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精选(九篇)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

第1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投稿须知

1.本刊性质 《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

2.刊登内容 本刊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简报、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

3.文章篇幅 以7~8个版面(12000~14000字)为宜。

4.题目和作者 题目务必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署名应限于主要参加者,多位作者需注明通讯联系人。作者单位应使用官方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和邮编。

5.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对于专论与综述,建议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关键词3~7个(请勿与题目中出现的词重复)。

6.基金项目 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

第2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英介词差异; 介词“in”和“on”; 翻译策略

介词标志着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关系,表示着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汉语是典型的分析性语言,词与词的关系不是通过曲折变化(inflections),而是通过词序或介词加以体现的。在英文中,由于名词优势造成了介词优势。英语介词的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含义多变,其表达方式和汉语又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中,介词是所有词类中最难驾驭的词类。若对介词理解不当,会导致对原文句义的误解或曲解,导致译文错误。

一、英汉介词差异

在汉语中,介词和动词间没有清楚明确的区别,介词大都由动词演化而来。所有的单音介词都脱胎于动词。在英文语言中有介词优势现象。通常采用介词表述动词的意向,以求生动简洁。在英语中,介词和动词可以明确划分,英语动词有明确的形态变化,介词词组通常放于动词之后,而介词有时置于动词之前也可置于动词之后,但英汉介词有两大共通点,1.介词皆放于名词前。2.都可表时间、地点、时间、方式、所处、范围、以及对象。沈家煊教授在其文章《英汉介词对比》中从五个方面明确清晰地对比了汉英介词的差异:“1)中英文中对于介词和动词的划分。2) 中英文介词以及介词短语所处位置。3)英语的“介词+名词”= 中文的“介词+名词+方位词”。4)各类介词短语在句中的相对位次。5)英语用介词而汉语无需用介词的情况。” (1984)。本文将着重从中英介词位置的不同,英语介词在汉译中的省译,以及英语介词在汉译中的动词化处理这三方面来探讨“in” 和“on”两个介词各类用法,及其在汉译中文的省译,次序调整和动词转化翻译。

二、“in” 和“on”的翻译策略

大数情况下,“in” 和“on”可以直译为中文的介词“在”。但有些情况下,介词表所处时,直译反而会导致译文口语化,啰嗦,亦或生硬,故可调整词序,省略或动词化。地点介词“in” 和“on”有时和名词搭配时,他们的表述是他们的隐喻和抽象用法,此用法生动、有地、且有力的再现了原词的意境。在此类现象中,介词通常需要动态化处理。

A.省译

1. In 1661 an Italian scientist, Dr. Marcello Malpighi discovered how the blood gets from arteries into veins。

一六六一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塞洛;马尔皮基医生发现了血是如何从动脉进入静脉的。

虽在汉译本中加上介词不会曲解原意,但省略后句子不会显得啰嗦和口语化,句意更加精准。

2. I am engaged in town.

我城里有事儿。(我在城里有事儿)

括号内译文甚至会造成曲解,意为我现在在城里有事儿,强调的点在于我现在的所处是在城里,而非在其他地方。因此,在翻译介词“in” 和“on”表所处时,应结合上下文,在必要时省略介词的翻译,使译文更加的精准,简洁,且传神达意。

B. 介词动态化处理

On vacation-度假

2. lady in fox-美女变狐狸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可以把动词替换为介词的地方,如果不把介词动态化处理,几乎不能译出原意。

三、避免产生歧义:

1. 由于汉语中,“在”可以放在动词之后,也可放在动词之前,而放在前和后的意思不一样,但介词在英文中一般置于动词之后。(唐慧新,1985)如:

He jumped on the plat

解一:他在台上跳。

He jumped on the plat

解二:他跳在台上。

由于介词位置的不一样会导致意思的不一样,所以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确保译文准确。

2. 某些名词搭配构成固定短语切不可望文生义:

in-style 时髦, in tears-哭泣, in view of 考虑到, in other words-换言之, in hospital-住院, in the hospital-在医院

四、in/on 的其他用法

大家都熟知“in” 和“on” 可表时间,地点,但有时也与名词搭配,但其表述并非指代位置或方向,而是他们的隐喻和抽象用法,此用法生动、有力的再现了原词的意境,但在翻译时应谨慎,避免望文生义。

1. in that 的用法

1.在讲述必要性、重要性、义务性的时候,意为“因为……”, 或 “既然…….”。 (赫竹均,1990)

In that he is the manager, he should preside at the meeting.

既然他是经理,他就该主持会议。

2.表示两者比较的有所不同时,意为“在…方面”。 (赫竹均,1990)

Television is different from mobile phone in that it can receive our voice.

电视和手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视不同接受我们都声音。

2.on+v-ing/noun 表示一…就…

如:on arrival, on seeing, on hearing…

例:On seeing the old photos, I recalled my childhood.

当我看到那些就照片时,童年时代当即浮现在脑海里。

总之,介词是语篇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介词是虚词,本身无意义,但其在使用中衍生的意义变化多端,一个简单的代词,表述了物与物之间的所属,方位,及其逻辑等关系。本文虽对介词“in”和“on”表所处,时间以及一些其它特殊用法,及其相应的翻译做了简要的介绍,但介词的灵活多变决定了其用法广泛,其用法的归类和相应的翻译方法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Z].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Quirk R.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Group

第3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听力教学 移觉 “类多模态”

1.引言

移觉亦称通感,这是一个跨学科的术语。首先,它是一种生理现象:身体某一部分受到刺激而于其他部分所产生的感觉;继而是一种心理现象:某一感官所受的刺激给另一感官所带来的主观感受。上述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从属于认知过程,表现在语言的创造和运用中,移觉亦为修辞,有学者认为其可视为一种隐喻(汪少华,2001),并回归认知角度阐述道:移觉并不是词汇特征之间的相似性联想,而是感官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柏拉图就注意到诸如“白”与“热”,“黑”与“冷”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了(Ullmann,1957:268)。乌尔曼(Ullmann,1964:86)在他的调查结果中将6种感官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他发现文学作品中2000个移觉例子有80%呈向上的等级分布,即感觉的移动方向主要为由较低级向较高级、较简单向较复杂。而反向挪移的只占六分之一多(Ullmann,1957:277-284)。我国学者在90年代通过对集中主要东西方语言通感现象的调查、对比和分析,论证了通感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生理现象(李国南,1996)。无论这种挪移是正向或反向都证明6种感官两两之间的联系是存在的。

而感官(如听觉、视觉等)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称之谓模态(顾曰国,2007:3-5)。纵观传统听力教学模式,只调动听觉获取信息属于单模态学习即从听觉到理解并没有发生模态转变;而近年来,多媒体在听力和视听说教学中的使用,使学习扩展到双模态(视觉和听觉)。但严格说来,在此基础上达到所谓的“多模态”学习形式则难度相当大,这有点类似于4D电影,鉴于现有的硬软件基础及移觉理论研究的相对成熟并加以运用是可以争取进入“类模态化”教学这个层面。即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刺激听觉、视觉两种感官进行认知过程,在无条件刺激触觉、温觉、味觉、嗅觉的情况下,由于感官两两之间的联系(如“黑”与“冷”是视觉与触觉的联系),可以达到“类多模态”的效果。

“多模态”之所以近年来成为热议话题,是因为其有实际应用的价值。本文试图揭示移觉在听力“类多模态”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及从属规则。

2.“类多模态”听力教学的必然

2.1“类多模态”较于“双模态”(视听结合)的优势

研究表明,当学习者得到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后能显著地提高对目标语的理解(Baltoves,1994)。信息的呈现方式对于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会产生很大影响(顾曰国,2007)。如今的听力教学已进入视听结合的成熟阶段,信息的呈现方式是视听双模态。较之前的听觉单模态输入,可使更多的输入变得有效和易于理解及记忆。

但视听双模态仍可以拓展使用。目前的视听大多集中于音频及文字,还有相关的同步视频,如新闻事件播报中相关视频、情景对话等,且视觉接受的刺激多为文字和视频为听觉所受刺激(音频)理解服务,而在针对某一难点词汇或表达所呈现的互动过程就显得不那么生动、形象、简洁,易于理解了。一方面是为完成学习者与语言点之间的互动,单独做一个视频或音频或两者结合的材料,耗时费力,往往采取直接讲述,这就忽视了学生是否能长久记忆和深刻理解的内化需求。另一方面主观上的认识不够,模态转换可以拓展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增进理解,强化记忆,借助移觉产生的“类多模态”同样可以,比直接讲述更生动。例用红色显示“hot pot”,或用红色辣椒显示出“hot”字样,再结合辣的嗞嗞声,第一次接触此单词的学生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并且词义的记忆准确度也会提高。

2.2“类多模态”的可行性

人类的认知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由最先的触觉、听觉、味觉、嗅觉,随着视觉神经的逐渐完善,从而完成对这个世界感知的所有渠道。对于成年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认知阅历,他们的认知图式已成网状结构。移觉的存在使得“类多模态”成为可能。

例如:图片 所示,涉及的心理词汇是与“热”“烫”相关的概念。橙色块会与“酸”的概念相通,不同的颜色有各自的心理解读:红色—热情,黑色—悲伤,紫色—神秘,等等;不同的视觉符号因其在生活中常见,早已形成通识:“X”表示“禁止”,“拒绝”和“关闭”,字母x或ex词缀也表示此意;“F”开头的单词多有“流动”的含义,可用比较形象的飘扬的旗帜代替,可释义“流感,流动,闪动,影响”这类词。

上述例子视觉联通触觉、味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音频也能释义具体事物:西方幼教音乐启蒙时,老师并不注重技巧而是音乐的表达力,往往会弹一段轻快和一段沉重的曲子,让学生一猜哪段是表现云雀,哪段是表现大象。这种方式还可以借鉴到表情绪,或状态的词汇释义,如awkward,condemn,clumsy,placid等。

综上所述,“类多模态”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存在的基础,现有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加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类多模态”必然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层面,听力为最。

3.“类多模态”听力教学设计应遵循的规则

3.1以“听”为先原则

根据Anderson(1995)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听力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perception)、解析(parsing)和运用(utilization)。听者保持对语音输入的注意,将接受的声音符号储存在感觉记忆中,经过筛选后,一部分声音信号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处理。这一阶段突出了音素切分和音素辨音问题。

所以,在初次听音阶段不要出现中文释义,不推荐传统的预备阶段让学生先看生词再是读音然后是词意的认知顺序,这样与生活中实际的听力理解顺序不同。实际的情况是,音—义。可以把有难度生词或新短语的音频事先放几遍,这里的难度是应以学生对其音的熟悉程度为准,即是否能以音辩意,不能以看到拼写知道词义为标准,这一步的筛选尤为重要。

3.2同化原则

同化策略(assimilation strategies)是Weistein和Mayer在1986年提出的精致策略的一种形式。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习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连接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其实同化策略来源于1960年Ausubel提出的学习同化理论,他把新知识比作刚驶进港湾的船,把头脑中原有的旧知识比作锚桩。

经过筛选,教学的难点明了后,在教学设计中遵循同化原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图式基础上,减轻听力理解的负担,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领会词意。如出现热情“enthusiasm”的音频时,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英语提示是一种情感状态,与“cool和calm”相反,与“exited”是近义词。同时在屏幕上打上两个色块——红与蓝,让学生根据所得语境与提示选择。“红”与热情之间的联系原本就存在,上述教学过程,把学生不大熟悉的“enthusiasm”的音频纳入“红”所代表的热情的认知图式。这样的音—意的链接,与平时用母语交流的过程是一样的。借助移觉是为了使之链接的过程更加迅速,从而在理解过程中减轻负担。同理,radical一词可用快速闪烁的红色块达意,sentimental亦可用蓝色表示,因为蓝调音乐即是“忧郁”,这一认知在大学生中早已固有化了。教学在某些阶段担负的是拓展和完善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任务,帮助他们“温故而知新”。

3.3简洁原则

由上可知,移觉则可迅速地把船锚在锚上。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呈现关键是一贯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实质是简洁。信息获取的渠道很多: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感知世界的过程是从直观直接的渠道开始的,例如,在婴幼儿启蒙阶段,有一种可触摸的小画书,在猫的轮廓中充满安全环保的人造纤维让孩子感受到“毛”及“毛茸茸”的概念,这比任何文字或语言的解释都要简洁和易于接受。在讲解vague时,只要将音频与一帧影像——雨水打湿的玻璃,同时显示。词意是抽象的,而用移觉又能直观地表达意义;用淡暖色块或一家人聚在壁炉前的场景表达“cosy”,用一段激进的乐曲释义“radical”,用橙色释义“sour”或“acid”,等等。

3.4参与原则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Tell me,I’ll forget.Teach me,I’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learn.”这就是在教学中长用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如上述,在释义时可以给出2—3个意义选择,原则上不使用文字,利用图、表、音乐、色彩等简洁表达,让学生选择。选项的难易度要把握好,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词的读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并非以考查为目的。如在揭示“explicit”(与answer搭配)一词意义的时候,可与学过的“ambiguous”两者的读音放在一起演示,截取一段镜头,聚焦由模糊至清晰,模糊时播放“ambiguous”的读音,清晰时播放“explicit”的读音;也可用简单的“clear”读音与画质清晰的图画做提示。也可以在授课告一段落后,请学生做一个猜词游戏,即不能直接说出词意、词的读音,可借助手势,现场制作的简图、彩图或其他形式的语音解释,向同伴解释分配到的词汇,以这种集体参与的方式复习,往往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4.结语

本文探讨了移觉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目的是尽力达到“类多模态”的效果,从而尝试用最有效简洁的信息呈现方式固化词的音和所对应的义,尽量缩短学生对音频转为意义的信息处理时间。本质上移觉是隐喻的一种,应纳入隐喻与英语教学的范畴,由于隐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能够拓展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手段,以达到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Carroll,David.W.Psychology of Language.(3rd Edi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roojs/Cole/Thonson Learning Asia,2000.

[2]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to Appear.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3]陈道明.当代隐喻理论研究若干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4]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2007(2).

[5]李毅,石磊.教学中的多模态隐喻——应用隐喻研究的新方向.外语电化教学,2010(5).

[6]李国南.论“通感”的人类生理学共性.外国语,1996(3).

[7]刘明.胡加圣.大学外语视听教材的多模态化设计构想及要求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11,总138期.

[8]刘振前.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第4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英语报刊新闻文体特征翻译

报刊新闻文体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是指新闻报道及报刊杂志上刊登的各类文章,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题材各异,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文体、娱乐、宗教、法律、刑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新闻文体以及时提供事实和信息为主要目的。新闻报道的目的是要将一切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虽然其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没有任何规范的统一模式,但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新闻写作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导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文体翻译的基本规律。

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新闻文体是集大众性、时效性、趣味性和简洁性于一体的文体。新闻刊物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读者众多,涉及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新闻刊物主要是报导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事件为主,为满足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的需要,必须及时快捷地将事件报导出来。新闻刊物十分注重读者的阅读趣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投读者所好,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为了节约报刊杂志的版面篇幅,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练语言,突出内容的实时性、结构的简洁性和信息的时效性,在词法、句法、语法和修辞上有着自己的特色。

(一)词汇方面

新闻英语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一些常用词汇在新闻报导的过程中具有了特定的新闻色彩,成为了新闻体词语。新闻报导中还常使用某些普通词汇来表达特定的事实和事件,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联系的特殊意义,并受特定的上下文限制,常常带有新闻文体的特色,具有特定的涵义,也成了新闻体词语的一部分。新闻体词语构词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新词不断涌现,旧词赋予新的词义。为了达到推广宣传效果、吸引受众的眼球的目的。新闻文体的用词力求新奇,新词快速涌现,旧词新义的现象大大增加。有的词汇是借用已有英语单词汇,表达新的涵义,也有的是利用传统的构词法创造出许多新词,某些词汇和词缀出现在新闻中衍生出特定的意义,因而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惯用词汇,如:cut=reduce(减少),dreadful=great(好极了),bar=prevent(阻止),body=committee(委员会);Irangate(伊朗门事件),go-between(中间人),Euromart(欧洲市场),cold war(冷战)。

2.外来词汇在新闻文体中不时出现。由于新闻报道所报导的内容涉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为使新闻报道具有原汁原味,很多外来词汇就不时地出现在报道中。如:来自法语的attaché(随行人员),rapport(和睦,友好);来自拉丁语的de facto(事实上),per(每,每一);来自日语的karate(空手道),tsunami(海啸);来自汉语的dragon boat(龙船,taichi(太极拳)等。

3.短词小词和缩略语被广泛运用。为了节省篇幅,且又能快速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文体使用大量的短词、小词来代替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传统长词汇,以及使用缩略词。如:ties=diplomatic relations(外交关系),probe=investigation(调查),AIDS(艾滋病),WTO(世界贸易组织),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在新闻文体中还将一些习语赋予新的特殊涵义。广泛借用体育、军事、商业、科技文学、宗教、娱乐等各个行业的词汇来表达其它的意思。其目的是力图反映现代新闻语言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融合性”,以适应各类读者的阅读兴趣,唤起各类读者的“亲切感”。如:blue-chip(蓝筹股),discount(贴现),doomsday(世界末日),factor(系数,倍数),file(文件,文件夹),formation(编队,队形),clone(克隆),bungee jumping(蹦极跳),bio-diesel(生态燃料),multi-gym(多功能健身器)等。

5.广泛使用套语、俚语俗语也是新闻文体用词与用词求新并行的另一特点。其目的是追求新奇,吸引读者,以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各类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字表达方法。如俚语俗语:egghead(知识分子),wheels(车辆);英联邦国家称议会为Parliament,美国则称Congress,俄罗斯为Duma,中国称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套语:“according to...”,“It’s reported that...”等。

(二)语法方面

为了能立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报导通常会省略一些虚词或在文中能明白意思的词汇。时态和语态也多使用较为简单的现在时态和主动语态。

1.在标题或简报中经常省略冠词、介词、动词、代词、助动词等。

例1:Two tournament’s aristocrats in action.(The Guardian)两个赛场精英正在激战。(《卫报》)

例2:Warning of the new ice age.(The Times)新冰期来临的先兆。(《泰晤士报》)

2.新闻文体通常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辅以少量的被动语态。使用主动语态使读者有一种直接参与的感觉,能使叙述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是因为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其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其可信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流利自然。

例: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reports that the number of officially reported cases in may was 366455,spread through 162 countries.(China Daily)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五月份官方报告的患病人数为366455人,分布在162个国家。(《中国日报》)

3.广泛使用现在时态。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读者以真实感,以及以新鲜出炉、形象生动、跃然纸上的感觉,在英语新闻中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被广泛使用。且复合句中时态不求完全一致;甚至在said,told,reported,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例:Director of the State Council’s Hong Kong Macao Affairs Office Lu Ping said the Chinese side has basically agreed on the fourth financial agreement proposed by the British-Hong Kong authorities.(China Daily)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鲁平说:中方基本上同意港英当局提出的第四次资金安排。(《中国日报》)

(三)句子结构方面

由于新闻报道的篇幅较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句子结构相对于书面报道较为简单。句子结构多使用简明扼要的句型,如简单句。复合句中多用状语从句、宾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少用倒装句、分词短语、名词后置修饰语如限定性定语从句等。由于广播报道的传播途径的不同于报刊英语,诉诸于耳,所以为了降低理解的负担,句式往往趋于简单。

1.倾向于多用简单句并辅以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补充成分或修饰限定成分。简单句的使用常常可以让读者的思路更加清晰,记者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要记录的事实交待清楚。连续使用简单句不致于在句子之间产生行文上的纠葛,有助于清晰地阐述事件的发展。

例:They trapped the guerillas in Beirut,then drove them out of Lebanon altogether,scattering their forces among nine Arab nations.(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他们在贝鲁特包围了游击队,然后把他们完全赶出了黎巴嫩,使他们的军队分散到9个阿拉伯国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2.广泛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增添所报导的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和生动性。使用引语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示所报道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感觉。

例:Mr.Fitzwater said that the decision to attack was made “incrementally over a number of days”.(New York Times)菲茨沃特先生说进攻的决定是“经过许多天逐渐”作出的。(《纽约时报》)

3.名词性结构和动词的-ing形式大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以使句子更为简洁明了,读者能较为轻松地了解报导中所提供的信息。

例:Isreal President Weizman inaugurated direct phone call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th an invitation to Hussein to visit Jerusalem at any time.(China Daily)以色列总统魏兹曼为两国之间直接通话举行仪式,并邀请侯赛因在任何时候访问耶路撒冷。(《中国日报》)

二、新闻文体的翻译

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练,用非常简略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

(一)翻译原则

英语新闻文体不论是新闻报导、新闻分析还是新闻特写都要求作者以提供事实或消息为目的,客观地报导事实,避免使用带有个人感情或个人爱好倾向的语言。避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感叹句和祈使句等激情的文句。避免使用带有译者思想感情和情绪的词句。译者应当与原作者一样,是冷静的叙述者和告知者。

1.掌握词汇表达的准确意思。新闻文体中的新词众多,它们基本上体现了所描述事物的新颖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常会出现许多表示人名、地名和组织机构的专有名词。面对题材广泛的文章,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准确理解新闻词汇的具体意义,平时应多留意并掌握同一英语单词在不同行业中的不同词义、新造词和缩略词所表达的具体词义,切不可望文生义。

2.理解英语句子表达的信息。新闻文体的句子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它不是那么严谨,显得较为松散,不合规则,但较为松散的句子也能表达明确的涵义。译者在翻译时应注重文章所陈述的内容,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表面形式,这样才能准确、流畅地进行翻译。

3.把握译文的表达手段。新闻语体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译者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不宜太俗也不宜太雅,要兼顾各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同的文章尽量符合原文的基本特点,必要的时候作一些可行的改变。

(二)翻译方法

译者翻译新闻文章时,应密切注意原文的内容、语气、语调,尽可能地与原文保持一致。还要结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用通俗易懂的汉语为读者展现出所翻译的内容。

1.词汇的翻译方法。新闻文体中词汇的翻译,通常以意译为主;人名、地名以音译为主。也可以用音译法,加上相应的解释。

例:“China’s priority is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and ecnomic development.”Long said.(Business Weekly)

龙(永图)说:“中国优先考虑的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商业周报》)

2.时态和语态的翻译方法。英语新闻文体中多用现在时态以求事实的及时性,而汉语多用过去时态表达已发生的事实。英语用时态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不一定有时间状语,而汉语往往借助时间副词表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汉译时可用增词法或减词法,以求让读者获得准确的信息。

例:Phiharmonic Orchestra receives£800000 from its five or six company backers,an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groups receive generous help from one giant insurance company.(The Observer)爱乐交响乐团从5、6家支持它的公司中收到了80万英镑,而英国的考古团体也得到了一家大保险公司的资助。(《观察家报》)

3.句子结构的翻译方法。英语的句子结构与汉语的句子结构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修饰语的运用上有很大的区别。汉译时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作相应的调整,可以采用切断、拆译、倒译、插入和重组等方法进行英汉和汉英对译。

例: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couple of years that this long advocate of imposingconditions on China’s MFN wasrebuffed even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China Daily)这种长期鼓吹对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附加条件的企图竞在众议院被挫败,这几年还是首次。(《中国日报》)

英语新闻文体的翻译方法还有很多,在此笔者不再一一列举。译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交替混合使用。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法的目的就是客观、准确地再现英语原文的风貌。

参考文献:

[1]华先发,邵毅.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第5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X爆了” 语法关系 构造层次 语用功能

“X爆了”结构是由模槽“X”和模标“爆了”构成。这种结构在网络和口语中屡见不鲜。例如:

(1)现在看来什么3D导航界面简直弱爆了。

(2)我的电话被打爆了。

(3)小孙的头被打爆了。

(4)我气得肺都快爆了。

(5)气球爆了。

这一结构看着简单,里面就只有三个词,但其内部情况却十分复杂。本文将着重分析这一结构的语法关系、构造层次以及述程式“X爆了”的语用功能。

一、“X爆了”的内部结构

“X爆了”可以表示四种不同的语法关系:

A.述程关系,如“弱爆了/打爆了”;

B.述结关系,如“吹爆了/敲爆了”;

C.状中关系,如“快爆了/早爆了”;

D.主谓关系,如“胎爆了/球爆了”。

“X爆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层次:

a.“X/爆了”

b.“X爆/了”

(一)从结构关系看“X爆了”

“X爆了”可以有四种语法关系,这四种不同的语法关系与模槽“X”和模标“爆了”有关。X可以由形容词、动词、副词和名词构成。“爆”可以是程度副词“爆1”和动词“爆2”,“了”可以是语气副词“了1”和动态助词“了2”。

1.“X爆1了1”为述程关系。“X”的成分可不同,“爆1”为程度副词,表程度极高。“了1”为语气副词,表夸张语气。

1)“X爆1了1”结构中X为性质形容

(6)小宝贝简直潮爆了!

(7)这件吊带透视长裙真的丑爆了。

(8)物理简直难爆了。

(9)有不少同学留言盛赞自己的老师真是美爆了。

“X”是性质形容词,不能是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或带叠音后缀的性质形容词。例如:

(10)英国今年冷爆了。

(11)英国今年冰冷爆了(﹡)

(12)无锡空气质量“好爆了”。

(13)无锡空气质量“好好爆了”。(﹡)

(14)他们的灵魂都黑爆了。

(15)他们的灵魂都黑黢黢爆了。(﹡)

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带叠音后缀的性质形容词本身已表示特定的程度和状态,而且程度较深,与程度副词“爆”造成语义的冲突。但程度副词“爆”可以提到形容词前作程度状语,并且意义没有差别。如,冷爆了=爆冷,潮爆了=爆潮,难爆了=爆难。

2)“X爆1了1”结构中X为心理动词和感受动词

(16)我当时被老婆气爆了。

(17)全场观众都乐爆了。

(18)我们把脑子想爆了。

(19)曾轶可走红惊爆了大众的眼球。

(20)困爆了,缺觉啊!

(21)近两万人快要将小镇挤爆了。

(22)气温热爆了,太阳晒爆了。

(23)北京堵爆了,敢开车出门吗?

例(16)~(19)中的“X”为心理动词,例(20)~(23)中的“X”为感受动词。心理动词和感受动词都是表达人的内心主观感情和态度感受。心理动词表示一种抽象的性状义,表达人的主观感情态度,与一般动词表示的具体动作行为意义不同,它是一种静态性质,其动作性和时间性很弱,因此与形容词很像,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心理动词和感受动词都具有[-动作性]、[+性状义]和[+量度]特征,与程度副词“爆1”在语义上兼容。如:有点气/热——很气/热——太气/热了。程度副词“爆”不可以提到心理动词和感受动词前作程度状语。爆气、爆乐、爆挤和爆惊的说法不成立。

3)“X爆1了1”结构中X为弱动作性动词

(24)鄯善县公布的联系电话被打爆了。

(25)一开始把牛吹爆了。

(26)一天6000次转发,把微博都转爆了!

(27)猎头的手机QQ闪爆了。

(28)这两年房子炒不动了,股市炒爆了。

(29)一个勤劳致富的故事抢爆了国人的“眼球”。

“打”“吹”“转”“闪”“炒”“抢”动作动词几乎没有性状义,也没有量性特征,但是在“X爆了”结构的规约下,程度副词“爆1”激活了动作动词的性状义,使其语义和功能发生偏移,动作性弱化。“爆1”不是强调动作的动作性,而是状态,因此X具有了[+性状义]、[-动作性]的特性,这与程度副词“爆1了1”在语义上兼容。

2.“X爆2了2”为述结关系

(30)我兜里的牙膏被挤爆了。

(31)轿车的四个轮胎给扎爆了。

(32)车玻璃都烧爆了。

(33)“嘭”的一声,手套被吹爆了。

(34)我们原本想让做电脑特效的哥们做机枪把飞机的油箱给打爆了。

“X”的成分一般为动作动词,“爆2”为动词补语,表结果,“了2”为动态助词,表动作完成。X为动作动词,具有了[+动作性] 、[-性状义]、[+致使义]的特性。在动作的作用下使事物产生某种结果,这与“爆2了2”在语义上兼容。

述程式“V爆1了1”(记作Va爆1了1)与述结式“V爆2了2”(记作Vb爆2了2)形式都是“V爆了”,但语义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

Va爆1了1

(35)牛皮吹爆了。

(36)手机被打爆了。

(37)车挤爆了。

Vb爆2了2

(38)气球吹爆了。

(39)头快打爆了。

(40)水管挤爆了。

差别一:Va的动作性要弱于Vb。例(35)~(37)的Va的动作性已经弱化了,意义已经虚化了。例(38)~(40)Vb的动作性很强,还是动词原意。Va与Vb语义正好相反,语义特征如下:

Va [-动作性,+性状义,-致使义,+量度]

Vb [+动作性,-性状义,+致使义,-量度]

以“吹”为例,例(38)中的“吹”的意思是合拢嘴用力吹而使气球猛然破裂。“吹”的动作性很强,并含有使气球达到爆裂的结果。例(35)中的“吹”的意思是说大话,夸海口,已经虚化为含有“大”的夸张意义,具有性状的特征,很容易受程度副词“爆1”修饰。

差别二:“Vb爆2了2”后面可以带宾语。该结构谓语的动作性很强,在动作的作用下使宾语具有某种结果,并且补语的语义可以指向宾语。如,“吹爆了气球,打爆了头,挤爆了水管”的说法成立。而“Va爆1了1”后面一般不带宾语。谓语是说明事物的性质,不含致使义,并且补语的语义是指向谓语。如,“吹爆了牛皮/打爆了手机/挤爆了车”的说法不成立。

差别三:“Va爆1了1”中的“爆1”是程度副词作补语,表示程度超乎想象,具有极度的意义。“Vb爆2了2”中的“爆2”是动词作补语,表示猛然爆裂和迸出。从爆2到爆1存在着从实词到虚词虚化的过程。在隐喻的作用下“爆”由空间义转化为了程度义。“爆2”表示猛然爆裂和迸出,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完型的东西从空间有余空间满空间极满爆裂(获得极度意义)的过程,显现出[+量度]的变化。如,“爆满”就是形容戏院、影院、竞赛场所等人多到没有空位的程度。

差别四:“Va爆1了1”中的“了1”为语气副词。语气副词的出现是“爆”主观化程度进一步增强的标记,也是“爆”转变成程度副词的关键因素。“Vb爆了”中的“了2”为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是结果补语的标志。

3.“X爆2了2”为状中关系

(41)气球快爆了。

(42)要爆早爆了。

(43)4个车胎全爆了。

(44)2个轮胎都爆了胎。

(45)的赫塔·米勒则是爆了一个大冷门。

(46)别爆了!

(47)周欣彤一上来就爆了一个冷门。

(48)我紧紧地抱着它,结果气球却爆了。

“X”的成分为副词,“爆2”为谓语动词,“了2”为动态助词。“X”可以为时间副词、范围副词、肯否定副词和语气副词。例(41)~(42)中的“快”和“早”为时间副词。例(43)~(44)中的“全”和“都”为范围副词。例(45)~(46)中的“是”和“别”分别为肯定和否定副词。例(47)~(48)中的“就”和“却”为语气副词。上述副词分别从时间、范围、肯定否定和语气上限制谓语动词“爆2”。

4.“X爆2了2”为主谓关系

(49)轮胎爆了。

(50)水管爆了。

(51)球爆了。

“X”的成分一般为名词,“爆2”为谓语动词,“了2”为动态助词。主谓关系的“X爆了”的主语“轮胎”、“水管”和“球”都具有[+完形]的特征,这与谓语动词“爆2了2”从完形到爆裂语义上具有一致性。

(二)从构造层次看“X爆了”

“X爆了”内部有两种构造层次:a构造:“X/爆了”和b构造:“X爆/了”。现在作进一步分析。

1.“X/爆了”结构层次可以包含三种语法关系:述程式、主谓式和状中式。理由是:

A.去掉“了”后,“X爆”不成立。如,述程式“弱爆”“打爆”、主谓式“胎爆”“球爆”以及状中式“就爆”“却爆”不成立。

B.述程式“爆了”作为一个整体,强调程度极深,并且表达一种夸张的情感。程度副词“爆”可以提到谓语动词前作状语,前后意思不变。如“帅爆了=爆帅”。另外,述程式、主谓式和状中式三种语法关系的X和“爆了”之间的语义联系松散,中间可以停顿或插入成分。

2.“X爆/了”结构层次只包含一种语法关系:述结式。理由是:

A. 去掉“了”之后,“X爆”仍成立。如,“打爆/挤爆”是成立的。

B.“X爆/了”里的“了”表示完成,不仅表示动词补语“爆”的动作完成,而且还表示谓语动词动作的完成,所以述结式“X爆了”应分析为“X爆/了”。

C.不借助于助词“得”而带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述补结构里,作补语的成分只能是一个简单形式——单个儿词。“X爆/了”正是一个不借助于助词“得”而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如,砍爆/烧爆。

二、述程式“X爆了”结构的语用功能

像“弱爆了”“帅爆了”“打爆了”“吹爆了”之类述程式“X爆了”在网络中屡见不鲜,在人民日报系列的报纸上也大量存在,并且有扩大的势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述程式“X爆了”结构有独特的语用价值。

1.述程式“X爆了”的规约下,X程度被凸显

性质形容词本身已经具有了性状义,在“X爆了”结构的规约下更加凸显出其性质义。“爆”作程度补语比作程度状语更能凸显程度义。“帅爆了”与“暴帅”相比,前者中在程度补语“爆”作用下“帅”的程度义更为凸显。然而动作动词几乎没有性状义,也没有量性特征,但是在“X爆了”结构的规约下,程度副词“爆”激活了动作动词的性状义,使其语义和功能发生偏移,动作性弱化,语义上与形容词贴近并且被凸显。如“牛皮吹爆了”和“电话打爆了”中的“打”和“吹”的动作性已经弱化,性状义被激活凸显,甚至有些动作动词已经变成了形容词,如“车挤爆了”中的“挤”。

2.述程式“X爆了”的主观性

程度补语常有夸张的意味,程度状语很少表示夸张,这说明“X爆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主观性”是指语言的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白我”的表现成分。“丑爆了”就是丑到了极点,述程式的补语结构夸张了主观情感和感受,表达丑的程度到了极点。

3.口语体,简约凝练,琅琅上口

述程式“X爆了”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发泄内心的情绪,所以得到了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同时,述程式“X爆了”朗朗上口,意味丰厚,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在网络和口语中广为使用。

4.能产性强,使用频率逐步增加

在“X爆了”述程结构槽中能进入“X”的成分可以为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感受动词,甚至是一些动作动词。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感受动词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无处不在,只要放入该结构槽中就马上能生成使用,凝练易懂,能产性极强。“X爆了”述程结构现在一般活跃于口语和网络用语中,在书面语运用得少。“X爆了”在网络社区和口语中使用频繁,我们在人民网的人民日报系报纸中搜索“X爆了”,一部分能够被检索出,这说明其使用频率正逐步增加。

附 注:

本文例子均来自人民网搜索:http://.cn/rmw/

GB/rmwsearch/gj_search_pd.jsp

参考文献:

[1]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任英芝.“程度副词十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4).

[3]唐贤清,陈丽.“极”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古汉语研究,2010,(4).

[4]陆剑明.“V来了”试析[A].季羡林主编.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家陆剑明选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29.简述国家的实质? (简答)

30试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论述)

3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职能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论述)

3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论述)

3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简答)

3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简答)

3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6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简答)

37简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简答)

38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对我国所有必要性?(论述)

39.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论述)

40运用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相统一原理,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论述)

41.试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论述)

42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简答)

43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简答)

44怎样理解阶级及其实质? (简答)

45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上层建筑范畴? (简答)

46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简答)

47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简答)

48试论社会进步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

49试论述人的价值的实现? (论述)

50运用的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说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论述)

参考答案

27.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简答)

⑴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自然界的基础在于自身,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实践不仅创造着和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还不断创造和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没有,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精神生产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基本内容,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生活,精神生活。

⑶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的展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精神生产实践则推动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发展。

⑷实践揭示了社会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但又各有特点,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社会规律则不同,它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它不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内在地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诊断深刻,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28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 (简答)

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国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也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它表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所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

⑵生产力既然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因而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构成的一切物质,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下面我们分别考察三个要素及其在生产中的地位:①劳动对象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这是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是自然界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是人创造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这是因为:其一,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要素,只有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国,没有劳动对象也就没有物质生产。其二,劳动对象的不同情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国的发展水平。使用同样的生产工具,花费同样的劳动,由于劳动对象的情况不同,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大一样。其三,随着代科学的发展,能源,各种特殊性能已成为制造先进生产工具,机器系统和采用新工艺的前提,从而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②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媒介体。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首先,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必须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作为媒介体。正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的机械的或化学的性能,把劳动资料作为发挥力量的手段,然后才能按照人们目的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以便创造适合人类需要的产品。可以说,没有一定的劳动资料就不能有人类的生产。其次,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使用最简陋的工具进行生产,这就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极端落后的状况。③劳动者是指具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也包括智力,在劳动生产中不仅需要一定体力的支出,也需要人的智力的支出,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的支出越来越重要。所以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生产工具要由人去驾驭,离开了劳动者,再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再好的劳动对象都不能发挥作用。总之,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劳动者是“人”的要素。在“人”和“物”的要素中,人的要素起主导作用,而物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29.简述国家的实质? (简答)

表面看来,国家是独立于社会各阶级之上的代表,但从实质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⑴国家是阶级的工具。国家产生以后,它总是属于某一阶级,掌握它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如果国家对各个阶级一视同仁,那么国家就去存在的条件,就不成为国家。

⑵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既然在阶级社会中,国家不属于全社会所有,而属于某一个阶级,那么,是不是任何阶级都可以占有国家呢?不是的。只有经济上占统治地信的阶级才是国家的占有者。

⑶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器。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有一套特殊的公共权力机构。其主体部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统治阶级凭借这些机关来实行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这正是国家本质的最鲜明的体现。

⑷由于国家问题直接关系着各阶级的根本利益,历来的剥削阶级思想家都力图掩盖国家的本质,宣扬国家是各阶级利益的“调节者”,全民利益的“捍卫者”,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化身,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30试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论述)

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前提。历史是人创造的,但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就要进行劳动以谋取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解决食品,衣服,住房,燃料等问题,如果离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生和面貌。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有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等。但是只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广度工,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及其政治制度。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例如,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社会性质也必然蛮资本主义的。总之,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性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上,最终都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③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化。生产方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的尖锐化,一种生产方式便会转化为另一种生产方式,即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原始社会转化为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转化为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化为社会主义社会,都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历史。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决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的发生及其面貌,而且还决定社会形态的。所以,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⑵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①只有懂得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既然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产生,性质及其发展变化,那么社会发展史首先就是生产发展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史。这就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实质就是研究和揭示生产发展的规律,即生产方式产生变化的必然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生产方式的状况,才能全面地,客观地说明人类社会发展中各个社会形态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决定力量的原理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在革命和建设过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研究和认识生产方式的状况及其矛盾,正确反映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按照生产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保证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如果生产方式的状况及其发展规律,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是“左”的就是右的,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我们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这一观点的无比正确性。

3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职能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论述)

⑴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是基本的,主要的职能。对内职能:第一,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维护本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统治。第二,维护统治阶级建立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调节阶级矛盾,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的。第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干预或发展经济文化。对外职能:第一,组织和加强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第二,调整和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⑵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体现,国家本质不同,职能也不同。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对内职能方面,专政的对象不同,维护的阶级利益和社会制度不同,干预或发展的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也不同。在对外职能上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只要有可能就进行对外侵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则主要是防御外来的侵略与*,维护世界和平。

⑶懂得国家职能的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在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①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②社会主义时期是主要矛盾,但阶级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国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只有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力量,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巩固。国家统一大业才能最终完成。③建设论文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只有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力量,管理好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社会长期稳定才能有保障。

3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论述)

⑴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不仅反映社会存在,而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它一经产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不是机械地反映社会存在,它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绝对的一致或平衡。

⑵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并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发展;有时又能预风未来并指导社会存在的发展。因而在它的发展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②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一般说来,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大体一致的,但也会出现某些不一致的情况。历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往往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发达国家。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虽然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是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不仅是对现实存在的反映,而且同先前的社会意识遗产有或多或少的继承关系。④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⑤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⑶懂得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因而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相反,如果削弱政治思想工作,而任凭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到处泛滥,就会阻碍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党最近作出的关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这对于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简答)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作用

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因为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生产力总是不断发展的,由它所决定的生产,在一定阶段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使得生产力同它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当这种矛盾在原有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展开时,生产关系就要作某些部分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这种生产关系完全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生产力就要冲破原有的旧的生产关系,用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来代替旧的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生产关系。

⑵生产关系反作用 于生产力

①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它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场所,从而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时,生产关系能够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特别是人和物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进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使技术设备和自然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把生产力的潜力大大发挥出来。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则对生产力的发展,或者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严重的破坏,生产停滞,或者使生产力虽有发展但不能发挥出来。这是因为旧的生产关系的积极性,无力把生产力中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使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如机器设备,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等)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遭到严重破坏。还应指出,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甚至遭到破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成为推动决定环节,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异常明显和突出。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来说,仍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仍然是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3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简答)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会产生矛盾,因为在生产方式中,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构成了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边疆性而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在一定历史时期中保持相对稳定性,而使人类社会历史发呈现出阶级性和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样,不断变化发展的生产力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之间,就必然会发生矛盾。

⑵在生产发展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当生产关系基本上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固然存在着是在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矛盾。这种矛盾只是在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自己的特殊表现。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推动,便形成了人类社会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即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相互代替的历史过程。

3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简答)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作用。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在社会关系中,经济基础属于物质关系领域,上层建筑在实质上属于思想关系领域。因此归根到底,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是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的性质也就是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这是因为上层建筑的内容总是由经济基础的内容所决定的。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或快慢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而且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因为社会形态发生变革,新的经济基础要代替旧的经济基础,就必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起适合自己需要的新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是一般规律,但这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发生变化,全部上层建筑就会彻底变化。由于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它的变化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说来,在上层建筑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它的核心部分国家政治法律制度。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如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的变化则比较。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以后,旧的社会意识的某些部分还会继续存在,并发生消极作用。但是,总的趋势及其发展结果必然被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⑵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①从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要千方百计保证经济期限展的方向。它一方面要利用政权的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同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旧势力残余以及威胁自己生存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②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思想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来支配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的经济生活得以,以有巩固和发展。③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性质:A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B当上层建筑已经腐朽衰败,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有着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

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观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就会犯两种错误:一种庸俗的经济决定论。这种观点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完全否认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按照这种观点,一切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都推动了意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没有必要。另一种是上层建筑决定论。这种观点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无限夸大,认为它可以不依据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进程的要求,上层建筑的力量就可以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36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简答)

⑴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⑵这两对矛盾之所以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主要根据是: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基本关系,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的结构。第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决定着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决定和支配着其他的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善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善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这两对矛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并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矛盾的发展。

37简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简答)

⑴所谓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斗争。

⑵在阶级社会中,被压迫阶级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表现在:第一,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即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为社会形态的质变准备条件。第二,在一种社会形态即将被另一种社会形态取代之际,即社会发展的质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打碎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⑶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和代表落后生产关系及反动上层建筑的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所以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直接地表现为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则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8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对我国所有必要性?(论述)

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因此,这一规律又可以表达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善的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及其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正确地提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这条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促使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具有反作用的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的性质,水平相适应,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善的规律。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客观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在今天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我国生产力现状出发总结了以往在所有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万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出现了公有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继续完善所有结构提出了使公有私有同发展的方针,深入对大中型国营企业进行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对所有,是我们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39.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论述)

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即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上层建筑,就能存在和巩固下去;如果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就意味着它已经更新换代了存在的必然性,变为不合理,不现实的,因而就会被淘汰。②上层建筑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上层建筑必然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这种矛盾运动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⑵懂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一规律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基本上是适合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仍然存在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干部体制等等,旧社会遗留下和各种旧思想,旧传统,旧习惯,如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家长作风特权思想等等。这些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体系的完善和它的作用的发挥,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它的优越性,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从而不利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以,为了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完善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即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对国家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五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党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措施,本身就反映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我们党由于运用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0运用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相统一原理,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论述)

⑴历史决定论,是指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因而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⑵历史选择论指,是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因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具有选择性。⑶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有机统一。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反对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重要机械论观点。

⑷正确认识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作用相统一的,对于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就人类社会总体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相互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过程,但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同。而不一定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可以跳过某一种社会形态进入高一级社会形态,这里主体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选择了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这是历史的必然。可见,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人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的。

41.试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论述)

⑴所谓党的群众观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体,具体说来,群众观点包括如下内容:①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要充分估计到他们的伟大创造力,首创精神,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夺取胜利,而不是依靠少数人打天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体现。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无产阶级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因此,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吵谋私利,不搞特权,党的干部要当人民的勤务员。③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一切言行的标准;要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结合起来。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的实践是形成正确领导意见的源,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毛泽东所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因此要当群众的学生,才能有正确的领导。

⑵党的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从狭义上说,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指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⑶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的具体体现,也是无产阶级其他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因为,从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已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就无往而不胜,什么时候放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失败。所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

⑷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革命取得了胜利,由于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就要时刻警惕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执政党的地位,最容易使一些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干部居功自傲,脱离群众;或利用职权谋求私利搞不正之风;或发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坏作风。这一切都是削弱党的战斗力,危害人民事业的不得因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就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就该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我们才能胜利地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2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简答)

⑴所谓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⑵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①人类劳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自觉活动②人类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③人类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自己为主体创造人化世界④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43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简答)

⑴所谓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发行。

⑵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①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②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③劳动合作的需要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4怎样理解阶级及其实质? (简答)

⑴阶级的含义。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 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⑵列宁的阶级定义揭示了:①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上不平等的社会集团,阶级是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标准是经济标准,即不同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在分配上的方式与数量不同。②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引起的,但阶级一旦产生出来,就要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派生出各个阶级的政治地位和意识形态。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意识形态这几个方面总合起来构成这个阶级的全部特点。阶级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体。③阶级的实质是阶级剥削,即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无偿地占有那些不占有或很少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的劳动。

45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上层建筑范畴? (简答)

⑴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

⑵上层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它体现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上层建筑亦称观念上层建筑,是指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艺术思想,宗教观念,哲学观念等,它体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是社会意识形态。

46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简答)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思想,宗教观念,科学理论及各种社会心理等理性的和感性的社会精神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⑵马克思主义首先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这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⑶马克思主义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④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47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简答)

⑴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⑵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同为人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相互渗透,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社会属性离不开自然属性。因为自然属性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以自然属性为前提的。另一方面,自然属性离不开社会属性。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那种纯粹的自然属性,而是渗透着社会属性的自然属性。⑶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离开了人的社会联系与社会实践,就没有现实的,具体的人。

48试论社会进步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

⑴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每一新的社会形态都会比被取代的社会形态更高级,更进步。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根本上说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一致的。第二,社会进步都是通过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实现的,所以每一次社会进步都使社会上升到更高更新的水平。第三,社会进步由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总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⑵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复杂的,有时快一些,有时慢一些,有时会有暂时的停滞,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因为:第一,既然是社会进步,就是在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不走任何弯路是不可能的。第二,社会进步过程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第三,阶级社会中的社会进步,还会遇到被社会进步所淘汰的反动阶级的顽强抵抗和破坏。⑶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其中,前进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曲折性,因而前进,上升,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⑷深刻认识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既要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胜利充满信心,不可为一时一地的曲折与困难而动摇信念,同时又要懂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要经得起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49试论述人的价值的实现? (论述)

第一,参加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一切价值都是人创造的,人的价值也是人自己创造的,人如果离开了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人的价值的实现。人在实践中创造客体价值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实现个体自身价值的过程。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性能力和潜能,它是人通过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方式获得的,它蕴藏于人体之中,只有通过能被激发和释放出来,人凭借被实践激发出的力量,创造着客体的价值,同时也就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因此,人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第二,人的价值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并受各种条件的。个人天赋的差别不大的,但在实现人的价值上差别却表现得极其悬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潜在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不同造成的因此,是否具备和能否利用一定的社会条件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关键。条件不同,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式和程度也就不同。所谓社会条件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人事制度,劳动及由此决定的社会分工,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的社会,所受的教育程度等。其中主要条件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第三,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选择正确的价值目标,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所谓价值目标即价值取向,它指的是在一定利益和需要的支配下,人的思想和行动所某种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人们所追求的某种理想。价值目标是一个系统,有各种不同的层次,一般可将价值目标分为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总目标和个人为之努力的具体目标。具体的价值与共同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具体目标必须服从总目标,总目标必须通过每个人的具体目标来实现。个人的价值目标能否实现,关键看其确定的目标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即有没有客观依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50运用的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说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论述)

第7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素问》;足生大丁;疔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其中“足生大丁”的“丁”是对疾病的描述。该字除了其文字学的本身意义外,还包含着一定的医学意义,具有较丰富的医学内涵。

1“丁”的字义

“丁”是象形字,其最初的图像可表示钉之义。除此还具有多种意义。比如常用于表示天干名。丁是天干的第4位,古代用以纪日。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中的“丁壬之岁,木运统之”[1]368。丁又有强壮,健壮之义,如《史记·律书》中的“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故曰丁” [2]。可特指鱼枕骨,《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注:“枕在鱼头骨中,形似篆书丁字,可作印”)[3]。还作“当,遭逢”释,如《诗·大雅·云汉》中的“耗斁下土,宁丁我躬”[4]。这些“丁”的义项都不适用于医学意义,在早期中医文献中具有医学意义的“丁”的出现频率不多,且与上述义项并不相关,仅仅取了其形态上的意义。

2《内经》各注家对“丁”的注释

注释《内经》的各注家对“丁”字的训释比较简略,一般理解“丁”即为“疔”。考察历代注家对“丁”的训释,可归纳为以下5种情况:

其一,注本中原文写作“钉”,注文亦训为“钉”。早期注家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曰:“膏梁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梁身虚,见湿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5]。其二,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仍训为“丁”。如宋代林亿的《素问》补注中:“膏梁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新校正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 [1]17。其三,明代及明代以后对于《内经》注释的医家,多以“疔”训“丁”。如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注曰:“又人有嗜用膏梁美味者,肥厚内热,其变饶生大疔”[6]。其四,注本中原文写作“疔”,注文亦训为“疔”。明清时期有的《内经》注本把原文中“丁”直接写作“疔”。如明代李念莪的《内经知要》注曰:“厚味不节,蓄为灼热,能生大疔”[7]。其五,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且”(“疽”)。郭霭春[8]持“丁”似为“且”之讹字的观点,认为是因古文字“丁”、“且”形近而致误,丁实为痈疽。并引《扁鹊心书》卷上之“丁”作“疽”,认为“其书虽伪,此点却甚可取”。

各注本中原文、注文的变化轨迹大致为丁钉疔。从“丁”过渡到“疔”,这种轨迹也印证了文字的发展轨迹。“疔”字的出现要晚于“丁”字,则“丁”似不能单纯训为“疔疮”之“疔”,郭霭春之说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3“丁”与“疔”两者文字上的关系

“丁”与“疔”之间体现了汉字发展史的痕迹。“丁”字出现时,还没有出现“疔”字。自《素问》“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中使用了“丁”来描述疾病后,此后的历代医籍,如《中藏经》、南北朝的《刘涓子鬼遗方》、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直至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等在论述“丁疮”或“丁肿”的内容时,都使用“丁”字。大约在北宋中晚期,“疔”字出现在医籍中,如《苏沈良方》(约成书于1075年),记载了用枸杞根治疗疔疮的方法。到了明代,“疔”多次出现于医籍中,如《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普济方》等。考察北宋其他古代汉字类的书籍,成书于1039年的《集韵·青第十五》里就已经载有“疔”字,释为“病创也”[9]。《集韵》是一部韵书类字典,其体例是把同音字类聚到了一起,在本字下分别排列各个同音而形异的字,再给以解释。“疔”归于“丁”字之下,其排列为:丁钉玎靪疔……表明那时《集韵》的作者已经注意到了在民间由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出现了“疔”字,并及时地收录进来,简要说明了新字的意义是一种病创。而唐宋时期的几部由政府编著的大型方书,如《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可能是由于直接引用前代或当代前期已有医籍的文字内容的缘故,并未反映出“丁”文字上的变化。而当时的一些私人所著医书,认为“疔”更能够说明事物的特征,故采纳并使用了该字。

任何汉字都有原始的含义,其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原字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义项,当只依靠单一的本义满足不了需要时,后人就另造一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以专门取代原字的某一个意义,称为其后起区别字,简称区别字。清代王筠《说文释例·分别文累增字》云:“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遂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类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也”[10]。就意义而言,“疔”承担的只是“丁”众多义项中的一项,体现了与疾病的相关性;就形体而言,“丁”为声符,增加形符“疒”构成“疔”。符合王筠所说的“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故两者是原字与区别字的关系。

4“丁”与“疔”在历代医籍中的使用

在历代医籍中,在“疔”字未出现之前,使用了“丁”来对疾病进行描述,多以形态命名。“疔”字出现之后,“疔”的涵义更加具体,趋于特定,有的已超出了按形态命名的原意。

早在《中藏经·论五丁状候》中,就出现了对丁的记述。书中将丁以颜色不同分成白丁、赤丁、黄丁、黑丁、青丁5种,详述了“五丁”的证候。把五丁归属于五藏,指出其病因病机“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毒鱼酢酱,色欲过度之所为也。畜其毒邪,浸渍臟腑,久不摅散,始变为丁”[11]。

成书于南北朝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中医外科专著,其中记载了治“丁肿”的生芎藭膏方。

隋代《诸病源候论·丁疮候》描述了丁疮的形态,“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12]。根据丁疮颜色、形态的不同概括为10种丁疮。对鱼脐丁疮的形态进行了描述。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丁肿》将丁肿分为13种,对烂丁、蛇眼丁的形状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外台秘要·十三种丁肿方》沿用了《备急千金要方》的分类法。

宋代《太平圣惠方·治丁疮诸方》认为丁疮是“由风邪毒气于肌肉所生也” [13],并沿用了《诸病源候论》的10种分类法。《苏沈良方·治恶疮地骨皮散》记载了治恶疮的地骨皮散,其中提到了用枸杞根治疗疔疮的方法:“小疔疮肿疼痛,只以枸杞根生剉,煎浓汁热淋,亦效”[14]。《圣济总录·丁肿》认为丁肿“其发于手足头面骨节间,为气血所会,尤宜速治” [15]。严用和所撰《济生方·丁疮》对红丝丁进行了描述:“其疮生手足间,有黄泡,其中或紫黑色,即有一条红丝,迤逦向上而生,若至心腹,则使昏乱不救”[16]。

元代《外科精义·论丁疮肿》论述“其候本因甘肥过度,不慎房酒”“《内经》曰:‘膏梁之实,足生丁疮’,此之谓也” [17]。此书的作者齐德之明确地将《内经》“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理论运用到了丁疮的病因阐述之中。

明代《仙传外科集验方·治诸疔疮方》列举有疔疮种类12种,其中新增了气疔、血疔、鱼睛疔。《秘传外科方·疔疮治法》列举出9种疔疮,其中新增了猪疔、羊疔、牛疔、狗疔、驴马疔、豆腐疔、鬼疔,并指出“此疮非特猪牛狗羊驴马之毒所致,宿水不洁饮之亦生水疔,豆腐中有人汗食之亦生豆腐疔” [18]。《普济方·诸疔疮》中列举出14种疔疮,再次借助《内经》这一理论来阐述病因,“其候本因甘肥过度,不慎房酒,以邪毒结,遂生疔疮。《内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此之谓也”[19]。《外科理例·疔疮》也有类似的论述。《证治准绳·疔疮》广泛吸取前贤的论述,详细列出了各种疔疮的名称及其证候,种类名称多达45种。《外科啓玄·明痈疽疔疖瘤疮疡痘疹结核不同论》将疔与痈、疽、疖、瘤、疡、痘、疹、结核等做了形态上的鉴别。记载疔疮有34种,还提出了内疔的概念,“其疔生于内,臓腑上,腔里面,喉内,口内。与外疔更不同,甚利害,宜托毒追疔取黄上”[20]。《外科正宗·疔疮论》把疔疮重新命名,心经者,火焰疔、肝经者,紫燕疔、脾经者,黄鼓疔、肺经者,白刃疔、肾经者,黑靥疔、加上红丝疔,一共六疔。

鲍健欣,刍议“丁”与“疔”第1期清代《外科大成·疔疮症治》认为“是症多感于肃杀乖戾之气或畜恶尸忤之变” [21],强调了其发病的外因。新增了全身性的羊毛疔,“身发寒热,状类伤寒,但前心后心有红点如蚤斑者是也”[21]。《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明确指出“夫疔疮者,乃火证也” [22] 。《外科证治全书·疔疮》将疔疮的发生归咎于热毒,概括了前人的论述,指出“其论相同,然无非毒气客于经络及五脏内蕴热毒”[23]。

从上述文献及前述“丁”“疔”文字上的关系可知,历代比较重要和有代表性的中医医籍里,对丁的提法都不一致,不统一。如《中藏经》中称“五丁”,隋代《诸病源候论》中称作“丁疮”,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称作“丁肿”,直至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称作“丁疮”,《圣济总录》中称作“丁肿”,都使用“丁”字。而到了明代,医籍中则普遍开始使用“疔疮”。

5“丁”与“疔”在内涵上的区别

“丁”是对疾病的描述,如“丁肿”,就是从可观察的直观的形象和状态去认识的,这种认识并不具体。仅凭这些简单的形态描述,就很难判断“丁”的内涵是否有所特指,也就不能够排除其包含多种病证的可能性。《内经》的成书要早于《中藏经》等医籍,对“丁”的认识就更加笼统宽泛了。“疔”的概念是在“丁”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经过不断阐发,疔(疔疮)的内涵得到了扩充。到了明代,“疔”字逐渐普及,概念也逐渐清晰,论述更加细化,内涵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特定的中医外科病名疔疮,并具有了近现代意义上疔疮之“疔”的特定涵义。明清时期的疔疮名称繁多,或以形态命名,或以病位命名,或以病因命名。疔疮的病因病机也是多方面的,外感内伤、饮食不节均可导致。医家在临床上又发现,中了蛇蛊之毒,或中疫死牛马猪羊之毒,或受四时不正疫气,都能够诱发疔疮。而现代医学将疔疮分属于多种皮肤科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身处不洁环境,或自身不够清洁,导致多种病菌侵入机体而致病。若能加强清洁或消毒,注意改善卫生条件等预防措施,就可避免发病;一旦阻断了感染环节,就可使发病机率大大下降。古代社会的卫生条件和防治水平相对较差,故在古时疔疮的发病恐怕与卫生条件更有关联。另外,现代社会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古代社会,人们的饮食比古人更为丰富,而疔疮的发病亦并无显著增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饮食因素与疔疮的发病关联性不大。也可由此认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与后世的疔疮之间的关联性较小。

《内经》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丁”经过历代医家的阐发,逐步形成了后来“疔”的概念,反映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从文字上讲,“丁”与“疔”的使用情况体现了汉字发展的继承关系,是原字与区别字的关系。在北宋中期成书的韵书类字典《集韵》中收录了“疔”字,释为“病创也”。“疔”又出现于稍后的北宋中晚期的医籍中,直到明代得以普遍使用。从医学内涵上讲,“疔”的概念是在“丁”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丁”到“疔”,是一个由笼统到具体的过程,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汉·司马迁.史记(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1247.

[3]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鱼(3)(咸丰六年刻本)[M].影印本.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18.

[4]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上册(阮刻本)[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561.

[5]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7.

[6]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

[7]明·李念莪.内经知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5.

[8]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7.

[9]宋·丁度.集韵(上)[M].影印本.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38∶515.

[10]清·王筠.说文释例(上册)[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27.

[11]清·孙星衍校.华氏中藏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26-27.

[12]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67.

[13]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92.

[14]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85.

[15]宋·赵佶.圣济总录(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577.

[16]宋·严用和.济生方(下)[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28.

[17]元·齐德之编著.外科精义[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23.

[18]明·赵宜真.秘传外科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17.

[19]明·朱棣.普济方:第7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36.

[20]明·申斗垣.外科啓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3-14.

[21]清·祁坤.外科大成[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267,270.

第8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复杂性/计算复杂性/算法复杂性/随机性/有效复杂性Ⅰ/有效复杂性Ⅱ

【正文】

最近,我们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复杂性与随机性的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许多国内外的学者在复杂性与随机性的关系认识上,常常以随机性代替复杂性,认为随机性就是复杂性的内容之一。本文力图剥离混合在复杂性与随机性相互关系上的一些误读和误解,还复杂性与随机性一种客观的本真关系。

一、历史上复杂性与随机性的认识回顾

科学上经典的复杂性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当然它主要参考了物理学当时的基本观念。

(一)建基随机性上的两种复杂性概念

为了探索复杂性与随机性的关系,我们先了解计算复杂性、算法复杂性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从信息理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信息的简单还是复杂涉及的是表达信息的序列串如何。简单的非复杂系统的产生指令很简短,通常也很明显:例如,所有项相加即为和。这样复杂性可以操作性地定义为:寻找最小的程序或指令集来描述给定“结构”——一个数字序列。这个微型程序的大小相关于序列的大小就是其复杂性的测量。

序列111111…是均匀的(不复杂的)。对应的程序如下;在每一个1后续写1。这个短程序使得这个序列得以延续,不管要多长都可以办到。

序列110110110110…的复杂性高一些,但仍然很容易写出程序:在两个1后续写0并重复。甚至序列110110100110110100…也可以用很短的程序来描述;在两个1后续写0并重复;每三次重复将第二个1代之以0。这样的序列具有可定义的结构,有对应的程序来传达信息。比较这三个一个比一个复杂些的序列。再看下面的序列11010010110111010010…,它不再是一个可识别的结构,若想编程必须将它全部列出。但是如果它是完全随机性的,那么,我们根据概率规则,可以知道最终在这个数串中0和1的出现几乎是等概率的。

于是为了解决这些关于如何认识复杂性增长和判别复杂性程序的问题,科学家们定义了多种描述性的复杂性概念。

计算复杂性(computational complexity)源于20世纪30年代数学逻辑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些深刻命题。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问题规模N,计算复杂性就是指解决问题随问题规模N增长而需要的代价增长。这种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分野是,如果计算时间(或空间)的增长不超过N的某个幂次或多项式,那么该问题是简单的,称为P类问题。如果增长速率超过N的任何多项式,则问题是困难的,称为NP类(NP即“非确定多项式”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的缩写)问题,即复杂性问题之一。如推销商的路线选择问题(Travelling Selesman Problem,简称TSP)就属于问题中的“完全NP”一类问题。此类问题的特点是,随着问题涉及面增加,其计算量将指数性或失控式地增长。

对计算复杂性的常见度量是时间和空间。一般地说,所谓时间就是一个计算中离散步骤的数目;空间就是指计算指令读取独特的存储地址的数目。[1]如前所述,时间上的计算复杂性即一个计算机描述一个系统(或解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上的计算复杂性即描述一个系统所需要的计算机存储量。

算法复杂性(algorithmic complexity),主要是由A.N.Kolmogorov,[2]G.J.Chaitin[3]和R.J.Solomonoff[4]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分别独立提出的概念,又称为Kolmogorov复杂性。基本思想和定义如下:

对每一个D域中的对象x,我们称最小程序p的长度丨p丨就是运用指定方法S产生的关于对象x的复杂性。对计算机S而言,设给定的符号串为x,将产生x的程序记为p。对一个计算机来说,x是输入,p是输出。粗略的说,关于一个符号串x的Kolmogorov复杂性,就是产生x的最短程序p的长度。上述定义可写为:[5]

K[,s](x)=min{丨P丨:S(p)=n(x)}

K[,s](x)=∞ 如果不存在p.

其中K[,s](x)即Kolmogorov复杂性。后一个公式的含义是明显的,即如果传送的符号串完全杂乱无章,找不到任何规律(即程序p),那么,复杂性就等于符号串本身,而符合串是无规无穷数,复杂性即无穷。因此在算法复杂性中,实际上是越随机性(random)的东西,越不可认识,其结果是它越复杂。换句话说,复杂的随机性对象有最大的复杂性,因为不可能压缩对其对象的描述。[6]

(二)Kolmogorov复杂性的影响和有效复杂性的提出

Kolmogorov复杂性定义实际上支配了后来计算机科学上对复杂性的几乎所有的研究,以后又波及到几乎所有科学领域。例如,F.Cramer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把复杂性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亚复杂性、临界复杂性和根本复杂性。所谓亚临界复杂性是指系统表面复杂但其实很简单,或许是算术性的。简单的物理定律,如牛顿定律可以用于得到的决定性系统;所谓临界复杂性是指在复杂性的特定阶段——在它的临界值上——开始出现某些结构。最简单的情况是对流和对流图案形式。这个复杂度称为临界复杂性。这些系统构成一些亚系统,例如进化系统或不可逆热力学系统;所谓根本复杂性是指“只要系统有着不确定性解或混沌解它就是根本复杂的”,[7]“一旦程序的大小变得与试图描述的系统可以相提并论,不能再对系统进行编程。当结构不可辨识时——即当描述它的最小算法具有的信息比特数可与系统本身进行比较时——我称之为根本复杂性。根本复杂性的这个定义是以A.N.Kolomogorov(1965)的方程为基础的。”([7],p.211)

按照F.Cramer的认识,根本复杂性相当于无法认识。根本复杂性即那些表现得完全随机性(random或stochastic)、描述结果与被描述对象可以相提并论,完全无法获得规律性认识,简单地说,无法辨识即根本复杂性。

所以,根本复杂性=完全随机性。

F.Cramer还按照复杂性程序的不同,比较了数学、一般科学理论、物理学、生物学、进化过程、科学之外系统(包括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哲学、美学、语言、宗教和历史)等6类知识体系的描述复杂性情况,按照他的分类,我们看到几乎每一个认识体系都有自己的三类复杂性(第一类实际上是简单性)情况。

当然,这种通过图灵机方式,用算法耗用资源的方法表示计算复杂性程序,给研究的难度做了一个很好的客观的划界。但是,如果一个对象根本无法简约对对象的描述,其描述长度与构成对象的组分“程序”完全一样,甚至完全不存在一个最短描述程序P,算法复杂性给出的复杂性定义与我们在物理学等科学上对随机性的复杂性认识就有所背离。

例如,完全随机性的全同粒子组成的气体系统,它的内部状态是无法给出程序描述的随机状态,但是它的结果却是非常简单的、确定的,不具有复杂性特征。

因此,反对复杂性等于随机性的观点也是应该考虑的。其典型的代表是盖尔曼,他提出“有效复杂性”概念。所谓“有效复杂性,大致可以用对该系统或数串的规律性的简要描述长度来表示”。([8],p.49)他认为算法复杂性不能用来定义复杂性,其原因在于算法复杂性具有不可计算性和随机性。他的根本观点是随机性不是复杂性,即有效复杂性这一概念的作用,尤其当它不是内部有效复杂性时,与进行观察的复杂适应系统能否很好地识辨与压缩规律并抛弃偶然性的东西有关。

盖尔曼认为,假定所描述的系统根本没有规律性,一个正常运作的复杂适应系统也就不能发现什么图式,因为图式是对规律性的概述,而这里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换句话说,它的图式的长度是零,复杂适应系统将认为它所研究的系统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废物,其有效复杂性为零。这是完全正确的;胡言乱语的语法图式其长度应该是零。虽然在具有给定长度的比特串中,随机比特串的AICI[算法信息量]最大,但是其有效复杂性却为零。([8],p.58)

AIC标度的另一个极端情形是,当它几乎等于零时,比特串完全规则,比如全由1组成。有效复杂性一用于描述这样一个比特串的规律性的图式的长度——应该非常接近于零,因为“全部为1”的消息是如此之短。

因此,盖尔曼提出,要想具有很大的有效复杂性,AIC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换句话说,系统既不能太有序,也不能太无序。有效复杂性是非随机性的,但是有效复杂性又不等于有序中的简单性,即完全规则的那种情况。这里的有效复杂性应该指可理解性意义上的描述长度较长的类。因为可理解性意义的描述长度很短,就相当于简单性了。而完全不可理解,意味着完全随机性。描述长度与事物本身相等,相当于对事物没有认识。有效复杂性一定介于这两者之间。有效复杂性如何才是可以度量的呢?无法准确或定量的度量,是有效复杂性的缺陷之一。当然,有效复杂性一方面是对客观复杂性的有效理解与最小表达,一方面也应该是一个随人类主体认识能力进化而变化的变量。

二、对随机性的理解

这里需要对随机性概念进行辨析。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在三种“随机性”上使用随机性概念:第一,指该事物或事物之状态非常不规则,找不到任何规律来压缩对它的描述;第二,指产生该事物的过程是纯粹偶然的或随机的过程。而该过程所产生的结果,主要是随机的,其信息不可压缩;有时则可能得出包含一定的规律性,其信息可有一定程序的压缩性;极少情况下能够得出非常规则的结果,其信息具有很大压缩性。第三,指伪随机性过程产生的貌似随机性结果,即事实上该过程是非偶然的决定论过程的,但是其结果却非常紊乱(如混沌)。为避免混淆,盖尔曼建议在英文中用"stochastic"表示随机的过程,用"random"表示随机性的结果。本文所指的随机性是结果的随机性,即"random"。我们现在能够认识的随机性中的规律性的东西,是第二种类和第三种类的一部分性质。即对它们的描述有可以压缩其信息的情况。

这样,所谓随机性即有两种,一种即过程随机性,一种结果或状态随机性。而真正意义的随机性是不仅其产生的结果具有随机性的特征,而且产生的过程也是随机性的过程。混沌只具有结果形态上的貌似随机性,而不具有过程的随机性。

三、两类复杂性与随机性关系

由以上关于复杂性的各种描述性定义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关于复杂性完全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复杂性”相当于随机性。随机性大小是度量认识复杂性的尺度。随机性越多,复杂性越大,完全随机性的信息,则相当于最大复杂性,或根本复杂性。

可以比较一下关于熵的定义,系统内部混乱程度最大,系统熵最大。所以,最大复杂性就相当于最大信息熵。计算复杂性、算法复杂性中相当大的成分包含着这种涵义。像熵,Kolmogorov复杂性,以及F.Cramer定义的根本复杂性都属于此类复杂性。我认为,此类复杂性的意义对对象本身的复杂性认识没有意义,但是对认识条件下的认识复杂性长度即认识难度却是有意义的,即这种复杂性不是关于认识对象的,而是关于认识能力(如计算机解题所需资源)的。Kolmogorov给出了一个对如何度量计算难度有效的“复杂性”概念,但是却使得人们在认识客观对象的复杂性上陷入误区。

观点二,认为“复杂性”不等于随机性,而是胜于随机性的、人们对事物的复杂性的有效认识。

这两类复杂性哪个更科学和准确呢?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一下不同情况。我们要证明复杂性不等于随机性,但是复杂性又离不开结果表现为“随机性”的状态。

第一种情况,我通过“同无素的大量粒子组成的体系”的结果简单性表明,随机性不复杂。如气体体系,到达平衡态时,体系熵达到最大。但它复杂呢?不,原因在哪里?实际上,在体系未达到平衡态时,体系内部的分子的微观态存在大量的区别,如速率分布不遵循麦克斯韦分布,这时体系就其微观态的个数多少而言,其微观态个数多,体系是复杂的;但是到了平衡态时,按照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绝大多数分子的速率趋于一致,体系的不同的微观态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故体系进入平衡与均匀,熵趋向最大。到达熵最大时,理想条件下体系的微观态变成全同态,完全一致,没有不同的微观态了。体系因而变得简单了。此时物理学对它可以运用气体定律(实际气体用范德瓦斯气体方程)描述。从信息的程序角度看,描述语句可以写成:

f(P,V,T)=C

换句话说,虽然体系内部此时微观态最随机,但是微观态为全同志,无区别、无演化(体系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描述可以极为简单,数据信息可以压缩,即存在着对这种针对全同微观态的统计意义下的简单规律描述。可见,完全随机性的东西不一定复杂,或完全随机性的东西有最简单的情况。因此,把随机性等同于复杂性至少存在反例。

第二种情况,我通过“混沌”的复杂性表明它不是随机性的复杂性。混沌是一种貌似随机的复杂性状态。说它貌似随机,即指它的产生不是随机性(stochastic)所为,而是确定性体系所为。但是它的微观态具有“随机性”(random),即混沌局域内没有两个相同的状态,这种混沌与平衡态的无序完全不同。此时,体系内部的微观态个数随演化时间长度增加而增加,区别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混沌的程序也随演化时间增加,这样对混沌的全部微观态描述就是不可能的了。然而,属于复杂性态的混沌态却不能作为复杂性等于随机性的证明,因为混沌不是随机性,而是貌似随机性的东西。对此,混沌现象和规律的发现者、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作了这样的说明:“我用混沌这个术语来泛指这样的过程——它们看起来是随机发生的,而实际上其行为却由精确的法则决定。”[9]这表明混沌行为的重要属性是确定性,而不是随机性,即对处于混沌行为状态的系统来说,“现有状态完全或几乎完全决定未来,但却不是看上去如此”。那么,确定性的混沌行为为什么会看上去像是随机的呢?他认为,这是因为“在某些动力系统中,两个几乎一致的状态经过充分长时间后变得毫不一致,恰如从长序列中随机选取的两个状态那样。”([9],p.6)

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还有一个差别,那就是,产生第一种情况的办法是随机性(stochastic)的,因此对其产生过程我们是无法描述的;但是对结果或体系最终结果或体系整个状态我们能够用简单方法(统计方法)加以描述。而产生第二种情况的方法是确定性的,是有其简单性(动力学)方法的,对其产生过程或演化过程的一部分(在有限时间内)我们可以描述,但是对结果或体系最终结果或体系整个状态我们无法加以描述。换句话说,我们无法产生第一种情况,但是能够描述它;我们能够产生第二种情况,但是无法描述它。

这种情况使我想起突变论创始人托姆对“理解”和“行动”的精辟见解。按照托姆的观点,整个科学活动可比作一个连续进行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两极。一极代表纯粹知识:其基本目标是理解现实。另一个极涉及行动:其目标是对现实采取有效行动。传统的、目光短浅的认识论不赞成这种两极说,因为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总必须先“理解”。相应于这两种对科学所持的相反观点,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论。“行动”说在本质上是解决局部的问题,而“理解”说却试图要找到通用解(也即整体解)。明显的矛盾是,求解局部问题需要使用非局部手段,而可理解性则要求将整体现象化为几种典型的局部情况。[10]上述对无序和混沌的复杂性情况的分析告诉我们,这种传统认识论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对它已理解透彻,却无力对它采取任何行动。反过来,有时我们对现实世界能采取有效行动,但对其所以有效的原因却茫然无知。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序的简单性和混沌的复杂性为这种情况提供了佐证。我们能够产生和控制混沌,但是对混沌复杂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盖尔曼意义上的有效复杂性。关于混沌类型的复杂性,我们目前就知之甚少,我们只了解混沌具有对初值的极端敏感性,具有某种类型的吸引子(局域性),混沌具有微观结构。我们计算的越细致,混沌也越反映出层次间的自相似性和嵌套性,它也就越复杂。

我们研究一个问题,一般先要界定清楚问题和环境。如果不能清楚地界定问题,你能拿它怎么办呢?然而,许多复杂性问题都是其内容尚未界定清楚的、并且在不断生成的问题,其环境因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适应性作用只是对外界对它的回报做出反应,而用不着考虑清楚行动的意义和对行动背后的理解。

复杂性问题的复杂正在于此。作用者面对的是界定不清的问题、界定不清的环境和完全不知走向的变化。只要略想片刻就会认识到,这就是生命的全部含义。人们经常在含糊不清的情况下做出决定,甚至自己对此都不明白。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过河中我们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不断拷贝别人的经验,不断尝试以往成功的经验。

以气象学为例。天气从来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从不会有一模一样的天气。我们对一周以上的气候基本上是无法事先预测的,有时1~2天的预报都会产生错误。但我们却能够了解和解释各种天气现象,能够辨认出像锋面、气流、高压圈等重要的气象特征。一句话,尽管我们无法对气象做出完全的预测,但气象学却仍不失为真正的科学。[11]

以上研究表明,第一种类型即所谓随机性的复杂性不是我们要的复杂性,它相当于F.Cramer意义的亚临界复杂性(类似简单性),如果把复杂性与这种随机性联系起来,那么说复杂性等于随机性(stochastic),则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是第二种意义的复杂性则与貌似随机性的随机性(random)结果相互关联在一起。那么的确存在随机性越大,似乎越复杂的情况。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熵在这里决不是热力学熵,另外,产生这种复杂性的原因也不是随机性。

所以在说复杂性与随机性的关系时,我们一定要辨别所说的随机性是什么随机性,是stochastic呢,还是random。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复杂性是具有random性态的东西,而不是由stochastic产生的。

四、复杂性与状态随机性及其他

在随机性(random)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复杂性,还应该继续加以分析。我们先暂时去掉第二种随机性(stochastic),于是这里还存在两种random意义下的随机性。第一种是非常不规则结果,从而找不到任何规律来压缩对它的描述的随机性,另一种是貌似随机性的结果,即由非偶然的决定论过程所产生的,但是其结果却非常紊乱(如混沌)的随机性。在第一种随机性情况下,无法得到对事物的认识,描述长度将同事物本身一样。该事物我们认为复杂吗,如果不复杂为什么我们无法认识?如果承认它不复杂,那么就需要承认除了复杂性成为我们认识的障碍以外,我们认识的障碍还有其他。有其他障碍吗?如果承认其复杂,我们就需要承认世界上存在完全无规则的东西,它无法认识。而这点与我们关于世界是有规律的假定是矛盾的,似乎进入了不可知论。看起来,我们只能等待认识进步来解决该问题。

因此,我建议,在假定这个世界不断演化的前提下,把对应于第一类随机性(非常不规则,而无法压缩信息串)的复杂性称为“潜在复杂性”(potential complexity),而把对应于第二类随机性(貌似随机性的结果,非常紊乱)的复杂性称为“有效复杂性Ⅱ”,以区别盖尔曼的“有效复杂性”。因为盖尔曼把对应于第一种随机性中可认识的复杂性称为“有效复杂性”(我们把它称为复杂性Ⅰ),有效复杂性不等于我们对该对象的认识达到了所有细节全部认识完毕,无一遗漏。而是指这种复杂性抓住了该对象的基本方面和特性,使得该对象成为科学研究的实在对象。

这样在随机性(random)背景下的复杂性可以分类为如下:

附图

五、余论:一些未解问题

随着对复杂性与随机性关系的讨论深入,我们自然会问:对随机性本身而言,它对认识客观复杂性就没有意义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当我们面对一系列“貌似”随机性的东西,我们并不清楚它在演化过程中未来会如何?第一,在更广阔的场景中和更长的时间序列中它是真随机性,还是伪随机性?第二,对一个有限的时间和实践而言,现在它显现为随机性,并不能保证它以后的演化也是随机性的。所以,我们即便认为真随机性中不包含复杂性,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判定事物的后演化过程一定是非随机性的,或随机性的,从而也就无法判断其中是否有意义,即包含有效的复杂性。

另外,如果随机性中不包含有效的意义,我们如何说它复杂呢?这里马上就有一个例子:猴子在计算机键盘上随机地敲出的100万个符号组成的“文本”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哪个更复杂呢?按照根本复杂性=最大随机性的观点,那一定是前者复杂于后者;而按照有效复杂性的观点则后者复杂于前者。在与随机性意义的关系上看,如果承认随着思想中包含第一类随机性(stochastic)越大,思想就越复杂的话,我们就得承认疯子的胡乱思想最复杂,因为无法对他的思想加以认识和把握(编程,也许在疯子的思想世界里,被认为可以把握,但是这两个世界即理性世界与非理性世界无法通约,除非一个理性人疯后又恢复为理性人并且没有遗忘疯子的经历和思想),我们也要承认谁的语言最晦涩难懂,谁的理论最复杂。如果认为非随机性的表达有效复杂性的思想才复杂,我们则可利用有效复杂性这个尺度上去度量历史上思想家的理论的复杂性程度。事实上,我们对思想家的思想复杂程度常以其思想深刻、细致和广度,以及是否逻辑自洽和论证充分判定的。我想,比较两个思想的复杂性程度时,可以通过是否对相同思想和思想对象的解读更深入、更细致和更广泛,以及思想体系的层次逻辑四个尺度加以把握,这四个尺度实际是:信息深度、结构层次、细致性、广度(包括问题范围性)。

可见,还是有效复杂性的实际意义更好些。但是一个没有随机性的世界,只有貌似随机性的世界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这却不解渴,我们那些突然的变化,我们那些临时的改变,那些偶然性的东西也是存在的,那么它们对复杂性就没有贡献了吗?如果存在这种贡献,又应该如何计量这种由偶然性或随机性产生的复杂性呢?

【参考文献】

[1] Joel I.Seiferas,Machine-lndependent Complexity Theory,[J]Handbook of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Edited by J.van Leeu wen,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1990,p.165.

[2] A.N.Kolmogorov,three approaches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quantity of information',[J]Problem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1(1965)1.

[3] G.J.Chaitin On the length of progams for computing finite binary sequences,[J]J.ACM 13(1966)547.

[4] R.J.Solomonoff,A formal theory of inductive inference,[J]Inform.and Control 7(1964)1,224.

[5] Ming Li,P.M.B.Vitányi,Kolmogorov Complexity and it Applications,[J]Handbook of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Edited by J.van Leeuwen,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1990,p.197.

[6] R.Badii,A.Politi,Complexity:Hierarchical structures and scaling in phys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7.

[7] F.Cramer,Chaos and Order,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Living Systems,[M],VCH,New York,1993,p.214.中译本已由柯志阳、吴彤译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8] Murray Gell-Mann,The Quark and the Jaguar,adventures inthe simple and the complex,W.H.Freeman & Co.,New York,1994,p.44;中译本:〔美〕盖尔曼·夸克和美洲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奇遇.[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47页。

[9] 〔美〕E.N.洛伦兹著,刘式达等译,混沌的本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第3页。

第9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基于严格性的民法制度的开展视角,我们可以比较充分地认为,在现有的发展条件下,我国针对胎儿生命对象的立法实践工作尚且阶段性地处于初始性的发展阶段,相关工作在开展路径中具有着大量的工作空白状况,提升空间极其明显且充分,而想要对胎儿生命形态的民法意义保护工作展开系统而又深入的客观讨论,我们必须相应性地开展胎儿生命对象的学理性属性确定实践工作的客观过程,成年人类个体所具有的生殖细胞,在我国民法视野中被划分为特殊物,其所有权归属与其实际制造者。在生物学的研究意义视角下,胎儿被定义为一定的生命发育阶段的现实性产物,一般为受孕之后的8周。在母体怀孕的生理性流程中,胎儿被界定为母体生命的组成部分,其实际的生命存在于延续表现出了对母体生命极其强烈而且是充分的依赖性特征,在这一工作视角下,胎儿往往不能脱离母体的生命环境而单独地存在。在这个视角下,胎儿的界定工作本质上被界定为一种时间性的问题。在法学意义的研究视角下,我们应当对胎儿的定性进行更加充分的探讨,这样的实践行为过程将会现实性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法学意义上,我们不能将医学意义上的胎儿定义的界定简单地予以机械化的借用,而是应当扎扎实实地结合我国当代法学研究事业的具象化开展情况,制定出具有充分的实践意义的法学视角下的胎儿定义。但是,在实践意义的开展视角下,我国法学界在实施胎儿定义的界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各家争鸣性的实践特征,因为在现行的中国法律体系中尚且还不承认胎儿生命形态的主体地位,胎儿阶段的侵害性实践行为缺乏条文约制。

二、关于胎儿民法权益保护的改良建议

(一)赋予胎儿生命形态以民事权利能力

赋予胎儿生命形态以民事权利能力是完成胎儿生命形态的确立行为的重要基础。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在实施胎儿权利的保护工作过程中选取的是“绝对主义”的思想取向。出了在继承权的法条表述中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法条保护之外,几乎将胎儿的民事权利主体地位予以几乎完全性的否定,也就是说,我国现有条件下的胎儿群体的民事权利遭遇了较大程度的漠视。所以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们应当相对充分地日渐性地加强对胎儿群体的民事性权益给予比较充分的客观关注,要在今后一段时间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建制与改良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引入对胎儿的生命健康权以及其他权益的现实关照。

(二)扎实明确胎儿基本权益的保护工作范围

尽管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中尚且还不存在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性法条,但是,我们依然有必要对胎儿生命形态应当具备的民事权力实施一个简要性的界定。下面我们结合对日本以及德国等国家已经成型的法律文本实施一定程度的参照,对相关的内容展开简要的论述。

1.胎儿的健康权

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威胁胎儿个体的健康状况的客观因素越来越向着复杂多样的客观方向现实地发展着,环境污染、劣质食品药品、医疗事故等因素都现实性地表现出了逐渐增多的客观性趋势,不难理解,健康权将成为胎儿权益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胎儿是否能够正常而且健康稳定地在母体环境中完成发育过程,对其出生之后的自然人成长过程具有着重要的前在性制约作用,所以,在一定的实践意义上,赋予胎儿个体相对充分的健康权是一项基本性的权利保障行为。

2.胎儿的受抚养权

“受抚养权”,就法学的实践意义开展路径而言,指涉的是胎儿出生后应当扎实而真切地享有的接受其监护人良好的抚养的现实权利,是我国现有的民事法律制度扎实赋予我国所有的未成年人的最最基本的民事行为权利。而在这个学理性背景之下,胎儿这种生命形态作为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必经性的客观阶段,自然性地也应当获取受抚养权的客观权利;在胎儿尚未出生的时候,如果抚养义务人因他人的侵权行为而导致了劳动能力的丧失结果,侵权人必须相应地支付必要的法律代价。

3.胎儿的受遗赠权以及受赠与权

“受遗赠权以及受赠与权”,在这里现实指涉的是独立的行为人主体所现实具备的接受被遗赠人遗赠或者是被赠与人赠与一定形式的财产或者其他资源的现实性实践权利。对于这种权利性实践对象类型,全世界范围内的最早的立法性表述文本缘起于法国。法国民法典在法条的表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规定:“仅需在赠与行为人在生前实施赠与实践行为的客观时点已经完成受孕过程的胎儿,也就是有实际能力接受生前赠与行为的生命性实体,在遗嘱创立人死亡事件行为发生时已经完成受孕行为的胎儿切实而且充分地具有依照遗嘱表述来实施遗产接受行为的能力以及权力。但是这种法条规定仅在婴儿出生时是生存者,赠与或者是遗嘱文本才会现实性地产生相应程度的法律效力。”在这个工作开展领域中,我国法律则客观性地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缺位性特征,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在法条表述的实践过程中对受遗赠权利客观性地实施了比较充分的表述;但是当受遗赠人是胎儿生命形态时,相关的法条表述则展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缺位性特征,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之下,胎儿生命形态如何接受遗赠、而又该如何保护其应得的权益呢?在我国的法律工作的实践性开展场域中,如果我国现有的法律文本并不加以相应的规定,胎儿的法定人将无法获得代为行使受遗赠权的客观性实践工作权力,所以我们应当扎实地为胎儿群体的民事权益获取行为建制相对成型的客观性实践制度。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