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

第1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一)研究的缘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做了详细的阐述:“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国家已经意识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将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根据我们对幼儿园幼儿的调查显示(请参看附件1),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还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阴影,从目前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咨询机制、缺乏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而在幼儿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

(二)国内外研究简述

学者李槐青在文章《幼儿心理探究途径探讨》中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应加强家庭、社区、幼儿园相结合形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但是缺乏实践研究的支撑,也缺乏操作性。学者姚本先和邓明在文章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与途径》中也强调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与社区、家庭合作,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目前国内的研究者把幼儿园、家庭、社区联成一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缺乏实践的研究和应用,也缺乏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与社区进行一个整合的深层次和系统性的研究,不能够深入挖掘幼儿心理状况,提出解决策略。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俊利认为幼儿的早期教育应该以训练为主,幼儿是用他的感觉器官来感受身边的世界,他们通过触摸、感觉、行走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她认为感官训练是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专家认为她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个体,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认为幼儿表现出来的能力,初步获得这些发展并不需正规教育,这些能力的获得大多是通过透过幼儿世界或接触范围,自发性互动产生的,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演变对儿童的潜能发展至关重要。意大利人洛利斯・马拉齐利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创办了瑞吉欧方案教学,注重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参与,学校注重民主管理与合作,课程灵活多变教学注重研究、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国外的研究注重幼儿个体的智力及能力的培养开发,对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不够。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目的

1.通过研究大沥镇各片区幼儿园中幼儿的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操作策略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2.在大量个案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形成有效、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

3.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4.尝试通过实践研究社区委员会、社区医院精神科医生、学校三者之间的合作研究,探索一种“四位一体”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1.文献法:查阅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本园实际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2.问卷调查法:在本课题的前期、中期等时间段,下发一些教师、家长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等,可先进行问卷内容的征集,再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书面调查。使课题研究尽可能的真实、可信、有效。

3.个案观察法:有针对性地对观察幼儿某一情境下或某一方面的行为表现,并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行动研究法:在教育实践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并对每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反思、总结,从而调整课题实施方案,使课题研究凸显实效性。

四、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启动学习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包括参加相关培训讲座,召开启动会议,对全镇下辖的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成立研究核心小组并分工布置任务。培训师资,开展园本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第二阶段:初级研究阶段(2010年5月―2011年2月)。交流学习,提高认识,园园联合,形成片区幼儿园心理健康探究共同体,定期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支持,课题组定期交流、小结、检查工作,撰写初级阶段研究总结等。

3.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深入研究。(2011年2月―2012年2月)。扩大研究“统一战线”,探索幼儿园、家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和社区医院心理健康科“四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包括对上一阶段的成果进行巩固和深化,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4.第四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包括收集教师有关教案、经验总结、心得、随笔等工作资料,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思考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五、创新表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研究方式及策略

本课题首次开展四位一体的研究即把幼儿园、家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联系成一个整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还有大沥镇各片区的幼儿园一起进行研究。这样为研究增加了联系为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机会,这些条件都为进行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分两大部分,四位一体的功能简述和四位一体怎样合作的。

简述“四位一体”各自的功能

1.家庭教养环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有研究表明0到6岁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决定着幼儿长大成人之后的心理健康,换句话说,成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引发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0到6岁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儿童教育工作者们有一个相当确定的观念,那就是任何形式的儿童心理问题,除非是源自于明确的身体疾病,否则,只有一个原因,即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影响所致。可见,幼儿的家庭教养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幼儿园不具有的,因此联合家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家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2.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把握不够,可能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此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最主要的一方就是幼儿园,显而易见教师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需要加强,这需要一些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弥补其理论不足的一面。因此,邀请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资询师来幼儿园为教师做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疾病预防方式受到国家的关心和支持,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过简易而有效的计划免疫使发病率急剧下降。其他的儿童常见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病、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下降。另外,医学模式也在改变,由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地被目前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所替代,引起疾病的原因除了生物因素外,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后两者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因此,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的医生长期与患心理问题的儿童接触,对那些身患心理问题的幼儿的心理行为变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这是家庭、幼儿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不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邀请社区医院心理健康科医生对教师和家长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对于整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第2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成长缺陷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镇化进程迅猛,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放在亲戚家寄养,以便外出务工。全国妇联近日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三千多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在留守环境下,这些孩子的成长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随时出现感情危机、认同危机,在感情和社会性上都是残缺的,存在一定的成长缺陷。而“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个性表现明显区别于接受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我行我素;人生价值扭曲,部分留守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缺乏进取心和刻苦学习精神。留守儿童的成长缺陷性已成为学校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教育挑战。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他们因成长缺陷而扭曲的心理。

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步建立起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还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父母工作辛苦,自己要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动力。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加以表扬,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才能极大地促进学习。

二、积极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教育活动,让他们健康成长。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爱。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和引导相结合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求班级的留守儿童定期通过亲情电话或QQ视频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一旦发现班级留守儿童思想不稳定或者成绩下降,就及时与学生谈心,稳定其情绪,建立帮扶机制,发动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三、寻找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触动学生心灵。

在各学科教材中寻找触动学生心灵的素材,因时制宜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加以梳理,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珍爱生命》一课,让学生采访爸爸妈妈,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一课,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和同学建立好关系,让班集体更有凝聚力,同学之间怎么相处等;《心中有阳光》,让学生体会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生活能力的角色。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挖掘锻炼心理品质、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塑造良好性格、陶冶高雅情趣、培养爱国情操、增强自律能力等与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内涵,触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如教学《学会合作》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友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作才能获得成功,在模拟实验中体验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情感,增强合作意识。初步掌握如何团结合作,以培养合作能力。让这些留守儿童融入班级、学校等集体中,身心获得健康成长。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态化,有效预防。

除了班主任的关爱,各科教师在平常教学中也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学校定期开办心理健康专栏,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讲座、谈心等多种形式,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危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学校教育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送给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们,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8.

第3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通过二十年的实践教学,我深深地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情绪体验,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始终把儿童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儿童的体育学习能力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学校体育不仅要让儿童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塑造儿童健康的个性。培养儿童自觉运动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活动既是身体的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游戏教学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体育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儿童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儿童注意力,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加深直观形象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儿童。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

(2)在体育课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些急性子的儿童,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游戏失利时,会显得非常急躁,爱发脾气,情绪波动大,甚至会有激行为。教师在指导时应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当遇到困难及受挫时,首先应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思,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再进行沟通,问题就好解决了;当碰到不顺心的事时,就想想让自己高兴、愉快的事等等。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儿童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这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儿童特别是有偏激倾向的儿童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儿童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儿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儿童通过这些方法的磨练,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心理弱点得到改善。

二、关注儿童的需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奏

现在的儿童自信心、表现欲很强,总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应让每位儿童都拥有成功的体验,从而让他们对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快乐教学”的教育思想,旨在引导儿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以全新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是要教师以充沛的感情,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组织得法的教学方法来感染学生,建立起教学过程中相互信任的师生之情。

(1)用“乐教”去影响儿童“乐学”,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参与体育运动。例如:,跳马练习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游戏规则讲述的《高低姿爬行》《快乐闯关》等,都充分展示了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魅力,学生对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乐于接受的,因为便于记忆,这就为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学生将以一种蓬勃向上乐观开朗的态度完成技术动作。感到快乐无比,才能越学越爱学、越会学,才能学得好。

(2)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要想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自己应首先进入情境,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儿童,并用富有情感,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领学生投入情境教学的活动环境中。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儿童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2、课前充分做好教学准备

     (1)如课前布置、器材放置,规整醒目的白线,美化的教具都具有艺术性,会给孩子带来新鲜感,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进入体育教学情境。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亚运知识、北京奥运村进展情况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孩子,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必需手段,使孩子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2)精心设计教材让儿童体验合作的快乐。为了提高儿童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我设计了“快乐闯关”这一课,利用图片、头饰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儿童仿佛置身于动物园中,教师配上充满童趣的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行走姿势进行律动,直观形象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使儿童兴趣昂然,再通过分组讨论动物的习性和模仿我喜爱的小动物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释放无拘无束的童真,课堂教学氛围达到高潮,当儿童每次练习结束时,我改变了原有的评价方法,只表扬儿童做得出色的地方,促使儿童在获取成功体验的前提下激发高昂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儿童即能注重自己的练习质量,又能学会一起相互讨论如何练的更好,充分体现了儿童之间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儿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提高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还了解到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常识,拓展了体育教学领域。

三、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体育教学中发现有些儿童怕苦、怕累、怕困难、遇事怕难为情在技能学习时容易紧张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针对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儿童在克服与消除心理障碍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培养儿童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要有拼搏精神,这不仅能鼓舞儿童的斗志,消除胆怯的心理,还能让儿童调动机体内的 一切积极因素,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建立起“你行,我也行”的信念。

(2)培养儿童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同样,儿童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儿童,使儿童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3)培养儿童乐于合群的性格。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儿童因性格孤僻、争强好胜导致不合群同伴不愿他参与集体项目。针对这一情况,我带领不合群的儿童一起参加小组活动,创设两人、四人小组合作的游戏比赛,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儿童增添信心、融入集体与同伴打成一片。课后提醒他们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习与锻炼上,多分析一下自己存在的不足,看看别人哪些地方值得学习与借鉴。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保持良好心态。同样会得到同学们的好评与尊重。

四、关注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创新的一个心理保证就是自由安全。学生只有在心理感觉放松的状态下,才可能产生创新行为,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民主、平等、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而学习氛围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融洽,才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儿童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既能在课堂讨论中各抒己见,又能在课外倾心与教师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学时设“疑”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能够举一反三。

    (3)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思维空间的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尽可能自己操作、自己探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教师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给孩子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展示、实践创新的活动时间。这既是对孩子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真正做到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在发展学生个性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儿童健康的个性,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克服学习中困难,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  季  浏   胡增  体育教育展望-学科教育展望丛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M]2003;106-140

[2]郭荣喜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大众出版社 [J] 2008;-563:110

[3]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M]2002:141-144.

[4]宋学光 领会课标内涵走出教学误区 中国学校体育 [J]  2006-01; 57

第4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音乐干预;乡土音乐剧

中图分类号:J60-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158-0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的儿童也相应增多,留守儿童问题随之产生。这些儿童由于得不到正常的抚养、关爱与教育,身心发展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心理问题尤为突出。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教育,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教育,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专门支持。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相关研究多重视现状调查和策略探寻,很少思考学科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科教学可以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教育。就音乐学科而言,可以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行音乐干预。音乐干预是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产物,音乐与心理学、护理学相互结合,用音乐来缓解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痛苦,提高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1)本文在总结前人调查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音乐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路径;试图通过音乐与其他学科互动的办法,推动跨学科思考,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个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

1.个性发展方面。与父母俱在身边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普遍不喜欢群居,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敏感,或拘谨沉闷,或圆滑世故。黄爱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主要趋向攻击性和畏缩型两个极端。[1]笔者的田野调查也验证了黄氏的结论。在2010年江苏常州某地“快乐大作文”兴趣班上,由于留守儿童居多,课堂上总是比较吵闹,有些孩子无故与同学争抢座位、蛮不讲理,一意孤行。在安徽西部农村的小学课堂上,笔者所见到的留守儿童待人比较冷漠,表现出畏惧、自卑的精神状况,害怕与陌生人交往,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也不多。

2.情绪方面。留守儿童容易被激怒,平时常有焦虑感,或者有抑郁倾向,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偶尔流露出敌对情绪;课堂反应冷淡,同学间的冲突频发,不易接近,偶尔故意给别人造成伤害。在调查与访谈中,笔者经常遇到那些突然生气或拒绝回答问题的情况,一旦他们改变主意,无论怎么努力,访谈都很难再进行。访谈过程中,愿意交流的留守儿童还常有说谎的情况,或前后矛盾,或时而烦躁。李宝峰在中部地区的调查也得出近似结论: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比例是31.8%,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上。[2]

3.行为方面。留守儿童难以管理,除了上面已经提及的行为特征之外,他们常与非在校的年轻人交往频繁,抽烟、酗酒、耽于游戏,喜欢迟到、早退,不服管教,爱撒谎,多动或者呆滞,人前与人后表现不一。另外,留守儿童的父母多无节制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导致他们缺乏节约观念,衣食住行甚至优于其他儿童。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农村,留守儿童多数在就读学校内外租借房屋学习,看管他们的多是中老年女性,她们受教育程度有限,行动迟缓,难以有效监护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甚至无法保障。一份由某县交警大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度该县因交通事故而发生的伤亡事件中,在校生比例较大,而留守儿童或曾经的留守儿童又占其中很大比例。

4.人际交往方面。如前所及,留守儿童对陌生人比较冷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祖孙之间的信任度较低,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一旦与同龄人交往,又容易形成小圈子,互相影响,排斥群体之外的任何人。

二、音乐干预留守儿童问题的可能性

学科教学和科任教师的功能不能忽视,多数研究都没有关注学科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护方面的作用,其实,学科教学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活动空间。首先,学生大多数时间要和同学、各科任教师共处。学科知识和科任教师有义务而且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部分心理健康问题。其次,课余和假期,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拓展训练帮助留守儿童克服一些困难。这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复习与实践,而且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第三,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将有利于各科教师重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与课程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具体到音乐学科,正如美国纽约医科大学心理疗法研究组的教授们所认为的那样,音乐对人们的情感影响很大,节奏缓慢、悲哀的音乐,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活动减少,对话中常常充满怨气和敌意。相反,节奏鲜明、流畅快乐的乐曲,使人们之间友好交谈。音乐也可以提高情绪智力,因为和谐的具有治疗作用的音乐,能疏导人们的心理,使大脑神经系统运动平衡,使意识得到调和,心理得到调整与放松,有助于智力的开发。[3]

首先,音乐科任教师营造的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能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趣味,帮助他们亲近音乐,通过视唱练耳等教学活动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从冷漠、封闭、自卑、焦虑中走出来。同时,也可以积极配合班级和学校,在课内外组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通过唱、跳、演等,激发留守儿童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融入集体,拉近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为后续的关爱和教育活动做好情感铺垫。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情况、乡土音乐的特色、校风班风,灵活地选择与组织学习内容,将乡土音乐、乡土表演形式、乡土审美趣味带进课堂,提升留守儿童的课程认同感,培养他们学习与参与兴趣。

其次,建立音乐心理减压室,可以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课程行动力,丰富课堂形式。有研究者注意到乡土音乐教育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中的作用[4],乡土音乐只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种媒介,我们可以利用音乐心理减压室,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或直接开展音乐心理干预。这些措施需要注意,不能失之生硬,紧要的是通过乡土知识、乡土表演形式和地方审美特点等元素的引入,丰富课程内容,推动课程本土化,提升教师的课程行动力,增强课程的向心力。

最后,其他学科的经验为深化音乐课程认同、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贵阳市金阳新区第二实验学校语文组以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为切入点,让留守儿童与经典同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克服心理障碍,全方位修身养性,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5]。这样的做法颇具启发意义。中国古代有吟诵传统,吟诵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也是传统音乐教育的一部分。音乐与其他学科联合,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干预的效果将远远大于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的“单兵种作战”。

三、音乐干预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诗教传统进行音乐干预

第一种是吟诵法。结合语文学习,培养孩子的吟诵习惯。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是有曲调的,以音乐的方式,引领学生以一种富有趣味的方式走近文本,在反复的视、读、听的过程中,得文本之真意,感悟文本作者和文本中抒情主人公的神态,与其对话,进而自省。在这个过程中陶冶情操,熔铸品性。吟诵首先教会学生的是吐纳气息的方法,由易入难,促进人的呼吸率、呼吸容积、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乃至胃肠功能等方面的变化。[6]

吟诵具有情感效应,可以刺激大脑右半球的边缘系统,该系统是人的情绪、情感、感觉中枢,从而促使该中枢调节人的情绪活动,这样往往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引起人的情绪反应。[7]吟诵还具有振动效应。音乐声波的机械振动会引起肌体内脏器官节律活动的改变,或加强或减弱,或趋向同步的节律活动,或使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有节律的活动。这种振动对减少情绪突然波动、抵制烦躁情绪,具有突出的作用。

第二种是表演乡土音乐剧法。利用家乡戏的唱腔、曲调,改编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事,以课本音乐剧的方式,完成音乐学习目标,帮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吟诵简单易学,合拍应律,且具有表演性,既易引发学习兴趣,又可以作为极具个人色彩的表演方式,还能增加互动,烘托氛围。吟诵到一定阶段,就可以编排课本音乐剧。课本音乐剧具有身心效应。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通过音乐剧带动心理情绪的变化,而心理情绪的变化与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故而音乐课本剧通过调节心理和情绪状态,能改变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使之恢复正常。[8]

课本剧还具有联想效应。人们在倾听过去唱过或听过且比较喜欢的乐曲时,音乐信息作为一种刺激物会引起听者的联想,联想过去听或唱这首歌曲时一系列的情景和经验,如愉快的联想可引起温馨、欢快的心情,从而能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造成良性的心理-生理循环。

(二)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音乐干预。对留守儿童进行音乐干预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其中感受式干预、参与式干预是主要的两种方法。感受式干预是一种被动的方式,主要是让留守儿童聆听、欣赏、理解乐曲的内容,以启发留守儿童进行放松、联想;参与式干预是一种主动的方式,直接让留守儿童参加演唱、演奏或者即兴编曲等音乐形式。更多时候可以采用感受式与参与式结合的方式,对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三)注重对音乐库的选择。美国音乐治疗之父格斯顿认为,音乐的力量和价值在于它的非语言的内涵,不同的音乐就是不同的语言。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节奏音乐的选择,使音乐对留守儿童起到发泄感情、稳定情绪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选择,使留守儿童的激烈情绪得到释放、存积的压力得到减缓,减少不恰当行为的发生以及增强自制力。

(四)注重个性化特征。留守儿童是正常的儿童,性格各异,活泼好动。对留守儿童进行音乐干预需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既注重留守儿童人格尊严的照顾,又尽量使其情绪得到缓解,性格得以正常发展。

在音乐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要合乎目的,注重整体效果,兼顾音乐素养的提升,选择留守儿童普遍喜好的内容与教育方式,持之以恒。

注释:

(1)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音乐干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临床应用比较广泛。19世纪后期,留声机发明后,音乐干预首次出现在医疗过程中,那时,被录制的音乐在外科手术后用于催眠,消除焦虑和协助局部麻醉。1929年,Duke大学医院规定病房应用音乐。此后,音乐干预应用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黄爱玲.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2004,18(5):351-353.

[2]李宝峰. 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 教育探索,2005,(5):82-83.

[3]李泽兵. 康复医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1.

[4]杨晓辉. 乡土音乐教育: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新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13,(9):90-92.

[5]郑兵.“经典诵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82-84.

[6]White JM. Effects of relaxing music on cardiac autonomic balance and anxiet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 J Crit Care 1999;8(4):220-230; Thaut MH,Kenyon GP,Schauer ML,et a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hythm city and brain function. IEEE Eng Med Biol Mag 1999:18(2):101-108; White JM.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music interventions. Critical care and perioperative practice. 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 m 2000;12(2):219-225.

第5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目标;问题;方案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向,同时也是对教学工作的定位和实施。目前学前教育的基本研究方向就是课程目标的实施。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在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理解不清晰、贯彻力度不够、对目标实施过程不关注、缺乏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等问题。因此,探讨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中的问题

1.教育目标理解不清楚,贯彻力度不够

儿童教育的起始阶段就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具有启蒙教育的特点、导向性、基础性等。儿童在学前教育中主要是培养其基本的生活能力、适应学校环境能力,养成潜在的学习意识。在学前教育中注重的是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阶段。但是在实际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理解得不够清楚,对儿童的培养目标理解得也不够到位,在进行课程内容实施和选择过程中,没有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和身心特点对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即使选择了适合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对其贯彻的力度也不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2.混式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入,相比较传统的学前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而言,新课程目标下的学前教育发展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一种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标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培养的重点。但是在现阶段学前教育中,仍然存在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的现象,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教师更应在引导儿童完成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独立思考问题,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缺乏对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目标的关注

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多为教育部门要求课程,但是相关的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并不健全,这样不仅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还阻碍了儿童全面综合的发展,学校缺乏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的关注是不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的。

二、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策略研究

1.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加大实际贯彻力度

为使学前教育能健康的发展,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并加大实际的贯彻力度是其重要的基本保障。作为学校学前教育的教育者,教师和学校都应该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有清晰的了解,并能用实际行动实施课程教学目标。在经过详细阅读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目标实施标准后,应响应国家的号召,针对儿童的成长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儿童发展目标,以这个发展目标作为儿童系统发展的指导性方向,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身心、道德、智力等健康全面的发展,实现课程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2.关注学前教育目标实施过程

在学前教育目标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活动对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关注的较少,造成课程目标的流失,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加大学前教育目标实施过程的关注度,将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共同作为考核的内容,量考核的标准多元化,建立起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使成绩评价体系更科学化、公平化,对儿童的成绩和能力有一个客观、正确、全面的评价。教师在实际的学前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3.发挥隐性目标作用

隐性课程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对学前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应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全面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对于显性课程来说,教师要做好对显性课程的发展,而对隐性课程来说要做好对隐性课程的发掘,促进儿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发展。学前教育是儿童学习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启蒙阶段,对儿童长远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阶段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加大实施力度、提高目标实施过程关注、发挥隐性课程作用等老促进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保障学前教育的课程实施能达到预期效果,推动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张娜.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牛志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4]杜小红.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6(2):246.

第6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对于对照组的患儿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包括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积极解答患儿家长的疑问并向其讲述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根据医生的医嘱给予适当的护理服务等。对于实验组的患儿在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其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①详细评估:在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之前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详细的评估,评估的事项不仅包括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病情状况等,还要评估患儿家长的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等。评估采用的方法应该简单、方便和快捷。

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对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包括采用集体授课、直接交流、演示、发放宣传册等的形式,加强患儿及其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认识、理解和掌握。集体授课方式时间一般固定,并且在授课之前应该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患儿和家长能够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在集体授课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书本和光碟等资料进行讲解。在门诊中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直接交流的方式和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交流,使患儿及其家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循序渐进的掌握各项和健康相关的知识。护理人员在采用直接方式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和重点,首先要将主要的和重点的知识传授给家长。同时,为了能够让家长对于这些健康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护理人员可以现场进行演示示范。

③重视反馈: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之后,应该通过反馈的形式了解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他们的问题随时给与答复,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等。观察指标: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以下指标进行调查和观测:焦虑状态、不确定感和满意程度。统计学分析:对于获得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如果P<0.05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验组患儿在增加健康教育之后,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和不确定感都下降,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其具体的情况,见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即对患儿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明显的改变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不确定感,并且使其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讨论

儿童保健门诊中在对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儿童保健门诊的质量,不断满足患儿及其家长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患儿的家长能够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教育之前对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法、直接交流法和演示法,能够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实在的演示,让家长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同时,在开展教育之后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反馈,通过电话随访等形式能够对家长和患儿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了家长的焦虑和不确定感,对于儿童保健门诊的服务跟家满意。通过本次实验的研究,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7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儿童; 性教育; 课程

On design of Child Sex Education Curriculum

Ding Zhifang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al,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Abstract】Child sex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ume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pos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child sex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 words】 child; sex education; curriculum

当前,儿童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儿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的解释,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本文中,儿童指年满6周岁,12周岁以下处于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的人,也即相当于我国目前的“小学生”。儿童性教育指对儿童进行有关“性”的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的社会文化内涵、维护性健康、预防性疾病、性别意识、性别社会化、性别平等及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论述开设儿童性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客观基础,可以增强人们对儿童性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对于儿童性教育工作的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1.1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一切事物的质和量都是在运动、变化的。量变即量的变化,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具有渐进性(或连续性)和不显著的特点。质变即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非连续性。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即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人的一生的发展也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我们可以根据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1]:

人之“性”的发展的也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其“性”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原理而言,儿童性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必须的。

1.2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心理学基础[2]

1.2.1 弗洛伊德性心理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他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个人的性生活不是始于青春期,而是始于婴儿时期。他提出了“里比多”的概念,用来指驱使人寻求的性的潜力。他在研究性的概念时,提出了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学说,此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口唇期(又叫口腔期)(Oral stage,0~1岁)。在此阶段,婴儿通过口腔活动的吮吸、吞咽、舔、咀嚼、咬牙等方式获得。

第二阶段:期(anal stage, 1~3岁)在此阶段,幼儿主要靠的排泄活动(忍受或排出粪便)来达到“里比多”(libido)的发泄,从而获得。

第三阶段:性器期(phallic stage, 3~6岁)。

在此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来获得“里必多”的满足。此期有“恋母、恋父”情节。

第四阶段:潜伏期(Latent stage 7岁至11~13岁)。

在此阶段:儿童在解决了“恋父或恋母”情结后,其被“社会力量所控制”,从而呈现一种停滞状态(潜伏状态),兴趣从“性”转向探索大自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文体活动、同伴交往活动等方面,在此期,异性情感有些疏远。

第五阶段:生殖器(genital stage,11岁以上至青春期后)。弗洛伊德认为,女子约从11岁,男子约从13岁便开始进入青春期,在此期,里比多冲动再次“萌发”,男女相吸,来自于生殖器。

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在“性”的研究历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研究“性”问题提供了开启“灵感”大门的钥匙。

1.2.2 性需要层次理论[3]

性需要层次理论,是邓明昱和王效道根据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人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而建立的。此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是建立在“性需要”基础的人性化的社会行为。性需要的结构框架如下:

第七级:自我实现的需要――性追求的实现和的升华

第六级:美的需要――及情爱过程中的美感

第五级:求知探索需要――性对象间深入了解

第四级:尊重的需要――性对象相互尊重与美化

第三级:社交和爱的需要――性活动中的爱与被爱

第二级:安全的需要――性活动情景无干扰

第一级:生理的需要――单纯满足、繁衍后代

此理论阐明:性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人都潜藏着这几种不同层次的性需要,只不过不同的年龄段或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需要迫切程度是有差异的;在高层次的性需要充分到来之前,低层次的性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性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探讨儿童性需要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但儿童性需要与此理论之中的成人性需要应该有所差别。

1.2.3 儿童期的性心理特征[4] 第一阶段:6周岁、7周岁(小学1、2年级)儿童。整体是以平和朦胧为特征。(1)已经能注意同伴行为,并能对同伴和自己的行为做出简单评析。(2)道德观念有了一定发展。(3)对“性”的兴趣稍有增加,会提出性疑问或在同学间探究性问题,如“为什么结了婚才能生孩子”,“女人的为什么大?”等。

第二阶段:8周岁、9周岁(小学3、4年级)儿童内心感受丰富性增强,整体相对稳定,性萌芽有害羞感。男女生的心理有所差异:

女生性意识更加明确,对异性兴趣开始萌动;对婚姻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表现出兴趣。男孩多参加同的活动。

第三阶段:10周岁、11周岁、12周岁(小学5、6年级)此阶段为儿童末期,大部分人进入了青春时期,是人体发育第二高峰,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儿童性意识加强,害羞感明显:①心理正处于一种不安定状态。②对异性的关心程度增加,主要关心异性的学习成绩、运动成绩、形体是否健美等,而很少能互相追求精神上的共同志向。

1.3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教育理论基础[5]

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应受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史上的两个主要派别,传统主义(要素主义)和进步主义,都主张进行性教育。

要素主义认为,教育是知识的传递,应该把社会发展中的要素如科学知识、文化知识,一代一代的向后代传递,为将来生活做好准备。作为决定人类繁衍及其发展的性知识,应该是要素中的要素,不但要传递给后代,而且要高质量的传递。布鲁纳有句名言:“任何学科都能够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的传递给任务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6],所以儿童不能成为性教育的断层,而应该接受性教育。

进步主义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为将来作准备的问题,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教育内容。儿童阶段的生活也部分地面临性知识问题,学校在此阶段给儿童进行正面科学的系统的性教育,可以使儿童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健康。

2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客观基础

2.1 国外儿童性教育实践借鉴[7] [8]

2.1.1 美国儿童性教育实践美国众多的州立法机构支持在学校对性进行综合性教育,此综合性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进行到高中阶段。美国学校卫生协会出版了《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中的性教育》一书,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性教育内容和方法。

2.1.2 瑞典儿童性教育实践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性教育的国家。1942年,瑞典议会提出要全面进行学校性教育;1945年,在小学开办了第一期性教育教师培训班;1955年规定性教育课程为学生必修课;1956年制定了全国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性教育的教学大纲。

2.1.3 日本儿童性教育实践日本中小学未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其性教育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分“性的学习”和“性的指导”两部分。

2.1.4 澳大利亚儿童性教育实践澳大利亚教育部规定小学就要开设“健康和性教育课程”,此门课面向三四年级以上学生进行。

2.2 对儿童的“性”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的客观存在

社会上对儿童的“性”观念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是客观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大众媒体中的不良影响大众媒体是快速传播信息的渠道,包括性信息的传播,如电视、电影、电台、平媒、网络,还有形形的广告,都含有很多性相关的内容信息,到处充斥“性”镜头,比如丰胸广告“没什么大不了的”的语言加上其仅穿“三角裤和胸罩”的形象。影视剧中的接吻戏、床上戏,网上无处不在的图片和色情视频等等,这些大众媒体中的不良因素对儿童的“性”意识和性观念具有视觉上和心理上极其强大的冲击力。

2.2.2 社会舆论学生个体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小群体之中,小群体成员的素质和兴趣爱好决定了他们娱乐的性质。同伴中不健康的性段子可谓多也,比如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就已经从大一些的同学中获得了关于夫妻的顺口溜:海南话是nuo gong po,ya zhangchuang, nuo zhangzhi, ca ji mo(普通话意思是两公婆,一张床,两张纸,擦),这些对儿童个体的“性”意识和性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着消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2.3 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是指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以外的存在于街道、小巷等处的“红灯区”。在目前的我国城乡,“红灯区”的存在是客观的,而且有蔓延的趋势。红灯区“性工作者”往往衣着鲜丽、袒胸露乳、语言。社会环境的“性”开放化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极为恶劣的,会造成儿童形成“无所谓”的不良性意识。

总之,我国当前儿童的“性”现状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公开或私下谈论‘勾女’、‘丰胸’等成人话题,而医学调查发现现在儿童与以前同年龄相比个头高了许多,性成熟年龄也普遍比以前提前1年多,但性健康教育课程还是沿用老黄历设置在中学”[9],所以,儿童性教育课程的开设是适应我国儿童的“性”现实的客观要求。

2.3 性科学自身之需

性科学是研究有关性的科学,从共时态而言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性的解剖学,性生理学,性发育学,性医学,性心理学,学,性伦理学,性犯罪学,性教育学等;从历时态而言,各个年龄阶段都应该接受性教育,但实践中,对青春期和成人期比较重视,研究也比较充分自由,但对儿童期(小学阶段)的性研究由于受传统的影响却很难深入下去。性科学如果对儿童阶段的研究无所作为,将会造成性科学断层的局面,其完整性则无从体现,因而从性科学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也需要开设儿童性教育课程,在儿童性教育实践中,促进性科学的发展。

3 结语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阶段的素质教育也应包括性方面的素质这一最基本的素质。在当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实环境条件下,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也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应提到教育日程上来。

参考文献

1、2 王慧,萧会军.性心理与性健康[M].广州: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57、105、11-36.

3、7 周运清主编.性与社会[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3、462-466.

4 李清亚,王晓慧.小学生健康方案[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2.

5 张东庭.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书[M].哈尔滨: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11.

6 〔美〕杰罗姆•S•布鲁纳著,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23.

8 许世彤,区英琦,肖鹏.性科学与性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8-193.

第8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特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各特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校总结了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构建了“三四三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新路。

1 以“四育人”为导向,实现全方位育人。

1.1 管理育人

1.1.1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分工负责、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校内党政工青团协调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1.1.2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机制。

编制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特征及体现校本特色的心理家健康调查量表,定期进行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疑似”特殊儿童,应对其重点关注并提供相应的辅导服务。

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精神医学专家、特殊教育专家来校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对全校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1.2 教书育人

心理健康课、思品课思政课、晨会、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要求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通过研究学科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认真挖掘学科本身的教育性,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3 服务育人

现代生理学家提倡的“积极的休息”指的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因此学校生活管理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学习生活要有节奏,做到劳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学生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态度。

1.4 环境育人

校园内书写相关标语、口号、警示,设立读报栏,宣传和普及心里健康知识。学校重视校园绿化、硬化、美化,为学生购置各种玩具和体育设施,把学校建成学生的乐园。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乐不思家,并受到美的熏陶。

2 以培养“四心”教师为核心,发挥育人功能。

对教师进行爱心、耐心、知心、信心“四心”教育,是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有要求。残疾儿童的点滴进步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和努力,工作事无巨细。针对残疾儿童思维的特殊性教师只有掌握他们的认知规律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用真挚的爱去感染他们,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3 以培养“四自”新人为目标,深化思想教育。

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外部客观环境是基础,内在动力是关键。这种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3.1 坚强的意志。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抓住各种教育机会,利用学习、生活中的事例及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3.2 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师培养学生有理想有进取心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各种考验,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丧气,善于总结经验,振奋精神,激发勇气。

3.3 充分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是推动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的不竭动力。针对残疾儿童孤独自卑的个性,教师要给他们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赏识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

4 以“三个”基地为载体,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最终适应社会的有效形式。

4.1 手拉手互助基地

学校以“手拉手、心连心,同做祖国好少年”为主题,在承德市翠桥学校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基地。两校之间通过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使健残学生增进了友谊、同受教育、共同进步。

4.2 献爱心共建基地

以“关爱、成长、奉献”为主题,在医学院护理系建立“献爱心共建基地”。两校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开展定期的双向交流。我校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有效途径,宣传大学生志愿者为残疾学生献爱心做奉献的义举,通过捐赠仪式、答谢回访等形式让残疾学生感受到健全人的支持与关怀,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4.3 健体有为基地

第9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隔代(断代)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该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现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解决对策》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100312,本文作者是课题第二研究者。

 

在孔子《论语》中的《里仁》一章,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之说,这句话引申到西部教育现状,就呈现出“孩子在,父母游”的现象。究其根源,是因为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由此产生大量留守儿童现象。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2亿农民工,它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约有1000多万留在家乡,而且这个数逐年在增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业、人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不到满足[1]。为了充分了解这些滞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特对我校24个班级的216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及其咨询活动。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在长期的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的影响下,造成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情感缺失,他们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障碍、学习焦虑、性格偏差等方面。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1、隔代和断代教育造成过份溺爱,物质上得到满足,心灵上缺乏父母关爱,产生各类不良心理现象

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留守孩子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起居饮食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导致孩子极易产生心理焦虑[2]。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孩子一般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代养。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祖辈们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错误行为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溺爱。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隔代教育与断代教育过分溺爱娇惯造成儿童的任性的现象尤为严重。

2、社交行为和社交品质较低,导致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

社交障碍分为社交心理障碍,社交功能社交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在社会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在我们调查时发现,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孩子在与外界的交往时容易出现两种情况:—种是孩子不愿或不敢与他人交往,心理越来越闭锁和内向;另一种是孩子乱交往,不分是“朱”还是“墨”。这就很容易使孩子沾染不良习气,甚至导致部分孩子产生“社会交往综合征”。

3、留守儿童由于作为弱势群体,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会产生遗弃感,自暴自弃,并衍生为反社会行为。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他们和城镇子女相比处于劣势,是属于弱势群体,久而久之就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产生人际认识扭曲,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从而逃避与人交往,甚至表现为攻击心理行为。这种对学校、对社会的不信任危机,导致憎恨、仇视、逆反的情绪,千方百计找机会对他人、对社会进行报复来宣泄情绪,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反常的人际关系,过高的物质需求,畸形的需要结构,轻浮的生活态度,错误的思想意识,愤世嫉俗,偏执倾向,精神空虚,心理不平衡,承挫能力低等又决定了他们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完善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家庭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完善家庭教育模式,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父母和监护人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并和祖辈监护人就孩子的教养方式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父母要利用网络、通讯等多渠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注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

2、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预防干预机制

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时,要加大正面教育,加强法律、道德教育,开辟第二课堂,把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纳入德育课,避免教育教学形式化,把正确的是非观引入其头脑中,使正气成为健康心理的支柱。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

3、依托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舆论宣传,强化和拓展社区教育,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建构留守儿童之家。

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明天,要充分发挥校外机构的作用,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建立留守家庭与社区的互动机制,帮助留守家庭教育、关爱孩子,共同搭建留守儿童关爱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道德引导和心理疏导等。留守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让我们同心协力,给留守儿童一片完整的天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