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长白山的历史文化精选(九篇)

长白山的历史文化

第1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境界之一:《长白山四季》与风光之美

20世纪80年代,我国纪录片涉猎的题材广泛,艺术形式有也有所发展,其中最先得到发展的就是风光纪录片。[1]这一时期的风光纪录片采用解说词加画面再加背景音乐的艺术,主题先行,解说词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而且创作者在创作前就已经为整个纪录片定下某种情感基调。这些感彩使节目在选取题材、撰写解说词等方面具有某些倾向性。

中央电视台臧树清20世纪80年代初编导的《长白山四季》,就是一部介绍长白山和赞美长白山的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风光纪录片代表作。该片分为《春赞》、《夏赏》、《秋颂》、《冬咏》四集,将华丽的辞藻、飞扬的文采和精彩的画面有机地融为一体,声画并茂地展现了长白山四季自然景色的变化。譬如,作者在片中描绘长白山天池周围环湖而立的奇峰“像顶天立地的流,伸出一双双巨手,将天池捧上两千多米的高空,供天下人欣赏美”。再譬如另一段谈到雾,解说词没有拘泥于画面,而是在画面的轻轻移动中展开了浪漫的联想:“我从小就喜欢云雾,并很幼稚地给云雾加上神的色彩,以为云雾是龙嘴里呵出来的热气,也只有神仙能在云雾里出入。如今对云雾虽然有了新的认识,眼下,云雾飘到我的身边,还是觉得有点仙境味道。”观众的思维随着解说词的娓娓述说而跃动,渐入佳境,仿佛置身长白山的云雾之中。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诗词文化也被融汇到解说词的创作中。譬如作者引用“几处早莺争暖树”和“叶底莺鹂一两声”的诗句来描绘早春季节悦耳动听的鸟鸣声。

当然,在《长白山四季》中,编导并没有完全停留在纯粹自然风光的展现上,而是将自己对于四季的生命体验与长白山特有的自然景观、社会风情、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营造出浓浓的画境诗情。譬如在片中编导从长白山的红叶联想到抗日的烽火,联想到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悲壮历史,联想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勇性格,进而由长白山红叶推及长白山所有的自然景观,将这里的山石草木都融入了“英雄”的气质与精神,以其深刻的思想,使这座自然状态的长白山升华到一个不同凡响的境界中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境界之二:《远离的愿望》与自然之美

20世纪90年代,源于西方的以自然界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为拍摄对象的自然纪录片形态被介绍到中国。这类纪录片一度被中国影视界演变为科教片,被赋予了纯粹科学的观念。其实,西方的自然纪录片并不是单纯地推介某种科学观念,而是对于自然界和动物本身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一个约定俗成的作法是:在对某种动物的称谓上,不用it,而是用she或he来描述;当它们组成家庭的时候,雌性和雄性被称作“母亲”和“父亲”等。吉林电视台1992年拍摄的长白山题材纪录片《远离的愿望》就是一种深得西方自然纪录片形态精髓且通篇浸润着人文关怀的自然纪录片。

《远离的愿望》由申晓力和程捷编导,以联合国设定的重点保护区长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为背景,跟踪了一位摄影师寻找父亲的经过,在唯美地展现了长白山风光的同时,通过诗意的空间想象抒发了人对自然的依依亲情。正如该片编导程捷、申晓力在1991年意大利国际电影节上宣传的论文《面对自然的宣言》中所写的那样:“我们不是让人们热爱我们的电视纪录片,而是想让人们通过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去热爱、珍惜自然。”[2]《远离的愿望》荣获挪威特罗姆索电影节获得最高荣誉奖、意大利桑迪欧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获奖的评语是:“影片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传达了一个中国自然保护区摄人心魄的美丽。”

《远离的愿望》所体现的自然之美,在吉林电视台在新世纪里创作的另外两部长白山题材纪录片《山之魂》和《长白山》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两部作品都由李晓兵编导,其中《山之魂》荣获2008年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最佳短纪录片奖;高清纪录片《长白山》荣获2009年第十届“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入围奖,并被组委会推荐,代表中国参加2010年度澳大利亚国际纪录片节。

境界之三:《长白山》与人文之美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即拥有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遗产。”[3]进入21世纪,以关照历史、探察现在、思考未来等为特征的一系列人文元素不断被融入自然纪录片创作中,并通过不断叠加和累积,最终成为主导元素。长白山题材纪录片创作,遂由自然之美的境界进入了人文之美的境界。其代表作即为吉林电视台承制并于2011年11月12日22时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的6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长白山》。

作为吉林省确立的重点文化宣传项目,6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长白山》不仅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了长白山的风光之美和自然之美,而且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了长白山的人文之美。

(一)在自然风光的拍摄上达到了新高度

多年来,有关长白山风光的画面虽然一拍再拍,但由于主题、篇幅、结构等各种原因,大都差强人意,没有能真正全面立体地反映出雪域长白山那种雄奇大美。6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长白山》终于弥补了这个遗憾!在《长白山》中,摄影师综合运用高清水下摄影、钢索山涧取景、陀螺仪航拍等高端技术手段,拍摄到了很多令人赞叹、不可复得的珍贵镜头:16峰高耸入云,陡峭嶙峋;大峡谷穿梭深山,宽阔狭长;苔原带宽阔平坦,五颜六色的花草迎霜傲雪,容颜不改;赭黄色的岩石群硬骨铮铮、铿锵劲健;深绿色的阔叶林挺拔雄俊,遮天蔽日;灰白色的白桦树迎风挺立,不屈不挠;浓绿色的植物带枝繁叶茂、披山覆地……

(二)在情景再现的运用上达到了新高度

真人扮演和三维动画等情景再现的手法是否被纪录片的真实性所容尽管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事实证明,这种手法已被纪录片市场逐渐接受。在纪录片《长白山》中,具有比较严谨的规范和法度的情景再现成为主要画面语言和叙事手段之一。摄制组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不但走遍长白山,还先后赴北京、上海、西安、俄罗斯海参崴、日本扎晃等地进行情景再现拍摄。通过这些史实确凿而又富有诗意的情景再现,观众在纪录片《长白山》中看到了亦失哈、康熙帝、刘建封等一个个历史人物,欣赏到了亦失哈开辟东北亚丝绸之路、康熙帝东巡松花江、刘建封踏察长白山等生动场景,接收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除了真人表演外,纪录片《长白山》还制作了40余分钟的三维动画,生动再现了史前火山喷发、渤海古城、巨型航队远赴海参崴等场景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在叙事方式的创新上达到了新高度

纪录片《长白山》大量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策略,通过《天铸神山》、《王朝圣地》、《生灵之源》、《山海相望》、《生生不息》、《大美长山》6集的篇幅和30多个大小故事点,全景式、大纵深、多角度、宽领域地展示了长白山雄奇的山川风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譬如第二集《王朝圣地》用天女浴躬“吞食红果”这一故事,引出了清王朝视长白山为龙脉发祥地,历朝历代祭祀拜谒的历史事实,清晰地道出了清王朝发祥的根基和成长的脉系;第三集《生灵之源》以国宝中华秋沙鸭一家的迁徙和繁衍为主线,串联起了长白山生生不息的野猪、黑熊、梅花鹿、美人松、牛皮杜鹃、高山罂粟等珍稀动植物资源,以及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和放山、放排、祭江等民风民俗。

(四)在人文内涵的追求上达到了新高度

作为“传播者对历史解读后通过电视元素表达出来的影像作品”[4],人文纪录片“追求丰富和密集的知识含量,科学和充足的学术含量”[5]。纪录片《长白山》就体现了这些特点,并且通篇浸透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理念。譬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了天下闻名的丝绸之路,而实际上,在古代长白山文化辐射半径内,还有一条由明朝使臣亦失哈开辟的东北亚丝绸之路。本片带领观众追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使这条布满斑驳历史遗迹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再现荧幕,让世人重新发现它、了解它。通过唯美的画面、唯美的故事、唯美的解说和唯美的音乐,纪录片《长白山》使观众赏心悦目、潜移默化地了解了长白山厚重多姿的人文内涵,堪称一部“影像版简明长白山通史”[6]。

(五)在地域文化的呈现上达到了新高度

“地域,是广义上的乡土、家园,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具有归属感的文化象征,一面具有人文性的精神旗帜,自然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号召力量。”[7]把握并忠实纪录地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的地域属性,不仅是人文纪录片的绝佳视角,更是作为时代变迁影像见证者和记录者的重大责任。

长白山是吉林省和东北地域文化的象征。对吉林和东北地域文化根系的追溯,成为纪录片《长白山》的一种文化自觉,目的是展现吉林和东北先人的文化方式,寻找吉林人和东北人精神上的共同家园。作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白山文化是长白山地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辐射范围,以长白山天池向外延展,包括长白山脉,松花江、图们家、鸭绿江三江流域,西部草原直到镜泊湖以及俄罗斯远东、日本、朝鲜、韩国等东北亚的广阔区域都可归入东北大文化圈的概念。

多年来,对于长白山文化,吉林广电人一直有一个情结。笔者1994年毕业分配到吉林电视台国际部工作后参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闯关东》。在制片人许云朋的带领下,申晓力、胡东林、史册、胡志军、孔庆元和笔者组成的主创团队围绕长白山文化进行了一年多的前期采访和后期拍摄,其中大部分采访点选在了长白山区的通化、白山、延边等地。17年后,纪录片《长白山》在第五集《生生不息》中反映了以“木把”为代表的闯关东人的生存图景。

新世纪以来,吉林电视台以打造电视精品、弘扬先进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吉林卫视的文化品牌”[8],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使吉林卫视成长为“传播地域文化特别是长白山文化的重要阵地”[9]。2010年7月19日召开的吉林省第六次长白山文化研究会启动了长白山文化建设工程,提出要“加强长白山文艺创作和宣传推广,推出一批以长白山文化资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10]。6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长白山》的横空出世,就是吉林广电人实施长白山文化建设工程取得的一个阶段性重大成果,同时也是吉林广电人长白山文化情结的一次集中释放:吉林电视人用电视影像语言全面反映长白山文化这一多年的梦想终于开始照进现实。

结语

从《长白山四季》到《远离的愿望》再到《长白山》,长白山题材纪录片大致经历了创作风光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等不断演进和叠加的三重境界。而无论是风光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都可用“天地有大美,雪域长白山”一言以蔽之。

正如该片第六集《大美长白》所提示的,作为天地铸就的神奇造化、作为万物之灵的精神家园,长白山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还蕴藏着无尽的自然奥秘和人文密码,值得吉林省乃至中国电视人去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不断地记录和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影像语言传播长白山文化的历史使命还只是刚刚开始……

注释:

[1] 刘习良主编:《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2] 申晓力、程捷:《从回归到远离的对话》,载《电视研究》1994年第5期,第31页。

[3] 仲呈祥、包新宇:《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品格》,载《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第2期,第21页。

[4] 李舫:《人文纪录片:寻找失落的文化精神》,载《人民日报》2006年8月17日,第9版。

[5] 胡智锋:《人文纪录片的“热”和“冷”》,载《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第100页。

[6] 孙宝国:《影像版简明长白山通史》,载《吉林日报》2011年11月1日,第8版。

[7] 罗时进:《地域社群:明清诗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载《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第139页。

[8] 冯晨:《“点”式经营 突破创新――浅谈吉林电视台的发展策略和栏目的经营实践》,载《当代电视》2003年第10期,第21页。

[9] 任凤霞:《创造长白山文化的声屏形象》,载《学问》2002年第1期,第8页。

第2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句话尤其适合采石矶。采石矶因为李白而名闻天下,后有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至,这些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诗文,给本来名不见经传的采石矶赋予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往事越千年,站在三台阁顶,俯瞰滚滚北去的长江水,不知道有多少历史人物由此发出无限感叹,而一切往事都将随之而去,淹没在如滚滚长江一样深厚绵长、继往开来的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在此感受太白遗风,遥想太白当年,潇洒飘逸、豪放不羁、不畏权贵、把酒临风、斗酒诗百篇的那种精神境界,那是何等气度!他自白帝沿江而下,随着波涛万里的长江水,一路直下扬州。途中游历各地,热情颂扬祖国大好河山,被人们誉为“诗仙”,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华美瑰丽篇章,令无数后来人无限神往!

第3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地

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作为高句丽民族早期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和高句丽王族桂娄部中心所在地的集安,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从此,这里便成了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高句丽28位王中有19位在此做王,时间长达425年,创造了令人称羡不已的辉煌文明。在此期间,高句丽政权的疆域基本上发展到了极限,之后高句丽政权虽然迁都到平壤,集安作为“别都”,仍列高句丽“三京”之一。高句丽灭亡后,留下了大量闻名遐迩的历史遗存。渤海、辽、金、直至明、清均设制管理,正因为如此,分布于集安的高句丽文化遗产也就最为集中、齐全和典型,充分体现了高句丽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现有高句丽遗址42处,古代城址、关隘8处,古墓群75处,仅洞沟古墓一处就有7000余座,碑碣石刻7处。旅游区有高句丽民族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古城遗址――丸都山城:有高句丽民族长达425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内城;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以高句丽文化出现的东方金字塔――将军坟以及全国最大的以自然底蕴出现的功德碑――好太王碑,可以深刻体验高句丽历史文化的深邃和沧桑。

洞沟古墓群

集安洞沟古墓群位于吉林集安市境内,分布在群山环绕的洞沟平原区,这里有高句丽国建国700多年间遗留下来的墓葬达1万余座,仅现存较为完好的就有7160座之多。这些古墓群分布的范围极广,绵延几十里,加之墓类繁多,内涵博大精深,不愧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古墓群之冠。

高丽民族素有厚葬的习俗,因此这些古墓群中均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现已挖掘出的有价值的葬藏文物就有数千件。此外,除了洞沟古墓群外,高句丽国还遗留下来许多的文化遗迹,较为有名的如:关马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等,俱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宝库。

将军坟

将军坟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建于公元5世纪初,是集安上万座高句丽古墓中方坛阶梯墓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宏伟的古墓之一。将军坟北依龙山,西靠禹山,东南有鸭绿江,前面是开阔的坡地,朝向好太王碑,遥望高句丽王都国内城。地势优越,建筑恢宏。将军坟是现已确认的王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属于方坛阶梯石室墓。外观呈截尖方锥形,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墓的底面积有960平方米,墓高12米半,由1100多块巨型花岗岩石条堆垒砌筑而成。其中,仅最小的护坟石就有15吨重,经专家测定,这些石材均采自于40里外的老岭山绿水桥。如此繁重的石料运输在古代是如何完成的,至今仍是个谜团。

古墓壁画

古墓壁画均藏于集安的洞沟古墓群中,是土墓代替了石墓后,绘于墓室土壁上的精美壁画,是研究公元5世纪至6世纪高句丽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公元4世纪晚期的墓室壁画,也就是墓室的早期壁画内容主要以描绘社会风俗习惯为主,较有名的有反映力士角抵场面的角抵墓画及绘有巨幅舞蹈画面的舞蹈墓画。这一时期的墓画多是创作在石灰涂抹的土壁之上,整幅画面清晰优美,内容丰富。如有筵宴、狩猎、欢娱、战争等诸多场面,除此之外,还有珍禽异兽、花卉、星象、神仙等画面。

到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壁画的内容就演变成以鬼神为主,较具代表性的有五盔坟五号墓。此墓是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构成的地下墓。墓室长4.37米,宽3.56米,高3.94米,以白灰给墙壁勾缝,并以整体的平整巨石压顶,整个墓室以壁画为主,墓室四周均绘有四神图。东壁绘有青龙;西壁绘有白虎;南壁绘有朱雀:北壁绘有玄武。此外,墓室的四角之处还绘有人身兽面的托龙顶梁。梁枋,抹角石底部及藻井都画有腾天的巨龙和龙虎相斗图,整图共有龙39条。墓室常年湿气蒸腾,然壁画历经千年而完好如新,可谓一大奇迹。

好大王碑

好太王碑建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是用一整块角砾凝灰岩稍加修凿而成,略呈方柱形。好太王碑高6.39米,幅面宽1.34~2.0米不等。高句丽工匠们修凿成形以后,将它立起来,然后书写、镌刻。四面环刻汉字碑文,共付44行,每行41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损空刻,共1775个字。碑文为汉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为方严厚重的隶书,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格,是我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好太王碑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时代的重要遗迹,其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高句丽人为什么在高山之上修筑这个山城呢?

朱蒙建立高句丽政权后,汉朝册封其为王。这就是说,高句丽是西汉属下的一个部族。高句丽在臣服汉朝的同时,为了扩张地盘,不时发动战争,修筑丸都山城自然就成了加强自身守备的一项重要措施。

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为了一旦有事能有个牢靠的隐蔽之所,大兴土木,修筑丸都山城。辽东割据势力公孙康,乘高句丽内讧之机,兴师攻伐,山上王在公元209年移居丸都山城,从此,丸都山城就成为王都了。

丸都山城,从始建至今,已经历2000多个春秋了。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尽管如今留下的只是巨石累累的残迹,但当年工程之浩繁、气势之磅礴,尚依稀可辨。

集安的人参文化

集安作为“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人参作为集安自古以来的重要物产,它的起源、应用及栽培、加工历史几乎与古代辉煌灿烂的高句丽文化历史一样久远。集安人参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滋养着这块从上古一路走来的神奇沃土上的一代代勤劳智慧的人民。我国古代,人参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上党参即产于八陉太行。但从汉代以后,年复一年的采掘,山区人烟渐密,斩林拓荒,破坏了生态平衡。到了明代,上党参已濒临灭绝,这时的朝廷用参多采用长白山地区所产的辽东参,而集安人参作为正宗的辽东参,在当时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梁代陶弘景编著的《名医别录》曾记有“人参生上党及辽东”;《金史地理志》也有:“辽阳府产人参”,而集安即为当时辽阳府统辖。

第4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这是一座历史名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于夔州登高所作

奉节,一座诗之城,亦可称之士之城。奉节县境内山川秀丽雄奇,古迹悠远,文风兴盛,历代不少诗人如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刘禹锡、苏轼、苏辙、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王十朋等或旅居夔州或在夔州为官,皆留下名篇佳作。因此,夔州素有诗城之美誉。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曾寓居夔州两年,管理橘园并乐游夔州山水。期间作诗430余首,占现存杜甫诗(1400余首)近三分之一,形成杜甫晚年诗歌创作和艺术成就的高峰。杜甫在夔州九月重阳节登高时写的《登高》一诗,是夔州诗的经典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愁浊酒杯。”这首诗被后人誉为“古今七律之冠”。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朝发白帝城》

位于奉节县内的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名世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奉节更是一座历史悠久、军事地位显要、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古雅的文明古城。自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在此筑白帝城,至蜀汉先主刘备伐吴,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托孤永安宫,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讨伐吴东,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

奉节脐橙,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历经时代变迁,栽培技术日益成熟;产于三峡库区,日照充裕,土沃水清。奉节是中国脐橙的发源地、三峡库区优质脐橙尤其是晚熟脐橙的核心生产区、国家和重庆规划布局中的优势鲜橙重点县,是全国首批(1978年)建立的外贸出口脐橙基地之一,曾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称号,中国驰名商标,农业部优质水果等殊荣。2009年5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橙都”称号。

奉节脐橙具有果皮中厚、脆而易剥,酸甜适度、汁多爽口,细嫩化渣、无核少络,余味清香等特点。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以补充人体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健康益智、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是老幼皆宜、馈赠亲友之佳品。特别是“黄金晚橙”,更是奉节脐橙提档升级的重要依托品种。我们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其原因在于我们一直坚持:

自然生长 浑然天橙――每一颗奉节脐橙均摘自于三峡库区,水清土净,无台风、无冻害、无检疫性病虫害,拥有三峡河谷的冬暖、少雾、长日照的立体气候,该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适合橙果种植的产区。

生态种植 一橙不变――库区无工厂无污染,奉节脐橙秉承果品行业最重要的业界良心,采用农业部认定的八项无公害脐橙标准化生产技术,旨在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脐橙。

第5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字】长白山;旅游资源;生物圈

长白山内涵丰富,这里即有自然文化,又有人们千百年来在生活中产生的农耕、渔猎、游牧等物质文化,还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1、自然生态资源

长白山是中、朝两国界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的三江发源地。长白山是座休眠的火山,有过数次喷发。因此,形成的的地貌景观神奇壮观、原始自然的美景,林间栖息珍禽异兽。使其于1980年列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长白山区保存着大片原始森林,植物1242种,动物550多种。红松、云杉、水曲柳、黄菠萝、紫椴等,还有人称“美人松”的特有松树品种。

2、长白山的食材资源

长白山地区的山野菜品种繁多,近80个品种。主要有蕨菜、薇菜、刺嫩芽、大叶芹等。

这里的野菜没有任何污染,营养丰富,做出的菜肴有浓郁的自然鲜味。如今,山野菜不仅受到国人偏爱,在国外也非常的畅销。野果主要有:越桔、笃斯越桔、山核头、山葡萄、圆枣子等等,这些野果不但美味可食,而且还有药用、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

长白山山脉特有的林蛙,是极其珍贵的食物和动物药材资源。珍贵的冷水鱼类有细鳞鱼、花羔红点鲑等鱼类,是鸭绿江上游的特产鱼类,也是国家保护的珍惜冷水鱼类品种。

3、边境旅游资源

长白山地区的东部与俄罗斯相连,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旅游在于自然与人文两大资源。具体包括长白山、鸭绿江、图们江、日本海几大自然脉络。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句丽古城遗址,将军坟、好太王碑等人文景观构成了边境旅游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脉络。散落在我省边境线上的日俄、抗日、抗美援朝战争等历史记忆脉络则构成了其复杂的人文历史部分。

4、中国朝鲜族民俗资源

中国朝鲜族民俗,仅受到了保护,而且,还得到了传承。这是吉林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深受人们的欢迎。古朴的朝鲜族民居技艺、荡秋千、跳板、朝鲜族美食、婚礼等都保持了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欣赏性。

图们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是久负盛名的“长鼓舞之乡”,被誉为“中国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摇篮”。灿烂的图们江文化、独特的朝鲜族风情与瑰丽的界河风光,成为荟萃东北亚多国文化的重要旅游节点。

5、“北药”旅游文化资源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中药有“南药”、“北药”之分。在长白山的原始森林中,生长多种野生药材,是我国“北药”的自然生长地。据最新的研究表明,长白山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063种,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61种,东北地道药材25种。另外,长白山区还有药用矿物50多种,野生药用动物300多种。长白山药用资源蕴藏非常丰富,珍稀的品种较多。因此,长白山成为我国“北药”的资源宝库。

长白山名贵的中草药,珍稀品种人参、刺五加、草苁蓉、银杏、北冬虫夏草、红景天和黄芪等广为人知。在人们健康保健意识增强的今天,“北药”因其出自无污染的大自然,经过千百年验证的确切疗效而倍受人们推崇。“北药”拓展为旅游文化概念,是有其长期历史形成的保健文化作为牢固基础的。“北药”的保健文化内涵、可观赏性价值等,都是“北药”旅游文化的概念的有利因素。

6、地质景观资源

长白山地域地质情况复杂,下有地下河流,地下温泉,地下溶洞,上有高山天池湖泊,构成为立体式多门类的奇特自然景观。

长白山天池是一座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望天鹅山是个巨大的破火山口,主峰周围怪石林立,古树参天,尽显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火山喷发时溢出的地下岩浆形成了熔岩台地,由于风化剥蚀,造就出了一条玄武岩大峡谷,沟内的火山地质遗迹和景观非常罕见。这里柱状节理的玄武岩经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崩塌而形成的地貌景观,由构造作用和外生力地质作用迭加形成的陡峻、幽深的沟壑川谷深达450米,形成了集奇石、飞瀑构成的望天鹅峡谷景观群。长白山的构成,是地球演变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7、虎文化旅游资源

长白山曾是百兽之王的东北虎的栖息地,如今虎是濒危野生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严重。1998年,经过中、美、俄三国专家联合考察,证明位于珲春市境内的大龙岭一带,有3至5只老虎存在。

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东北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虎的形象、虎的精神表现在文学作品里、祭祀活动中、成为绘画雕塑、民俗剪纸的经常表现的形象。

长白山的文明史包含虎文化的发展史。早在2000多年前,当地人即把虎豹之皮当做货币使用。后来,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清代,长白山被当做“祖宗发祥之神山圣地”受到长期封禁。而当地以满族为主体的当地居民从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到逐步突出虎神的地位,并将虎神与山神等同起来。当地许多村庄延续敬虎爱虎的文化传统,剪纸作品以虎为题材,制作虎头鞋等民间工术品等等。构建长白山虎旅游文化品牌,长白山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

8、集安高句丽遗址

第6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校注》“志花第九”中记载:“龙女花,天下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

由李元阳(明)撰写的《嘉靖大理府志》,在《地理志第一之二》“物产”科目第73-75页记载:“太和点苍山……凡十九峰……其阳多山茶,其阴多丹桂。又有木莲踯躅花树,并高数丈……花之属六十五……九月华者五:‘菊(谱有三十四品),龙女花(树叶全似山茶,蕊大而香),寥花(白乐天诗:水寥冷花红簇簇),■花,水荭花(李贺诗:江图画水荭);’”。这是目前查找到的历史资料中最早的第一次明明白白地记载“龙女花”的文字史料。

1915年12月,云南都督唐继尧为再版的《大理县志稿》作序,《大理县志稿》“卷五、食货部、花草、物产”中记载:“龙女花(荡山志),龙女花出大理府太和感通寺,树叶全似山茶,蕊大而香。”

“龙女花”的来由还有一个奇妙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位得道高僧独住感通山龙潭边的寺中,每日念诵《龙女经》,风雨寒暑无间断,高僧的虔诚感动了龙女,龙女便演化成一位美丽的少女,白天为高僧做斋饭,晚上高僧诵经时少女在旁挑灯作伴,高僧心存感激,但一心向佛,目不斜视,叫少女快快离开,少女飘然而去。第二天楼下庭院便长出一株花树,花呈白色,黄蕊,娇好妩媚,清香无比,类似玉兰、木莲,从此,人们就称其为“龙女花”。后来,高僧还用龙女花治好了皇帝娘娘的乳疮,得赏赐,在感通山大建寺庙。为纪念龙女花生长之地,这里曾立有“恩彼灵株”石碑一道,今断碑还在。

苍山圣应峰麓有一古今绝妙之地――感通山,又名“荡山”。在感通山建有名刹感通寺,此寺唐代就有记载,唐僧人李成眉记有“初入卜寺墓,建感通寺”。明代荡山有大小佛寺三十多院落。公元1639年农历3月12日,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览感通寺后,在其游记里记载:“松桧翳依,净宇高下,是为宕(荡)山,而感通寺在其中焉。盖三塔、感通,各有僧庐三十六房”。又有诗云:“荡山佛寺郁嵯峨,树声溪声云气多”。

感通山峰峦环抱,烟云浩渺,远青近黛,青藤飞挂,林木葱茏,叠翠拥绿;北有闻名遐迩的清碧溪,南有苍山十八溪水质最佳的莫残溪,此地花香四野,鸟语蝉啾,山鸣谷应,环境清幽,殿宇轩昂,因了自古以来荡山凡事“事事有感而通”的说法,更有“龙女奇花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的千古佳话,感通山从古至今被誉为“苍洱驰名第一山”。

1998年8月21日,为挖掘大理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大理旅游文化内涵,时任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长李映德根据《大理县志稿》“龙女花,出大理府太和感通寺,树叶全似山茶,蕊大而香”的记载,身体力行亲自到感通山探寻大理第一名花――龙女花的踪迹。

1998年8月27日,工作使然,怀着探秘历史,探究大理奇花轶事的激动心情,我与大理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李海心走进云雾缭绕、时晴时雨的感通山。在感通禅寺问询住持和尚后,我们从寺后担当大师佛塔北边攀上一条曲径通幽的绿色山道,从寂照庵南侧门出,眼前一大片云南松密密麻麻地遮挡了阳光;再往南略微下坡迂回,两旁呈现年代久远的断垣残壁,瓦砾遗柱,一院连着一院,高低上下错落有致,看得出这里是一处颇具规模的庙宇遗址。往南眺望,一块约八、九亩西高东低的斜洼山地,被四周茂密的森林包围着,空地的正中矗立着一株大树,枝头缀着30余朵硕大的白花,还有10余朵淡黄、蔫瘪的残花。走近树下,一缕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这莫不是龙女花了吧?

我俩一阵狂喜。我拿出相机准备拍照,无奈花树竟高达20余米,近距离的一枝也在3米开外,奇花可望不可及。当时又没带长焦镜头,急啊!山野之地也无法寻找板凳、梯子、长杆、绳索之类的工具。情急之下,俩人的皮带连成一根“引线”,我爬上树干高约2米处,用皮带慢慢曳套下一枝盛开的花枝,人刚落地,裤子就炸线了。还好,花没损毁,树枝没曳断,海心在一旁小心地拉着皮带,我激动得浑身发热,快门声连续按响了三十余次。与奇花近距离亲近,花香更盛,沁人心脾。此花花开时直径约20公分,大若莲花,花为乳白色,每朵花花瓣均为九瓣,花瓣乳白,纯净高雅,肉质较厚,肤色赛过贵妃,似一片片迷人的“条羹白”,性感诱人,难怪是“龙女”演化成的“龙女花”!花蕊淡淡的浅黄,恰似一座袖珍的莲台;叶片则极像枇杷果的阔叶,树干茁壮苍劲,布满湿润飘逸的苔藓。可以断定,这就是传说中的龙女花了。

公元1639年农历3月13日,徐霞客是这样记述感通山龙女花的:“从旧路六里,过大云堂,时觉宗相待于斑山,乃复入而观写韵楼。楼已非故物,今山门有一楼,差可以存迹。问升庵遗墨,尚有二匾,寺僧恐损剥,藏而不揭也。僧复具斋,强吞一盂而别。其前有龙女树,树从根分挺三四大株,各高三四丈,叶长二寸半,阔半之,而绿润有光,花白,大于玉兰,亦木莲之类,而异其名。时花亦已谢,止存数朵在树杪,而高不可折,余仅折其空枝以行,于是东下坡”。时隔370余年,徐霞客描述龙女花的树形、叶片、花色、地貌、方位、环境与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株奇花竟然完全一致。时空轮转,物种不变,大自然真神奇。

此后几年,我们拍摄的龙女花的照片在一些旅游杂志、导游图、宣传折页上刊载过,但由于当时有关方面重视及宣传力度不足,龙女花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特有的价值没能充分发掘出来。

时隔9年,因龙女花的话题再次被提及。2007年8月19日,又一个初秋时节,感通山似天然的大氧吧,空气清新湿润,在松涛雾霭中宛若仙境。我们又再次探访感通山的龙女花。这株龙女花树依然亭亭玉立地矗立在原址,高高的树梢上盛开着十余朵雪白无瑕的龙女花,有二、三朵则还在娇羞的含苞欲放,有四、五朵竟已枯萎了。自古都有龙女花开于暮春,止于仲秋,花期历经三季节的说法,得到了验证。时隔9年,这株龙女花树不见增高,只是树围比九年前增粗了些许,依然是在树干高约3米处分三、四株向上挺立,据林业科技人员测算,此龙女花的树龄应在35―40年之间,并非是370余年前徐霞客记述过的那株龙女花,也就是说,早在四十年前龙女花就在感通山生长、盛开着。龙女花的根部也已经围起了直径约8米的麻石基座、砌就了高约80公分、直径约2.5米的花坛,龙女花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在花的西边约15米斜坡处,一座宏伟的庙宇正在恢复重建,这就是《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寺观“大云堂”。

为了进一步验证感通山的这株龙女花,我们查阅了由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实验室三家单位联合编著的《云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一书,书中列出了云南省列为“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单及图片,云南的“木兰科”属共19个品种,大理的龙女花归属第11种。原文是:“97・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Finet et Gagnep・)Rehd・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Magnolialinn・)。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别名西康木兰(横断山区维管植物),天女花、龙女花、鸡蛋花(禄劝)、小玉兰(丽江)”。说直白一点,“西康玉兰”是龙女花的学名,龙女花是“西康玉兰”的别名。

经过综合实地调查、考证,再请教林业科技专家、学者,查阅各种有关龙女花的古文献史料记载,我们得出和园林专家夏泉生先生(原大理市园林局局长)一样的结论:“上关花”是木兰科植物“滇藏木兰”的一个品种;“龙女花”是木兰科植物“西康玉兰”的一个品种。在大理地区,因地理位置、土壤、湿度、气候、海拔、经纬度等等的差异,在上关镇花树村(三家村)海拔约2050米生长着的木兰科植物叫“上关花”;在感通山海拔约2400米的向阳坡上生长着的木兰科植物叫“龙女花”;在永平宝台山海拔约2450米地带生长着的木兰科植物叫“木莲花”,老百姓也称作“和尚花”;它们均属同一木兰科属,品种不同而已。就如杜鹃花类,随着海拔、温度、土壤等的变化,有红杜鹃、白杜鹃、紫杜鹃,有大树杜鹃(高10余米)、趴地杜鹃(高1米以下),有粉红杜鹃、黄杜鹃等等。茶花也为一类科属,有恨天高、狮子头、松子壳等,品种不同而已,但我们决不可以把“恨天高”叫做“狮子头”,同理,也不能想当然地把“龙女花”直呼为“上关花”,他们是兄弟,但“哥”就是“哥”,“弟”就是“弟”,亲兄弟要“明算账”哩!

夏泉生先生认为:《徐霞客游记》有关龙女花的记载,这是目前历史上亲自见过龙女花,真实记录龙女花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徐霞客在370多年前就将龙女花归为“亦木莲之类,而异其名”,这一科学论断,无疑是我国植物科学史上的伟绩。

“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中,风、雪、月三景自古有之,不必溯源。而上关花的名闻遐迩,事关大理‘风、花、雪、月’一说的起由。我们在没有发现有更早的‘上关花’的记录(注:《徐霞客游记》)前提下,笔者认为大理‘风、花、雪、月’四景的提法最早不可能超过十五世纪中叶。南诏、大理国期间也就更无此说了”。这很清楚,“风、花、雪、月四景中的“花”是“上关花”,任何古籍历史文献中都没有说是“龙女花”。上关花就是上关花,龙女花就是龙女花。

第7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14日,省委书记

巴音朝鲁在敦化市、长白山管委会和抚松县就特色城镇化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强化产业支撑,注重生态文明,传承优秀文化,扎实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得益受惠。

为促使城镇化建设重心下移,加快“四化”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2013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了22个省级示范特色城镇建设。经过3年多努力,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生态文化、历史风情、旅游休闲、产城融合、商贸物流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快速发展,特色城镇化建设亮点纷呈,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城镇化建设,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特色城镇化建设首要的是人的城镇化。敦化市江南镇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开发六鼎山文化旅游项目,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名镇。巴音朝鲁走进六顶山农民集中居住新区,详细了解居民集中居住、就地就近就业情况。村民张宏波刚刚搬进新家,125平方米的新居宽敞明亮,看见巴音朝鲁来到家中,他兴奋地拉着书记的手诉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得知通过产业带动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村里70%的人口已经转化为市民,在社保、就业、教育、社会救助等方面既享受城市政策,又就高不就低,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优于城镇的农村政策待遇,巴音朝鲁非常高兴。他指出,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就是要紧紧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尊重农民进城意愿,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进广大农民福祉。

独特鲜明的个性优势是特色城镇化建设的生命所在。被誉为“长白山下第一镇”的二道白河镇是我省生态旅游示范重点镇。几年来,始终瞄准世界顶级水平,科学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实施了湿地公园、特色商街、慢行系统等一系列重点工程,走出了一条“旅游城镇化、城镇景区化、景区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成为T20世界旅游名镇联盟的重要成员。巴音朝鲁先后考察了美人松国际雕塑公园、长白山书院,并深入到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与项目负责人和外国专家亲切交谈,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他指出,二道白河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思路清晰、定位准确,要进一步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及特点,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充分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发挥吉林生态这个最大的优势和潜力,不断提升设计和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特色名镇。

文化是特色城镇化建设的灵魂。抚松漫江镇锦江村保存着长白山区域最完整的满族古木屋建筑群,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是极具北方山林民族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村落。沿着青石街路,巴音朝鲁走进村民邹吉友、曹佳莲家中,详细了解木屋村的历史和村民的农耕文化。他指出,古木屋建筑群是关东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是吉林重要的历史名片和宝贵的历史财富,要采取保护和开发并重、维护和修缮相结合的发展方式,进一步传承长白山历史、文化和民俗,积极推进特色文化小镇建设,不断提升吉林特色城镇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产业是特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生动力。抚松县万良镇拥有亚洲第一、全国最大的人参专业市场,年人参交易量占到白山市的60%,是我省重要的人参产品集散地,来万良购买人参制品、游览小镇风貌、感受人参文化,已经成为很多旅客的重要选择。巴音朝鲁先后来到抚松广茂参业特产公司、薪三宝参茸公司和抚松太安堂长白山人参产业园有限公司,深入产业园区、车间厂房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人参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指出,吉林省人参产业基础好、潜力大,要进一步加大多元化开发力度,鼓励企业继续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发展人参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品,着力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开放式、高端化发展水平,推动万良镇成为最具人参产业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调研中,巴音朝鲁还先后来到敦化市火车站站前大德广场、陈翰章烈士陵园,长白山池南新区和池西区项目建设现场,吉视传媒长白山文化产业园等地进行调研。他指出,科学规划是搞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城市规划要保持科学性和连续性,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加强管理,杜绝“拉链式”建设,确保城市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8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乐器;西洋交响乐;和声;曲式;配器;复调

一、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前1958年到1866年,是我国纪录片的起步阶段,在当时大多数都记录着战争年代的故事,代表作品有《访问亚非14国》《战斗中的越南》等。而事实上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早在1958年由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中央电视台摄制的《英雄的信阳人民》,主要反映河南省信阳地区人民抗旱坚持生产的事迹。而真正的电视纪录片腾飞是始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的设备,从此纪录片相继诞生了《祖国各地》《兄弟民族》《人民子弟兵》等,而在当时创作的特点是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分离。发展至21世纪,随着众多艺术的多元素发展,纪录片的表现艺术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其中描写自然景色体裁的纪录片也曾脱颖而出,很难想象在早期声画分离的年代拍文艺纪录片的场景。经历无数的变迁,纪录片中的音乐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背景音乐由单一的乐器,如钢琴、吉他或者是民族乐器的演奏而转化成大型的乐队,如民族管弦乐和西方管弦乐的演奏,下面我就针对纪录片《长白山》中剧情以及音乐的表现手法为大家一一解析。

二、通过影片内容解读音乐的魅力

(一)天铸神山

历史的源头照例是沧海桑田的变迁,最初这里由海水淹没,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海水退去,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大约2 500万年前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从中生代上亿年古老岩层中咆哮而出。大自然以自有的狂野和磅礴将地球的整片东北陆地送入了新生代。长白山区经历了四次的火山爆发,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第三次火山喷发距今也有10万年左右,它使长白山火山椎体造型得以完成,在经历第四次的喷发,长白山主峰终于形成了,在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大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中国最大的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在第一集“天铸神山”的讲述中整个背景音乐都是有战争鼓与男低音的合唱完成的,把那种神奇的力量突出得非常明显,画面上地震以及火山的喷发通过音乐更好地传达给观众。近下来又转到提琴组的顿弓演奏,音区小二度的急进使故事变得更为神秘,随着圆号和长号的进入,乐曲的风格不变,色彩变得更让人动心,把长白山的爆炸形容得很彻底。

(二)介绍长白山的地理

从空中俯瞰这座山,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作为东北亚地表和灵魂的核心地位。它有三种名称:第一种叫“长白山”,第二种叫“长白山脉”,第三种叫“长白山系”。东起乌苏里江的完达山下,西抵黄海之滨的大连旅顺,绵延2 000多平方公里,面积大约30多万平方公里,犹如东北的脊梁横亘在祖国东北的边陲,长白山脉是长白山的腹地位于吉林省东部与朝鲜交界,山地海拔多在800至1 500米,其中位于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 749米,位于中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2 691米,长白山也是东北喷口最大的火山体,因火山喷发引出的灰白色淡黄色浮岩加上山顶长年不融化的积雪使这座山即使在温暖的夏季也呈现出白色的光芒,满族的语言称之为“果勒敏珊延阿林”,“果勒敏”意为长,“珊延”意为白,“阿林”意为山,对满族人来说长白山始终是他们心目中的一座神山。

整个前言的介绍背景音乐由弦乐组演奏,旋律优美,表现手法与剧情需要的背景非常符合,那种叙事过程中需要的情绪在弦乐的主奏与大提琴复调的配合下描写了长白山的奇特、神奇,随着圆号的加入引出乐曲的高潮。在纪录片中这些音乐的表现手法很常见,因为大多数纪录片表现的是给人一种最真实的自然环境,那么在音乐的内容里面就一定要有“情”,在介绍长白山的整个山脉过程中,有竖琴加三和弦的出现,使它更为神秘化。

(三)探寻长白山

吉林省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虽历经一个世纪的朝代更迭山河变幻,图书馆中仍然保存着300多万册的文献典籍,历史文献部是图书馆中保存稀世珍品的地方,这里的典藏资料如果不是经过了特别的申请和审核是见不到他们本来的神情样貌的,其中一部影集中记录着这一世纪人们对长白山的认识,没人能说清楚这部影集是怎样被收藏到这里的,又是怎样躲过了战乱和迁徙流传至今,现有的资料只能证实它是清宣统三年也就是1911年出版的,时至今日已是百年寿辰,虽然凝结着一个世纪的风烟,它依然保存完好,清晰的图片和文字仍然能够表白它所承载的传奇和特别的使命。

在这一部分中音乐的主题一直随着剧情介绍长白山的历史文化以及在几亿年的转变过程中遇到的万千变化而转换,音乐是有魔力的,它能把人类的思想带到另一个时空的源头,从源头能探寻到尽头,这也是《长白山》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在音乐的主题中一些民族乐曲的出现给剧情增添了很多精彩,其中用竹笛演奏一些花草生长的茂盛,虽然这是在以前的音乐中从未有过的,但是作曲家独特的配器风格使观众眼前一亮,再有人声哼鸣的进入使乐曲的配器更为丰富。

(四)王朝圣地

公元1668年龙脉之地长白上突然经历了一次火山喷发,虽然规模不大,只是周围落满了火山灰,但对于王朝的统治者们却始终是一个令人恐慌的不祥之兆,此时13岁的少年天子康熙刚刚亲政不到一年,果然在此后的十年间年轻的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先是与专权的鳌拜生死较量后又因撤出三番势力而引发叛乱,战火遍布南方的是一个省份,叛军的兵锋直指中原大地,西边噶尔丹正在暗中聚集扩张势力范围,北面占领中国雅克萨城的沙皇俄国也蠢蠢欲动,一场空前的危机向24岁的康熙皇帝扑面而来,而他却在此时做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决定,指派内务大臣武穆纳前去探访拜谒祖先兴发之地“长白山”。之后武穆纳回来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自林尽处/有白桦木/宛如栽植/香木丛生/黄花灿烂,遥望山形长阔/近观地势颇圆/所见偏偏白光/皆冰雪也/山高约有百里/山顶有池/五峰环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池畔无草木”。这一段的音乐是由箫演奏的,它突出了长白山的美景,同时也写出了康熙皇帝内心的喜悦。

在第二集东巡旅程的音乐开头就是长号、小号、大号以及圆号的演奏,那种霸气十足的表现显示出整个皇帝出巡的士气。战争鼓从头击打到尾,弦乐的出现更是让人觉得气势蓬勃,可想皇帝对此次出巡长白山寻祖是非常的重视。之后整个这一段音乐都采取了箫作为主旋律,那种空灵而又萌生敬畏的心理让人感同身受。

(五)圣灵之源

在第三集影片的开始,一群栖息在东部沿海的候鸟们再次启程向北飞行,这段音乐是由竖琴与长笛开始演奏的,气息与节奏是那样的温馨和谐,随着弦乐主题的进入把长白山这块圣地的生灵描写得非常生动拟人,讲述了候鸟迁徙的路线最终到达了长白山,四月长白山冰雪刚刚融化,初春的阳光轻轻地铺洒在山林中,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植物正在等待着苏醒,而此时的音乐由提琴组的拨奏与钢片琴的演奏混合在一起,那种似动非动的场景显得更为幽默,随着木管加入的变奏,山间的动物也跟着起舞,把每一种动物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显现得更为鲜明。在长白山海拔1 000米的地带,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动物们理想的繁衍生息的乐园,这些生灵让长白山变得活泼热闹,此时的音乐重复演奏,再次烘托影片内容。

(六)山海相望

长白山天池号称中国最深最大的高山湖泊,水面海拔2 189米,最深处373米,总储水量为20亿立方米,水量之大,积水之多,是其他高山湖泊不能比拟的,但天池却只有一个出水口,长约68米高的长白瀑布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也不论是旱年少雨,涝年水灾,瀑布都倾斜而下,水量几乎不增不减。天池的水源几乎来自于地下水、雨水和雪水中聚合,那就应该按照这些水源的增减而发生变化,但为什么它却长年不变呢?有人说长白山天池在长白山顶为中心点,群峰环抱,土人云:“池水平日不见涨落,每至七日一潮,竟其与海水相呼吸,又名海眼。”天池的水竟然像海水一样潮汐涨落,这个秘密至今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于是当地人传说这座神秘的山一定是与一片神秘的海相连。山为海之风骨,海为山之血脉,山海之间竞相呼吸,潮起潮落,相依相随。在第四集的音乐首先是由弦乐单一演奏,复调依然由大提琴演奏,倍大提琴为根音,到下一小节变奏时,倍大提琴演奏方式从拉奏变为拨奏,竖琴做轻轻的点缀,圆号复调的加入把乐曲推向高潮,因为这段剧情介绍天池的山海相望,此段极为神秘,所以也少不了民族乐器“箫”的演奏。

(七)生生不息

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吉林市,这座松花江畔的城市第一次将放河灯的民俗上升为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而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而古老而悠远的习俗在现代文明的映衬下宛如萌发的生命奔涌着新鲜的血脉和盎然的春意。在这里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一些果敢刚毅的放排人。第五集的音乐主题则为民族乐器竹笛演奏,那种特有高昂尖锐的音色把观众带入一种不自觉的神秘感。

(八)大美长白

长白山以它独有的文化历史和传奇故事在世界闻名,一些国外的科学勘察队也曾多次来到长白山采集昆虫以及长白山特有的植物标本。他们曾说在国外有许多长满花草树木的牧场,但都无法与长白山相比,甚至还没有见过能与它相媲美的牧场。在与这座神山相处数万年之后,人们逐渐懂得与它保持适度的距离充满敬畏和守望之心才能更为清晰地欣赏长白山的美,才能更为持久地享受山带给人类的滋养和奉献,这条山脉养育了中国东北部的辽阔沃土,这条山脉也支撑着数万年来这片土地上人类的发达和传承,今天的人们已经可以俯瞰山的海拔高度却永远也无法逾越它的精神坐标。《长白山》纪录片在结束的时候深刻描写了对长白山敬畏以及感恩情景,最后音乐也随着即将结束的纪录片高潮涌起涌落。

三、结 语

大型文艺纪录片《长白山》的出现让人们更了解了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山脉,通过观看此纪录片我深刻地理解到纪录片中的音乐与剧情片段之间的融合力量,无论是民族管弦乐还是西方管弦乐,它的用意都在作曲家的掌控之中,通过这些配器更好地给读者和观众一个深刻的理解含义,同时也让观众更深层理解到长白山那种文明、文化、精神等力量的所在。也解读了大自然奥秘。

[参考文献]

[1]刘习良.中国电视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魏南江.影视声音造型艺术论[J].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3]任凤霞.创造长白山文化的声屏形象[J].学问,2002(01).

[4]李舫.人文纪录片:寻找失落的文化精神[N].人民日报,2006-08-17.

[5]胡智锋.人文纪录片的“热”和“冷”[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5).

[6]李俊梅.电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06.

第9篇: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低碳保护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逐渐升温,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断加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和研究实践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之中,有效利用能源,实施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已是城市重点工作内容,这与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不谋而合。可见低碳理念在中国实行是得天时顺地利。

现阶段,内地的各个省市都在争相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名片。北京、上海、保定等大城市已经采取行动,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和低碳城市。其他各级城市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然而,研究发现,对于低碳城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几无设想,论述甚少。

本文选取煤炭大省―山西省的煤炭重镇兼世界文化遗产先进市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如何应对大量文化遗产的保护,期望得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低碳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因此进入低碳时代,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城市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关键环节,只有整体城市在这些方面实施到位,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百科全书关于“城市规划”的定义],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在城市规划中有效落实低碳城市的建设理念,关系低碳城市的实现程度。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人士致力于研究低碳城市规划,并做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属于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理念深入到城市规划,必然反馈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但对于如何将低碳理念引入到历史文化保护中,如何确定低碳历史文化保护的定位、内涵,以及如何具体实施,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用低碳策略的必要性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除了自身对于专业研究人士的固有价值之外,更多的表现在开发旅游的价值上,向游客展示曾经的辉煌,这也是政府能够接受的、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的方式。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历史环境遭受破坏,亟须应用新观念、新方法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

历史文化遗产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其所处的环境,环境是承托其形象的重要因素。1999年国家颁布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标准》(GB/T1775―1999),其中确定了评价旅游区等级的三大体系,即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定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游客意见评价体系。这三大体系的提出为旅游区生态保护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空气质量,噪声质量,水环境质量,景观、文物、古建筑保护,环境氛围协调性,生态状况等[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中提及的相关论述]。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加,旅游者更倾向于在环境优良的旅游区活动。他们更多青睐于原始古朴、自然宜人的生态、人文环境,而那些环境恶化、充斥劣质人造景观的地方则日益为游客所厌弃。

在建设“低碳城市”这个系统的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发,这样对于丰富低碳城市内涵,全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历史文物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晋城市简介

晋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说她古老,是因为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女娲氏、神农氏、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躬耕等众多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这里。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给晋城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古石窟、古雕塑、壁画比比皆是,古代建筑物随处可见。全市现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是全国拥有国宝单位最多的地级市,另有省保35处、市保55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处、历史文化名村14处。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约占全国同时同类期遗存的1/3,全省近2/3。说她年轻,是因为她诞生于1985年市管县体制改革,今年刚刚25岁,正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处处充满蓬蓬生机和无限活力。它自然资源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尤其是煤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享誉全国,全市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9%,无烟煤探明储量为273亿吨,占全国的1/4多,山西的1/2多[ 省略/kpw/kjbnews/edit/UploadFile/20081016113332331.doc中晋城市基本情况介绍]。

正是在这样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中,历史文物与煤炭资源交织纠缠着,而低碳策略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

晋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所作的低碳探索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进步,也需要政策上的创新。晋城市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保护文物与发展煤炭资源之间的平衡点。近几年,采取了“生态兴市”战略,确定了建设生态强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政府集中财力投向市民假日休闲和历史文物旅游处实施绿化工作。这些实践探索,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4.1在规划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专门规划

在确定建设低碳城市目标的过程中,晋城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产业多元、低碳发展、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宜居城市理念”,积极开展城区及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先后投入10多亿元,全力构筑“汇碳银行”。对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区进行专门规划,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现以白马寺森林公园为例说明。

白马寺森林公园[太行日报《荒山变“绿心”――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绿化纪实》]位于市区北4公里处,面积1万多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白马禅寺创建年代不详,但毁坏的比较彻底,原来的旧址上仅剩下一座"景公塔",耸然矗立,向人们昭示着她往日的辉煌。在整个城区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上,特聘浙江大学园林专家对白马寺森林公园进行高规格规划设计。

4.1.1总体规划

城市绿心,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形象鲜明的5A级生态休闲和旅游胜地。

4.1.2规划方案及相应措施

历史景点的恢复:恢复修建了白马禅寺、景公塔、长江支队纪念碑、方山观景台、汤王庙、小祈山、黑龙潭、黄龙庙等自然人文景观,同时又建设了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平安系列工程、标志性建筑白马雕塑、四季园等,使公园充满了文化魅力。

白马寺山造林绿化:市政府鼓励大型煤矿与景区展开合作,联手开发白马寺后山,建设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借此机会不仅可以逐渐改善环境,而且为煤矿的转型提供良好机会。晋煤集团2009年一次性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四季园精品工程和登山步道绿化工程。

4.2开展历史遗产的生态保护行动

晋城市在历史遗产的生态保护方面,主要采取了“以煤换绿”和低碳旅游两种方式。

4.2.1“以煤换绿”行动

开展“以煤换绿”行动,关闭或整治了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的大型碳排放企业,坚持“节约型、多功能、园林式”的历史遗产生态保护理念。

2011年1月,皇城相府[山西新闻网《晋 级 之 路皇城相府创建5A级景区记》]正式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山西省继云冈石窟、五台山之后第三家5A级景区。整治污染对这一硕果的取得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皇城相府所处的位置紧邻山西第二大河流―沁河。沿沁河沿岸开发有很多煤矿资源,一些采矿污水排入沁河,导致周边的环境遭到污染。为有效保护这一地带的文物,政府决定大力整治环境,将周边的煤炭企业整体迁移。同时皇城相府景区进一步整合沁河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以皇城村为龙头的特色城镇化示范区,并构建全国一流风景名胜旅游区。

4.2.2倡导低碳旅游

观光旅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有力体现,在近年受到极大的重视。旅游与低碳的结合不仅能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晋城市蟒河景区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蟒河景区被誉为“华北小桂林”、“北方小九寨”,是部级森林公园。近年来,大力倡导低碳旅游,坚持以创建循环型经济为发展理念,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优先发展体现低碳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积极应用电子检票系统和针孔摄像头;通过建立景区网站,增加网上购票、网上订餐等功能,来减少人工成本等[ 来源于2010年10月13号人民网-山西频道]。

借鉴与应当注意的问题

目前针对低碳与城市规划结合的相关理论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目标层次上,缺乏实际可操作的实施策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分支,低碳理论涉及相对更为贫乏。晋城市突破惯有做法,率先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尽管目前所做的实践和尝试大多停留在历史文化的环境生态保护方面,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野:低碳策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只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低碳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理论基础,明确具体着手方向,建立可操作指标体系,才能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诚如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标准》(GB/T1775―1999)中旅游区(点)等级的确定依据一样,历史文化低碳保护也应确立一套完整、可量化、可推广的实施指标体系,并融入相关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规范中,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实到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建设实际中 。

参考文献:

[1] 谷永新,李洪欣. “低碳城市”的思考[J].建筑节能,2008,8:24-25

[2] 张泉,叶兴平,陈国伟.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 城市规划,2010,334(2):13-18

[3]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71-72

[4]杨鸿勋.关于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观点[J].建筑文化,2007,1:24-28

[5] 赵中枢,胡敏.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J].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