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新能源开发前景精选(九篇)

新能源开发前景

第1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景区;景区建设;对策

一、引言

2003年,英国在《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随后欧美各国开展了低碳发展研究和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经验和成果。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业界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产生了低碳旅游这一新型旅游形式。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低碳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当前,低碳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低碳研究大多集中在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路径选择、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研究、低碳城市发展、低碳旅游等方面。而本文以低碳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内涵解析、建设的重要性和对策等方面着手对低碳旅游景区进行相关研究。

二、相关概念解析

目前,学界对低碳旅游的理解可概括为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而对低碳旅游景区的概念界定很少,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谭锦、程乾认为低碳旅游景区主要是自然资源型景区,如湿地和森林等。赵金凌,高峻则指出低碳旅游景区主要是指提供住宿、交通、观光、休闲、温泉、民宿、餐饮等的综合的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景区,不包括主题公园、历史遗迹等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史云、田甜、许晓明则认为除自然生态资源外,一部分文化景观也属于低碳旅游景区的范畴。一个完善的低碳旅游景区的特点是以满足旅游者最低旅游体验效果为前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统一体。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低碳旅游景区应具备以下特点:

1 以低碳环保为核心。低碳旅游景区区别于一般景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低碳旅游理念、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在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中应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小对景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旅游消费活动符合低碳环保可持续要求。

2 以不降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为前提。游客参与旅游的直接原因是为获得轻松愉悦的旅游体验,在旅游参与中感受快乐。因此,旅游景区在强调低碳化操作的同时必须保证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3 多方参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需要依靠政府、旅游企业、景区居民和游客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只有社会各界对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充分理解并自觉融入到低碳旅游景区的活动中,才能切实推进低碳旅游。

三、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推动低碳旅游形式的开展

低碳旅游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种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旅游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但这种推广和实施是一个涉及政府、旅游企业、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能将这些因素有效结合,理顺管理体制,统筹整合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宣传低碳旅游理念和实施低碳旅游活动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

(二)促进民众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

在低碳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低碳的理念已融入到景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各个环节。因此,游客在景区内不仅能够通过景区低碳知识的宣传深入了解低碳的意义,亲身体验到低碳生活方式,更能有助于游客在旅游活动结束后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继续坚持低碳生活,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将不再只是政府、业界和学界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成为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三)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低碳旅游景区,既可以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又能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低碳旅游是目前和未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低碳旅游景区也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将低碳理念在旅游业中付诸实践,有利于建立旅游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最终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低碳旅游景区创建对策探析

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对策主要包括完善低碳旅游机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优化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低碳旅游开发要素等(图1)。

(一)完善低碳旅游机制

低碳旅游机制的完善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模式,建立扶持激励、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等低碳旅游机制。建立扶持激励机制,针对景区内低碳环保应用状况,政府给予相应税收及资金支持,引导低碳旅游的开展;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景区应在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基础上,建设和应用无碳化改良的新旅游设施;建立示范推广机制,在低碳旅游开展的初期,设立低碳旅游示范区进行试点,而后再全方位推广。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作为由台北县政府策划,当地居民参与的台湾第一个低碳旅游示范区,通过开展低碳活动,取得了可观的低碳效益,成为低碳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成功案例。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低碳旅游景区在规划和开发时应明确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的理念,注重低碳体系构建,重视环境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特色,保持环境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的原真性,确保规划的建筑、设施、产品等在低碳化操作的前提下融入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中;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类型低碳旅游项目,引导客流时空分布,提高旅游环境容量水平,以促进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的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机制,构建旅游景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尽量减少资源、能源的利用,引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三)优化景区管理体制

景区管理是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往往涉及到景区开发与保护、管理与经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多方面问题。而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和市场化运作将成为景区改革的两大趋势,创新低碳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适应旅游形势发展的需要。低碳旅游景区应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为景区进一步规划和营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既可避免垄

断带来的制度僵化、缺乏竞争力等弊端,同时又有利于景区发展和品牌的打造。

(四)创新低碳旅游开发要素

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需围绕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等元素的低碳化而展开。

1 打造低碳旅游吸引物体系

低碳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游客前往景区参观、体验的最重要因素,对景区旅游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碳旅游景区将低碳理念运用于景区的规划和设计,由此而打造的旅游吸引物成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旅游吸引物。这一旅游吸引物体系范畴宽广,包含景区内各种自然旅游资源、人造低碳景观、低碳旅游活动、低碳旅游产品等。景区可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合理安排旅游路线和规划低碳旅游活动产品。在四川燕子沟景区的高山特有的生态环境下生成了世界最大的红石滩和多处矿温泉,而后,燕子沟积极打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开展观光旅游,建设休闲避暑及疗养度假区。

2 完善低碳旅游相关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在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下建造的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设施。低碳旅游相关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能源供应、环境卫生、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及旅游娱乐等设施,完善低碳旅游设施需从这些方面着手。如进行无碳化改良,将新技术、新能源、天然能源等在景区各项公共设施中广泛应用;在景区内采用低噪音、低能耗、低排放量的交通运输工具,设置新能源观光游览车、电瓶车、自行车道、步行道,设计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交通工具;加强景区、酒店的节能减排工作,执行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被称为“世界最大太阳能酒店”的山东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所用建材及酒店用品均为环保材料,应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外墙保温技术,比国家节能标准低30%左右。其建成的太阳能游乐园,包含世界最长的光电大道、可再生能源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能够让游客体验未来能源新生活。

3 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

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体验环境。对游客而言,降低资源耗损的绿色化旅游消费及加倍亲近自然的低碳化旅游消费可以获得更多精神体验,较普通旅游环境而言更能提高旅游过程中的游客满意度。低碳旅游体验环境的营造必须举全社会之力,采取多种形式,形成整体合力。要通过政府低碳政策支持、旅游企业低碳技术革新、景区居民及游客的积极参与,培育和谐的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提高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4 推动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一种能够使游客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个人碳排放的消费形式。推动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应提倡游客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徒步、自行车等低碳交通方式;自带垃圾袋和旅游必备用品,自觉回收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主动参与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绿色活动及碳补偿等低碳旅游活动。

第2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关键词:湖州市;盆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16-03

盆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盆景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休闲娱乐的需要,而成了一种重要的产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1]。本文从构成盆景的重要要素――植物出发,探求湖州地区盆景植物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湖州的盆景研究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 湖州市盆景植物资源状况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地形起伏大,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植被带属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物种资源丰富,为全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的发展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湖州素有“山水清远”的美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湖州市村庄环境整治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环境和生态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绿化家园、净化空气、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国家对发展绿化和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农业资金的投入为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盆景植物资源是盆景产业发展的基础。湖州市处于亚热带范围内,复杂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性,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可培植为盆景的植物种类有杜鹃花科、山茶科、槭树科、蔷薇科、榆科、樟科、松科、柏科等,这些科中的大多数种类都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2]。此外,木兰科、兰科、报春花科、菊科、豆科中的观赏种类也极为丰富。以形态而言,从挺拔高大、形态优美的乔木,到繁花似锦、色彩缤纷的灌木;从挺立于水面或漂浮于水中的水生植物,到附生于岩石及树干上的藤本及草本花卉等应有尽有。

湖州盆景主要为树桩盆景,树桩盆景主要为松柏类盆景和杂木类盆景。树种材料丰富,按观赏特性主要可分为杂木盆景、叶木盆景、花卉盆景、果木盆景、藤蔓盆景。

杂木盆景包括榔榆、黄杨、雀梅、九里香、福建茶、柽柳、鸡爪槭等;这一类盆景以其姿态奇特古雅,枝叶挺秀为其观赏特色。叶木盆景包括鸡爪槭、三角枫、枫香、卫矛等;这一类盆景以叶形奇特、叶色丰富而多变的树种为材料,以突出观叶效果。花卉盆景包括梅、碧桃、垂丝海棠、山茶、杜鹃等,是以突出观花效果的一类盆景。果木盆景包括石榴、金弹子、火棘、南天竹、枸杞等,是以突出观果效果的一类盆景。藤蔓盆景包括常春藤、络石、金银花、紫藤等,是突出其卷曲的茎干、垂拂的枝叶的一类盆景。

杂木类盆景的树材繁多,近些年来,在数量上又有了新的突破。随着盆景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盆景树种将进一步拓展,盆景树材将越来越多。另外,新材料的产生,如先进的修剪工具、新奇的盆钵的出现,将使盆景材料更加丰富。

2 盆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对盆景植物认知不足,开发力度不够 对湖州地区盆景植物资源的认知不足,开发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开发利用的数量与资源总量不相称。浙江盆景艺术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浙江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其深厚的传统基础。浙江盆景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诗情画意的。在树种的选择上,一向是以松、柏为主要树种,这也是其地方特色的一部分。在植物资源方面,除松柏类之外,花果类、色叶类资源也非常多,开发力度还需加强。

2.2 信息不通畅,开发利用不合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了解市场行情,掌握信息,对于经营者来说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经营者绝大多数为单家独户的个体经营,受资金、人力的限制,对市场行情和有关政策信息掌握得很少。如经营者常常感到经营树种方向不明,对市场行情心中无数,必然造成生产的盲目性。

湖州市盆景制作和销售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化,主要集中在一些园艺公司的苗木基地,私人的生态农庄,以及一些盆景爱好者的庭院收藏。村民往往缺乏科学的规划,存在无序乱挖野生树桩的现象,不仅对盆景植物资源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且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危害。另一方面,传统的林业资源调查中往往不能反映盆景植物资源的状况,再加上盆景植物资源一般在偏远山区,开发有一定难度,使得相当一部分盆景植物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3]。

2.3 专业技术缺乏,开发水平不高 湖州地区盆景生产主要以个体私营模式为主,处于自发性的发展状态,加之缺乏相应的行业管理,很难形成规模化集约生产。盆景制作者缺乏盆景植物资源、盆景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艺,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学习滞后。一些盆景生产者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践经验来制作盆景,也没有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盆景产品往往缺乏艺术创新性,成本高,效益低。

3 湖州盆景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利用对策

湖州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拥有丰富的盆景植物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湖州市盆景业的健康发展,对浙江盆景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湖州盆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使之走上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道路。

3.1 加强立法监督,加大盆景植物资源保护力度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盆景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加大管理力度,结合具体情况建立有效的地方性植物资源保护机制,避免盲目开发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3]。建议在湖州的3县(安吉、长兴、德清)和两区(吴兴、南浔)的山区及林地建立一定数量的盆景植物资源保护区。除立法监督外,应加强植被资源保护科普的宣传力度,特别是生态脆弱且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地区,保护不同地区珍贵的盆景植物资源及其他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对于濒危物种必须重点保护,并出台针对濒危植物保护的政策法规,只有在保护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有限度的开发利用。

3.2 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深入开展盆景植物资源研究工作 随着盆景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专业科技队伍也会迅速扩大。随着盆景市场的发展和日趋成熟,盆景专业理论与技术队伍一定会日益壮大。盆景学学士、硕士、博士、高工、教授会越来越多,盆景制作与欣赏者的素质也会越来越高,科技含量将会与日俱增,盆景科技的发展定会促进盆景艺术的飞跃。

建议相关行业部门对全市范围内野生盆景植物资源的综合调查进行科研课题立项,以全面详细地探明掌握湖州地区野生盆景植物资源,为以后有选择地引种驯化打下基础[4]。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加快野生盆景植物引种驯化和育种基地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对已知野生盆景植物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研究,以便向盆景市场提供充足的新型品种和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3.3 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合作交流 经营者可通过乡镇林业站传递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生产情况,各县区林业局可将各乡镇林业站上报的情况通过政府网、农网等相关网站对外供货信息。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市林业局可以筹建湖州市盆景资源网站,为全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

根据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经营者的意愿,成立民间团体组织,如成立湖州市盆景艺术协会。通过协会可以把当前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参与地区内外市场的销售;可以把分散的经营个体组织起来,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联合经营;可以组织开展培训,提高科技和经营水平,联合开发;可通过协会培养市场营销经纪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5]。

3.4 把握盆景商品的生产趋势,深度发掘盆景植物资源价值 目前,盆景商品生产趋势有向苗圃育苗、盆景无土栽培、规范化商品基地等方向发展。苗圃育苗可以防止盆景制作者以毁坏林木资源来换取树桩艺术品的釜底抽薪做法;盆景的无土栽培可以让盆景出口顺利通过植物检疫,又可以为宾馆,酒家提供干净且有生命力的室内装饰,还能发挥盆景的浅奇风格。

盆景是一种商品,通过交易产生经济效益。发展盆景商品经济必须建立基地,商品盆景基地要做到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艺术化、科学化。一是开发新品种,特别要多发展适宜室内摆放的常绿、耐阴,带花带果和管护简便的植物盆景;二是发展无土栽培,选择质轻、色好、无毒无异味的基质,研究固定植株技术和盆景专用肥及营养液;三是普及矮化技术,研究不同树种、不同盆钵使用矮壮素的剂量;四是植物检疫,逐步建立生产隔离区、土壤基质消毒、防治病虫害体系和制度,提高产品信誉度,争取成为免检企业。此外还要改进包装,做到质轻、坚固、易折叠、规范化、便于装卸和综合利用。

在发掘盆景资源价值方面,一方面要增加科技投入,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理念。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营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准则,增强盆景生产者的创新观念,打破传统的盆景生产模式。适度进行规模化集约型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教育,对盆景创作和生产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湖州市农民学院自开设园林技术专业以来,很多农民企业家、创业者、农民大学生在具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收获了很多盆景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了他们对中国传统盆景文化艺术的鉴赏力。同时只有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艺术价值,进一步发掘盆景植物资源潜在的市场价值。

4 结语

湖州市盆景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如能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并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借助湖州区域文化优势,打造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特色盆景,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树立品牌意识,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营机制,必将推动湖州盆景产业乃至浙北地区盆景事业的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少初.中国盆景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与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6 (5):124-125.

[2]邓初钿.中国珍稀野生观赏花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张庆,焦晋川.四川盆景植物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 488,4 500.

第3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新型城镇化”是十提出来的新型发展理念,其核心要求是“人的城镇化”。文化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有极高的适应性,因而在这一进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如何适应要求,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实现“产城一体化”提供支撑是亟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在此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满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的途径。

一、新型城镇化特征及旅游业发展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工业进行的城镇化,在给中国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攫取、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缺失等。新型城镇化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新型城镇化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二)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契合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规划强调重点小城镇建设要把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业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旅游小城镇能延续本区域的历史,彰显传承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规划实际也是指导旅游城镇建设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规划。

中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现代服务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代表了新型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产业呈现出爆发式的需求和增长,旅游产业在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旅游正在成为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和途径,旅游产业助推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近年来,抚顺市新宾县的满族文化旅游产业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代表性景点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在开发与经营上“各自为政”,没能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满清文化旅游体系,旅游产业链短,不能满足游客对系统完善的满清文化体验游的消费需求。两者之间的满族乡村具有丰富的满族体验和民俗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的契机,通过政府部门的协调,在不破坏原有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尊重历史、因地制宜、民生为本、创意为魂,通过满族乡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构建中间纽带,使两景区加强联系,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当地旅游竞争力成为新宾县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一)历史文化景观丰富,满清旅游主题突出

新宾史称“兴京”,清初曾被列为与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并列的关外“三京”。新宾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被清太宗皇太极誉为“天眷兴京”。满族文化是新宾地域文化的最大特色。百年的满族文化已深深扎根于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关系中。据不完全统计,新宾满族自治县有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保持比较完好的古城堡遗址107处,保存了许多纯正的民俗风情,满族婚礼、满族秧歌、满族舞蹈、满族服饰、满族剪纸及满族美食等,成为满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新宾全县现共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城池和其他古遗址67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清第一陵”――清永陵,此外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王朝的奠基之城――赫图阿拉城。

新宾旅游资源以清前史迹、满族民俗文化遗产为主体,“满韵清风”是新宾文化旅游最大的特点,这种以满族文化为基础的鲜明的形象定位,对满族后裔和对清朝历史情有独钟的游客、寻找民族文化气息的文化旅游爱好者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截至2014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接待游客50万人次,门票收入800万元。

(二)自然环境优美独特,契合满清文化风韵

新宾县是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除了灿烂独特的满族文化,新宾县的自然条件也很丰富,呈“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资源格局。极具满族特色的景点令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在这些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新宾县先后开发了许多相关的森林公园、度假村和漂流等旅游产品。丰富的自然资源增添了新宾旅游的吸引力,森林生态旅游与满族文化的感召力交相辉映,使新宾旅游呈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满族文化融合搭配的完美组合。

(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增多

作为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新宾县根据自身与大城市的依托关系、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特征和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进行特色定位,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文化的深度发掘、旅游产品的创新等方面都有较大举措。精心举办了满族冬捕节、满族人回家、满族添仓节、启运节、满族后裔祭祖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静态的满族文化走下神坛,以动态的、灵活的方式呈现给游客,让游人触手可及,并沉浸其中。目前,新宾各景区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而来,鞍山、盘锦等5个城市开通新宾旅游直通车,旅游包机、旅游专列也已全面开通。“启运文化与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满族人回家・新宾启运节”等系列活动,荣获“全国十大文化创新节庆奖”。县委、县政府以永陵旅游产业园项目为重点,以永陵古镇建设为核心,已与中国华联集团达成合作共识。以期实现满族文化、墙体文化向可触摸式的立体文化转变,打造满族文化图腾,营造满族家园的浓厚氛围。

随着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新宾县的多处景区都开展了“创意体验性”旅游项目。使游客接待量实现了倍增。如赫图阿拉城景区面向全国承办满族婚礼。按照传统满族婚礼流程,新人骑红马、坐喜轿,通过射刹、抱宝瓶、跨火盆、过马鞍、坐福、挂铜镜及吃子孙饽饽等仪节,以原汁原味的满族婚礼习俗,再现满族民俗风情。赫图阿拉城景区还为每对新人免费提供参观游览、婚礼全程录像光盘,给新人留下对满乡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不仅如此,位于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两景区之间的赫图阿拉村,村内民风淳朴、满族文化氛围浓厚,村民多为满族,以各种方式积极加入旅游服务中,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文化旅游开发问题

虽然新宾的满族文化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纵观新宾县旅游整体现状,仍然存在着无法忽视的缺陷。

(一)缺少对原汁原味的满族文化的深度发掘,文化传承度较低

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清永陵不仅以神奇的风水,丰富的内涵,重要的价值闻名于世,且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工艺上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和艺术特色。这里蕴含着清王朝最初的文化精髓,有着原汁原味的满族文化。即便拥有了如此优厚真实的文化根基,清永陵的旅游辐射面却并不广泛。每年的大型旅游活动也以祭祀典礼为主。因为昭陵、福陵均在沈阳,且沈阳的满族风情游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多数的游客在沈阳已能领略到满族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满族风情,很多人不再选择去较偏僻的新宾,只有少数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才会追溯源头,前往新宾。可以看出,景区的开发只达到了很基础的保护层面,对满族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传承还远远不够。赫图阿拉城在史学界被称为“清王朝第一都城”,拥有400余年的历史。但从景区的开发结果上来看,景区虽然规模较大,且配套设施相对齐全,但对满族文化的利用并不合理,有过于商业化的趋势,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没能将文化的活力注入到景区中。景区中的体验性项目虽然很多,但仅限于“游乐”层面,缺乏与满族文化的联系。很多游客只是骑马、射箭、看风景,之后就前往其他景区了,真正灿烂的满族文化在其心中并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景区也就没有实现对满族文化的宣传弘扬的功能。

(二)景区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零乱

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两个景区相距较近,且各自的开发成果均不够完善。目前两个景区在经营上各自为政,没能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满清文化旅游体系,不能满足游客对系统完善的满清文化体验游的消费需求。结合两个景区及周边区域的旅游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新型城镇化对文化旅游的发展要求,新宾县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的协调,在不破坏原有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对分散的景点实行“网络化”开发。通过构建中间纽带,使两景区加强联系,优势互补,经营与开发协调统一,从而形成以满清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观带。

四、新宾县满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策略

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消费水平,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现阶段,游客的旅游需求方向在转变,标准在提高,以往简单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此时应注重对旅游吸引力与旅游生产力的发掘。新宾县满族文化旅游已发展了一定时间,旅游资源的整合不仅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经过整合之后的旅游资源,主题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产品竞争力更高,发展环境更优。目前新宾县满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缺陷在于开发深度不,且孤立分散,所以深度开发、整合发展是改善局面的一个新思路。

(一)紧抓新型城镇化需求,发展特色满族文化旅游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人的城镇化”。凭着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极大契合性,旅游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有特色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小镇,新宾县可以紧抓新型城镇化需求,发展特色满族文化旅游,逐渐培育成与大城市一体化的,真正成为依托和服务于大城市的环城旅游、休闲、度假小镇。

(二)实施旅游错位联合,建立满族文化旅游资源体验带

以系统论的观点,运用旅游开发中“由点及线带面”的宏观统筹思想,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在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等景区中间地带建立满族文化旅游体验区,游在景区,食、住、娱在以依托老城村建立的体验带,让游客亲身体验满族文化的绚烂多彩。这样就将形成集群效应明显的旅游景观带。这也是顺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结合辽宁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发展思路。在旅游体验带中,可以设立制作满族传统美食,学习满人骑射技术,体验满族传统婚嫁习俗等旅游项目。这种联合景区、设立景观带、“不留空白”的体验方式,必将创造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旅游体系,树立更加鲜明的满族文化形象,给游客带来更加深刻有趣的旅游体验。

(三)挖掘旅游景点文化灵魂

新宾最具特色也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就是清初文化资源,是新宾旅游的招牌。特别是永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最原始的建筑,慕名前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因此,将清初景观游做大做强是新宾发展旅游的首要环节。作为主要景点的清永陵与赫图阿拉城,应当相互借鉴对方的开发经验,分析自身优劣,创新开发思路。如清永陵可以依靠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多举办一些类似于“满族文化节”的旅游活动,调动游客的参与性,增强文化旅游的体验性,让满族文化更富有活力的展现在游客面前。赫图阿拉城可以在自身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多增强文化底蕴,让景区内的满族气息更加浓厚。

(四)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展示活态非遗

新宾县依山傍水,景色秀丽,且满族居民较多。完全有能力在发展满族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对自然风光游、民俗体验游进行适度开发。甚至让满族文化旅游带动观光游、民俗体验游。新宾的自然风光是周边大城市所不具备的,民俗体验游也可以做成与大城市“皇族风情游”完全不同的,更接地气、更具乡村特色的满族普通百姓的民俗体验。这样不仅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还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4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关键词:公共景区 制度安排 供求失衡

一、研究缘起

公共资源类景区简称公共景区,指的是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旅游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彭德成,2003)。

现阶段,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的供求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景区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此问题,理论界改革的呼声不断,产业界也在不停的摸索实践。可以说,在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走在了前列,充当了公共景区制度变迁的主体,但这是一种自发性的诱致性变迁,在制度供给面前不能“名正言顺”。本文从制度演进的视角来探索公共景区现有制度改进的动因,提出了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二、需求诱致下的景区管理制度变迁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林毅夫借鉴了西方经济学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拉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制度变迁是一种公共物品,搭便车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新制度安排仅仅靠诱致性创新的话,一个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就会满足不了需求,因此需要国家干预以补救制度安排供给的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只有供给和需求主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在制度安排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制度变迁才能显示出良好的制度绩效。

(二)公共景区的管理制度演进

中国公共景区的制度演进没有正式的制度安排,而是一种自发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它经历了从纯粹公益性的管理制度到经营性管理制度的演进。

中国公共景区的管理体制,建国至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沿用的是前苏联的管理模式,采用纯公益性的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许多景区构成了保护压力,纯粹公益性的管理制度已不能保证景区资源的保护和景区的健康发展。于是,实行经营性管理制度成为一些地方积极尝试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经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纷纷进行景区经营权转让,许多景区循着自发的制度创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动力分析

据估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0家旅游景区在实施着“两权分离”,涉及20多个省、市和地区,而这一趋势还在愈演愈烈。这说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具有很大的动力。在当前国家投入严重不足的前提下,许多景区要生存,走出了这无奈的一步。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在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走在了前列。

1.地方政府是景区经营权转让需求的主导。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中央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权限,地方政府也更多地承担了地方经济增长的重任。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地区之间的竞争,许多地方都把具有很强关联带动作用的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实行属地管理制而对景区拥有较大权利的地方政府成为景区管理制度改革的主动力。他们处于景区管理链条的基层,最能了解景区现状及其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国家投入特别有限的情况下,开始尝试经营创收。地方政府通过有偿的方式转让景区经营权,可以吸引资金,盘活景区资源,同时促进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另外还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百姓脱贫致富,满足地方政府求政绩、树形象的需求。诸多利益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出让景区经营权。

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中,政府的支持是促成协议达成并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而这一支持的动力来源于地方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

2.企业的热情参与使景区经营权转让的需求成为现实。在景区经营权转让的过程中,除了地方政府官员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魄力,同样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热情参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作为旅游产业链条中收益率最高的旅游景区对私人企业产生了巨大吸引力。风景名胜区门票可观、收益稳定,成为当前部分企业看好并牟取的目标。民营资本通过买断经营权、租赁经营、合作开发等方式介入自然景区开发的大戏已经上演得如火如荼,尽管建设部对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转让一直持谨慎态度,但景区经营权转让风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公共景区的开发需要民营企业的参与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我国自然景区的面积很大,国家对其开发和维护的能力有限;第二,在大景区周围需要很多辅助设施,民营资本来对这些辅助设施进行投资和经营,比较符合市场规律。

(四)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的特点

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和民营资本的逐利性,共同构成了公共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动力。这种需求是一种诱致性的需求,它体现出了盈利性、自发性、渐进性等特点。这种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局部性的变迁。

三、景区管理制度供给自身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行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张昕竹(2000)将其特征归结为:一是管理的多重目标性;二是企业化经营;三是不同程度的多重管理,并且从激励的角度分析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景区资源的保护目标难以实现。笔者认为现行公共景区管理体制的最大矛盾是:国务院主管部门把景区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进行行政管理,而地方政府及景区管理局则把景区视为企业进行经营。现行景区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有:

(一)现有景区体制安排下的多头管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共旅游资源归国家所有。但是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管理条块分割和权力分解,导致国家所有权的具体实现形式模糊。目前许多风景区尚未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缺乏统一有效管理,各政府部门对景区实行条块管理,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弊病。由于管理条块分割和权力分解,造成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同时在行使国家所有权和管理权,以致出现国家唯一的所有权被部门分解,却没有一个唯一的权威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局面,由此出现九龙治水水更大的局面。

(二)现有景区产权制度安排下的路径

我国旅游景区所有权委托的环节多、路径长,管理效率低下。这不仅加大了监督难度,还造成了国有产权的虚置和弱化。一方面,由于旅游景区产权委托层次多、链条长,降低了所有者(委托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大了监督成本,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大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使委托人的约束控制能力趋于弱化。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致使景区风景资源所有者代表多元化,使得国家作为国有风景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甚至被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所侵害,国有风景资源的价值补偿和价值实现困难。

(三)以资源的行政管理代替产权管理所带来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政企高度统一,当地政府、景区管理局兼管理者、资源所有者、经营者及监督者等多重身份,垄断经营所有业务,排斥竞争,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景区经营效益普遍低下,建设和管理落后。另一方面,在景区开发建设中,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责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他们已经从公共资产的代表者、管理者、监督者,变成了投资者。这种“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使国家对公共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其收益转化为一些地方、部门、集体或个人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四、我国公共景区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有的景区管理制度框架内,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局部上出现了不均衡。这些因素加速了需求诱致下的景区经营管理制度变迁的步伐,凸显了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的矛盾和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过渡时期公共景区的市场化运作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了让市场和政府更好地各司其职――政府负旅游资源保护和监管之责,而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之功能。笔者认为:在对公共景区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公共景区的经营权纳入政府特许经营范围,推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度,是当前制度环境下公共景区管理运营的现实选择。黄进(2009)提出,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包括立法制度、特许程序制度、特许经营合同制度、救济制度和相关的配套制度。笔者认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除了包括以上制度外,还要健全组织制度、特许边界限制制度、特许费用制度等。

本文借用国家建设部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定义,将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定义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公共景区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公共景区内某个项目或者整个景区的制度。它是一项能有效平衡公共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是支配公共景区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

1.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属于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其核心是政府将公共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授予非国有企业,政府要以合同方式对被许可企业进行管制;

2.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双方要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合同标的是景区一定期限的经营权;

3.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景区投资者,其许可方是政府,至于是哪级政府则由公共景区的级别决定,被许可方则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

4.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有一定区域、范围、期限和限制的;

5.特许企业作为被许可方要交给许可方(政府)一定的费用;

6.公共景区特许经营要遵从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寇敏,马波.中国公共资源类景区管理制度的演进与创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3]张昕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与改革[J].数量经济

技术经济研究,2000(9).

[4]谢茹.关于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思考[J].当代财经,

2004(10).

第5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关键词:西藏林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1西藏林芝旅游资源优势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带。区内有众多的山川河流,复杂的地形地貌,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其风光独特,寺庙文化深厚,还有各种动植物保护区及尼洋河流域等。林芝旅游资源初步分为“三带五区102个景点”。“三带五区”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带、帕龙藏布风光带、尼洋河风光带;巴松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香巴拉鲁朗景区、措木及日景区、娘浦景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其中面积为34 060公顷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察隅县慈巴沟和易贡国家地质公园被列为部级自然保护区。朗县烈山古墓群被列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墨脱腾网桥、玉荣增磨崖石刻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波密岗乡、林芝东久和巴结世界柏树王园林被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的旅游产品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帕龙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景区、错高湖景区、“茶马古道”、“尼洋河风光带”、“鲁朗原始林海”、八一镇景区、布久喇嘛寺景区、色季拉山景区等,其风光能与瑞士风光媲美。wWW.133229.CoM主要景点有雄奇的山峰、优美如画的湖泊、飞瀑流泉、千年古墓、雪山冰川、巨柏仓松、珍奇异兽构成。这些资源是开发登山、科学考察、探险、漂流、休闲等多种旅游的理想之地[1]。

2西藏林芝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缺少开发和创新

观光型旅游产品一般是以文物古迹、自然风光为依托的,而林芝自然风光秀丽,能与瑞士风光媲美,因此观光旅游目前仍然是林芝最主要的旅游产品。近年来为方便开发旅游产品,林芝已把旅游资源初步规划为“三带五区102个景点”。在这三带五区中包容了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及遗址类、求知休闲保健类和购物类,在102个景点中也包括了登山、科学考察、探险、漂流等多种旅游开发资源。但综合考察,目前林芝旅游大都仍以观光为主,缺少开发和创新。

2.2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够,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差

西藏林芝现有旅游星级宾馆及旅游定点企业9家,可同时接待游客860人、餐位数1 520个,国家旅行社1个即林芝香巴拉旅行社。自青藏铁路通车和林芝机场通航以后,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对西藏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景区系统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尤其在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旅行社、旅游车辆、餐馆饭店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需求增长。而目前,林芝的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突发的市场变化,旅游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水平距离铁路通车后带来的需求剧增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能力消化迅速增长的客流。另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差。林芝交通虽现已具备公路和航空,但从拉萨到林芝408公里的公路交通,会让游客人困马乏;成都到林芝的民航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费用昂贵,不适合低收入游客;林芝至今还没有铁路。墨脱是世界上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素有“植物宝库”之称,旅游资源丰富,但墨脱至今是西藏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县。这种交通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林芝旅游业的发展。

2.3 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随着青藏铁路通车和林芝机场通航,游客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对林芝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目前林芝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1)缺乏精通旅游业务的管理和经营人员[2]。林芝现行旅游管理和经营机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过低,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和经营人员,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2)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也严重短缺。林芝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内地较为落后,各方面人才较为匮乏。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及旅游业的支柱地位,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日益突显严重短缺。(3)缺乏精通多种语言的旅游翻译人才。西藏和林芝已经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圣地,这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民风民俗及宗教文化极具特色,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国外游客对西藏游充满热情,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无法深入了解西藏文化,不利于林芝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因此,林芝必须设法改变这种人才缺乏现状。

2.4 旅游企业规模小

林芝的旅游企业数量较少,只有4家旅游定点企业,当然还有一些规模更小的私营企业。总体来说这些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较差,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产业的需要。林芝占地11.7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有自然资源都是林芝开发旅游业的宝库,是林芝旅游业发展的巨大优势。但林芝由于旅游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阻碍了林芝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5 旅游景区多功能开发欠佳

由于林芝旅游资源丰富,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只注重了宽度,忽略了开发的深度。因而造成林芝旅游景区功能单一,旅游资源浪费。以林芝鲁朗林海为例,现在已经开发的林芝鲁朗林海只注重了到鲁朗观光莽莽森林,对鲁朗森林休闲、保健和疗养尚未意识,尚未进行开发。打造鲁朗森林浴场将会丰富林芝旅游产品,填补西藏还未有森林浴场的空白。因此要增强林芝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对林芝景点景区要注重多功能和复合功能开发。

3西藏林芝旅游业创新发展对策

3.1突出特色,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1.1要在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根据不同游客的实际需求,扩充旅游项目或景点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林芝现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是观光旅游,且景点功能分散,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较低。因此,林芝开发旅游项目和景点时, 不能满足于看山只是看山,看水只是看水,看庙只是看庙,要有特色主体,即有与景点配套的民族及宗教文化、藏民俗、藏民艺等活动,使各类游客能在同一景点各得其所,各享其乐。

3.1.2要拓宽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开发林芝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高校旅游、入乡民俗旅游等。现代旅游业是人们了解社会和学习新知识的旅游业。林芝藏药厂和具有办学特色的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都是林芝的旅游资源,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对其开发,让游客了解特色藏药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和农牧学院在高原特色办学的宗旨及思路。让游客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林芝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

3.1.3要摆脱资源制约观念的束缚,创新建设新的旅游景点或项目。林芝旅游业在景区和景点的开发上要广度和深度并举开发。深度就是要进行景点综合开发,广度就是要摆脱资源制约的束缚,创新建设新的旅游景点和项目。例如,在林芝,可以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建设“木屋景点”。即建筑有国外风格的木屋、臧式木屋和有创意的儿童木屋,使游客在西藏就能欣赏和了解多种建筑文化。

3.2整合资源,连接线路,精心打造旅游产业的黄金品

目前林芝对旅游资源进行的“三带五区102个景点”规划,明显表示林芝的旅游业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旅游线路还没有科学制定,经典线路更没有进行。林芝旅游业要大力发展,下一步就要科学合理规划和整合资源[3],把知名景点和交通便利的线路进行连接,制定出景点旅游线路。方案有二:第一种方案是,以八一镇为起点,打造大环观光旅游线路和小环科考探险旅游线路。大环观光旅游线路为八一——错高湖——拉萨——山南——朗县——米林——八一;小环科考探险旅游线路为八一——米林—雅鲁藏布大拐弯——鲁朗——大柏树——八一。第二种方案是,以八一镇为起点,开发三条放射状旅游线路。第一条为文化古迹游,为八一——千年古堡群—阿沛庄园—中流砥柱—邦杰塘草原;第二条为自然风光游,为八一——比日神山—大柏树—色季拉—鲁朗林海—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第三条为文化科考探险游,为八一—喇嘛岭寺——米林——南迦巴瓦——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3.3倡导休闲,引领度假,扩展旅游消费的时空范围

度假休闲,娱乐健身,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专家预测,21世纪观光旅游将让位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是有限的,休闲度假旅游是无限的[4]。因此,林芝对旅游业的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景区规划和景点建设上,也应考虑在城市郊区和特色小集镇,以及风光秀丽和民俗丰富的自然村开设休闲度假村。例如,在鲁朗林区可以开设森林浴场,在工布区开设民家旅馆,通过扩展旅游时空范围,来实现旅游业的新发展。

3.4培养旅游人才,为林芝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最优智力支持

当今世界和中国,乃至我国各个地区,在产业经济其中包括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上的种种差别,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决定性原因,是由人力资本综合素质积累及其运用效率的差别所造成的。因此,必须重视对旅游业的理论研究,重视旅游业人才教育,为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最优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对此建议,一是要成立林芝地区旅游经济学会;二是要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立旅游经济研究所;三是借助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以培养旅游专门人才;四是要鼓励各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到林芝旅游业就业与创业;五是培养和引进懂英语、藏语和汉语的旅游翻译人才。

3.5尽快组建林芝旅游企业集团,带动林芝旅游业快速发展

面临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林芝旅游业要想巩固支柱产业的地位,就要有效整合“食、住、行、游、购、娱”诸要素,将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观念落实在旅游实际工作中,努力改变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状,促进旅游企业朝着做大做强的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旅游星级酒店和定点饭店(宾馆)、国际国内旅行社、旅游汽车公司和旅游企业在规模与组织结构等方面突破改变林芝旅游企业现状。允许个体旅游部门与国有旅游企业合作共生,参股入股组建林芝旅游企业集团,以林芝拳头旅游品牌——雅鲁藏布大峡谷为龙头,以林芝特色旅游为支柱,以林芝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林芝旅游产业,带动食、住、行;游、购、娱;农、牧、林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芝地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林芝地区志[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9):392-403.

[2]廖凯,杨威.浅析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论坛,2006,(21):701-702.

第6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1新能源电池技术概述

新能源电池技术主要指区别于传统电池技术,在现代科学背景下,结合环境友好、节能无污染等技术发展出的多种多样材料或功能的新型能源电池技术。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质量轻、体积小,使用周期长,单位电能存储能力约为传统铅酸电池的三倍左右,已成为现阶段发展前景较好的电池技术之一。镍氢电池:相比于现在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新型镍氢电池不存在重金属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且比能量、比功率都更高,循环寿命更长。从成本来讲,镍氢电池的价格较高,且电池的综合性能较差。燃料电池:燃料电池通过储存的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直接生成电能,安全性更高、噪音更低、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可解决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汽车的零排放和零污染。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但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能力不强,且建设成本高,多用于照明设备的建设。此外,还有电容型电池、石墨烯材料电池和石墨烯-碳化海绵锂氧电池等多种技术,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和建设的供电设备提供了多种不同的选择。

2新能源电池技术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应用

2.1开发新能源旅游大巴

现阶段新型能源电池的应用尚未得到全面普及,尚未在客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客车的载重量和行驶距离都远远超过小轿车,对新能源客车的能源设备提出了极高的挑战。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投资力度,积极了解新能源电池的性质、功能、现阶段研发和建设的意义,学习现阶段国内外企业的成功案例,从能量来源、能源转化效率和排放指标等角度入手,以节约成本、提高电池安全性和能源转化率、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为方向,对相关部门提出指导并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应用。加大对生产环节的投资力度,促进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开发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技术改造,减免税收,并对实行自主创新活动的企业给予经济、政策方面的支持和优惠。加强对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并给予在新能源电池研发方面有重大成果或杰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相应的奖励,鼓励更多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投身新能源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对乡村旅游建设中新能源大巴车使用的投资力度,减免税款,按期向使用新能源旅游大巴的企业发放补贴,并在设备的检修和零件的更换方面,降低使用者的经济压力。尤其鼓励企业按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零件的更换,可以采取对自主进行定期设备维护和检修的企业减免一定所得税的手段,促进新能源旅游大巴的普及。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例如出台新能源大巴的绿色通道、充电优惠、停车场费用优惠政策等等,重点加强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政策,对新能源大巴电池的充电进行规范,使用统一的充电插孔,并开发出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电池型号的充电设施,修建新能源汽车停车场,并配备专用的充电、维护设施,确保新能源大巴能量补充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对于乡村地区的旅游业建设而言,经济能力成为限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景区开发和宣传的同时,很难再分出精力建立自己的交通专线,因此,可以考虑与当地的交通运输企业展开合作,推出新能源大巴景区专线,既节约了购进设备的成本,又达到了促进景区和交通运输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政府部门要积极学习交通、旅游管理的相关知识,总结并进行符合乡村地区发展规律的改进,及时为相关企业经营建设者提供指导方向,促进相关企业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积极吸收各界经验,学习跨领域合作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出一条适合本阶段、本地区发展和建设的道路,领导当地人民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固步自封、闭门造车。

2.2景区建设中的新能源电池应用

在景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大量照明设备的安装,维持园区运营设备每天的正常运行,也需要消耗相当数量的能量。许多乡村旅游景区都位于较为偏僻的地方,白天采光效果好,可以收集大量的光能,并通过新能源电池技术加以转化、储存和利用。这个过程,就涉及到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在进行园区规划设计时,要根据景区的环境特点对照明进行设计,在采光好、安全且不影响景区整体环境的地点积极安置太阳能电池,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同时,可以积极利用太阳能电池打造瀑布等人造景观,开办灯展等新能源展览活动。在一些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旅游园区建设中,由于供电设备建设困难,成本较高且实际收益效果不大,难以实现电力供应。现阶段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该地区安装小型发电机,通过缆车运送燃料等物资。这种解决方案虽然可以解决特殊地区经营维护和工作人员的生活问题,但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将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板收集光能并转化为电能,用于日常生活用电,如烧水、煮饭等等,以减少各种燃料的使用。增加新能源的使用量,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既便利了景区的运营和人们的生活,又达到了减少排放的目的。

2.3园区内新能源交通的应用

对于一些平原地区或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来说,旅游园区往往更偏向于面积较大、地形平缓的公园或广场型设计。这种景区通常需要配备一定的代步设施,以便行动不便的游客享受游览过程。这类景区可以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开发新能源观光代步车,并投入到景区建设中。新能源观光代步车的设计要与景区的实际情况相匹配,根据景区的地形、面积选择合适的款式和电池容量。从电池技术种类来说,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是目前较好的选择。根据园区内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目的,可选择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钛酸锂锂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等。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较为成熟,可分为镍钴锰和镍钴铝两条线路,材料中的镍含量与安全性有直接关系。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这类电池的寿命下降较快。钛酸锂锂离子电池更加环保、安全性高、寿命长、稳定性好,但电池价格高、能量密度低,技术成熟性有待提升。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与钛酸锂锂离子电池类似,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寿命较长,在高温下性能较好,且电池容量相对较大,但制造成本高、电池质量差异大。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安全、经济、环保等因素,选择相应的电池技术。从电池容量角度来看,并非容量越大越好。尽管大容量电池可以减少充电次数,提升续航能力,但是容量越大,电池的散热就越慢,存在的风险就越大。为了提高电池的容量并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应该从电池的电极材料、电解液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开发更安全的电池,并与园区的应用场景相互配合。长远来看,氢能源燃料电池也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场景,但是氢能的储存、使用等相关技术有待攻克,并不是目前较优的景区电池技术。

2.4推进配套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电池车辆的使用,便于广大游客的出行,景区要积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如低碳停车场、低碳住宿等。发展建设低碳停车场,为广大游客提供电瓶车、新能源轿车等低碳旅游工具停放及充电的设施,便利广大游客的出行,解决出行困难的问题。鼓励新能源酒店的建设,提供低碳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环境,加强太阳能电池的建设,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满足游客住宿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排放,确保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3结论

第7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大连市庄河境内的冰峪沟旅游风景区是我国的4A级景区,景区位于大连庄河市城北40公里的仙人洞镇附近,距大连市内240公里。90年代初,冰峪兴建旅游度假区,新建了度假别墅和中心酒店,逐渐开辟了登山、漂流、垂钓等旅游项目。2004年,冰峪沟被大连华丰集团收购承包经营至今,景区的开发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该景区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冰峪沟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末,当地政府根据冰峪沟风景区地貌特征、山、水风景及原始森林内保存的多种野生动植物的特点,着手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按照规划,将景区发展方向定位于满足中外旅游者旅游观光、猎奇、休闲休养、娱乐和体育运动的需求。整个风景区依据自然状况被规划为三个子景区,即英纳河景区、小峪河谷景区和龙华山景区,设立景点400余处。景区还修建了临水别墅区(冰峪客舍)、冰峪服务接待中心(是度假区最大的面向大众阶层消费的服务中心,目前已经拆除重建)、民族风情园、小桂林接待中心、冰峪农家院,这些都是为方便游客而建造的住宿设施。

按照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内还增设了登山、漂流、狩猎、垂钓和冰雪等休闲健身类旅游项目。当地人在冰峪沟景区及附近乡镇也开发出丰富的旅游纪念品,最有名的纪念品当属岫岩玉。此外,这里的许多当地土特产品,如庄河大骨鸡、徐岭草莓,桑葚和蓝莓等也因旅游业的发展被人们所了解。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冰峪沟景区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2001年,冰峪沟景区被评为4A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冰峪沟景区目前的年接待游客达百万以上,且每年还以15%至20%比例递增,年创造经济效益达10亿元以上。从近10年的统计资料看,冰峪沟景区的年旅游收入占当地GDP的5%左右,游客的年流量和增长率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具备了较清晰的功能分区,如观光浏览区、休假疗养区、管理与生活区等。

二、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旅游地发展生命周期理论,旅游景区发展通常要经历六个阶段,即探察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成熟阶段及衰落或复苏阶段。冰峪沟景区目前正处于巩固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旅游业的经营规模与系列设施基本确定,旅游业在当地在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游客年增长率相对稳定,旅游地的功能区界限分明,各类旅游法规和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是,在景区开发与发展过程中,仍显示出一些不足之处。

(一)旅游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1.住宿餐饮设施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游客需求。景区内虽已建有许多宾馆、餐厅及度假村等,庄河市内也建有许多宾馆、酒店待设施,但仍无法满足面临每年稳定增长的游客需求。目前,冰峪沟景区内的宾馆、酒店和度假村各景区共有1 000余套客房,2 000余张床位。加上庄河市内的大小宾馆、酒店等,床位也就在万余个,而在每年的黄金周及旅游旺季,景区游客数量每天都在数万人甚至10万人以上。以现有的宾馆、酒店数量,显然满足不了旅游者的住宿需求。而且,就庄河市内而言,仅有5家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这些星级酒店总共拥有300余套客房。对于大量有高档需求的游客而言,显得杯水车薪。

2.购物咨询等服务设施规模档次有待提高。景区内及附近的旅游商品购物店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设施的接待能力无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一是数量少,规模小,二是档次偏低。游客通常要走出很远的地方才能发现一家超市,而超市里的商品品种不多。游客在各旅游景点想找咨询服务处了解景区布局和服务设施的地点也十分困难。此外,可供游客休息的广场及娱乐设施也十分有限。

(二)新的旅游项目长期得不到开发

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冰峪沟内现在的旅游项目仍是十多年以前开发出来的,因土地指标、林地产权等问题导致近些年基本没有新的旅游项目问世,缺乏新鲜感而使游客不愿再次光顾。此外,企业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依然把关注点放在宾馆酒店、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上,盲目忽略自身的优势,不曾把关注点放在挖掘文化内涵、拉长产业链条的外延工作上。

(三)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偏低,影响服务质量

冰峪沟景区基本上从每年的四月到十月是旅游旺季,许多旅游从业人员是从服务业以外的行业转行进入旅游服务业的,这种状况导致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且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规范的岗位培训。在景区内具有旅游专业背景的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足10%。因此,景区内,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服务质量,都暴露出服务态度差、服务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旅客对此意见很大。

(四)环境保护方面有等提高

景区在规划时,对于宾馆、餐厅等的设计缺乏环境保护方面和自然景观方面的考虑,导致部分景区环境遭到损害,一些旅游资源也因这些建筑的影响而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同时,随着旅游从业者的人数增加及景区旅游者人数逐年递增,冰峪沟的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日益加剧,大量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环境质量逐年呈下降趋势。

三、冰峪沟旅游开发规划的创新思考

旅游开发规划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应了解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防止出现规划时偏重某些要素而忽视另外要素,应从整体上进行规划。

(一)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完善相关服务设施

1.针对不同旅游消费层次发展相应服务设施。完善景区的服务设施,应从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在对市场需求做出详细调查基础上,对市场做出细分,划分出中低端商场和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的消费者主要是逐年增加的普通工薪阶层旅游者,针对这部分旅游消费者,可多建设经济型酒店,这些经济型酒店也可划分为低档和中档等不同档次,为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者提供相应服务。同时,在景区周围大力发展居家式旅店,既经济又具有新奇感,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高档旅游消费者主要是国内一些高收入群体和逐渐增加的国外旅游者,针对这部分旅游消费群体,可在景区内或庄河市内引资兴建更多的星级酒店及旅游度假村等。

2.针对旅游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完善基础服务设施。针对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的游客,应持续对景区咨询、安全等基础服务设施增加投入,以完善服务功能,为旅游者提供安全、方便的旅游环境。

3.针对旅游消费者不同需求发展多元化服务功能设施。在现有的观光、餐饮住宿、度假等功能区基础上,增设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区,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二)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尽力延长景区的巩固期

冰峪沟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巩固期阶段,这一阶段是旅游地生命周期中游客数量增长最快、旅游收入最高的时期,应想办法延长这一阶段,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体方法如下。

1.增加创新型旅游项目。经地质专家考察证实,冰峪沟景区的地质为石英岩结构,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这里呈现出大量峭壁,是保存较完整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在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十分鲜见。可根据景区的这一地貌特点,开展科考、探险、生态等旅游项目。

2.开发特色旅游服务。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品,如天然山核桃、板栗、棒子、猿枣和野生蕨菜等,开发特色饮食服务。

3.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商品对旅游景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在这方面,可通过开发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在商品中注入文化元素,如雕刻、庄河特色剪纸、农民画等,以吸引旅游消费者。

(三)开发人才资源,提高旅游服务人员业务素质

从业人员素质高低决定了冰峪沟旅游事业发展的质量。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冰峪沟景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向社会公开招收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招收人才应有针对性,如针对景区管理相对满后的局面,多招收旅游项目管理人才;针对日益增多外国游客,广招熟练掌握英、日、韩等语言的导游人才等。

2.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应通过建立各类培训班等对现有旅游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通过持续的培训提高知识结构和服务业务素质。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应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凡通过培训后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资格证。同时,定期举办各类服务技能比赛,以促进从业人员提升技能。

(四)加强环境保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旅游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三是对旅游者的保护。

1.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按照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关系,这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得以维护系统正常运转。同时,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解能力,使系统可以经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干扰。但是,这个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界限。一旦外部干扰超过该界限,生态系统将因无法承受而遭到破坏。所以,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旅游项目应充分顾及景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不破坏景区生态环境为前提,做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这方面可借鉴国外经验,建设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都市旅游者出于逃离喧嚣紧张的都市环境的目的而追求“回归大自然”的感受;二是旅游地出于对生态系统保护的考虑,对旅游者的行为与数最做出适应控制。

冰峪沟可采取生态系统措施包括:在景区内推广各种生态旅游项目;科学确定环境承载容量;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者进行分流与疏导,对每日的游客数量做出一定限制等。

第8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居民点;风景名胜区

[中图分类号]1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5―0043―05

一、引言

目前我国众多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有相当数量的居民点存在,在我国风景区迅猛发展的同时,居民点与风景区在土地利用、风景资源利用等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区居民点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风景区居民点多为农村型居民点,而我国风景区保护和开发所遇到的问题很多都与居民点的建设有关,因此统一协调这两种不同的要求,探讨适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风景区居民点发展出路和对策,是主动把握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积极措施。本文将以温岭方山一长屿硐天部级风景名胜区长屿硐天片区入口外的3个村庄为案例,通过分析村庄目前的基本情况以及村庄与风景区之间的关系,试图探寻一条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适合风景区周边居民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促使景村互动并达到景村双赢的目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风景区居民点的规划建设要求

本文所讨论的风景区居民点指的是风景区内部、风景区边缘及用地、功能上与风景区有所关联的村、乡镇等农村型居民点。

1 风景区规划对居民点的要求

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区,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必须编制居民社会系统规划。通常来说,风景区规划对居民点的要求主要包括对村庄布局、产业、规模、风貌以及村民素质等5个方面。

首先,合理的新居民点体系是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有序演变的基本骨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在与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相互协调的前提下,对已有的居民点提出调整要求;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4种基本类型,并分别控制其规模布局和建设管理措施”。其次,随着风景区旅游的繁荣,区内各村庄的政治、文化、产业结构和传统风俗都将向着为旅游服务方向发展,村庄也应成为风景名胜区旅游事业的后方基地,村庄原有的农业和污染型工业要向农产品加工、旅游咨询、旅游服务等旅游相关产业转变。第三,村庄建设用地必须和风景用地相互协调,不得挤占风景用地,在村庄用地审批上有应严格控制居住用地的随意扩张。同时要对景区居民点的人口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人口增长带来的村庄用地需求与景区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产生矛盾。第四,风景区居民点建筑的体量和风格应视其所处的周围环境而定,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要考虑到单个建筑的体量适宜得体、造型融于周围环境,又要考虑到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及居民点本身在风景区的位置和环境,要充分体现风景区当地的民族形式和地方风格,并与风景区整体风貌相和谐。第五,风景区的保护不仅仅是规划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景区居民自觉维护。提高风景区居民的素质,让他们了解到风景区资源的珍贵性,风景区的保护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风景区居民破坏风景区环境、“涸泽而渔”的现象。

2 新农村建设对居民点的新要求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的1号文件正式,其内容可以概括为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多元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宽裕”首先是对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农村其他方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其次还包含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有相应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村庄的文化和法制建设、移风易俗、社会治安以及新型农民的培养等方面。“村容整洁”的要求实质上是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主要体现在街道与道路的硬化和整洁、垃圾的集中处理、房屋的规划与改造、村庄美化等方面。“管理民主”要求通过大力发展基层民主,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挥好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农民建立自己的群众性组织等措施来不断加强农民管理民主。

3 两种要求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风景区保护对居民点都提到了关于居民素质、村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共同要求。具体来看,居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又可以促进风景资源的保护,促进居民点产业结构的优化;村庄环境的改善既要符合“村容整洁”的要求,又要与风景区的优良生态环境相协调;完善的基础设施既可以为农民生产和生活使用提供长期服务,又是居民点具备风景区旅游后勤保障功能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两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致性。

但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主要以居民点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侧重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其要求中强调“发展”的成分较多;而风景区保护的要求则主要以风景区的保护利用为出发点,更侧重于在村庄性质、规模、风貌等方面如何与风景区进行协调等方面,其要求中注重“约束”的成分更多一些。因此这两种要求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具体可分为结构性的矛盾与功能性的矛盾两方面加以讨论。结构性矛盾主要是指用地矛盾,即居民点发展的用地需求与风景区用地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功能性矛盾是指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居民点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即“生产发展”,而从风景区保护的角度出发,景观的珍贵性和脆弱性又对居民点的产业结构和规模都有一定的限制,两者目的不同,在各方面都会发生矛盾。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风景区与居民点之间的需求关系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风景区与居民点之间的需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风景区逐渐开始意识到当地社区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更进一步讨论风景区与居民点的关系,就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两个主体的相互需求(见图1)。

1 风景区对居民点的需求

(1)缓冲与保护。风景区以其自然或人文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来吸引游客, 如果风景区周边居民点对自然环境过度索取,就可能降低风景资源的价值。因此风景区需要周边居民点消除各种损害风景区环境质量的因素,同时作为风景区保护的缓冲带,阻挡更外层区域对风景区的损害。

(2)供给与服务。大多数风景区由于受到用水、用地条件以及景观要求的限制,一般在风景区内不适合建设过多的服务设施,因此必须依赖周边居民点来提供各种供给与服务功能,同时风景区还需要周边居民点提供各种人力资源参与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各环节的工作。

(3)提供人文环境。作为当地的原生社区,风景区周边的村庄是展现风景区人文环境的主要载体之一,游客通过在村庄逗留并与当地村民交流接触,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产生活习俗,获得更为丰富的民风体验,从而使得整个游憩过程更加完整和富有参与性。

(4)培育新的旅游吸引物。风景区周边的村庄根据自身特点可以建设成为各种特色村庄,如生态环保型、历史文化型、休闲农庄型等等,一旦这些村庄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那么通过适当的宣传,不仅可以提升风景区的知名度,还可以作为风景区新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更多的游客,丰富游客体验从而促进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居民点对风景区需求

(1)作为旅游目的地。村庄需要风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保证其住宿、餐饮、商业等的服务市场规模。旅游业是一种顾客直接来到产品产地的产业,人的流动又带动了信息的流动、资金的流动、人才的流动,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能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带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2)提供就业岗位。一方面,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维护等事业可以解决一部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风景区事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又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提供了有利机会。

(3)提供自然环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相比于城市的居民来说,风景区周边的居民点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是不可比拟的,这些都拜风景区所赐。但是风景区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村民不能对其进行过多的直接利用,这也是景村之间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风景区周边的村庄大多离城市较远,交通可达性较弱,在风景区强调保护的主题下村庄也缺少可直接开发的资源。因此,村庄迫切需要风景区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这种动力可能直接来自于旅游业,也可能来自于旅游开发带来的其他产业。

四、案例分析

1 村庄背景

(1)村庄基本情况。长屿、屿头和岙里3个村位于温岭市新河镇,南部紧挨方山一长屿硐天部级风景名胜区的长屿硐天片区,北部紧邻与104国道相连的横淋公路。至2006年底,3个村子总共拥有人口4461人,土地面积1672.2亩,其中耕地1270亩,园地402.5亩。在新河镇长屿片区19个行政村中,长屿、屿头和岙里的农村经济总收入排名分别是第1、第2和第12名,农民人均所得排名分别是第1、第2和第17名。

(2)村庄与景区的关系。3个村距离长屿硐天片区双门硐景区入口仅200米(见图2),是游客进入风景区的必经之路。村庄整体布局上紧贴风景区山体外侧,堵塞了风景区主要人口,挤占了风景区景观延伸空间,阻挡了景观视线,从景区内回望可见村庄对风景区已呈包围之势。

(3)石文化价值。通过对这3个村逐户调查,发现尚存保留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161栋(见图2),其中明清建筑11栋,民国建筑26栋,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建筑19栋,余下大部分为20世纪70―80年代建造的石板屋,村中道路也多由石板铺砌,石板路、石板屋、石围墙、石磨、石碾、石码头构成一幅天然的“石文化画卷”,是长屿硐天石文化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建设长屿硐天片区主入口和“温岭石文化博物馆”的理想场所。

(4)村民目前的生活状态。3个村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数量占到了劳动力总数量的76%,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17%;有接近20%的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其中有68%的人工作地点在本省外,27%的人工作地点在县外省内,只有5%的人留在县内工作。

目前只有少部分村民依然居住在老石板屋内,使用石材的生活用具,过着传统的生活,这些老房子周围一般小环境都比较好,仍然保持了村庄最原始的风貌;而大部分村民都住进新建住宅,城镇化趋势明显,这些新住宅建筑密度过大,而且外形、用材、高度都与长屿硐天风景片区的“石文化”氛围不符。

2 现状问题分析

在现场调研以及对村庄基本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不难认识到几个事实:

(1)突出表现为景区周边快速城镇化对风景区用地形成威胁。一方面,大量早期建设的住宅已到使用年限急需更新;另一方面,新增加的人口需要新建住宅。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这些新建的住宅在位置、建筑形式、高度等方面对风景区的景观造成了较严重的冲击。

(2)村庄发展与景区发展相对独立。首先,村庄目前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家庭经营的手工业,第二产业比重较大,3个村子的第二产业比重均高于长屿片区的平均水平,分别占到了经济总量的99%、98%和88%;其次,在景区工作的村民相对较少,村民依托景区获得的收益较少。因此从现状而言,3个村庄与景区关系不密切,村庄没有依托风景区开展各种经营活动,风景区也没有利用村庄实现服务接待功能。

(3)村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目前3个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分别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15.1%、13.9%、23.8%,但农业收入分别只占到3个村子经济总收入的0.13%、0.55%、2.79%,可见农业并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劳动力资源亟待有效利用;3个村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分别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22.3%、26.1%、5.1%,但外出劳务收入只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25%、0.44%、2.88%,这说明外出务工并没有有效的解决当地农民的收入问题。

(4)村民小农意识和村庄人情化管理现象突出,景村互动工作较难开展。通过与村干部和村民的调查访谈,发现当地村民的小农意识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小富即安,盲从随大流,没有组织协作”等与小农经济相伴随的落后观念,村民普遍满足于自给自足,缺少开阔的视野,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打算;与此同时,村庄人情化管理现象也较为严重,他们在与风景区管理者的长期“博弈”中逐渐组成了一些“小团体”,具有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自我保护意识,且较难接受新事物,这给景村互动工作带来了重重的阻碍。

3 新农村背景下居民点发展的出路与对策

风景区居民点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特点,其发展与风景区息息相关,风景区的自然环境是居民点生产、生活的依托,而居民点又是构成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景村之间互有需求又互相制约,如果二者仅从各自的立场考虑,那么就会出现“囚徒困境”中的占优战略,这对景区保护和村庄发展而言无疑都是不利的。

(1)注重“富民升位”理念。所谓“富民升位”就是通过风景区资源保护和建设,有效带动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致“富”于民,同时更好地提高风景区的“品位”,以及风景区所在的温岭在台州、浙江以及东南沿海旅游发展和经济格局中的综合“地位”,从而达到景村发展的“双赢”。

(2)坚持“景村共栖”发展。所谓“景村共栖”发展就是风景区与居民点的发展都不以牺牲对方的利益为代价,通过整合二者资源、联动开发,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共同目标。特别是目前新农村建设对居民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景村共栖发展模式对风景区居民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要摆正生产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规划的协调统一,注重开发序列与开发强度,在经济发展布局上限制发展区内,积极发展区外,带动发展区域。

(3)重视“人、地、利”3个环节。解决风景区与周边社区的问题需要重点考虑居民、土地和景区收益分配3个环节:

对“人”――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居民素质,打造地方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无疑是景村互动发展的核心。景区可以通讨“石文化”队伍建设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各种采石技艺、石雕、石刻等民间传统工艺,在这个过程当中,使村庄融入景区建设,促进二者互动。对村庄来说,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能提高村民的技能和文化知识,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景区来说,既强化了石文化主题,丰富了旅游吸引物的内容,也打开了景区大门,互动了周边的社区。

对“地”――整合土地资源,缓解用地矛盾,优化用地结构。理顺景村之间的关系,明晰土地归属,整合土地资源是风景区与村庄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以合同、协议等法律手段明晰景区与居民点在土地问题上的权利与义务,避免由于土地关系模糊而导致的经济纠纷,这样不仅维护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更为景村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对“利”――建立合理、公平、公开的利益分享机制,力求达到双赢。没有利益分配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景村发展的和谐。景区管理者应通盘考虑景区开发者、外来经营者以及当地社区等几个主要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积极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合理、公平、公开的利益分享机制实,从而达到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目标。

通过调查表明,长屿、屿头、岙里3个村庄的村民普遍都认为风景区的旅游发展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好处,这是他们不愿主动参与风景区建设发展的根源所在,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则是长期以来村庄在利益团体之间的弱势地位,以及村庄之间自身的利益矛盾。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共同的农村集体组织来代言3个村庄,在协调村庄之间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为社区在风景区事业中争取更多的权益,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集整理村民的意见反馈给风景区管理部门,让管理者了解当地村民的真实需求;二是及时传达管理部门的政策和建议,并配合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同时监督村民履行其职责。

五、结语

第9篇:新能源开发前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现状

在人类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消费”的模式成功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但是同样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理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众多国家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方式实现对能源消耗的降低,进而实现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而纵观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1]。虽然旅游产业属于无烟工业,但是在迅猛发展的影响下,部分开发者因侧重对短期利益的获取,选择对旅游资源进行无节制、无限制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也正因此,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任务。

一、绿色旅游概述

针对绿色旅游的定义,主要分为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两种,而狭义绿色旅游主要是指乡村旅游的发展,针对在山区、农村、渔村等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而广义绿色旅游则是旅游服务与旅游产品的提供可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保的保护。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不仅具备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同时具有观光、休养、探险、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所以在参与绿色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和体验,亦可以获得参与环境爱护活动的体验。绿色旅游的发展并非是以往仅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旅游活动的模式,而是基于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已经对自然保持敬畏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来开展的旅游活动,在旅游中可以帮助游客进行自然的亲近接触,陶冶人们的情操,升华人们的精神层次[2]。纵观当前我国绿色旅游的发展,其主要宗旨为可持续发展,而在绿色旅游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势必会不断增加,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得到有效强化,而当地的文化遗产、自然资源也会得到保护。

二、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

所谓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主要是指基于节能减排背景下,发展可持续旅游产业,或者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具体旅游开展过程中,秉持着对环境、社会负责的态度,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应用,大幅度降低旅游活动期间的碳排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的发展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而绿色旅游开展主要包括旅游者、景区、导游、饭点、旅行社等内容,这就会要求其上述旅游活动主体在具体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项目、环节都必须进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尊重,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减少[3]。针对绿色旅游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基于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前提,进行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环境价值的综合活动。而要想充分发挥出绿色旅游应有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旅游者与经营者的共同作用,也就是在开展旅游互动过程中,旅游主体人员需进行环保意识的共同提升,注重对旅游活动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

三、旅游经济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1.实现民众旅游体验的提升基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侧重对文化休闲的追求。而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起到锻炼人们身体素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对风景的观赏实现对精神的愉悦[4]。在旅游活动开展中,人们的体验感受到旅游环境的直接影响,倘若人们观赏一个烟囱林立、垃圾满地的景点,无法给人带来良好的体验感。而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则可以实现对高污染、能耗高产能的替代和淘汰,进而提升旅游景区的观赏性,实现民众旅游体验感的提升。2.实现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下,落后产能与高能耗产能势必会逐渐被淘汰,而绿色旅游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其景区中造成污染和高能耗的产能势必会被淘汰,并逐渐被新能源所取代。例如,当前我国部分景区针对能源的提供和维持,选择利用潮汐能、太阳能以及风能进行提供,在充分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同时,实现提升景区的观赏性[5]。与此同时,景区特色产品贩卖也不再是唯一特色,因为在特产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所以部分景区依据游客具体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旅游服务,进而诞生出“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等旅游模式。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势必会促使旅游产业得到有效的创新,不断研发、生产出符合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进而减少景区对资源的依赖。

(二)负面影响1.增大景区经济成本虽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活动的开展会更具观赏性和体验感,但是会使景区在运营成本方面呈现出显著提升的趋势[6]。不可否认,景区发展低碳经济及会获得较大的长远经济效益,但是在短期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资金的投入,若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极易使景区的资金运转出现断裂的现象,导致景区运营受到影响。2.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观赏项目被取缔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景区需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而我国地大物博,使得不同地区的景区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理念文化,所以在观赏项目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其中部分游客较为偏爱的观赏项目可能为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相违背,以烟花表演为例,虽然烟花绽放时绚丽夺目,但是会对空气与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7]。所以在发展绿色旅游期间,应积极引导游客旅游观念的转变,认识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自觉抵制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而景区也需要在不断运营发展过程中进行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取缔。

四、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模式

(一)培养游客绿色环保意识在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的融入促使景区注入绿色、科技等诸多元素。而要想实现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可以实现对低碳旅游的转型发展。因为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游客体验为中心内容,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受到游客体验与评价的直接影响,倘若游客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环保意识,倾向于对低碳景区的观赏,那么景区在这种趋势下会主动进行低碳改造,进而推动低碳绿色旅游的发展。倘若景区花费大量的资金成本用于景区低碳改造,但是最后却无法实现对游客的吸引,那么景区低碳化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8]。所以,要想实现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绿色环保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基于此,景区应联动当地政府部门大力宣传低碳旅游、低碳出行,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绿色环保理念,认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对低碳景区的关注度,这对促进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制定绿色旅游管理政策依据当地绿色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绿色旅游发展政策,进而为推动绿色旅游发展提供保障,并实现对当地稀缺资源的保护。首先,针对绿色产品与服务体用与生产,需进行价格的合理优化,进而吸引旅游企业进行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大力生产,并吸引游客对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其次,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税收政策的合理制定,对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依据浪费性消费,需要进行税收的加大。而针对绿色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购买,则提供税收方面的减免,帮助旅游期间进行绿色旅游开展成本的降低。再次,依据当地绿色旅游发展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企业进行绿色服务与产品的生产与提供进行合理的财政补贴,并且对绿色旅游企业进行贷款优惠的提供[9]。而针对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旅游项目,可以通过提高贷款门槛的方式来抑制。最后,依据实际情况当地资源利用政策、产业政策的科学制定,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绿色消费的提升。需要注意,上述政策措施的提出,可以通过综合应用的方式来实现合力促进绿色旅游发展。

(三)融入科技优势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其节能减排能力的提升意味着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有效的创新和升级。而相较于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设备,虽然节能减排设备的应用成本相对较大,但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节能减排设备的应用势必会为景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降低,推动绿色旅游的长远发展。例如,绿色饭店的建设,俨然成为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智能浪潮,在具体绿色饭店建设过程中,其中建筑布局、水资源利用、湿度保持、电器应用、温度控制、垃圾处理等方面均采用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实现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践行[10]。而在绿色饭店设计过程中,侧重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以及地热能的应用,在绿色饭店施工建设过程中,则会采用绿色环保型材料与技术,并且施工期间通过施工管理的强化,实现对施工材料的节约,以此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的发展需要侧重对科技元素的合理应用。

(四)构建完善绿色消费引导模式在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联动新媒体以及相关企业构建完善的引导消费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的合理制定,并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侧重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的体现,突出当地的特色服务,进而实现当地形成具备特色的绿色旅游服务以及旅游产品,并构建完善的绿色旅游产业链。此外,若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众多,则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游客容量的确定,并且施行淡旺季价格调整的策略,引导消费者与游客在各个季节均匀出游,实现对景点资源的有效保护,对景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而社会媒体则需充分发挥出自身导向作用,帮助民众在出行期间养成正确的绿色消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