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精选(九篇)

学前儿童健康概念

第1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儿童;健康;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075-01

健康是医学哲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最难以阐明的概念之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对于健康有不同的认识。从这种广义的、积极的意义上去认识健康,保护和增进健康就超出可医学卫生所能胜任的范围,成为社会共同的责任。卫生保健所要达到的目标已经不只是仅靠医学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而是要由整个社会、民族、国家、和全人类共同努力争取的目标。

一、影响学前儿童健康因素

1.环境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有些是自然界固有的,有些是人为的,但都以自然因素的形态对学前儿童的健康产生影响作用。有一些社会环境因素,也可以通过自然因素为中介,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健康。②社会环境因素:人不但是生物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人的健康除了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与社会其他人群一样,都生活在具有复杂关系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这个体系中的各种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关系、伦理道德、宗教、风俗、文化变迁、社会人际关系、教育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健康。

2.保健设施的易得性。学前儿章卫生保健设施为学前儿章提供了卫生保健服务,保健设施的易得性程度,包括保健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状况。

3.生物学因素。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遗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亲代通过遗传传递给子代的性状是多方面的,包括体态、体质、行为等方面,还可以传递给子代一些隐性的或显性的遗传疾病或缺陷。。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博特将

生活方式分为12 个方面,它们是:应付方式;适应方式;决

策方式;冒险方式;工作方式;自我保护方式;环境保护方式;休闲方式;营养方式;寻求快乐方式;消费方式;衣饰方式。生活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各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包括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

二、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学前儿童卫生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健康、身心发育状况与学前儿童的生活、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和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标准,以指导托幼机构、家庭和有关部门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利用和创设各种有利因素,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科学地组织早期儿章教育,以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章的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学前儿章卫生学所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只有通过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广泛研究,通过各方 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通过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方能较好地得以解决。

三、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群体的学前儿童。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严格控制各种有关的因素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实施目的性实验干预,以了解其干预效果。

3.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中也常被运用。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研究目的在于能够系统地、科学的解决问题。

5.案例分析法。通过个案的分析,能对学前儿童中存在的各种与身心健康和障碍有关的问题加以揭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有规律性的结论。

四、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进入托幼机构起,就开始接受集体的健康教育,主要涉及个人健康行为和习惯、自理生活能力、预防受伤害以及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内容。 学前儿童在托幼机构内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在受过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的指导下,在集体教学和活动的情境中,这样的健康教育的效率是其他任何组织和难以相比的。

第2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期望重智力,忽视心理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教育观念的因素,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早对孩子进行教育,过分追求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重视学前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他们让孩子过早学习数学、认字等文化知识,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给孩子报各种兴趣辅导班,学前儿童失去了本该有的美好童年。这样,过高的期望造成了过高的压力,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了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二)行为导向错误,忽视积极品质。学前期是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时期最直接的影响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导向和暗示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行为导向和暗示,对儿童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良的行为导向和暗示给儿童带来消极的影响。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忽视学前儿童积极的品质,消极评价使学前儿童形成错误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正确性,甚至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因此,父母的观念和行为导向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忽视积极品质而助长消极品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三)教养方式不合理,忽视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等。目前,父母经常对子女采取溺爱和专制的教养方式,或者听从儿童安排,一味迁就儿童,这样助长了儿童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人格特点,或者家长以长辈身份命令儿童,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儿童缺乏自主性,而且以严厉的方式对待儿童,这种不尊重儿童的教养方式,给儿童营造的是一种消极的家庭氛围,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儿童内心产生压力和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而且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等不良品质,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思潮,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主张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要内容大概分为以下三个方向:1.积极的情绪领域。积极的情绪强调主观层面上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幸福、乐观、快乐、希望、满足等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是“拓展-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思想,还能帮助个体建立起长远的、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而消极情绪的作用则相反”。总之,人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问题,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们长远的发展。2.积极的人格领域。积极的人格主要指个人层面的积极方面和积极品质,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并主张要以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力和发展能力。总之,积极的人格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有密切的关系,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都影响着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指建立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1.重视心理因素,培养积极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让个体思维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积极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发展。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既要重视儿童智力发展,也要根据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给予适当的期望,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应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影响儿童,并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儿童的消极情绪,帮助儿童正确表达和发泄消极情绪,增加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后,家长也要创造情境和机会满足儿童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认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2.重视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积极心理学主张以欣赏性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积极品质方面,这也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的出现。因此,家长要重视儿童的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首先,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除了发现问题,更要相信儿童的能力,挖掘儿童的优势,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和表扬他们。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考虑每个儿童的需要、性格、能力、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客观评价儿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最后,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儿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塑造积极的人格。3.转变教养方式,创设积极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是除幼儿园外影响其身心发展的重要组织系统。研究发现,积极的家庭环境可以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出现。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其情绪和人格。因此,家长应该为儿童创设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首先,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和理解儿童,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迁就和溺爱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相互关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多向儿童传递积极的情绪,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儿童心理上感到安全和愉快。最后,家长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样,给儿童创造一个民主、接纳、温暖、和谐、愉悦的积极的家庭环境,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三、小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心理发展更不要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创设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第3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1.“无反式脂肪酸”的饼干点心。现在很多人去货架上购买甜味零食点心,都会注意看看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如果是零,就以为它会比较健康。其实,目前油脂工业技术,完全可以做出来几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起酥油、蛋糕油、人造奶油之类的产品。然而,这些专门用来做点心饼干的油脂富含饱和脂肪,若多吃同样会增加患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此,这类食物应尽量少吃。

2.“非转基因”的烹调油。油脂的脂肪含量高达99.9%。无论是不是转基因的烹调油脂,在增加食物热量、令人长胖方面差异都不大。大量食用同样会引起糖尿病、心脏病、胆结石、肠癌等疾病的风险。经过安全性评价再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目前并未发现转基因的大豆油含有什么毒性物质,也没有发现它有特殊的害处。

3.“无添加蔗糖”的香甜麦片。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号称“无添加蔗糖”甚至“无糖”的“营养麦片”。但大部分时候他们买到的只是“麦芽糖浆”替代蔗糖做成的产品,或者是糊精+甜味剂的组合。麦芽糖浆也好,糊精也好,在升高血糖方面比蔗糖只会更猛,而营养素含量方面也完全没有任何健康优势。与其吃这样的伪健康概念产品,不如直接吃纯粹的燕麦片,自己加上核桃碎、杏仁碎来增香,加上葡萄干和大枣肉来增甜,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血糖反应也会低得多。

4.“纯天然”的果蔬干。无论是香香脆脆的综合果蔬干,还是各种蓝莓干、圣女果干、猕猴桃干等,不少人都觉得多吃点有益健康。可事实并不总是如此。综合果蔬干实际上是低温油炸产品。果蔬本是脂肪含量低于1%的产品,但经过油炸脱水之后,脂肪就可以高达10%,甚至15%以上。而很多所谓的“水果干”,其实也是水果加油加糖制成的产品,糖分都提高了很多。尽管它们的确有一定的健康价值,但因为加入了大量的糖,保健效果多少会打折扣。想要知道果蔬干里面有没有加糖加油很简单,只需要看看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就可以了。

第4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数量;行为特征;对策研究

全国妇联于2013年5月份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了六千一百万,且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在我国农村中由于父母中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等原因所导致的与父母分离时间超过四个月、在家中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或者自己单独生活的未成年儿童。他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照顾和引导规范,极有可能产生心理、行为、思想等方面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留守儿童概念研究

多数文献是从父母(外出数量、时间、离家远近、回家频率、外出事项)、留守儿童(年龄、性别、监护人类型、见父母的频率)、居住地等方面进行界定。其中在父母外出时间、留守儿童年龄方面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在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父母外出数量以及监护人类型也就是儿童的留守类型方面达成了共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概念、规模、监护人类型、留守的原因、留守的影响、解决的对策等是众多学者都会研究的方面。但具体内容之中又存在差别。研究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以及同伴接受性之间的差异.[1]比较国内与国外的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进而为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路径。有的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进行了真实的调查,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展现了留守儿童的客观情况.[2]也有人采用叙事方法进行了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3]

很多文章都赞同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一张在1994年的望上提出的,他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在国外工作或学习,被留在国内的孩子.[4]他也界定了留守儿童的居住问题,但并未对留守儿童的年龄、与父母分离时间的期限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长久以来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例如,范先佐就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5]这个概念的界定与一张的界定十分相似。不同点在于对留守儿童居住地的界定,即国内与贫穷落后地区的区别。诚然留守儿童中,农村地区的儿童占了绝大多数,根据学者已有的相关研究证实全国的留守儿童超过80%居住在农村地区.[6]即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村人外出务工而造成的。丁杰、吴霓就进一步指出了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7]吴霓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阶段进行了年龄的界定,这有利于调查对象的选定,方便了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容易造成对非在读留守儿童及学前留守儿童状况的忽略。赵景欣等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8]在此对父母的外出数量做出了规定,但并未对父母的外出时间作出规定,并提到了户籍的问题,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年龄也做出了限制,指的是未成年人,这就为涉及到留守儿童的一些合法权益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而江荣华则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江荣华在此对留守儿童的年龄提出了限制.[9]最早对留守儿童父母的在外时间进行限制的是吕绍清和叶敬忠,他们分别将这一时间限定在半年以上和四个月以上.[10,11,12]这有利于实现调查研究的可操作化,同时也会使对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时间的不同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同影响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林培淼等认为概念的界定可以从儿童所在地域差异、是否在校学习、儿童年龄差异、儿童所在家庭结构情况、儿童留守时间的长短、是否完全留守(父母双方均外出称为完全留守儿童)以及留守期间主要监护人等7个维度来考察研究对象.[13]

综上所述,本人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在我国农村中由于父母中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等原因所导致的与父母分离时间超过四个月、在家中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或者自己单独生活的未成年儿童。

二、留守儿童数量研究

段成荣等人的研究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此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比例为87.52%,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28.52%,占全国儿童21.88%。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27891万0-17岁的儿童,由此推算,全国留守儿童规模为6972.75万,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为6102.55万.[14]全国妇联于2013年5月份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了六千一百万,且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罗国芬在研究留守儿童的规模中指出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估算,公开发表的有1000万、6755万、7000多万、1.3亿等几种看法。他分别分析了每个数字背后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15]虽然对留守儿童的具体规模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数字,但大家对留守儿童的数量之多、增长之快达成了共识,及大家一致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

三、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研究

(一)留守儿童行为特征研究

2011年制定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强调了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规划,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对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及其严重性和行为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的文献主要有:

张文新指出儿童行为问题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准则与行为规范,或者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各种行为.[16]张文新对行为问题的界定主要是指违背社会准则,程度分为危害社会与非危害社会之别。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这些行为问题很难说就是因为留守即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导致的特殊问题,但确实是留守加重了这些问题的发生。杜勇也对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特征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如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撒谎、抽烟、拉伙结派、欺负同学、骂人打架、花钱大手大脚,在家里顶撞临时监护人,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专横跋扈的恶习。一部分还表现为行为两面性,在学校是乖学生,回到家就为所欲为.[17]胡昆等人的研究中指出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他们产生的行为问题是: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不服管教,违反校规,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甚至抽烟、酗酒、、抢劫等.[18]赵红等人也指出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或冲动、内向孤僻、敏感多疑、性情古怪、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与发展的能力降低等.[19]王坤等人在调查中发现,相比城市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更多,如抽烟、打架、旷课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家庭亲子关系越差,儿童的问题行为就越多.[20]以往还有研究发现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他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21]目前的研究中较多针对留守儿童外显问题行为进行研究,情绪问题和内隐问题行为倾向研究较少.[22]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将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分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23]胡宇芬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为说谎、逃课、沉迷于游戏等行为问题,留守儿童组的检出率高达44%,而对照组的检出率仅为17%.[24]

国外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25]亲属抚养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可以导致诸如抑郁、行为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行为问题和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26]

由这些研究可以得知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确存在并且有的还很严重,很有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对此问题值得引起关注,我们应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这些问题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但这些研究对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分类并不明晰,只是指出了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一些具体表现,并没有按行为问题的性质、地点等进行分类,也就难以做到‘对症下药’。

(二)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对策研究

周全德、齐建英指出,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27]专家们认为应以政府为主体,进一步制定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规条例的实施细则,尽快出台留守儿童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从而形成全社会尊重、关心、保护儿童的法制环境.[28]曹建平在研究中提出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借助同伴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密切家校关系、开设心理课程、改变家长外出务工方式、优化社会环境等六个方面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29]聂鹏、姚云等很多研究人员都认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政府、学校齐抓共管.[30,31]王坤等在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中提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社会支持越多,留守儿童的违法、违纪行为越少.[32]陈曦等人的研究结果对流动儿童问题的政策建议是尽力去减少弱势群体的经济压力,改善他们的学校及师资,对其家庭及居住社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从宏观角度尽力消除现存教育系统的种种户籍限制.[33]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是缺乏社会支持所致.[34,35]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缓解儿童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6,7],还可以减少一些外向性问题行为的出现,如打架、逃学等违纪行为以及吸烟、酗酒等危害健康的行为.[36,37]

四、结论:

(一)存在的问题:

1.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成果丰硕,但缺乏概念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对留守儿童数量的计算方法不一,结果各异,这就难以形成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客观认识。

2.大多研究缺乏深刻地理论积淀,未能将留守儿童问题与哲学、社会学等理论充分的结合起来。很少有文章能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思考留守儿童问题。

(二)进一步研究意见:

1.厘清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对留守儿童的行为特征的形成机制和行为模型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2.力求通过社会学、心理学中的越轨理论、文化资本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等对留守儿童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郝程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和同伴接受性的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1):98-103。

[2] 卢德平.留守儿童面临的十大问题及社会综合干预对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基金项目调查结果.“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J].2006.(4):639-675。

[3] Wendy Haight,James Black,Kathryn Sheridan.A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for rural,foster children from methamphetamine-involved families:Experimental assessment with qualitative elaboration.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0(32):1446-1457

[4] 一张.留守儿童.望新闻周刊:37.

[5]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调研报告.2004

[6]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7] 丁杰,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297(10):15-18.

[8] 赵景欣.压力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因素与抑郁、行为的关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9] 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2):71-72.

[10] 吕绍清.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上)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J].中国发展观察,2005(8):16-26.

[11] 吕绍清.150个访谈个案分析报告(下)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J].中国发展观察,2005(9).

[12] 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 林培淼,袁爱玲.全国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4):27-31.

[14]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J].人口学刊,2013(199):40。

[15] 罗国芬.从1000万到1.3亿:农村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J].青年探索,2005(2):3-6.

[16] 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7] 杜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学校教育新对策――以云南省水富县第五初级中学为例[J]教育探究,2010(1):41-44。

[18] 胡昆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94-996.

[19] 赵红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11-13.

[20] 王坤,郑晓边,孔令丽,刘文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干预对策――基于湖北省11市调研报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12-14。

[21] 陈希宁,袁萍,苏维等.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08-311。

[22] 赵丹娣.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及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23]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98-112.

[24] 胡宇芬.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爱[N].湖南日报,2005-10-19.

[25] Wendy H,James B.Kathrvn S.A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for Rural.Foster Children from Methamphetamine-in-volved Families:Experimental Assessment with Qualitative Elaberation[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riew,2010,(32):1446-1457.

[26] Dana JS,Michiel AZ.The Well-being of Children in Foster Care:Explor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08,(30):774-786.

[27] 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1):117-120.

[28] 叶仁荪,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37-42.

[29] 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7(5):37-39.

[30] 聂鹏,农村留守儿童多元化教育体系建设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45-47.

[31] 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41-43.

[32] 王坤,郑晓边,孔令丽,刘文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干预对策――基于湖北省11市调研报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12-14

[33] 陈曦,钟华.压力、负面情绪与中国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5):22-33。

[34] Goodwin R,Costa P,Adonu J.Social Support and its consequences:Positive and deficiency valu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upport and self-esteem[J].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4(9):43

[35] Wight W G,Botticello A L,Aneshensel C S.Socioeconomic Context,Social Support,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A Multileve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6,35(1):109-123。

第5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我国青少年 身体自尊 研究现状

论文摘要: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研究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国内外有关研究具体探讨了身体自尊的本质,以及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与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研究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认知评价及情感反应(Son—stroem, 1984),它被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1]。因此,自尊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运动和锻炼心理学领域中,自尊常用来检测锻炼后的心理效益的假设(Gergen, 1974),同时,自尊水平又可作为一种预测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的手段。

身体自尊(或称为身体自我知觉、身体自我概念)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Secord&Tourard, 1953),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满意感。身体自尊对研究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Sonstroem, 1974)[1]。当我们考察有关个人的许多问题时,如参与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肥胖以及伤病和老龄问题,身体自我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1 身体自尊(或身体自我概念)的概念

1·1 自我概念的内涵

对于自我概念,国内外学者们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国外学者(Anshel et al , 1991)认为自我概念是指:①个体对于自己是谁的一种自我认可、满意程度、秘密以及其他看法;②期望自己在特定环境中有适当行为表现的心理定势[2]。黄希庭教授则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等。由于个人自我概念所表达的经常与事实不符,使其成为自我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李德显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的综合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状态,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利义务、责任、动机、行为效果等等[3]。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各种看法,可以发现他们都共同关心:①个人自我概念,指从个人角度看的个人秉性或行为特征;②社会自我概念,指个人认为他人对自己秉性或行为特征的看法;③自我理想,包括个人自己的自我理想和个人希望他人对自己能有的看法;④自我评价,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达到自我理想或达到怎样水平的评价。

1·2 身体自尊的本质

身体自尊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看法。身体自尊与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感受密切相关,与其对体内自我的看法密切相关。身体的自我概念包含许多特殊的能力概念,例如:运动能力知觉(运动、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及身体形态(高矮、轻重或吸引力),个体身体领域内的自我概念水平是依据个体在该身体领域内各种要素的能力概念的程度而定。Fox主张,身体领域中所存在的概念范围可以说是从特定领域的能力概念乃至整体自我认同的概念(Debo-rah)。他提出了可能应用于身体领域中各层次的模式,称为“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所表示的意义是,个体身体的自我评估会因他们过去相关的状态、持续或稳定、满意的状态而有所差异。最高层的要素被认为会因底层要素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从上而下是由整体、持久到特殊、易变的[4]。身体自尊是通过身体自我形象剖面图(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 PSPP, Fox&Corbin, 1989 )来测试的。PSPP是Fox (1990)身体自尊分层模型(HierarchicalMod-el of Physical Self-Concept)的基础[5]。这个模型有助于预测个体积极的身体自尊,提高个体的整体自尊。

2 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

2·1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身体锻炼对心理的影响是—个早已有之的课题,但明确地证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Folkins和Sime (1981)的综述是最早考虑到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综述之一,他们认为身体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随后,一系列的研究也证实了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心理健康(ISSP, 1992; McDonald&Hodgdon, 1991)。由于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稳定这一点已经在众多的研究中反复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因此,许多考察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的研究当中,都将自我观念作为重要的指标来衡量锻炼的心理效应。目前,有一些研究证实了锻炼对自我观念提高的促进作用(McDonald & flodgdon, 1991; Fontane, 1996;Shestopal, 1999; Goni &Zulaika, 2000)[6]。

2·2 身体锻炼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

身体锻炼看起来是与身体自尊联系最密切的活动,对此国外学者开始的研究较早。White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概念影响行为。他认为在儿童时期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驱力。其后, Bandura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为其行为改变的中介变项,此种说法已被接受,且作为过去在心理学研究主题之一。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促成大量的相关研究,并且产生明确的结论:“在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行为的选择、表现的质,以及是否会持续地参与某种活动”(Fox)[7]。Gruber在1986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比不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6]。

Woelke曾探讨小学男运动员参与者与非运动员参与者在身体自我能力概念的关系。他以7所公立小学381名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对象,使用运动参与调查表(Sport ParticipationSurvey)及儿童自我能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概念高于非运动参与者。Roberm, Klejlm. &Duda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者,探讨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的关系,结果运动员比非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而自我价值、社会认知能力的分数也高于非运动员。Marsh & Peart以高中女学生为受试者,用自我描述问卷Ⅱ(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Ⅱ),探究竞争与合作的身体素质课程对身体素质与多向度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身体素质课程与身体能力的自我概念分量表有显著相关,但和其他自我概念的分量表无显著相关。而无论竞争或合作的课程对身体素质均有正面特定的内容的好处。Salokun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透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Finkenberg将选修一般体育课与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的自我概念比较,结果发现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4]国内第一次在论文题目中使用“自我概念”一词,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卢蜀萍。她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有关研究”(1986)。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再次对小学儿童自我概念进行实验研究。1991年和1992年刘晓明、郭占基、王丽荣等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现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最早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的是韩进之等人,他们在1983—1987年组成全国同行协作组,分别考察了我国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况。研究发现,“从学前三岁到小学二年级,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近乎直线上升,是大幅度的,高速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总趋势是逐渐上升”,“由高中到大学自我意识发展平稳下来,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其中大学生与高三学生的独立性有显著差异”。这次调查的总样本达9 010人。

近些年来,黄希庭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对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了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有9个方面:它们是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他们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并进行调查研究,黄希庭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焦虑程度呈普遍负相关”,“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高低总的看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且主要表现为男生更为自纳和成熟。男生在学业和志向方面也有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女生似乎在友善和家庭两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出人意料地未显示出差异。”黄希庭等研究还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总体趋势呈“U”形,二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最低,四年级最高。黄希庭的学生王健(1994)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郑涌(1997)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结合(self-identity即自我认同)状态随年级而发展,其间没有出现大学生自我概念的“U”形趋势。乐国安、崔芳(1996)研究发现,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城乡、专业上频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方法为20问法)。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8]

3 结 论

⑴由上可知,国外学者早已开始了对自我概念、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⑵由于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所以对自我概念中的身体自尊的研究就少之又少。

⑶我国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的研究只是单独零散的进行,并没有将各年龄段的研究统一成为一个系统,所以也无法从中得到儿童身体自尊与青少年身体自尊之间发展变化的实证证据。

(4)就测量工具而言,我国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国外已有的问卷,并且缺少中国常模的修订。直到2000年,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才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但是此量表的中国中学生常模却是空白。

参考文献

[1]徐 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0

[2]张力为,仁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58

[3]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1999,11(3):42-44

[4]邱服冰.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的相关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1-44

[5] Richard H. Cox.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 and Application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88

[6]张立敏,张力为.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43-48

第6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整体自尊;身体自我概念;身体等级评定;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G80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050―03

身体满意度、身体表象及身体自尊在体育活动和锻炼对心理健康、社交能力、能力知觉、自我价值感及健康风险因素的影响中具有重要作用(Mcdermott,2000)。社会对男性或女性标准体格的定义常常是理想化的或不切实际的,这使得个体对于自己的体重、形象和外表产生很大的社会压力和焦虑(Drunanond,2001)。这样一种趋势不但影响成年人,而且对儿童也有影响。Berg(1997)的研究表明,追求苗条、完美体形的风气已经蔓延到了那些只有8岁的儿童身上。

心理学家1hder及其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对青少年的自尊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之前,就认为儿童大约在8岁时除了形成其作为―个人的价值的较为笼统的概念之外,还形成了对他们在特定领域的能力与胜任感的评价。他们认为与青少年的自尊最为紧密的是学业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社会认可、容貌外表及行为举止。Brow(1982)提出,锻炼通过对成功的期望,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以及个人面对障碍的持久程度,从而提高个体对身体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并进而提高其自尊水平。因此个体要改变整体自尊水平就必须先通过改变处于最低点的特定领域的自我效能感。由于青少年时期深受社会的相互作用所影响,具有身体吸引力的青少年更可能形成积极的身体自我价值,从而形成更高的整体自尊,而参与身体活动是改善身体吸引力的最有效途径。

Alpert(1993)对24个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8周的有氧训练后发现12名参加训练的儿童训练后的自尊水平比训练前有显著提高,而进行场地游戏的对照组则没有显示出自尊水平的显著变化。Horn(1991)等人针对大学生所进行的实验性训练研究也得出了一致的结果。陈红(2003)认为:青少年的自尊是由不同的具体成分组成的,其结构是一个多维层次结构。Gruber(1986)所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比不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Woelke曾探讨小学男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参与者在身体自我能力概念的关系,他以7所公立小学的381名四五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运动参与调查表及儿童自我能力知觉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概念高于非运动参与者。

目前,研究儿童的自尊与身体等级评定之间关系的文章很少,而这正好反映了儿童自己的身体表现。为了探讨完美体形对儿童身体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影响,本研究试图做以下研究:

1)检验整体自尊、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和特定身体自我概念的关系;检验在黑色轮廓匹配任务(SMT)中现实身体与理想身体的差异。

2)探讨理想身体与现实身体差异对儿童整体自尊、整体自我概念及特定身体自我概念的预测能力。

3)在“无差异组”,“正性现实――理想差异组”(现实中要比理想的胖)和“负性现实――珲想差异组”(现实中要比理想的瘦)这3组之间检验整体自尊、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和特定身体自我概念的组间差异。

4)检验不同变量间的性别差异。

推出以下假设研究假设:

1)小学生的整体身体自我概念与整体自尊具有正相关关系;

2)小学生身体等级评定的现实一理想差异能够有效预测其身体自我概念与整体自尊;

3)小学牛的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具有性别差异。

由于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其以后的顺利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小学生的整体自尊、身体自我概念与身体等级评定关系的实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自尊和自我概念,为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随机选取的武汉市某小学的380名小学生,年龄7―13岁,其中男生213名,女生167名,被试均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小学生。实验结束后共回收有效问卷336份,有效回收率为87%。

1.2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本研究利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由Marsh,Richards,Johnson&Tremayne等人1994年编制)来测量个体的整体自尊与身体自我概念,利用黑色轮廓匹配任务(SMT)来反映个体的身体表象。对于身体表象的测量,本研究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图片的轮廓,每张图片卜都画有一个男孩或女孩的图像,分别为12张,不同性别的儿童图片均是从非常瘦到过度肥胖,依次递增。实验中被试被要求选择其中和自己体形最相似的一张图片以及他们认为体形最理想的图片。我们记F每个儿童所选的图片号码,从l(非常瘦)到12(非常胖)。

1.2.2 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对所有主要变量均进行了描述统计。对现有变量尤其是儿童的整体自尊、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和身体登记评定分数进行了皮尔逊积距相关分析;利用逐步回归法调查了现实――理想差异的能力,以此预测儿童的整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利用一元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儿童的整体自尊、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及身体自我概念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对不同变量间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2 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皮尔逊积距相关系数反映厂变量间的联系程度(表1)。儿童的整体自尊与现实――理想身体差异没有明显的相关。而现实――理想身体差异与体脂分量表的得分有显著相关(r=―o.57),这表明现实与理想的体形的差异越大,个体认为自己越胖。儿童的整体身体自我概念与现实――理想身体差异之间具有中等的负相关(r=―o.12),这表明儿童的现实――理想身体差异越大,其整体身体自我概念越低。儿童整体自尊与整体身体自我概念之问具有中等的显著相关(r=0.45)。这表明较高的整体身体自我概念与较高的整体自尊相联系。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现实身体等级评定与理想身体等级评定均不能很好的预测整体自尊或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关于特定的身体自我概念,研究发现现实―理想差异与理想身体分数只能很好的预测体脂分量表分数(R②=0.38;9(2,295)=90,79;P<0.001),只解释了儿童体脂分量表分数38%的方差变异(表2)。以身体自我概念分量表分数为预测变量,以整

体身体自尊为因变量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体形、力量、健康及体脂分量表能够很好的预测儿童的整体自尊(R=O.35;F(4,303)=41.45;P

本研究根据儿童自己的现实―理想差异将他们分为3组。如果他们的现实―理想差异分数为零,则被分为“无差异组”;如果他们的现实―理想差异分数为正数,则被分为“想变瘦组”;如果他们的现实―理想差异分数为负数,则被分为“想变胖组”。利用一元方差分析来检验这3组间的整体自尊、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及特定身体自我概念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组的儿童在整体身体自我概念(F=3.37,P<0.05)、身体活动(F=二3.25,P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想变瘦组”(M=19.77,SD=3.35)的BMI均在BMI的正常平均范围内(M=17.86,SD=3.09)。性别差异只出现在整体身体自我概念这一变量上。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男生的(M=4.24,SD=1.26)整体身体自我概念要明显高于女生(M=二3.90,SD=1.44)。

3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身体等级评定的现实――理想差异在解释其整体身体自我概念与整体自尊上并没有明显有效地预测能力。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根据医学标准,那些“正差异组”的个体的体重实际上并没有超重。由于我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待标准体形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目前还没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

第7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聋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分析

国外,Luetke—Stahlman(1991)等指出,听力损伤可能会损害幼儿在社会、情绪和语言上的发展,即使是中等听力损伤的儿童也可能在与同伴交往和建立友谊方面遇到困难(郑裴和马伟娜,2008).[5]Schlesinger(1976)、Levine(1986)、Greenberg(1993)均认为: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基本表现为固执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易受他人暗示等.[6-8]由此可见聋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IqbalandHall(1991)研究显示,[9]会说话前致聋的聋人因为心理障碍长期住院的比例为20.3/1,000,比因为精神疾病长期住院的比例高得多.这表明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聋生的生活质量.国内,戴梅竟等(1990)以南京市133名聋哑学校的男女学生为调查对象,[10]对智力、人格和情绪反应进行调查研究,指出聋哑学生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学生,从聋哑学生与正常学生人格度群体结构分析发现,聋哑学生P型(精神质型)和内向稳定型比例比正常学生高,聋哑学生的SDS(抑郁量表)、SAS(焦虑量表)的标准分均高于正常学生.可见,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普通学生多,需要针对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适合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王玲凤(2004)对浙江省聋哑学校156名聋学生采用自我概念量表和MHT进行调查,研究显示7-9年级聋学生的自我概念,除了在行为因子上呈现下降趋势外,其余因子和自我概念总分均不存在年级差异,自我概念对7-9岁聋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11]陶新华等(2007)使用SCL-90调查显示,[12]聋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及正常学生,在总分以及躯体症状、焦虑担忧、抑郁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学生.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测量显示聋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要高于正常学生,采用学习动机量表测量显示聋生的成就动机也高于正常学生,而面对压力,他们的行为应对方式却较多退缩性.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采用SCL-90调查[3]、王美玲和陈国宏(2010)使用MHT调查,[13]均显示聋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还有对聋生认知水平(智力与学习能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思维发展、心理旋转能力与心理投影能力、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发展、推理能力、语言发展)和人格的研究.[5]

目前对聋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采用SCL-90、MHT量表进行测量分析后与普通儿童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陈光华、孙崇勇、王玲凤、王美玲、林于萍、马宏斌).此外还有采用中文健康问卷(陶新华等2007)[12]、中学生自卑心理自我检测问卷(林于萍2000)[14]、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王玲凤2004)[11]、自我效能量表(马宏斌2008)[15]等,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或将量表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还有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林于萍(2000)[14]、王美玲和陈国宏(2010)[13]的调查均显示,聋女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聋男童低.综上,调查结果一致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普通儿童低,聋生除了在社会支持上获得的社会支持、成就动机较普通儿童高,在自卑、自我效能等方面均较普通儿童低.但各研究的调查结果有不同之处,如陶新华等(2007)[12]、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3]均采用SCL-90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的阳性因子不同.主要原因是所选取的调查对象不同,不同学校的聋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同.另一原因是调查时间不同.从1990年到2010年,20年间聋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而使调查结果不同.此外,聋生做问卷需要手语翻译老师,而手语翻译老师的不同对调查结果的干扰很大,也会影响调查结果.目前聋生仍存在较普通学生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对聋生投入较普通学生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满足其特殊需求,提高聋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状况及其分析

国外,Hindley(2005)的研究显示有效的早期交流(使用口语或英式手语)及对聋生父母的支持能预防许多心理健康问题.[16]在国外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发展性辅导模式、“辅导-目的”模式、辅导-心理教育模式、辅导-全员服务模式.[17]国内,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中,刘德芳(2003)指出聋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8]其次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再次是建立心理辅导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注重家长的辅导与培训.郝振军(2005)探讨了团体辅导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19]苏州市盲聋学校注重教师培训、校园环境和设施的建设、家长培训,为聋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特色的人文环境有画信(绘画和写信)、双语(中挪聋教育双语实验项目)、网络(QQ、blog、E-mail).[20]在教育实践中,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对沈阳市某聋校47名聋生进行第二课堂的教育干预,[3]结果显示第二课堂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马宏斌(2008)对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00名学生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主要的干预手段为采用聋人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同班教育、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成立社团组织开展社区服务、采用多媒体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等.[15]此外,近年来,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在逐年增多.如,王芳(2008)[21]和韩秀美(2008)[2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徐丽茹(2005)[23]、马宏霞(2005)[24]、史斌艳(2007)[25]、柴丽娟(2008)[26]、蒋春芳(2009)[27]分别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形体训练、体育、地理、数学及活动课中.

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从本世纪开始,研究并不多.已有的研究显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研究中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增加了各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选择范围.其中,较有特色的是苏州市盲聋学校的画信(绘画和写信)、双语(中挪聋教育双语实验项目)、网络(QQ、blog、E-mail).[20]聋生虽然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不如普通学生,但仍可以在语言的书写能力上寻求进步,甚至赶超普通学生.研究也显示,目前国内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特殊学校中进行,聋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社区几乎没有为聋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种模式:心理课程、心理训练、环境感染、学科渗透,均已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在对普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提出的六结合式:坚持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相结合、心理辅导教学与行为矫正训练相结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相结合、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习策略指导与心理素质优化训练相结合、立足本校大胆创新和对外交流协作相结合,[17]均可以运用到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为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p#分页标题#e#

研究进展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由论辩型到开始出现实验型.从鲍红安(2000)提出要重视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如何针对聋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8]到陈光华和于政泉(2007)对第二课堂的教育干预,[3]实验型研究开始在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实验研究可以揭示自变量———心理健康教育、因变量———聋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随着实验型研究的出现,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更为深入.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评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指导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转变为将方法实际运用到聋生的教育教学中.如:顾瑞华(2009)介绍了苏州市的盲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0]特殊教育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从2005年马宏霞的《体育教育促进高校聋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培养研究》开始,近几年的研究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中.2008年,何侃等编写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出版,使得特殊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了专业参考书籍,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更多聋人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助于聋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聋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证明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提升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有效.但近两年的调查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较普通学生低,仍存在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原因分析如下.政府及社会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资源仍不够.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21.1万人,听力残疾2.9万人.“先要吃饱才能吃好”,我国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但部分聋生无法接受正常学校教育,也就无法接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只有提高聋童的入学率,才能提高聋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部分聋生能享受政府与社会提供的充足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整体水平提升不明显.沿海城市的聋校教学环境、设施较中西部城市先进,而各省城聋校又较乡镇聋校教学环境、设施优良.这必然导致不同地区的聋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而使其心理健康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部分提升,但整体提升不明显.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聋生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所提升.自1908年心理健康运动兴起以来,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资源也在逐渐增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有所提升,所以聋生心理健康水平虽有所提升,但相对于普通学生仍较低.

研究展望

第8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平价概念:提供消费者物超所值的产品

根据调查结果,现阶段最具赚钱潜力的行业,其中第六名的早餐店、第八名的电子商务、第九名的休闲饮品与第十名的中式小吃,都具有平价概念,但以餐饮业为多数。

早餐店与休闲饮品投资不大,一般在数万元以内、净利可达二成五以上,半年可收回投资,具有本小利丰、回收快的优势,因此是许多人创业时的首先考虑。目前国内这两种业种市场上已经有加盟品牌数十个,加盟店几万家。因此现阶段以单店进入市场不太容易生存,不妨考虑以加盟的方式创业,因此挑选具竞争力的总部即格外重要。

另外在经营上的挑战是,要改变过去经营过路客的创业思维,现阶段要以培养熟客,创造顾客忠诚度为主,才能够永续经营。

健康概念:满足健康需求就有钱赚

健康概念被列为最具“钱”途的创业方向第二名。健康饮品单价高、毛利高,回收更快。而根据专家所票选出最有潜力的赚钱行业,像是第二名的健康医疗与第四名的健康食品,都是具有健康概念的创业方向,不过若以投资门坎来看,健康医疗业包括药房、中药店或是药妆店的投资门坎,都在十到几十万以上,毛利约三成五,回收期较长,适合资金足够者长期发展。

而健康食品业则分成天然健康饮品与讲求养生、食疗的餐饮专卖店,以后者开店成本较高,约在四五十万之问,而健康饮品店的投资门坎则相对较低,开店成本约10万元左右,不仅较易入行,且若以都市区一级商圈为主力,平均客单价约在20元左右,毛利可高达六成,因此大约三个月就可以回收,是健康概念各业种、业态问,赚钱速度最快的。

个性化概念:强调量身订做赢得族群认同

所谓个性化概念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商品个性化,主要是抓住时下年轻人多变、求新、个人意识强烈的特点,像是个性化吊饰、人像公仔、个性化印像等。而另一种则是店铺个性化,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要具有独特的店铺个性。例如卖咖啡的星巴克、卖生活用品的无印良品、卖美容保养品的美体小铺等,就是具有店铺个性化的代表。

避免流行退烧减少商机,提高技术门坎向卖场靠拢。目前市面的个性化商品很多,在个人创业上,以周围生活商品切入,再量身订做属于个人化的创意商品,有较大的获利基础。如已开放加盟的阿雷西公仔,主要是透过材料变化,加上艺术创意设计,制造个性化商品,投资金额约在10万元左右,由于毛利可高达六至八成,最快在半年就能回收。

教育概念:子女教育与生涯教育有商机

随着双薪家庭的比例越来越大且收入越来越高,再加上其望子成龙的心态,让父母在子女教育的投资上毫不吝啬,因此造就了儿童文教业市场的利好基础。

目前,国内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一些诸如国学、少年科技知识培养等专业儿童培训机构已经出现。调查表明,儿童文教业的投入金额不低,约在数十万元,不过由于其淡旺季的营收差异不大,净利在四成五左右,因此多半在两年内就可回收。而成人补教则可以分成两个概念:一是上班族培养第二专长的补习班,像是英语、计算机或是创业补习班;二是因为周休二日后国人休闲时间增加,因此多会利用时间针对个人兴趣进修,例如插花、跳舞等,前者目前商机较大,较适合开在办公商圈,专业水平高的师资是制胜关键,只要打出口碑,生意就会源源不绝,大约也是两年内可以回收。

第9篇: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范文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行为;家庭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0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15-02

1979-2005年来自部分国家和地域的死亡登记资料显示,0-19岁儿童因肾病或肾炎的死亡例数约为5-360/10万人口,其中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儿童NS好发年龄为3-5岁,男性居多。此病病程迁延、治疗困难、容易复发、合并症多。患有NS的儿童生活、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患儿容易产生持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可高达30%,而心理状况又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是密切相关的。患儿的情况也同时使作为照顾者的父母心理行为产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家庭功能的改变。同样的,作为主要照顾者、教养者的父母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改变、应对方式也影响着患儿的心理状况和疾病的发展。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的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患儿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儿童未来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而在护理干预模式方面,国内儿科护理仍处在"以病人为中心",甚至有些医院仍为"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对NS儿童的护理仍为打针、发药、常规健康教育等日常工作,对出院的病人也只是给予呆板的出院指导,至此,护理工作便告以结束,并未延伸至社区及家庭单位,也并未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使得NS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康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探讨影响NS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以护理观念、护士角色转换为前提,适应病人尤其是儿童的心理需要,通过实施FCC,可使儿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主要依靠自我管理和家庭的帮助,实现健康恢复。

1.对象与方法

收集**医院NS患儿30例,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两例中途失访,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3-7岁。干预开始阶段评估儿童和父母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的一般情况,确定健康教育需求,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个体化的需求确定各自的健康教育的目标,并把教育目标和内容告知儿童父母,与其一起选择教育方式;然后由干预小组成员协同执行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管理、父母情绪管理、优化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儿童行为矫正。教育手段为制定个体化的家庭护理计划、设置游戏场景进行演示互动、角色扮演、住院期间全程床边宣教、出院后定期家庭访谈、举办NS儿童健康日集中宣教。效果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目的评价两个方面,在干预过程中采用复述和回示的方法全面评价儿童及父母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未接受的内容进行再次强化。干预小组另设一份评价表,分为中期和末期评价,包括NS儿童及家庭的评价和小组工作评价。干预过程中定期对NS儿童进行电话询谈(每月一次),以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及成效,并及时发现问题。当遇到问题时调动家庭的积极力量,由家庭成员自己进行总结,并列出解决的方法;小组成员则采取更多有目的的措施,技术性地给予建议及专业指导,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步骤去适应各种改变,保持家庭内部之间、家庭、儿童与护士之间的合作气氛,使彼此能意识到各自的角色,并履行角色义务。所有数据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干预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一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六个因子得分均低,但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只有学习问题项差别有意义。

表1 干预后两组行为问卷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MQZP

品行0.3300.3101.5250.127

学习0.2500.5002.5690.010

心身问题0.0000.2001.1240.261

冲动0.5000.8750.9210.357

焦虑0.2500.5000.0890.929

多动0.4000.4001.8910.059

3.讨论

本研究在前期调查分析中发现,NS患儿较正常儿童相比,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抑郁、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攻击行为、体诉、社会退缩等,这些特点与疾病本身及治疗过程、激素副作用、家庭环境等因素相关。本研究采用FCC的理念对NS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特别重视儿童、父母的心理行为问题及整个家庭系统的环境及动力,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加强专业人员、儿童、家长之间的协同作用,其教育内容、目标、教育方式均由医患双方商榷后共同制定,制定过程中小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综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后确定相关要点;采取多种形式及个体化的教育手段,如个体化的家庭护理书面计划、集中多媒体授课、设置游戏进行互动、角色扮演等。

4.结论

综合多种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NS儿童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本身的行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