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

第1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138-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基曼(Martin E.P.Seligman)。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何生活得更加幸福,增进人类的健康与幸福,如何使具有天赋的人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进行研究,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它更加强调研究人性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的美德和力量,帮助更多的人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自我,强调研究的主旨在于发挥人性的优点与价值,探索人类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开发人的智力,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创造力等。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重新审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树立全新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第一,有利于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由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误区,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关注了心理问题的消极面,教育的模式定位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念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真和价值。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真正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同时也是对消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警醒。这样,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进行科学的整合优化。

第二,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遵循“心理现象解读—心理问题分析—探究应对策略”的单一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狭隘单调。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病理模式偏离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偏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促进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和积极的潜在的巨大心理能力,这种价值取向对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第三,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也强调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尊重的、平等的咨访关系,但因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远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还需我们进一步改变思维,继续努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摆正心态,一方面要积极接纳学生,积极看待学生,平等地尊重学生,同时,要理性地审视自我,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理性构建积极的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

第四,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开设专题讲座等。积极心理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感,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积极的人性观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利用一切积极资源,形成聚合优势,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辐射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应该更加多元,更加宽广。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科学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科学合理地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问题。目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存在理解上的局限性。从认识层面上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目标定位单一;从实践层面上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简单,注重问题解决,忽略内心潜智的开发与积极情感的调动。这些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科学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以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为宗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最终的理想是让学生生活得更加有意义,更加幸福。具体目标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发展性目标。针对全体学生,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意识,优化人格品质,促进全面发展。二是调适性目标。针对部分或个别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危机,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并培养具有超长才能的学生。

2.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应该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在消极心理学统治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集中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重点在于解析心理异常现象,注重心理问题解决。在积极心理学引领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含更加丰富的内容: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思维、积极的意志品质等;应该更加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全体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上。应该继续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自我,客观认识现实,积极悦纳自我;应该积极丰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科学策略,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控制;应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其挫折承受力;应该客观解析各种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积极应对各种心理危机;应该促进大学生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优化人格系统,提升人格品质。

3.积极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积极心理指引下,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一种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这种格局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积极参与,形成合力,需要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有利资源,积极构建一种优良的完善的组织系统。那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开展咨询辅导工作的狭隘思维必须予以摒弃。当然,采取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决于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取决于高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远远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都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积极的人性观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宽泛的视野,更加全面的思维,充分挖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源,积极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4.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

构建平等和谐的主客体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种把师生对立起来的非理性的教育观念必须予以改善。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的人性观、积极的主客体关系对于我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发很大。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是平等的关系,师生都是一个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双方都要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一是教师要学会真正地尊重学生。每个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都不一样,所思所想不尽相同,教师要学会完整地接纳他们。尊重学生就要做到一视同仁,以理服人,信任学生,还要充分地保护学生的隐私。二是教师要积极热情。热情要体现在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要学会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热情解决他们的一切困惑,用热情激发培养大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对他人的爱。三是要学会共情。教师要真正地学会体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有同情心,学会换位思考。最后,还要积极地无条件关注学生。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要给予积极关注,及时予以有效地指导和帮助。

5.完善和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积极营造和谐高雅、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继续完善相关制度,不断规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心理学工作者和全体教师的智慧,努力营造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健康成长的优良氛围,应统筹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结合高校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全过程,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构建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要充分实现“课程教学体系、日常宣传教育体系、咨询辅导体系、素质拓展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的有机结合,继续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构筑他们的终生幸福提供源源不断的积极能量。

参考文献:

[1]钱兵.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 中国学校 卫生,2007(9).

[2]胡慧. 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安庆师范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3]庄海军,等.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J]. 高等函授学报,2008(11).

[4]苗元江,等. 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3(3).

[5]钟暗华.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 徐州师范大学学 报,2010(9).

收稿日期:2012-11-01

第2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格里曼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当前的心理学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重视不够,因此要把关注发展人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关注人们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美德和品质,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以此激发人们的积极心态、优秀品质,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去开创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主观层面。重点研究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第二,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人性中积极美好的品德的形成和评测,例如友好、智慧、尊严、仁爱、进取等。第三,集体层面。重点研究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的组织环境与社会制度。

二、积极心理学对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一)供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S供电公司的上级单位――云南省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多次强调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从S供电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看,经过多年来对员工进行的系统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员工培训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主要表现在:

1.以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由不参加培训。部分公司的领导没有把培训摆在应有的位置上,错误地认为培训可派可不派,认为抽调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会影响工作,调班、请人代班增加了单位的负担,总是把眼睛盯在完成当前任务上,忽视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工作忙为由,不派员工去参加培训。同时他们认为,培训内容可学可不学,认为自学可以代替培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不必到培训中心接受专门培训。

2.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一些员工认为,学习不学习无所谓,提高不提高没关系,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而是乘机放松休息。因此,培训期间部分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经常迟到或早退,更为严重者在家休息不来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员工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岗位竞争意识,没有认识到培训其实是员工的一种福利,反而认为培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或者选择放弃。

(二)积极心理学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在社会各领域里被推广和运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引入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地工作和幸福地生活。从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看,S供电公司引入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增强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企业要认识到每个员工都有优点,通过挖掘培养员工的素质和潜能,不仅能让员工成就自己、获得幸福,而且也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供电企业中,人力资源同样是最关键的资源,S供电公司只有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员工才能体会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才会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

2.提升管理者教育培训员工的技巧。积极心理学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安排合适的员工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不同员工的作用,这样会激发员工认同自己、欣赏自己的信心和热情;员工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这必然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与潜能,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措施。

积极心理学同样要求管理者要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员工,通过模仿、表情反馈等积极情绪的表达,营造积极的气氛,让公司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学会情绪管理,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不轻易对员工发怒、不随意显露出悲观情绪等,为员工带来正能量。

3.激发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情绪如满意、兴趣、快乐、自豪和爱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心理和生理恢复力,有利于增加社会联系,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人际或者社会活动。积极心理学重视发掘人性的优点,认为培养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发掘员工的积极人格,使每个员工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学在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一)加强学习与宣传,明确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

1.大力宣传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S供电公司首先要介绍积极心理学,让全体员工都能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帮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对公司和员工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入,让员工逐渐学习到心理学知识,更容易接受教育培训工作,便于公司更好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并提升培训效果。同时,通过在公司内部的广泛宣传,可以在整个公司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

2.加强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接受的理论教育基本是以传统心理学为主,因此,对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例如人事部、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培训是积极心理学成功应用的基础。他们是直接面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的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推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的影响,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并注意实施细节,保持教育培训各方面工作的一致性。

3.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S供电公司要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切实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重视员工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品质。把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司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从培训计划到培训实施,再到培训评估和培训反馈,始终把积极基调贯穿其中,无论是战略层面、方案层面还是技术方法层面,都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培训前期以积极基调为主,后期又不能贯彻的矛盾情况。只有把积极的基调与目标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局,员工才习惯接受,增加对公司的信任感。

(二)从公司角度引导教育培训工作

很多企业过去一直把教育培训看作是员工的福利,认为企业要为员工培训工作付出很多成本,去帮助员工成长和进步,认为这本是员工个人之事。其实大家都知道,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企业要转变理念,把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让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教育培训的目的。

1.把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S供电公司应从自身战略出发,明确公司需要的员工素质和能力,进而通过教育培训去发现、强化,在帮助员工进步的同时实现公司的更好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意义是深远的,这从它宽广的应用领域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公司的教育培训应围绕积极心理学理论,帮助员工成长、推动公司发展,同时扩大公司在员工中的影响力、提高接受度,更好地为公司和员工服务,达到二者的和谐与双赢。

2.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个体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物化为日常的行为。S供电公司在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员工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使员工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因为员工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员工一旦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就会愿意为企业发展而奋斗。对公司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也自然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通过教育培训弥补自身的不足。

S供电公司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员工对教育培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摒弃以往的消极应付心态。公司可以在培训时聘请相关领域的成功者,分享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这些成功者在职业生涯起步的时候和企业员工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的分享,可以让员工意识到,持之以恒的努力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从而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积极心态应对教育培训活动。

(三)重视教育培训技巧的运用

1.优化培训内容。乐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个人的绩效,因此我们要在培训内容中重点培养员工的积极乐观态度。积极乐观态度的养成需要公司从培训的角度入手,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企业培训课程中。积极心理学的融入不仅仅是体现在各种培训方式中,如研讨法、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更重要的是要系统地形成一个对积极心理学作简介和如何在工作生活中运用的课程体系,重点介绍各种积极情绪养成的方法,包括乐观情绪的培养,感激的培养,同情心的培养等等。通过培训让员工养成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利于他们解决工作中的事情,也有利于他们稳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从而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加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2.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不同培训方案。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目标和关注焦点各有侧重,对各个要素的需求程度不一样。所以公司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在培训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不同的积极心理学培训方案。

第一,青年员工。对于18~29岁左右的青年员工,他们重点关注教育和家庭、发展人际关系、获得晋升和较高的薪酬回报。而青年员工一旦在某方面受挫,极易灰心丧气,因而乐观情绪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在培训中就要引导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认知辅导;重点培养员工的决策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抗压能力,注重发展员工的沟通能(下转180页)(上接176页)力、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心理。

第3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概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58-01

一、自我概念的概述

自我概念一直是有关自我问题研究的核心课题。虽然在自我概念结构方面的提法不尽一致,但各种观点的相容与共通性却是很高的。自我概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总的来说,自我概念不是个别的心理机能,而是一个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它的内容十分庞杂,通常自我概念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镜中自我。以在校青少年来说,就有能力自我、班级自我、家庭自我、同伴自我、身体自我、道德自我等等。谢夫尔逊等人提出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自我概念模型,认为自我概念由不同的抽象层级的概念所组成。最高层是总的自我概念,下层是较具体的自我概念,如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等,再下层是更具体的自我概念,如学业自我概念中数理学科方面的自我概念,人文学科方面的自我概念等。这说明一个人的总的自我概念是由许多特殊的自我概念构成的,而这些特殊的自我概念的性质将影响其总的自我概念的性质。

二、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大学时代是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并逐渐趋向成熟,同时也是自我概念问题较多的时期。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自我概念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等特点。具体来说,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自我认识的迫切和片面

大学生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紧迫感,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但自我认识客观性则不足。进入大学后,随着独立生活的开始,大学生们进入了“自我发现”的新时期,急于想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加之大学生认识能力还不够成熟,因而大学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还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对自我的理解和判断也流于浅表。

2、自我体验的强烈与波动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强度大,随着自我认识的发展,大学生开始重视自己在班中的地位与威信,对他人的言行与态度十分敏感,对涉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理想及异往等方面的问题,更易引起强烈的自我情绪体验。大学生的自我体验还会随情绪的变化表现出波动性。

3、自我控制的自觉和提高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自我控制的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善于自我控制。但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水平还不是太高,不善于及时、迅速地调整自我追求的目标和行为,也不善于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行动,大学生中的偶发事件频出等现象就是不善于控制自我的结果。

4、独立意向的过度与发展

大学生独立意向十分强烈,但又存在盲目的逆反心理。大学生生理发育已成熟,社会化程度也有了一定提高,因而在心理上有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希望摆脱对家长、教师的依赖,向周围人显示自己的主张和能力。但大学生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会“矫枉过正”,表现出盲目的、非理智的反抗,过分强调个人意志,对事物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从而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对独立意识的正常发展不利。

总之,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我概念发展水平较高,正逐步趋于成熟,有着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三、建立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

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全面客观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态度。意味着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和积极接纳和一个人对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1、全面客观认识自我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是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基础。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条途径进行:

(1)积极参加社会交往。一个人要想全面客观认识自我,首先必须积极进行社会交往,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米德强调,自我概念来源于社会交往,自我概念也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形成,因此,社会交往对于个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与别人进行比较。进行社会比较是每个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社会比较策略,对于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少同学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常常犯有严重的错误。因此,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3)留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留意来自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异性等多方面的信息,这样我们就能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当然在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过程中必须要虚心认真,从而不断调整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发展积极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是否能积极接纳自我,不仅与他是否能全面客观认识自我有关,而且与他的个人抱负水准有关。在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于大学生来讲,应该把抱负水准与自己的现实情况密切联系起来,把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这样由近及远,就会逐步走向成功。

3、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免不了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丧气,保持自信和乐观态度是积极的自我概念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每一个大学生要有强烈的实践和锻炼意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和各方面素质。“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必然会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反过来又会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197-02

1 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开展高校贫困生教育的优势

现代意义上的积极教育就是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增加的积极体验,以培养学生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实施的教育。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因此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指导我们的贫困生教育,有其特有的优势。

1.1 有利于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所谓的积极体验是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因为经济原因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当前高校学生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与社会舆论鼓励小康、富裕的大环境,使得“贫困生”这个原本仅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称谓,现在俨然成了一个消极群体的代名词。一些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群体更容易产生诸如自卑、孤独、抑郁、焦虑等情绪。容易对贫困的现实及自我形象产生消极认识,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更有利于对这些问题的矫正与解决,能使贫困生正确地认识现状,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

1.2 有利于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因此积极教育强调教育并不只是纠正学生错误和不足,更主要的应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扩展和培育。当前对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研究与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消极状态,更多的是探讨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贫困生如何走出困境。而对贫困生潜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塑造不足,一味地把贫困生看成一个弱势群体来对待,这样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积极体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1.3 有利于构建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积极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体验、人的品质的形成与环境是分不开的,并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的体验,意识到积极的环境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解决贫困生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学除了强调以贫困生个体为对象的教育外,也非常注重外部环境的营造。人的成长与外部环境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外界对贫困生有正确的评价,有充分的理解和积极有效的支持,贫困生才能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才能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进而巩固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

2 现阶段高校贫困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以往的贫困生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消极心态,对其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不、塑造不足,导致大多数贫困生除了知道应该怎么避免负面情绪外,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支持,对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关注不够

人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人不仅用思维而且用全部情感向自己证明对象世界,积极情感的培养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人的行为动力。贫困生问题产生以来,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贫困生的方针、政策。发现“保证每一个贫困生不因贫困而失学”是“硬指标”,容易检查和考核。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具体的,是“软任务”,不容易检查和考核。因此,在高校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注重贫困生扶持资金“量”的完成,忽视贫困生工作“质”的提高,对贫困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关注不够。对于贫困生来说,在经历了一段段一般学生不曾感受到的人生时,他们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心理更加强烈,在情感上渴望教育者能够像朋友那样平等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及时开导他们,结合个人实际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走出心理困境。因此要对贫困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落实经济帮扶是物质基础。但必须同时发挥情感的先导作用。

2.2 普遍注重贫困生个案问题的解决,对贫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

多数教育者认为,只要贫困生的基本生活有保障,能顺利完成学业,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助困工作就已经非常到位。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注重避免贫困生变为“后进生”,而对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生”考虑不多。更多的是关注生活上、学习上和心理上出现严重问题的个别贫困生,然而对于大部分当前基本情况良好的贫困生则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殊不知,如果这些学生在碰到疑惑和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与解决,亦有可能成为接下来的“三困生”。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健康的人更健康”,让所有的贫困生都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康成长,并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2.3 一味强调外界的给予。缺少正确的引导。以致贫困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

大多数人认为,要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只要国家政策到位,社会齐抓共管,号召贫困生周围的群体给予更多的爱与关怀,贫困生的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现在很多学校为了排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一进校就宣传各类补助政策,而对于贫困大学生应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解决实际困难,规划好大学生活却提得很少。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关键要从贫困生的自身出发,激发贫困生改变现状的动力,由内在理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一个真正和谐的人。贫困生问题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但是根本的是要树立贫困生的自立精神,助人自助,应更多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不能使其认为所有帮扶都是理所应当。没有得到帮助就起逆返心理。

3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贫困生教育工作发展到今天,笔者认为贫困生教育应从对少部分贫困生单一的修补功能,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所有贫困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上来。增强贫困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强幸福感,注重贫困生发展的潜能、独立意识、进取心等的培养,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3.1 培养贫困生积极应对困难的意识,充分发挥主体性

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困难更多地感受到的是社会的压力和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从消极的方面去评价所经历事情,从而容易丧失生活的信心。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应该引导贫困大学生用“积极”取代“消极”,注重调动

他们内在的积极力量,引导他们理解并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从而有效促进其主体积极人格的发展。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对贫困的现状有客观的认识,学习用积极观点来解释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看到贫困对个人成长具有的积极意义。让贫困生明白许多心理困扰往往与参照系选择偏差和消极的社会比较、以及自我期望水平过高有关。应选择适宜的社会比较参照系,设定自己人生的目标,朝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样将有助于贫困生忽略其他各种无益的干扰,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克服现实的困难,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

3.2 引导贫困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一个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力量源泉。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对生活的认识及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体验,也就是一个对生存环境的认知,是个体在现实活动中运用智慧的过程。造成贫困生各类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的物质贫困,更有贫困生对现实的非理性认知,他们容易夸大物质条件匮乏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条件认识不充分。“人不是被动地体验事件和环境,相反,所有的生活事件都是‘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与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当人们具有主动地寻求快乐的心向时,常常会赋予普通的或消极的生活事件以积极的意义,以提高快乐感水平。所以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增进贫困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学习的成就感,同学和老师的关怀,成功的喜悦,才能更好地摆脱心里的贫困,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3.3 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统,为增强贫困生积极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5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学习倦怠 积极心理学 积极品质 社会支持 教育者

[作者简介]王进(1975- ),女,河南南阳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学。(河南 开封475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计划项目“黄河水院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KXJS005)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97-02

一、学习倦怠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一)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业负担下产生的精力耗竭、感情冷漠和低成就感并存的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学习倦怠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个体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动力不足、急躁不安、逃避责任、缺乏控制、疲倦厌学、敷衍应付等消极应对学习行为,严重者伴随情绪衰竭、睡眠障碍、人际退缩、网络成瘾等心理障碍。学习倦怠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厌学情绪滋生、自我效能感下降等问题,而且对大学生的个性成长和自我评价均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因此,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

纵观学习倦怠的文献资料,研究者们往往将重点放在学习倦怠的成因、结构、过程、干预、对策等方面,在解决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时,大多以消极心理学理论出发,注重采取外力措施纠错学生的行为,缺乏从学生成长、学生本身存在的力量等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和预防这一问题。总之,对学习倦怠的研究还处在相对消极、滞后、被动的研究层次。

(二)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指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取向调整矛头的新革命,向统治了近百年的消极心理研究范式提出挑战,它将研究重点不再放在人类心理层面的阴暗部分,而更多强调人性的价值和优点,关注人类的健康、快乐、幸福、坚韧、乐观、创造力等积极因素,激发和调动人内在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正是防御和修正心理问题的“武器”。

运用积极心理学解决学生潜在的问题,着重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去缓冲问题,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并有效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针对当下解决学习倦怠问题模式的弊端,如果将解决措施调整为从依赖外界督促、权威指导、学生被动接受去解决、对抗学习倦怠,转为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激发其自身力量、指向其成长目标、转化为内在品质应对学习倦怠这一问题,这种积极的暗示会促使大学生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两点对于大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有直接的影响,这正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着力点。

二、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行性

(一)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为解决学习倦怠问题奠定了基础

人的进化过程中,有大量的“积极基因”被遗传、积累,因此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潜质。同时,临床心理学与管理学的实验证明积极的心理因素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研究学者通过环境设计、动机激发、行为强化等因素唤起被试积极的行为,教给个体适应环境和应对问题的技巧等方法,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品质和生活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对预防保健和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他们自尊、敏感,渴望认可又惧怕失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挫折打击后出现学习问题、情绪困扰、学习上的退缩行为属于正常现象,这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阶段。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不仅表现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营造良好心态、体验快乐情绪、保持积极人格特质上,而且体现在面对困难、挫折如何积极预防和应对上,这才是积极心理学现实意义的内核。同时,研究表明,受过挫折事件并调整过来的人们,对现实的评价更积极和稳定。其次,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乐观、向上、自我控制、坚持等积极力量正是对抗学习倦怠最核心的要素,这些核心要素的激发需要教育者提供更开放且多元的组织环境。再次,学习倦怠研究表明,每个出现学习问题的大学生,对外显露的是学习问题,而实际隐藏在内的是个人的心理问题或家庭问题等。大学生出现学习倦怠,有目标缺失、学习枯燥、方法不当、压力过重等原因,但更多的是在迷茫时期方法指导和人文关怀的缺乏。作为一门以发现人性价值和创造幸福为目的学科,积极心理学可以为缓解学习倦怠问题提供理论的指导。最后,在研究大学生学习问题时,通过训练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知评价,体验积极的学习情绪,学会积极的学习行为,完全是切实可行的策略,不仅可以融合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而且可以从教和学两方面提高学习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思路

(一)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多种多样,从低至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敏感、自尊、自我意识感较强的大学生,他们都有渴望成功、追求完美、获得认可、实现自己潜在价值的积极动因。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在大学生的学习激励时,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有效需求点,增加激励效果。教育者在认可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明确自己的目标,避免成为迷茫、困惑的人。研究发现,学习倦怠感较强的学生大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的“迷茫一族”;另一类是目标动机太过强烈,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刻板一族”,稍微偏离目标,就对自己进行严惩,久而久之,自己的信心、目标都在动摇。这两类大学生都不会树立目标,不会用目标引领前进。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寻找兴趣和天赋,学会学习和思考,脚踏实地,把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避免成为迷茫困惑、应试机器、孤独被动等可能造成学习倦怠的因素,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处理学习倦怠最重要的一步。

(二)调整认知,用理性思维看待大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积极的认知方式。艾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个人对事件的信念、评价和解释。在大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情绪耗竭及不当学习行为时,要引导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正确归因,合理认知自己的成败,不要动辄以绝对化、灾难化、以偏概全等方式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当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因为“笨”“不如别人”“没有前途”“宿命”等不可控因素时,个体会丧失自尊,对失败感到羞辱,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作用。这种思想如果不加以阻止,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上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听之任之,最终不做丝毫努力等。反之,如果以理性思维去诠释学习问题,如“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努力不够”“这个事有些失败,但不代表我个人就是失败的”等,个体虽然对学习问题感到难过,但不会丧失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的学习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努力、调整学习方法等途径来改变的。

(三)践行大学生学习和知识主体地位

要改变长期“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模块,践行学生主体地位和知识主体地位。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均强调自主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及学生自己决策学习的可能性。许多学习倦怠感较强的学生感觉在学习中缺乏控制感和决策权,自己是受教育和改造的客体,学习被固化为枯燥、限制时空、缺乏个性的机械活动。因此,要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控制感、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有权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选择和决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决策以及参与学习环境的设计等。同时,确立学生知识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被知识霸权所压迫,机械地反射知识传递的信息,而是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等。

许多人担忧传统的“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方式被弱化,在当下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保障。实际上,这一点是不用担忧的。应试教育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其学习潜力,这种力量是巨大的。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习的监督者和过程的操纵者,而更像是一个导演,搭好场景,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学习,教育者是更高层次的“操纵者”和“管理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管理在对自主性日益增强的大学生来说更为合适。在他们遇到诱惑、挫折、困难时去启发他们,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纳,从而去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的自信心。

(四)助力大学生成功,以成功孕育成功

动机心理学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完成任务可能性的期待,即概率大小;二是任务被个体赋予的价值大小。该理论运用在学习倦怠的学生身上,即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方式,竭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体验理论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提出“成功更能孕育成功”的教学理念。教育者要以学生为本,助力学生成功。在目标设立上实事求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程度,引导学生构建阶梯式目标,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成功成为可能;从认知方式上给学生灌输“人人都能成功”的信条,改善他们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效能感,以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保障上为学生创造成功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评价上抛开过去纠偏、评述的消极方式转向欣赏、鼓励性评价;在行为上指导和强化学生的成功言行和方法促进其更大的发展。

(五)提高大学生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当大学生遇到学习倦怠问题时,能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来缓冲学业上的不当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二是大学生主观感受社会支持力量的强度;三是大学生自觉发挥社会支持的能力。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异质性越强,则社会支持系统越易发挥缓冲和保健作用。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群体是教师和家长。他们主观感受到师长对他们无条件的支持、理解、欣赏、关爱等情感体验对降低学习倦怠感非常有帮助。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和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的期望和评价会减轻他们对学习的焦虑与压力感,提高学习动力,认同学习的规范和要求,发掘积极因素去学习,这与积极心理学倡导帮助人们寻找积极动因对抗学习倦怠不谋而合。同时,大学生遇到学习倦怠问题时,会利用积极宣泄、正确归因、请求帮助、寻求心理平衡等方法自觉发挥社会支持的动力作用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第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7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突发事件;积极的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40―02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长期以来,心理学主要致力于对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研究,偏重于对人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998年,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赛里格曼(Martin.E.Seligman)倡导并发展起来的积极心理学将人们的视角从关注心理疾病转到开始关注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坏的地方,也要努力构建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致力于治疗抑郁痛苦的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积极心理学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

在积极心理学框架里有三个相关的主题,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二是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三是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积极主观体验的产生。关于这三个主题的主要观点如下: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在积极的主观体验中往往伴有积极的情绪,而积极情绪相比消极情绪更能给我们安全感。消极情绪是时常提醒我们注意环境的危险,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变得狭隘,而积极情绪则使我们关注未来而不是当前,它的作用在于能够指引我们参与增强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活动中。

在积极的个人特质中,良好的性格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一系列积极素质的综合体,特点是有洞察力、团结合作精神、善良和充满希望等等。这些良好性格特点我们称之为性格力量因子,它们能够使个体在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困难时,在意志力量的驱使下最终达到目标。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训练,提高人们相关方面的性格力量,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渡过危机,而且还能在危机过后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

而积极机构的作用就在于它应该是有助于它的成员获得美好生活的组织。对于学校而言,良好学校的特点是具有明确和公认的学习目标,即学习的立足点是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方向在哪里。好学校应该能帮助学生成为高效的终身学习者。这样的学校应该首先提供给学生感到安全的环境,通过明确指导使学生成为富有爱心、富有责任感并最终成为建设性的社会成员。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原因

1.管理不到位

现代的大学生都是90后,90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大多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在很多事情上更乐于突出自己;他们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当前现状,价值观也更加现实,他们往往对自己充满自信,但做事情一旦失败,抗挫能力却很弱。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管理方式也应该讲究科学,如果我们还是用老标准去要求这些学生的话,势必会造成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2.预防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危机意识,只注重突发事件之后的事后干预,注意建立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机制,却忽视了预防机制的建立。

3.教育目标功利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强调“有用”,要学了就有用。而现代中国教育越来越功利化,学校像工厂,学生像产品,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当面临突发事件时,这种心灵的缺失会促使学生做出极端的事情。

(二)家庭原因

亲子关系的好坏对孩子的性格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家庭是塑造孩子个性的工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另外,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或者是离异,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会觉得是他自己不够好才导致父母这样,带着这种阴影生活对孩子的性格、今后的事业以及婚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学生自身原因

1.环境适应能力

最典型的是大一新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一切都是父母打理,来到大学后,生活问题、学习问题接踵而来,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2.思想不成熟

现在的90后大学生是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但又依赖父母、老师,情感不稳定,容易冲动,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力,易做出极端的事情。

3.缺乏性格优化意识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缺点,性格是可以塑造的。上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是获得自我成长――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现在的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往往是从对方找原因,指责对方,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大家各不相让,人际关系很容易起冲突。

三、积极心理学对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启示

(一)学校应端正教育目标,创设积极、宽松的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投入,以及增强其面临困难工作时的决心和勇气。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而不是因为外部的压力去被动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个人特质为主,而不是单纯地以学业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

易中天在《中国教育丢掉了根本》一文中提到:今日之中国,学校是工厂,院系是库房,班级是车间,学生则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只不过有的镀金,有的镀铜,有的压了塑料膜。但指导思想和生产模式,则是一样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有人去想。必须改正。怎么改?回到根本,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每个人都成为“真正的人”。的确如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体验积极的情绪,努力帮助他们成为高效的终生学习者,通过明确指导使学生成为富有爱心、责任感,最终成为建设性的社会成员。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获得生命的意义

以塞里格曼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家,把积极心理品质划分为六种核心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造力、求知欲、真诚、善良、宽容等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树立性格优化意识,获得对生命新的感悟,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训练,提高学生相关方面的性格力量,在面对困难和突景时能沉着冷静处理。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Peterson著,徐红译.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易中天.中国教育丢掉了根本[J].中国青年,2014(14).

[3]李志宏.关于高职院校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昆明治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7).

第8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生;自我教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激烈化的社会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考研已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选择,但就业市场并非如此乐观。有些人开始抱怨高学历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提升的空间和价值,甚至有人称研究生已经贬值,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学校应该正视这种心理问题,正确把握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并指导研究生实现自我教育,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上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积极的克服困难,并利用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环境,这对提高并完善研究生自我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思潮,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相似的理念,主要包括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等;在个人品格层面上表现为爱的能力、潜力等;在团体或组织层面上表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等。其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KnnonM. Sheldon) 和劳拉·金(Lawra King),他们对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指出了其本质的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贯穿其中的整体研究特点有:首先,研究积极情绪。从主观经验的角度来看,它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以及对构建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其次,研究积极特质。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心理素质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潜力和创造力,构建积极的关人际系能力。最后,研究积极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非常注重活动的团体和社会机构,这将有益于学校和社会等组织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特质,并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二、 研究生自我教育分析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把自我教育又称自我修养,是指受教育者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广义的自我教育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过程。狭义的自我教育是一种自我批评的道德教育方法。综合学术界的观点,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可定义为研究生在高校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阶段,以达到认识和完善自我的活动。“自我教育决定整个教育的成败”,教育虽然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组成,但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而所谓“内化”,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 2000) 3 号]指出,“在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指导的同时, 充分调动研究生在德育中的自我教育主体意识。”研究生是国家高端人才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自我教育是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这有力地说明了自我教育在研究生德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

第一, 从研究生自身特点来看,自我教育有较大优势。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研究生的学生类型范围较广:有本科应届或往届毕业生,还有一段工作经历的脱产学生或在职学生;研究生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比较大。此外,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群体, 知识面更广,知识结构更完整。各方面比本科生更为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强,更具备自我教育的条件。

第二, 从研究生培养目标来看,自我教育举足轻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自我教育主要是个体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达到人格的升华, 使品性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将完善个体与素质联系起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全人格。

第三, 从研究生培养模式来看,自我教育不可或缺。现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多采用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导师负责制,这种模式对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要求更高。研究生的培养和学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学习生活相对分散。这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调节能力,克服和矫正不良意识和习惯。

第四,从研究生培养质量来看,自我教育是保障。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价值在于提高科研意识和学术研究水平,而学术发展亟需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独立科研的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都依赖于研究生自主发展水平的提升,而自主发展的前提就是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只有提高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才有保障。

由此可见,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 高校要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及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因此,自我教育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的的关键环节。

三、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自我教育中的应用

(一)体验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个体对过去的满意、对现在的幸福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强调大家要主动去选择快乐,学会建构快乐的方式,从实践中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行为。自我体验是我们的客观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各种情感体验,从低到高有认同、体验、内化三个环节。如果学生有积极乐观的情绪,那么它将有强大的自我控制力,能够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工作热情,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研究生参加自我教育、自我体验的活动。为此,应提倡人性关怀,更加注重尊重研究生具有个性的积极经验,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三个方面去明确研究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相互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我教育。

(二)塑造积极的特质

积极的心理特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培训和发展这些积极的特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的品质,就可以减轻人类的痛苦和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开设研究生积极心理学课程,其内容包括如何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以及如何获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感。旨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潜力,提高积极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因此,如果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用积极心理学分析问题的话,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和客观的认识自我,有意识地提高自我,为自己建立严格的标准,并从积极的角度完成自我评价,从而改进教育的过程。

(三)树立积极的榜样

积极心理学除了内在的积极作用外,还需要外在的动力去牵引和指导,这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导师应该为研究生自我教育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活动的领导者、执行者和主导者,其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培养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成功或失败。在学校,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与导师的关系十分密切。导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教学上的授受关系,还是一种人格上的民主平等的关系。研究生在导师的引导下,从思想道德上来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水平。其次,发挥研究生党员和干部的带头作用。作为研究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研究生充分发挥着自身在学校和研究生群体之间的桥梁作用。因此,通过严格的研究生干部选拔制度,以提高整体水平和各方面素质、充分发挥榜样为目的,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措施,增强自我认识能力,充分履行学生党员和干部在其中的带头作用。

(四)构建积极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人的积极特质是与环境、社会都分不开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校园文化和环境属于学校潜在课程范畴,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服务重要岗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和展现积极的力量,对实现自我教育非常有用,而个人也可以在与校园环境的互动中充分地表现积极,造成两人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为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学校、教师和研究生管理机构应开展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志和期望,支持他们按规定独立自主地展开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发展一个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一个民主,文明,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在一个安静和美丽的校园里。

四、总结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把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其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积极的人性论。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种种理念与自我教育通过主体的潜能开发而发生作用机制不谋而合,对研究生独立人格养成和塑造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自我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艳霞.当代中国研究生心理问题及自我教育的实现[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32-34.

[2]全鑫,张栋科.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路径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1(02):09-11.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

[4]胡晓芳.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

[5]朱一飞,武琳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阅读,2011(10):28.

[6]银星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J].传承,2009(11):86.

[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8]翁诗环.大学生自我教育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15.

[9]秦训学.自我教育——研究生德育的重要形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4):58-59.

[10]陈闻.研究生自我教育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8)::23-26.

[11]柳林.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247.

第9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肩负着传授道德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任。但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实效低下,难以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课堂教学“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加之崇高的人类道德理想和泛政治化倾向的德育目标空洞而遥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德育课如何“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放松、无对抗的心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并逐步认同、内化,优化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心理暗示的内涵

《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心理暗示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是在无对抗情绪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暗示往往不易受到个体的抵触和对抗,容易被暗示对象所接受,会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

心理暗示法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将心理暗示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暗示教学法理论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暗示则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人的学习活动是意识与潜意识交织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而实际学习成效受制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协调状态。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意识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潜意识也在吸收各种信息,并对意识时时刻刻地施加影响,增加或削弱意识学习的效果。当意识和潜意识处于积极和谐的相互作用状态时,学习效益就会成倍提高;反之,当潜意识处于消极状态或抵抗意识活动时,学习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激发起潜意识并诱导其倾向于学习对象,最大限度地将潜意识与意识协调起来。因此,教学应力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正如洛扎诺夫所说,暗示教学法“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组织起来”。实践证明,通过心理暗示手段,能够使受暗示者具备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指导这种倾向和个人的动机、兴趣、期待、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发挥出受暗示者的积极潜力。

心理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大教学流派。近年来,心理暗示教学法在我国学校中也逐渐得到重视。有人认为,心理暗示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改革的新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将心理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和经验渗透到德育教学实践中,以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青少年由于其心理不够成熟,人格尚未独立,具有一定依赖性,受暗示性较强,同时青少年具有逆反心理,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在德育课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暗示方法,将德育知识和道德规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通过人和环境的暗示作用渗透,相比直接的教育方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暗示环境

暗示机制存在于人和环境的关系之中。环境心理学认为,任何环境都易激起人的情感共鸣,它是产生熏陶作用的重要因素。环境以各种方式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做出反映,养成习惯,形成观念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许多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

课堂心理环境是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它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同心理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环境可以分为人环境和物环境两方面。人环境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所形成的心理场。教学中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氛围,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所谓物环境就是周围物体与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心理场,如教室布置温馨整洁,课桌椅摆放井然有序,灯光柔和明亮,班风标语积极奋进,一个整齐有序、轻松舒畅、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因此,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环境来感染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能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在和谐的人环境和物环境中感受和领会规则、秩序、尊重、平等、民主等等。

(二)暗示者——教师权威的运用

心理暗示的成功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受暗示者对暗示者存在的“自卑、自贬心理”——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暗示者比自己更高明更具有智慧,自己应该向暗示者请教,接受他的判断和影响,甚至放弃自主思维。当然,这样的自卑、自贬心理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受暗示者很少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所以,暗示者的权威性及受暗示者对他的信任度,对暗示的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威信来自于师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教师的威信越高,相应地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威望、信任度越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越强烈,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尊从效应”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学生愿意服从教师的规范和要求,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认同、接纳教师传递的理念和价值观,努力使自身行为更趋向于教师的期望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所以,德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威信,在民主平等、双向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利用自己的权威作用,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运用多种心理暗示手段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

言语或非言语的心理暗示手段,如语言、手势、表情、体态、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都可以含蓄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起到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的作用。如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竖起的拇指等,这些都是心理暗示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鼓励,找到自信,赢得力量,消除戒备和对抗心理,形成支持性的课堂心理气氛和积极的情绪效应,从而强化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行为;而语气的转换、话语的停顿、眼神的凝视、表情的严肃可以暗示和提醒学生自律,抑制课堂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避免直接的批评和师生矛盾冲突。另外,师生间的、距离同样也可影响暗示的效果,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强,坐在后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弱。如班主任通常把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调到前排,以增强其接受暗示的强度,使其纪律意识得到强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和相对距离的改变来强化暗示。不管是哪种心理暗示手段,只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适当地运用,就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四)善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有缺陷。人的依赖性越强、人格越幼稚、主见越少,就越容易受别人暗示,“自我”越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学生的“自我”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倾向,而课堂上教师享有职业所赋予的权威,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教师要慎用心理暗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如教师往往会列举一些名人、伟人或历史人物寒窗苦读、逆境奋发的事例来激励学生,但无形中却渲染了学习的艰苦性,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反而望而却步。此时不如多给学生以“学习是有意思的、愉快的、不困难的”“我能成功”等积极暗示,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从事学习活动。又如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不能取代自我判断和自主思维,教师过多的提示、帮助,会通过心理暗示作用被学生无限放大,最终使学生缺乏自主性,过分依赖教师,思维潜能被压抑;教师对课堂上不良现象和学生违纪行为的放纵,暗示着学生的行为被认可,可以随心所欲,虽违反纪律却可以不受惩罚,误导学生藐视纪律和规则;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评价和贬低,会引发学生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教师对社会现象和现实事件的歪曲评价、偏激看法或愤恨抨击,容易诱发学生的倾向等。所以,教师要慎用、善用心理暗示。

(五)引导心理暗示向自我暗示升华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自身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是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相应改变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