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长白山火车站建筑方案设计

长白山火车站建筑方案设计

摘要:介绍了长白山站的建设背景及项目概况,基于建筑设计理念,对其站区规划设计与进出站流线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长白山站既能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又能充分体现现代气息,是简约、高效、舒适的交通综合建筑。

关键词:长白山站,建筑设计,站区规划

1概述

新建敦化至白河铁路客运专线,位于吉林省东部,服务于长白山景区,全长113km。长白山站为敦白线上规模最大的客站,含高速车场4台8线及普速车场2台4线。吉林省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白山市的抚松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邻,总面积19.6465万hm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拥有世界上最完好、最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2工程概况

2.1项目建设目标

以构建一流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以铁路客站为中心,结合整个车站区域规划,考虑未来发展,科学规划广场、公路客运、旅游接驳、出租及社会车辆等各种交通配套设施,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流线有序、方便换乘。为广大游客和居民服务,并促进长白山景区经济新的跨越

2.2建设场地情况

本项目位于既有白河站北侧1.0km处,隶属于池北区,即原二道白河镇,与二道白河镇、宝马经济开发区共同构成长白山池北旅游服务基地,是长白山最重要的门户地区,是控制和集散长白山游客的重要枢纽。距离长白天池仅50km。距离长白山机场仅80km。建设场地较为平坦,现状为大片美人松林地,生态环境优越。

2.3项目建设内容

长白山站客流量预计,近、远期旅客发送量分别为430万人、535万人。最高聚集人数为2000人。站房建筑面积29915m2,站台雨棚面积33478m2,地下通道878m2。本站规划设置南广场,并设置了与之匹配的市政交通车场。

3设计理念

长白山是东北大地的发祥地和文化圣山,它磅礴伟岸,圣洁隽永,它是一种信仰,为岁月而存在,它是一个生命之源,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由此发源,千百年来孕育着东北大地。人们依江而居,靠江生活,创造了三江两岸璀璨的民族文化。本次设计依托“三江之源”设计概念,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三段相切弧线造型,分别象征着流淌着文明、生命、发展之水的三江。弧线中间围合出象征着三江之源的天池,歌颂这承载着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屋顶上随着弧线充满动感的点点天窗,象征着这滚滚江水,与现代高铁的动感特征相统一。特别提出“森林中的高铁站”这一设计构想,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将建筑生长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站前广场保留大量的自然景观,让旅客漫步在林间,感受着鸟语花香,建筑与自然共生共存。整体建筑曲线借鉴了长白山的山体轮廓,形成巍峨的天际线,动感的立面弧线,表现着张力与活力,表达着设计的美好愿景。建筑屋顶材料色彩仿佛长白山的皑皑白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立面上大量采用的木色构件,与当地著名自然景观———美人松林相呼应,木色处理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体现了人文高铁的重要特征。车站强调绿色高铁,人文高铁,未来高铁的设计特征,强调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当地文化特征,定会成为长白山的新地标。

4站区规划

长白山站尊重地方规划成果,在此基础上优化,将站区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实现站城一体化。站前区域设置高架送客匝道桥,围合出站前景观广场、公交车场、长途车场,结合地下社会和出租车场一体化设计,各种交通组织对接紧密,进出有序,换乘便捷。主站房两侧在设计任务之外设计了配套服务设施,在形式上与站房产生呼应,预留出开发空间。铁路用地内布置生产生活房屋和社会停车场。

5建筑设计

长白山站为高架站型,建筑面积为29915.48m2,地上2层,地下1层。由上至下分别为:高架候车层(9.000m),站台层(±0.000m),地下层(-10.500m)。高架候车层,呈T形布置,线上部分为高架候车大厅,线侧部分为办公及设备用房,临近广场侧为观景廊道可连通两侧配套商业,站前为高架车道及落客平台;站台层,仅有线侧部分,中部为进站集散厅和基本站台候车,两侧为售票厅、商业旅服和办公设备用房;地下层,由地下出站通廊、社会及出租车场和配套商业等组成。建筑避免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注重建筑热工节能。圆润倾斜的屋面配合电伴热系统能够妥善的解决冬季排雪问题。将绿色景观引入车站,旅客可由景观廊道远眺长白山。建筑基座采用灰色天然石材,幕墙采用玻璃幕墙和木色金属百叶,屋面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屋面檐口下部采用铝板吊顶。车站雨篷采用站台立柱形式,单柱悬挑。柱子采用树枝状分叉,与当地风景特征相呼应,也符合森林中的高铁站这一设计构思。雨棚绵延起伏,再次与长白山山峦相呼应。

6进出站流线设计

乘公共交通及步行的旅客从站前广场进入站房,由基本站台进站或经楼扶梯上至高架层进站;乘小车旅客从高架落客平台进入站房,由高架候车厅进站上车。出站的旅客可通过站台上楼扶梯进入出站通廊,到达地下出站厅,直接出站或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7结语

站房用现代的建筑语汇诠释长白山的特色,与当地文化一脉相承。它的建设将会促进长白山旅游经济的腾飞,彰显长白山走向世界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郑健.铁路旅客车站细部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郑健.我国铁路客站规划与建设[J].铁道经济研究,2007(4):20,30.

[3]刘其斌,马桂贞.铁路车站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4]凯文•林奇.城市的意象[J].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作者:李荫楠 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院