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对学生管理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学生管理的建议

第1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论文关键词:留学生;管理体制;思考

论文摘要: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正在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和促进国外留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留学生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改善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以期为高校健全留学生管理体制提供借鉴。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据报道2006年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来华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对于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工作不仅是发展外交事业的重要部分,还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和促进国外留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目前我国高校的留学生管理体制

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的管理体制:1、由学校外事处统一管理的外办制。外事处下设留学生办公室,有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管理留学生事务,与学校其他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教学工作由学校教务教学部门负责管理。2、以二级学院管理留学生的学院制,采用管理、教学、后勤服务于一体的管理模式,负责留学生的全部事务。其中,我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就采取此种形式,留学生的管理归口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留学生科、留学生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3、单独设立留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备处级领导干部和专职人员,主要职能是招生和管理,教学主要由学校教学部门负责。

由于国内各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上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各院校的各式各样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和制度。目前不能以一种固定模式或体制来规范所有院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只能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特色,推动本校留管工作不断发展。

二、留学生管理工作上的难点

1、语言差异

虽然来华留学生主要以英语沟通,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都带有各自国家的语音特点,可能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理解。特别是新入校的留学生,他们对于中国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方法和语言沟通等方面都比较陌生。师生间缺少默契,语言障碍成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

2、思维方式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具有很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是很强的抽象性。西方人擅长分析和逻辑,思维模式是线性式;东方人见长于整体性,富有想象,是一种圆圈模式,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留学生管理中也会常常体现出来。对于不了解中国人思维习惯的国外人来说,理解和判断就有很大难度。

3、文化差异

留学生身在异国他乡学习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异国的文化影响,在异国学习就必须理解和接受第二国家的文化,这往往就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在刚入学时,留学生觉得一切很新鲜,这在心理和思想上是一个较大的转变,往往会给留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波动性,感受着异国文化的冲击。中国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主,注重人际关系,在群体之间相处时互相以对方为重;但西方文化思想基本是自我中心,个人本位,这些文化差异常常会引起冲突和摩擦,是开展留学生教育不可避免的矛盾。

三、完善留学生管理体制的探索

1、建立完善的留学生招生、培养和服务体系

高校留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要树立留学生教育新的发展观,形成以市场、资源、经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市场相适应的留学生教育服务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完善招生体系、教育培养体系与后勤保障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加强校际交流以及与境内外的教育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合作,扩大留学生招生与交流渠道,通过政府奖学金渠道,吸引优秀留学生,提高学校知名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渠道,招收外国留学生,扩大学校影响力。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留学生教师和管理队伍

为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一方面,学校必须制定汉语教师聘任制度,严格教师考评制度,多元化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定期请专家学者来给教师讲课,组织教师开展讲课比赛,选送优秀的教师到重点大学进修,帮助教师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留管人员首先要具备高尚的爱国思想,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荣誉,民族尊严,注重自身形象。其次,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留管人员须保持政策性、知识性为一体,首先要掌握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和各项原则,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尽善尽能回答留学生提出的各种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再次,有无私奉献之心。留管工作都是很繁琐的,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精神才能把留管工作认真细致的做好,尽心尽力给留学生最大的帮助和服务。

3、努力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随着国家和学校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学校已经为留学生设立了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在一些学校应用的网上辅导教学系统,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在当今国际生活越来越趋于多样性,汉语在全球推广进程的快速发展中,留管工作将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更新留学生管理观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留学生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磊.浅谈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和人员素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2):111-112.

[2]裴玉梅.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3, (2):67-69.

[3]傅卉.地方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心理误区与对策[J].高教研究,2006,(8):4-5.

[4]李琳.谈如何做好高校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J].黑河学刊,2007,(5):104-106.

[5]黄政.试论留学生管理中的标准化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8,(5):236-238.

[6]李艳.地方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策略浅析[J].学术探索,2006,(5).

[7]高桂林.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

[8]张融融.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扩大留学生规模[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第2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1.1 高校学生档案的含义和内容

高校学生档案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信息材料,形象的说,它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材料积累,同时反映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环节。在学生毕业离校后,这些信息材料的本质发生变化,以“人事档案”的身份重新启程。

高校学生档案主要是指涵盖学生的入学(招生)、入团、入党、学业、奖惩、毕业等重要信息,学生经过高考,进入高校时已由所毕业高中转入学生信息档案,那么,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形成的新的信息材料,就是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1)学生基本信息;(2)入学材料;(3)学业概况;(4)思想政治表现;(5)身体素质状况及心理素质水平;(6)技能情况;(7)社会活动情况及评价;(8)信用情况(9)奖惩情况;(10)毕业材料。

1.2 高校学生档案与其它高校档案的区别

高校学生档案与其他类档案相比较而言,具有过渡性,记录的是以人为主的信息积累和管理,不具有长期性和永久性等一般档案信息的特点,因此学生档案的过渡性使其具有学生培养的过程性,学生档案的构建与管理不能与其他档案管理实行“等量齐观”的管理方法。

2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多遵循高校档案管理基本模式,学生档案由系部进行学生原始信息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初步整理,涉及上交的档案则遵循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办法,上交至综合档案室存档保存。学生档案有其特殊性,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信息资料,与学校其他档案资料不同,具有过渡性,对于学生档案管理而言,过程性是其重要的特点,这也使得传统档案管理上交模式不适合学生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

2.1 系部学生档案管理混乱,不规范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学生档案管理成为学校综合档案管理部门或者学生管理部门的附属品,学生档案无专人负责,兼职管理广泛存在,这使得学生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不受重视,通常在学生毕业年度突击整理,学生档案材料填写时常不规范,缺漏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档案被视为“中转的纸张”,随意堆放处置的现象普遍。

2.2 学生档案内容单一化,无个性

中学时代形成的学生信息资料成为高校学生档案的一部分,大学时期形成的新的信息资料有学生成绩单、学籍登记表、健康情况表等,这种单一化的高校学生档案资料现状难于全面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能力。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责任是培养、教育合格师资,素质培育尤为重要,作为“准师资”的师范生在大学期间的记录应是丰富多彩而非呆板枯燥的,师范教育要培养的师资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2.3 学生档案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受高校综合档案管理的制约,学生档案管理方式更为落后,学生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信息化的管理仅限于学生基本信息的简单检索和查询事务,未形成数据库形式的电子档案信息,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信息的高效利用需求。

2.4 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高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园”,高校各职(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76页)能部门、教学系部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服务的。授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是学生面对最多的两大群体,受教学计划、开课安排的学期或学年限制,授课教师只能在任课年度形成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些信息材料。与学生沟通最多,联系最紧密的是学生辅导员,他们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生信息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者。

3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行学生档案管理的专职化

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联系最为密切的管理者群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很多院校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没有专职的辅导员队伍,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一方面使得学生辅导员本身不重视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使得对于学生的管理流于形式。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专业、负责任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用教育工作者丰富的情感、专业的知识、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投入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师长兼朋友。对于各院系的学生档案管理,应配备专人进行管理,认真完成档案的形成、收集、汇总、检查、上交等工作,保证学生档案的真实无误。

3.2 构建过程性学生档案,加强对于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学生档案不应该只是记载学生成绩及其学籍情况的“冷表格”,而是成为记载学生在校期间“鲜活”生活的“成长记录”,构建过程性学生档案势在必行,过程性学生档案的管理要求要具有一支负责任的专业档案管理队伍,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和学生管理经验,能够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的点滴提炼升华,构成具有生命的档案材料,笔者认为:在学生在校期间,构建学生特长档案、诚信档案、社会实践档案、公益活动情况档案、文体活动情况档案,将学生的学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综合考察,并给予科学的评价,为将来学生的就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这必然会加重学生档案管理者的工作量,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从学校人才培养全局的角度,提高对于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物质、设备、人员给予保障,惟此能够保证学生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

第3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一、民主评议机关工作进展情况

1、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玉兰同志为组长,区委副书记俞成辉、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杨增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文生、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王延风、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钱崇禄同志为副组长的民主评议机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春玲兼任。全区各单位、各部门也都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

2、确定重点评议单位。我区将机关工作评议与市委提出的“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总体部署和区委提出的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相结合相结合,结合区情、结合当前中心工作,在普遍评议的基础上,确定了20家群众反映强烈,涉及民生民本的如区发改委、劳动局、教育局等单位或部门作为重点评议对象,目的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以及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被评单位通过民主评议促进行风建设,完善职业道德规范,认真纠正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吃、拿、卡、要”及“推、拖、慢、差”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

3、内容具体要求统一。这次评议机关工作的评议内容共分八项,涉及中心工作、政风行风、优化环境、政务公开、行政执法、廉洁从政、行政效能、民主评议方面,要求各评议单位、部门采取自评与代表评议相结合的办法,聘请行风评议代表,发放问卷调查表,召开座谈会26次,调查单位56个,提出建议和意见21条。四个重点评议单位共聘请行风监督员22名,对本系统行风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在评议中,区行评代表认真负责地制定详细的行评计划,不辞辛劳地深入基层明察暗访,不计报酬地撰写行风评议报告,保证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有的放矢,确保质量。

二、重点评议单位评议情况

(一)对区教育局的评议情况

区行评小组对区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工作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明察暗访。先后召开了教育局中层干部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教育局干部、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街道办事处干部对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执法情况、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反映。视察了中考考场、教师录用现场和中小学的开学收费情况。群众对区教育系统在行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需要继续改进的意见和建议:1)关于收费问题。学校在开学时违规违纪收费现象已很少发生,但尚未完全杜绝。少数学校仍有用“收款收据”收费等不规范现象发生。有的在开学后收取卷子费、复习资料费、补课费等。在收取饮水费方面,各校差别较大,饮水费不开收据,学期末无结算。今年9月开学后,少数学校乱收费现象略有抬头。此外,在少数学校开学收费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入学年龄,但未到学校规定的入学年龄的儿童入学要收一定费用,对借读生一次性收取借读费等。2)关于师德师风问题。大多数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群众反映良好。但发生在少数教师身上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如有的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长“请”去呵斥;有的考试时有意安排学生“互相帮助”;有的不让学习差的学生参加中考并要家长签字;有的下课就走,学生有问题找不到老师;有的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热衷家教,对本职工作不负责任等。这些现象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却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声誉。3)关于机关作风问题。群众对区教育局机关的工作作风基本上是满意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议加强对年轻同志的教育,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工作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和建议,区教育局制定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会同监察、物价、财政、纠风、减负等“教育收费监督网络”成员单位定期不定期开展收费检查工作,及时监督和纠正学校乱收费行为;围绕“治理教育乱收费和教育发展”课题,专程赴贵阳进行考察学习;成立“教育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对城区直管中小学共计27个单位全部实行“零户统管”,强化对收费的收支管理;为深化行风建设,以省、市、区重点评议教育系统行风工作为契机,为解决目前在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教育局党委专题研究下发了《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通知》,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为期6个多月的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造就思想过硬、师德过硬、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对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行高职低聘、缓聘或待岗,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对学校阶段性考核和对学校领导考核的内容。10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由区物价、教育等7部门参加的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专项检查,共计清退各项费用16万余元,对负有领导责任的5名校级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有关责任人在全区进行通报;针对局机关个别干部上班打牌问题,教育局纪委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2人党内警告处分、2人行政警告处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一名同志进行诫勉,区纪委在全区予以通报,并在机关开展了机关作风教育整顿,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在整改和总结阶段,区行风评议代表和区教育局聘请的行风监督员,按照民主评议行风考评标准,对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进行了评分,通过从社会问卷调查、下级单位的评议、民主评议行风量化考评、评议代表评议四个方面测评,评议等次为优秀。

(二)对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的评议情况

从6月份以来,深入被评单位及社会各界,对被评单位行风建设情况采取听、看、问、访、议等方法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明察暗访。经过群众评议,对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在行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区质监分局领导班子对行风建设工作十分重视,把行风建设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了“第一接待负责制”、24小时值班制、“廉政保证金”等制度。努力提高全局的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对行风评议中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边评边整改。行评代表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1)加强内部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提高干部行政执法素质,防止出现工作中“推、拖、慢、差”现象和执法中的不廉洁行为。2)产品质量的检验和鉴定,因区质监分局的检验职能虽然已经上划,但为方便群众投诉,建议区质监分局加强同检验机构的联系,以便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投诉中的有关质量检验和鉴定事项。3)加大对菜油、大米等食品打假力度,加强巡察,发现劣质食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4)理顺对外来产品实行先检验后进市的工作,为群众提供放心满意的购买环境。

对上述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区质监分局制定出了整改措施:新制定了《工作质量差错追究制度》、《考勤制度补充规定》、《主要工作承诺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制订“八严禁”规定进行警戒;加强业务培训力度,举办了行政执法、电脑知识、打假经验交流学习、“3C”认证、“质量管理与质量档案”等培训班,树立了质监系统“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在整改总结阶段,区行风评议代表和区质监分局聘请的行风监督员,按照民主评议行风考评标准,对区质监分局进行了评分。通过从社会问卷调查、下级单位的评议、民主评议行风量化考评、评议代表评议四个方面测评,评议等次为优秀。

(三)对区城市管理局的评议情况

区行评小组采取走访、座谈、实地察看、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区城管系统行风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群众对区城市管理局在行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局党委和党委“一班人”对行风建设高度重视,并且把行风建设作为全系统目标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日常工作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局机关和全系统各单位都成立了行风建设领导机构,使行风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通过抓行风建设,改变了城管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近几年来,在经费不足情况下,克服困难,使街道清洁了、环境美化了。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1)个别人员以罚代管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中华路几座人行天桥上一些小摊小贩乱摆摊设点甚至搭蓬经营的现象,采取罚款就了事,群众意见很大。建议依法取缔,保证天桥畅通;2)由于区城管和街镇城管体制未理顺,形成管理脱节,甚至相互发生一些利益纷争。建议区城管局应对此进行通盘考虑。人员可由区城管局和街镇双重领导,业务上由区城管局指导,执法上由区城管局授权;3)少数城管执法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有粗暴管理、不文明执法行为,建议加大管理力度,尤其加大对一线的城管执法人员进行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4)在城市改造中存在主动与其它部门沟通不够及工作交接班不到位造成交通堵塞的问题

对上述意见和建议,区城市管理局制定了整改措施: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了《民主评议行风责任书》,下发了《关于集中整顿学习的通知》,区城管局机关工作人员和局属各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集中进行学习整顿,对相关责任人员在全系统进行通报批评,制定《对着装人员的要求和纪律规定》、《城管系统工作纪律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规范了执法人员的统一着装,举办了4期400多人参加的执法人员培训班,并2次进行依法行政执法考试,结合“四创”和治理“五乱”活动,集中力量对相关地段进行整治,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整改总结阶段,区行风评议代表和区城管局聘请的行风监督员,按照民主评议行风考评标准,对区城管局进行了评分。通过从社会问卷调查、下级单位的评议、民主评议行风量化考评、评议代表评议四个方面测评,评议等次为优秀。

(四)对区国土资源局的评议情况

第4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发挥政府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职业教育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应发挥规划、指导、投入和监督的作用。在规划方面,政府要统筹配置职教资源,包括职业院校布局,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应承担不同的统筹任务,资源统筹应以市级政府为重点。在指导方面,政府要平衡老百姓对学历教育需求和企业对产业技术人才需求;要办好一些示范性职业院校,以此带动其他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投入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按照《职教法》规定,制定职业学校生均费用,对中职全额供养。在监督方面,中央、省、市、县应承担不同的责任,中央一级应通过立法和宏观政策指导,省级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具体制度实施中央政策,县市一级则要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对于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举办的职业院校,政府要加强监督和指导。

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当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混乱,教育部门和人保部门共同管理职业教育,出现政出多门、管理多头、统筹困难、资源浪费等现象。为此,建议统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关于统筹管理的层级,有人认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统筹的关键在中央一级,即从国务院、教育部开始到基层,形成系统的管理体制;还有人认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统筹重心在地市一级,因此,从地市层面统筹教育部门和人保部门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wWW.133229.coM而针对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中职与高职分开管理的现状,建议应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中职和高职,目前,湖南省教育厅已经实现中职、高职统一管理。在职业教育微观管理体制层面,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建设职业教育品牌与特色;实施职教师资队伍分类管理,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职教师资评审制度;以市地为单位进行专业统筹和学校的布局调整。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措施,大家建议应从招生制度改革、学位体系建立、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招生体制方面,建议削减高考入学比例,试点高职单招,提高中职生进入高职比例,降低普通高中学生进入高职的比例。在学位体系方面,建议打通职业教育通往大学和研究生的通道,增加专业学位、减少科学学位的比例;建议在本科院校中建立专业硕士学位,高职学生毕业后直接攻读这一学位,学制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两年;在学历教育之外建立“现代学徒工制度”,面向一线生产技术人员,招收没有经过技术培训的产业工人,采用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对学徒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在课程方面,要统筹设计中职和高职课程,避免学生学习的重复与浪费,提高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职教师资人事管理制度。当前职教师资人事管理与普通高中一致,这种管理方式忽视了职教师资的特殊性,不利于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建议改革职教师资人事管理制度,应建立职业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聘请企业技能型人才,送职业学校教师去企业实践;改革职业学校工资管理制度等。为解决技能型人才入编问题,安徽淮北市允许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先入编,进校三年后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重庆市南岸区也在政策上给予职业学校新任专业技术教师一定的优惠,即可以在聘任后的一定时间内拿到教师资格证书。

第5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k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对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提出了三点建议: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在实现校务公开的基础上,逐步吸收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要求在学校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享有话语权。其中。作为高校最主要成员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行使建议、监督和决策的权力,不仅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体现,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国内一些高校早已开始积极尝试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升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1月,南昌大学全国首创的大学生校长助理正式上岗,其主要工作是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宣讲学校政策、制度,监督其实施,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并接受校长委托、布置的其它工作。他们聘期一年,“待遇”视同学生干部,没有月薪。

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与欧美大学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不仅表现出参与程度低、层次浅的问题,同时在组织机构及制度上也远未达到成熟。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

2005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所作出的最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其实施意味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与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第41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根据这条规定,我国各高等学校有义务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从而在组织制度上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予以保障

其次,大学生对学校所做出的有关处理决定有参与权和申诉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第5款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等权利。其第59到第62条同时还赋予了大学生参与处理该等事项的权利.学生代表可以参加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有权要求学校重新研究对学生处分的决定。

此外,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目前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参加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生组织机构来实际参与高校管理活动。

前文已述,南昌大学是国内第一家聘请大学生担任校长助理的高校。之后,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其中,安徽财经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实施办法(暂行)》规定学生校长助理的职责与权限是:“受校长委托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和处理意见。负责向学生反馈校领导针对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对于未被采纳的建议和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校长助理应当及时向广大学生说明原因。各职能部门应向学生校长助理提供相关资料和开放相关档案以配合工作。”“参与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有权列席学校领导的有关会议、学生工作例会、教学工作例会,有权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相关工作会议。”

不过.校长助理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决策参与机制.而且校长助理也不是由学生选举产生,一般是由各院系推荐,由校团委组织考核,经岗前培训后,由校长发聘书就职。因此,他们并不对学生和学生组织负责,其代表性和广泛性受到制约。

相比较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中的直接参与而言,学生组织是更为普遍地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这些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管理机构和学生申诉管理委员会等。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类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普遍存在着程度不足,参与范围有限,参与效度不高的现象,往往局限于部分一般性决策和决策的初始阶段.而且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更多的是在管理人员和学工干部的指挥下承担事务性和联络性的工作,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

二、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新机制的三点建议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前的国情与校情条件下,笔者认为,要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认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才能得到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校领导从一部分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高校核心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集体责任感。这种培养应注重寻找和协调校方和大学生的共同利益来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把解决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把解决大学生们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解决这些问题既符合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利益,又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学校管理过程的监督和参与,必须向学生传达真实、准确的学校信息,以便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有关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对学校重大决策、领导和教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有效的监督。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管是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和校报校刊的传播,还是通过有关组织的宣传,只有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学校信息.才能更利于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过程的实现。

第6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德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社会上少数人服务的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15%;第二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这时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第三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这时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和大众化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多质变,这其中便包括高等院校管理模式的变化。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在2005年毛入学率达21%,在校学生超过2300万人。按照马丁・特罗提出的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自身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同时,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在环境条件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即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迅速变迁,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制度的多方面变革和进一步的潜在变革需求,这些变化必然会引发高等院校组织内部各方参与者对高等院校办学的不同利益诉求,能否很好的和谐处理高校各种利益群体的共同需要,是涉及高校各种关系协调的重要管理问题。本文选择从中德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在高等教育转型时期,我国高等院校管理如何借鉴德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经验,解决我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德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经验

1.德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初始情况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处在各种变革压力下,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在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关注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问题。这种关注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学生运动的影响。学生运动的兴起,是由于学生普遍对大学的发展不满,认为大学应当进行改革。学生表示,由于学生人数增多,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师资、设备、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仪器设备等资源缺乏,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大学的管理以及课程改革等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国家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大学的不满,并试图强迫大学进行改革,学生运动在联邦德国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其他国家(英国、美国等)学生抗议运动对学校管理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运动提出了如下要求:希望有新型的“批判性”的大学,希望大学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有责任改造社会。

当时,德国高校的领导管理层吸纳了尊重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建设性意见。学校从管理的初始阶段就为学生开设校长信箱,安排校长接待日,开展民主评议学校管理等多种渠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校务工作的安排或者在其他工作岗位上,逐渐让学生参与并发挥作用。

2.德国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形成制度

德国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成为德国高校管理中的一种制度。主要表现在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及学习进度,并对教师、教学计划、课程等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分析。

(1)实施选课制度

相对于学生在大学管理机构中作为代表参与管理,选课制被认为是一种间接参与。在德国,通过选课制,学生也能够很好地行使自己参与管理的权利。选课制本质上说为学生提供的是“消费者爱好”的机会。

选课制在德国各大学十分广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教师,构建自己的课程框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在选课制的具体形式方面,德国普遍采用限制选修课与自由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弥补因选课所造成的过度自由而导致学生某方面知识的欠缺。

(2)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目前,在德国高校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已成为影响教师职位、晋升、薪水等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高校管理层看来,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管理有利于教学的改进。例如:针对教学问题德国学生的学联可给很多大学委员会提意见,直接批评大学教师只讲授浅显易懂的书本知识,提出应讲授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有心得的东西。目前,系统地、全方位的学生评价教师在德国的大学已形成一种制度。对大学教师应聘和提升职称所进行的教学考核评定工作必须征集学生的意见,每门课程或每学期结束前都要求学生对课程和授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以便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或作为人事决策的依据。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制度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和热情。而且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教学质量。

3.德国大学生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参与学校管理

在德国大学中,无论是校务委员会还是系委员会,学生代表都占有规定的比例。德国大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是委员会制,强调民主参与。在各种形式的委员会中,有的是决策和立法机构,有的是审议、咨询机构。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其成员包括经选举产生的教授、助教、职员和学生代表。在法律的框架下,德国高等学校通常由一名专职校长领导。学校的自治权根据“集体大学”的模式进行管理,即所有组成人员都能够参与学校的管理。高校校务委员会由四部分人员组成:教授、学生、科研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职工。他们根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相关校规分别组成各个委员会(Ausschuss),再由各委员会共同组成常务委员会。除了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也聘请部分校外委员。但通常教授是最重要的组成人员,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要超出校内常务委员总数的50%。学生代表和科研工作人员代表通常各占其校内常委配额的1/3甚至更多,其他职工代表约占1/3。常务委员会负责提名和选举校长、副校长,以及其他行政部门负责人。

由于各个州相应的立法不同,即使是在同一州内各高校的校规也有很大的区别。委员会和常委会两级行政结构只是一个基本的组织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很多高校的管理结构要复杂的多,具体的情况只能通过如下学校进行了解。

(1)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结构

亚琛工业大学(Rheinisch-Westfailische TechnischeHochschule Aachen)是老牌的工业大学,学生参与的情况是,亚琛工大的最高机构是大学评议会(Senat)。根据北威州法律规定,大学评议会由13名教授代表,4名学生代表,4名科学工作人员代表和2名非科学工作人员代表组成。除了学生代表以外,学生联合委员会主席也是大学评议会的列席成员,但没有投票权。也就是说,如果教授代表形成一致意见,就可以把这一意见不顾其他代表的反对推行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代表可以向州教育文化部提出申述,但这种申述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2)德国乌尔姆大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结构

乌尔姆大学(Universitat Ulm)是德国新兴科研型大学的代表,位于巴登一符腾堡州。该校的组织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这也同巴登一符腾堡州科学、研究与艺术部的相关立法有关。大学理事会(Hochschlrat)是最高权利机构,同评议会(Senat)共同分担相当于大学“联邦议院”的职责。大学理事会由6名外聘委员和7名校内委员组成。这7名校内委员由4名教授,1名学生代表,1名科学工作人员代表和1名非科学工作人员代表组成。大学理事会对大学行政管理委员会(Rektorat)进行监督和合作。大学理事会和评议会共同选举产生大学行政管理委员会。评议会由10名委员组成,也包括学生委员。由此可见,大学生是大学权力机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具有本质的区别。

德国大学行政管理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和校务长组成,相当于大学的“联邦政府”,领导和负责大学的各项事务。大学行政管理委员会召集评议会,同时也对大学行政管理委员会做工作报告。德国学生议会(Studierendenparlament)是大学生的最高组织机构,每年选举一次,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它拥有财政权和教学管理的相应权利。学生议会讨论问题和做出决策应协商一致,如果意见分歧严重,且双方势均力敌,则由全体学生投票决定。学生联合委员会(Allgemeinen Studierendenausschuss简称为AStA),是由学生议会选举出来的联合委员会对内和对外代表所有学生的权益,负责学校一级的日常学生工作。它为同学提供一些服务,比如提供租房信息、办理国际学生证、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等。相对于每月召开一次的学生议会来说,AStA是一个常设机构。AStA主席和各部负责人直接由学生议会选出,他们是AStA的成员(Mitglieder),在需要的时候,他们有权代表全体学生签署协议或者对外发表讲话。在各部负责人以下还设有项目负责人(Projektleiter),他们由AStA成员任命,也属于AStA(Angehoriger),有权参与AStA的决议和投票。除了AStA以外,学生议会还要选出3个独立委员会,分别是:SozialausschuB、FinanzausschuB和SportausschuB。前两个委员会负责有关方面的规则制定和监督。SportausschuB是由亚琛工大和亚琛专科大学(Fachhochschule Aachen)联合组成,负责管理共同的体育设施。对于有些大学学生会和学生联合委员会是合而为一,统称为学生联合委员会(AStA)。系学生会(Fachschaften)如果说学生议会相当于联邦众议院,AStA相当于联邦政府,那么与各州相对应的机构就是各系的学生会了。它是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组织。新生进校时的欢迎活动、复习考试时所需的往届试题以及对教授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都可以通过在系的学生会取得。相对于学生议会,各系学生会(Fachschaft)每学期都有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议程的共同点是各系都必须选出一名学生来负责财务(Kassenwart)。通常,各系学生会每周有一次例会,会上可以讨论任何问题。

从以上两所学校的介绍可以看出,德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深入到管理的各个层次和领域,他们不再是学校管理的“旁观者”,而是学校决策的重要力量。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他们更关心学习目标的实现,他们广泛地参与管理,不但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管理理念的改革,而且可以大大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我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调查

我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与德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相比较而言有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度不足。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往往集中在决策的初始阶段,象征性地参加:第二,力度不强。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大多集中在与学生个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方面,但学校在发展目标的规划、学校定位的选择、人事任命的变更、改革发展的决策等方面对学生开放的力度不强,缺乏学生的参与。第三,制度保障不够。

笔者对北大、清华等在京11所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作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所获数据看,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从数据统计得出如下结果:

1.大学生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及相关制度规定的调查

在对1258人的抽样调查得到如下结果:

(1)参加过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和建议的学生只有66人,仅占5.54%。这说明学校目前还没有重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

(2)参加过学校管理制度的讨论和建议的学生仅占5.39%。这部分内容其实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有很大的关系,但学生参与的机会也非常少,高校管理者主要把学生放在了被管理的角度去考虑。

(3)参加过图书馆的改革和建议的学生仅有68人,占5.71%。图书馆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源,图书馆的藏书量、阅读环境、检索是否符合现代大学的需要,学校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的很少。

(4)参加过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讨论和建议的学生仅占10.24%。说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参与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讨论和建议,所以,有些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针对学生而定,规定中包括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等条款,并没有考虑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征求学生的意见。

调查表明,学校如果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学校规章的制定和讨论,学生就会自觉遵守规定,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实际上,学生参与管理既享受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民利,又履行了学校规定的自主规范、自我约束的相应规定。

2.大学生参与教学改革情况的调查

关于课程管理的改革和建议。在本次调查中,有16.13%的学生参与了课程管理的改革和建议,从数据统计看,参与率不高。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表示被陈旧的学习内容、单一的学习方式以及种种制度上的限制消磨了时间,不少学生因此逐渐加入到了逃课、作弊、应付作业等行列,事实上加剧了自己的损失。有的学生学习的潜能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现有的学习条件与安排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机会,反而将学生的发展限定在早已规范化的框架当中,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从形式上看,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教学管理讨论,但学生参与管理并没有实质性的得到体现。虽然,学生对教学方面的意见最多,可是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却重视不够,甚至不重视,也没有采取解决的办法。

对教师评价标准的讨论和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有37.90%学生参与过教师评价标准的讨论和建议,这与其他几项参与的管理内容相比所占比例要大,说明学生参与对教师评价的机会比较多。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因为,对于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学校没有按学生的评价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不少学

生认为这不是实质性的参与。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显然学生对于目前学校管理工作不够满意,他们渴望真正地参与管理。

三、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规定的实施及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学生发展需求与高校管理规划的差距和矛盾逐步增加,为了使这些变化更能反映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于2005年9月1日起对“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做出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参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章第41条)。《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的深入和推进。

在我国高校对《规定》的落实有一些起色。例如,有的高校致力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体现价值:有的学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来发挥主体作用,如选聘优秀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协助学校做好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为保证选聘“学生助管”工作的有效进行,做好“学生助管”的选拔、培训、聘用和考核等相关工作,特成立“学生助管”工作领导小组;有的学校学生自发组织讨论《规定》,有参与讨论的学生代表对专业选择、成绩核定、个性化学习、学习警示、考试管理规定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针对学校管理条例的制定,学生表示若让学生代表以民主制的方式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会有效地减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对立情绪;有的资深教授参与讨论时说:如何把学生的智慧、热情和才能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不少学校开通了校长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网络,就学校有关管理的问题公开和学生进行民主的平等对话。当然,有管理者表示,学生中有多元利益需求,很难做到意见统一,对此,也有各种不同看法。

总体说来,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上是否得到保障的问题。对此,笔者身居学校管理部门,结合学校实际有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学校在贯彻、落实教育部2005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学校可制定可行性的实施方案。由学校主管学生领导协同校学生主管部门、院系分管学生负责人、学生代表参加,讨论学生参与本校或本院系管理的有关事项。事项出台前可通过网络公示征求全校职工和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将收集的意见或建议汇总补充后在教学网上,供全校员工对学生参与校系管理的事项进行监督。必须有明文规定,学生的参与不能停留于形式,而是实在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生参与校系管理的事项要集中在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学校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上。大家知道,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中心。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规定绝不能脱离学校的中心工作,奉行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学生参与管理有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将教学质量的提高放在首位:有学校和院系管理方面的,有学籍、收费标准方面的,如此等等。只要学校与学生有关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参与管理,参与方式、程度可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情况而定,不能采用一种模式。

第7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第二条联席会议由镇政府召集,镇政府分管镇长为第一召集人,主持召开联席会议。

第三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各村委会,镇宣传部门、镇安监委、财政分局、交巡警中队、交管所、综治办、建管所、城管中队、工商分局、镇文教、农机站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成员名单附后)。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交警中队,由中队长任办公室主任,镇安监委等部门领导任副主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指定一名联络员为办公室成员。

第四条联席会议职能是分析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题研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长期规划;总结、交流、推广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工作经验,研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参与道路工程规划、改造项目的综合评价,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决策;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实施监督、考核,并实施奖惩措施;在对事故多发区域、点、段潜在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性整治意见;协调落实各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通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调查情况;落实上级领导机关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任务。

第五条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因工作需要或应成员单位的要求,经召集人同意,可临时召开联席会议。

第六条联席会议办公室可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收集成员单位提交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认真做好联席会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印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各类文件。

第七条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经会议主持人审定后,印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应按照会议要求结合部门职能分工,认真贯彻落实。

第八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主动研究涉及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承担工作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切实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年底,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内容。工作职责如下:

(一)各村委会: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村内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经常性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交巡警中队:负责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交通安全的源头管理,并在驾驶员的考试、发证、交通违法处罚、记分等环节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进”等工作;组织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取缔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做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的排查工作;科学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提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对策,向政府报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参与完善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救援机制,依法办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严惩交通肇事犯罪;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特大事故的查处和追究工作。

(三)交管所:负责对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努力提高公路等级;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交通安全隐患路段、桥梁的排查治理力度;加快公共客运发展,加强客运管理,把好运输企业市场准入、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强化客运站场安全监管;加强运输车辆驾驶员的教育培训;加强路政管理,整治和规范公路广告设置,对机动车超限超载运输进行整治,取缔公路占道经营和乱摆乱卖等行为;加强对化学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对化学危险品运输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对机动车维修项业加强监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工作。与公安部门共同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公路道路交通环境。

(四)建管所:负责镇级道路的规划、建设和养护工作,保持路面完好,及时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道路、桥梁,对事故多发点段采取工程防护措施;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五)文教部门:负责对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学校校车和学生外出活动的交通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使用报废车、农用车等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协助交警中队共同做好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小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大纲,积极开展创建“交通安全学校”、建立交通安全知识场景教育基地等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习惯,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素质。

(六)工商分局:负责机动车生产、经营企业和交通运输单位或个人的注册登记;整治规范道路广告和取缔马路市场,净化道路环境;配合有关部门对因管理不善而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运输单位进行整顿;依法取缔非法生产、拼装、组装车辆以及擅自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等违法行为。

(七)农机部门:接受公安部门的委托和监督,负责上道路行驶农机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核发牌证和农机驾驶员考核发证等工作,配合交警部门调查处理农机车辆交通事故和开展农机车辆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加强与公安部门的信息沟通,互相通报农机车辆交通事故、驾驶员违法及农机车辆驾驶证信息及保有量情况。

(八)城管中队:清理整顿城市道路违章占道行为,监督检查道路开挖的安全工作;负责规范道路广告和取缔马路市场;加强停车场(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范镇区停车秩序;查处镇区道路运输的抛、洒、滴、漏违章行为等。

(九)财政分局:本着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坚持把道理交通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体制,统筹安排全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及其维护费用。

第8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依法治国;高校二级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其核心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高校。高校教代会制度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也是依法治校的具体体现和制度保障。

一、高校二级教代会在依法治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依法治校的视角下,加强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有利于促进二级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广大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于教职工依法行使民利,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学院的改革、建设、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

(一)建立健全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是贯彻依法治校,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内部治理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高校的管理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和谐发展的根本举措。《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代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此,教代会制度是全面贯彻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是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校党委、行政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二级学院是大学民主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大学和教职工之间的纽带。建立和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是高校教代会制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是把民主管理权力交给教工,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推进,能有效提升二级学院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学院是大学的基层单位,也是大学实行学院制管理的主体。学院的民主管理是大学民主管理的基础,二级教代会是高校教代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院(系)教职工广泛和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手段和实现自己民利的组织保证。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推进,是高校把民主管理权力交给教工,保证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推动了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宗旨的直接体现。相对于校级层面的教代会,二级教代会更加贴近广大教职工的实际,更为直接地体现了党的“依靠”方针和高校民主管理的本质,是推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

(三)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落实,是对学院行政权力的有效约束与监督,从而实现法治与民主的双重目标。规范地召开二级教代会,把权力交给教职工群众,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决好策、用好权,是二级教代会的最主要议题。通过二级教代会这个抓手,引导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得更多的教职工“知院情、参院政、督院事”,不仅体现了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也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增强了依法办学、依法治院的民主法治意识。凡是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经二级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使学院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加强,有利于减轻学院领导的工作压力,也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实证分析

在实践中,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总体呈现良好的、积极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由于起点上存在差异,还是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与制度困境。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几所高校的实地调研,发放问卷120份,实际收回105份,有效回收率为87%。数据通过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其调研情况如下:

(一)二级教代会的地位作用和运行情况。1.二级教代会的地位得到充分认识,但对其职责作用发挥认识还不够。此次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地位非常重要;有近80%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是院务公开的重要载体;2/3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可以履行民主评议党政领导干部的职权,充分行使监督权;但也有10%左右的受访者对于二级教代会的职责作用表示“不清楚”。认为学院已有规范的议事制度,二级教代会只是一种形式。2.二级教代会设立情况正常,但召开频次还不够规范。此次调查显示,有72.4%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学院已经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有10.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还有17.1%的受访者表示对是否建立教代会制度“不清楚”。从二级教代会召开的频率看,30.5%的二级教代会都能保证每年召开2次以上,51.4%二级教代会每年能定期召开1次会议,两者合计达82%,但也有不到10%的二级教代会一年一次会议也没有。

(二)二级教代会的制度建设和代表情况。1.大多数高校已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但细节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显示,在建立二级教代会的学院中,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会议制度,但各个学院之间的制度内容并不一致。比如:“听取并讨论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85.7%)、“教代会代表制度”(84.8%)建立得最为全面;“教代会民主评议制度”“教代会提案工作制度”的建立率也达到57.1%和51.4%;但是,“教代会代表监督检查制度”“教代会代表常任制”等制度的建立率不到30%。2.二级教代会代表的产生及构成比较合理,但代表的民主意识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大部分二级教代会代表的产生过程和构成结构比较合理。认为教代表产生过程“非常合理”的占28.6%,“比较合理”的占52.4%,两者合计达81%。认为教代表构成情况“非常合理”的27.6%,“比较合理”的占51.4%,两者合计达79%。但对于教代表的民主意识,一些受访者表达了不同的见解。认为教代表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非常好”的仅9.5%,“比较好”的占47.6%,“一般”的占28.6%,还有14.3%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可见教代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还有待提高。

(三)二级教代会的职权履行和评价情况。1.二级教代会的职权能够基本履行,执行率还有待提高。根据《上海市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高等学校所属院系(部门)二级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规定,高校二级教代会主要行使审议建议、审议通过、审查监督、民主选举、民主评议等职权。但在实际调研中,各项职权发挥并不充分。其中,“民主选举权”落实情况最好,达到90.5%;其次是“审议建议权”(87.6%)、审议通过权(81%);“民主评议权”(57.1%)和审查监督权(47.6%)。2.对二级教代会总体评价尚可,但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对二级教代会推进的重要依托,调查显示,有38.1%受访者认为“领导非常重视”,有40%受访者认为“领导比较重视”,这对推进二级教代会的发展比较有利。另外,调查显示,对于二级教代会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还没有高校对二级教代会开展考核与评估。同时对二级教代会工作执行情况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三、健全和完善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权地位。重视二级教代会工作,就要明确规定党组织、行政班子和学院工会在二级教代会中的职责。一般来说,二级教代会的工作格局是党组织领导、行政支持与工会运作。院党委(党总支)应担负起领导和支持教代会的职责,把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向。院行政应支持二级教代会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权,通过教代会使行政的意图成为科学的、民主的决策,并为教代会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院分工会应做好教代会召开的组织工作,以及教代会闭幕期间的日常工作。

(二)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程序。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程序是顺利召开二级教代会与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上,需建立《二级教代会实施细则》《院务公开实施办法》等来规范二级教代会的职权范围、组织形式及运行程序。另一方面,规范工作流程也是落实各项制度的保障。二级教代会会议程序一般包括:召开预备会议、举行开幕式、分组讨论、召开主席团会议、举行闭幕式。召开预备会议主要是听取二级教代会筹备工作报告、确定大会议题;举行开幕式的流程一般包括致开幕词、校领导讲话、听取行政和财务工作报告、听取工会工作、工会经费和提案处理报告、学院党政领导干部述职与民主测评以及涉及学院重大决策、教职工薪资福利分配等的一些重大问题报告;分组讨论一般都是以代表团(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重点围绕各项工作报告开展充分讨论;召开主席团会议主要是听取各代表团讨论情况汇报,讨论修改提交大会表决通过的有关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举行闭幕式,在闭幕式上进行举手或无记名投票表决,如遇换届,还应进行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员作最后的大会总结。

(三)做好提案工作,加强院务公开。提案工作是教职工行使民利、参与学院管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二级学院可以参照学校提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二级教代会提案工作规范,以保证提案征集、审理、办理、回复等项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提高提案的质量,建议进行提案辅导,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真正激发教职工的参与热情,更有效地发挥二级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教代会代表在闭会期间要关心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学风、教风问题、教职工生活福利问题和其他方面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反映的普遍问题,可通过座谈会、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向学院二级教代会提案,并讨论审议。要把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推进院务公开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扩展、拓宽院务公开的渠道和内容。教代会还要承担好院务公开的协调运作、监督与信息反馈工作,保证院务公开操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推动院务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建立评估机制,实现良性发展。要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作用,就必须有健全的考核机制。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坚持把二级教代会工作列入单位“职工小家”建设的考评和二级学院工会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开展上级对下级教代会的定期评估活动,通过评估检查解决一些问题。如教代会制度不规范、不能定期开展教代会活动等问题。教代会工作的评估内容:一方面包括教代会工作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会议程序、提案征集和处理程序以及会议议题产生程序、会议决议产生和通过程序、教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工作等,为教代会提供清晰的运转操作规范。另一方面包括教代会四项职权和活动经费是否依法落实;教职工的经济权益、民益、精神文化权益是否得到尊重;有没有严重违背教职工意愿、侵害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发生;是否民主评议学院领导干部;是否实行院务公开等。

【参考文献】

第9篇:对学生管理的建议范文

大家下午好!我市中心城区开展“市民看城市、评创建”活动,对近年来我市创建工作进行评议,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在此,我代表市城管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各级领导、新闻记者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首先,我就此次“市民看城市、评创建”活动评议作一表态发言:

一、提高认识,自觉接受评议

这次“市民看城市、评创建”活动对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关心下,我们通过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行科学的管理手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质的改观。特别是今年,我们城管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大服务民生的力度,促进城市和谐进步,切实推动城市管理“月月有变化”。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而这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益平台,更是一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对“市民看城市、评创建”活动的评议结果,我们城管局全面接受。今后,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关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评议、监督,我们将虚心接受,不断改进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高度重视,主动配合参与

此次评议共有11个问题,内容丰富,几乎涵盖所有城市创建工作,而城市管理是重头戏。其中,路灯、绿化、卫生管理、街道秩序、户外、公园、夜景等7个评议内容直接涉及城市管理。为此,我们城管局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该活动一启动,我们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组织局属单位、部门对涉及城市管理内容进行自评。全方位地支持配合,主动与相关的组织评议单位沟通,及时提供反映近年来城市创建工作的图片及文字等基础资料;并在市中心广场举办大型城市管理图片展,让市民更直观、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我市创建工作,扎实推动评议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以评促改,全面落实评议

评议是手段,整改是目的。我们将以这次“市民看城市、评创建”评议活动为契机,根据评议结果,认真分析总结,不断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对被评为差的,将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认认真真做好整改工作。对能够解决的,将尽快研究解决;对限于客观条件一时不能解决的,将区别情况,列出具体计划和方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创造条件,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将标本兼治,多从领导上、管理上、机制上、服务上查找原因,扎实推动城市管理上水平、上台阶、上档次,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加干净、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市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