地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德育领导、地位、目标、方针、任务、原则和育人实践等德育的重大问题,内在形成了发展性、指导性、整体性的科学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首先表现为“大德育观”思想。邓小平同志依据“两个大局”,从整体上设计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对党的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总体布局。他说:“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1]306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确立了他的政治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他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观。他再运用唯物史观、政治观和经济观,分析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际,确立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168的民主观。邓小平同志再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运用其政治观、经济观和民主观,分析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归宿点,确立了“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1]64,“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63的社会观等。这就构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在这一完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内,当然也内含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他说:“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626这就科学表达了在新时期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时代特征下,党的德育思想是一种完整的“大德育观”。

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坚持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开创党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江泽民同志说:“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他要求全党同志站在“四个认识”高度来认识党的德育工作,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他强调这是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基础,“这方面的问题认识清楚了,处理好了,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一个根本的切合实际的基础。”[5]76他还提出了“四人”的德育任务,“四信”教育的重点内容。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这就从治国的战略大局,提升了党的德育工作治国安邦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党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来谋划。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的事业。”[6]“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7]3正是在这样的大势大局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德育观,着眼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大局,阐述党的德育工作服务大局的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强调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7]1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7]11-12这就强化了党的德育工作治国理政的全局理念,提升了党的德育工作对于打牢全党全社会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地位;彰显了进行理论武装的极端重要性,突显了开展共同理想教育、强大精神力量凝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从发展的历史观出发,把握时展的大势,深刻阐述党的德育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增强人民和国家的精神力量。他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特别强调作为党的德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说:“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8]重点提出了“两个巩固”的思想。充分表达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的德育工作的大局、大势和大事。同志在新常态下还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大德,他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9]这实际上就回答了以怎样的大德来治理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综上所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观是一种完整的大德育观。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道路、理论、制度作出了整体性的全面深刻阐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德育思想,内在地也必然反映其思想体系的整体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伟大实践的客观存在,必然反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全面性。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内在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反映了党的德育目的属性和本质,体现了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规格和要求。邓小平同志说:“为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这也就是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穿到底。”[2]106-107在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数以亿计的合格人才,一定要把我们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搞上去。特别注重党的事业人才培养和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他说:“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1]380这就明确回答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邓小平同志还强调:“最根本的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28“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2]256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5]294“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647-648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出发,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0]。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战略高度,科学地进一步回答了党的德育工作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培养“有梦想”、有担当、有本领、有大德、能实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再强调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就要求全党同志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领社会风尚。他说:“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党,来引导我们前进。”[2]44“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1]112江泽民同志说:“中央一直强调,全党同志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1]他还强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认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这是党的德育工作一项根本任务,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点论述了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用“四有”教育全党全国人民,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培养人。党的德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要切合实际,注重实效,要“接地气”,要“抓铁有痕”。这就针对性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党的德育领导、方针、政策、目标、原则与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并通过一系列党的德育文献、文件和实施意见,直接指导着党的德育实践发展。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这些政策和文件规定着党的德育实践方向,指导着党的德育实践发展,体现了党的德育理论、德育政策与德育实践有机统一的整体性。

(本文可能不完整,需要完整的世界哲学论文,可以联系网站客服)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方法的整体性

任何一种科学思想体系都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思想方法。它反映着思想体系内在联系的基本原理的逻辑关联和思想方法。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就是贯穿着科学的德育观和严谨思想方法的体系。首先是党的德育思想在世界观层面上的方法论,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理论基础。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德育工作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2]143他还说:“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114其次是党的德育理论结构体系层面上的理论思维和思想方法。一是从新时期实际出发,党的德育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念、原理、观点、原则和方法;二是对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属性与本质的揭示;三是对新时期党的德育价值目标与方针的新规定;四是确定新时期党的德育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五是确立新时期党的德育功能与服务大局的思想方法;六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科学思想体系这六个方面的理论思维和方法论,整体展示了对党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凸显党的德育理论思维与思想方法的大视野与大局观。由此理论思维与思想方法所形成的党的德育人民性与党性统一论、德育本质论、德育保证论、德育功能论、德育发展论等,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体系中逻辑关联的系统性、思维性和发展性。其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战略思维与实践层面上微观的方法论。在战略思维方法论上突显党的德育工作为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战略构想及其战略方法的整体性:即党的德育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原则、战略要求。在这一战略体系中还体现出党的德育战略实施的微观工作方法。党的德育工作要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要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的创建活动相结合,要与国家重大纪念日和重大节日相结合,要与先进典型示范引导相结合,要与现代传媒技术运用相结合等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世界观层面上的方法论,理论体系结构层面上的方法论,德育实践层面上的微观方法论,构成了其科学思想体系理论思维与思想方法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新时期党的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2.

[5]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6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边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德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对于西部边疆高校来说,特别是对于地处民族地区,具有较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态势的边疆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国家边防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对于各民族和谐发展,对于加强民族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也具有特殊的要求,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西部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边疆高校主渠道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化和提升。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德育教育中,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运行,通过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的哲学认识和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多个层面认识自身的存在和作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基本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指导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系统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同其他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结构。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德育教育,既以这一体系为基本指导,同时也以这一体系为运作原则,使思想政治与德育的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途径,都紧紧围绕这一体系展开,为这一体系服务。边疆高校也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既是高校主渠道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边疆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二、西部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对于边疆高校来说,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从新疆发展的历史来看,建国以来,国际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国内形势在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形势的发展,各种势力都对这一地区高度关注,国际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对新疆高校的渗透在进一步加剧,高校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新疆高校历来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抓的很紧。为此,自治区党委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把“三爱”、“五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不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设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新疆地方史教育、无神论教育的课程,同时在师生员工中强化反分裂、反渗透意识,坚定地站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第一线,使大学生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不断增强。

三、西部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原汁原味地讲授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取得的一切进步,创造的一切奇迹,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XI~4,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植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大国引上了适合中华民族发展的又具有典型的社会主义独特道路的继续和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必然趋向。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成功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面临的新变化,开创性的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历史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们更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四、西部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把民族团结教育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也是新疆反分裂反渗透的主阵地。在新疆,三股势力往往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鼓吹圣战,传播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制售反动音像制品,举办地下经文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大肆进行分裂渗透活动,极大的干扰了教育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了新疆的安全和稳定,这几年反分裂斗争的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首先,就是要强化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教育。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其次,马克思政治理论课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深入学习新疆民族、宗教发展史,使各族学生认识到新疆的历史发展是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努力、共同开发的历史,各民族团结发展和统一繁荣始终是新疆历史发展的主流。再次,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是多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教育,必须使学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大力弘扬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形成自觉维护统一,稳定的思想基础。

五、西部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把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在接受西方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的同时,一些腐朽思想也会随之而来。长期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占据明显的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和“和平演变”的战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极力鼓吹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大学生一切向钱看,以自我为中心,宣扬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利用所谓人权、民主、自由、宗教、民族等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与此同时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在网上不断挤压、排斥我们的民族文化,淡化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最终造成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扭曲和流失。这些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的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很容易引起他们政治观念的淡漠、民族意识的淡化。

同时,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不受时间、地点、国界和气候的限制。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实的和虚假的,科学的和愚昧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同时并存,大量消极的、不健康的、腐朽的信息和观念,对涉世不深、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使长期沉迷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淡化,价值观倾斜,甚至走向极端。高校思想政治理沦课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的真正意义和内涵,认识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真正意义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

六、西部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必须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边疆高校一般都处于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地区开发建设中更多注重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7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欧洲难民危机 “欢迎文化” “世界公民” 费希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国民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也变得日益频繁。在这一群体中,难民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焦点。20世纪的难民最早产生于欧洲,同时欧洲是难民最主要的集中地。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大批来自于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难民涌入西欧各国。其结果造成原有难民还未得到及时妥善的安置,大批新的难民又不断产生,使得难民问题成为跨世纪的顽疾,也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一场挑战。难民问题一方面影响接受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影响着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国家政局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失衡、冲突与战争的时而发生、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数以百万的避难申请者选择了欧洲,尤其是西欧与北欧国家作为避难场所,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欧洲难民问题最终形成。

可以说,难民问题是欧洲近年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欧盟国家对难民问题的态度各不相同,如德国对难民敞开大门,倡导“欢迎文化”。笔者认为德国民众之所以有如此态度,与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国民教育有着密切联系。

二、德国“欢迎文化”

在难民涌入欧洲的2015年,“欢迎文化”(Willkommenskultur)一词入选了奥地利“年度词汇”,但目前仍很难找到这一概念的词源等相关研究资料,对其定义和内涵亦尚无定论。根据维基百科德语网站上的资料,这一概念有三层内涵:第一层,指政治家、企业、教育机构、运动协会与其他组织针对移民的积极态度;第二层,表达了希望移民被所有他们遇到的人欢迎的愿望;第三层,指能够促进他者产生对移民的积极态度及在现实生活中为移民的受欢迎感提供基础的所有措施的整体。这一说法显然模糊了所谓“新移民”和“老移民”的界限,而在德国政府负责处理移民与难民事务的专门机构德国移民局(BAMF)官方网站强调,“欢迎文化”仅面向所有合法新移民,“依赖于有吸引力的框架条件欢迎新移民并以认同的态度接纳他们进入社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认同文化”(Anerkennungskultur)一词越来越多地在公共话语中与“欢迎文化”同时出现,并称为“欢迎与认同文化”(Willkommens-und Anerkennungskultur),这一概念所面向的人群就更复杂,甚至包括女权主义者、少数民族、同性恋者、长期脱离就业市场的人和没有移民背景的来自闭塞内陆地区的本国人等。德国移民局依此将德国称为欢迎他者的“多元文化的接受社会”。

德国“欢迎文化”由来已久,在当下欧洲难民危机的背景下因其体现的德国式人文关怀再次引发世人关注,但我们更要追溯其深厚的历史传承,进一步深入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体察其对德国国民教育的发展进而对德国人“世界公民”和“民族国家公民”心态的深远影响。

三、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与国民教育发展

(一)民族主义

德国由于其政治道路的独特性,其民族主义的形成也具有相应的独特性,民族主义概念最早由赫尔德于1774年提出。此后因为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以及民族主义自身有着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所以各派学者对民族主义的内涵一直争论不休。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状态,每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的忠诚”。而埃里・凯杜里和厄内斯特・盖尔纳则将民族主义建构为一种学说或原则。我国出版的辞书中多将民族主义定义为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上述观点各有侧重,但笔者更倾向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强调民族情感,认同民族文化,将民族价值位于首位。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和教育的发展,民族主义在西方国家得到传播。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新一代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产生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二)费希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是围绕以国家为中心、以民族与民族文化为至上而进行教育的一种思想,其理论根源为民族主义,其实践目标为教育的国家化、大众化。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兴起于18世纪的法国,并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他从精神入手,力图发掘出蕴藏与德意志传统、历史和语言中的民族精神,唤醒沉睡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其民族主义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

费希特认为普法战争普鲁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民族精神颓废,道德败坏。因此提出实施教育是德意志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他致力于弘扬“理性王国”,而要建立这样的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必须获得文化素养,教育水准必须得到提高。费希特认为彻底改造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使德意志民族延续下去的唯一办法。而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激发民族感情,培养民族道德。在费希特看来,德意志民族只要恢复民族自信心,依靠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道德意志,振作精神,奋发图强,就必定能建立一个新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因而国家的根本任务不是保障公民权利,安排组织生产,建立国家机器,而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道德品质,激发爱国之情。他指出:凭借新的教育,我们要将德国人塑造成一种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将使其所有个体成员受到相同的利益的鼓舞和激励。并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的目的是将精神融入对国家的热爱之中,因此民族国家是实施新教育的履行者。国家要兴办国民教育,将教育普及于全体国民。并主张把国家的收入集中投入民族教育事业。对于如何实施这种新教育,费希特主张采用裴斯泰洛齐教育法,正是由于费希特完善的国民教育理论支撑,普鲁士的国民教育得以领先于其他国家,进而推动德国19世纪末的快速发展。

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是第斯多惠,同费希特一样,第斯多惠同样提倡国家办学。与费希特“全民教育”相比,他提出的“全人教育”更有进步性,他批判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认为在人们身上,爱人类精神与爱国精神应当密切结合起来,德国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应是“真正的普鲁士人”,而应是人,是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人的自由的发展,其民族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德国国民教育

在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主导下,德国学校历来特别注重德语教学,把德语当做国民思想和促成国家化的科目,尤其重视爱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因为公民身份的认同通过语言的一致来实现。一战后,魏玛共和国先后颁布《魏玛宪法》和《基础学校法》,作为国民教育制度法律基础。德国的义务教育又是一种“双轨制”的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一部分学生接受12年普遍义务教育,另一部分学生接受8年普遍义务教育,再接受4年职业义务教育。而到了纳粹时期,德国的学校教育全面倒退。各级学校教育的重点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强调健康身体和品行训练,以使学生效忠于纳粹政府。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开始两个德国平行发展的时期。在东德,受前苏联的影响,学校实行统一学制以取代德国传统的双轨制结构。实施普及十年制中学义务教育和义务的职业教育训练。此后,东德的教育制度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教育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西德国民教育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逐步完善,规定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强调学制的双轨性应适合于高等劳动分工的德国社会结构,重视高级中学的选择职能,激发学生的天赋能力,使学生最终进入的学校更符合儿童的个性特点。两德统一后,国民教育以西德教育体制为主,并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实现了普及化。同时注重民主化改革,重视将学习者从教育对象变成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自由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发展学习者个性。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体现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两种思潮,德国教育在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世界公民”与“民族国家公民”的统一,采取了多元化教育策略,重视国家公民的培养,一方面要求培养胸怀世界、理解他人的“世界公民”,一方面又要求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民族国家公民”。由此,人们不难理解德国社会在2015年至今的难民危机中做出与匈牙利、希腊等国形成鲜明对比的做法――倡导“欢迎文化”,而德国在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化解危机方面的努力也赢得世界的尊重。

四、小结与启示

德国社会倡导“欢迎文化”,虽然也存在少数极右翼势力针对难民的暴力排外行径,但人道主义的“欢迎文化”无疑占据了德国社会的主流。回到本文最初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在德国能够出现“欢迎文化”并被广大民众接受?这其中虽有对二战纳粹暴行的赎罪心理及国家政治经济需求方面的原因,但国民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国民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德国民众从小接受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国民教育,这令他们从很大程度上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具有能够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观点,能够关心他人,关心人类,追求平等,热爱和平,同时他们肩负德国的责任感,拥有融合其他民族的信心,这些正是德国国民教育追求“世界公民”与“民族国家公民”的统一的体现。德国民众已将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他们的行为不单单代表德国民族,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欢迎文化”是其所接受的国民教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彭正梅.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兆Z,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第8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教育。

一、 高职院校实施公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理所应当高职大学生是属于这个范畴。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群体,其总人数占全国在读大学生的50%以上,他们的岗位目标是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担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绩效型重任。如何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宣布: 到2010年底,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82年通过了现行宪法,此后又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先后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国家之所以花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其目的就是让全国公民用法律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早在2001年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2004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公民教育就是我们国家实现政治文明的一个基础。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思想,在会上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全社会倡导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核心,这些提法是培养热心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现代化的合格公民。2006年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道德建设方面强调公民意识教育。 2007年10月24日,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公民教育的内涵。从中可以看到,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一直在重视加强公民教育,但具体如何实施,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一定距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的完善,政府和公民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08年3月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力图使政府朝着更加公正、法治、高效、负责的方向转变,成为公众可信赖的公共机构,政府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社会公共领域的“划桨人”变为“掌舵手”。与此相适应,高职大学生要有成熟的政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现代公民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只有具备了现代公民素质,才能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谋得一份适合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加强和改进公民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公民教育的新形势。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元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选择性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显得过于单一,有时还会引起某些负面效果。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恰恰是站在法治国家权威和社会公众利益的立场上进行的,这就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而且有了更充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不仅能够体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而且能够取得实效。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完备,呼唤着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完善的公民教育,这也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化挑战为机遇,化机遇为现实,探索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根据我校大学生的现状分析:高职大学生群体90%以上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关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环保意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但公民义务意识、公民行为意识相对较弱,高职大学生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欠缺,另一方面还在于目前高校尚缺乏明确而系统的公民教育,缺乏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因此,我们要加强公民教育,适应时代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公民素质。

二、高职院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首先,着力强化人文社会管理科学建设。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职教育在对学生的人文社会管理科学方面的教育与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综观世界上许多培养了优秀人才的常青藤大学,它们不仅以公认的自然科学成果引领世界科研,而且均拥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和社会管理科学学科。例如在哈佛人看来,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而不是成为一个什么技术型专家。具体而言,哈佛的教改有四大目标: (1)培养全球性的公民;(2)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3)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4)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哈佛课程因此求广不求深。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无论什么类别的学校,都应如此。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实际的准备,而不仅仅是提供专业知识。为此,要进行两方面的探索。其一,加强科学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管理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尊重人、关爱人,正确的发展人;讲诚信、讲奉献,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管理科学的基本内容。其二,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这就要努力做到两个“充分发挥”,即: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教书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管理服务育人中的“主阵地”作用,切实解答好“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和培养的人将来干什么?”的重大课题和根本问题。

第二,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意识的教育。中国公民意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民主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应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树立起“人民”的意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视、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 (2)平等意识。平等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平等、政治平等、人格平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公民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平等意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求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爱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扶助病弱残疾人,等等。(3)权利义务意识。权利问题是现代文明的中心议题,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现代文明中的重要观念,也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中的核心内容。权利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公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公民树立义务观念,有利于形成维护法律秩序和法律尊严的良好素质,同时养成对国家和社会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法治主体意识。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只有树立起法治主体的意识,才能激发起参与法治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公民只有树立起法治主体意识,才能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因为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维护公民作为法治主体的权威。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制度,依法办事,实质上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办事。(5)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有序的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是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也是衡量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最主要的标准之一。公民的参与意识越普遍、越自觉,参与的行为越广泛、越深入,政治文明就越进步。(6)全球意识。当今世界是以成熟化、信息化、合作化为特征的“新国际化”时代。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愈加具有国际性,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培育和树立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全球意识教育的内容有:关心地球、适应变化、友爱合作的国际态度以及相互理解、相互依存、求同存异的国际意识教育和国际活动能力的培养,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地球观念。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现状,预测世界发展的趋势。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让他们以地球人的胸怀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第三,高职院校要改革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最重要方式。为公民教育设置专门的科目和课时,使学习内容相对系统和集中,降低实施的难度和强化实践评价的规范,从而达到实际的效果。高职院校应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培养目标,设置出合理的课程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公民教育的内容广泛,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个体心理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公共生态教育、全球意识教育。由此可见,公民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包括政治学、社会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环境生态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公民教育的内容也在扩大,这些丰富的内容远非一门课程所能容纳。所以,除了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将公民教育整合渗透到相关课程和各种活动中,通过多种课程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高职院校公民教育的实施,合力强化公民教育的效果。

第四,高职院校要培养选聘优秀的公民教育工作者。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者都要担当起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教师。在学校公民教育实践中,公民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和选聘也非常重要。学校应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定期组织专家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班。学校在选聘公民教育专业任课教师时,要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秀的教师可以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五,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 。公民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学校应将公民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掌握公民教育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公民信念,彻底摈弃假冒伪劣、营私舞弊、见利忘义、无视公德、?视生命、欺玩情感的恶劣行为,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民行为及公民能力,形成尊师爱校、团结互助的校园文明氛围。学校要从制度上重视学生的公民教育实践,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并将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这样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公民教育实践,教师在课堂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一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实践活动可以在校内进行,如班级民主选举、校园环境保护、学校民主监督管理。公民教育实践还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参与社区的敬老活动、环境保护和公共设施的维护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对于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应提供必要的场地和经费支持。

第六,弘扬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良好的公民规范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把公民教育融于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校园的物质环境的建设,学校的设施应该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学校要以自己的办学方针和理念,独有的办学特色和内涵丰富的校训及不同的校史。利用这些资源,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第三,要积极开展各种科技学术活动和体育娱乐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努力开拓校园文化活动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如利用一些学术讲座、典型报告和环保志愿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热情,还可以利用一些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总之,我们要善于挖掘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公民教育资源,促进校园公民教育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七,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还应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资源。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应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三、结语

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其公民标准的。

美国宪法和相关的法规中对其公民的要求都有详细的诠释。如:“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与正义”等是其核心的价值素质。合格美国公民的具体标准规范有:熟悉“国家民主社会” 的有关准则。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人(包括总统和普通百姓)和任何组织(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宪法;学会自律。 不仅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也做自己不愿做但社会要求自己做的正当的事情;恪守信用、诚实。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敢说真话,即使说真话损害了自己,也在所不惜;实现最佳自我。敢于抵制群体的不正当压力,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不当之事,即使孤立无援亦是如此;利己但不损人。 运用恰当的手法追求个体或群体目标的实现,同时,尊重他人的各种权利;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懂得获取胜利是最重要的,但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在人际交往中,对人恭谦有礼貌,包括有礼貌地听人讲话。尊重而不歧视他人,包括不歧视任何年龄、种族和的人,就像尊重自己一样;知道任何一个人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自己的存在常常会影响他人甚至社会,并懂得其中的道理;成熟、大度。能够在逆境中正确调控自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做到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包括尊重学校、企业、政府的财产权及每一个人的财产权;遵守法律,除非法律与或与普遍公认的道德准则相矛盾。如果在后一种情况下不服从,也应采取非暴力手段,还必须接受法律规定的各种处罚;尊重民主社会的各种自由。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戒除各种有损于身体健康的嗜好;没有过早的性体验,培养与家庭生活准则完全一致的性态度。

由于我国公民教育还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高职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有待各方齐抓共管。我国大众化以前的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是非常稀缺的智力资源,是人们羡慕的对象。荣誉感和优越感,再加上比较好的生存状况,促使他们从单纯的知识精英向外延伸,也使他们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并有体现自己公民素质的愿望。然而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尤其是高职大学生的总体素质不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加上这几年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下降,荣誉感优越感逐渐消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生身份认同感的丢失。加之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使得高职大学生们一心为生存而求知,于是缺乏对自己品德修养的诉求,也无法将自己优秀公民的意识唤醒。面对现实努力加强高职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我们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高度认同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群体。也就是让他们真正成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立个体。和谐社会本质是指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个体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要求个体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能合理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多元包容、文明发展、共同进步的友好社会环境。这既是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9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摘要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需要体育法制的支持。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对于深化体育改革,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体,促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体育法制建设

一、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以其自身丰富的内容和精神意境,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体育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领域和手段。艰苦、疲劳、激烈、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特点。体育能起到改善情绪,培养人的意志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人际关系、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体育以人的本质力量和社会活动来肯定人、赞扬人、陶冶人、美育人,化解当代生活对人精神的种种束缚,并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满足当代人的精神追求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以身体和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与此同时,体育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具体表现。从个体层面看,体育满足了群众的休闲需要,促进了其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具有沟通情感,使家庭、社会更加健康文明、稳定团结的作用。从社会层面看,体育具有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减少城市不良现象的作用;具有完善社会保障,减少医疗开支的作用;具有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具有有利于市民社会角色转换,消解社会等级歧视和差异的作用。

由此看来,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已大大超过增强人民体质的范围,而是有教育、健身与娱乐为一身,并通过体育活动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作用。可以说,体育已成为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体育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一)体育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体育在其自身发展、完善的途中,也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诸如竞技赛场出现的假摔、黑哨、兴奋剂事件,学校体育中出现的伤亡事件,社会体育方面的俱乐部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法律学界的关注,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渐突起。针对这一系列问题,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此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进入了依法制体的新阶段。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实施,体育法制工作更加得到了重视,取得了重要进展。体育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陆续建立,体育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体育执法逐步推进,体育法治研究日益深入,全社会和体育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是相对于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和体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体育法制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仍然是相对的薄弱环节。一些重要领域的体育立法还有待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个别领域、某些阶段还比较突出,可以说体育法制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体育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时间还不很长,要建立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任务相当艰巨,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规律,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之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实现全面进步。这些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作为上层建筑总体上是与我国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全党全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

2.体育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体育事业处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阶段,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体育改革的推进又需要体育法制的支持与保障。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深化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育系统普法教育取得成效;体育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体育法制观念有所增强;体育法制工作受到重视;体育法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体育战线无部门基本法可依的历史,加快了配套体育立法步伐,促进了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增强了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以法治体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体育改革成果,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法规体系的框架正在形成;体育法制工作队伍逐步建立;体育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开始起步。体育法制的进步在保障、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各项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体育法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在充分肯定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成绩的同时,仍要清醒地认识到,体育法制建设仍是体育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体育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状况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主要表现在:体育队伍的法律素质还不高,依法行政、以法治体的观念还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来;体育法的学习、宣传还不够深入;解决困扰体育改革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立法还不多;体育执法队伍还不够健全,执法监督也不够有力;体育工作的很多方面尚未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体育改革的深化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水平,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战线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主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胡总书记还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力。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新时期体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法律具有重要的指引、保障和推动作用。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体育和法律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和文明的结晶,公正、公平、公开是他们共有的价值取向,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对策

(一)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应不断提高依法治体的意识和能力

面对体育社会化、利益多元化、关系复杂化的现实状况,努力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治体的意识和能力。要注重创新,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从容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同时,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体育法制工作的领导,加强体育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体育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治体的能力,全面加快体育法制建设的进程。

(二)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应增强体育法制建设透明度

目前,社会大众对已存在的体育立法的知之甚少,体育法制建设缺乏透明度。要加大体育业的透明度,加强规则制定。

(三)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应完善体育监督机制

当前的体育监督机制监督不够,实施不强,其规则的制定实施全靠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督和管理。应从社会监督和自我监督两个方面来规范体育监督机制。

(四)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还应注重道德、法治和制度三者的有机结合

无论是在社会活动中还是在体育比赛中,都要树立和体现公平诚信的原则。在经济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诚信却在许多领域逐渐缺失,这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体育制度设计上要体现诚信原则。法治的基本精神概括为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两个中心是指立法和施法,一个基本点是指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国法制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在立法而在施法,要净化体育法制环境必须要加强执法。同时给予充分的人财物各方面的保障。体育行业中出现的诸如受贿、黑哨、兴奋剂甚至刑事犯罪等问题需要司法力量的介入。运动员、教练员由于受利益的驱动,把金牌看得太重,这归咎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中国当前的体育制度下,金牌、冠军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教练员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应该通过制度设计形成比较宽松的氛围。

我们还应明确,体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和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依法治体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依法治体也不单纯是行业自身能解决了的,需要社会的全力配合。我们要在总书记的领导下,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大力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同时要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学习国际化的先进经验,先进制度,推动我国体育法制的不断完善,使中国体育事业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