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过度包装的定义精选(九篇)

过度包装的定义

第1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环境资源,研究, 包装 ,法律对策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四点:第一,浪费大量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有数据显示,每年仅包装废弃物就白白扔掉2800亿元,这2800亿元相等于筹备7年来直接跟北京奥运相关的总投资额。[1]第二,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就北京而言,据环卫部门统计: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8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2][]这些包装物很多情况下都是很难降解或很难处理的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很难治理。第三,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泛滥,迫使消费者支付额外的巨额包装费,而经营者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利润。第四,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助长社会不良风气。伴着商品过度包装愈演愈烈,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扭曲现象,价格扭曲刺激了商品过度包装,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一)我国立法现状

过度包装有如此的危害,但是目前,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包装法,对包装行业所涉及的法律规范散见于环保法以及一些零散的行业法规和规章中。仅有几部法律法规涉及到了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如《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此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管理办法,如《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等。

(二)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这些法律规定的了解,不难看出,我国对于产品过度包装的定还存在问题:

1、应用性、执行性差。相关法律的规定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则,没有详细准确的规定,且没有认定和执行的标准,造成难以付诸执行,在司法实践中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

2、地域性、分散性强。很多地方性法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无法对其他地方的过度包装问题进行规制。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容易造成重复执行,或者产生不同执行结果。

3、责任承担存在问题。没有准确规定责任承担人,但是法律规定中却确定了应当承担的责任,可是只是简单的罚款,且不包括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消费者利益损失的责任承担。

因此,在我国相关法律空白或者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很多缺陷和没有完善的规定,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再结合我国实践制定适合的法律规章,这样才能很好的遏制过度包装行为。

三、国外关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与制度

(一)国外相关立法

国外,对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不少,例如德国的《包装条例》、荷兰的《包装盟约》、法国的《包装条例》和比利时的《国家生态法》等等,都是较早制定的专门规范商品包装的单行法。在这个方面规定比较完善,比较突出的是德国和日本。德国在1986年制定颁布了《废物回收与处理法案》,并于1991 年通过了《德国包装法令》。1996 年,德国颁布并实施《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办法》,该法案规定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废物,并要求商品生产者对包装垃圾进行最终回收,在包装物的回收处理上明确了责任。[3]日本自从上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在这个法律之下,又制定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法》和《固体废物处理法》等等一些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实施对于推进资源的节约使用、解决污染的防治问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

(二)相应制度

通过对国外相关规定的比较,主要相同的制度如下:

1、标准控制制度。对包装物的容积、包装物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与商品价值的比例等设定限制标准,德国、韩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都有这类法规。

2、生产者责任制度。德国、荷兰、法国、比利时等国,明确规定过度包装责任承担者为生产者,规定由生产厂家和分销商承担包装废弃物的收集分选和处理费用。

3、“欺骗性包装”制度。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对“欺骗性包装”都有相应的定义,欺骗性包装一旦成立,包装企业就违反了不得欺诈他人的一般义务,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条可以获得救济的途径。

四、我国规制商品过度包装可以改进

面对我国现在针对限制过度包装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结合国外比较先进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长期的经验,我们认为我们在建立健全我们国家的包装法体系时,应当在以下方面进行规定:

(一)建立界定过度包装的标准。虽然我国对此有相关的立法,但是这些法规中,存在两类问题,一是规定的范围比较小,只规定了部分商品,不能很好的概括市场。二是规定比较分散,且各种规定之间,存在差异,无法准确适用。这样,我们就很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详细的界定过度包装的标准,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定过度包装。

(二)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对于过度包装责任主体的认定,遵循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应该抓住源头,从源头追责,遏制过度包装的发生。

(三)借鉴“欺骗性包装”的概念,保护消费者权利。在我国存在的问题是,对于过度包装造成消费者损失,没有明确的认定。虽然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是消费者不容易得到相应的赔偿。如果我们确定了“欺骗性包装”,并且制定对应的惩罚,我们就能很好的认定,并更好的保护消费者得权益。

(四)明确处罚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在立法中,对于一项明确的规定,要有相应明确的可执行的处罚方式。并且在执行上,一方面要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法,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人民反馈监督体系,即奖励人们对过度包装的监督举报,切实保护人民利益。

综上,为了更好的限制过度包装,减少资源浪费,尽可能地避免环境污染,并且更好 的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很有必要制定包装方面的专门性法律,建立健全包装法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完善我们立法和相关机构,去再各方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切实际的去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包装:被白白扔掉的2800亿元”,《法制日报》,2007年9月2日第006版

[2] 周斌:“从科学发展观看我国对过度包装的立法规制”,《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 年第4 期

[3]王俊华:“德国规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及借鉴”,《特区经济》,2006 年第10 期

[4] 张婉茹,王海澜,姜毅然. 日本循环经济法规与实践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第2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过度包装;危害;对策

我们党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包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解读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及人与人的矛盾,根源在于人类社会自身,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和谐,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型的关系,它要求:

首先,人要呵护自然、捍卫自然,而非破坏自然、践踏家园。人类社会早期,由于人们无法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倒是一种原始的“天人和谐”状态。自从人类开始创造和使用工具并不断的改进和发明工具,人类便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时至今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捋夺,已经使自然面目全非。然而,茫茫宇宙的确只有一个供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在没有找到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之前,人类还要发展、生存。人类要发展,绝不能再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不能只图人类的一时进步而无视长远生存,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绝子孙路。人类应该明确,人本为自然之子,其血肉都来自于自然。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必须纠正征服自然的观念,担负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自然是人类的天然家园,破坏自然,就是践踏人类自己的家园;呵护自然、捍卫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天然家园,就是保护人类的长久生存。

其次,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由自然的主宰者转变为自然之子。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面对自然,人显得无能为力,只能听任自然的摆布和奴役,人也曾因此而把自然界看作是主宰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异己力量。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不再受自然的奴役,但却因此而走向了另一极端,即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滋生出狂妄自大的意识,大肆掠夺自然资源,以致于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系统能量失衡。这似是以人为本,其实却反映出了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错位,其本质是为所欲为的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以自然为本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毫不顾及自然生态承载力,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终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由自然的主宰者转变为自然之子,与自然和平共处。

再次,人类必须清醒,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人是自然中的人,自然是人中的自然;世界存在于人之中,人也存在于世界之中。世间万物,包括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乃至山川河流、矿物土地既各自起着特定的作用,又在一个共同的天地中互相联结、协同进化,所有物种的综合作用才使地球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在这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之内,所有物种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所有生命的生存都应当受到尊重。然而,由于人类拥有其他物种所没有的智慧,甚至拥有对其他物种生杀欲夺的权利。因此,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工业革命时期,我们曾因此得到自然的惩罚,在新的发展机遇来临之际,我们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生命是伟大的,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我们要珍惜自然,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家园。

二、剖析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适度的商品包装,能保护和美化商品,丰富人们的经济生活。但物极必反,若商品包装过度,则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危及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和紧张的资源,直接与我国倡导的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背道而驰。

1.商品包装的涵义

商品包装是指企业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所采用的容器及外部包扎。包装的目的,一是保护产品,在制造、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避免产品的破损和变质;二是美化、宣传产品,促进销售。

“最佳设计、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是产品包装的一条通用原则,这一点在一些曾获国际包装设计奖的作品中已经得到体现。但市场上的一些商品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如500毫升的低度白酒,就因为紫檀木的包装盒里还有一条水晶龙,售价就高达2180元;一瓶普通包装的葡萄酒售价仅58元,而加上精美的木盒包装和丝绸装饰后,售价也达到了218元。书、手表、电子数码产品等也成了豪华包装的新宠,一本木盒包装的《论语》标价达6000元。1888元的白酒礼盒、2888元的精装礼盒,内赠紫砂茶具和进口XO……豪华包装风,正在呈大肆扩张之势,特别是逢年过节。

2.商品过度包装及其危害

人们对于过度包装的共识是:商品包装之后,使其售价大大提升,但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提升,即如果包装后的商品的价格远高于该商品的价值,就可以认为是一种过度包装。商品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从量上看,包装体积过大和虚泡,如所用材料过多,体积过大,装饰奢华;从质上看,包装性能扭曲或有欺诈之嫌,如保护、传达、方便、装饰功能过剩。由此可见,商品过度包装是一种功能与价值过剩的商品包装。

过度包装至少有以下危害:一是浪费资源。包装用的纸盒取自于树木,据统计:每生产 1000 万盒月饼,就需要消耗至少400-600 棵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树木。中国每年平均生产12亿件衬衫,包装盒用纸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木。目前已有成片森林变成了包装纸,商品过度包装使濒临枯竭的自然资源雪上加霜。二是污染环境。目前,我国包装产品除纸箱、啤酒瓶和塑料周转箱外,其他产品的回收率相当低,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达不到总产量的30%,精美豪华的包装,转到消费者手中瞬间就失去了价值而变成垃圾,且是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致使很多地方出现了“垃圾围城”问题。根据环境保护专家的测算,商品的包装物一次性使用就成为废弃物的大概占到包装产量的 70%。据环卫部门统计,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80多万吨,其中 60 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包装用的塑料制品需要 200年以上才能被土壤吸收,这些化学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三是误导消费,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过度包装商品的购买一般基于公款消费需求、以权钱交易为目的的私人购买或虚荣性消费需求。其中,消费者尤其是虚荣性消费者是商品过度包装最直接的受害者。商品过度包装主要出现在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这些行业的商品大多属于后验商品,在购买时经营者不允许或无法打开包装,消费者通常依赖包装判断商品价值。而付款后或使用时才能发现其购买的商品质量与包装严重不成比例,这是一种变相的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企业依靠商品过度包装,短期内可能会达到吸引消费者,扩大商品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带来高额利润。但从长远看,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形象,使企业丧失核心竞争力,最终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商品包装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状态,应该是商品到了消费者手里以后,包装损毁而商品完好无损。

三、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对策

造成过度包装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杜绝过度包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度包装造成的危害,需要从如下方面做起。

1.加强宣传和教育,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商品过度包装的部分原因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此疾不除,即便有了《包装法》,商品过度包装恐怕也难以根治。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的解决,要靠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和全民消费观念的根本转变。为此,国家和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更要进行包装文化和消费文化的教育。对于企业,要着力引导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消费者,要着力引导其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平衡,注重消费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使全体国人认识到,我国是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率更少。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设计,而且关系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过度包装会浪费本来就少的资源,中国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崇尚淳朴、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的科学消费观念,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让商品过度包装失去生存土壤。

2.借鉴国外经验,遏制过度包装

目前,国外对商品过度包装的控制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标准控制。即对包装物的容积、包装物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与商品价值的比例等设定限制标准。如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二是经济手段控制。即对非纸制包装和不能满足回收要求的包装征收包装税,或者通过垃圾计量收费,引导消费者选择简单包装。如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三是加大生产者责任。规定由商品生产者负责回收商品包装,通常可以采用押金制的办法委托有关商业机构回收包装。生产者为了便于回收,主动选择使用材料少、容易回收的包装设计,如德、法等国家。中国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商品包装,从源头上遏止过度包装

法律法规是规范各种市场行为的有力手段。通过立法限制过度包装,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许多国家在遏制商品过度包装方面,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例如,澳大利亚规定商品的包装空位不得超过包装体积的25%,日本规定包装费用必须在产品价格的15% 以下,荷兰规定60%的包装材料必须重复使用,韩国政府借助经济手段如奖励精简商品包装,惩罚商品过度包装遏制过度包装。我国关于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起步较晚,但令人欣慰的是,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05 年 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法》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起草与反复论证,日前已初现轮廓。草案中,造成浪费和增加污染的“过度包装”被列为明确的严厉限制和惩罚的范围。同时对产品过度包装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包装物不能大于被包装物体积的10%;二是包装物总成本应当低于被包装物零售价格的20%;三是包装物首先考虑再生或者循环利用的材料。此外,生产者还得对其产品和包装物承担回收或无害化处置的“延伸责任”。否则,将被处以代为回收或处置费用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包装法》也正在起草中,并且有望很快出台,绿色包装的奖励、过度包装的叫停和制裁将有法可依,《包装法》的出台必将给消费者、生产厂商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福音。

4.完善现有的财政税收法律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引导适度包装

在财政政策上,实行企业、消费者责任制,使企业和消费者承担包装回收成本。如可以规定,生产商设立包装物回收点,消费者在购物时要预先交付一定的包装物回送保证金等等。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实施。政府应出台财政政策,允许企业包装回收、再处理费用进入成本,并对包装材料再利用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在税收上,为了遏制过度包装,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过度包装厂家开征高额的增值税和环境税,包括污染物排放税、环境服务税、污染产品税、生态补偿税等,促使其外部效应内部化。同时在对环境经济值评估后应当对包装废弃物也要以合理的收费标准征收排污费,刺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实现产品的适度包装。

5. 包装行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立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立法之前,加强行业自律对治理过分包装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包装行业协会应当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对商品包装在整个商品所占体积的比例、层数和商品包装在整个商品中所占的费用进行规范,通过行业规范来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势头,并大力倡导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倡导包装要达到减量化、重复使用、再生使用和可降解。行业协会还应试行区别不同重点行业试行制订包装“过度”的标准,要求企业执行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

参考文献:

[1]刘思敏.过度包装的辨析[J]. 上海包装,2003,4.

[2]解占彩.遏制商品过度包装是企业节约资源的题中之意[J].集团经济研究,2007,8.

第3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现代茶叶包装;象征意义;科学技术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是与民间艺术紧密相连的,是最原始的艺术思想和最绚丽的艺术语言。其源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反映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希冀,折射出我国劳动人民的善良纯真以及独特的艺术品位。民间美术色彩因其耀眼的艺术光芒,一跃成为现代设计行业的潮流元素新宠,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之中。民间美术色彩元素能最大限度地展现产品的包装魅力,凸显其精神实质,并逐渐成为一种传播文化的艺术性载体。

1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特点

1.1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美术色彩也各有不同。我国地大物博,地理形态各异,其孕育的文化内涵产生的民间美术色彩也是丰富多姿的。每一种地域文化对当地的美术色彩的形成与发展都会有一种潜移默化地渐染作用,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定义了各自的色彩象征意义。例如,白族崇尚白色,视其为美好的象征;哈尼族偏爱黑色,以黑色作为高贵的象征;我们汉族更喜红色,因其蕴含着吉祥安康之意。所以,民间美术色彩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同一颜色在不同的地方寓意也有所不同。

1.2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少见,其甚至贯穿着民间美术色彩的始终。所谓美术色彩的象征意义是指,通常情况下,人们看到某一色彩时所联想到的某一事物或触发的某种感情,简而言之,某一色彩表达某种特定内容,即该色彩为其象征。例如,蓝色象征着自由,红色象征着热情,黑色象征着端庄,每种颜色都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同时,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下,美术色彩也趋向多元化发展,其被赋予的人文情感更加浓厚,所象征的文化寓意也日益深刻。

1.3独特的装饰审美效果

民间美术色彩是我国传统装饰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传统审美艺术观的基石。民间美术色彩以艳丽的色彩搭配,展现各民族的风情特色。民间美术色彩在装饰上遵循“在巧不在多”的理念,运用简单的颜色营造出最佳的视觉美感,与极简主义的色彩要求相契合。同时,中国美术色彩也经常以色彩组合的形式被应用到装饰中,不同的美术色彩进行混合搭配,造成一种视觉冲击,极大地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总之,无论是民间美术色彩的单色渲染抑或是混色氤氲,都能勾勒出一幅幅韵味十足的色彩效果图。

2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应用中的误区

2.1茶文化意义过于浅显

五彩斑斓的民间美术色彩具有极强地装饰性作用,其对于现代茶叶包装的设计确实能达到美轮美奂的效果。但是,精美别致的外衣却掩藏不住茶叶包装中茶文化内涵的缺失。现代茶叶包装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已是司空见惯,浮翠流丹的美术色彩对于茶叶包装而言过于浓墨重彩,艳丽多姿的色彩并没有凸显出茶叶包装中的茶文化内涵,浓妆艳抹中反而丧失了茶叶包装的精神内核———茶文化内涵。而另一方面,设计师过于追崇茶叶包装的色彩意境营造,却没有找到色彩渲染与茶文化烘托间的平衡点,从而导致茶叶包装中的茶文化内涵被埋没。

2.2没有注入科技元素

我国茶叶包装发展历史悠久,其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技术也是日臻成熟,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色彩包装运用的理论体系。因此,现代茶叶包装沿袭的仍是传统茶叶包装的设计模式,没有注入新的活力因素,更遑论科技元素的导入应用。茶叶包装在色彩的甄别选择上沿用的是传统的人工肉眼识别,凭主观感觉去感知,没有使用计算机技术的颜色识别系统,进行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辨别与选取工作。此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组合与混色构图中,大多设计师,不善于使用计算机的平面设计软件中的色相色度功能,对茶叶包装的整体色彩进行细化润色处理。

2.3美术色彩搭配不当

民间美术色彩蕴含着深奥的审美哲学,其用色和着色颇为讲究,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要求也很高,细微的色度差别就会调和出不同的颜色。我国茶叶包装设计师在运用美术色彩这一元素时,对于色彩的运用颇为浅薄。一方面,设计师在整体的构色过程中,由于其色彩综合知识的缺乏,再加上其不成熟的色彩组合手法,最后只会产生一种粗糙低劣的画面色彩感。另一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色彩的挑选工作时,所撷取的色彩象征意义与茶文化寓意不相符合,甚至大相径庭,产生一种沐猴而冠的既视感,使得茶叶包装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2.4时代潮流元素稀薄

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设计,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但若看完市场上的茶叶包装,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记住。一则是茶叶包装设计的识别度不高,没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大部分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处于一种盲目模仿抄袭的境地。例如,绿茶的包装选用绿色来衬托其清新自然之感,然后设计师在进行绿茶包装设计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绿色,最后导致所有的绿茶包装设计出现“远看近看都是绿”的雷同现象,完全没有标识度。二则,茶叶包装设计师缺乏对潮流元素的敏感度,不善于将现代的时尚因子融入到茶叶包装中,使得茶叶包装的设计在色彩调和上略显突兀单调,不能激发大众的时尚消费欲望。

3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展望措施

3.1大力渲染茶文化内涵的深刻意义

目前现代茶叶包装设计陷入了华而不实过度包装的死胡同,大多设计师专注于茶叶包装的精致华美程度,而忽略了作为茶叶包装精髓的茶文化。设计师们被光怪陆离的消费观所引导,沉迷于茶叶包装的外观造型颜色设计,企图用夸张浓烈的民间美术色彩彰显其精妙的设计,殊不知丢失了灵魂的茶叶包装撑不起这样华美的外袍。因此,设计师应该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重新定位,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将精深奥妙的茶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运用民间美术色彩阐述出来。同时,设计师也应该找到茶文化意义与美术色彩间的平衡点,通过斑驳的色彩渲染出茶叶包装中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3.2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倘若现代茶叶包装想在优胜劣汰的茶叶市场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则必须要以科技为先导,善于利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首先,设计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茶叶包装行业里的所有新资讯新科技,然后第一时间内将相关的科学技术引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之中,利用科技手段分析茶叶的不同属性,并根据分析结果选取与之相吻合的色彩寓意,最后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整体的茶叶包装规划设计。与此同时,设计师也应该主动地走进科学,积极与科学家交流沟通,尽可能地将科技元素应用到茶叶包装的设计每一环节,从而推动茶叶包装的科技化进程,全面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

3.3加强对色彩的调控运用能力

虽然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庞杂,内容繁多,但是其对于现代茶叶包装的装饰性作用却不容小觑,其是表现茶叶包装茶文化魅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师应该首先从民间美术色彩的理论体系着手,逐一研究色彩元素的文化象征意义,扫清其美术色彩领域的盲点,重筑色彩理论框架,夯实美术色彩知识的基石。其次,设计师要不断加强其对于色彩的运用能力,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要从整体进行构色,不同的茶叶品种所展现的茶叶特色也不一样,其茶叶包装的用色要求也因此有所不同。所以,设计师要因茶制宜,对茶叶包装进行细化的分层设计。

3.4融合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元素

只有紧跟时尚才能赢得市场。茶叶包装的设计也应该立足市场,紧随潮流,打破常规,将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潮流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既能凸显茶文化内涵又能满足大众时尚口味的茶叶包装设计。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要充分发扬自主创新精神,突破传统的设计模式,敢于以新的色彩构图对茶叶包装进行不同风格的定位设计。例如,一改绿茶包装配绿色,红茶包装配红色的传统,尝试用红色点缀绿茶,用绿色来装饰红茶,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另外,茶叶包装设计师也应该留心关注时尚界的流行元素,不仅将流行色系引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而且也将潮流元素融入其中。双管齐下,促进茶叶包装向现代潮流化发展。

4结语

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茶叶包装中的运用,是茶叶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同时也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出路。二者结合,不仅能提升茶叶包装的艺术性,也能促进民间美术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但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已成为阻碍茶叶包装跻身包装行业前列的瓶颈问题,而如何运用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象征寓意与情感意义来展现茶叶包装中的茶文化内涵,是值得设计师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咏梅.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山东师范大学,2004(10):20-22.

[2]朱镇涛.论中国传统色彩与现代标志设计的关系[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11.

[3]彭懋耘.中国传统色彩审美及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

[4]张莉娜.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28(3):162.

第4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文字;视觉传达;老年人保健品;包装

1研究老年人保健品包装信息传达的目的

人口老龄化已是全球趋势,中国老龄化也在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9月,我国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保健品拥有非常庞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欧美日等国对老年人相关产品设计研发呈现迅猛势头,但保健品包装的研发却相对滞后,而在设计上无法跟进的包装对老年人选购至使用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例如,市场上的大部分包装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阅读问题,也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保健品包装的规范,这将会造成商家在设计包装过程中无据可依,最终为此失误埋单的还是消费者。因此,完善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产品包装规则迫在眉睫。

2老年人保健品包装的概述

保健品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如骨质疏松患者所需要补充的钙元素就能从含钙元素的保健品中获取。辨别正规保健食品首先是看包装上是否有蓝色帽子的专用标识,帽子底下标有“保健食品”四个汉字,国家工商局与卫生部规定,保健品标识在所有大幅可视广告中不得小于整体广告面积的1/36,其中在小幅印刷品广告包装中不小于1厘米。接着看文字说明版块有无标注批准文号,如“国食健字【年号】××××号”,或“卫食健字【年号】××××号”。

3老年人保健品包装的文字信息传达

(1)文字信息在包装设计中的特性。在包装中,文字是最有效、最直观的信息传递要素。因为消费者凭借文字的沟通或思考方式,可以了解真正的内涵,在包装设计上适当运用文字是产品促销成功的关键之一。视觉思维是人类一种具有主动性和意识性的过程。实验证明,人们的视觉范围在同一特定时刻只能接收所能接收视觉区域内极少的信息量,并且这些信息经过视觉加工后很大一部分是不正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受众达到最终目的的最重要的信息。信息传递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所采用的技巧,如合理的排版和巧妙的布局。为了使产品的信息能够顺利准确地传达,需要研究版式编排视觉效果与人的视觉思维之间的关系,使受众沿着设计师设定的视点移动轨迹来接收版式中的信息。文字是传达信息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所以可读性是一个包装中文字最重要的一种属性。作为一种最直观的信息传达载体,它必须醒目。从人机工程学的观点来说,要产生良好的视觉性,必须满足足够的可读性、易读性及传达性。可读性是指图文的可察觉性,易读性是指图形与文字的区别性,而传达性则是指图文的意义被解读的程度。因此,本节主要界定视觉性的定义,分别探讨可读性和易读性的意义,其次从视觉阅读心理了解其对视觉性的影响,整理后再归纳为本研究的视觉性原则。1)可读性。文字的机能在于传达,最佳的文字传达需正确的字形,如此方能显现可读性的效果。可读性指可了解文数字所代表意义的程度,即文数字以单字、词句或文章等有意义的群组方式表现,令人能够解读或认识显示资料内容的程度,有时也可以称为意义性。可读性是指若本文比较长,如何适当地表达文字意义使得阅读通顺。由此可知,可读性是指文章内容的语义及结构与句子的组成结构。2)易读性。文字彼此间如何辨别,有时候也可以称为可区辨性,受字体、间距、笔画粗细、文字与背景的亮度及照明等条件影响。易读性是指读得快、易了解、美观又不会产生疲劳。就人体工学而言,易读性是指视觉判断的难易程度。换言之,追求推进阅读速度,而不降低阅读的功效,如字体种类、行间、字间等不同变化的运用,使读者可以很容易地获知内文讯息。3)传达性。针对中文字体、阿拉伯数字、色彩的视觉性,也是文字的区别性,探讨中文字级大小、字体形式、文字间隔、色彩对比等因素。此外,对字的辨识,牵涉语义、字体系统、涉及认知因素影响,当一个以上的字出现时,注意力分散在整个视觉的刺激上,尚未组合成正确的字,加上日常生活中由于对这个字的先前经验,阻止了错觉产生,一旦注意力转移,就可能将“卞”“丁”“下”看混淆。因此,文中所提的传达性,是指可以轻易地看和阅读内容的特质。

(2)老年人保健品包装文字信息的视觉分析。分析老年人保健票的包装的视觉要素可先把包装分为展示版块和文字信息版块,展示版块主要是展示产品的商品名、广告卖点等视觉信息,文字信息版块主要是产品的说明。包装文字从内容上可分为品牌名、广告文字、说明文字这三种。1)品牌名是包装中非常重要的文字,它是区分商品的最直观的标志,也是企业的形象信息识别。所以,品牌文字设计既要求符合商品内在特点,又要求符合企业自身定位,做到有创意、有感染力、有吸引力。例如,养生堂的标志,这个标志运用的字体是比较传统的毛笔字,字体比较苍劲但不锋利,这符合老年人的喜好,类似于胶囊型的外观符合养生堂作为一个保健品商的属性,这个标志设计得比较符合传统,相对保守,但却符合老年人的怀旧心理。标志本身所传达的是一个积极的、热情的气氛,需要将设计的字体和图形灵活地协调起来。2)广告文字是为了推销宣传产品而设,相对于标志更加随意更加活泼一点,可以灵活选用字体,毛笔字、综艺体等字体比较适合,这样利用它来拉近消费者的距离。例如,“蓝瓶的,好喝的!”该广告在包装上能区分于相同类别的产品,它的口号简单易记忆,更容易被老百姓记住。3)说明文字应包括原材料的组成、产品的保质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型号、生产批号、执行标准、生产厂址等。这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用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以及产品本质信息和附加信息,主要是用比较规范的字体。从整体上一般被安排在产品背面,但要注意合理地布局,字体、字号要使用得当,使得消费者能很好地辨认出来,易读性是这一部分最重要的原则。消费者协会抽样购买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包括饼干、泡面、玩具、指甲油、隐形眼镜药水等生活用品)发现,和日本产品比较,国内产品多数警示语字体太小,不及日文1/2大,不仅银发族消费者眼前糊成一团,一般消费者也看得很吃力。供应商应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放大或加粗警示语字体,拉大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产品材料说明的部分,最好使用不同颜色作为区隔。产品改包装在短时间内不易完成,卖场不妨增设放大镜,方便消费者观看。由于标示字体大小是长久以来的问题,但没有引起厂商的足够重视,以至消费者权益长期受到影响。

第5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消费心理;包装设计

当今市场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者心理正在主导着我们的市场,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研究的结合已经成为包装设计的一种理念。著名设计大师唐纳德曾经说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避免犯错误的一个根本途径。”设计师应善于把握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借助包装准确传达信息,从而促进消费结果的实现。包装在商品的流通中,一直是重要的促销手段,也是最符合消费者心理诉求的媒体。它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引起消费者注意并产生购买的欲望。要怎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又如何进一步引起他们的兴趣,再如何促使其采取购买行动,这就必须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原理才能解答问题。

包装的终端结果是影响消费者,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购买动机、心理反应、接受教育的程度都是包装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消费者不同年龄、职业、个性等特点,制定不同的包装销售战略,是包装设计者的工作重点。也必然是商家销售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凸显出市场调研的重要作用,正确选择目标市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本文以包装设计的相关文献和历史资料出发,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研究,理清研究思路,了解包装设计演变的历史、背景,分析消费心理和包装设计之间的复杂联系。并根据包装领域的实际情况,搜集实例,结合本人在包装设计的实践经验,阅读国内外有关包装设计、消费心理等有关理论著作,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通过对包装设计界一些实际存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具体、真实、典型、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来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使研究更具学术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心理概述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消费者在观察产品、搜集产品信息、选择产品品牌、产生购买行为时形成的心理感受。从心理学上讲,消费者在消费时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对产品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通过研究每一过程的发生、发展和表现形式等的规律性以及三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消费者行为中包含的心理现象的共性。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反映出来的个人特点和相互差异,是形成消费者不同购买动机、购买方式、购买习惯的重要心理基础。通过研究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进一步了解产生不同消费行为的内部原因,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了解社会消费现象,预测消费趋向,为当代包装设计在策略上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 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消费者心理对当代包装设计的影响,也就是当代包装设计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应对。具体来说,消费者心理对当代包装设计不同层面上的影响是:消费者心理在包装设计的形式语言要素(分别是色彩、文字、图形、造型、材质) 上、包装设计的策略指向和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上等层面影响着当代包装设计。

2.1从色彩角度来分析

从色彩心理的审美角度分析,色彩在视觉上容易增强产品形象的感染力,能强有力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色彩通过成功的包装设计,能起到帮助识别商品并增强记忆的作用,成为顾客下次选择某商品的重要依据;包装的色彩特征比形状设计更为令人深刻难忘,因此,要突出商品的个性,就必须通过独特的包装色彩来强化形象冲击力。

从色彩情感的角度来分析:根据实验心理学研究,人类在色彩心理方面确实存在着共同的感应。色彩具有冷暖感、缩涨感、轻重感、软硬感、明快与忧郁感、进退感、兴奋与沉静感、华丽与朴素感、舒适与疲劳感等等。设计中利用不同的色彩带来的不同的观感,并根据商品的特征、气质加以运用,设计出属于商品性格的配色方案。

2.2从文字角度来分析

文字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媒介,这是文字最基本的功能。文字在包装设计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3从图形角度来分析

图形是包装设计视觉语言中的主要信息承载者。图形可以被分为两大范畴,即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两种。在当代包装设计中,具象图形主要是用摄影等方法表现、制作的。摄影是包装设计中使用最广、最多、最直接的表现方法。摄影图像能够真实的反应产品的品质、材料、造型和结构;使商品的信息以一种最准确、最直观的方式得以传达。而抽象图形的表现,则主要是运用图形创意来实现。

2.4从造型角度来分析

包装作为一类物质产品实体,必须通过一定的材质、形态和结构而体现出来。依据特定产品包装的物质与审美功能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材料、结构和技术手段创造包装的立体外观形态的活动过程,就是所谓的包装造型设计。包装要使用方便、搬运合理、贮藏可靠、解读方便,满足各种群体消费者的心理,生理特殊需求。商品的性能、用途、使用对象、使用环境等,均应成为包装造型设计的考虑范畴。人类在进步过程中,不仅要求设计满足基本的功能性,还要从人的生理及心理舒适协调出发,使人获得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愉悦感,这是现代设计的必然趋势,更是包装造型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个在外型上让人使用舒适的成功包装设计,必定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只有达到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统一,才能使包装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商品创造更多的价值。

2.5从材质角度来分析

当代包装设计中,材质的选用,不但能够表现包装设计的视觉肌理特征,又能提升包装形象的整体设计水平。不同的材料有着不中的质感、肌理,因而他们给人视觉上和触觉上的感觉也各不相同。消费者对质感的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提高的,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去发现新的、能打动人心的材质和肌理,以满足消费者在心理上对质感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品牌消费心理引领下的包装设计

3.1品牌的内涵、功能和意义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专用名词、标记、符号、设计或是将上述综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群体的商品与服务的要素,并且使之同其竞争者的商品和服务区分开来。

对品牌内涵的分析应由浅入深。最直观、最外在的品牌表现为名称、标记、包装设计。从深层次上分析,品牌代表的包括质量、服务、款式、性能、品种、价格、包装策略、制造技术等差异。还包括品牌信誉、名望、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满意度的评价。品牌的最高形式是体现企业的文化价值、财富、身价、时尚等价值意义。品牌已经成为企业与顾客、社会进行沟通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与工具意义。

3.2品牌的个性与认同

品牌个性跟消费者期待的个性相关:两者越接近,越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同,越容易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进而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强购买欲望。因此,当品牌个性能够保护或提升消费者个性形象时,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较高,并期待同该品牌形成一种长期的关系,最终成为忠诚的顾客。特定品牌具有的个性能否得到目标消费群体的认同度是影响品牌忠诚和品牌价值的决定要素。

四、当代包装设计的品牌塑造

当代包装设计为完成自己促销的本职工作,迎合消费者的品牌消费心理,还必须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性。包装设计要更加的凸显品牌个性,以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坚持品牌的定位。并能够得到有风格意识的目标消费者的青睐,塑造所独有的品牌特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包装设计通过以上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包装设计才能有效地发挥其自身引导健康消费、合理消费的主观能动性,使消费者心理和包装设计自身能够处于稳定、健康、和谐的运动发展状态。最终达到为商品促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江林.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第 3 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 吴作民. 市场营销.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罗子明. 消费者心理学. 第 3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 朱国勤, 吴飞飞. 包装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5] [日]大智浩. 色彩设计基础.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6

[6] 王安霞. 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 江苏: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7] 汪兰川. 包装色彩设计. 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9

[8] 王文明. 消费者心理对家电产品的影响.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2

[9] [美]凯瑟琳・M・费舍尔, 刘玉民译, 完美包装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10]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11] 冯丽天, 孟繁荣. 营销心理学.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12] 尹章伟. 包装色彩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3] [日]中川作一. 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学.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14] [日]河村博. 最佳日本包装设计.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15] [日]V川智. 日本著名包装设计师佳作集.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第6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论述了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对促进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减量化设计 可持续发展 绿色包装

前言

在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包装工业的不断成长壮大,包装在为人们带来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减量化设计

绿色包装模式是指:实行包装减量化(Reduce)、可以重复使用(Reuse)、可以循环利用(Recycle)、可回收(Recover)、能降解(Degradable),即4RID原则。其中,包装减量化(Reduce)是绿色包装4RID模式中首当其冲的一条绿色包装方法,包装减量化(Reduce)即包装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通过使用更少的包装材料来设计产品的包装,从而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减少材料的浪费和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包装实行减量化的意义在于可以尽量减少能源、材料的消耗,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2、包装减量化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我国在销售包装中还大量存在滥用包装材料,设计过度包装甚至欺骗包装,国内对包装减量化的理论研究也很少。欧美、日本等国知名品牌的包装减量化研究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包装减量化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开发。2010年4月1日起《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低碳经济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2.1 减量化设计原则

合理设计包装结构,在保证包装容积、强度的前提下,减少包装用纸,节约材料,降低包装造价,从而达到减量化设计。所以这一要求设计者必须从设计源头上考虑包装的减量化,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应遵守以下减量化原则。

(1)适度原则

适度包装指在设计时,能用简易包装绝不用礼品包装;能用小型包装绝不用大型包装;能用轻包装绝不用重包装;能用黑白包装制品而绝不用彩色包装制品。

(2)适量原则

适量包装指在设计时,能用一件包装绝不用多件包装;能用单层包装绝不用多层包装;能用单质材料包装绝不用复合材料包装;能用大包装时绝不用小包装。

(3)设计者要更新设计观念

设计者应树立自觉接受新技术,新理念,新规定的观念。设计师更应搜集新的绿色包装材料信息,用于包装设计当中,促进新材料的快速发展。

2.2 减量化设计方法

在包装的减量化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先对产品及其包装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定。我们应在全面掌握产品物理属性、化学属性以及运输范围的基础上,决定包装材料的使用、包装结构的设计、包装的加工工艺以及包装的成本等具体问题;在对产品及包装的具体分析中,进一步考虑包装设计中是否可以减少材料与能耗等问题。

2.2.1 包装材料减量化

包装材料的减量化设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限制包装层数和包装体积

我们常会看到产品的包装层数过多,或是包装体积过大,远远超出实际功能需求的现象。对于包装,应该在确保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包装容器的厚度、削减包装层数,积极推广轻量、薄壁的包装产品生产工艺,以此来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

为减少材料的使用,我国在首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中规定:饮料酒和糕点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55%,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50%,茶叶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25%,粮食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10%。对于内装商品净含量均等于或小于30 mL或30g的,可以免除包装空隙率和包装层数的要求;对于大于30mL{E3小于等于50mL或大于30g但小于等于50g的,其最大包装空隙率不应超过60%。饮料酒、糕点、化妆品、保健食品、茶叶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粮食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2层。这些细则明确了包装的体积和层数,是实施包装减量化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2)采用绿色包装材料

在选用包装材料时,尽量选用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和纸材料。

2.2.2 简化包装的结构和形式

对包装进行减量化设计也可以通过“化零为整”的包装形式来体现。对于能够直接接触空气的产品可以省去外包装。在保证保护产品性能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包装的结构和形式,有些产品可以通过加大包装容积来增加产品的使用时间、延缓包装的更新次数。

2.2.3 采用简约的包装风格

在避免包装过度虚饰,提倡简约的包装中,要以简单的包装结构、最清新洗练的造型、最精练的色彩、最简洁的图形文字、最节省的包装材料等核心元素设计出打动消费者的包装作品。因此,以经济环保的设计理念打造全新的包装、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是当今每一个设计师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3、包装减量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因为传统的发展模式给我们人类造成了各种困境和危机,它们已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能够生活下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的限度以内。应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品包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对资源的消耗是不可忽视的,在城市里绝大多数的废弃物都是由包装行业带来的,特别是对于一些一次性的消耗性的包装,为了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消费者负担,应该大力宣传、提倡绿色包装,这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值得广泛宣传和大力提倡。在提倡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应用绿色包装理念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意义。

我们必须在整个包装行业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包装,要求产品包装的设计、制造、使用和处理均应符合低消耗、减量、少污染等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采取用量最少的适度包装,包装材料须是无毒无害,应易于重复利用,或其废弃物易于回收再生。材料的变化又要求加工工艺、加工机械、容器制造、包装设计、装潢印刷等各个环节实行相应的变化,从而引发整个包装行业的观念大变革和技术大革命。

包装设计减量化是从源头上减少包装废弃物,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把包装减量化作为实现绿色包装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首选途径。这是因为包装减量化在绿色包装模式中是最易于推广的,并为生产者及消费者所乐于接受。减量化包装可以让制造商使用较少的包装材料,直接节省大量成本,增加环境效益和减少生产成本,使得包装的减量化从根本上促进了包装物使用量的下降。包装减量化能够获得大多数企业积极响应。

第7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我国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中国的人口,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在未来设计中会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中国现在能制造出很多东西,中国的包装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后,至今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包装的定义

从广义的来讲,包装(packaging)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易、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都是包装 中国国家标准GB/T4122.1-1996中规定,包装的定义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那么,包装的定义都定义了以功能和作用为核心内容,那么作为功能性和作用,归根结底,包装设计的的最大一个作用就是功能性的作用。在包装设计上应注重对以上第一部分问题的研究,尤其应加强对包装便利性的重视。包装的便利性包括生产-运输-销售这一环节中包装便利性的问题。也包括销售店设计与产品本身的便利性问题。一件成功的商品设计更应该是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的设计,其便利性体现在生产、运输、、销售以及消费等环节。

1.生产便利

生产的便利性表现在产品的包装尺度是否标准,能否配合运输,装卸设备的标准,包装的开启,折叠程序是否便利,是否可回收降低成本。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包装设计必须考虑到生产上的便利,一定要适合生产工艺过程与流水线操作的要求,否则设计再美观却难以生产,就会造成麻烦和浪费。

2.运输便利

体现在运输过程中则表现为各类标识是否清晰,是否能高效操作。产品从离开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在其整个流通过程中要搬到几十次,设计时必定考虑到不同场合及条件下搬动的方便性,安全性。特别是药品包装设计,在加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稳定处理且标识明确,部分产品还必须“双重包装”。比如牛奶包装、糖果包装等,用软包装后,要再用纸盒作外层包装,以防止日光照射而引起变质,并且能够防止因运输过程中积压而造成的破损。

3.销售便利

在销售过程中,商品包装设计与宣传设计能否利用销售人员的操作与消费者的识别。传递信息是包装的一个重要功能,包装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载体媒介。商品的成份、品牌、性能、使用说明和价格等全部都在包装的标签上标出,包装设计一定要让消费者清楚的接受到这些信息,它要求在短时间让顾客识别该产品,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商品,什么内容,如何使用,并且能刺激购买欲,成功促进消费者购买。方便销售的包装形式包括:

4.消费便利

商品被消费者购买之后,带给消费者的便利性包括包装的开启方式是否明确、方便;是否便于携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易开启式的包装样式种类很多,有罐式、瓶式、盒式、袋式,其容器结构科学巧妙,使用方便,它包括拉环、拉片、按钮、扭断式、卷开式、撕开式等,易开式纸盒和塑料盒一般都在上部设计一个断续的开启切口或开启带,用手指一按或撕即开。有的还附带小匙,若一次吃不完,盖上塑料盖还可以继续使用。比如很多多鲜牛奶有一款设计,喝不完还可以继续喝。

5.环保便利

包装有很久的历史,早期人类运用一些自然物来装盛食品,如荷叶包肉、竹筒装米、葫芦装酒、篓编筐等,这些可说环保包装。被废弃的包装与其它宣传设计品是否环保,易于回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与浪费是环保便利的核心。20世纪初西方设计师也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但这种思想在这个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被破坏和浪费,包装自然成为一个主要的污染源。环保包装提倡使用天然,再生,可回收材料,如再生纸、竹、草、木、麻、棉等自然材料。在能够胜任保鲜,安全性等功能的基础上,提高设计品位,力求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国内许多食品包装出现攀比现象,过度包装使月饼、烟类成本之虚高、价格之昂贵以令人瞠目,在短期内包装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但有的农副食品产品利用草编包装,结构合理,便于携带,不仅体现文化品位,还能不失时机起到装饰效果。

第8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 知名D923.4商品 装潢权 公平原则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药)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下称加多宝)商标侵权案以广药集团获胜后,双方又就“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的商品装潢所有权归属问题互斥侵权。该案已于2013年5月15日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公开审理,当庭并未宣判。审理过后,案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该案带来的思考却未曾停止。本文试从法学角度分析之。

    一、知名商品的认定以及本案具体适用

    (一)知名商品认定的依据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款将“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明确地保护知名商品的特有装潢。该条保护的特有装潢之基础为知名商品。关于知名商品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1月12日的《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若干解释》)第一条作出了规定标准:“人民法院认定知名商品,应当考虑该商品的销售时间、销售区域、销售额和销售对象,进行任何宣传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域范围,作为知名商品受保护的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广药与加多宝所争论的红罐凉茶产品率先在03年便打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并大范围投放,自96年产品上市至今已经历17年,销售时间长于同类凉茶产品;该凉茶产品的销售额在2008年便曾经达到120亿元人民币且在消费者中具有较高声誉,社会影响较好。上述几点符合最高法院关于认定知名商品的标准,故可以认定该案涉及的凉茶商品是知名商品。

    (二)“知名商品”定义的具体适用

    虽然《若干解释》对知名商品给出了定义,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该概念的具体适用仍然存在疑问之处。如本案中的知名商品,有学者认为,知名商品应该理解为“商品标识”而不包括物质产品本身也即该商标所指向的凉茶产品。而亦有学者认为知名商品应当理解为包含物质产品本身和注册商标以及争议的特有包装、装潢等。本文赞成后说。如按前说,知名商品仅仅是指商品标识,而不包括其所指向的凉茶产品,这是不仅超出了人们对“商品”的一般认识,同时也有违现实。首先,《若干解释》第一条第一款便指出;“知名商品”是“在中国境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而对于“商品”这一概念,我国学界一般将其理解为“用来交换的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双重属性的劳动产品”豍而前述观点对知名商品的解释显然与人们对“商品”的一般认识相距甚远。其次,即便将知名商品解释为“知名标识”,也是与现实不符的。消费者对知名商品的认识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对商品外观的审美、产品包装、装潢所组成的排列组合之上,因为认识到这些内容,对消费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是基于商品有用性的认识而做出的,如消费者对拥有“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的这一种凉茶拥有独特口感并且能够带给人们心理满足的认识中,独特口感以及心理满足才是对商品有用性的认识。从对商品标识的认识到商品质量的认识,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承认过程,不应该将二者割裂开,名称、包装、装潢对消费者的作用,是指向性的,指向的内容是消费者所认可的物质产品,一切的外在,都是依托于此的。是故,本文认为,对知名商品的认定,应当是包含有物质产品以及外观包装、装潢在内的整体。

    二、对知名商品包装、装潢的认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提出了对知名商品装潢权的保护,而对装潢权的认定,却并未予以厘清。199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五款对装潢的定义为“指为识别与美化商品而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附加的文字、图案、色彩及其排列组合。”而最高法院《若干解释》则规定为“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显着特征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基于上述对装潢的解释,可以对装潢做出如下定义,即所谓装潢是指能美化、识别商品并且能够区别商品来源的显着特征的文字、图案、色彩及其排列组合。本案中所争议的“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的金属易拉罐”以其配有独特红黄醒目色调的金属易拉罐在长期的经营中已经成为消费者区别于其他凉茶产品的主要标识,其中居中的“王老吉”黄色字体更是具有显着性的文字搭配。该设计应当认定为作为知名商品的该凉茶的特有包装、装潢。

    三、包装、装潢权的不可分离性与归属

    (一)现实的困境

    尽管《若干解释》以及《若干规定》对知名商品以及装潢做出了定义并给予法律的保护,但是“法律一经制定,便已落后”。广药集团提出,原本用于“王老吉”红罐凉茶的“红、黄两色为主色调”包装、装潢作为商标权的从属,应归于广药集团。而加多宝集团则提出,包装、装潢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应当与商标权分离,另行确定其权利归属。有学者将“王老吉”注册商标与其所指向的凉茶产品已经分离的事实存在作为理由之一,得出王老吉产品各要素可以分离的结论,本文不能赞同。即便权力的应然和实然状态存在偏差是不可避免,但是这种从实然存在推导出应然状态的做法,将会导致隐患出现,尤其是在本案作为新型案例出现,对整个社会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前提下,不得不审慎之。试想,中国目前存在众多所谓“山寨”产品通过仿冒知名商品的外包装以达到混淆消费者认知进而购买其产品的目的。这些产品利用目前我国市场监管存在的漏洞,在市场中获得了不小的生存空间,堂而皇之与原被仿冒的知名商品并立者也绝非鲜见。如按上述理由,则无异于鼓励经营者进行对国内外知名商品的仿冒包装、装潢行为,这显然是与中国加入的WTO入世规则相冲突的,同时也是违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的。现代的市场经济不应该为这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生存土壤。

    (二)包装、装潢归属的认定因素

    学界目前对包装、装潢是否能够独立以及其具体归属仍然存在较大纷争,言可分离者有之,言不可分离者亦有之。然从情理角度视之,如若包装、装潢归属于广药集团,则似有鼓励不劳而获之嫌。而如归属于加多宝集团,则将产生产品混淆,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内容冲突。鉴于目前的争论,本文认为可从以下两点进行认识:

    1.国外司法实践之借鉴

    在1966年的纽约最高法院distillerieflliramazzotti案中,法院做出了支持将商标许可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商品外观授予商标许可人的判决。法院认为:“商品外观设计和商品外观引发的商誉是否源于原告自身行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许可而产生的、以该商品外观进行销售的药剂产生的商誉由原告享有。因药剂容器外观而产生的商品外观,是承载原告商誉的、供原告销售商品的容器,已经成为商标许可人的财产……被告多年一直作为被许可人使用该商标和商品外观,无权对原告主张该商标权和商品外观权。……在原被告商标许可关系终止后,被告使用与其在原商标许可合同期间使用的相同的药剂容器,将导致假冒和混淆,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该案件原告与被告的情形与广药诉加多宝的案件情形颇为相似,法院作出了有利于商标许可人的判决。该判决的理由部分提供了对广药诉加多宝案有用的借鉴,该判决认为原告是该标的物配方的所有者,也是最早的经营者,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直接指向于原告,该商品所承载的商誉也指向于原告的产品。被告所做的一切经营、销售,都应当理解为是合同双方约定的内容,其权利本身仍归属原告。而被告在双方合同终止后对该产品包装、装潢的使用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被告在利用原告的产品在市场中的营销力以及消费者的认可,通过对包装、装潢的使用,使得消费者产生混淆而误认购买,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文认为,在广药诉加多宝案中,如果法院认为“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的金属易拉罐”包装、装潢应当归属于加多宝公司的话,那么无异于放纵和鼓励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9篇:过度包装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易识别 适量化 人文气息

中图分类号:J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31-01

生态包装的设计不仅仅体现在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以及包装形态的优化设计上,包装的平面造型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1 信息传达的易识别性

生态包装的平面造型要求其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具有明确的信息传达作用,使消费者通过这些元素可以迅速识别商品的内容,了解商品的性质。在平面造型中,图形、文字和色彩是三大设计要素,是设计师用以表达商品内含的设计语言,而商品的信息正是由这些设计元素代以传达的。设计师通过设计元素的组合过程,来实现与消费者的沟通。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包装的平面造型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图形的运用要突出绿色概念,能够清晰直观地表达出商品的特性,简洁大方,还要有特色,方便消费者的记忆与识别。(2)文字的设计与编排要准确、易识别,避免传达错误的信息或混淆信息的传达。注意信息传达的视觉流程,关键的文字,像品牌、标识文字要放在主要位置,使其显而易见,辅助文字要注意编排形式,注重识别性,使消费者能够轻松获得正确的信息。(3)色彩要能够表达出商品带给人们的感受,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通过色彩的象征性,使人们即使不阅读文字信息也能对包装内的商品有所了解。例如系列饮料包装,可以通过不同色彩的应用表达出不同的口味:红色调的复合水果型、蓝色调的运动型、绿色调的果蔬型,使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色彩快速进行判断,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4)设计师还应考虑到各种标识符号的应用,如绿色环保标识等,这些都能够在整体设计之中,传达特定、明确的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

2 设计元素的适量化

在很多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和生产商往往为了增加商品的价值,通过强烈的色彩、图形,昂贵的材料等夸张的元素与新颖的印刷制作技术来取悦消费者,而不考虑这种包装方式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因素。因此,绿色包装设计必须要坚持适量化的原则。适量化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元素的减化和单纯化。对绿色包装中的平面设计而言,则要做到在使用和安排设计元素时,能够尽量地简约。对那些仅仅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而没有实际内涵的东西一定要抛弃,突出重要的信息元素。此外,包装制作环节离不开印刷,而油墨是印刷的重要原材料。很多油墨含有重金属,对人体损害很大。因而在绿色包装设计中,减少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图形、色彩,实际上也是减少了印刷的原料及其他材料的消耗,不仅有助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绿色包装的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包装制作工艺的适量化。工艺复杂、精美的包装固然能刺激人们的视觉系统,但是大多数的消费者明白,自己购买的不是包装,是商品。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通过有效的设计,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和制作工艺,简化制作过程,降低成本与能源消耗。

3 色彩应用体现绿色人文气息

绿色包装设计不仅要显现绿色气息,更要求其能够反映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商品,需要什么样的包装,需要从产品包装上看到什么样的情感内涵,是作为一个设计者都必须要考虑的。一方面,包装色彩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大众消费的情感因素。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市场调查,找出适合大众的情感色彩,不要过分追求色彩的绚丽,关键在于要通过恰当的色彩应用,给人以安全、愉悦、舒适的感受,避免色彩的过度应用给消费者造成审美上的疲劳。另一方面,包装色彩设计要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大胆创新,通过多种方式提炼色彩,发掘更多的色彩表现方式,充分展示绿色设计的内涵,体现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3.1 准确选用色彩,做到以少胜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包装形式层出不穷。然而最吸引人的眼球,最值得推荐的还是简洁明了的包装设计。一件好的包装设计作品,吸引人眼球的关键不在于色彩的鲜艳和色彩的大量堆积,而在于色彩的整体效果,颜色的选取数量以及颜色的搭配与组合的合理性。绿色包装设计理念推崇色彩的单纯化,有些很优秀的设计只用两三色,甚至一套颜色通过明度纯度的变化就足以获得美好的视觉效果。

3.2 合理搭配色彩,使包装醒目而不花哨

美国著名设计家华尔特·斯特恩在其《包装的力量》一书中有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这样的,包装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的调和与对比,有些商品在商店里非常抢眼,颜色非常活泼,而买回家以后却感觉色彩很柔和。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色彩搭配在包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包装色彩的表现手法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色彩对比。通过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等各个方面的对比,突出色彩各自的特征。但是过分的对比和不恰当的对比会让人感觉不舒服。绿色包装的设计讲求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应用色彩,采用对比还是调和,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需要结合产品特点、想要表达的内涵、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进行综合设计。

4 文字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文字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既表示一定的特定意义又是一种图形形式。它能够迅速直接地传递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它有时甚至比图形、色彩更具有表现力。文字帮助产品与消费者沟通,传递相关的信息,是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传递商品信息和美化产品包装两大功能。

产品包装上的文字可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名称、文字标识;二是商品信息的说明性文字,如:产品特征、组成成分、质量标准、用途用法、容量、重量、数量以及生产日期、注意事项、保质期、厂址电话等。应用时要注意文字的视觉传达效果,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文字字体,不同的编排方式。如产品名称,采用的字体要大方、醒目,突出表现产品特性及其文化内涵;而说明性的文字最主要的是可辨识性,同时注意排式要美观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